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文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服务劳动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

第1篇: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能力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006-02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兴起的背景

社会服务成为大学主要职能的理论和实践起源于美国。1904年著名教育家查尔斯·范梅斯倡导大学要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大学教师要走出校门直接投入到社会服务中去。这一理念被称为高等教育史上的“威斯康星理论”。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社会服务也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等学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强调,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对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新技术推广、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城务工劳动力培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主力作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

高职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具有为社会提供直接服务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高职教育是应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扩展而产生的。高职院校就是一种以社会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性高校。

社会服务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包括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本文研究范围是指狭义的社会服务。

二、高职院校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高职院校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概念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大学成立初期是以教学为主培养人才的公共场所,发展到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校长洪堡倡导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思想,到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倡导并践行大学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并为其服务的思想,从而形成现代大学的三大社会职能:教学、研究与服务,使高等学校从象牙塔变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基地,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在20世纪初期成立的美国社区学院一个多世纪以来有力促进了美国产业革命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助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完成,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实践。我国高职院校是顺应改革开放和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成立的,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只有继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为立足点,开展有特色的各种社会服务,才能真正发挥出高职院校在现代职教体系中的引领作用。

(二)高职院校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是其区别于本科教育的重要特征。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直接服务的功能,使其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高职院校本身也具备为区域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优势。比如充分发挥师资优势,帮助企事业单位做好培训工作,面向社会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及考证培训;利用特色专业优势,直接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及技术咨询服务;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直接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等等。

(三)高职院校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推进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面临新的严峻的形势,一是高考生源的逐年下降增加了招生的难度,特色办学和品牌教育成为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二是2010年全国高职高专骨干院校的遴选给高职教育发展导向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国家对于高职院校的政策支持从重“硬建设”向“软建设”转变,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为社会、企业提供更将广泛的服务,才能得到来自社会多方面的支持,这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社会基础。实际上,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服务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同时也了解了企业对人才规格的真正要求,从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出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通过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逐渐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模式,改进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完整的社会服务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成为高职院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践

(一)积极开展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学院作为广西中职学校师资培训基地的优势,加强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合作,对应中职学校专业师资培训需求,结合学院办学实力,开展面向全区中职学校对应专业的师资培训工作。自2003年被广西教育厅确定为首批自治区级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中职网络专业师资培训基地”以来,每年为教育厅承办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暑期培训班、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等培训工作,先后取得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的考前培训资格、广西教育厅中职物流师资培训基地等培训资格。

学院作为国家级“百所职业院校推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全国统一鉴定秘书职业智能化考试考点,为周边地区企业、单位员工进行“汽车驾驶员”、“汽车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等职业资格和“汽车营运上岗资格证”等培训及鉴定工作,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等级。2007年至2010年,先后开展了全国出版系统财会软件培训、全区电力系统管理软件培训、全区中职教师汽车新技术培训、全区交通系统工程制图软件培训等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培训班。2007年以来为全区交通系统公路工程和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人员、领导干部、管理干部开展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超过1300人次。

依托“交通行业管理干部队伍培训平台”,建立起远程网络培训系统,远端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选择课程接受远程培训。不断完善远程网络培训系统的管理和课程体系,逐步将远程网络培训系统向全区开放。

(二)与行业合作,共同进行技术开发

重点针对交通基本建设、汽车维修服务等行业的科研项目,与广西重点建设的行业、企事业单位联合申报、立项与“服务广西新发展”相关的科研项目,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比如广西交通厅科研立项项目“汽车变速器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基于综合交通科技的智能交通教学实训系统的研制”“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及与企业联合研制的项目“缓速器测控系统软件的设计”“餐具消毒流水系统设计”等。在项目研究和成果验收过程中,得到企业有关人员在技术、资料、设备方面的大力支持,解决了企业技术攻关难题。

充分利用“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搭建的平台,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每年春夏之际召开一次专门会议,确定技术合作和培训项目。制定相关政策与配套措施,鼓励路桥工程系在合作企业任职的教师以及其他系部教师直接参与北部湾经济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三)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技术服务

广西实施推进工业化进程战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并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品牌培训基地”的优势,为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提供技术服务。以本土资源为基础,加强本土化技术的开发,同时紧跟北部湾经济开展区的经济发展,以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努力向各地农民工推广发达地区先进技术和工艺,培养大量服务于工业化的技能型操作人员。

(四)开展对口支援和交流

2008年以来与贵港职业学院和柳州交通职业学校建立对口支援、合作帮扶关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科研课题研究等方面落实对口支援的项目,针对汽车、计算机和物流等三个专业开展中职教师培训班。

四、高职院校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社会服务能力对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社会服务只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服务与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关系。首先,正确处理社会服务与办学特色的关系。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校企合作的过程,高职院校开展的各种社会服务必须与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结合起来,开展有特色的社会服务。其次,正确处理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的关系。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之一,但不是中心工作,人才培养才是高职院校的工作中心和办学重心。一定程度上社会服务的开展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都是围绕着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工作而进行的。最后,正确处理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关系。科学研究能力不足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难题之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前提是教师队伍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只有具备前沿的科研信息、较强的研发能力和高效的教师团队,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效民.基于社会服务视角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辐射与带动[J].职教论坛,2009(9下)

[2]仇雅莉.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7中)

[3]高维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浅析[J].文教资料,2008(12)

[4]卢冠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述评[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第2篇: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文

一、根据学校的基本条件和产业、行业、区域特色,围绕社会

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考评员专业设置、师资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㈠以课程建设促进社会服务能力提高

临洮农校根据农业行业特点和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及当地经济发展确定课程设置。学校设有农园、畜牧兽医、农业经济与管理、计算机、工业与民用建筑、电子电工等岗位的考评员,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及社会人员进行技能鉴定。在课程设置上该校坚持课程是专业的支点,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课程建设模式,构建课程体系,以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为重点,以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基础,以构建课程标准和考评体系为保障,融“教、学、做”为一体,全面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大幅度修改专业主要课程,组织考评员编写教材,建立相应的试题库,将职业资格认证、工种技能鉴定等内容纳入教学,在毕业生中推行“双证书”或“多证书”,在满足学生考证、就业需要的同时也促使学生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

