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民俗文化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

第1篇: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

现阶段我们进入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在高度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的潮流中,艺术设计也受到了极大地冲击,现代艺术设计中表现浮夸、内容没有营养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个情况下,将民俗元素充分的融入到现代设计当中,找回艺术设计的初衷,并通过与民俗元素的结合,给现代艺术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关键词:

艺术设计;民俗元素;应用

民俗艺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生活文化,包括了民间风俗、民间信仰、民俗习惯等文化,民俗文化能够影响人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对民俗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民俗文化不断地被应用于各种领域,其中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民俗元素就是适合应用于艺术设计中能用图案、文字等形式表达出来的文化,现如今民俗元素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行业的艺术设计当中,给现代艺术设计带来新的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艺术设计节奏快、忽略传统文化的现状。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艺术设计是为了人们的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文化,民俗则是体现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设计的角度去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艺术设计民族化的进程。笔者在下文分析了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并就其应用提出几点看法

一、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1.民俗文化是艺术设计的源泉

设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原始人设计工具到现阶段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设计,而在设计过程中,民俗文化则是影响人们设计活动最深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实体物质上的绘画中,大多都是涉及到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民俗服装、民间建筑等,而一些剪纸、年画等民俗画中,都包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审美已经为我们的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像南北方的建筑设计因为民俗文化的不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构建出了诸如北京四合院、南方吊脚楼、云南一颗星等设计形式多样的建筑,这些民族文化演变出来的艺术设计更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这种寄予人们精神愿望的艺术加工方法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理念十分相符。

2.民俗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民俗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像民俗文化中的民俗观念和民俗行为等,我们在艺术设计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就像在川菜馆中我们不能一股脑的将一些其他地区风格的设计融入其中,让人感觉驴唇不对马嘴,从而不被人接受。民俗观念和民俗行为来源于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信仰、观念,增加对民俗文化的认知,能够帮助我们设计出更加容易被人接受的作品。就拿民俗信仰来讲,我国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崇拜观念、行为习惯以及相应的仪式制度等,其信仰对象有对祖先的、有对神的,由此产生了很多民俗活动,由此产生的门神、十二生肖等物化形象,都可以为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其次是信仰的方式,通过营造情境产生心理暗示的方式也可以为艺术设计提供灵感。

二、现代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民俗元素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应用范围也涉及到了服装、建筑、工艺品等各个行业,笔者就其应用展开论述:

1.民俗文化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都很注重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尤其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在高楼林立的建筑中融入民俗元素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在建筑设计中,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各地的建筑特色和风格,这些建筑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经过时代传播演化成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成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很多古代建筑中门口一般雕塑门神、石狮子;还有一些古代建筑的飞檐式外形、房梁上雕刻的龙凤、悬鱼、蝙蝠等;一些因为当地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而演化出来的竹楼、福建的土楼、甘肃河南等地黄土地区的横洞等,这些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元素,并通过这些民俗元素的融入,让整个建筑的设计更加符合群众的需求。

2.在服装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现代服装艺术设计中,我们以传统民族文化服装艺术为基础,将民俗文化延伸到现代服装艺术设计当中,是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服装艺术设计中,民俗文化很容易给艺术设计带来灵感,而服装的形式有很能体现出各个时代的民俗特点,像民国时期的中山装、八九十年代的牛仔裤、21世纪的西服等,这种服装设计都蕴含着这个时代的民俗文化,民俗服饰既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又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到现如今的服装设计中,我们往往会讲一些民俗吉祥物添加到服装之上,像龙、凤、福禄寿等文字,还有一些过年过节的服装,也非常受人们的欢迎,这些都是民俗文化应用于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很好例子。

3.工艺品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工艺品的设计在很多程度上收到民俗元素的影响,像陶塑、剪纸、木雕等,这些工艺品的设计总很多都是以当地的民俗文化为基本,蕴含了当地的信仰、生活习惯,蕴含着对平安、幸福等美好的向往,在现代工艺品的艺术设计当中,民俗文化的应用为其提供了更多的素材,让工艺品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更加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加之现阶段我国不断地融入世界的舞台,一些蕴含中国当地民俗文化的工艺品越来越受欢迎,像山西的刺绣、陕西的剪纸等,都是供不应求,现如今一些旅游纪念品、民俗商品等大卖也体现出了将民俗元素融入现代工艺品艺术设计中的可行性,也反映了现代人们渴望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愿望。

总的来讲,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将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做出有效的结合,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传统的民族文化重视不断加深,民俗元素会更多的走入人们的生活。

作者:孟维康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赵若君.浅谈民俗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研究,2013,00:79-81.

[2]陶明珠.谈中国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34.

[3]王玮,凌继尧.中国民俗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创意设计源,2015,02:60-65.

第2篇: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

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历史的进程民俗文化面临着生存环境逐渐缩小,它的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制定公共政策引导其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新时期我国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文化繁荣的要求,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传承人类文明,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的期待。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能够正确认识到民俗文化历史的发展轨迹,定位及其现状,了解民俗文化的渊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2.能够在探索中不断检验公共文化改革对民俗文化的引导的科学性,有效性,全面性,增强我们实践中制定文化政策的能力。

3.能够增强我们的民俗文化保护意识和树立促进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为制定引导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政策打好思想基础。

三、研究现状

在对公共政策如何引导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方面,目前还没有较完备的专门的政策体系,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文化书刊类关于民俗文化的专著都较少的给予深入研究,大多数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去论述民俗文化的意义,都是一些零散的言论,缺乏系统性,本文在参考多数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整合这些方面的理论资源,并提出了个人的观点,看法,为进一步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

系统综合,比较分析,列举事例。

(正文)

一、民俗文化的概念和范围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为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它不仅构筑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还构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 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民族学家和民族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极有价值的论着,从而给人们提供了研究不同民族文化发展与心理特点形成不同的视野和角度,也提供了认识不同民族心理及其独特发展规律的可能性它是人类文化意识的原型。在人类文化意识形态“宝塔”中民俗文化处在低层,如同未提炼的矿石①是一种综合性的原生态意识团在人类文化意识的长河中,民俗以原生态的文化意识团为核心构成了人类文化意识与心理的意想原型。

民俗文化的范围大致包括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都是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各种禁忌、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游艺竞技等,此外还有心理民俗是指民俗对某一民族心理素质的影响。

中国各民族在其顺乎自然,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社会活动中,以及移民迁徙、地域变迁、民族融合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事象和民俗行为,以及独特的民俗艺术。例如,心意民俗中,凤凰非梧桐不栖,大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抱负,精卫衔石填东海的悲壮举动及夸父逐日的勇敢坚韧,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自我牺牲,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畏权势金钱的生死恋情等等。②中国民俗文化以文化和风俗为主体包括了生产与生活习俗、娱乐竞技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礼仪制习俗、民间文艺等。内容非常庞杂丰富。

二、我国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民俗文化理论研究的落后

由于学术的偏见和学科自身研究的不足,不够深入,民俗文化被误解为没落文化遗留,是农民、陋民、落后人群的专利,认为民俗文化对现实和现代化进程没有意义。于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对民俗文化没有好的感觉。不会在认识方面给予其过多的探讨与关注,人们在对其的学术研究领域步入了死角,导致学识理念的落伍与滞后,遏制了民俗文化前进的步伐,于是便出现了对民俗文化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的批判与否定,认为那是愚蠢之行。这些以神话构筑的民俗成为不少现代人攻击的对象。

