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农业建设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源,更新完善县、乡网站信息运行维护所需硬件设施,即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大力推进农村互联网建设,确保信息网络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加快乡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县、乡、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批发市场、生产经营大户的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围绕 四通五有三达到 目标,科学规划,统一标准,规范栏目,加快建立和完善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农村基础情况、乡风民俗、政策法规、政策补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技、农村财务管理、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标准、名优产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资源环境管理、农村规划建设、农村疫情监测防治、林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防汛抗旱、饮水安全、水土保持、气象、扶贫开发、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农村经济社会信息数据库。实现图、表、文、声、像等多种形式并用,力求画面生动,一目了然,真实有用。
(三)建设农业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网站协调和配合,建立和完善以云南新农村建设信息综合网站、各涉农部门门户网站、涉农专业信息服务网站等为主体,省、州、县、乡、村五级协同合作、上下联动的农业和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切实建设好县级数字乡村信息网络中心,总平台设在县农业局农经站,由县农业局统一进行维护,各乡镇要认真配合收集资料,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逐步实现一站、全网共享的目标,为各级各部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广先进的农业智能生产管理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农田作业、良种工程、农作物栽培管理、造林绿化、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建立完善农作物栽培管理、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疫病监测预警、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管理等服务系统,加快农业机械和装备的信息化,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和农资配送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以及农资物流配送与连锁经营等环节中的应用。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以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城镇规划 防灾 评价 研究
[中图分类号] P31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238-01
一、引言
城镇防灾建设是保证城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在城镇的规划当中,需要对防灾减灾效果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对相关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可以有效为城镇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降低地质灾害出现的概率,并减少相关生命财产的损失。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农村向城市的转化不断加快,各个城镇建设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土地部门和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对于城镇规划当中对于相关灾害的评估工作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在用地规划、建设规划、地质水文规划等相关规划中,对土地适用性、防灾性进行严格的规定与要求。随着相关政策与规定的施行,我国在城镇规划工作当中对于建设用土地的防灾减灾功能评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5.12”大地震和近几年泥石流和地陷等地质灾害发生后,城镇建设规划中对防灾抗灾建设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一个完整的、协调的防灾系统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凸显。 我国幅员广大,地质环境复杂,各地都具有自身的地质特点。针对地方地质环境特点做好城镇防灾建设,有助于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对于城镇规划建设用地防灾评价工作的分析
在城镇建设当中,建设用地所能遭遇的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洪水、地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部分地区还可能遭遇滑坡灾害。在进行灾害评价当中,要针对各地的不同环境影响对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在城镇的规划建设中,要利用相关灾害评价的数据,作为城镇土地利用规划的依据,提高城镇建设规划的合理性。灾害评价工作由于评价部门以及评价方式的不同,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也有所差异,数字表达、定性表达都是灾害评价结果表达的方式。城镇在进行规划当中,要考虑实际城镇土地的特点以及性质,结合城镇工程的需要,建立合理的标准。现阶段对于城镇规划中,建设用地的防灾评价主要以城镇的自身需要出发,对城镇防灾的适宜性进行保证,从常见的地质灾害以及影响进行分析,进行系统化与体系化的评价。城镇中,灾害对于城镇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进行防灾评估时,要对建设用地进行分类,通过分类进行更好的规划,解决城镇建设中宏观规划与微观建设的协调和联系。
三、城镇规划建设用地防灾评价技术
在进行地质灾害分析中,首先要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评价,利用相关评价方式,在城镇建设规划中预测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例如地震、地陷、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影响与破坏程度进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经验判断法、综合指数法、极限条件法等多种方式。在防灾适宜性分级中,要对项目的重要性、建设用地的重要性、土地防灾性进行分级的评估。在进行层次分析时,要建立数学模型,采用权重计算的方式,将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并且排序,通过合成形成最终的综合评价。
在对于城镇规划用的防灾性评价时,要制定合理的评价范围与技术标准,确定评价的目标与目的。对于相关资料进行严格的收集,保证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在评价体系的建立上,对用地的用途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确立合理的评价指标。在进行适宜性评价之后,对于城镇用地提出合理的建议,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的效率。只有保证技术标准符合城市地区对灾害的抵抗能力,才能使相关建筑在出现相应灾害时,具备良好的灾害抵御能力,降低生命安全与财产的损失。
对于部分地区,在地质勘探工作不足的情况下,要通过专业人员对类似场地情况进行了解和数据采集,利用相关的理论以及概率计算方式,建立函数模型,对场地类别进行统计,最后根据地震信息、现场情况等多种因素进行现场分区,并且对于强震地面的断裂情况进行严格的评估,利用概率评价模型,对地震活动进行分级,最后得出防灾评价结果与防灾评价分级。合理的分级制度可以提高防灾评价工作的应用效果,并且提高重点建筑的整体安全性,保证城镇建设整体规划良好的进行,从宏观上与微观上统一协调。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先进的设备,提高防灾评价工作的技术含量。采用GIS技术,建立地质灾害管理的系统,通过对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采用定位技术进行系统开发,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清晰的表面各种灾害的影响。采用先进的制图系统,可以根据GIS数据,将观测与处理数据进行可视化的输出,同时结合数据库技术,对于防灾信息评价进行存储,并且进行实时的调用,通过相关的3D技术计算与显示,客观的显示出防灾评价工作的结果。目前,GIS技术已经较为成熟,采用GIS技术大幅度提升了防灾评价工作中数据获取的速度与准确度,在数据的输出与处理上,利用成熟的理论以及方法,对于自然灾害进行准确的预测,并通过计算的结果对于城市现代建筑的标准进行验证,保证既定规划标准符合城市的实际地质情况,为城镇规划建设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但由于保护体系不完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正在消失或遭到破坏。
大量消失的古村落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古村落的价值和地位尤为突出。但在国人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经济时,大多数古村落就如行将就木的老者,与世无争,渐渐远去。
大自然的无情打击,房屋主人无力修缮和迁居,政府缺少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等已成为制约古村落保护的瓶颈。古村落的保护也并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村民更对世代居住的古村落习以为常,未将保护自家村落、传承自家文化视为己任。受到“重视”的古村落因独具特色,多数也已成了旅游开发的“摇钱树”,遭受着超负荷运转带来的破坏。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不久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他援引官方公布的数字说,过去10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
即便是已经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古村落,情况也不容乐观。位于山西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的后沟古村,浓缩了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2005年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古村落调查保护示范基地。7年过去了,如今,在这个古色古香的村落里,一座座崭新的红砖瓦房拔地而起,与古风古韵格格不入。
人们不禁要问,是不是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化率已超过一半的今天,代表着往昔农耕文明的古村落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呢?
