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生产劳动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劳动者/劳动能力/劳动力产权/劳动者群体
正文:
人们的劳动行为在创造使用价值的同时,也消耗和消费了一定的劳动能力。正是这种人体自然力的支出,才把自然资料变成了财富。因此劳动行为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必须具备的劳动能力。而劳动者则是其劳动能力,进而也是其劳动行为的重要载体。离开了劳动者这一载体,劳动就无从谈起。因此,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分析劳动者的行为方式、劳动力产权形式,以及劳动能力的补偿等问题及其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内
涵的拓展及其劳动创造价值形式的新变化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劳动能力构成及其补偿
作为一个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否则,他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劳动行为,从而也不可能成为劳动者。劳动能力总是表现为劳动者的体力与脑力的总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多次指出,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他说:“我们把劳动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集,第424页。)但长期以来却一直存在一种认识上的倾向,即把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往往偏重于理解为体力劳动,忽视脑力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对立起来,并以此作为劳动者衡量的重要标志。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对人们的智力提出越来越高要求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纠正这一认识上的偏差
。
事实上,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表现为体力与脑力的总和,是由人类劳动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众所周知,人类只有以自己的劳动来改变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资料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人类劳动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自己的目的为指向来进行的劳动,劳动的结果要服从于劳动的目的。这就需要满足两方面条件:一方面,要使自己的目的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另一方面,要使劳动的结果符合劳动开始之前就已确定的目的。如果不能满足这两方面条件,就会造成劳动的浪费。可见,即使在最原始的劳动形态下,只要这种劳动行为是有目的指向性的,那么大量的体力劳动中总伴着一部分脑力劳动的支付。这也就是说,“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集,第190页。),人们的劳动行为必然是脑力与体力的共同支付。作为劳动行为的人体自然
力,其体力与脑力是不可分的,共同构成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如果人为地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割裂开来,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类劳动的基本特征。
对于劳动能力构成之一的体力,人们了解得比较清楚。这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的智力因素,不仅包括劳动者的文化专业知识、劳动技能及熟练程度等,而且也包括劳动者的知、情、意等社会科学知识及能力,如劳动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心理品格和创造性道德人格等。对于前者,人们比较认同;对于后者,往往被忽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条件下,劳动者的知、情、意等社会科学知识及能力对其智力发挥有着重大意义,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例如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公共关系、营销心理术等,都是这方面智力因素的客观要求及实际应用。因此,上述两方面的智力因素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并已成为现代劳动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劳动能力。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能力得以消耗,其能量转化为新的使用价值。但这种劳动能力的耗费必须得到补偿,否则劳动能力就要萎缩甚至消失,从而劳动过程就得不到延续和发展。这种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也就是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过程。一般来讲,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劳动能力的简单再生产,即只是恢复并维持原有劳动能力水平;二是劳动能力的扩大再生产,即在恢复原有劳动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提高。从短期来讲,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有可能处于一种简单再生产的状态,或在某种特定生产方式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只是维持在必要生活的最低限度,从而总体上属于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类型。但从长期来讲,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必定趋于扩大再生产的状态,或从一般意义上讲,劳动能力耗费补偿总体上属于扩大再生产类型。因为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是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相对应的,并且是相互作用的。社会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而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则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劳动能力是体力与脑力的总和,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也包括两个方面,即体力的补偿和脑力的补偿。这种补偿是通过劳动者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来实现的。特别是作为科学技术劳动者和经营管理劳动者,其劳动耗费的补偿更需要精神产品。而且,正如上面所讲到的,劳动者的智力因素不仅包括文化专业知识、劳动技能及熟练程序,还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心理品格和创造性道德人格,因此用于补偿和扩大劳动者脑力耗费的精神产品,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由于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是通过劳动者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来实现的,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则是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因此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是其劳动能力耗费补偿的基本前提,同时也决定了劳动能力耗费补偿水平的可能性边界。在劳动能力耗费的补偿中,我们要区别体力耗费补偿与脑力耗费补偿的不同点。劳动者体力耗费的补偿,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其体能。由于体能的增强是有限度的,而且劳动者超过一定年龄后其体能处于自然下降状态,增强其体能的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空间并不大,所以体力耗费的补偿基本上以体力恢复为主。如果撇开挥霍浪费等非正常因素,那么正常的体力耗费补偿总是相对有限的。劳动者脑力耗费的补偿,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其智能。由于脑力耗费并不损失其智力,所以在这当中其智能的维持是次要的,更多的是其智能增强的问题。与
体能增强相比,智能增强的潜力及其空间是极大的,而且随着劳动者的年龄增大和知识积累增多,其智能增强呈加速度状态。因此,劳动者脑力耗费的补偿基本上以智力积累为主。从体力与脑力耗费补偿的区别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主要体现在劳动者脑力耗费的补偿即使其智能不断增强上,从而劳动能力的提高也主要体现在劳动者智力水平的提高上。因此,过去我们实行
“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发展战略,对劳动者实行低收入、低消费政策,在客观上形成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耗费补偿不足,特别是抑制了劳动者智力水平的提高,导致劳动者整体素质水平不高。这种负面效应在经济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总结的历史教训。
二、劳动能力的变化及其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劳动的具体内容及属性的不断变化,与此相适应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也随之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异性。
在以小生产的产品经济以特征的传统生产状态下,当时大多数人是直接应用劳动资料进行物质生产的劳动者,其劳动能力主要体现在体力的大小上,智力仅表现为经验性的技艺,基本属于体力型的劳动者。在以大机器生产体系为特征的近代生产力状态下,其劳动能力水平主要体现在体力型比重日见下降,智力型比重逐步增大,尽管有经验和技艺的劳动者仍占一定比重,但接受教育以掌握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必要。工业经济时代,劳动力成本的作用显著,产业主体的素质要求还不高,产业主体数量庞大,从事一线生产的蓝领工人多于从事管理的白领人员。在以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生产力状态下,社会生产力中的智力成分正在变成社会经济领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力成本作用越来越低,对产业主体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在新的企业组织中,工人不再是机器里的零部件,而是全部生产流程中的智能化组成部分。钢板焊接工人现在必须懂得一些代数和几何知识以便从计算机设计图纸中计算出焊接角度;水处理公司给装配线工人培训数学和计算机控制的生产测量技术;新的数字化相片洗印机要求服务人员了解计算机和互联网,而不仅仅是会熟使用螺丝刀。大多数人员都从事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处理与分配的活动,其劳动能力水平主要体现在具有专业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上,其智力型比重居主导地位,体力型比重处于从属地位,并且白领人数远远超过蓝领人数。彼得·德鲁克在《后资本社会》一书中指出:我们在正处在知识发展时代,这时最基本的经济资源不是资产、自然资源,而将是知识。知识分子将在知识年代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由此可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发生着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1)劳动力中智力因素的作用逐渐提高,体力因素的作用逐渐下降。有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比例,在机械化初期阶段是9∶1,在半机械化半自动化阶段为6∶1,在自动化条件下两者之比为1∶9。(2)智力因中现代专业科学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作用不断上升,传统经验成规和劳动技能的作用不断下降。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估计,在先进的工业社会里,有80%的新工作需要高科技知识人员。(3)专业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的“老化”过程与“更新”过程不断加快,从而智能增强速度不断趋于加快。这种劳动能力的变化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互动关系。在生产力较低下的发展阶段,非人力资源(尤其是土地或资金)为生产中最稀缺资源,其贡献很高,劳动者主要为简单劳动力,以体力劳动为主,智力含量低,因而人力资源在要素配置中的地位不高,其贡献率很低,而且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其贡献率增长也非常缓慢。由于社会劳动产出量有限,劳动力耗费的平均补偿水平也相对较低。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加速发展,社会劳动产出量迅速增大,劳动力耗费的平均补偿水平相应提高,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大有提高,从而使生产质量明显改善,工作中需要层次也急剧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知识存量的充分发挥、积极性的调动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人力资源贡献率迅速提高。与此同时,由于货币市场效率提高,非人力资源稀缺性降低,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比重下降,最后终于达到人力资源贡献等于非人力资源贡献率的临界点。此时,开始把人力资源看作一种生产要素,并围绕提高该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展开企业各项管理活动。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到,知识、信息、智力日益成为核心要素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此时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知识存量由缓慢变动而进入剧烈变动时期,人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及不可分割的载体便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贡献率开始明显高于非人力资源贡献率,从而人力资源的发掘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转变。随着全社会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劳动者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地位将日益上升。与此相适应,劳动耗费的平均补偿水平将趋于上升,人力资源投资与开发费用将不断增大。由于知识是人脑创造的产物,知识的本质是创新,因此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就成为这一阶段人本管理的核心,人的价值从来没有像今天得到这样高的荣誉与物质的承认。