事实上这种对待民俗文化的态度和立场正是现实中学术偏见的结果,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的确有相当多的民俗文化用今天的眼光看是落后的,腐朽的、倒退的,同时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一般而言,民俗作为人类社会群体,固有的,传承性的文化生活现象,在社会现实中展现出来,就是民众生活里那些没有明文约定的规矩,或是指那些在民众群体中自行传承或是流传程序化的不成问的规定。任何民族中每个人都无法脱离一定的民俗圈而生活。在他们身上都打上这样或是那样的烙印,以科学思维的尺度衡量,难免看出某个民俗事象形成中的无知,愚昧和荒谬,可是它并不是个体的失误,也不是现代人全盘否定的依据。”③又如由于民族融合而形成的典型的东北民俗文化--二人转也遭到了相当多的批判,对这种民俗文化的认知在学术界也是批判多于赞扬,骂声多于掌声,批判它“低级,庸俗,丑恶”,骂它“黄的不能再黄”强烈批判它的庸俗化和难登大雅之堂。

显然这种论断有失对民俗文化的全面性了解,这种思想意识领域对民俗文化的极端性的做法,首先将民俗文化置于遗弃的状态。因此在大众化的思想领域里,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被遗弃的考验。

(二)民俗文化的遗失与没落现象严重

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民族战争﹑民族迁徙﹑民族融合﹑灾难﹑时间与空间交替﹑沧海桑田,不断变化,同时也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和全球化步伐的前进,民间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越来越虚弱了,原本强势的地位已变得极其脆弱了,其中大量的民族文化被遗失和伴随时代的变化而没落,比如在贵州有三万多个自然村寨,生活着苗、瑶、布依、侗、水、仡佬、土家、彝族等17种少数民族他们完好地保存下来的民俗文化只占30%而70%的者湮没在历史的记忆里其中包括大量优秀的民俗文化。而黄河流域可谓是整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中河南省是中原文明的一个有代表性的省份,据《河南民俗志》记载有近八成以上的有如各种历史上出现过的如神话故事,节日,歌舞,民俗礼仪风尚等没有流传到今天而只能成为历史的记忆。④

(三)现实的羁绊束缚了民俗文化的发展

1.长期以来,民俗文化领域由于受到计划体制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工作思路以及运作方式,仍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导致文化单位较多的强调民俗文化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民俗文化事业属性忽视民俗文化的产业属性。对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心存疑虑放不开手脚。

2.从文化消费的角度来看,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家办什么,老百姓就无偿地欣赏”什么的被动接受状态,文化消费的结构单一消费促生产的氛围始终没有形成,导致民俗文化发展缓慢。

3.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有关政策不配套,在税收,土地,政府补贴,社会融资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等方面还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

4.整个文化体制的不到位机制不顺畅﹒而作为文化子目的民俗文化必然受到影响。因而,缺乏强有力的发展民俗文化的驱动力。

5.资金投入不足,经营人才缺乏。在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上,民营资本投资民俗文化建设的数量仍显不足,特别是缺少大手笔的项目。另外,民俗文化的产生需要经济,文化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民俗文化领域的人才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

三、发展思路及对策

公共文化政策的制订应依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建设小康社会,文化更加繁荣的要求。在正确对待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以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高度来引导其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拓展民俗文化的产业领域,不断丰富产业样式,努力提高民俗文化产业效能。

(一)发展民俗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1.宽容性原则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公共文化政策制订过程中应当具有允许文化多样性与多元化的胸怀,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指导思想,担负起保护民俗文化,发展民俗产业的责任,扮演民俗文化“守夜人”的角色。

2.选择性原则

不可否认民俗文化本身是一种有争议的文化理态,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是其特点。在比较优劣中筛选,对其精心鉴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真正的做到去粗取精,去芜存真的目的。

3.创新性原则

把高新技术引入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文化的科技含量以求以信息化推动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俗文化发展政策体系的完善

政府大力加强建立健全民俗文化产业扶植政策,确保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1.重点引导和培养典型民俗文化政策

公共文化政策出台为一些典型的民俗文化“正名”给予其政策和机会,及公平的竞争环境。如东北二人转不应再认为它是“黄”不应再认为它是低俗,没落的代名词。要进一步放宽文化领域的市场准入,鼓励其以产业化竞争的姿态走向世界,以同等的文化身份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正如二人转专家田子馥所认为的 “专业二人转演出的潜在市场很大,如果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帮助他们开辟一个市场,那么专业二人转演出市场将有一轰而起之势”。

由此可见二人转受到的“压抑”和它期待发展的渴望。事实上二人转这个东北的民俗文化已经彰显其潜在的产业优势,以长春和平大戏院为例,他们在长春市共有4个剧场,以观众1200人计,每天的票房收入可达27600元一年的票房收入就达上千万元。这便是一个显示民俗文化潜在经济价值的事例。与此同时公共文化部门更要注重对二人转的引导,如对二人转艺人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对欲从艺者进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实行持证上岗提高演员素质,对二人转艺人艺德试行年终评审制。坚决杜绝“脏口”,发展“绿色二人转”,以政策的推动确保这一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

2.优秀民俗文化发掘保护政策

联合教育 ,宣传部门搞好民俗文化的发掘,宣传,教育工作。在对待民俗文化的问题上,文化主管部门以政策待遇鼓励考古研究人员,认真发掘发现我们已经遗失或没落的优秀民俗文化,来重新评估他们的价值。

对优秀者加以继承和弘扬,协助好教育和宣传部门认真做好民俗文化的教育宣传和保护工作。

如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增强民俗文化意识,培养优秀民俗文化人才,提高受教育者的民俗文化素质。

3.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民俗文化发展的贷款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发展前景好的民俗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拓展适合民俗文化产业机构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

4.投资政策

建立规范有效的筹资机制,形成多渠道投入的体制。提倡事业型文化单位走国家投资和自我发展并重,向经营管理型转变的道路,鼓励适当开展有偿服务和多种经营,以弥补事业经费不足;支持文化事业单位和企业横向联合,争取企业长期稳定的投资;吸纳社会捐资赞助;允许文物,博物机构利用外资合作进行考古发掘,文物研究和保护;鼓励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兴办国家倡导的文化事业或公共文化设施。

5.人才培养政策

鼓励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放宽政策、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各类高素质民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人事制,逐步推行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自主择业。允许有特殊才能的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以其拥有的民俗文化品牌、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占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参与收益分配。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发展与民俗文化产业相关的高等教育如可尝试在各级学校教育中设立民俗文化相关专业,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民俗文化高级专门人才,为民俗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如二人转进入中戏,长春师大等高校就是鲜明的例子,试想还可以设立民俗文化考古专业专门培养民俗文化的考古发掘人才,同样还有民俗戏曲,民俗舞蹈等等,总之在如何保持良好的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人才的培养是必需的要务。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工作,让民俗文化氛围在整个文化氛围中不再如以往的冷清与沉默。

重点培养一批熟悉民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并掌握有关国际规则的人才,以及民俗文化经纪人、主持人、艺术家和会展策划等专门人才。

