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技能范文

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技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技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技能

第1篇: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技能范文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开展真实项目实训。我院将校企双方的优势人力资源、物质环境及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义齿加工企业的实践功能和高职的教学优势,既解决学院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具体临床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又解决企业生产中碰到的人才缺乏问题。现已初步探索出一种校企双向参与、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良性互动、合作双赢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学生真正掌握了口腔医学技术,了解了企业的技术需求,企业也在合作中发现了人才,对学校而言,校企合作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实践表明,校企合作不仅能较快地使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具备职业素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经费、设施不足,条件简陋,学生就业及师资培养等方面的问题[4]。

2校企合作提高了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学科的认识和定位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了双方在专业领域的信息交流。学校通过设立由行业、企业人员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把专家请进校园,讲解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发展规划,介绍生产、科研成果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以后工作中不仅要会制作义齿,还要掌握经营管理等社会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学科的认识,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了条件。这样培养的人才能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岗位工作。

3校企合作促进了口腔医学技术教学改革

(1)我院围绕一线岗位对职业能力的实际需要,对课程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开设了市场营销学、口腔工艺技术概论、素描等课程,使得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2)专业课根据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实行课程综合化。为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原则,根据口腔技师的职业要求,授课教师按照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与合作企业的专家商讨确定教学提纲与教学内容,共同设置以任务为驱动、以工序为载体的课程内容。另外,我们还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按照学生能力情况重组教材,如固定义齿修复技术课程,以各类固定修复体的制作流程为主线,设计4个典型工作任务,即铸造金属嵌体制作、铸造金属桩核制作、烤瓷熔附金属冠制作以及后牙金属烤瓷固定桥制作,分别按模型制作、熔模制作、包埋与铸造、研磨抛光等工序组织教学。根据工序化教学需要来编写实训教材,将典型工作任务、企业流程与标准教给学生,让学生在熟练掌握企业技能的同时,形成质量意识与效益意识。学生通过完成工序来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相关知识,在做中学,使学与做融为一体,实现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了适应岗位需求的目的。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实训(如口腔固定义齿修复技术课程的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达到1∶5)和顶岗实习。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加强实训、顶岗实习的过程性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3)改革传统的两段式教学模式,采用工序化教学模式。即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安排相应课时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一入校就开始接触专业知识。聘请企业专家进行职业教育,带领学生参观义齿加工厂,使学生尽早树立未来口腔专业技师的角色观念。将企业的实际生产工序完整地引入教学中,将基于教材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序化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拆分为实现工作中的任务和工序,把每一道工序的完成程度作为评判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标准。在实际操作时,挑选与此工作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使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一致,强化学生技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4)改革教学方法,实现一体化教学。在口腔医学技术教学中,为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将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具体内容相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每一堂课均精心设计,先引入案例让学生思考,然后利用多媒体讲解,再利用模型示教,甚至带学生直接上生产线观摩,之后再让学生自行操作练习,最后教师按照企业标准对学生作品进行指导、纠正及讲解,倡导“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念。同时按照企业要求,加强牙体雕刻技能培训,以义齿为载体、以义齿制作流程为模块,利用临床病例模型积极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项目,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校企合作对口腔医学技术教学考评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确保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学质量、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了实践技能考核的权重,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结合口腔修复工职业考试标准制订考核标准,除了理论考核外,还增加了操作过程考核及参加顶岗实习表现考核。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实践考核,项目包括随机提问理论知识、操作手法以及对实验作品分步骤评分等。以上这些措施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实践技能的提高。

5校企合作对口腔医学技术教学师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2篇: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技能范文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应突出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面向义齿加工企业的生产一线培养人才。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依据教学规律和规章制度,对专业教学的活动展开提供了帮助,并且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医学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充分的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保证教育工作的进行。口腔医学技术的教学必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我校与大型义齿加工企业合作,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时刻站在口腔临床技术发展的前沿,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校企合作

