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

农产品物流配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产品物流配送

第1篇: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

一、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概念

是农产品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农产品物流功能要素,是农产品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农产品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可从两个方面认识农产品物流配送: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配送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活动;从实施形态角度,配送是按用户订货要求,在物流结点进行货物配备,并以最合理方式送交用户过程。 相对于整个农产品物流系统而言,配送是系统的终端,是直接面对服务对象的部分。配送系统功能完成的质量及其达到的服务水平,直观而具体地体现了农产品物流系统对需求的满足程度。同时,农产品物流配送贯穿整个供应链过程,并成为联系供应商、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的纽带。

二、农产品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1.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 (1)以批发商为主体的随机型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以销售地批发市场中批发商为主体所建立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这种模式主要特征包括:a.随机型交易。这种模式的交易伙伴不固定,大部分都属于随机交易。b.品种比较丰富。货源比较丰富,包括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贩销户,可以自由选择交易的品种。c.交易数量比较小。由于这种模式的配送规模都比较小,所以交易的量也比较小。d.物流技术落后。基本上没有冷库、一般是常温储存和运输。 (2)以生产基地为主体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体所建立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其主要特征包括:①货源供应稳定。由于其货源全部来自农产品自有基地,货源相对比较稳定。②反应快速、灵活。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能够更好的满足物流业务上的时间、空间要求,能更好地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能更快速、灵活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③企业可以对物流系统的运作过程进行有效地控锘,不必承担就货物配送的佣金问题的谈判成本,提高了配送服务效率。④抗风险能力低。由于农产品基地自身的实力有限,对市场变化及自然条件的变化承受能力较低,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较低。⑤配送成本与费用较高。单个生产基地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导致了配送成本与费用较高。⑥一次性投资较大。对于单个生产企业来说,建立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配送体系,需要的一次性投资很大。 (3)以连锁超市为主体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以连锁企业为主体所建立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典型就是超市自建的农产品配送中心。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①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超市自建配送中心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更高的要求。②降低超市的进货成本。统一进货,规模采购,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采购价格;高效地配送,缩短了产品的流通时间,降低了流通消耗,从而确保了产品的新鲜度和完好度。④减少连锁店的存货和消耗。有了配送中心,多个商店共用一套库存,门店的平均库存量大大降低,有效控制和减少连锁门店的存货和损耗。④无法满足所有门店的需求。目前,大部分超市自建配送中心配送的比例仅占需求总量的40%左右。 (4)以储运业为主体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以仓储、运输为主所建立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其主要特征是:①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单个农户无法满足一些特定客户的需求。而通过公司、基地、协会有组织的货源的供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④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④存在连带经营风险。农产品物流配送主体与供应商和配送对象签订了合同,如果有一方出现违约行为,可能会造成连带的违约情况出现。

2.农产品物流配送流程 农产品的种类很多,作为农产品都有一定的保质期、保鲜期。据此,农产品配送有三种工艺流程: 第一种流程:在采购工序之后紧接分拣工序和配送等工序,中间不存在仓储工序。亦即货物组织到以后,基本不存放,而且很快进行分拣、配货,然后快速送货。通常是保质期较短和保鲜要求较高的农产品。 第二种流程:在采购作业之后安插仓储工序,然后再依次进行配货和装配等作业。通常为保质期较长的农产品主要按照上述流程进行配送。其操作程序是:大量货物组织进来以后,先要进行仓储、保管,然后再根据用户订单进行分拣、配货、配装,然后向各个用户送货。如以储运业为主体的配送模式对千货农产品的配送。 第三种流程:带有加工工序的配送流程。实际操作情况大体是:大量货物集中到场地或仓库以后,先进行初加工,然后依次衔接仓储、分拣、配货、配装和送货等工序。 3.农产品物流企业制约因素分析 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作为农产品供应链的载体和组织管理者,在供应链成本控制和提供快速准确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市场竟礼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在竞争中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开始显露出来。主要表现为: (1)配送成本高 一是由于我国道路设施较差,设卡收费问题严重,致使农产品运输成本较高,二是物流是个多环节系统,体现系统性和协同性,各环节协调不起来,就会造成物流配送不畅、成本过高。另外,除了配送固定开支外,每个配送点还要支付相应的房租等仓储费用和人工成本,当配送规模较小时,这种固定成本的分摊则显得较高。同时,由于各分散的配送点都有库存,因此,企业的整体库存量比较多,积压的流动资金也就较多。据有关资料显示70,未经加工的农产品从生产者、消费者、产地中间商、市场批发商、市场中间商、连锁店等一系列中间过程到消费者,整个要增加3―10倍,农产品的经营管理成本、分装费用也提高,损耗增加。 (2)软、硬件条件差 长期以来,农业主管部门对农产品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对农产品流通的投入也相对不够,造成农产品流通滞后于生产。从硬件方面来看,各种设施陈旧,且利用率低。目前约七成是敞篷卡车,只有三成密封式厢式汽车,而备有制冷机械、保温箱式冷藏车辆还不到一成;从软件方面来看,各种技术和人才跟不上农产品流通发展的需要,比如保鲜是鲜销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这种农产品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险条件提出了很高要求。而目前农产品物流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加之运价、运力、交通基础状况和产品保险技术等原因而损失巨大。 (3)规模小,缺乏整体性 虽然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主体绝对数量大,但普遍是一些小农户行为,以简单、零散的经营方式从事小规模运销,缺乏规模效益,从规模和市场竞争力上很难应对来自市场和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的冲击。更不用说对外资开放物流业后,同具有先进物流理念和现代管理模式的大型物流配送公司竞争。并且各配送点往往出于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企业的整体利益,如对一些地理位置不太方便的用户,配送点都不愿配送,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形象。

(4)监督困难

由于配送点比较分散,给企业的监督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为一些配送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采取一些有违企业整体利益的行动,如私自采用低价来破坏企业的价格政策。由于顾客资料基本上都掌握在各配送点的手中,一旦配送点出现什么问题而脱离企业时,很容易将企业的顾客带走,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

第2篇: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重心法

1 海淀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必要性分析

合理的配送中心既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配送效率,又可以降低农产品因流通不畅而导致的高耗损率,降低农产品的配送成本,从而降低城市农产品的价格,还可以有效地保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供货稳定。

