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直播运营方案范文

网络直播运营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直播运营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直播运营方案

第1篇:网络直播运营方案范文

[关键词]无线网络;传输;现场直播

1引言

现场直播是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使用先进的直播技术使现场直播节目更丰富多彩是技术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由河北省主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6年4月在唐山市南湖公园开幕,河北广播电视台对开幕式进行了现场直播。为了充分展现唐山世园会的博大、宏伟和巧夺天工的艺术设计及开幕式现场的隆重,河北广播电视台首次采用了多点同步移动直播方式,并创造性地实现了多点的主持人和嘉宾的互动直播,使现场直播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满,技术质量更高。为满足直播要求,全程使用了无线4G网络作为传输介质。

2直播现场概况及直播技术要求

本次《世界园艺开幕式》直播现场在唐山市南湖公园举行,南湖公园由原采煤作业区沉淀后经过数次改造、扩建而成,方圆数万平米,开幕式现场由位于凤凰广场的主会场和分布在公园四周的4个分会场组成,现场直播文案要求直播以主会场为中心,中间穿插3个分会场以及穿行于公园的移动直播和空中热气球等5个直播点完成整个开幕式的现场直播。除了主会场可作为固定直播点,其余4个点都为移动直播点,并且在直播中要穿插各点主持人的互动。

3多点直播的实现

本次开幕式现场直播的特点是多点同步直播,只有一个固定点,其余都为移动点,因此技术方案都围绕这个特点来制定。作为主会场的固定直播点使用大型卫星直播车,车内直播间作为现场主直播间,使用卫星[1-3]和有线网络等不同路由的传输手段完成现场到台内直播间的信号传输,保证信号传输的不中断。其中有线网络使用固定IP模式,以实现其余5个移动点到卫星直播车的信号传输。3个场馆和升空热气球直播点使用便携式音频传输器完成音频信号的传输,这种音频传输器可使用4张不同运营商的数据通信卡,可把4张数据通信卡的传输带宽进行叠加,并且4张卡同时在线,满足信号传输带宽要求的同时还可避免因某个运营商信号质量差导致的信号传输中断。流动直播点使用小型直播车完成,车内配备机架式无线4G传输器[4-5],可实现小型直播车到固定点卫星直播车的双向信号传输[6]。直播现场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4直播中无线网络的使用

本次直播最大的特点是直播点多、固定点少和移动点多,意味着直播过程中要依赖移动网络才能完成各点之间的信号传输。在开幕式现场的南湖公园内分别有3家移动运营商的数个基站,为确保开幕式的顺利进行,在开幕式当天还配备了数台应急通信车。同时,为保证直播的顺利进行,运营商还专门为移动网络做了“带宽保持”服务,保证直播中有充足的传输带宽可用。为保证直播中信号传输,使用了业界领先的3G/4G音频传输器。3G/4G网络用于广播级音频信号传输还是存在一些挑战,因为3G/4G网络带宽虽然较高,但在一个蜂窝中同时使用的用户数太多,将造成基站带宽饱和。在本次活动中,大约有10万人次聚集在开幕式现场,3G/4G终端的实际带宽可能无法满足传输高质量音频信号。因此所采用的音频传输器所有内置和扩展通信线路,无论类型和制式,均可混合传输,互为冗余,最大程度保证传输稳定性,适应跨运营商的互联互通问题。扩展无线通信模块最大可支持4条不同通信运营商的线路,创新性地解决了将3G/4G网络和其他IP网络用于稳定可靠地传输高质量音频的技术难题,通过同时使用不同3G/4G运营商的基站,极大地解决了单一基站带宽容易饱和的问题。为实现移动点之间的信号传输,使用了服务器模式,即设备A服务器B;B服务器A。此时2台传输器不分客户端和服务端,传输时只要保证2台机器均能使用移动网络上网(连接到目录服务器)即可。工作模式为A/B机器将音频传输给服务器,服务器转发给B/A机器。直播时确定各传输器都在线,设置为模式,连接到服务器,从服务器获取一个ID,台端/服务端将收取该ID的音频信息,在客户端填写服务端获取的ID号,就实现了个移动点之间的双向限号传输。

5互动直播的实现

本次现场直播要求实现各方主持人和嘉宾的互动,为此,各点之间及各点到台内直播间都需要实现双向、双工信号传输。经过几轮的技术方案修改和实验,采用以下方式实现信号的双向传输:①固定点的卫星直播车与台内直播间因为都有固定公网IP地址,因此可以自动完成双向传输;②其他移动点没有固定公网IP地址,使用移动网络进行信号传输,采用了“服务器”模式,直播之前,租用某公司的云端服务器,通过云端服务器为各个移动点的音频传输器获得唯一的地址代码,使各音频传输器透过移动网络可以“看到”对方,从而实现点与点之间的双向传输。同时为各点的主持人配备了无线个人监听系统,使主持人可以同步听到现场直播内容。

