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范文

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

第1篇: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范文

[关键词]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6-0083-02

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人们已经达成共识,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全面素质教育,高校就是要为社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全面性、系统性的要求,使得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第一课堂无法完成所有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第二课堂也就成为素质教育的必需。作为高等教育者,要清楚意识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必须构建顺畅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优势。然而现实实践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良好有效互动的局面还存在一定距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衔接还存在着矛盾和问题。鉴于此,通过数据调研,了解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存在的矛盾,针对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则是本文主要阐述的。

一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的重要性

第二课堂相对于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而言,是具有素质教育内涵的学习实践活动,即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务计划课程之外有组织或者自愿参加的各类活动和项目,比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科研创新活动、社团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能有效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充分的展示与锻炼。调查研究显示有超过74.83%的同学表示,知道或者了解第二课堂。45.03%的同学喜欢或者非常喜欢第二课堂的开展。有54.97%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的帮助作用很大或者非常明显。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问题上,54.3%的同学认为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二者相辅相成,甚至有18.54%的同学认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等重要。因此可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如何形成协同共建机制,共同发挥在学生教育培养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上存在的问题

(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资源分配上的矛盾

调查结果显示,25.83%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内容与实际社会需求相脱节。47.02%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缺乏专业老师及时指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原因在于师资方面,教师自身的第一课堂教学和科研任务相当繁重,而第二课堂教学的工作量又存在难以确认、量化问题,使得教师很难把指导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内容。在管理层面上,一直将紧张的教育资源倾向在第一课堂之中,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缺少科学性的筹划与专业化的指导。虽然在教育总体导向中,特别强调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实际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仍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另外,31.79%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资源相对不足,设施较为落后。在硬件方面,活动场所、设施等主要是为第一课堂教学配备,专用的第二课堂硬件设施相对匮乏。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内容设计上的错位

第二课堂开展的过程中,很多课程内容都显得过于随意化。调查结果显示,37.09%的同学觉得第二课堂的开展活动与专业知识匹配度低,39.74%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开展活动形式单一没有吸引力。课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建构人格的重要教育中介,目前的第二课堂在课程化的背景下进行建设,要求课程内容与各类活动相结合,学生必须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然而有效实现第二课堂活动内容能够与第一课堂的内容衔接化,或者对第一课堂的内容做一个好的延伸与升华,在现实活动开展中却没有做到。另外,有些时候为了片面追求第二课堂的覆盖面,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抛离了第一课堂的主引作用,产生了较多的与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不太吻合、活动层次较差的活动,影响了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也使得与第一课堂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少。

(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评价标准的差异化

对学生评价标准的相对单一化导致第二课堂的培养功效得不到认可。目前,大部分高校虽然都是以第二课堂学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对学生的评价尚以学生的第一课堂学习成绩为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所取得的成绩不能得到很好的评价与考核,导致第二课堂缺乏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同时,第二课堂的评价标准相对较低,且评价主观化倾向比较明显。在第二课堂的开展过程中,往往前期设计或者课程安排比较满,在投入过程也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大多数时候是以课程或者活动结束作为考核标准,仅仅凭主观的感性评价作为考核结果。忽略了第二课堂对于学生的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忽略了课程的影响力或者影响深度。结果就导致了第二课堂的课程评价主观化,与第一课堂相左,第二课堂倾向于形式主义,使得实际的第二课堂功效没有得到发挥。

(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开展载体的不协调性

第2篇: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范文

关键词:第二课堂 专业技能 层次教学 反馈

第二课堂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从小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系列主题班会到大学以培养自身兴趣、发掘自身潜能为基础的各式社团活动都属于第二课堂的范畴。其形式之多,范围之广是普通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如果说依托教材及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进行的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有关的系列教学活动。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它可以无需考试,但却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兴趣教学是它的灵魂;从深度上看,它既秉承着传统课堂教学的初衷又是对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尝试和升华。

1、第二课堂在职校教育背景下呈现的新特点

作为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目的的中职教育与义务教育及高等教育相比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和形式。那么,在这样特殊教育背景下的第二课堂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1以就业为导向,选择以专业技能为主导的第二课堂教学

中职类学校第二课堂的开设主要是围绕着专业而设置的。社会需求是它开设的初衷和导向。它可以形式多样、内容宽泛却离不开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无论是以激发学生专业热情为目而开设的第二课堂还是作为某门专业课程提升的第二课堂可以说都是为本专业核心技能服务的。比如交通工程系就根据自身专业发展的若干个方向,开设了测量类、试验类及概预算(造价)类的第二课堂。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适应当前道桥行业对这三项技能的需求,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因此,这就提出第二课堂在内容的设置上要兼顾专业的发展需要,在实施上要实行模块化的管理,每一个模块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并由相关专业教师负责实施。每一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并综合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个实践模块。

1.2以兴趣为纽带,促进大众的学习热情

对于绝大多数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普遍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更不要谈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及克服困难的毅力。他们不缺热情但却少了一份自主学习的意识,他们长期被忽视更渴望被关注和鼓励,这就需要老师精心的引导。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不仅是对传统课堂教育的有力补充和强化,还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即使对于那些极少数缺乏学习兴趣的孩子来说也极有可能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加入到第二课堂的学习中。通过这样一种非强迫性的行为,使该部分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叛逆心理和抵触情绪相对于第一课堂来说会小得多,在一次次自主操作和练习中积累成就感,逐渐培养专业学习兴趣。

1.3 兼顾人才的选拔、增强竞争意识

对于中职类院校来说,扩大生源、增强社会影响力一直是发展的硬道理。但职业学校往往缺乏统一的社会评判标准(升学率等),若要提升自身形象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是一条不错的捷径。可以说技能竞赛已经成为很多职业院校的工作重点之一。而培养和选拔竞赛选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其间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和训练。因为首先人的心理素质就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第二课堂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在长期的交流和竞争中磨练自身的技能和心理素质;教师可以通过长期的观察挑选最适合参赛选手。第二课堂最大限度的给学生营造出公平的学习机会和竞争机会,以赛促学,增强竞争意识。