传统村落的保护刻不容缓
古村落和古民居建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历史的传承,为了保住子孙的文化根基,传统村落的保护刻不容缓。
把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保护古村落并不意味着拒绝发展。有效保护古村落需要法律的保护,也需要规划的支持。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扎实保护好历史文化环境,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历史名城(街区、乡镇)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新农村建设应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纳入农民新村及村镇建设规划。通过规划,依法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制止乱建乱盖和拆除周边的建筑,才能还原和保证这些文化遗产具有良好的周边环境。
做好农技信息服务 实现发展新跨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显得越来越突出。目前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技术信息服务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不少地方存在着“信息孤岛”和“技术棚架”现象。开封县农业局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平台,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实现了新跨越。近日,记者对开封县农业局领导进行了采访,该局局长李清来对搞好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实现新跨越充满了信心。
在开封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开封县农业局狠抓农业信息技术服务,确保了该县农业连续五年持续增长,粮食平均商品率达65%以上,每年为国家提供优质商品粮3.9亿公斤。开封县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区,2004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发展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具体来讲,该县农业局在农业信息技术服务方面主要实现了五次跨越。
1.发放信息宣传单的服务时期。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县农业局在农作物管理关键时期,将《麦田春季管理》、《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麦收后的棉花苗期管理意见》、《秋作物播种管理技术要点》等资料印成技术明白纸张,张贴到村,或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农业技术需求问题。
2.以技术培训为主的服务时期。90年代中后期,县农业局积极组织专业技术骨干,或奔赴乡村,或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截至2008年底,累计培训农民70多期,培训农民群众3.6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份。
3.以电视讲座为主的服务时期。进入21世纪,一方面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处在农村生产一线的农民所掌握的农业技术下降。乡镇改革取消农业8大站,使基层农技服务人员基本断层。另一方面由于广大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农业技术服务有了很迫切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李清来局长深切地感受到要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服务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情况下满足农民的技术服务需求,才能切实解决乡镇和农民之间的技术棚架问题。为此,他们与县电视台合作,创办电视技术讲座。每到农作物管理的关键时刻,就播放田间管理技术讲座,每周4次,直观地将田间管理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使农民一目了然。
4.以手机短信为主的服务时期。2006年元月份,该县农业局为了积极应对灾害性天气对温室蔬菜产生的影响,将温室大棚集中区域的科技示范户手机号码统计起来,纳入移动信息平台,通过短信群发的方式,及时地把关键技术传授给示范户,由示范户辐射带动周围农户,初步实现了技术直接入户。扩大了农业技术服务范围,缩短了技术人员与种植户之间的距离。尤其是2008年在冻害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由于温室大棚户及时掌握了应对灾害天气的关键性管理技术,全县没有出现塌棚及毁苗现象。自2008年元月份以来,共发送短信40余期,惠及农户6000户次,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
5.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服务时期。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农业信息化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县农业局先人一步,应用计算机把图、文、声、像综合集成,利用农业实用技术光盘和LED显示屏的生动性、可视性、直观性等特点,进行技术管理和推广,加强了农业实用技术传播,指导群众进行科学生产和管理。
展望未来,李李清来局长谈了县农业局的长远打算。
一是,多项技术并用,加快开封县农业信息化进程。在开封县农村应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和INTERNET技术方面,建立利用全国农业技术成果的可视化远程技术推广体系,加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完善和建立开封县多媒体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和农业信息管理应用系统,使全县逐步实现数字化农业信息服务,达到信息共享,使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成为现实。
二是,加强农业网络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县农业局将建设各类农业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构建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数据库,建立数字化生产核心示范基地。
关键词:旱灾;生态系统;林业信息化;预警;对策
引言
2010年,全国五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重大旱灾。由这场灾难造成的各方面经济损失极为严重,人民生活遭受了巨大的破坏,生态环境面临危机。如何利用日常生产实践经验收集、整理信息,从而能够分析判断,对灾难的发生作出科学预测,制定合理化应对措施,对有效保护生态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从旱灾现象及影响触及旱情发生的本质探索
2010年全国旱灾十分严重,部分省区干旱持续几个月。旱情直接影响到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等各行各业,对各个地区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威胁,给西南林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据林业部门统计,截至3月底,西南旱灾林业受灾面积达1418.4万亩,成灾面积900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545.3亿元。这样的灾难对部分省区来讲可谓百年难遇。从现象上分析,今年的旱情主要受到持续高温、降雨偏少、江河水量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
二、由林业信息化现状引发科学预警和预测分析
我省林业信息化建设自2006年以来,先后完成了辽宁数字林业建设规划(含六个子规划)和辽宁数字林业系列标准(10项21个),并先后通过省科学技术监督局以及相关专家和部门审定。逐步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省、市、县三级林业专网和中心机房建设,网络正逐渐延伸到乡(镇)四级体系。建立了全省森林资源数据库、公共基础数据库、政务办公数据库和资源监测数据库等。2007年,通过全省数字林业核心平台的开发实现了公共基础数据的共享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在此基础上逐步完成了14个应用系统的开发,并全部与核心平台实现集成。辽宁省数字林业核心平台基于底层应用支撑为出发点,内置流程建模、表单建模、报表建模等工具,同时为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标准和接口,从而方便资源的共享与数据交换。有了这样强大的底层支撑和应用平台建设,根据林业的生产实际,我们需要定期按照林区(林场)的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相对湿度、疫情变化等因素建立估算模型。以上述建模工具为雏形,采样数据,建立深度计算模型,经过中长期或长期的实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建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对该地区灾难性的异常状况实行预警和监测的目的。
三、依林业生产实践经验研究科学应急管理决策
3.1模型的理论假设
3.2模型的规范分析
四、结论与探讨
上述模型结果可以看到:通过现有系统中的模型计算和数据获取,同时设定相应的预警触发条件,比如设定偏离值,当月降水量超过30%时发出观察预警,连续两个月则发出严重预警,连续一季度则发出最高等级警报。当某年数据曲线与前几年数据的拟合曲线发生连续或严重偏离时可以有效实现监测和预警。通过对数据建模中曲线变化趋势的模拟分析,甚至可以对未来相关数据的变化进行部分预测。:
坚持布局集中,推进城乡资源集约化
加强全域规划,整合城乡资源。吴江是苏南模式的代表,乡镇工业盛极一时,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导致小村镇建设全面开花、散乱无序。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按照先集聚后舒展的原则,对市域1176平方公里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四大经济片区(沿苏、沿沪、沿湖、沿浙),探索“区镇合一”管理模式,建成沿苏、沿沪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发展一个东太湖温泉旅游度假区,基本形成松陵、盛泽两个主城区和汾湖、震泽两个副中心的十字形城市构架。2000年以来我市三次撤并调整村镇,23个乡镇合并为“二区八镇”,557个村合并为250个村,投入1500万元完成全市村庄建设规划,将全部3338个自然村规划为375个农民集居点。最近,我市专门成立规划局,面向全国招聘市级规划师,按照一体化改革试点要求,力争年内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科学设置允许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管制建设区。
