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科理论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科技成果 转化 生产力 现实价值
中图分类号:[B0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093-01
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从经济建设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渗透着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在物化商品价值中的含量已日益占到主要地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科学技术实现的,可以说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产中最活跃的决定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它不仅引起生产力量的巨大变化,而且更进一步引起生产力质的变化。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载体,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宝库,只有被挖掘出来并充分加以利用,才能转换为直接的生产力,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市场机制实现科技成果的转换将成为当前探讨和实践的一个新课题。
一、 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
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随同新思维,新技术的一起出现,必然产生大量的科研成果,要使这些新思维,新技术得到推广,科研成果所起的中介和桥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科研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当今社会我国科技信息资源丰富,这些丰富的科技资源储备,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在生产领域,基本建设,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中,科技信息资源所起的重要作用,已经在现实中逐步显示出来,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个行业也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也迅速增长。然而由于科研工作的封闭性,使科技信息资源不仅开发利用不足,而且这种开发利用多限于科技成果的所有者,未能真正成为国家的重要财富。为此,各生产部门应该花大力气,下大工夫,努力开发科技信息资源,实现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围内的有效利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现科技成果的转换是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也是科研部门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瞬息万变的商品经济社会中,企业之间竞争加剧,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科技资源,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以后,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挑战,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科技成果作为科学知识,生产技术和科技信息的载体,储存着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在企业的生产建设各项工作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参考利用价值。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可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当前,我国许多企业正在走出困境,逐步扭转亏损局面。在这种形势下,相关科研部门更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等待观望。而是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大胆创新,积极开发利用科技信息资源,走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科研部门应该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发利用科技信息资源,积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研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加强科研机构自身建设
科研工作要紧紧围绕利用这一中心,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这是科技工作的立足点和着重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仅使企业之间竞争更为激烈,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一个部门如果对经济建设贡献不大,其地位也势必受到影响。科研部门如何能够提高自身的地位,受到足够的重视,关键在于科技信息利用工作搞得如何。利用科研成果能为企业创造多少经济价值,这是判断科研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评价和衡量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科研成果开发利用工作效果显著,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研机构必然会受到足够的重视,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依赖部门,并相应地提高其地位,增加对科研部门资金和人员的投入。因此,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科技工作的生命力所在,离开这一点,去谈争取社会认同,争取经费投入,争取科研工作地位的提高,都会成为空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研工作如果不与经济效益挂钩,那么科研工作也就被视为可有可无的了。所以科研部门必须在大力开发科技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使利用范围得以拓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样才能使科研机构自身建设得到巩固和加强,从而确立了科研工作应有的地位。
四、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意识并扩大影响力
将科技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沟通和加强科研部门与社会多方面联系,提高社会科学意识的良好途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科技成果的利用范围逐步扩大,利用人数逐步增加,利用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本部门,而是逐渐延伸到其他领域和相关的行业,如果科研部门积极开发科技信息资源,拓宽成果的利用渠道,使这些智力资源得到更为广泛的利用,将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目前来看,无论从整个社会还是从行业内部,人们的科技意识还比较淡薄,科研成果的利用率比较低,使一大批潜在用户被拒之门外,科研成果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党和国家对科学研究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如果这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将会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要争取更多的用户,必须提高科技意识,这就要求科研部门通过多种途径,利用现有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以适应社会各界对科研成果的需求。
