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子技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01
创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和创新,其中创新是其核心,创新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阶段是学生进入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的起步阶段,在知识无限膨胀、陈旧周期快速缩短的情况下,大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类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电子技术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学生在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电子技术课程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课程中涉及到的常用电子元器件、电路形式、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基本概念十分繁多。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器件、新应用电路层出不穷,内容还在不断增多。所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在过去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忽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少教师仅仅注重知识的讲授,考试偏重知识的记忆性。因此我们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求新,求异”的观点,走出传统教学中“寻求标准答案”的误区。给予学生更多自我学习和钻研的空间,以此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电子技术课程实践环节中,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设定题目,固定实验内容的实验教学模式。增加新技术讲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新动机,利用学生没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使其在独立思考下,发挥想象力、勇于探索、发现、创新,从而创新电子技术实验内容。在课程设计中,改变以往定题目、定要求、定时间的模式,只提供一个实际应用的小项目如电子小产品、应用程序、功能电路等,然后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分析实际应用项目的功能、设计方法、设计思想等是否完善,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加以完善或改进,该类型的课程设计没有具体的限制,只有鼓励和促进,因为不管学生完成的程度如何,他都是对现有项目的发展和创新。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励、引导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电子技术课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说,两者都不可或缺。我们认为创新意识是基础,而创新能力则是对创新意识的实现,如果只有创新意识而无创新能力,那么就不能对创新进行升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我们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也注重创新能力的建立,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
1.探讨在本科教育中,结合学生个性能力引入项目培养制,学生自选课题或与教师、同学合作完成科研课题,获得科研实践能力;2.尝试挑选优秀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培养,在场地、实验仪器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3.建立层次化、开放式的创新教学体系;对综合性实验,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老师指导下,树立学生主体观,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研究,处于主动探索的状态,养成独立思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4.举办各种电子技术应用的实践活动,比如说电子竞赛等相关活动,作为引导学生兴趣,开拓思维,提高实践及创新能力的一种途径。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单一接受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和操作,这些知识不是靠课堂单一教学能“传授”的,它只能通过学生主动地“构建”和“再创造”而获得。由此,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三、电子技术课程中对学生创新环境的建设
在电子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初期的地位居于主导,在教学中采取开放式的多元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由被动教育变为主动教育、由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两方的相互配合,在此过程中,教师、学校需要注意创新环境的建设。结合教学体会,创新环境的建设主要涉及:
1.开设多种可以选修的拓展知识面的课程;2.提供电子技术开放实验室;3.组织各种兴趣小组;4.组织参加各种技术交流、专题讲座;5.联系科技创业中心,为科技发明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寻找突破口。
四、电子技术课程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评价体系建设
成绩的评定标准通常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传统的考试方法以及以考试分数定优劣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死读书本,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全面性考查,更要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查。我们要改变过去考试模式单一、成绩评定标准单一的现状,提倡考试方式多样化,不采用标准答案,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新的方法、新的见解。开展非考评学,通过写专题研究、参与科研实践项目、撰写学术论文等多种形式评分。
关键词:医学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272-03
教育部周济部长曾指出:“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代表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也往往成为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高低最重要的标志。”医学研究生教育更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对于研究生的创新教育已成为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创新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通过质疑、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理念,激发研究生不断向人类已经获得的成果或结论提出新的挑战,并展现新的世界。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使研究生具有利用已有的知识、理论和成果,经过科学的思维和创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综合能力。通过我们对全国十余所大学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复杂过程。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既要有科学的培养制度,又要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要注意教育环境和导师队伍的建设。要引导学生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留下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索新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现代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及特点,不断向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培养高层次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的医学教育模式
多年来,应试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了主流并且延续到了研究生教育,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模仿,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医学生们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缺乏独立的个性和独特的见解。由于课程设置形式上与大学本科教学的模式接近,仍没有摆脱填鸭式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讨论,无法激发学生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早已认识到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并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到目前仍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多数学者认为,医学研究生教育急需转变观念,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为重点。在制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时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采取提问式、讨论式、参与式、启发式、引导式、案例式授课等,引入PBL和基于网络的学习教育模式;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和内容,建立创新课程体系,强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等课程的建设,建立起以核心课程为主,公共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为辅的课程体系,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加强课程配套教材建设,跟踪学科前沿,及时调整选修课,注重知识的更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特长选择课程,增强其综合和探索知识的能力,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改变研究生的考核评价模式,建立创新能力培养、评价和考核体系,制定和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核,采用考试、综述、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把创新能力的考核措施和方法纳入到研究生考核评价体系中。
二、改善教育环境,增强交流与合作
