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范文

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第1篇: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范文

Abstra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students, is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is the specific practice for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impact factors of current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his paper made a number of specific strategies to enhanc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achieve the purposes of enhancing the effec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students.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Key word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mental health education;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006-01

0引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对于高校来说,人才培养是其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把握学生的发展规律,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在成长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材的迫切需要。

1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分析

1.1 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部因素①自卑与自尊的心理矛盾。进入大学的学子们,他们很多在中学阶段是学校的佼佼者,自尊心和优越感较强。在大学新的集体中,面对众多的佼佼者和多方位的评价标准,他们处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如果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就容易产生失败感、自卑感。还有一些大学生出身农村、家庭贫穷、无社会背景,他们对损害自己自尊心的现象极易产生自卑心理。②依赖与独立的心理矛盾。大学生活是人生经历转折的重要时期,也是大学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心理转变期。一方面,他们竭力摆脱中学时期依赖成人,受成人管束的状态,独立意识很强,另一方面,他们独立生活能力、自立能力还很弱,生活环境的改变,又使他们难以摆脱依赖的心理。③封闭与交往的心理矛盾。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需求,他们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抱有极大的希望,但他们又不懂得如何理解别人,还经常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他们相对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容易和他人产生磨擦和矛盾,造成人际交往中的一些障碍,或自我封闭,或惟我独尊,导致孤独和封闭。④学业和兴趣的心理矛盾。兴趣是学业的老师,是学业发展的“催化剂”。而很多大学生学习目的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他们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因而动力不足,最终产生厌学心理,荒废学业。⑤重大事件引起的情绪失衡。大学生的情感是丰富强烈的,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内隐性,特别是发生在如失恋断交、亲人亡故、父母离异、家庭改组等突如其来的不幸和变故时,都会给大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引起情绪失衡,心理脆弱者,甚至会有自杀倾向。

1.2 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①社会层面的影响。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这给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冲击,不少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感到无所适从。社会转型期信仰的迷茫,价值观的失落,使大学生心理结构被打破,从而产生困惑。②家庭层面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生的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和长久的。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家庭的经济状况,不论是富裕或贫穷,对学生的心理都会产生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对孩子产生的影响。③教育层面的影响。当前,虽然国家要求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但是整个社会仍然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估学生优劣的重要依据。这使学生一方面过分注重分数高低,产生了对考试的焦虑、恐惧和自卑心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一心埋在书本里,无暇顾及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因而产生了对人际关系的陌生和社会关系的茫然。

2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途径

2.1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学生成长过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新生入学,单从学籍档案中很难完全摸透学生的成长经历,也不容易了解学生的入学感受。“每一个新生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了解学生在大学前的成长经历、家庭状况、入学感受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在新生入学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生心理档案包括这些内容:一是家庭状况,包括经济条件,父母、兄弟姐妹情况等。二是了解学生的入学感受,主要包括对考取本所大学、录到本专业的感受。三是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可以让学生用文字叙述自己的成长过程,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中的叙事疗法。通过及时建立新生档案,辅导员或班主任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识别需要重点关心的同学。

2.2 开展团体辅导,依靠团队力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2.3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发挥目标导航作用,增强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动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职业生涯设计,对自己的爱好、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2.4 编排校园心理剧,发挥自我教育功能,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剧是心理咨询中的一种方法,它以舞台为背景,通过角色扮演呈现个人内在的心理历程,以剧场式人物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方式、暗示提醒剧中的主角在真实事件中所忽略的重要的关键点。校园心理剧将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搬上校园舞台,让学生自己表演、自己观看、自己体悟,从而使表演者和观看者得到启发。

综上所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复杂而艰巨,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加强理论学习,紧密联系实际,及时了解大学生心理动态,把握工作规律,创新教育理念,不断摸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第2篇: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范文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 创新教育 科学发展观 统筹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大学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在我国工科教育呈现喜人景象的背后,我们却发现,无论是刚刚踏入大学的新生,还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并具有很强专业技能的毕业生,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却跟不上潮流。面对当前工科大学生在创新水平上的现实问题,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那么,应如何推进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本文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和根本要求为指导,探寻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在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

二、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念亟待完善

传统的高等工科教育十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注重具体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与训练,多数毕业生只能胜任按所学专业分配工作,然而,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技术进步之快和不同学科交叉之广不可避免地造成所学与所用之间的脱节。创新教育应该在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服务学生,突出创新主体就是学生的理念。因为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的。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就是要树立尊重、赏识和服务思想,做到依靠学生、为了学生、服务学生,实现学生的创新发展。

2.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机制的创新来建构体系

可持续教育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主要围绕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体系。其立足点应在创新基地、创新活动和激励措施等机制方面协调好,从而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机制应该包括培养创新意识机制、培养创新创新思维的机制、培训创新技能的机制。

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内容亟待扩充

要将高等院校工科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其教育的内容当然亟待扩充。实践证明,知识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要有知识,包括将知识转化成果的知识。工科院校教育教学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要包括哪些内容?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内容亟待扩充。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

