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经济政策的概念和内容
经济政策指的是国家和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的收支平衡、市场价格的稳定和人民的充分就业等宏观经济政策和目标,保证经济福利的增长和经济问题的顺利解决而制定的市场和企业运行的指导原则和措施。经济政策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两部分。宏观经济政策包括收入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微观经济政策指的是政府为了市场的稳定运行而进行的立法或者环保政策等。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如果经济政策出现摇摆不定的情况会给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严重的破坏。同时,经济政策的运行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为了防止市场的经济运行中具有意外情况的发生或者出现问题,必须及时的调整经济政策以适应市场的健康稳定的发展。经济政策的制定会对市场的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正确的经济政策会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市场的发展,而错误的经济政策会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市场的发展,有时甚至会给市场带来严重的损失。国家和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包括:为了控制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收支平衡以及调整和规划产业的布局而制定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方针和产业政策;为了调整消费和累积之间比例关系,实现社会财力总供给和供需求之间的平衡,控制货币的发行和抑制通货膨胀而制定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财政与信贷综合平衡的政策;最后还有为了引导消费需求的方向,优化消费的结构,保持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之间的适当比例关系,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而制定收入分配策略。
1.2经济政策的分类
经济政策分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其中宏观经济政策指的是,国家和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运用的政策工具,已调整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宏观的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失灵并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而进行的一种经济活动。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公共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市场的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其中充分就业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其中广义的充分就业指的是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一切资源被充分利用的状态;狭义的充分就业指的是包括摩擦性失业在内的只存在自然失业的就业情况。经济的增长同样具有两层含义: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物价的稳定指的是包括消费价格指数(CPI)、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消除价格增减指数的便于比较GDP的指数)、和批发物价指数(PPI)在内的消费价格指数。在实际中价格的稳定性常用价格指数和服务价格的加权平均值来衡量,比较的常识相对的价格。国际的收支平衡指的是在适当的官方储备资产下的国际收支平衡,也就是国际收支的盈余或者赤字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微观的经济政策指的是政府为了调节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关系和提高资源配套效率而进行的有关政策。微观经济政策包括价格政策、就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等。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价格理论曾分析表明,在完全的市场竞争下,社会运用已有的资源实现帕累托最优。但是,如果完全的竞争条件遭到破坏,那么市场的调节就可能出现失灵的情况。通常在垄断、公共物品和外部经济效果及信息的不完善将会导致信息的失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微观的经济政策在已经在很多方面逐渐弱化,所以本文主要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经营策略的影响。
2.经济政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2.1财政政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宽松的财政政策也就是扩张的财政政策,是指在市场运行处于偏冷的阶段时,政府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增加国民收入而采用的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的经济政策。一般宽松的财政性政策是在市场的产出出现负缺口的时候被政府所实施的,所反映的是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政府作为总需求的一部分,在其他情况都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增加购买和转移支付的活动将使社会总需求增加。同时,减少税收也会增加消费的需求、投资的需求和净出口的需求,这样也会使总需求增加,其实,这也就是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所以,企业应实时关注经济政策的变化,当经济政策为宽松的经济政策时,应审时度势,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决策。通常这时的企业决策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完成:首先,应保证产品在扩大市场上的客观需求,应具有灵活的管理体系,从产品的原材料采购开始,到生产元素的到位、产品质量的监管、财务配套供给和物资管理以及薪酬的分配直到产品的最终销售,企业应具有良好的扩充能力。此外,在供求关系的限制下,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总量是有限的,企业应在市场政策的背景下,慎重度量市场的总需求量,及时调整企业生产产品的总量和质量,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条件下,获取最大的利益。最后,企业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意识和战略规划,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宽松的经济政策不是永远实行的,企业应正确的把握市场的经济规律,对消费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升级或者更新换代,使产品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的需求,例如可以使产品增加一些新的功能例如环保、节能等。紧缩的财政政策是指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国家和政府通过使用缩减政府财政支出或者增加税收的方式来抑制通货膨胀或者经济增长过快的情况。在其他的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会达到抑制市场总需求的目的。总需求减少的情况下,会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从而达到抑制经济过快增长的目的。而紧缩的财政政策对于企业的作用与扩充性财政政策完全相反。对此,企业要进行有步骤的调整,保证能够在紧缩性财政政策中得以生存和发展,首先,应有计划地减少市场上已经充斥着的类似品质的产品的产量,此外,还应做好新概念产品的引导和产品的升级,最后,应把握市场的供求关系,适时将产品投入市场。
2.2货币政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降低率和增加货币供给的方法达到增加总需求和私人投资的目的。通常在有效需求不足、GDP出现负缺口和失业增加的情况下政府会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于企业来说,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资本成本的降低,所以,如果生产要素只有资本和劳动力两种,那么,应提高资本的比例而降低劳动力的比例。此外,企业还可以适当的吸收资本进行储蓄。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政府会减少货币的供给,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会抑制总产出。这时,企业应迅速调整产品的生产,有计划地降低资本的比重,此外适当地吸收劳动力并进行产品更新。
3总结
1 案例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1 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与微观经济学相比,宏观经济学较为年轻,学派多,分歧大,且理论性、政策性更强,其舶来品的特征也使其缺乏现实存在感,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一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理程.案例教学法引进有助于提高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案例教学的实践性特征较好地解决了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抽象难懂的问题.与微观经济学相同,宏观经济学也是采用抽象分析的方法,是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分析去阐释相关经济学原理.然而与微观经济学相比,宏观经济学中更强调变量的内生性和分析方法的动态性,涉及的模型也更加复杂,目前大多数国内宏观经济学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也更多地运用了数学推理和图形分析,这使得宏观经济学变得更为枯燥难懂,既影响到了学生学习得积极性,也影响到了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所具有的实践性特征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大多来源于现实经济生活实践,通过案例的阅读能够使社会阅历简单、实践经验有限的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现实经济问题,从而增加其对宏观经济理论的感性认识,使得宏观经济学理论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不再是一座空中楼阁.
二是案例教学的真实性特征增强了宏观经济学的现实存在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1992 年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后,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在国内开始逐渐流行并为人们所接受. 作为舶来品,宏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活动规律和经济政策实践经验的抽象和总结.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不长,无论从我国国情还是从市场经济的完善程度看,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尤其是通过引入本土案例,介绍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和经济热点问题,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认同感,使得宏观经济学不再是他山之石.