我校的校企合作是与沈阳金赛义齿制作中心在人才培养、人员的交流合作、信息资源的共享、双方互惠互利、双方互补互促的有效的协作关系。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我们与企业之间做到了互助互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也达到了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而企业与学校之间真正的实现了资源共享,进而达到了双赢的状态[1]。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利于发挥义齿企业和学校的各自优势,符合义齿企业人才的内在需求,并且大大地缩短了义齿加工企业的人才培养周期。

二、校企合作的目的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培养适应义齿加工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掌握好口腔专业理论知识,将实践与教学知识进行结合并,充分的发挥高职在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提高学生今后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让毕业的高职学生更好适应义齿制作的岗位要求。校企之间的合作能够为高职学生建立系统的互动平台,也能够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的学生,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因此,在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我们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把教学的整体目标进行有效的分解,这样在今后的生产实践的时候能够完成制定的工作项目目标,将这个目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转化为他们的最终目标,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成功。

三、校企合作的主要原则

1.协作原则

义齿加工企业需要实践型技能型人才,我校与沈阳金赛义齿制作中心的合作办学,采取聘请企业生产一线优秀技师走进来参与实训教学,学生走出去到工厂顶岗实习的新形式,与企业相互协作,缩短教学与生产的距离,构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树立以人为本,技能为先的教育理念,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更好的在义齿加工企业的人才输送方面作出贡献[2]。

2.重点原则

在实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过程中,我们作为教师要抓住事物的重点部分,明白校企合作的工作主要方向,并结合实际制定有效的管理模式,还要抓住主要的相关因素。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激励与约束机制之间的共存,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3.公平原则

在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运行过程中要确保公平性,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让每位教师感受公平性,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教育的公平性,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4.持续改进的原则

教学要随着时间、环境、企业需求而及时进行实时烦人更新,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进步,根据国家的教育规划和要求不断的完善教学培养计划,逐步的将教学中存在的缺点予以纠正,人才的培养计划需要结合实际要求进行完善,这样才能适时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推进我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策略

1.重视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

教学活动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结合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相互的协调,在引进新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各个环节进行相互协作配合,这样才能将校企合作新模式在校园中逐步的发展。教学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并重视新的教学模式,针对校企合作引发的新对象、新环节、新问题要做好充分的了解,及时做好沟通和协调的工作,在探索中形成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3]。使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结合,让企业融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中。并对校企合作实践类课程进行相应的设置、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改变授课方式以及考查方法等,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教师、技师以及企业之间进行详细商定做好沟通和安排,做到既要对教学工作的教师负责,又要对每一名学生负责。

2.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实训指导

只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真正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针对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要优化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我校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吸纳金赛义齿企业一线优秀技师走进校园进行校内实训课程教学,承担专业技能操作指导,共同开发实训校本教材,同时鼓励学校教师进入企业学习新技术,调动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提升技能水平,使学生毕业即能迅速适应义齿制作岗位需求,从而促进校企合作新模式的进行。

3.建立科学高效的合作体系

为了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创新型的人才,促进学校与义齿企业的合作,我校推行间断式、工学交替式的弹性学制,调整课程及时间安排,在教学中运行单周理论课,双周实训课,按照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实训课教学,符合义齿制作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搞好教学、教学管理及教学服务。在学校建立模拟仿真的实训中心,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工作岗位的重要性,感受义齿企业的主要文化,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熟练操作程序及操作技巧,从根本上解决专业与岗位对接,学校教育与企业及社会需求对接[4],更好地为义齿企业培养专业实用型的技能人才。

4.优化课程,创新实训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是教学的重要内容,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义齿企业培养技能人才,并面向企业的生产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完成原有理论型教学的同时,还要向新型的技能型教学进行转变。设置教学课程的重点提高主干课程内容(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固定义齿工艺技术、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的建设,在深入研究义齿企业岗位需求,明确义齿加工岗位的培养目标、知识与能力要求、培养方向、素质结构要求,这样才能建立完善的职业岗位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5]。

(2)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对精品课程的评审标准,不断开发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固定义齿工艺技术等专业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积极构建新型课程体系,不断优化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结构[6]。