海淀区境内有农地0.693万公顷,其中果树0.268万公顷,主要种植大桃、冬枣、樱桃、杏等果树;大田作物0.105万公顷,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牧草、小麦等;蔬菜0.041万公顷,其中温室大棚蔬菜约66.667 公顷。海淀区农产品物流种类繁多,但存在很多问题,诸如销售渠道不畅、销售配送模式单一,既无合适和充足的仓储,又无规模效应的配送,既难以卖出,又销不上价。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挫伤了农民种植农产品的积极性。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后,农民种植的农产品将会从这里分发到各个批发市场,以上问题都会随之解决。

海淀区内主要有清河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二者的蔬菜日成交量约60万千克,占北京市场份额的30%,而水果方面的日成交量也占到北京市场份额的45%以上。由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将农产品配送到这两个批发市场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供给速度,这样既使批发市场货源充足,又能保证消费者买到新鲜满意的农产品。

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后,海淀区的农产品物流状况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首先企业可以集中处理订单、集中拣货、统一配送,这样有效地降低了物流成本。其次配送中心所配置的冷藏及加工等设备及技术可以为农产品进行增值。再次,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有效地完善了海淀区的城市功能。建立大规模的、多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

2 海淀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重心法选址

2.1 重心法选址模型概述

重心法是将一个新设施布置到一个与现存设施有关的二维空间中去的一种常见选址方法,通常用于处理运费比重较大的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而农产品是一种质高价廉的商品,物流运输成本是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使用重心法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模型可以使得各个货物处理点距离与流量、运输费率之积的总和最小。

代入实际值,并进行若干步的迭代即可获得配送中心的具体坐标位置。

2.2 重心法选址模型应用

海淀区内有7个乡镇有供应农产品能力,大小农产品批发市场有近千个,如果将所有乡镇作为资源点,所有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需求点的话,将大大增加该方法的计算量。所以将目前海淀区内的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即上庄、苏家坨、温泉和西北旺4个镇作为资源点,而需求点则选择清河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由表2中的迭代数据可知,第2步迭代所得的总运输费用是136.239元,为最小值,所以重心法得出的配送中心初始选址具置为(7.914,4.170)。

3 综合因素分析

由于重心法选址模型是将各个资源点和需求点以直线连接,且不考虑所选地址是否符合实际建设的用地条件的,因此在利用重心法选址之后需要将该地址进行综合因素的分析。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对重心法初选的地址进行综合分析。

3.1 交通环境分析

合理的交通环境配置不但可以降低农产品物流配送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配送的效率。农产品的交通运输大部分都是通过汽车进行运输的,目前海淀区内有温泉路、温阳路、万泉河快速路和黑龙潭路等将海淀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市区联系起来。越靠近市区中心的交通拥堵情况越严重,为了减轻北京市内物流配送车所带来的交通压力,该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应尽量与市区中心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农产品能够新鲜的配送到农产品批发市场,从而使得市民能够吃到新鲜的农产品。

把迭代计算所得到的坐标值还原到直角坐标系中,通过地图的缩放功能可以看到该点正好位于黑龙潭路和大舟坞路旁边,具有良好的交通便利性,可以快捷地将农产品中转配送。该地点位于海淀新区内,离北京市中心有一定的距离,可以大大减少进入北京市中心的运输车辆,从而减轻北京的交通压力。

3.2 用地环境分析

农产品配送中心的建设用地必须符合政府相关法规和城市规划的限制要求,选择的建设地址最好在物流园区或者工业园区内,以提高现有设施的利用,从而降低建造成本。并且随着城市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城市土地资源也越来越稀缺,因此在选择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地址的时候需要避免使用补偿费用过高的土地。目前海淀区适合建设配送中心的地方有,“一港三区”物流中心和近年政府重点发展的海淀新区。海淀新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区,为海淀园的专业园区。该区处于北京的五环与六环之间,土地资源较为丰富。

从建设用地方面来看,该位置位于海淀新区内,相对于靠近市区中心的高用地价格,该区地价较为便宜,可以为以后配送中心的扩展留出空地。而且该新区是海淀区近年来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区域之一,区域内各项基础设施都是比较齐全的。因此,海淀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利用重心法模型求解得到的选址较为合理,可以应用于实际。

4 结 论

根据当前世界物流业发展的要求以及海淀区的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总结出在该区内建立一个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是必然的选择。本文从供应和需求两方面对在海淀区内建立农产品配送中心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重心法选址模型求解得到能使配送中心的总运输费用最小的地址,然后综合了交通和建设用地等因素分析了重心法求解所得地址具有合理性,可以应用于实际建设。

参考文献:

[1]周启蕾,李丽敏.深圳市食盐配送中心选址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7(7).

[2]魏光兴.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综述[j].交通企业管理,2005(9).

第3篇: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

[关键词]智能物流;鲜活农产品;配送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4-0013-02

1 引 言

鲜活农产品是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的重要产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也随着进一步升级,消费者在鲜活农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对其质量、新鲜度以及时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对鲜活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国务院于2012年1月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该文件提出探索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试点,推动扩大网上交易规模,完善信息采集平台,建设12316信息平台等措施。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有助于推动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以及智能物流在鲜活农产品配送过程中的应用。

2 鲜活农产品及智能物流概述

21 鲜活农产品的定义及其物流配送要求

2005年2月,国家在《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中,界定了鲜活农产品的范围,即“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新鲜水产品、活的禽畜和新鲜的蛋奶”5类农产品。具体包括新鲜蔬菜(含未加工的蘑菇、生姜、鲜活茉莉花、鲜活菜用玉米,新鲜的花生、淮山、粉葛、马铃薯、马蹄、莲藕)、时鲜瓜果(含果蔗、保鲜瓜果、新鲜板栗)、鲜活水产品(含未加工的冰鲜鱼、虾、蟹)、活的禽畜、鲜活蛋和奶。

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鲜活农产品配送要满足时效性要求,一般情况下,鲜活农产品保质期较短,需要在规定期限内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所以,对物流配送效率的要求非常高;其次,要对鲜活农产品进行保鲜,由于鲜活农产品一般都是易腐烂变质产品,而且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鲜活农产品的新鲜度要求也随之提高,多数情况下,鲜活农产品采取冷链物流配送方式,对于比较特殊的鲜活农产品还需采取特殊保鲜措施;最后,鲜活农产品配送要求损耗率低,大多数鲜活农产品在配送前就已投入了很高的加工、储存成本,而且部分产品不易分割,一旦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将无法出售,经销商会蒙受很大损失,因此,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要考虑仓储设施、运输设备、配送通道等对产品的损坏程度,尽量选择损耗率较低的配送方式。

