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推动绿色首都发展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作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的桥梁,绿色金融不仅能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已成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对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到“加快构建基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上市公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在内的绿色金融体系,打造绿色金融创新中心,成为首都金融发展的重要支撑。”
对于北京市发展绿色金融,从金融行业看来,具备天然的优势和机遇。首先,作为首都,我国的绿色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都在这里制定,拥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次,北京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的总部,对于这些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绿色金融业务开展的顶层设计、管理体系、资源配置、能力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战略制定和推动的作用。第三,创新是绿色金融持续发展和保持生命力的源泉,北京作为全国的创新中心,在制度创新、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等维度,都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与生态系统,各种资源、人才、观点在这里集聚和催化,成为北京发展绿色金融的独特优势。
“在发展定位上,我认为北京在绿色金融上应当成为顶层设计的参与者、金融资源的提供者、绿色发展的示范者、创新模式的探索者、国际合作的引领者。” 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市场开发处处长陈亚芹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下,北京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对于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重要的推动和引领,打造宜居城市也成为北京市发展绿色金融的终极目标。近年来,北京市采取了天然气供暖、禁止散烧煤、建筑绿色改造、严控工业污染、推广清洁出行等各种手段,在推动这些政策和规划的过程中,绿色金融在其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于构建首都绿色金融的具体措施,《规划》中提到,支持在京银行机构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或绿色分支行,开辟绿色信贷审批专项通道。支持金融机构和民营资本发起组建绿色银行,通过投贷联动、股债结合等方式支持绿色项目。建立专业化绿色担保机制,加大对绿色项目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与在京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进一步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以及设立北京市绿色发展基金等
陈亚芹表示,2016年8月底,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落实其中的重点举措将能有力保障北京实现《规划》中关于绿色金融的发展目标。此外,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环保信息共享、资源融通、法规完善、产学研结合等也都能为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提供支撑。
提供G色创新动力
如今绿色产业基金、绿色PPP、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绿色金融产品不断涌现,不仅与绿色金融政策制定者的大力推行密不可分,同时也是市场各方主体,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创新成果。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绿色金融正处在全面快速发展的阶段,众多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债券承销等直接融资方式开展节能环保、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等绿色项目融资。银行贷款结构调整出现绿色化趋势,绿色信贷规模增速高于银行业同期公司贷款增速。截至2016年6月末,21家国内主要银行机构的绿色信贷余额达到了7.3万余元,占各项贷款的9%,今年以来,这一比例还在持续提升。与此同时,这些绿色金融项目和服务贷款的不良率仅为0.41%,低于全国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
随着环保产业和市场的不断放开,新的业态与商业模式也层出不穷,这对绿色金融产品与银行体制机制的创新与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云集了众多银行总部,它们对于绿色金融产品的探索创新与研究成果,对整个金融业发展绿色金融都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据了解,在前期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很多国内银行已将发展绿色金融融入自身的战略布局、信贷政策与制度、管理流程、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建设等各个环节中,自上而下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色金融发展长效机制。
兴业银行自2006在国内推出首个能效融资产品开始,10年来在绿色金融领域创造了多项业内第一,如首推碳金融综合服务、首发低碳信用卡、落地首笔排污权抵押贷款、首笔碳资产质押贷款、首家推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综合解决方案等等。
在绿色金融的研究方面,2016年5月,由中国工商银行承担的《环境因素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的压力测试研究》成果正式。这项研究不仅填补了国内银行业在环境风险量化和传导机制研究领域的空白,而且对全球银行业开展绿色金融及环境风险量化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绿色金融;机遇与挑战;对策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绿色金融的相关概述
1980年美国的《综合环境反应补偿与责任法》首次提出了“绿色金融”这一概念,世界各国以及相关的国际经济组织在环评制度建设、定向信贷支持和金融工具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寻求发展绿色金融的途径和方式。
1.环评制度建设
世界银行作为全球最大、最主要的发展援助组织,早在1987年就通过环境总局及其他相关环境执行机构来行使相关权力,以确保环保目标和政策能够顺利实施。1989年之后,世界银行又重新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审查程序和工作指南,初步确立了批准贷款的先决条件就是实施和完成环境影响评价,至此环评制度的建设已经初步完成。
2.金融工具创新
要想更好的发展绿色金融,就必须要找到科学的、合理的、适合绿色金融发展的途径,而金融工具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须要创新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
3.国际绿色金融实践对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影响
近年来国际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绿色金融的发展不断改善了企业层面的微观经济,而且也已经在慢慢的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发展,这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促进改革、调整结构都具有非常有利的作用。绿色金融的发展不断能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能促成产业结构优化,最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资融资体制的改革。
二、我国实施绿色金融的机遇与挑战
1.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分析
绿色金融虽然在国外早已经开始推广实施,但我国的绿色金融实施较晚,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涉及道德绿色金融领域也相对较少,只有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这三类业务领域,其中主要发展方式是银行实施的绿色信贷和保险公司实施的绿色保险。
自2006年以来,国际金融公司为了能让我国更好的实施节能减排项目,为我国提供了24亿人民币的贷款,此后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相关部门不断下发相关文件,为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提供政策支持,中国平安、天平保险等保险公司也开始尝试退出环境污染责任险等新型环保型车险产品,为环保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国内的绿色金融政策规则尚未成熟,信贷相关的标准还有待完善,使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缺乏法律体系的保障。其次,金融机构缺乏国家层面的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商业银行难以被相关的措施和实施细则监管,不利于金融部门与其它政府部门、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最后,环境成本和效益上为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地方政府和企业缺乏减排治污的动力,绿色金融的发展无法获得足够的市场激励等原因导致了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很难再继续向前推进发展。
三、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与展望
1.着力强化法律法规保障
要根据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适当调整、修订和完善,以便能更好的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另外完善绿色信贷监管、促进生态风险监管、加强证券信息披露监管和强化环境保险责任等方方面面的法律体系也是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重点。
2.着力推进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
发展绿色金融就必须要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制定出符合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环评标准和绿色信贷指南,金融机构信用评级考核时考虑金融机构环保相关业务的绩效,对上市公司制定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细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指南。
3.着力强化各部门的信息共享
在进行绿色金融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对发展改革、环保、国土和金融部分之间的统筹协调工作,建立并健全相关的工作机构,制定出联席会议,组建信息平台,建设企业征信系统,以此来规范信息共享程序,以便能更好的促进绿色金融发展。
4.着力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要想推动绿色金融和生态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建设反映市场需求、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另外还应抓住当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和资本市场总体估值处于低位的有利时机推进价格改革,为绿色金融发展的有效推进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惠.当前我国关于绿色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科技视界,2014,34:391+389.