三是案例教学的综合性特征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知识的碎片化和条块分割化问题.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作为分析对象,与微观经济学相比,其涉及市场和主体更多、研究的领域更为广泛、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为紧密,形成了一个独立而又庞大的理论体系.同时,由于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时间较短,学派林立,对同一经济问题不同经济学派从不同的研究角度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庞大的体系和林立的学派在丰富和发展宏观经济学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产生知识的碎片化和条块分割化问题.他们往往拘泥于某一学派或某一问题的认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法将不同章节、不同学派、不同经济问题中的理论融汇贯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案例教学的内容来源于经济实践,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由于现实经济问题大多错综复杂,案例的分析、解决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机联系起来,综合加以运用,因而案例教学有助于实现知识的融汇贯通,解决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碎片化和条块分割化问题.
1.2 案例教学有助于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自学难度大,因此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主要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和课后作业练习等方式达到学生掌握知识、记忆知识的目的.然而,讲授式教学也有其缺陷:一是讲授式教学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容易演变为知识漫灌的填鸭式教学,出现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课堂学得快,课后忘得也快和知识听得懂,题目不会做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二是讲授式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强调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而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与实践结合很紧密的课程,从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看,它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相关理论、概念和方法,而且还要求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从当前的教学实际看,有必要对当前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案例式教学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具有学生主体性、突出启发性、高度互动性和结果多样性等特点.它强调以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将学生纳入案例情境,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产生激烈的思维碰撞和观点交流,引导学生对问题做出分析、判断、推理和论证,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进而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可以弥补讲授式教学的不足,既有利于对学生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2 当前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方法只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环节.要发挥案例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有作用,不仅要对案例教学自身进行发展完善,还要注意其与其他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工作的协调配合.
2.1 要注意本土案例的开发
要发挥案例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首先必须对案例教学本身不断进行完善. 案例教学涉及环节众多,其中精选适合于课堂教学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基于当前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开展情况,加大对本土案例资源的开发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这是因为,第一,与微观经济学相比,宏观经济学更强调经济理论的政策含义,更强调从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寻找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政策建议.然而,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国内教材案例缺乏,引进的多恩布什、萨缪尔森和曼昆等人编写的外文版教材都是以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为背景,案例内容也多来自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国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提出这样的困惑:这些经济模型在中国是否适用,实践中能否运用这些模型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发本土案例资源,精选学生熟悉的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经济热点问题作为教学案例,才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用经济学思维去观察和思考经济问题的习惯.第二,微观经济学诞生的时间早,可供选择的经典案例多,如蜜蜂与果园、灯塔的故事和公共地悲剧等.而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时间较短,在实际教学中可供使用的经典案例相对较少,因此也需要广大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积极进行挖掘.
借鉴西方国家开发经典案例的经验,我国开发本土教学案例资源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挖掘. 我国古代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经济理论,但却有着非常丰富的经济思想,加以梳理、挖掘便可成为很好的宏观经济案例素材.例如,我国古代的本末论是关于财富观和经济结构的典型案例,富国之学是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的典型案例、善者因之(即实行自由放任的方针)和通轻重之权(即实行国家调控的方针)争论则是我国古代关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之争的典型案例.二是从我国传统文化和习俗中挖掘.如用愚公移山来说明经济的发展方式、治大国若烹小鲜来说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用我国过年的消费习俗和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来说明消费理论等.三是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提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也进行了诸多实践,这也为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可利用我国上世纪90 年代的软着陆来说明AD-AS 模型,用民工潮、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来说明劳动力市场相关理论,用人民币升值、中美贸易关系、一路一带战略等来说明相关国际经济问题.
2.2 要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区别和配合使用
教学方法具有整体性特征,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它们彼此联系、密切配合、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既要注意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区分,明确其作用、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同时也要注意各种方法之间的协调配合使用.当前,就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而言,尤其要注意做好以下两点.一是要注意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的区别.由于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经济问题结合紧密,因此案例教学法和举例教学法在当前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被广泛使用.由于二者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将二者混为一谈,不加区分.其实二者之间无论在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教学流程,还是教学素材的要求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别.首先,二者的教学目的不同.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重在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举例教学本质上是讲授式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其次,二者的教学方式不同.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要求学生的高度参与,而举例教学则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不需要学生高度参与.再次,二者的教学流程不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流程主要包括吃透理论,精选案例;呈现案例,提出问题;分析案例,做出判断;讨论案例,相互交流和点评总结,深化案例等五个步骤[4],其重在启发、讨论和总结而非描述.而举例则只需要把案例呈现给学生,并做适当分析,不需要学生参与分析、讨论,也不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协调.最后,二者对教学素材的要求不同.案例教学要以案例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因此其对选用的案例的要求较为严格,要求所选案例要全面、完整、权威、典型和更具开放性,而举例教学对素材的要求则相对宽松,可以是一句话、一种现象或一个问题,选取例子比较随意,来源比较广.不同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由于不能很好地对二者进行区分,使得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把二者混为一谈,不能按照案例教学的步骤和流程规范进行操作,案例选择随意性大,重案例呈现,而轻案例分析、讨论和总结,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案例教学启发学生思维和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
二是要注意与讲授式教学方法的配合使用.教学方法具有整体性,各种方法只有取长补短、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如果离开其它方法单独使用,就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宏观经济学的本科教学主要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虽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讲授式教学的不足,但它也需要讲授式教学为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其在设施过程中存在的理论深度不足等缺点也需要讲授式教学予以弥补.因此,在强调案例教学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的配合使用.基于当前宏观经济学教学工作实际,在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发挥案例教学的辅助作用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教学方案.
2.3 要注意做好教学配套改革工作
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案例教学只是众多教学工作中的一个环节,案例教学的实施还需要其他教学工作的改革与之相配套.