22 智能物流的定义及特征

智能物流,是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深化应用,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流通、信息管理、智能分析技术,智能化地完成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环节,并能实时反馈流动状态,强化流动监控,使货物能够快速高效地从供应者送达需求者,从而为供应方提供最大化利润,为需求方提供最快捷服务,大大降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智能物流的特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可以实现监控的智能化,对车辆与货物进行监控,并主动获取和分析信息,实现物流过程的全监控;其次,通过EDI等技术可以实现企业内外部数据传递的智能化,有助于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和柔性化;此外,通过实时的数据监控和分析,可实现企业物流决策的智能化,及时对物流过程与调度进行优化,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最后,通过大量基础数据和智能分析,可实现物流战略规划的建模、仿真和预测,确保未来物流战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3 智能物流是优化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有效途径

首先,智能物流能够集中鲜活农产品配送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发挥信息优势。智能物流是采用了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并对鲜活农产品的仓储、加工、运输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反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配送方案进行修正,使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更高。

其次,智能物流强调智能监控,有利于保障物流配送过程中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在智能物流条件下,鲜活农产品从生产、加工、仓储到运输配送,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电子标签,所有产品的信息都能够及时准确的被记录在信息系统内,相关部门可以借助信息管理平台对鲜活农产品的质量进行跟踪和监督,保证鲜活农产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生产、加工和运输。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监管部门可以通过鲜活农产品信息系统轻松地追溯到问题的根源,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此外,智能物流侧重于信息的自动化传输,有利于鲜活农产品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协作,降低交易成本,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企业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在智能物流条件下,企业之间应用EDI技术进行数据共享和传输,这样既降低了“牛鞭效应”的影响,又可以促进企业之间进行合作。鲜活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能够更快捷的从供应链末端传递到上游各个企业,这样将大大降低企业获取市场信息的成本。由于信息是实时共享的,企业之间的谈判成本将大幅度降低,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决策的时间也将缩短,最终使供应链各个企业能够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3 建立鲜活农产品智能化物流配送体系

31 建立科学的市场需求预测模型

我国鲜活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种养户经常面对复杂的市场状况,尤其是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市场需求会大幅波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市场需求预测体系。物流相关部门可利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GNSS(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市场上鲜活农产品的销售和运输等信息,探究鲜活农产品需求波动的原因及规律,构建鲜活农产品需求因素关系图。并进一步对关键因素进行研究,把握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合鲜活农产品价格等关键信息,构建需求预测模型,不断提高短期、中期和长期市场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帮助鲜活农产品生产者安排生产。构建鲜活农产品需求预测模型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市场信息才能提高预测模型的科技含量,因此,对于生产、采购和销售的相关信息,有关部门要及时准确的进行收集和整理。

32 建立科学的物流节点布局优化模型

企业对物流节点布局的优化可以大大降低仓储和运输费用,还可以提高运输效率。目前,由于经济体制以及物流信息技术的影响,我国的鲜活农产品物流仍广泛存在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的现象。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建立物流节点布局优化模型,促进种养基地、鲜活农产品物流企业和批发市场的合理化布局。科学的物流节点布局优化模型要在遵循国家农产品物流发展战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以物流信息系统采集的数据为基础,客观分析企业、仓库以及客户的具体情况和周边市场需求,从提高物流效率和节省整体物流成本的角度出发,模拟和优化节点布局决策,实现物流节点和设施系统布局的合理化。此外,应制定运行效率的考评指标体系,对物流系统的运行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科学调整物流节点的网络布局,提高物流节点运行效率,为物流运输优化奠定基础。

33 建立科学的物流配送通道优化模型

鲜活农产品配送分为两个操作层面:配送通道的设置和物流运输的执行。合理的配送通道是合理物流运输执行的前提。以鲜活农产品二次物流为例,配送通道设置解决的是从哪个点运到哪个点的问题,物流执行解决的是该运输通道下,运多少、何时运的问题。鲜活农产品配送通道的设置受制于运输费用、道路状况以及运输工具等条件。相关部门可根据智能交通系统(ITS)采集的相关数据,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前提下对物流节点进行优化布局,建立物流运输通道优化模型。此外,还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NSS)持续跟踪区域道路的变化及资源流向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更新和优化,根据模型的智能测算结果,及时优化后的运输通道,指导和调整运输,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4 构建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系统

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可分为几个层次,包括数据层、业务层、应用层和计划层。数据层主要对物流信息以数据库形式进行存储;业务层是对物流合同、票据进行处理;应用层主要对仓库作业计划、路径选择、控制评价给予支持;计划层主要是帮助管理人员制定物流配送战略规划。

要完成以上各层次的工作首先需要一个电子数据交换(EDI)平台,它是数据进行标准化传输的基础;其次需要一个运行管理平台,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入库及出库处理、作业控制、仓储计费等;还需要信息平台,该平台可将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相关信息及时发送给供应链企业;此外,还需要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可将物流配送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管理者通过此平台获取所需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必要情况下,还可建立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可为买卖双方提供网上交易的功能,进一步促进鲜活农产品的销售。

35 建立物流配送服务商考评体系

智能化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通常要使用第三方物流,对于专业化的物流配送商,需要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这有利于促进物流配送商之间的良性竞争,引导运力配置,降低运输价格,保障鲜活农产品的配送效率。

构建物流配送服务商考评体系需要物流主管部门牵头,区域物流部门组织物流配送商参与。根据《意见》要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建立信息采集平台,相关部门可通过信息采集平台准确收集信息,选取合理的指标对物流配送商进行量化评价,比如区域物流队伍一、二次物流运输到位率、运价水平、配送产品损耗率以及客户的评价等。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替代人工记录考评的方式,定期考核物流配送商绩效,发现作业过程的薄弱环节,强化优势,弱化劣势,从而提高配送效率。

4 结 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物流业的变革,传统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也因此受到了挑战。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的变化,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应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正在蓬勃发展的智能物流将为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智能标签、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使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真正进入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敏捷化的时代,鲜活农产品配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从而推动整个鲜活农产品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芳.我国农产品与现代流通体系接轨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2007(1):12-19.

[2]司银霞.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的对比分析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7):69-71.