[2]洪立梅.当前时期下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探究[J].新经济,2015,29:39.
[3]杨帆,邵超峰,鞠美庭.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5,11:85-87+113.
关键词: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产品
中D分类号:F83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Abstract: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in an important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inance has a huge role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y.China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green financial exploration.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new industrial countries develop green finance earlier than our country,so China should avoid weaknesses and take the esse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inance.
Key words:green finance;sustainable development;green financial products
一、引言
(一)发展绿色金融的背景
近几年我国经济达到了持续增长,但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1]。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在我国绿色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在这种背景下,绿色金融将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战略,是金融业和环境产业的桥梁[3],因此发展绿色金融是促进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必走之路。
(二)发展绿色金融的意义
绿色金融业务在全球逐步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的绿色金融,无疑证明绿色金融对国家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国家的产业优化升级。利用金融机构的导向作用将社会资金引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可以适当的打击污染严重的企业,有利于产业的优化升级[4]。第二,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金融,间接地将公众的投资引向环保产业,引导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重工业行业转向污染少的行业,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金融概述
(一)“绿色金融”概念
绿色金融,又称环境金融,目前国内外对绿色金融的定义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金融业促进环保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社会资源引导向环保产业,从中发挥导向作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指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金融行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必须保证机构内部资金运行流畅,促使行业内部实现绿色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绿色金融而言,在国外学者的很多文献中,对其研究各有不同,但重点均体现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上。Jeucken(2006)对金融机构的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绿色金融的发展对金融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5]。国内对绿色金融研究相对于国外来说起步较晚,国内的研究者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我国国情上。麦均洪和徐枫(2015)对绿色金融影响因素得出“还款能力”是影响绿色金融的主要因素。宋晓玲(2013)通过研究西方银行业绿色金融政策主要采取的国际标准,得到西方银行业绿色金融实践对中国的启示,有利于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6]。
三、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我国的绿色金融业务起步较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涉及三个主要的领域,包括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以绿色信贷为主。全球共有60多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纳赤道原则,其项目融资额约占全国的85%,但我国只有兴业银行一家赤道银行。国内主要的银行都有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包括的绿色金融产品类型多、领域宽广,以国内五大国有银行和兴业银行为例。中国银行2015年绿色信贷余额 4123.15亿元,同比增长36.96%;农业银行2015年绿色信贷余额5431亿元,同比增长15.6%;工商银行2015年绿色信贷7028.43亿元,比上年增长7.3%;建设银行2015年绿色信贷7 335.63亿元,同比增长50.61%;交通银行截至报告期内,支持的环保项目节约标煤622.9万吨,节约水833.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1 409.5万吨;兴业银行截至2015年,绿色信贷余额8 046亿元,减排二氧化碳当量7 161.99万吨,节约水量28 565.06万吨。可见,几个主要的国内银行均开展了绿色金融业务,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中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很大的渠道,各个银行的主张也各有不同,但都以环境保护为中心,加强社会责任的同时提倡行业内的绿色运营,绿色发展。
四、中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建议
(一)政府角度
1.政府财政政策扶持。现在实行的绿色金融业务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在没有利益的驱动下很少有机构愿意主动去实行绿色发展,很难产生正的外部性。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给予金融企业一定的利益分配,提高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2.健全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探索绿色金融法,以法律形式来引导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促进环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二)公众角度
1.提高环保意识。作为公众,应该最先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应该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培养绿色环保意识,为绿色金融打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树立绿色消费观。社会公众作为消费者,应该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拒绝购买有害环境的消费品,认识到绿色金融产品的益处,积极购买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的绿色金融产品。
(三)金融机构角度
1.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产品还不是很多,金融机构应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2.加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金融机构是绿色金融产品的发源地,机构本身应该严格控制内部的风险,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的安全性,从本质上健全绿色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邓翔.绿色金融研究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6:67-71.
[2]麦均洪,徐枫. 基于联合分析的我国绿色金融影响因素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5,05:23-37.
[3]Salazar,J.Environmental Finance:Linking Two World [Z].Presented at a workshop on Financial Innovations for Biodiversity Bratislava,1998,(1):2-18.
[4]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李晓西,夏光, 蔡宁.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J].金融论坛,2015,10:30-40.
[5]Jeuckn,M.sustainable Finance and Banking[M].USA:The Earthscan Publication,2006.
