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体育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学生自身缺乏健身意识
农村许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体制健康的重要意义,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偏低。再加上,农村中小学生来自教师、家庭的压力比较大,没有充足的时间锻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比例越来越大,学生将有限的闲暇时间主要用于玩电脑游戏、聊天、看电视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必然造成学生的体能下降。
2、发展对策及建议
2.1、教育行政部门
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的监管力度,确保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落实到位。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把体育工作作为评估学校教育工作重要内容之一。社会各界利用报刊、广播、比赛等形式来宣传体育让更多的人认识体育,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2.2、农村中小学校
学校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的体育课程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专业体育教师。要为体育教师创造施展才能的空间,吸纳人才,利用人才。鼓励现有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学校可以拓宽体育经费渠道,动员社会力量加快体育设施器材的建设;也可以利用学校周围的场地和地形,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2.3、体育教师
教师平时应多收集体育新闻、体育节目、体育赛事等各种资料,利用体育课向学生进行报道和讲述,不仅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而且激发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同时,教师应多研究一些专业知识,优化教学方案,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
2.4、学生家长
家长应提高体育意识,鼓励孩子们多参与体育锻炼,做好引导作用。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让孩子参加夏令营、体育拓展等活动,丰富孩子们的生活,让他们在轻松愉悦中增强体能。
2.5、学生自身
育。本文分析了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体育教育 问题 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44-01
体育是由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是关于对学生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的着重于身体的锻炼的教育。通过体育教育一方面是让他们自身的身心有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使他们将来能够为社会、国家做出更多的更好的贡献。因此,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体育教育工作则更是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素质的提升。
不久前,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调查显示,学生的耐力、柔韧性以及肺活量等状况与10年前相比,都有了下降的趋势。据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其中锻炼的时间、次数以及强度均达不到要求。该情况的出现着实令人担忧,这应该引起相关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领导们的重视。
从发生的这些情况,我们就应该尽快地去想解决的方法。因此在寻求方法的同时,我们不仅要追寻客观的因素制约,同时也要考虑主观因素的影响。然而,目前学校的体育工作本身就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从而引发了这些不好的后果。
1 目前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第一,是体育锻炼的场地不足,体育器材的缺少,以及跑道球场的失修等问题,因此出现了僧多肉少的局面。即使想让孩子们得到更多的体育锻炼也无能为力。这主要归结于学校资金的短缺,大部分的学校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它们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阻碍了学生们的身体健康。
第二,校方片面的追求升学率,过分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轻视了学生体育的教育。其中有一些学校随意地更改教学计划,缩减体育课时。一些学校虽然安排了适度的体育课时,但是课时的落实率往往得不到保证,经常被用来补英语、数学等课程或者用来开会,而有的高年级干脆取消了体育课,声称体育课没什么用纯粹是浪费时间。
第三,是教师队伍的青黄不接。近些年来,虽然青年教师在不断的增加,但是由于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缺乏应有的强度及力度,从而导致了他们的思想教育和业务素质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和要求。一些青年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过深,缺乏了该有的职业素养和敬业奉献的精神。在工作的时候往往课时不够,课程质量不好,教学计划杂乱,从而使体育课处在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
2 改善现状的措施
首先,学校应该加大教育的投入,扩大运动场地,购买必须的体育用品,相关器材。同时,完善体育用地、器材的保护条约,制定相关的规定和管理制度。从而能够使体育器材等得到良好的保护,能够减少它们的损耗,减少维修的资金。亦让学生们有了更多的兴趣。
其次,学校应该改变重智轻体育的观念。严格的执行体育教育工作的相关条例。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明白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成长,同时使学生劳逸结合,就如一句古话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再者,加大对青年教师的要求,层层把关,不要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同时对青年教师进行必须的培训,包括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职业素养,举行相关的演讲、活动,让青年教师切身的体会到教育的崇高和乐趣,从而带动他们的积极性。还有,学校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增加他们的积极性。比如评优、评先的奖励,职位岗位的提升等措施。
以上都是一些比较大而且比较普遍的问题的处理方法,单单只关注这些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做得更加细致入微。要知道体育教育是一项很重要很严谨的教育内容,它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你可以说只是一个学校这要而已不重要,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一个学校有几个年纪,不同的年纪又有不同班级,每个班级又有几十个人。每个城市有很多学校,这要都一起加起来,该是有多么的庞大。人数又是多么的惊人。
一、更新理念,强化师资管理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在体育教师中,学校配备专职体育教师比例较小。这样,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如何能提高?体育师资缺乏成了发展体育教育事业的一大障碍。如今,学校体育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任重道远。