创新置换手段,统筹城乡资源。新农村建设启动后,取消城镇建设规划区动迁农民宅基地安排,对非农民集居点的村庄明确为复垦农田,村庄建设用地优先调换至农民集居点建房,节余土地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置换进城,空间支持“三化”(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收益反哺“三农”(农民、农业、农村)。在村庄治理中,农民可选择以农村住房和宅基地置换取得城镇公寓房,以农村社会保障置换取得城镇社会保障,实行城镇居民户籍登记转换。同时,不断改进城乡挂钩、局村帮扶方式,将各村分散零星建设用地集中置换到城镇规划区或工业集中区,市镇村三方联合出资,由各镇农司统一规划建设标准厂房、商业店面、打工集宿楼等村级物业,确保村集体长久按股分红。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村级物业140万平方米,村均收入接近150万元。
坚持居住集中,节约城乡资源。375个农民集居点按规划全面建成可节约用地8万亩,3年启动建设57个示范点,初步建成以人福村、圣塘村、群幸村、龙降桥村为代表的集中建设型村庄,以杨文头村、圣牛村、北联村、沈家村为代表的旧村改造型村庄,以新友花园、山湖花园、新乐新村为代表的城市型社区,其中新乐新村被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2006年以来,全市共建成农民公寓房200多万平方米,安排6200多户农户人住,农民集居点集聚5.6万户农户,占全市总农户的35%。山湖花园、新友花园、新乐新村三大进城农民居住区全部建成可接纳农民6万人以上。今年市财政还将安排1600万元专项资金对10户以下自然村进行整理搬迁,再建进城农民公寓房30万平方米以上,整理置换发展用地2000亩以上。
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发展特色化
引入工业化标准提升农业。一是像建工业园区一样建农业园区,规划“全市万亩、各镇千亩”农业基地,重点建设同里北联科技农业、横扇太湖生态农业、平望草荡高效农业三大园区,已经申报1个省级“万顷良田建设工程”,39个规模型农业生产基地年产值占全市农业年生产总值的70%以上,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二是像办工业企业一样办农业企业,建成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苏州市级龙头企业7家,龙头企业发展量质并举居全省前列,重点培育发展蚕桑茧丝、特种水产、精品粮油、优质苗禽、花卉林果5个年销售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五条龙”。三是像创工业标准一样创农业标准,现有农业技术标准119项,其中15项被认定为江苏省地方标准,34项被认定为苏州市地方标准,种源技术已造就多个品牌。
引入合作化理念改造农业。1994年我市双浜村以农民承包土地入股建设村级集体农场,实现从“人人有田”到“人人持股”转变,“三大合作”改革形成燎原之势。目前,250个村共建有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237家,量化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5.2亿元;建成土地股份合作社102家,入股土地面积11万亩,年经营总收入超亿元,实现分红5000万元;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77家,科社农户9566户,股本金1.01亿元,推动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其中横扇镇农机合作社成为水稻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发展的突出代表。今年我们对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种粮面积每亩每年补贴300元,目前正研究实施合作社种桑养蚕补贴办法,全面振兴“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传统品牌。通过“三大合作”改革。全市50.2万农民成为合作社股东,这为农民离土离乡创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引入生态化功能拓展农业。一是主打绿色健康品牌,建成全国首家县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现有无公害农产品106个、绿色农产品114个、有机食品15个,全市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产值已占全市农业生产总值的30%以上,是江苏全省唯一的无公害农水产品整体推进县(市)。2006年吴江市农产品健康保障工程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世界健康城市联盟最佳实践奖,2006年全国水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现场会、2007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工作会议相继在吴江召开,向全省全国推广吴江农产品绿色生态建设经验。二是开发度假休闲功能,建成苏州市星级农家乐11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国家和省级湿地公园3家;绸都盛泽建成全国唯一一家活体丝绸文化博物馆;江苏省农具博物馆也将全面启动布馆;加快建设同里肖甸湖平原森林、横扇太湖绿洲等一批生态休闲农业集聚区,使之成为城乡互动交流的绿色通道。
追求生活同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础设施无缝对接。主抓农村集居点基础设施配套,承接水、电、路、气、环保绿化、信息化“六网进村”。目前,区域供水、数字电视实现抄表到户,区域天然气正在加快建设,有望近年实现镇镇通;城乡公交实现镇镇有站、村村有亭,投资16亿元建成21公里南北快速干线成为沟通城乡的高速公路;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进入最后阶段,“市处理、镇转运、村收集、组保洁”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目标即将成为现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工业集中治污提标后也从示范村向集居点拓展,绿化建设列入环境竞赛核心指标。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市民卡工程,城乡居民持卡可办理社保、医保、公交、游园、银联、缴费、消费等12项业务,共享“多卡整合、一卡多用”的现代生活。“村村接通公交车、家家喝上太湖水、人人手中一张卡”成为吴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企业 农业 信息化
农民做为弱势群体,在与外界各个主体沟通过程中,农民由于获取信息能力弱,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将会给农民为代表的低收入者带来损失。[1][2][3]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农民信息利用程度成为目前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农业信息化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由于信息及知识越来越成为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生产活动,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促进农业发展,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对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1.1融入性
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融为一体,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
1.2效益性
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帮助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农民充分利用得到的技术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率,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
1.3引导性
信息科技类企业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信息引导,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增强,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基本要求,《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提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内容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农业服务信息化五个方面。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建设,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应用而服务。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应围绕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和农业服务信息化四个方面内容。
2.1服务于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侧重点为:种植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设施农业、园艺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养殖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扩大。
①服务于种植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种植业信息化的宗旨为推进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实现设施园艺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将现代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等)在大田种植生产的应用,建设农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墒情气象监控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作物长势监控系统、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控系统等大田种植信息系统。将现代信息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建设温室环境监控系统、植物生长管理系统、产品分级系统、自动收获采摘系统等设施园艺信息系统。
②服务于养殖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养殖业信息化的宗旨为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实现集约养殖场健康养殖的智能化管理。将现代信息技术在养殖业生产的应用,建设设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联合选育网络辅助决策系统、饲料配方辅助决策系统、动物健康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和动物疫病诊断与预警辅助决策系统等;建设推进船舶自动识别(AIS)、捕捞作业系统、船舶自动导航系统和渔船管理系统。
