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镇卫生院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乡镇卫生院年度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卫生院年度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镇卫生院年度工作计划

第1篇:乡镇卫生院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根据全省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工作座谈会精神,为确保按时完成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债务化解任务,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现就做好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按照“按时完成化债任务,坚决制止新债发生”的总体要求,各县区人民政府于2013年8月31日前全面完成辖区内审核认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任务。

二、化债主体

按照“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各县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负总责,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实施。

三、化债范围

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各县区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长期债务。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7月5日形成的债务,各县区自行进行化解,不纳入中、省、市财政补助范围。

四、实施步骤

1、市医改办根据审核认定的债务总额与各县区医改领导小组签订债务化解责任书,各县区政府承诺在2013年8月31日前全面完成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任务。

2、各县区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实施方案的通知》(安政办发〔2011〕125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及化债责任书相关要求,制定详细的化解债务实施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并于2012年4月30日前报市医改办、财政局、审计局、卫生局、监察局备案。

3、各县区政府根据化解债务实施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筹集资金按照债务协议逐笔化解各项债务。县财政在预算设专户,单独列支用于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支出。

4、各县区于2013年8月31日前全面完成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并于同年9月15日前以书面形式向市政府汇报。

五、财政补助

市级财政将根据中、省相关政策,参照各县区人均财力、人口总数、化债工作进度等因素统筹安排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和市级财政补助资金,对县区债务化解工作采取以奖代补形式予以适当补助。具体补助办法由市财政另行制定。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债务化解工作,充分认识化债工作对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成果和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调配合,精心组织实施,及时研究解决化解债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化债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第2篇:乡镇卫生院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目标,以新农村社区建设为依托,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筑牢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网底,进一步推动全县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1、从年开始,结合我县新农村中心社区建设规划,原则上每个中心社区建立一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环境舒适的高标准的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

2、从年开始,各乡镇每年新建3处,改建3处村卫生所,到年全县村卫生所100%达到《市规范化村卫生室(所)标准》。

3、到年,在岗乡村医生100%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到年乡村医生岗位培训率达到95%。

三、建设原则和标准

(一)建设原则。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众,整体安排、分期实施,优化资源、便于管理,注重公平、完善功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综合考虑服务人口、人口密度、服务半径、地理交通等因素,以乡镇为单位,合理确定村卫生所的设置和布局。

(二)设置标准。原则上按1500-2000人服务人口设置1所村卫生所;村卫生所服务半径以1.5公里为宜;鼓励人口较少、距离较近的行政村共设村卫生所。

(三)建设标准

1、村卫生所业务用房面积达到120平方米以上,至少做到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预防保健室、健康教育室、值班室“七室分开”,符合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网络等条件。

2、新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贯彻适用、经济、美观、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合理的原则,业务用房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

3、配齐常用诊疗设备、消毒设施、必需急救设备、预防保健设施、健康档案柜、药品柜、健康教育设施、观察床、应急照明设施等基本设备,达到《省村卫生室基本设备配置标准》。

4、每所村卫生所原则上配有2—4名取得《省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人员,其中必须配备一名女乡医。

四、筹资原则和扶持政策

(一)筹资原则。创造条件,建立以乡镇政府、村集体为主,鼓励社会参与、个人自愿出工或出资、各级奖补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共同推进村卫生所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扶持政策。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依法无偿提供村卫生所的业务用房建设用地。

五、卫生所管理

1、加强乡医队伍建设。加强乡村医生准入管理,严禁不具备资质的人员在村卫生所执业。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县卫生局要承担乡村医生的培训任务,乡镇卫生院要分期分批选派技术人员到村卫生室进行技术指导。逐步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为乡村医生统一办理养老保险,加快建立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卫生所工作的激励机制。

2、加快提升村级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一是综合服务能力。农村卫生所要按照“六位一体”的服务要求,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医疗和康复等卫生服务。要建立健全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以上,档案使用率达到90%以上。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逐步建立电子档案。对辖区范围内的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加强跟踪随访指导,以便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综合卫生服务。二是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针对重点人群出现的健康问题采取干预措施。按照双向转诊制度和处理规范,对从上级医疗机构转回的康复期病人提供连续跟踪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展中医药治疗、针灸、推拿、养生保健、健康咨询等特色服务。三是转变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实施全天候服务,提供出诊、巡诊和呼叫服务。主动深入到户,贴近群众、送医上门,努力为居民提供迅速、及时、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3、美化村卫生所环境。加快村卫生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年村卫生所实施“四统一”:即科室门牌统一、卫生所外观标识统一、外墙颜色统一、悬挂版面统一。室内物品表面清洁,摆放整齐;门窗玻璃明镜,墙面、地面清洁、无污迹;室外地面硬化平整,绿化合理有序、植物多样、错落有致、景色优美,营造整洁、干净、舒适的就医环境。