构建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尤其是软件和硬件建设,是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研究生在较高层次的科研活动中可以更好地活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学校应为研究生创造能够进行创新研究的良好的科研体制和环境,其中,信息查阅是使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得到有效训练与堵养的重要平台。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尤其是科研文献数据库,是研究生从过去的知识获取型向现代的能力发展型过渡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条件及仪器设备支持,可保障研究生所做的创新性科研的数据更加精确、可靠,理论分析更加缜密、科学。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国际交流与合作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可忽视的途径,对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思路,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和成果,追踪学科前沿,掌握本领域的研究方向,有效地激发灵感和求知、创新欲望,为创新型研究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高水平的学术合作与合作,可以迅速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通过自由、宽松、高水平的学术氛围的培育,有效地克服机械的、按部就班的科研模式和思维习惯,在创新性科研活动中不断孕育创新性思维,从而逐渐提高创新能力。
三、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导师作用
调查发现,导师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会明显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导师的质量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的学术水平、学术道德、治学风格对研究生的培养和成才起着关键作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导师自己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有助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下开发出创新潜能。由于导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导师就应该担负起创新培养的责任,包括学位课程的选择、学习和辅导;研究课题的选定和开题报告书写;学位研究课题的实施和指导;论文的书写和答辩等。上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对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产生明显影响,所以,必须要求导师具有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导师应时刻掌握本学科和专业的最新动态,能够站在学科的前沿,预见学科的发展方向。在实践活动中具有创造性的工作经验,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经验向学生言传身教。导师对研究生不仅严格要求,还要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善于挑战和攻克学术和科研难题。教师还要转变角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术和经验,更重要的是组织、协调和督促研究生的创新活动,使研究生对新理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冲动,从而练就出较强的创新思维模式。导师的集体指导作用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同样重要。导师指导小组制通过不同治学风格、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向的导师的集体培养,可以使研究生博采众长、全面提高,避免单一导师某些方面的缺陷对研究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有助于研究生具备完整知识结构和提高综合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导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促进导师履行其责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四、加强自我管理,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科研实践中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除了各种外部条件和环境外,研究生本人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研究生的学习动机不纯,创新意识和意志薄弱,那么,即使外部条件再好,也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因此,研究生需要加强自身修养,以便于全身心地投入到理论知识学习和科研实践中去,从而有效地提高创新能力。研究生自我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学习和科研实践的点滴做起。首先,研究生要端正学习动机。一个仅仅为了能顺利毕业和找到好工作而学习的人,就会局限于考试及格、、答辩过关,无心于钻研和探索,学习和科研效果可想而知,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了,因此,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责任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其次,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产生创造新生事物或观念的动机以及对创新的态度,并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新意识是引起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条件,是成长为创新性人才的起点和基础。研究生应该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的束缚,树立科学的怀疑和批评精神,养成对新问题、新事物、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质疑态度,才能转化为提出新观点和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动力,进而升华为创新性思维。创新理想的实现,除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外,还要有顽强的创新意志。创新意志是指为了达到创新性目的而克服重重困难的心理过程与行动,是一种具有目的性、顽强性和自制性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和险阻,只有通过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百折不回、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的磨练,具有无畏挫折的韧性、持之以恒的耐性和必胜的信念,才能促进自身积极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才能勇敢、正确的面对创新过程中的困难和失败,从而确保创新理想的实现。研究生创新团队的构建既为研究生提供科研机会,营造创新学术氛围,又可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团队中,研究生能相互承担责任并自觉进行创新性活动,能彼此交流科研经验、创新意识,团队创新成果远大于个体成果。
五、重视科研工作,提高论文质量
科研工作涉及科研条件、科研课题、科研实践和论文环节等多个方面。改善科研条件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选定高质量的课题是保证科研效果和对创新能力的检验,严谨的科研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论文质量和水平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首先,先进的仪器设备、充足的科研经费、齐全的图书资料、通畅的信息渠道是保障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否则就难以得到前沿的科研课题和基本的科研训练,科研创新能力自然也得不到培养和提高。其次,选题是高水平论文的基础,选题阶段也是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一个有效检验。选题和开题工作决定了研究课题是否具有创新性,也是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的保障,对研究生培养效果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研究生应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全面深入的了解所研究课题领域,找出问题关键,选好突破口,在导师指导下写好开题报告。导师指导组及平时专家应把好选题和开题关,严格审查和评估开题报告的创新水平和创新意识,并指出其问题和不足,评审合格后才可进行开题工作,以确保科研课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第三,科研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掌握正确科学实验方法的关键环节。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科学研究的创新训练,才能强化创新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同时,通过科研实践可以不断的发现新问题并探索和设计新的实验方法,甚至形成新的见解和理论,在课题研究中掌握学习、研究和创新技巧。导师以及科研团队在科学研究中应发挥指导、督促和协调作用,以使研究生切实提高科研水平,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最后,论文水平能够客观反映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是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位论文涉及从选题、文献查阅、设计方案、开题报告、研究实施、数据获取及处理到论文撰写和答辩一系列环节,是一套系统工程,其创新水平受创新培养过程中每个方面的影响,包括教育体制和环境、科研环境、导师因素、研究生自身因素等。在创新性研究取得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撰写并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指导,论文的严格审核与论文答辩是促使研究生提交高质量论文的重要工作。另外,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也可以起到研究生创新意识的激励作用。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生积累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提高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研究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提高创新思维的工具;参加学术交流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导师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力;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献身科学精神是实现创新成果的坚实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应树立融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播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育与科学研究为一体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不断培养出高层次创新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秦琴.创新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119-121.