2.2服务于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侧重点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
①服务于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企业信息化的宗旨为提高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将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应用,推进农业企业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重组BPR等管理信息系统,引导国有农场使用地理信息系统。
②服务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的宗旨为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及成员培训管理,为合作社提供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农资市场价格和质量信息,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农民增收。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的应用,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管理平台。
③服务于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的宗旨为减少交易中间环节,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建设粮、棉、油、禽、肉、蛋、水产、蔬菜、花卉、茶叶等重点农产品在物流配送、市场、管理、交易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④服务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的宗旨为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配送物流,完善农业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生产、流通、交易、竞价、网上超市等服务。
2.3服务于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侧重点为:农业资源管理、农业应急指挥、农业行业管理、农业综合执法等基本信息系统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①服务于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加强对耕地土壤质量、肥料肥效、农田土壤墒情等内容的监测;实现对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资源、植被长势、生产力、工程效益、草原利用、草原火灾、鼠虫灾害、生态环境状况等全方位的监测;养殖水面面积、养殖结构、水面质量进行监测。服务于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②服务于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及时掌握农业重大自然灾害、草原火灾、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渔业船舶水上安全、农业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等农业突发事件信息,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农业公共事件的能力,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建设农业应急指挥信息系统。
③服务于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对农业各行业进行动态监测、趋势预测,提高农业主管部门在生产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指挥调度、上下协同、信息反馈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建设农情(包括农、牧、渔、垦、机)管理信息化、农村集体资源管理信息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和预警服务平台。
④服务于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完善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经营许可证审批流程,实现行政许可审批信息化,提高审批效率。实现信息报送、投诉举报受理、监管工作记录、案件督察督办、档案管理等功能。建设和完善行政许可审批信息管理系统,重点重点建设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行业的执法信息管理系统。
⑤服务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实现监测数据即时采集、加密上传、智能分析、质量安全状况分类查询、直观表达、风险分析和监测预警。建设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
2.4服务于农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广大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用户提供政策、科技、市场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服务。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侧重点为:部、省、地市、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设。
综上所述,信息科技类企业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应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融为一体,帮助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根据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为依托,从农业信息服务需求入手,围绕农业信息规范化采集、智能化处理和精准化服务,开展了的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力求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目前服务的重点为:创建三维模型农情信息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建立具有自学习能力的作物生产测报智能建模方法,提高了测报的准确率;研发主动性推送信息服务系统、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价格信息预测分析系统等软件,探索建立多级网络型、普适终端自助型农业信息服务新模式,实现了基层信息个性化、协同式精准服务。
参考文献:
[1]熊尚鹏.关于农业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8.
[2]刘金爱.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情报,2009.
现将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要点报告如下:
一、*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承接“十一五”良好开局之势,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监督和支持下,依靠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大局,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前锋平台优势,践行“四个重在”、倾力打造“五个重要”,超额完成了本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在建设海峡西岸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的征程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势良好,各项指标超过预期,“十一五”规划部分指标已提前完成。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1亿元,比增16%;财政总收入3.7亿元,比增68.5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62亿元,比增60.3%,财政总收入增量和增幅均居南平十县(市)首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4亿元,比增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7亿元,比增13%;外贸出口2789万美元,比增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80元,比增20%,农民人均纯收入5632元,比增1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26亿元,比增4.6%,各项贷款余额27.18亿元,比增33.72%。连续两年被评为“福建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名列第4)。
(二)旅游产业素质稳步提升。武夷山景区被评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入选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并纳入旅游精品线路;在中国风景名胜区网络评选中,被评为“最佳资源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最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全国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十佳单位”。持续开展“百座城市亮武夷”营销活动,实现新增百万游客的目标,共接待游客542.14万人次,比增22.4%;旅游总收入23.27亿元,比增23.9%。开行旅游专列131对,旅游包机317架次。茶旅整合营销成为全年旅游市场营销的重头戏和亮点,先后在晋江、上海、福州、北京、泉州成功开展“浪漫武夷、风雅茶韵”茶旅营销活动,母树大红袍送藏国家博物馆,成为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首份现代茶叶。大红袍首次敬献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借助大篷车、大活动、大媒体、大网络、大企业等多种方式,有效开展营销。成功举办全国主流电视媒体联合采风大赛、奥运选手举重选拔赛、全国定向运动锦标赛、首届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亿万老年人健身展示大赛暨首届中国武夷山老年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组团参加云南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苏州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长江三角洲旅游交易会、沈阳世界遗产节、湖南旅游精品博览会、中国(宁波)旅游投洽会、广州国际旅游文化节、大连东亚国际旅游博览会、厦门国庆黄金周大型花车巡游等10多个国内专业会展及促销活动;在央视、《中国旅游报》等国内主流媒体和香港、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开展旅游形象宣传;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旅游带、徐霞客旅游带等区域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与台湾“两山对接”、“两门对开、开门见山”旅游合作。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摩的”、“野导”拉客,旅行社非法经营、低价竞销、假冒星级饭店、餐饮购物欺客宰客等行为,强化对旅游饭店、旅行社、导游员动态管理,促进旅游市场规范化。扶持旅游企业发展,高尔夫酒店申报五星级旅游饭店通过国家旅游局明查程序,悦华酒店启动创建五星级旅游饭店,海晟国际大酒店、望峰花园酒店获得全省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称号,武夷山海外国际旅行社成为全省首家民营出国游组团社。全年旅游持续“安全、质量、效益、有序”。
