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红色文化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996年,Halstead提出,“价值观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式教学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实践 “问题探究式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的应用 价值澄清理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在历史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职护理教育中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地理教育中渗透的策略 重视外语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论学生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特殊教育中的培育与实践 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 典型示范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 在物理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管理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生活与哲学》教学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周会课教学中的尝试 中职教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研究 试论高职思政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8]杨能生,廖岷.对话现代教育[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87.
[关键词] 中国电影;中国元素;西方元素;中西文化
随着各种文化相互交流日益频繁,交流、融合已成为当今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存在和发展的大趋势。电影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也反映着时代变迁和历史文化的演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也在电影中得到展现。
在中国文化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中国电影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中国电影在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也开始融入诸多的西方元素。同样,西方的电影制作者也开始纳入中国文化元素进行创作。如迪斯尼就以中国家喻户晓的“花木兰替父从军”创作了卡通片《花木兰》;《功夫熊猫》也揉进了功夫、筷子、熊猫、包子、龙、鞭炮等中国意象,成为独特的风景。中国文化在这些电影的推动下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
一、中国本土传统特色的电影综述
电影作为最直观的艺术形式,人们往往通过异域电影了解异地的人文风情。西方人通过带有中国本土传统特色的电影,可以直观了解到中国的特色文化。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出路是在电影中突出自己的民族特色。
在展现中国本土特色的电影创作者中,中国的第五代导演中有许多佼佼者,两位最具代表性的导演是陈凯歌和张艺谋。他们都致力于在电影中展现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朴素而又唯美的感情。陈凯歌的一系列电影,如《黄土地》《边走边唱》《霸王别姬》《梅兰芳》,张艺谋的《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活着》《我的父亲母亲》等莫不如是。这些影片分别从不同角度将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戏曲文化等运用一定的电影语言和表现意象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
张艺谋在创作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电影方面是十分成功的。他早期创作的一些电影始终从中国的乡土特色出发,来构筑中国人独有的精神世界。张艺谋在1988年根据莫言同名小说《红高粱》改编拍摄的电影就是一部代表性的作品。《红高粱》为张艺谋也为中国赢得了诸多的荣誉,一举奠定了张艺谋在国际影坛的地位,并深受广大影迷的追捧。《红高粱》以孩童的视点回忆“我爷爷”与“我奶奶”的故事,是一个具有神话意味的传说。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赞美生命是该片的主题。“是要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张艺谋)。当我们欣赏《红高粱》时,首先就会被全片那辉煌的红色所浸透。红色是太阳、红色的血、红色的高粱酒,张艺谋在色彩运用上采用了高度风格化的处理方法,从影片一开始,整部影片就展开了红色的意象世界。首先是年轻漂亮、灵气逼人的“我奶奶”那张充满生命的红润的脸,接着就是一系列的红色意象事物:占满银幕的红盖头、热烈饱满的红轿子、男女主角野合时那在狂舞的高粱秆上闪烁的阳光、似红雨般的红高粱酒、血淋淋的人肉,一直到那日全食后天地通红的世界……整部影片都被红色笼罩。这些独具中国风特色的一系列意象事物,凸显了一种对完美自由的自然生命的渴望与赞美。这不是一个完全现实时空的再现,而是我们内在生命力的精神外化。影片结束在那神秘的日全食中,红色的扩张力获得了一种凝固的近乎永恒的沉寂效果。黑红色的高粱舒展流动充满了整个银幕空间,极为辉煌、华丽、壮美。正是影片所展现的各种中国元素以及独具特色的电影色彩运用,让观影者观赏时如痴如醉。也正是这种对生命的礼赞以及影片那精湛的电影语言的运用,使得《红高粱》获得了诸多的国际荣誉,开创了中国电影的新纪元。
二、西方元素融入中国电影
