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劳动实践的感受范文

关于劳动实践的感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劳动实践的感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劳动实践的感受

第1篇:关于劳动实践的感受范文

这个漫长的假期里我参加了我村里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几天的活动时间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获得了锻炼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几天的实践活动,使我懂得了一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在炎炎夏日列日当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才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实践活动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能,培养自己的耐性,更重要的是体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到,自己的能力能否得到社会上的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的所在。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苦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在这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个正确的目标,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作为一名大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龙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的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是很理想!

第2篇:关于劳动实践的感受范文

一、依托乡村特色,挖掘课程资源

一个地方的乡村自然资源具有地域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为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个性化开发提供了丰富、便捷的素材源泉。

首先,以乡村自然资源为源泉开发综合实践课程,可以让学生回归大自然,在感受自然中提高自身的能力。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很多“农二代”几乎已不再进行农田耕作等农活,无法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笔者以具有本地特色的山林草药种植为依托,开展“走进家乡山林,探访草药秘密”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实地接触青山绿水,亲身走台阶、观草药,深入调查中草药生长种植情况,使学生的眼、耳、口、鼻等各种感官受到大自然的熏陶。同时,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能重新感知身边环境,通过跟同伴的交流合作,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等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既增长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深化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

其次,以认识乡村、改造自然的活动来开发综合实践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格,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学校的劳动基地里,组织学生开展“绿色田园”的主题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布置不同劳动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里翻地、播种、除草、收割……学生们虽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心情充满了愉悦,过程的收获远甚于结果。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劳动技能技术,也让学生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辛苦,从而发自内心地爱惜粮食、节约勤俭。此外,因为活动富有乡土气息,使得综合实践的课堂更加有活力、接地气,也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立足本土特点,弘扬传统文化

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校本特色有机整合起来,能进一步彰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以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的特色综合实践为例。学校地处著名的武术之乡新村,有习武练武的传统和丰富的武术学习资源,传统拳――少林五祖鹤阳拳在武术前辈沈阳德的推广下,人才辈出,武风浓郁,武德感人。学校自立校以来,一直把五祖拳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五祖拳也广受学生喜爱。很多学生想知道五祖拳的历史由来,于是我们因势利导,开展“新五祖拳”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学生亲身体验、感悟体验为向导,以学生内化提升为目标,同时努力将勇于尝试、勤于实践、追求创新、提升自我的深刻内涵渗透到综合实践的活动中。具体到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操作,我们举办了关于五祖拳的专题讲座,聘任当地较出名的武术教头为校外辅导员,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访谈村中老前辈、校长、老师、同学,深入社区调查、查阅资料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五祖拳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融入调查、参与搜集,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实践中;也让学生认识到本地民间武术文化是一种活化石,拳术丰富,武德高尚,应该在不断地传承中得到发展、创新,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性情。

由此可见,从地域文化中提炼育人元素,挖掘地域文化之“魂”,可以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帮助学生树立充满正能量的人生观,也能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

三、巧用本地环境,提高人文意识

当前,农村的空气污染、环境卫生是一大问题,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笔者所生活的地区也同样遭遇环境污染的困扰。以身边的环境问题作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素材,特别能够让学生感同身受,引起共鸣,达到综合实践的教育效果。围绕“讲卫生、爱环境、保健康”的主题,调查环境破坏的根源,努力搜寻有关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我们拓展个性化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新思路。

例如,在距离笔者所在学校约200米处,有一个巨大的天坑,遗留已久,且天坑外的道路每到下雨天就特别泥泞,给学生通行造成极大的不便。天坑形成的原因、对周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如何提出合理的建议等等,都是开展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上网查找资料,制作采访稿,进行调查统计,交流分享资料并进行环保实践,能使学生了解和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培养主动改变不良生存环境的意识,并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取得积极进步,达到课程的目的。

实践证明,在充分理解本土地域优势的基础上,巧用本地环境资源,发挥其不可多得的教育功能,能够真正让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让实践活动的个性化开展事半功倍。