[2]佘菲菲,陈燕凌.素质教育与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62-64.
[3]岑洪.关于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9):304-305.
[4]高立.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282-284.
【关 键 词】 课外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久动力。未成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是依靠学校培养,但学校教育从时间和空间上讲是有限的,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为突破时空的有限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建立课外活动场所与学校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如何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探索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强烈的创新意识是产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对未知世界和真理不懈追求的人,才会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学习、实践和创造,而实践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学生创新实践的主要阵地,它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突出了“创新”的主要特征。开展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巩固、扩大课堂教学内容,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更亲近自然和社会生活,不仅能增强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意识,同时对于提高其科研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如学生可以参加科技馆的航天科普知识讲座;体验操控火箭发射升空;参加科普开放日的科技游艺活动和科技小制作;学生科技节期间,各种科技项目比赛都是学生开阔眼界,发挥创造精神的机会。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渗透着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科技小组活动更是注重以新颖的形式,有趣生动的体验式、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课外活动为学生开辟了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渠道,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显露才华的舞台,通过生动的探究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充分显露出学生的聪明才智,让素养和能力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升,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开展课外活动要目的明确,主题鲜明,因地制宜
课外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还要有一个与活动目的密切相关的鲜明的活动主题。如向学生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技知识、普及实用技术、体验科学过程、启迪学生智慧为主题的课外活动。选题内容可以围绕科学纪念日主题开展的专题活动,这类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有些活动还具有世界性,它的主题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课题。如3月12日植树节、5月“全国科技活动周”、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底“全国科普日”等。如围绕生存环境和能源资源问题开展的科技探究实践活动。这类活动能够引起青少年极大的兴趣,使青少年从小关心家乡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各地区的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学校的生源、设备条件也有差异。所以,课外活动的开展必须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城镇地区到科普基地、工厂参观调查的条件好一些;农村地区则可结合农林牧副渔,组织开展课外活动。
三、建立健全课外活动机制,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一个完善的活动机制并不能直接使学生产生创造能力,但它可以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共同努力,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家庭教育的连接,是社会教育的支持,各种教育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教育力量协调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才是最大的。因此,要建立健全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相互配合、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明确校内、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责任务,做到合理互补,效能最优。
在教育主体方面,学校教育承担着对所有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能,校外教育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参加校外活动的机会。在教育内容和安排上,学校开发出系列的校本课程和授课模式,逐步实现课外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这就要求校外教育机构及教师提升衔接学校教育的能力,努力形成服务和指导学校高质量地开展课外活动的工作职能和能力,根据学校的需求,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课外活动项目,在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建设、活动设计和组织、实践活动指导等方面体现对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深化课外教育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在课外活动中利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课外活动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良好的客观基础,但如果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再新颖的内容、再理想的环境也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因此,课外活动呼唤创造性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尤其要求教师和辅导员必须有“为学不已”的人生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科学知识结构,并使学生得到知识与素养的活水。只有为学不已,才能成为学识渊博的“研究型”教师,才能将科学知识内容和创造性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才能利用最好的方法、最新的手段进行课外教育活动。
五、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面是基础,点是提升,没有面的广泛参与就没有点的突出。我们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过程别注重点面结合,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受益,全面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创新的浓厚氛围,环境的影响力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大的推动力,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在学生的正常学习以外,我们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活动,以各种小组的活动去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种植活动小组、环保小卫士小组、电脑机器人小组、航模小组、电脑绘画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分工合作,分析遇到的问题,主动寻求解决办法。一个个难题在学生的活动中得到解决,成功的喜悦激励着学生不断进步。小组的活动极大地带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浓厚的课外活动氛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们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扩大了活动的影响面,把活动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中,使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阎立钦. 创新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随着新课改制度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新课改背景下,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寻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以初中科学教学为例,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希望对以后的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初中;科学教育;创新意识
