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常见疾病预防方法范文

常见疾病预防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常见疾病预防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常见疾病预防方法

第1篇:常见疾病预防方法范文

一、漏气:

表现为不能完整地唱完一段戏,演唱时感到气不够用,或气不从心,换气又很费劲,体力消耗过大,不能自觉地控制声音,音往往偏低、偏沙、喉位偏高等。形成漏气的主要原因是横膈膜和控制呼吸的肌肉群软弱无力,其次是声带闭合不严,也是造成漏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纠正方法

1.用咳嗽前和呕吐前的感觉来体会横膈膜的力量和声带的闭合力,感悟他们二者的有机配合。

2.做深呼吸及短促呼气或用慢笑“哈~ ~ 哈~ ~”断音练习,以锻炼横膈的弹跳力。

3.在以上两种方法基础上发短音和长音“啊”、“迂”,以感受随着声音的延长(即气息的呼出)丹肌(小腹)推动横膈膜位置的逐渐上移。

二、憋气:

憋气的症状:演唱者自我感觉气息很长,甚至在两个乐句之间可以不换气。但胸部发闷发紧,双肩上提,声音发直,小音符唱不出来,也不能控制强弱音的变化等。憋气的原因主要是呼吸器官的僵硬而引起其它发声器官失去弹性和协调。同时,憋气又常常和呼吸部位太高(在上肺部,吸气时有明显抬肩现象)密切相关。

纠正方法:

1.首先要从改变错误的呼吸方法入手。现在我想借鉴前辈们的有效经验和读者共勉:“气为声之本,犹如树之根;吸气到下肺,感觉在腰围。吸气象闻花,呼气象吹尘;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先求气畅通,然后变花样;吸气分快慢,闻、喘、补、偷、换。用气要记清,揉、提、弹、顿、停。呼吸是运动,不是憋气功。”老前辈用精辟的语言既告诉了我们呼吸在演唱中的重要性,又教给了我们用气的方法。

2.用深呼吸后练延长音的方法使气流畅通。(最好用“欧”、“噢”、“哦”、“啊”等宽母音练习)练唱时将气息缓缓呼出,注意在下一句吸气前不留余气。

3.在初步掌握较好呼吸方法的基础上,唱一些曲调流畅、起伏较大的唱段来验证呼吸方法的改变情况。

三、声音发闷:

这种现象常常伴随着吐字不清,听起来好像在很远的地方唱。这种声音既不能感染人,也失去了声乐应有的表现力。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有两种原因:其一,是演唱时发声器官过分松散,尤其牙关、门牙不能打开,加上唇、齿、舌、牙等咬吐字器官不够积极,笑肌不能抬高,口腔内部空间太小,导致音波无法反射而引起共鸣。其次,是与此相反,发声器官过分紧张,尤其是口腔后部、上颚不能自如抬高,口咽、喉咽和鼻咽腔不能形成相应的通道。从而使声波大部停留在咽喉部位,不能及时反射到口腔的前上方,听起来嘴里好像含了一个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咬吐字器官因受到牵制,,不能积极有效地动作,是声音停留在鼻腔而产生发闷的现象。

纠正方法:

对于第一种情况,首先要启发起演唱者的激情和演唱欲望,从而调动起发声器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拥戴你的观众唱出悦耳动听的唱段。

针对第二种情况,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要努力纠正其错误的发声观念和形态。改进口型,所谓“声从形出”。用抬高笑肌的方法,抬高上颚,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用气流把声音的方向引向口腔的前上方。(除练声外,还可用朗诵作辅助练习)

四、声音发尖:

除了唱者嗓子条件尖细之外,大多是属于发声方法不正确所致。这种声音听起来极不自然,夹嗓子,听起来有些刺耳。出现这种现象和演唱者单纯追求“亮音”、“高音”及盲目模仿某种风格而忽视了正确的演唱方法等有着直接关系。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发声时喉部肌肉及舌根紧张,牙关和喉咽腔不能自然打开,气息不能畅通。同时,伴有伸下巴,舌面上弓等现象。

纠正方法:

1.打开牙关、抬高软腭、挺立咽壁、稳定喉结、喉咽腔打开适度。多练“啊、噢”等宽母音。练声时要感觉着声音是被气托出来的,发自肺腑的。

2.加强咬吐字器官灵活性锻炼,念一些绕口令或唱些字较多、节奏欢快的唱段。要求唱得吐字清晰、气息流畅、声音贯通。同时,要注意是否有憋气现象,如有则须同时纠正。

五、声音发散:

演唱时,声音在口腔内完全失去控制,脱口而出。声音发散者往往伴随有漏气现象。音色与说话相似,没有表现力。究其原因:口腔前张得太大,而口腔后部完全处于生活中的自然状态,致使口腔中部空间不足,很难引起上部共鸣,从而泛音减少,使声音失去明亮的色彩。

纠正方法:

1.演唱时口腔前后部同时打开,使音波冲击在口腔的前上部,形成声音焦点,送出口外。

2.闭合声带,阻挡气流速度,改进口型,适当控制音量。多练“乌、迂”等“撮口”和“合口”呼的母音。

六、鼻音:

伴有鼻音毛病的演唱,类似感冒时的音色,声音发闷,让别人听起来难受。但唱者自我感觉良好――“很亮”。这个主客观听觉上的差别是克服鼻音的最大障碍。形成“鼻音”的原因,主要是咽腔完全紧闭,堵塞了通向口腔的气流和声波所造成的毛病。

纠正方法:

1.做打哈欠的感觉,充分打开牙关和咽喉,感受发声通道的形成。

2.多练“啊”、“噢”等宽母音,暂停练习“中东”、“江阳”、“人辰”、“言前”四类韵辙的母音。

第2篇:常见疾病预防方法范文

【关键词】呼吸机;并发症;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211-02

呼吸机在危重症的治疗和抢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一个个濒临死亡的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但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将引起一系列致命的并发症,会将尚存的一线希望化为乌有。因此,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如何加强护理,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科自2009年1月―2009年12月因病情需要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共38例,因痰液粘稠导致导管堵塞5例,病人烦躁而使导管脱出6例、反复吸痰导致粘膜损伤者9例、气管切开引起皮下气肿者2例。 插管后心血管抑制21例,肺部感染者30例,其中有1种并发症者5人,同时有2种者19人,同时有3种并发症者10人。所有38例患者中经积极治疗成功脱机者27例,因经济困难自动出院和死亡者11例。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呼吸机治疗常见的并发症

1.1 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并发症主要有损伤、导管堵塞、气管黏膜溃疡等。

1.2 呼吸机通气支持直接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通气不足、通气过度、气压伤等。

2 呼吸机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 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1 损伤 为了避免损伤气道,医生应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插管成功率;插管过程中应动作轻柔,避免反复插管,护士应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于插管困难者或不配合者,如果生命体征平稳,可遵医嘱应用肌松剂或镇静剂来协助完成插管。

2.1.2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对于不配合的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前采取适当的药物镇静或局麻,可避免对循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1.3 导管堵塞 分泌物、痰液一定要及时清理,吸痰要彻底、到位,对痰液粘稠者应加强湿化、膨肺后彻底吸痰,避免痰液粘于管壁上引起导管堵塞。对于躁动不配合治疗者应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口腔内放置一枚牙垫,避免患者将导管咬扁,造成导管堵塞。

2.1.4 导管误入一侧支气管 妥善固定导管,每班认真检查导管的深度,听诊两肺,判断两侧呼吸音是否一致,并及时准确记录,如果深度发生改变,立即给予调整。

2.1.5 导管脱出 妥善固定导管;呼吸机管路不应固定过紧,应有一定的活动余地,对于躁动、不配合的患者更应注意,以免牵拉使导管脱出;翻身时一定先把管路从机械臂上放下翻身后再重新固定,以免牵拉引起导管脱出。对于不配合治疗或无意识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约束,并加强巡视,以免自行拔出插管。

2.1.6 气管黏膜溃疡 做好气囊管理,气囊压力过大会造成气管黏膜毛细血管血流减少或中断而出现黏膜坏死,压力过低则出现误吸,气囊压力维持在20-25mmHg可以同时避免以上情况发生,因此,每班必需严密检测气囊压力。对于长时间应用呼吸机而无法脱机的患者,应及早气管切开,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吸痰时负压不可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短时间内反复刺激气道,放入吸痰管时不应给负压,以免导致黏膜破损,进而出现溃疡;严格无菌操作,有效清理呼吸道,避免气道黏膜继发性的感染。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痰液的性质、量。

2.1.7 皮下、纵隔气肿 气管切开24小时内护士应严密观察有无皮下气肿、纵隔气肿的发生,定期检查皮下有无捻发音,如果有要及时通知医生,及时给予处置,并记录皮下气肿发生的部位、范围,注意气肿范围有无扩大。