四、探寻身边名人,弘扬美德文化

教育即生活,社会即课堂。社会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教科书,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用之不尽的资源库。教师不再是用教材、教教材,而是依据学生的特点、生活的需要,努力地开发、整合、重组、建构学生的知识能力。笔者所在^域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为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增强“学习好榜样,发挥正能量”的良好风气,笔者还以身边的名人事迹作为课程开发的个性化资源,带领学生开展“名人访谈录”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前,笔者以“身边名人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形式,通过师生交谈,搜寻学生感兴趣的名人事迹,激发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的兴趣。活动时,以“寻访名人”为主题,带学生调查、走访地方长者,向他们了解家乡名人情况,包括成长经历、心路历程等。此外,还以“我来当小小名人”为主题,让学生展示自我,发扬个性闪光点,激励学生向优秀人物学习并形成相互赶超的氛围。

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将影响力较大的身边名人和榜样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能够起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弘扬身边美德文化的效果,这对于发扬地域特色、探索个性化的课程开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第3篇:关于劳动实践的感受范文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育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调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文化育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形式相对单一提到传统文化教育,有人理解就是穿汉服或者诵读国学,这种认识太过狭隘。儿女能不能给父母洗脚呢?肯定是能的,但是给父母洗脚更能培养学生对“孝”的认识吗?或者说“孝”就只有洗脚这类行为表现吗?我想这就是将“孝”文化的内容窄化了。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学生生活结合,创造更为广阔的教育场域。2.学生缺乏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历经时代变迁最终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蕴含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所以,实践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比如学习中国结制作、书法艺术等文化精华,这都需要学生动手实践,但是当前文化育人中明显缺乏实践机会。3.缺乏现代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育人,并不意味着事事泥古、回归古代,而是应该古为今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充分理解学习之后,用以指导现代化建设和学生新思维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思政素养。但是在当前的文化育人中,不少人缺乏这种现代化意识,教师教学传统文化时停留在学习古代文化的层面或者简单附着于爱国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层面,缺乏与国家发展新时期结合的内容,使得其文化育人的作用被削弱。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育人中的促进途径

1.加强宣传教育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工作,要让学生从学习层面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确保相关宣传报道能够自上而下被宣传和执行到位,让学生能够对于传统文化的留存保持危机意识。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优美的校园育人环境,体现了一个学校文化的积淀和底蕴,不仅能对学生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剂作用,而且对学生规范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在校园围墙上设计制作关于传统戏曲的宣传版面和关于文字演变的宣传版面,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2.改进教学方式道德与法治教材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中,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围绕家乡的风俗和民间艺术讲述家乡的传统文化,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优良风俗和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为家乡的传统文化自豪,从而保护、继承、发展家乡的传统文化。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两课的教学,教师可以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关于“风俗”和“民间艺术”的调查,设计探究单,指向课堂学习的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资料,为课堂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上,学生在活动“成长风俗谈”中讲出生风俗、满月风俗,并用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喜蛋、胎毛笔等。这些互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地和成长相关的风俗,明白这些风俗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是“爱幼”的体现。3.加强学生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要避免单纯的说教,应以学生为主,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后拓展等环节,在各类活动中通过切身体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自觉将其传承下去。例如,在讲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15课第三课时《大家一起过春节》时,我们可以积极营造节日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年味儿。我们可以把课本上的“提问环节”变成“展示环节”,让孩子们回家搜集有关春节的习俗,并亲自动手做一做,来到课堂上展示。有些学生发挥自己的书法特长,亲手书写春联;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尝试着自己包饺子;还有一些学生发挥美术特长,巧手制作出形状各异的灯笼……大家把自己动手实践的场景拍成照片带到课堂进行展示,并分享自己对于年味儿的体会,进一步增强了对春节的理解与认识。4.丰富教学手段传统思政教学多以说教为主,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乏味,因此要增强教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以多采用小品、视频教学、情景模拟、辩论赛、小组讨论、学生表演等形式。这些教学形式一方面增强了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综上所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是我国文化自信建设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思政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尽管还存在着不足,但是只要加强宣传教育、改变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实践、增强教学的丰富性,就能够有效提升文化育人的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赵晓蕾 单位:许昌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第4篇:关于劳动实践的感受范文

