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的阅读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必要性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一样,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学生都离不开阅读,不管是课外阅读还是课内阅读。据相关报道统计发现,目前,我国有大部分的高中生对阅读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其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参差不齐,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够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会读书,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感悟文章中的含义,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语文是一门知识面较为广阔的学科,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阅读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内涵,并且学会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积累文学素材,提高创作能力。
二、准确抓住高中语文阅读水平的标准
阅读水平标准是设计和实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依据,只有准确的抓住高中语文阅读水平的准则,才能够明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大多数教师在制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往往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考试要求来制定目标;有少部分教师,甚至没有教学目标,盲目的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使得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非常不理想,不仅浪费时间、资源和精力,而且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只有准确的抓住高中语文阅读水平准则,才能够准确的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进行定位。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供阅读片断,因此,教师可以从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片断作为阅读教学的蓝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照虎画猫,将阅读片断中的内容照搬给学生,而是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处理,即对阅读内容进行重组或者重选,并进行拓展及挖掘,至于重选什么,怎么重组,拓展多宽以及挖掘多深,这需要教师去参考高中生的阅读水平相关标准来确定。
三、尊重高中学生的阅读体悟
高中语文教师要想取得一个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成果,就必须提高高中生对语文阅读的体悟能力,下面笔者针对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体悟,提出以下几个方法:第一,问题式阅读: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将阅读方法教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阅读理解模式。譬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本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朱自清为什么说‘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呢”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的对整篇文章进行阅读。第二,探究式阅读: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属于该阶段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以及心理特征,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征,布置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探究阅读课题,使学生在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的过程中,找到探究式阅读课题的相关资料,由于探究式阅读课题的讨论内容较为广阔,因此,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所收集到的答案都不相同,通过探究式阅读,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从多层次、多方面的了解文章,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阅读模式。第三,体悟式阅读: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阅读体验大不相同,因此很容易对同一件事物产生不同的见解,这使得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会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阅读模式和阅读风格。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使用体悟式阅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去学习一些措辞比较优美的诗歌、散文以及小说,让学生自己去体悟诗歌、散文以及小说中的精华,在必要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阅读语感和阅读模式,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只有采取科学的阅读教学策略,才能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提出了两个提高语文阅读有效性的策略。第一,注重课外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重课内阅读,还需注重课外阅读。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选取语文教材之外的文章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蓝本,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阅读能力,还能使学生积累到更多的课外知识。第二,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通过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特的人格,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教师就必须指导学生将在阅读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写作中,因此,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和语文写作教学相结合。譬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中的“边城”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优美的语句和巧妙的写作技巧,并将这些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运用到作文创作中。
结束语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高中语文读本;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读本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举措,我国在2000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并发行了高中语文的新教材,即是指高中语文的教科书和相对应的高中语文读本,并且于2002年时,对其二者进行了修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首要学习的是课堂上的语文教材,但是由于教学计划中的课时有限,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因此,教材中课文的数量和教材中的内容也是有限的,这显然不能满足学生语文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要求,由此,课堂之外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高中语文读本正是在重视母语教学、学生大量课外阅读需求量的背景和要求之下诞生,可以说高中语文读本的产生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革新的必然产物。