2、针对专业特点设计第二课堂

2.1 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构建第二课堂

再好的软件设施若要顺利运行离不开硬件平台,第二课堂的成功开设更离不开多种教学资源的参与。在此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人、物、场地等多种教学资源(专业教师、实训室、实训设备等)在系部与系部之间交叉展开。比如我系工程机械类的第二课堂教学就借用了机械系与汽车系的闲置设备和相关实训场所,有效的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间接的增加了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

2.2 把握好开设时机

自愿性是第二课堂设置的重要原则,更是与第一课堂有所不同的本质区别。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和坚持是第二课堂需要思考的持续性问题。前期的宣传固然重要,选择合适的开设时机也是一个第二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比如2010年11月我系的选手在参加了全国路桥类技能竞赛取得较好成绩后,在学校和系部的大力宣传和学生自身对周边成功人和事的真切感受的双重激励下,学生对本专业核心技能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此时我系顺理成章的成立了“青春测量实验俱乐部”,并精心的把这几年对于这两个方向的教研成果融入进去,使第二课堂不仅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而且在管理上也给予了学生最大的自由和权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老师并担任俱乐部中的管理职务。从学生自主报名的情况看,光我班就有98%的男生报了测量类兴趣小组,100%的女生报了实验类兴趣小组,取得了开门红,这是任意一届第二课堂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2.3 兼顾大众,开展层次教学

对于专业技能类的第二课堂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分层展开。它要求“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生冒出来,使多数人迈大步,让后进生不落伍,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比如针对测量类第二课堂在设置前就应充分考虑每学年测量理论及实训课程在进度和深度上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3、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促进第二课堂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第二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要实时注重参与各方对该门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任课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评价的作用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检测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反思,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二是通过对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的适当运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总之,良好的反馈机制、适当的评价策略可以实现课程本身、授课教师以及参与学生三方的共赢。

总之,本篇文章主要浅析了第二课堂在职校教育体制下呈现的一些新特点及有关第二课堂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其旨在研究教学形式、促进教学效果,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高教论坛,2010年第03期.

第3篇: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

第二课堂的开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课堂教学活动因交际时间的限制性、语境的非真实性、角色的强迫性、目的的虚拟性等原因给学生语言输出造成的障碍,还因为其灵活多样的活动组织形式,很好的补充了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不足和缺陷,能够极大的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自信心。

目前很多高校都大力探讨、推行第二课堂建设,虽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这一些共同的问题。依托本次教育管理项目研究,结合我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情况,本文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进行分析,梳理问题,探索优化措施。

一、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衔接不够紧密。英语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与拓展,是对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和时间不足的补充。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置随意性比较大,往往和第一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设置、教学内容相脱节。教师在对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置安排上个人意愿比较强,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的选择和参与方面也比较盲目。结果使得第二课堂难以起到辅助、补充课堂教学的作用。

2、第二课堂活动管理和效果评估比较混乱。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协调和评估离不开老师的积极参与。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学校没有专门的、经验丰富的第二课堂指导教师,大多是由专职教师兼任。而专职教师由于本职的教学、科研、管理压力比较大,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投入第二课堂活动管理。大多数第二课堂活动交给学生自行组织和管理,产生了教学效果的缺失或者偏差。

3、第二课堂活动投资不足。第二课堂活动由于不是学校正规教学的必要部分,因此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极其有限。学校希望在不增加学校财务负担的情况下开展第二课堂建设,使得需要必要的资源、设施、人员无法到位,活动开展受到限制。

4、第二课堂活动形式不够丰富。现在很多学校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主要为英语角、兴趣小组等,形式比较单调,难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难易达到锻炼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相互协作能力开发和提升的目的。

二、优化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1、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

(1)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设置和管理。为了确保第二活动的持续发展,学校应该将第二课堂活动的目的、过程、效果和课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将第二课堂活动安排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中,和课堂活动一样进行整体部署和管理。各领导和相关部门应该重视第二课堂活动的领导、管理和考核,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实施和考评方案,使得活动的开展比较有序、合理、科学和高效。

(2)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资源配置。和课堂教学活动一样,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正常开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保证第二课堂活动的顺利组织和开展,第一,学校应该设置专项资金,确保第二课堂活动能够配备必须的图书资料、多媒体设备以及其他相关设备;第二,学校应该配备专门的负责或者指导教师,组建“专任教师+英语教师+外籍人员”的第二课堂指导教师队伍,规范和深化各个教师的责任和权力,便于考核和评估。第三,学校应该为第二活动提供便利的场所和活动设施,确保活动能够在校内安全、顺利的开展和进行。

(3)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激励措施。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学校应加大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激励,将第二课堂活动表现和成果与学期末的考评相结合,给予学分加分,优先推荐评优评先或者给予物质奖励,使学生认识到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将“逼迫”学生参与变成学生“要求”参与。

2、优化第二课堂活动形式

(1)加强英语阅读训练。英语阅读量的提高,在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强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增强跨文化跨语境交际能力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小说等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英文读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英语教材阅读量的不足,使学生接触到地道的英语书写文体及风格,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应通过教师推荐阅读、阅读比赛、成立英语阅读室等方式加强学生英语阅读训练。

(2)建立立体的多媒体资源库。第一、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开辟专门的英语节目,比如播放英文歌曲、播放英文经典电影、讲英语故事、异域风情欣赏等,选取符合当下学生年龄和性格特点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强的内容。第二、充分利用校园报纸、宣传栏等,开辟英语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英文书写风采和创新设计方案。第三、开辟校园网英文学习板块,建立英语俱乐部,极大地扩展学生视野。

(3)组织各种英语比赛活动,以赛促教。英语是一门实用性、技能性很强的学科。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学生不断的练习和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言技能大赛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通过策划、组织英语口语大赛、辩论赛、歌曲大赛、作文大赛、拼词大赛等,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英语学习成果的舞台,帮助检查和评估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发现英语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为后续学习确定方向。通过比赛促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比赛的水平和能力。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还为学生在课外进行有序语言实践活动提供舞台和指导。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和完成实践语言任务来发现英语学习的不足和问题,反过来指导和激励课堂学习。学校、师生应尽力将学与用、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建设密切联系起来,使其互为动力。

参考文献:

[1]邓琪.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实践[J].重庆大学学报,2007(6).

