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1篇: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1―0120―01

一、打好基础,重视高一高二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和初中大不相同,高中历史知识点多、难度大,知识所涉外延明显且较为宽泛。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各不相同,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习惯也和学生实际的学习实践有所差异,这就往往会让高一新生很不适应,导致一部分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对后续的知识就更难以理解消化,从而对高中历史的学习越来越提不起兴趣。

高一高二阶段不仅仅是积累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阶段,更是夯实历史学科基础能力根基,把历史学科基础知识逐步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阶段。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打好基础入手,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从养成好的学法入手。一方面学习历史必须要引导学生掌握学法,要理清线索,掌握要点,这是将厚书读薄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要点”,就是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的骨架,是历史“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提炼要点,必须具有逻辑概括的能力,这样才能从繁杂的内容中提炼出记忆的要点,从而以纲带目,化难为易,执简驭繁;另一方面打基础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案”等教学材料的导学功能和“合作学习”的智慧共享,让全体学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集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消化重点、难点,掌握知识要点和历史节点。

二、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改革教法

高中历史课因为理论性强,学生容易觉得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可借助于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因特网、多媒体、投影仪、录音等教学辅助手段实施教学。这些教学手段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使知识的容量增大,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易于学生接受。它所创设的教学情景既能弥补高中历史课教材中所不能拥有的感性材料,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增强高中历史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如,在进行人教版历史(必修)1《运动》教学时,我下载了电视连续剧《》中“天京”一集的片段,现场用多媒体播放后并简要介绍了事件背景及人物关系,学生立刻被迷住了,我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运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会出现此?这给我们什么启示?”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结合事例分小组展开讨论。学生对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激发,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很好地完成了本小节内容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第2篇: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

试题如下:

(1)依据材料,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

(2)比较①至⑤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

(3)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①两者都制订了法律;②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③两者都进入强盛期;④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又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⑤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

(2)两者虽然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历史特征非常相似。两者历史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

(3)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走向分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从试题引言、材料情境、问题设置到总体构成可以看出,本题以全球史观为统领和理论依托,不刻意和拘泥于微观知识点的简单再现与罗列复述,而着力于以宏观比较探究为核心的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综合渗透和体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性和要求,既体现新课程下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也体现了新课程高考文科综合下历史学科考试的测试目标要求及学科测试特点,表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意蕴。

全球史观是新世纪以来在我国历史学界广泛应用、影响较大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之一。它既是当代史家从全球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考察和研究历史、特别是世界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理解过去、思考当下的科学方法,当然也应是历史教师实施中学历史教育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全球史观的主旨和基本特征是: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如同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而形成的观点。①尊重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历史经验,超越每个社会个体而考察更广大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发展背景,强调跨越文明、跨越民族、跨越地区的“社会空间”的历史发展,关注历史进程中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相对性”“关联性”和“互动性”,核心是关注“人类文明的共性”、统一性,以此“重新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关注人类历史长时段、大范围的发展趋势和整体性,“既强调局部地区(小地方)的发展乃是与之关联的外部世界(大世界)变迁的结果,又指出局部地区的发展对外部世界的影响”,②等等。本试题的总体立意,比较鲜明地体现了全球史观的这些理念。

试题整体依托于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一、二单元,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选取当今国内著名史学家的史学著作内容,编辑成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6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欧洲)相互对应的6个历史时期有关王朝更替、政治变迁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发展状态的表格材料,据此创设宏观纵横对比的历史情境,并按历史时段分层设置富于梯度和逻辑层次的问题,要求考生运用全球史观的理念和方法,主要依据高中历史课程训练、积累的历史学科素养,进行比较探究性的解题。

试题体现了历史时空的大跨越和构架设计的纵横大综合。通过整合相关历史材料,搭建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相互关联的历史情境,以全球史观宏观透视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的历史,考查学生对新材料的解读能力、认知迁移能力,以及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深层理解能力、对历史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宏观纵、横比较探究,试题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人类不同文明的相关性、统一性或共性――这是全球史观的核心,也是本题立意的核心与重点。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东西相距上万里,对应王朝更替沧桑变化上千年,而两大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趋势竟是如此的相近,这不是用简单的机缘巧合能说通的,而是由人类自身的属性、特质,由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共通节律决定的。通过这样的试题和解题过程,可使考生从纷乱繁复的微观知识点中抽身出来,站在历史认知的高点重新审视历史发展,获得新的体验和感悟。

第三小题设计,与前两小题考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相关性、统一性相对,从反向考察和探究两者在公元6世纪后发展的差异性。须知,本题涉及的宏观比较探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程式化的“比较”,即既要找出相同,又得找出“相异”,以示辩证唯物主义下看待事物的客观和辨证(其实这常有将辩证法庸俗化的嫌疑)。这里的“差异”比较探究与上述全球史观下强调考察历史事物的相关性、共通性探究的立意不是矛盾的,“差异”属于全球史观下大历史“社会空间”中历史事物的“相对性”探讨,是全球视野下对个性社会“传统”的“透视”,而不是孤立地审视中华文明的“独特”与“个别”,将中华文明与罗马(欧洲)文明截然对立起来。正是在这个全球整体的意义上,也才显现出中国古代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特有属性和魅力。

关于本试题的“理论认知”设计,也体现出全球史观下对本题所涉及历史事物的针对性思考与解读。如前所述,一般意义上的“比较”,须“辩证”“全面”,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半斤八两,以示公允平衡。而本题在全球史观视域下,突出强调和关注的是人类历史宏观发展的相关性、统一性,因而,依据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6世纪中国、罗马的千年历史发展轮廓,得出的是鲜明的共通性、相似性,据此生成的理论,也自然是历史发展的相同性认知。

