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百香果栽培技术与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百香果学名西番莲,属西番莲科西番莲属多年生藤本常绿果树,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果实为浆果,香气袭人,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具有排毒养颜、清肠健胃、润肺止咳、预防感冒、降脂素体、提神醒酒等功效,近几年国内市场呈逐年上升趋势。百香果当年种植,当年收获,寿命长达8~10年,目前人工栽培的品种主要有紫果种、黄果种和杂交种3种类型。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于2008年春从广西凭祥引进紫香1号(紫果)百香果在红坊镇试种,取得成功后在郊区乡镇海拔300~500m的区域推广,现全区种植面积达50hm2,2012年预计产量1100t,产值2200万元。据观察,紫香1号百香果在新罗区表现为适应性强、易栽培、生长快、病虫少、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现将其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特性
1.1 生长习性
紫香1号百香果属半木质藤本植物,主根不明显,水平根分布可达4~5m,垂直根分布在5~40cm的土层中。除冬季低温期外,周年均可生长,据观察,气温达15℃时就开始发芽,夏秋季生长迅速,蔓长可达10m以上,呈黄绿色。叶腋着生卷须和叶芽,花芽着生在卷须基部。叶片薄革质,掌状3个深裂。花瓣披针形,白色带淡紫色,单生于叶腋,直径5~7cm,苞片3枚,萼片5枚,两性花,雄蕊5个,柱头3裂。
1.2 开花结果习性
紫香1号百香果花芽属当年分化型,一边抽梢,一边分化,从花芽分化到开花仅30天左右。当年新种的扦插苗到6月份就可开花,8月份即有少量果实上市。第2年进入正式结果期,每年3~11月可多次开花,成花段枝蔓基部上每节可形成1朵花,生产上可连续形成4~6朵正常花,以后每隔2~3节能形成正常发育的花朵。花蕾形成至开花18~20天,一般在上午10~11时开花。果实成熟所需的时间因开花季节的不同而异, 5~6月开的花,花后50~60天成熟,8~9月开的花需要70~90天成熟,10月以后开的花需要100~120天成熟。其自花授粉结实率高,每年6月中旬至次年2月初都有成熟果实可采摘,其中最集中的采收期分别在7月上旬和10月下旬。
1.3 果实性状
果实近圆球形或卵圆形,平均纵径6.4cm,横径5.8cm,果形指数1.1,平均单果重65g;嫩果绿色,成熟果果皮紫红色,果皮厚度0.3~0.6cm,稍硬;果肉(假种皮)橙黄色,酸度低,香气浓,风味佳,既可鲜食,也可加工果汁,果汁含量28%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6%;种子小而多,黑色。果实成熟后会自然脱落,耐贮运。
1.4 适应性
紫香1号百香果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大面积栽培应选择土层0.5m以上,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土壤pH值5.5~6.5为宜。紫香1号百香果耐寒性较强,在年平均气温18℃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8℃以上地区均可栽培,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气温30℃以上则生长缓慢,气温低于15℃抑制营养生长,气温低于0℃时植株会受冻,-2℃时植株会严重受害甚至死亡。紫香1号百香果病虫害少,主要有茎基腐病、桔小实蝇、红蜘蛛等,如预防得当,基本不用喷药。
2 栽培技术
2.1 苗木繁殖
采用扦插育苗的繁殖方法。扦插时间以春季2~3月为宜,也可秋插。选用生长健壮、成熟的一年生枝蔓作扦插材料,将插条剪成具2~3个节,长约10~15cm,下端切口在节位下1cm,上端切口离节位3cm,带1片全叶的插条。插条剪切好后,用ABT生根粉25mg/kg水溶液浸泡30分钟,然后扦插在口径8cm、高12cm的营养袋内培育,营养土以50%细黄土、50%腐殖土为佳,扦插深度达插穗长的2/3,插后把营养袋排放在苗床上并立即浇水,第1次浇水必须浇透,以后视天气情况浇水保持湿润。苗床宽1.0~1.2 m,长度随地形而定,用竹片搭成弓型支架,盖上遮荫度50%的遮阳网,30天后成苗率可达85%以上。扦插到出圃约需3~4个月。
2.2 建园
2.2.1 园地选择与配套设施。紫香1号百香果适应性强,房前屋后、庭院、坡地、山地、稻田均可种植。但要获得高产高效,则要选择交通方便,年均气温18℃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8℃以上,冬季基本无霜冻的区域种植。在新罗区宜选择南部乡镇海拔低于500m、坡度小于20°、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为佳。种植前要开好园内主路支路小路等道路系统,建好排灌系统,配置蓄水池、蓄粪池(或沼液池)、配药池和管理房等。
2.2.2 种植时期、方法和密度。营养袋育苗的百香果周年均可定植,但以当年10月至次年3月最佳,定植时应选阴天或雨后晴天进行。定植前挖长60cm、宽60cm、深50 cm的定植穴,每穴施腐熟的禽畜粪8~10kg,钙镁磷肥1㎏作基肥,并做成高出地面30cm的种植墩。定植时先在种植墩中间挖一个比营养袋略大的穴,把苗轻轻放入,注意苗要适当剪除老叶,营养袋要破袋取出,不能埋入土中,用适量腐熟有机肥与细土拌匀,填入苗边,踏紧压实,栽后及时浇定根水,整理好树盘,并用稻草覆盖保湿。