关键词:经济仿真;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适用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初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以往的经济学教学主要采取的是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填鸭式”机械教学法,它虽然对讲解经济学理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例如,教学形式单调,不能很好地调动学习者的能动性,学生很难准确深入掌握经济理论等。为了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各高校普遍开始采用案例分析方法辅助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基本理论模型的学习困难。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又开始尝试运用经济实验来辅助教学。经济实验是以微观经济系统理论为其理论基础的。其特点在于以真实的人作为实验对象,较好的解决了在实验中对偏好的控制。经济实验在生产交易理论、信息与博弈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的教学当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通过总量分析的方法,来探讨经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而在课堂上组织大型的宏观经济实验比较困难,且实验对象个体的偏好差异会对宏观经济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导致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经济实验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的作用。正是由于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以及经济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都存在着局限性,笔者认为应该在综合运用以上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经济仿真实验来辅助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从而避免和克服其他教学方法的不足。
一、经济仿真实验及其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经济仿真实验简介
经济仿真是以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人行为的特点为原型,将经济系统抽象成为程序模型,在计算机中进行运算,模拟现实经济运行的方法。它借助于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允许研究者建立非常复杂的虚拟经济系统,并分析经济主体在其中活动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社会科学研究无法重复实验的困难。目前在我国经济学教学中,应用仿真实验的还不多,主要局限于证券市场、议价行为、拍卖行为、公共产品、演化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等方面,特别是对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运用仿真实验的研究还非常缺乏。
运用经济仿真实验辅助教学的基本步骤是:一是将有关经济理论,经过初步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转化为经济数学模型。二是运用合适的仿真软件将经济数学模型转化为经济实验模块。三是将制作好的仿真经济实验模块运用于相应的教学内容当中。前面两个步骤由授课老师完成,而最后一个步骤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在最后一个步骤中,教师首先要对实验模型进行解释和演示;然后让学生对模型进行自由探索,通过亲自尝试来获得对模型运行结果的感性认识;待学生能够熟练操控实验模块之后,可以安排相应的练习,让学生观察修改模型结构和参数带来的结果的差异,并引导其进行解释;最后,部分感兴趣的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基于该实验模块设计更为复杂的模型,验证自己的猜想。
(二)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优势
与其他教学手段相比,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具有许多独特优势:一是教学内容具体。教师可以用仿真软件将模型做成相应的实验模块,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为直观的教材。二是节约了板书时间,加大信息量。计算机具有高运算速度和高存储容量两大特点,所以在经济仿真模型中可以实现一些多主体多周期的大型实验,而不需要教师在黑板上进行长时间的演算,节约教学时间。同时,大量的经济学实验结果通过计算机以数据列表和图形曲线等方式展示和导出,可以形成一个全新的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从而大大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三是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学生可以直接操控模型,进行参与式学习,并且可以通过修改模型的机构和参数获得对经济理论和模型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记忆与知识建构角度来说其对学习效率的影响都优于传统教学方法与案例教学方法。
二、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适用性
(一)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一是高等教育需要有效率地与广泛的运用信息科技。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更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加强财经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二是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培养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在教学上必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强化实验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经济仿真实验辅助宏观经济学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将信息科技运用于教学之中,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高等教育在新形式下对教学新要求的需要。
(二)适应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与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相比,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授课对象是没有太多经济学背景知识的本科低年级学生。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授课对象一般是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有些高校甚至将其作为社会科学领域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一年级新生。这些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大多未系统学习过经济类前期课程,而且年龄总体偏小,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由于受到知识结构的限制,只是单纯给学生进行经济理论的讲解与模型的推导,其所接受的刺激难以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因此,学生记忆、理解难度较大,难以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灵活运用的能力也较差。
第二,课程内容抽象,且理论性较强。在经济学中,微观部分是比较贴近现实的,微观经济学的每一个原理,几乎都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故事来形象地阐释。相比之下,宏观经济学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宏大叙事”对刚刚从应试教育的重围中杀将出来的大学生而言,大部分像“天方夜谭”,要真正理解其理论体系和实质问题并不容易。教学过程中常常要通过大量的图形、表格、数学论证来加以分析和说明,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且难以掌握。
第三,理论中数学的支撑性强,模型多。数学对经济学理论的支撑性较强。而大多数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则相对薄弱,这一知识架构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而对定量分析方法不愿深入,对教学中的经济学案例感兴趣,而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宏观经济学理论学习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对抽象复杂经济问题的理性分析和研究能力。
第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习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马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而是掌握其基本概念、分析方法以及基本理论模型,因此,在教学中使用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模型本身来说,帮助是有限的,而借助经济仿真实验恰恰能够弥补这一缺憾。
总之,将经济仿真实验引入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适应了该课程教学的特点,将有助于低年级本科学生加深对理论性较强的经济模型的理解,从而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符合授课对象的认知规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对于学习的含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开展经济仿真实验是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和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的普及而使建构主义理论在高等教育中得以应用的体现,符合了授课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情境”而言,经济仿真教学正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模拟现实经济运行的情境,这个环境有利于学生理解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将未知的知识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就“协作”而言,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在利用仿真软件学习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诸如学习内容的布置,学习材料的分配之类的协作,在学生之间也会发生搜集资料,合作实验、分析问题的协作,也有老师对学生、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协作,这些协作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就“会话”而言,在仿真教学或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协作的存在,必然会因此而产生各种会话,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会话和学生之间的会话,也包括学生和电脑之间和互联网之间的会话。这种会话,将加速意义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建构。就“意义建构”而言,在仿真教学中,通过创设的仿真情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会话和协作,逐步理解问题情境中的知识,达成意义的建构,也就是将新的知识整合到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转化成个人的能力。
三、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兴趣
通过经济仿真实验将本来抽象的理论模型具体化为过程可操作、结果可直观的实验模块,让学生直接操控模型,进行参与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生动的、可亲近的学问。
(二)有利于丰富理论教学的手段,深化教学内容
利用经济仿真实验使学生参与到模型的教学中,能够增加学生对模型的感性认识,符合学生学习经济学的认知特点,从而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同时,在经济仿真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改变一些参数的设置,模拟现实生活中某些经济变量的改变,观察和比较程序运行结果,从而加深对这些基本的宏观经济理论模型的认识和理解。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学生多接受的是升学教育,接受的知识是灌输性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还有待培养和开发。将经济仿真实验引入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之中,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充分发挥主体性,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参加经济仿真实验不仅能对宏观经济理论得到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也获得了一种提出问题-正式表述-提出猜想-验证猜想的一般研究方法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在学生进行研究性理论学习和开发性实践学习之后,要按照教师的要求提交实验报告、研究论文或开发作品,教师也可以将这些作品存储充实到教学资源库中作为后续教学的案例,实现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教与学相互促进的动态良性循环。
总之,经济仿真这一崭新的研究手段应该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士龙.借助经济仿真实验开展宏观经济模型教学的设想[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10).
2、任韬.实验经济学与经济仿真[J].理论与当代,2007(2).