6结束语

现场直播以往多以点对点直播为主,这次多点直播是首次完成。通过本次直播,经过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探索出了移动直播、多点直播及互动直播等多种直播新方式,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直播中的瑕疵,比如在音频传输器与个人无线监听系统配合使用时有大约0.5s的延迟,尽管不影响播出质量,但有时会让主持人在互动环节感到不适应。在以后的使用中将不断调整,不断摸索,找出最终的解决办法,使现场直播更安全,技术质量更完美,充分利用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把现场直播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LouisJ.IppolitoJr.卫星通信系统工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2]朱立东,吴廷勇.卫星通信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汪春霆.卫星通信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4]杨威,刘彦宏,杨陟卓.网络工程设计与安装[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5]李乔红,杨峰.宽带网络技术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第2篇:网络直播运营方案范文

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如果“户户通”的2亿用户目标能够实现,仅仅是机顶盒等终端产业链的产业规模即在1000亿元左右。而随着未来内容、信息、广告等增值业务的发展,如果月ARPU值为20元,增值业务的产业价值也将接近500亿元,这个数字这对拉动国内文化产业、带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黑盒子”大清理

直播卫星产业链在硬件方面主要涉及包括CA厂商、机顶盒芯片厂商、机顶盒制造厂商。调谐芯片厂商主要有上海锐迪科、台湾络达以及日本夏普等;解调芯片厂商主要有杭州国芯、海尔、湖南国科广电与上海高清等;解码芯片以ST、NXP、NEC这3家国外厂商为主,但是国家广电总局已经授权国内厂商积极进入,预计不久国产厂商也将加入解码芯片市场中来。而机顶盒方面一直是国内厂商的天下,有长虹、九洲、神州、海信、上广电、同洲、海尔等24家厂商,一旦“户户通”市场化销售完全启动,估计与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局面一样,市场将呈现激烈竞争局面。

在中星九号的CA系统中,国家广电总局选择NDS为CA系统的技术支持方,但是一直在考虑引进同密厂商的可能性。估计随着直播星公共服务体系的推进,直播星CA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国内的永新视博、数码视讯等企业在直播星CA市场拥有一定机会。

虽然市场前景看好,但在直播星“户户通”相关企业看来,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困扰业界许久的“黑盒子”问题。在相关企业看来,直播星一天不关闭清流信号,价格低廉的“黑盒子”就一天不会被淘汰出市场,培育新的市场也无从谈起。而在广电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关闭直播星清流信号已是板上钉钉,只是在顾及到还有数百万第一代正规机顶盒用户以及上千万“黑盒子”用户的收听收看的需要,关闭直播星清流信号将根据规划逐步进行而非一蹴而就。在此情况下,政府方面现阶段的策略是鼓励机顶盒企业迅速将生产能力和服务体系转到“户户通”机顶盒方面来,以适应2012年发展5000万户“户户通”用户的任务需求。

虽然对于如何将“黑盒子”清理出市场还没有最终说法。但根据一份在公开论坛上流传的方案所提供的信息表明,直播星很有可能在2012年6月将停止传输全部直播卫星清流节目信号。同时依据规划,以前发放的第一批机顶盒将全部免费更换为加密型机顶盒。同时机顶盒专营服务网点要覆盖所有“户户通”区域,服务所在区域所有乡镇,以确保关闭清流信号后,这些地区的用户可以自行购买接收设施,平滑升级为“户户通”用户。

对于机顶盒置换费用,该方案提出以未来收益换取机顶盒置换费用的方式,来为第一批用户以旧换新。具体为全国各省(区、市)有线网络公司和机顶盒生产企业,以出资或提供机顶盒实物的方式参与以旧换新。其中有线网络公司,可以通过流失用户回归后缴纳收视费以及今后参与直播卫星运营收入分成获得收益。机顶盒生产企业则可以通过扩大接收设施销售以及今后参与直播卫星运营收入分成获得收益。不愿意出资的机顶盒企业,将不被获准参与直播卫星运营收入分成,其相应权益由愿意多出资的单位获得。

有线运营商的新机遇

对于原先在直播星冲击下,业务增长乏力,眼见市场逐步缩小的各地有线网络来说,“户户通”可谓绝对的利好消息。“户户通”工作的地方实施机构主体被确定为有线网络运营商后,有线网络将在多个层面获得发展机会。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心副主任黄其凡就表示。“户户通”是作为广电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也是重大的市场机会。在确立“户户通”地区为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之前提下,有线网络不但避免了直播星对有线网的冲击,而且还开辟了一个多达2亿户的宽广市场。在完成基本广播电视服务的基础上,未来直播星开展的各类增值服务将给运营商带来新的业务拓展和营收的机会。而且直播星运作和维护体系的建设也长期需要一支有技术和经验的本地运营队伍,这也为正在进行市场化改制的有线网络公司产生的富余人员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和方向。这也是为什么有线网一直积极要求成为‘户户通’地方实施机构主体的原因之一。

第3篇:网络直播运营方案范文

【关键词】 地铁 乘客信息系统 车地无线通信

一、福州地铁电视建设的意义

所谓地铁电视:狭义的讲,就是基于地铁乘客信息导乘系统,通过在地铁站台及车厢内安装显示屏为乘客提供动态视频的列车运营信息、消费资讯及各种广告信息。广义的定义是基于广播电视技术实现地铁信息系统与广播电视相结合的广播电视新媒体业务,地铁电视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介,是新型的户外媒体形式。