第4篇: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下;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策略探讨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201

1前言

S着网络的发展的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和事物感受到网络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全球的经济正在向多元化、网络化发展。电子商务同时为农产品的进步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国农业现在还在落后阶段,造成这种原因有很多,农产品的流通是最大的问题之一。而在流通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例如物流成本高,中间的损耗大,并且效率低。现代的电子商务配送的路径的方法成为解决问题的一大重要的思路。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的电子环境的农产品的配送路径的问题的探讨与发展进行分析。

2现状

现阶段我国依靠几个系统组成农产品的物流情况。首先是供给和销售系统。发展至今大部分都是以棉花和一些农副产品为主体。进行收购和销售。其次是粮食系统,粮食系统包括收购粮食、储藏、运输。最后加工成需要的物品进行销售。粮食系统是这里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国家的生活,并且粮食是制造粮油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粮食政策的改革。国家和地方的政府都需要储备一定量的粮食,订购粮食的规定并没有那么严格。完全市场化,农产品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我国农产品的物流的发展还处在落后的阶段,从实际数据表明,我国的农产品的物流大部分都是常温物自然物流形式。在物流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消耗。根据调查的实验数据显示,我国一些农副产品摘取、运输、加工等一系列物流的过程中损失率为25%~30%之间,损耗的物品非常多,对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而一些发达国家这方面做的就非常好,将损失率控制到了5%以下。我国在农产品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降低农产品的损失率对推动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为农民的收入又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所以农产品的物流问题需要我们加大力度想出解决办法。并且降低物流的损失率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3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的物流的特征

31一般的农产品都具有新鲜的特征,代表着植物的鲜活的生命力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农作物新鲜的缘故,同时农作物也容易缺水,造成腐烂。生命力丧失易患病等问题。所以要对农产品进行一定的保鲜措施,让农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售卖。例如,我们在进行农产品的物流的时候要进行一定的分类;有利于更好地分辨管理农产品。在农产品的物流中要进行保鲜,我们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发明一些保鲜的仪器。对农产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鲜。同时在注重这些情况下,也要注意天气的外在因素。天气、季节、温度等都是我们必须考虑进去的因素。

32市场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农产品的采摘、储存、运输、加工可能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并且有的农作物在种植的阶段具有很强烈的天气要求。所以造成了这样的不确定性。并且农产品的季节性极强,有的作物适宜生产在这个季节,有的作物适宜适合生产在别的季节。所以导致消费者难以把握价格上的尺度。在农产品的新鲜率的情况下,对跨越时间和季度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导致在一定程度上物流的各个环节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并且种植的农户更没有一定的专业意识和独到长远的眼光,造成了交易一定的困难性。市场的不确定性,一方面造成了交易成本的难题,另一方面增加了机会倾向。在一些发达国家,一些农产品的卖家一般都是小型的企业。而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卖家却是一些小农户,这就对物流的运输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3农产品的对物流的要求严格

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人们的需求却呈现多元化,不同地点进行交易的时候,为交易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还有加上农产品的保鲜问题上,更是需要物流的条件的严格。我们虽然进行了一定的保鲜措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一些比例上的损失。并且因为一些地域条件上的限制,更加导致增加了物流的成本,需要对物流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必须要加强物流上的能力,既要保证物流的快速,也要保证物流的质量,农产品的保鲜效果良好。总之,要对物流的管理更加专业化。

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的应对措施

41应该存在物流中心,是整个交易物流的主脑

掌握着物流的全部信息。将物流中心配备一些专业有素质的人员,并且进行定期的素质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且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以一些电子设备来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最大化的服务,配备一定的各项平台,进行整个链条的完美通畅。

42把加工作为重点步骤运作

在农产品物流的供应这一整个大环节上,其中生产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由于各个农户分布的相对分散。而我们应该设立加工中心将分散的农户进行集中起来。这样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技术的操作。让公司对其技术和资金上的资助。这样将会大大提高生产出来高水平的产物。而另一个好处是不用犯愁农作物的原料问题。公司将需要的原料进行统一化管理。这样既能减少原料的浪费,又能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当然,要想取得成功,那么与技术和员工的努力都是分不开的。第一,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员工们严格执行公司的制度。第二,努力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这样才会使生产更高效。

5结论

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信息。在我国综合国力上升的现阶段,电子信息化逐渐进入企业各个公司,要想谋求更好的发展,就应该追随时代的脚步。发展好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的配送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步骤。从侧面来说它也能推动我们的经济发展,为人们带来富裕的生活。一个正确的合理的电子商务对于物流的配送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努力发展,根据现有的方式对其进行改进,增加农民的收益,提高农作物物流配送的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煦钦,童小虎,俞俊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研究[J].电子商务,2014(6):101-102

[2]王程,王涛,蒋远胜西部地区生鲜农产品物流水平评价和发展模式选择[J].软科学,2015(2):4-5

[3]刘宇顾客满意度测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刘卫柏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J].特区经济,2011(4):7-8

第5篇: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网络营销;配送

网络经济的出现推动了我国很多产业的发展。农业也不例外。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不断地渗透到不同行业内部。电子商务模式不仅仅效率快、便捷以及成本低等方面的特点深深影响了其他企业的经营,并为他们营销活动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活力。但是现阶段,绥化地区农产品的营销以及配送方式还处于传统的初级阶段,其整体供应链长,信息反应速度慢,环节众多,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渠道不完善,物流配送管理不善以及薄弱等。同时,绥化地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能力、信息传递速度以及信息共享程度都是非常小的,这些都对绥化地区农产品网络营销以及配送经营发展造成了很多的影响,导致网络信息扭曲以及失真。特别是现阶段消费群体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样式页越来越多样化。原来农产品的营销以及配送方式都是无法满足现有消费群体的需要。为此,现代化农产品网络营销以及配送开始出现,保证了现代化农产品经营管理进一步突破和发展。

一、 农产品网络营销与物流配送定义

(一) 农产品网络营销概念

所谓农产品网络营销则是农产品在整个营销过程中依据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手段,对农产品的信息内容进行有效收集、整理,依托现代化物流配送技术,不断地拓宽了网络营销渠道模式,从而可以提升农产品销售形象,促进农产品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交流频率以及服务模式,加大农产品销售的营销模式。