上级教育部门下基层的机会相对较少,对学校体育教研工作的指导监督力度不够,因此很难发挥出他们自身的职能优势。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观念,采取有效措施来支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激发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应探索和实现学历提高与培训机制,根据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及时开展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学历提高教育和专项培训,增强农村体育教师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还要将学历教育内容与培训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教育与培训的工作效率,缓解体育教师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县一级教研部门要尽快地转变体育工作管理观念,充分地利用其职能及能力优势,深入农村中小学,加强体育教研的指导,积极传递先进的教改信息,更好地发挥指导、监督作用;积极组织农村体育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开展课题研究,认真地撰写学科教学论文,不断地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推进体育教育事业发展。
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明确的体育管理制度,把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作列人基层学校领导总体工作目标和年终绩效考核指标中,作为体育教师任职晋级、评优选先的必要条件,使参加培训成为学校体育教师的自觉行为。
二、爱岗敬业,强化缔造真爱
热爱是做好一切本职工作的前提。师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的血液、教育的真谛。当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首先要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热爱农村体育教育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有了爱,就有了做好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就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就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念和毅力。作为教师,既要严格管理,又要真心爱护。教师职业最需要的是一颗不停跃动的爱心。对于学生要亲而近之、教而导之、爱而护之。教师的爱应该是公平的爱,对弱势的和处于困难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有了这样的师爱作基础,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和管理就会是和谐的、有效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全面素养,与中国发达地区体育教育同步,提升农村孩子学习的幸福指数,从而更好地发展农村体育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三、以人为本,强化教学中心
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利益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的多元教学形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书育人。因此,建立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应该把教书育人作为宗旨。良好的学校环境是学生健康的基本保证。农村中小学在建立体育管理体制及相关条例时,应根据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来建立和规范体育管理的各要素和各个环节,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体育课堂组织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实现体育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方面,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到达“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要多样(一般不少于三个项目),组织教学要紧凑;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的主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另一方面,要坚持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完善。我们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应用合理、新鲜的教学组织形式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采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的组织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发掘教学内涵,提升体育课堂教学魅力,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四、形式多元,强化丰富内涵
动漫,顾名思义,就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现代故事漫画渐渐发展成为漫画的主要表现形式,再将影视艺术融入漫画之中。同时,漫画正是吸收了影视艺术的两个特点,即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和片段剪辑的蒙太奇技巧来表达想法和感受,这也使得漫画与动画之间联系日趋紧密,两者常被合而为“动漫”。在1996年以前,“动漫”这一概念还未在中国大陆出现,这一词的出现和推广,源于在1998年全中国第一家首先拔地而起的动漫资讯杂志《动漫时代》(ANIME COMIC TIME),此时“动漫”一词才得以出现并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全国动漫爱好者常用的词汇。
体育动漫是动漫的一个分支,它是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和体育活动日益普及而衍变出来的。体育动漫主要是以体育活动和体育项目为题材,在动漫中突出表现主人公的鲜明个性及人物性格,通过这些人物演绎体育中出神入化的攻防技术和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体育动漫中人物的形象、战术配合、团结协作的精神都深深地吸引着中小学生们,从而激发起中小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向往,鼓励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体育动漫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体育动漫是一种以体育为题材的动漫形式,不仅具备一般动漫作品的固有特征,还将带有积极向上思想的体育元素融入其中,对于增强少年体育意识,较早树立其体育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剧变阶段,好奇心和好胜心强,自我意识增强甚至出现叛逆的心理,尤其是中学阶段。他们对贴近自己生活和年龄的作品感兴趣,喜欢剧情紧张刺激、富有挑战性的作品。体育动漫的运动项目并不是虚构的,其运动的规则、动作技术、战术配合都和实际相符合,只是在动作技术、比赛战术及人物更换较为夸张,而这些夸张的设计、扣人心弦的剧情安排正符合了中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通过对动漫角色的解读形成对剧中角色的认同,这种认同通过模仿来实现在现实中与动漫角色同样的动作技术、攻防战术、体育精神、集体荣誉精神。在认同其角色的同时接受角色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体育动漫在无形中对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的运动精神、道德风尚以及体育的运动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三、体育动漫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