试题体现的全球史观立意,与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也大体吻合。新课程的设计及教育目标蕴含着、渗透着包括全球史观在内的若干新的历史教育理念。譬如,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中,强调“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历史学习(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事),开拓视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①等;高中历史的专题模块编排,尽管从教学实践层面看存在诸多问题,但其基本意图和初衷也在于体现历史的整体性,其“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思路也在于适应整体理解、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宏观特征,客观对比理解和认识不同区域、不同文明的相关性、统一性的特征和规律的需要。新课程教科书的设计也有相关的体现,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二单元“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学习延伸”中,引述“相处于同一时代而远隔万里”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雅典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关于妇女评价的大致相同的观点,设计两者“为什么会如此相近?你怎样理解?”的探究问题,其基本思路、设计立意,都明确体现出全球史观的意蕴和特征――着意于引领学生站在全球史的视角,宏观眺望中外历史走势,触摸中外伟人相关、相似的思想脉动和智慧的光芒,从中生成对历史的深层感悟与认知。

本试题依托于全球史观的理念立意构思,挂靠于高中历史必修Ⅰ古代政治史的内容背景,直接涉及的历史知识点很少,显然是突出和强调了能力素养的考查,而且考查的层次分明、梯度性强,大体涉及由基本到核心、由低端到高端、由简单到复杂的历史学科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

1.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包括准确阅读和理解试题要求的能力考查。试题提供了选摘后比较简明的表格材料,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历史时间、空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状态等信息,并能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比对,获得足够的信息,为接下来的解题做好必要的铺垫和准备。这是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基础。其别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是,要求一定要准确阅读和理解试题的“答题要求”。能否正确理解试题的题意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思考、解答,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本题中的“答题要求”,包括:其一,试题引言信息,已经给出全球史观的信息与提示,如“二者相距遥远……可做一些比较”,其中“比较”一词,已经明确了本题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其二,第(1)题的答题方式至少有两种:一是分别展开,各说各自的“特征”;二是对所得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相关信息做出比较后,合并概括出共性的特征,并加以说明和阐释。依据对试题引言信息的理解,阅读相应材料,应判知试题要求的是后一种答法。至于答题的层次,要弄明白①至⑤时期为一个考察段,⑥时期为另一个考察段。其三,第(2)题的第一问是在解读第一小题基础上的纵向综合概括;第二问则是对第一问宏观概括的历史发展“曲线”特征的具体描述。只有准确审清这些要求,才能准确严谨地解答相关问题。

2.宏观比较概括(归纳)及历史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的考查。这应为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目标,具有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求。试题通过呈现相应的情境材料和问题,要求考生经过感悟、提炼、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建立起信息与问题情境之间的逻辑联系,对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现象、历史特征(以共性为主)进行比较探究。其中突出的要求是,能区分出比较思考的不同向度、不同层次,要求有宽阔的宏观视野,缜密的思维素养,通过比较,考查特定情境下的历史思维品质、逻辑思维水平,包括思维过程的缜密性、思维方法的恰当性,以及抽象、判断等思维素养。第(1)题,是简单的分段横向比较,分别比较归纳五个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是较低层次的思维要求;第(2)题的第一问,是对五个历史时期特征的纵向总体归纳比较,据此得出相应的结论和认识,即“发现1”,这是对第一小题比较的综合,属于深一层次的比较,即五个分段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特征的综合“现象”、共性特征;第(2)题的第二问,即“发现2”,是对“发现1”共性特征具体演变“轨迹”的比较,考查对同一历史现象或特征进行不同向度思考的思维水平,看似简单,其实体现了较高的思维能力要求。

3.史学理论认识生成、升华的学科素养考查。试题依托全球史观构思立意,本身就彰显出历史学科的理论性。试题以比较探究为核心的各个问题情境,也都渗透着不同程度的史学理论的意境和要求。而试题第(3)题的第三问,则是专项的“理论认识”考查,涉及的理论认知难度尽管不大,但从认知思维上看,属于本题最高的能力层次要求。该小题涉及的理论,不是一般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对立统一”理论的照搬运用,如相同与不同、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这个理论表达,看似是前面几个历史现象或概念的简单重复(如“相近”“相似”“相同”“共同”等),而实际上是对具体历史现象、事实、特征,进行个别的、直观的归纳认知,以及对其进行综合性、整体性、规律性本质与内涵的揭示与升华。就是说,前面的几个“相同”“相似”“相近”等是属于外在的、表象的,而最后的“共同性”则是揭示本质的、升华到理论的。这个理论认识,不属于强记的陈述性的具体历史知识,非靠简单记忆、复述、背诵所能解决,而是一种内涵的历史素养,需要长期历史学习的积淀和养成。

4.符合逻辑的规范表达与阐释能力考查。“规范表达与阐释”是特定学科表述与呈现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包括运用规范的历史逻辑思维阐述说明特定的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使用特定的历史概念和术语,恰当而准确地叙述历史问题等。本试题没涉及太多具体历史知识的再认陈述,几乎所有问题都需运用概括的语言做简洁的表达,对表达、阐释的规范性要求应该更高些。例如:“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都进入强盛期”,“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等。“规范的阐释、表达”应以上述规范、科学的历史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等思维素养密切相关。没有规范严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规范表达与阐释”就无从谈起。