3、.仿真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研究[DB/OL].
论文摘要: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而国内生产总值具有3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对现有的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和功能
1.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
国民经济核算是运用统计指标及其体系,对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所进行的计量;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进行的计量;对经济运行中形成的总量、速度、比例、效益所进行的计量等。广义来讲,国民经济核算包括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它们相辅相成。分工协作,有机地组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狭义来讲,国民经济核算仅指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是试图通过系统地规范概念、分类、核算原则、表现方式及逻辑关系,更好地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统计描述。
1.2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
作为国民经济统计方法,国民经济核算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决策都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国民经济核算能够有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国民经济核算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核算原则和方法把描述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基本指标有机地组织起来,采用大量信息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计划、决策的确定和执行起着重要的咨询、服务与监督作用。其次,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关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系统数据,是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所需规划、计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有关生产、收入分配、消费、投资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再次,国民经济核算是微观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对生产、消费和投资决策的需求增强,国民经济核算部门能否提供准确和丰富的国民经济核算信息直接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经济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和指标设置提出统一要求,国民经济核算使得这些经济统计在满足其要求的同时,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衔接,使整个经济统计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两者都是核算社会生产成果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只是计算口径不同。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价值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净要索收入计算取得。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而后者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一般来说,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两者相差数额不大,除非某个国家在国外有大量的投资和大批劳动力,该国的同民生产总值可能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3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3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生产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人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核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的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一进口一国内生产总值。
3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评析
3.1各种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评价
以上3种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无论是从生产,收入(分配)和支出的哪一个角度核算,理论上结果都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计算结果会出现某些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统计误差,而在统计学上。是允许出现一定范围内的统计误差的。根据资料的来源情况,目前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种计算方法中采用收入法的国家较多,其实3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相互验证。对目前由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等构成的体系应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
首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方法库。国民经济核算乃至整个统计,除本身自成体系形成一套独特的方法体系外。对于经济研究也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论。国民经济指标在各层次问、各部门间的数量关系透视了社会经济的各种关系。具体说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微观经济原理与宏观经济理论相结合,综合运用统计、会计和数学方法,系统地测算某一时期内一国(地区、部门)的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包括这些活动的结果,各种重要的总量指标及有关的组成要素。其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宏大的信息库或资料库。国民经济核算创立了一个基于大量经济分析水平之上的系统数据库,这些经济分析包括不同经济活动类型的分析、通货膨胀分析、经济结构分析、增长分析,特别是用于各国之间的比较。
3.2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改进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一.财政的本质
既然不同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有相同之处,那么,从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财政也是具有共性的。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是"publicfinance",finance本身的含义有许多,可以译为金融、财务、资金,公共的资金即为财政。只是为了与我国的财政作出区别,才将其译为“公共财政”。所以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二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至于社会主义财政支出以前以生产型为主,主要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当时的经济体制所决定的。而“publicfinance”作为一种现代财政学也是经历过不同经济阶段的发展而形成的。在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较小的,这与那时提倡国家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是密切相关的。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同时为了防止社会动荡愈演愈烈,才不得不设法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由此而导致财政支出的日益膨胀。应当看到从生产型过渡到现代财政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正符合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著名的“瓦格纳法则”,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会提高。
西方经济学家将财政学视为一门关于公共部门的政治经济学,旨在描述和分析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他们所说的“公共部门”,指的是与私人部门相区别的另一个经济部门。这里的“公共”,主要就是政府。这对于我们很有借鉴意义。将政府作为一个经济部门,有利于提高政府各项经济行为的效率,按照市场规则来规范政府,同时又加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所以研究市场经济下规范的财政理论不必冠以中国两个字,也无须加上社会主义的定语。因为财政是为国家服务的,而经济体制又制约着财政的存在形式,所以不论是任何国家、任何经济体制,它必然要经历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这一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二.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1.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认识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财政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只要国家还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即使说法可能会有改变,其含义仍然是相同的。政府掌握着一系列可使用的政策工具,财政是其中的一种,它具有其它政策工具如直接控制、管制、控制企业、货币和债务政策等无法比拟的优势。另外,财政作为一种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必然要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所以财政一端与经济联系,一端与政治联系。