在中国电影中将独具本土特色的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很多导演都做了成功的尝试,这些作品旨在通过中国电影将极富有内涵的中国元素展示在全世界观众面前。西方人也正是通过一部又一部中国电影在逐渐了解中国。在传播中国文化这方面,中国电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文化的交融从来就是双向的,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制作过程中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融入西方元素。中国的电影观众也希望通过我们自己制作的电影了解到西方的一些东西,这种观众欣赏口味的变化,已经影响到了一些中国电影的制作理念。在融入西方欣赏口味和电影题材方面,冯小刚导演的《夜宴》就是一个代表作。首先,在演员上,无论是在演员表的排序上,还是在电影海报宣传中,章子怡的名字与形象都十分醒目。之所以这样,冯小刚导演也坦承在演员选择上选用国际知名度高的大牌演员来出演,可以更多吸引西方观众的眼球,更好地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 其次,在题材选择上,《夜宴》被称为“中国版的哈姆雷特”,电影随处都可以捕捉到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影子。但是,这部电影也不是纯粹的将西方的经典题材拿过来直接运用,导演对其进行了许多富于中国特色元素的改编,《夜宴》的基本创作理念就是“中国元素为体,西方题材为用”,走的是悲剧路线,影片始终被一种压抑沉重的气氛所笼罩,让这部大制作、大投入的电影没有一丝的华丽感。用西方经典悲剧题材加以中国元素的成功运用,这是中国电影的创新和突破。《夜宴》所展示的合乎西方悲剧标准的故事情节,极得西方人的认可,为其走向国际电影舞台奠定了基础。
《夜宴》之后,很多导演也在探索国产大片的进一步创作,张艺谋在这方面也做了大胆的尝试。张艺谋开始有意融入一些更现代的元素,以此来增加电影的观赏魅力,《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该片演员阵容强大,不仅有在国际电影界享有盛名的中国演员周润发、巩俐,还有华语歌坛的重量级人物周杰伦的加盟。在电影画面上,依然延续了张导的那种极具感染力的电影色彩表现方式,铺天盖地的黄色,为电影的整体气氛做了很好的烘托。此外,在电影场面上也极其宏大,不可胜数的、宏伟的宫殿等都给观者以极大震撼。这部电影采用了国际大片通行的“全球同步”上映的方式,是张艺谋导演在商业大片上的巨大成功,引起了国外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四大核心平面媒体对其表现出极大的报道热 情,可见中国电影创作的革新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三、电影中的中西文化融合
中西文化之间存在诸多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们的意愿加以转移和改变。承认差异,是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和融合的前提。在差异的基础之上,不同的文化之间需要有理解精神和博大的胸怀,以这种精神和胸怀来化解彼此之间的不解和冲突,中国电影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伯爵夫人》是一部融合中西文化的代表作品,由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和英国莫吉安特-艾沃里制片公司联合出品,改编自旅英日本作家石黑一雄(Kazuo lshiguro)同名小说。讲述在1936年至1937年间动荡的上海,美国盲人外交官杰克逊(拉尔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饰演)与一位来自俄国的伯爵夫人索非亚(娜塔莎理查德森Natasha Richardson饰演)之间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影片除了爱情故事,还夹杂着日本间谍为准备战争进行的阴谋,各路黑帮分子的争斗和各种政治派别的斗争。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法国人以及犹太移民在那个动乱年代纷纷登台,有高级会员俱乐部、赛马场、舞厅、酒吧等各种奢华的声色场所,也有各国难民居住的贫民窟以及俄国的乡村风光,更有独具中国特色的事物穿插其中,像裹小脚的女人、抽大烟的瘾君子,等等,影片对这些中国元素做了客观正确的把握。尤值一提的是影片中借鉴一段中国美术片段落,通过一个小女孩把玩西式的万花筒,透过万花筒却看到一个水墨画的世界来表现中西文化的交融。
李安也是这方面电影创作的一个高手,他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系列电影,就注重展示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现状,在中西文化冲撞中开掘人性,生动形象地描写家庭的解构和重组,并在表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差异与隔膜中探讨各种伦理道德关系。以《推手》为例,该片着重描写太极拳高手老朱从中国内地退休后被在美国工作的独子晓生接到纽约家中生活,因语言不通,外出不便,整日在家打拳练功。从事文学创作的洋媳妇玛莎正为思路不畅而苦恼,面对无法沟通的公公更觉压力很大,不时发生矛盾纠葛。老朱星期天到附近的中国学校教太极拳时,认识了丧偶的陈太太,两人彼此都有好感。夹在父亲和妻子之间左右为难的晓生想借此撮合两位老人走到一起,但老朱不想“为老不尊”,因而搬离儿子家到唐人街餐馆打工。在那里又与老板发生冲突,因用中国功夫摔伤打手和警察而被关进警察局。虽然儿子把父亲从警察局接回家里,但家里的矛盾仍无法解决。老朱最终还是搬出去独住,以教授太极拳为生,并和陈太太重逢。影片以中西文化差异和两代人的代沟作为基本矛盾冲突来展开故事情节,风格朴素真挚,内容令人深思。
不仅中国电影融入对于中西文化的思考,探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共生。西方电影在这方面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功夫熊猫》就是一部代表作品,主角熊猫阿波(Pow)是个爱吃面条的梦想家,整天活在白日梦里。梦想成为传奇的龙战士。除了功夫这一独具中国特色元素外,故事以中国为背景,从景观、布景、服装以致道具均充满中国元素。美术总监Raymond Zibach为此花了8年时间,钻研中国文化、艺术、建筑、山水风光,务求做好动画中每个细节,忠实反映中国特色。这样一部将中国的元素完美地融入西方电影创作的作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影迷的热捧,并在国际影展上屡获殊荣。
四、结 语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和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承认这种差异,进而在差异的基础上将各自文化中精华相通的东西有机融合起来,是人类共同文明发展的大势。作为文化载体的电影,应让人们更直观地看到这种交流和融合的必要和光明前景,对今后中西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共生充满信心和期待。
[参考文献]
[1] 黄鸣.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8).
[2] 周斌.在中西文化冲撞中开掘人性——评李安的“父亲三部曲”系列影片[J].华文文学,2005(05).