5.运用知识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论证问题,印证已有历史结论或者得出新的历史结论和认识,也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考查目标之一。这个能力考查主要体现在试题的第(3)题,由第⑥时期的材料,得出第一问中中国再度统一的走向,并运用所学古代政治制度史知识,加以论证说明。

试题各小题考查目标及解题思路:

第(1)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历史特征的能力,以及对答题要求的准确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表格中①至⑤时期的材料信息,可分别概括、提炼出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和罗马各自的历史特征,依据对试题要求的理解,对各时期两国的历史现象或特征进行横向比较,概括归纳出两者各个时期的共同特征,如第①时期,“两者都制订了法律”,第②时期,“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第③时期,“两者都进入强盛期”等。

第(2)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依据历史材料信息及答题要求进行综合比较归纳的能力(包括横向的综合比较归纳和纵向的综合比较归纳)、规范的历史阐释、表达能力,以及透过历史表象,生成理论认识的能力。依据①至⑤时期的材料信息及上一小题所作概括、归纳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经过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可“发现”: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虽然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的历史特征非常相似。依据试题要求,再从纵向梳理描绘5个时期的“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进一步进行逻辑思考,并以历史语言进行规范表述,可“发现”二者历史“都呈现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以及“十分相近的变化节奏”。依据上述理解、思维和抽象概括,调动相关史学理论认知或素养,可得出“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的历史理论认识。

第(3)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以及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论证问题,得出准确结论的能力等。通过比较表格材料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发展状态,可得出中国从分裂再度走向统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走向分散的不同走向,调动所学知识,可从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影响的角度,分析得出中国再度实现统一的主要原因。

本试题对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现行文理分科下的文科班历史教学,提供了诸多有意义的启示,也引发我们对当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某些倾向性问题的思考。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要认真思考和处理好微观知识教学与宏观历史认知的关系。本题教学内容背景是依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但试题除去提供的材料情境与教学内容有所挂靠,考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及其作用影响之外,几乎没涉及其他具体知识。很可能有教师会提出类似的质疑:“我们费劲讲了那么多东西,但没考到多少,以后我们该怎么教?”这恰恰暴露出当今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个倾向性问题:相当数量的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相对陈旧,落后于课程改革的步伐,也滞后于高考改革的要求。他们往往以为历史教师的任务就是教知识,就知识讲知识(由单个知识点到所谓知识的线、知识的面,形成知识结构图)。我们当然不是否定知识教学,而是反对狭隘的、单一的、简单的知识教学。过于关注微观知识教学,而轻视甚至忽略了宏观历史、整体历史的把握,教学的着力点就会局限于海量微观知识点,着力于引导学生强化和重复知识细节的熟练识记。本试题绝不是说,课标、教材的具体历史知识不再重要了,可以淡化处理,而是启示我们:应该从整体上认识和处理好微观知识与宏观认知的关系,不能限于对具体知识的机械传授,而应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看待历史、思考历史,形成严谨而灵活的历史素养与能力。同时须知,历史知识既包括具体的、微观的、具象的内容,也包括整体的、宏观的、抽象的内容(含特定的历史思维逻辑认知的方法)。考试测评,既可以依托具体知识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认知、迁移运用,以之论证问题得出结论等能力,也可以宏观依托整体的历史结构框架背景、线索,少涉及或者不涉及具体知识点,考查历史思维、历史方法、历史认识、历史理解、历史阐释等大历史的能力素养,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更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性,更适合于像高考这样以选拔功能为主的测试要求。笔者以为,历史教师一定要能够以宏观视角审视和理解具体历史知识,又能从具体历史知识提炼生成宏观的历史认识与理解,乃至上升到理论认识。用个俗语比喻,我们今天的历史教学存在“进不去”“出不来”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进得去”“出得来”。所谓“出得来”,是说在学习掌握大量具体史实知识的基础上,能有知识之外、之上的宏观思考和整体认知;所谓“进得去”,是说能从宏观认知高度去解读具体的史实知识――含已知的和未知的。就本试题而言,学生苦苦背诵了不少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知识,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法律知识,但就是不能整体认识和理解古代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大势,不清楚他们存在哪些共通的有价值的东西,更不能认知和解读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态势……拼命记忆的那些可能转瞬即忘的海量知识点,又有何用?

其次,在史观理论的理解、把握和运用上,需矫正某些偏差和错误。史观理论之于中学历史课堂,核心是借用科学的史观理论来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审视历史,认识历史,开拓思维,提升思维品质。这里的基本前提是,教师自己必须切实弄懂相关的史观理论,建立起科学准确的史观认知,然后再结合合适的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运用于学生的课堂。但不无遗憾的是,现在历史课堂上存在教师随便滥用史观理论,甚至错误解读和认识史观理论,或者将史观理论与历史教学内容脱节,造成“两张皮”等偏差和问题。例如,有的教师貌似也在使用全球史观教学,但常常又不自觉的出现与全球史观相悖的教学理念:有意无意地“以国家(民族)为单元”思考历史、认识历史,“过度强调民族或文化的独立性和排他性”,①把历史上各个文化、文明绝对化、对立化起来,尤其是“把中华文明与全人类对立起来,过于强调民族自身的视角,不认为人类存在共识……对周围的国家或更远的民族都怀有敌意”;“把‘东西方’对立起来,陷入‘冷战’思维的陷阱,忽略了多文明共存的史实”。②这显然与全球史观的理念相去甚远,也与今天我们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相左。我们的历史教育应该努力“彰显人类共识,追寻属于共识的基础价值,这些价值有很多都植根于各民族的传统之中”。③