2.市场经济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效率”。问题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毕竟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必要条件不可能同时完全具备。而只要缺少一个条件,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就有可能出现运转失灵。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尤其是共用品的价格市场不能决定,所以只能由政府来为其定价。此外市场还存在着其它一些失灵情况。下面首先来看共用品理论。
(1)共用品理论
共用品是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叫做私用品,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叫做共用品。共用品不限于物质产品,更主要的是指各种公共服务,既包括无形资产也包括精神产品。由于私人部门只追求利益及大化,这些产品的公益性较强,所以私人部门一般情况下是无法提供的。
共用品理论对于市场经济下如何提高政府的效率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赋予政府提供的共用品以价格。使得等价交换的原则最终适用于共用品,将公共服务与个人纳税等价起来。使得有效利用资源这样一个私人经济原则运用于共用品经济中。
(2)市场失灵的其它方面
微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一是外部效应。即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由于市场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于带来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其原因在于私人边际效益同社会边际效益或成本是不一致的,所以政府应当对外部效应进行矫正。二是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不完全竞争是指某些垄断行业的存在阻碍着竞争。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所出售的物品的供给量,从而使的物品的出售价格高于该种物品的边际生产成本时,就发生了所谓“垄断”。垄断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办法是将其产量确定在边际效益等于其私人边际成本的水平上。这会造成社会净效益的损失。如果能通过政府部门的干预,强迫垄断者增加产量,使价格降至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便可因此获得失去的那部分损失。所以政府有责任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
宏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不仅表现在微观经济领域,宏观经济领域同样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从微观上考察,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可以运用帕累托效率准则来评判的。但是,若将该准则推广到宏观,则有些不够用了。宏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效率即宏观经济效率的评判,还需要借助于其它的指标。这就是就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而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市场机制在实现宏观经济水平方面的失灵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的不公和经济的波动与失衡。为此,唯有政府担负起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职能,经济才有可能获得稳定的增长。
三.市场经济下财政职能的界定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应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为主,以达到资源最充分有效的利用。在市场机制能够完全解决好的领域,政府就没必要再介入。只有当市场发生失灵时政府才应该介入其中,不过政府介入的最终目标仍是为了维护或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使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大化。而政府干预市场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便是财政。那么财政的职能也应该界定在市场机制失灵的范围内。财政的收支范围是根据政府职能范围而确定的。因此这里实质上界定财政的职能就是确定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它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资源配置职能。也可以称其为提供共用品的职能。因为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体现在共用品的提供上。共用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不能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否则就会发生休谟早在1740年就指出过的所谓“公共的悲剧”
。其次财政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是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此外还有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当发生这些情况时也有必要通过政府的财政手段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其实现最大价值和最有效的利用。
宏观经济学论文3000字(一):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中国化改造评析论文
[摘要]如今,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西方宏观经济学不仅对世界的经济理论产生影响,同时也对中国化改造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对于西方宏观经济学来说,主要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分别为就业问题、经济增长问题以及通货问题。西方宏观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巨大,在将其引入到中国的过程中,经历了否定、批判、部分吸收以及选择性借鉴的曲折过程。基于此,文章主要评价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中国化改造,以供参考。
[关键词]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国化改造;发展;理论建构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0.112
1前言
对于现代西方经济学而言,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和领域,通常被分为两个分支學科,分别为研究经济资源最佳配置的微观经济学以及研究经济资源最佳利用的宏观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学中,其将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将国民的收入作为核心决定理论。因为宏观经济学的视角为整体化的经济运行,所以,其具体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就业问题、长期经济稳定与增长相关问题、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来往以及汇率问题和国际收支问题等。同时,因为宏观经济学主要考察与国民的生产总值、总投资和收入、国民收入以及物价水平等在国民经济中的变动法则相关的内容,故也将其称作为总量分析,其主要解决资源有效利用方面的问题。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应该对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运行规则、理论构成以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确保其可以在中国化改造中得到正确的借鉴,期望能够为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宏观经济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对于经济学来说,其产生的目的就是为更好地解决与研究人们自身的无限性需求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形成的一种理论学说。在经济学中,其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人类无上限的需求和资源的稀缺。对于人们的无上限需求而言,及时不断地更替和变化,需求和欲望也分轻重缓急,稀缺资源也具有被选择的特点。在经济学的研究中,主要的研究内容不是资源稀缺的原因,而是针对因资源稀缺所引发的对资源选择、利用与合理配置的相关问题[1],换句话说,就是正确选择、配置与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所谓经济学,其主要是从资源稀缺性的视角进行研究,如何对稀缺资源进行更加有效、合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将经济学分为资源利用与资源配置两个独立的学科,分别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指的就是资源的充分利用,而微观经济学指的则是资源的合理配置。
3西方宏观经济学下的中国化改造
如今,西方宏观经济学已经被充分的引入到中国的经济市场中,在此过程中,其也经历了否定、批判、部分吸收以及有选择借鉴的曲折历程。对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不难看出:首先,因为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均以政治经济学作为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而西方宏观经济学作为“后来者”,其若想得到整个经济学界的接受,则必须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次,在中国,长时间以来实行的都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与西方的私有制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虽然已经实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发展,但是这种经济体制的成熟运行还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最后,西方经济学自身具有双重性质,也就是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性进行宣扬,又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进行客观性总结。总体来说,其本质就是对私有制的维护。另外,因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具有比较大的相同点,根据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性进行客观总结,也反映出了经济社会中所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也是值得我国借鉴与吸收的地方。因此,对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态度应该是在吸纳的基础上,严格把握分寸,不能照搬照抄,应消化与学习其有用的部分,实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当、合理的将西方宏观经济学引入到中国化改造中。