关键词:低碳经济北京;绿色金融;发展趋势
目前,多数金融行业在发展的时候,没有全面了解低碳经济背景,经常出现阻碍国家经济建设的问题,无法提升环境保护效率,这对国家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对此类问题加以重视。
1低碳经济下国家绿色金融发展重要性
低碳经济主要就是利用新能源、技术、金融机制等进行创新,使金融活动中所消耗的能源降至最低。在金融行业明确此类定义之后,相关管理人员就要对国家低碳经济下金融行业的发展情况加以了解,可以看出:自从1997年开始,国外就将低碳经济中的气候变化情况作为重点考察内容之一,并且纳入了金融行业发展责任中,推行了自然灾害证券,使得环境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直到2002年,国外还在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并且将低碳经济下绿色金融发展作为核心工作。在2007年的时候,已经成功地研究出新的金融机制,并且此类结构可以全面地实施碳排放交易工作,进而制定完善的体系[1]。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国家必须要借鉴国外的低碳经济实例实施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发现,低碳经济下的绿色金融产业,能够有效降低国家的发展压力,促进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同时,低碳经济下的绿色金融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对各类矛盾进行缓解,例如:高污染与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耗能之间的矛盾等。另外,低碳经济下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能够帮助国家对消费形式进行调整,进而提升国家发展效率。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在低碳经济背景之下,国家金融行业绿色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相关管理人员与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加此类问题重视起来,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
2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低碳经济下绿色金融发展存在较多问题,影响着国家金融行业以及环境保护的进步,对其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具体问题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国家在低碳融资方面,无法得到金融行业的认可,无法促进金融行业的进步,对国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其次,国内低碳服务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无法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导致出现较多影响金融行业发展的问题。最后,国家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并没有制定相关政策,并且绿色金融产品普及、宣传力度不够。同时,政府对绿色金融产品的扶持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绿色金融行业的长远发展[3]。
3基于低碳经济下国家绿色金融发展策略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国家经济体系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出现的矛盾,必须要响应国家提出的绿色发展号召,保证能够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金融行业的进步。在此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对上述问题加以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进而制定完善的绿色金融发展策略。(1)对于绿色金融内部环境情况而言,其他发达国家比我国的低碳绿色金融发展要提早很多年,由此可见,我国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正处于初步阶段,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保证能够在低碳经济背景之下,更好地提升绿色金融发展效率[4]。①绿色金融的创新发展。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绿色金融的创新发展,不仅要响应国家号召,还要积极研究绿色金融行业创新方式,研发污水治理的技术设备,不断促进企业调转生产的发展,使金融企业能够向着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生产、低碳、高效的方向发展,进而提升绿色制造的转型效率[5]。②绿色金融创新管理机制。低碳经济背景之下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使企业在绿色金融创新的情况下养成较为良好的自律性特点。同时,对于管理制度而言,要对其进行绿色优化配置,适当地减少企业经营活动,进而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要对银行信贷进行绿色化创新,完善管理机制,摒弃传统的不良习惯,科学、合理地认定绿色贷款申请,避免因为管理机制过于简单出现绿色金融创新漏洞[6]。③树立责任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由于我国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金融行业发展较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风险,主要因为其缺乏良好的责任感,不能有效提升金融行业的发展效率,并且影响绿色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树立责任意识、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保证可以有效提升绿色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将危害问题加以解决。(2)对于外部环境而言,政府要重视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情况,加大扶持力度,不仅要在政策上进行支持,还要出台一些保护措施,以便于能够打破金融行业的传统模式,在创新金融行业的过程中,避免受到经营风险的阻碍。①建立完善制度。管理人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金融创新经验,不断地对我国传统绿色金融管理制度进行更改,同时,还要对金融保险、金融信贷、金融银行等加以联系,使三者之间相互合作,努力将绿色保险、信贷以及证券推行在市场中,同时,还要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保证各个企业之间可以有效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保证金融行业更好地发展。②创新管理控制制度。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国家绿色金融行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就要积极引进绿色金融观念,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例如:绿色车险、绿色旅游险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完善国家金融产品功能。根据具体情况的分析而言,国家应该出台有效的管理制度,保证能够利用管理控制制度,激励金融企业创新绿色产品,促进国家低碳经济背景下金融产品的发展。③风险控制体系。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家金融行业向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相关管理人员要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保证不会出现影响国家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的问题。同时,国家还要颁布一些法律法规,然后根据金融企业的发展需求对其进行完善。对于金融行业的责任保障,必须要推行绿色化发展,以期达到预定的效果。④社会效益性研究。国家在对金融企业进行绿色化规范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起为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科学、合理地分析社会效益,并且能够使低碳环保行业能够得到更好的风险控制,进而提升社会效益,促进低耗能的稳定发展。
4结语
在国家实际发展过程中,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低碳经济背景之下,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发展,使其符合绿色化要求,减少国家出现的经济损失,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毕伟乐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邹兆仪.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碳金融发展的路径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
[2]胡晓娟.碳金融发展的思考——商业银行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3(13):191-191.
[3]刘之鹤.低碳经济框架下我国金融创新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
[4]张永芳.“十二五”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碳金融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2(15):58-59.
绿色小额信贷一般意义上是指将扶贫、绿色生态与经济活动相结合,通过引导小额信贷领域的经济活动,促使扶贫、绿色生态与信贷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中主要包括清洁能源的开发,生产及合理利用,将低碳减排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小额信贷领域。绿色小额信贷概念的正式确立要追溯到小额信贷,鉴于国外研究人员从减少贫困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做出的研究,因此绿色小额信贷在改善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的同时,促进对生态的维护,激励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绿色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和环保手段,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尚未成熟,但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的促进作用已十分明显。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但却不能因此而否认绿色小额信贷的时展趋势。这就需要从地区具体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新的绿色小额信贷发展模式,促进扶贫、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地区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将绿色小额信贷作为处理环境问题的工具之一,已经存在很多可借鉴的方面,包括向小微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推广绿色产品和技术。绿色小额贷款以可持续环保的贷款行为,兼顾金融与环保,构建绿色经济。通过绿色小额信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小型企业革命,通过市场化解决方案创造一个更舒适、公正的生态经济环境,实现生态农业与绿色金融的双赢发展。