1.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统筹与教育相关的因素

发挥创新文化在高校内涵建设中的软实力作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工科大学生在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中,要教育引学生不仅要在专业学习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要适应社会其他系统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切实统筹好创新教学与创新学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增强创新文化在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内涵建设中的软实力作用。

2.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需统筹建设运行机制

首先,建立创新教育管理制度。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领导班子主要领导负责主抓创新教育工作,创新教育列入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专职辅导员负责组织管理,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

其次,制定科技创新教育奖励制。每年举办相关专业竞技与设计大赛,设立奖项与荣誉。同时加大与教务处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将创新教育被列入教学学分或素质拓展学分,强化每名同学的参与性,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广泛性。

第三,突出导师制。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缺乏教师指导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很难有深度的,必须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指导工作,对优秀指导教师给予奖励。同时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活动指导水平,教师应为学生举办科技创新讲座、科技创新咨询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

第四,创新教育科学的保障机制。基地保障:工程训练中心和实验室应面向学生预约开放。或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创新与实践教学基地。经费保障:除了在预算内经费用于创新教育外,争取企业支持建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另外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

3.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需统筹创新教育实践

首先,创新教育实践应同步于思想教育与管理。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融入创新教育思想,在学生党课、团课学习中增加创新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举办各类科技讲座,举办科技创新研讨会,定期组织各类创新设计大赛和设计作品展,使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创新活动的热情,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潜能,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创新活动。

其次,创新教育实践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在课堂理论教学融入创新教育,专门为学生开设了相关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创新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相关课程中融入创新教育理念,及时引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使学生能够及时接触最新科技发展动态,为学生奠定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基础。通过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训练平台。

同时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改革,在课程中增加创新性课题的讨论课,鼓励优秀创新方案进行实际制作,推荐参加院校及省创新设计大赛,选拔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作品申报国家专利。改革作业模式,选择一些典型题目由学生组建测试系统,完成实测作业。

第三,创新教育实践与实践训练教学趣味性的结合起来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自主性、能动性的重要手段。在生产实习环节,选择多种类型的现代化企业作为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企业的产品创新设计,形成长效、规范的创新效应、“传帮带”效应、“趣味”效应和“主动”效应,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现场教学,为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构筑工程背景知识。

参考文献:

[1]周济.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中国高等教育,2006,(3).

[2]刘扬正,王佩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第3篇: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范文

论文摘要:“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归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的基地,在当今的改革深化的今天,艺术教育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通过艺术教育改革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既有现代知识,又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现代创造性人才是现当代的重要任务。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设计艺术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辈出的年代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开展中,创新成为了教学形式与目的的口号,事实上对实践动手能力却缺乏关注与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改革当前艺术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

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教学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某种知识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经历而获得运用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探索,提出假设,提示各种可能,将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考过程装入教学程序中,引导学生寻求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将学习知识与增强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将信息交流与开发智能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更符合现代艺术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为素质型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的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

二、艺术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从前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习惯于站在讲台前居高临下,学生当然是排排坐着仰望静听;而学校工作受主管部门统一布置并接受系统的指标体系督导评估,也难以有自己的工作特色。诸如此类,一言以蔽之,教育的“一统天下”仍未根本打破,学校生动活泼的局面尚未形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精神培养的良好环境远未创设起来。仔细想想,缺乏个性化教育是重要原因。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培养社会需要人才、总结和建立专业理论体系,就算是所谓的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也不尽如人意。艺术教育往往与社会脱轨,培养的人才往往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培养的最终结果不能被社会普遍认同。艺术设计的专业产生是由社会的需求、行业的需求和技术的进步所决定的。

教学资源短缺,近几年各种院校与专业虽然连年扩招,教学投入相应也有所加大,但在课改中只加入设计理论、设计史等边缘学科,很少有院校愿意投入较大的资金去组建实训实验室,而且教学以大班授课为主,改革只是做做表面上的功夫。他们在教学中很少利用实践经验进行指导,对于新成立的设计艺术专业的实践目标,信息量不足,深度也不够,而且学生在专业思想与技术问题上的讨论较少,所以教学质量与效果就大打折扣。

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这就是限于高等教育院校职称体系所带来的弊端,某些课程体系制定者由于非经过专业教育,仅凭是艺术专业毕业而从事某艺术设计行业就承担课程体系的构建任务,因此会对艺术设计专业分支研究方向的认识不够完整,导致制定的课程体系培养日标不够完整与明确,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善,缺乏有深度的设计教育理论。课程内容以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的方式必定会对整个课程体系的合理化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艺术教育的好处