六、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一)明晰产权,加强管理。对各级政府补助及卫生院投资形成的业务用房和基本设备,纳入国有资产管理;对村集体投资建设的业务用房由乡镇卫生院建账登记,统一管理,村卫生所使用;对由村集体出地,乡村医生出工或出资建设的业务用房只能用于开展医疗业务,不允许挪做他用。按照一定比例,从卫生所业务收入中提取相应资金,建立卫生所建设基金,用于村卫生所建设、修缮。乡村医生不从事乡医工作时,业务用房转归集体所有,并与集体签订协议按建设当年成本价分期偿还。

(二)理顺体制,激发活力。纳入设置规划的村卫生所全面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实现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的人员、业务、药品、财务等统一监管。村卫生所所使用的药品及一次性卫生材料实行由医院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并严格执行药品价格政策,控制和降低药品费用。村卫生所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完善各种业务工作记录和财务记录。

(三)搞好对接,强化服务。要搞好村卫生所建设与新农合定点的对接,要有利于促进新农合工作的开展。经验收合格的村卫生所列入新农合定点机构,向农民提供优惠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承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残疾人康复等任务。

第3篇:乡镇卫生院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一、总体目标

到2014年,全区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村居民健康需求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建设示范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318个,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2013年已建成的6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进一步加以完善,2007年建成120个,2008年基本完成,到2014年,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率达到90%以上,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率达到95%以上,农村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率达到60%以上;乡村卫生服务人员资格合格率达到100%,继续教育参与率100%,合格率85%以上。

各乡镇卫生院要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求发挥应有的功能,积极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2014年基本达到机构网络健全,基础设施完善,基本设备齐备,人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规范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二、实施要求

按照《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评估验收标准及细则(试行)》开展工作,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严格按照《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标准(试行)》的要求配套相应的房屋、设备和人员,并实施规范化管理,业务用房使用面积80M2-120M2,功能分区合理,流程科学,环境温馨,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在醒目位置使用全省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标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设全科医疗诊室(包括中医诊室)、治疗室、换药室、观察室、健康教育室和药房等室。有条件的可单独设立中医诊疗室、康复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处置室、值班室和洗手间等,达到绿化、美化要求。

三、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013年省卫生厅将我区确定为第二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省级试点县(区),为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区政府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要把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组织,明确职责,认真组织实施。要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各乡镇、村(居)和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和发动,大力宣传社区卫生服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在用地、用房、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卫生、建设、国土、环保、工商、税务等部门要积极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对涉及到的相关费用,除上缴省、市部分外,其余给予免除。劳动保障部门要逐步将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积极帮助社区医生办理养老保险。人事部门要做好社区全科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聘用工作,招聘优秀卫生人才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落实好全科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政策。计划生育部门要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宣传资料和避孕药具,负责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指导和管理。民政、残联等部门要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建设规划,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部分康复器材,使残疾人的康复工作能够在社区开展。区督查部门要把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列入各乡镇目标考核内容,加强督促检查,推进全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二)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的要求,本着方便群众的原则,农村以行政村(居)或3-5千人口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的村(居)可不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产权应保持集体所有,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及医务人员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各乡镇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按照示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要求,切实解决社区卫生服务站房屋问题。可采取以下一些方法:一是可利用闲置校舍、村部或具备条件的村卫生室改造;二是由村委会提供土地,乡村医生借资、工程队垫资分期偿还新建;三是由村委会提供土地,乡镇卫生院、村委会、乡村医生借资以及能人大户捐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新建;四是可利用扶贫资金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完全或部分由乡村医生个人出资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按房屋折旧逐年返还其建设资金等办法,转为集体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帮助社区卫生服务站搞好内部设置、软件资料建设等工作。对已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区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1万元的补助。

第4篇:乡镇卫生院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 办学内涵 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2006年由原重庆市万州卫生学校和重庆市万州中医药学校合并组建的市教委直属的公办高职院校。该校建校时间短,又地处三峡库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与早期建立的高职院校特别是东部地区的高职院校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市政府和市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校教职工,把握机遇,真抓实干,努力拼搏,取得可喜成绩,其办学成果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2010年,该校被评为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目前,学校以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契机,努力提高办学软实力,力争在几年内建设多学科综合性知名医药高等学校,力争成中国高等教育界中的精品学校。

