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占据着重要地位[1]。但是在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存在许多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教育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校人才。
1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现状
今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但是我国第三产业对人才的吸纳能力有限,因此存在着严重的人才供求不均衡矛盾,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愈大。各大企业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不但要求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专业知识过硬,还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涵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它在指导大学生的就业和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上彰显出独特的优势。随着教育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院校开始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当成必修科目。尽管如此,我国不多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并未真正落到实处,给予学生实践行为上的指导。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虽自行设计了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但其目的大多是提高趣味性,活跃课堂分为,而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随意发挥,这样就很难真正意义上给予大学生思想政治上的引导;有的教师虽在理论环节进行了足够的探索,但是过于表面化,并没有付出实践,学生也很难真正受益;高等院校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社团很多,但大多数存在意义只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很难有实质性的东西。另外,为落实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校有时会组织相关的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参观。但是由于教育资金的限制和考虑学生活动安全性问题,这些活动往往缺乏科学性和计划性,所以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提升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的措施
2.1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占主动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极为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没有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落实教育体制的改革,就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演讲型、情境型、合作型、竞争型、辩论型和讨论型等。这些新型的教学方法有个共同点,即把学生当成教学中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主要给予学生指导,形成学生间的良性竞争与互帮互助。师生之间互动较多,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在实际教学中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进步成长。新型的教学方法还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提供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关的视频、录像等音频材料,使学生在汲取知识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感官享受。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习效率。此外,互联网的使用,可以在单位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海量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教师把学习内容在网上供学生随时点阅,这样不但能实现资源共享,还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受时间、地点等因素影响的缺陷;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难题时还能通过互联网与教师交流,取得指导。
2.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实践。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理论与实相结合,真正达到学习效果[3]。具体来讲,一是课堂实践。即采用主题演讲、分组讨论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校园实践。可以在校园中开展梦想未来、心理咨询、模拟面试、就业指导等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规划未来职业生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圈;三是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在寒暑假期间进行社会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利用于实践。通过访问调查、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国情,并培养乐于奉献、互帮互助的思想道德品质。只有把理论学习运用于实践,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2.3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
在当前教育模式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主要采用考试方式,考试成绩的高低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在这种考核机制的影响下,为提高考试通过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死记硬背,也很难真正获得思想道德和行为品质的修炼。因此要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纳入考核标准中,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4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科学的管理,学校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要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为思想政治交运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还要从制度上加强管理,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小组间分工明确,同时加强小组间的相互协作,协调好各方面的问题。
2.5加强思政课师资团队的建设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缺陷,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老教师教学方法过于传统落后,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严重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质量。要提升教学效果,必须加强思政课师资团队的建设,定期组织对教师的培新,还可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其综合水平。
3结束语
总之,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明显的缺陷。要提高其教学效果,必须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方式、考核机制、师资水平等多方面的改革,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孟繁菊.制约高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瓶颈”表现[J].辽宁经济,2011,10:88-89.
[2]徐雪松.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584-586.
[摘 要]大学生理财观是其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集中体现之一,也是其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因而进行理财观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民族高等院校大学生理财观的现状,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四个方面解析民族院校大学生理财观现状的原因,最后结合民族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理财观教育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民族高等院校 理财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实现了“大学梦”,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中一个庞大而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没有经济收入、经济承受能力普遍较低, 家庭经济状况不一等特点,而这些特点在民族高等院校尤为突出。民族院校具有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大,贫困生多等特殊性,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各民族学子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差异明显,所以针对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理财观的研究,正确指导民族院校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理财观,对有效地开展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 民族高等院校大学生理财观与思想政治教育
(1)大学生理财观的内涵