[2]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邹议[J].外语界,2006(4).

第4篇: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范文

关键词:第二课堂建设 独立学院 学分制

独立学院自1999年出现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当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是更好更快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教育部分别在2003年、2008年出台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和《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对它的法律地位、发展方向作出了界定,同时也进一步理顺和完善了它的政策与管理体系,对其办学行为作出了更加清晰严格的规范[1]。然而,其第二课堂的建设与研究在当下教育理论界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那么现在以以浙江D高校的独立学院为例,浙江D高校的独立学院是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经过十年的发展,学院不断深化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教学改革。针对学生特点,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二课堂开展的很有成效。如在反映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数学建模、程序设计、会计信息化等竞赛和反映学生综合才艺的竞赛中,曾先后共有近68人次获省级以上各类奖项。

1.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性

第二课堂主要指大学生在课余通过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学生社团、班集体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和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活动总称。简言之“第二课堂”即指除第一课堂(日常专业教学)以外的一切学生活动,包涵面很宽泛。由于独立学院本身的特质使得它的第二课堂在教育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有别于一般的普通本科院校,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一般而言,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它建校晚、规模大,但发展很快的新型高校,据2007年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已有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万人,占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3.4%;其中,独立学院本科在校生165.7万人,占全国民办本科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88.7%[2]。其生源虽然在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力方面总体上较一、二本学生要弱一些,但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意识非常强,学生经历过高考挫折后有明显的知耻而后勇的奋发向上的学习意愿,且这类学生都有较强的活动能力;此外,从学科设置来看,它设置的专业一般都是应用性很强的热门专业。因此,从学生和学校自身的特点来看,建设第二课堂对促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成才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有助于专业能力的提高。专业设置方面区别于一般高校的地方在于它的专业应用性很强,大多数属于紧贴社会需要的热门专业,动手能力强是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第二课堂建设适应了这种要求。该特点在D高校的独立学院体现很明显,其专业多集中在会计、贸易、工商管理等,该学院的学生活动就有数学建模、模拟投资大赛、公务员模拟考试等,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就可以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第二课堂的锻炼中提高对专业的认识,在应用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专业能力。

1.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活动与组织能力。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文化课的学习主要反映出人的语言和数理智能。独立学院学生在这方面的劣势,却能体现出他们在人际、运动、空间乃至内省等方面智能的优势,这恰恰是第二课堂建设的基础。从浙江杭州D高校的独立学院看,该校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在所在的城市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如参加西湖新十景的评选、汶川地震伤员接待护理等活动中就受到一致好评。第二课堂不仅契合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还在此过程中锤炼了组织管理能力。

1.3有助于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就业率高也是独立学院生存优势,从D高校的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状况看,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就能立即从事实际的实务操作,特别是通过第二课堂开展锻炼的学生社团干部,有相当多的人能够自己创业。第一课堂的培养目标和优势在于提高青年学生的专业素质,即“一专”;而第二课堂的培养目标和优势在于帮助青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需求培养或拓展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即“多能”。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恰恰第二课堂的素质拓展与能力训练对提高毕业生竞争力越来越重要。

2.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建设瓶颈

浙江杭州D高校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建设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发展瓶颈也非常明显。

2.1定位不明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要求其能够真正的独立发展,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现有的独立学院很多是不能完全独立,从而制约了其第二课堂的建设与发展。主要的表现是受制于其母体学校的发展定位,就浙江杭州D高校的独立学院看,由于D高校发展定位是教学科研型,对教学与学生第二课堂建设就显得有些薄弱,独立学院由于它的第二课堂建设受到上级组织发展定位的影响,这就造成其第二课堂定位不明确,重视程度因而不足。

2.2活动内容与形式单一,重形式轻实质。这个问题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存在的普遍情况。就浙江杭州D高校的独立学院而言,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主要是以学生集体参与群体活动形式为主,很多活动集中在宣传造势上,锻炼的只是少部分学生的组织能力,多数学生从中受益较少,而且多数活动重形式轻实质内容。

2.3师资十分欠缺,无法做精。第二课堂的开展除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外,当然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乐于奉献、热心学生工作的教师的支持,才能提升学生第二课堂建设的水准。然而,目前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建设中师资缺乏是普遍现象,这是我们在与D高校的独立学院的团委老师访谈中多次听说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根据现行的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与师资配备,独立学院自己独立拥有的教师很少,并且依赖原有高校的师资,而这些教师一般都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本部的高校教学与科研方面,缺乏投入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建设的热情与动力。

2.4校园内外活动缺乏相应的支持。例如D高校的独立学院要搞一个校际活动,即使有学校经济支持或某公司的赞助,但是如果学生活动的规模过大,就需要到相应的公安机关去审批,这种要求具体操作起来时非常麻烦,假如有其他意外发生,组织者或校方都要背负难以承担的责任。由于对集会管理的如此严格,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没有人愿意去组织这样的活动。这对第二课堂建设形成了外部的制约。

3.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建设的路径与建议

通过对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我们认为搞好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建设要从如下四个方面着手:

3.1从管理体制看,要真正的独立起来。理顺它的管理体制,要使其与原来依托的高校明晰利益关系,真正独立起来。从而管理上摆脱不必要干涉和牵制;继而可以有专门专业师资保证第二课堂建设的需要。这样就一定程度上为其去除限制与干扰。

3.2从办学方向看,明确发展目标。其发展方向应该是培养一专多能、应用性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从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出发,必然要重视学生的实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而第二课堂建设则完全契合这样教育的要求。结合我们前面分析的第二课堂建设对独立学院发展的重要性看,自然就会重视它的第二课堂建设。