将体育动漫作为一种辅助体育教学的手段运用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体育动漫中一些体育项目直观化的动作技术及其运用情境,还能使学生潜在的学习体育项目的一些技能技巧,并将体育动漫中的一些知识运用到其他运动项目的自我保护中,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的增强及学生自身体制的加强、减少运动损伤等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体育动漫有助于激发中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一般来说,中小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能达到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和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体育兴趣是激怒体育学习动机主要的内在驱动力,使体育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直接影响着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而体育动漫将体育运动与中小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做成激励人心的影像更容易打动中小学生。体育动漫本身时有变化,震撼人心,相对于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这样的方式更加具有想象力和吸引力,所以更容易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体育动漫有助于中小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动漫中多强调集体力量、团结协作、系统的战术配合等。中小学体育教学可以通过体育动漫来根植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的意识,进而运用到现实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塑造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在许多体育动漫中,成功的喜悦往往都是建立在无数失败的痛苦和蜕变的基础上的,这是一种挫折教育,对教育学生养成坚毅性格的最好方式方法。体育动漫的故事情节安排合理、丝丝入扣,同时也体现出竞技运动所倡导的公平、公正、公开的体育道德精神,这些不仅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塑造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观。
3.体育动漫有助于中小学生直观立体的掌握体育项目的动作技能
很多体育项目,如球类、体操等,动作技能的学习较难,一般在课堂上难于准确掌握,而体育动漫则可以作为体育教学的辅助手段,以动画的形式诠释任何体操动作技术,其效果更为直观、准确、生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认知。
4.体育动漫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减少运动损伤
体育动漫中所演示的自我保护情景可以学生运用到其他运动项目中,以减少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动损伤。如体操运动。体操运动可以促进中小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但在体操活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身体损伤,而在体育课程过程中的讲解显然有据无例,说服性强,但可感知性则较差,如果在体育动漫中加以描绘就可以让中小学生直观形象的对体操运动过程中易产生的损伤加以避免,如在跌倒时利用缓冲环节避免手肘部的关节损伤;在一些激烈的比赛中,及时利用滚翻动作避免踝关节、腰部和颈部的损伤等。因此,合理、规范、及时的运用体操技能可以有效减少生活损伤和运动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丽媛.体育题材动漫对激发和培养初中生体育兴趣的初步探讨[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沈莉.体育动漫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兴趣的影响研究[J].西安: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10):92-94.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改革;身体素质
随着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之间的种种问题逐渐被提上日程,这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及推广的重要性也还有待人们探究。
一、素质教育对于中小学体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根据人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并且注重人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利用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作为全面发展的教育既包括心理和身体素质同时还包括文化和生活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在这其中身体和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实现身体和心理的素质教育就要通过学校的体育教学来实现,而实施的对象就是学校里的青少年。所以,为了使中小学生对体育更有兴趣,就要使体育活动更加的生活化,使体育锻炼与家庭更深入地融合。
二、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文化课成绩逐渐提高,但是身体素质却留下了很大的问题。由于学校并不重视全体学生的体育发展,使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其原因无非是学生缺少一定的体育活动导致。大多数教师完全忽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而一味追求学习技术上的提高,完全忽视学生的自主性以及学生的素质,从而导致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以及自身体质的下降,严重阻碍中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自身的健康。
三、对于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方法
(一)使体育教育不只是针对部分学生
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现在部分老师只是针对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而忽视了整体的体育教学,这会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为了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观念的形成,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社会型人才。
(二)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发展德、智、体三个方面。现在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体育教育,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上不去,应全面执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体育教学改革。
(三)树立体育观念,提高身体素质
体育意识是指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活动对于自身的基本认识,并且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所以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是中小学体育教学比较重要的内容。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使体育内容变得更有趣味性、多样性,从而全面激发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四)建立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方式,发展中小学体育教学
一般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主要是以竞技类运动为主,例如在体育课上进行篮球比赛,有一些并不会篮球的学生就会失去对篮球的兴趣。所以中小学体育教材的改革要以原有的竞技为基础再添加锻炼身体的方式方法等新内容,同时依据各地区的不同差异自主选择体育教学目标以及方法,建立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方式,全面发展中小学体育教学,推进中小学体育教材的改革。
(五)使原有的体育教学转变为素质教学