现在,大部分地铁都采用或者转为采用后者。福州广电作为一个本地的强势媒体,在内容的提供上有着其他媒体独有的无可替代性。多年来,福州广电坚持新闻立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竞争之路,不断提升福州广电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有必要积极抢占地铁电视这个市场,积极开托广电行业的新媒体应用模式。

二、福州地铁电视建设的总体原则

福州广电以强大的内容拥有为支撑、独有的新闻渠道,强有力的技术体系为保障,与福州地铁公司合作,充分利用福州地铁的线路、车辆、站点,以福州广电内容为依托,采用以市场为基础,整合多方资源与信息渠道,充分发挥广电的内容、整合能力的优势与轨道交通的渠道优势,将现有的精品栏目向地铁电视平台移植,同时结合地铁电视受众人群的需求,打造有针对性的栏目,同时在节目编排上发挥广电内容提供上的优势,做到强强联合,以建成福州市公共信息平台、城市的应急服务平台、百姓的生活资讯平台为一体的综合资讯平台,提供广泛的互动与参与,形成―个新媒体的成功运用模式典范。

三、福州地铁电视建设总体需求

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以车站和车载显示终端为媒介向乘客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统在正常情况下,提供乘车须知、轨道交通首末车服务时间、列车到站时间、列车时刻表、管理者公告等运营信息及政府公告、出行参考、媒体新闻、赛事直播、广告等公共媒体信息共同协调使用;在紧急情况下,本着运营信息优先使用的原则,可提供动态辅提示,使乘客通过正确的服务信息引导,安全、便捷地乘坐轨道交通。

四、国内地铁电视技术方案比较

4.1安全、可靠性

基于DVB-T技术的双向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该方案已经在重庆、武汉等地完成网络建设,专门针对轨道交通的特点进行开发。系统支持列车在高速移动下(80km/h)移动电视实时性、清晰性的需求。系统无延时、高带宽,能够连贯清晰的显示移动电视的视频,不会出现卡顿、黑屏的情况。

WLAN方案:在深圳地铁电视、广州地铁电视、北京地铁电视成功进行视频传输,可根据需要增加监视,以满足安全要求,网络技术标准简单,存在安全隐患,覆盖信号容易被攻击。

4.2实时性

基于DVB-T技术的双向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可实现地铁电视信号的实时直播。

WLAN方案:由于WLAN高层协议不支持移动用户在无线接人点( AP)之间的高速切换,每次进行切换都必然出现传输数据丢包误码,无法实现地铁电视信号的实时直播。

五、福州地铁电视建设技术方案选型

福州市现在轨道交通现处于一个起步阶段,结合轨道建设的现状,目前在建线路只有一条全地下运营的一号线,线路全长约25公里左右,其余剩下的线路正在积极建设中。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一次规划,整体完善技术方案,分批投入,滚动发展,积极完善相关的节目内容配套体系,充分利用福州地铁公司投入的设备资源,形成规模化发展,成熟的配套技术方案如下: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通过在区间及列车上设置无线接人点等设备,确保线路播控中心与移动列车之间建立稳定、安全且能避免冲突的通信网络。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主要由车一地传输和地一车传输两部分组成。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车一地传输主要是为列车车载视频监视系统的视频信息提供无线传输通道,采用地铁公司申请的1.8GHz专用无线频段,由车载无线发射网关、地面无线接收基站等设备构成。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地一车传输主要是为地铁乘客信息与地铁电视的实时直播信号提供上车的无线传输信道,采用福州广播电视的500-600MHz专用无线频段,主要由地面无线发射网关、车载无线接收网关等设备构成。

同时,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各地面无线基站通过光纤链路接入相邻的车站地面有线传输设备,再通过地面有线传输系统提供的通道与线路播控中心连接,在线路播控中心提供与各应用子系统的接口。。

重庆地铁电视、武汉地铁电视、长沙地铁电视采用这种模式完成信号的覆盖。

第4篇:网络直播运营方案范文

1、娱播,所属广州快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款短视频直播手机app。

2、娱播为用户打造独立运营的“直播+短视频”营销技术,聚合了直播应用、短视频应用、内容知识收费、可视化商城、粉丝营销等多种类全新营销解决方案。

3、软件特色:行业直播场景应用,链接“人”与“现场”。一键下单短视频,推荐算法更准确触达用户。通过手机轻松直播卖货,与好友分享精品好物。一个工具,两种营销模式。一手直播,一手短视频。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网络直播运营方案范文