㈡以考评员师资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考评员师资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保证。临洮农校按照“培养与培训结合,引人与引技结合”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和生产实践锻炼,依托行业优势,构建“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提升每一位考评员的专业实践能力,更好地胜任社会服务工作,也拓展了社会服务的领域,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做到了考评员师资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的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㈢以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实验实训的设施、设备等条件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硬件支撑,也是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基本硬件保障。临洮农校面向学生改善专业教学硬件建设,面向社会改善技术服务硬件建设。建立农园、畜牧兽医、农业经济与管理、计算机、工业与民用建筑、电子电工等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坚持按照“五位一体”(以教学为主,兼顾生产、科研、培训、鉴定)的要求,建立“生产型”、“产学结合型”“、虚拟型”三类校内实训基地;按照“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企业、科研机构、生产培训基地建立“共享型”校外实习基地,充分的保障了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也为开展社会培训、考证、鉴定、技术咨询和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提供了较好平台。

二、将科研方向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紧密结合,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带动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临洮农业学校是一所有70多年历史的农业院校,多年致力于农业科研工作,在小麦育种、特种玉米繁育、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大丽花繁育等科研方向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尤其在冬春小麦育种和特种玉米繁育方面更是成果斐然。经过多年的努力该校先后培育推广出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冬春小麦品种(系)五十多个,服务于我省的定西、临夏、甘南、陇南、天水和兰州六个地区,并在陕西、青海、宁夏的部分地区推广种植等地;特种玉米繁育研究更是走在全省的前列,荣获多次省市科技进步奖项。“临单”、“临糯”玉米系列和临农小麦系列已经形成品牌优势,全省年推广面积23.33余万公顷,年增加经济效益5亿多元,有力的提升学校服务能力,对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服务“三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发挥项目培训的辐射、影响、帮助、带动作用,不断提升考评员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第3篇: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模式 特色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

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的涵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直接为社会的具体服务,本文所谈及的社会服务属狭义范围的社会服务概念。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技能教学型等四大类,各种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各不相同,社会服务所承担的任务与内容、服务的空间范畴各不同。高职院校属技能教学型高校,社会服务的特征与高职教育的特征相互联系,具有鲜明的行业性特点。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进行先进文化的传递,使学校成为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学习型服务中心。《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又给了新的内涵:一是超越了区域性的空间范畴,要求增强高职院校向区域外的辐射力;二是增加了新的内容,明确了高职院校要参与新农村建设,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提供师资培训和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内容。

二、高职院校有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的探索

1.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的,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模式

一直以来,该校充分利用自身现代化的校内实践基地开展了富有特色的集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社会服务,做到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高度融合。首先,该校采取“前店后厂式”的模式布局实训室。如,“动漫一条街”的“厂门”直接面向社会打开,有利于承接各种服务项目。第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备的配备体现了“三个贴近”,与企业第一线相同的设备设施,这有利于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对外开展同步式的社会服务。第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除承担实践教学外,还要进行学、产、研、发、贸相结合的科技开发与产品生产。在这种“教学工厂”里,师生均要直接从事产品研发和生产,承接服务项目。第四,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还面向社会承担着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举办全国各级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等社会服务任务。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的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社会服务模式的实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该模式既促进了“产学合作”,又形成了一定的“造血功能”,

2.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模式

自办学以来,该校一贯重视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科技服务。学校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模式的主要形式有五种:一是校企一体,二是校企联姻,实现从“从邻居到亲戚的转变”,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为企业解决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三是企校融合,企业在学校建立公共技术平台,设立“客户培训中心”等。四是校企互补,企业行业提供资金,学校利用自己的技术、人才优势承接横向课题,科研成果直接为行业企业服务。五是校企联盟,学校以技术和科研成果入股企业,实现科技成果产品化。

3.构建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体系

构建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体系高等职业教育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是相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科知识型教学体系而言的。这种体系以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技术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理论和实践结合为途径,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岗位要求为质量考核标准,来主导和组织教学,从而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应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保持专业定位与职业方向相一致,贴近社会生产实际和职业分工。而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也必须以专业建设为依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为社会提供各种具有专业特色的社会服务。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根据技术型教学体系的要求,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以岗位需要组成教学模块,采取现场教学,顶岗实践,产教结合,边学习、边生产、边提高的方式,来实现培养目标,突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社会服务模式

该校历来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了一批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市外一些地区建立了许多社会实践基地,每年暑期,学校派出实践队为当地百姓和贫困学生排忧解难,并带去全校学生的各种爱心捐助;

参考文献:

[1]康小华.高职院校市场定位探讨[J].大众科技,2006(01)

[2]刘锁娣.浅谈如何构建高职院校的二级管理体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3).

[3]刘占祥.大众教育背景下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思考[EB/OL].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第4篇: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 社会服务 高职 职业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On Vocational Colleges Social Service Capacity-building Initiatives

WANG Zhaota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bei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3)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s increase emphasis on capacity building of social services, social services, capacity building can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running the school, the school can improve visibility, can bring good economic benefit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social service capacity building to enhance the service capabilities to improve vocational from the start, build a service platform, and establish a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social services, extensive technical training and technical services.

Key words social services; vocational colleg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0 引言

高等教育有三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终极目标是要服务社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职教育办学的办学理念主要抓人才培养和科研这两大职能,而忽视了社会服务。国家推进的示范性高职建设和高职院校中的特色专业建设都要求高职院校把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进行评价。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经济实体、企业迫切需要职业技术上的支持,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术的摇篮,不仅要输出其所培养的人才,更要直接输出企业所需要的技术,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广泛开展社会服务,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

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现实意义

1.1 提升高职院校职业技术实力,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就要求高职院校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务,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做好员工培训工作,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信息及技术咨询服务,参与区域经济项目的研发工作,促进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因此高职院校参加服务社会,自身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在所从事服务的领域要有一技之长,有很强的科技水平和实力。高职院校利用自己的技术参加社会服务,既检验了技术的实用性,又反过来促进技术更加成熟和完善。所以高职院校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可以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其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1.2 提高高职院校社会知名度