理财观是指个人财务管理方面的观念, 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大学生理财观是大学生对钱财使用所持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对其消费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其价值观、金钱观、劳动观的重要体现。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他们的理财观念直接决定了家庭、社会的理财导向,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而我国百姓的理财观仍处于启蒙期,如何使理财行为成为国民的习惯,加强大学生的理财观教育势在必行。
(2)民族高等院校大学生理财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现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性质上仍然继承其阶级性的特点,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此基础上,民族高等院校更加肩负着培养政治可靠、立场坚定的少数民族建设人才的重任。因此,民族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紧紧围绕“维护民族团结、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立校之本,更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具有统一性和融合性,通过二者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满足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 民族高等院校大学生理财观现状及原因分析
(1)民族院校大学生理财观的现状调查分析
第一,学生经济来源单一。根据我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中家庭供给占92.32%,国家的奖助贷占5.64%,勤工俭学占10.41%,后几种经济来源途径与家庭供给相互交叉,总体上看,学生的经济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家庭的供给,“开源”的途径较少。
第二,消费结构出现新变化。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消费更加多元化。据调查,大学生的日常消费中生活消费(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品等)仍占较大比重,约为60%-80%,人情消费(包括朋友聚会、谈恋爱等)比重有所增加,约占20%-40%,更有甚者达到60%以上,除此之外,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大学生用于从业、技能考试的费用在逐渐增加,但是在书籍等传统学习用品方面的消费却在逐渐减少。
第三,大学生消费缺乏理性,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不够成熟,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消费缺乏理性,盲目追求时尚和潮流,在高科技产品、服饰、化妆品等方面存在攀比消费和浪费消费的现象,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容易形成冲动消费,导致大多数学生每月花费基本没有节余成为“月光族”。
第四,大学生理财观念淡薄,理财知识匮乏。在我校的调查中,只有不到10%的学生会将每笔花销记录在账本上,争取每个月有一定的结余,但当问及如何理解“理财”,却少有人能回答,由此可见,大学生理财知识严重匮乏,理财观念淡薄。
(2)深入探析造成民族院校大学生理财观现状的原因
第一,社会因素。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大学生正处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可塑性大,社会上不良的消费观以及价值观,都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形成了大学生扭曲的消费心理。同时,在现行社会教育体制下,大学生缺乏独立理财的环境。实际上,在大学里打工的学生比例还是比较少的,这种大环境下,学生很难独立理财,更难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第二,家庭因素。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本着“自己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宠溺观念,对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家庭竭尽所能,削减其他开支也要尽量保证孩子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支出。据调查显示,大学生一年的花费占家庭年收入的40%至60%之间,而来自边远民族地区的学生家庭供孩子上大学的费用所占的比重就更大了,达到80%以上。而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来不要求大学生分担,因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之不易,家长更没有在理财方面给孩子必要的教育和引导,致使大学生大脑里没有理财的概念。
摘 要 战略联盟是企业或跨国公司之间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资源充分利用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国家及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下,结合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形式,对高校战略联盟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构建战略联盟,对于优化与提升高校资源整合力度,扩大受教育者接受指导的机会,开辟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建设的道路,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将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高校战略联盟 思想政治教育 动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战略联盟的概念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最早提出,并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受企业管理发展理念的启发及推动,战略联盟的合作形式在各高校间也得到开展和推广,也就是高等学校之间以及高等学校与相关政府部门、企业机构、科研院所等组织之间为了共同的教育科研目标或利益诉求,通过采取有效的合作方式,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共享资源利用、减少或避免风险付出而构成的较为松散的双方或多方参与的虚拟组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联盟则是高等学校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等德育工作而组成的战略联盟。
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盟的探索及完善,可以参考、借鉴企业战略联盟及国内外高校战略联盟的科学案例及有效方案,但是伴随着全球化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时代的进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盟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以往,加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盟具备独特的效果和意义。因此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联盟在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有效作用,就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盟的动因作详细剖析:
1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高校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是,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财力、师资力量还是学术影响方面并不均衡。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联盟这种合作平台的方式,遵循相关约定,发挥各自优势,作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减少科研投入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使用率,从时效和实效性上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改善。中国内地九校联盟(C9)及卓越联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这两个联盟组织的宗旨就是通过在人才培养中的合作与交流实现成为国际一流高校的目标。结合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战略联盟形式以高校德育工作为切入点,为相关高校加强学科教学的交流、优质师资的充分使用、思想资源的共同分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联盟双方或各方之间形成了良好互动,进而切实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配置
国内高等教育学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配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组织体系不够完善、物理支撑供给不足、教学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联盟可以加强各高校之间的沟通与协助,避免出现高校大学生德育职能的混乱、重叠或断层,在物理支撑方面实现共享,优化使用效率,发掘各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潜在优势。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联盟的着力点在于德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创新及互通有无,促进战略联盟高校在德育工作上的资源整合,避免或最大限度的降低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风险。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联盟,不仅仅在教育资源方面实现了共享,避免战略联盟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重复投入、优质资源的浪费、教育力量的不均衡,更为优质资源的再分配、科学教育教学方法的交流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遇,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降低教育成本。