一、多渠道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全面推进教学质量建设和评价,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此,学校成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由教学教研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学者担任督导负责对全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施监控和考评;每学期开展2次左右的说课、授课比赛,相互学习交流与探讨;利用每周星期二下午的教研会集体备课和探讨,大胆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革;选用优质教材,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实施教学和管理双向考评,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双向促进教学和管理;实行“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策略:实施“2+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两年,校外实习一年,“走出去”,深入实习岗位锻炼,学以致用;为促进教育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和深化改革,学校建立了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并深入企业一线锻炼,实施”走出去”策略。实施“引进来”策略:引进一线的企业专家到校授课,对校外兼职教师进行挖掘和培养,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二、以示范建设为契机,加强专业及专业群内涵建设

做好学校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部署,明确学校发展的主体专业、特色专业与重点专业、新兴专业。 一是努力将基础条件好、优势凸显、特色明显的专业打造成品牌与重点建设专业,整合各种资源重点打造品牌与重点建设专业,以品牌与重点专业的建设带动相关专业,从而带动整个专业群建设,形成专业群优势。临床医学、护理、中药、针灸推拿、中医骨伤等专业优势已经凸显,专业品牌在全市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成为重庆市重点建设专业。二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努力培养一批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或行业经济发展的新兴专业,新增医学影像、制药设备管理与维修、眼视光技术、医学美容技术、营养与食品卫生两个专业。三是以品牌与重点建设专业和新兴专业为切入点,坚持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加强专业及专业群内涵建设,开发“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的课程模块,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和实训课程以及教学内容。

三、以绩效工资改革为纽带,全面提高学校管理能力

工以绩效资改革为纽带,对部门和个人实行考核。年初制定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年终对任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考核。定量考核注重结果的考核,定性考核注重过程的考核。根据工作量和实际绩效对个人实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部门绩效工资、个人绩效工资挂钩,兑现考核结果,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明确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做到权责分明,避免了“踢皮球”拖拉、推拉等不良现象;理清教学和管理的各项常规工作的工作流程和思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四、以科研改革为动力,激活创新活力

针对大部分教师科研能力薄弱的状况,学校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加强科研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一是广搭科研平台,提升科研能力; 二是由科技处牵头对全校教师的科研工作量进行统计,并将科研工作量与绩效挂钩。三是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开展社会服务,使科研工作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如药学系与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老土村共建“中药种植与加工产学研“基地,有效地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部分教师利用市、区科技特派员身份深入企业和农户进行科技指导和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

五、开展社会培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办学定位于“立足三峡、辐射西部、统筹城乡、服务基层”,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目前,学校是教育部、卫生部确定的“全国护理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培训基地”、“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基地””、市教委批准的“三峡中医药国际培训中心”、万州区人民政府确定的“职业教育及移民培训基地”。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办学软实力

丰富德育的途径和载体,既有彰显校园文化的活动,如中药文化节、三下乡等,也有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基地和场所,如中药科技馆、生命科技馆、万州九五纪念馆、老年公寓敬老院等;积极开展人文校园建设,确立“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校训、校徽、校风、教风、

学风,使医则仁心、诚信、担当等优良品质深入师生脑海中。

参考文献

第5篇:乡镇卫生院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询价采购,切实降低药品价格,确保药品价格通过集中询价采购有明显的降幅,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确保医疗卫生机构基本用药绝大部份药品来自集中询价采购;进一步规范药品采购渠道和行为,有效切断医疗机构与药品经营企业的利益关系,进一步遏制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二、药品集中询价采购的原则

(一)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供应商数量低限原则。邀请报价的药品供应商数量不得少于3个。

(三)一次性报价原则。每一个药品供应商只允许提出一个报价。

(四)最低价原则。在药品同质条件下,采购合同应授予符合采购主体需求的最低报价的供应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询价采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如下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和领导药品询价采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卫生局,由杨徽建同志兼任主任,负责联系、协调、组织药品询价采购的具体工作。

(二)成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询价采购监督委员会,其成员及职责如下

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询价采购监督委员会主要负责是对药品集中询价采购进行全程监督以及供销合同的履约和询价药品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接受相关投诉。

(三)成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询价采购管理委员会,由中心卫生院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和管理全县药品集中询价采购工作;负责制定药品集中询价采购实施方案;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负责推选药品集中询价采购工作小组成员;督促药品供应商和医疗机构执行药品购销合同;向社会公布询价采购结果和价格信息。