高职院校参加社会服务,要求与行业和地区紧密融合,在为相关单位提供相关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服务,提供科研成果或新产品推广过程中,无形之中展现自身技术实力,对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为培养的学生更好地就业打开方便之门。高职院校的发展也面临同行的竞争,若要长久地生存下去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一定要树立品牌意识,这一点同商品竞争的道理是一样的。提供社会服务能力要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社会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各类职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者提供社会服务。

1.3 提高办学效益

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学生的收费和教育拨款,这些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很多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明显不足,解决办学资金短缺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出路就是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高职院校提供社会服务,不外乎多种形式的人才培训、技术咨询服务、科研成果和产品推广以及和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等诸多方面,所有这些都可以取得经济回报,有了这些经济回报可以更好地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提高教育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从而扩大高职教育的规模、空间和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

2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举措

2.1 切实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为做好社会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开展社会服务教师的技术服务水平、实习实训条件、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等等,这几方面增强了,社会服务才有保障。

以师资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主要靠高职教师,高职教师应该多到深入行业和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升的专业实践能力,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组织管理、项目开发和研究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使他们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做到了师资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的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有机统一 。实验实训的设施、设备等条件是高职专业教育的基本硬件支撑,也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基本硬件保障。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要按照以教学为主,兼顾生产、科研、培训、鉴定的要求,建立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培训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在充分保障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也为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提供了较好平台。

重视科研,特别是重视技术应用和创新。高职院校科研起步较晚,实力比较薄弱,要从实际出发确立课题, 重点定位在地方应用型课题,强调技术应用项目研究,既是高职办学定位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发挥自己优势,在教学与社会服务中搞科研,依托科研更好地推动教学与社会服务,形成产、学、研良性循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才会不断扩大。

2.2 建立有利于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管理机制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在国家有关政策的引导下,高职院校对社会服务建设越来越重视,但目前还没有将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还缺乏有效的社会服务管理机制。要真正地履行好社会服务职能,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高职院校应建立社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心,统筹规划和具体实施社会服务工作。高职院校要成立社会服务工作办事机构,将社会服务工作列入日常管理当中,并保证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使其能正常开展工作。对教师和学院员工履行必要社会服务职责提出明确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将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情况纳入教师和员工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当中,并建立社会服务工作激励机制,奖励社会服务成绩优异的人员。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开展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工作也应有相应的办法。

2.3 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各种资源优势,做好各种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

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大多与行业及区域紧密结合,建立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实习实训基地。很多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按照以教学为主,兼顾生产、科研、培训、鉴定的要求,建立了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充分保障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也为开展社会培训、考证、鉴定、技术咨询和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提供了较好基础。实验实训的设施、设备等条件是高职专业教育的基本硬件支撑,也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基本硬件保障。

高职院校属技能教学型高校,社会服务的特征与高职教育的特征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主要任务是使学校成为行业和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根据企业和社会的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对象的专业岗位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城市下岗员工培训,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资格培训、认定和考证工作,为兄弟院校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和教学行政管理干部。

2.4 搭建技术服务平台,面向行业企业广泛开展技术服务

高职院校成立有专业特色的技术服务公司,直接面向社会和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也可以联合企业合作成立服务中心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如我院与中兴通信合作成立“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平台,以此为依托,鼓励教师参与ICT项目设计、ICT项目建设、项目咨询等技术服务活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并且这些ICT项目直接应用到企业中,为企业带来直接的效益。对于这些应用型项目开发,擅长做应用研究的高职专业教师有着技术的优势。校企合作就从项目开发逐步转向科技服务平台的共建上,在平台上取得的科研成果首先由投资建设的企业享受,所获得的知识产权由企业和学校共享。由于这些科技平台的建设,该服务体系不仅能够满足教师科研项目研究和转化的需要、满足企业开发的需要,也为相关专业构建课程提供了硬件保证。总之,科技服务平台既能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撑,又能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供第一手素材,还能够培养和锻炼了一支技术过硬的教师团队。

3 总结

高职的特点决定了其社会服务必须走技术之路,要依托高职的特色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也不可忽视在校学生的作用。虽然在校生的技术水平不如老师,但其人数众多,其社会服务的效果和社会影响也是巨大的,本文主要探讨了以教师为主体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而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服务形式和举措本文没有涉及。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11-16:2-4.

第5篇: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地方特色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现已成为普遍的共识。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提出:“高等教育的针对性应以高等院校的作为是否符合社会的期望来衡量。”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社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满足社会需求。

职业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同时,为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直接的优质服务是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是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类型存在与发展的主要依据与特征,也是单个职业院校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象征和标志。

一、突出行业和地方特色的社会服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了职业教育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把“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作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这表明,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职业院校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地方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要从面向企业服务向面向行业群拓宽;从单纯的社会培训向与政府、行业、企业利益共同体拓宽;从学院的实训基地向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和工学结合拓宽。这样就是校企之间的软性合作向硬性合作转变;从单向合作向双向合作转变;从近期合作向长远合作转变。

二、地方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途径

(一)与行业合作共同进行技术开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地方职业院校应区别对待不同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以地方职业院校为中心,以市场为纽带,由地方职业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三方面共同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有利于职业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职业院校可以定期派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参与企业生产与产品开发。学院的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加入“地方专家库”, 充分利用“专家库平台”,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为政府和企业服务,为企业和行业解决技术攻关难题,针对地方重点行业和产业,确定技术合作和培训。

(二)以“实训中心”为平台,承接社会服务项目,积极开展职业培训

大力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以政府投入,学院自筹为主,以多渠道筹措资金为辅的形式,联合企业、行业实行点面结合建设”的思路。采取与企业合作共建、直接在企业建设等途径共建实践教学中心,以求充分运用企业工作场所和产学结合或高度仿真的校内生产实训中心。

依托基地,开展技术咨询、科技培训等服务。学院的实训设备除了提供给学生日常教学使用外,也可提供给地方政府、企业以及行业协会进行技能培训使用。充分利用与企业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为企业培训准员工。