(3)在构建产学结合的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时,所选择的课程结构,必须把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并以此作为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综合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课程体系要与产学结合相适应,必须不断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为教师创造了有利条件,增加了教师参加参与社会实践、行业协会的机会,有利于教师理论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的融汇贯通。同时聘用金赛义齿企业技师作为兼职教师,吸收义齿制作行业专家、岗位技术能手参与实训教学,指导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解决了我校技能操作的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更好地践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7]。结合以上,随着高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将成为培养企业一线生产岗位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我校的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适时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口腔医学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春兰.校企合作的优化模式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2):15.

[2]曾晓秋.谈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3(25):239-240.

[3]李晓霜.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问题探讨[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63-64.

[4]陈国忠.多视角教学质量监控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高等院校教育,2013(12):72-73.

[5]胡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5):39-41.

[6]王艳.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实现善治之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9):55-56.

第3篇: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技能范文

古语讲“医者父母心”,这句话点明了行医者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也是对行医者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当今社会行医者除了要具备仁爱之心外,还应当具有服务意识。如今口腔医学应用越来越多,这也要求在口腔医学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服务意识的培养,使口腔行医者在解决患者口腔问题的同时还能赢得患者对服务态度的衷心赞赏。

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的日臻完善,口腔医学教学内容逐渐丰富,教学的手段越发先进,学生所接受的专业知识教育范围和受到的专业技能训练水平也在不断扩充与提高。在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口腔医学教育也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的培养。下面就对口腔医学教育过程中服务意识的培养做一下分析。

一、口腔医学教育过程中服务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口腔临床毕业实习教学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它是一座桥梁,沟通着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学校与社会;它也是一个孵化器,使单纯学生转变成睿智的医者,使抽象的知识转变为解除病痛的体验;它更是人生里程一个起点,从这里将收获经验、感悟、理想和信念。

1.服务意识是口腔医学教育过程中的必要内容

现在社会各行各业都对服务格外重视,服务的好坏关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的存亡。口腔医学作为医学领域的一部分也要求行医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这就要求在口腔医学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口腔医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服务意识是一个行医者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职业性质就是跟口腔病人打交道,病人与医生相比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因为其不仅具有肉体上的痛楚,在精神上也有一定的压力,如果一个行医人员没有服务意识,不能舍身处地站在患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是以一个俯视者的姿态看病人,必定使患者心理上有压力,也容易与患者产生矛盾,形成医患纠纷[1]。所以,由于口腔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在口腔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口腔医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形成了服务意识,口腔医学生在以后行医中才能更好地解决病人痛楚。

2.社会环境要求口腔医学教育过程加强服务意识的培养

当今社会,只有具有良好的服务才能获得长足发展。学口腔医学的人在其学习结束后很大一部分会自己开口腔门诊。但是现在口腔医疗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口腔行业处在一个“买方市场”[2],患者具有更多的选择权,面对这种情况,一个口腔医疗机构如果想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注重服务质量,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印象。所以为了口腔医学生能在以后有好的发展,在口腔医学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加强对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一切以患者为出发点,舍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不仅解决患者身体上的痛苦,也要让患者内心有一种愉悦感。这是社会环境对口腔医疗行业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口腔医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

3.口腔医疗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培养服务意识

口腔问题对一个患者来说是“面子工程”,关系到一个人外在形象的好坏。患者在接受口腔治疗时一方面是为了解除病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外在的美观。这就要求口腔行医者能提供周到的服务,要给患者制定最佳方案,不仅能让患者免除口腔问题困扰,也能让患者拥有更加完美的外表。口腔医生在给患者治疗时要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还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疏导,让患者拥有良好的心态,能更好配合治疗,努力获得更好的效果。也只有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这方面的要求才能达到[3]。

二、培养服务意识的具体措施

重视口腔专业知识的学习口腔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实践操作技能打基础。首先应保证专业课的学习时数,理论与实验比例为1:1,并且有系统、严谨的教学计划。其次,应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为此,各门学科应精选内容,讲重点、讲难点、讲思路、讲方法、来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实施以下措施来培养口腔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