根据党的十报告确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而我国已经将环境保护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这更为绿色小额信贷的可行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河北省绿色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小,农民对其认识不高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只有2.44%的农户对绿色小额信贷十分了解,22.31%的农户比较了解,不清楚绿色小额信贷的占比75.66%,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不健全、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局限、金融产品创新有限、宣传力度不大等问题都影响农民对绿色小额信贷的认识程度。
(二)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难
正规性金融机构都是以营利性为目的的企业,绿色小额信贷要求低息无息的援和扶贫性不能吸引正规金融机构参与放款,在客观条件下,农村处于欠发达地区,正规金融机构进入绿色小额信贷领域只会使其陷入亏损境地,因此其在在小额资金借贷方面的支持力度严重不足,仍旧需要进一步发展。
(三)小额信贷公司利率偏高
数据表明,大部分农民获得小额信贷资金的利率集中在6%-10%,这个利率水平对于贫困农民来说是比较高的。而0%-3%的真正意义上的低息只占到11.11%。小额信贷公司满足绿色小额信贷的“小额”要求,但其仍是追逐利润的企业,不提供无偿性与援的贷款,无法实现扶贫与绿色的结合,其较高的利率使得大部分农民因无法按时还款而不敢申请贷款,绿色小额信贷需求在小额信贷公司难以得到满足。
(四)政策性金融机构缺位
旨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主要面向大型公司和企业或者农村联合性组织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对农民个人的信贷资金力度较小,在扶贫和保障金融弱势群体平等的信贷资金支持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使得农户绿色小额信贷需求的解决存在很大困难。
(五)融资体系尚未建立
金融机构中对于绿色小额信贷的发展需求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面对众多农户的绿色小额信贷需求,缺少相关专门的贷款业务及专业的工作人员来满足。
针对融资体系,我们对信贷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了解到,我国目前的融资种类相对单一,并不能满足当前绿色农业发展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只有绿色小额信贷同时促进扶贫与环保发展,小微企业与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可以通过向银行申请环保项目的贷款,利用贷款资金发展低碳经济项目,操作简单便捷,适合小微企业与农户。
三、促进政策性金融支持绿色小额信贷的建议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角度
1.创新信贷产品,促进投资多元化,拓宽融资渠道
政策性金融机构要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农村信贷情况调研,切实了解农户的绿色信贷需求,针对不同农户需求开发基于实际情况特色的绿色小额信贷产品。
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该地区农业及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状况情况调研,密切关注农村经济及农业发展动态,为创新绿色小额信贷产品做好宏观基础铺垫。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积极借鉴国外优秀合理的发展经验,培养、利用优秀人才,研发适合我国农户的绿色小额信贷产品,创新业务发展方式,进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可能性,指导农户投资,鼓励农户进行绿色信贷,促进农民经济健康发展。
2.加强绿色小额信贷产品的宣传及介绍,增加民众认知度
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绿色小额信贷知识宣讲会、绿色小额信贷知识下乡等多形式的宣传活动,深入农村宣传绿色小额信贷知识及政策,全面介绍国家绿色小额信贷政策的优惠措施和对农村绿色经济发展的扶助举措。
积极宣传政策性金融机构对绿色小额信贷的优惠措施,加大机构信贷产品的宣传力度,结合农户实际介绍相适应的绿色小额信贷产品,加强民众对相关产品及政策的认知度,提高绿色小额信贷的普及程度。
3.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由于农户贷款额度低,群体大,管理相对困难,管理成本高,以往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金额较大,致力于服务整个农村经济,主要针对大型机构企业提供信贷服务,而不面向农户个人及小微企业提供小额信贷。
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对绿色小额信贷的支持就要适度调整和放宽对贫困人群提供绿色小额信贷的准入政策,降低进入门槛,强化监管约束,构建多元化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和严格的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能够增强绿色小额信贷对小微企业和农户的帮扶作用,同时要注意严格制约的适度性,避免过于严格的限制导致绿色小额信贷主体发展受阻。
4.制定绿色小额信贷标准化体系,提高信贷操作流程可行性
标准化体系的缺失直接影响我国绿色小额信贷的实际操作,推动绿色小额信贷体系建设可以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绿色信贷准则――“赤道原则”。第一,政策性金融机构内部成立专业的绿色小额信贷业务团队,建立具有独立处理资格的小额信贷审批通道监督绿色小额信贷的执行。第二,对绿色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按不同标准进行归类,制定更适合地区实际的绿色小额信贷操作细则。第三,对借款人环境信息进行强制披露,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
具体操作体系参考如下:政策性金融机构依据专业人才和技术成立专业绿色小额信贷部门,结合地区实际经济状况建立相关信贷机制和操作方法,深入农村地区开展信贷操作。
由于绿色小额信贷发展多以农户或小微企业为资金需求对象,因此小额信贷中心可以以农村村委会为依托,开展建立农户信贷档案工作,并将与贷款相关的资料宣传页发放到有信贷需求的农户手中,使群众了解绿色小额信贷的办理步骤和方式。在授信过程中,充分征求村委会或村民代表意见,确保信贷公开、公正。根据具体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布局,确立该地区农业发展核心方向,以该方向为重点支持对象,建立特色信贷机制。期间信贷业务负责人主动深入辖区重点农户、村委会调查了解农户信用状况;深入工商部门了解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注册信息。实地调查,真实了解客户自有资金情况、信用程度及贷款资金用途等,为小额信贷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条件。
5.加强建立专门的绿色小额信贷业务,完善机构设施及人员配置
依据绿色小额信贷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该规范绿色小额信贷操作程序和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绿色小额信贷业务,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吸引优秀人才,改善机构硬件及软件设施,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形成高效便民的借贷机构。
6.积极开展部门间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开展绿色小额信贷模式建设,其中关键的部分就是要处理好绿色产业和污染产业的矛盾关系。要大力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努力解决污染产业,这就需要绿色小额信贷部门与环保部门的共同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关系。各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利用彼此的优势,相互监督、共同合作,推动绿色小额信贷的开展和实施,同时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这种合作关系主要是在开展绿色小额信贷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致力于环境保护的环保部门及部分政府扶贫相关部门之间,加强机构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部门间的特殊运营通道,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度,提高绿色小额信贷的实施效率,在维护环境绿色发展的同时推动绿色小额信贷的建设完善。
(二)政府部门角度
绿色小额信贷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配合,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其特殊职能和作用加强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为其推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农户双方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推动信息共享及时、有效发展,降低信息交流成本,提高信贷服务效率
基于农户对政府部门的了解程度高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点,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自身机构优势,充当信息传播中介平台,综合利用电信、电子邮箱、网站公告等多种方式,建立农户绿色小额信贷需求收集反应机制,有效收集农户绿色小额信贷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将政策性金融机构创新、优质的信贷产品向农户宣传介绍,即以政府机构为中心平台,促进信息交流共享。
2.创新绿色小额信贷激励机制
绿色小额信贷的激励机制是指提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的激励措施,进而推动绿色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各个途径的调研,综合各种因素设计出适合本地区农户和小微企业发展特点的绿色小额信贷产品,并建立专门机构开展此业务。当地政府部门应采取实质性的奖励措施,对绿色小额信贷业务开展良好并且为本地带来较大生态经济效益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实施奖励,就此形成长期机制,带动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开展绿色小额信贷层面的积极性。
[关键词]绿色经济;财政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相关措施
所谓绿色经济,主要是指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实施的一项环境污染较小、生产方式集约以及资源消耗低的经济发展方式。绿色经济模式和以往的经济模式相比较来看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对于以往传统经济来讲,是以损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而绿色经济模式不一样,其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主的发展方式,由于该项方式有着明显的先进性特征,因此各个领域逐渐加大了对绿色经济的重视程度。不过,从绿色经济实际开展情况来看,还有着一些难度,具体表现为资金不足、财政金融不到位等方面,这些现象完全限制了绿色经济建设的步伐。
1发展绿色经济的作用
1.1可以加深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关注度
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质性目的是为了对自然环境加以保护,使经济和自然资源处于和谐稳定的状态,科学合理的使用环境资源,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避免对自然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我国自从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以后,各项信息均得到了快速的传播,从各项网络平台中均可以了解到关于环保方面的情况,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该种现象,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环境保护工作中。从中可以看出,伴随着人们对环保的关注,无论是在企业运行期间,还是平时的生活中,均有利于绿色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1.2能够进一步发展产业经济,对市场环境加以优化