初中科学和一般的学科不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比较高。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比较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必须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创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环境对于一个人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也应重视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1)要鼓励学生提问。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比较严肃,学生不敢提问,教师也不愿意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帮助学生将想象变成现实,从而让学生体会创新的乐趣;(3)采用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的方法。通过趣味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种环境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通过独立思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1)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方式。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学生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拓宽自己的思路,这一过程可以实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2)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逆向思考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灵感。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首要条件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只有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能积极探索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可以将科学教学过程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发现科学知识的价值。或者是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等。
[关键词]智慧校园;教师;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05-02
前言
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深刻的应用,教育信息化进展快速,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正逐渐凸现出来,智慧校园应运而生。智慧校园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校园建设模式,其能够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与校园各个应用服务进行融合,实现了校园的智能化。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促进智能教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智慧校园”的含义
“智慧校园”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校园生活的结合,由传统的校园环境向更加多元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美好、和谐的校园环境。在“智慧校园”的规划中,学生们的学习以互联网教学为主、智能化的教学设施、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学生与教师共同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智慧校园”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项目,所以,它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信息交流与服务的平台,根据不同性格的人物提供不同的服务,就像是“智慧校园”对老师开放的权限与学生的权限就有所不同,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对于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权利学校会做一定的限制,既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信息资源平台,又能够对学生的权限进行限制,防止学生使用互联网为所欲为。
二、智慧校园学习环境的主要内涵
(一)智慧学习环境的内涵
教师在以个智慧校园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同时还包括了相关技术设备构成的物理环境、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课程资源等多种因素。同时这个智慧校园的学习环境并不是独立组成的,而是根据每个特定系统构成的,因此,建设智校园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因素育学习活动发生一系列的联系,从而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智慧学习环境的特征以及技术基础
在建设智慧校园的同时,还需要对智慧学习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现阶段,智慧校园的主要学习环境有以下几种特征:(1)感知学习情境:教师可以与学习伙伴进行活动,根据场景制定出对应的学习方案;(2)记录学习过程:记录学习过程,对学习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有情感的计算、动作捕捉等过程中将其应应用在教学课堂中,从而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3)提供较为逼真的学习经验:建立一些逼真场景,模拟教师情境,使教师在这个全新的情境中制定出全新的教学方案;(4)联接学习社群:建立对应的联接学习社群,使更多的教师进行交流,并使教师之间互帮互助,提供支持,从而激发教师的思维逻辑能力;(5)提供智慧型学习活动:根据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学能力、教学任务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简单记忆、低水平操作等,再将其发送给计算机等相关智能工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加智慧校园环境而产生的全新机遇,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投入更多的精神进行教学。
(三)智慧学习环境与传统学习环境的区别
智慧校园的教师教学环境与传统教学环境之间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场所、教学方式等方面。
教学目的:传统的教学时常会收到教学时间和学生人数的影响,同时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自主探究,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建立智慧校园,学生在这个智慧校园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智慧的发展,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教学场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只能在教室中学习,教师也很少开展一系列的课外教学活动,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实质性的教学物品也很难进行应用,使学生处于一个枯燥、乏味、单一的课堂中;在智能学习环境中,教师的教学场地不会受到任何的限制,其教学资源丰富,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到越来越多的先进素材,并为学生提供较为先进的学习机会,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一些增强现实的先进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模拟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教W方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讲解为主。智慧学习环境的出现,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的先进设备进行教学,并发挥出其中的主要优势,为学生制定出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学生对应的学习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解决学生中的不足。
三、智慧校园建设与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智慧校园建设下,学习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个性化,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数字校园下的教学需求,难以对学生行为进行预测,难以实现智慧校园下因材施教的要求,如何使教师的教学更加“智慧”,更加符合智慧校园的特点值得探究。
智慧校园背景下,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出现了巨大变化,对教师教学质量、教学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积极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此来适应智慧校园建设下的教学环境变化。
四、基于智慧校园建设下提高教师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建议
(一)强化智慧校园建设,构建“数字教师”培养模式
应当积极利用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实现对当前教学方式和教学流程的创新,以此来帮助教师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促进教学信息、科研信息的开放性,促进各种信息的高速流转,帮助教师积极的吸收新知识、新信息,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学校应当积极建设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智慧教师,对教师进行3D打印、虚拟实验以及录播教学等方面的培训,构建智慧校园下“数字教师”的培养环境,促进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数字化,让教师能够充分体验并享受智慧校园所带来的变化。