要做好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人是决定性因素。作为科研工作者,首先要提高科研工作要面向经济、服务经济的思想认识。明确科研工作以利用为中心,以效益为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科研人员树立服务观念、信息观念、效益观念。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围绕当前经济建设,特别是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和特点,深入探索和大胆开辟开发利用科技资源、服务经济、创造高效益的新途径和新办法。深入探索科研成果利用工作与市场接轨的渠道,研究和制定必要的政策法规,逐步形成和建立合理的运营机制,建立新的开发利用机制,推动科技信息开发利用工作走向社会,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参考文献
[1] 赵苹、李骐,管理信息系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 [美] 波蒂特,共同合作――集体行为、公共资源与实践中的多元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 [美] 托尼・达维拉,持续创新的七条法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中流通不顺畅,出现不正常凝结,这是产科中常见的一类并发Y,主要的临床表现有静脉曲张、皮炎、下肢水肿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1]。本次研究选取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产科接收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产科手术中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现具体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选取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产科接收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5)年龄分布在22~35岁,平均年龄(28.5±2.1)岁,孕周在35~42周,平均孕周(39.5±0.5)周,孕次在1~3次;观察组(n=45)年龄分布在23~35岁,平均年龄(29.2±2.4)岁,孕周在35~42周,平均孕周(38.9±0.6)周,孕次在1~3次。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和孕次等资料方面相仿,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子宫收缩、阴道出血量等情况,对于疼痛明显患者进行进行镇痛。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由于分娩是一个特殊过程,疼痛程度剧烈,多数产妇面对分娩具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给患者讲解分娩的过程,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知识水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自信心。②饮食护理:根据患者体质制定个性化的食谱,给患者讲解规律饮食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每天规律饮食。③运动护理,护理人员根据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选取合适的运动项目,改善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在分娩麻醉苏醒后,进行下肢伸展、抬高、弯曲等活动,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并严密观察是否出现大腿胀痛、小腿压痛等感觉。④给产妇提供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病房温湿度适宜。
1.3 指标观察[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下肢肿痛、压痛明显,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功能降低、活化凝血酶时间缩短、降解产物呈阳性判断为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本次护理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成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分析:对研究所得数据利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用χ2检验表明计数资料,检测P值,如果经检测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了比较
观察组中1例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所占比例为2.22%,对照组5例,所占比例为11.11%,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6.587,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环境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中医中属于“浮肿”的范畴,主要原因是静脉血液异常浓度,阻塞部分血管甚至全部血管,给静脉血液的回流带来一定的影响[3]。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产科中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在剖腹产中发生率更高。可能原因是产妇产后长期卧床;饮食不规律;分娩过程出汗量较多,血液的黏稠度明显增加;手术给机体的血管带来一定的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出现异常等,均可能增加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4]。通过系统化护理干预,提高产妇对分娩知识的了解程度;指导患者产后合理饮食,食用高蛋白、低脂肪等食物,多喝水;密切观察患者下肢颜色、周径等变化情况;指导患者早期下床运动等。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值=6.587,P
综上所述,在产科中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适用于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红梅.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21):167-168.
[2] 刘红莲.系统化护理对妇产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6):639-641.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开放性互动教学;理论知识;操作技能
前言