[3] 欧静玉.电影欣赏——了解西方文化的有效途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
[4] 张霁月.奇观电影背后的文化因素[J].社会科学,2008(07).
[5] 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 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 姚汝勇.发掘电影语言的表现潜力[J].电影文学,2007(16).
[8] 尹鸿,唐建英.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J].当代电影,2006(06).
[关键词] 北大荒文化;文化现象;文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 G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2-128-3
曾把文化视为人们的生存方式,梁漱溟将文化指明为人类生存的样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世界就是文化的世界。无论是在原始社会、农耕社会,还是在现代工业社会当中,文化都无处不在。人的任何一种活动,风俗习惯、饮食男女、情感表达、伦理规范、社会制度等等,都属于文化范畴里的内容。
怎样看待如此花样繁多的文化表现形式?如何梳理出一条研究文化的思路和线索?这是任何文化理论研究工作面临的首当其冲的问题。北大荒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其内涵和外延的提升需要首先确立研究的基本坐标,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展开系统性的探讨。
一、“文化现象”与“文化理论”的区分
据语言学家考证,“文化”在西方的拉丁语和中古英语中具有“耕耘”“掘种土地”的意思,直到18世纪末到19世纪,“文化”一词才逐渐具有现代意义,其含义包括习俗、工艺、技巧、宗教、科学、艺术等社会生活主要方面。西方的“文化”重注理性和科学,是一种强调内在生命力生成的社会形态。
相比西方,中国人对“文化”的理解稍有不同。中国学者们将“文化”的含义追溯到战国末年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P.2)著名学者张岱年以此来解释中国“文化”的起源。他认为:文,一般指纹理。天文即天道自然规律,人文则指人伦社会规律,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组成的社会关系。治国者观察天文才可明白时序变化,观察人文,才使得天下人遵从文明礼仪,行为得当。“‘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P.2)因此,中国的“文化”专注于人的精神修养,强调文治教化。
虽然中西方对“文化”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二者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即都突出文化的“人为”性质,将文化视为人类本质活动的表现方式。也就是说,文化通过人类的活动展现为一种外显的现象。文化只有表现为传统、习惯、伦理、法制、知识、信仰、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现象,才能被人类自身充分察觉和理解。这些文化的表现形式就是文化现象。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文化”一词,实际上都是指“文化现象”。从纵向来说,文化现象有其自身变化发展的历史沿革;从横向来看,文化现象又有其特定时期的基本结构和模式。一种关于文化现象的理论,就是要一方面梳理出文化现象变化发展的线索,另一方面论证和阐明特定国家和地区,其民族在特定阶段文化现象的基本结构和模式。
就北大荒文化这一特定区域的文化现象而言,要展开对其文化现象的理论研究,需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搜集并掌握大量放映北大荒地区文化现象的一手资料,包括历史材料、新闻素材、影像资料、文艺资料、理论研究成果。以此将北大荒地区饮食起居、婚丧嫁娶、制度变迁、特色习俗等现象尽收眼底。
二是需要对已掌握的文化现象进行理论升华,分门别类对北大荒地区的人文、地理、气候、生态、习俗、宗教、科技、经济、制度等展开研究。
至此,我们澄清了文化现象与文化理论之间的区别,接下来需要对北大荒地域的文化现象作一个初步的总结和梳理。
二、北大荒文化发展现状
(一)北大荒文化的表现形式
根据《北大荒移民录》的作者郑加珍的叙述,自1947年开始,北大荒移民史揭开了崭新一页。公营农场的建立,为黑土地带来了新鲜的红色垦殖文化。创建开发初期,北大荒人来自五湖四海,“复转军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把北大荒动人事迹写成各式各样的作品,将文学艺术火种播撒在黑土地里。”(P.130)从20世纪50年代中到60年代开始,“北大荒文学艺术出现第一次繁荣。大批复转官兵把军旅文化渗透到黑土文化中,创造了军垦文化;大批知青把城市文化融合到黑土文化中,创造了知青文化;以大荒原、大机械、大农业和高科技为特色,创造了全新的多样文化相互渗透、融合、汇集的北大荒文化。”(P.130)
自从军垦文化、知青文化与黑土文化相互交融,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区域性文化现象之后,逐渐凝结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在此基础上又升华出“诚信、务实、创新、卓越”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又从北大荒文化现象中提取出“忠诚、坚守、忘我”的北大荒文化精神和“开放、开拓、智慧、包容”的北大荒文化基本特征。对北大荒文化现象的这四重提炼,标志着北大荒文化开始逐渐形成和构筑起比较稳固的生存和发展模式。
对于理论研究而言,这四重提炼只是初步的工作,更具体的内容仍需细化和展开。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搜集,我们发现北大荒文化现象主要显现为几个方面:
1.文艺方面
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歌颂先进模范事迹的故事,描述垦区生产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小说,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歌,配合思想政治活动的板报、宣传画,描绘垦区生活的版画,书法等美术作品,文工队的歌舞剧,纪实影视剧等等。
2.史料方面
《北大荒全书》和各管理局及其下属农场史志,各类发展年鉴。
3.媒体方面
报刊类代表有《北大荒日报》,文艺刊物代表有《北大荒文化》,政策和理论性刊物代表有《农场经济管理》,电视台有农垦电视台,网络平台有北大荒网,广播有北大荒调频广播,博物馆有北大荒博物馆。
4.文化产业
以北大荒文工团、版画院、文学社为代表的文化产业。
5.其他方面