3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渠道,各高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立足学校实际、创新工作思路,结合时代主题丰富了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内容、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如沈阳药科大学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工作开展的辅导员沙龙活动,为校内辅导员构筑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增强了学生工作干部的自主研究意识,明确了角色定位,提高了学生工作干部队伍整体的业务素质,促进学生干部队伍在大学生德育工作实际中展现出更大、更有效的能量,为创建学习型、创新型辅导员工作团队,提升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师资水平提供了有效探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创新教学方法开展思政课情景教学法,提升了大学生学习知识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通过建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联盟,建立起更大的德育工作沟通平台,将有利于发挥各高校德育工作的特色优势,将德育工作方面的有效形式由点及面地传播推广开来,使高校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授课内容和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中收获更多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4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策略
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企业战略联盟理念及有效策略将在理论实践上创新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策略。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联盟将为高校间的合作和交流形式提供良好的探索和借鉴,拓宽合作的渠道,充实合作内容,为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教学改革形式,丰富高校战略联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总之,各种联盟组织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动因,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联盟聚合了各高校的优势资源,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提升综合实力的需要,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都可看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联盟将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策略。
L芰赡〗逃蒲А笆濉惫婊ǜ咝K枷胝喂ぷ髯ㄏ睿?013年度课题(课题批准号:JGZXS13104)成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一、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力度不够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大都开展了对高校贫困生的专门教育,但是教育的效果不太理想,从认识层面上看,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的现象。表现在:第一,部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领导在思想上还没有对高校贫困生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央和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和出台的政策多,而贯彻落实不到位。第二,从工作层面上看,部分高校辅导员队伍尚未专职化,由任课教师兼任甚至由新入校的硕士研究生代管;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部分高校存在贫困生专项经费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第三,迫于师资不足,经费不足等原因,部分高校没有设置正式专职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使贫困生有了心理问题也找不到地方倾诉,得不到帮助;第四,甚至还有部分高校未设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未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二、高校贫困生的人格自立问题关注度不够
随着高校教育的改革和深化,对高校贫困生的教育已从经济上的资助扩展到心理上的关注和精神上的支撑,并着重从青年成长所依赖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心理健康上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积极探索形成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近几年来,高校贫困生人格自立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这种关注主要表现为教育工作者单方面的付出,工作中依然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许多高等院校对贫困生都采取了多种多样的积极措施,以吸收来自社会各界提供的无偿补助以及争取企业设立奖学金等手段来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但是上述各种手段并不可取,容易使许多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青年消极的等待别人的资助。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时期,学校在提供资助的形式方面可以做更多的努力,更多的改进。帮助高校贫困生养成自立自强的坚韧品质,独立地面对社会。
三、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手段有待改进
高校贫困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非高校贫困生,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需要有创新。就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主要是心理课程的开设和心理辅导的开展。但高校心理课程和心理咨询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大学生,而对高校贫困生缺乏专门的研究。教育的目标也是局限在环境适应、学习、交往和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意图缓解学生暂时的情绪紧张。
现在高校常用的教育方法主要有两种:榜样教育法和个别咨询法,这两种方法在对高校贫困生的教育方面起了较大的作用,但是仅仅期待这两种方法就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积极的探寻更好的更适合每个个体发展的教育方法。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人员数量和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塑造者,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从总体上来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人员数量和素质依然令人担忧。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兼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要开展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2006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该规定于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要求,“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配备应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配备研究生辅导员,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二,高校专兼职心理咨询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专职的心理咨询人员和学生比例也应该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有效的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国家要求的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师生比为1︰3000,实际中很难达到。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素质堪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选聘标准:“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总之,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出现和存在不是一个偶然的、短期的现象,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这个问题也会不断显现,这将使对高校贫困生的教育步履维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在实际中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教育工作,看清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同时我们还要针对这些问题,积极探寻一条适合并且可行的教育途径,为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任苏民.叶圣陶德育思想研究[J].教育研究,1994,(9).
[2]林良夫,吕澜,费英勤.高校贫困生助学策略管见[J].教育发展研究,2004,(3).
[3]黄雅燕.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5).
[4]苑素梅.试论精神教育对贫困大学生的重要意义[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9).
[5]朱英萍.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化教育[J].中州大学学报,2004,(3).
[6]林莉.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体系创新初探[J]高教探索,2003,(2).