正是因为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之中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护理专业技能水平,而开放性互动教学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所以做好开放性护理教学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则尤为重要。为此本文笔者即选取我校40名妇产科学生作为研究分析目标,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教学方式,实验组采取开放性互动教学模式,对两组妇产科护理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分,操作技能得分加以比较分析,以此进一步剖析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开放性互动教学的应用价值。
1.研究方法
本文笔者随机选取我院40名妇产科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目标,并将这些学生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也就是说以妇产科教师的实际讲授为主,根据妇产科教材编程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实验组则采取开放性互动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将妇产科护理学生作为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妇产科教学始终遵循着教师指导作为教学基本原则,即:护理带教过程中,要依据教学目标将新旧知识联系到一起,依旧一个目标建立互动性质的工作模式。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上护理人员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激发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使护理人员能够形成一个较大的内部驱动力,而以目标作为妇产科护理带教中的线索,恰恰能够推动各项互动活动顺利满足目标的实际需求;要贯彻合作学习目标,要让妇产科护理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目标,并且通过小组学习、团队学习等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互帮互助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点评过程中,应该多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以此激发学生们的独立思维能力、创造力,并且也能够让学生们更为深入的了解到自身所获得的成果,了解到自身还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加以改善与优化。完成一个周期的教学任务后,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得分与教学满意度。在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的数据统计上,可以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加以处理,对照组与实验组妇产科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得分均使用±标准差进行表示,行t检验,p<0.05,具有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完成一个周期的教学任务后,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我们可以通过数据调查分析清楚的看到,对照组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为75%,有10名学生非常满意传统的教学模式,5名学生一般满意,5名学生根本就不满意。而实验组采取的开放性互动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高达100%,10名学生非常满意开放性互动教学,10名学生一般满意开发性互动教学。所以说开放性教学更加符合学生们的要求。而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得分上,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的知识得分为作为:对照组,理论知识(63.54士3.33)分、操作技能得分(66.87士4.32)分;实验组理论知识得分(81.54士4.01)分、操作技能得分(82.98士4.32)分。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各项成绩都明显优于对照组,t为15.4436/11.7926,P=0.0000/0.00000.05,统计学具有意义。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教学;PBL教学法;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实践操作
妇产科学科的涉及范围比较大,同时其整体性比较高,所以,为妇产科实习学生选择有效临床教学方式十分关键,进而促使其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具体实践相结合,加强临床教学效果。PBL教学方法将病例用作基础,将解决问题用作教学方式,让实习学生能够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及培养操作能力[1-2]。而且,PBL教学方法依据实际案例,让实习学生研究解决方法,使实习学生作为教学主导,将问题用作基础往临床教学方面予以进一步延伸,有助于改善实习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升其创新能力,有助于实习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明显提升[3-4]。这次将2017年2月—2019年5月在本医院妇产科实习的50名实习学生归入数据值统计指标资料,探究妇产科临床教学过程中使用PBL教学方法的实际价值及效果,以期为提升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式。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7年2月—2019年5月在本医院妇产科实习的50名实习学生纳入本次计算研究数据资料,实习生均为女性实习学生,分组法选择抽签方法,各组入组25名。对照组:平均年龄(20.36±2.18)岁;试验组:平均年龄(20.42±2.35)岁。比较各组妇产科实习学生上述数值,数据指标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选用传统教学方法老师依据教学大纲讲授妇产科临床教学知识,并让实习学生参与临床查房,让实习学生练习临床操作技能等。
1.2.2试验组选用PBL教学方法老师明确妇产科临床教学目标,将有关问题列出,对实习学生开展分组,各组搜集文献,明确解决问题的计划,各组依次汇总报告,各组实习学生在一起探讨,对老师给出的案例实行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将案例的治疗方案制定,老师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予以纠正指导,实习学生还可向老师提问自己存在的疑惑,老师详细解答,最后老师予以总结分析。
1.3评价指标
评定出科时各个项目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出科时调查问卷中各内容满意状况。
1.4统计学分析
对引发学习兴趣满意人数等计数资料以例(%)予以描述,实行χ2检验,基础理论知识方面考试成绩、临床病例分析方面考试成绩等计量资料以(x±s)予以表述,实行t检验,数据均录入SPSS23.0进行分析,P<0.05时表示数据指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出科时各个项目考试成绩
指标验证发现,试验组基础理论知识方面考试成绩、临床病例分析方面考试成绩、临床实践操作方面考试成绩相比对于对照组统计数据值得以增加,数据指标之间差异值较大(P<0.05)。见表1。
2.2出科时调查问卷中各内容满意状况