艺术教育是对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艺术教育对创造思维有重要的影响,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和动手能力。它同时还可以促进人们全面发展,艺术思维可以把立体现实变为平面再现,这本身就成为了一种创造,这种教育的实质是美育教育。人类对美的准求的进步就是社会的进步。人不能只死读书、读死书,而应该全面发展,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受到教育,形成良好习惯,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凯洛夫曾说: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美是什么?好多人都喜欢问这个问题,其实美就是一种自然,而懂得了艺术才能对美有更好的理解。而且艺术是一门非常活跃人脑细胞的一门课程,这个时候,艺术课程在提高人的创造力就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了。在欣赏别人艺术的同时,学会去创造艺术,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这个过程虽然是很复杂的,但是对活跃大脑却意义非凡。艺术是开启灵感的钥匙,创造最需要的不正是灵感么?那么这就为创作提供了最有效的资源。

四、艺术教育改革的目的

艺术教育的改革可以跳高学生本身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是人能够发现、敢于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是人的素质的核心,可以全面体现学生素质,创新能力不仅仅可以在学习中发挥作用,他也可以在世纪的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

总体来说,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通过音乐、美术、鉴赏、舞蹈等多方面的教学中,对人的思维、行动、想象创造能力进行全方面的挖掘,并使对其他学科有所帮助,促进学生个体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系统的形成。艺术之美千姿百态,与艺术接触的孩子可以尽情呼吸艺术世界中的新鲜空气,感受艺术王国中的鸟语花香,有助于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增强他们感受美 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海燕. 当前设计艺术教育的主要问题和措施[J]. 大众文艺 , 2009,(24).

[2]郜书敏. 设计艺术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 2008,(05).

第4篇: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范文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前教育,对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教育与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近年来,横店镇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全镇38所幼儿园,在园幼儿5700多人,其中公办幼儿园12所,民办幼儿园26所;全镇园均儿童150人,入园率100%。目前全镇浙江省一级幼儿园2所,浙江省三级幼儿园5所,还有7所今年正在创建之中。办园体制基本还是公民办并举,民办幼儿园仍处于主导地位,公办幼儿园局限于中心幼儿园和小学附属幼儿园。

二、横店学前教育发展主要经验

1.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多种形式发展公办幼儿园

(1)自力更生,自主发展中心幼儿园。横店中心幼儿园创建于1980年,现址是2005年易地重建的,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当年投资约300来万元。现21个班级,50多名教职工,在园幼儿730名。草坪,塑胶场地,游泳池,玩沙场等配套设施齐全,教学设施设备完善。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级幼儿园。横店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和发展走的是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发展之路:建设用地,由幼儿园所在地――横店村无偿提供。至于建设的资金主要靠幼儿园自身筹措。在资金筹措过程,碰到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还是凭着30名教师们抱团每人各筹借6万元拼凑来的180万元人民币资金,开始了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中心幼儿园建成后,利用自身的积累,花了将近5年时间还请了全部的借款和利息。

(2)利用撤并的小学闲置校产,改造幼儿园。因小学布局的调整,横店联星小学、半傍山小学、禹山小学相继撤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们横店的实际,三所撤并小学校舍,按照有关办园标准被改造成了社区公办幼儿园,创建了横店镇第三幼儿园,第四幼儿园和第五幼儿园。去年,租用妈祖村综合楼,又办起了横店镇第二幼儿园。我们利用撤并小学改造幼儿园重在社会效益,旨在保护校产,扩大公办幼儿园分额。

(3)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创办小学附属幼儿园。横店镇有10所小学,有6所小学利用富余校舍创办了幼儿园。其中横店镇第三小学幼儿园,任湖田小学幼儿园及官桥小学幼儿园都是独门独户的幼儿园,设备完善,管理规范。横店镇第三小学幼儿园,任湖田小学幼儿园去年被评为省三级幼儿园,官桥小学幼儿园今年正在创建省三级幼儿园。

配合市局有关文件精神,横店中心学校及时出台了《关于横店镇中心幼儿园及小学附设幼儿园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把全镇小学附属幼儿园归回中心幼儿园管理,实现“强强”联合,为进一步促进小学附设幼儿园的发展理顺了关系,明确了方向。

2.规模办园,规范管理,促进全镇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1)撤并规模小、条件差幼儿园,实现规模办园。从2000年的58所幼儿园,撤并为现在的38所幼儿。每所在园儿童平均达到150人。现在园数稳定,生源稳定,布局基本合理,入园率一直保持在100%,较好地实现了全镇幼儿教育的普及。

(2)十分重视幼儿园的安全卫生管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我镇安全管理思路清楚,重点突出,措施得力,立足长效。首先合理布局幼儿园,提倡幼儿就近入园,严禁使用校车接送幼儿。同时,中心学校坚持每学期定期组织人员园务检查,重点排查幼儿园安全卫生隐患,消除安全卫生事故源头;重视幼儿园门卫的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全镇统一布署安装了视频监控和报警器,统一发放了钢叉、警棍等安全防卫工具,做到安全工作“人防、物防、技防”层层落实,全方位布控。由于全镇学前教育安全管理各方面工作到位,我镇幼儿园历年来无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3)充分发挥中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积极推进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落实,不断提升保教质量。为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广大农村幼儿园的业务指导作用,建立了以中心幼儿园为主体的指导和服务网络。具体开展如下工作:中心幼儿园负责定期开展教研一体化活动,把全镇幼儿园的教研活动纳入管理;中心幼儿园送教下乡;帮助指导下面幼儿园有效开展区角活动及主题墙的构建等等。

