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卫生问题范文

农村卫生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卫生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卫生问题

第1篇:农村卫生问题范文

(一)我国不断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发展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指的是以县级医疗服务机构为龙头,镇乡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所为基础的卫生服务体系。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能够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卫生服务,同时也可以缓解农村地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了实现农村地区“小病原则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乡、大病基本不出县”的目标,自2006年,卫生部等部委制定并正式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该规划中国家预计投入农村卫生建设资金216.9亿元,这是我国投资力度最大的一项农村卫生服务建设规划。国家强力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经费保证制度机制,努力实现基本卫生保健服务覆盖全体公民的目标,特别是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自2009年至2011年三年期间,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我国45个县共安排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4 843个,其中包括71个县级医院、427个乡镇卫生院和4 412个村的卫生室。国家在45个县增加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较2008年多410个,其中村卫生室增加总数为291个。15 052个村已经建立卫生室,达到应建数的90.5%。在我国县级医院中,已经有半数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随着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农村地区也加强了对疫情的监测网络建设。农村地区已有100%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3.5%的医疗卫生机构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直报。国家也非常关注困难地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①和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给予了专项补助。对艾滋病、乙型肝炎、结核病、血吸虫病等严重传染病患者实行免费或低收费治疗。

(二)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注重乡村医护人员队伍的建设。农村地区医生素质及医生人数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根据国发办[2011]31号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我国要进一步完善乡村医护人员队伍建设②。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员技术偏低且长期处于人员不足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不断增加医务人员的数量。截至2011年6月底,县、乡两级医疗卫生从业技术人员较2008年增加7 889人。村卫生室的卫生人员增加了1 076人。同时,我国也加强了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力度,并安排部分培训专项补助经费,对农村地区的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大规模的岗位培训。从2009年至2011年,我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接受各类培训的人数达13.47万。提高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

(三)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使农民医疗保障得到整体提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成为关系国家大局和民生的根本问题。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为农民谋福利的重要工作之一。2002年10月,国家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该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农民自愿参加的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方式主要来源于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关系到我国几亿农民的利益,是深化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从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实施以来,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的大规模资金投入。到2008年底我国已经建立了全面覆盖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③。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人均筹资水平由2003年的30元提高到2012年的300元左右。2012年,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且不低于6万。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保障了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在减轻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的同时,缓解了农民因为疾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

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建立权责明细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改革和创新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全面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农村地区人民健康保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城乡投入结构严重失衡,农村医疗卫生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财政支出费用比例也有所提高。但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仍然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同城市相比投入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50.32%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但是我国的财政投入多半集中在城市,80%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政府用于农村卫生事业的投资费用比例偏低,在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的投入方面也存在不足现象。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农村基础医疗卫生条件差且建设能力有限。虽然农村地区的卫生室数量有所增加,但仍然存在卫生室布局不合理、资源总体不足的现象。在药品配备方面,现有农村卫生所、社区医疗卫生站所能够开的药品种类仅有118种,可以采用的注射针剂也只有18种。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所拥有的医疗器械更是十分有限,设备更新周期缓慢,医疗器械老化,与城市医疗情况相比悬殊很大。农村的就医环境也不容乐观,由于资金有限,无法对就医环境进行修缮和改建,很多街镇卫生院用房多为七八十年代建设,房屋大多数陈旧破损,面积不足。很多村镇的就医环境已不适应医疗卫生现代化和群众的健康需求。

(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滞后,技术人才缺乏

我国农村地区医疗人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技术人才缺乏。农村地区的医院吸引留住人才能力也十分有限,人才主要都集中在交通方便的县直医院或效益比较好的乡镇卫生院,很少有人喜欢到偏远山区工作,特别是本科应届毕业生更不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人员,普遍学历偏低,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仅占14.5%,75%的医疗卫生人员没有正规学历。且农村地区医疗卫生队伍老化、现有技术落后、技术教育和培训不足,这些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人员素质也直接关系着农村地区人口的生命和健康。据统计,我国乡镇卫生院中20%不具备计生能力,50%不能进行下腹部手术。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偏低,村卫生室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资质的人员数量不足,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一些主治医师虽然有相关医疗资格证书,但仍存在年龄偏大、基本素质低等问题。一些年轻的医生更是存在水平不足、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问题。部分庸医因为不懂医术,开大方,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等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此外,农村还存在游医难以管理的现象。很多没有专业技术的假冒医生通过欺骗,不仅治不好病还骗取钱财,对农村人口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很多不法药贩将假冒伪劣和城市过期药品倒卖到农村,这给农村地区的医药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员的素质已经成为制约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瓶颈。

(三)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管不到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程度还比较有限

从监管保障机制来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我国应该进一步明确农村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形式规范和保障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建设和投入。对各级政府的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内容、进程、资金等方面予以明确的规定,并对各级政府所提供的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和数量进行有效的监督。从法律的层面来看,通过法律来监督政府公共服务行为,也是维护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保障。从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来看,农民参与监督也是提高政府公共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农民来自基层,更加明晰基层公共服务的具体要求。他们可以通过公共问询、行政问询等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来看,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医疗机构网点分散、规模小、设施简陋、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的现象。农村大多数的群众依法保护自身权益和自我防范意识不强,加之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管不到位,农村基层药品市场的监管一直比较薄弱,部分农村基层单位药品质量不过关。受我国基层医疗现有的体制机制影响,农村地区的诸多卫生所都已转为私人性质,乡镇卫生机构已没有领导卫生所的权利。即使是上级卫生部门也只是在特定时期,就特定的问题进行排查,很难做到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实时监督。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由于还未建立统一的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市外诊疗监管往往只能采取外出实地核实或者是电话核实等原始办法。高昂的监管成本往往制约监管机构监管的频率和力度。另外,我国新型农村医疗的保障程度还比较有限。如表2003—2012年新农合开展情况所示,虽然我国新农合参合人数及参合率逐年提高,但是其社会满意度仍然很低,社会满意度低主要源于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低的担忧。