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展示一组统计数字,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是不同的。平均统计结果为: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以使生产率提高43%,中学为108%,大学为300%。这充分表明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劳动者的素质、文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正因为如此。日本经济企划厅2000年6月发表的亚洲经济年度报告《亚洲经济发展与IT革命》中指出的:“有能力的、具备复杂知识和智力的人力资本对于实现新经济的持续繁荣是关键的。积累知识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部分。”当然在这种劳动能力变化与社会生产发展的互动关系中,专业化分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片面发展,一些人成为体力劳动者,另一些人成为脑力劳动者,大多数人只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门技能、经验和知识。但从总体上讲,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趋于不断提高的。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特别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化与扩大,对复合型人才
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将会把劳动能力的全面提高摆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劳动能力变化的必然趋势。
三、劳动者知识化发展趋势
劳动过程,既是劳动力把自然资源变为财富的过程,也是劳动力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实现知识积累和创造的过程。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力联系在一起,不但能把随着在生产资源和劳动力上的旧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而且还能创造新的价值。因为真正的科学知识不是简单地从前人或他人那里移植过来的模仿性知识,而是在实践中有所发明创造的创新知识。以这样的创新知识来指导生产,一定能创造出一个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化世界来。历史上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进步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都是依赖于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中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的进步。因此,随着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附加值是由智力而非体力创造出来,劳动能力耗费越来越依赖于智能,与此相适应的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明显表现出劳动者智能增强及其加速度发展的特征,呈现出劳动者知识化的发展趋势。最近30年来,美国企业生产一直呈上升趋势,始终保持全球第一,其工人人数占劳动人口的比例却呈递减趋势,由过去的33%降低到17%左右,据估计2010年工人人数将只有12%,2020年进一步降低到2%。目前,美国约80%的就业人员从事的不是生产物品的工作,而是运输物品、处理和制造信息、或者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工作。自1996年以来,商品生产和批发部门失去的几乎所有工作岗位都被办公室工作岗位的增加所抵消了,80%的新职业是由知识密集型部门创造的。
表11998年美国私人部门的就业,按部门分解
全部就业总人数(万人)10120
服务业份额(%)79.2
制造业份额(%)18.3
采矿业和农业份额(%)2.5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SurveyofCurrentBusiness》2000年1月号,D-35页。
另外,即使都在知识密集型部门,其就业人员的分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80年代新兴产业大发展时期,高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但是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开始下降,产值增长速度变缓,高技术服务业大幅增长。高技术产业结构重心开始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据统计,美国在1988—1996年期间,28个R&D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了40.2万人,增加幅度为4.9%,但是其中的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59.9万人,减少幅度达10.4%,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份额从原来的69.6%下降到59.5%,减少了近10个百分点。与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相反,高技术服务就业人数却呈大幅上升趋势,在1988~1996年期间,仅在计算机数据处理、管理及公共关系等四个R&D密集的高技术服务业,就新增就业机会105.6万个,增长速度达到45.6%,是高技术产业整体增长速度的10倍。由于高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服务业就业人数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份额从1988年的28%增加到1996年的39%,高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体的比重从9.5%上升到10.2%改变了原来高技术产业由制造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也使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入到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的新发展时期。
因此,美国企业管理专家彼特·德鲁克认为,继产业工人之后,将出现一个“知识工人”的新阶层。劳动者知识化发展趋势,不仅在于宏观层面知识资源投入的增多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带来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更在于微观层面上知识成为各行各业生产活动的关键,致使所有企业立足于知识资本的积累、增值和实现的本质要求。在强大的竞争压力和技术革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情况下,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使市场的领先者都一直受到威胁。同时,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也加大了创新的压力。因为顾客不仅希望得到最新的产品,还希望以最低
价格得到最好产品。这就带来了高质量与低成本的双重压力。然而,有了知识,企业就可以确定多变的市场需求,甚至在顾客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需求之前就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为了做到这一点,市场的领先者需要深入了解自己所能提供的服务,还要了解市场将购买什么样的服务。因此无论从卖方还是从买方的角度考虑,知识都是关键因素。
由于企业的竞争地位将取决于它利用自己知识的效率以及掌握新知识的速度,这就要求企业运用知识管理把分散的个人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知识资产,以便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采取行动,赢得竞争优势。而企业知识资产的形成,则是以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各种技能与知识为基础的。如果企业员工不具备各种技能与知识,不具有知识创造的能力,企业的知识资产就无法形成。因为知识是个人思想中经验、探索、价值观和认识框架的总和。尽管可以在企业组织流程、日常工作和网络(有时在文件档案)中表现或包含知识,但知识离开了个人的头脑就无法产生。知识从来没有完全地脱离人的影响。它形成于人自身知识的原始积累,并通过个人对新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而产生。从这一点上讲,企业的知识资本运营离不开劳动者的知识化。而对于劳动者来讲,不管其具体工作性质如何,都要求其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知识行为。为此,知识型劳动者成为决定生产和管理运作的主体。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为了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势必要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在此过程中,劳动者知识化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从而全面提高劳动者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术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
四、劳动力产权:性质、形式与权能结构
作为劳动行为主体的劳动者,其自身具有的劳动能力并不单纯仅仅是生理学的范畴,更本质的是经济范畴。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中,对劳动力产权进行了深刻的研究。马克思认为,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法权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为此,马克思对劳动力产权关系的研究更注重于社会性和历史性。从生理角度看,劳动能力只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中,两者是合而不分的。劳动者既是劳动力的担负者,又是其本身劳动力的所有者。因此劳动力产权关系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然的生理关系。然而,劳动力产权关系本质上是经济关系的体现,是与经济关系的性质紧密相联的,不能脱离经济关系孤立地、抽象地考察劳动力产权,否则就会滑向形而上学或法学幻想虚构的劳动力产权。这是因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一样,也是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这种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的分配形式、结合形式和所有权形式,都反映了经济关系的性质。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产权关系表现为劳动力市场中的法权关系,买卖双方均须承认双方都拥有所有权,并根据各自的所有权支配自己的东西。这种特定的“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而“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劳动力产权关系作为一种法权关系,是社会整体结构中的上层建筑,它与社会生产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劳动力产权关系变动和发展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中最根本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
革。
在现实中,劳动力产权是一种权利的组合,包括劳动力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这组权利既可统一也可分离。劳动力产权权能结构就是指构成劳动力产权总体的不同权项的状况及其组合分离形式。劳动力产权权能的统一,即各项权能都属于同一个主体,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一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劳动者自身。也就是,劳动者既占有劳动力的实现条件——生产资料,又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其典型形式是个劳动者,如独立的农民或小手工业者用自己的土地和生产资料直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财产和劳动力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管理权和收益权都归作为劳动者自身。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均属于他人,并且连劳动者本身也不属于自己。这时由于劳动力产权的各项权能都属于他人,也不存在分离的问题。其典型形式就是奴隶制度下奴隶劳动力的他人所有权。
劳动力产权权能的分离,即各项权能分属不同主体,为不同的主体所行使权利,也是普遍存在的。特别在资本主义所有制条件下劳动力产权权能的分离,表现得尤为明显。劳动者拥有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和自由支配权,而他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而也就丧失了自身劳动力的支配权和使用权。但工人出卖自己劳动力只是在一定时限内,并在让渡时不放弃他对于劳动力的所有权,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只是“劳动力的暂时使用权”和“暂时支配权。”
然而,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中,劳动力产权的权能结构也发生了某些变化。随着技术发展的方向从大型化、高速化及大批量生产的“大型技术”转变为多样化、节省资源和综合多种技术等方面,对于从事创造“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人来说,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其本人的知识和经验及价值观念。例如,图案设计家所使用的桌子和制图工具、摄影家的照像机、编制电子计算机软件所需要的小型电子计算机等生产资料,其价值并不贵,任何个人都可以买得起,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则是本人的知识和经验及价值观念。而这些东西正是同劳动力本身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其本人才能使用,他人是无法使用的。因此,这部分人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者。随着整个社会从事创造“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人的逐渐增多,那么自从产业革命以来持续多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离将会改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一体化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现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产权关系依然存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劳动力产权关系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劳动者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所反映的不同劳动力产权关系。当劳动者与公有制生产资料相结合时,其劳动力产权具有双重性,即劳动力产权既属于劳动者本身,也归于社会所有。当劳动者与私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相结合时,其劳动力产权形式为本人所有权和他人支配权。当劳动者与个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相结合时,其劳动力产权完全属于劳动者本身。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劳动力产权多元化有密切关系。例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以合伙制为基础)、自由职业人员的劳动力产权,均属于劳动者所有与自主关系;而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及其工人、私营企业受雇人员等的劳动力产权形式,则为本人所有权和他人支配权。在现实中,由于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因此其劳动力产权关系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者群体