同时学院的职业鉴定站,可承接社会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证工作。在满足专业学生的技能考证的同时,还承担了企业岗位培训、技能鉴定等任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三)地方职业院校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技术服务,为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提供技术服务。以本土资源为基础,加强本土化技术的开发,以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努力向各地农民工推广先进技术和工艺,培养大量服务于工业化的技能型操作人员。

地方职业院校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务工人员从业对技能的要求,提供针对性的短期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地方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地方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有责任培养一大批农村职业教育师资,以壮大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四)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学习平台

以提供职业技能学习机会为目标,以职业教育资源库、职业教育门户网站、职业教育网络通道和职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等组成其基础架构。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与平台,探索在“云计算”环境下构建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服务模式,从而使得学习者能够充分利用云端平台的丰富、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教育资源,以期引导学习者有效地获取知识,进一步更新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学习能力,最终实现终身职业技能提高。

该模式针对性强、专业性强,有利于保持区域职业教育资源体系的独立和完整。云计算“无处不在的网络访问”和“与位置无关的资源池”对于职业教育资源要求的“地域的无关性”是一种非常完美的契合。

(五)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服务社会的制度

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服务社会的制度,引导专业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充分利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放教育资源,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新技能、新技术培训和专业技能鉴定工作。形成保障运行机制,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职责,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行业和社会服务,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三、结论

地方职业院校社会服务主要内容是面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使学院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特别是如何提升学校为地方进行社会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将不仅是具有挑战性的考验,而且将是对职业院校的生存发展状况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创建社会服务平台的构建无疑会为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明星.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基本路径探析[J].职教通讯,2011,(24):72-73.

[2]蒋运劲.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探索[J].职教高教,2012,(4):6-7.

[3]廖惠卿,王向岭,罗金彪.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功能策略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0,(12):173-175.

第6篇: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高职示范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扩散效应

一、问题提出

当前,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高职院校本身对社会服务也开始有了更充分和深入的认识,逐渐意识到社会服务是一项促进学校高职教育发展重要任务。越来越多的高职学校尤其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开始将社会服务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和专业建设当中,并发挥示范和辖射作用,带动和促进其他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建设。

高职示范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扩散效应”,是通过建立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规模的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大力培养该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在一个区域内形成相应的“增长极”,并且依托“增长极”中社会服务积累的经验,与区域内其他非示范性院校共同建立社会组织,共享资源,充分发挥其对于当地职业教育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扩散服务”,同时拉动、促进当地经济效益的显著进步。

二、高职示范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扩散的意义

目前,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显示出来愈发突出的强大推动力。部分示范院校通过充分利用人才、设备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培训、技术开发、产品生产研发,为农民工进城务工、返乡创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培训与指导,在丰富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也为行业、企业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1)高职示范院校服务能力扩散可以有效带动区域内其他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整体职业教育的改革以及良性发展。扩散效应最主要的实践意义就在于其强大的辐射作用以及示范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示范与辐射的引领。一方面,示范性院校通过树立标杆形象,给非示范性院校提供发展的动力与方向。另一方面,非示范性高职院校通过主动学习,接受示范性院校关于社会服务与培训方面先进经验、理念的辐射,从而实现区域内高职教育整体的跨越式发展。(2)高职示范院校服务能力扩散能更好的发挥品牌效应,提高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经受着一定程度的偏颇和非议,全社会尤其是农村居民缺乏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理解高职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加之某些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导致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认可度偏低,发展受阻。因此通过建设一批理念先进、质量过硬、特色突出的示范性院校走到发展的前头,抓住职教发展的大好机遇与时机,辐射非示范性院校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对增强社会认可度、引领整个高职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高职示范院校服务能力扩散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务。一方面,通过发挥师资优势,帮助企事业单位做好员工培训工作,这种优势是任何培训机构所不能具备的;另一方面,通过带动辐射可以更直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信息及技术咨询服务,参与区域经济项目的研发工作,促进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加强与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力度,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直接为地方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这不仅有利于高职学生就业,而且降低了人才培养成本,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4)高职示范院校服务能力扩散可以为高职院校自身拓宽发展空间。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社会和企业在资金、设备和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这是高职院校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高职院校只有为社会、企业提供更加广泛的服务,才能得到这些来自多方面的支持。如果高职院校不能承担起社会服务功能,就失去了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条件。而且,通过社会服务,既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向实践能力培养的转换,又可以把在社会服务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技术成果,引进到课堂教学之中升华教学内容,还可以从社会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金,进一步开拓高职院校的发展空间。

三、高职示范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扩散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办学定位不明确。高职教育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在于为社会培养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人才,最终的结果是为社会服务。因此,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担负起带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任,有效发挥服务社会的能力,并辐射带动区域内非示范院校共同为社会服务。然而,部分示范性高职院校未能准确定位发展目标,为追求满足各种评估标准,教学培养、社会服务流于形式;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符,主要体现在行业背景下的专业规模逐年扩大,但缺乏市场的充分调研,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2)社会服务意识不强。尽管越来越多的高职示范性院校逐渐意识到培养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也有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办学思想的影响,部分示范院校对社会服务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仍停留在培养高素质劳动力的观念上,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高职教育对于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其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仍然不足,政策激励与制度配套匮乏,这样就导致了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不强,使得他们更偏向于科研项目,等,未能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3)校企合作不够紧密。目前部分示范性院校还未能充分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开展校企合作只是让学生完成顶岗实习或者满足学校各种评估需求,没有一定的监督机制,没有派出高水平教师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与管理问题,也没有更好的顾及到学校与企业共同的利益。这样一方面无法实现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使得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事,对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够,合作的积极性不高,造成校企合作形式化。而且,由于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还未能形成系统,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对合作与服务工作的长远规划,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够,辐射积极性低下。(4)激励体制不够完善。建立完善体制机制是激发教师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关键因素,但是当前,不论是高职院校内部还是外部,都缺乏有效促进教师充分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激励机制。国家在政策上对高职院校师资的资格认证、聘用、考核、职称、奖惩等方面,缺乏具体的规定,不少地方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师资格标准,有的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是力度不大。在师资培养上一味以教师的学历及论文数量等作为衡量师资水平的标准,难以反映出教师的实际能力,导致高职院校教师为评职称而一味地追求高学历,追求论文的数量,远离高职教师应有的专业发展轨道,从而对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缺乏动力。