虽然2013年,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中央财政对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分担比例也分别从2012年的65%、55%提高到80%和60%,对东部地区的补助比例也相应提高。但是总体来讲,因缺乏集体经济和其他社会慈善资金支持,受制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及地方政府财政投入总量的限制,我国新型农村医疗的保障程度还比较低。此外,新农合的保障范围有限。新农合主要是以大病统筹和兼并小病理赔的农民医疗互助制度,例如门诊、跌打损伤等并不在新农合的保障范围之内,这使得农民实际受益的范围并没有预想的大。很多农民也因缺乏风险意识不愿意参加新农合,他们只从自己短期的利益得失考虑,认为自己目前身体状况良好,小病又不能报,加上门诊报销费用偏低没有必要花冤枉钱参加新农合。少数中老年农民虽然想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还存在因经济困难无力按期缴纳新农合参保资金的情况。还有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因其流动性大不愿在本地缴纳新农合的情况。部分参合农民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态度、诊疗质量不满意,或者认为报账程序过于繁琐而停止缴纳。

三、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纯公共产品和半公共产品。在推进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彰显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强化农村地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打造“农民健康工程”的重要途径。

(一)以政府为主体,积极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是纯公共产品,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针对我国目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政府要积极增加资金的投入量,用来加快基层医疗建设。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及财政部、发改委、卫生部《关于印发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的通知》都指出农村公共卫生经费的重要性,并强调一定要保障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并进行统筹安排。政府的经费投入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环境的滞后状况。要加大对我国村镇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整合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资源、改善医疗基础设施、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解决我国基层医疗房屋、医疗设备不足的现状。为农村地区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工作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另一方面,政府应动员全社会参与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中。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和投资主体参与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中。

(二)加强人才培养,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才队伍

政府要更加重视并制定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培训计划,加快培养面向农村地区的医学人才。我国可以通过制定更优惠的政策引导并鼓励本科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和城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或轮流下派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边远山区卫生院工作。目前,该政策已经在我国部分省市实施,部分省市规定凡是晋升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两年以上。在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方面,应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一方面要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更新医学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求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疗人员必须达到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初级以上执业资格。同时,对乡镇卫生院应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例如在招聘大专以上毕业生时,要使其待遇与大城市医院人员一样。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要进一步推行全员聘用制,并采用竞争上岗、按岗择人、按事定岗、择优聘用的原则,形成具有激励机制的人事管理制度。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要进一步推行绩效工资,按个人业绩定报酬,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原则。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大力提倡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学生和老师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例如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①就可以通过发挥城乡志愿者,推动和鼓励具有医疗卫生专业知识背景的志愿者到农村提供义务医疗卫生服务项目。

(三)统筹城乡医疗卫生发展,着力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统筹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要通过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不断地加强农村地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不断加强城乡医院之间的对口支援,促进医疗资源纵向共享,推动城市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统筹城乡医疗卫生发展也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健全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的互动。医改也应把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作作为改革的主体。通过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改革,形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局面。同时,通过抓住影响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创新。要建立高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形成以县直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为中心,镇乡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所为基础的三级医疗预防卫生保健网络。强力发挥该网络的整体功能,注重相互之间的衔接、畅通和互动,使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有机结合。

(四)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进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第2篇:农村卫生问题范文

关键词:卫生院中毒护理饮酒患者护理高血压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36-02

1加强对农村各类中毒的护理

当前农村中毒多为食物、农药、煤气等。其中农药中毒较为多见,以有机磷农药中毒为主,据调查,75%的病例和50%的死亡病例都发生在7、8、9月,生产性中毒防治重点人群是男性,非生产性中毒人群是女性。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有人建议护士最好建立2条静脉通道,使用解毒药在消除毒物的同时必须早期足量、快速、反复地静注阿托品,一条静脉通道滴注阿托品,另一条滴注解毒药等其它药物。护士应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使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利呕吐物排出,防止窒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血氧饱和度、皮肤是否干燥无汗、肺部湿鸣消长、心电图变化。由于乡镇卫生院或医院,医疗条件有限,可在简单处理后立即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农村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毒蕈(毒蘑菇)和谷制品,果蔬、肉与肉制品次之,此外还有因食用酵米面、豆制品和有毒种子等,由于当前追求食用野生无公害的山野菜,大量的毒蕈(毒蘑菇)被误摘误食,此类中毒多发病较快,且无特效解救药品,病人十分凶险。为此,建议在各地区对当地野生蕈、山野菜种类进行调查,掌握更多图谱样品资料,制定有毒植物图谱。也建议护士走入乡村,利用黑板报、村广播,多宣传毒蕈(毒蘑菇)受害病例,加强农民食用蘑菇的警惕性,避免悲剧发生。

2加强对农村饮酒患者的护理

在农村农民经常在一起饮酒、聊天,但是这种饮酒程度逐渐演变成酗酒程度。农村里的男性得脑血栓的比较多,这是多少与饮酒过度有关。媒介上酒广告的误导,也使农村居民饮酒率上升、开始饮酒和饮酒高峰年龄提前、酒精依赖者增多。在吉林很多农民都有较为保守的传统观念,认为能喝酒是英雄,这些错误的观念对于饮酒率和酗酒率的增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笔者主张有针对地酗酒进行筛查、调查建档,进行跟踪服务,实行动态管理,护士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饮酒教育,这种教育的重点更应当放在其家属身上,让多个家属监督其饮酒量,往往能起到很好效果。