指标验证发现,试验组对引发学习兴趣满意人数、对文献搜集能力满意人数、对问题研究能力满意人数、对授课前预习能力满意人数、对加强沟通能力满意人数、对教学方式及效果满意人数相比对于对照组统计数据值增加,数据指标之间差异值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一)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01-2014.01期间产科实习护士106人,将其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1.5±3.7岁,大专生21例,中专生32例。对照组: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1.6±3.8岁,大专生22例,中专生31例。两组实习护士基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纳入标准如下:(1)自愿选择带教模式;(2)临床护理经验半年至一年;(3)积极接受护理实习教学并配合研究。本项研究内容已获得伦理委员会的知情同意。
(二)带教方法
对照组实习护士接受传统带教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选取合适的带教老师统一对实习护士进行为期两周的理论教学。
(2)理论教学完成后,带教老师一对一教导实习护士临床实践技能。此过程总共耗时一个半月。
(3)完成大纲教学内容后对学员进行考核。实验组实习护士接受临床路径带教模式。
具体内容如下:
(1)带教老师将大纲内容分为三部分:基础、进阶和实践。基础阶段为期两周,为学员讲解理论知识和实践相关内容。带教老师一对一对学员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辅以临床实例和相应解决方法帮助实习护士更好更快地学习。
(2)进阶阶段为期两周,带教老师一对一教实习护士临床实践技能。此阶段带教老师反复操作和演练至学员掌握操作技能为止。带教老师关注学员各项操作中的错误并予以指导和纠正。
(3)实践阶段为期两周,实习护士跟随带教老师进行临床护理。护理的具体内容、相关操作以及解决方法均详细、完整传授至实习护士。
(三)效果评定
首先,在为期一个半月的带教工作完成后对实习护士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理论知识考核通过笔试(满分100)形式进行。实践技能考核通过临床护理操作(包括非常熟练、熟练和不熟练)进行。然后,调查两组实习护士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此项内容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统计。
(四)统计学方法
实验资料均由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首先,考核两组实习护士的专业技能。据统计,实验组护士理论知识平均得分90.3±4.1分,实践技能熟练率为86.79%。对照组护士理论知识平均得分为81.5±3.8分,实践技能熟练率为69.81%。然后,统计两组实习护士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实验组满意率90.57%,对照组仅为73.58%。
三、结论
产科是临床护理和治疗的重难点科室,若临床路径能有效实施于此,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便可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本项研究于产科护生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临床路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多专业医护人员合作制定出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计划。计划以全程照顾和考虑患者,给予最高质量的护理。其次,临床路径提供有效的教育,规范具体环节。带教老师采用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指导实习护士。然后,此方法注重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带教老师通过悉心指导和实例讲解传授护生沟通技巧于实习护士。最后,临床路径通过辅导、演示和实践增强实习护士的综合技能。本项研究结果表明,经临床路径带教的实习护士理论知识学习结果更好且具有更专业的实践技能。
四、总结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示教课教学是妇产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临床观摩及操作为主要形式,对提高医学生的妇产科临床实践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医疗环境的影响,传统示教课模式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很多妇科患者不愿接受学生的观摩及操作;同时高等医学院校普遍扩招,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增大了教学难度。学生难以通过示教观摩到足够的病例并得到充分的临床动手操作机会,非常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要想胜任妇产科医师工作,必须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并且可以轻松完成妇科检查及专科治疗等[1-2],因此探索更好的授课模式,争取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是妇产科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3]。
为了改进新疆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妇产科示教课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我校尝试引入了仿真模型+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方便性抽样我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的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40人。本研究时间为2014年9月~2015年1月。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入学高考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教学方法
本研究对照组与实验组均采用原卫生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第8版)进行教学。两组的授课老师和教学学时均相同。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进行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讲授,然后带领并指导学生在临床观摩医学诊疗活动,参与简单的妇产科检查操作。
1.2.2 实验组
实验组采用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用SP取代真实的患者,学生可以对其进行充分地问诊、全身检查及腹部检查练习。而妇产科专科检查及操作由于其特殊性和私密性,不宜对SP进行操作,则由学生在仿真教学模型上完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总结。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任教老师相同,学时相同。
1.2.2.1 仿真模型 我校采用的仿真模型按照其教学功能分为示教模型与训练模型两类。前者为逼真模拟某种疾病病理改变的女性生殖器官模型,包括宫颈、子宫体、卵巢等,可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各种妇产科疾病的大体病理改变,如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后者为技能操作综合练习系统,配置有高度仿真的女性外生殖器、阴道、子宫颈、子宫体、双侧输卵管卵巢、子宫直肠陷窝、、直肠等,并配有与临床诊疗中完全一样的医疗器械包括妇检床、无影灯、窥阴器、采样刷、细胞保存瓶、试管、载玻片、刮板、棉签、宫内节育器、宫颈钳、探针、刮匙、取环钩等,能够栩栩如生地模拟真实操作情况并满足妇产科示教课所要求的外检查、窥阴器放置、双合诊、三合诊、肛诊、生殖道脱落细胞检查、白带常规检查、放环、取环、清宫术、四步触诊法、骨盆外测量等各项技能操作的练习要求。
1.2.2.2 编写SP病例库与SP的培训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由经验丰富的妇产科老师编写SP病例。病例内容尽量详细,包括患者的症状、个人信息、阳性体征、检查结果等。病例编写后在妇产科教研室集体进行评议及修改,最终确定后纳入SP病例库中。