3.3从具体操作看,第二课堂要学分化。有了自主办学管理体制与目标方向后,其第二课堂建设就要解决其主体的动力性问题了。第二课堂建设的主体就是学生,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建设的积极性,就需要将第二课堂要学分化。与第一课堂学分管理一样,应该把第二课堂的活动纳入学分管理,要求毕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第二课堂学分。D高校的独立学院目前在这方面的探索很有价值,例如把读百本书、参与学风讨论、听思想政治讲座等都折合成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具备一些学分才合格,该校的第二课堂的成效与这一制度是高度关联的。但笔者与该校团委的老师座谈中,深切感知目前制度还不够有力,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具体深化,还需根据不同年级有不同要求,如针对学生一年级阶段以引导为主,二、三年级要求参与为主,四年级的以自愿为主,将第二课堂主要载体融入实习基地建设、挑战杯等活动中。

3.4从外部环境看,应该相应减少对学生活动的限制。促进第二课堂建设还需要政府社会管制的放松,对于第二课堂建设而言,无须政府部门发文支持,只要相关部门对于学生聚会少给予限制。如对学生校际间的群体聚会活动,应将相关管理权限下放给学校,相信大学生有足够的理性和平安全地参与学生社团的活动,抛弃一有学生聚会相关部门就惶恐危及社会秩序的假设。

*课题来源: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教学研究课题“独立学院第二课堂教育的组织与管理创新研究”(编号:2008JK02)。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Z].2003. 中国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S].2008

[2] 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工作说明[Z].2008.参见moe.省略/edoas/website18/28/

info1204509856970428.htm,2012年3月26日浏览

第5篇: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范文

“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学好第一课堂专业课的基础上在课外活动时间里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自愿参加的创业课堂学习。创业教育主要是指以“第二课堂”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和提高创业主体综合素质为总计目标,培养其米来从事创新实践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能力与心理品质等素质教育。   

二、现状与背景分析   

1.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些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在国家创业优惠政策的利诱下,许多高职学生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业激情,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主要来源于书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创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创业技能培训,导致很多有意向创业的学生在创业中存在急于求成,没有系统的创业计划,对创业风险没有合理防控等问题。   

2.研究现状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的张建国在文章《论高校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体系的建构》中分析了“第二课堂”在创业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提出了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和丰富“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的内容,通过创新“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活动形式,提供组织和物质保障,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等构建高校“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体系。    余彦蓉和燕艳在《i高职院校引人创业教育的初步探讨一一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第二课堂创业营销人才培养为例》中认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研究尚米形成体系,但高职院校引人创业教育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学生就业率、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都有着积极作用。郑州轻工业学院的郭涛在文彰“第二课堂,’: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中提到在社会转型期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确面临着一些思想混乱、道德困惑和就业压力。   

与国外相比,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尚米成熟,仍处在借鉴和模仿阶段,主要表现在:“第一课堂”创业教育内容不够全面、体系不够完善、成效不够明显,而“第二课堂”这一实践性强、灵活度高、覆盖面广的形式并米有效地发挥作用。木课题试图打破“第一课堂”创业教育的局限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探究“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三、研究“第二课堂”高职创业教育模式的方法   

1.确定研究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交流座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第二课堂”的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通过走访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了解创业所需素质和能力;查找创业“第二课堂”相关文献,开展“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理念研究,在“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探索创业课堂教育活动方向和教育目标,拟定课堂教育计划,制定创业“第二课堂”活动大纲。   

(2)基于高职“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教学理念的研究,探索具有实用价值的创业知识,研究创业知识融于“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模式,编制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活动方案。   

(3)在研究“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理念结合课堂组织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具体活动细则以及“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与能力培养成效的评价方式。   

2.确定研究目标   

(1)通过“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理念研究,制定出合理的创业课堂活动大纲,让理论与实践教学进程合理化、系统化、一体化,达到有学有练有成的效果,以期望能推广应用到其他学科教学。     

(2)通过对创业知识融于“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模式的研究,编制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活动方案,让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创业教育活动中感悟、总结、内化创业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和检验创业知识,逐渐转化为素质与能力。     

(3)通过对课程实践成果的分析和对高职学生“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理论的检验方式研究,推动高职创业教育创新与改革。   

3.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解决创业教育“第一课堂”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时间固定的问题,通过“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有效解决“第一课堂”创业教育的不足。   

(2)解决“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组织模式与内容的问题。     

(3)解决创业“第二课堂”教学成果评价的问题。   

4.拟采取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检索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等方面的论文,对“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建设与实践、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为木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第6篇: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范文

摘要: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势要求我国的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应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这一需求,开始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其中艺术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就艺术院校第二课堂开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体提升第二课堂的教育实效的路径和办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艺术院校第二课堂;教育实效;提升路径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它具体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活动,但是它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等又与第一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容否认的是第二课堂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艺术院校第二课堂的建设在培养艺术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新时期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以提高艺术院校第二课堂的教育实效。

一、第二课堂概述

(一)第二课堂概念

第二课堂教育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而构建起来的教育计划、内容、过程、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方式,也可以说它是在借鉴第一课堂课程教学体系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第二课堂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的设计、课程教学与实践平台的设置、教师队伍培养、教学研究以及教学过程控制和结果检验等方面的协调匹配,系统化与规范化,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途径。

(二)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

1、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在历史和现实条件下,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内容的第一课堂仍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仍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理论水平的主要途径。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则使学生实现了学习上的知行合一,并且第二课堂教育旨在引导学生追逐学术能力进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缩短了高等教育与大学生成才、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这主要表现在:首先,第二课堂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在第一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当学生在参与第二课堂教育的活动时,可以充分结合在自己在第一课堂教学中的所积累的知识进行联合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必然会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其次,学生还可以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融通所学,打破专业课程的界限,积极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亲身验证自己所学知识的正确与否,通过实践中获得真知。