1.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中国现在的服务行业慢慢成为我国的第一大产业,与服务业发展相随的也有相应的服务行业标准的出台,对各行业的服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了加强口腔医学教育过程中服务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聘请专业的人员对口腔医学生进行培训,培训学生如何更好为患者服务,培训如何更好树立服务意识。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医生如何与患者沟通、医生的语言、医生的态度以及着装仪容等方面,这些方面的专业培训可以使口腔医学生在行医时能树立更好的形象,也可以更好实现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

2.给予患者足够尊重

患者面对医生时处于一个弱势地位,两者在心理上处于一个不对等的状态。医生容易保持一个高姿态俯视患者,而患者容易有自卑的心理仰视医生。对于这样的情况,医生要充分尊重患者,不论患者的年龄、身份、地位如何都要一视同仁。要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述,对患者的病症做一个细致全面的检查,并且采取合适的方式告知患者,对病情既不能夸大其辞,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也不能对病情轻描淡写,让患者掉以轻心。另外医生也要在语言、行为上给予患者尊重,让患者在心理上感到自己的尊严。

3.倾听患者的需求

口腔病人在就医时会有一些诉求和需求,面对患者的诉求,口腔医生应当认真听取,然后给患者一个合理的解答。现在在有的口腔医疗机构,由于服务意识的缺失,一些医生完全不考虑患者要求,不了解患者的真正需求,对患者的合理诉求置之不理。这样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好的心理感受,有时也会因为医生和患者的沟通不及时,造成后期的医疗纠纷、医患矛盾。所以,当口腔病人就医时,口腔医生应当对患者的需求认真倾听,对患者合理的要求要积极采纳,对于一些不恰当的要求医生也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让患者心服口服。只有满足了患者的需求,患者才会对医生的服务态度予以肯定,才会给医生一个更高的评价[4]。

4.引导患者进行合理选择

第4篇: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技能范文

关键词:口腔医学;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88-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和学校以新的使命和丰富的内涵,也提供了前所未有变革和挑战。在这个复杂多变和富有挑战性的时代,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是大势所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能迅速适应多元文化和能在任意平台上进行无障碍沟通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全球化作为21世纪最显著的标志,其内涵已远远超出经济的范畴,而必将引起包括研究生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变革。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际上已经开始探索各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活动。近年来,我国高校更是积极开拓与国外高校的教育合作,中外联合培养办学促进了当今高等教育发展并加强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外联合培养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管理经验,并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由于中外联合培养尚无统一的模式可循,并且根据各高校合作办学的具体情况不同,中外联合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作为生物医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其生物医学的属性,又与现代科技紧密相连。对比国外的牙学院而言,其特点是首先要进行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培训,在此基础上载进行口腔专业的培训,使得口腔医学的毕业生既有大医学的基础又有临床医学的背景,讲究得是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一特点的存在,必然对口腔医学专业的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提出了不同于其他专业的要求。

本文立足于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的一般模式,重点关注口腔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优势、区别,遇到的问题以及获得的启示。

一、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的内涵及目的

研究生国际中外培养模式,一般指的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根据双方或多方的人才或师资、设备优势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一种模式。这种合作的方式通常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指中、外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第二类是采取“项目”形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三类是中国教育机构没有实质性引进外国教育资源,仅以互认学分的方式与外国教育机构开展学生交流活动[1]。

简单来说就是把一部分联合培养的研究生“送出去”,即先在国内学习一段时间再送至外方院校继续深入学习,取得学分或者学位。另一部分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则是“留下来”即在国内学习,但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培养模式,并有外方教师授课。

这一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在教育领域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其主要目的如下:

1.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人才培养是学校的第一要务,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学生。因此,我们关注研究生为主要目标的方方面面的国际合作,将人才培养放在国际坐标系中思考定位,使培养出的学生具备适应国际竞争的能力,懂得国际竞争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新形势下的一代“骨干”之才。