关于北大荒文化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局、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等。
综观当下北大荒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以反映边地垦殖史、讴歌红色文化发展历程、服务当地人民生产生活为基本特色,以弘扬和传承北大荒精神为基本内驱力,以促进垦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基调,以引领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增强国际影响力为基本导向。
(二)北大荒文化理论研究的空缺
时至今日,北大荒文化现象已具备较为稳固的表现形式,它需要进行理论升华来增强生命力。然而,以文化理论为主旨的社会科学研究对垦区的辅助作用却仍显单薄。垦区民生工程的建设,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场城镇化过程中的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探索,都需要深入细致的研究。
关于北大荒文化的理论研究,不单单是为了呈现军垦文化、知青文化、黑土文化相互交融的文化现象,更是要在这种文化现象的诸多表现形式中梳理出该文化现象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理清垦区过去和现在生活方式的发展规律、基本模式,才能为北大荒的未来发展指引方向,为北大荒人冲破传统农耕文化的束缚,踏上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轨道打下夯实的基础。
三、北大荒文化理论发展模式初描
(一)以文化哲学作为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点
要系统开展关于北大荒文化的理论研究,首先需要十分熟悉此种文化现象,其次至关重要的是找到文化理论研究的基本坐标。哲学作为各门社会科学的源头和基础,与各门学科都有紧密联系,因此在我们看来,哲学理应成为文化理论研究的起点和风向标。而作为以文化形态和文化模式为直接研究对象的文化哲学,则要承担起为文化理论奠基的重要任务。
文化哲学不只是就具体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这些文化现象作简单的对比和分析,“而是对于文化整体的批判性反思,是对文化在人类社会和历史演化中地位和变迁的探讨,或者说,是揭示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文化内蕴”(P.65),文化哲学“研究的是作为整体的文化的规定性及其演进机制。这种意义上的文化一定是以文化模式的方式存在。”(P.65)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说基本的生存方式或样法。”(P.65)因此,文化哲学的核心范畴即是文化模式。而要想充分理解和阐述文化现象内在的结构模式和发展变迁,建立起文化理论研究的“高楼大厦”,需要以文化哲学作为理论基石。
(二)以各门社会科学研究作为理论拓展
除了文化哲学的奠基作用以外,还需要拓展北大荒文化现象的内在意蕴,吸纳不同学科的科研力量来研究不同的文化对象。如,需要民俗学来分析和阐述北大荒地区的习俗特征和变易模式;需要社会学来研究垦区社会结构与居民活动方式;需要生态学研究垦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特征,提供保护措施意见;需要历史学来理清北大荒地区的历史发展变迁和重大事件;需要教育学重点研究垦区青少年教育现状和发展规律;需要法学深入调查北大荒的法制史和法律制度运行机制;需要旅游学全面研究垦区旅游业的运行关系、内外条件、社会影响和发生发展规律等等。总之,北大荒文化理论研究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就像一个有机体一样,在文化哲学这一大脑中枢的指挥下,各器官各躯干协同作业,交相辉映。
(三)以学术对话作为理论升华
除了培养起系统性、有机化的研究力量以外,还需要促进各学科间的学术研讨和交流对话。一方面需要汇总各学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过学术论坛或学术年会等形式促进学科间科研成果的检验和交流互动,以便日后展开目的性更强、学科交叉合作更多的研究;另一方面,将学术对话从北大荒地区延展到全国范围内其他农垦地带。此外,作为全国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排头兵的北大荒地区,也有必要展开与西方农垦文明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对话。这是未来北大荒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影响力提升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洪铁军.北大荒全书(简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郑加珍.北大荒移民录――1958年十万官兵拓荒纪实[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6]孙时彬.北大荒文化生成的独特机制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1,(2).
【关键词】新媒体 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43-02
一直以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历史沉积的精华体现,对引领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指出,新媒体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互联网已经成为“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在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利用新媒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知识结构、促进大学优化自身素质结构,实现全面发展,而且对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着重大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的产生及其发展给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认同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新媒体技术通过制作方式、传播方式和控制网络信息方式,引导网民在全面客观地接触受用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髓”,能够激发高校的青年大学生形成一种较能接受社会主流文化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同时也能够积极和践行应对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实需要。