6.扶植民营民俗文化产业政策

鼓励个人,企业社会,以各种形式创办国家政策许可的民俗文化产业,对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政策,从业人员职称等方面与国有民俗文化单位同等对待。

(三)鼓励和支持文化交流政策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某些变迁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不应阻挠也是无法阻挠的事实上任何民俗文化都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任何一个民俗文化要充满活力就必须与其它文化相接触交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弘扬本民俗文化的同时去吸收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去借鉴国外先进民俗文化成果,然后在与这些异质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实现民俗文化的发展创新促进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四)民俗文化改革和发展并重的文化政策

文化部门制定政策引导民俗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认识到民俗文化尽管有或多或少的不健康的不科学的成分,我们当在认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尽量最大程度的反映真实的民俗文化。因为“如果一种民俗(如传说神化,民间故事,成年礼)等内容,与当前社会盛行的价值和态度偏离太远,他将会被遗忘而不会继续被流传下去,既然某一民俗能够流传至今,则其价值观必有于现代的价值观相通之处。”

所以说在坚持对传统民俗文化改革的时候要保持其原生态的一面。我们应当认清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去自己民俗文化的特色,也基本失去了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更无法实现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

同时在对民俗文化进行产业运做的时候应当首先考虑到我们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不能只是单纯的利用民俗文化追求经济利益,如果只顾赚钱使具有文化属性的传统民俗,因商业气息过浓而流于庸俗化,失去了民俗文化本身的真实与质朴,那么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吸引力而走向衰败。因此在实践中应当做到保护民俗文化的职责。

四、公共文化政策对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处在剧烈的变动之中,许多传统民俗文化濒临消亡,这是非常严酷的现实。面临着这种窘境,我们制定公共文化政策来引导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研究、开发民俗文化能充分认识到民俗价值所在,“找到我们民族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智能、灵感源泉和启动创造力的钥匙”,能揭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的真谛,在很多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方面

我国56个民族的民风、民俗各具特色,多彩多姿,民俗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因此,尊重民俗,尊重民俗主体,促进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对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系民族感情、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新时期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方面

民俗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历史积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生产力,因此民俗文化资源可以作为产业经济去经营、可以作为文化资本去投入生产,“民俗文化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因子,一旦植入经济,必将发挥巨大作用”因而它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如当今兴起的民俗文化旅游业,就是把民俗文化作为经济资源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而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所以引导和保护民俗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因此,研究民俗文化要与振兴经济相结合,打造自己特有的品牌,扩大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对经济文化产业的开发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社会生活方面

对于传承统民俗文化来说,保护传统美德、传统歌舞、民族服饰、传统手工艺等优秀传统民俗是传统民俗能够在现代生活中传承发展的基础,民俗文化的发展也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生活,积极的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同时也有利于扩大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使我们有一种文化上的归属感。

注释:

①陈勤建:19 89《中国民俗》中国民间出版社

②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2004年9月20日本版语萃

2004年9月20日

③ [美]维特巴诺《心理人类学》P4212001版

参考文献

[1] 马华泉,王淑娟,《民俗文化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第19卷第5期

[2] 宋云飞 《现行民俗旅游开发的弊端及对策研究》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第15卷第1期

[3]新华网吉林频道 二人转《学者艺术家艺人把脉二人转》

[4] 叶坦《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

[5] 陶立璠《现代化带来民俗文化的变迁》

[6] 林国良,周克立 《当代文化行政学》p332

[7]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伦理学与经济学》(王宇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8]厦门日报《呼唤民俗文化的价值回归》

[9]《中原民俗志》 HYPERLINK

第3篇: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

一、畲族民间民俗文化资源现

据《史册》及畲族宗谱记载,南宋淳右年间(1241-1251)逐渐往闽东、浙南地一带迁徙(即:云和、景宁等地),后再散迁泰顺、平阳、遂昌、松阳、龙游、兰溪等地。因此,云和、景宁是畲族迁徙史上一个古道驿站和枢纽性的聚散中心,故有“处州小凤凰山”之称。目前,云和县有畲族行政村(寨)26个,畲族人口9775人,占云和总人口的8.79。畲族在漫长迁徙历史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独特的“三礼二文化”即畲族婚礼、行礼、葬礼、图腾服饰文化、歌舞文化。

(一)畲族婚礼

畲族婚礼淳朴而丰富多彩,隆重而又独特。有“拦路对歌”、“借锅”、“捡田螺”、“吃姐妹饭”、“溜筷子”、“出嫁踩饰”、“行嫁”、“拜别祖宗”、“盘歌猜种”等一整套的风俗礼仪。在云和雾溪坪岗保存的较为完整。畲族姑娘出嫁,还得按照传统风俗礼仪进行,值得研究保护和开发。

(二)畲族行礼

畲族行礼是畲族独特的宗教活动。据《学师传师》记载:凡畲族家族经济较好的男子年满十六周岁就可以学师,学过师的人方能传代、没有学过师的人不能传代,俗称“白身”。学师未传代者俗称“断头师”。学过师的人要取上法名(死后作公德必须用上法名),学师者认传师者为师父,并为师父当孝子。学过师的人死后一定要做功德,多者三天三夜、少者一天两夜。没有学过师的人,死后可做可不做,若做也只能一天一夜。

(三)畲族葬礼

畲族葬礼以歌代哭,也是畲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哭歌歌词与一般民歌一样,七字一句,四句一首,曲调低沉悲哀,真嗓平音,各地基本相同,内容大多是对死者的还念,也有对孝子孝孙的赞扬或对不小子孙的斥责。哀歌多数随编随唱,自编自唱,也有些是对唱,对歌有些是对死者生前不孝的辩论,(在道场不会哭歌的人会被人以歌责骂,所以畲族男女青年非学歌不可)其内容广泛。

(四)畲族图腾

畲族图腾产生于唐朝初,畲族将祖先深化传说绘制成龙头、狮鼻、麟身、马蹄的麟豹和百鸟之王凤凰做自己民族标示,并绘制《祖图》、配有祖杖、祖担、族谱等作为传世之宝,还有《祖画》壁画、雕刻、泥塑等民间艺术构成丰富的图腾文化。现在麟豹和凤凰图腾标识及《祖图》、《祖画》等图腾,在云和县坪岗畲寨尚存部分仿制品外,其他大部分畲族村已失传。畲族图腾文化是畲族民间艺术一大瑰宝,有极高的文化文书价值、有待于挖掘、整理和抢救开发。

(五)畲族服饰

畲族服饰的是凤凰装,这与畲族图腾文化和有着密切的关系。畲族服饰有花边裤、花边衫、围裙、彩带、花鞋和头饰,而最具有特色的是畲族头饰。畲族头饰共五种类型:凤尾式、凤身式、凤头式、雄冠式和雌冠式,这也是畲族服饰“凤凰装”的集中体现。

畲族彩带畲族妇女装饰品,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彩带有棉质和丝质良种,其色泽鲜艳华丽,样式繁多,是畲族民间一大“绝活”,也是畲族民间的一大艺术资源。

(六)畲族民歌

畲族民歌艺术是畲族文化的“明珠”。畲族人民常以歌为乐,以歌代言,一个叙事,以歌抒情。一首歌能独立成为一个整体内容的歌叫短歌,要几首以至上百首为一整体内容的歌叫联歌。民间有大量的民歌手抄本,多用汉字记畲语,其中:“掌”(住)、“何”(有)等,以畲语带音字,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但流失非常严重,亟待抢救和保护。