对于政府行为,其往往表现为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市场功能往往表现为供求、价格自发调节和自由竞争,两者紧密关联、相互交织、缺一不可。因为政府行为不可能完美无缺,市场功能也不可能完全有效,两者都有弱点,都存在局限性,需要协调互补。这就需要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为核心,围绕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巩固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金融体制,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能够扬长避短、有机结合,都得到有效发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立足于市场经济运行的性质进行分析,无论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还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理论,都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一种总结,两者的目的都是通过采用有效、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宏观调控方法和措施确保整个国民经济的总量能够保持平衡,从而优化经济结构,使国民经济可以得到平衡、持续、健康、快速以及稳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中国的宏观经济学或者是西方的宏观经济学,其手段和措施也越来越趋向于一致化。那么有效的借鉴与引入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成功经验,可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就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研究而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其进行建设与完善是首要任务。所以,应该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将市场与政府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对于中国的市场经济来说,其需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相关经济制度进行有机融合,确保国家干预力度的一种现代化市场经济。一方面,政府应该在一些特殊领域内避免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过多干扰;另一方面,政府应正确的调控市场的自由度,避免市场经济发展失控。为了实现这一局面,必须将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与市场手段进行融合,体现其优越性,只有确保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顺利落实,才可以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均衡、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我国在经历了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后,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由国家对企业进行直接调控和直接的资源配置转向为调控市场,从而直接调控对市场产生影响的主体,实现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二是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方面,从原先的供给调节,转变成为需求调节;三是在调节需求的方法和措施方面,从直接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控转变成为利用经济杠杆对市场需求的规模进行调节;四是从原本借助国家计划进行调控转变成为国家计划、财政政策以及金融政策三者相互配合和协调的新机制。
4结论
总而言之,在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今天,中国与整个世界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这也标志着中国已经融入到全球化的经济市场中,同时也表明了中西方经济理论互补与交融的必然趋势。因此,应将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精华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结合,从而探索更加完善、健全的具有中国市场经济特色的宏观调控手段,积极参与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技术,实现合作共赢,从而更好地抵御经济危机,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树立我国经济强国的形象。
宏观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理论及其最新发展论文
摘要:宏观经济学关注经济的整体结构、行为和表现。宏观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分析商品和服务的总生产(GDP)、失业、通货膨胀以及与国际贸易相关的一般经济动向的基本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通过宏观经济分析GDP短期波动(经济周期)的原因和影响,并长期预测GDP趋势(经济增长)。宏观经济事件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福利,因此宏观经济问题非常重要。在宏观经济管理上取得成功的经济体,必须有低失业率、低通胀、稳定而持续的经济增长等特性。现代宏观经济投资理论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新古典投资理论、q理论、不可逆向投资理论。本文将对现代宏观经济学中三个投资理论的具体内容以及优缺点进行阐述和比较,并对其最新发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投资理论;理论发展
一、引言
新古典投资理论、q理论、不可逆投资理论是现在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的新古典投资理论以产出和资本的使用成本为主要变量,揭示了理想资本水平在稳定状态下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Tobin提出的q理论是第二阶段的形成标志,q理论将对未来的预期作为投资依据,并且这一理论将对未来预期收益的评价与金融股市的估价联系了起来,所以相较于前一阶段的新古典理论,它更具有一般性。第三阶段的形成标志是不可逆投资理论。经济学中的投资主要指的是投资工厂的规划设置与设备安装成本,这些投资含有沉淀性成本,即未来改变计划或决定时无法收回的投资,这就是投资不可逆性。这三大理论的具体内容将在下文进行详述。
二、新古典投资理论
新古典学派包括剑桥学派(马歇尔学派)、洛桑学派(巴拉学派、帕雷托学派)和奥地利学派(mengel学派)。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基础,它用于解释各种经济问题,如购买者的购买行为在面对不同价格时,市场参与者的反应价格和各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上的优化配置。新古典主义学派深化了古典主义学派的投资理论。其贡献是新古典主义学派把边际原理和数学方法引入投资分析,运用数学函数、机械平衡和原理,把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和机会成本的概念量化。
是否投资、何时投资、投资多少是投资理论最基本的问题,此外,当市场情况恶化时,还要考虑何时停产。所以,产业均衡、总体均衡、均衡的动态性质、总体波动是经济学对个体优化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马歇尔的长期与短期均衡分析回答了传统投资理论中是否投资和何时投资的问题。要回答是否投资和何时投资问题,就要对价格和长期平均成本进行比较,当价格高于长期平均成本时,企业为了扩大生产,就会开始投资;要回答何时停产退产问题,就要将价格和平均可变成本进行比较,当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企业就会暂停生产甚至退出这一产业。但是,现实与理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企业常常用折现值来估计一个项目的现期价值,企业为这项投资所投入的成本远远小于对这一项投资所预期的长期收益;还有的企业在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下仍继续营运。这些现实的问题使传统的投资理论陷入困境,下文的不可逆投资理论将解决这些难题。
三、q理论
新古典理论解释的是稳定状态下的一个特殊情况,为了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研究投资问题,经济学家创立了q理论。q理论可以描述投资决策的可塑性过程。q理论引入了投资的调整成本函数,在理论模型上实现了逐步调整固定资本水平的思想,弥补了申报前理论中关于投资调整过程的简单假设所造成的理论缺陷。
根据数学模型的q理论的一般推导:假设企业的生产函数或收入函数为资本kt和劳动Lt,表示为yt=F(kt,Lt),F是连续可微分的凹函数。假设Pt为投资商品的实际价格,wt为实际工资水平,C(It,kt)是固定资产的调整成本,那么C(It,kt)是二次公式中对It可微的严格上升的凸函数,也就是说,投资额的上升会导致边际调整成本的上升。所以可以在短期内进行大额投资,随着投资量的增加,投资的调节成本也会剧增,所以分阶段调节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企业投资的最好办法是投资物品的价格加上投资的边际调整成本,等于资本的最低价格。
q理论的核心方程表明,固定资产净投资,即不含折旧,是资本的基本价格qt的严格递增函数。投资量与qt正相关,而且股票和债券市场将提供评估企业资本价值和未来潜在收益的直接依据,否则很难想出其他客观评价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价值的方法,尤其是潜在的未来收益。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Tobin定义的qt被称为“平均q”,因为他定义了qt=Vt/(Ptkt),即在t时刻,企业的价值Vt除以固定资产的价值,这是研究实证中常用的q。其中的q值显然可以从实际数据(如金融市场数据等)观察和测试中得到。但是,q理论的q是“边际q”,也就是一个边际投资单位在当前时间内能够产生的所有未来边际收益的现值,这个变量连金融市场也难以观察和推算出来。因此,在q理论和其他相关实证研究的测试中,经济学家常常使用平均q(或根据需要)替换边际q。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是探究平均q和边际q相等的条件。已有研究给出了更一般性的条件:F(kt,Lt)和C(It,kt)都是齐次线性函数,Pt、wt和D(t,s)都是外生变量,企业值Vt和kt呈线性正相关。因此,dVt/dkt=Vt/kt,或一个单位的边际的价值qt=dVt/(Ptdkt)=Vt/(Ptkt),即邊际q等于平均q。