四、增强高职示范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扩散效应的途径分析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其社会服务的职能更为突出、意义更为重要。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提升高职示范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扩散效应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需要以学校的理念创新、内涵建设和资源整合等作为基础条件,在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过程中,不断通过路径选择和模式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

(1)明确办学目标。高职教育发展的内涵主要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学校中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最终结果都是服务于社会的。因此,高职示范院校的定位应该从社会的进步和需求出发,建立服务型教育体系,为社会、企业提供更丰富、更实用、更直接的服务,不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动力和活力。同时,示范性院校建立的目的在于示范和辐射带动非示范性院校共同服务社会,因此,要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充分调研市场,规划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增强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服务能力。(2)增强示范院校社会服务意识、提升社会服务辐射能力。新的历史条件下,高职院校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社会服务者。要充分发挥示范院校社会服务扩散能力,则有必要设立社工机构,开展社工服务。高职示范性院校可以联合创办各类社会服务工作,一方面,通过以社工机构为主体、院校专家支持、专业学生实践的联动机制,进行专业人才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专业师资和专业学生力量,培育专业社工机构,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开展社工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和社区培训等。同时可以带动公众积极参与,通过服务创新,满足民生基本需求。(3)立足区域内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缓解就业的重要渠道,由于其经营规模小、融资受约束程度高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其在实现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难以吸引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职示范院校主动走出校门,通过与区域内中小微企业建立不同模式的沟通桥梁,立足区域内经济,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将示范院校的优势与中小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实现服务社会的目标,最终达到共赢。(4)推进高职社会服务激励机制建设。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为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提供动力保证。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应切实将社会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尽快出台引导和激励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规章制度。在高职院校内部考核激励所关注的领域除了人才培养工作以外,也应包括社会服务能力,如技术研发、职业技术资格的获取、社会培训等等。要注重建立导向和激励机制,使服务的方向与办学方向和区域社会经济结构一致,由个体型服务向追求总体效益转变。(5)政策支持,对口支援区域内非示范院校建设与发展。国家应制订相关保障性政策,采取激励或刺激措施,搭建交流平台,让先发展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帮助和带动后发展起来的院校共同服务社会。比如说,在建立社会服务组织时,规定必须要有示范性院校和非示范性院校共同参与,这样有利于非示范性院校更好的学习和参考。同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区域内非示范性院校的交流,为校际间的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和共同建立社会服务组织打下良好基础。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校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等领域给予支持和帮助。示范性高职院校与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可以共同成立社会服务组织,以为企事业单位员工开展培训、为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培训技术能力、为区域内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等形式,辐射非示范性高职院校更好发展的同时,能带动区域内高职教育整体以及社会与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警察;高职;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49-03

现代高等教育应具备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特殊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使得其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更高,其具有的职业特性使其服务社会的功能更为突出。警察类高职院校由于其专业属性的特殊,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显著而独特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含义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具有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任务之外,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学过程中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本文所谈及的社会服务功能属狭义范围的社会服务功能。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不过十数年,但由于其更关注受教育者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加之其具有鲜明的行业性、区域性的特点,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服务社会的内容上、方式上、途径上有着与本科院校明显不同的特点。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与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内容,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这些文件都表明了政府在宏观层面对高职院校实现和发展其社会服务功能的要求。

二、警察类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意义

1.警察类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警察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

高等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讲,其目的还是在于服务社会。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开展社会服务是高职教育无可回避的必然选择,也是其不断前行的必然方向。我国自开展高职教育以来就一直强调其社会服务的功能。经过十数年的发展,经历不同时代的需求,我国高职教育一直在如何立足自身特点开展社会服务上不断探索和实践。警察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独树一帜,在对社会的服务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社会包括民众对警察及警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警务工作、警察队伍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这要求警察类高职院校在自身的内涵建设上要有深层次的拓展,不断认清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升自己的办学质量。

2.警察类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区域内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院校,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警察类高职院校对地方警察队伍的建设、警务工作的促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25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实行警衔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第17条规定“警司晋升警督,警督晋升警监,经相应的人民警察院校培训合格后,方可晋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警衔晋升的培训工作均由警察院校承担。这其中,警察类高职院校基本均承担了本省中、低级警官的警衔晋升的培训工作。尽管这只是管中窥豹,但也可以看到,地方警察队伍的建设、警务工作的发展与警察类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有着天然而紧密的联系。

3.警察类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也是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所在区域的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行业都对其予以了大力的支持,当然也期待高职院校对地方的经济社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果高职院校不能发挥服务地方的经济社会的作用,其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根基就会动摇。任何社会都需要稳定有序的发展环境,警察即是以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打击和预防违法犯罪为己任的职业。警察类高职院校是培养预备警官的摇篮。这种鲜明的职业性,使得全社会对警察类高职院校对维护社会安全的服务有很大期待。以培养预备警官为目标的警察类高职院校理应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运用自身拥有的教学资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另外,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警察类高职院校依此也可激发自我改革与完善的动力。通过社会服务,既可以将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又可以将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成果甚至是社会资源引入到校内的教学中。目前警察类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校局合作的有效机制和途径。在校局合作过程中,院校的学生包括教师在警察实务部门中提供人力、智力支持(形式有学生的顶岗实习、教师的调研锻炼)。这样,在解决了实务部门警力紧张的困境同时,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也得到了锻炼,理论知识得到巩固,专业技能得到提升。由此不难看出,社会服务不只是付出,警察院校还可以从社会服务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进一步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

三、警察类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途径

1.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社会服务

警察类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当然也在积极拓展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以笔者所在学院的实践为例。学院积极拓展了天津港城公安分局、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渭南市公安局、西安兵马俑博物馆等学生顶岗实习基地。在这些实务部门,一方面实现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也给实务部门提供了人力支持。目前,我国警务部门特别是基层单位,警力是十分紧张的,在大量的警务工作面前警力往往显得捉襟见肘,顶岗实习学生的到来,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实务部门的警力紧张的困境。