查看更多《中国有线电视》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中国有线电视》编辑部

网络运营

(1239)基于广电网络服务农村基层公共管理需求的分析 林文聪

(1241)县级市有线网络广域化管理规划 吴天飞 刘勖

(1244)http缓存技术在广电运营中的应用 冯坚

数字电视

(1247)dvb—rcs协议研究 陈相登 雷菁 刘伟

(1251)枣庄数字电视平台的规划 房华 刘勇

(1254)地面数字电视前端建设的思考 杨若新

技术交流

(1257)三网融合下有线电视室内布线技术分析 徐明 江?s

业界动态

(1261)河北:邢台市民看电视进入“高清互动时代” 无

技术交流

(1262)阻抗匹配对信号传输质量影响的分析 简钊

业界动态

(1264)烽火网络主流数通产品在印尼indosat获得规模商用 无

技术交流

(1265)电视台机房设备和系统安装的电磁兼容设计 李世杰

业界动态

(1267)40亿启动资金第四运营商将挂牌 无

技术交流

(1268)微分相位校正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 张伟峰

业界动态

(1270)华数传媒互联网电视终端将超1600万中 无

网络建设

(1271)广电接入网双向改造的实践与思考 窦莹

业界动态

(1274)湖北:黄石推进“三网融合” 无

网络建设

(1275)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中农网改造技术方案探析 赵伟峰

业界动态

(1277)江苏广电与南京广电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无

网络建设

(1278)有线电视bioc双向网络的维护管理 池胜华

业界动态

(1281)华数:在“云”端打造智慧城市 无

网络建设

(1282)新建住宅小区有线电视的设计与施工 惠永忠 李万波

业界动态

(1284)青海省“户户通”工程每天以10000户速度安装 无

网络建设

(1285)第十一讲双向hfc网络回传通道的调试 冯维柱 冯丹

业界动态

(1288)烽火网络构建交全高效的广电三网融合新网络 无

r> 开发与应用

(1289)基于epon+eoc技术的治安动态监控方案 施步胜 王远

(1291)应急广播预警系统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与实现 虞捷 杨淑江

摄录编播

(1294)仪征有线机房的前端数字信号及设备的升级 束有斌 张成金 石军

(1298)基于3g网络的流媒体直播技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董莉 胡一梁 梁鸿宾

业界动态

(1301)石门电视台硬盘播出系统设计与应用 吴海燕

维护与维修

(1304)机顶盒安装调试常见问题排除 王云

综合管理

(1305)antec网管系统在广电网中的应用 顾成东 秦双华

(1309)广电网智能综合网管平台规划与建设构思 赵香娇

业界动态

(1311)博通加速c-docsis部署,转变中国有线市场 无

维护与维修

(1312)数字电视运维中典型故障的排除 吴竞鹏

(1313)双向网故障案例分析 何钰 高长伟

(1315)利用光缆标识快速查找光缆故障点 杨志军

(1316)hfc双向网络噪声故障维修一例 史磊 姚海

(1318)光缆故障的otdr测试与快速查找 先守东

(1320)切换台系统故障处理对策 符建云

(1322)怎样快速判断光分路器的好坏 葛强

(1323)光缆线路典型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 廉伟

业界动态

(1324)雅虎、三星合作进军智能电视行业 无

维护与维修

(1325)发射机天馈系统的维修 战立平 郑强

业界动态

(1326)杭州成为首个向公众免费开放wifi的城市 无

(1327)呼和浩特市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山厶山口 无

(1327)青海省三网融合iptv项目三方协议签约 无

(1327)辽宁省局与直播星共建“卫星数字书屋” 无

第6篇:网络直播运营方案范文

作为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标志,流媒体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流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带动了互联网整体结构的革新,给宽带应用带来更多的娱乐性和互动性,比如网络直播、网络电视等应用。尤其是随着iPhone、iPad等智能终端的兴起,大大推动了移动宽带在新兴市场的发展。2012年移动宽带将是增长最快的业务领域之一,北京六大区域已开通无线网络,杭州主城区现亦可免费无线上网,未来5年将继续大规模开展无线局域网建设。如何应用宽带网络实现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多屏互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针对流媒体市场的发展,北京金中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流媒体直播领域为用户提供最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含便携式或机架式的流媒体编码器及视频服务器,可广泛用于网上新闻直播、会直播等,通过浏览器以及iPad、iPhone、Android等移动终端实时观看直播节目和电视,以实现多屏互动。

DSX便捷式流媒体直播系统

随着高清、网络视频、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不断发展,H.264编码以其低码流、高画质的特点已经成为影像行业视频压缩的标准编码。然而H.264编码压缩运算量大,对设备性能要求高,且纯软压缩画面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北京金中恒采用专用的硬件处理器和高效的算法实现H.264硬件编码技术――MAX技术。

该方案应用Matrox MXO2系列产品,关键特性如下:

・尺寸小巧,方便携带

・兼容所有带Express Card接口的笔记本电脑

・纯硬件广播级H.264编码,码率范围100Kbps~20Mbps

・全接口输入输出,支持同时输出多种码率、多种分辨率

・直接采集成avi、mp4、flv格式的高标清视频

・现场信号旁通,用于外部视频监示

・适用于活动现场、网络视频教学等环境

DSX机架式流媒体直播系统

DSX流媒体直播系统由DSX高标清编码器和DSX流媒体服务器组成,完成前端视频信号的采集、编码和传输。且支持通过浏览器、iPad、iPhone、Android等移动终端实时观看直播节目。可以广泛应用在网络电视,教育培训以及视频网站建设。