第三,高中历史教学,包括高三教学,需要通过改革冲破某些传统“定势”的束缚。由上述问题看出,新课程改革十多年,“转变观念”也喊了十多年,但当下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仍然是需要更新史学观念、更新教学观念。历史课程与历史教学,仍迫切需要不断迈开步伐,逐步走出僵硬而固执的框架,突破一些守旧的定势,如“思维定势”“学科定势”“教材定势”等,以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适度关注史学前沿动向及新成果,补充教材中缺少的材料和观点,纠正教材中过时的和片面的观念,以丰富和充实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新情景、新视角。历史教师在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整合创设等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尤其是高三年级教师。

第四,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基本史学规范和学科素质的培养。重要的历史知识的教学是必要的,但更应关注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的引领指导,加强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积累和养成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历史方法。还要注意以规范的阐释与表达为代表的历史学科素质的训练和养成,不论是笔头还是口头,都能科学、规范、严谨、准确地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

【作者简介】陈光裕,男,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论、课程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第3篇: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

关键词: 高三复习 更新理念 策略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需要,在世纪之交,我国启动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的实验、新课程的实施、新理念的运用进入到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而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的全面推进,高三历史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标》中蕴涵的思想,大胆而又谨慎地审视和深入地探讨,关键还在于转变理念,把握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夯实基础,立足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知识的建构、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善于结合各种版本的新课程实验教科书来适当整合教学内容,全面提升高考历史复习备考的实效。下面笔者从高考备考的主导思想、新课程理念渗透、复习手段方面,谈谈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以期抛砖引玉,求得方家指教。

一、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里涉及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建构原则和属性特征,即它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并依据上述原则,及时调整更新了课程内容。基于此,教师的理念更新正是关键。

广大历史教师应抓住机遇,及时调整、更新理念,改变方法,切实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知识建构为基础,以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抽象说教为兴趣教学;变机械的死记硬背为教会学生思维方法和记忆方法;变单一知识传授为知识、能力、觉悟全面提高;变注重书本知识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历史教师还应学习其他版本的教材、教参,在比较中学习相关知识,丰富备课资源;学习相关杂志文章和专业著述,掌握史学主流发展方向,如当前史学界的三大主流观点,即生产力标准、整体史观、现代化理论,以生产力为基本标准,以整体史观为新视角,以现代化理论为主线认识历史;认真研做近几年江苏高考试题,思考其命题思路与设计技巧,归纳出指导我们教学的注意事项与方式、方法,让历史教学熠熠生辉。

二、更新方法,合作互动,迎接挑战

高三历史教学建立在深刻理解“文明史观”、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深刻理解历史教育本意的基础之上,对知识点重新进行认识与建构,这样才能较为彻底地解决“把握哪些”、“如何把握”等技术性问题。我认为,高三新课程历史复习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分析。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分析有所欠缺,复习中面面俱到,有的老师甚至又补充了很多的内容,使得复习的重点不突出,难点没有突破。因此,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细化,针对课程标准设计出问题,然后明确落实,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程标准。凡是课标中没有的,包括整节课的内容,可以大胆删除;以人教版教材为主,参考其他各种版本的教材。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史实”描述比较完整,对“特点”则没有表述;又如,“了解希腊自然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教材中只是叙述了希腊城邦的形成与内容,没有对相关规律性内容的解释。因此,要根据其他版本的教材补充相关知识,以全求面、准确理解课标内容。

(二)辩证看待课标与教材、教参的关系。

我们知道课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它的灵魂是历史课标;历史教参是对历史教材的解读与补充,是教学的辅助材料。在教学中,老师们应依托课标和教材,但要敢于跳出教材看教材,多思考课标、教材、教参相互衔接是否合理,可探索、选择、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和教参。依据课标,把握重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探索性教学活动的亮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历史领域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教学活动,对教材、教参要相信但不要迷信,要依托但更要探索与创新。

(三)处理好必修与选修、通史与专题的关系。

从2007年高考方案看,试卷结构兼顾必修和选修,而且在Ⅰ卷、Ⅱ卷中区别对待。教学中要明确必修、选修在试卷中的不同地位,明确考查的方向和训练方式。必修部分既要准备选择题,又要训练主观题,选修部分突出训练主观题。考虑到对选做题的灵活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要灵活,同时要注意,选修部分在教学中要突出本模块知识的联系,不搞跨模块、跨学科的知识联系。要明确教学侧重点,根据必修、选修模块所占分值,突出必修模块的主体地位,以求全面、细致、扎实、灵活地掌握,基本按照已往高考的要求进行;选修模块要突出重点,不在琐碎的知识上下功夫,在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等方面有所侧重,强化教学与训练。

(四)处理好通史与专题的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是模块单元体专题形式编排,其内容精炼,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其一要注意通史与专题史的有机整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某一领域、某一类别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其二要依据新教材的有关问题,探寻更高层次、更严密的时序性和整体性。其三要在教学中不能就教材讲教材,就模块讲模块。历史的发展有因果性、关联性,但新教材各模块之间没有严密的因果性,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整合一些模块内的单元内容,以更有历史的特色。

(五)注意借鉴其他版本的教材。

视察中我们没有发现一个学校能够注意借鉴其他版本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依据人教版的新教材来进行复习,有的复习中紧扣人教版的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而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而不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各种版本的教材只是帮助理解和求证课程标准的材料而已,因此,我们在复习和教学中要注意理解和分析课程标准,“用教材教”,而不能“教教材”!同时,要注意借鉴其他版本的教材,哪个版本的教材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到位,我们就采用哪个版本的教材,决不能按照一个版本的教材一路讲下去,以免贻害我们的学生!