(七)畲族舞蹈

畲族舞蹈是畲族艺术之母,原始畲族舞蹈主要孕藏在祭祀活动之中,祖先神话故事和《学师传师》及治丧中的《做功德》几个了畲族舞蹈精华。《学师传师》可以说是畲族民间流传了700多年的大型歌舞剧。持续三昼夜,在唱、、咏、讲中往往离不开舞,舞时必定有歌,歌时亦起舞。歌舞以铃刀、龙角、扁鼓、铃钟等道具的吹、摇、碰击声中烘托气氛,舞者刚健有力、粗犷而朴实。

二、畲族民间民俗文化当前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畲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

(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日渐消远,原有农耕社会的文化形态和方式逐渐消退,畲族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大多是植根于传统刀耕火种,是农业社会和农耕文明的产儿。培育畲族传统民间民俗文化“土壤”的退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漠视于传统民间民俗文化的精神价值,这是许多畲族传统民间民俗文化,被逐渐“退化”与“矮化”甚至“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外来文化快速涌入带来的冲击

科技的发展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畲族刀耕火种,游耕民族架构下许多原有的畲族民间民俗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很快瓦解、涣散甚至泯灭。一些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往往来不及清查就被外来文化的浪潮所席卷而去。不少曾经影响过一代又一代畲族人的社会习俗和生活艺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元素严重退化,传统文化意识和传统思想观念被逐渐淡化。

(三)城镇化发展、人口流动频繁带来的冲击

畲族自称“山哈”是一个典型的山上民族,山多地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改革开放后畲族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大量畲族人口进城打工经商,有的成为市民,他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畲族青年文化骨干的外出,畲族族群分散,客观上造成了一些传统民俗文化的日渐流失和难以传承的重要原因。

(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带来的制约

经济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融合,使得原本处于弱势的畲族传统民俗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逐渐被切割、肢解直至没落;另一方面,畲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有赖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支撑。目前畲族村“寨”就处于这样的双重困境当中。

三、畲族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开发措施

畲族民间民俗文化极具特色丰富珍贵,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故事、诗歌、音乐、舞蹈、图腾、服饰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围绕畲族“三礼二文化” 体系,挖掘、收集、整理、抢救、保护和开发畲族民间民俗文化,我认为采取以下措施:

(一)优化整合畲族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培育特色文化品牌

把畲族优秀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有效优化整合民俗文化资源。打造畲族文化品牌,把畲族民间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推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强化畲族特色村(山寨)体建设

以畲族特色村(山寨)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畲族民间民俗文化资源,精心组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把畲族特有的民间文化艺术融入畲族特色村(山寨)建O的各个环节,使一些频临即灭绝的畲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重新换发生机。

(三)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机制

畲族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和开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加大投入,特别是当地党委和政府,要把保护和开发工作列入到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要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精心组织,科学制订保护和开发规划和工作计划,要把工作落实到保护和开发的每个环节,专人负责,专项管理,既要立足于现状,又要着眼于长远,要根据实际和长远保护和开发需要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为畲族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和开发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四)加强畲族民间艺术人才保护和培养

目前我县各个畲族村(寨)还有为数不多,而且年逾古稀的民间艺人,开设畲族民间歌舞传习班,聘请畲族民间老艺人进行辅导培训,作为培训民间艺术人才,普及山歌、民间舞蹈艺术的基地。开设畲族服饰工艺美术传习班,保护开发畲族图腾服饰文化,创建畲族服饰、工艺美术展览室。

(五)抓好畲族民间民俗文化研究

第4篇: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中国 北京 100038)

【摘要】《白鹿原》是实先生用六年的时间完成的一部大作。这部小说是由肥沃的白鹿原文化土壤所孕育的。小说演绎了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传奇故事,以有着“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展示出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真实的再现出20世纪时期中国国民的生活状态。小说从头至尾都都蕴含了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出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儒家文化、宗法文化、民俗文化等,都给当代文学史留下了清晰的印迹。

关键词 白鹿原;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宗法文化;民俗文化

0前言

《白鹿原》在创作完成问世之际,引起了当时文坛的一时轰动,评论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乃至在当今文坛仍然有着无法阻挡的魅力。本篇文章的主旨就是通过《白鹿原》来透视中国传统文化,揭示出《白鹿原》中主要的几种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以及在未来的前进方向上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明确的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应该坚持和摒弃的地方。

1儒家文化

《白鹿原》所展示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全面而丰富的,几乎涉及到了中国各方面的传统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着漫长历史的儒家文化。在作者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古老的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有着独到见解,也不难看出作者对儒家文化在历史的发展到一定的时期有着个人理解。

1.1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

在《白鹿原》中儒家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两个,第一是儒家文化的精神代表人物朱先生,朱先生是《白鹿原》中具有“灵魂”性的人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捍卫者,他是儒家理想、精神的象征。他饱读诗书、明达事理,是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他一直都遵从着儒家思想的教诲从不做超出儒家教诲的事情。朱先生始终践行着儒家的传统规律。但最后他也难逃悲剧的命运。他最终的命运就是儒家文化的命运。代表着儒家文化的衰落。

第二个代表人物是白嘉轩,在他身上既体现了作者对儒家文化的局限性的表达,又体现了作者对传统优秀儒家人格的赞扬。他是儒家传统道德的实践者。他虽然没有系统的接受过儒家思想的教育,却把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完全融合于日常生活中,他用自己的行为给白鹿村的村民树起了楷模。他始终坚守着“耕读传家”的古训。他是儒家文化优点和局限的体现者,也是作品中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

1.2儒家文化的表现

在《白鹿原》中儒家文化几乎贯穿于整部作品的始终,主要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言行和一些情节安排以及事件的发生来表现。在这里我就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仁义和孝道来看儒家文化。儒家道德的核心是“仁”、“义”。那么在作品中仁义的体现主要是在白嘉轩身上,他始终也以仁义宽厚的态度来对待白鹿村的村民,不论谁找他帮忙,他都不遗余力,他为民请命,带领村民共度难关,尽心尽力的为村民谋利益。以“仁义”对待每一个人,他的这些举动使得他在白鹿原上有着很高的威望。

从孝道这一方面来看儒家文化,这一点也体现在白嘉轩身上。儒家有云“百善孝为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对白嘉轩来说,传宗接代成了他的头等大事。为传宗接代他娶了七房媳妇,又经历了这几个女子先后死去的痛苦,精神上饱受折磨,他也没有因此退缩,从而完成传宗接代。我想一直支撑着他的力量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吧。当然在作品中几乎无处不存在儒家文化,从而可以看出儒家文化的影响力,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以及对人的影响。

2宗法文化

宗法制度在中国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中国传统的家族中几乎都有宗法制度的写照。有着宗法思想的白鹿原村民希望的是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繁衍后代的稳稳当当的生活。在宗法文化的影响下白鹿原上的这个大家族很团结,面对困难他们能在宗法下的大家长白嘉轩的主持下一起面对并且战胜困难。我们可以看到宗法文化下比较有利的一面,但是这种宗法思想阻碍了人民先进思想的发展,阻碍了先进文化的发展,阻碍了时代的进步。作者写这部作品的意图也可能是揭示在白鹿原中的宗法制生活方式的落后、愚昧,指出封建礼教对人的危害,对宗法制度进行了深入地剖析。