3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3.1心理护理。有很多时候农村老人对自己身体健康并不重视,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即使感觉不舒服也不治疗,能挺就挺,只有到非常严重的时候才治疗。事实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一般价格都很便宜,农民也可以消费得起。高血压治疗效果与患者配合程度及经济条件有关,根据患者经济承担能力,建议医生选择价低、药效好的药物,多介绍药物的相关知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一些农村患者文化水平不高,自我认为社会地位低,均有很强自卑心理,护理人员要真诚、热情对待患者,使患者与医护人员由陌生到熟悉并产生信任感,使心理护理能正常开展下去。使患者保持心理平静,分散其对疾病的注意力,努力淡化患者有病的观念,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缓解其内在和外在心理压力。通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阻断心理因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恶性影响。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患者在医院接受心理护理时间比较短,长期在家中服药治疗需要家属不断进行心理护理。因此,要向家属介绍高血压治疗特点,为患者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家属主动与患者交谈,不能有忽视和冷漠。只有通过创建和睦相处的家庭环境,加强与周边人群的正常交往,才能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有利于血压控制。

3.2饮食护理。有文献报道,高血压患者春季饮食以牛乳、山药、木耳、薏仁、银耳为主;夏季饮食以鱼、芹菜、洋葱、绿豆汤、冬瓜汤为主;秋季饮食以萝卜、番茄、香蕉和南瓜为主;冬季饮食以瘦肉、海水鱼和豆制品为主。但是,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完全遵循这样的食谱还有一定困难,可以芹菜,冬瓜汤、萝卜、番茄、豆制品为主,低盐、低脂饮食,不要食用腌制品,尽量少吃猪肉或是猪油。饮食要荤素搭配,粮蔬合用,粗细混食,不能只凭自己喜爱而偏食。忌食有刺激性的浓茶、浓咖啡、生姜、辣椒、胡椒面和辣椒,因为刺激性食物能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影响睡眠。需要指出的是,有刺激性的大蒜对高血压有很好食疗作用,应当提倡多吃。由于饮食习惯受到习俗、认识和经济状况的影响巨大,因此要改变其中的不科学成分,必须对患者进行反复多次强化,护理人员还需要传授大量健康知识,所以护理人员承担的饮食健康教育工作对高血压控制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3.3老年高血压鼻出血护理。临床上老年人高血压常能导致鼻出血。中老年人鼻出血以鼻腔后端、中鼻甲、中鼻道及嗅沟等隐蔽部位为主,出血量大,不易控制,且老年人体质弱容易发生生命危险。高血压鼻出血常需要鼻腔填塞止血,鼻孔填塞时要注意在外面把后鼻孔塞子连线牢牢固定,叮嘱患者及家属切勿擅自松解鼻腔填塞物;鼻腔填塞物取出后,应用滴鼻剂滴鼻收缩鼻黏膜血管及抗感染治疗,嘱患者动作轻缓,忌低头、用力、久蹲等动作。护理人员要提醒患者不挖鼻腔或用力捏鼻子,避免鼻损伤,避免有害空气和微粒的刺激,保持鼻腔湿润,注意解除患者便秘,防止用力排便导致鼻出血。高龄患者实行鼻孔填塞止血,有可能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导致呼吸暂停。对于鼻孔填塞时间较长的患者,还应观察是否有耳鸣、咽痛及体温升高的现象,做到早发现并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第3篇:农村卫生问题范文

____镇是我市经济百强镇、市级中心镇,幅员面积132平方公里,辖28个村居、168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8万余人,为全县第一人口大镇。近年来,较大的人口生产生活压力和较快的经济发展,一度对该镇环境卫生状况带来不小冲击,特别是老集镇所在地及其周边村居的脏乱差现象尤为突出。为此,____镇将村镇环境卫生整治列为重要工作,深入发动、全民动员、以建促治,整体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一、基本做法

(一)认识提高度。正确、统一的认识是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前提。为此,该镇着力在提高认识上想办法。一是严考核。连续两年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纳入重点工作,对该项工作“逢会必讲、进村必看、每月必查、每季必评”。出台村居环境卫生考核评比细则,明确目标任务。与村居签定目标责任书,于今年上升到对村居工作考核“一票否决”。二是建机制。逐步建立“政府引导、村居主体、单位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即镇政府以奖代补,对国道326沿线村居、平江河、太平河等入境河流沿岸村居每年以奖代补1200元用于保洁清漂,并以召开现场会形式每季度评比一次,对工作开展较好的村居按人口多少进行1000—1500元的奖励,减轻村居在工作中的资金压力。具体工作由村居负责,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联动,每户每年自愿缴纳约60元的卫生管理费用,合力助推工作开展,工作推进较为顺利。

(二)主体扩广度。广泛、有力的参与主体是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基础。为此,该镇着力在扩大参与主体上下功夫。一是强宣传。坚持宣传教育、引导监督相结合,通过入户宣传、文艺演出等方式,提高群众知晓率。充分发挥老年协会、老年健身队作用,精心编排文艺节目,弘扬文明风尚。二是促规范。各村居因地制宜,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行量化管理,纳入村规民约,进一步规范群众卫生行为。三是造氛围。积极进行正面宣传,树立先进典型,每季度评比一批文明卫生单位、村居、文明卫生户,营造村看村、户看户、学先进的比学赶超氛围。