一、高中语文读本的编写特点
(一)高中语文读本深化延伸课时内的教学内容
在高质量的教学要求下,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与有限的高中语文教材内容无法达到统一协调,这时高中语文读本就承担了一部分教学内容,其中不但包含了一部分有助于教科书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更有一部分对于教科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仅仅依靠教科书,并不能满足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理解能力和开拓知识面的需求,而语文读本的存在就能很好地弥补语文教材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它更加能够帮助学生避免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所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高中语文读本在编写时更注重与教材的结合,巩固教材内容的同时,侧重课外延伸的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内的学习,并满足课外阅读的要求。
(二)高中语文读本与教材共同作用
不同于传统对学生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在进行教学改革之后,教育体制展现更多的是学生个人的发展,更注重于学生自身锻炼其适应社会、适应生存的能力培养,因此,修订后的高中语文读本和教材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的,将课内学习的知识与读本的阅读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在阅读课外文章的同时,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自身的学习能力加以运用,进行自我的学习和锻炼,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加强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于高中语文读本和教材的共同作用,学生更容易将课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语感,提高阅读的兴趣,在教学中也会得到意外的成果。
(三)高中语文读本传承文化古韵
对于教学而言,不仅需要完成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将中国浓厚的文化底蕴传承下去,因此,语文不单单是一门学科,同时它也是丰富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而高中语文读本作为最直接的文化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着重于文化传承的考虑,其文言文的选择更是体现了古代文学作品的精华之处,加强学生的理解,在古代文学背景、体裁、常识等方面都有涉及,相比于以往单一的知识训练,更加侧重于学生的审美阅读,高中语文读本在加强学生课外学习质量、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文化传承的方面更是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也为学生加强文言文理解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言文教学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文言文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要。2003年出版的课程标准对于文言文教学也有涉及,除了对于文学鉴赏有着一定的要求之外,对文言文实际阅读的要求也有着新的标准。脱离教科书的限制,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要对教科书外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在修订后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文言文也有了新的要求,从侧面鼓励学生减少学习负担,将更多的精力用在阅读和理解之中,注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主体地位。而在高中语文考试大纲中,对于文言文的要求,也从传统的理解字面意思的考试形式逐渐过渡到文言文语言的深入感受和体会中去,由此不但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更增加了学生的文言文知识拓展量,从而使古典文化得到更加全面的渗透。
对于更好地完善文言文的教学行为,更新传统的教学思想,高中语文读本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高中语文读本的存在,打破了以往文言文学习中的“死教”、“死学”模式的限制,改变教师古老呆板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从根本上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学习方法,从“题海”中过渡到真正理解、真正体会、真正领悟的模式中,从而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钻研,将学生们的兴趣导向文言文的领悟之上,摆脱书本从一而终的单一形式,拓展文言文的知识层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自主能力,潜移默化地吸收文化精髓,领悟民族精神,增强自身文化底蕴,取得学习和教学上的重大突破,达到兴趣学习的目的。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读本中的文言文内容,与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内容相互呼应、相互关联,在帮助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提高自身文化底蕴和学习能力,做到内外兼修,真正掌握文言文的知识要点,使学生“乐学”、“好学”。
三、结语
高中语文读本是高中教学改革的一大创新理念,它为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学习和理解能力的延伸都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自我锻炼的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开拓学生的视野。因此,高中语文读本应当被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与高中语文教材相辅相成,那么,教师和学生都将会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关健词】高中;语文;衔接;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崭新的高中生活和学生以前的学习生活有太多的不同了。当务之急我们是做好初高中的有效衔接,减少初高中过渡时期的压力,帮助学生早日进入高中生的角色,为以后的高中学习打好基础。
一、两套标准的差异讨论
在认真研读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初高中课程标准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两个阶段的目标要求的基本内容不同:初中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高中课程标准则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造”五个方面提出发展要求。不难发现,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偏重积累,而高中则偏重积累基础上的运用。
(二)从培养目标看,初中语文《新课标》“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标》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因而“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任务。
(三)从阅读能力看,初中语文《新课标》“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而高中语文《新课标》“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效果。对阅读材料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透过表面现象理解由此反映出人们观念上的差异和变化”。