2.2 呼吸机通气支持直接引起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

2.2.1 通气不足 应用呼吸机治疗应选择合适的呼吸机管路,减少呼吸死腔,保证呼吸机管路的密封,严密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参数,观察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2.2.2 通气过度 患者如出现通气过度的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调整呼吸支持参数(减少潮气量、减慢支持频率、降低触发灵敏度),增加呼吸回路死腔(延长呼吸管路),也可使用药物抑制患者自主呼吸,同时积极处理高热、疼痛等。

2.2.3 气压伤 预防重点在于鼓励患者自主呼吸或采用部分通气支持方式,限制支持潮气量,合理设置高压报警限。

2.2.4 心血管功能抑制 预防及处理上应鼓励患者自主呼吸,尽量不使用呼气末正压,并使用强心药、升压药等稳定病人的心功能。

2.2.5 肺部感染 预防上应重视:无特殊要求,病人取床头抬高30°卧位,进行适当的胸部物理治疗,定时翻身、叩背、引流、震颤、咳嗽、充分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采用封闭式吸痰方法;采用合理的气道湿化方法,临床上常采用蒸馏水加温湿化,蒸馏水每天更换,湿化罐每星期更换一次;进行声门下潴留物的持续引流;进行人工气道护理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插管内充分进行吸痰,并将口腔分泌物及时吸净,口腔护理2次/天,防止分泌物流入气道引起肺部感染;鼻饲时应将床头抬高30-45度,可减少胃液反流,如疾病情况不允许,可协助患者右侧卧位以利于胃的排空,在鼻饲或进食前需检查气管内导管的气囊,并根据需要充气,避免食物反流时误吸;增加营养支持,增强机体抵抗力;严格进行呼吸机消毒与维护,做好呼吸机的终末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呼吸机管路内的冷凝水应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末端应低于气管插管的位置,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感染;呼吸机管路一星期更换一次,污染的随时更换。

第3篇:常见疾病预防方法范文

关键词:食用菌;黄菇病;脉孢霉;褐腐病;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63-1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工厂化生产,但在生产实际中出现了一些常见病给菇农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打消了生产者的积极性[1]。笔者根据几年栽培各食用菌的实践经验,对几种常见病的发病原因和规律进行了探索,现浅析如下。

1 黄菇病

1.1 病原菌

食用菌黄菇病的病原菌为假单孢杆菌,属好气性革兰氏阴性菌。

1.2 发病症状

(1)该病发生是菌袋表面有粘液状病原菌出现,菌丝有泛黄症状,此病一般从幼蕾到成熟菇都有发生。

(2)该病从症状上看可以分为:干腐病和湿腐病两种。干腐病:没有粘湿感,染菌后菇盖或菌柄局部呈黄色或者全部呈焦黄色;湿腐病:有粘湿感,染菌菇体出现局部淡黄色斑点,并产生腐烂,病情严重时,病菇全部呈谈黄色水渍状腐烂,并有粘稠状分泌物散发出恶臭[2]。

1.3 发病原因

(1)菇棚内菌包墙式密集堆放,老栽培场地环境恶化通风不良,消毒不彻底。

(2)菌种抗病力差,菌种反复使用导致退化。在后期出菇管理过程中,菇房内环境恶化,可能在某一阶段环境因子没控制好,导致温度湿度过高,通风不良,还有就是使用不洁净的水。

1.4 综合预防措施

(1)选用合适菌种 适应当地环境、抗病能力强的菌株。同一菇棚内不要连年种植同一菌株,应每两年更换一次品种为宜。

(2)选用的培养料和辅料应没有生霉,栽培料使用前最好进行暴晒,拌料加的水要保证清洁,并加入干料重0.1%的多菌灵或者克霉灵等杀菌药物来抑制病害的发生。培养料尽量少加或不加有机氮源和糖类物质。

(3)出菇期控制好棚内环境因子 广温型的食用菌温度不要超过30℃,不要低于15℃。低温型食用菌温度不要超过15℃。在转潮间隙湿度不能太高,保证通风良好。

2 脉孢霉

2.1 病原菌

脉孢霉又称链孢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重要竞争性杂菌和病害。粗糙脉孢菌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最常见的脉孢菌[3]。

2.2 发病原因

(1)目前大部分食用菌栽培都是使用袋栽,所用的塑料套塞或自作的棉塞在灭菌过程中受潮或者松散。

(2)接种过程中用具灭菌不彻底,接种室不洁净,工作人员无菌操作不严密等会使脉孢霉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3)在菌丝培养期间,培养室通风不良,温度和相对湿度过高等都会使脉孢霉大量滋生。