在以往的体育课中,往往忽略了体育教学过程以及结果评价的统一,在新的体育教材改革中除了要更加注重以上几点之外,更要注重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针对此方面要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体育测试,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不只是针对个别学生,之前的体育课在进行足球训练的时候只是针对固定的几个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应该面对全体学生展开,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足球教学,让学习真正转变为素质教育。
(六)扩大师资力量,加强师资培训
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就意味着要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体育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精神,对事业抱有满腔热情,还要随时体现现代人的整体素质。要有独立精神还要有团结协作的意识,不能一味地固守现状。学会相互尊重,而不是单方面地受到学生的尊重。全面提高教师师资力量与水平以及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真正地做到中小学素质教育。因此,素质教育是一场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中小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现在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怎么结合素质教育实行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改革,这仍然是现在研究的重点。素质教育作为提高中小学生素质以及体育观念的基础,要以增强自身体质为前提,慢慢地完善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安宏,王琳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若干问题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SportScienceSociety).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SportScienceSociety),2011:1.
[2]喻坚.略论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科研,1999(01):27-29+37.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教学能力
近几年,许多省市把继续教育列入教育现代化工程,立法建制,推动继续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高度重视。1999年9月,以部长令形式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2000年3月又颁发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1999-2002年)》和《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这样,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补偿教育已经完成,2003年底全国高中、初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是72.56%,90.24%,95.62%,同时教师教育结构也由三级师范过度为二级师范,教师任职资格制度全面推行。但目前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这说明体育教师学历的高低与教学能力并不完全成正比,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应重点转向提高学员的教学能力方面。
一、继续教育对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21世纪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革,正在由传统的技术教练型转向理论知识型;由对学生的塑造者转向引导者;由道德灌输者转为人格完善者和心理保健者;由体育教学技术操作者变为体育教育科学成果开发者。新一代的体育教师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是:民族体育质量的奠基者,先进体育理论知识、技术的开拓者,全民身心健康和奥运战略的促进者。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中,中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适应这一角色的转变,要培养教育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不断进修的内在需求的意识。要认识到,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学生成长、民族素质的提高相匹配,必须与教师的整体发展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相适应。可见继续教育工程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对政策的理解和目前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认识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把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界定为“对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进行的培训。”它包括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前者包括新教师培训、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后者是指“对具有合格学历的教师进行的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显然,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在政策上存在着两种基本形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趋向把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作为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抓手”,广大体育教师对参加学历提高培训也有更高的积极性。原因一是学历是教师任职资格的硬性标准;二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鼓励教师取得更高的学历;三是在职务和职称晋升、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推荐评选中,高学历者处于优势地位。
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提高培训主要还是学历补偿教育的培训形式,即各类成人师范教育、师范类自学考试。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成人师范教育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相对忽视教学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教学是其中心工作,对其素质的要求必须着眼于对教学活动本身的影响,而教学能力才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在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施教能力普遍不能很好适应素质教育的情况下,在其学历达标后提高教学能力才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区别于普通师范教育。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各类短期培训,要突破普通师范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确实需要一个长期的经验积累过程。目前参与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授课教师主要是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专家、学者及处于基础教育前沿、理论造诣较深的实际工作者,他们除具有丰富学识的共同特点外,又分别在理论和实际经验方面各有优势,但他们从事继续教育的经验参差不齐,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应进一步适应成人学习的特点。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广大继续教育工作者继续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以及行为的创新。
三、正确处理体育教学能力和学历的关系