[7]何建娥.贫困对贫困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关键词:高校保卫;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45-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腾飞,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校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为此,高校的招生办学规模逐年加大,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人数的增加给学校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课题和新挑战;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来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非常有实践价值的教育舞台,因此,作为高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部分的高校保卫工作,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的又一个落脚点;因此,在新时期,如何与时俱进地开展校园保卫工作,从理论到实践的加强对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变以往大学生对校园保卫工作不适当的理解和认知,是当下高校保卫工作上的一个挑战点,也是改进校园保卫工作的重大机遇期。
一、加强校园保卫工作的现实要求
当前,我国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完全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有的学校已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可见,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在高校的教育管理环节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虽然我们给予了重视,但仍然存在这样那样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结合实践,当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在教育实践的细节上开展深入的工作,为此高等学校的保卫工作应当顺应思想政治教育多层次开展的需要,积极配合,加大关注度和加强具体实践活动的开展,以保卫学校的安全稳定为前提,以保证学生的思想政治稳定为出发点,以完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局目标。在校大学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其价值观、人生观在这一时期得到彻底塑造;培养一个具有崇高价值观和高尚人生观的新时期优秀大学生,应当成为高校保卫工作开展的核心价值目标。为此,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到高校保卫工作当中去,把塑造人的优秀品质作为高校保卫工作的追求目标,这也应当是新时期高校保卫工作的内在本质。
相对比来看,从前,我们的高校保卫工作,对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学校里有违法违纪的行为,大部分都是简单地交由相关部门处理,比如说对于学生有打架斗殴,偷盗等行为的,简单地将其交由所辖地公安部门处理,而忽略了从思想根源上对肇事大学生进行教育,其实效是治标不治本,严格意义上讲,这样开展工作本身就是失职,具有不客观性,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同时,简单地处理此类问题,不但没有起到教育和塑造的作用,反而间接激化了学生的对立情绪,造成肇事大学生的进一步迷失;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到高校保卫工作的实践中去,是当前高校保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高校校园保卫工作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的最直观方式,也是当前校园保卫工作开展的正确途径,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从细节上来看,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迫切需要加强高校保卫部门对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各类不良的社会负面影响因子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和侵染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客观事实;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拜金主义和个人享乐主义横流自是必然;加之信息化社会里,网络媒介高度繁荣,为黄赌毒的传播提供了天然便捷的载体,加之大学生充裕的时间和相对较少的来自家长和老师的约束,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的现象比比皆是;种种社会毒瘤严重侵染着当代在校大学生,削弱了他们的意志;我们知道,大学生处在价值观、世界观成型的关键时期,往往自我控制和自我辨别、鉴别意识较弱,十分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如果让已经受社会不良习性影响的学生影响到周边成群的同学,其带来的校园恶劣影响将不言而喻。
2.处于人生关键成长期的大学生,在心理承受力方面所面临的各类挑战所带来的各种不稳定因素
高校是一个封闭的小型社会生态体,学生的组成各种各样,从具体分类来看,有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也有连基本生活费都要靠做兼职自己争取的;有出生在大城市的,也有来自农村的;有来自西北等生活习性很鲜明地区的,也有自小生活在中原文化核心区域省份的;在校大学生本身呈现出来的种种不同,都会带来这样那样的压力,有压力就会有挫折,有挫折就会带来校园安全隐患;从近年来全国高校爆发的安全事故案例来看,都是因为学生在面临各种压力后无法得到排解和疏导所致,这些现象的本质要求高校的校园保卫工作必须得到加强和重视。
3.高校保卫部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独特地位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成功的素质教育对于学校来讲,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成功与到位,以树立起学生爱国,爱党,爱民族等优良的思想素质为目标;而高校的保卫部门就承担着高校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严格责任,既是一种教育的义务也是国家赋予的教育权利,是权利和义务并存的整体,是国家教育体制里,为国家对学生进行政治素质把关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在校学生走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在政治素质教育方面把关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高校保卫部门所开展的工作意义非凡而且影响力深远。