(四)成立药品集中询价采购工作小组。每次药品集中询价采购应成立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成员由管理委员会推选产生,由各成员单位院长轮流参与。工作小组负责编制询价采购目录;确定需采购药品品种、生产企业、规格、数量、供应(配送)方式;审查药品供应商资质、信誉和供货能力,确定参与询价采购的药品供应商;主持召开药品询价采购会;组织医疗机构和成交药品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

四、集中询价采购药品的范围、形式及程序

(一)集中询价采购药品的医疗机构和范围

1、全县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为药品集中询价采购的单位。

2、医疗卫生机构基本用药目录中的药品全部纳入询价采购范围。

(二)集中询价采购药品的形式

1、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是药品集中询价采购的主体。

2、原则上选择3家以上,能满足80%药品目录的药品供应企业作为医疗机构药品配送企业。

3、采取集中询价方式,采取最低价中标方式。最低报价的药品供应企业全部实行药品配送。

4、药品集中询价采购周期原则上为半年,每半年结合实际情况实行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供应企业实行淘汰。

5、对药品供应企业提供的药品质量不定期进行抽样检查。

(三)集中询价采购药品的程序

1、根据国家基本用药目录,结合本县基本用药情况确定集中询价采购药品的品种,制定采购目录。

2、调查集中询价采购药品品种的市场价格,制定采购药品最高限价。

3、确定药品供应配送企业。药品供应配送企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药品供应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二是经营品种规格齐全,一般不低于用药目录的80%;三是有较好的诚信记录,过去三年内无经营假劣药品、无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四是企业有意愿和能力履行药品配送的各项规定和义务;五是提供的同质药品价格不得高于为当地药店提供的药品价格。

4、药品集中询价采购函。询价采购函应包括本轮询价采购药品目录,询价采购周期和时间,询价采购标书时间和地点,开标时间及要求,回函时间、地点,询价时间,采供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询价采购函应在采购工作开始前一周以书面形式发给3家以上的询价采购药品供应商,让供应商有足够的响应时间。

5、接收药品供应商报价函。药品供应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有效报价函,包括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送药品集中询价采购工作小组。

6、召开药品询价采购会。询价工作应在纪检、监察、审计、药监、财政、物价等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各参加询价采购的药品供应商按照采购目录逐一报价;每种药品必须同时有3个以上药品供应商报价,否则进行第二次询价,第二次仍未能采购的药品实行议价,所议价格不得高于该品种第一、二次询价时的最低报价。

7、确定成交药品供应商。询价采购工作小组要对供应商进行各项条件的全面审查。确定询价采购成交供应商的基本原则是符合药品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要求,报价最低且原则上不超过最高限价。

8、签订购销合同。由药品集中询价采购工作小组组织各乡镇卫生院分别与药品供应商签订药品购销合同。

五、工作要求

(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不得包办或直接从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询价采购具体业务活动,不得为医疗机构指定药品供应配送机构。

第6篇:乡镇卫生院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为贯彻省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粤府〔*〕23号)精神,推进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和党的*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结合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切实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基本原则:坚持公益性质,注重服务公平、效率和可及性;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坚持区域规划,全市统一布局,立足现有卫生资源,辅以其他卫生资源转型和新建,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以诊所、医务所(室)、护理院等其他基层医疗机构为补充的服务网络;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逐步规范;坚持与社区建设、与城镇化进程同步。

(三)工作目标:到2010年,全市街道基本建成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适应社会需要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居民可就近便捷享受费用比较低廉、质量比较优良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实现“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的目标。

二、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四)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城市卫生服务网公益性基层卫生组织,实行区(市)管理,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等综合服务,是独立事业法人单位。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街道设1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辖区社区居委和辖区内人口密度较大的新建小区,根据需要设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

街道范围内已有区级综合医院及大型综合门诊、镇转街道前的乡镇卫生院,由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和标准认定一个机构,进行转型、改造,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辖区社区居委和辖区内人口密度较大的新建小区,已有区综合医院或镇转街道前的乡镇卫生院门诊和历史形成的城中村卫生站,进行转型、改造,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

街道范围无区级综合医院及大型综合门诊、镇转街道前的乡镇卫生院,无区级综合医院或镇卫生院门诊的,由区(市)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和标准,从辖区内已有其他卫生资源中,在同等条件下首选公立卫生机构进行转型、改造或新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街道范围设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后,不再新设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层次相同的综合性医院、综合性医疗门诊(诊所)和服务中心。*区、*区政府不再办区级医院。