种植百香果有棚架式和篱架式2种,新罗区种植的紫香1号百香果采取棚架式种植,由于紫香1号百香果分枝性强,生长迅速,枝蔓茂密,为提高通风透光率,减少病虫害发生,应适当稀植,种植密度以株行距4 m×5 m,667m2栽30株左右为宜。
2.2.3 搭建棚架。百香果为多年生植物,宜采用水泥柱式棚架。棚架高度1.8~2.0m,每个种植行间隔4m立一水泥柱,用8#铅丝和10#铅丝拉成30cm×30cm的网格,形成架面。水泥柱长2.9m,埋入土中0.6m,中间柱粗8cm×8cm,边柱粗10cm×10cm,并向外倾斜30度,在外侧约1m处挖深60cm的坑,埋入10kg的石头,在石头上绕上8#铅丝,铅丝引出地面并牢牢地捆在边柱上部和中部。
2.3 土肥水管理
2.3.1 翻土与培土。投产树每年或隔年结合冬季清园进行1次的全园翻土,结合施用基肥等改良土壤,翻土深度10~20cm,树干周围应浅翻。2年以上盛产树每年进行1次培土,时间于采果后进行,每株每次培土150~250kg,可选用河泥、塘泥、稻田土、林地表土等。
2.3.2 施肥。当年种植的树3~9月每月施肥1次,以沼液加复合肥为主,施肥量从少到多,一般每株每次施沼液5~10kg加复合肥0.2kg,冬季株施有机肥40~50kg作基肥。
成年投产树重点施花前肥、花后肥、壮果肥、采后肥和基肥。花前肥于开花前15天施入,株施高钾复合肥1.0~1.5kg,以提高花质。花后肥于谢花后施入,根据树势和开花量株施高钾复合肥0.25~1.0kg,以提高坐果率,如树势旺、花量少的可不施。壮果肥于5月下旬至6月下旬施入,株施生物有机肥3~4kg,以促进果实增大。采后肥于采果后马上施入,株施尿素0.25~0.3kg,硫酸钾0.5kg, 腐熟畜禽粪便或沼液30~40kg,以利树势恢复。基肥于11~12月施入,株施腐熟畜禽粪便30~40kg或生物有机肥4~5kg或饼肥2~3kg,叶色褪黄的树加施尿素0.5kg,以促进花芽分化和保叶。
2.3.3 排灌水。果园要做到旱能灌,涝能排。雨季来临时,应做好果园排水工作;遇干旱时,及时灌跑马水,灌后即排。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60%为宜。
2.4 整形修剪
2.4.1 整形。百香果为蔓生藤本植物,定植成活后,要立小竹竿诱引主蔓上架,因此定植成活后应及时摘除主蔓上的腋芽,以促使主干及早上架。上架后及时进行短截,促进分枝,枝蔓进入水平生长状态愈快,开花结果愈早,一般每株只留3~4个分枝作为主枝向不同方向延伸,待不同侧枝相交时再进行短截,促其侧蔓迅速在棚架四周均匀生长,形成结果枝,同时要及时抹去主蔓上的侧芽及剪除过密枝、弱枝、病虫枝。
2.4.2 修剪。一是常规修剪,每次采果后的结果枝、瘦弱枝、病虫枝、残枝及时剪去。二是冬季修剪,安排在2月中旬进行,以主干为中心四侧主蔓留50cm左右进行短截,缠在棚架上的枝蔓卷须要全部去除。修剪清园后要加固棚架。
2.5 病虫害防治
紫香1号百香果的病虫害主要有茎基腐病、疫病、叶斑病、桔小实蝇、红蜘蛛等,应以预防为主,实行健生栽培,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在达到防治指标时合理应用化学防治,这样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又能减少农药残留量,确保产品安全卫生。
2.5.1 农业防治。适当稀植,加强修剪,提高棚架通风透光率;增施有机肥,增施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注意果园排水,避免茎部机械伤害;冬季彻底清园,减少病虫源。
2.5.2 生物防治。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人工释放捕食螨控制红蜘蛛虫口密度;利用甲基丁香酚性诱剂诱杀桔小实蝇雄成虫。
2.5.3 物理防治。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吸果夜蛾、金龟子、卷叶蛾等;悬挂黄板诱集蚜虫、粉虱等害虫。
2.5.4 化学防治。茎基腐病可用80%代森锌或70%甲基托布津80~100倍液对病斑进行局部涂药治疗;疫病可用40%乙磷铝400~600倍液或58%瑞毒霉600~800倍液喷雾;叶斑病在高温多雨季节每月喷施1次0.6%倍量式波尔多液;蛀果虫可在上午8点钟左右,用90%敌百虫8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3%红糖喷雾,每隔4~5天喷1次,连喷3~4次;红蜘蛛用5%唑螨酯悬浮剂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500~3500倍液进行防治。
2.6 冬季防霜冻
百香果属热带水果,冬季易受霜冻,新罗区个别年份会出现低于0℃的低温气候,因此,做好防冻措施是栽培成功的关键。可采取12月中旬霜冻来临前增施热性肥料、果园灌水、树盘培土覆盖、主干包扎稻草等措施。也可在棚架上搭建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护主蔓不受冻害。
(收稿:2012-07-26)
参考资料:
[1]农业部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组编,中国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