体育教学能力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所必备的职业能力。就教与学的关系而言,教师的教学能力体现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科学地组织、利用教育资源来实现传授知识、提高智力、培养能力、健全人格的目的。所以说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教学能力。而学历主要体现教师的知识水平,它对教学的影响需要教师通过教学能力的发挥来体现,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核心与关键。
教师学历的提高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不是并行的,但也不矛盾。学历教育具有培养学员能力的任务,因为任何能力的培养都基于一定的知识。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在职体育教师的学历教育,主要是以知识教育为主,忽视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学能力是专业能力,需要通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获得。肩负人类文化继承、传播、创新责任的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这是对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但现代教育已经不单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传统的教学概念对教学能力的要求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的成效取决于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创造性的运用,取决于细节的灵活变换,而这些细节则受着具体环境的制约,是无法在教学论里事先加以规定的。”可见,教学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
当前,我国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差距很大。美国研究人员对比中美两国教育后认为“中国学生出众,但缺乏创造力。”原因是缺乏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堂教学。理论研究也证明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并不永远存在正相关。西方学者诺尔(D.M.knoell)、所罗门(D.solomon)等在不同的年代分别研究得出相同的结果: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正相关。因此,目前影响中小学体育教学效果提高的主要因素并非是教师的学历因素,而是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继续教育要在培养学员自学能力、更新知识上加以创新
社会知识的不断丰富及其结构急剧变化,客观上促使教师对其相对静止的知识及其结构进行更新。这样才能保持教师教学的生命力。对于成人来说,成功的学习表现在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更新知识;二是调整已有的知识结构;三是升华已有经验。我们认为更新知识是量变,调整知识结构是质变,升华已有经验是在新质的基础上对已有教学能力的整合提高。更新知识要做到有的放矢,必须以教师个体的自主学习为主。学习是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的途径。广义的“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学习,更重要的是自学,即从书本上学习文化知识、从总结经验中探索规律、从生活经历中感悟为人处世之道。成人的学习应该是广义的学习,知行并重,学以致用。对教师的评价,要摒弃“文凭主义”的消极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所以,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应该体现新的人才观,在注重学员知识更新的基础上,突出对学员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知识的积累和更新需要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它难以在集中培训的有限时间内取得效果。集中培训的作用应该是通过培训学习来激发学员自学的自觉性,同时对学员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知识体系的梳理和学习资料的筛选。在教学方法改革中,要打破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和技术传授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淡化“结论性教学”,加强“过程性教学”,继续提倡“启发式、民主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合作式教学”等有利于培养学员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望,培养学员学习和练习的兴趣,引导学员探索体育知识、原理和动作技术产生形成的过程、机制,调动学员学习的自觉积极性,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体育教学能力的构成及培养
体育教学能力包括制订教学计划的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语言的讲解表达能力、预防纠错能力、教学示范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课外活动的领导组织协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科学的训练能力等。能力是个体的主体特性,来源于主体为适应活动对象而激发的创造力。体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的职业能力,和其他的职业能力一样需要在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实践锻炼才能获得,不同的是体育教学是个体鲜明的人,所以教学能力和其他职业能力相比,对环境、活动对象的适应性更显著。
体育教学能力的形成是复杂的,但基本条件有三个。一是体育专业知识;二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体育技能;三是体育教师对体育运动规律的认识。体育专业知识是形成专业能力的原因,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教师学习专业知识的原因。理论上讲,具有学历达标的教师的专业知识已经具备相应教学的需要,他们在继续教育中应该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和相关知识的积累,以加深对所授课程内容的理解及深化对所拥有的各类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从而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如前所述,知识的积累需要坚持长期不懈的自学。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
当一种能力被模式化后,也就变成技能,这也是有些能力可以通过培训取得的理论依据。但决定活动成效的能力是无法模仿的,它来自于主体的创造,需要在实践中自我培养。所以继续教育培训的方案应具有开放性,根据培训的阶段性目标,制定对参训者进行技能培训目标和他们在工作中自我锻炼教学技能的目标。
在教育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体育教学技能需要专门培训,更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自觉锻炼,实现由理论认识到实践能力的飞跃。调查发现,不能熟练、规范地运用基本的体育教学技能的教师不在少数,他们大多没有自我培养、自我锻炼的自觉性。体育教学技能是传授体育基本知识的媒介,如果一位教师不能熟练地运用体育教学技能,他就不能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也就谈不上具有较高的体育教学能力。所以我们认为在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学历培训中要注重测试和培训学员的基本教学技能,以起到警惕、督促作用。