(二) 农产品物流配送定义和分类

所谓农产品物流配送则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内容和特点,农产品可以在配送中心、大型批发市场以及连锁超市、农贸市场等集散基地所实行的农产品加工、整理、分类、装配等配送活动,从而将农产品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其中农产品物流配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供应商配送;二是农产品超市连锁配送。其中农产品供应商配送则是农产品供应企业、批发商等将农产品配送给政府机关、学校以及社区等这些类型的组织型消费者。农产品超市连锁配送则是指农产品配送企业或者连锁机构将农产品配送到其下级的不同分连锁机构或者组织的过程。现对于企业物流整个流程来看,物流配送属于物流流程的最后阶段。该阶段直接针对的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并服务于他们。为此,无论什么类型的企业,他们物流配送系统功能以及服务水平比较高,则将会直接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的需要。

二、 绥化农产品网络营销与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营销服务体系不完善

绥化农产品现代化信息服务水平不高,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网络营销信息化平台不完善、网络信息网站不健全,这只能为农户提供简单的服务类型,缺乏相应的技术服务的指导和信息服务向导;农产品信息化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低下;信息指导技术缺乏相应的动力。另外,绥化农产品网络营销层次过多,从生产层服务、流通层服务以及消费层服务等都有很多层次。这些层次缺乏统一协调性。且绥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层次不健全,各个流程信息化程度不全。

(二)农村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

绥化农产品网络信息水平不高,信息不对等,信息滞后等等。虽然绥化当地政府对农产品信息化基础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农产品信息化基础环境也是难以满足绥化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需求。特别是绥化地区农产品企业无论是计算机还是信息化技术水平都不是很好,无法有效实行农产品网络营销。现阶段,绥化农产品网站比较少,不足全国1%。这些网站也无法提供网络信息化服务和技术内容。绥化绝大多数的农村会使用网络来获得相应信息水平不高。实际上,我国会使用网络信息服务或者技术的人才多数都是集中在经济发展的地区,如北京、浙江等地区。基本上,我国经济发达国家网络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好,而东北地区农村网络营销技术基础薄弱。东北地区都是无法满足网络营销基础网络设施。另外,绥化地区上网费用比较高,网络基础设施不足。这些都是农产品网络营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落后

农产品作为实体性产品,其物流配送则是非常重要的。且农产品网络营销也是需要强大的物流配送系统现阶段,我国多数物流企业都是配送那些不容易腐败的产品。而绥化地区农产品物流水平还处于传统阶段。基本上,绥化地区农产品网络物流配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因为绥化地区农户非常分散,其生产能力页比较小。为此,他们难以将农产品进行集中收集和分散配送。二是因为农产品属于容易变质的产品。这些农产品的运输过程则需要较高保鲜设备和技术。但是现阶段,绥化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物流企业配送能力不强,配送效率不高。这些问题都是严重影响了绥化地区农产品网络营销活动。

(四)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绥化地区农产品物流各个环节不健全,整个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比较低下。为此,首先从农产品物流生产环节上来说,由于我国农户比较分散。他们对信息的了解都是来自传统的方式,尤其是那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其次,绥化农产品价格方面,农产品企业对信息获得都是依据渠道商或者同行业的信息传播。但是他们极少依靠网络传播信息平台或者网络媒体等。另外,对农产品批发商来说,其对信息供给需求或者价格方面信息了解也是非常少。批发市场比较凌乱,缺乏相应的信息平台。虽然有些批发看上已经应用了相应的库存信息、财务信息等相关的软件,但他们获得信息技术的能力比较低。再次,绥化地区农产品流程过程信息不畅通,将导致了农产品在整体运输过程中出现障碍,增加了农产品网络营销过程的发现。最后,绥化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不完善。绥化地区农民都是依靠传统的方式来获得物流信息,来自政府、农业行业以及网络信息途径比较少。这样情况都是无法为绥化地区农产品网络营销以及配送提供良好的信息基础。

三、绥化完善农产品网络营销与物流配送的对策

(一)加强农产品网络营销服务体系

农产品网络营销服务体系则是用来服务农产品生产、交易、流通以及消费等全部服务过程与平台。因此,首先绥化地区政府需要极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并积极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有效联系。其次,绥化政府需要引导龙头企业与中介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实现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再次,绥化农产品应该建立农产品虚拟批发市场,以大型批发市场为轴心,实现批发市场间的联盟和信息共享,努力提高各参与的批发市场间的信息化水平,实现协同商务。创新方式,实现批发市场间的联盟或联合。

(二)注重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绥化地区应该加强网络基础设备建设,实现绥化农产品网络营销物质基础。对于绥化农产品网络营销来说,加强农产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网络营销的基础项目。现阶段,绥化地区农产品网络基础非常薄弱,政府则是需要加大农产品网络基础建设强度,积极地为农村农产品网络信息的建设。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大对农产品信息化提供有效服务,实现农产品销售和经营。另外,绥化地区政府还需要引导农产品民间资本不断向农产品地区网络建设,进而鼓励农业主或者农户资金充足,为建设农产品网络基础服务提供基础。

(三)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绥化地区需要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大物流配送能力。农产品如何更好地将其传送到消费者手中是非常关键的。为此,绥化地区要想加大农产品物流配送建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政府需要健全农产品批发以及流通农贸市场,尽量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农产品还需要运用各种批发和农贸市场,利用第三方物流技术实现农产品有效配送。二是依据农产品易腐败等方面的特性,农产品物流配送则需要注重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还需加强农产品物流合理规划和设计,使用农产品保鲜技术和手段,保证其产品可以新鲜上市。

(四)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化水平

绥化地区若是没有先进物流信息化体系,则就难以更好地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活动。为此,绥化地区则需要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信息技术,加强对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网络信息建设,提高网络信息服务质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首先,绥化地区政府需要构建农产品交易平台,电子商务网站,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服务提供全套的物流信息服务,提高农产品贸易效率水平。另外,绥化地区农产品物流信息建设还应该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如建立出虚拟化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绥化农产品利用网络供应链技术,实现农产品从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到零售商提供了很多客户网络信息,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从而降低农产品供应链成本。(作者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汝宜红,宋伯慧.物流配送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7

第6篇: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农产品现代物流跨区贸易

在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在农产品大力拓展跨区贸易的过程中,仔细研究分析农产品跨区贸易中物流配送发展的现状,结合自身的特点,推动农产品跨区贸易中应用,将是每一个从事于农产品商务的机构和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业务领域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我国农产品跨区贸易所处网络环境及其发展现状