【关键词】德育教育;活动 ;实践;直观化
那么,造成德育低效的症结到底在哪里?我们认为:是没有将德育教育细化为具体实践活动,没有能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多种活动中直观的接受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着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综合利用。特别强调活动内容的地域性、时代性、和现实性。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关注自我,发展自己。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德育主体,使德育教育焕发出真正的活力。
1 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学生和他生活的世界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许多值得关注,值得探究的问题一直在学生身边和身上演变,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作为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现实生活。
班会上,老师提出学校门前的排水沟问题,那里塞满了各种垃圾,每遇天雨,总是水流不畅,影响学校形象,甚至危及校舍。让学生讨论,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什么排水沟塞满了垃圾?是校内还是校外的原因,以前是怎样的,今后如何综合治理? 老师让学生回家后调查农村的果树栽培情况以及销路情况;在校调查小摊小贩和学生的购买情况,就会产生“富平经济作物销售情况的研究”“校门口小店的兴衰根源”等研究课题,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研究。使学生在社会调查与考察、在讨论争辩中发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研究、思考的问题;原来生活是那么丰富多彩而且在不停地发展变化,从而吸引学生关注生活。
2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我体验
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要取决于内心的体验,当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时,德育才是成功的。以往学生思想教育效果差的原因是片中思想理论说教而缺少了自我体验。
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早晨被同学辛勤打扫得一尘不染的校园,到了课间,又是垃圾满地,我们通过轮班执勤活动,让每个班级的学生每学期值周一次,负责校园卫生和管理工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人翁思想,充分体验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提出的理念是:“我为学校服务一星期,学校为我服务一星期”充分体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相互协助,共建和谐校园。通过这一活动,彻底改变了校园的环境面貌。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体验实施综合性的。社会公益劳动,让他们体验爱心与责任;而社会生产劳动,让他们体会到艰辛与创造的喜悦;种植养殖活动,使他们体验耐心与恒心;作品展示活动,使他们体验成功与价值;调查采访活动,体验失败与执着……真是的角色体验,促进了角色认知,内化为角色意识,促进了学生内心自省意识,最终外化为正确的行动。
3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知社会
每一个地区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挖掘当地的人力资源、低于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以感知家乡的历史传统,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的日益昌盛,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增强对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校为学社个开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周边地区开展采访、调查活动,先后开展今昔对比,;了解家乡的变化。参观习老陵园,到革命英雄英雄陵园扫墓,缅怀先烈;参观战争旧址,金粟山森林公园,县城旧址等等,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家乡在新农村建设中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使学生了解社会,从而关心社会,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达到潜移默化,熏陶渐染的效果。
4 学会合作共事,建立和谐校园
“相互协作,和谐共处”,就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还要学会关心,学会分享。
在实践活动中,要高质量、有创造性的完成某一项活动,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的,一定要组成一支优势互补的团队,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如、;在调研当地“富平苹果”的过程中,家在果业基地的学生就联系考察、观察事宜,了解苹果树的生长特性,采摘,销售情况;擅长写作的学生就写研究报告、 富平苹果广告宣传语;擅长电脑的学生,就负责搜集信息,制作网页;擅长组织的学生,就担任组长,统筹安排……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相互协作。当研究成果展示在学生面前,受到一致好评的时候,学生们就会感到成功的愉悦,更能感受到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心理体验又转化为合作的动力,激励学生主动合作,善于合作。
High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in India
TIAN Yu
(Fac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lent, the Indian government since independence ongoing high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he greatest impact is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1970s, it will be split high school education in India, high school courses are divided into academic and vocational type of two types. Today, India is still in use streaming of high school curriculum, this approach greatly facilitated the exchange of convergence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India, as well as to better achieves the effective convergence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lso has large draw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dia; high 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cademic; vocational
1 20世纪50年代高中课程设置的改革
1952年9月,印度成立以马德拉斯大学Mudaliar教授为主席的“中等教育委员会”,委员会委员由英美两国及印度国内9名专家组成,负责调查印度中等教育发展状况,委员会经过数月调查研究,于1953年6月提交了一份《中等教育委员会报告》(Report of The Secondary Education Commission)。报告中的课程部分,首先指出印度中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课程内容不能满足高考需要;课程内容晦涩难懂,语言乏味,理论性过强;无法满足个体差异性需求;考试导向特征显著;技术与职业学习内容匮乏等,并针对问题提出课程设置改进意见。报告提出,高中阶段的课程应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程包括语言、社会科学、通识科学(含数学)、劳动技能。选修课程包括人文学科、自然学科、技术学科、商业学科、农业学科、艺术学科、家政学科七大类,每一类又包含四至九门课程,学生要从一组中任选三门科目学习”。(63-75)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设置使得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部分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自主权,更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革方案将劳动技能作为必修课程的一部分,体现了印度在高中教育阶段十分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避免了“重知识轻技能”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2 20世纪60年代高中课程设置的改革
1964年10月,印度政府组织成立以科塔里教授为主席的科塔里委员会,委员会由11位印度专家和5位外国专家组成。通过对印度教育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委员会于1966年6月,提交报告《教育委员会1964-1966年调查报告》,认为高中课程设置应考虑学生的兴趣与能力,提供丰富多样的职业教育课程,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与学业发展奠定基础。报告建议的课程设置包括几方面:“语言、数学与科学、社会学科(如无条件实施,则拆分为历史、地理、政治单独三科)、体育与游戏、艺术与工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服务和选修课,选修课共有六个模块,包括语言(从任意现代印度语、现代外国语、经典语三类中任选两种);从以下课程中选择三门:语言(未选择过)、历史、地理、经济学、逻辑学、心理学、社会学、艺术、物理、化学、生物学、数学、地质学、家政学;实习与社会服务;体育;艺术或手工艺;思想道德教育”。与20世纪50年代的课程改革相比,此次方案在选修课的设置方面进行了简化,从整体来看课程涵盖范围更加广泛,设置更加合理,包含了“德智体美劳”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3 20世纪70年代高中课程设置的改革
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供多样化发展道路,1977年,印度全国高级中学检查委员会对高中进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将高中课程分为学术型与职业型两类。即学生接受完10年教育之后,进入两年高中时开始分流,一部分学习学术型课程,接受专业知识教育,为升学做准备;另一部分学习职业型课程,接受职业教育,为就业做准备。
3.1 学术型课程
学术型课程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奠定基础,其课程目标主要是“让学习者了解不同学科的高层次知识;使学习者掌握不同学科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的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判断力和洞察力;提高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正确应对科学、技术、信息给社会带来的变革和挑战;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天赋,以此来选择未来的职业”。学术型课程共包括三个部分,语言占15%,劳动实习占15%,选修课占70%。其中,语言指的是必修课程,要求学校必须开设母语或地方语、印地语以及英语共三种语言;劳动实习主要是指社会生产劳动,这里的实习不仅仅是实践层面的,也包括理论层面的工作教育;而选修课则包括数学、经济学、化学、政治学、美术、商业和财会、心理学等共16门科目,学生需要从中任选4门。
3.2 职业型课程
职业型课程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其课程目标主要是“为工业部门和服务业培养中等层次的技术人员;为农业、小型企业和服务部门培养能够实现自我就业的人;为学生提供既不过分狭窄也不过分专业化的职业培训;在教育和就业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职业型课程同样分为三个部分,语言占15%,普通基础课程占15%,选修课占70%。其中,语言和学术型课程是一样的,需要学习三门必修语言;普通基础课程是指以专业基础知识为主的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而选修课则包括农业、园艺、水土保护、商业和办公室管理、新闻、家政以及其他一般等共17种类别的课程,学生需要从中选择一种类别。
总的来说,与之前两次课程设置的改革相比,20世纪70年代的改革力度相对较大。其中,将高中教育进行学术和职业分流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为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育分流必然会引起课程设置的变化,具体而言,学术型与职业型两类课程在语言部分基本上是相同的,而学术型课程中的劳动实习与职业型课程中的选修课较为相似,相反,职业型课程中的普通基础课与学术型课程中的选修课较为相似,只是二者所占比重不同而已。而这些比例的变化恰恰反映出了两类课程的侧重点不同,所要培养的人才类型也不相同。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中课程设置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又先后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其中,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是在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2000年的《学校教育全国课程框架》以及2005年的《国家课程框架》中对高中课程设置进行的全面改革。改革建议基本延续1977年分流方案,变化之处在于将体育和健康教育纳入必修课程,课程内容包括身体锻炼运动、青春性期教育、参与当地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两类课程中必修课和选修课比重大约为4:6,各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所调整,赋予地方一定的课程设置自主权。此外,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印度在高中教育阶段引进一批前沿课程:在学术型课程中增设计算机科学、生物技术、基因科学、环境教育等科目;在职业型课程中增设农村发展、环境教育、创业教育、信息和交流技术等科目。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学生对前沿领域的认识与了解,丰富知识结构,开拓视野,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基础性和职业适应性。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印度始终没有忽视本民族特色。在2005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框架》中明确指出“要将不同的传统知识、技能和工艺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纳入课程,以保证在这个急速变化的世界和充满竞争性的全球环境下,保持并培养学生的本土智慧以及想象力”。 经过不同时期的调整和变化,印度的高中课程设置正在逐渐趋向合理,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印两国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的国情,印度教育在改革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对于我国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印度对于民族文化、劳动、语言、家政知识等的重视恰是当前我国课程设置中较为薄弱的部分,而这又正是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