1.每位同学针对所在地区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写出一份调查报告。

2.通过参观,调查,访问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

3.书写要工整,字数不少于3000字。

4.开学后交于各团支部,(以纸质稿件兼电子稿形式)统一交到校团委。

附: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专题指南

1.调查当前社会经济状况,选择当地企业,调查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等。

2.面向当地居民,调查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举措成效。

3.结合低碳环保主题,调查当地环保工作的进展与成效,开展低碳环保主题宣传。

4.结合世博会主题,开展"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开放文明"相关宣传调查。

5.设计调查问卷面向大学生开展“大国国民心态”问卷调查。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6.围绕大学生创业就业为主题,走进当地劳动管理部门,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7.通过与长辈沟通交流,了解时代变迁给国民带来的生活变化。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

9.大城市“蜗居,蚁居”的现象实践调研。

10.宿迁大学生村官相关问题调研。

11.结合宿迁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主动到有就业意向的企业单位开展见习,总结撰写见习报告。

12.深入城市社区,厂矿,农村进行调查研究。

13.面向宿迁留守儿童开展服务性实践,并加强对这一群体的调研。

14.发挥旅游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和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深入农村,开展支教服务,并进行专题调研。

15.关于市民防震意识的调查研究。

16.关于当代青少年信仰问题的调查研究。

17.关于90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调查研究。

第5篇:关于劳动实践的感受范文

    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解决突出的美学学科难题

    正如《纲要》扉页所写的那样“,本书以美学方法论为指导,以人类审美实践,特别是当代审美实践为基础,以中外美学成果为参照,去研究美学理论中的一些难题,回答当代审美实践提出的一些问题,为美学学科的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这是修订版力图呈现的新目标和新面貌。这里所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两个考量的维度。在基础理论研究层面,季水河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来源于的实践观,强调美的形态和内容是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实践和发展中不断得到确认和完善的。基于这一逻辑起点,作者对“美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艺术与美的不等式”“自然美的回归”等重要议题,为我国的美学理论研究拨开了一层迷雾,提供了一种范式。比如,关于“美是什么”的难题,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言说多种多样,主要有三种倾向:美是主观的;美是客观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各种说法都有各自理论上的合理性和缺陷。而季水河受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启示,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丰富性的多样化显现”的创新性观点。作者在修订版后记中提到,关于美的本质界说的变化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丰富性”是说不仅要将情感、意志、理性纳入人的本质力量中,还要将本能、欲望、非理性也纳入人的本质力量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系统结构“;多样化显现”是指“人的本质力量丰富性”在审美活动中的全方位、多侧面的展示,并在这丰富的显现过程中,创造出不同的审美形态。这是对美学原理的深刻探讨和个性阐述,这一概念本身极大丰富了我国的美学基础理论研究,意义重大。在探讨艺术美时,作者首先承认艺术美具有形象性、典型性、情感性等特征,但同时还具有复杂性,艺术与美是不相等的。美仅是艺术的主要属性,丑也能进入艺术领域成为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巴黎圣母院》中加西莫多就是一个成功的“丑”的艺术典型。这一理论便是对传统美学的挑战,动摇了人们“艺术即美”的固有观念,为实现“传统美学的现代转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应用理论研究层面,除了学理上的以“实践观”为指导,在方法论上,更多的表现为对当代审美实践的观照,对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的探讨,对人类审美能力和美育意识的培养,对人们外在生存质量的关注和内在精神生活的关怀,这些都是当代美学实践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突出美学学科的工具效应和实践品格。为了解决这一学术难题,季水河长期奋战于美学研究和教育的第一线,从美学发展的实际出发,得出了诸多颇具学术含量和研究价值的结论,先后出版了《新闻美学》《多维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阅读与阐释———中国美学与文艺批评比较研究》等美学着作,为同行树立了榜样。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修订版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奏出了新时代的学术强音。原版《美学理论纲要》的问世顺应了20世纪80至90年代实践美学大发展大繁荣的趋势,属于锦上添花之作。而在美学研究陷入多重困境的21世纪初,作者还能潜心十年,回顾、反思20世纪的实践美学,并试图构想21世纪美学理论框架,这种坚持和魄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十年,经天命,近花甲,我们看到的是一份对学术的尊重与热忱,对学术理想的追求与超越,更是一种甘于寂寞、钟情于林中路的学者情怀。