在经验统计调查中,使用平均q来替换或近似边际q是非常普遍的,但测试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事实上,平均q说明投资的能力非常有限。关于这个状况的理由有很多争论。更普遍的讨论是强调平均q和边际q的区别。也就是说,上文设想的条件实际上有可能得不到满足。因此,平均q不能代替边际q。更有力的论点是财政会受到健康的财政制约。例如,用内部资金投资要比筹集外部资金容易得多,成本也要低得多。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上各企业的融资能力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平均q与警戒线q没有什么不同,即使企业通过金融市场评价的平均q高,也可能得不到相应的投资。
最后,让我们看一下q理论和新古典投资理论的关系。第一,新古典主义中不能调整成本。也就是说,C(I,k)=0。第二,如果生产函数为y=F(k,L)=kαL1-α),0<α<1,那对k的偏导数为F’k(k,L)=αkα-1L1-α=αy/k。因此,新古典主义投资理论是在稳定状态下确定理想资本水平的方程式,这也是q理论的一个特例。
四、不可逆投資理论
生产和投资的产业特性决定了投资的不可逆性。形成特定生产的投资,难以转化为其他行业的生产和投资。如果不得不进行改变,原有的投资就会失去意义。不可逆投资理论强调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把不可逆和不确定性结合起来,就可以创造出比传统的投资理论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投资理论。
在传统的投资理论中,马歇尔的理论回答了两个问题:是否投资、什么时候投资。但是,由于现实和理论的差别,马歇尔的理论没有很好地解决投资问题。马歇尔认为,如果一个产品的价格高于其长期平均成本,或者投资预期总收益的贴现价值大于投资成本,则应立即进行投资。但实际上,企业不会马上进行投资,而是保持观望和等待。我们假定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一次性成本为k的投资来构建一个生产系统,假设一旦构建,该系统将永远维持下去。Rt表示单位当期投资收益,假定Rt为一个时间单位内从该项投资中得到的收益,计算未来预期收益时用1/(1+ρ)来表示折现率,那么在t时间内未来预期总收益的折现值为Rt/ρ。根据马歇尔的理论,一旦Rt/ρ>k,或者净利润Rt-ρk>0,就要立即开始投资,我们称ρk为马歇尔投资的触发值。因此,当Rt略高于ρk时,等待率高于0,仍然具有价值,它将大于预期纯利润的直接投资化为时间t,因此,马歇尔的投资原则Rt-k>0不是投资者的最好选择。
为了找出投资的最优原则,我们采用随机优化的方法进行研究讨论。以一次性投资为模型建立一个投资系统,假设投资过程有三个基本特征:需要沉淀性成本、未来收益不确定并且具有风险性、投资必须立即进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用成本k进行一次性投资,何时投资最优。用V0(R)来表示还没有投资的价值,用V1(R)来表示投资后这项投资的价值。从本期价值V0(R)出发,如果决策者继续等待,给定现期收益为R,下一期价值函数的预期折现值为E[V0(R′)|R]/(1+ρ);如果决策者立即投入k,并得到价值V1(R)-k=R/ρ-k,决策者只需要将这两个值进行比较即可。我们在前文已猜测,最优解应是一个高于马歇尔投资触发值的另一个触发值,即T>ρk。现期收益R>T时,决策者将开始进行投资。在R=T时,投资与等待的价值是相等的,通过条件限制和函数计算可确定T值。假定R服从一种最简单、无趋势的几何布朗运动,可以求出V0(R)。当RT,决策者将进行投资。
军队院校宏观经济学教学问题思考《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核心专业基础课,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员的必修课。在我院的教学实践中,该课程一般在大学二年级的上学期开设,为学习其他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并且与《微观经济学》一起成为我院经管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作为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和工具可以解释和分析各种具有时代特点的现实经济问题,该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军队院校的专业教学实践中,《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困惑和问题也同样难以避免。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结合具体的专业需求,教学内容针对性不足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我院财务、审计、采办、装备经济等不同专业的学员队,均将其作为学员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但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某一门课程在培养专业人才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理应紧密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实际授课还存在不同专业的合班教学,授课内容没有更多地考虑不同专业的具体要求,因此无法实现因需施教,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亟待多样化
目前,《宏观经济学》授课过程中大多数还是以教员讲授为主,学员的参与相对较少。很多课堂教学中,教员的教学基本功是扎实的,但教学方法手段与军校教育的特点规律还不相适应。或墨守传统,坚持“单向输出”的“满堂灌”;或偏重形式主义,采用“图看头”“争彩头”的“花式教学”。客观来讲,教学方法手段应服从服务于教学内容,以最大化学员的学习效果为基准。因此,传统的课堂讲授不能一概否定,但应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也是必须的,如案例式、研讨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活跃学员思维,但也不能过于追求实质教学内容之外的“泡沫”。在课堂教学中,另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员对课堂教学设计尚未达到收放自如。教学设计思路不够明晰,逻辑不够严谨,对很多学员可能提到的问题缺乏预先设置和准备,不能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和讨论。这些相对刻板的教学方法,缺乏与学员交流互动,既不能充分调动学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会让教员和学员之间产生距离感,降低学员的学习热情。
(三)教材的选用与教学需要脱节
选择适合于专业要求和教学需要的教材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学员的接受程度和教员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在教材选用上,我院选择的是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当然这也是地方财经类高校的普遍选择。问题在于这一教材明显模仿了外文版经济学原理等书,很大程度上带有西方国家院校教学的特点。这就使得目前所使用教材中,十分缺乏结合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或案例。而有针对性得联系现实经济热点问题教学,又恰恰是这一课程的生命力之所在。在这种现实差距下,如果教员不能充分地进行补充和拓展,学员会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与现实相去甚远的感觉,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安排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由于《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授课量内容较多。国内知名大学的经济类专业或者专业的经济类院校,微观、宏观经济学分学期连续开课,每部分最低为80学时,而我院《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共计80学时。从教学实践来看,这一学时设置明显不能满足最基本的教学需要,导致教学内容大量删减、省略,学员对经济学的学习了解过窄过浅,导致在后续的专业学习中,很多学员经济学基础不牢,直接影响对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的理解学习,不能满足学员经济学专业素养持续培育的基本要求。
另外,由于开课时间比较集中,我们一般由多名教员各自承担不同教学班次的教学任务,每个教员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按照个人安排完成全部内容的讲授。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员在教学经验上比较丰富,但教学方法可能稍显陈旧;而一些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员,拥有足够的教学热情和鲜活的教学方法,但教学经验相对不足,需要不断摸索和积累。这种各自授课的安排,既缺乏教员彼此间的交流互补,也不利于教员对于各自专长问题的理解和深入挖掘,不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对《宏观经济学》教学的若干建议
(一)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因需施教
教员应该认真领会授课学员所属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课时量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进度。比如说,我院财务、审计专业学员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相对加强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内容的学习,更倾向于引导学员运用经济学原理的思维方式,结合国防费结构、军事支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等内容,注重经济学原理在本专业领域的结合运用。
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为使学员能充分理解掌握教学内容,首先根据以往教学得到的现实反馈,着重将难以理解、比较抽象的原理和模型,分散到各个现实案例中去讲解,边讲模型原理,边解释如何应用。在具体内容上,注意将当前国家宏观经济的最新数据、形势及国家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如将十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学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时,加入到教学内容中。类似这样的结合既便于学员理解经济学原理,也便于学员充分认识和理解支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激发学员参与讨论及学习的热情。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