(五)坚持公益性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要工作方式,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与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相关的中医药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

(六)按法规和标准,规范社区卫生机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应符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规划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5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少于2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布局合理,充分体现保护患者隐私、无障碍设计要求,并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科室、床位设置和设施配置符合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定要求。社区诊所、医务所(室)、护理院等其它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用房面积、设备、布局应达到提供专项服务规定要求。

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原则上按照低于3万人口的街道(含3万),按每万居民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配备;大于3万人口的街道,按每万居民2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配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师总编制内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执业医师。全科医师与护士按1:1比例配备,其他人员不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总数5%。设病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5张病床增配1名执业医师和1名注册护士。设药房的应配备药剂士以上的相应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再核定人员编制。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技术等要素按设置条件和标准依法实行准入制度。

(七)建立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工协作关系。调整市级预防保健机构职能,逐步将适于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区、*区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区、*区范围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市级预防保健机构业务指导与评价,其他区(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所在区(市)级预防保健机构业务指导与评价。

*区、*区范围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区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其他区(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所在区(市)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实行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探索部分疾病社区首诊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医院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对限于设备或技术条件难以安全、有效诊治的患者应及时转诊到相应医院诊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院转诊病人,应按医院建议和病人要求,提供必要的随访、病例管理、康复等服务。公立医院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病人提供便利,要承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临床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命名和标志应符合规范要求,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不得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命名,不得使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原则上不得使用两个及以上名称。

(八)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度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和业务培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预防服务差错和事故,确保服务安全。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须建立健全以下规章制度: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人员聘用、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中、西医技术服务规范与工作制度,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服务质量管理制度,财务、药品、医疗器械、固定资产、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社区协作与民主监督制度,其他有关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积极探索建立与家庭或个人“契约式”服务制度。

(九)深化改革,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活力。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服务需要和精干、效能要求,实行定编定岗、绩效考核,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分别实行聘任制、合同制;制定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评体系,切实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服务绩效考核,对年度工作绩效考核优异的人员予以奖励,对考核不合格人员,进行离岗培训,对培训后仍达不到要求人员按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

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分配管理制度,实行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加强和改善工资总额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收入不得与服务直接挂钩。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独立核算,与其下伸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没有隶属关系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指导。

三、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措施

(十)制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市卫生行政、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制定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有关区(市)人民政府制定本地社区卫生服务年度发展计划,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及区域卫生规划,落实政策措施。

(十一)加强准入管理,完善工作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准入由区(市)卫生行部门按市发展规划,征询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居民委员会意见后,对符合要求的,依法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作为机构唯一名称进行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开项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论证基础上,由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市卫生局审核,对符合规定的,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办理项目行政许可。

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医疗机构信息平台,组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开展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医德医风建设,加强机构服务质量管理;要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接受服务的居民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进行年度考核;要协同有关卫生监督所加强机构日常监管,规范医疗行为;要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

(十二)加强编制管理,确保新进人员素质。区(市)编制部门要会同同级卫生、财政部门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卫生资源和卫生机构职能调整情况,以精干、高效为原则,落实人员编制,加强编制使用管理;要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能和工作需要明确岗位名称、工作任务、工作标准、职责范围和任职条件,做好定编定岗工作;新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应在机构编制人数控制范围内,符合岗位要求,医生类应具备国民教育本科以上学历,医技类应具备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护理类应具备国民教育中专以上学历。要完善各类人员管理、奖惩和分配措施,吸引优秀卫生技术人员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

(十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区(市)发展和改革部门要根据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做好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工作,指导项目建设单位按要求报批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监理、采购招标、投标工作实行公开。建设项目严格按批准规模、标准和内容建设。有关部门要按规定加强稽查、审计、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十四)落实财政投入经费,加强经费监管。区(市)财政部门要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和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房屋修缮、业务培训、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前按国家规定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服务费用原则上通过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及个人付费等方式补偿。

要积极开展药品零差价销售工作,逐步降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销售药品加价率,弱化药品收益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政策原因造成基本医疗服务亏损,由同级财政根据基本医疗服务成本与收费标准之间差额,统筹考虑整体收支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人员培训经费由区(市)、市按省有关规定共同承担。

区(市)财政部门要会同同级卫生、发展和改革部门依法对政府补助资金的分配、核拨、使用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强追踪。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要在财政部门严格监督下,按卫生行政部门绩效考核情况予以核拨,对服务绩效好的给予适当奖励,对服务绩效差的相应扣减补助。