2.3 症状

菌丝培养阶段和出菇阶段一旦染菌,其菌丝生长迅速,一般5-7天即可长满菌种袋。染菌处一般集中在菌袋破裂处和袋口塞子处,染菌处会出现橙红色的蓬松霉层,粉层厚度可达1cm左右,细微的小的都会使分生孢子随气流扩散,致使该批菌种报废。

2.4 综合防治措施

(1)搞好环境卫生:平常要保证整个培养室干净整洁,每批菌袋培养结束以后要对接种室和培养室彻底消毒。每一季食用菌栽培结束后,要彻底清理菇场,通风晾晒数日。

(2)选择抗病能力强的菌种,使用菌龄短,生活力强,无污染的优质母种。

(3)在基料中加入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生石灰或高锰酸钾混合液搅拌;接种过程中严格实施无菌操作,避免塞子受潮,动作要轻柔谨防菌袋破损;出菇期间,控制好菇房内环境因子,避免高温高湿以及通风不良[4]。

3 褐腐病

3.1 病原菌

褐腐病又称水泡病,湿泡病,是一种常见病害,该病是由一种名叫疣孢霉的病菌引起的系真菌病害。

3.2 发病原因

褐腐病主要危害蘑菇、草菇、平菇等,它的病源主要来自菇房周围的土壤和废弃物。

3.3 症状

发菌期间病菌侵入后,菇床表面形成一堆堆白色绒状物,颜色由白色渐变为黄褐色,表面渗出褐色水珠,最后在细菌的共同作用下腐烂,并有臭味产生。

3.4 防治方法

搞好菇房卫生,菇房使用前后要严格消毒,采菇用具用前用4%的甲醛液消毒。覆土用前要消毒或巴氏灭菌,严格使用生土,切勿过湿。发病初期立即停水并降温,加强通风排湿。及时清除病菇,在病区用0.2%的多菌灵喷洒[5]。

4 结论

综上所述,无论研究者采用何种方法防治病害,其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对于食用菌栽培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工作方针,在严格遵循食用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组成一个较完整的有机的防治系统,这样将会更好的促进食用菌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和未来[J].中国食用菌,2000,19(4).

[2] 沈萍、范秀容,等.微生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蔡衍山.食用菌生产技术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第4篇:常见疾病预防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a)-066-0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静脉营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十分重要。

1 并发症及预防

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有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

1.1 皮下血肿

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1.2 液体渗漏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2]。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1.3 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组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组。1.4 静脉炎

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其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护理人员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1.5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多见血流缓慢的静脉内。据报道,久病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血栓多3倍。另外,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

2 观察与护理

2.1 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工作

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2.2 观察局部反应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2.3 置管期间护理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或碘酊、酒精消毒1次,并盖以透明贴膜。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需严防液体滴空。如为动脉留置针,更应加强监测,防止意外发生。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技术日渐完善,其优越性在于: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维持血管通路,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3]。护理人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其使用技术并做好观察及护理,提高导管针在留置中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陈显春,封悦.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2.

[2]崔惠娅,王玉玲.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4):128-129.

第5篇:常见疾病预防方法范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护理及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53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顾名思义是一种可以留在静脉里的新型输液器材,其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以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不仅减少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而且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抢救和治疗过程中赢得了时间。我科已常规将套管针应用于患者的输液护理中,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留置针的应用

1.1静脉血管的选择

选择相对较直、较粗且有弹性的血管,尽量避开有关节及静脉瓣的部位。由于人体下肢的静脉瓣相对较多,血流相对较缓,易导致静脉炎发生,所以尽量选择上肢静脉,除了情况不允许选择上肢静脉时,可对下肢静脉进行留置针,但时间不宜过长。

1.2留置针型号的选择

根据患者自身血管情况选择留置针的型号,创伤大、出血多则选择粗的留置针,反之则选择小型号的留置针。因为留置针的直径与血管的直径的比例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有关。所以在不影响抢救和治疗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最小型号的留置针,以减少留置针对血管壁的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1.3留置针的排气

静脉输液管排气完成后,打开静脉留置针,将输液针头刺人留置针肝素帽内,深度以刚刺人肝素帽为宜,松开输液调节器,待液体充满肝素帽内后将输液针梗全部刺人肝素帽内,排完气,关闭调节器待用。