自从提出了绿色经济政策以后,我国便结合实际现状颁布了相关的财政金融政策,目的是促使当代经济发展为绿色经济,其属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可以避免污染问题造成的各方面影响。在企业日常生产和经营期间,虽然绿色成本有了一定的增加,不过处理污染的费用却随之减少,如此一来,便可以处于平衡状态,加深生产人员的环境保护理念,帮助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最终达到优化市场环境的目的。
2从绿色经济发展角度分析财政金融政策支持背景下的各项问题
2.1我国财政投入绿色经济建设的资金较少,难以持续发展绿色经济
现阶段,要想加快绿色经济发展的步伐,离不开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绿色经济融资方面还有着较多的问题,没有充足的财力来发展绿色经济。通过相关探究得出,产生该种现象的根本性因素是因为财政支持以及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太过明显,而且我国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不足,没有全面集社会力量发展绿色经济。
2.2我国没有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
自从绿色经济概念提出以后,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的时间,我国逐渐将目标放在了绿色经济方面,并展开了诸多尝试,可是,由于传统经济与绿色经济之间的矛盾较大,问题非常多,使得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期间还面临着较高的难度。另外,我国虽然在相关会议开展期间已经提出了绿色经济政策,可是因为法律条文以及财政金融政策不健全等,导致绿色经济发展受阻,一旦缺乏法律政策的约束,便难以将财政金融政策对绿色经济的作用激发出来。
2.3绿色经济产业具备风险性高以及投资数量多的特征
绿色经济产业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产业,其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不过自身也具备基础性薄弱以及投资多、面临的风险性大等诸多缺陷,如果经营不到位的话,就会产生极高的风险性,使得金融资产不敢轻易涉足。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讲,通常是将贷款目标放在了利润高以及发展相对稳定的产业上,可是诸如新兴的绿色经济,由于发展形式不清晰,所以商业银行不敢接触,有所顾忌。即使我国财政给予绿色经济相应的支持,但我国财政资金较少,难以完全借助财政资金来发展产业。
2.4绿色经济有着较长的发展周期
在绿色经济产业发展期间,不管是选取材料、生产还是加工以及销售等方面,都需要注重环保工作,因此投资比较多,绿色经济发展周期较长,受此方面的影响,有的企业根本不愿意发展绿色经济,觉得自身的经济效益会受到影响,显然,该项理念非常片面,仅重视短期利益,并没有以长远利益为主。在财税金融政策方面,特别是银行信贷通常会选取效果快的传统产业实施贷款,不过,如此一来可能会产生资金链断开现象,完全阻碍了推行绿色经济政策。
3财税金融大力扶持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
3.1强化财政金融对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
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为一体,加大对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合理控制财政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以及生态经济方面的支出情况,将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于绿色产业中,促使绿色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全面改革税费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各项资源。面对污染新高并且消耗量多的企业来讲,需要征收重税,帮助企业朝着节约型和绿色趋势发展,采取优惠利率的方式激发部门发展绿色经济的主动性。此外,绿色经济产业也离不开财政方面各金融市场的支持,因此需要主动寻找这两方面的帮助。总之,只有合理的采取财税金融方式,才有利于转变以往传统经济,使其朝着绿色经济的方向前进。
3.2将绿色信贷的作用发挥出来
所谓绿色信贷,主要是指在企业运行期间,对企业开展一系列的信贷控制,避免出现高消费和污染的产品销售,和社会环保需求相一致。不过,绿色信贷的引进对银行来讲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经济利润缩减,不过银行要想获取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从长远角度入手,做好自身的转型工作,借助信贷等金融政策来指导企业用户合理的发展绿色经济,创建节约型的绿色内部发展体系,优化企业内部结构,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3制定健全的绿色经济转财税金融政策
有关部门需要从市场经济实际发展现状入手,根据绿色经济建设的特征来制定完善的政策,引进操作性极强的专项财政金融政策来解决绿色经济产业融资方面的难度,加深企业对绿色经济的重视程度,激发企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积极性。我国政府在绿色经济发展战略上所投入的精力比较多,其可以为绿色经济制订最佳的战略方案。
3.4将金融投资为主、财政扶持为辅的战略理念落实于高风险以及高投资的绿色产业中
面对产生的经济利润较多可是投资大以及风险多的绿色产业来讲,我国财政以及金融机构需要给予一定的支持,秉承金融投资为主而财政扶持为辅的基本理念。要想解决绿色经济资金不充足的现象,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金融方面的投资,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种方式,绿色经济产业要想更好的发展,就应当经由商业银行、证券市场和金融投资等融资渠道获得相关的资金。并且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大对重点绿色经济产业财政扶持力度,采取诸多资金为该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出现在市场当中,这样的形式直接标示着社会正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就现今的发展形势而言,大部分的企业已经开始注意长效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物流行业也是如此,近几年来,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开始慢慢兴起,带动整体的农产品物流发展,但是在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其兴起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所以在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基于此,本文针对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及其制约因素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相关策略,以期通过本次研究,对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起到相应的参考帮助作用。
关键词:
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制约因素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经济效益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市场中的发展空间很大。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中除了供需关系以外,最重要的便是农产品物流企业。企业的竞争能力与农产品物流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针对于农产品物流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单单针对于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方面的研究却相对来说比较少,本文在汇集了相应的文献资料后,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对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及其制约因素进行探究。
一、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都以优美著称,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旅游业也在近些年飞速发展。我国作为旅游胜地,必然应当充分利用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对于我国农产品来说,其最主要的特点表现为极具当地民族特色,各种特色产品都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并且我国地势复杂,气候多变、物种繁多,新鲜水果四季不断,同时盛产多种资源,支柱产业中的烟、糖、茶、咖啡等产品远销国内外,奇花异草香飘万里,拥有多种名贵中草药。同时我国依靠便利的交通环境能够确保农产品的流通,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农产品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农产品物流行业也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在时代背景的要求下,需要实现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形式的改革,针对这样的改革,一些金融机构提出了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项目业务。所谓的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实际上指的是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面向农产品绿色物流业的整体运营的过程,对各种形式的绿色金融产品进行开发和应用,进而避免农产品物流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达到对农产品物流整体运行环境的优化以及对相关物流资源的合理化应用,对农产品绿色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运动进行有效的调动和应用。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现金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进而带动整体的农产品物流行业经济化发展,由此可见,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的重要性。
二、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管理职权边界定位不明确
首先,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管理职权边界尚不明晰,容易造成重复管理,协调难度大等问题。目前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存在着管理职能发挥不足的问题,为了建立在法定职责之外找到有效的解决路径,做出相应的努力,但是因为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管理职权边界仍然处于模糊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管理交叉问题,产生职权定位不准,边界模糊,甚至对国家整体所指定的宏观调控政策产生了影响,严重的干扰了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经济的发展模式,导致局部利益不平衡,该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国家整体金融环境的发展。与此同时,重叠性的职权管理中,如果对相应的职权体系分责不明确,就会导致国家整体的金融机构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主观性的政策弱化问题,容易引发管理盲区的出现,严重的削弱了管理的实际效果,对金融机构的经营产生影响。其次,管理体系涉及单位众多,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和管理盲区。这是因为在设置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管理机构时,除了设置了相应的中央以及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管理边界存在一定的交叉问题,并有可能引起不同边界之间出现职权模糊,因此,为了提高执政效率,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会利用本身职能,在内部建立细致化的多重管理部门,但是,相应的管理体制又没有完全建立,从而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漏洞。