(二)重构教师研修体系
应当积极构建教师研修的公共服务体系,对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课程进行积极研发,围绕教学标准和教师日常工作需要,积极开发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训课程,研发信息技术实用课程,以此来形成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标准流程,通过信息化的研修平台来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利用教师研修平台双向互动优势,促进网络研修的发展,以此来促进教师对资源的整合能力,例如对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对教学方法的整合等,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来营造一个时时刻刻可以学习的教师培训环境。通过在线研修活动、教数学实践活动等来让教师适应智慧校园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提升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
智慧校园建设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这为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是广大教师面临的挑战。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掌握信息技术相关教学技能就难以适应智慧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首先,教师应当积极了解信息技g的本质和其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现状,以此来奠定教师信息能力的基础;第二,教师应当从操作层面加深对互联网及计算机的认识,提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加强对智慧校园建设中对各种硬件设备和教育软件的认识和应用,积极探索教学资源的网络探索渠道,学会如何优化信息,整合信息,以此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让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来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此来适应智慧校园的发展,提升科研能力。
(四)加强协作
智慧校园的建设拉近了校园中个体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和整合,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协作精神,促进资源共享。任何人都不能完全依靠自身来构建知识结构,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通过与其他教师的协作来实现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五)注重整合实践
智慧校园建设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智慧校园中的教师应当在教学情境中加强信息化教学实践,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此来形成有自身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将个性化的实践知识转化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注重创新、敢于创新、学会创新,以此来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主体性;创新意识;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153-03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总体目标。”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主力军,从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意识已成为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过程中,要坚持以大学生主体性为导向,突出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既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又能正确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
因此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的相关原则,并且建立和完善以大学生主体性为导向的创新意识培养机制,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一、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
认为主体性是人本身的能动性规定,反映出人从自我出发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动性。创新意识是一种精益求精、不安于现状的意识,是一种勇于尝试的开拓精神。主体性和创新意识有内在的一致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确立主体性地位是形成创新意识基础;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增强主体性意识。创新教育中,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高等教育必须尽快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历史重任,认识到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而对于未来国家建设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激发主体性,培养高度的创新意识,为国家的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奋斗,才能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2.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是高校教学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
高校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习与创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其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创新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实现教学相长,从而可以充分体现教学的内在规律与目的。
3.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有利于促进学风建设和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会创造一种积极的学风氛围,引导其他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多出科研成果,从而也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为以后大学生就业增添了砝码。
二、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应试教育。虽然大众已经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制约,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学校只重视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求知精神;忽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重视创新实践活动。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意识存在的问题,建立相应的机制、寻求正确的路径已成为当前教育者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建立相应的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机制则必须要遵循科学的创新意识培养原则。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原则对于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育者必须要遵循和灵活掌握这些原则内容。
(一)主体与激励相结合
主体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用各种激励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正强化的信息反馈,激发其创新的兴趣和欲望。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肯定和赞扬,从而对学生的内在需求进行刺激,促使其产生满足需要的欲望和冲动,这样就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的动力,让大学生成为教育过程的主体,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受教育者在进行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成果的正确性。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新的想法、观点不会自发地产生,一方面源自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更有赖于社会实践。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要求大学生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相关理论为指导,获取新的经验和知识,并且通过多次反复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在实践中既激发了创新的兴趣,获取了新的认识,又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所得观点和认识的正确性,进而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发展和成熟。