三、研讨实施方案,提高教学实效

(一)夯实基础,搭建历史专业知识结构。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依托课本,一点一滴,扎扎实实,并力图结合新课程理念,突破重点难点,讲深挖透。如果我们不能努力贯彻落实这些考查点,不能在每一个适当的环节将新课程的理念进行适度的渗透,那么理念的更新就是一句空话,学生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也是一句空话,应对高考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高考作为对学生学业成绩最常态的评价,以考查主干知识与书本知识为主,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为基点,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结论的认识能力。纵观近几年高考,尽管历年的题目千变万化,五彩缤纷,但不管怎么变,不论什么题型,如材料选择、材料问答、热点焦点问题等,它的知识来源、结合的考查点,始终离不开“课本”,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故夯实基础,落实考点,是高考备考的“万金油”和取胜的“法宝”,以不变应对万变。这是所有高三历史教师的共识。

新课程在历史学科内容体系上的最大变化就是将原来的通史体例改为学习模块和专题,即在初中形成了系统的清晰的通史历史发展线索的基础上,高中阶段进行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学习模块的专题内容学习。学习模块好比树干,学习专题好比树枝,学习内容好比树叶,三者密切相连。在深入理解模块、专题的基础上,辐射相关内容,对知识内容进行整枝,以树干、树枝带动树叶,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整棵树的知识网,前后呼应、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的目的。它摒弃了传统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呈现历史知识的范式,以世界文明演进线索来叙述历史的发展,从纵向来看,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现代文明(知识文明)发展;从横向来看,人类文明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视野更开阔,内容更丰富,而且知识系统更合理新颖。

(二)关注中外关联、古今贯通,把握历史学科的相关问题。

中外关联,就是注意不同文明之间的横向联系。古今贯通,就是纵向理清不同阶段相关历史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中外关联、古今贯通是新课程体系的另一新亮点。它打破了旧课程体系的中外割裂、古今分列的局限,在同一个模块中既有中国史的内容,也有世界史的内容,既有古代的内容,也有近代和现代的内容,使我们能够从时间、空间上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一个纵向和横向的整体把握。如关于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如果把古代、近代、现代贯通起来,就展现了一个从专制到民主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这样来观察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思路就豁然开朗了。

(三)渗透课标理念,结合热点,把握材料取舍,进一步活化教材。

新课标强调历史课程要关注学术发展,这也是新课程的亮点之一。作为高三历史教师,在高考复习中,必须反复研读新旧教材,对比其中的变化,不能“另砌炉灶”,即不能丢开旧教材完全跟着新教材走,切忌将新教材的所有新材料都提供给学生,无谓加重学生负担,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新教材中获取一种启迪。新教材在论述一些重要历史问题时,对旧教材中很多小字内容演变为新课程教材必须掌握的大字内容,也呈现了很多新提法、新论断,譬如增加插图、材料、史料、探究与学习等,这些方面要特别关注。

(四)重视反思性教学要求的落实。

从教师看,反思的途径一是从自己中来,积累资料;二是从学生中来,发现问题;三是从同行中来,共享资源;四是从理论中来,审视发展。从学生看,反思的途径一是检测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是否得当;二是学习中有何感、有何悟;三是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师生间的沟通。要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五)坚持适时、适度、适中的原则,优化训练过程。

目前,由于新课程刚刚推行,配套新课程的教辅资料很少,能够较好地服务于我们新课程教学的教辅材料更是凤毛麟角!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选择,优中选优。有的学校老师手中有大约10多本教辅材料,学生手中也有两种材料,大多数材料都抄袭了旧版本教材的材料,许多习题根本没有办法去做,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较重的负担,教师和学生都无所适从。因而建议教师最明智和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剪刀加浆糊,先选出来,然后剪贴,印制成讲义的形式发给学生。尤其是练习题的选择更要慎重,建议教师绝对不要采用现成的成套的试题。另外,学生手中的材料不宜太多,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同时建议老师要注意批改学生的练习,知道学生错在哪里?为什么出错?等等。做到讲评时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我们还建议教师要注意明确落实问题的详细答案,尽量让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能够较好地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再去吃回头草!

(六)倡导合作、和谐,优化资源利用。

1.精心备课

个人备课要备到点子上,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强化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一是加强对《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研究,把准考点,理清知识点,找准关键点,寻找突破点,确定复习重点;二是加强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找出规律,指导教学;三是沟通教材各部分的联系,构建结构,引领方向,宏观把握,微观处理;四是整合教材,归类知识,发现规律,用活教材;五是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更新知识。在此基础上,把理解准确、方向对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2.加强集体备课

目前,由于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比较陌生,再加上新高考的压力,单靠一个老师的孤军奋战很难去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加强集体备课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建议备课组长要注意分工合理、到位,谁负责选择练习,谁负责比较各种版本的教材,……尤其是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讲解的知识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设计和答案,等等都应该明确到人,认真落实,形成书面的知识内容。然后资源共享,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高三历史教师要把握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夯实基础,立足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知识的建构、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善于结合各种版本的新课程实验教科书来适当整合教学内容,以“文明史观”贯穿复习进程,引用新教科书的某些史料来优化练习,并强化校本教研和网上交流,切实进一步提高高三历史备考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徐赐成,杜江涛.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立足点.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6).

[2]谢芳青,梁仁华.关注新课程改革,提升高考复习质量.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10).