选择我校妇产科教研室的中年女老师及研究生进行SP培训,培训过程分3个步骤。首先通过讲解SP的定义、责任等,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职责的重要性,接下来按照SP的年龄进行分组,使SP能够模拟与其年龄相对应的疾病类型,由培训老师在分组培训中向SP一对一地详细讲授病例中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并针对面部表情、体征、情绪、语气及问诊技巧等进行具体指导。最后由SP进行提问,由培训老师回答问题,以加深SP对其所扮演角色的理解,并在实际练习中由医学生提出反馈意见,SP听取意见后继续加强自我训练。
1.2.2.3 仿真模型+SP模式在示教课中的应用 由培训合格的SP参加其相应疾病的示教课。先由医学生向SP询问病史并进行全身检查、腹部检查,然后根据病史采集及查体结果作出初步诊断并建议专科检查内容,最后在仿真教学模型上观察相应的病理变化并完成妇产科专科检查及操作如直肠-腹部诊、双合诊、阴道后穹隆穿刺、清宫等,根据病史采集及查体、操作的结果最终提出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等。全过程由老师进行指导,最后组织同学讨论。讨论结束后老师对存在的问题予以相应的指导,并对该病例涉及的疾病知识点做总结,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并充分锻炼学生进行病史采集、查体、技能操作、临床思维、医患沟通及临床应变的能力,为其进入临床工作及学习打下全面而坚实的基础。
1.3 评价方法
①理论知识考试:按照教考分离的原则,由教务处组织抽考,试卷由校题库随机抽题组成,两组试卷相同,满分为100分。比较两组的成绩。②技能操作考核:两组考核老师、内容和形式均一致,满分为20分。比较两组的成绩。③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自制问卷,以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由学生自行评价,两组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用M(P25,P75)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本研究采用难度系数P来表示该次抽考试题的难易程度,用公式P=1-X/W来计算。其中,X是全体考生该次抽考的平均得分,W是该次抽考试卷的满分值。该次抽考中X为67,故P为0.33。两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均偏低考虑系由该次抽考试卷难度系数较大而造成。
2.2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中认为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对提高技能操作水平、掌握理论知识、掌握医患沟通技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熟悉真实医疗流程、调动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考试成绩等8个方面很有帮助或有帮助者分别占实验组总人数的77.5%、82.5%、70.0%、70.0%、87.5%、82.5%、95.0%、55.0%。见表3。
3 讨论
3.1 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对妇产科示教课教学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在教学中应用仿真模型,可以提供给学生近似真实的操作感受,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4-6]。学生可以通过在仿真模型上练习而得到在临床上难以获得的充分动手操作机会,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7]。
针对妇产科示教课传统模式中因患者不愿接受学生检查及操作而导致学生难以进行临床观摩和技能练习的弊端,在新教学模式中,老师可以用仿真模型来给每个学生提供反复多次的观摩与动手操作机会。例如学习慢性子宫颈炎时,学生可以亲眼观察到逼真的慢性子宫颈管黏膜炎、子宫颈息肉等模型,再对照课本中的理论描述,加之带教老师的讲解,学生对慢性子宫颈炎这一疾病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等知识点就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能够达到与临床上观摩真实病例相似的教学效果。练习操作时,学生可以在技能操作练习系统上模拟对患者进行查体及操作,行窥阴器检查时可打开阴道,观察到宫颈及阴道四壁;可使用取样刷、刮板及棉签在宫颈及阴道进行细胞学检查及白带取样;双合诊时可亲手摸到逼真的宫颈和子宫体并体会宫体的位置、质地及形态等;肛诊时可经及腹壁进行检查并触及子宫体及双侧输卵管卵巢;练习清宫术及放环、取环操作时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临床的实际操作步骤使用相应的妇产科器械完成每一步具体操作,可以用探针探到宫腔的深度,体会到用刮匙在宫腔内刮取内膜时宫腔四壁由光滑到粗糙的变化过程,可以亲手将节育环放入子宫腔内或者取出宫腔。每个操作步骤都可以在模型上反复地进行规范练习,有很强的可重复性[8],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9],有助于掌握各种临床操作基本功,从而有效地减少由于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的患者抵触情绪,降低医患纠纷的可能性[10],进而为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学习铺平了道路,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11]。
SP于1991年由Paula Stillman引入我国[12],现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SP起源和发展于美国和加拿大,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正常人或患者,可以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和病情,准确地表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技能培训方面能够给予医学生全方位的规范的指导,特别是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医患沟通、临床思维等教学内容上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针对妇产科示教课传统模式中因临床示教时间和机会有限而无法满足每个学生学习要求的弊端,在新教学模式中,老师能够依据学生人数合理安排SP教学的时间和人次,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来练习病史采集及查体等,更好地掌握各项妇产科知识及技能。学生能够反复多次地向SP进行病史询问,在与SP互动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并且熟悉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此外学生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SP进行查体,在查体的练习中掌握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从而达到与在临床上对真实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及查体几乎一致的学习效果。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SP很好地解决了临床教学实践对象和实践机会的难题,提高了医学生的操作技能与综合能力[13],有效避免了现实医疗环境中患者因害羞或自我保护意识等不配合病史采集、查体的现象,有助于提高医疗教学质量[14],已经日渐成为临床教学改革的热点[15],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医师所承担的临床教学任务[16]。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的理论知识考试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妇产科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水平。