(三)工作推深度。扎实、有效的工作推进是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根本。为此,该镇努力在工作推进上求突破。一是建设带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变农村面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大“一池三改”的实施力度,已建成沼气池2860口;引资2700万元动工建设天然气工程,铺设主管网23公里,将使6万余人用上清洁能源。二是创建推动。按照生态创建标准,坚持政府引导、村居自治、群众参与原则,采取“以奖代补”及“以卫生养卫生”方式,积极创建“美丽清溪”,溪西、大寨等6个环境优美的村庄脱颖而出,力争建成市级美丽村庄。实施绿化、净化、硬化、亮化“四化”行动,去年以来,全镇植树造林1842亩,清理河道、堰渠白色垃圾32公里,硬化乡村公路20公里、人行便道18公里,为11个村安装路灯628盏。三是管理联动。成立环卫工作所,建立环卫专抓队伍,在集镇聘请垃圾清运、保洁人员18名,各村居落实1-2名环卫人员。先后投入200万元,采购洒水车1辆、垃圾转运清运车11辆,安装果皮箱200个、垃圾箱30个,修建垃圾池186个。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管理,村居容貌焕然一新,脏、乱、差现象根本改观。

二、主要问题

该镇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断地探索中,也发现并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无专业规划。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无一蹴而就之法,也无一劳永逸之法。要想彻底解决当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缺资金、少场地、易反弹、垃圾处置不科学等具体问题,编制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管理方面的专业规划,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目前,____镇尚未启动相关工作,导致该镇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处于观望或是盲目状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项工作的持续、有效发展。

(二)缺专项资金。该镇有21个村居卫生基本实现了常态化管理,其经费支出情况为:每村平均1个保洁员,月均工资1200元,每年小计30.24万元;外加修建垃圾池、垃圾转运车及燃油费、专项整治费用,各村约为2万元,小计42万元;总支出约为72万元。收入情况为:按户均每年60元收费计算,除外出务工人员外,应收29.13万元,实收13.27万元。加上镇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政策,补贴资金约10万元,总收入为23.27万元。所以,21个村居有近50万元的资金缺口。

(三)基础配套弱。据估算,全镇每日新产生垃圾15吨,垃圾中转站日均转运垃圾7.5吨,意味着全镇约50%的垃圾采取深埋或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另外,该镇每日产生生活污水约为1800吨,且未实现雨污分流,约有60%的生活污水属于直排;正规划建设的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也仅为1500吨,建成后也只能解决集镇所在地及其周边部分村居的污水处理问题。

(四)协同管理难。比如在河道污染整治方面,该镇河道总长约86公里,太平河、平江河等河流途经该镇12个村居。今年来,该镇虽花费5万余元、先后两次对主要河道的积存垃圾进行彻底清理,但由于机制、意识等原因,部分企业、群众利用雨天、晚上、不检查之时等“特殊时段”偷排、漏排、私倒污染物的情况仍然存在,河道污染治理效果大打折扣。

三、工作建 议

(一)借力乡村旅游,助力“基础完备化”。旅游获誉“无烟工业”,在于其效果好、可持续,加之“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概念的出台,加快我县旅游发展势所必然;____镇乃至我县景点的特点在于散、小、多,走乡村旅游之路是最佳选择,而清洁卫生的乡村环境则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要求。建议:一是借力我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之际,把村居环境卫生规划纳入正在编制的乡村旅游规划,对乡村环卫设施进行系统规划。二是抓住乡村旅游基础建设、农民[:请记住我站域名/]新村建设、生态移民搬迁等机遇,逐步完善村居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并规划做好村居的绿化、净化、亮化、硬化等工作。在这点上,____镇在今年首届油菜花节以及正在进行的“龙凤花海”景点打造中已有成功探索,星寨等村居的基础设施得以有效改善。三是加强项目论证,严格项目审批,规范项目建设,确保不增加新的污染源。

第4篇:农村卫生问题范文

一、巧设疑问使教学内容问题化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处处设疑,“于不疑处有疑”,去撞击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波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从而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而问题的设计要做到准确,巧妙,难易适当,有启发性,实效性而且要把握好发问的时机,这样才能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学《荷叶・母亲》一课,我在指导学生读课文前,先让学生观看大屏幕上文中的《荷叶》大插图,然后说:“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感情,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冰心的诗中有许多歌颂母亲的诗句,你知道吗?学生马上会读起本课的诗句或者他们知道的冰心的诗中歌颂母亲的诗句。然后对学生的表现表示赞赏,接着我说:“在这几首诗中,把母亲比作荷叶、春光、鸟巢,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依恋。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样通过农村学生熟悉的荷叶插图谈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通过巧设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打开思路,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效果还会更好。

二、妙用教法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常言道:教有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说的就是教法问题。有的人说教语文还不简单,不是让学生读课文、说段意,就是让学生写生字、组词、背答题。其实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教法现在已经陈旧,教学手段单调,不适应新时期的教育了。因为这种语文教学缺乏新意,难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其实除了让学生练习听说、读、写、背以外,还可以演、唱。甚至即兴创作,那才是最高境界。

三、学法多样使学生学习方法灵活化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妨多教会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语文的方法很多。学生可以用以下一些方法来学习。

(1)学好课本知识。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学生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学习能力。

(2)注意课外积累。在紧张的学习阶段,初中学生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只要有机会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这样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更多知识,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

(3)加强写作训练。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自己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四、张扬个性使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化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千方百计地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目的。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问,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主动发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益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疏导形式。例如:我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就指导学生去多角度阅读,这样读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读得有创意,能够提高阅读质量。

第5篇:农村卫生问题范文

美术课堂问题行为农村高中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学生纪律较差、上课做其它作业、不带学习用具、随便应付作业等现象。问题产生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如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学生美术基础薄弱、学校领导和家长的不重视、高考压力等情况。本文章主要是针对这些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研究其对策,让美术课堂的问题行为能有所改变。

一、问题行为的理论研究

1.美术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

对于这一概念,国内外专家有不同的解释,我比较赞同陈时见的解释。陈时见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或教师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定、程度不等地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它的阐述综合了学生的因素和教师的因素。