1、DSX高标清编码器:采用Matrox MAX技术,纯硬件H.264编码,真正的低码流、高画质,且可不占用CPU资源同时实现高清和标清H.264编码,支持全分辨率、全帧率文件保存和网络视频实时传输,与Adobe公司的FMS流媒体服务器或DSX流媒体服务器平台对接,轻松实现流媒体。

2、DSX流媒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是流媒体应用的核心系统,是运营商向用户提供视频服务的关键平台。其主要功能是对媒体内容进行采集、缓存、调度和传输播放,流媒体应用系统的主要性能取决于媒体服务器的性能和服务质量。

关键特性

・支持FLV,F4V格式直播点播,点播支持拖动,响应时间快。

・支持智能录像,录像文件直接加入点播列表。

・大并发数支持,并发点数完全取决于网络带宽。

・支持电脑、手机、网络机顶盒等多种终端收看。

・流媒体安全加密。

・提供CDN网络和负载均衡支持,适用于超大规模的直播点播应用。

・组播支持。

・应用层组播支持。

・支持在线视频编缉功能,视频叠加,缩略图,视频裁减等功能。

・用户管理功能,支持多用户管理,权限认证。

・媒体资源管理功能,支持分类和搜索功能。

・强大媒体处理能力,支持多种格式视频文件上传,后台自动转换为flash视频格式。

Viewcast流媒体直播系统

第7篇:网络直播运营方案范文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new media platform, this paper fully clarifies the general outline of the new media platform technology, discuss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interfaces of various aspects in detail.

关键词: 门户;产品;流媒体;CDN

Key words: portal;product;streaming media;CDN

中图分类号:TN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208-02

0 引言

新媒体平台技术不仅是业务的重要支撑,更是业务的灵魂主体。由于新媒体的高度互联网化,平台技术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产品和服务,这是一般技术平台所不具备的重要特征。一个成熟的互联网或新媒体服务,应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服务。新媒体形态种类繁多,这里讨论限定为以视听体验为主的媒体形态。

1 总体架构

新媒体平台技术最简模型是:业务平台、传输通道和终端。业务平台实现三大功能:门户、产品和订购关系,形成客户购买服务的商业行为;传输通道由第三方运营商提供基础平台(互联网),服务商在此基础上构建内容分发网络(CDN)进行通道优化;最后通过客户端将业务平台的服务传递至最终用户。

2 业务平台

业务平台主要由门户、产品、订购关系组成。

2.1 门户 门户是用户使用服务的窗口,由展示层、门户管理和数据库三层架构支撑,载体是多种类型用户终端。展示层开发流程是:用户界面设计、视觉设计、Web前端开发。用户界面设计完成人机交互和操作逻辑;视觉设计完成平面渲染;Web前端开发基于标记语言(HTML、CSS)和脚本语言(JS)完成Web服务器前端代码的开发。

用户界面设计和视觉设计接口是:逻辑说明文档和线框图;视觉设计和Web前端开发的接口是PSD、JPEG文件;Web前端开发和门户管理的接口是API调用。

门户管理包括:门户内容管理、门户模板管理、门户展示管理、门户。门户内容管理负责门户内容的采集编辑;门户模板管理对可复用页进行分类整合;门户展示管理基于模板对展位布局进行调控;门户是门户页的物理节点,由服务器集群和均衡组成,也是分布式部署的根节点。由此有序下发到传输通道的门户CDN(也称Web CDN);门户管理涵盖所有终端,同时支持用户终端的交互转换。门户的终端匹配是浏览器。垂直搜索和智能推荐是优化门户的重要手段。依据大数据可以实现门户的个性化分组。优秀的门户设计目标是:高效和简便,使用户感觉不到门户的存在。这需要大量技术支撑。