第4篇: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

一、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矛盾与不足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矛盾

1 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新课程改革为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内容,将传统单纯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由于历史教材中包含了很多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与有限的课时之间则形成了一种矛盾。因此。很多学校高三的课堂教学,为了赶教学进度,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为学生进行补习,而课堂中的探究活动也往往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而草草结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也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2 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教学目标要求之间的矛盾。由于受到不同地区考试制度的影响,有些地区的历史科目并没有列入到中考的项目中,因此这部分地区的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在与新课程内容的衔接上存在着较大的盲区。另外,由于历史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生在刚刚升入高中时,对于其中的因果联系和事件的本质无法进行清晰的把握,历史教材对于学生来说犹如天书,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内容多、课时少、难度大的问题摆在学生的面前,不仅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也造成了教师教学进度的缓慢。

(二)历史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

1 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新课程改革不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对于学科内的整体知识结构要有足够的了解,能够对历史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有较为先进的认识,同时也应当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然而,当前在高中历史教师队伍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教师的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学科渗透能力不强,而且教师本身的继续教育能力较差。一些青年教师刚刚走人工作岗位,对于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的把握,经常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有效地驾驭课堂,无法把握学生的思维变化,造成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 无法保证平时课堂与展示课的一致性。教师在进行集体备课,或者是教研活动的展示课教学时,往往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而且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展示课中,教师关注的往往只是几个成绩好的学生,无法使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经过全面的准备,在课堂上也放松了要求,学生也无法如展示课一样与教师进行紧密的配合,那么,在平时的课堂中必然无法收到与展示课相同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中,很多教师认为历史教学就是对历史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讲解,因此只要教师将知识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活动没有激情,学生的学习活动兴趣不高,造成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新课改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放到了重要的位置。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在思想和意识上不断发生着变化,教师应当着眼于科学发展观,从自身做起,树立全新的历史教学观念。教师要改变以往作为课堂主角的定位,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不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具有开放性的课堂环境。另外,教师要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针对当前的历史教材,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并且通过全新的角度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教师的质疑,也可以充分带动学生参与到历史学习和研究中。比如在学习“儒家思想的发展”这一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秦朝的“焚书坑儒”和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当时的文人和后来的科举制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不拘泥于传统的视角看待事物,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搭建问题式教学模式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设计发合理科学,可以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启发性的作用,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索,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探索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为问题教学的开展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就历史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在学习“《》的签订”时,有学生就提出,该条约是李鸿章主持签订的,丧权辱国,李鸿章是个民族罪人;但也有学生提出,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积极开展,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学生这样的评价,我深表赞赏并鼓励学生大胆各抒己见,顺势展开课堂讨论,通过浓厚的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其次,教师应善于创造历史问题情境。历史教材中的许多事件概括性很强,由于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对这些事件的把握上往往依靠机械重复记忆,对历史事件的本质掌握的不够。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思想意识最为活跃的时期,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通过问题的创设,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经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实现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

(三)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的充分运用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新课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力推行信息技术的使用,也是当前教学活动的一个趋势。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更先进的学习工具,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信息技术在课堂的运用,能够将历史知识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再现,有利于学生从多方面去了解历史、感受历史,并且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供更具体的空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这种气氛下,也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其学习成绩的提升。比如在学习“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内容时,先播放一段有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视频资料,将学生引入学习气氛中,并指引他们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然后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这样学生便能从多媒体播放的历史片段中很容易地获取信息,从而感到学习历史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四)完善历史教学的评价方式

第5篇: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56―05

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从落实新课改要求、打造高效课堂出发,有针对性地探索着各种课型转变。其中,以“材料是知识载体,学生是知识建构者,教师是知识促进者”作为自身操作理念的材料导读式历史新课型(以下简称新课型),以其对新课改所提出的教学三维目标的良好执行力,在众多课型中脱颖而出。

一、材料导读式新课型的实效

1.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维度上,新课型强调“理解者记得牢”

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新课型把呈现蕴含基础知识的丰富、直观材料,作为知识传授的第一环节。然后伴随着教师的引导,从设计的具体问题出发,让学生自主地对材料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辨析、推论、归纳和总结,从而实实在在地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其材料依次展开,其问题环环相扣,这使得历史知识的获得和掌握作为一系列能力运用的最终成果而存在,真正实现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高度统一。同时,丰富的材料构建起了浓厚的历史情境,使学生凭借足够的信息支持,去想前人之所想,思前人之所行,进而生成同情之理解,对于重要历史事件能深刻体认其因果关系。

2.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上,新课型强调“参与者学得好”

遵循参与程度同学习成功的正相关性,新课型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把互动性的教学环境、过程和体验作为内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多样的材料、多层次而又开放的问题,对学生提出多样的能力要求,也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不同层次的意愿。在方法习得上,新课型通过前置作业来落实自主学习,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落实合作学习,通过材料处理来落实探究学习。新课型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的思考、探索过程,感受思维的乐趣。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上,新课型强调“体验者觉得真”

遵循情感态度生成的一般规律,新课型无意于直呈和灌输“应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而是通过材料呈现达到情景再现,让学生在神入历史的体验中自发萌生相应的情感态度,从历史事件的“因为”中感悟个人情感的“所以然”,自觉推动情绪――情感――情操的生成和演进。表现在课堂上,新课型总能带来这样的情景,就是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保持强烈的学习与探究愿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积极的情从史出的情感体验,并能由衷地生发积极的态度表达,产生正确的价值评判。