2.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来提供社会服务

培训是警察类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其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手段。警察类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非学历教育及培训,把职业培训工作作为学校拓展服务领域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29条规定:“国家发展人民警察教育事业,对人民警察有计划地进行政治思想、法制、警察业务等教育培训。”人民警察教育由普通学历教育和在职人民警察教育培训两部分组成,实行普通学历教育与警察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其中,针对在职人民警察的教育培训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形式。第一,新录用人民警察初任培训。警察机关对新录用人民警察的正式上岗前进行培训,目的在于使新录用人民警察对警察机关的工作特点、组织纪律、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理论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警察业务基础知识和警体基础训练。通过培训,使新录用人民警察能够明确自己将要承担的工作性质、内容和职权与职责范围。树立良好的政治思想意识及职业道德观念,端正工作态度。第二,在职干警学历教育。在职干警学历教育是提高人民警察学历层次的有效途径。通过学历教育使人民警察补充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适应警察机关本职工作的需要。在职干警学历教育有函授、夜大、干部专修科和大专自学考试等教育形式。第三,在职干警培训。对人民警察在职干警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岗位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开展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可分为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警衔晋升培训、专门业务与岗位培训和知识技能更新的培训。从目前的警察培训实践来看,对在职警察的教育培训基本由警察类院校承担。这也是警察类院校服务警务实践的重要并不可或缺的途径。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学院年培训在职干警五千人次左右。2009年,学院被确定为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为政法干警新的招录体制改革实践贡献自己的力量。

3.通过专业咨询来提供社会服务

司法实践部门的干警在警务活动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需要解决,需要警察理论、警察科学予以指导。譬如,如何提高警察的业务素质,在警务实践中遇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罪犯不服监管该如何有效处理,突发事件现场如何有效控制和处理等等。为了能够及时解决这些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实务部门经常会要求警察类高职院校予以理论支持,对这些疑难问题进行共同研究,合作攻关。另外,警察类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除了警察类专业,为了适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会设置一些非警察类专业。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学院不仅设有司法警务、刑事执行、刑事侦查技术三个警察类专业,还设有法律事务、法律文秘、司法信息安全、心理咨询(心理矫治方向)、应用英语(法律方向)、社会工作、会计与审计、国际经济与贸易、物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非警察类专业。警察类高职院校也可依托这些非警察类专业积极开展对外的专业咨询服务。笔者所在学院的法律事务专业的专职教师定期会组织带领学生深入社区、街道为人民群众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取得了非常良好的社会效果。并且学院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经过努力,相继成为全国秘书职业资格考试考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NIT)考点以及西安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点,为社会中为取得执业资格或相应技术等级的人群提供服务。

4.以实验实训机构为平台,承接社会服务项目

实验实训机构是所有职业院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警察类高职院校也不例外。从目前实践层面上看,警察类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机构的对外服务主要依托学校的硬件资源,如仪器设备、实验室、测试中心、电教中心、计算机中心、驾训中心等,向社会开放并进行服务。警察类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机构的对外服务与普通高职院校相比有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警察类高职院校为满足一般教学需要,会建有与普通高职院校相类似的硬件资源,例如计算机中心、电教中心、驾训中心等。许多职业院校的这些硬件资源都是直接对外开放的,并且这种开放是有偿开放,这样既服务了社会,又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节约了社会资源,同时还弥补了学院自身设备维护经费的不足。这样类型的硬件资源,警察类高职院校也可以直接全面对外开放进行社会服务。另一方面,由于警察类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所致,其实验室的建设一定是立足于警察职业,服务警察人才培养,因此,针对警察类专业设置的实验室,例如刑事技术实验室、警务实战模拟训练室等,在内容上、类别上、特点上都烙上了鲜明的警察印记,在对外服务上有其专有的特点。这样类型的硬件资源不能全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但可以面向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机关开放服务。近几年,一些警察高职院校还依托自身的实验室硬件资源建立了司法鉴定中心,面向社会进行有偿服务。

四、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警察类高职院校强烈而独有的专业特色使得其对区域社会和经济建设起到的作用和意义是其他高职院校无法比拟的。在服务社会的途径上,与普通高职院校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这决定了警察类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在方式上具有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赵立民,刘庆洲.浅谈高职院校的科研与社会服务[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2]戴维海.高职教育在实施城镇化战略过程中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服务[J].安徽职成教,2011,(1).

[3]孙云志,何玉宏.试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的培育[J].成人教育,2011,(5).

[4]苏文锦.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第8篇: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文

㈠以课程建设促进社会服务能力提高临洮农校根据农业行业特点和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及当地经济发展确定课程设置。学校设有农园、畜牧兽医、农业经济与管理、计算机、工业与民用建筑、电子电工等岗位的考评员,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及社会人员进行技能鉴定。在课程设置上该校坚持课程是专业的支点,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课程建设模式,构建课程体系,以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为重点,以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基础,以构建课程标准和考评体系为保障,融“教、学、做”为一体,全面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大幅度修改专业主要课程,组织考评员编写教材,建立相应的试题库,将职业资格认证、工种技能鉴定等内容纳入教学,在毕业生中推行“双证书”或“多证书”,在满足学生考证、就业需要的同时也促使学生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

㈡以考评员师资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考评员师资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保证。临洮农校按照“培养与培训结合,引人与引技结合”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和生产实践锻炼,依托行业优势,构建“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提升每一位考评员的专业实践能力,更好地胜任社会服务工作,也拓展了社会服务的领域,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做到了考评员师资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的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㈢以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验实训的设施、设备等条件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硬件支撑,也是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基本硬件保障。临洮农校面向学生改善专业教学硬件建设,面向社会改善技术服务硬件建设。建立农园、畜牧兽医、农业经济与管理、计算机、工业与民用建筑、电子电工等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坚持按照“五位一体”(以教学为主,兼顾生产、科研、培训、鉴定)的要求,建立“生产型”、“产学结合型”“、虚拟型”三类校内实训基地;按照“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企业、科研机构、生产培训基地建立“共享型”校外实习基地,充分的保障了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也为开展社会培训、考证、鉴定、技术咨询和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提供了较好平台。