(四)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层次由初中的理解层提升到应用、鉴赏的高度,要求“文本对话”深入读者内心世界。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如现代文阅读方面:①阅读方法上,由初中“熟练运用略读、浏览”,到高中“能根据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②理解方面,由初中“理解主要内容”到高中“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③分析评价方面,由初中的“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到高中的“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④鉴赏方面,高中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二、对高一新生的心理和方法指导
在第一课上我先从初高中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两大方面向同学们说清楚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区别,以期对高一的新生作出有效的心理和方法指导。
(一)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的基本内容不同:初中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高中课程标准则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发展要求。由此可见高中语文学习特别注重整合、积累以及运用。
(二)从培养目标看,初中语文《新课标》:“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标》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因而“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任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三、对高一新生进行课堂教学的方法讨论
通过以上的简单比较,我们要让学生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但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为此本人对我们的高一新生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抓好课堂
因为课堂是语文学习的生命线,比较初高中在阅读能力、思考深度、方法积累、语言表达、文言积累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高别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那么课堂上的学习交流就显得特别重要,同时高中语文的课堂要特别注意学生阅读思考的之后自我体悟和唤醒,指导学生学会关注更为广阔的世界,而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我们课堂的引领。课堂的确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缺失了这一块阅读、体验、提升的地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就无从培养和提高。所以我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倾尽全力投入课堂,让自己在阅读和思考中获得不断地成长,从而切实把提高探究能力落到实处,实现初高中的有效过渡,让自己可以在以后的阅读中劈波斩浪,化解一切难题。
(二)做好积累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石,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如果说初中的积累是语文知识的一种呈现和聚集,那么高中的语文积累工作就是一种质的飞跃。高中的积累之后还要我们会灵活运用积累的内容,当我们积累的时候特别要关注我从中学到了什么、体悟到什么,关键是在表达的时候能把他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作文表达变得生动和活泼起来。当然,在积累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指导学生关注初高中语文教材的衔接的方面,这是一个连接初高中的有效回顾过程,更是一次更高要求的积累过程。
(三)加强阅读
我们发现,我们在高中语文阅读上取得了很多成功的范例。主要的转变在于改变以往高中语文教师在课程讲授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边听和记笔记,这样的被动的局面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都得到了转变,改变了高中语文传统教学理念。主要改变体现在有以往注重学生阅读知识的传授,向主要培养学生的具体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上发展;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上主要是设计好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具体课程环境中去学习,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的局面;让学生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去体会、去思考,教师不再给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改变以往全班一个模式的教学困境,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和社会需要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教学模式转变;加强了对学生语文的人文精神培养,对学生在高中语文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相互联系,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转变
我们所研究的就是要对过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合理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一些适合高中语文阅读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明确表示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大力发展学生主导性、自主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语文阅读中的内容,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因为高中的年龄和心理的结构已经接近了成年人,在一些问题的思考上有着自己的看法,教师要抓住这些生理和心理结构,多对课程环境进行设置,让学生主动来参与到高中语文阅读的知识中来。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方式,在课程设置上要多设置一些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与别人合作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学到一些社会生活经验,让学生多体验实践的意义。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教学改革明确提出来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这一转变主要是体现在要改变以往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权威地位,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课程上要做到以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对老师的人格魅力的认同,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课程中尽量多体现一些人格魅力,主要是体现在教师的爱心、教师对语文知识的热爱、教师的内在美等方面。教师在自身的角色上做到学生兴趣的引导者,学生知识体系的指导者、学生困难的帮助者,在阅读课程教学中做到多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并且让学生以合作方式进行,教师给与适当指导,教师也可以适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作为一名参与者的身份。
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特性的转变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 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99