2.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

我国学者有这几种分类:“第一种,把课堂问题行为分成影响他人的破坏性问题行为和不影响他人的轻度问题行为两类。”

“第二种,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外向性问题行为和内向性问题行为。”外向性问题行为如相互争吵、做怪相以惹人注意等,直接干扰课堂正常教学活动的攻击型行为。内向性问题行为如发呆、胡涂乱画等不容易被觉察,对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不构成直接威胁的退缩。

“第三种,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适三种类型。”

“第四种,把课堂问题分为六种,即隐蔽性违纪行为、轻度矛盾冲突、不遵守作息制度、不服从教师、扰乱和恶作剧。”

二、美术课堂中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般会把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归咎为学生本人,但事实并非如此,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一定是有原因的。为此我专门设计一份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主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身心不协调导致的学习畏难情绪。客观因素是自我价值得不到满足,高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升学压力大。

2.教师的素养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教师的定位不准,教学语言的艰涩,教师本身过于专注技能练习。

3.非协调性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不协调是影响教育实践活动不成功的重要因素。

4.美术课程内容的局限性

课程内容对于农村学生显得偏多、偏难,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美术工具的多样,很多工具用一次不用,农村学生觉得增加经济负担不愿意花钱购买工具。

5.美术课程教与学的分离

美术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总称,是为了完成美术学科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采用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与学的分离,也是导致问题行为发生的因素。

6.美术教学评价的非多元性

传统美术课程的评价是一种终结性评价,它的特点是用简单划一的等地考核作为对学生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成果及课程实施状况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显然不能促进学生的评价标准,而新课程强调要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

7.薄弱的美术课堂教学管理

在学校里,一般老师和学校领导不重视美术学习,认为美术是小学科,还会发生美术课被其他主科占用的现象或是美术教师和学生在美术课上随便应付的现象。

综上所述,学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行为,固然是学生自身的行为,但教师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而且教师的某些行为会直接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

三、高中美术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1.科学整合美术教学内容

美术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没有作出统一规定,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学校具体情况和地方美术资源灵活选择教学内容。这就要求美术教师科学整合美术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我根据我校情况开发了几门校本课程,如《纸浮雕》《树叶贴画》《玻璃压画》《剪纸》。这几门课程的特点都是材料廉价、趣味性强,适合农村学生特点。我是每学期上一门课程,从上课效果看还是可取的。

2.注重综合性教学法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许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新的尝试,开发探究出“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单元教学法”等。例如,我曾经听过南师附中李晓辉的一节课《最后的晚餐》。老师为了让学生体味画中的意味,就请同学们表演作品中的情景,只见大家点着蜡烛,说着台词走进教室,教室变成了一个表演舞台,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整个过程丰富有趣,同学们的热情都被调动起来,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谈论作品中的人物,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样以表演获得的情感体验会让学生学得快乐。

3.坚持多元评价体系

评价在美术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评价时要注意评价的内容明确而有目的;评价语言具体而有针对性;评价时间及时而灵活。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注重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以及新的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引进,我们能够运用的评价方法变得多起来。评价方法只有与具体的教学情境相适应才有实施和推广的价值,否则就只能束之高阁。

4.建立有效控制课堂问题行为的反馈机制

“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美术学科活动中来,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掌握基本的美术语言表达方式,并能学会简单的美术欣赏的评述方法,教师需顾及学生的接受状态与学习情绪,维持课堂秩序,营造课堂氛围。因此,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进行组织教学,以保证全体学生精力集中地正常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细致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变化,及时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各类偶发事件,善于运用智慧,抓住问题的契机,化解各种问题行为。建立课堂问题行为的反馈机制,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信号暗示、直接明示、运用幽默、创设情景、有意忽视、间接批评、正面批评、适度惩罚。

当然,本文所提出的美术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也不是万能的法宝,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具有偶发性、突发性,需要教师凭着教学机智、教学经验等灵活应对,而且,也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应付各种问题,本人能力有限,研究时间也较短,研究也不够深入,面对复杂多样的美术课堂学生问题行为,我真诚地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立足自己的课堂,正视学生的问题行为,妥善地解决好,做一个快乐幸福的教师。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堂管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4.

第6篇:农村卫生问题范文

【关键词】 树立自信;参与竞争;学会沟通;自立自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城镇化建设也是当今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但由于农村进城学生其父母的文化水平、传统教育观念、家庭经济条件、复杂的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产生心理失衡,导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现借此平台,就如何解决农村孩子进城中出现的心理障碍以及不良行为畅谈肤浅体会,以供同仁斧正。

一、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自卑的学生往往缺少集体荣誉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找出农村进城学生产生自卑的具体原因,并进行正确的引导。

1.了解和尊重学生。青少年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农村学生进城后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不如城市学生,久而久之,会产生自卑感。因此,教师要多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有的虽然暂时学习成绩落后,但却很有爱心;有的虽然不善言辞,却是个运动健将……教师要多给这些学生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帮助他们逐步克服自卑,增强自信。

2.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可通过正面教育进行引导;有的学生需要用“激将法”来唤醒他们的自信心,有的学生则需通过努力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有的学生则要经受某些“挫折”来增强心理耐挫力,逐步建立自信……教师要根据农村进城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实效。

二、克服嫉妒,正确参与竞争――竞争合作求双赢

嫉妒心理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正如培根所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悄悄地毁掉人间美好的东西”。

1.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农村进城学生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理智对待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客观看待别人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当自己遭遇挫折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和良策,而不是怨天尤人。我们要欢迎别人超过自己,更勇于超过别人。

2.学会与人合作,共享成果。“共生效应”理论认为:如果许多人聚合在一起,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相互交锋,经过思维的碰撞,就可能会产生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即产生1+1>2的效果。学会在竞争中合作,能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实现双赢或多赢,嫉妒心理就会得以克服。