(三)项目运作取得成效。全年投资2000万元以上新办项目60个,比增87.5%,5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20个,比增15.3%。列入省、南平市级重点项目10项,累计完成投资4.9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4.34%;列入南平市“四个一百”项目104项,完成投资15.4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6.49%。市本级60个重点项目(其中25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3.36亿元。一批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重大项目被引进、建设或规划之中,总投资2亿多的武夷广场(含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动工建设;滨江大道项目完成整体规划设计,度假区段已动工建设;引进宝龙集团投资30亿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引进三木集团投资8亿建设年接待60万人次的自驾车旅游服务基地。高教园区四期、九曲溪上游旅游资源整合、高尔夫球场三期扩建、机场扩容提升、枫坡至公馆道路拓宽、桐星公路改造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浦南高速有望今年国庆前建成通车,武邵高速公路已入场施工,宁武高速公路的外业勘测和施工设计有序进行。完善项目工作机制,建立项目评审制度,评审项目17个。加大项目征地、拆迁力度,成立项目征地、拆迁工作领导小组,集中半年时间持续抓征地工作,全年共征收土地1534.1亩,支付征地补偿款6721.75万元。
(四)工业平台扎实推进。正确把握“旅游为主、工业为辅”的要求,持续工业发展。全市工业产值18.31亿元,比增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56亿元,比增50%;实现工业税收1.07亿元,比增1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税收0.97亿元,比增227.3%。加快武夷新区建设,完善新区总体规划,编制控制性规划,拓展仙店东、南、北三大片用于发展保税物流产业、生物科技产业和创意产业;投入500万元完善区内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开展武夷新区三期用地的调整、征用和报批工作。建立健全工业服务体系,实行市领导挂点企业制度和部门选择服务企业制度。严格做好新区环保工作,把好环保关;加大环保投资,加快推进新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加强园区土地集约化管理,依法收回未按合同时限开工建设的土地100亩。目前,武夷新区入园企业38家,其中在建15家,已投产23家,用工2600人。园区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16亿元,预计全年可完成税收1500万元。
(五)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出台《武夷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关于推进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22个行政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并制定配套措施。在农业产业上:加快产业化进程,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总数达33家;新增茶园面积3982亩,总面积达10.6万亩;种植烟叶面积2.8万亩,产值4601万元,实现税收1012万元;新增竹山面积700亩,新开竹山机耕路283公里,竹业总产值达4.14亿元。在农村基础设施上:完成农村饮水改善工程20处,受益人口8000人,投资近9000万元完成农村公路硬化183公里,新增通车行政村25个,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通路、通电、通讯。建设农村客运站2个、候车亭20座,开通28个自然村62公里机耕路。完成12个行政村25公里农村巷道硬化和21个行政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投入2065万元整理土地1.06万亩,受益涉及3个乡(镇)12个行政村;投资1300多万元完成92个烟田基础设施项目;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50口,投入93万元建成8个垃圾焚烧窑、1座垃圾中转站、83个垃圾池,有力保障村容整洁。在“三农”服务上:完善农村工作机制,推行“两制一配套”制度,持续“南平机制”,下派第七批科技特派员51人;继续开展“双百联动”,健全互动联动帮扶机制,113个挂点单位为挂点村投入帮扶资金280万元,扶持和发展各类经济项目50个。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农家店”14个,新建农村流通信息站22个。成立特色产业化经营组织27个,洋庄乡绿源西芋专业合作社入选全国首批“千社千品”富农工程专业合作社。预计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4.5亿元,比增6.5%。
(六)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成立茶业局,加强对全市茶产业发展指导;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机制,积极向上申报成立行政执法局。推进景区、度假区体制改革,制定《关于加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工作的若干意见》,完善景区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规范运作程序;全面落实5A级景区及全国文明旅游景区的管理标准。规范土地规划管理,出台《关于加强土地市场和城市规划管理暂行规定》,依法处理几年来违反容积率等规划指标的项目,建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和规划、国土临时协管制度,加大对违章建设的查处力度,全年共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5件,通报房地产违章建设16件,拆除非法占用土地及违章建筑1.2万平方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顺利完成。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112个行政村的林改工作。稳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实行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实施农村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建立覆盖全市10个乡(镇)、街道及115个行政村的财务监管网络;加强国有资产及“非经”资产管理,49个单位新纳入管理;在武夷、兴田、岚谷启动“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
(七)人民得到更多实惠。扎实开展为民办实事,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社会保障方面: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01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51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7%;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农民参合率达到92.75%,比增4.98%;完善灾害应急体系,下拨救灾款222.26万元,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放低保金561.2万元;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发放救助金13.99万元,救助213人次。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发放五保资金121.82万元。库区后扶政策全面落实。成立市慈善总会,救助困难群众220人,捐建村级敬老院2座。完成华侨农场“造福工程”156套住房建设。推行离任村主干养老补贴制度,175名离任村主干享受养老补贴。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市参保人数10136人。科教文卫方面: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获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投资800万元完成第二期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10个。武夷学院正式挂牌,招收首批本科生,武夷山职业学院正式招生;推动对台文化交流,武夷学院、武夷山职业学院分别与台湾吴凤技术学院、南荣技术学院实现两校合作。“数字武夷”新农村信息化工程在22个村试点取得显著成果,我市被评为“中国农业信息化领先地区”、“中国村络工程国家示范基地”。改建武夷、洋庄2个卫生院,改建20个村级卫生所。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3.07%,人口自然增长率6.41‰。投资200万元完成红场改造提升,启动世界遗产频道申报工作,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改造无线广播电视转播台。改造5个乡镇文体站、20个村级文化俱乐部。兴田城村村入选第三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称号。投入1400万元实施市容景观提升工程,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市验收。完成武夷大道(站前路至赤石桥段)景观提升工程、武夷和圆一期工程,实施崇东大桥改造加固工程,将于春节前完工并投入使用,投资1500万元的城市污水处理管网一期项目即将投入使用。出台《经济适用房管理暂行规定》、《廉租住房管理暂行规定》,启动经济适用住房与廉租住房建设。百花路北段、武夷学院段、职业学院段已建成通车。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涌现出李小化等英雄人物。创建平安武夷,建设市区治安监控系统,创建全国“平安畅通县(区)”达标。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没有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