1.4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

穿刺方法: 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穿刺部位常规消毒,消毒范围>8cm×8cm;去掉留置针针套,松动留置针芯,留置针进针的角度以15°~30°角为宜,进针的速度宜慢,应直接刺入血管见有回血时降低穿刺角度,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前行1~2mm,右手固定针芯将针尾稍抬起,此时是送管的最佳时机,切忌见回血后立即送管,左手拇指与食指持外套管柄将套管缓慢送入静脉,套管送入血管后,松开止血带,退出针芯,放开调节器,观察液体滴注良好,针头部位不肿,用一次性透明敷贴固定,调好滴数,并注明留置时间。

1.5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

输液完毕时,将头皮针与输液器管处分离!头皮针连接已抽取的肝素封管液!将留置针上的夹子关至一半的位置,夹子越靠近留置针进针处越好,同时退出头皮针至斜面留于肝素帽内,用大鱼际肌顶住针柄,脉冲式缓慢推注,使肝素帽到夹子的压力大于留置软针到夹子的压力!形成正压,待封管液剩0.5ml时,关闭夹子,边推边退出头皮针[2]。

2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2.1皮下血肿

主要与穿刺血管选择不当、操作不熟练,动作不稳,技巧掌握不好,患者血管弹性差等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应选择走向直、弹性好、脉络清晰的血管进行穿刺,把握好进针角度,穿刺时应轻、稳、准,尽量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3]。如出现血肿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血肿部位局部按压后给予冰敷,24h后可用硫酸镁溶液湿敷[4]。

2.2液体渗漏

主要是由于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过大等因素引起。为避免液体渗漏,护士除熟练掌握留置针穿刺技能外,应妥善固定导管,正确固定无菌贴膜,嘱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对能下床活动的病人,应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

2.3静脉炎

静脉炎是由于物理、化学及感染等因素对血管壁的刺激而导致血管壁的炎症表现 , 一旦发生 , 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进程。有调查显示 , 静脉注射的患者有近 80% 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5]。静脉炎的发生与静脉穿刺部位、输入药物的性质及液体量、留置针的封管技术和留置时间、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的态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6]。因此在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血管及留置针,避免反复穿刺,操作动作轻柔;输入刺激性药物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

2.4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①通常与黏稠的液体如静脉高营养等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②封管液种类、用量及非正压封管。③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时药物配伍不当。④与导管的血液回流和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因素有关。所以要严密观察输注静脉高营养和其他粘性

液体的滴数,定时冲洗管道,输液完毕后按要求正压封管,掌握药物的相容性,合理安排输液秩序。输液期间或留置导管期间患者输液那一侧的肢体不要过度用力,过度活动,防止管 回血造成导管堵塞,高凝患者应尽量避免留置导管,输液速度较慢的时候要及时冲洗管道,预防导管堵塞。

2.5静脉血栓形成

造成静脉血栓的大部分原因是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长期卧床的患者、下肢静脉输液。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应积极预防静脉炎的发生,穿刺首选上粗静脉,注意保护血管,防止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血液流动缓慢的患者要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高凝患者要对其使用抗凝药物,多喝水;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定时按摩肢体,避免下肢静脉输液;偏瘫的患者避免患侧输液。

总之,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使病人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并减少普遍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静脉留置针为一次性产品,对于长期输液的病人和医护人员都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由于并发症发生因素复杂,要想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因为患者的自身体质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只要我们正确的使用,做好日常观察及预防护理,就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留置针的使用率及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董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 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19-721.

[2]娄湘平.静脉留置针改良封管方法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4):487-488.

[3]郝玉凤,尚晓霞,张艾香.静脉穿刺留置管用生理盐水封管的观察[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1999,11(1):15-16.

[4]廖春萍,肖秀英.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4):107-108

第6篇:常见疾病预防方法范文

随着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对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其应用更突出。针对我科在应用小儿静脉留置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常见并发症

1.1 穿刺部位感染 由于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操作技术不熟练,患儿机体抵抗力低下,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等导致穿刺部位感染。

1.2 液体渗漏 进针角度过小,患儿躁动不安,固定不牢,留置针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血管不充盈,发热血管脆性增加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

1.3 静脉炎 表现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及静脉时硬、滑,患儿拒绝按,严重者针眼处可见脓性分泌物,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1.4 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常与输液完毕后冲管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不当等引起,亦与患儿留置针处活动过度致导管扭曲,患儿抓撕脱出、折叠等有关。