学校教务部门要组织专人协调调整教育目标或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设置,增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如国学、中国文化概论、文学欣赏、文化与生活等,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模式,增多开展关联性活动,强化文化教育育人的效果。同时,要注重文化教育师资的培养和提高,可以制定有关教师培训的政策,使教师的文化知识结构、文教技能、综合素质得到扩展和增强,充实师资队伍,为教育事业和文化传承工作打好坚实的学校教育基础。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加强高校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强化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引导高校青年大学生明确科学的人生发展方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旨要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凝聚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毋庸置疑,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载体有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理想而可行的模式。就大学生群体而言,通过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对他们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用中国先进传统文化来来熏陶大学生,使他们的思想达到崇高的境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培养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信念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有机结合的高尚道德,使他们增强自身的民族责任感和文化底蕴,强化自强不息、责任担当、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强化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增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活动的效果决定于主观体验,一方面是优秀传统文化课堂学习的延伸,另一方面是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深化实践。首先,可以尝试采取理论集中学习研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其次,可以采取定期邀请一些精通优秀传统文化的学者或专家对学生进行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报告或专题性讲座。再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迹、红色文化基地、历史博物馆和纪念馆等,可以大大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的实践力度。
二、新媒体拓宽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覆盖面
(一)新媒体充足的信息资源丰富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平台。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互动交流的重要工具,这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由传统的书本、杂志、报刊等传统媒介向以网络信息、网络社区等形式的网络空间。在超链接方式的作用下新媒体的信息存储量被无限放大,真正使得新媒体成为一个引领新风尚、传播正能量的信息传播平台、教育引导平台、思想碰撞平台和沟通交流平台,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助热器、热力源。
(二)传播速度的快捷化提升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是快捷和高效,增强了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其价值观产生持续影响;由于新的运行方式使大学生能够更迅速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机会融合的态势将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积极地发挥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作用,较好地适应大学生多样化主体需求。
(三)多方向多元化的传播角度和广泛的受众扩大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媒体化宣传教育既可以是线上的,也可以是线下的。网络信息量极其丰富,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途径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交流,这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扩展到世界各地。目前,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新媒体的受众广泛,有利于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借助新媒体,才能更大限度地促进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彰显文化育人的成果。