2、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衍生和升华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所提出的新的要求,第二课堂的出现则恰恰是对第一课堂的衍生和升华,也是顺应时展的必然产物。这主要表现在:一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衍生,也就是说第二课堂是在第一课堂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内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课堂教育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第二课堂教育的开展则有效弥补了第一课堂这一教学的缺陷,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升华,主要是指在第二课堂中学生通过实践,不仅能够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锻炼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除此之外,第二课堂利用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开展课题研究,还有利于学生找到创新实践的新方向,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是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升华之处。

3、第二课堂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与第一课堂有所不同,第二课堂还具有其自身的独立性。这主要表现在:一第二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它涵盖了英语、旅游、管理、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这一特点是第一课堂不具备的;二第一课堂教育的开展受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第二课堂则完全突破了第一课堂的这一局限,它具有十分灵活的上课时间,并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是自身需要来自由选择第二课堂的内容和上课地点;三第二课堂教育的开展都是基于学生自由支配和选择基础之上的,选择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里,所以第二课堂可以说是张扬学生个性,培养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的宝地,相比之下第一课堂则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三)第二课堂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人文综合素质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单一的第一课堂教育是很难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的。所以开发第二课堂教育,十分必要。第一课堂教学重视的是基本理论知识教育,而第二课堂关注的是人文素质的教育。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以及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其口语水平、演讲技能、组织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等人文综合素质。

2、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

第二课堂活动本身具有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首先,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平台,活动形式的开放性和动态发展的理念模式,并且打破了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较为固定的封闭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不受约束、自由发挥,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第二课堂活动通常不受学科限制,参与人员的知识结构也具有学科交叉、文理配合的特点,知识结构互补的活动形式,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欲望。

3、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陶冶学生情操

第二课堂活动通常是高校教学活动的亮点之一,活动包括各类学生组织活动、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各种知识讲座、竞赛学习班等。各种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文学社、英语俱乐部、健身俱乐部、舞蹈俱乐部、爱心学社、音乐之家等形式的活动弥漫整个校园,不仅活跃了高校校园气氛,而且带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让参与活动的学生得到了心身的愉悦和求知的满足感,在浓厚的学术和高雅艺术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陶冶了情操,学生的学术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艺术院校概述

(一)艺术院校学生特点

1、思想活跃,极具想象力和创造性

艺术院校的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与普通院校有所不同,基于这一点,艺术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思维比较活跃,情感细腻,他们对于美的欣赏有着自己的观点,一般不受束缚,且他们的创造极具想象力,他们追求个性解放,前卫时尚。他们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专业课的学习和探索上,以至于他们很少有时间来进行基础文化课的学习,这使得他们对于日常的生活琐事或是国家实事了解甚少,并且容易出现思想道德素质、理想信念低下的现象。

2、自我意识相对比较明显,崇尚自由

艺术院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就决定艺术生独特的个性,因为艺术生经常要进行一个人的创作或是练习,长期以往,艺术生的自我意识就会比较明显,更多的时候他们会十分在意自己的权利和隐私,不容许别人有一点点的侵犯,且他们极度追求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自由,他们渴望自己就像天空中的鸟儿,能够拥有自己广阔的天空,随意翱翔。但是其中所存在的弊端也是相当明显的,由于艺术生过度注重自我发展和满足,导致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等都比较淡薄,且在行为处事上一般都比较独断和随意。

3、专业课能力较强,但心理素质较差

艺术院校教学的重点一般在于学生艺术方面能力的培养,而较少开展文化课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专业能力强而思想素质低的局面。部分艺术生心理很脆弱,以至于他们在遇到困难自己难以解决时,常常会产生抑郁自闭的倾向,进而诱发一系列不良事件的发生。

(二)艺术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的区别

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艺术类院校的专业性更强,因为其更注重艺术专业的教学和培养。艺术院校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各专业知识,能从事各专业门类教育和实践的人才;艺术院校所学专业一般是指艺术相关专业,如音乐、影视、美术、舞蹈、戏剧、传媒、工业设计及艺术管理等七大学科。专门的艺术类院校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是其在艺术领域上长久的积淀、丰厚氛围、最精英和非常的资源。而综合性大学包括众多专业学科,跨学科学术知识领域的大学,其中就包括艺术类,但其专业性就不如纯艺术类的学校强。并且综合来看,部分综合类大学的专业考试难度较艺术类院校低一些,但是文化课要求会高一些。

三、艺术院校第二课堂育人发展创新模式探索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艺术院校第二课堂教育开展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教师教学才会取得良好效果。所以,艺术院校在进行第二课堂课程安排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这一问题。大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有理想、有动力的黄金学习时期,在他们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需要有人适当的引导,并且需要有人挖掘到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切实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

教师素质的高低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艺术院校第二课堂开展来说,也是如此。新时期,为了更好地促进艺术生的健康成长,艺术院校必须要健全教师激励机制。艺术院校的学生往往由于个性太强或是自我过于封闭,当他们遇到问题,自己却无能为力时,经常会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情绪,沉积过久,则会造成心理疾病。此时来自教师的激励就变得尤为重要。在艺术院校第二课堂育人发展创新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学校必须要重视起这一问题,积极健全教师鼓励机制,确保每一名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教师及时的疏通和指导,从而解决问题,促进成长。

(三)第二课堂要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发展同步

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当今时代,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世界艺术也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大潮中,我国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艺术院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第二课堂与时代的同步性以及其与学生发展的同步性。只有真正实现三者的结合,艺术院校的第二课堂教育才能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四、艺术院校具体提升第二课堂的教育实效的路径和办法

(一)加强对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视

艺术院校必须把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到与第一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正式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当中,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例如:建立活动领导小组,指派专人主管该项活动。从教学计划开始就制定明确的活动计划,将第二课堂活动作为教学任务安排到教学活动中。制定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工作方案,明确活动内容、组织管理、人员配备等要素,从而做到在领导思想、政策和制度上重视第二课堂活动。