三、解决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横店社会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对子女教育十分重视,广大家长要求上“好园”呼声愈来愈强烈,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空前提高。但是,我镇优质园主要集中在中心幼儿园、集团幼儿园等几所规模较大的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在园儿童只占全镇学龄儿童20%,将近80%的儿童只能在上一般的幼儿园。因此,优质资源短缺是我们横店学前教育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政府应该组织力量,再新建或扩建象集团幼儿园或中心幼儿园那样规模的更多幼儿园,以兼并民办小规模幼儿园,做大、做强、做好横店学前教育。

1.按城市发展方向,调整幼儿园布局,规划第二轮规模办园

横店镇早几年通过“撤、扩、并”由58所幼儿园合并为38所幼儿园,瘦身了不少,完成第一次规模办园。随着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迫切需求,横店镇面临第二次规模办园。如果说第一次规模办园只是简单的由“小”变“大”,那么第二次规模办园就涉及到办园体制格局的巨变,就是说转变民办为主体为公办为主体。随着横店镇城市化进程,“公办为主,规模办园”已经提到政府工作日常日程。首先中心校经过认证的调查,周密的思考,制定了《横店镇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规划》,提出了每个社区办一所公办幼儿园的具体方案。横店镇政府同意了中心校制定的幼教发展规划,并在横店城市发展规划图中,做了明确的标记。这意味着在横店城市建设规划中,政府按“一区一园”,留足了幼儿园用地,这为今后创建社区公办幼儿园提供了建设用地,为横店今后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了土地,有了钱,幼儿园随时可以启动建造,没有土地,有了钱,钱再多,也造不了。

2.坚持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积极办好公办幼儿园,努力扶持民办普惠幼儿园

第5篇: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范文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加强;管理工作

引言

在“十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得到各级卫生部门很好的落实,在各个卫生部门已经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成立了全国范围内的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相关的审批项目、学分情况、考核制度、学员档案管理、以及远程教育等相关规章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修订。各单位已经成为以继续医学教育为核心竞争力和提高本单位医护人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为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和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已经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建立。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发展原因,地区、城市和乡镇、甚至单位和单位之间也存在很多差距,继续医学教育的展开也存在不同的差距。也有一些地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展开不平衡,资源不到位、继续医学教育利用率不高都是一定的问题,在一些地区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和相关内容,没有很好的被卫生技术人员完全接受,出现相关监督管理环节薄弱等一系列问题。

1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措施

1.1加强领导认识的提高

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继续医学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提高卫生人才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1]。继续医学教育在各个单位卫生行政部门要住总其重要性,全面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在行业改革找那个的地位认知和结构建设,制定其发张的相关计划和措,为单位在职医护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可以更好的创造出优良的环境条件,是医护人员整个职业生涯能够实现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1.2改革创新完善制度

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探索出适合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并且能扎实的完善落实好相关制度,使其在不断的科学规范的基础下,不断地推进继续医学教育更好的发展和以及法治的建设,是继续医学教育运行体质能更好的建设[2]。《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中的相关要求亚严格落实,要认真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加强各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的指导工作,以及各项活动的发展监督工作。是继续医学教与的质量和存在意义不断提高,保证继续医学教育的工作在各单位认真有序的展开。

1.3重点突出讲求实效

以按照实际情况实施,讲求实效的原则,以医疗卫生的工作为重点,展开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加强相关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控制,以及医生整体素质、相关理论卫生和医疗相关的法律知识培训,都要成为继续医学教育培新的内容。要认真利用好继续医学教育资源,认真学习,加强沟通,发挥好其作用,各单位实现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1.4面向基层,注重实效,积极开展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在继续医学教育政策引导和资金安排、项目管理上,各级各单位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基层医疗单位和农村卫甚至边缘地区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支持和帮助,全面提高整体医疗卫生领域的水平。

1.5科学管理,手段创新,加快信息化建设

继续医学教育的步伐,在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加快步伐。要充分利用好信息资源,构建好高效多功能、信息化的管理体系[5-7]。建立好各级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中心,及时了解掌握好,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具体情况,和学分完成情况。建立好相对应的报告制度,提高其科学性和主动性[8]。

1.6检查监督,定期评估,强化激励机制

相对应的继续医学教育考核、登记和评估制度要不断的完善和认真额执行。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和科学专家组的作用要积极认真的发挥好其作用,医学继续教育工作要定期评估审核。在各项评估检查中,继续医学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要进行表彰,对不合格的个人及单位要认真纠正指导[9]。

第6篇: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范文

近年来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已有较大发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要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勇于开拓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只有这样,继续医学教育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建设学习型医院,保持医院的持续发展力。