2.中外联合培养能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加快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促进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加中国教育供给的多样化,进一步满足社会重大需求,热点需求,国际化需求,力争提供高水平、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资源与服务[2]。

二、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的优势和不足

在二十年来,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仍然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之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国际合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尤其是近两年来,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的国家公派项目,以及各大高校与国外著名高校的自主合作项目都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充分说明了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采用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国外的研究生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上,教师更多地是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开发其创造力和学习潜力。而且,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讨论,课堂上讨论形式将会明显增多,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国外的教材含有大量案例以及一些需要学生深入实践调查的课题,这些课题的完成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从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2.有利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实施,可以引进新的专业学科和原版教材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互相流动、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加快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3.有利于国际人才的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迫切需要大量熟练掌握先进理论和专业技能、并且了解其他国家国情、法律和文化的高级人才。中外联合培养模式都是培养这种人才的有效途径[3]。

然而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目前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善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相关法律政策的滞后[4].

改革开放以来,原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就中外合作办学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合中外有关管理办法规定,与1993年6月30日下发了《关于境外机构和个人来华合作办学问题的通知》,对中外合作教育作了充分肯定,并对合作办学的范围、类别、主体、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原则做出相应的规定。1993年下半年,原国家教委开始着手拟定《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经过一年多时间上下讨论反复修改,最后形成了《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并于1995年1月26日正式颁布实施,就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和必要性应遵循的原则、合作办学的范围、主体及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度、办学机构的领导体制、发放证书及外国文凭、学位授予等问题都作出明确的规定。从《通知》到《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都是中外合作办学出现问题后才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缺乏前瞻性和全局性。直到2003年9月1日才颁布实施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它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对于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条例》的内容多是原则性的,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与管理上随意性大,缺乏对具体问题的处理指导。这说明我国教育的立法相对滞后,并且执法落后于立法,在实际操作中外联合培养的过程中,不断遇到中外双方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情况。

二是相关评估机构和评估体系的缺失。

由于政策和法律的落后,有关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的评估方式也存在欠缺。对高等学校中的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估,目前只有针对“对授予境外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04年对授予境外学位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机构下发了《关于2004年对授予境外学位合作办学项目进行合格评估报送材料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合作办学单位首先提出申请,然后专家组对评估对象将采取审阅材料、结合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评估。而对于现在普遍的“2+1“、“1+1”(境内几年学习加境外几年学习,授予境外学位)模式,并没有涉及。但是,事实上,在目前的高等学校中中外合作办学授予学位的比例只是一小部分。如何对于大部分的合作办学进行审批后的后续监管、评估还是一个空白。由此可见,目前对于研究生培养中的中外联合培养工作的评估还是处于准备阶段。

三是在培养过程中的文化交流的冲突对研究生德育的影响[5]。

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相互碰撞、矛盾与融合成为必然,在联合培养的过程中更是如此。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外联合培养开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并培养优秀的爱国主义人才。因此在中外联合办学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在有选择地吸收借鉴国外德育的优秀之处,提高我们的德育质量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照搬,应客观分析和采用。

三、口腔医学专业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工作中的问题和启示

1.口腔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但是目前我们的联合培养多局限于理论方面,即学生在国外接受的是科研方面的培养,较少进入临床领域。但想要获得口腔医学研究的长足发展,仅仅只有受理论方面的培训的研究生是不够的,应该在与国外院校的协商中,争取更多临床项目的联合培养。

2.在中外联合培养中,语言是重要的工具也是障碍,尤其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对于医学而言,其相关的词汇,无论是在哪种语言中都十分复杂,这对于参与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我们依然要坚持发展口腔专业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支持下,一大批掌握口腔医学国际先进理论和技术的人才将近进一步推动我国口腔医学事业。

参考文献:

[1]杨金丽,李怀祖,汪应洛.开展中外联合办学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4):41-42.

[2]殷琪,李宇红.扩大中外合作办学促进学生国际培养[J].合作与交流,2006,(2):35-36.