(八)执政能力有效增强。自觉接受民主监督,4件人大议案、124件批评和建议、104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结,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超过96%。依法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清理上报审批项目452项。推动政务公开,全市共有33个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政府公告栏公开政务98版132期,31个单位在“数字武夷”政府网站设立公开栏。加强群众投诉的受理、办理工作,共受理效能投诉56件,办结率100%。畅通渠道,加强市服务中心建设,在“数字武夷”设立市长信箱,开展网上办公服务,回复投诉、咨询件1152件,其中受理网上投诉件936件,办结率91%。建立市领导下基层接访工作制度。进一步增强政府办事透明度,在“数字武夷”网站对政府采购、申报审批、村务公开等重大事项进行公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发展中的不足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与沿海发达县市、与同类质旅游城市相比,经济发展步伐还不快,综合实力仍然不强。二是产业质量还不高。旅游国际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境外游客少,国际品牌、高品位的旅游产品项目还没有突破;工业科技水平低,具有高、精类科技含量的工业产品少;农业产业化仍处在初级阶段,茶产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业配套不够健全。三是规划建设水平不高。按照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相对滞后,市区、度假区规划建设存在不足,市区路网、停车场等公共设施配套功能不够完善,度假区休闲度假功能不强。四是重点工作存在一些薄弱之处。重点项目推进存在困难,部分重点项目进度比较慢,项目开发中征地、拆迁的瓶颈依然存在,环境保护存在一定隐患和压力。五是运作机制薄弱。推进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还不足,政府职能转变还存在越位、缺位、不到位现象。六是稳定的形势依然严峻。个别地方和群体上访事件仍有发生,保障民生的压力比较大。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积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
二、*年工作要点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4.5%、财政总收入增长16.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旅游接待人数增长12%,旅游总收入增长20%;工业总产值增长25%,其中规模工业产值增长30%;农业总产值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出口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减少11.2%、3.8%。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项目带动,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集中精力抓重点项目。今年初步安排市重点项目46个,其中在建37个,省上、南平市预备重点项目8个,总投资25.2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8亿元。全力抓好“四个
一、两馆、两场”项目:“四个一”即“一台戏”——武夷广场(含山水实景演出)项目,“一个中心”——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一个整合”——九曲溪上游旅游资源整合项目,“一个基地”——自驾车基地;“两馆”即武夷山自然博物馆和武夷山历史文化博物馆;“两场”即高尔夫球场三期和机场扩容提升项目。实施景区畅通工程,抓好云窝和大红袍精品线路、岸上九曲、九曲中心码头等项目的改造和建设,着力打造高尔夫休闲区、自驾车旅游区、武夷庄园休闲区、三特度假养生旅游区。启动月光旅游工程。建设武夷山世遗展示中心、下梅古茶道古民居、朱子文化旅游项目。全力推进滨江景观大道、枫坡至度假区快速通道建设,配合省上、南平做好三条过境高速公路和三条快速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做好桐星公路改造扫尾工作,投资2500万元实施高苏坂至星村17.3公里道路改线、建桥及路面改造,投资300万元完成三座危桥改造;加快出省公路建设,拓宽改造角亭——下梅段省道,提升现有市内公路等级。
二是持续抓好工业项目。继续工业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武夷新区内路、水、电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武夷新区总体规划;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加快做好园区三期3369亩建设用地的农转用报批工作和征地工作;调整园区内低效、高耗及有环保问题的工业企业;加快推进武夷山铁路集装箱货运站及保税物流园区项目建设;扶持壮大食品加工、旅游工艺、生物科技、茶叶加工等四大产业,启动软件园、创意园建设,突破创意、软件等高新产业项目。
三是推进旅游房地产项目。理性善待房地产业项目的发展,严格界定旅游房地产,扶持符合武夷山旅游产业政策导向、具备旅游功能要素的房地产配套开发项目,通过规划和政策等手段,引导房地产项目向生态休闲、高品质的旅游房产发展。积极推动武夷山高尔夫酒店公寓、自驾车基地、国际会展项目、迎宾馆等旅游地产建设,促进一批新的旅游地产启动建设。继续规范房地产市场开发,严格按规划要求高品位开发。
四是优化项目带动环境。创新项目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完善重点项目挂点领导责任制,强化重点项目扶持、激励、服务机制,严格岗位责任制。围绕“在谈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动工、动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要求,转变职能、实施流程再造,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审批流程,提高落地效率。建立以行政投资服务中心为主体的流程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项目策划、审批、动工、在建等全过程跟踪管理服务,组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带动信息促进网络,为项目建设提供一个快速通道。继续集中精力、下大力气破解制约项目发展的瓶颈。严格干部管理制度,完善项目选人用人机制,严肃干部纪律作风,对项目带动工作中失职、渎职、推诿的干部实行效能告诫、调整、易岗直至就地免职处理。
(二)着力品牌带动,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
发挥武夷山“双世遗”主导的品牌优势,坚持以品牌带动提升发展水平,把品牌作为区域经济的象征和城市名片,进一步打响以大武夷为主的旅游品牌、以大红袍为主的茶叶品牌、以大公司为主的企业品牌,进一步打响以养生、休闲、度假以及特别适合人居环境为主的城市品牌。突出做好品牌带动三组文章:
一是做好“三提”。提高知名度。通过有效的广告宣传、节事活动、重大事件等形式,加强品牌深度推广;深挖“大红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茶品牌内涵,延长茶产业链,拓展品牌延伸。借名人品牌,建设名人国际艺术学院,推动文化教育品牌发展。培育扶持企业实施名牌产品发展战略。提优美誉度。做好旅游形象规划,突出武夷山生态、休闲、养生等旅游特色;精心企划一批旅游景点建设、线路包装、休闲娱乐等项目,打造精品景点、线路等旅游产品;做深生态文化旅游,做大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提高朱子文化、茶文化、古民居文化在游客中的认同和好感。提升忠诚度。强化以游客为本的理念,注重细节管理,人性化满足游客需求;加大旅游软硬环境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创造安全、舒适、温馨的旅游环境,提高游客的入住率和满意度。
二是做好“三化”。市场化带动。认真开展“中国奥运旅游年”活动,突出旅游市场营销重点,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大日韩等境外客源市场的促销力度,力争今年境外游客接待人数突破27万人次。大力宣传推介传统精品观光游产品,加大武夷山度假、休闲、生态、养生等方面旅游线路的营销力度。继续实施茶旅整合营销,创新营销方式和手段,开拓北京、广州等全国茶叶重要市场。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推动区域营销合作,更加注重“两山对接、两门对开”后台湾旅游市场的拓展工作。规范化带动。加强旅游行业管理,狠抓旅游安全,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开展部门联合执法,打击“摩的”拉客、无证经营、假冒伪劣等扰乱旅游市场的行为。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继续扶持大型国内、国际旅行社提高组团能力,加大对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打击力度。继续强化导游员、旅游饭店等旅游行业协会管理职能。信息化带动。加强“数字武夷”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管理与有效运作,扩大网上预订游客人数比例;强化政府与企业、游客互动的旅游信息网络,启动“商旅通”平台建设,为来武夷山旅游的手机客户提供商业、旅游综合信息服务。逐步整合全市旅游资讯,建立以目的地营销系统为核心的信息化体系,利用分销系统实现网上促销、网上预定、网上会展,适应现代旅游发展需要。
三是做好“三调”。调高产品结构。加快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单一产品结构向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为一体的多层次产品结构的转变,由低档次产品结构向高品位产品结构的转移,加快推进武夷山旅游产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加快茶产品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工业产品升级换代,突出发展以高新技术武装的食品加工业、旅游工艺、生物科技和茶叶深加工工业;出台配套措施推动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引进高科技、软件、创意产业,提高工业产品层次。调优产业结构。持续“旅游为主、工业为辅”,做大做强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其中对旅游六要素进行科学的产业组织,使六大要素成为六个大产业,各产业形成有机的联系和高效产业链。通过旅游带动工业、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必须调高、调优的产品和产业的投资力度,促进产业素质提升和城市品位提高。加大旅游、茶产业的投资,今年市政府将加大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开展茶旅结合的宣传促销活动,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重点扶持茶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和茶叶加工区建设,启动茶叶交易市场的建设,办好第二届中国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继续集中新增财力,加大对关系民生、民心领域及弱势群体的投资。