1.5 皮下血肿 常与选择血管不当,穿刺技术不熟练,动作不稳,不协调,患儿不合作等有关。

2 预防及护理

(1)对穿刺部位感染,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以穿刺点为中心的5cm半径范围内严格备皮,严格消毒,同时告诉患儿穿刺部位及周围要注意卫生。(2)为避免液体渗透,护士除具备娴熟的操作技术外,应妥善固定好导管,患儿哭闹不安时,应避免其过度扭动留置针处,可给予适当约束,用看动画片,听儿歌等方式分散注意力,护士勤巡视,勤观察。(3)引起静脉炎的主要原因为药物刺激及机械损伤,静脉留置针一般为3~5天。血管好坏也是引起静脉炎的因素之一,应合理选择血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于长期输液的患儿,选择静脉时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操作时动作轻柔,力争一次穿刺成功。滴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充分稀释后再输注,输注速度要慢,输注前后均用生理盐水冲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反复输液的患儿应有计划地给予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血管。(4)防止套管堵塞,每次输液完毕用1:250肝素钠正确封管。防止套管内血栓形成,保护套管针通畅。再次输液时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生理盐水5ml缓慢推注以冲管,再继续输液。(5)为了避免皮下血肿的发生,我们在进行操作前,认真选择了弹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一般选择颞浅、额正中、耳后、枕静脉,穿刺前用安慰、鼓励、奖励性语言,安抚患者情绪,约束好患儿,穿刺时动作轻、稳、慢、准,把握住进针角度,回血后再以5°角继续进针1mm左右,待外套管完全送入血管后,左手拇指推套管继续前进2mm左右,右手退出针芯,输液通畅后,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小胶带,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

第7篇:常见疾病预防方法范文

一、番茄早疫病

1. 发病症状 发病植株病叶上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明显同心轮纹,直径1~2厘米,边缘深褐色,潮湿时产生黑色霉层,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下部叶片脱落,仅留下上部少数叶片。果实和茎秆也可发病。

2. 发生特点 病菌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可侵染马铃薯、茄子、番茄、辣椒等蔬菜,通过气流、微风、雨水滴溅等传播,从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发病的主要条件是温度和湿度。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的相对湿度在70%以上。温度偏高、湿度较大有利于发病;肥力低、管理差的地块发病重。

3. 防治措施 ①轮作倒茬。和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②选用抗病品种。③培育壮苗。采用穴盘或营养块育苗。④科学管理。采用膜下滴灌或管灌,降低棚室内湿度;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不偏施氮肥;掌握适宜的温、湿度;及时清理下部老叶、病叶,促进通风、透光。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叶面喷施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600倍液,或65%甲硫・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8天喷1次,连喷2~3次。

二、番茄晚疫病

1. 发病症状 晚疫病可在叶片、茎秆、果实上发生为害。植株发病初期先从叶尖、叶缘开始,产生“V”字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转为褐色。在空气湿度大时,病斑发展迅速,叶片上可生白霉。严重时病斑逐渐融合,可蔓延至全部叶片,使叶片枯死。茎秆发病后产生长条状暗褐色凹陷条斑。果实染病主要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病斑呈不规则云纹状,潮湿时可以生出白色霉状物。

2. 发生特点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土壤中越冬,靠气流、雨水、灌溉水传播。发病适宜温度为18~20℃,最适相对湿度在95%以上。土壤瘠薄、植株衰弱、偏施氮肥、植株徒长等情况下发病重。

3. 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可选用适宜保护地栽培的抗病品种,如百利、金棚等。②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③用营养钵、穴盘等培育无病壮苗。④清洁棚室。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残枝、落叶,减少病源;种植前对棚室进行消毒。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72%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防治,7~8天喷1次,连喷2~3次。

三、番茄灰霉病

1. 发病症状 茎、叶、果、花均可染病,但以果实受害为主。叶片发病时先从叶尖、叶缘开始,呈“V”字形扩展,初发时叶片呈水浸状,后变为黄褐色,表面生有灰白色霉层。果实受害,多先从花瓣、花萼、柱头处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并伴有灰色霉层。

2. 发生特点 病菌属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在病残体、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气流、灌溉和人为活动传播。病菌发生适温为20~25℃,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开始发病,高湿时间长发病重。花期是病害侵染高峰,多从开败的花瓣侵入,引起发病,导致果实腐烂。

3. 防治措施 ①及时摘除病叶、病果,集中深埋或高温灭菌(高温沤肥),避免传播。②降低棚室内湿度。采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管灌,加强通风等方式,降低棚室内湿度。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嘧菌环胺10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45%噻菌灵(特可多)悬浮剂3000倍液,或38%恶霜菌酯600倍液喷雾防治。