(三)评价与指导相结合
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原则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原则、标准,对大学生创新过程与成果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定,使大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与教育,同时教育者要积极参与整个创新过程,并把评价的结果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认识,从而给大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和新的要求。教育者只有对大学生的创新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并且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指导性建议,才能使大学生了解其自身的长处与不足,才能更有效激发其动力,并且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识;同时,教育者要与大学生形成有效互动,主动了解并且指导其创新实践活动过程。
三、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机制
形成持续发展的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的长效培养机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国家要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施行新的政策,而且高校要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实行创新教育。这个机制要求国家和高校共同建立和完善,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有效地培育大学生的自主精神,并以此为导向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传统的应试教育,存在严重的思维标准化的现象,这会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起到阻碍作用。因此要摆脱传统教育的弊端,国家要积极进行改革,营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性创新意识的社会文化环境。
1.转变社会教育理念
当前我国的教育理念亟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从就业教育转向创新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国家教育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指导高校进行有效地改革,树立起既要注重传统理论教育更要重视创新教育的大学生成才模式的新观念。
2.将创新教育融入国民教育
目前,高校的教育体制基本不包含正式的创新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有效整合高校现有的各种创新教育资源,将创新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当中,从体制上保证创新教育的重要地位,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创新教育
高校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力军。高校一方面要认真执行国家教育部门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也要自主地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寻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法,不断探索和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
1.整合教学资源,转变教学方式
周广礼教授指出:“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试方法以教学管理进行系统的整合和优化。”首先要实施民主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积极营造学生质疑争辩、自由互动讨论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大学生思维的发散、自主独立人格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从而可以引发“头脑风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其次要引导学生参加知识创新实践活动。对此,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探索灵活多样的课内外的专业实习、技能训练、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新模式,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2.改革课程结构,转变学习方式
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优化课程体系,重视课程的综合化。各种课程交叉学习,相互渗透,这种课程打破传了统领域局限,其内容都是新颖的、综合性、交叉性的,从而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通过开设逻辑学等思维训练课程,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和思维意识的训练,教授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大学生学会逆向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等,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思维基础,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立专业型的创新教育师资队伍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离不开高素质的创新教育师资队伍。高校要组织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理论培训,不断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并且高校要认真执行聘任制度,积极引进创新教育方面高素质的教师,使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要求。只有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要求教师自身具备创新能力,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地创新教育和指导,这样才能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三)完善高校评价机制,鼓励自主创新
长期以来,教育者和教育机构惯用整齐划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把学生的行为引导到标准化和程式化的轨道上来,而很少给学生留出创新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将评价的重心向创新意识倾斜,都应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目标,使评价体系体现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导向和过程。对学生的评价要从考查学生对知识了解和掌握程度方向转移到考查学生综合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强弱、道德素质高低的轨道上来。
在学生评价的内容上,不能只重视学业成绩,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其创新能力的强弱应作为评价内容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科学严谨地对学生的各项素质进行评价。同时,要将指导与评价有机结合,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创新过程和创新成果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在学生评价的模式上,不仅需要教师的评价,还需要学生积极自主的自我评价。只有对自己的活动做出正确的评价,并善于分析自己的活动,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四)建立健全创新意识培养的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高校应该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创新实践活动的保障措施。一方面设立专项大学生创新基金,同时也可以寻求社会资金的投入与赞助;另一方面也要多方面培育创新实践基地。学校要拓宽校外实践渠道,扩展学生的创新实践的空间,企业、公益机构、基层社区、政府部门等,都是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实践基地。通过高校的保障措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还需要由相应的激励制度来保障,激励机制是推动大学生创新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创新意识培养的激励机制是建立在相应的评价体系上,对具有创新性的成果进行奖励的制度。高校可以将创新意识培养的激励机制与学分设置、学生评价制度等进行挂钩;对具有创新成果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这些措施都有益于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因此构建学校对学生的全面激励创新机制,是高校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机制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彭远威.主体性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0):162-164.
[2]刘述进,郭延飞.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主体性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3):82.
[3]赵欣.创新意识培养机制的探索[J].教书育人,2000(4):4-6.