3.2 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对实验组的调查显示,1人(2.5%)认为该教学模式无助于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及提高考试成绩,部分学生(5%~42.5%)认为该模式对学习的帮助尚不明确。这可能是由于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造成的:①教学经验不足。我校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老师和学生均首次接触这一模式。要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仍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反复锻炼。②SP教学尚不完善。SP病例的编写有待于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根据效果反复修改从而更加便于教学使用。SP人员培训也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③老师的培训尚需加强。授课老师们肩负医疗、教学、科研重任,工作繁忙,对新模式难以迅速掌握。远期需加强对老师的培训,采用多种方式积极灵活地达到培训目的,想方设法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经过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的应用,我校妇产科示教课的课堂气氛较以前热烈,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在课堂上他们都非常认真地反复练习、体会,并主动提出许多问题,与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有很大的区别,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的反馈也很不错,本研究结果提示,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一结果与既往的大量研究结果[17-21]一致。但在其教学应用中尚存在一些不足,老师和学生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都需要进一步的熟悉和适应,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将来我们将继续尝试在妇产科示教课教学中应用仿真模型+SP教学模式并不断总结经验、改正不足,这一教学模式可以作为妇产科学示教课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
为了不断提高妇产科学临床教学的工作效果,引入模拟辅助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模拟操作能力,现将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校2014-2015届共计156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61人,女生94人,研究包括课间见习阶段和临床实习阶段前后。
1.2方法
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实施模拟辅助教学,通过女性盆骨、分娩模型模拟教学器具,让学生了解外阴消毒、盆骨检查等各项程序,结合分娩机转模型,观摩产道分娩的全部过程。教学完成后,教师通过不记名的调研问卷方式,调查学生对模拟辅助教学的看法和建议。期间共发放调查问卷156份,回收156份,均为有效问卷。同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比对之前两年未实施模拟辅助教学的2012-2013届本科生平均考试成绩。
1.3观察指标
1)模拟辅助教学对理论考试和课间见习的帮助效果。调查问卷共设有帮助、帮助一般、无帮助三个区间。
2)模拟辅助教学实施前后学生平均成绩对比。
2结果
2.1模拟辅助教学对理论考试和课间见习的帮助效果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显示,认为模拟辅助教学有利于理论考试的占75%以上;认为模拟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课间见习教学效果的占83%以上。详见表1:
2.2模拟辅助教学实施前后学生平均成绩对比
实施模拟辅助教学前,2012年学生的考试平均成绩为78.35分,2013年学生的考试平均成绩为79.89分,实施模拟辅助教学后,2014年学生的考试平均成绩为82.44分,2015年学生的考试平均成绩为84.23分。实施模拟辅助教学后,学生的考试平均分数较之前有显著提升。
3讨论
妇产学科需要学生拥有大量的实际操作和处理问题的技能,需要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的转化为临床实践。模拟辅助教学作为联系理论和实践的主要手段,对临床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患者对隐私更加注重,她们对医疗工作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临床辅助教学可以极大的缩短医生的实习阶段,让医生可以尽快熟悉技能,弥补不足。
3.1模拟辅助教学的开展有其必要性
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妇产科在诊疗的过程中,通常会涉及患者的隐私部位,受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理念以及患者医疗及法制意识方面不断加强的影响,多数患者会拒绝实习医生尤其是男性实习医生的治疗或观摩。实习医生实习机会的减少,制约其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而理论知识的掌握却又不足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所以开展模拟辅助教学就显得极其必要。通过模拟辅助教学,学生可以进行大量的练习,从而改善临床实践匮乏的缺陷,提升妇产科临床教学的可操作性。
3.2模拟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信
多数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心态很重要,而医生的态度对患者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从容不迫,做到心中有数,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很好的安抚作用。如果医生本身在治疗的过程中产生紧张情绪,就不足以取信于患者。模拟辅助教学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练习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调查问卷,也显示出学生认为模拟操作极其重要。
3.3模拟辅助教学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医学是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生通过模拟辅助教学,深入了解临床技能,通过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结合,完成学习-实践-总结-提升的循环,发现平时课堂上没有发现的新问题,帮助自己不断认识自身的差距。学校对模拟辅助教学的深入开展,可以不断细化教学知识,按产科、妇科分门别类,开展诸如产科四步触诊、宫高腹围测量、妇科双合诊、三合诊、阴道冲洗上药等临床培训。模拟辅助教学的可重复性、真实性、规范性,有效的提升了妇产科学临床教学的质量,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欧荣英.妇产科临床技能模拟训练实验室化的研究与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96-97.
[2]胡晓玲.妇产科临床实验教学改革与探讨.医学研究杂志,2009,10:9.
[3]潘立群.模拟教学的作用与临床课教改的关系[J].中醫教育,2009,10(2):23-25.
[4]郭劲松,张东华,薄红,等.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的建立和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55-56.