    二继承与创新的一致,凸显多元的美学研究价值

    每一部美学理论的书写者都有自己创作的“主体性”,每一个主体都有自己的美学立场,从而形成了不同美学史观的作品。韦勒克、沃伦在论及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的区别时强调了材料与价值的内在逻辑:“在文学史中,简直就没有完全属于中性‘事实’的材料。材料的取舍,更显示对价值的判断。”(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第33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因此,在理论史书写过程中对材料和价值尺度分寸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主体自由和价值尺度的合理掌握显示了作者在面对历史和浩如烟海的研究材料时所具备的斡旋能力。这种价值在《纲要》中是如何体现的呢?首先,合理继承实践美学的历史根基,历史意识深邃,研究价值多元。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31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这种说法强调美和美学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者认为,一切美的形态和审美观念的生成都归根于人类的实践,如果把美学研究放到以人类实践为基础的平面上来考察,就为美学找到了一个“牢固的立足点,从而也为解答美的本质的历史之谜找到了一条正确途径”,这些观点是很深刻的。其次,学术视野宏阔,理论资源丰富,创新性强,极具学术价值。季水河作为比较文学、文艺美学、文学评论方面的学者,理论功底深厚,学术思维活跃,正是基于这样的学术储备,才能在援引马克思、康德、黑格尔、蒋孔阳、李泽厚等美学大师的元理论时得心应手,井井有条,集万家之言,成一家之势。在《纲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全面、丰富、立体、深刻的美学世界。它不仅展现了理论的强大武器功能,更提示了一种美学研究的哲学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典范性。同时,新时期美学研究突出了审美的教育功能。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具有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欣赏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纲要》作为传播美学知识的载体和工具,很好地承担了培育人、发展人的美学任务。每一位读者在体验过程中,都会领略到不一样的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情感的共鸣,经过时间的积累和美学思维的锻炼,大胆地运用想象和联想,人人都能拥有一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个人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大大增强,这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纲要》是一部时代感鲜明、创新性突出的美学论着,是作者一次成功的写作“冲动”,是实践美学理论发展的新成果,丰富了我国美学研究的理论宝库。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卓越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第6篇:关于劳动实践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观 实践性教学

实践观是哲学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正确解读实践观点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坚持用实践的观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践观是指导我们研究和开展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对实践观内涵的解读

实践观是哲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核心。关于实践思想产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展于《神圣家族》,最终形成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实践观的核心,是把实践作为理论体系的整体思维方式,“是理解人、人的社会生活、人与客观世界关系一般规律的基础,而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人与客观世界的物质改造关系,或者是人类思维认识活动的基础”。[1]但由于马克思从未对“实践”进行概念性的界定,学界对马克思实践观就有不同类型的解读。有学者认为,实践观主要突出了两个维度,即生产劳动和社会革命;有的认为实践是指经济领域和其他一切领域中的实际活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不仅是认识论和技术意义上的实践,还是本体论和伦理学意义上的实践;有的认为实践是人的生活,“是现实生活的‘代用语’,确立一种现实性思维,用现实的人或人的现实生活取代想象出来的人”;还有的强调“实践概念所表征的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感性对象性和自觉对象化这种类属性”。