区(市)财政和卫生部门要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管理办法,明确收入和支出范围、项目和标准,积极探索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管理,严格会计核算,提高财务收支透明度,规范收支行为。

(十五)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价格。区(市)物价部门要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和收付费措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严格控制政府定价药品实际零售价格,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价格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要进行严肃查处。

(十六)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障措施。区(市)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按定点资格条件及规定程序确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医保定点机构,并及时向社会进行公布。要明确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社区医疗服务项目,适当拉开医疗保险基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的支付比例档次。要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办法,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对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参保人员的服务。

(*)完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其他机制。区(市)民政部门要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民主监督制度,加强监督;要探索建立以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医疗救助体系。

区(市)城市建设规划部门要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规划,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用房纳入城市新建小区或旧城区改造总体规划,在新建或改扩建居民小区时,按要求在公共服务设施中预留社区卫生服务用房,与市政公用设施同步建设。

区(市)人口计生部门要落实社区计划生育指导工作。

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质量、医疗器械质量监督管理。

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

(十八)做好宣传,加强领导。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区(市)政府要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列入政府工作目标,统筹安排,加强领导。要把组织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措施,解决广大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要广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争取社会各方和广大群众支持。

为加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市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发展和改革、卫生、城乡规划、物价、劳动社保、人事、民政、人口计生、教育等部门和*区、*区、曲江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落实社区卫生服务配套政策,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规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社区卫生工作进行综合评估,解决实施社区卫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根据上级要求,提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策略、年度工作计划,评价指标体系,对社区卫生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关区(市)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在市领导下,统一步调,加强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积极开展创建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落实。

(十九)社区卫生工作实施步骤。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分三步实施:

1、准备阶段。*年上半年,成立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学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有关文件,组织开展卫生机构现状调查,制定市实施意见和发展规划,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财政补助、人员编制、功能定位、医疗保障等措施。

第7篇:乡镇卫生院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县中医院创建于1990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于一体的公立二级甲等中医(综合性)医院,是全县中医药技术指导中心和培训中心,各类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全县县管干部保健定点医院。

(一)医院规模

医院占地面积12亩,业务用房面积11000平方米,编制床位400张,实际开放床位550张。医院的住院部扩建工程位于西部新区(在建中),占地70亩,业务用房面积6万平方米,新增床位615张,总投资2.5亿元,服务能力将显著提高。

(二)人力资源

医院核定编制194人,现有在岗职工472人。 其中,重庆市名中医1人,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56人,医学硕士研究生2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80.5%。医院***主任中医师为重庆市名中医、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另有4名医师分别被表彰为奉节县杰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4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中医师为奉节县名中医。

(三)医疗装备

拥有核磁共振(MRI)、螺旋CT、DR、CR、数字胃肠机、C型臂、钼靶X线机、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滤过机、电视腹腔镜、宫腔镜、膀胱电切镜、电子胃镜、体外振波碎石机、内窥镜摄像系统、医用钬激光治疗机等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装备100余台(件)。

(四)学科设置

医院辖一个住院部和两个门诊部。门诊部开设中西医内(呼吸、消化、脑病、心血管、肾病、内分泌等)、外(肝胆、泌尿、脑外、胸外、普外、烧伤等)、妇、儿、针灸理疗、康复、肛肠、皮肤、五官、口腔、骨伤、急诊等一二级学科门诊业务,设有重症监护(ICU);住院部设针灸康复、肛肠、骨伤、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麻醉手术等住院临床科室;另设放射、检验、超声、心电、脑电、病理、消毒供应等辅助检查科室。

(五)医院文化

院训:仁爱,和中,精业,诚意;

使命:关爱生命,关注健康;

道德底线:“五不一没有”: 不蒙骗患者,不诋毁同事和他人,不见利忘义,不昧良心,不损害医院形象和利益,没有违规违纪行为。

二、医院业务

***年门诊诊疗人次***人次,住院人次***人次 ,业务收入***万元,其中中医药收入***万元,中医药占比***%。

2018年门诊诊疗人次***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元,中医药收入***万元,中医药占比***%。

三、重点工作

(一)坚持中医办院方向,彰显中医药特色

1.培育中医人才。

(1)制定并实施“中医人才培养计划”,对立志从事中医门诊工作的青年医师实施政策倾斜。

(2)举办“夔门中医讲医堂”,强化医务人员院内“西学中”继续教育,实行了院内培训学分管理,开展中医方剂竞赛,提高中医方剂的运用水平。我院“夔门中医讲医堂”从2015开办至今共开展继教74期。