关键词:劳动力价值;劳动报酬;人力资本
美国心理学教授、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分析了职业差异性、层次性的客观存在,论证了人的劳动是一种有差别的劳动,这种差异不仅仅是一个数量多少的问题,更是一个层次水平的不同。现实社会无论什么样的人才,究其本质首先是一个劳动者,凭借自身的能力所创造的价值及对社会的贡献确定自己的位置。为使当代青年学生对自己有一个科学的人才定位,有必要从人才最基础的内涵给以分析。
一、劳动力、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才
马克思指出,劳动力,即人进行劳动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一般的“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在马克思看来,创造价值的劳动即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而且,这两种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是结合在一起的。虽然在不同社会、不同科技的发展下,在不同的形式的劳动中,体力和脑力的支出会有不同,甚至区别很大,但绝不会有什么纯粹的体力劳动或纯粹的脑力劳动。
所谓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它是以人口为存在的自然基础,存在于人的自然生命机体中的一种国民经济资源。
人力资本是经过开发的人力资源,是对人进行投资形成的。一般来说,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等构成了人力资本。换言之,体现于劳动者身上以其数量和质量形式表现的资本即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产生要有两个社会历史条件:一是知识、技术、信息成为商品;二是整个社会经济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进行生产、交换和分配。其中第一个条件,即知识、技术、信息与劳动力分离成为商品,是人力资本产生的前提条件。尤其是经验型的知识,它直接内化于人的自身,形成某种特殊的劳动能力,这种劳动能力转化为人力资本就成为可能。但是,仅仅有这一个条件人力资本还不能产生。在工业经济社会中,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充分认识,并且知识已经成为商品进入经济交易,其典型代表就是工业产权。然而,在工业经济下,承担复杂劳动的高级劳动力并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本。只有当第二个条件得到满足,即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当整个社会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围绕着知识而展开时,人力才可能作为一种资本参与分配,获得经济剩余。
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是劳动力价值层次区分的基础
劳动二重性是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此作出了精辟的论述。他将劳动区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指一定社会一定时期普遍的、大多数劳动力可以从事的劳动,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全社会价值量决定的标准或尺度;而复杂劳动则指必须经过特殊的培训的劳动者才可以从事的劳动,其所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的倍加或倍乘。
现代科学劳动同样是抽象劳动的支出,是高级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大量倍加,过去人们往往只注意劳动报酬而不注意贡献报酬。在研究劳动报酬时又不重视现代科学劳动是高级复杂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倍加作用。虽然今天的技术水平对李嘉图、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来说已今非昔比,科学技术的复杂程度和它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也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无论现时的技术已经多么复杂,里面凝结着多么高级和复杂的劳动,它对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又起着怎样的决定性作用,在同样多的时间里创造的使用价值量多于以前的千万倍,但它们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根本作用则没有任何改变,它们仍然是只能把它本身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上,而不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丝毫的新价值。
从马克思创立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新的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人类生产劳动逐步由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人类生产及社会服务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许多繁重、重复的体力劳动正在被各种自动化机械和计算机所替代,对劳动者知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若要从劳动力要素方面来提高劳动,就不能只是简单劳动的增加,而只能是提高劳动的质量,也即提高生产中复杂劳动的比重。所以,在商品经济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中,就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复杂劳动更体现着生产力的进步,它在价值形成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性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正因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客观存在,才使劳动力价值出现了层次区分。
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劳动力价值层次区分的核心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间,体力劳动对于人类的产生、生存和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劳动创造了人。生产力水平越低,体力劳动越重要,体力劳动的实践发展了人的智力。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单纯的体力劳动是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于脑力劳动的认识已达到新的水平。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O)在当年的《科学、技术与产业展望》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 知识经济的内涵在通常意义上讲,就是以知识生产、应用、传播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形态。它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要素中智能性要素在分配关系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人才价值得以更充分广泛的认可。创造性劳动等于倍加的重复性劳动,在分配关系中其地位突出。这种划分既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价值创造的特点和客观状态,又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融合在一起。
[论文关键词]节约型校园 艰苦奋斗 勤俭意识 教育和培养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不断加大,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人民逐渐意识到能源短缺、资源浪费给日常生活所带来的种种困难,于是“节约”正以一种文化理念的身份走入公众视野,成为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引导、发动全社会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共同努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学校”。该指导方针为我党推进高校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友好型校园及升华执政理念指明了方向,在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进程中,高校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摇篮,更应充分意识到珍惜教育资源、构建节约型校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新形势下构建节约型校园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党树立优良党风的有力口号。艰苦奋斗精神与勤俭节约品质对于民族、国家乃至全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推进作用。现如今,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以及节约型社会的步伐,坚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宝贵精神更具时代意义。另外,高校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库,更应该大力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为此,学校应该从教学、实验、后勤、管理等多个方面多管齐下,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范制度,适应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新形势下艰苦奋斗和勤俭意识培养的重要内容
在当今形势下,高校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和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应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高校有责任和义务通过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方式,引导大学生积极客观认识我国国情,并使大家逐渐认识到:我国的综合国力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但距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还有待加强。我国人民也仍然不富裕,生活水平也有待提高。要认识到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通过教育,希望可以使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个更长远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结合党的历史使命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我国要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我党的历史使命,只有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时期的艰苦奋斗,才能实现这样伟大目标。因此,在全国高校中进行勤俭节约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必须有效推进的工作、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作风。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强国梦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是全体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阶段。从这一现实出发,我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大学生没有资格去像其他发达国家那样“高消费”与超强消费,尤其不能铺张浪费。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大学生进行及时引导,使之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在日常的生活中,无论思想还是行动上都践行这一优良作风。
3.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空前伟大的事业。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就,还只是万里第一步,之后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还将继续在崎岖的道路上摸索前行,也将创造更伟大的成就。在高校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一定要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消费观,明确消费水平与生产力的关系,要让学生明白: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并非拒绝改善人民生活,相反,正是为了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把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建立在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只有生活和消费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才能使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同时提高。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摒弃并不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针的消费理念,树立勤劳致富的思想,用实际行动营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新形势下艰苦奋斗和勤俭意识培养的重要方式
新形势下,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是发展的中流砥柱,是一群掌握了大量知识、初步形成了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活力群体,他们的思想、言论及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目前,部分高校学生存在贪图享乐现象,经济上消费无节制,生活上自理能力差,学习上更是缺乏钻研拼搏精神,工作中则存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等弊端。同时,还存在心理素质较差、心智不成熟的现象,如缺乏团队意识、奉献精神,面对挫折易悲观失望等问题。基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现状,结合高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大学校园中弘扬艰苦奋斗品质、普及勤俭节约刻不容缓。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和勤俭意识培养,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然而大学生勤俭节约意识与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工作,以及节约型校园的成功构建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实现需要高校抓住时机、创新形式、营造气氛,从学校的教学、后勤、办公及生活等细微处着手,以逐步实现。具体来说,构建节约型校园,培养大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意识需做到如下几个结合:
1.实现艰苦奋斗和勤俭意识教育工作与理想信念教育的紧密结合。在日常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融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教育,站在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宏观角度,引导大学生不断超越自我,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宣传雷锋、焦裕禄等先进模范人物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邀请当代的先进人物来校作现场报告,从而为大学生建立正确科学的三观树立榜样。另一方面,高校应该积极倡导政工领导干部及在校老师在各个方面发挥表率作用,注重大学生身边的模范行为并予以表彰,从而为广大高校学子树立现实版的良好范例。
2.实现艰苦奋斗和勤俭意识教育工作与水滴石穿的养成教育的紧密结合。2004年5月28日,召开的在全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主线,贯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方针,把勤俭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融入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强化劳动观念,从而深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3.实现艰苦奋斗和勤俭意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紧密结合。强调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接受实际锻炼,这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1958年,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提出了在学校中实行半工半读,学生要参加生产劳动、接受实际锻炼的思想。认为学生可以从社会劳动中体会到知识的宝贵、创业的乐趣,尤其是可以明白奋斗的艰辛,从而激发刻苦学习的动力和热情,锻炼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进而去回报社会、服务人民。为此,学校可以组织青年学生走访革命老区感受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组织大学生到相对落后地区开展社会调查,亲身观察老百姓的疾苦;鼓励学生为失学儿童、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捐献爱心等实践活动,都可以增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和勤俭节约意识。
4.实现艰苦奋斗和勤俭意识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目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投入普遍偏弱,并且主要以理论教育为主。针对当前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改变原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增加受挫能力培养力度,如有需要可适当加入受挫能力的实际训练,帮助大学生磨炼意志、增强自信,从而使当代大学生走入社会后可以从容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此外,由此还可以增加更多接触困难的机会,在战胜困难中明白困难也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从而增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自觉性,并在同龄人中掀起艰苦奋斗的热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教学 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教育体制。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为就业服务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而非学术型、工程型的复合人才。2015年8月,教育部颁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强化教学规范管理、完善教学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具体贯彻落实《意见》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统筹,聚焦教学中心工作,尤其要突出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及考核评价等环节的主动创新和积极变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转变教学观念
根据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定位的权威表述,它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教育。简而言之,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为就业服务的,为社会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因此,在办学定位和教育教学观念上,必须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分开来,充分彰显自身特色。
但是,当前不少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管理者及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还不太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管理及教学过程没有充分遵循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提升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新观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尚未得到充分地体现和落实。
(一)转变对教学过程的基本J识
一是转变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认识。传统观念认为,教学是作为主体的老师对作为客体的学生的引导、教化和改造的过程。现代观念则认为,教学实质上是师生双主体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种语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作用就有了显著的变化。学生就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求者和实践过程的体验者;教师就由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成为教学实施与学生智能开发的设计者,以及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更为重要的是,教学过程还是老师自身不断完善与提升的过程。只有树立并践行这样的理念,高职教育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二)转变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认识
高职教育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必须改革以学校和教师为主导、以知识和方法体系为牵引的人才培养传统模式,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针对行业实际和发展趋势,调整、优化人才素质能力结构,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多变性与教学要求的计划性、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处理好社会急需人才的培养与学校现有条件可能性的关系。如,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学校按用人单位的要求、利用社会力量,科学拟制教学计划并严格实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三)转变教学着力点的基本认识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在教学内容的着力点上实现了从知识向技能的转向,但对强化学生实践体验和自学能力的重视依然不够。必须进一步在实践中有效调整教学着力点,实现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知识、技能、素质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给学生足够的体验与实践机会和思考空间,使之成为会学、会用、会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二、加强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系统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其改革的成效与进展对整个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具有重要影响。加强教学内容改革,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明确高职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依据与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它既不同于以培养高水平学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内容设计与改革上,必须确保学生形成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专业理论和技能复合性特征,必须注重专项技术的学习、岗位适应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培养。
(二)确立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社会性原则,即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行业实际,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时代性原则,即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反映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发展新成果、新要求;科学性原则,即教学内容改革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反映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需要,有利于学生身心、个性发展;职业性原则,即教育内容的设置与改革,要以技术能力、职业素质为重点,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设置课程;综合性原则,即内容设置与改革要按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化思路进行重组和整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合理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关系。
(三)加大职业教育的比重和力度
职业教育是“为学生或在职人员学习、掌握某种生产或工作所需知识、技能等而实施的教育”或“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不管是哪一种界定,职业教育均指围绕某一职业,为谋取或胜任职业工作而对受教育者实施全面、持续的各项相关教育活动。
三、创新教学思路与方法
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高等职业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必须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的改革创新。
(一)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创新
要按照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发展个性和潜能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高职教育教法创新。要大力推广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积极思考。积极推广以现场教学为主体的“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法;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力争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二)健全以赛促教促学机制
通过自主举办和参加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交流、竞赛,引导高职院校教师聚焦学生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开展教学,积极构建和完善相应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岗位任职的需要。
(三)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把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基本保障,把产教融合作为职教的基本理念,并以此建立起完善的以产教融合促进职教发展的机制体制。这意味着,产教融合在高职教育中必须制度化、常态化。这是高职院校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政策依据。传统的高职实践教学虽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与厂企的实际需求联系并不紧密。要改变这种状况,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必探索建设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在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指导下完成实习、实训任务。
四、改革完善考核制度
改变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改变过分注重理论考核的传统做法,坚持以能力考核为主,设计多元评价考核体系。
(一)在考核内容方面突出操作性
建立以岗位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考核内容,突出对运用知识和技能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的考核。既考知识,更考技能和素质,使学生更充分理解应当学什么、怎么学。
(二)在考核方法上注重多样性
采取笔试、口试、技能操作,设计制作、撰写调研报告等形式,或采用无标准答案的开放性试题,考核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制度设计上注重科学性
确立课程结业考核与过程考核的考核制度,课程成绩包括课终考核与过程评价成绩两部分。同时,制定完善考试考核办法及有关细则,建立考试分析制度,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以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并促进教学工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蓉容. 论多媒体教学的缺点及应对方法[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129.