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本校2013级护理专业2个行政班89名学生实施教学研究,实验组(CBL教学组)44人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45人,两组护生授课教材、教师、学时及教学进度相同,其年龄、实验前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两组均根据母婴护理课程大纲和标准由同一教师授课。
1.2.1.1对照组教师按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1.2.1.2实验组教师主要采用CBL教学法,辅以讲授式教学。具体程序如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认真筛选临床典型病例;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情设计若干核心问题,问题难度呈递进式。如在学习产后出血患者护理时,可提出该患者是不是发生了产后出血?如果是,引起该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引起产后出血还有哪些因素?作为产科护士你将如何对该产妇进行抢救和护理?教师通过世界大学城空间将病例和问题到每个学生的空间。实验组同学按照5-6人为一小组,课前根据问题去收集、整理资料,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写出汇报材料。课堂上教师根据相关病例,以问题为基础,引发学生的学习讨论兴趣,每小组选出一名代表阐述本组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做补充。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点拨,答疑,最后精讲本小节重点内容。
1.2.2评价方法
1.2.2.1考试成绩评价课程结束后,两个班由学校统一组织期终考试。考试试题从试题库随机抽取,共100分,包括两部分:基础理论知识(50分)和分析应用题(50分)。总分大于、等于60分为合格,低于60分为不合格。
1.2.2.2教学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护生进行回访调查,了解护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和评价。当场发放89份问卷,收回问卷89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样本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判定有统计学意义的依据。
2.结果
2.1学生成绩比较实验组护生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应用题以及母婴护理考试的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教学效果评价比较教学效果评价实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理论联系临床实践和沟通交流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母婴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学科之一。它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以及新生儿的生理病理状态的临床医学学科。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填鸭式”,在规定的学时内将大量的信息传授给护生。护生学习过程中常感觉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大部分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遇到具体病例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缺乏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在教学改革过程中,CBL教学法被应用到医学教育领域。CBL教学法就是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病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病例,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将病例提升为抽象的理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母婴护理学》应用CBL教学法,护生学习能力和成效都有很大改善。
3.1CBL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表一显示:实验组护生不论基础理论的掌握,还是临床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是CBL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很好地调动了师生的教学热情:
(1)采用CBL教学法,教师要主导、驾驭好课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首先,课前要科学严谨地设计教学流程:规划好母婴护理相关章节的重点与难点,精选产科临床典型病例,合理设置恰当的问题,这样环环相扣,逐步引导护生进入课堂的主题;其次,教师不仅要牢固掌握母婴护理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妇产科临床实践经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护生答疑解惑;再次,教师还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善于激起学生兴趣、寓教于乐、控制课堂节奏,规范引导护生。
(2)CBL教学中护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其是课堂的主体。这便要求护生:首先,课前要预习课本知识,根据教师布置的病例和问题查阅母婴护理相关文献资料,整理资料积累知识;其次,课堂中分组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讨论过程其实也是学习思考过程,同学间可以相互学习。让护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在讨论产后出血时,知道什么因素会导致产后出血,针对病因止血的方法,如何对产妇进行全面护理评估,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如何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等等。从而逐步形成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CBL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课堂而不是主讲,循序渐进,积极引导,促进护生对知识的掌握;护生主动探索性地学习知识,通过汇报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课堂气氛的活跃、师生信息的交流反馈,均有利于激发护生对母婴护理的兴趣,提高其理解分析能力。因此,使用CBL教学法,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就会取得较好效果。