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语文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通过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但是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实现。为此,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改变语文教学思想、语文教学方法,调动一切因素提升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明确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有效实施语文教学和评价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效果,为此需要教师明确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具体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语文阅读教学生本原则。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认识到教学对象的行为主体是高中生,目标的确定要仅仅围绕高中学的学习需要,比如在《荷塘月色》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有一点是“教师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作者创作的情怀”。在《雷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有一点是“通过课文绘制的故事情节发展进一步把握戏剧冲突。”
二、语文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信息加工教学策略
现代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价值是通过课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知,即现代文阅读教学重要任务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选择、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为此要求教师在信息处理加工中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现代文阅读文本内容较长,想要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师需要快速阅读文本信息,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阅读信息供学生细细品味和鉴赏。比如高中人教版必修小说单元安排了三篇小说,这三篇小说的文章篇幅都很长,其中《边城》主要选择了小说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一共21节。为了透过这21节内容了解翠翠、傩送、天宝的人物特点,感受到湘西文化内涵,教师需要先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从中选择有用的信息高度概括小说的内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信息加工教学方式,确定“用200字概括小说内容”、“找到文章描写环境、人物心理和对话的句子”两个教学目标。
(二)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
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适合篇幅较小的散文和诗歌阅读教学,针对篇幅长的现代文阅读教师可以选择文选的一部分应用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其中阅读和思考结合教学策略中的读指的是对文章内容和精确语句的感知,从而感受作者创作的情感。思考是指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和语言特色。以《沁园春・长沙》教学为例,教师让学生在两分钟时间内阅读全词,了解词的上阕和下阕所写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上阕和下阕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出上阕是写景,下阕是抒情。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全词内容之后,教师选择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词汇“独”、“尽染”、“竞”等,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深入理解这些词语的内涵,谈谈自己对这些词语用意的理解。这种教学安排体现了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在了解词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字句的推敲进一步把握全词的思想感情,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实现了多样化发展,要求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营造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其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新型学习方式,具体要求教师结合现代文语文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实际,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各个小组的学术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在一般情况下,比较简单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需要学生进行分组自主学习,而对于一些有一定理解难度的语文教学内容则是需要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比如在学习《祝福》的时候,对于主旨的理解,学生受个人经历的限制无法深入理解小说主旨,遇到了阅读难点。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祥林嫂的死应该谁来负责?”之后学生经过小组探究得出了是封建社会导致了祥林嫂的死,加强了对小说主旨的理解。再比如《荷塘月色》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学生受年纪的限定对人、事的思考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加上学生对鲁迅那个时代了解不够,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教师需要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学生基本了解《荷塘月色》内容之后,教师提问学生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了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师为不同小组的学习提供不同学者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让学生划出文章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并结合学者的研究把握文章的内涵主旨。
(四)体验教学策略
一切知识都来自于感知,学习的体验也是学习过程的一种体现,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实施能够让教师更好的实现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具体表现为通过一定情境的创设来还原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小说和戏剧的学习,文章中会涉及大量的人物对话,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分组、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文本内容的感受。比如对于抒情性的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渲染和背景氛围的创设再现课文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比如在《雷雨》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出自己喜欢角色的语言和描写这个角色的语句,通过反复的阅读和分析感受戏剧刻画人物的语言特点,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感受到人物形象。应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进行《雷雨》教学的原因是在文体上,戏剧本身是一门舞台艺术,会应用到丰富的语言台词和动作刻画人物,向读者展现社会现实。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戏剧这一文体的特点。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提升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需要开展系统化、有针对性、科学性的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更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内容,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改革