四、番茄叶霉病

1.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花、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斑点,叶背出现灰白色霉层,后变淡褐色至深褐色。病害常由下向上蔓延。发病重时,霉层布满全部叶片,整株叶片黄褐色干枯。果实上发病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硬化凹陷,失去食用价值。

2. 发生特点 病菌属半知菌亚门、褐孢霉属,主要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借气流传播,从叶背面气孔侵入,也可从萼片、花梗等处侵入。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适宜温度20~25℃、适宜相对湿度95%以上。

第8篇:常见疾病预防方法范文

【关键词】血液透析;内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16-0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而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故血管通路又称为血透患者的生命线[1],内瘘的通畅以否直接影响透析效果。动静脉内瘘在临床使用中常因自身血管条件不佳、反复穿刺及护理不当而影响其正常使用,既增加患者痛苦,又降低其生活质量,可见保护内瘘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笔者所在科临床工作中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措施加以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月~20011年9月间7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男30例,女45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59±1)岁,透析年龄1~18年,每周行血液透析 2~3次,血流量200~250 ml/min,本组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透析的诊断标准.

1.2 结 果:75例使用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下: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n,%)

2 内瘘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 出血的预防及护理: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力求一针见血,避免穿刺失败及同部位重复穿刺引起的血肿;避免过早使用内瘘,一般内瘘成熟至少需要4周,最好等待8~12周后再开始穿刺[2]。新瘘的穿刺最好由有经验的护士进行。透析结束后拔针按压的力度要合适,以既不渗血又能扪及血管震颤或听到及血管杂音为宜[3],并且必须用指压。若皮下出血,24h内用冰敷,24h后可改用热敷或用红归酊、红花油等湿敷。

2.2 血流量不足的预防及护理:血流不足多因反复定点穿刺引起血管管壁纤维化,弹性减弱,硬结、瘢痕形成而导致管腔狭窄;还有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造成内瘘纤细以及动静脉内瘘有部分血栓形成。因此,护士必需熟练掌握穿刺技术,避免定点重复穿刺;指导患者进行内瘘侧手臂的功能锻炼,促进血管扩张;对狭窄的血管,还可用中药如红花、当归、姜黄、桂枝、川芎、赤芍、制附子等泡手。

2.3 假性动脉瘤的预防及护理:假性动脉瘤常因内瘘使用过早,以及常期的定点穿刺,持续高血压或动脉穿刺离吻合口过近致血流冲力大造成。因此穿刺动脉端距吻合口>3cm,并尽量采用顺穿;控制高血压.若为小血管瘤一般不需手术,可采用弹力绷带或护腕轻轻压迫,防止扩大,并避免反复在此部位穿刺。若血管瘤明显增大,影响患者活动或有破裂的危险,应尽早采取手术处理[4]。

2.4 血栓的预防及护理:血栓的形成多与手术情况以及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相关,如患者血管硬化、糖尿病血管病变、低血压、休克、血液呈高凝状态以及内瘘受压等因素均可形成血栓。这就要求透析过程中医护人员操作技巧要熟练;切忌定点穿刺,以防血管壁内膜受损;对狭窄的血管应采取反复多次成功穿刺,可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尽量减轻内瘘手臂负荷(负重

2.5 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感染的发生与患者抵抗力低下, 无菌操作不严有关。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局部出血或血肿,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感染率;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嘱患者保持内瘘侧手臂皮肤的清洁、干燥,。如发生感染,可用碘酒、酒精、四黄散湿敷,必要时给予抗生素全身治疗,如感染难以控制时,应暂停使用内瘘,改用临时血管通路,全身使用抗生素。

3 讨 论

动静脉内瘘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做好内瘘的护理工作,保持内瘘的正常功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显得尤为重要。护士要提高护理意识,熟练掌握穿刺要点,切忌定点穿刺,做好患者的卫生宣教工作,提高其保护内瘘意识。熟习可发生的并发症,加强使用过程中的护理,使并发症控制在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沈清瑞,叶任高,余学清主编。血液净化与肾移植。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5.

[2]陈香美等.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47

[3]陈万美,孙惠.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9):41-42.

[4]阮凤荣,陈婷婷,袁忠勇.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28(23):2913-2914.