1 更新理念,提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识

1.1继续医学教育的现代要求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医学科学突飞猛进,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医疗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医务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

1.2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继续医学教育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医疗卫生单位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每个医务人员完成医学基础教育后的终生教育阶段,它贯穿医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一个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知识只够毕业后使用10%,其余90%要靠继续医学教育取得。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继续医学教育地位与作用的宣传力度。

2 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继续医学教育的实施

2.1健全组织 由院长任继续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职工教育部为具体管理部门,从管理体制上保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在上级有关精神的指导下规范开展。与人力资源部、医务部、护理部等部门密切协作,将职工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执业再注册及年度考核挂钩,使医院的继续教育工作得到落实。

2.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2.1制定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期间我院继续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在巩固“十五”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和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继续教育工作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手段现代化。

2.2.2修改医院继续医学教育规定及相关制度根据形势需要,补充、修改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规定。落实了我市继续教育条例,将实施意见发至各科室;调整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委员会、继续教育委员会;起草了在职职工培训的补充规定;为进一步发挥高学历人才的学术引领作用,设立了博士(后)学术补助经费;修订了本部门工作制度、职责等。

2.3保证充足的学习经费除了职工自己拿出一部分资金外,医院每年投入110万元人民币作为学术活动经费,为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了资金保障。

2.4采取继续医学教育形式多样化

2.4.1开展远程教育我院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合作建立了远程教育系统。其授课内容涵盖医疗、医技、护理及行政后勤,2008年我们边播放边总结,及时发现问题,与北京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中心联系,播放一些适用于临床的学习内容,让职工带着兴趣听课,使得医院资金投入得到强大的智力回报。我院远程教育系统自2006年底开播以来,成为近2年医院学术讲座的主体。讲座内容较新颖,贴近临床实际,内容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各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深受广大临床医护人员的欢迎。

2.4.2组织专题讲座组织影像讲座月、心理卫生普及月活动,迎奥运英语学习活动,心肺复苏大练兵,疑难病例讨论会等。

2.4.3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来院讲学适时进行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及指令性培训任务。

2.4.4自学与外出进修采取全院职工人手一卡通,过好医生网站进行网上答题学习,实现了网络学习的便捷化。通过自学、参加全国、省市及各学会举办的学术会议或专题讨论会、外出进修,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每年派出20名左右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2.5全员培训重点培养按照管理学的二八原则,对20%的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进行多次培训,医院中层管理人员参加了北京大学EMBA研修班课程培训,全院科主任、护士长赴新加坡参加了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的管理培训。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不同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医院采用不同的措施,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对初级人员培训以三级三严为主。加强住院医师的轮转管理。对中高级人员重点培训各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参加短期培训。

2.6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体系建立了继续医学教育ICME管理系统,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的安装与上网学习卡的使用,实现了对继续教育学分的网络化及规范化管理。

第7篇: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范文

【关键词】传统教学;PBL;结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

1.引言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侵蚀,我国传统医学教学往往具有一定的知识本位色彩。一般而言,传统医学教学仅仅是相对知识的系统化积累而言。一方面,传统医学的学习是独立于其他学科而单独存在,缺少学科之间知识的融合。另一方面,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片面的注重知识的教授,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及其主观创造性的发挥。这与我国现阶段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是完全背离的。而PBL教学法的提出是基于问题的产生,以一定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及探究。因此,传统医学与PBL教学法的结合既满足我国医学免疫学在医学知识领域的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医学免疫学过于保守与固化的现状,通过对其教学的创新性探讨,实现了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传统教学与PBL结合对医学免疫学教学发展的必要性

2.1医学免疫学自身学科特点的要求

作为一门有关人体免疫体系研究与疾病防治的科学,医学免疫学不仅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职业的医师必须具备的基本从业资格。可想而言,医学免疫学必然集结了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其内容繁杂与宽泛可见一斑。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加深及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医学知识的更新也呈现出跨越式进步。那么对于免疫学这种知识交叉融合且复杂多变的学科其学习的难易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此外,一些免疫学学生普遍反映对于免疫学知识的学习处于艰难摸索阶段,教师在课堂中只进行简单的知识要点解析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学生追赶教师教学进程的同时仍处于朦胧的学习状态,晦涩难懂的知识依然不能得到完全克服,这就是PBL提出的时代背景。

2.2免疫医学探究的需要

首先,医学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探索完善的过程。单纯的理论知识掌握不能做到对新知识与未知领域的探索,这种教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策略也远远低于实际需求水平,我国免疫医学的发展已处于停滞阶段。在全球化及互联网高度应用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免疫学教学模式受到了普遍的质疑。社会的需求,时代的号召,使人们迫切希望进行一定的教学制度变革,从而彻底的解决我国免疫学教学前进中的问题,由此产生了PBL教学法。但纵观历史发展,每一次社会的变革都会与原有制度产生一定的摩擦与碰撞,但其本质又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这种融合本身就意味着新思维、新发展的产生。因此PBL的提出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直接否定,而是将传统与现展的优势进行了良好的融合与创新,做到传统教学扬弃的同时实现PBL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全面促进免疫医学研究的前进步伐。