[2]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6-28.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以及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品种和数量的增多,导致职工中毒、致癌或诱变的现象越来越多。男女职工在类似的接触中因性别不同引起健康上的不同影响,就生殖系统而言,已知多种职业危害对妇女的月经和生殖器官均有特殊、严重和长期的影响。女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到生产,而且影响到生育,甚至影响人类的发展和未来。
一、女职工安全卫生状况分析
目前,有些企业单位尤其是某些非公有制企业中存在较多的女职工劳动卫生的保护问题。《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有78.5%的妇女在经期没有受到特殊保护;40.1%的妇女在孕期没有受到特殊保护;25.6%的妇女在哺乳期没有受到特殊保护。尤其是较早期的企业,而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就更加微乎其微。具体如下几点:
(一)加班加点现象严重影响女职工的健康
企业到了生产旺季或为赶订单,特别是一些三资企业,要求女职工加班加点,虽然多数企业能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发放加班工资,但也存在严重违法现象,如某企业女职工连续加班3、4个月,没有休息日和加班费,有的企业一天一班工作7小时,但其间只有20分钟吃饭时间,10分钟集体上厕所时间,而且一周只休息一天。还有的企业一天工作12小时,大大超出了女职工承受能力,严重影响了女职工的健康和休息,甚至引发职业病。
(二)经期、孕期、哺乳期没有特殊保护
月经失调是化学物质对女性影响最常见的现象。目前,已知影响女性月经机能的化学物质已有70余种,这些物质都是女职工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如苯、甲苯、二硫化碳、三硝基甲苯、有机磷农药、硒、甲醛等物质,可使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持续时间改变,甚至发生闭经;接触苯、甲苯作业的女工月经出血量增多,甚至持续性出血;氯丁二烯、铅使女工经血减少;苯乙烯和橡胶作业的女工以及长期接触消毒剂环氧乙烷的护士,妇科疾患明显增多。月经失调还往往是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
女职工接触的某些化学物质具有胚胎毒性,可损伤卵细胞,抑制受精或导致不孕,使胚胎发育异常而出现胎儿畸形。如职业性接触铅、汞、镉、砷、氯丁二烯、染料的妇女,其不孕的可能性增高。毒物进入母体后,干扰胚胎或胎儿的正常发育,结果引起流产或早产。在妊娠的三至八周是胚胎器官的形成期,对毒物最为敏感。有人认为儿童发生肿瘤,多半是由于在胎儿期曾接触致癌物质所致,二乙基己烷雌酚是目前唯一被证明对人类有经胎盘致癌的物质。
许多毒物可自乳汁排出,如铅、汞、溴、砷、苯、尼古丁、二硫化碳、三硝基甲苯、氯丁二烯等,乳汁排毒使乳儿中毒,在我国母源性乳儿铅中毒已屡见不鲜。
按照有关规定,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高空、低温、冷水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但一些食品企业招收了大量的女工,还是要求女工月经期在低温、冷水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对一些痛经特别厉害者不能上班的则按旷工计算。已怀孕女工初期没有减轻劳动强度,后期还继续值夜班,而产前的两周回产期不发放工资。
(三)女职工卫生设施普遍匮乏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对企业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浴室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多数企业没有女职工浴室。有的企业仅因为女职工太多不好管理,曾发生过物品丢失而把本来有的浴室也关闭了。女职工厕所的蹲位少,不能满足高峰时需要。而很少有为孕妇提供休息室、哺乳室。
(四)女职工生育费难以落实
多数企业给女职工投了五项保险(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但一般只限于本地户口。女职工生育费用报销普遍偏低,仅有很小部分的企业能给女职工全部报销生育费。那些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职工看病需要负担的费用就更多,而企业往往以各种借口拖欠不报或只报部分,特别是对涉及女职工特殊利益的健康检体和孕期检查费用往往难以落实。
(五)女职工产假后不让再继续工作或被变相解雇现象突出
企业倾向于招收没有家庭负担的“青春期”女性,而企业与女职工每年一签劳动合同又使企业对用工掌握了主动权,一旦女职工开始休产假,部分企业就不再与其续签合同,不负担休产假女职工的基本工资。
调查中还发现有的企业将女职工法定产假后的每天哺乳时间累计,除以每天工作时间,折成天数加入产假,当女职工修完产假后,原有岗位已被顶替,企业以无岗位为由将其列入富余人员,待合同期满后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往往面临生育后即无工作的处境。
(六)工作环境差,保护设施不足
工作场所噪声严重超标,通风不畅,氧气不足,影响怀孕女职工的胎儿的健康发育,甚至流产;粉尘浓度太高,长期吸入引起各种肺病,女职工接触各种有毒的物质如苯,铬等时,没有采取与效的防护措施,造成有毒物质中毒事故;对电离、非电离辐射等“隐形”有害物质,和在接触振动作业时,都没有最基本的防护措施。这些严重影响女职工身体健康,也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
二、应采取的措施
(一)企业、工厂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女职工安全卫生进行比较全面的保护,进行女职工的五期保护
(1)经期保护
经期女工虽可照常工作,但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因为冷水作业会促使盆腔过度充血,引起月经过多或长淋经期。应禁忌月经期女工从事食品冷库内及冷水等低温作业。应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女工卫生室不仅是经期必要的保护措施,也是配合妇科的治疗,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从事高空、低温、冷水、野外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应暂时调做其他工作,或给予公假一至二天。对其他工种的女职工,月经过多或因痛经不能坚持工作的,经医疗单位证明,给予公假一天。
(2)孕期保护
女工怀孕期间,身体的各系统负担增大。如妊娠早期的妊娠反映,妊娠后期的行动不便,使女工劳动能力受到影响。孕期的女工生理机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子宫增大,体重增加,能量消耗增加,对氧的需要加大,肺活量上升,从而比平时吸入毒物的机会增多。而此时女工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到下一代的身体素质。因此对怀孕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从事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从事经常弯腰、攀高、下蹲、抬举、搬运等容引起流产、早产的作业的女职工、经医疗单位证明,应暂时调做其它工作或酌情减轻其工作量。对怀孕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加班加点,其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算作劳动时间,并扣除相应的劳动定额。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给予工间休息一小时,并扣除相应的劳动定额,上班确有困难者,其工资不得低于百分之八十。
(3)产期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女职工的产假不得少于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怀孕三个月以内流产的女职工,根据医疗单位的证明,给予二十至三十天的产假;三个月以上七个月以下的,产假四十二天;七个月以上的,产假九十天。产假期满恢复工作时,允许有一至二周的时间逐步恢复原定额的工作量。企业、工厂不得扣发女职工产期的任何工资。
(4)哺乳期
女职工在哺乳期内,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上班有困难者,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休半年的哺乳假,工资不低于百分之八十。女职工较多的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自办或者联办的形式,建立有专人管理的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待设施。
(5)更年期
应向女职工介绍更年期的生理知识,设法使其消除顾虑,树立信心,注意劳逸结合,以乐观态度对待这一生理过程。
(二)改善女职工劳动条件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除尘
对有粉尘产生的作业场所应采取防尘治理措施。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等八字防尘措施经验,其主要内容是:
1)革:是指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经。如采用机械化、半自动化操作;用石灰石砂代替石英砂造型;用钢珠代替石英砂喷砂等。
2)水:就是湿式作业。
3)密:就是密闭粉尘发生源,防止粉尘飞扬,即对粉尘发生源尽量采取密闭措施,操作口尽量小些、各密闭门窗管道连接处要密封严密。
4)风:就是通风除尘,对发生源尽量采取局部抽出式通风,就地排出产生的粉尘,尔后通过粉尘沉降室、离心式沉降器等除尘净化装置,然后排入大气。
5)护:就是加强个人防护,工人操作时戴防尘口罩。
6)管:就是加强个人管理,建立清扫制度,定期检查防尘设施,保证运转正常。
7)教:就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安全操作规程和防尘知识。
8)查:就是检查防尘工作,如经常检查防尘设备及其效果、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对粉尘作业工人实行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矽肺病人,调离粉尘作业等。
(2)防毒
在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主要经过呼吸道、皮肤进人人体而引起职业中毒。
根除、控制职业中毒必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1)根除毒物.在生产工艺中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是最理想的措施。2)控制毒物逸散。降低空气中毒物浓度使之低于最高容许度。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过程,最大限度减少劳动者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机会,采用抽风除毒措施控制毒物逸散。3)个人防护使用防毒口罩与防毒而具:设置涮、浴室、更衣室及相应的盥洗设备、洗眼设备等。4)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与维修,特别是化工生产中防止跑、冒、滴、漏现象。要定期监测作业场所至气中毒物浓度。5)定期进行接触者的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3)防辐射