三、利用新媒体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媒体教育平台建设,利用网络互动特性,巩固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21世纪的今天,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工作、生活、娱乐、交际的重要工具。而高校网站尤其是高校传统文化网站更是高校抢占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制高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思想性、生动性、实践性等多重特点,体现了新媒体在传播文化、弘扬道德、传承法则文明方面的独特优势。传统文化网站为我国高校巩固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发生改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日益增强,确定了新的发展方向,打开了新思路。着眼于高校青年大学生需求和利益,充分把握本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向与精神文化多元化的诉求,根据大学生个体性与集群性的特点及时更新传统文化网站的内容,将校园文化融入其中,扩大其凝聚力和影响力,以此增加青年大学生的关注度,增强青年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实现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精神文化”诉求心理相契合。
(二)结合学校文化特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队伍建设,建设队伍中坚力量。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在新媒体的到来,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通过新媒体途径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能够能够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并且能够掌握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工作的高素质高能力复合型的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团队,从而实现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相融合。
(三)积极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重视个性和重性教育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效性。要积极应对新媒体时展趋势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就必须大力改进、改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工作方法。当前大学生已是“90后”的年轻人,他们有着前卫的思想、讲究个性、兴趣异常广泛,这就要求开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贴近他们学习情景和生活境况,符合他们身心成长规律和行为习惯。此外,由于新媒体具有个体性、主导性、集群性、多元性、开放性、变化性和平等性等特点,且新媒体传播的途径、方式多样,这也要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上找到个人的发展提高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提升的最佳契合点,又要在教育模式上呈多层次态势发展。在改革与创新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上可以把握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当前,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融入人文关怀,营造人本主义教育的相互合作与关爱情境,这些精神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核心和高雅。第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鉴于当前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热忱不高的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主动迎合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特点、接受心理和行为习惯。采用网站、微博、微信、QQ说说等多种新形式,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跨越时空阻隔,从而实现广泛推进和有效实行。第三,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课堂。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课堂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文字、图像、声音为一体等进行再加工,优化成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情景交融的教育资源,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形象感和互动性,充分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使青年大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感悟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渗透性。第四,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各种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另外,可以开展“平安校园、人人有责”、“抗震救灾”、“抗洪抢险”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事迹和英雄人物等新时期的先进典型,纳入到传统文化新媒体教育方式的内容中来,在特定社会事件发生的背景下,微博呈现众多更为个性化、私语化的叙事特征,信息上传和意见表达节制与约束,成为典型的自媒体和草根媒介,新媒体教育效果更加形象、生动,更具有艺术性和时代特色,切实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感召力、吸引力。
【参考文献】
[1]美国输出价值观的新“武器”[N].中国教育报,2012-03-23.
[2]阚道远.微博兴起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2010(4)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科研课题项目(KY2015YB559);广西教改课题(2014JGA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