[4]谢志远,刘元禄.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培养的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1(1):144-146.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科技高速发展,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要求我国的教育必须创新。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就是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根据固定的任务和目标,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进行思考,开拓思维,从而获得独特的、新颖的意识成果的意识活动。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措施
1.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在于教师
数学教师要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教学目标,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一边实践一边学习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和摸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比如,一个学生在解一元二次方程x(x+5)=5时,把方程写成x(x-5)=5×1和x(x-5)=(-5)×(-1),由此得出方程的解x=-1或x=5。老师告诉学生这种解法是不正确的,应该先移项然后合并同类项,将方程化成标准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进行求解。学生自己想到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解法,被老师否定,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压制。因此,教师应适当地肯定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激励、
引导、维持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引导作用。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创设一些情境或者是举一些例子,比如,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故事、科学家对数学方法的发现过程的故事等
等。通过有趣的小故事引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关键词:工科学生;创新意识;养成
作者简介:徐双迪(1985-),男,浙江岱山人,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助教。(浙江 舟山 31602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34-02
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怎样让学生养成创新意识,进而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以面对激烈的竞争是各个高校育人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笔者通过翻检材料发现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有较多学者已经论及,而本文试图以工科学生为考察对象,通过对现阶段工科学生特点的分析,同时结合实践这一载体,主要对工科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于工科学生,由于“毕业后直接流向社会经济生产主战场,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技术含量高、操作性强,尤其是面临产品更新换代快、生产工艺不断升级、生产企业竞争加剧等新情况”,[1]所以,从社会的需求性以及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求工科学生具有更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那么关于创新能力,是政府以及整个社会都在强调的内容之一。在十新修订的中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推进中国化。”[2]这里的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是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我党发挥创造性的产物。
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无论是政府导向、社会需求还是学生本身等角度都在呼唤着创新。而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发明,而且也表现为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感,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3]所以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要的就是夯实他们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谈创新,创新才会变得可能。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对于在校或者刚毕业的工科学生来说,并不一定强求他们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或者说能够创新出某件具体事物或理论来,而是应该鼓励和引导他们养成创新意识。大学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在大学阶段就打好基础,在走上社会后随着阅历和经验的不断丰富,加上这种创新意识,这样就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目前工科学生的特点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抛开坚实的理论知识、深厚的学术修养,那么再来谈创新意识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所以,要培养创新意识首要的就是要夯实理论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能进行创新活动,养成创新意识。
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从学生的主体构成来看,工科学生以男生为主体。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一些工科院系的男生数基本达到90%左右,有些班级甚至出现无女生的现象。一般来讲,男生的特性和关注点相较于女生是十分不同的。男生更喜欢动手操作,更喜欢在实践过程中检验所学,进而加深所学知识;而女生更倾向于识记内容,注重学习的成效。所以即便是在男生占绝大多数的工科院系,从学习成绩上来看,女生却能够与男生平分秋色。当然,男女生的这些特点是难以改变的,这就要求在对创新意识养成的过程中,在夯实基础的学习中,能够尊重学生的特质,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其次,面对快速的信息化,网络迅速占领了高校学生的生活。再加上现在基本是独生子女,得到父母的溺爱,自律意识和进取精神比较淡漠,从高中进入大学后,有些学生犹如从千斤重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出现失去方向,无法准确定位自己,逐渐出现沉迷网络等现象。所以这个时候,朋辈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笔者曾经与一名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过交流,该生反馈自己的自控力比较弱,进入大学后看到寝室同学在玩游戏,那么自己也开始玩网游,一开始是不自觉的,到后来就是不自主了。所以要夯实基础就要重视朋辈的影响力、重视榜样的力量,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面的东西可以传播,但是负面的东西更易传染。在创新意识养成的过程中,要重视整体环境,做到全员育人,有效联动。
再次,有些学生出于种种原因,所选专业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可能会出现厌学的情况。那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因为兴趣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平时的积累中逐渐树立起来的。所以在养成创新意识的过程中要激发兴趣。
二、激发兴趣,引导创新意识养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内部动机。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内部动机能够促进创造性的形成,而外部动机会抑制创造性的形成”。[4]所以要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就要重视这种内部动机,也就是兴趣。通过兴趣来推动创新,正所谓“兴趣导致爱好,爱好引起迷恋,迷恋促发创造”。[5]
关于兴趣的激发,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往往可能是不经意间的一次比赛、一次实验。比如科技创新比赛,不断给工科学生提供了很具有创新引导意味的比赛题目,例如2011年浙江省机械设计大赛赛题就是抗震救灾机器人、2012年“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赛题是直立行走的智能车等等。正是这些能够激发兴趣的赛题直接或者间接刺激着工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不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学习态度的调整,转读死书为会读书,学会转化、变通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服务,从而提高工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潜意识中对他们创新意识的养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每年都会举办科技文化月等活动。这些活动为省级科技竞赛储备了人才,也积极吸引着一批刚进入大学、既兴奋又胆怯的大一新生。当在理论学习中的困惑在实践过程中迎刃而解的时候,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喜悦,而且会更加激发他们的兴趣,朝着更深层次的目标探究。
在过去的一年里,应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规划要求,浙江省团委、省科技厅、省学联共同举办了浙江省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等赛事。那么无论是地区赛事、省赛还是学校的活动,其实都是希望构筑一个日益优化的创新平台,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服务。