以实践的思维方式考察问题,人的实践活动应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能动的双向的对象化过程,“它既不应理解为单纯意义上的客观本体性,又不能臆断为完全的主体决定论,而应理解为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恩格斯在批评“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中指出:“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全然忽视人的活动对人的思维的影响;它们在一方面只知道自然界;在另一方面又只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2]可见,并不是把“人的实践看成是外在于认识的,而应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实践原则应是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客观性必然要坚持实践性,实践观点‘必然导致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既是认识论最基本的观点,又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核心和基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可见,是为改变现实人类世界的实践活动而创立的。也正是在这个整体性意义上,哲学又被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不仅强调以实践的观点来认识和改造世界,更重要的是以科学实践观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实践观是实践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实践性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运用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现实社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塑造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打好思想基础。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将理论内化为思想政治素养和科学思维方法,外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式。

(二)实践性教学是体现大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平台

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不是教义,“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人的主体性也是通过实践活动这一重要平台得以体现的。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既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改造,又不是受教育者被动、僵化的接受过程,而是以受教育者自身为活动对象,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能动的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它既不能理解为单纯意义上的客观本体性,又不能臆断为完全的主体决定论,而应理解为实践系统内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促进学生发展,就要使学生成为活动主体,这样才可能在活动中发挥其主体,实现促进人的发展的最终目的。实践性教学正是通过凸显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实践观认为,人在实践过程中完成了自身发展,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3]可见,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更在这一过程中伴随世界观的形成或改造、社会生活基本素质的养成,最终实现个人能力、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当前随着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变。这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更多的知识、经验的获得来自于社会。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就要置身于社会中,学生自身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不断获得理论知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提升,不断习得和积累社会生活经验,逐步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在思政教育根本目的得以实现的同时,也满足了包括社会生存、适应、发展在内的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实践性教学的若干基本方法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一方面,根据理论有关内容确定实践教学方案,以实现对理论掌握与深化的教学目标。如根据中国化理论,就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并邀请国内知名学者,结合自身学习实践的经历,谈及对人生转折上的影响和作用,以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又以具体案例对学生言传身教。另一方面,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即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直面现实、接触社会,会发现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如公平缺失、利益失衡、道德失范、腐败滋生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看待与分析,使学生在调研中自觉运用理论中关于发展、辩证、实事求是等基本原理进行理性和客观分析。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的结合,是一种渗透性、融合性的结合,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协调并形成长效机制。通过与专业院系沟通掌握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其内容和要求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主题并同时部署,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实践过程之中,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由学生在其专业实践范围内自主选题并制订调查方案和提纲,无论学生采用哪种形式调研,都要求围绕所设主题将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总结,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研究论文等形式均可。最后由教师评定成绩并按对应课程要求记入其总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点在于找准学生需求,让其结合自己的专业,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所学科学文化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并奉献社会,提升自我。

(三)集中组织与分散活动相结合。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即合班教学人数较多,课时有限,经费紧张,集中组织社会实践难度较大。因此,在安排社会实践过程中,应把集中组织与分散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需要,在寒暑假期间由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门、校团委、学院团总支等组织几个较大的实践团队,选择典型基地进行集中考察调研。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组织实践小组,自己确定社会调查课题、联系实践基地并进行调研考察,或在假期返乡期间,利用对家乡情况熟悉的优势就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一般情况下,分散活动适用于一些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类实践活动难度不大,操作相对简单易实施,依靠个体的力量基本能够完成。而操作相对复杂难度稍大的实践活动则宜采取集中组织方式。这样既抓住了点又覆盖了面,既具有可操作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校内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

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形成并完善校内实践教学系统。如组织读书活动、开辟网上论坛等形式,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指导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研究会等社团,利用校园网设立各类专栏,让学生自主选择兴趣议题自由讨论,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评价。另一方面,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又一重要平台。应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尤其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即各个地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资源。“由于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躬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及教育上的方便,正日益成为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学生亲临现场会获得非同寻常的感受,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更深刻地了解国情、区情,为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累“材料”来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7篇:关于劳动实践的感受范文