三、 克服孤僻,学会沟通交流――寻找开启心灵的金钥匙

孤僻是一种不合群、内心寂寞的情绪体验。有些农村进城学生在平时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遭到别人的拒绝或打击,自尊心受到伤害,便不想与别人相处而孤芳自赏。经过长时间的固步自封,人际交往能力就更加得不到提高,从而产生孤僻心理及行为。

1.善于与人交往,优化个性品质。孤僻常表现为独往独来、离群索居,对他人怀有厌烦和戒备的心理。孤傲闭锁的心理,往往是某些学生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缺乏人际交往锻炼而逐步形成的。教师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孤僻的危害性,敞开心扉,摆脱孤僻与烦忧。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与他人多沟通、多交流,取长补短,享受并体会人际交往的温情与乐趣,在一次次的人际交往中得到锤炼和收获,加强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在交往中获取珍贵的友谊。

2.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高雅生活情趣能帮助学生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健康心理,能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科学、合理、有度的休闲,让生活充满欢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高雅情趣,例如:平时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班级文艺活动、体育比赛;双休日与同学一起打乒乓球、看篮球赛、旅游观光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消除孤僻心理及行为。

四、克服依赖,走向自立自强――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农村进城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有些学生一切都听父母指挥,甚至连起床、穿衣服、吃早饭、上学路上都要依赖父母的帮助才能完成。这些学生进城后,内心往往缺少安全感,很容易产生紧张、抑郁等情绪反应,影响心身健康。要克服依赖心理,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纠正平时养成的坏习惯,科学地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平时,多向独立能力强的同学学习,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要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遇到问题能自主选择、自主判断。同时,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勇于创新,大胆探索,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完成,善于反思得与失,纠正自我认识上的偏差,做到自强不息。

第7篇:农村卫生问题范文

关键词 农业单位;档案管理;升级;问题;对策;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306-01

档案管理晋升等级是事业单位档案综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同时也是一个单位管理规范化的缩影。广西属西部贫困地区,档案综合管理现代化技术相对落后,特别是农业科研单位更落伍。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档案综合管理水平也随之提高。为更直接、更有效地为广西“三农”工作服务,广西农业系统各单位在主管部门自治区农业厅的重视下,档案管理意识得到不断增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农业档案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单位根据档案定级有关管理要求,对本单位档案综合管理进行了升级工作。在自治区农业厅的指导下,根据规定“采取自愿申请,逐级晋升的办法”[1],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按照定升级要求,基本完成了档案管理定升级工作,实现了档案工作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为农业档案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农业单位档案管理升级后存在的问题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单位档案综合管理工作达到了档案管理国家二级管理标准。在管理级别提升后对有关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几年的跟踪了解,发现升级后在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领导重视不足。工作中发现,该单位每年都会把档案工作列入到单位的工作计划中,体现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但从工作最终结果看,实际工作中对档案管理工作仍重视不够。二是档案材料收集难度大。三是行文成文没有统一标准,与档案管理标准严重脱节。四是档案工作人员信息闭塞,交流学习机会少。

2 农业单位档案管理升级后工作对策

2.1 继续抓好档案管理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档案工作落实到实处尤为重要。档案管理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与单位业务发展工作息息相关。业务工作开展得再好,没有将其存档保存,以后想要再查阅利用比较困难。因此,应继续发挥在档案升级中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的作用,把档案工作纳入领导议事日程,抓好层层落实,进行制度化管理,发挥好档案工作在定升级时做到的规范化管理,使其在后续档案管理工作中起到推动作用。二是档案工作人员强化执行档案相关制度,促进档案工作开展。在档案整个管理工作中,档案工作人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起到承上启下、衔接促进的作用。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依靠规范化的制度,才能保证档案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发挥档案的作用。应该认识到档案升级只是给档案工作者创造了一个发展平台,并不是发展的结束,只有强化制度的执行,档案工作才能做好[1-2]。

2.2 加强档案督查工作的长期性,定期复查,使档案业务工作紧跟相应档案管理级别开展

档案管理定级规定了档案业务工作应遵循的要求,达到所规定要求,才可晋升,升级后工作应继续按规范开展,才能起到连续的作用,巩固达标定级所取得的成果。首先由单位主管档案领导牵头领导工作小组成员,应适时抓好检查督促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复查。可在每年年中、项目完成、会议结束等事件终了时督查。其次上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更应注重督促和检查已定级单位做好各类档案管理的后续工作,才能有效保证达标定级单位档案质量的长久性。实际工作中常出现升级后,部分工作又回到原点,没有严格按新的规定来做。甚至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档案管理都是应付上级检查,否则根本没必要花费这么大的时间、资金、精力去做这些没有经济效益的事。如果上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未经常督查,则升级单位的档案工作又会松懈。

2.3 加强档案管理制度执行力度,确保档案工作开展

档案管理制度是保证档案工作正常开展的有力措施。为了确保档案工作顺利开展,国家制定了档案法,各省市自上而下制定了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各单位都遵循国家、地方的法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本单位操作的实际管理制度。从国家到地方对档案工作都相当重视,为了档案的长足发展,国家、地方应严抓档案管理工作,从档案管理规范入手,制定档案的管理级别,不断完善,不断提升。同时加强向社会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同时也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一部分单位档案工作人员更换频繁,文化水平总体偏低,对档案工作敷衍了事,忽略档案管理。必须建立和执行好档案问责制,保证不随意管理档案。