(二)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管理职权与能力不匹配
当前,在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金融管理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相应部门的管理权利和责任之间存在不匹配的现象,但是管理权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因此相应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的金融机构并不仅仅具有直接的管理责任,而且自身却拥有相应的风险处理职能,但是却容易引发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金融体系中会出现金融风险问题,在对金融风险进行处置时,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的地位经常处于被动性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各级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政府与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异有效的协调机制和配合机制,如果金融市场当中出现金融风险,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为了维护维护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经济的发展,会“被迫”性的上阵,但其处理风险的能力又相对不足。此外,随着国家城乡区域经济的发展,化解金融风险的代价逐渐增大,但是,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因各自的财政能力不同,在维护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经济发展稳定时,又不得不针对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金融问题拿出相应的管理方案,造成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管理的问题,这就给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管理水平有限
从目前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经济发展程度来看,虽然不同的地域经济都根据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实际发展状况成立了相应的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但是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相应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金融管理内容中对资产的质量管理程度不高,其中的相应的内部治理结构并不完全。
(四)缺乏约束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行政干预的管理体制
现阶段,国家还没有制定一个可以对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出现信用过度问题的行政干预体制。在执行中央金融调控政策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因能力有限,不能及时配合中央政府的工作,且不利于深入层次的化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金融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抑制了金融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宏观调控的实际效果。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会根据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国家针对某些薄弱的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配套相应的资金管理项目,完善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的项目资金所消耗的时间周期均较长,其中存在较大风险问题,如果一些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利用政治手段出现了过度融资问题,那么就会干扰正常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
三、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制约因素的解决对策
(一)明确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金融管理职权边界
在明确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金融管理职权边界时,应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相应的职权边界区分,从而维护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金融的稳定,促进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金融业务的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以维护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金融业务稳定发展为目标的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金融管理体制,进一步分清政府的管理职能,此外,还应该根据金融机构的特点,制定地区性的金融发展规划,从本质上推动地区金融及业务的合理化发展,并配合中央与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金融业务之间的关系,保证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金融对风险的承担,最后,应该强化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的职责。
(二)明确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金融管理权限
金融管理体制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项目,在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应该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系统的考量,在此过程中应该坚持整体与局部的整合,在金融管理权限的划分上,还应该保证全国金融市场的统一与开放,既要保证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金融发展的保持其应有的特殊性,还应该引导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金融事业在可控的范围内运行,促进其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为基础,坚持专业部门的建设,实现垂直管理与横向管理的有效结合,在此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管理体制问题的发生,进而避免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盲区。此外,应该坚持金融发展过程中对风险的防范,如果守不住金融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底线,那么距应该在维护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金融过程中维护金融业务的稳定。
(三)提高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管理水平
整合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部门管理机构,提高其管理水平,尤其加强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中不同的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将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中的优势与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的优势有效结合,以此技术为基础条件,建立信息管理的流动,提高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金融管理的功能构造,最大程度的增强管理的协同性。(四)建立健全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行政干预管理体制在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与中央政府管理体制环境中,建立健全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的行政干预管理体制,虽然目前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行政单位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政府行政干预机制,但是,该项举措是推动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行政机构逐渐走向健全的必要路径,也是推动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行政干预机制的必要手段。因此,应该根据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机构行政单位与中央金融行政单位所制定的管理体制建立适合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的行政干预机管理机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的收入增加,农产品营销业的发展也势如破竹,在这种情况下伴随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所以如何在目前的环境中保持较高的利润,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谋求发展的同时,完善自身发展策略也越来越受到经营者的重视。随着绿色物流配送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和迅猛发展,快速地改变着原有经济格局,以及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和增长模式。农产品绿色物流业也逐渐的引用这种模式。将绿色物流配送和农产品运输有效的融合,对于我国的农产品产业发展来说具有非常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刘巍,曹万瑶.黑龙江省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4,01:28-30.
[2]陈治国,李红.中国农村金融对农产品物流传导效应的实证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61-67.
[3]陈治国,李红.中国农村金融变迁与农产品物流发展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96-103.
[4]杨蕾,张义珍.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以冀中南经济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08:4282-4284.