(二)提高各个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

教师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要与第一课堂一样计入教师的工作任务量汇总中去,作为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品评的重要标准。且第二课堂活动教学工作量的报酬应该与第一课堂教学工作量的报酬保持一致,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组织管理者和辅导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使教师了解第二课堂活动在其他学校和地区的进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意识、组织能力及科研能力的目的,这也是提高学校教师素质及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此外,院校还要积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教师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相关行为予以鼓励。

(三)将第二课堂教育成绩计入学分

艺术院校第二课堂教育的开展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现阶段,艺术院校为了进一步提升第二课堂的教育实效,可以将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的成绩计入学分,这样一来,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又有利于锻炼学生除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也有利于他们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第二课堂学分制的建立,也能够对第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能够使各项教学活动都可以在正规的学分制管理下来开展。

(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近些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焦点问题,且艺术生由于其自身特点,心理健康问题与普通学生相比更为严重。所以,艺术院校要想真正促进第二课堂的开展,就必须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而言,艺术院校可以设立一些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或是举办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讲座等,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五、结语

综上,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灵活安排。艺术院校开展第二课堂活樱是树立良好学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所以,艺术院校必须认识到这一点,积极采取措施,例如,提高各个专业教师的师资水平,将第二课堂教育成绩计入学分,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阳阳. 浅谈艺术类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基于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实际工作情况的视角[J]. 黄河之声,2016,(07):57.

[2]王倩.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第二课堂建设――以Z学院艺术学院为例[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11):68-70.

第7篇: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范文

关键词:第二课堂;数学与物理素养;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228-03

一、问题缘起

数学与物理类课程是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必修的五类公共基础课(“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数学、物理)之中的两类,无容置疑,数学与物理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在理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数学与物理学院除了承担本院数学与物理专业的教学外,很大一部分教学任务是全校各专业大学生的数学与物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

2009年底学校召开了《中国地质大学数理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讨会》,我院对教学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其中,对我院开展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也作了认真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其特点有(1)分散性,有些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务处组织的,有些是团委、学工处组织的,学院内部没有统一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的组织和协调;(2)临时性,有些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不是每年都开展,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3)无固定经费,有些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无经费或仅有极少经费支持,导致活动质量差,相关教师与学生缺乏积极性。逐一为每一次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向学校有关部门申请经费十分麻烦,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4)无监督和评估,无法了解和改进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针对上述问题,学院班子进行多次的讨论和研究,向学校提交了《关于建立数学物理公共课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基金的报告》。在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建立了数理学院教学改革基金,每年拨款20万元专款,用于本院第二课堂的教学改革。

二、第二课堂是什么

要开展第二课堂的教学改革,首先要理解第二课堂的作用、目的和意义。我们认为,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各专业培养方案之外的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各专业培养方案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普遍性的要求,解决共性的问题;而第二课堂的主要作用在于发展专业人才的个性化特长,丰富同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化和知识多样性,解决特殊性、个性的问题;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具有规定性、基本性和主体性,而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具有可选择性、深化性和延展性。因此,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充分发挥两者相互补充、良性互动的作用,对于本科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全校范围开展数学与物理第二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这是进行第二课堂教改的首要问题。我们认为:第二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数学与物理素养。众所周知,数理素养在人才的知识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仅就地学领域,院士和著名学者都拥有非常扎实的数理素养。这里,所谓数理素养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数学与物理知识,它们是已经被理论证明和实践检验的规律、认识和事实,被当今社会广泛使用,是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们还是生产力提升、各类科技创新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平台之一。(2)数学与物理技能,它们包括作图、计算、推理和交流等基本技能,还包括更为重要的数学建模和物理实验的技能。(3)数学与物理语言,它们是数学与物理的交流工具,具有通用、简洁准确的特性。在物理中广泛使用数学语言。数学语言还是数学的载体,它能不受具体国家文字的限制。(4)数学与物理思维,它们包括:抽象、概括、归纳与推理等形式化的思维以及直觉、猜想等非形式化的思维。物理更直接研究自然世界,因此,实证思维是物理思维的突出特征。(5)数学与物理意识,指用数学与物理的视角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物理信息和物理属性关系,进而达到运用数理逻辑的观点科学地认识世界。我们大学的第一课堂(专业培养方案)主要传授数学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对部分优秀学生开展进一步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例如,数学建模、数学竞赛和交流的技能,物理竞赛和更复杂的物理实验技能)则有赖于第二课堂。一些数理素养,如数理语言、思维和意识需要在大量的训练中培养和完善。第二课堂正是提供这种训练的重要途径。我们的理工科大学生,只有具备了厚实的数学物理素养,才能成长为真正高水平的理工科人才,才能在大学毕业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

三、第二课堂的教学体系

为了过去第二课堂无系统组织结构,五固定经费、无监督、无考核的状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并执行了如下数理学院第二课堂的教学体系:(见图1)第二课堂的教学体系的建立给学院对第二课堂教学实行统一管理、监督和评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每年各单位进行第二课堂教学项目申报,填写第二课堂教学项目申请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根据各单位教学实际需求和师资情况确定开展项目的数量、内容、经费及项目负责人。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年终进行第二课堂教学项目考核,每个项目负责人都提交相应的项目结题报告。通过结题的项目负责人,可以申报下一年的第二课堂教学项目。2011年年底,通过对一年来第二课堂的总结,学院对项目设置及经费做出了一些调整,例如删去了“专家、名师门诊”项目,增加了系、部的教学研究项目,单设了各、系部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为了切实发挥教改基金的作用,提高第二课堂的质量,学院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文件,例如,《关于建立数学物理公共课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基金的报告》、《加强教学的中心地位,开展数学物理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数理学院教改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数学与物理学院教改立项申请书》、《数学与物理学院教改项目工作计划书》、《数理学院教改立项结题报告》等。这些制度的建立能够引导广大教师重视第二课堂,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使得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实现持续化和规范化,保障第二课堂顺利开展。