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调查结果显示,使用xDSL、CableModem、专线等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104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75.9%。中国互联网将迎来更快速的增长期。

把基于Internet技术的跨区贸易形式运用于传统的农产品跨区贸易、物流配送领域,这既是农产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农产品进一步发展的战略增长点,更是跨区贸易得以有效应用的一个非常适用的阵地。据了解,中国每年农产品行业的总价值约1000亿元,在流通中的费用约为700亿元,如果全面推行以网络为主的跨区贸易,将极大地改变整个农产品的传统业务流程,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跨区贸易中的诚信、和谐、快速发展。

我国跨区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现状是。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从生产、收购、流通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到销售的一整套组织环节,但是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织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跨区农产品物流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跨区农产品交易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跨区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初步建立;跨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跨区农产品流通中心发展较快,但市场交易法规建设薄弱,交易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二、如何完善我国农产品在网络环境下的现代物流配送

第一,要建立一个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业必须符合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现代物流管理系统要以国际先进物流理论为指导,从业务流程整合入手,采用Internet大型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以及条码技术,GIS和GPS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信息采集和识别的自动化.系统组成一般有:运输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管理信息系统;货物报关管理信息系统;运输(配送)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要选择一个适合发展的现代物流配送模式。我国农产品跨区贸易中的现代物流配送模式有四种配送模式可供选择: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请供应商进行商品配送;与供应商合建配送中心;直接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四种配送模式各有特色,对于采用哪种配送模式,应结合企业的优势。但随着企业向专业分工方向的发展,外包物流配送服务是发展的必须选择。通过与第三方物流的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流程再造及单品管理,可大大减轻配货工作量,缩短配货时间,压缩配货成本寻求压缩库存和降低商品缺货率的最佳点,最终实现生产、物流、销售(即产、供、销)一体化,双方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第三,建立一个成功实施的跨区农产品市场电子商务保障系统。跨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成功实施,不仅依赖于网络技术,还取决于跨区农产品的标准化运作、快速物流配送体系和安全的网络环境。电子商务与传统批发市场最大的差别是,买方在交易前无法直观地获取跨区农产品详细的品质信息,因此有必要事先对跨区农产品进行标准化鉴定,主要包括农产品品名和类别、质量登记、重量标准、包装规格、保鲜标准等,通过标准化这些信息,明确同一级别的产品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特征,以利于买卖双方的沟通和接洽,保障双方的利益。实施跨区农产品电子商务还必须有快速的物流配送服务。电子商务的最大优势是使信息流、资金流在瞬间完成,而快速的物流服务决定了商流的最终实现。第四,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产品现代物流意识;加大对跨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在跨区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提高农民素质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跨区农产品物流业是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的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着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和便利与否,因而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是发展物流业的基本要求。跨区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跨区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跨区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以及产地、销地跨区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结束语

在网络环境下,以网络为主的跨区物流商务活动究竟改变了我国农产品的什么呢?总之,作为一种带有鲜明网络特征的商务活动过程,农产品跨区贸易正在赋予农产品物流以新的内容和发展意义,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与人参与到农产品的跨区贸易活动中来,其发展将愈来愈从容和灿烂。

参考文献:

陈方建:中国图书物流:从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物流技术,2006,(11)

姬志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社会.科技咨询导报,2006(20)

第7篇: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

电子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推动了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日趋成熟,人们传统的销售方式和营销格局发生改变,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营销的工作模式对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打破,企业改变了传统的营销观念,对网络营销的方式进行创新和改善,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受到制约,农产品销售量并不十分可观,农民对于农产品市场的信息获知较为困难,电子商务是对传统营销方式的一种改革和创新,在各大电商平台下发展新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打破了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但目前我国在农产品网络营销工作中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本文就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和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

电子商务活动是一种电子交易形式,是在互联网的平台上进行贸易活动和销售行为,并为顾客提供一系列相关服务,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格局。其中电子商务活动包含了各个方面,满足客户的多方面需求,为客户提供营销服务。网络营销主要是指企业通过互联网来对产品进行创新,拓展市场,对产品进行定价促销和宣传推广,通过营销手段来完成销售的过程。因此网络营销不仅仅是指信息的传递,还包括一系列附带,如购物,物流配送等。经调查发展,企业通过多种信息来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制定营销策略,并对产品进行定位和开发,在此基础上开展营销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使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大企业都认识到并重视网络营销所能带来的价值。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是企业通过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来获取农产品市场的有效信息,并根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势进行SWOT分析,根据营销的4P理论展开线上交易活动。企业需要掌握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产品需求信息,根据收集的数据信息来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和加工,为用户提供配送服务。在农产品营销活动中通过电子商务有利于掌握用户的消费倾向,快速收集用户需求信息数据,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还有利于企业及其他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监督,降低了企业的销售成本,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保障。

二、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网络基础建设较薄弱

在企业农产品营销过程中,企业对于网络基础建设不完善,从而导致农产品信息的和获取不及时,在各个行业中不能进行有效的资源共享,农产品信息的利用率较为低下,不利于农产品营销工作的开展。此外,部分企业所建设的农产品销售网站,仅仅只是作为广告宣传,不具备实效性,信息的存在滞后性,企业缺乏对网站的维护工作,导致企业网站建设不能发挥其根本作用。不同的地区,经济条件不同,导致在网络建设中,对于导致偏远性地区或农村地区的网络信息覆盖较小,网络信息获取存在一定的限制。

2、网络营销服务机制不完善

目前在我国农产品市场中对信息收集和获取的能力较差,网络营销服务机制的建设不足,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足,对用户需求数据信息更新周期较长,对新技术不能及时掌握,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水平较为落后,在部分企业中不具备或缺乏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能力,从而导致对农产品的生产工作缺乏重要的数据信息支持。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农产品网络营销活动的展开较难,阻碍了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发展。

3、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

一般来说,农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包装要求需要符合我国相关规范的标准化要求,且满足农产品市场的实际需求。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农产品单位均属于个体经营,经营的规模较小。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产品生产方式存在差异性,农产品生产较为分散,且农产品的种类繁多,具有农产品专业品牌的较少,因此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难以进行农产品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此外,根据部分农产品自身鲜活性的特点,对于运输和保存的要求较高,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应对物流配送或市场流通的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从而对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产生约束性。