二、高校保卫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校园保卫工作具有事前预防,事后监控及处置的特性;其属于社会综合治理的范畴,高校保卫工作所面对群体的特殊性,以及高校保卫工作的特质及涵盖内容的广泛性,使得高校保卫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大难度;为此,如何抓住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迎难而上,是有效开展此项工作的前置问题。有良好的心态,再通过找突破困难的途径和方法,是首当其冲的步骤。通过实践,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为蓝本,在高校保卫工作中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是搞好高校保卫工作的一条捷径。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高校校园保卫工作的重点在预防措施;预防措施的开展是杜绝事故发生的前提,其实效性也显而易见;因此,做好预防也就从根本上治理了校园保卫事故的发生。从预防的角度去看校园保卫工作,是抓问题的主要矛盾的方法(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践行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可行手段),解决了根本矛盾,就可以从问题的源头上解决校园保卫中的安宁、稳定的问题。综上,高校校园保卫工作的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和开展,要从思想意识的高度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应用在高校保卫工作的重大意义。
三、在高校保卫工作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从高校校园保卫工作的具体分工来看,高校校园保卫工作分为学生户籍管理、校园安全维护和防范、校园安全秩序的维护和管理、校园消防的安全维护和管理、校园安全事故的先期处置等。可见,校园保卫工作的每一项都关乎着学生的切身利益,关乎着高校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保卫工作既应注重学生的利益需求,又要深入从思想意识深度、行为举止的严格规范要求两个方面切入;由于在校大学生身份和心理所表现出的特殊性和典型性,要求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应采取以德化人、以理服人、理德并举的方法;注重干实事,办实事,形成一个千方百计完成保卫工作的局面;实事求是解决学生的实际需要,寓管理于服务,寓教育于帮助之中。
长时间以来,高校保卫工作处在一种低阶段的发展怪圈。无法与时俱进,无法针对大学生的特殊心理进行适时调整管理,停留在处理问题的方法生硬而又高压迫,究其原因,是没有有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去开展具体工作;具体来讲,面对犯错误的在校生,采取简单的拉架势,摆冷面孔的方式,造成了犯错误的学生在心理层上的接受困难,在思想根源上的认识困难,在保卫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上的失态。通过近期的归纳探索,高校保卫工作应当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去具体开展和落实,所取得的实效明显,这其中又以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辅助以灵活的手段方法效果最佳。
为此,高校保卫工作的良好开展,应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的手段为台阶,以良好的心态为保障,三个原则相辅相成,不可缺一。其中科学的手段应当是循循善诱,沟通和教育相并举的手段;良好的心态应当是管理人员对学生应当具有的耐心、善心、感化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友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高校保卫工作的实践反复证明,大学生犯错若无有效得关注、纠正,预后,会造成其学业上,价值观念上,人生道路选择上几个层面上的严重受挫,以致助长其最后走向犯罪;反之,如在其犯错初期,通过思想教育的方法,加之及时的沟通、匡正,其预后会好得多。在高校保卫工作的当下,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及时、全方位沟通,了解,并深入探究其在校期间的所思所想,了解其思维方式的特殊性,有时效性地开展教育、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务之急。对受社会阴暗面影响较深的学生,用情感干预,以讲道理、博感情的方式教育之;核心点还在于沟通二字,沟通是基础,是灵魂,是工作产生实效的法宝,以此到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在的效果。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应当注重德育和思想政治觉悟的培养两个方面,这也是其称其为人才最重要的两个方面;高校保卫部门在塑造具有德育和觉悟两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上具有重要作用,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塑造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2000.
>>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路径探析 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探析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作用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浅析 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移动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析 高校图书馆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我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基于真人图书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高校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探析 论高校图书馆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构建 浅析高校国防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DB/OL].
参考文献:
[1]张莉.谈移动阅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唐山学院学报, 2013,26(5):106-108.
>> 创新军训模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策略研究 创新军训模式,凸现育人特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研究 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路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 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浅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05-16.
[2]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的意见[Z].[2001]48号文件.
[3]郭一清.大学生军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7):196-197.
[4]郭金峰,任建蕊,张义峰.浅谈大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J].河北企业,2009(7):71-72.
[5]龙双喜.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知识的肤浅化及其原因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204-206.
[6]焦建军.由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的可行性分析[J].学理论,2010,(17):221-223.