目前的学员大多为“90后”,整体上属于个性张扬、思维丰富的群体,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是教员在教学中必须下足功夫思考的问题。高效运用多媒体,制作文字内容适度、画面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并和必要的板书相结合,如一些重点模型的分析、重要变量关系的推导,需要在黑板上作详细的解释,是学员能够紧随教员的思路;一些与经济事实关系较为紧密的章节选择采用案例分析或者分组讨论的方法,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分析美国历届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背景、目的和效果,也可以分析近年来我国政策实施的情况,这有助于学员更深刻地理解两大政策的含义和应用。再比如通货膨胀和失业这章,一方面,我国近年来面临较为严峻的通胀形势;另一方面,就业、失业问题大家关注较多,具备充足的讨论素材。教员采用让学员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查阅资料、分组讨论、课堂发言等形式,容易营造师生互动的、活跃的、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员在组织讨论发言的环节中不仅扮演组织者的角色,更重要的也是参与者,可在学员发言过程中提问或者辩论,在发言后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总结。当授课班次的学员素质普遍较高时,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效果也不错。在新学期开始把教学内容与经济热点相结合,分成若干专题,组织学员按兴趣加入讨论小组,自行查找资料,自己设计演讲,对某一宏观经济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个人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疑惑。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其科研能力,尤其有益于那些打算继续深造的学员。
(三)提高授课教员水平,组建团队
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员的教学理念、方法和对所授课程内容的把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宏观经济学》这样的课程对教员的教学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更需要广博的知识面,善于捕捉各种宏观经济现象,结合到抽象的宏观经济理论当中,做到深入浅出,为学员答疑解惑。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合理搭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加强团队成员的日常交流和学习,课程教学组在统一课程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多安排试讲和任课教员间相互听课活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有利于深化教学内容,及时传递共享教学信息。积极为青年教员提供锻炼的机会,如可以派出到地方相关高校听课交流,积极申报、参与相关科研教研课题等,形成分工合作,互补交流的教学团队氛围,使得每一位团队成员的教学水平都有所提高。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拓展思考
教学和科研是每个教员的两项重要任务,从理论上讲,二者既不能有所偏废,更不会存在矛盾,“以研促教”“因教而研”本应该是浑然一体的良性循环。即便跳出《宏观经济学》的范围限制来看,我们每个教员的工作都适用此规律。那就是科研应该源于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解决问题,再指导反馈到教学当中,二者应该属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但现实工作中,由于观念的偏差及量化指标的压力,加之教学在短期内难以实现量化收益,不少教员过于注重对学术研究的量化追求,单纯为“科研”而“科研”,学术研究既无实践来源,也无应用空间,仅仅局限于文字的堆砌和数字的推导。“科研”与“教学”毫无瓜葛,教学科研两张皮,不仅不利于教学科研成果的相互转化,也牵扯了教员的有限精力,最终造成学院教学科研整体水平上不去,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
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应该摆正教学的中心位置。其他一切学术研究及保障均围绕教学展开,使教学准备不间断、教学研究成体系、研究成果促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将当前部队建设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梳理成“问题研讨”的教学专题,增强人才培养的岗位指向性。在教学方法上,尽快实现与部队同步,即部队怎么用、院校就怎么教,部队怎么练、院校就怎么训,营造近似部队直至实战的氛围。在学术研究上,可通过在基层部队建设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组织教员、学员去调研、实习、参加演习、代职锻炼等,使广大教员和学员能够亲历调查采访,撰写切身体会的调研报告和代职总结。这既可以为教学提供第一手的鲜活资料,又可以为全院学术研究提供部队现实问题的选题,最终研究成果一方面可用作真实的教学案例佐证教学;另一方面,还可直接应用解决部队问题,一举多得,良性循环。带着问题去调研,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又在实践中发现和提炼新的问题,由此教学科研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升华。
参考文献:
学生需求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兴趣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层次并不相同。与经济类专业通常会在本科阶段继续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不同,公共管理类专业在本科阶段一般只安排初级课程,但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内容一般都会达到中级程度。因此希望继续深造的同学就需要掌握中级课程的有关内容。初级宏观经济学与中级宏观经济学二者尽管概念体系一脉相承、教学内容结构类似,但是同样的知识,分析深度和应用的数学工具都差异甚大。如果完全不具备灵活性,只是拘泥于初级课程的固有内容,就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阻碍其继续深造。
二、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重点
1.针对学生需求层次不同,开设多层次的宏观经济学课程
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一般都会开设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但是如前所述,也有部分学生需要学习了解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此种课程设置就会不敷所需。因此,教学改革的着眼点,首先应当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在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与理解前提下尽量涵盖中级课程内容,以兼顾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这一点看似困难但却有其实际可行性。现代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已经较为完善,无论是初级还是中级课程,其知识结构及使用的概念体系都基本相同,所区别的只是形式化程度或抽象化程度的不同,即使用的数学分析方法的严密程度不同。
只要学生具备相应的数学知识,就不会影响对课程的正常学习与理解。当然上述方法只是在现有课程设置条件下的治标之策,更进一步的治本之策是有条件的学校争取在大学高年级以专业选修课形式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以满足希望继续深造和有更多学习兴趣的学生的需求。这是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做法,但对各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师资结构和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可视为未来的长远努力方向。
2.丰富教学模式,改善教学质量
从现代经济学发展的固有现状角度出发,相对微观经济学而言,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较为松散,各部分知识内容各有特色,并且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是非常紧密。针对这一特点,具体到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当中,就应当针对不同部分知识采取更为多样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全面掌握各部分内容,达到形散实不散的教学效果。例如可以通过跨国情景比较的方法讲授经济增长理论和一国收入水平的衡量,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国民收入各个组成部分的不同内涵。用学生作为主体亲身参与的方式讲授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应用课程当中学习到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对一些现实问题如当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经济焦点话题展开分析讨论,一方面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囫囵吞枣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学是一门来源于现实的科学,并非仅仅简单体现为课本上的单薄原理与教条。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乐趣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热情与兴趣。另外,如前文所述,现代经济学中大量使用数学分析工具,而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数学工具并在现实中能够加以应用,就必须进行足够的习题练习,宏观经济学教材的每一章节之后都会提供大量课后习题就是出于这种考虑。但是由于课时安排有限,很难做到由教师在课堂上对课后习题一一进行讲解,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设置研究生助教的方式,在正式课时以外时间详细讲解课后习题,帮助学生消化课程内容。
3.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如前所述,一方面宏观经济学课程包括近20章内容;另一方面,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又相对有限。同时一般只有1-2次考试机会来最终判定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这些特点正与高中阶段教育相反,后者的教学时间较为充裕,涉及的知识范围相对有限,并且可以围绕同样知识内容反复进行多次考试,以加强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单纯采用植根于高中教育特色的闭卷考试形式就无法非常准确的判断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真实理解与掌握。有些学生可能通过死记硬背获得较好的卷面成绩,但实际并没有真正理解掌握经济学的概念体系与分析方法,考试结束之后死记硬背的内容很快就付诸东流。有些学生可能对经济学理论的整体理解更为清晰,但一次性考试固有的偶然性会削弱真实知识水平与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因此,除了最终考试以外,还可以结合采用课程论文、主题发言等多种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并令其在成绩评定中占据一定权重,最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学习成绩评价结果。
4.尝试采用英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