二、将科研方向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紧密结合,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带动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临洮农业学校是一所有70多年历史的农业院校,多年致力于农业科研工作,在小麦育种、特种玉米繁育、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大丽花繁育等科研方向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尤其在冬春小麦育种和特种玉米繁育方面更是成果斐然。经过多年的努力该校先后培育推广出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冬春小麦品种(系)五十多个,服务于我省的定西、临夏、甘南、陇南、天水和兰州六个地区,并在陕西、青海、宁夏的部分地区推广种植等地;特种玉米繁育研究更是走在全省的前列,荣获多次省市科技进步奖项。“临单”、“临糯”玉米系列和临农小麦系列已经形成品牌优势,全省年推广面积23.33余万公顷,年增加经济效益5亿多元,有力的提升学校服务能力,对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服务“三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9篇:社会服务劳动实践范文

[关键词]高校 职能 分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019-04

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国际国内关于高校分类的研究较多,但统一并权威的分类模式并没有形成。正如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所指出的:“高校分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任何高校都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基于职能视角的高校分类与定位既有普适性、全面性,也具稳定性、可操作性,应该成为必然的选择。

一、对高校分类现状的分析与比较

高校分类是对高校分类评价的基础,对于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科学的高校分类,不仅可以引导高校正确定位、特色化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影响到公众对高等教育服务的合理选择;不恰当的高校分类,不仅制约教育研究的有效进行,还直接影响教育政策及评估标准的制定,并进一步影响各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方向,以致影响整个教育实践的理性发展。

在众多关于高校类型划分的方案中,目前较具代表性的有三种:一是美国卡内基的分类;二是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分类;三是《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分类。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Teaching)以学位高低为依据,将全美高等教育机构划分为6个层次,有的层次又细分为若干级别。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研究员提出,高校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反映高校的学科特点,参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结合各学科门类的比例,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13类;型表现高校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4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修订稿)将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序数5)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第二阶段(序数6)相当于博士生阶段,每个阶段又以人才类型和学习年限的差异为标准,将高校划分为5A、5B、5A1、5A2等若干类型。

对于第一种分类,是以教育层次的高低为依据的,而层次与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层次的不同不能等同于类型的差异。层次与类型的互相牵扯,必然会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盲目攀比之风。第二种分类,以学科门类和科研规模的大小为依据,然而在学科分化与综合交相辉映、高校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的今天,任何高校的学科专业都具有综合化多科性,且都同时兼有科研与教学双重任务,两者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不可厚此薄彼,不同高校之间的区别只是在于学科门类的多少不同以及科研内容与方式的不同。第三种分类,以人才类型的差异为划分依据,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同时强调学习年限,导致我国高职与高专至今等同为一类。高校定位不只是高低层次的定位,也不只是学科门类的定位;高校分类也不能单纯以培养层次高低、学科门类多寡、科研规模大小、学习年限多少来划分,否则,必将鼓励所有高等学校以最终成为学术性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导致千校一面。

近年来有些学者从新的研究视角对高校分类评价提出了新思路。黄志广、张淑林提出,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专门人才、高素质劳动者“三类人才”为划分依据,将公办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职业型大学,按“资源与任务挂钩”的原则构建高校分类定位及评价系统。刘澍、杨绍珍提出,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的视角切入,按认识成分由多到少、实践成分由少到多的原则,将高等学校分为学术研究型、专业应用型和操作实施型三种类型。潘黎则认为,可以基于知识的视角,依据知识劳动的三种不同类型,将高校分为知识创新型、知识融合与应用型、知识传播型三类。陈厚丰认为,高校分类标准及指标应当从输入、多元的视角来设计,提出从培养目标及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生成份、教师队伍、经济(地理)区域、宏观管理等八个维度十五个方面,分别设计中国高校的多元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

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试图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与评价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笔者认为,这些新视角、新思路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首先,人才培养仅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因此依据人才培养的类型对高校进行定位和分类评价,显然不够全面。其次,人类发展的历史整个就是一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人们通过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与世界发生作用。因此,“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是一个考察人类发展史的大命题和大视角。高等教育是最复杂、最丰富也是最辩证和最灵活的一项人类活动,用考察人类发展史的视角对高校进行定位和分类,显得有些笼统;而且,仅以实践性与认识性为主线建立高校的分类指标体系,也是不系统、不立体、不全面的。再次,尽管高校的主要活动是围绕知识展开的,但知识劳动并不是高校的独具特征,也不是高校的唯一特征,更不是高校的全部特征。因此,从知识的视角对高校进行定位和分类,显然也不够全面和准确。第四,陈厚丰的分类方法从高校的八个维度分别设计了15类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虽然每个分类标准相互独立,针对性较强,但均是从高校的某一方面出发,不但没有解决高校分类的统一性问题,而且给本已错综复杂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问题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面对高校分类这样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研究较多,成果颇丰,但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并权威的高校分类评价模式,无论研究方法和视角存在多大的差异,目前所有关于高等教育机构分类问题的研究都很难取得让人信服的结论。要解决这一难题,关键是要针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建立一个能够全面体现高校职能特征、科学有效的高校分类标准,为建立形成资源分配与职能发挥程度相关联的高校绩效评价模式打下基础。