(三)着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高统筹城乡发展能力
持续统筹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思路,以提高品位为重点建设城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互动联动发展。
一是抓好城乡规划。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推进依法规划工作。城市规划:加强规划执法,加大城市规划方面投资,完成武夷山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综合农场片区建设控规、杜坝片区控规、市区和度假区重要地段城市设计、武夷新区物流园区规划、城乡结合部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配合南平做好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农村规划:抓好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农村发挥自身优势,统筹产业布局;加强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科学配置土地,合理引导农民有序建房,对区位优越、条件好的中心村优先规划发展,今年要完成50%以上行政村的建设规划编制;加强劳动就业规划,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充分就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规划,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加大村镇建设规划执法力度,执法延伸到村。
二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推广“五新”(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项目,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突出农业标准化生产,集中扶持武夷星、友青食品、绿美竹业等一批优势农业龙头企业,做大茶叶、旅游工艺、食品等产业,争取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重点加快茶叶生产发展,新增茶园面积2000亩,鼓励茶农种植无公害、有机茶叶,引导茶企业开展QS认证,支持创建省级以上著名商标。种植烟叶面积3.145万亩,竹林抚育10万亩,建立毛竹高效丰产示范片1000亩,新开竹山机耕路100公里,竹山滴灌示范片3000亩。稳定粮食种植面积35万亩、粮食产量11万吨。推进农业组织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培育农产品行业协会。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投资950万元实施岚谷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000多万元改造五夫、星村镇中低产田;投资2000万元建设406项烟田基础设施。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加强规模人口以上自然村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及客运网络化建设,建设五级客运站2座,新建候车亭20个,力争实现一乡一站、一村一亭。开通农村客运班线5条,使全市建制村通客车率提高到95%以上。继续实施农村巷道硬化工程,完成20个村40公里巷道硬化;继续做好“六千”水利和“651”水利工程,分三年投资1391.34万元开展水利化县市建设工作。启动“数字武夷”新农村信息化二期工程,新增50个试点村。加强防灾减灾和重大动物疫情疫病防控工作,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市、乡、村三级灾害监测网络和防灾预警系统。抓好农业污染源普查,推广“一池三改”新技术,完善后续服务,建设沼气池500口。支持乡镇建设垃圾填埋场或焚烧窑,健全农村垃圾整治长效运行机制,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双百联动”,落实南平机制,完善村级农技员、动物防疫员等“九大员”队伍建设管理,健全农业防疫体系。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改善农村公共医疗条件,开展乡村医生全员培训工作。用足用好库区后期扶持政策,促进库区发展和稳定。加快崇安、五夫敬老院建设,推进农村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创建活动,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服务。推动闽台农业合作。加强对台合作,推进闽台农业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产业规划、政策制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三是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市路网建设,实施武夷大道千年祭至站前大道、迎宾路、百花路人行道和工业路改造,建设站前大道西段和里洋路,实施城东路路面和排水改造、温岭街和崇安街路面、排水以及人行道改造;推进百花路全线贯通,启动崇安(党校)大桥建设。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管网二期、夜景工程、绿化美化工程、武夷和圆二期、崇秀公园等项目。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建设交通安保工程;突出公交优先发展,完善城市公交线路规划,加密公交线路,完成市区、度假区公交站点及公交专用场所建设。完善城市配电网建设,启动10kV茶场线、10kV三西线、10kV高教线、10kV学院线线路改造工程。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行政执法队伍,加快申报成立行政执法局。加大对市区、度假区以及城乡结合部违章建筑的执法力度,继续对摩的摩导、占道经营、不规范户外广告、噪音扰民进行整治。推进环卫体制改革,落实“门前三包”,扩大市区保洁覆盖面;规范物业管理,探索长效机制,推动成立行业协会,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
(四)着力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
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改革促活力,以创新促发展。
一是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景区、度假区的运作体制,加快景区股份公司上市步伐。健全服务企业体系,建立科技风险基金,鼓励企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依法强化税收征管,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将未纳入核算中心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纳入核算中心管理;探索对属于国有、垄断性资源的企业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的财政保障力度,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公共服务支出需要。
二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推行乡镇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进一步完善“两制一配套”制度,建立依法、规范、民主的新农村管理体制;做好“乡财市管乡用”试点工作,探索现代农业试点工作,推进土地流转平台建设。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扫尾攻坚力度;启动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建立新型的林农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林改后林业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进一步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工作;继续推行小型水利、烟田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切实发挥工程效益。
三是扩大对外开放。发挥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优势,争取开办落地签证(注)业务,提高境外游客可进入性。推动与厦门航空公司的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利益共同体,促成厦门航空公司在武夷山成立分公司。争取香港航班旺季增加到每周4班,加密武夷山至北京、上海、厦门、福州、深圳、广州等地航班班次,积极寻求厦门包机及与国内其他航空公司的合作。争取更多航线在武夷山中转。加强与深圳航空公司合作,推动飞行员疗养院项目建设。努力开辟武夷山——韩国航线。以“5·13”、“6·18”、“9·8”等经贸活动为载体,更有效地广泛开展招商选资活动,加强山海协作,拓展对外交流,吸引发达地区的产业、技术和资金,不断提升经济外向度。
(五)着力民生民心,进一步体现发展为民实效