日常工作中要防护的辐射主要有放射、电磁、紫外线辐射。
女职工尤其是孕期女职工要特别注意防止各种辐射对胎儿产生不利的影响。尽可能不要长时间暴露在各种辐射中,穿防辐射服,企业管理部门应进行暂时性调换孕期女职工工作,使孕期女职工远离辐射工作场所,减少其接触辐射的机会。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放射防护基本措施:
①控制辐射源的质和量。在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辐射源的活度(强度)、能量和毒性,以减少受照剂量。
②外照射防护:基本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③内照射防护:基本方法有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等综合性防护措施。
④放射卫生防护管理。严格执行国务院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防护条例》。做好从事放射工作单位的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放射卫生防护、监护、监测等工作。
2)电磁辐射防护措施:
①场源屏蔽。以金属薄板将电磁波场源包围。将电磁能量限制在规定的空间里,阻止其传播扩散。
②距离防护。由于电磁辐射源所产生的场能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应在不影响操作、使用的前提下尽量远离辐射源。
③屏蔽工作地点。将工作地点以金属网或屏蔽材料包围,阻止电磁波进入工作地点。所有屏蔽设施必须有很好的单独接地,使产生的感应电流迅速导人大地,以提高屏蔽效果。
④个人防护。正确使用防护屏蔽服、防护帽、防护眼镜等。
3)紫外线防护措施:
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焊接,合理使用防护用品,佩戴专用的防护面罩,防护眼镜及适宜的防护手套。焊接时不得皮肤,焊接工作时应使用可移动遮挡材料屏蔽操作区,以免其他人员受紫外线照射。
(4)降噪
1)控制噪声源。控制或消除噪声源,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一种方法,如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高噪声的设备等。凡工艺过程允许,其配置的噪声源应移出生产场所或采取隔离措施。
2)控制噪声传播。阻断和屏蔽声波的传播,减少传播中的声音能量,主要采取声学处理方法,如吸声:在工作场所内挂吸声体,吸收辐射和反射声音,使噪声强度减低;隔声:利用隔声材料做成隔声罩、间、屏,将噪声源的包围。阻断噪声的传出或传人;减振:采用阻尼等措施减少振动噪声;消声:运用消声器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
3)个人防护。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一项有效措施。常用的有耳塞、耳罩、帽盔等;卫生保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采取防护措施;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应离开噪声环境。
(5)振动的防护
振动对女职工特别是孕期女职工有很大的危害,对振动的防护主要是减少和避免接触振动作业、特别是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生产人员所造成的损害。对于振动的防护关键在于改善工作条件,加以液压、焊接、粘接等工艺代替铆接;改进风动工具,采取减振措施,设计自动、半自动式操纵装置,减少手及肢体直接接触振动体。也可以对操作人员实行轮流工作制,使其得到工间休息;冬季室外作业地点应设取暖休息室,根据保健要求限制接触振动总时间。给接触作业人员配备防护用品,如使用防震、保暖手套、防振垫等,以减少振动对人体的作用。做好就业前的体检和就业后的经常性体格检查,早期发现职业禁忌症,并及时调离振动作业岗位。
(三)社会从各方面加强对女职工的维权保护
(1)工会等相关的部门加强监督
为更好地开展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工作,工会等相关部门可以帮助企业做好女职工权益保护工作,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三资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工作机制。并抓住时机向企业经营者和女职工广泛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使她们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实现劳动关系法制化,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与女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明确女职工的各项权益并且明确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内容。要考虑女职工的实际情况,在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内容、劳动合同解除条件等方面禁止约定侵害女职工权益的内容。
(2)劳动保障部门增强行政维权力度
在审查和鉴证劳动合同时,对女职工的劳动合同要重点审查有无侵害其权益的条款。劳动合同签订后,要切实履行各项条款,切实保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要及时纠正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劳动监察机构要重点查处在女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强迫女工超强、超时劳动,违反男女同工同酬原则,雇用女童工等严重违法行为,对违反规定的责任者和有关单位要依法给予处罚。要及时、公平地处理涉及女职工的劳动争议案件,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3)女职工本身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女职工要积极参加各种安全卫生讲座、培训等,了解保护女职工的各项法律法规,认识作业场所中具体的对自身会有危害的种种情况,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健康。
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培养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型专门人才,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加强教学基本能力建设,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促使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效对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和企业双方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一、“校企合作”运作模式
1、‘校企合作’的本质定位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或动手型人才的教育,是促进学生迅速适应社会、快速就业的教育。
但它不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的教育,传统的工匠具有社会实践本能,很多事都能“自然”做成,但因相应的知识道理懂得较少、或不透彻,就从道理上不一定让人感到最合理。
职业教育,就是把知识融入实践、把教育融入社会,让人人都既会做事、又懂其中道理,更能从做事中讲出道理,从而提高做事效率,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
校企合作就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最佳手段。在校企合作中,学生以半工半读或工学交替形式参与“教学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校企合作’的意义所在。没有‘校企合作’的教学实习,职业教育跟普通教育和应试教育就没有区别,素质教育也就会流于形式主义。
2、‘校企合作’目标定位
在‘校企合作’的总体框架下,设立教学专业部,每个有条件的专业部建立一个生产实训基地或者企业。
学校为各相对独立的基地或企业提供场地、设施设备和后勤服务并实行宏观调控,鼓励教师和学生自主创业。
各专业生产实训基地或企业原则上由各专业部部长和班主任老师负责经营管理,学生在读期间或者毕业后可直接参与各基地企业的承包经营管理。
基地或企业内部设立教育科研机构和生产实训机制,实行校企一体化和教学一体化。科研成果为各专业共享,生产创收为学生、教师、学校三方分享,逐步实现职业学校教师和学生身份地位的转变,使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成为企业老板或经营管理者,从而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二、电子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
我县每年招商引资开销上百万,招商引资实属不易,而创办、经营一个企业更是艰难。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起来的实训基地或者工厂企业,不能轻言放弃。放弃了它,就放弃了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条件和一大特色,对学校发展极为不利。
学校电子实训工厂两年来的生产实习实训结果是:学生实训受益,校企盈亏持平。一度出现的校企合作危机,其根本原因是管理体制问题。 2012年学校将实行新的管理体制:
1、教学实训体制
参与电子工厂生产实训的必须是机电专业学生,其他专业学生原则上不能参与该厂的生产实训活动。
2、教学管理体制
电子实训工厂由机电专业部负责经营管理,专业部长和班主任是企业的主人。谁担任厂长车间主任以及如何经营管理由该专业部自行决定,在生产实训期间,学校对工厂经营管理者给予评优晋职优先考虑。电子实训工厂的主管部门是学校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工厂负责管理者直接联系校企合作组织分管领导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内外联络协调。
3、工学交替体制
机电专业教学可分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两大板块。基础理论教学可根据学生“基本够用”原则,在保证总课时的前提下简化浓缩教材内容,建立教学实训包,将重要的知识原理嵌入实训课中,使教学重心由基础理论教学向实训教学转移。实训教学包含生产与科研两个部分,通过教学科研形成新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通过生产实习实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生通过获取生产奖励和劳动报酬,增强自身成就感。
根据教育部、财政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规定,学生的生产实习实训时间不超过12个月,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因此在教学与生产实习实训交替进行时,生产实习实训时间原则上与教学时间同步,每一届机电专业的生产实习实训周期为1年。
4、独立运作体制
电子厂实行学校主导下的自主经营管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电子厂可另立账户,经费结算由学校财务室统一核算。
5、自负盈亏体制