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语文教学改革声势之大,可以说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几乎所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否定旧的教育观念,批判旧的教学方式的同时,都试图从更深层面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探索适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的教改之路。并且有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必须承认,语文教学中久已存在的高耗低效现象仍未有实质性改观。
1.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困境分析
1.1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而此类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也会影响到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导致学生在教师的满堂灌的教学中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经常溜号,甚至有部分学生想要放弃语文的学习,导致学生语文学习非常被动,长此以往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与高考的成绩,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
1.2教学内容单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教材是几年一更新的,其中很多的教学内容已经不适用于学生的学习,很多知识已经陈旧,加之汉语也在不断的发展,而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单一,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已经被社会所淘汰,学生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与社会无法接轨,进而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1.3学生语文基础差,学习效率不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学生语文基础差,学习效率不高的困境。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以及初中阶段没有高度的重视语文的学习,加之随着学龄的增加,语文知识的难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导致很多学生基础过于薄弱,在实际的学习中无法高效率的掌握语文知识,甚至部分学生有放弃语文的想法,严重的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2.新课标实行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转变的必然性
新课程改革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盎然生机 ,带来了新的活力。因为新课标在指导思想上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要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难能可贵的是,新课标从高中生的角度出发,要求教材编写要适应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3.解决方法
3.1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应确保教学情境始终以语言生成为根本、以思维为中心,并基于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为其创设各类与实际生活较为贴近的课堂情境,在生动而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融入听说读写以及字词句篇的各部分训练。学生能够由此融入课堂情境,并始终保持高度的参与积极性,而在对语文学习带来的成功喜悦与乐趣感不断有所体验后,学生自身关于语文阅读的认识必然会有质的改变,从而更有利于其掌握语言知识,并不断发展自身语言能力。从这个层面来讲,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情境应着重表现出“语味”,使学生语言素养在根本上得到提升。因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通过各类课堂情境的创设来促进学生实现多方面的发展是极为必要的。课堂环境与氛围富有情味、趣味与语味会促进学生在心理、情感、思维和语言方面与课堂产生共鸣,学生能够在主体活动与现实环境二者交互作用以及和谐统一中实现自身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良性发展,整个课堂也会由此变得趣味盎然,并富有生命活力。
例如在戴望舒的《雨巷》一章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先提出一个普通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今年秋天的天气怎么样?学生则会七嘴八舌地回答出各自的感受,当然“阴天”、“多雨”这两个答案是出现频率最高的。
教师可由此向文章过渡――阴雨天里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湿漉漉的,对于人们来说,雨在很多时候总是意味着不可名状的忧郁和哀伤,而普通人很少能够准确把握这一种微妙情绪,但是戴望舒――“雨巷诗人”则成功地把握住了这一种情绪。由此,教师通过由生活情境向课文内容的成功过渡而顺利完成了课堂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展开描述与讨论,继而引入课文阅读。学生由此对语文文本阅读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课堂阅读效率。
3.2与文本对话,探寻文本意义。阅读并非是简单的阅览文字,而是为了在文本中对生命与生活有所体验,并对世界产生不同层次的认知,所以就阅读自身来说,其间必然存在对话交流这样一个过程。作为信息与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文字本身既富有传播力,更承载了文章所赋予的各类信息以及内涵。简而言之,文本的字里行间都包含着作者的个人情感、际遇和人生理念等内容,更是对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一种折射。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不能单纯地浏览文字,而应对其中蕴含的多彩多姿的生活体验、生命感悟、思想内涵以及人文精神进行品位和探究,与文本展开对话,并在不断的对话中提高自我认知,实现飞跃。
因而,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不仅仅是把握其中的意思,通过阅读与学习实现与作者和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实现文本二次建构以及自我的全新建构更为重要。
3.3拓展阅读视野,培养学生阅读技能。在当前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方面,一部分教师仅仅对基本阅读方法教学较为重视,而对课堂拓展阅读的探究不足,这是不可取的。拓展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实现对文本进一步的理解,更能使其课外学习生活更为丰富多彩。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拓展阅读教学。
一、准确定位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教学,我们通过网络技术应用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教学定位。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了解网络下语文阅读的特点。网络阅读是一种依赖互联网发展并借助多媒体技术获取信息和构建知识的创新型阅读模式,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更加方便且成本低。网络技术下的阅读能够实现在阅读过程中的有效互动,阅读内容也趋于丰富和开放。教师在准确定位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网络技术并不是教学重点,我们需要把控的工作重点是阅读教学设计。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推广,我们克服了很多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无法实现的目标;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符合高中生的兴趣发展,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教师指导下形成独特的阅读习惯。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全面分析教学流程,根据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特征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以及其他网络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直观形象地为学生呈现知识,引导学生快速掌握阅读技能和方法,构建网络环境下高效的高中语文阅读课堂。