4.从三维目标的整体性要求看,新课型强调“整合者落得实”

三维目标体系是基础教育为克服认知、参与、情感三方分离的状况而提出的观念和制度支撑,因此具有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要求,这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三维目标的提出并没有使三方分离的状况得到立竿见影的改变,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受制于注重知识直观呈现的传统课型,教学过程难以使三者产生线性联系,难以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而新课型的操作特点,是强调材料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性运用,强调以材料为出发点和核心来谋求三维目标的实现,这就为三者的整合提供了实施的载体,使得认知过程、参与过程、情感过程能够同点出发,同步开展。教学过程遵循了“整合”的完整性、系统性与有序协调的要求,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按时下所谓的新课程三维目标整合的KAPO模式,新课型的实质就是其中作为核心的有效的“教学事件”。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材料导读式新课型,浓墨重彩地彰显了历史学科的特色,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活动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课型的实施都不能面面俱到,新课型同样如此。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必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一节公开课,谈谈新课型实施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足之处。

新课型的最大特色,如前所述,是强调材料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性运用,因此,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也集中出现在材料的使用方面。

1.为展课型之新而材料数量过多

在教学设计、特别是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上,教师倾向于在材料数量上狠下工夫,甚至于每个要点设置一则材料,以此来体现自己对新课型的贯彻力度。如此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放置了5组共21则材料,过多的材料信息需要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接收、处理和反馈,而且次数频繁,这势必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质性的思考。过多的材料、过快的节奏,也容易导致学生的视觉疲劳和精神疲劳,进而导致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降低、参与意识下降。课型之新固然得到了彰显,但新课型实践的内涵却被淡化了。

2.为与高考接轨而材料形式过少

新课型的材料,从信息传递的方式、载体看,应该有更广义的理解,不单单是文字材料,也应包括数据图表、历史图片、实物、音视频等。但新课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多采用文字材料,间或添加有限的图表材料。如这节公开课的21则材料中,大多是文字材料,只有3则材料是以图片或表格的形式出现的。其实质,就是将新课型等同于高考文字型材料解析题的当堂练。这种材料多元化的丧失,其实意味着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探索学习渠道的部分丧失,这显然有违于新课型自身的理念,不利于贯彻教学三维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材料形式过少,也导致了材料数量过多。这是因为,如果从高效学习的角度出发,单纯的文字和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是极为有限的。其实,信息容量更为丰富、呈现更为高效的视频资料,可以多加采用。如关于君主立宪制确立背景的大量相关文字材料,完全可以用《大国崛起》系列片中的若干片段加以代替。

3.为显探究而材料内容过难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材料内容过难,不单指材料处理上的过难(如文言文的理解、数据的分析),还指材料的文字过多以及针对材料的设问难度过大。如在本节课的“存疑”环节,教师在给出材料“17世纪40年代的世界,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君主走向绝境……而两人死后其民族的走向却是天壤之别。就是在这个年代以后,东西方的崛起与没落明显加快,我们看到: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之后,就提出了“请思考东西方崛起和没落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显然对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作出了过高的估计。

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过程与方法,或者说探究合作的目标本在于培养能力,而非检验能力,这就要允许一定的梯级,教师应当在材料呈现中体现最近发展区的原则。难度要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让学生既要跳一跳,又能够得着。一般而言,对于半知的知识,以材料导读的方式进行处理,是可以达到合作探究的目的的。但对于未知、难知的知识,在开展材料导读的过程时,可能还需要教师有一个深入浅出的讲解过程。

4.为把握重难点而忽视面的形成

新课型的实践,是一个有的放矢的过程,这个“的”就是重难点。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需要实施新课型以帮助学生获取感性材料、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而且非如此很难到达理想效果。但由此导致的常见现象是,教师在注重把握重难点的同时,往往不能以点带面,常将可能的疑点以及次于重难点的知识点,即材料没有蕴含的知识点简单带过,甚至只字不提。

例如,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中,新贵族是作为重要推动力量而存在的,教材中也总将其与资产阶级并立,不可谓无足轻重。而且“新贵族”这个概念,在学生那里也确实是个疑点而需要澄清。另外,教材最后涉及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的形成与发展,也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内含的一个知识点。但是由于这些都不是重难点,一方面未在材料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也未在教师的讲解中被涉及。

这里首先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关键点与非关键点的关系,以便形成知识网络的问题。贯彻新课型的老师不是没有意识到,而是因为一旦不是重难点,就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材料进行涵盖。其次,课堂容量毕竟有限,光为了把握要点而呈现多少材料就够让人精打细算了。但是,如此一来,对细节的照顾不周可能会人为割裂不同层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容易使学生忽视每课的知识体系,也不利于单元知识网的建立。如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在下一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中又有涉及,显然在单元知识结构网络中应有一席之地。所以,从历史学科的知识网络化、体系化要求出发,这个不足显然是个应该得到重视的地方。

5.主体行为使材料使用落空

新课型鼓励学生主体,即要落实学生的参与度,真正让学生习得学习方法,取得高效的学习效果。在新课型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讨论、回答问题方面也确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受到传统讲授法的影响,学生在进行探究时,往往不是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出发,把史料作为证据,通过因果关系的思考去合乎逻辑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而是习惯于在没有充分消化材料的情况下,急于带着问题直接去翻书寻找答案,这种行为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标准答案的盲目崇拜,另一方面也放映了学生对自身学科基本能力缺乏必要的信心。