学校与南泰电子签订合作协议(机电专业部长和班主任参与),学校与专业部和班主任签订生产实训协议,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通过劳动竞赛和生产实训报告定期评估学生实训成果;在充分保障学生生产实训报酬的前提下,实行生产经营自负盈亏,学校只收取总收入15%的协调管理费。在生产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安全责任,承包经营的班主任教师承担70%,学校承担30%。
6、管理培训体制
2012年电子厂全权由学校负责生产管理,南泰电子只负责机械设备、耗材、订单、销售和技术指导。学校要提前选派教师到南泰电子学习生产管理流程,形成定期轮训机制,参训教师必须参与电子厂的生产管理,同时要负责学生的实习管理,“建立健全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档案,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学生实习工作的正常秩序,学校要定期检查实习情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第6条),最终实现教育者向管理者转变。
三、汽修专业校企合作运营模式
汽修厂的生产用工量不大,其运作管理相比电子厂较简单。
1、学校将汽修专业的设备和场地租赁给汽修专业部的专业教师或其他有资质的汽修部门,学校提供现行场地、现行设备,租赁方负责耗材费、水电费和经营管理,按时缴纳场地及设备租赁费,学校不参与管理,不参与利润分成,但汽修厂必须满足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实习实训需求。
2、汽修厂对外招聘技术员工,必须优先满足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就业需求。
3、汽修厂作为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个实习实训基地,汽修厂各方面经验成效必须列入学校办学成果。
四、机械数控及服装专业校企合作运营模式
(一)合作契机
1、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07号)文件要求,与中等职业学校签订三年以上期限合作协议的企业可以将支付学生的实习报酬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按实习学生占企业员工30%的比例计算,与学校合作每年至少要减免30%企业所得税。
2,依靠学校,可以承接来自教育部门的一些生产加工业务,特别是来自本校的生产加工业务。
3、合作企业无需增加建厂房和添置加工设备等成本开支,可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二)运营模式
1、学校以加工厂房、机器设备、水电供给和限量订单参股,占25%的股份,企业以耗材、加工技术力量和订单销售控股75%,分别成立以企业冠名的机械实训工厂和服装厂,主要由企业负责全面管理,学校校企合作组织机构选派1-2名干部参与管理。
九年义务教育是公民的素质教育。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及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比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大纲》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它改变了以往教材中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而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中学化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从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
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
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
从教学效果上看,素质教育的任务为大面积培养合格学生,应试教育侧重个别尖子学生而且多为高分低能,大面积学生不合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关系到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水平,关系到我国21世纪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转变观念是当前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为化学教师应当毫无例外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首先,要认真领会大纲。新大纲是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制订的,化学义务教材又是根据我国国情、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而编写的。大纲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本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等各个方面的联系。因此教师正确执行大纲,就能保证化学教学从单纯的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公民的素质教育,从只重知识传授转变到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从只重书本转变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只重智育转变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其次,要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制定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生学习情感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得以提高。
最后,加强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这是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二、化学基础知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突出观点的教育及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初中化学教材是按义务教育大纲编写的,它的体系是必学与选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为主与阅读和家庭小实验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比较科学的体系,使教材延深到了社会和家庭,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相联系,是一本进行化学素质教育的好教材。
因此,深刻理解大纲,钻研教材并且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通过一些定性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双基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用化学观点和化学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化学课的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可以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出发,深入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基础的化学知识,再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能力。特别是新大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比原大纲和教材在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方面适当降低,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适当拓宽;化学计算难度和数量上大幅度的降低,化学实验略有加强。这种变动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义务教育培养目标。
例如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除以碳、氢、氧、铁等金属和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为主,介绍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外,还介绍了空气、水、煤、石油、环境保护、能源、人体健康与化学的关系等与公民素质教育有关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比较零碎,庞杂难记,在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注意归纳和总结。如在学过H2,O2,CO2三种气体之后,可组织学生利用教材P.115的仪器,让学生选择仪器进行操作制取三种气体,这样从H2,O2,CO2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开始,对实验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及实验中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再通过实验复习H2,O2,CO2各自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现象及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再例如:可设计一组C,H2,CO三种还原剂实验对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系统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这样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促使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选的82个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对10个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8个选做实验和10个家庭小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为保证实验成功,还应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首先,应克服依赖心理,独立完成实验,必须自己拥有第一手资料,亲手做,亲眼看,用脑想,只有亲自参与,才能从成功中得到喜悦,从失败中通过总结得以提高;其次,应教育学生克服胆怯,怕失败、危险的心理,用科学家不畏艰险探求科学真谛的动人事迹教育学生,启发他们大胆实验;再次,还应注意向学生介绍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偶然现象,使他们心中有数,实验时踏实。
教学中应注意化学实验的教学,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使化学实验能力得以提高。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