二、实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网络技术的整合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强调网络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并逐步将其变成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促使其在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发挥极大的应用价值。因此,必须要将教学与网络技术整合起来,这样不单可以突破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局限,也能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参与阅读活动。
开展网络阅读课程是实现二者结合的有效方法,这样的新型阅读课程模式需要将网络教室以及网络资源作为依托,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平台。第一,在网络阅读课程开展之前,教师必须做好硬件和软件准备。硬件准备主要包括为学生的网络阅读学习提供设施齐全的网络教室,使学生拥有自主阅读的空间。软件准备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使得学生对网络阅读课程的目标、要求等有全面认识,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接受能力。第二,教师要努力提高网络阅读课程的实效性和目的性,加强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分析,科学选择教学资源,优化自主学习设计,在阅读课堂中将专题阅读、自主阅读、拓展阅读结合起来,为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极大的便利。例如,在学习完阅读课程《老人与海》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网络技术查阅更多海明威的作品,使得学生对海明威有更为深刻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作者感情基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想内涵。
三、优化设计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流程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困境;对策
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是一个不可缺的整体,它的地位也极其重要。学生通过学习散文,既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还能对文学鉴赏得到独特的见解,在不断的学习中能积累到很多知识。在情感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审美观,还能实现美学教育。所以说高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散文阅读。
一、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困境
1.散文教学模式的盲目性
目前,各所高中都在进行散文教学改革,但很多都是盲目的,将文本割裂开来,设置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去分析,这对于学生学习散文不利。例如,教材中那些通俗易懂的内容,能够实现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学生也能够被散文的美感所吸引,就不需要为了改革而改革,过度分析,破坏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性。
2.对文本解读的忽略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本身的教材不予解读,让学生对文本知识置之不理,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认为这样就是在灵活地运用教材,是在让学生接受新的学习理念。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文学作品的意义理解必须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出发,不能漠视文本自身的存在价值。”那些文学作品都有自身的意境和意义,它既科学又人文。不是任由学生凭自己的想象力想怎么说怎么理解都认为是对的。创新要抓,但不能误导,不能曲解文本自身的意思,不能把那些虚浮、轻率的缺点带到学习中来。
教师应该以文本知识为重点,以课外书为辅导,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精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准确、严密的思维能力,带动学生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好书本知识。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方式
1.注重对高中生散文阅读主动性的培养
在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从多个角度采用新颖的形式,来表现散文的基本特征和它独特的优美之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散文在文体风格、题材内涵上的与众不同,以此来实现对散文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高中生散文阅读中体会到的情感和意境,转化为对散文阅读的原动力。还可以通过视频、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方式,适时地营造出与阅读的散文相关联的教学场景,借此也可以很好地提高高中生散文阅读的积极性。
2.引导高中生抓住散文要领,把握中心内容,高效进行阅读
散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题材形式,自然也具有其独到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在散文阅读实践中,引导高中生在进行散文阅读时,明确散文阅读的要点是什么,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和它的表现形式。这些都属于散文的阅读基础点,而散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也是以此为基调来展开的。只有在进行散文阅读的同时,注意和注重了这些重要的散文阅读方向,才能有效地对各类散文展开阅读和学习,也才能提升高中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3.注重培养和形成高中生对散文阅读的个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学生在阅读上的个性化培养,并以此来激励学生有效、持续地进行阅读学习。为了实现这一学习目标,我们首先要利用散文本身固有的优美意境,来培养学生自身的丰富情感的展示。只有在阅读中融入自我的情感,才能对散文内容本身形成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去对阅读的散文进行梳理,把握其主要内容,秉持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原则,积极加以理解和运用,并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与阅读内容相适应的思考类型的题目。通过师生互动、讨论交流,不但可以加深高中生对散文阅读的理解,还有助于形成高中生对散文阅读的个性化见解。这既是现行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提高学生散文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掌握散文学习与理解的积极性的方式。
高中生的语文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抓住散文阅读的要领,鼓励学生自主地多读一些课外书,在教学中形成一套个性化的阅读模式,以此来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语文散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任艳红.刍议高中语文学科走出阅读教学困境的方法[J].才智,2013(17):67.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对话