如此一来,即便学生的讨论是热烈的,回答问题是踊跃的,但参与新课型的程度却是有限的。如前所述,新课型追求的是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高度统一,但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往往使得新课程所强调的,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标落空了。

三、应对策略

新课型实践时的种种不足使课堂付出了容量缩减和进度放慢的代价,这是一线教师实践反馈的突出问题。那么寻找应对对策时,也应该围绕这点来开展,即要多管齐下地省时间,追求有限条件下的最优化。

1.落实作业前置环节

预习一听课一复习―作业这四环节是最基本的学习过程,但其中的预习环节往往缺少程序支撑,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不做过高要求。但是新课型充分强调预习环节的重要性,并把它具体化为作业前置环节。

从新课型的操作角度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可分解为“已知的、预习可知的、预习半知的、预习未知的”四个部分。已知部分和预习可知部分,可以通过设置作业前置环节,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进行复习或自行掌握。预习半知的和预习未知的知识,可以通过对作业前置环节的质量反馈和教师的学情分析进行了解。由此,课堂教学活动针对的知识点,在绝对数量上有所减轻,更多是预习半知、预习未知的知识(往往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材料的呈现位置和数量,也能基于需要而更加有的放矢。这样一来,表面看课堂的容量不大,但从完整的教学环节看,容量却很是可观。由此也能多出时间来,解决知识网络化、体系化的问题。

作业前置不仅可以带动和反馈学生的预习情况,而且还有其他作用。第一,通过前置作业完成质量的反馈,能够暴露学生在知识、能力和认识上的不足。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合理确认最近发展区,进行二次备课,调整施教的内容和方法,特别是在材料难度的设计和把握上更加具有合理性。第二,学生能在预习过程中解决识记、理解两个层面的问题,产生应用、拓展两个层面的问题,并从中获得自我水平定位,带人课堂学习中,能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底气地开展学习活动,这些显然都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2.材料适度删减

新课型既然强调材料的整体性运用,从这一实际出发来谈保证课堂容量,其实就是如何合理压缩学生在材料阅读上所费的时间。其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对材料进行适度删减。

所谓删减,首先是指在对课堂中呈现材料的组数、则数进行精挑细选,突出针对性和典型性。如在关于“18世纪初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的教学设计中,此教师加入了如下的材料。

《每日观察》评论员称:英国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财政赤字至少达到1600亿英镑,在主要发达国家里基本上是赤字最多的。另外,失业人数高达250万人,失业率为8%,是90年代中期以来最高的。假如卡梅伦首相要采取某些施政措施,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卡梅伦首相会不会为此改变策略,为什么?

(3)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所用的材料文字本身,并没有蕴含与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及运行机制直接相关的信息。就算不呈现出来,对解答问题也不会构成阻碍。如此,可算多余之物,应当删减。

另外,教学实践中更多面临的,是对每则材料的字数进行适度的控制。这种适度控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能够提供同样信息,并且信息获取难度相近的几则材料中,选择字数较少的一则。另一种是在既有材料无可替代的情况下,对既有材料进行删减。一般来说,选用材料往往是从原始史料和史学著作中摘选出来的,从蕴含本课所学重难点、与设计问题相对应的角度看,这些材料往往蕴含了较多的内容,其中一些是多余的,可以进行删减。

所谓适度,是指这种删减不是无原则的,为了保证材料的质量,删减必须坚持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主旨完整性原则。原始资料的文字呈现不必是完整的,但资料主旨的呈现必须是完整的,忠于原始材料的。防止因删减造成违背材料原旨或原旨体现不完整,从而与历史学科的真实性要求相违背。二是不影响材料的难度要求。即便强调最近发展区,也必须要有一定的难度才能体现“发展”。如果是用以锻炼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材料文字,是否删减应当格外谨慎,以防止出现删减的结果是答案。

例如,在本课导入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了古代民主与近代民主的区别这一合作探究活动,所呈现的材料和问题如下: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里克利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

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二:间接民主乃现在最流行的民主,那便是由老百姓选出代表负责处理国政,这又叫作代议的民主。这种间接的民主现有三种类型,第一是内阁制,以英国为代表;第二是总统制,以美国为代表;第三是委员制,以瑞士为代表。

――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雅典权力的理解。(2分)

(2)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民主制有着怎样的不同?(4分)

根据上述两个原则,结合材料对应的问题,可以做如下处理:1.省去本组材料的导言;2.省去材料一第一句;3.将材料二中的第一句,简化为“间接民主……又叫作代议的民主”;4.省去两则材料的出处。这些删减既不会影响材料的主旨,也不会影响材料的难度,其结果是材料的字数从300字左右缩到190字左右,也就省去了近1,3的阅读时间。

3.提高师生对新课型的适应度

新课型强调教师是知识促进者,学生是知识构建者。其实也就意味着,在新课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都构成了极为重要的“实现条件”。从教学过程的角度看,上述新课型实施中的不足之处,也是师生适应度低带来的问题。因此,提高师生对新课型的适应度也就成为寻找对策的题中应有之意。

提高教师的适应度,发挥教师的促进作用,实质就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第一,在前置作业的编制上,要注意知识点的全面覆盖,防止遗漏,并能够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知识体系。第二,在前置作业的题型设计上,注意情境性和新颖性,题量遵循适量原则,内容设计上既要涉及重难点,又要适当降低难度,以便激趣养习。第三,在前置作业的处理上,教师一定要及时批阅和统计,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正确预测学情,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的调整,进而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第四,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除注意材料选择外,还要注重问题设计,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确保设问用语简洁明了、设问内容(学习障碍)小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