2.1宗法文化的代表人物

在作者的笔下,我认为宗法文化最具有的代表人物有两类。一是一直盲目的崇拜着宗法思想的白鹿原族长白嘉轩,二是发出反抗但最终未成功却被宗法文化所迫害的悲剧女性田小娥。《白鹿原》中,白鹿村就是一个大宗族,白嘉轩被立为族长,他始终遵从着宗法文化下的礼仪规范,行使着族长的权力、履行着族长的义务。他会自觉的维护着宗法文化中的各种礼仪规范。所以在作品中,他是典型的宗法文化维护者。

在作品中,生活在宗法文化规定下的女性都难逃脱悲剧命运的结局。田小娥,一个不幸的女性人物,被父亲包办婚姻,她没有尊严过着非人的生活,所以她发出了反抗,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宗法文化对这个追求爱情和尊严的弱女子进行残酷的镇压。这明显的揭示出封建宗法文化的吃人本质,写出封建宗法制度对反抗之人的残害。

2.2宗法文化的表现

在作品中最为突出的宗法文化的第一个体现是祠堂。祠堂是宗法制度下的产物,族人们在祠堂内祭拜祖先、商议族事。作者就是通过对祠堂的详细描写来表现出作品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文化,从而更好的表现出《白鹿原》是一部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的小说。宗法文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在白鹿原中留给人们印象深刻的乡约。在乡约的管理下白鹿村的村民感到安心,消除了他们的恐慌。可见宗法制度的强大和深入人心。

3民俗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民间文化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白鹿原历史悠久,以农耕为生,有着自己数千年的原始信仰,带着浓厚的民俗色彩。民俗文化在作品中的体现有很多方面,如婚俗、丧俗以及其他方面。

从婚俗角度来说。在小说的开头,就仔细的描写了白嘉轩七次娶妻的过程,白嘉轩娶了几房媳妇死了几房,她们的丧礼方式极其简单。而白秉德老汉的丧礼方式繁杂而又正式。从而可以看出其中的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在作品中作者表达所运用的语言是通俗的,因此能够受到民众的接受与喜欢。这是一部民族与通俗相结合的小说,带有强烈的民俗意味,充满了丰富的民俗文化。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待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看法。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糟粕与精华并存的,所以它对人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所以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既不能一味的肯定也不能一味的否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参考文献

[1]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60.

[2]实.实文集[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4.

[3]唐云.觅我所失:论《白鹿原》对儒家文化的阐释和留连[J].小说评论,1995(1).

[4]郑万鹏.白鹿原研究[M].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5]李一蠡.漫说等级制、宗法制和家长制[J].炎黄春秋,2001(6).

[6]周循.《白鹿原》的关中文化特色探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12(1).

第5篇: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 教学 功能

民俗作为文化现象,是以人作为载体世代沿袭下来,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同时又反馈于社会生活中。它渗透到人们的意识深处,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也不同程度地起着规范人们的行为和心态的作用,跟法律和道德相比,在性质上,它更近于一般道德规范,但它在对人们生活和心理的普及与深入上,比起一般的道德来实在更进一步。

1 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是学好历史的前提和内因,也是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条件,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民俗教育是学生增强对历史学科兴趣的手段之一,是学生了解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的桥梁,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良好途径。

民俗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例如“分餐制”,它不是外国人的专利。中国在古代就实行“分餐制”。只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才开始向“聚餐制”转化,到了唐朝时,“同盘而食”、“同桌而食”之风基本形成。为什么饮食习惯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首先,魏晋南北朝时社会政治的动荡使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变化无常,一些士人在变化得失中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便以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向传统的儒学礼俗发出挑战,以示不满。“同盘而食”便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次,此时期在政治上形成了门阀土族制度,家族观念得到强化。出于维系家族特权地位的需要,加强家族成员凝聚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同盘而食”、“同桌而食”在此时就成为家庭和睦,兄弟和睦的标志。

最后,此时期餐桌的形制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八仙桌、圆桌等,为聚餐制的出现提供了可能。这种聚餐制一直延续至今。

2 增进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让高中生了解民俗是了解我国的民族风情、理解中央的民族政策、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的需要,也是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前提。

了解民族文化是了解一个民族的前提,了解民俗是了解一个民族的途径。因为民俗是一个民族悠久文化最鲜明生动的外在表现。源远流长的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文明的重要贡献。它来源于中国各民族的社会生活,又回馈到社会生活中,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渗透到人们的意识深处,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 增强学生的历史与地理结合意识。

古人在解释“宇宙”一词时说“天地四方日宇,古往今来为宙”。也就是说,“宇”为空间,“宙”为时间,历史与地理是分不开的。历史事件的发生离不开时间与空间因素。指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一个方法。利用教材中的民俗内容是增强学生历史与地理知识结合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民俗从其产生、演变、表现等方面来看都体现出了与地理因素不可分割的特点。

比如中国古代史教材谈到了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迁。例如东汉的匈奴、两晋南北朝时的“五胡内迁”和北魏孝文帝的迁都、南宋时期的蒙古族南下等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带来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同时也促进了北方汉族民俗与少数民族民俗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北方民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规模的南迁呢?从地理角度看,是由于这些时期处于我国历史气候相对寒冷期,气候寒冷导致北方游牧区界限南移,游牧业生产受到影响,形成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

4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中国民俗是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走出来的,形成的审美意识自然也是这样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发展过程。其中包含许多优秀的意识,如实用意识、集体意识、天人合一意识、家园意识、忧患意识、谦逊礼让意识等等。

民俗是一个共性极强的产物,民俗的审美意识有一种“群体体验的特质”。所以个体的审美必须符合群体的审美观,个体获得的美感“是在一种群体共同体验前提下获得的”,个体必须首先服从于集体审美意识、消融于集体中去感受美、创造美。利用这一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5 培养学生的革新精神。

民俗来源于人类社会生活,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民俗经历了太多的社会动荡、朝代更迭。在动荡与更迭中,民俗的内容和形式默默地发生了变化,或革新,或扬弃,或融合,或创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民俗必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步而革新、充实,随着社会政治的变迁而变化。所以,民俗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它是不断变化的。

民俗的这种渐变性,有时则会发生“突变”(陈华文《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趋向》,《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第6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当一种民俗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革新时,这无疑是一种进步,是一个社会的进步,是一个民族的进步,是人类思想文化不断丰富、完善的反映。

6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中华民族能否昂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国传统道德形成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的许多思想对我们今天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伟大工程都是很有益处的。我国的淳风美俗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民俗作为生活方式的传承,其教育功能是通过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进行的,是一种与所有的人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行为最切近的特殊行为规范方式。所以历史教师要自觉利用好教材中的民俗内容,使学生把教师的这种“他律”行为转化为“自律”行为,让他们在学习中国历史的过程中,把了解中国民俗优秀思想道德这种行为内化为自身需要,成为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内动力。

7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功能和任务。一个民族没有人文文化,精神就会迷失,民族就会异化。一个社会没有人文精神,就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一个人没有人文精神,就是一个残缺的人。