二、基于职能视角的高校分类基本依据

高等学校的分类是否科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类维度的设计。所谓维度即方向性。对空间的物质来说,其在形态上是三维的,可以用前后、左右、上下三个方向上的数据进行描述。反映在高等学校上,就是用最能体现学校历史沿革、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的取向和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学术声誉、为社会服务的情况等多样化特征的参数来表征,使之具有某种确定性。从而使不同的院校能够体现出各自的风貌和个性。由于高校的职能是其合法存在的基础,因此,从高校履行职能的情况来考察衡量高等学校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考察世界大学的发展历史,大学职能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中世纪后半期(12~13世纪)大学的产生到18世纪末。这一时期的大学多与社会隔绝,处于保持知识纯洁性的“象牙塔”时期,大学唯一的职能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对社会的影响只是一种低层次的间接作用。大学职能演进的第二阶段开始于19世纪初叶,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促进下,大学产生了科学研究的新职能。这一新职能的产生一般认为是从1809年洪堡创办的德国柏林大学开始的。洪堡提出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思想,后来被世界各国大学所效仿。大学的职能也演变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由于科学研究职能的产生,这一时期的大学开始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大学职能发展的第三阶段从19世纪中后叶延续至今。大学产生了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为了鼓励大学培养当时社会急需的大批实用型人才,美国于1862年颁布实施《莫里尔法》(MorrillAct),相继建立一批赠地学院;1887年,美国又通过一个类似《莫里尔法》的《哈奇法》。以促进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这些法案的出台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是刺激了公立高等教育的最大发展;二是突破了大学仅培养牧师、绅士、教师、律师和医生的传统,促使高等教育直接面向社会为工农业生产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大学有了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良好开端。创建于1848年的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在忠实履行为社会服务的职责方面为世界大学树立了最好的典范。威斯康辛大学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尤其强调大学主动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威斯康辛思想”把全世界的大学带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许多大学都敞开校门、直接为社会服务,地区企业也纷纷向学校投资,形成了社会扶持学校、学校服务社会的办学格局,大学职能也由校内教学、发展科研演变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三结合的多元化职能。历史发展到今天,虽然人们对大学职能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创新,但对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项基本职能的认识是普遍一致的。

由此可见,无论高校办学规模大小、办学层次和水平高低,也无论其学科门类多寡,任何一所普通高校都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只是每所高校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三大职能发挥的程度也不等而已。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今日大学的功用已经涵盖了教学、研究和服务三个领域……我们应当了解,大学功用涉及的三个领域,并非所有提供高等教育的学校都能够做得到,更不必说都能做得好了”。“有的大学可以在教学、研究和服务三方面都做,但大多数的大学则只能偏重其中一方面或二方面”。

由于不同高校承担三大职能的情况不一样,因而也就产生了所谓的高校类型。因此,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的任何单一方面作为高校分类的依据都难免有失偏颇,只有将三大职能放在同等位置加以考察,分类结果才能全面体现高校的职能特征。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述,“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不同类型的、适合不同学生的一般教育,复杂程度不等的研究,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因院校的分工后产生了各类相应的组织结构而得到承担”。科学的高校分类方法应从哲学视角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辩证分析,在分析它们的个性差异同时,抽象概括出它们共性的过程和要素,力求使使分类标准既符合“统一性”,又具有“灵活性”,这一共性的过程和要素即高校所共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

三、基于职能视角的高校分类方法

笔者认为,从高校三大职能视角切入,分别以人才培养为横坐标(x),科学研究为纵坐标(y),社会服务为竖坐标(z),建立三维立体坐标系,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别计算出每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得分,即X、Y、Z值,再依据各高校三大职能得分在三维坐标系中所占的比值,通过比较X、Y、Z值的大小,就可以对高校进行大体分类。

如图1所示,横坐标X代表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发挥程度·纵坐标Y代表高校科学研究职能的发挥程度,竖坐标Z代表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程度。坐标系中的三菱体表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不同类型的高校各处于三菱体内的不同区域,依据X、Y、Z三项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各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职能发挥程度的高低,任何一所高校都可以在其中一个区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科学理解高校三大职能基本内涵和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曾对基于职能视角的高校分类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视角设计了一级指标;遵循可比较易操作、各项指标应尽可能简便易行、有利于数据的获得和甄别等原则,设计了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同时,研究提出了各项指标的得分计算办法。

按照前述思路,通过对分类指标做规范化处理,即可建立高校分类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设计有效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对高校的分类。分类的基本方法是分别计算高校在三大职能上的总效用值,即高校在三维坐标系中的X、Y、Z值,然后对各高校X、Y、Z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高校所属类型。

依据高校三大职能发挥的不同程度,可以将高校大体分为教学型、研究型、应用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应用型、研究应用型和综合型七大类。针对每一所高校而言,具体分类办法如下:(1)如果X值较大,Y、Z值较小。表明该高校人才培养实力较强,以教学为主、兼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属于教学型;(2)如果Y值较大,X、Z值较小,表明该高校科学研究实力较强,以科研为主、兼顾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属于研究型;(3)如果X、Y值相近且较大,Z值较小,表明该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兼顾社会服务,属于教学研究型;(4)如果X、Z值相近且较大,Y值较小,表明该高校教学与社会服务并重,属于教学应用型;(5)如果Y、Z值相近且较大,X值较小,表明该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较强,属于研究应用型;(6)如果Z值较大,X、Y值较小,表明该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较强,属于应用型;(7)如果X、Y、Z值三项相近,表明该高校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实力相当,属于综合型(表1)。

当然,由于高校三项职能产生的时间有先后,加之观念的束缚,大多数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发挥还不够充分。因此,从目前的高校实际看,前5类高校相对较多,6、7两类高校可能没有或偏少。本研究之所以仍这样分类,一是考虑到研究方法本身的全面性;二是考虑高校的发展性,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新型高校预先留下发展的空间。

四、基于职能视角高校分类方法的基本特征

与现有的各类高校分类办法相比,本研究方法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或者说是优点。

一是研究视角全面体现了高校的职能特征。“高等学校公认的三大职能是高等教育本质的外化与体现,理应成为高等学校分类的依据。但在我国高等学校分类实践中,通常只把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作为分类标准,有意无意地忽视社会服务职能,导致社会服务职能这个标准长期处于一种缺失状态”。有鉴于此,刘献君教授认为“在高等学校分类和定位中,每一所大学都应力争体现三大职能,但各自应有所侧重。不同的侧重,构成了不同的类型。在我国现有高等学校的分类中,……缺少侧重体现社会服务的类型”。本研究从高校职能的视角,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进行考察,更能全面体现高校的职能特征。

二是研究思路具有比较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本研究从职能视角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辩证分析,在分析它们的个性差异同时,抽象概括出不同高校普遍具有的共性过程和要素,力求使研究成果符合我国高校实际、对高校分类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和借鉴作用。高校的类别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校的发展,高校所属的类型有可能会发生变化,以往分类的标准大都需要随之不断修改。相比较而言,本研究思路和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相对的长效性,高校的发展以及各项数据的变化,都不影响本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