3.传统教学与PBL结合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探索及应用

3.1实验探索过程

下面我们以我校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教学改革为例进行探究。我们将实验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为实验准备阶段,实验实施阶段与实验效果测试阶段。首先,为了更鲜明的看到实验结果的明显区别,我们设置了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实验单位,每组10人,且这两组学生都缺乏一定医学免疫知识,以便对学生实验后知识的考核,同时教材统一使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医学免疫学》第一版作为参考。其次,接下来就要开始对这两组学生进行实验教学了。在对实验组进行课程教授之初先对其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知识的灌输与积累,通过教学学生们对免疫知识有了确切的了解并熟悉了一些基础且核心概念与理论。而后针对实验组的学生教师需要创设相对真实的医学临床诊疗环境,向学生们提出疑问的同时进行边讲解医学免疫知识边实践的模拟诊疗,从而激发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引发其创新思维的产生,并鼓励其进行自主实践的探索,或者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另外一个实验组教学的实施主要是以课堂的理论教学为主,教师的讲解更加偏重于对知识的讲解与单纯的知识体系创建。最后,实验效果的检测是以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和自我测评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其中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不仅仅指的是试卷类型的考核,还要将临床试验的具体实践分析加之其中。

3.2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学生试卷成绩。从两组学习小组的试卷成绩来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得分表明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第二,临床实践能力。我们可以明显得感觉到实验组在面对实际的医学分析时比较从容镇定,能够在一段时间的思考后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治疗。但对照组的同学虽然有着同样的知识储备,却没有做到将脑海中的知识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其自主能力也相对较差。第三,学生自测。通过两个小组的学生反映,实验组的同学掌握的探究能力已完全超越了对照组,其基本临床探究及分析能力也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在于,经过传统教学与PBL结合的教学的实验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教师进行实验演示的同时已对临床中的理论知识运用与实验教学进行了相对完整的独立探究。而对照组只是在观看教师实践的同时进行了知识脉络的调整及梳理,使其更加清晰化与系统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与PBL结合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这不仅是医学探究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是我国免疫医学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我们要在传统免疫教学的基础上,做到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其医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蕴,何秀娟.传统教学结合PBL或结合文献汇报在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

[2]杨婧.LBL结合PBL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2)

第8篇: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范文

1.1统一认识,积极申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是一所承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任务的市级综合性医院,同时以老年病研究为特色,担负着国家级科研课题。针对本院的特点,医院高度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认识到举办学习班,既是医院专业人员自身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好机会,又可将医院的医疗优势加以总结和推广,服务于社会,同时提升师资水平,促进学科建设,培养医学人才。医院充分发挥重点学科优势和医疗教学资源,整合相关内容设计出有一定特色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鼓励科室开展具有特色的继续教育项目,结合课堂理论授课,开展床边实践带教、案例分析教学和学员与授课教师的互动式教学,并利用模拟教具开展有创操作的临床技能培训,在教学形式、手段或方法上探索继续医学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使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从形式到内容丰富多彩,在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理论水平的同时,强化临床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从2007~2013年举办继续教育项目逐年增加,学科覆盖临床内科、临床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影像医学学科、急诊学科、药学科、病理学科、医学检验科、护理学科、医学教育与卫生管理、全科医学学科及康复医学学科。

1.2建立三级管理体系,确保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落实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医院领导、管理职能部门、科室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三级管理模式。教育处专人负责,建立国家级、市级、院级项目申报备案、学分管理、项目评估、档案管理体系,使项目落实程序化。院级管理机构由医院领导和知名专家组成,院长和教学副院长作为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负责全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年终的教育教学评估检查;处级管理机构由教育处处长、副处长和1名继续医学教育专职工作人员组成;教育处长和副处长亲自主持此项工作,指导、协调、落实医院继续教育项目,督查继续教育项目执行情况;科级管理机构由科室主任和项目管理负责人组成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完成科室继续教育项目的落实工作。

1.3逐步完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制度

医院根据原卫生部有关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文件精神,先后制定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规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工作流程、培训项目收费管理规定。管理制度涉及项目申报流程及要求,项目执行流程及要求、项目备案流程要求、项目落实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每年教育处根据考核评估,查找问题,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制定新的要求,每年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考核指标,通过管理人员培训、加深项目承办科室及项目负责人对职责的认识,达成共识,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办学质量。

1.4注重“过程”管理模式,严把教学质量关

项目执行的质量将直接体现继续医学教育质量,从组织申报到项目落实,根据项目申报程序,将项目管理分为项目申报、项目认可、项目执行、项目备案4个环节进行“过程管理”。在每个环节的管理过程中,主管部门充分发挥其管理、协调作用,指导、督察项目的落实与进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确保教学质量。

