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百香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百香果栽培技术与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百香果栽培技术与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百香果栽培技术与管理

第1篇:百香果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 :百香果;紫香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百香果学名西番莲,属西番莲科西番莲属多年生藤本常绿果树,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果实为浆果,香气袭人,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具有排毒养颜、清肠健胃、润肺止咳、预防感冒、降脂素体、提神醒酒等功效,近几年国内市场呈逐年上升趋势。百香果当年种植,当年收获,寿命长达8~10年,目前人工栽培的品种主要有紫果种、黄果种和杂交种3种类型。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于2008年春从广西凭祥引进紫香1号(紫果)百香果在红坊镇试种,取得成功后在郊区乡镇海拔300~500m的区域推广,现全区种植面积达50hm2,2012年预计产量1100t,产值2200万元。据观察,紫香1号百香果在新罗区表现为适应性强、易栽培、生长快、病虫少、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现将其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特性

1.1 生长习性

紫香1号百香果属半木质藤本植物,主根不明显,水平根分布可达4~5m,垂直根分布在5~40cm的土层中。除冬季低温期外,周年均可生长,据观察,气温达15℃时就开始发芽,夏秋季生长迅速,蔓长可达10m以上,呈黄绿色。叶腋着生卷须和叶芽,花芽着生在卷须基部。叶片薄革质,掌状3个深裂。花瓣披针形,白色带淡紫色,单生于叶腋,直径5~7cm,苞片3枚,萼片5枚,两性花,雄蕊5个,柱头3裂。

1.2 开花结果习性

紫香1号百香果花芽属当年分化型,一边抽梢,一边分化,从花芽分化到开花仅30天左右。当年新种的扦插苗到6月份就可开花,8月份即有少量果实上市。第2年进入正式结果期,每年3~11月可多次开花,成花段枝蔓基部上每节可形成1朵花,生产上可连续形成4~6朵正常花,以后每隔2~3节能形成正常发育的花朵。花蕾形成至开花18~20天,一般在上午10~11时开花。果实成熟所需的时间因开花季节的不同而异, 5~6月开的花,花后50~60天成熟,8~9月开的花需要70~90天成熟,10月以后开的花需要100~120天成熟。其自花授粉结实率高,每年6月中旬至次年2月初都有成熟果实可采摘,其中最集中的采收期分别在7月上旬和10月下旬。

1.3 果实性状

果实近圆球形或卵圆形,平均纵径6.4cm,横径5.8cm,果形指数1.1,平均单果重65g;嫩果绿色,成熟果果皮紫红色,果皮厚度0.3~0.6cm,稍硬;果肉(假种皮)橙黄色,酸度低,香气浓,风味佳,既可鲜食,也可加工果汁,果汁含量28%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6%;种子小而多,黑色。果实成熟后会自然脱落,耐贮运。

1.4 适应性

紫香1号百香果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大面积栽培应选择土层0.5m以上,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土壤pH值5.5~6.5为宜。紫香1号百香果耐寒性较强,在年平均气温18℃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8℃以上地区均可栽培,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气温30℃以上则生长缓慢,气温低于15℃抑制营养生长,气温低于0℃时植株会受冻,-2℃时植株会严重受害甚至死亡。紫香1号百香果病虫害少,主要有茎基腐病、桔小实蝇、红蜘蛛等,如预防得当,基本不用喷药。

2 栽培技术

2.1 苗木繁殖

采用扦插育苗的繁殖方法。扦插时间以春季2~3月为宜,也可秋插。选用生长健壮、成熟的一年生枝蔓作扦插材料,将插条剪成具2~3个节,长约10~15cm,下端切口在节位下1cm,上端切口离节位3cm,带1片全叶的插条。插条剪切好后,用ABT生根粉25mg/kg水溶液浸泡30分钟,然后扦插在口径8cm、高12cm的营养袋内培育,营养土以50%细黄土、50%腐殖土为佳,扦插深度达插穗长的2/3,插后把营养袋排放在苗床上并立即浇水,第1次浇水必须浇透,以后视天气情况浇水保持湿润。苗床宽1.0~1.2 m,长度随地形而定,用竹片搭成弓型支架,盖上遮荫度50%的遮阳网,30天后成苗率可达85%以上。扦插到出圃约需3~4个月。

2.2 建园

2.2.1 园地选择与配套设施。紫香1号百香果适应性强,房前屋后、庭院、坡地、山地、稻田均可种植。但要获得高产高效,则要选择交通方便,年均气温18℃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8℃以上,冬季基本无霜冻的区域种植。在新罗区宜选择南部乡镇海拔低于500m、坡度小于20°、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为佳。种植前要开好园内主路支路小路等道路系统,建好排灌系统,配置蓄水池、蓄粪池(或沼液池)、配药池和管理房等。

2.2.2 种植时期、方法和密度。营养袋育苗的百香果周年均可定植,但以当年10月至次年3月最佳,定植时应选阴天或雨后晴天进行。定植前挖长60cm、宽60cm、深50 cm的定植穴,每穴施腐熟的禽畜粪8~10kg,钙镁磷肥1㎏作基肥,并做成高出地面30cm的种植墩。定植时先在种植墩中间挖一个比营养袋略大的穴,把苗轻轻放入,注意苗要适当剪除老叶,营养袋要破袋取出,不能埋入土中,用适量腐熟有机肥与细土拌匀,填入苗边,踏紧压实,栽后及时浇定根水,整理好树盘,并用稻草覆盖保湿。