四、实践的成效与认识

从2010年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第二课堂的成绩有一些是短期看不到,例如“高等数学知识团体赛与教学研究”、“数学自主学习与数学开放实验”、“物理自主学习与物理开放实验”、“大学物理知识对抗赛与物理科普周活”、“数理学院学生志愿者学习服务中心”等项目,但有些竞赛类项目,则可以看出成绩。例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近三年来,我校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国家二等奖2项;湖北省首届数学竞赛我校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2个;湖北省高等学校首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我校(7队参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4队参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2010~2012三年共获得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5项、国家三等奖3项,第二届物理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18项、国家三等奖11项。

回顾近三年的实践,对我院第二课堂教改有如下几点认识。

1.建立第二课堂教学体系,使我院的第二课堂教学有了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第二课堂教改立项,明确了负责人和参与教师。我们认识到有负责任、肯投入精力的教师去开展某项第二课堂教学,是该项活动成效好坏的关键。

2.第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过去第二课堂活动的临时性,保障了第二课堂经费的固定性和人员的相对固定性,有利于参与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有利于各个项目活动的质量不断提高。

3.建立年终项目结题制度,便于学院宏观上掌握第二课堂教学情况,可以及时调整整个学院的第二课堂教改实施方案,发扬成绩,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工作。

4.关于评价第二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只看是否获奖或得奖的多少,主要考察项目的预期目标是否实现、工作是否到位。

5.关于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问题,不能简单地考察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第二课堂的主要意义在于提供大学生实践性学习和深入性学习的平台、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物理基本素养以及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高等学校的教学和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只有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条腿走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之路才能迈的更加稳健、更加坚实。

参考文献:

[1]李大潜.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养[J].中国大学教育,2008,(10).

[2]韩鹤友,陆冬莲,等.农林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9,(10).

[3]杜其奎,宁连华,周兴和.浅谈数学与数学素质[J].中国大学教育,2011,(5).

第8篇: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校 第二课堂活动 素质教育

一、第二课堂与人才培养

(一)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活动很早就已经被提出,全国各地的小学、中学、高校都一直在探索。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多样,学生也喜闻乐见,目前对第二课堂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一种说法: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

(二)第二课堂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我国高校教育存在着和社会现实脱节的问题,学生在校期间,更多的把精力放在课堂上,课堂的重点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忽视实习经历,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专业成绩突出,动手和实践能力差。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有分析指出: “第二课堂”是一种综合理念,即现实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国家与社会的价值目标和个体的理想相融合的理念,能起到理论结合实际的积极作用; “第二课堂”更是一种学生成才标准和人才培养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普通高校管理专业开展第二课堂的调查分析

为促进专业学习,锻炼动手能力和主修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大学生成才动力,活跃在校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

目前很多高校把职业规划教育放入了第二课堂活动中。职业规划教育主要是面向低年级的学生,帮助学生在校期间结合自身实际和环境状况为实现未来的职业理想确定方向、时间和方案。活动形式多为讲座,时间短暂,即使作为实训的一个内容,学生也不能引起重视,目标确定,但动力不足,无从下手,效果不佳。

(二)读管理、励志类书籍和观看视频

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中,读有关管理、励志类的书籍以及观看视频,也是一项重要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一般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布置,每月看一次视频或读一本书并进行一次交流会,通过写观后感、读书体会的形式来验收。

(三)讲座也是目前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一种常见方式。

每学期举行一次管理方面的讲座,请一位高级管理人员就所任管理职位的主要能力需求结合实际进行讲解;或请校内知名教授,就涉及管理方面的感兴趣的话题举行一次讲座。

(四)社会调研

社会调研是第二课堂活动校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内布置、利用寒署假、五一、十一时间进行调研,再回校内进行指导,调研有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

调研内容多样。这项活动很少有专业教师指导、监督、验收,往往虎头蛇尾。

(五)素质拓展训练是目前第二课堂标志性的活动

素质拓展活动大体上分以下几类:

第一是文体类活动,这是最常见的活动,包括晨跑、徒步远行训练、骑自行车远游、野外生存训练、登山以及各类文体娱乐活动;

第二是体验式训练活动,这也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所谓体验式培训,是个人首先通过参与某项活动获得初步体验,然后在培训师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并提升认知的培训方式。内容很多:例如破冰、团队建设活动;“信任背摔”活动;“电网”活动;“生命履带”活动等等,目的是开拓学生视野,增长智慧,培养团队意识,培养相互之间的信任感,锻炼心理素质,克服恐惧,增强纪律性。

体验式训练活动包括真人模拟团队射击演练,活动中,培训师不断设计作战科目,包括斩首行动、间谍战、人质解救、包围战、偷袭等等,目的是放松心情,锻炼反应能力,培养集体感以及协作精神。

第三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参观、访问、慰问等活动。也有为培养和谐的同学关系而举办的班级除文体活动之外的其他活动。这项活动很受欢迎,但一般情况是自筹资金。

(六)生存体验也是管理专业第二课堂的尝试活动

一般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包括有限资金资助的生存体验,营销或策划活动,还有见习、实习、实训等基本课外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很多受重视程度不够。

三、普通高校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目前情况看,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第二课堂活动的保障措施不到位

本着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普通高校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求以及专业的设置来研究第二课堂活动并组织实施,但与第一课堂活动对比,第二课堂活动因为种种原因受重视程度不够,保障措施更是不到位,很少有学校愿意在师资、资金、设备上给予充分投入,相反考虑安全、影响、效率、利益等方面因素,往往雷声大、雨点小。

(二)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活动缺乏专业的对接

目前管理专业的第二课堂活动往往是一种素质培养的活动,很少能与第一课堂活动完美对接,这也导致专业教师很少参与的原因,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取决于学生内心思想的萌动而推动的课外自发的行为。很多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者都是辅导员老师。

四、创新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课堂活动虽然是第一课堂活动的延伸,但目的同样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对管理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应本着这样的理念:即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途径,让活动的经历转变成财富,精英相互影响,思想相互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就业相互借鉴,经验改变命运。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经历转变财富,精英相互影响