1.4.1项目申报

职能部门(教育处)对每一申报项目进行单位初审,包括形式审核及内容审核,对于不符合继续教育项目申报要求者,取消其向上级主管部门(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申报资格。

1.4.2项目认可

根据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下发北京市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认可项目通知,单位行政主管部门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项目负责人,同时由主管部门对项目承办科室进行有关项目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加深项目负责人对本职责的认识,提高承办科室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以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

1.4.3项目执行

项目执行中加大管理力度执行三查制度,即:对项目承办科室在承办前按规定时间进行通知与教案的审核,减少项目承办的变化率,执行内容与申报认可内容变化率<20%;项目承办中进行现场督查,包括教学环境、授课人员、管理老师、授课内容变化率、学分授予等,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教学质量;项目承办结束时进行学分授予的检查,对于所授虚假学分一律取消授分资格。

1.4.4项目备案

项目结束后指导检查承办科室准备备案材料,保证下一期项目申报与执行的教学质量。

1.5创造学习条件,引进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办学效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积极引进新的培训方法用于继续医学教育,2004年初医院先后引进美国最高端医学模拟培训系统-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腹腔镜电脑模拟腹腔镜、泌尿外科腔镜模拟培训箱等一系列高仿真模拟训练系统,以“现代医学模拟教学”技术为主导,开展技能型继续医学教育,创建了设备完备、环境逼真、规范的临床技能训练模拟患者和模拟临床训练场景,摸索出小班临床技能培训的模式[1,2],先后举办《心肺复苏新进展规范化培训班》、《危重病人麻醉管理实践技能培训班》等技能型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1项,学科覆盖临床内科(呼吸内科)、临床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眼科、耳鼻喉科、急诊科,受到学员的认可。1.6严格考核、评估,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管理制度为了保证项目培训效果,建立严格的培训考核评估制度。考核分两方面,一方面根据原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情况满意度调查表”,要求学员对参加的培训项目进行问卷式评估,评估内容为:认为讲授主要内容是本学科最新发展、最新成果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讲授基本内容以前的了解情况;对本项目学习的收获;对授课教师讲授内容满意度;对教学计划安排的满意度;对编写教材满意度;通过学习获得的收获,共八项指标。另一方面教育处对项目承办科室进行管理方面考核与评估,考核内容包括项目管理、培训质量[3]、执行情况3个方面共12个指标。对继续教育项目考核结果实行全奖、半奖、无奖3个奖励标准,年底给予一次性奖励,同时规定此奖励专款专用,只能用于科室职工继续教育,并将其作为年终评选优秀教研室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于不达标者,取消其年度评优、奖金分配等资格。2007~2013年本院每年职工教育考核达标科室情况为:2007年9个教研室获得优秀教研室称号,2008年和2009年12个教研室获得优秀教研室称号,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因评选有名额限制均有14个教研室获得优秀教研室称号。

2体会

2.1医院重视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前提

医院的竞争就是高新技术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领导重视,方向明确,管理才有力度,责任才能到位;领导牵头,才能协调各职能部门、科室之间的合作,保证各层次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不断深入开展,使继续医学教育成为有丰富内在活力的卫生事业建设内容,通过各种继续教育活动形式,培养医学人才,更新专业人员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医院竞争力。2007年至2013年继续教育项目逐年增加,共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55项(其中继续教育基地项目49项,技能型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4项),培训学员共15084人;举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7项,培训学员5116人,培养师资队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收到很好的效果。

2.2制度完善是规范管理的根本保证

建立完善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制度,是项目落实与确保质量的基石。建立和完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规章制度,强化环节管理、过程管理[4]、细节管理,注重“过程管理”,从而保证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建立和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规章制度,使笔者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有针对地在薄弱环节上,加强管理力度,促进工作开展,同时也起到正性激励作用。

2.3考核奖惩制度促进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实施与落实

继续教育奖罚分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科室申报、承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积极性,使目标完成变被动为主动。奖励资金专款专用,用于改善科室临床教学条件,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提高办学质量,继续教育项目由2007年29项增加至2013年的46项,为医院专业人员完成继续教育提供有效平台。

2.4师资培养是继续教育项目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医院以临床技能培训项目为契机,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将教学意识强、教学经验丰富、基本技能规范、并接受过临床技能培训和教学基本功培训的教师作为师资,要求脱产教学干事必须参加首都医科大学师资培训班,考核合格颁发上岗培训合格证书。建立了一支培训专家队伍,他们是培训项目的决策者和评估者,在临床技能训练中负责培训考核内容的确定、实施和带教教师的培训;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中编写教材,参与授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学科梯队的建设与稳定,提高了医疗和科研、教学水平。