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为例,人教版中国古代史教材全一册解释为“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主要表现为:农民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国家的严格限制,闭关政策。由此可见,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时代是自上而下都在自觉不自觉的抵制,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角度去挖掘深层原因。这种抵制与中国农业民俗养成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

第6篇: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

传统粉彩是对古典粉彩和新粉彩艺术形式的继承与发展,具有传承性、大众性、地域性、象征性等主要特征,发挥着文化认知、规范导向、心理调适等重要社会功能。

关键词

传统粉彩

当 代

特 征

功 能

在文化艺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陶瓷艺术已经驶入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快车道,在西方现代和后现代陶艺的影响下,一时之间,出现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陶瓷艺术风格与流派。在现代化大潮中,粉彩瓷亦在其列,大量现代粉彩艺术形式纷纷兴起,并与传统粉彩交相辉映,使当代粉彩瓷进入到兴盛发展时期。在现代粉彩崛起的背景下,一些人开始对传统粉彩形式提出质疑,这显然是不利于当代粉彩瓷发展的不和谐杂音。那么,我们必须对传统粉彩的当代特征、功能进行深入而全面研究,以阐明传统粉彩在当代的存在意义与价值。

一、传统粉彩当展概况

粉彩在清康熙末年萌芽以后就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立意义的发展体系。就当代而言,粉彩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传统粉彩与现代粉彩相行不悖,二者之间有着绵延有序的传承关系和同中有异的特征,发挥着不尽相同的功能。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传统粉彩依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现在提现代粉彩艺术形式已经或即将取代传统粉彩还为时过早,而认为传统粉彩行将朽木的看法显然则更是失之偏颇的。实际情况是,传统粉彩不但并未过时,反而颇显恰逢其时,精品佳作依然迭出,创作力量保持强盛,有着稳定的消费群体。

当代传统粉彩的形成有两大源头:一是古典粉彩,二是新粉彩。这两大类型构成了传统粉彩的两大基石。古典粉彩指的是清代粉彩,以乾隆粉彩以及雍正粉彩为代表,特别是乾隆粉彩占据主导。新粉彩则指的是民国时期一批粉彩名家对古典粉彩进行改良而创造的具有浓郁文人画气息的粉彩形式,就当时而言是一种在浅绛彩基础上的创新,而于当代则成为另一大传统粉彩形式的源头。

当代传统粉彩即是在古典粉彩和新粉彩基础上形成的,既传承了古典与新粉彩形式,还出现了古典与新粉彩的混合形式,古典式的宫廷、民俗韵味与文人气息构成当代传统粉彩的意境。从创作群体来看,民国新粉彩名家后辈传人所形成的群体创作力量最为雄厚,特别是“珠山八友”后辈传人备受推崇,其作品延续了新粉彩风格,而原景德镇十大瓷厂的重工粉彩艺术家则成为古典粉彩的主要传承者。

没有一成不变的传统,如果当代传统粉彩艺术家完全照搬前人的艺术形式,那就不是艺术创作而是模仿与抄袭,事实上,当代传统粉彩艺术家虽各有传承渊源,但其完全不受家传、师传之束缚,而常常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无论在工艺技法、艺术表现还是在题材、立意等方面都有超越前人的表现。这也成为当代传统粉彩艺术保持兴盛繁荣的源泉,同时也表明,在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粉彩的内涵已经在发生着悄然变化,并已经形成了新的形式语言,有着不同于其他时代传统粉彩的特征及其艺术评判标准,如果仍以封闭落后、僵化保守来评价和阐释当代传统粉彩的发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偏见与傲慢。

二、传统粉彩的当代特征

传统粉彩是清代至民国时期数百年间粉彩艺人不断创造、改变、传承的工艺与艺术结晶,它包含有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内容,在当代,仍然在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做出积极贡献。当代传统粉彩有着鲜明的历史积淀和发展脉络,其大致呈现出下述主要特征:

1、传承性。传承性既是传统粉彩最显著特征,也确定其价值所在。因为传承,才使粉彩这门艺术得以代代延续,并且在延续的过程中融入具有民族审美趣味的文化元素,从而使之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传统粉彩并非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所有粉彩艺术形式,而是有选择的传承,选取的是具有积极意义并符合当代审美的传统形式。可见,传统粉彩在当代的形式与内涵取决于当代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认同。

2、大众性。得以延续至今的传统粉彩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审美基础,其大众性特征亦非常鲜明,所传达的都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并且,只有得到大众认同才可能流传至今。传统粉彩所蕴含的内容寓意绝不是个体性的,而是代表着全民族共同的审美习惯,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企盼、语话诉求、审美理想和价值追求。大众性特征是传统粉彩在当代仍得以兴盛的最重要基础,使其能在现代粉彩和现代陶艺迅猛发展的今天依然能够稳定发展。

3、地域性。粉彩艺术从发生到发展,其主体均在景德镇,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具有最深厚粉彩传统历史积淀的是景德镇,在当代,传统粉彩的主要产地依然是景德镇,因此当代传统粉彩的地域性特征仍是相当突出的。景德镇地处江南地带,陶瓷艺术充满着江南气息,当代传统粉彩的地域性特征也就突出地表现在江南韵味上,融入了大量江南人文自然文化因素。

4、象征性。粉彩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描绘与刻画,向人们传递着各种民俗文化信息,相当一部分反映了民众最具民族性的理念、情感和追求。这部分具有浓郁吉祥寓意和文人象征意义的题材仍是当代传统粉彩运用最为广泛的内容。在当代传统粉彩中,牡丹、“四君子”、“岁寒三友”、“四美”、“四爱”以及众多花鸟、走兽、人物等题材寓意着鲜明的传统吉祥与文人情趣。

三、传统粉彩的当代功能

传统粉彩作为当代传统陶瓷彩绘艺术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在当代社会仍发挥着积极功能。这些社会功能的存在既有助于传统粉彩本身的传承,也有助于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使当代陶瓷艺术丰富多彩。传统粉彩在当代的主要功能如下:

1、文化认知功能。传统粉彩承载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这是其他陶瓷艺术类型所难以比拟的。在当代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民俗文化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为我们所淡忘,但在传统粉彩中却保留了许多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元素,如各种吉祥纹饰与图案。人们通过对传统粉彩的欣赏,重新认知和感受这些最具民族性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弘扬传统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代传统粉彩堪为国粹之一。

2、规范导向功能。传统粉彩的形式与立意一旦为粉彩艺术家所广泛接受,即成为粉彩艺术家的艺术自觉,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特征,越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发展的高峰期,这种导向就显得越发重要。这是因为,如果没有传统粉彩作为参照,包括现代粉彩在内的现代陶瓷艺术在定位上会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在发展中很可能出现偏差,而有了包括传统粉彩在内的传统陶瓷艺术作为发展基础,现代陶艺的发展才能更好地自律、自省、自警与自励,进行艺术语言的塑造与完善。

3、心理调适功能。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都市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体,都市民众往往处在工作与生活的巨大压力之中,迫切需要能使身心得到舒缓放松的手段与方式,而传统粉彩却有一定的调适功能。传统粉彩有着洁净如玉的胎釉和色彩迷人的图案,常能使欣赏者在安静祥和的画面中达到物我两忘,陶醉于民间艺术之美当中,感受到生活的舒适与快乐。如近年来兴起的传统宗教题材粉彩作品,画面肃穆、意境安祥,对于现代人进行心理调适方面具有很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李文跃 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M]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第7篇: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俗文化;审美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86-1