在学生乐学的状态下,教师帮助学生在观察、思维、想象、动手实践、情感等各个方面有所提高。我们知道“趣味”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提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综合实践插上趣味的翅膀后,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挖掘了学生的乐趣,还培养了学生的情趣,从中找到了学习的快乐。

1. 多交流,激发兴趣 学生之所以对综合活动课情有独钟,是因为,在课上,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兴趣来设计教学活动,学生也能主动地选择感兴趣的研究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在实践中学会了学习。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综合实践正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的,也是它有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根本标志。要构建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课程领域,就必须关注起学生的兴趣,及时捕捉到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好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对综合实践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

那么,如何能及时地调动起学生对综合活动的兴趣呢?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条件,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愿望,给予学生必要的选题自由。首先,教师以讲解案例的形式,给学生作了一系列的介绍,当学生听完他们的同龄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事例后,产生了一定的急于想研究一些问题的兴趣。于是,教师乘热打铁,组织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让学生把感兴趣的、想研究的问题都说出来。此时,你会惊讶地发现,孩子们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他们的选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内容很丰富。“蚂蚁的生活规律。”“新疆的日照为什么时间长。”“我想走出学校研究各种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一个个选题让人眼花缭乱。那么多的选题,该选哪个才好呢?此时教师应该把课题选择的决定权再次还给学生,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为什么要选这个研究对象?想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如何去研究?你们有没有能力去研究?于是,已经精心准备好的同学开始各抒己见。在同学们的侃侃而谈中,经过层层筛选,《让地球村更美丽》作为讨论课题,同学们从如何从我做起谈起,“不随便丢垃圾,”“节约一滴水”“爱护花草”“到餐馆就餐尽量拒绝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等等 就这样,在一个学生易于接受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激发了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兴趣,同时,在润物细无声中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2. 多体验,挖掘乐趣 如果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那么我们就应该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带来快乐,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挖掘乐趣。学生自主参与问题探究与解决的全过程,切身体验探究的艰辛、挖掘收获的喜悦。

乐趣不在于给予,不在于传授,而是要孩子亲身去体验去挖掘。我们在开展综合实践的过程,也是体验生活、挖掘乐趣的过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活化”的学习活动,其学习的过程是“活”的,学生不仅要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知识,学习知识。学习的方法也是“活”,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比如看科教片、制作卡片、设计小报等,都有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手段更是“活”的,实地考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网络虚拟世界讨论等。

因此,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要在“活”字上下功夫。学习了《绿色能源-风》这一课后,同学们知道了很多关于风的知识,如: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同时风也给人类带来了幸福。如何利用风能,让它为我们服务。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发挥想象如何做风车,做好后比赛看谁的风车转速快,孩子们在活动中真正找到了学习乐趣,

3. 多引导,情趣交融 综合实践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有效手段,当综合实践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享受到综合实践的乐趣之后,作为教师,应该因势利导,由趣促情,由趣生情,打到情趣交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血液在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无味,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会迟钝。”因此,教师在综合实践课教学中必须注意情感培养。

第8篇:关于劳动实践的感受范文

“老师,秦皇岛所辖的四个县是哪四个啊?”邻座的男生首先发问。“老师,你看,远处那个劳动的妇女,她头上为什么包块围巾啊?”。另一个男生又抛出了问题。顺着男生的手势,我也看到了妇女头上的那方围巾,那是乡下很常见的物件,那样式独属田间地头劳作的村妇,只为遮风挡尘。两个男生的提问,让我不禁陷入了思考,孩子们幼稚问题的背后隐含了多少我们对教育现状应有的诘问:我们的教育离生活有多远?