4、物流配送服务较为落后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主要是客户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的一种销售模式。企业将客户所需的农产品进行物流配送,确保配送的安全快捷[5]。由于我国目前在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中,对于农产品的配送体系和物流配送点存在不足,组织性和专业化水平较低,农产品物流配送的规模性较小,农产品在营销活动中受到一定的影响和约束。且根据农产品本身的特性,在物流配送运输中需要加强对农产品的保护,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和安全。

三、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

1、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

基于虚拟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服务机制和服务体系,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构建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的建立首先需要企业加强基础平台建设,提高农产品信息的获取力度,实现多产地,多省市之间的农产品信息交易平台和信息交互中心,对农产品信息基础数据进行及时更新,推动不同区域的农产品交易合作平台。

2、建立健全农产品网络营销服务体系

网络营销服务主要是对于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加工和消费等环节为顾客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流程,是一种网络贸易或网络交易形式,从而实现农产品的安全、快速交易。建立健全农产品网络营销服务体系主要是对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市场、组织、信息等环节构建联系的过程,从而建立一种标准化和信息化的网络服务平台。对于农产品生产需要加强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工作和管理,将农业生产基地作为生产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对于农产品市场主要是以市场为载体的网络营销活动,形成农产品组织或大型批发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水平;农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的流通中介一般是以农产品组织形式而存在,对农产品进行销售。而农产品的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可以将不同品种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产品信息进行资源共享,来展开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活动,促进农产品销售。

3、加强对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物流配送

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特性与其他产品不同,农产品具备鲜活性的特征,因此在进行农产品网络营销活动中,需要加强对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服务,为消费者提供高效和便捷的服务体系,保证农产品配送的安全性。加强物流配送主要是在保障配送成本这一基础上建立一种高效的现代化物流体系。现代化物流体系是基于信息管理平台上建立的,获取农产品各项信息或数据,整合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并进行统一管理和配送。在物流配送过程中需要具备成熟的物流服务体系,并建设具有规模化的组织形式,从而使得配送方式能够实现共享,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国内外的农产品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人们在农业产品的需求方面对质量要求及数量要求也更高,但大部分企业在农产品市场推广和农产品营销工作中仍不成熟。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对农产品的市场发展动态及用户的需求信息及时掌握,与用户之间达成良好的联系与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展营销范围,转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在农产品营销过程中需要加强宣传推广,扩大某一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促进农产品销售量提升。在农产品网络营销工作中企业需要提供在线交易服务和售后服务这一整个服务流程,农产品服务体系的完善,能有效降低销售成本,保障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在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工作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对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部分企业中对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块仍比较薄弱,网络营销服务机制不完善,物流配送存在滞后性及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等诸多问题,因此文章中就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农产品的营销渠道进行拓展,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提升,对企业长久发展与稳定发展来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厉鹏: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营销策略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177-179.

[2]冯晨晨:浅析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农产品营销策略的改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1):137-138.

[3]刘雪梅:电子商务领域下的武威市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探讨[J].甘肃农业,2016(16):26+42.

[4]高国霞,高安刚:广西特色海产品网络营销策略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4(12):169-170.

[5]梅玉:铜仁市特色农产品发展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4(07):24-25.

[6]白洁宇: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J].经济师,2012(07):272.

第8篇: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 配送

近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网购交易规模逐年提升,但是增速却有所回落,尤其在一二线城市。面对日益饱和的一二线城市,农村成为各大电商企业争先恐后抢夺的蓝海市场,但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面临诸多障碍。长期起来,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生产力的影响,农村物流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严重阻碍了农产品流通以及工业品下乡。加快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急需解决农村物流配送难题。

一、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农村物流配送系统现状

随着 “电商下乡”、“互联网+”等热潮的持续升温,电子商务成为农村经济转型的新动力。在国家政策助推和潜在市场的吸引下,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企业纷纷下沉销售渠道,进军农村市场。阿里巴巴开启了千县万村计划,建立县级运营中心和村级服务站,同时扶持淘宝村发展。京东在全国区县范围内建立县级服务中心,并通过县级服务中心招收乡村推广员。除此之外,农民也开始将农产品拿到网上销售,农村电子商务集群在全国迅速发展。

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需要物流作为桥梁和支撑。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也拉动了巨大的农村物流需求。在各大电商企业争夺农村市场时也发现农村物流配送系统不健全是限制电商发展的最大瓶颈。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农村市场中有近六成的农村居民认为接收快递不方便,物流配送困难是农民网购面临的最大问题。打通农村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农村物流配送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网点覆盖率低

物流网点是物流配送系统中的重要结点,在我国包括申通、中通等在内的大部分民营快递企业针对农村物流网点的布局还处于探索阶段,物流配送系统的末端仅局限于县级城镇,没有深入普及农村区域。在部分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民购买或邮寄货物需要到十几里外的城镇,严重影响了农民网购和网上销售农产品的便利性。

(二)配送成本高

农村电子商务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商品销售价格低廉,但物流配送的高成本削弱了农村电子商务的成本优势。相对于成熟的城市物流,农村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成本远高于城市配送成本。在三十公里内,农村物流的配送成本是城市的三倍,超过六十公里则变成五倍。配送成本高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物流配送路线长,加之个人对物流的需求量小,难以集中进行配送或收取货物,产生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大部分农产品生鲜易腐产品或季节性较强,配送储存过程中需要专门的设施设备,增加了额外成本。

(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国家虽大力推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但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仍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物流产业园系统尚未建立,大部分运输车辆仍停留在机动三轮、电动车层次,自动化机械设备利用率低。除此之外,基础设施之间还存在不衔接、不配套等问题。

三、促进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农村物流配送系统发展的建议

(一)推动快递进村,完善三级物流网络节点

三级物流网络节点由县级服务中心、乡镇级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中心共同构成,三类节点在物流配送系统中承担不同的职能。农村物流系统的核心任务是为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提供相应服务,在消费品下乡过程中,县级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按乡镇分拨、打包包裹,并控制小包裹数量。乡镇级服务中心针对就近客户的包裹可打电话通知其领取,也可直接配送,对于偏远客户的包裹,按照行政村分拨并打包。村级服务中心位于物流网络系统的低层,直接与终端客户打交道,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电话通知客户取件或直接配送包裹。同样在农产品进城流程中,县级服务中心、乡镇级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中心又从下到上完成包裹的收集。