〖FL(K2〗〖HJ4p〗

一、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在设计教学这一单元之前,我利用来自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调动学生去了解社会民俗的热情。我写了“网郎”两个字之后问学生,看到这两个字想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这个名字很“酷”,似乎是个上网高手的日本化的网名;有的说这人名字很“土”,像是个旧社会人的名字;也有的人说这个名字特别有历史感,纯是“中国风味”。我便讲述了一个乡间的习俗:一位母亲苦于孩子总是夭亡,就根据乡下的习俗,把刚生下的第三个孩子用网罩住了,并给这个孩子取名“网郎”。这位母亲是一位传统的中国妇女,只是凭着一腔爱心做着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所巧的是这个名叫“网郎”的孩子活了下来。然后请学生谈谈对此事的看法。

接着在开始的单元综述中,让学生探讨有关社戏、端午日、春节、中秋节等中华民间的重大节日习俗,使他们认识到我国各地的民俗都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当今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要通过领略那些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的“民俗”,去体会多姿多彩的人生,五彩斑斓的文明。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搜集到的有关各地过节、庆典的录像或图片,并配以优美的乐曲,以引发学生对民俗探究的热情,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多彩的人文风景画中。有了这样的情感上的需要,认识上的需要,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学习热情自然会饱满、高涨。

二、立足文本,自主探讨

教师的知识、文本的知识是有限的,而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生成知识,从而产生的智慧是无限的。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并不等于教师在课堂中作用的淡出,而是“平等中的首席”,强调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自主对话,善于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关键点,及时引导、点拨,充分地倾听学生,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把学生由“单一、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民俗本身扎根于大众,立足于生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注意从生活中去考察、理解,从而比较自己与作者认识的异同,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真、善、美。

在教学《社戏》一文时,我先出示地方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社戏其实是很平常的,是自古以来相沿成习的,农民为祭社而演的年规戏,它甚至连像样的舞台也没有,但在孩子的眼里社戏究竟“美”在何处?这样,使学生的视线很自然地从“社戏”本身跳到“社戏”之外。在教学中,学生的目光始终在课文中搜索“美点”,经过小组认识上的互补、交流,学生们终于发现,文章中心事件是“看社戏”,而最美的是整个看戏前后所表现出来的平桥村村民淳朴热情的民风之美,江南水乡特有的景物之美,乡间生活的快乐自由,人际关系的和谐亲密,人们的勤劳能干、珍爱劳动成果的朴实作风之“美”。这些构成“美”的情愫给这平常的社戏镀上了金色的光泽,令作者缅怀,令读者感慨,既而搅动了学生内心对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从而也调动了学生的“人生经验通感”,将自己的童年和作者对童年的感情交融,碰撞出动情的火花,在作者回味无穷的同时,也让每一个学生在心灵里引起共鸣,进而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三、尊重历史,学会扬弃

我们不难发现,民俗已化为日常礼仪,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它已经具体表现为一些讲究、规矩,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它已同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密不可分。《本命年的回想》中描写吃腊八粥、贴对联、守岁等活动,教师可着力引导学生体会春节时那些“规矩”中体现出的乡亲们诚心诚意祈求来年幸福的那种对新生活的渴望,感受到忙碌热烈的操劳中所蕴含的生活的淳美,并真切体会到春节是我们华夏文明的形象的诠释,感受到这个传统节日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

第8篇: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

1 政府管理与开发的模式策略

政府在旅游开发中,首先是倡导者的角色。旅游产业作为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被各地政府广泛提倡。其次,政府是管理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各级政府要在现实中整合各方面的利益诉求,调动和协调各方力量,平衡各种关系,共同有效地参与当地的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

首先,各级领导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意识,给予少数民族文化以包容,各个层级的政府官员对不同的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应给予理解与尊重。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来衡量文化的价值,以为能赚钱的就是有价值的文化,不能赚钱的就是没价值的文化,尤其是对那些人口较少,生活在交通较为偏僻,经济社会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域的少数民族的文化,不能简单地认定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落后保守”的,“奇风异俗”的,甚至是“封建迷信”的。

其次,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专业文艺团体、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的文艺工作者去做挖掘、整理、保存、继承与发展工作,要更好的利用现代科学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但必须“以人为本”,对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技和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民族工艺技艺,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好传承人并重点给予扶持。如鼓励赫哲族艺术家和艺人带徒授艺,使赫哲族文化后继有人。同时,要把科学保护与人文传承结合起来,在农村基层文化管理单位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站,进行普及与提高,定期举行赛事来检阅普及提高的成果。

第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法律支持。如涉及到赫哲族城市的规划、新建、改造工程,如何保持原有的民族风情、地域特色,具体到什么可以拆,什么不可以拆等等,都应当进行法律上的限定,一定程度上地维持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原生态,以保障民族文化的稳定及发展。

2 原始族民观念取向及自主保护

有学者就民俗旅游中的文化变迁,指出:“民俗文化的传承及自主性选择与外部文化有目的的作用成为旅游地文化变迁两个方面的动力。”民俗旅游通过外力作用和自我选择双方互动,影响民俗的变迁方向。这也说明旅游中的民俗遗产保护借助当地居民的力量是必要的,资源的保护离开了他们的有效参与,最终只能是空谈。

村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主要是从经济收入出发,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能够提供就业,同时旅游发展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如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消防设施、卫生环境、通讯、交通运输,这些方面的建设迅速,提供了许多城镇市民才能享受到的资源。村民因此与外界的交流沟通增加,视野开阔,信息更新,更主要的是使文化遗产实现价值化,增进了民族意识、提高了主体自豪感。随着旅游的进一步开展,村民也有了展示自我的欲望。有学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旅游中,村民获得交流和向外部伸展视野的机会,并形成“文化自觉”的意识——逐渐地从不大喜欢有人旁观自己,到慢慢习以为常,进而渴望展示和交际。

而从旅游可持续发展或文化保护的角度说,只有当地居民参与进来,才能发挥他们自觉保护文化的积极性,使文化主体重视自己文化的重要性,看到文化的价值,从而珍视、保护、发扬,并努力挖掘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使之复兴。如果当地人自己不注意保护文化,也就是毁坏旅游资源,损害自身的利益。即便个别村民有急功近利的做法,社区整体的舆论也会给予规劝和监督。更进一步说,只有让村民参与到当地的旅游中去,才能不仅保护有形的文化遗产,还能保护无形的文化遗产。也就是从文化和经济两个角度、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重视保护工作。只有保存本民族文化特色,才能对得起祖先和子孙后代;只有保护好文化资源,才能可持续发展旅游。社区的全民参与,才能把保护环境和维护传统文化看做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自我的责任。只有充分尊重民俗文化主体,文化拥有者的主体地位,才能调动他们保护自我文化的积极性。

3 学者研究成果的影响

通常人们认为学者就是在书斋做学问的,旅游开发是操作性极强的领域,学者不易发挥作用,这种看法是偏颇的。钟敬文先生曾经强调应用也要研究,缺乏调查研究的学者自然不能对实际应用有指导性,但不代表学者就不能直接介入应用领域。学者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旅游开发提供最好的建议,使开发效应最大,而破坏性最小。总的来说,学者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