关键词:网络媒体 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 途径
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手机端即时通信使用保持稳步增长趋势,使用率为91.2%。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互联网这个被称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交往、娱乐等行为方式,尤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道德、心理、行为习惯。但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机遇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21世纪网络化信息化时代,面对我国互联网爆炸式发展状况,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专门强调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运用技术、法律、行政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怎样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不断增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成为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崭新课题,尤其对于刚刚成立的高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和其他院校的大学生相比,具有自身明显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类型层次比较复杂,有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职高毕业生以及五年高职毕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在行为上自我约束力不强,思想活跃但却相对散漫。心理问题尤其是自卑心理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显得更为突出。他们认为进入高职院校是考不上名牌大学的无奈选择,而且在就业时还要面临单位的“不认同”甚至是“歧视”。这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使得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或者过分不冷静,走极端,或者逆反心理较强。作为青年大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自我意识、人生观都日渐成熟,但由于自身心理上的不独立或者没有独立的社会角色定位及社会风气等诸多原因,又使得他们对道德行为的要求和监督还不严格,出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节。高职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还很难在精神世界上与网络本身追求自由、公平、效率相匹配,很容易造成道德人格方面的缺失,在网络世界迷失自我,荒疏学业、事业、也荒疏了自我心灵的完善。如何在网络环境下的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和规范高职生科学、合理、正当、安全、有效使用网络,推进网络文明、网络道德及网络文化建设,是摆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媒体工具大众化普及化,新媒体之间的软件和硬件通用化得到了加强,新媒体正日益渗入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的学习领域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研究好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才能利用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才能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正确使用新媒体引导大学生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培养符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本课题选择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作为主题,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此能引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进一步探讨和关注。
一方面,在理论上该课题以为指导,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内容和教育观念,提出在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时的对策。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向前发展。
另一方面,在实践上对于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影响,有利于我国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等,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们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至关重要,从国内外现状来看,很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迄今为止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吴俊清[1]认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第三课堂”,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的优势,从“建好网、管好网、用好网”三方面深入研究,做好新时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广泛调研并结合本校的思政教育网站建设实践,深刻分析了当前高校“网育”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提高高校“网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们获取信息,进行通信和娱乐的重要途经,关联着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在当前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发挥网络平台的积极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减少网络给高校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应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积极推进“在线交流”、占领博客阵地、加强网络管理等多种途径,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积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不断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容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必须符合网络本质特征和技术属性,必须坚持主体性、选择性、平等性、主导性、优化性等基本原则,还要创立和实施一系列的有效方法,包括“眼睛对屏幕”的信息获取方法、“思路对问题”的教育指导方法和“键对键”“心对心”的沟通交流方法。信息时代日益发展的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战斗性和实效性提出了严峻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的指导地位, 勇于应对各种思潮的挑战,强化人文精神,才能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增强生机和活力。上网已成为当今中国在校大学生一项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大学生道德价值判断能力降低,大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为此应针对性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教育工作者应大力弘扬文化主旋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总的来看,各学者主要是从网络背景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困境、必要性和对策上探讨这一问题的,针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研究的不多,针对新建高职院校的研究就更少了。思想政治工作在高职院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建设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的网络文化。
参考文献:
[1]吴俊清.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05):25-26.
[2]李智栽,黎平.试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5(09):395-397.
[3]王新华,陈向阳.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25(04):102-104.
[4]马B,李军,韩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种有效途径[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01):169-171.
[5]雷永汉.网络文化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3,(03):122-124.
[6]郑磊.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创新探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03(01):26-29+40.
[7]杨直凡,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7):35-39+42.
[8]殷子惠,彭云龙,韩妮.新时期高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7(07):99-102.
[9]张洋.网络文化视域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若干思考.
[10]王新华,陈向阳.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25 (04):102-104.
[11]汪灿德.论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28(04):122-125.
[12]燕晋峰.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德育研究,2015,(04):201+191.
[13]马静.高职思政教育的现状剖析与对策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110(03):25-26.
一、微信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首先,作为新兴的手机APP软件,微信在大学生中应用普遍化。微信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交流媒介,由于其具有鲜明的共享性、便捷性、互动性及平等性,不仅能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还能对大学生的视野扩展、知识更新、能力增强提供便捷的渠道,深刻的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形成。其次,微信可以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辅导员及班主任纷纷开通微信账号,作为一名普通的微信使用者,可以很好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也可以借助于微信朋友圈平台或是建微信群的功能,积极主动地向学生传播正确的健康的思想、言论,不受交流场所、环境及时间的限制,也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同时,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与老师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以免问题不断堆积,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1]。再次,利用微信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利用微信的时时功能随时随地的对某一热点事件进行评论、发表看法,这方便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双向互动,也可以使老师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的思想动态。师生间有效的沟通,能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认知认同,情感共鸣,使学生老师真正融为一体,从而使正确的思政主导和正能量能有效传播,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微信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