孩子们本无错,生于斯,长于斯,已经升入初中生的他们从未看过家乡的地图,从没听家长谈起过相关的话题,也从没在课堂上获取过关于家乡的地理概念,因为这不是考试必考的内容。所以,第一次走出城区的孩子才有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的城市究竟有多大?城市里的妈妈们优雅时尚,她们不会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将一方厚厚的围巾包在头上。因此,城里的孩子看到田里劳动的妇女头顶那块不美丽的头巾像是看到了“西洋景”。类似的问题绝不止上述两个,通过这一次实践活动,孩子们第一次知道了大米源自水稻,花生长在地下而不是结在树上,农民并非住茅屋也有的居住在楼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给学校的两个含义做注解:一是指专门的学校,二是指人民大众生活的场所。他提倡:生活即教育,把远离生活的教育形象比作“鸟笼式”的教育,并指出了:“行是知之始”。在对孩子的“六大解放”之中,他提出:要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取得丰富学问。

反思现实学校中的教育,学生大多沉浸于“书本世界”,演变成应试的“机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以考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学生同生活的分裂。学校教育只是教育这座冰山的一角,生活的教育应是冰山中最为坚实的部分。青少年学生需要在玩中学、做中学、实践中学,在活动过程中认识世界,体验求知的乐趣、成功的愉悦、挫折的磨练。了解了学生的需要,我们应从广阔的生活课堂中寻找教育的灵感和智慧,注重学生人格培养和心灵的唤醒,使学生用内心去体验和感悟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语文课恰恰是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精神之旅的重要载体。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为语文教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得到最大的活动体验,在体验中感受活的语文,在探究中思考、成长,在参与和合作过程中融入社会,在认识自我和重塑自我中发展并成才。

当我们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将学校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育将幻化出无穷魅力和生命力。或许,下面两则案例能为我们对“教育回归生活”的思考提供些许帮助。

北京某一民办公助初中学校,每年寒暑假都要组织全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语文学科牵头,所有任课教师全部参与策划。比如,某年暑假,活动主题为“感受西安”。暑假前一个月的在校时间,学校各学科都围绕这次活动主题开展教学。语文课学习古今关于西安的名篇,学习西安籍作家的作品,感知西安深厚的人文内涵;地理课了解西安的地理环境、物产资源、风土人情,学生自己设计行程的最佳线路;历史课知晓西安作为古都的兴衰变迁以及对今日发展之借鉴;数学课计算西安之行的所有费用支出、分组活动方式以及省钱方略;英语课模拟英语导游,成就数篇“西安游”的英文导游词,音美课欣赏一切关于西安的艺术作品……在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之后,假期伊始,全校师生一千多人浩浩荡荡奔赴西安,一个星期吃、住、游在西安,去触摸去感受鲜活、立体而完整的西安,回校后完成数千字的考察报告,由语文学科组评改、展出。

在那次学校参观学习,每每由衷欣赏那里学生的活力和大气。抛开应试的障目之叶,大教育观指导下的教育带给学生开阔的视野和襟怀,必然会弥散“胸中有丘壑”的大气。如此一以贯之的实践活动,怎能不培养出有丰厚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公民?

某校初一语文组策划了这样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为:走过四季,拥抱自然。准备工作包括:收集自然四季的景物图片和人类活动的图片;用相机和摄像机记录自然四季的景物特征;在网上收集歌咏自然四季的诗词歌赋以及文人墨客借自然四季来抒情的文字,并且写读后感,观看《人与自然》《探索》《动物世界》等影像资料,并且写观后感;每个小组办一份手抄小报,将自然、四季之美用图画和文字固定在纸质材料上面,邀请生物、地理老师进行相关指导,加强对自然四季的理性认识,加强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当学生们用三周时间进行了充分准备后,在期待已久的课堂上,异彩纷呈,迭起。学生自拍、自编的影像资料展示掀起了课初始的第一个,学生们用手中的相机、摄像机拍下了现代都市和乡村的四季气氛以及校园的秋天,并配上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小荷才露尖尖角”“湖光秋月两相和”“儿童冬学闹比邻”。接下来,学生用五分钟的时间集体完成观看上述资料之后的《观后感》(小组内众人思考,一人执笔),而后小组展示,观后感质量相当不错。下一个环节是学生自主生成问题的环节,在展示了收集到的古今描写四季的诗词歌赋之后,探究两个问题:古诗中“伤春”和“悲秋”的诗歌很多,为什么诗人对“春秋”尤为敏感?现在的四季与诗词歌赋记忆中的有何不同?在学生的合作探究中,课堂达到了另一个。