3.2CBL教学法应用于《母婴护理学》的优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教育界广泛认同“:教会学生学习,使之成为一种终身享用的行为习惯”。从表二结果可以看出:CBL教学法在《母婴护理学》教学中有明显帮助。这是因为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其有以下几个优点:
【关键词】产科;护生;护理;带教
产科学是一门贯穿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的科学,完善的产科护理是母婴安全的重要保证。产科是个比较特殊的科室,护理对象是孕产妇和新生儿,是健康人的特殊生理时期,而非真正概念中的病人,与其它科室相差甚多。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承担着多所医学院校的临床带教工作。如何做好护理实习生的产科临床带教、提高实习生的操作技能和服务意识,是带教的关键。现将产科护理的临床教学与实习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 产科护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1 产科专业理论知识与专科技术不扎实。虽然护生经过在校医学理论学习和基础护理操作的训练,但与临床护理实际要求还是存在明显差距。由于学校护理专业与助产专业学习的侧重点不同,安排产科理论学习与专科技术操作课时相差甚多,导致护理专业学生到产科实习是一个全新学习的开始。虽然对产科护理学习兴趣极高,但对产科护理理念及技能要求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
1.2 重视专科技术操作,忽视能力的锻炼。由于护理专业学生到产科实习时间较短、学生多,学习机会有限。护生对产科专科技术显得特别积极主动,往往希望得到更多的机会练习护理技术,但缺乏主动思考、探索和实践精神。有的甚至出现“动手不动脑”的现象,带教老师吩咐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问为什么要这么做。
1.3 观察病情、沟通能力普遍较薄弱。由于在知识、价值观、生活习惯及经验阅历等方面与带教老师以及患者之间存在差异,在师生之间、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中存在障碍,大多数护生显得拘谨、不主动,尤其在患者面前不知如何开口与其交流,涉及到专科护理知识的问题时,更不知所措。患者的病情变化往往是由护士第一个发现,而且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应起到前哨的作用,这就要求护生在临床工作中首先学会观察病情,但大多数护生在这方面无从抓起。[1]
1.4 缺少职业危险的防护知识。产科是职业暴露严重科室,经常能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针刺伤。护生基本缺乏防护知识,是造成职业暴露严重的原因之一,一旦暴露又不知所措。
1.5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护理工作繁琐而且枯燥,特别是大医院病人爆满工作量大。而产科护理工作又脏又苦又累,现在大多数护生是独生子,在家是“公主”,衣食生活无忧。因此总体上看缺乏吃苦耐劳、主动、勤奋精神。
1.6 法律知识缺乏。根据法律规定,护生只有在职业护士的严密监督和指导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才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否则其行为将被认为是侵犯行为,[2]特别是产科存在孕产妇的隐私问题,若随便议论,造成扩散,视为侵犯了孕产妇的隐私权。[3]但个别护生为了多学知识,超越带教老师指导单独进行治疗性操作,若不当,易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出现医疗纠纷。
2 体会与对策
2.1 增强护生适应能力。学生入科第一天总带教老师提前上班欢迎护生到产科实习,并做自我介绍,带新生进行病房晨间护理,先熟悉病房环境。参加早会交接班获取病房病情,同时介绍学生与全科老师互相认识,增强科室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缩短师生的距离感。早会后向学生作详细的入科介绍:产科的护理工作程序,病房床位安排,产前、产房、产后三个功能区的护理流程,孕产妇及婴幼儿的特殊性及常规护理,产房的消毒隔离制度,产科特殊用药,急救用品的放置,带学生熟悉各个功能区。
2.2 重视专科护理操作技能的培养。总带教对新生要强调产科实习目标,在争得孕产妇同意,病情允许情况下,现场进行各项专科技术规范示教。如:四部触诊,听胎心音,断脐法,新生儿沐浴、抚触,会阴冲洗消毒,女患者导尿术等,再安排临床经验丰富分带教老师实行一对一带教、跟班,做到放手不放眼,出科严格考核。
2.3 加强专科理论知识与职业暴露的教育。经常利用小讲课、提问、床边讲解等形式,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复习及标准预防的院感知识的学习,让护生理论联系实践,加深专科理论及职业防护知识。
2.4 培养护生沟通技巧。人际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特别是护理专业学生在产科,由于专业技术及知识较簿弱,表现多为不敢与老师、病人沟通,带教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在教学中多看学生优点经常采用鼓励式教育,适当在患者面前肯定护生的行为,增加其自信心。同时,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与之相处,尊重护生,不仅在学习上关心,而且在生活上也要关心,经常与护生接触、交流定期征求护生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护生在融洽、温馨、不排外的工作环境中实习。加强专科知识技术的讲解,让护生学会与病人沟通,做简单的专科健康宣教。
2.5 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护生法律意识。产科患者有其特殊性,问诊时会涉及婚次、妊娠、性生活等隐私问题。要求护生在收集病史资料时,不擅自公开孕产妇的健康状况资料。在护理操作中尊重孕产妇的意愿,注意遮挡,严格遵守规范的操作程序,练就娴熟的专业技术是防止护理纠纷的技术保证。
2.6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调带教老师的表率作用。作为带教老师,首先要有稳定的专业思想,良好的工作作风,不在护生面前发牢骚,抱怨护理工作的辛苦,做好优良的表率作用。要教育护生既然选择了护士职业就要全身心投入,要培养护生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树立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
3 总结
临床实习是学生完成从护生到护士角色转变的过程,实习带教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4]。所以带教要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相应的方法,才能使护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林春姬.产科实习生临床带教的体会.吉林医学,2011,32(8):1663
2 崔焱.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7-89
3 段百芝,徐晓英,冯晓英.浅析护理行为与法.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