(3)我院中医药人才情况:我院现有执业医师125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86人,占比68.33%;药学技术人员24人,其中中药专业技术人员15人,占比62.5%;5个院级领导中三名为中医专业,占比60%;曾凌文院长担任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温病分会副会长;我院中医药技术人员在市级中医药学会、中医药行业协会各专委会任委员10人。

(4)医院制定了《人才发展规划》,15年至18年共引进中医硕士研究生3名,本科生56名、大专生15名。6名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人才提升计划。

2.构筑中医学科体系。建立了中医妇科、脾胃病、肾病、儿科、心病科等中医特色专科专病门诊,加强针灸康复科、骨伤科、脑病科等重点专科建设,确定中医优势病种,能开展中医诊疗服务项目,实施中医特色护理。

   3.开展院内中医药教育和师承教育工作。我院**主任医师获批2017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指导专家”,成立了“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

2018年6月,我院***医生参加“重庆市中药技能竞赛第二赛区中药处方点评”荣获二等奖。

5.持续进行中医药特色指标监测,将中医药特色优势指标作为关键指标纳入临床科室目标考核,执行奖惩,开展中医药特色优势指标持续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改进工作,2017年全院中医药服务住院指标全部达标。(中医书写率100 %;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 63.7%;中医参与治疗率 94.38%;中药使用率90.23%;中药饮片使用率60.02 %;2017年门诊中医药服务指标为:非药物中医技术诊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比例为17.82%;门诊中药处方比例为62.06%;中药饮片处方为33.23%;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人次51.22%;中医院特色优势达到指标要求。)

(二)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技术

医院重视学科建设,已通过评审的市级中医重点专科:针灸康复科;市级特色专科:中医骨伤科;在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脑病专科、中医妇科;市级一般科研项目1项:中医综合护理对肺肾气虚型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的临床观察;市级指导科研课题4项: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妇科盆腔炎的中医治疗临床研究、电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更年宁神汤结合电针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疗效观。

其中“中医综合护理对肺肾气虚型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的临床观察”实现了市级一般项目零的突破。

(三)准确定位,制定总体规划

医院制定了《十三五发展的总体规划》,实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聚人才,投品质,挖潜力,继续巩固二甲成果;第二步,拓空间,展特色,上台阶,建成三级甲等中医院;第三步,强医疗,兴康复,涉养老,打造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中医院。短期制定有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将中医药参与治疗率、处方书写合格率、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使用率纳入科室医疗质量考核范畴。并体现在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同时与绩效工资挂钩。

(四)抓住重点,提升医疗质量

     医院以中医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1.我院配备中医诊疗设备12类43种,开展中医医疗技术57项。

2.积极开展中医综合治疗,采用非药物疗法中医技术诊疗人次逐年上升。2015年非药物中医技术诊疗人次占门诊总人次16.69%;2016年17.35%;2017年17.82%。

3.积极开展新技术,包含中医医疗技术和现代医疗技术。妇基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导乐分娩的开展大大降低了我院的剖宫产率。我院在县内率先开展了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近年来开展的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经腹腔镜疝修补术、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膝关节镜技术等的临床应用标志着我院在微创治疗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4.中医诊疗优势病种及诊疗方案逐年增加,现有优势病种共32个。前三位中医优势病种(腰腿痛、项痹、肺胀)出院人数占入院收治人数比例逐年增加。

5.推行中医临床路径工作,目前全院9个临床科室18个病种实施了中医临床路径。

6.积极建立双向转诊机制,2016年转上级医疗机构27人,基层医疗机构转入14人,下转基层医疗机构35人;2017年转上级医疗机构46人,基层医疗机构转入313人,下转基层医疗机构45人;2018年1-6月转上级医疗机构35人,基层医疗机构转入213人,下转基层医疗机构20人。

7.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推行“冬病夏治”,用“三伏贴”、“火龙灸”等方法治未病,效果良好,社会反响强烈赞同。

8.我院与重庆市中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服务系统,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听:学术讲座、院疑难病例讨论等,为我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不出家门就能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

(五)发挥特色,提升护理品质

1.强化护理技能,突出中医特色。每科开展了4项及以上的中医护理操作,如刮痧、艾灸、耳穴埋豆等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全院共开展中医护理操作20项。