绿色金融,是将金融与环境保护理念融合在一起,促进金融行业发展的一种方式。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很大,因此,选择绿色金融的发展理念和方式,能够促进环境和经济双赢的局面。但是目前我国想要实现绿色金融,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问题,主要与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以及市场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发展环境,并且缺乏配套的绿色金融服务,这样导致了绿色金融在短期内缺乏竞争力,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率虽然金融的发展。
二、绿色金融的概念
绿色金融就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的发展还是比较短的,因此,存在很多的问题,阻碍了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所以,我国的绿色金融的推行,应该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三、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遇到的问题
(一)法律政策不够完善
我国绿色金融,以考察企业贷款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为重要内容。因此,在图形绿色金融的时候,不如普通金融贷款速度快,而且因为相关的法律还不够完善,所以很多企业未来自身的发展,一般都选择贷款速度的快的普通金融贷款,这对我国的绿色金融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打击。我国虽然对绿色金融的图形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内容,但是经济市场的变化速度太快,很多新颁布的相关法律,不能完全解决绿色金融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中国银行,以及中国国证监会,和环境保护部门联手,开展了“绿色信贷政策”,但是能够对绿色信贷起到足够支持的法律内容仍然不完善。这就导致了很多企业在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利益的时候,不会去选择绿色金融,因为法律不完善。
(二)市场环境尚不成熟
保护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个重要的方式。而推行绿色金融,代表了我国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决心,既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又能够实现保护环境,因此绿色金融是未来发展的重心。但是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不够成熟,这说明市场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弊端。金融市场的环境,关系到了经济市场发展的稳定性,同时也是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缓慢的原因。绿色金融因为考核的内容比较多,甚多企业为了周转资金,会向银行贷款,一般都会选择普通贷款,这样可以加快贷款的速度。同时,虽然政府主张推辞能够绿色金融,但是很多银行因为业务内容的限制以及范围的限制,和企业的发展方向等内容,导致绿色金融的发展十分的缓慢。
(三)配套服务仍然缺乏
绿色金融是政府提倡的一种金融方式,与银行联手来实现金融贷款。但是在颁布绿色金融以后,后期的配套服务措施却没有及时到位,这就导致了绿色金融服务的推行十分困难。配套服务如果存在问题,一旦由企业申请或者符合绿色金融,纳闷后期出现了金融问题,应该如何解决,都没有一个服务体制来进行专门的解决,这对企业来说十分的不公平,而且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企业更愿意采用传统的贷款方式。虽然绿色金融使为了保护环境,也是让企业承担起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但是无论从经济利益,以及企业的成本等方面考虑,绿色金融没有后期的配套服务,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济收益,导致企业出现经营问题。因此,绿色金融应该详细的考察一下,如何完善和绿色金融的相关配套服务。
(四)人才建设相对滞后
绿色金融,主要核心是保护环境,因此,想要推行绿色金融快速发展,就需要培养专业的人才,如果没有专业人才对绿色金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推行问题进行解决,就会影响金融的发展。目前我国就是因为人才建设相对落后,缺乏先进的教育体系,导致金融绿色缺乏准予去人才,不能针对我国的特有的国情,完善绿色金融的内容,以及推广绿色金融。而且由于绿色金融的专业人员,不仅需要掌握金融知识,还需要掌握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所以,培养一个专业的人才十分的困难。同时由于我国的绿色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缺乏专业人才也是正常现象,所以,需要依据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培养专业的绿色金融人才。促进我国的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绿色金融产品和绿色金融创新。
四、加快发展绿色金融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绿色金融法律规制体系
我国在推行绿色金融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相关法律的问题,没有法律支持的政策和金融,是不可能长久发展的。应该根据我国对金融市场的具体情况,以及存在的现象,经过研究而颁布相关的法律内容,进一步的推进绿色金融的发展。目前我国对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的建设,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虽然不够完善,也没有明确的指出对绿色金融的指导,但是是我国相关的金融法律支持和基础,会联合制定的《关于防范和控制高污染行业贷款风险的通知》《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但是该法律的律法基础都是比较低的,后期中国银监会,了相关的指导意见,即《绿色信贷统计支指引》以及《绿色信贷统计制度》。而这些相关文件,都没有具体的关于绿色金融的法律内容和支持,所以,应该完善法律体系,一部关于绿色金融的法律。
(二)优化?G色金融市场发展环境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比较缓慢,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环境的原因。因此,应该优化绿色市场的发展环境。而想要实现优化,就要从三方面着手,第一,首先要设定合理的绿色金融贷款的标准,因为我国绿色金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想要实现经济收益的提高,又想要实现对环境承担责任,就需要绿色金融给以一定的支持,不能降低标准,不然起不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而是应该设定一个弹性范围,这样可以保证依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为其放贷,这是维持绿色金融市场稳定的一种方式。其次,则是需要保证整个金融市场的各个环节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是对等的,这样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最后,则是需要缩小绿色金融的地域差异,这样也是保证整个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的环节。
(三)健全绿色金融中介配套服务
绿色金融缺乏相关的配套服务,也是影响和阻碍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健全绿色金融的配套服务。如果不能严格要求中介服务体制以及相关制度,就会导致绿色金融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遇见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健全绿色金融,则需要保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首先明确绿色金融配套服务的内容,比如,绿色服务后期的政策优惠,以及使用绿色金融贷款的时候,会有专业的人员对这笔贷款进行分析,从经济利益到成本,而且金融机构和银行同时要依据绿色金融贷款的问题,为银行提供后期的服务。其次,则是需要建立一个评价体系。绿色金融的评价体系,对后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配套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初期、中期和后期对企业进行全程评价,并且帮助企业解决贷款问题。
(四)强化绿色金融人才教育培养
强化绿色金融人才教育的培养,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专业的人才,这对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绿色金融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制度的维持,还需要人才的推进。因此,在培养人才的时候,首先可以引进国外对于绿色金融人才培养的内容和制度,并且依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培养,而且应该对相关人才进行考核,只有通过考核,才能允许进入绿色金融行业,并且促进该行业的发展。其次,则是需要保证培训的机制是科学的,而且要培训人才有关环境保护,以及金融等专业知识。
一、绿色金融的实践及概念