规律是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不同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体育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影响着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学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感情、认识、思想的交流活动,体育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因素,在多个层面上探讨教学规律。对体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也是一个教师之间、教师与教育专家之间不断对话交流的过程。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能够实现个体经验的相互借鉴、启发;教师与体育专家的对话交流能够实现教育理论与教学经验的互证、融合。但对话交流应该是平等的、开放的、个性的。平等、开放、个性的对话,有助于思维碰撞和启迪人际语言的互动,这种交流主要存在于教研活动和培训过程中。但传统的培训方式缺乏平等的对话交流,或者说缺乏充分的平等对话交流。因此,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要创造一个专家与学员平等对话的环境。
综上所述,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短期培训,其作用就在于促使体育教育理论与中小学体育的实际教学经验的充分沟通,催化他们总结、反思教学经验,加深对体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改变不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习惯,提高教学能力。当然短期培训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但能够对体育教师以后的自学起到导航作用,对教育理论的认识起到促进作用,对体育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创造一个机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4.5-27.
[2]邓永明.山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3)81-83.
素质教育对中小学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同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发挥着主导作用。那么如何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我觉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能力是新时期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实际情况,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联系密切。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从事、学习各项体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体育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名学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体育教育教学观点。第三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种技能。体育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造诣。同时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具有了这些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能够得心应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体育课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德育教育应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体育课教学同样应重视德育教育。在体育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通过教材中的游戏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田径、球类、体操等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机智、顽强的意志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体育教师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时时刻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同其它学科一样重要,体育教师且不可有忽视德育教育现象,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则只能是四肢发达,只懂体育技能的学生,同党的教育方针将格格不入。
在体育课上教师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备课只是教学的基础,教学才是中心环节。只有在教学中反映出备课的设计理念,才能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真正落实。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体育课上要让学生当主角。传统的教学,老师是主角,学生是听众、观众,只能是教师有板有眼的教,学生按部就班的学,在严格的课堂纪律约束下,课堂气氛沉闷,单调枯燥,严重的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至于使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课程改革要求让学生当主角,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实践、去尝试,才能让每个学生从容的学习,有思考的余地,有自己解决、处理问题的机会。只有使体育课的后进生和一般学生的差距缩小,才能实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
二是要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上课时“以学生为中心”的最大特点是让学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合作交往,使学生之间达到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学生之间的思维方式、操作方法不同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因而要鼓励学生互相帮助,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泼、主动的状态。
三是体育教师一定要和学生打成一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就要低下身来同学生交流,为学生传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推广好的学习方法。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信、可亲、可依、可敬的学习伙伴。这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学习、运动、掌握方法技巧以及人格方面进一步的深化。
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要充分发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形式,加强对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顽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信的品质。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 创新教育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体育学科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体育课的学习必须通过身体的各项实践活动来完成,体育学科的创新离不开各个体育项目的实践活动,创新也是体育课的一种学习过程,对体育学科来讲,同时也是一种运用的过程。运动中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和柔韧等,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动作技能实际上就是几种素质上的重新组合。
1调查方法和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对河南省周口市部分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体育学习效果的评价现状实施了调查,随机调查高中学教师50人和500名在校学生,当场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2结果与分析