第9篇: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

在现代设计中的变迁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亲和力与现代设计大众化审美功能的价值追求不谋而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现代设计理念的不断强化,设计师不仅极为重视传统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而且伴随着现代设计理念与风格特征的不断变迁,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1、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直观展示”时期正如上文所说,我国的现代设计开始于“”时期。这一阶段随着国外商品货物在国内倾销活动的日益加剧,尤其是诸多商品之艺术研究2013•03文艺评论间竞争的不断增强,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不少商家借助西方业已成熟的平面广告设计活动,开始了大规模的广告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开启了我国现代设计的商业化发展之路。这些平面广告作品为了能够获得人们的青睐,逐渐从以西方的外国美女、静物风景、外国名画以及骑士形象作为主体的内容转向了对我国民俗文化特别是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的挖掘与表现,从而开始了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之路。这一时期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广泛应用的典型代表是上海地区的“月份牌”广告。正如我国民俗学者郑土有曾经说过的:“近代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的步步推进,在古老的东方造就了一座国际化的都市———上海,上海的民俗从此贴上鲜明的‘都市’标签。上海传统民俗体系、中国各地民俗体系、西方民俗体系以及由这三大民俗体系相交融会而成的变异民俗体系,共同汇聚成上海都市民俗体系。而月份牌广告的出现则是这种崭新民俗体系的一个鲜明体系。”由于设计师的广告观念与运作方式尚不成熟,因此,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主要是通过“直观展示”的方式出现在月份牌平面广告作品中。首先是月份牌平面广告采用我国传统社会最具群众基础的木板年画的民间艺术形式作为平面作品中内容的布局方式。背景上面绘有各种各样的吉祥文案或者节气图片,旁边印着日历与节气之类的东西,再加上商品的图形展示,极具我国传统“年画”的艺术与功能特征,既可以进行室内装饰,象征着纳吉祈福、驱凶迎祥的意义;同时又具有日历查询的功能,因此,成为近代以来众多商家使用的最广的一种平面设计广告形式。除此之外,当时的月份牌广告还采用了一些其它的典型的民间艺术作为设计元素,其中包括民间剪纸、民间雕刻、民间戏曲故事、民间戏曲人物甚至是民间绘画技法等等进行作品的创作,以此来提高平面广告作品在普通民众之中的接纳程度,提升平面广告作品的宣传效果。但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对我国民间艺术形式的使用大都是直接借鉴,没有经过任何的修订、改动或者是造型与形象的提炼,可以说是将各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原封不动地挪移到平面广告作品中去,因此,被称为是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直观展示”时期。2、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中西融合”时期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战争和政治运动的原因,导致我国现代设计一度呈现出低迷甚至是中断的发展状态。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出现以及快速发展为我国现代设计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契机,由此开启了现代设计在我国发展的新时代。至此之后,我们直接或者是间接地认识、学习和模仿西方现代设计,在短短的十多年里遍尝现代设计的各种风格,因此,可以将这一历史时期称之为中国的“追赶型设计”时期。具体来说,伴随着“读图时代”、“与国际接轨”的到来,使得这一时期中国的现代设计体现出明显的“国际化”的特征,简单的模仿和移植西方的“视觉设计语言”成为当时中国现代设计的普遍现象。设计院校中“三大构成”的地位远远高于对中国民间艺术形式的挖掘和表现,因此,无论是企业主还是诸多设计师都非常注重对当代设计思想、设计潮流尤其是国际性的时尚元素的把握和应用,一方面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应用比较少,往往把这些元素认为是落后、传统甚至是“俗气”的象征,不愿意应用到各种设计作品中去;另一方面在少量作品中也出现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但却呈现出鲜明的“中西融合”的特征。比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便是应用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平面设计的典型代表之一。他不仅有着一流的设计水平,而且还有着一流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观念。靳埭强先生主张把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思想精髓与文化内涵融入到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之中去,并且强调这种融入不是简单的相加或者是直观的展示,而是在对中国民间艺术深入理解和对现代设计理念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的一种有效融合,因此,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很多我国普通民众习以为见的元素,比如传统的纸墨、毛笔、砚台、旗袍、风筝、方胜、古钱、剪纸、木尺、算盘、书法、水墨、刺绣以及各种各样的戏曲人物等等。在当时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普遍西化的社会背景下,设计师对于民间艺术选择方式就是考量其文化认知的一个尺度。在这方面,靳埭强先生从我国本土文化“古老的根”中寻求改革、创新与发展,在西方中心化的文化语境与设计氛围中寻求一个新的更具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由此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很多作品中都融入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由此在当时形成了鲜明的设计风格。比如靳埭强先生设计的《节日系列》平面作品中,采用文艺评论•literatureandartcriticism2013•03艺术研究我国民间剪纸艺术来表现身穿现代短裙、短裤服饰的现代小孩手举花环时欢快愉悦的场景,既具有鲜明的传统艺术特色,同时又具有现代的设计内容或者是表现内容。除此之外,靳埭强先生还采用西方现代设计理念来表现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由此形成诸多经典的设计作品。比如他设计的中国银行铜钱造型的标识作品。整个作品采用人们熟知的铜钱形状为主,下面配上传统毛笔书写的“中国银行”四个大字和正规宋体字“BANKOFCHINA”,简洁醒目,信息传递直接,很好地融合了本土元素与国际现代设计理念,鲜明地体现出中国银行“立足国内、走向国际”的形象特点。

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回归本土化”的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于2003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提高了与西方社会各个领域竞争与合作的程度,使整个市场的竞争变革更加激烈,无论是广告设计、包装设计,还是服饰设计等等对设计作品鲜明的风格特征、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在此情况下,一方面是西方现代设计对民族的、本土的设计元素的重视与回归;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政府部门对于传统文化产业传承与创新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促使诸多设计师越来越重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设计理念、美学韵味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设计方式与表现效果等等,由此开启了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回归本土化”的新的发展时期。首先,设计师改变了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看法,认为这是一种能够提升设计作品文化内涵和大众吸引力的设计元素,能够促使作品形成不一样的风格特点,因此,在作品中加大了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表现力度,比如对于剪纸与刻纸艺术的表现以及对于皮影、玉雕、木雕、砖雕、雕镌、年画、扎纸、彩灯、风筝等民间艺术形式的表现等等,几乎成了设计界的一种风尚或者是设计潮流。其次,设计师也非常注重对传统民间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成熟的造型特征与设计技巧的挖掘和应用,并将提炼出来的抽象化的造型和表现技法与现代企业、产品的发展理念、定位信息进行有效的融合和嫁接,以此来提升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信息表现的力度、吸引力与传播效果等等。比如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在整体构图与主题表现方面不受生活习惯、题材内容的限制,可以创造性地将各种形象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产生对比、连贯、衬托的作用。这种平面取物的表现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剪纸艺术的立体性、主观性、时空性与平面性的表现效果,不仅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而且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蕴涵着深厚的民俗文化观念和审美思想。因此,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在诸多现代设计中都被广泛使用,包括产品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服饰设计等等。这是当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最典型的一种表现方式。

大众文化下传统民间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