绿色金融英文为Green Finance,是本世纪的一个新概念,又称为Environment Finance或Sustainable Financing,及可持续发展性融资, 1997年首次出现,就受到部分金融企业的追捧。对绿色金融概念的理解有很多种,但是以以下四种观点的代表性最为普遍:第一种,指的是金融业在进行贷款政策、贷款条件、贷款种类、贷款对象和贷款方式等方面的运作中,充分考虑到产业与环境的关系,重点扶持绿色产业,从而在贷款的发放、投入量、利率以及贷款期限等方面为其提供优先或便利条件;第二种,以2000年出版的《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提供的含义为准: 绿色金融又称作环境金融,它作为环境经济的组成部分,将运用金融工具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环境保护作为主要内容;第三种,是把绿色金融视为一种在资本市场和环境经济中的金融手段,具体包括:绿色保险和绿色信贷两部分。结合我国绿色金融的实践来分析,就是把生态观念与金融环境和金融关系相融合,以金融创新和金融手段引导大部分企业的投资,从而实现低能耗、高产出, 质量和数量并重的金融增长,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模式,作为绿色金融的内涵;第四种,指的是要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引导指金融部门自主的参与到经济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中,进而实现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受到了国际组织、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一些民间金融机构的推崇,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绿色金融实践活动,为今后对绿色金融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美国是绿色金融的第一个践行国家,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政府推出的“超级基金法案”中就有对企业要负责生产中造成的环境污染,迫使金融机构和银行将环境污染作为信贷风险的一项重要内容。欧洲INSEAD的一项调查显示:欧美共有的绿色金融风险投资企业在2002年已经达到45家,投资的总额达到1亿欧元,主要以清洁技术、清洁设备、水以及再生能源为投资的领域。与此同时绿色债券、绿色金融、绿色产业基金和绿色回购协议等形式逐步出现。
由7个国家的10家银行参与的赤道原则于2003年6月宣布实行,该原则以自愿原则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实行社会和环境的管理与发展。国际金融公司也出台了一些有关绿色金融的政策。目前赤道原则的参与机构已达到29家。
二、绿色金融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机制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工业企业污染是我国环境的主要问题,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企业缺乏对环境污染的认识,没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一是政府只顾发展经济,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于是出现了为了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污染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的代价。随着对环境的重视度的提高,政府开始介入环境保护,但是政府往往是在出现问题后才采取措施。这些措施还会受到办事效率低下、地方保护主义和作风的影响,而丧失其应有的效能。
根据上述叙述可知,要实现我国的环境保护光靠政府的管制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借助金融手段,通过市场调节来唤起企业对环境的重视,自觉地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来。倡导绿色金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信贷等业务中将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作为投资的风险,采取市场管制。同时联合发挥政府管制和非政府组织、新闻媒体及公众等社会监督作用,多抓共管达到共同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
在做好管理和监督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正面鼓励和惩罚相结合来达到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金融机构介入到环境的污染和治理中就可以迅速形成惩罚和激励机制,这样就可以更快速的解决环境问题。
将绿色金融介入到解决环境的相关问题中来,一方面可以激发环保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限制环境污染企业,迫使其进行相应的改进,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现阶段我国绿色金融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企业融资困难
我国污染企业多集中在中小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多是由自筹资金或民间融资的形式建立起来的。他们拥有足够的运转资金,根本不需要向银行进行贷款,由于企业规模较小,无法满足上市融资的条件,因而绿色金融对这部分企业的制约作用难以实现。
(二)执行困难
原则性和综合性是目前绿色信贷的基本标准,缺乏有针对性评级标准和指导目。致使金融企业没有一个参照的标准,想要制定监管措施以及内部实施细则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进而导致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降低。所以说现阶段我国的制度还行对欠缺,绿色信贷的执行存在困难。
(三)信息限制
要实现绿色金融对环境的保护,就需要有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目前我国的信息沟通机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完善和改革。由于地方环保部门指定的环境违章信息相对滞后,缺乏针对性,对于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审核没有实际效用,不能为绿色信贷提供参考,从而影响了绿色金融发展。
(四)制度限制
绿色证券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现阶段推进绿色证券存在着市场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核查不完善等问题。由于缺乏相关的配套制度和管理,使得绿色证券无法达到其预防污染的目的。
四、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创建政策性银行
应将以节能减排为中心,转变多种发展方式作为我国当前各项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最终实现“两型社会”和“环境大国”的既定目标,需要国家和政府下大力度创建一些政策性的“绿色金融机构”和“绿色银行”。
(二)政策扶持,拓展绿色信贷
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商业银行在信贷供给等业务中予以支持,推行绿色信贷扶植环保企业,同时限制污染严重的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企业的融资环节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迫使企业提高环保意识,为环境保护奠定发展的基础。要实施绿色信贷就必须迅速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评估标准,将环境风险作为重点。
(三)建立金融机构适合的监督机构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人们愈发认识到金融机构监管的重要性。目前,对于国家去年出台的绿色信贷政策,只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少数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落实较好。这种状况就会导致污染企业即使在上述银行贷不到款,也能转移到其他银行进行贷款,因而也就达不到真正地对污染企业进行约束的目的了。所以,应建立相关机构,监督金融机构的环保措施、环保行为。比如,可以建立金融机构环境信用评级,将金融机构在环保方面的表现纳入金融机构信用评级的考核因素之中。对相关措施落实到位的金融机构给予较高的信用评级,反之,则降低其信用等级,以便从融资环节对金融机构施加外部压力。
五、结论
根据上文的叙述,鉴于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要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发展绿色金融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从环保角度出发,也是从一个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绿色金融业对企业乃至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已经取得成绩,应迅速改进我国的金融市场,使之使用国际市场的需要,是未来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胜的必要保证。而我国现阶段的绿色金融发展之后,大多数金融机构仅停留在宣传的层面。所以,现阶段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绿色文化,提高社会各界对对绿色价值认同和重视程度,增强企业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并结合国外实践经验,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金融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文中.绿色金融:现状、问题与趋势[J].新疆财经,2005(6):38-43.
[2] 曹秀芬.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J].经济论坛,2004(11):153-154.
[3] 徐瑞娥.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J].经济研究参考,2007(66): 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