2.1 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
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调查结果表明,50%以上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学生认为现行体育课的内容较重视科学性和趣味性,只有 20%左右的 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学生认为体育课本较重视创新性(表 1),不足20%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学生认为体育课所采用的教学内容有创造性2.2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调查中发现,30%左右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考虑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70%左右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时考虑或基本没考虑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表 3)。
2.3 中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的实质就是创造能力的培养,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行成于思”说的就是行动从思想中来,中小学生要具有动手能力则必先培养思维能力,创新教育所需要的思维是创造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创造思维也就是思维无限,也就会有创造。相反,划框框、定调子的思维就会受到拘束,则无创造可言。对体育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调查发现,几乎100%的体育教师认为,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学生最大的收获是锻炼提高了身体素质。90%左右的体育教师认为,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
3结论和建议
(1)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创新教育问题仍未受到高度的重视;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创新教育的投入力度,已快速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教育应从教学内容入手,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重新组合、加工、改造教学内容。
(3)中小学体育要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创新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新课标的颁布,使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更具创新性和开放性,实行了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三种操作性更强的课程体系。其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制定了课程目标和学习领域目标,明确提出了不同水平学生安全进行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方法,并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生存的基本能力。因此,笔者提出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设置专门的安全教育模块教学,将丰富中小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并使安全意识转向安全技能的习得。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安全教育是各部门的管理者对安全教育工作进行有计划的宣传、指导及调控活动,保证人们在学习、工作以及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以及财产安全,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的稳定。安全教育是对人们在学习、生产、生活过程中进行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自我约束。安全教育的范畴包含安全观念教育、安全行为教育、安全管理教育、安全制度教育。本文所阐述的安全教育是指所有身体活动的安全教育,包括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安全教育,尤其是交通安全、地震、洪水(溺水)、火灾、台风等情况下的应急避险和自救、突发事件的自救和逃生。
三、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安全教育模块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安全教育模块的重要性。安全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重视和做好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既是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把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安全教育模块的可行性。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的必修课程,它广阔的教学空间,丰富的教学器材,灵活的教学手段,更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四、安全教育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各教学水平的体现形式
(一)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安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作为体育教师,不能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安全教育局限理解为安全管理,最可贵的是授予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安全教育模块的原则是实用性以及技能训练与安全意识培养相结合。结合任意一种安全教育观念、制度或行为,以恰当的体育项目为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二)中小学不同教学水平实施安全教育的教学目、形式和内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制定了课程目标和学习领域目标,并在不同的学习领域水平目标中确定了不一样的“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目标。如水平二,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水平三,说出不同的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办法;水平四,注意安全运动;水平五,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水平六,具有处理安全问题的一般能力。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安全教育在体育课程内容的体现是不同的。作为体育教师,不要把体育的安全教育局限于安全的管理,应通过情景模拟进行实践,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和应急生存能力等。
五、结论与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安全教育教学模块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较好的实践性,既可以增加安全教育实施的途径,又可以丰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落实新课标改革的精神。在中小学各阶段进行安全教育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原则是实用性以及技能训练与安全意识培养相结合。安全教育模块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以纵向呈序列化进行。其中,小学阶段重点在安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习得,中学阶段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的安全问题的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