第9篇:常见疾病预防方法范文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并发症;预防对策

临床女性恶性肿瘤常见类型中, 乳腺癌占较高发生比率。目前仍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由于损伤缩小, 保留了胸肌, 对胸壁外形及上肢功能影响较小, 满足了女性对美的需求, 而广受医患双方的接受, 现已成为乳腺癌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但该术仍有程度不等的并发症发生, 阻碍了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并制定针对性防控方案, 是改善预后, 降低不良反应,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1]。回顾十年来河南省新野县人民医院286例相关病例, 针对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2003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28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作研究对象, 均为女性, 年龄31~65岁, 平均(47.8±5.1)岁, 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采用TNM分期, Ⅰ期68例, Ⅱ182例, ⅢA期36例;浸润性小叶癌107例, 浸润性导管癌162例, 单纯癌6例, 硬癌5例, 髓样癌4例, Paget病2例。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于距肿块边缘3~5 cm处作切口, 根据肿瘤所在位置选择横形或纵向形, 采用电刀完成相关游离操作, 位于皮瓣侧分布的薄层脂肪组织适当保留, 将乳腺及其周围脂肪组织、胸大肌筋膜(深面)自内下向外上一并剥离, 清扫腋窝及锁骨下脂肪淋巴组织, 做整块切除 , Patey手术在紧靠喙突的止点处切断胸小肌, 而不切除, 肩胛下血管、胸背神经、胸长神经保留, 分别于胸壁内侧和腋下放置引流管, 皮瓣缝合, 适当加压包扎。术后引流管接负压吸引, 一般3~5 d引流管拔除, 继续行加压包扎, 持续至术后9~10 d, 并加强上肢及肩关节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42例, 占14.7%。其中皮下积液18例, 占6.2%;皮瓣坏死15例, 占5.2%;上肢水肿5例, 占1.7%;上肢抬举受限2例, 占0.5%, 胸肌萎缩2例, 占0.7%。

3 讨论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自改良根治术临床应用以来, 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但因手术操作损伤或患者自身等因素的影响, 仍易出现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切口感染、上肢水肿、胸大肌萎缩、上肢抬举受限等并发症, 影响疾病康复进程, 使患者身心负担加重, 并延长了住院时间, 增加了经济压力。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 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 尽可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是临床医生不断努力的方向。本文针对本组286例患者所发生的并发症情况, 提出分析及对策。

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一直是乳腺癌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二者可单独发生, 也可同时出现而相互影响。主要与皮肤缝合张力过大;使用电刀时电力过高造成边缘皮肤烧伤坏死;皮瓣供血不良, 分离过薄等引起局部血运差, 以及加压包扎不当等所致[2]。因此, 在手术过程中, 重点对手术切口合理设计、熟练操作技能、充分引流、并包扎适度等, 对并发症有防范作用。如行横向或纵向切口, 可避免切口边缘与皮瓣基部过长, 游离皮瓣时应合理利用电刀, 以防操作不良诱导并发症发生[3]。注意掌握好皮瓣厚度, 应保留皮下毛细血管网的存在, 以免影响血供, 引发皮瓣坏死;缝合皮瓣时, 避免张力过大, 必要时做皮瓣移植;加压包扎均匀适度, 避免因过度压迫而造成局部血运不良。相关研究指出, 采用电刀游离皮瓣, 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高于手术刀操作, 这可能与其热损伤、脂肪液化, 引发皮下硬结、坏死组织增加等因素相关, 因此, 在采用电刀游离皮瓣时, 于正确解剖层上分离, 功率不宜过大, 同组织接触时间不宜过长。在解剖腋窝时对可疑的管状结构要结扎, 避免遗露淋巴管而出现淋巴漏, 术后彻底排出积气, 进行适度包扎, 尤其要保持负压引流通畅, 使皮瓣与胸壁相贴紧, 也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术的最大优点就是保留胸肌, 对胸部外形及上肢功能影响较小, 若一旦出现术后胸大肌萎缩, 则达不到理想的目的, 从而失去了改良根治手术的意义。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术中损伤支配胸大肌的神经所致, 因此, 精细的手术操作和清晰的解剖 是防范的关键, 在清除胸大小肌间隙淋巴结(Rotter淋巴结)或切除胸小肌的过程中, 要注意保护胸内侧神经、胸外侧神经, 有时为了更好的显露腋窝上部, 可仅将胸小肌在喙突处切断, 而不做切除, 大大减少了损伤支配胸大肌神经的机会。

综上所述,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虽然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机率, 但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并发症对策, 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 对于提高手术效果,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哲清,李开军,阿尔成,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新疆医学, 2010,7(40):42-4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