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求,着力民生、着力民心,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进一步把发展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质量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强市”战略,坚持教育优先,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做好“双高普九”迎检各项工作,建立覆盖全市中小学校的电子网络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全面整合提升城乡教育资源,加快城乡中小学布局调整,启动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改扩建工程,实施农村中小学第三期危房改造项目13个;加强薄弱校建设,促进城区、农村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做好武夷学院四期征地工作,推动动漫学院建设。启动市立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完成对新丰、五夫卫生院改建,组建崇安、新丰、武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绕创建计生一类县市目标,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中国体育训练康复基地、武夷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做好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曲溪民俗讲解、兴田枫坡“拔烛桥”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普及城乡“数字电影”广场,做好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力争世界遗产电视台申报成功。完成无线广播电视转播台改造及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作。推进中心农贸市场、三菇农贸市场农改超项目实施。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是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继续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力争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00人,其中“4050”人员300人。继续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力争新增农民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以上,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服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促进慈善总会建设,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力度,做好老龄工作。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继续开展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完成300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继续集中新增财力,办好教育、医疗卫生等八个方面的惠民利民实事。
一、“9∶1”模式的思考与设计
利用现有农业技术,在不减少耕地面积的情况下实现粮食不减产,这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然而,在当前情况下,这样做难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难以实现“三化”协调发展,难以满足中原经济区“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在土地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资源消耗不断增多、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农业粮食生产效益比较低下的大背景下,河南农业大学将保粮与促进农村改革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保粮、节地、增收、促民生”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一个可持续、易复制、能推广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以集成河南农业大学高产稳产技术,在90%的土地上产出原本需要100%~110%的土地才能产出的粮食,确保粮食核心区增产目标;用节约出来的10%的土地,建设绿色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同步推进高产稳产保粮区、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生态宜居农村新社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区的“四区”建设,努力实现“高产保粮、节地增收、生态宜居、人才培养”的目标。该模式简称“9∶1模式”。
2010年10月,河南农业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在河南省典型的中低产农业大县民权县龙塘镇和方城县赵河镇规划设计了以“9∶1”模式为核心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革试验项目”。
二、“9∶1”模式建设内容和初步成效
依据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规划,两个试验区分别规划了两个新型农村社区,启动建设后,方城试验区将节约出500余亩农村建设用地,民权试验区可节约600余亩农村建设用地。
针对“9∶1”模式,河南农业大学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的试验区领导小组,设有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作物高产、畜牧工程、高效园艺、新农村规划建设、农业机械化与新能源建设等6个工作组,在方城县、民权县的积极配合下,全方位推进试验区建设。
(一)建设高产稳产保粮区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用90%的土地,确保完成2020年的粮食生产目标。河南省粮食产量2020年要达到1300亿斤,需在2009年粮食产量的基础上累计增长20.62%,年均增长1.72%。如果在2009年播种面积90%的土地上实现这一增产目标,需累计增长34%,年均增长2.70%。据此测算,方城县、民权县要达到粮食核心区规划的2020年产粮12.7亿斤、14.7亿斤的目标,其年均增长率需分别达到2.30%和2.31%。
高产保粮区内,一是引导、帮助推进土地流转,采取规模经营,推行全程机械化,方城、民权试验区已分别流转土地1万余亩和2万余亩。二是运用河南农业大学集成的粮食高产“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三是引入数字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方城试验区已建立了数字化农业平台,田间生产的信息化、可视化是方城试验区的突出特色。试验区总控室汇总了从田间气象站和终端测控设备采集的温湿度、土壤养分含量、作物长势长相图像等信息之后,传递到位于郑州的“河南农业大学惠农科教信息港”,由相关学科的专家团队负责远程诊断,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四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民权试验区整合农业项目资金,试验区已达到国家级良田工程标准。2011年,经专家实打验收,方城、民权试验区小麦、夏玉米两熟平均亩产1220.8公斤和1346.5公斤,较上年同一区块增产22%和21%,远超过高产保粮区年均增产2.30%和2.31%的规划目标,实现了通过农业科学技术向空间要粮的节地保粮目标。
(二)建设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
用节约下来的10%的土地发展绿色高效产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奠定基础。方城、民权两个试验区都是纯粹的农区,试验区内没有工业基础,没有一个工业企业项目。两地农民收入水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针对试验区实际,河南农业大学学习借鉴工业产业集聚区的概念和做法,用节约下来的10%的土地规划设计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用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设施园艺、生态养殖等绿色高效农业产业。河南农业大学帮助引入绿色高效农业企业和组织专业合作社培养种植、养殖大户等,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得试验区农民的增收渠道除粮食增产外,还增加了农业产业工人的工资收入,合作社股份红利和土地流转收益,真正实现“打工不出村,致富不离家”。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方城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内,河南农业大学帮助引进的河南田雨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绿色高效农业产业化企业,流转土地500多亩,已建设了22座大面积日光温室和136座连栋大棚,已有100多名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工人,仅此一项,农户年收入就增加1万余元。民权试验区内,通过示范带动,轩庄蔬菜合作社发展日光温室13座,每亩温室每茬收入平均达2.4万元;申庄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葡萄园600亩。
(三)建设生态宜居新型农村社区
用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与其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比,试验区内的新型农村社区,除了节约土地、统一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和统一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外,还依托河南农业大学技术优势,重点推进辅热集箱式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充分体现低碳环保、生态宜居的特色。方城试验区已安装5套太阳能提水大田地埋管和蔬菜棚节水一体化滴灌系统,成为可再生能源“供应站”,除满足抗旱提水灌溉用电需要外,还为试验区办公楼、实验场站、全自动监控系统以及养鸡场提供照明电力等环保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四)建设教育改革实践区
着力于将试验区建设成为河南农业大学的成果转化基地、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生创业基地。农业院校教学、科研离不开农业生产一线。试验区内建有河南农业大学品种和成果示范区,农学、园艺、畜牧等专业的教学和生产实习也在试验区开展。
三、“9∶1”模式的特色和意义
(一)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试验区以“保粮、增收、就业、促民生”的建设目标,利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综合协调发展。克服了过去“粮食高产攻关”“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农村新社区建设”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效果不佳的现象。
(二)坚持易学、易懂,具有可复制性
试点选在河南省典型的中低产农业大县民权县龙塘镇和方城县赵河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9∶1”模式通过“农大顶层设计、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农民土地流转、特岗技术服务、合作社规模经营、企业订单销售”的校地合作思路,方法简单、操作性强,可在河南大面积推广示范。
(三)坚持合作共赢,具有机制保障的长效性
一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破解三农难题从体制上提供长效机制;二是利于增加试验区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三是促进河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农业大学的进程。
(四)坚持优化转变,具有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