2.2 产品 视听体验的媒体产品核心是直播和点播。主要由产品管理系统、素材数据库、音视频编码、流媒体、编辑生产、存储系统、版权管理等系列核心技术组成。

①产品管理系统由用户界面、产品管理、产品数据库支撑。用户界面是人机交互界面,与对外门户不同,采用简约工具软件风格。产品管理包括:素材库导入、产品内容管理、直播管理、点播管理、分发管理、上线管理。产品数据库是素材数据库的下游。从素材库提取消息到产品库,经过整理分类,生成规定格式的文件,有序下发到传输通道的点播文件CDN。②素材数据库也称媒体资源库,将不同来源的消息进行标注和结构化处理。对消息遵照标著录规则进行统一录入,着重记录消息的内容属性(摘要、主题词)和层次属性(节目、片段、场景、静帧);同时将非结构化、半结构化和结构化原始消息进行统一结构化处理。③音视频编码是信源压缩编码。由于数字化最高采样频率为定值,导致数字音视频必存在冗余。主导视频压缩编码格式是:MPEG.X和H.26X。由于面向对象编码方案仍存在技术障碍,而H.264网络友好协议的特征,使其成为目前主流视频编码格式,用以生成时移、回看、点播的音视频文件。④流媒体服务器和核心路由器组成直播流源。直播流利用组播协议发送至传输通道,减轻网络压力。流媒体技术是一个协议族,跨越、服务器和客户端。由于流文件随播即逝,起到了保护版权作用。⑤新媒体业务编辑生产要素是简捷和高效,日常大量任务是拆条、快编。MPEG.2是演播室友好的编码格式,而网络友好的H.264贯穿新媒体生产全业务流程,因此,应采用简化技术流程的H.264编码格式进行编辑生产。⑥传统存储系统按实体组成分为:硬盘接口、存储交换、存储体;按体系结构分为:DAS、NAS、SAN。硬盘接口有两大类:ATA接口、SCIS接口,包含串联和并联。由于并联互扰,串联效率高于并联。硬盘容错采用RAID技术(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存储交换是将盘阵和主机网络化的交换协议,采用主流FC协议。存储体按成本由低到高分为:SATA硬盘、SAS硬盘、FC硬盘、固体硬盘等。在线存储一般采用成本高可靠性好的硬盘;近线和离线存储一般采用成本低容量大的硬盘。在存储体系结构中,DAS是原始硬盘的一种延伸,SAN是封闭的高成本存储网络,NAS是开放的廉价存储网络。云存储在传统存储系统的基础上做广泛延展,通过对所有计算、存储、网络的虚拟化,形成存储资源池,达到存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新媒体存储方案总体原则是:核心高可靠、边缘低成本、逐步向云存储过渡。⑦音视频产品版权管理采用数字水印技术,在不影响产品使用价值前提下,提取隐藏在载体中的信息,达到产品版权保护目的。

2.3 订购关系 订购关系主要由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组成。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按主体分为客户和商家两部分。客户包括:计费、支付、预存、结算、鉴权、认证、客户服务等;商家包括:营业、账务、产品和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等。计费是用户有偿消费记录,结算是用户支付记录,认证是合法性确认,鉴权是访问权力限定;营业是商家的进、销、存记录,账务是商家间贸易记录。系统提供两种被访问方式:用户直接访问和第三方间接访问。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技术平台采用三层架构,与Web开发可视化不同,BOSS业务逻辑繁杂,因此,逻辑清晰、可扩展性、大流量并发、稳定性是BOSS的重点。

3 传输通道

传输通道由直播流保障通道和基于运营商互联网的CDN共同组成。直播流保障通道是指:城域网和接入网扩容、路由组播协议、QoS保障等网络技术手段。由于数字视频码率较常规通信业务的大幅提高,城域网和接入网的节点和链路都要做相应扩容;路由组播协议部署在城域网的同时,在接入网中也尽可能的下沉,最大限度的接近用户终端,以减轻网络流量压力;QoS保障是在现实资源条件下用户与网络的约定,以期达到有限资源利用最大化。CDN分为门户CDN和点播CDN,两个CDN相互独立,门户CDN每户几十Kbps,点播CDN每户几Mbps。CDN节点的部署应根据区域用户实际活跃度有目标的逐步延伸。

4 终端

终端涉及平台、接入和切换。互联网终端平台是开放平台,如操作系统、浏览器、播放器等;接入主导趋势是:高质量同步产品接入优化通道的“私网”,可延时产品接入共享“公网”;利用无线局域网技术实现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之间自由切换。

5 安全

新媒体平台融于互联网技术体系,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安全保障难度极高。网络信息安全的热点长期集中在边界防护上。保密、保护和保障,在信息安全发展的不同阶段,思想和方法不断变化。目前主导方向是:依据可信计算的思想,防内为主,从主机加固开始,向外扩展直至边界。做真实系统的影子系统,按照等级保护的规范进行模拟测试,稳定后将安全策略移植到真实系统上。

参考文献:

[1]康彬.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研究――由麦奎尔的《受众分析》谈起[J].新闻知识,2011(01).

第8篇:网络直播运营方案范文

[关键词] IPTV系统; 三网融合; 架构; 设计

[中图分类号] G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5- 0082- 02

IPTV属于新媒体网络视频业务,它与传统的有线电视传输不同,IPTV是通过网络IP传输来达到传输视频节目的目的。IPTV的主要业务包括视频点播业务、实时视频直播业务,以及通过电视浏览网页等。IPTV的传输方式打破了传统广电运营商对于视频节目的垄断,由于IPTV属于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新型产物,能够为用户提供视频业务、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1 IPTV系统介绍

IPTV是通过计算机终端或者机顶盒与电视之间完成视频点播业务、网上浏览业务等功能。IPTV采用了先进的视频压缩技术,当视频传输带宽能够保持在800KB/s左右时,用户就能够收看到高清DVD的视频效果,而如果单纯地通过互联网收看到高清DVD视频效果的节目,则需要互联网的带宽在5MB/s左右。因此,IPTV的推广对视频类业务的拓展具有较强的优势,包括网上视频直播业务、远距离实时视频点播等,IPTV的产生促进了三网融合产业的不断发展。最初的三网融合只需要实现三屏合一业务的规模扩展,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产业;随着IPTV系统的不断完善,下一步需要在此基础之上,建设能够支持三屏合一业务的平台,提高IPTV系统的市场竞争能力。三网融合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