我相信,这样一堂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语文课一定会给学生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它从生活中来,直指人心,从而带给学生们这样的思想冲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我们身边。当网络、图书馆、音像资料、自身的生活记忆都成为我们能开掘的教育资源,我们便找到了一个宏大的教育世界。

第9篇:关于劳动实践的感受范文

一、领导重视,充分动员,认真准备

学院党政领导始终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把实践活动列入学生培养的总体框架之中,并作为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为组织好2007年暑期社会实践,做到统筹规划,周密布置,精心实施,学院专门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余传杰为组长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有关学校和校团委关于社会实践的各项要求,做好暑期社会实践的各项准备工作。暑假前夕,我们通过召开班主任、辅导员会议、班会、年级会、社会实践动员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发动,并对今年的暑期实践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任务和时间上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把社会实践成绩纳入综合测评分的计算中。同时为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安全进行,凡是组队参加社会实践的小分队,我们都落实了指导老师,带队参加实践。

二、精心组织,内容丰富,注重实效

为保证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学院适当转变组团方式,注重点面结合,把集中组团与分散实践的方式结合起来,以学院社会实践重点团队为重点,以建立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实现组队形式多样化,课题多样化,积极探索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与地方特点相结合,与热点话题相结合为目标,本着“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能力”的活动宗旨,采用“二多样”、“三结合”的组织方式(提倡组队形式多样化,课题多样化,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与地方特点相结合,与热点话题相结合),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全院学生均按照要求参加了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重走路,传承报国志——赴栾川、鲁山、安康、天水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去年“重走路,传承报国志”调研服务活动的基础上,今年我院社会实践小分队以红二十五军“栾川—鲁山—xx—安康—xx—天水”为路线,继续深入调研途中在当地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博物馆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路上的新农村建设状况,挖掘精神,让广大同学在实践中感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并在新时期新的议题下,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交流、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支教新农村,支援老区人民,宣传2008北京奥运会等活动。并以建团85周年为契机,组织扬五四精神继续革命道路活动,把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做到基层支援老区建设。活动得到了安康日报社“汉江晨报”,安康电视台“金州播报”栏目、栾川电视台等媒体的报道。

(二) (四)热情迎奥运、文明我先行——赴郑州绿城广场开展倡议宣传活动

以“贡献一份力量,让北京奥运更美”为中心,学院社会实践郑州小分队,在xx市绿城广场开展了奥运知识宣讲、志愿服务宣传、文明礼仪宣讲、奥运筹备建设状况调研等方面的活动,活动得到了大河报、xx商报等媒体的报道。

(五)志愿社会、泽被你我——赴xx市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学院社会实践郑州小分队以“志愿服务社会,展现工大形象”为中心,积极倡导志愿服务行为的重要性,赴xx市郊开展“牵手——留守子女”、助残助困、支教支农、勇作义工、参与各种公益活动等多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六)增强艺术修养,传承建筑文化——赴桂林阳朔、郑州城隍庙开展建筑学实习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专业特色,土木建筑学院建筑学05级学生赴桂林阳朔进行为期半月的写生实习实践活动,写生实习社会实践就是根据同学们所学知识,一边实习,一边感受当地的自然风光、民风民情,体味名胜建筑的文化底蕴,以在实践中让同学们放开思维的翅膀,去理解、感悟中国古建筑的无穷魅力,增强自身艺术修养,传承中国古老而崭新的建筑文化。建筑学04级学生在我院古建测绘实习基地——明初所建的郑州城隍庙内,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古建测绘实习,并制作了同学们在古建测绘实习中所做的郑州城隍庙内各建筑的等比例缩小全仿真木制模型。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