这些科技竞赛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能够很好结合的平台。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工科学生来说,他们更加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以至于对多数的教学与动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多数的实践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有些工科学生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去金工实习,进而对多数的暑期社会实践也不明白自己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造成这一困惑主要是一直以来固定不变、形式单一枯燥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所以说本身就有独特形式优势的科技竞赛,从一个侧面弥补了这种单一枯燥而带来学生厌学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进而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工科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那么根据现实和借鉴国外经验也可以看出,加强人文教育也是有益于创新意识的养成。如美国的大学非常重视通识教育,通过大学阶段“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高尚道德的陶冶、个性品质的训练,以及人所共需的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着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能力潜质,在校方的宏观引导下独立自主学习,从而得到充分发现个人的研究爱好,激发浓厚的创新兴趣和创新动机”。[6]当然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当下如浙江海洋学院也开设一些通识课程,或者说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凡此种种其实也是在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服务。
三、注重习惯,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谈及习惯问题时曾有这样一段话:“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因为“习惯使行为变成了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7]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7]并可以“自觉地做应该做的事、发挥下意识的作用和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
那么这是好习惯的作用,反之坏习惯的影响也亦然。所以,正是基于此,作为高校也在不断重视和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在新生入学进行始业教育的时候,会让新生思考三个问题,即为什么来上大学、如何上大学以及大学毕业后将去从事什么工作。通过这三个问题使新生能够明确自己该如何渡过这四年时光。同时,以此为抓手,培育学生良好的习惯。此外,通过报刊杂志等传媒手段,使全校形成对好习惯好未来等问题的讨论,加深对大学教育的补课与重构这一问题的认识。
不苛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但是要有创新意识。那么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随着经验和阅历的加深,就会取得更好的成效。在此过程中,一种良好的习惯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正所谓好的习惯可以事半功倍。学生走出校园,靠的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等习惯。在校期间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同时结合工科学生自身的特点,这在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上也将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创新能力作为大家所认同的一种能力。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无论是激发兴趣,引导创新意识的养成,还是注重习惯,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养成。更为重要的是怎样把这些因素都内化为学生的自有品质,不仅让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更让学生自己能够深切体悟到,这也是值得再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新林,沈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育途径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3).
[2]中国共产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18.
[3]安江英,田慧云.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1):29.
[4]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5]刘智运.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6]周懿.美国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关键词]创新情境;实践活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1 创新情境数学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的情境来讲授知识能够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由情境可认启发学生对解题思路的独特的想法与思路,这一过程既是形成数学构思的过程,也是展开合理解题思路的思维过程。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创新思维,并积极主动地发表对解题思路的见解,从积极参与教学的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就培养起来了。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数学语言的使用要与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教学模式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圆柱形的实验品,如圆柱的玻璃器皿、圆柱木块等,分发给学生要求其动手量出长、宽、高等所需数据,并通过实践来求得体积。通过实验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并引导学生是否可以用切割、计算体积差等方式求得体积。
2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稳定性差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小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课程,才能在兴趣的驱使下展开更多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本身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理论的讲解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也有很多小学生对数学课程有着厌学情绪,这时教师就要注意采用新鲜多样的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形式,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兴趣。
3 通过交互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开展学生之间的交互式合作能够形成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对其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交互式的合作中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对所讨论的问题产生不同角度的认识和思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创新意识。通过交互式的合作,在学生之间能够对问题进行广泛讨论,也能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 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课程中要更多地加入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在实践中创造并感知,从而激发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实践能够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更为稳定的知识,因为从具体形象的事中才能强化人们对知识内容的感知和记忆。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数一些玩具木棒、数花生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化知识内容。实践活动的方式还包括课下练习内容,安排练习题时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乐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加强对知识的感知和认识,小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不但会加强知识的认识,还会形成自己动手的成就感,也会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 教师要营造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氛围
创新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脑力活动,它是我们发现新知识、新问题、新方法的过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无从谈起。而在轻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会产生好奇心,激发自己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创新意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展开想象、开阔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自己创新能力的形成。为学生营造创新学习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是配角和观众。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当打破师道尊严的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无拘无束,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传统的以教师为权威的教育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性,因此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把自己放在指导者的位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见解,互相交流思想,进而激活自己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6 通过教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不断创新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恰当的评价,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意识对个人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从小学阶段就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研究探讨。笔者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包括情境时教学模式的采用、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交互式合作的方式以及实践活动的方式。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