2 传统广播电视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广播电视传输采用的是单向传输的方式,严重制约了用户与有线电视运营商之间的互动,也无法实现电视节目的即时收看,更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果用户对于某个电视频道正在播出的节目内容没有任何兴趣,那么也无法在该频道选择其他电视节目。这对于有线电视运营商来说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而且,目前有线电视运营商只能做到在某个具体时段播出某个节目,这对于众多收看用户来说也是极为不便的。例如一个下夜班回家的电视观众需要在凌晨时刻收看晚间新闻,或者需要收看不久之前结束的某项体育比赛的实况录像,这些都是不能实现的。

3 三网融合背景下IPTV系统设计

3.1 IPTV系统架构设计

IPTV系统将电视机与机顶盒作为用户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带宽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电视收看和服务体验,也是一种能够实现集运营和管理于一体的支撑系统。本文设计的IPTV系统逻辑结构主要分为4层,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运营支撑层主要负责为相关运营商提供支持服务,保证能够对IPTV系统中的各项业务、终端用户和使用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运营支持层的软件管理包括服务管理、服务商管理、用户管理、计费管理、支付管理、结算管理、认证管理、统计管理、接口管理、机顶盒管理等。运营支撑层主要由数据库服务器、认证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组成。

业务应用层主要负责为系统平台提供相关业务服务和应用服务,使用IPTV系统的用户的业务和服务体验都是在业务应用层实现的。业务应用层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内容管理、片库管理、点播服务、直播服务、通信服务、数据服务和游戏服务等。业务应用层的硬件设备包括磁盘阵列、流媒体服务器和相关管理服务器等。

承载层共包括业务层、汇聚层与接入层3个层次,承载层的构建是基于互联网宽带实现的。业务层主要是对各项业务进行控制,包括内容分发控制、运营支持承载和业务应用承载等;汇聚层主要负责承载IPTV业务从运营网到用户接入端网络的承载;接入层主要是对用户机顶盒到IPTV业务接收点进行控制,保证IPTV业务能够正常接入到网络中,包括宽带接入、无线网接入和局域网接入等。

用户终端指的是电视用户通过使用机顶盒接入运营商提供的宽带网络中,从而在电视机上享受IPTV业务服务。

3.2 IPTV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本文设计的IPTV系统为了能够实现以上4层结构的逻辑功能,将系统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包括电子节目单管理系统、节目内容管理系统、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和流媒体管理系统。

电子节目单管理系统分为两个模块:一是网页浏览服务管理模块,二是电子节目单应用服务管理模块。网页浏览服务管理模块的功能主要是与用户进行连接,保证用户能够通过网页浏览的方式对电子节目单进行浏览,从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用户通过此模块对网页发起访问请求;电子节目单应用服务管理模块实现的功能是与其他子系统共同完成用户发起的请求并提供相关服务。

节目内容管理系统主要是对IPTV系统提供的节目内容进行管理,从而实现频道管理、节目源管理、内容操作管理、栏目管理、节目类型管理、内容管理、内容审核管理、内容监控管理、节目安排管理和工作流程执行等功能。通过已经授权的系统管理员利用网页界面实现对节目内容管理系统的操作。

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主要负责为IPTV系统提供3种管理服务,分别是业务管理、系统管理和业务支撑管理。业务管理主要功能是对电视用户和运营商的管理;系统管理主要功能是授权管理、配置管理、告警管理、健康管理等;业务支撑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计费管理、结算管理、统计管理、认证管理等。

流媒体管理系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流媒体内容分发系统,二是媒体服务管理。IPTV系统中的内容分发是由内容分发网络进行控制的,将节目内容从中心系统传送到每个服务节点,这样可以实现对节目内容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从而有效提高为用户提供的服务质量。内容分发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内容存储管理、内容调度管理、内容传输管理、内容操作管理;媒体服务的主要功能就是流媒体服务器能够提供的功能,包括点播服务、直播服务和轮播服务等。内容分发系统是整个IPTV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只有保证内容分发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稳定,才能有效提高服务质量。

4 结 论

IPTV业务是基于IP网络为用户提供的一种新型视频业务服务,IPTV系统的推广已经成为三网融合推进中的重要部分。IPTV系统能够为广电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和宽带网络运营商提供新的商机,同时能够为终端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丰富节目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第9篇:网络直播运营方案范文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端到端的TriplePlay方案由业务后台、承载网络、接入网络、家庭网络和账务管理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组成。通过将各个系统进行无缝地集成,形成了全新的面向TriplePlay长期发展的通信、业务系统架构。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所设计的端到端TriplePlay系统架构,可以帮助运营商将所有的业务统一由IP网络承载,如IPTV业务、NGN业务和高速上网业务,避免了开通一项新业务就需要重新建设一套承载网络的传统设计思维。每一个家庭用户都可以通过家庭网络而享用到高速上网、IPTV、话音等不同的宽带业务。

业务后台系统

业务后台系统目前主要是TriplePlay软件平台,这也是上海贝尔阿尔卡特TriplePlay总体解决方案的核心。它的主要功能是与其他的业务供应商一道,创建并保持为最终用户所提供的业务,分发、管理这些业务,并负责这些业务的安装及运营。目前提供的业务主要包括:

广播信道的打包、VoD及管理、EPG及管理、基于PC的门户、STB启动支持、辅助IP业务(DNS\DHCP\FTP\NFS…)、用户配置及描述、用户认证、计费、网络管理、终端用户的诊断、端到端链路的性能管理等。软件平台还提供与运营商运营支持系统(OSS)的接口以及安全机制。

业务系统包括一套完整的软件组件,这些软件组件运行在通用的硬件设备上,并通过运营商的承载网络分发多媒体内容。业务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视频服务。每个家庭可以拥有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来接收众多直播电视频道及视频点播服务。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率先将视频业务和传统话音业务集成并形成典型的TriplePlay业务系统,可以实现电视用户和小灵通及手机用户实现短信互通,而且可以在电视上出现来电显示、来电转接等功能。

承载网络

TriplePlay的业务不同于传统的高速上网业务,它将包括对实时性要求非常高的IP话音业务和视频业务,如何在承载网络中保证IP实时业务的QoS,是对原有承载网络的极大挑战。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不是简单地提出为新业务新建承载网络,而是充分考虑现有网络的特点,基于现有网络进行改造,以使其不仅能够满足新业务的承载,而且可以兼顾今后固网移动融合(FMC)的发展,真正做到使用一个承载网络支撑所有业务。为此,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创造性地提出了使用双业务边缘的城域网络架构代替现有的单业务边缘的网络架构,并为TriplePlay的业务控制量身度造了一系列的业务控制和汇聚设备。

围绕着双业务边缘网络架构的改造,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分别推出了基于IP汇聚的业务交换机7450和基于传输汇聚的传输业务交换机1850TSS,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网络环境,灵活地实现IP网络和传输网络的城域汇聚和承载。无论使用传输还是IP对业务进行汇聚,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承载方案设计中都将QoS、可靠性、安全性、业务控制和隔离作为关键的设计目标,这样的网络架构是运营商长期发展并承载各种基于IP性业务的基础。

接入网络

阿尔卡特是作为全球业内宽带接入技术的领导者,在TriplePlay的接入方案中可以充分体会到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为运营商设计的灵活的、渐进式的宽带接入解决方案。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通过使用新一代面向TriplePlay而设计的7302ISAM,可以在为每个用户提供最少20M的无拥塞接入带宽,可以支持每个家庭用户同时开展多个视频、IP语音、高速上网等各种应用。7302ISAM采用了基于业务的QoS策略,保证视频业务的服务质量,每个用户板、控制板和上行接口上下行分别支持多个优先级队列,严格优先级调度算法保证实时业务的QoS。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还为运营商充分考虑了接入网络的长期发展的平滑升级和对新技术的兼容性。在7302ISAM用户板上,每个用户的端口都是可以通过软件配置而实现从ADSL到ADSL2,再到ADSL2+的平滑升级。另外作为最新的xDSL标准VDLS2,7302ISAM可以通过加插VDSL2的用户板而直接支持,为基于对称大带宽需求的TriplePlay用户提供了接入的平滑升级方案,为运营商的DSLAM做到了最大的投资保护。

另外可以预见到的是,PON作为原有铜线接入技术的升级技术,尽管其不会在短期内形成对现有基于铜线的DSL技术的彻底替换,但是其是面向未来的新一代宽带接入技术的核心,尤其是GPON的技术,具有更好的标准和带宽扩展,是今后长期发展的主流解决方案。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对于未来基于GPON的宽带接入,领先了解决方案,并且完整地集成到了当前的端到端的TriplePlay方案中,可以将GPON作为高端用户的接入手段与DSL接入技术一起共同组成完善的TriplePlay接入解决方案。

家庭网络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认为,家庭网络需要家庭业务的支持,没有丰富的TriplePlay家庭业务,家庭网络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所以家庭网络是TriplePlay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TriplePlay的家庭业务可以分为四大类:家庭视频娱乐和信息服务;家庭通讯和固网移动融合业务;家庭终端内部及外部联网应用;以及家庭安全及管理业务。

在TirplePlay业务的开展初期,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家庭情况分析,建议暂时使用多端口ADSLModem作为过渡到最终家庭网关的方案,使用多端口ADSLModem实现对现网中单端口Modem的升级,从而支持家庭用户同时上网、IPTV、VoIP或POTS的多业务。通过较小的CPE投资,快速广泛地开展TriplePlay业务。对高端用户可以少量地部署家庭网关,从而实现TriplePlay的多业务,随着TriplePlay业务的发展和运营商的ARPU值的大幅提升,可以考虑最终大规模地部署家庭网关,真正实现以家庭网关为核心的家庭网络解决方案。

账务管理系统

TriplePlay是有许多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包括了用户终端产品、接入产品、网络产品、光传输产品、中间件产品、应用软件产品等众多的产品类型。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如何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且实现管理的简单化就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阿尔卡特在全球众多的TriplePlay商用部署中,我们成功地积累了运营的经验,所以在向用户提供的TriplePlay解决方案中,将管理部分作为重要的功能部件,以此来为用户实现对复杂系统的简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