2.4 强化档案业务工作开展,确保档案业务工作质量符合相应等级

档案工作晋升等级管理后,业务开展起来就有章可循、有范可走,全面形成规范化管理。一是做好档案工作计划、总结。档案晋升等级后,应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对照计划做好一年工作总结,并对照档案等级管理质量条件,进行年度工作质量分析,保持档案各项业务工作符合所达级别标准。二是严格按照晋升等级时制定的符合本单位实际工作情况的档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进行接收应归档材料,按保管期限进行分类、归档,做到单位形成的应归档材料及时归档,

及时入库,做到重要业务档案材料不缺失,及时归档[3-4]。三是发挥档案作用,提升档案管理部门的价值。档案的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保存资料而形成档案。档案是一项工作结束后的归宿,同时也是再利用的起点,只有档案潜在能量得以发挥,其价值才能实现。如果没有档案,就无法体现社会发展的进步,社会文明就无从追溯,档案工作晋升管理级别,是为了更好地为利用档案及编研打基础,做好单位档案的利用、编研,是档案工作晋升后的重中之重。四是做好档案库房管理。档案晋升时,库房要严格按照国标来验收,从技术硬件上确保档案的保管环境。有了硬件环境,平常主要工作就是加强做好库房防火、防水、防潮、防盗、防有害生物、防尘、防高温、防辐射等工作。定期检查保管情况,确保档案的安全,做到无丢失、无霉变、 无虫蛀、无差错。搞好虫害防治、温湿度的监测与调控,确保档案在适宜的环境下保存,进一步延长档案寿命。

2.5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水平

档案工作人员在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中是起主导作用的部分,档案的工作方向、最终工作成效都与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分不开。全面加强档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档案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档案工作人员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才能创新性地开展档案工作。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参加各门类档案管理的业务知识进行纵向培训,及时了解、掌握档案管理工作业务的新动态;二是进行横向档案知识交流学习,主要是与本系统各单位或者是管理规范化较好的单位多进行交流学习,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三是自学获得业务知识,通过档案学术刊物等进行自学,从而提高档案工作人员自身理论水平,提升业务水平。

3 参考文献

[1] 李维红.加强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J].黑龙江档案,2012(2):102.

[2] 宫十庆.浅谈高职院校档案管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2011(12):102,106.

第8篇:农村卫生问题范文

论文摘要: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总结宝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先进经验,从制度设计和政策执行两个层面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于2009年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2007年6月宝鸡市政府出台了《宝鸡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自试点以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宝鸡市推行的新农保筹资模式还被写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成为国家出台新农保试点指导意见的“蓝本”。如何在试点阶段开展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积累先进经验,总结问题,不断改进,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老年农民基本生活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都具重要意义。

一、宝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成功经验

宝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为基础,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救助等政策为补充,养老补贴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它从满足当前农民群众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养老需求人手,结合本地实际,提供相应的制度供给,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进一步推广积累了成功经验。

(一)因地制宜,建立适应当地发展水平的新型农村养老模式

宝鸡市农业人口279万,位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相对落后,地方财政收人也相对薄弱,农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传统的养老观念在广大农村地区仍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地处山区,耕地较少,土地保障功能正逐渐弱化,出外打工成为许多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留守农村老人的生活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对于养老的社会保障需求也愈发强烈。从供给角度来看,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系统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宝鸡市“敢为天下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水平,建立起财政负担得起,农民承受得起、接受得了,并且适应农民群众心理特点的“个人账户十基础养老金”的养老保险模式。并实行“捆绑式”缴费,对于弘扬我国千百年以来的传统文化美德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加大投入,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实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对于政府管理理念和职能转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新要求。宝鸡新型农场社会养老保险在筹资模式上的创新正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鲜明体现。从财政支出角度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投人是“新农保”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这种制度安排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保积极性。通过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宝鸡模式”不仅在陕西树立了典型,也为全国农村养老保险积累了经验。

(三)加强领导,确保制度顺利实施

好的制度更需要好的基层落实,政策执行地好,才能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在宝鸡,“新农保”的推行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各试点县(区)分别制定关于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各试点县(区)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标任务书,各乡镇政府又与各村签订责任书,把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组,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健全组织,配备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农保工作人员建立奖惩和激励机制,强化监督考核,以确保政策顺利实施。宝鸡市在“新农保”制度推广方面的具体做法也值得借鉴和学习。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宝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试点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其中既有制度设计层面上的,也有具体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一)制度设计层面

1、筹资模式中“集体补助”功效缺失。宝鸡新农保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宝鸡地处欠发达地区,各县(区)之间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农村集体经济并不发达,绝大多数农村并无相应的集体经济来源,没有能力去为本村农民缴纳养老保险费用,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试点地区集体补助部分不足10%。因此,筹资模式中“集体补助”这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效用不明显,并未对农民保费的筹集起到真正切实的作用,即使少数农村有集体经济来源,在制度设计中也没有明确的激励约束机制。

2、缴费标准较高,将少部分农村贫困人口排除在新农保体系之外。广覆盖性和普惠性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宝鸡市新农保的缴费标准是按上年度本县(区)农民人均收人的5%一30%来进行缴纳的。农民收人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而用于家庭成员看病、子女上学等开支又较多,部分农民收人水平处于本县(区)农民人均纯收人水平之下。由于宝鸡新农保实行捆绑制缴费,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大都实行按年缴费的方式,即一次性缴够1年的保费,如果家庭适龄参保人口较多,即使依照最低限度缴纳养老保险费用,仍有不少贫困家庭存在困难,这样就会造成将贫困人口排除在外的状况,导致部分适龄人员无力参保,60周岁以上的贫困老人不能领取养老补贴。

3、制度衔接尚不完善。我国当前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农民流动性较大,农民角色也在不断变换,宝鸡市新农保虽然在制度设计上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留有接口,但新农保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等制度具体衔接办法,目前尚未出台。此外,宝鸡新农保实行的是县级统筹,这就为新农保在各县、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方转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策的可持续性。