2.5临床技能模拟培训培养医生的非技术性综合能力

传统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模式通常以学术讲座、研讨班、讲习班、学习班面授理论知识为主,大型手术演示,受训者得不到亲自实践的感知。临床技能模拟培训,在多种情景的诊疗实践中,根据临床真实病例,学员通过真实仪器设备进行判断、采取抢救治疗措施等综合演练;合理的分工与配合,使培训具有真实感和趣味性,从而达到培训目标,完成由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的知识转化过程,训练医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指挥能力、配合交流能力、协同能力[5]。医学模拟教学为急救技能培训和锻炼培养医生的非技术性综合能力提供平台,弥补传统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方式中的不足,受到学员的认可。

3展望

第9篇: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范文

【关键词】中医教育;低龄化;现状;意义;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009-02

在我国,虽然中西医并重的发展理念早已确立,但与西医相比,中医药的发展却是相形见绌,甚至屡屡有国内学者提出废除中医的论调。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韩国等邻国大展移花接木之术,“洋中医”发展如火如荼[1]。

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医,关键就在于教育。长久以来,我国的中医教育一直沿着一条传统之路缓慢前行着,教育制度上的缺陷使得发展道路崎岖不平,“张悟本事件”更为中医学界敲响了学术边缘化、危机化的警钟。“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贾谦[2]提出:“目前,我国中医院校的基础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我们需要寻找一条合适的道路来继承和发展中医。”如何找到“适合的道路”已成为中医学者关注的焦点,但是在思考继承发展的同时,创新也不容忽视,中医教育的发展必须在明确现状、有效继承的基础上跳出传统“金箍”加以创新。因此,建立中医教育的创新发展模式迫在眉睫。

1 中医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医类院校的建立和成熟,中医教育逐渐形成了以本科专业教育为主的常规教育模式,即通过高考选拔学生,用若干年时间对其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及后期临床培训。该教学模式确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中医专业人才,但长期遗留的教育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1.1 中医基础知识薄弱

中医是一门拥有庞大知识体系的学科,不少中医专业学生在学习阶段经常通宵达旦,因而会产生“学医苦、学医累”的消极观念,而最终在中医学术上有所造诣的却是凤毛麟角。其中原因错综复杂,但过于薄弱的中医基础绝对是影响中医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医知识博大精深,庞大的记忆量是大学才开始接触中医基础知识的学生所无法接受的。即便是医学世家,由于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和参加高考,也很少有精力或难得有机会向家人请教。因而,大学本科生在入学初期往往因为缺乏基础而入门太晚,这就给中医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极大困难。

1.2 课堂教学难见成效

很多学生反应,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宽泛而晦涩,加上学习时间紧迫,缺少充足的课余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巩固和深入,基础学习很不到位。即便如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学习到的也仅仅算是中医领域的九牛一毛。于是,专业知识的片面和缺乏使得许多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感到困难重重甚至失去信心。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中医专业高校都采取课堂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课堂授受为主、学生课后预习、复习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首先,不仅很难使学生体会临床实践的思维过程,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有限的自学时间和临床实践时间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课外知识的扩充和临床技能的提高[3];另外,中医古籍教学的缺乏和临床实践与课堂教学的分离又大大减少了学生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拓展,使得学生难以尽快入门。

1.3 学医兴趣严重缺乏

学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经过调查发现,医学类院校学生在回答为什么选择学医这一问题时选“父母所愿”、“被迫无奈”的占了大多数,而选择“兴趣使然”的很少。

兴趣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是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影响。通常非医学世家的子女在上大学之前很少有机会接触中医,因而也就错过了培养兴趣的最佳时期,即使在大学阶段开始产生兴趣并勤奋努力,相比之下,学习成效也必定打了折扣。

以上问题如果得以解决,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医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长足进步。而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引入符合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创新教育模式。

2 中医教育低龄化的意义

中医教育低龄化是以加快中医现代化建设为目的,通过可行而有效的方式将中医基础知识在青少年中进行普及的新型教育模式。其独特之处在于,选择青少年这一特殊人群作为普及对象。青少年拥有较好的记忆力和较强的接受能力,对新鲜事物和未知领域充满好奇,是中医这一文化瑰宝最佳的传承者。将中医基础知识在青少年中广泛普及对中医创新发展、中医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影响不言而喻。

2.1 增加中医“粉丝”人群,改变中医发展窘境

中医师承授受经历了漫长的古代和近现代教育模式的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适应中医学术特色的教学规范[4]。但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限制,师承授受教学模式几乎都是从本科甚至研究生阶段才开始。考虑到师承授受融入义务教育可能性极低的实际现状,中医教育低龄化必须另辟蹊径,以适合青少年的形式展开。

如果在中小学阶段就能够在青少年中实现中医基础知识的普及,使中医教育年轻化、低龄化,就能够有效扩大中医学习的基数人群,让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有机会接触中医,培养学生的学医兴趣,挖掘学生的学医潜质,也为学生将来的专业选择提供依据,筛选出一批真正适合学习中医、从事中医事业的人才。而在学习时形成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必将引起社会对中医的再次高度重视,中医倍遭冷落的境遇也将一去无回。

2.2 缩短本科在读时间,改善年轻中医师无人问津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