(二)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多点融合

成本过高是快递企业不愿涉足农村物流的重要原因,为解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问题,可以充分利用供销社系统、邮政速递和交通运输部门的现有优势和资源。供销社系统、邮政速递和交通运输部门在农村物流网络布局方面具有先天的基础,各运营网点分布于农村各地。三大部门物流设施应充分衔接,资源共享,共同构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此外,各乡村遍布众多的私人店铺,虽很难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整合,但政府部门和快递企业可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优惠的条件吸引其加入物流网络中。

(三)加快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建设

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集中了电商企业、物流快递企业和商贸企业,打通了从生产、供应到销售整个产业链条,是集办公、仓储、流通加工、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中心。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业将分散的物流需求集中起来,统一进行物流作业,从而产生规模经济,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同时,物流产业园具有现代化物流设施设备,可有效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满足周边客户对物流的需求。

(四)加大政府扶持

构建农村物流系统,虽然从长期的角度能够促进快递企业业务开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在短期内需要相关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为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应由政府牵头构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发动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实现电子商务物流和传统物流的有机结合。对参与农村物流配送系统建设的部门给与政策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补贴。

在电子商务系统中,物流承担着将实体产品送达到客户手中的任务,但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与滞后的农村物流形成鲜明的对比,使物流成为限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为营造良好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推动农村经济转型,需加快农村物流配送系统的升级。

参考文献:

[1]邢永明.电子商务背景下基于客户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构建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15,(4).

第9篇:农产品物流配送范文

[关键词]供销社 仓储物流配送

供销社作为农村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自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快速发展阶段、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绝对主渠道阶段、上世纪八九十年展低迷、探索改革阶段,2000年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基于这样的背景,发展现代仓储物流配送,通过建设现代物流配送系统,整合既有网络资源,依靠科学的物流管理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成为供销合作社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河北省供销社仓储物流配送系统发展现状

据河北省供销社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系统共建立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流通网络体系龙头企业544家,拥有连锁配送和购销网点52078个,年经营额238亿元。全省有136个县(市、区)建立起一个以上经营网络体系,其中44个县(市、区)供销社建立起四大网络体系;62个县(市、区)供销社建立起两个以上网络体系。2009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围绕“新网工程”落实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跨年度续建项目50个,立项、新建项目56个,谋划、论证项目122个,总投资46亿元。几年来,改造新建标准农家店10599个,占全系统标准农家店总数的42%。以“一网多用、双向流通、便民利民”为特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1.农资连锁配送网络稳步发展,省农资公司龙头地位进一步提高。省农资公司目前已在河北省及周边地区发展分销配送中心120家,以“河北农资”、“丰泽苑”为品牌的乡村农资加盟店4108家,营销网络体系基本覆盖了全省市场。

2.农产品购销体系呈多元化态势。供销社致力于发展多种农产品经营服务形式,龙头企业、购销网点、农产品协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有机统一、相互作用构成了供销社农产品购销服务体系。

3.再生资源经营日益受到重视,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势头良好。全系统有114家再生资源经营企业,207个交易市场,整个回收利用网络年经营额16亿元,其中供销社企业自营9亿元,占57%。全省供销社在政策引导和“新网工程”的推动下,谋划筹建再生资源项目,组织再生资源经营市县网络对接的积极性很高,供销社再生资源经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4.日用品连锁配送网络呈多元化、区域化发展趋势。龙头企业的产权形式多元化,在126家日用品连锁企业中,供销社出资88家,其中参控股53家,全资35家。连锁配送网络向区域化发展,很多市级公司经营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市范围,县级企业的连锁网络也逐步扩大到市级。可以说,供销社日用品流通网络建设已经打破了行政区划,按市场规律整合资源,向区域化、多元化方向推进。从以上供销社参与农村商品流通的情况来看,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连锁经营形式的快速发展。连锁能否带来流通的高效率和高收益,取决于是否能实现现代化的物流配送。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必须是在现代物流理念指导下建立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物流各项功能的综合协调为特征的物流系统。如果以此为标准,河北省供销社系统只能说初步建立起了连锁经营网络,却远未建立起现代化仓储物流配送系统。从对全省25家供销社全资和控股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中心情况的调查中得出:25家企业的36个配送中心辐射范围偏小(平均76.2公里),仓库数较少(66个),冷库几乎没有。尤其在信息化管理上,只有14家(56%)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还有11个配送中心并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很显然,供销社若要通过发展连锁经营的形式重新确立其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主渠道地位,建立现代仓储物流配送系统是当务之急。

二、建立供销社现代仓储物流配送系统的关键问题

1.资源整合问题。与其他农村商品流通主体相比,供销社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一个庞大的经营网络,并且具有与之相配套的场地和设施等物质资产。从理论上讲,这些资源都可以成为供销社构建现代仓储物流配送系统的比较优势。然而,在供销社一波三折的发展过程中,其经营网络在一些地方破裂了,一些网点资源已经异质化,如何继续为供销社所用就被打上了问号。当然,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也有供销社领办建立的一些新的网点,如何将这些新旧资源整合起来,既发挥原有的网络优势,又突破其简单分散的分布状态成为构建现代仓储物流配送系统的首要问题。

2.信息互联问题。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是现代物流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供销社建设现代仓储物流配送系统必然要依托充分的信息互联,从综合供求信息的汇总到对具体物流活动下达指令都要依托信息技术。

目前,河北省供销社的仓储物流系统尚不能实现信息的互联,因此各个网点、各类资源还不能说已经形成一个综合系统。具体表现为:农村流通中的主体包括农户、中间商、供应商和消费者没有被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体系中来,一些主体在这个信息系统中,一些主体不在这个信息系统中,从而大部分时间,主体间的活动是在信息不畅的前提下发生的。信息流不畅必然增加物流成本,从而导致整个仓储物流配送系统的低效率。

3.物流标准化问题。从整个物流行业来说,物流标准化可以使整个物流系统统一协调地发挥运行机制,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物流标准化还可以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益。对于农产品而言,由于农产品物流的非标准化,每年都会遭到很大的损失。解决标准化问题对建设现代仓储物流配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4.人才缺乏问题。现代仓储物流配送系统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特征,这一点不同于传统物流系统。供销社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一大批了解农村流通特征,懂管理、会营销的人才,但这些人才资源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的要求,特别是了解现代物流原理,掌握现代仓储配送技术的人才严重不足,这必定会影响整个仓储物流配送系统建立和运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