种植百香果有棚架式和篱架式2种,新罗区种植的紫香1号百香果采取棚架式种植,由于紫香1号百香果分枝性强,生长迅速,枝蔓茂密,为提高通风透光率,减少病虫害发生,应适当稀植,种植密度以株行距4 m×5 m,667m2栽30株左右为宜。

2.2.3 搭建棚架。百香果为多年生植物,宜采用水泥柱式棚架。棚架高度1.8~2.0m,每个种植行间隔4m立一水泥柱,用8#铅丝和10#铅丝拉成30cm×30cm的网格,形成架面。水泥柱长2.9m,埋入土中0.6m,中间柱粗8cm×8cm,边柱粗10cm×10cm,并向外倾斜30度,在外侧约1m处挖深60cm的坑,埋入10kg的石头,在石头上绕上8#铅丝,铅丝引出地面并牢牢地捆在边柱上部和中部。

2.3 土肥水管理

2.3.1 翻土与培土。投产树每年或隔年结合冬季清园进行1次的全园翻土,结合施用基肥等改良土壤,翻土深度10~20cm,树干周围应浅翻。2年以上盛产树每年进行1次培土,时间于采果后进行,每株每次培土150~250kg,可选用河泥、塘泥、稻田土、林地表土等。

2.3.2 施肥。当年种植的树3~9月每月施肥1次,以沼液加复合肥为主,施肥量从少到多,一般每株每次施沼液5~10kg加复合肥0.2kg,冬季株施有机肥40~50kg作基肥。

成年投产树重点施花前肥、花后肥、壮果肥、采后肥和基肥。花前肥于开花前15天施入,株施高钾复合肥1.0~1.5kg,以提高花质。花后肥于谢花后施入,根据树势和开花量株施高钾复合肥0.25~1.0kg,以提高坐果率,如树势旺、花量少的可不施。壮果肥于5月下旬至6月下旬施入,株施生物有机肥3~4kg,以促进果实增大。采后肥于采果后马上施入,株施尿素0.25~0.3kg,硫酸钾0.5kg, 腐熟畜禽粪便或沼液30~40kg,以利树势恢复。基肥于11~12月施入,株施腐熟畜禽粪便30~40kg或生物有机肥4~5kg或饼肥2~3kg,叶色褪黄的树加施尿素0.5kg,以促进花芽分化和保叶。

2.3.3 排灌水。果园要做到旱能灌,涝能排。雨季来临时,应做好果园排水工作;遇干旱时,及时灌跑马水,灌后即排。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60%为宜。

2.4 整形修剪

2.4.1 整形。百香果为蔓生藤本植物,定植成活后,要立小竹竿诱引主蔓上架,因此定植成活后应及时摘除主蔓上的腋芽,以促使主干及早上架。上架后及时进行短截,促进分枝,枝蔓进入水平生长状态愈快,开花结果愈早,一般每株只留3~4个分枝作为主枝向不同方向延伸,待不同侧枝相交时再进行短截,促其侧蔓迅速在棚架四周均匀生长,形成结果枝,同时要及时抹去主蔓上的侧芽及剪除过密枝、弱枝、病虫枝。

2.4.2 修剪。一是常规修剪,每次采果后的结果枝、瘦弱枝、病虫枝、残枝及时剪去。二是冬季修剪,安排在2月中旬进行,以主干为中心四侧主蔓留50cm左右进行短截,缠在棚架上的枝蔓卷须要全部去除。修剪清园后要加固棚架。

2.5 病虫害防治

紫香1号百香果的病虫害主要有茎基腐病、疫病、叶斑病、桔小实蝇、红蜘蛛等,应以预防为主,实行健生栽培,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在达到防治指标时合理应用化学防治,这样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又能减少农药残留量,确保产品安全卫生。

2.5.1 农业防治。适当稀植,加强修剪,提高棚架通风透光率;增施有机肥,增施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注意果园排水,避免茎部机械伤害;冬季彻底清园,减少病虫源。

2.5.2 生物防治。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人工释放捕食螨控制红蜘蛛虫口密度;利用甲基丁香酚性诱剂诱杀桔小实蝇雄成虫。

2.5.3 物理防治。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吸果夜蛾、金龟子、卷叶蛾等;悬挂黄板诱集蚜虫、粉虱等害虫。

2.5.4 化学防治。茎基腐病可用80%代森锌或70%甲基托布津80~100倍液对病斑进行局部涂药治疗;疫病可用40%乙磷铝400~600倍液或58%瑞毒霉600~800倍液喷雾;叶斑病在高温多雨季节每月喷施1次0.6%倍量式波尔多液;蛀果虫可在上午8点钟左右,用90%敌百虫8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3%红糖喷雾,每隔4~5天喷1次,连喷3~4次;红蜘蛛用5%唑螨酯悬浮剂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500~3500倍液进行防治。

2.6 冬季防霜冻

百香果属热带水果,冬季易受霜冻,新罗区个别年份会出现低于0℃的低温气候,因此,做好防冻措施是栽培成功的关键。可采取12月中旬霜冻来临前增施热性肥料、果园灌水、树盘培土覆盖、主干包扎稻草等措施。也可在棚架上搭建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护主蔓不受冻害。

(收稿:2012-07-26)

参考资料:

[1]农业部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组编,中国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