随着目前我国新课改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研究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然而就当前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开展现状来看,其中依然普遍性的存在着多个方面的问题情况,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对话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来找出更加高效化的对话教学策略,以期能够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一、对话教学的内涵
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作为教学基础、教学引导,以及教育目的的新型教学方式。和傳统的接受式教学及灌输式教学是互为独立的。对话教学同样也是目前我国新课改过程中所重点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无论是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还是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价值。因此,关于对话教学的定义可总结为:对话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基于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通过语言及非语言形式来进行思想体会与知识学习的双向互动式交流,旨在实现师生间充分沟通与理解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角色定位不准。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由于对“对话理论”理解程度不深,而使得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常会出现缺席情况。在当前新课改的推行过程当中,这种情况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时有发生。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而将课堂完全交由学生,全程不参与学生的课堂讨论,这无疑有矫枉过正的嫌疑。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其有时为了彰显自身的与众不同,而不免会在价值观上出现一些错误;甚至有学生认为阅读教学完全由自己做主,而开始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对于这一方面的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视。
2.对话能力不足。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开展对话教学,其较为特殊的一点即体现在对话是要通过语言形式来开展,对于语言内涵的理解必须要认真倾听,才能够准确了解到表达者的思想与意向,并进一步确保对话能够继续开展下去,实现有效对话。然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会认为学生的思想是不成熟的,所表达出的内容也没有多大的价值,因此不太会主动去倾听学生的想法。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一旦出现偏离,教师便会打断学生的发言,并视图引导学生靠近所谓的正确答案;或者是教师也听取了学生的回答,但是作为一种被动型的听取,并未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与分析,未能够与学生开展有效对话。
3.小组讨论不当。在常见的课堂讨论环节,往往是老师提出小组讨论要求后,学生前后两桌围在一起,按照课堂话题展开讨论,而在讨论过后,老师让每一组学生派出一名代表表达本组的讨论结果时,学生一张口往往就是“我认为……”。可见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都是你一言我一语,并未分工合作,共同解决所讨论的问题。
三、应对策略
1.合理定位角色。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其最为核心的目的即为引导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自主性阅读,这也是加强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据此也表明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所发挥出的作用价值至关重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教师角色的科学、合理定位,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确保语文阅读对话式教学方式的有序开展。在确保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师所发挥出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错误的价值观,教师要予以正确引导,向学生指明大致的正确方向,教给学生高效学习的方法,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能够达到内化效果。
2.提升对话能力。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对话式教学,教师也从传统的知识垄断者角色,转变为了组织者、领导者与促进者的角色。新课改的实施也要求教师需从内在出发来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以便更好地开展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应当打破传统的权威固化思维,学生主动倾听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开展平等、民主的沟通交流,尽可能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同时又能够将自身的观念与学生进行分享、讨论,在双方的平等对话过程中达到高度融合,促使学生取得全面发展。因此,在开展对话式阅读教学时要求教师本身要先学会倾听,只有具备有良好倾听意识的教师,才能够提升对话能力,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3.合理开展小组讨论。开展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核心目的,即为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学会与他人如何进行沟通交流,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逐渐掌握相关方法与技巧,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思想意识。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讨论时,应当确保小组成员之间能够达到良好的组织性,将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加强小组成员间的沟通与协作。同时还可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随机更换,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担任一段时间的小组长,培养学生的领导、协调能力。教师在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存在争议的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要避免出现讥讽、嘲笑持不同意见的学生。
总而言之,随着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也开始更加广泛的采用对话教学方式。但同时也应当认识到,目前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对话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不足,尤其是以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确、对话能力不足、小组讨论不当等问题最为普遍。对此,本文进一步就提出了合理定位角色、提升对话能力、合理开展小组讨论等措施。最终希望借助于本文的研究工作能够为有关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赵益香
【参考文献】
[1]张颖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4,(7).
[2]郭小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考[J].速读(上旬),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