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除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外,更需要决策判断能力,组织实施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第二课堂活动更像是管理专业的动态模拟管理,各种实践的经历是管理专业学生宝贵的财富,在实践中寻找合作伙伴,开拓视野,磨砺品质,增长见识,学会创新思维,取长补短,让挫折成为经验,让成功成为奋斗的动力,让商界精英、管理精英成为学生的楷模,让管理的各种案例成为学生的理论依据,鼓励学生尝试管理的实践,掌握管理的真谛,理解管理的艺术,品味管理的科学性。

(二)思想相互交流,学习相互促进

第一课堂教学目前多为灌输式教学,即使是交流思想,也主要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只能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实现。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信息畅通,学生思维活跃,在对不同事物的认识中,同学的思想更能让身边的同学接受并乐意效仿;同学的成功典范往往比案例中的典范更有持久说服力,更可能被研究和超越。即使是在提升学历层次的学习中,团队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三)就业相互借鉴,经验改变命运。

就业竞争力的核心是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普通高校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关键看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不仅能总结出经验,实践也能创造出经验,第二课堂活动的重点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转变观念,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增加社会经验,提高自身能力,在同学的交流中相互借鉴经验;对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更需要管理经验的积累,起初是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尝试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体验失败感、孤独感、成功感;然后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解脱,自我安慰,了解生活艰辛,懂得责任的含义,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生活的承受力;最后是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带来的出路,锻炼自己的判断能力,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增强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9篇: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范文

关键词:第二课堂;英语应用能力;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85-02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存在课时紧张等问题,导致英语课上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的听说及交际能力进行系统训练,这样同学们的英语综合能力没有真正得到提高,出现了读写能力强,听说能力差的现状,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师积极引导同学们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听说能力尤为重要,在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的教学功能外,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有效课余教学模式,对于同学们的英语应用交流能力提高有很大帮助。2000年,国家教育部就这种情况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教学要求》,其中明确提出:在加强大学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交流能力。

一、英语第二课堂的作用及其意义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与现代教育理念及实际需要相吻合,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交际能力大有裨益。

(一)第二课堂能够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第二课堂不仅仅延伸和补充了第一课堂的教学,而且还有效地衡量了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并巩固了学习成果,将英语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应用能力。如今的英语教学理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将应试教育转变为应用教育,故学校的教学不仅仅从教学形式上进行了改变,还从教学手段上进行改变,将以往的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现在的第二课堂教学不断地补充第一课堂的不足,充实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二)第二课堂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的需要

尊重个体化差异是现代教育理念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办法突破这种集体受教育的形式,因为我国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生人数多,教师资源少,一对一的因材施教的方法在大课堂上无法实现。久而久之,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挥,每个学生的英语能力也得不到均衡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日渐参差不齐,差的地方仍然差,强的地方也得不到进一步提高。然而第二课堂我们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第二课堂是以同学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同学们喜欢的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学习和实践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

(三)第二课堂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第二课堂可以针对第一课堂的课时短、内容有限、训练不足等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为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题材进行听说训练,并且可以组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交流,这样英语的情景应用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说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是相互补充的关系,相得益彰。我们既应该重视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以这些知识为基础,又要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将第二课堂搞得有声有色,成为应用基础知识实践基础知识的战场。由于第二课堂形式多样灵活,内容广泛,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提高了学生们的素质,对第一课堂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有益补充。

二、目前高校英语第二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第二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目前各个高校普遍重视课堂教学,而第二课堂虽然被提出来推广,但是大部分学校流于形式,疏于重视,没有真正好好的开展。例如,英语协会、英语剧团等,这些组织普遍缺乏组织性,没有教师的指导,只是有一些英语爱好者参与,而那些英语不好的同学通常不会参与其中,久而久之,参加的人慢慢减少,最后活动也就无法继续进行。

(二)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缺少必要的教学设施及经费支持

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一样,同样需要教学设施和教材音像等资料,但是当前我国教育经费紧张,无法为同学们提供足额的经费去满足第二课堂的需求,使得第二课堂的活动开展受到了很大阻碍。

(三)第二课堂缺乏必要的测评体系

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和评估第二课堂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的效果。所以第二课堂的测评体系是目前第二课堂开展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英语第二课堂的组织与安排

第二课堂通常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和安排,缺乏系统性和组织纪律性,更谈不上完整的计划,合理的目标,有效地检测,系统的评估。故老师应该对第二课堂予以重视,妥善组织和安排第二课堂,争取让第二课堂充分发挥效用。

(一)教师应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第二课堂

为实现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老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并在组织过程中发现和发挥学生个性特征,制定相应的目标,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带领学生做好互动,让同学们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同学之间更加和谐。

(二)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英语第二课堂丰富多彩,教师可和学生一起组织各种各样的感兴趣的活动。例如,周末可组织英语角,这样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具体操作: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同学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相关图书来组织材料,以免在活动时无话可说。英语角不仅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英语知识专题讲座,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和知识面,同时了解西方文化,减少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中西方文化有差异,跨文化交际等主题讲座可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外国习俗和文化,避免交际过程中出现因文化差异而导致尴尬的局面。

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仅包括英语角,还有很多其他活动用以借鉴。如:英语广播电台,让同学们当广播员,每天定时为大家播放英语新闻、英文故事、英文歌曲等等。还可以组织同学们成立英语社团,如话剧团,定期组织同学们排练英语剧目,老师还可以帮助同学们组织英语晚会,以调动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根据学生情况制定相应的第二课堂测评体系

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测评体系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至关重要,这可以评估出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找出第二课堂组织和操作的不足。教师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新型的、动态的、评价模式,将第二课堂英语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指导和调整学生们在第二课堂中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促进整体素质的发展。

综上所述,英语第二课堂和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学整体的两个方面,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语言知识能力的不同分工。因此,在注重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在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的能力,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为他们以后的就业生活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陈豪,王志军.创设英语第二课堂实现“以学促管”——创新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8,(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