2.坚持辨证施护,提高临床效果。开展优势护理病种22个,提高了临床护理效果。

3.积极开展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在病区开设中医保健知识宣教栏和健康教育处方,凸显了中医护理服务特色,提升了优质护理品质。

(六)营造氛围,传承中医文化

1.院训、宗旨。我院院训是“仁爱,和中,精业,诚意”;宗旨是坚持“以中医发展为主,突出专科特色,增强综合实力,做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共同进步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健康”;

2.医院营造具有中医特色的就诊氛围。对主要就诊场所进行了中医特色装饰(医院大厅、走道、各楼层中医相关展板等等),中医特色文化氛围浓厚。

3.每年组织中医为主题的各种竞赛活动,如:“方剂竞赛”、“中医经典大赛”、“中医经典诵读大赛”,2017年还组织了《中医药法》知识竞赛,通过一系列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发全院中医工作者学习中医药,运用中医药的积极性。

4.通过媒体加强中医药养生知识宣传,如“夔门中医健康讲坛”共播出37期。

5.中医药健康知识进学校、社区、养老院、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季度一次。

(七)重视民生,加强社会公益性

1.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服务品质。2014年至今,我院启动了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标杆科室建设,全院所有科室必须参与并达标,逐渐形成了我院独有的“标杆精神”,成功建立了长效机制,做强做优了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提升了医院发展的软实力。

2.加强医院服务管理,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我院成立“患者娘家人”一站式综合服务部,专职为患者提供咨询、分诊办证等全方位服务。通过全院标杆窗口创建,进一步规范医院职工着装、服务用语、服务流程。建立了医患组织,开展了医患互动活动。孕妇学校开展了37期、糖尿病患者之家开展了7期、肾病患者之友开展了7期、矽肺家园开展了3期。

3.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已实现微信、支付宝支付的付款方式,实现了网上挂号功能。

4.对口帮扶和全县中医管理指导服务。我院与1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医联体单位,按照各单位需求实施帮扶。自2015年至2018年共派驻管理和卫生专技人员33人次。我们还分别组织内科、康复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护理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共计98人次分期分批前往各医联体成员单位组团巡诊,开展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学术讲座等形式实施帮扶,通过中医药业务技术指导,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等措施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我院还免费为我县3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人才,2015至2018年共免费培养72人次。我院还承担了全县33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指导的任务。

5.认真完成脱贫攻坚工作。我院精准扶贫的单位为***村,确立了我院5名院级领导和2名工作队员与26户贫困家庭建立结对帮扶,并由***同志兼任工作队长、驻村第一书记,先后给予中梁村10万元资金和物品,用于村支两委阵地建设、村卫生室建设、贫困户资金扶持和贫困学生助学。

我院作为县级医疗帮扶单位共有帮扶对象14个乡镇,抽调单位职工186人,共结对帮扶约5600余人。帮扶责任人分别进行对接、帮扶、诊疗。

四、党建工作

医院以党建为指引,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为标准,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通过上党课、演讲赛、知识竞赛等形式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树立榜样争当先进。

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及县卫计委“医疗行业行风专项治理”工作,先后制定了完善了《三重一大制度》《反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制度》《进一步加强劳动纪律、职业道德、岗位职责的管理规定》《指纹机考勤管理办法》、《请销假制度》等内控制度近10个。紧紧抓住提升患者满意度这个核心推进行业作风、医德医风建设,院领导带头改进作风,以行政查房等形式深入临床一线现场办公。进一步改进出院患者随访流程,由临床医生、护士直接参与随访,面对面的指导患者。从门诊增设轮椅等细处着手,全院新增便民利民措施近40项。 

五、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的业务用房极度紧张,为了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现在外租用民房23处用于业务发展及行政办公,增加了医院的运行成本。因受发展空间受限,二、三级学科无法分科,严重影响了学科的发展。

(二)人才流失严重,部分科室人才缺口大,出现专业人才断层现象。

(三)部分科室的中医药氛围不够浓厚,缺乏发展中医药的理念。

(四)学术氛围不够浓厚,科研能力亟待提高。

(五)制度落实有待加强。尽管医院健全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职责、流程,但落实还不十分到位,尤其是在监管和持续改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没有完全达到PDCA的良性循环要求,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落实。

六、下一步计划

按照11月13日县卫计委调研的要求,我们力争“两年搬新院、三年创三甲”,一是直面困难,制定新院建设的工期倒排时间表,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建立问题台账、问题销号的工作方式,加快新院建设。二是以加强医院管理,以“三甲”医院的建设标准,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为“三甲创建”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