4、18一44周岁农民参保积极性相对不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18-44周岁这个年龄区间的人群参保积极性相对不高。一是制度规定,只要缴满巧年就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部分群众认为从18岁开始缴纳保费,还太早,时间过长。二是这一年龄区间人群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角色转换的可能性较大,由于目前各种制度衔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部分农民对这一政策还处于观望期。三是农民受认识水平和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注重眼前既得利益,过早的缴纳养老保险从观念上还接受不了。四是对于政策是否能够落实到位,可持续性怎样,部分群众还心存疑虑。

(二)政策执行层面

1、市、县两级财政压力大。增加财政补贴是宝鸡新农保的亮点,但也给当地市、县两级财政带了一定压力。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宝鸡市财政收支矛盾比较尖锐。目前市县财政新增财力的60%以上已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解决民生问题方面,若再加大投人,困难较大。如凤县仅2008年下半年,对于新农保的财政支出就占到全县年财政收人的4%,压力较大。如果新农保全面推广,将会面临很大的资金缺口。若是财政补贴资金保证不了,则会影响制度的稳定运行及可持续性。

2、农保经办机构人员配备不够、经费不足。在部分试点县,农保经办机构人员编制不够,不少工作人员身兼数职,还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属于外聘,随时存在人员流失风险。在村一级的专门工作人员也落实不到位,对于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障碍。此外,新农保处于试点阶段,工作量大,部分县位于山区,运行成本也比较高,目前存在新农保工作经费不足是基层试点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3、基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宝鸡新农保实行县级统筹,而县一级基金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对于基金的保值增值管理也存在一定难度。此外,如何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规范管理基金、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需进一步考虑。 三、进一步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及迫议

(一)制度设计仍需完善

1、在原有制度基础上探索建立多层次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农村社会保险发展的核心因素,宝鸡市存在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针对筹资模式中“集体补助”功效缺失的问题,一是应遵循地区差异性原则,进一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地区细分,建立起多层次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大量农民工返乡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创办集体经济,一方面可以帮助农民增收创收,另一方面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对于有条件进行集体补助的少数村落,可以给予一定的免税激励,同时也要明确规定补助比例,从而使集体补助这一块资金落到实处。

2、增加缴费标准弹性,降低门槛,使政策更具普惠性。现有的年缴费标准是按县(区)上年农民年均纯收人的5%一30%缴纳,为了把少数贫困人口也纳人“新农保”,一方面可把缴费下限降低到4%,将缴费区间调整为4%一30%。另一方面,缴费方式上严格按照《试行办法》进行,可按月、季、年缴费,有条件的一次交清。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所有试点地区都实行一年一次交清的方式,对于家境贫困,又多子的家庭来说,还存在困难。所以,在缴费方式的选择,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而不是一味追求完成任务。这样,一可以增加“新农保”的覆盖性,二可以体现公平性。此外,要健全信息传递机制和监督机构,建立可以让农民群众正确、顺利传达信息的渠道。

3、尽快完善制度衔接机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城乡一体、各制度之间可衔接,不同区域之间可转移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宝鸡社保体系建设情况,从己留接口除非,率先探索建立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办法。

4、加大激励力度,调动18一44周岁农民参保积极性。针对18一44周岁农民参保积极不高的情况,可适当加大激励力度。在农民缴够巧年的基础上实行每多缴一年多增加2元财政补贴的办法,同时实行根据不同缴费比例,增加财政补贴标准的办法,如按20%比例缴纳保费,则每年“进口”补贴调整为40元,按30%的比例缴费,每年“进口”补贴调整为50元。另一方面,可从宣传上人手,从认识程度上提高,培养农民群众及早投保的意识,也可在学校专门设置相关的课程或讲座。

(二)建议构建中央、地方两级财政补贴分摊机制

财政补贴是关系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否能够稳定推行的重要条件,就目前宝鸡市情况来看,市、县两级普遍感到财政压力较大,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如果仅靠地方财政扶持,一方面,地方财政收支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制度的持续性。参照国际经验,中央财政都以不同比例对本国农村养老保险进行了一定的转移支付。因此,我国也可借鉴这种做法,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中央财政补贴向农村倾斜,更要加大在中西部地区的倾斜力度,构建中央、地方两级财政补贴分摊机制,使基础养老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分担。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另一方面也可以“新农保”以较快速度推广。对于“新农保”推行过程中所需经费,要建立量化标准,财政拨款,落实到位。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农保经办机构人员编制,保证“新农保”的推行。

第9篇:农村卫生问题范文

以乡村医生为主体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健康保障。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政策、农村卫生的现状和发达国家解决农村卫生的经验看,农村卫生工作都不可能完全市场化,农村卫生服务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因此农村卫生工作有效供给的增加,更多依靠于政府。为此我们建议:

优化农村卫生服务队伍为解决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后继乏人和分布不均等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补充进入机制。农村没有医务工作者,非法行医现象就会出现,危害极大,必须尽快补充农村医务人员,用合格的医生占领农村医疗阵地。农村卫生服务队伍的补充不能靠调派或短期支援等权宜行为,只有定向培养本地农村青年才是根本的解决途径。应由政府牵头,制定相关政策和培养计划,并探索适合乡村医生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政府可对定向医学学生实行贷学金利息优惠或减免,并使这些学生毕业后回农村有就业机会。

落实待遇保障稳定队伍落实好规范乡村医生待遇的措施。村集体可从政府拨付各村的公用资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乡医补贴,以稳定农村卫生服务队伍。镇政府和村委会采取措施对愿意投身到边远农村开展医疗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提供行医场所,给予必要补贴,保障农民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