[3]马方来.国际联合培养学生就业优势分析[J].高校研究与评估,2007,(9):33-34.

第5篇: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技能范文

张健富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

摘要: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实施的重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都要以此为依据,解剖学作为医学类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

承担着培养医学类专业学生基本从业技能的重任,为了提升解剖学的教学实效性,以及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解剖学也要不断的

进行教学改革,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从传统的解剖学教学现状入手,来探究素质教育背景下解剖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素质教育;解剖学;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由

早期的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到今天的注重能力培养及全面素质

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今天,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已经发生了根

本的变化。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的全

面素质的提升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增强。解剖学作为培养医学类

相关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学科,担负着医学类相关专业人才

培养的重任,也需要适应新形势教学改革的要求,在素质教育指

导下,认真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解剖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解剖学教学实效

性较低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教

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

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传统模式下的解剖

学理论教学让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学习解

剖学的兴趣不能,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教学效果不佳。

(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解剖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利于

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解剖学教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注重理

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解剖学本身对于实践性教学要求较强,但

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解剖学实践教学明显不足,不

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无法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转化,单纯

的知识传授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因此,我们的

解剖学教学改革也需要仅仅围绕素质教育这一大的教育背景,开

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解剖学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为社会多培养出一些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历,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转变思想,强化认识,积极推进解剖学教育教学改革

解剖学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

相关文件和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剖学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解剖学教学改

革。同时,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教学规律,逐步开展教育教学

改革。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注意积累经验,为改革成果的全面铺

开奠定基础。

(二)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素质教育背景下,解剖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无

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解剖学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

到这一问题,积极的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为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服务。

1.利用当前先进科学技术,作为解剖学辅助教学。随着科学

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如

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不仅可以

扩充解剖学教学的知识量,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解剖学中难以用语言表述的理论内容

更加生动、直观的显现出来,让学生更加易于接受解剖学的相关

理论。除了多媒体技术之外,当前比较先进的四维技术也可以应

用于解剖学教学。解剖学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对人体结构进行研

究,便于医学类各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完全可

以借助思维技术清晰的观察人体的组织结构以及各组织器官的

位置,增强自身的专业发展。

2.积极开展尸体解剖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

动手能力。解剖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之一,单纯的理论教学

根本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需要我们加强实践教学,实现预期

的教学目标,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尸体解剖作为解剖

学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尸

体解剖教学。开展尸体教学对于解剖学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

义。

第一,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解剖学在医学类相关专业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仅

因为其是医学类各专业的专业性基础学科,更多的是解剖学教学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尸体解剖作为解剖学实践

教学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人体结构与疾病关系认识的

基础教育。通过尸体解剖学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人体的结构以及

各器官的位置和硬度,任何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所不能及的。

尸体解剖除了让学生能够更准确的认识了解人体结构之外,并且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动手能力,真正的做到了将医学的相关

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

真实的手术操作机会,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尸体解剖是医学各专业学生获得专业技能的重要渠道

尸体解剖可以让医学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专业的特

点获取重要的专业技能。如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尸体解剖的过

程中,重点要观察人体口腔的内部结构,对于口腔年内牙齿的位

置、牙神经的走向都可以清晰的了解和掌握,为以后获得扎实的

专业能力奠定重要的基础;麻醉专业的学生在尸体解剖的过程中

要侧重观察人体脊柱的结构,了解在实施麻醉时进针的位置和角

度。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尸体解剖对于医学类各相关

专业的学生获得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说,医学类各相关

专业必须要重视尸体解剖。

(三)完善解剖学教学评价体系

素质教育强调要建立起内容多元,方式动态多样,着眼于学

生身心发展,并能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所以在解剖学

教学中,教学评价应逐步取消只重视结果的单一终结性评价模

式,逐步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考虑进评价内容,评价内

容力求多元化,注重考察学生综合素质,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成

长过程,给学生以多次评价机会,逐步构建起促进学生转变与发

展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方式,以充分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

终身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志敏.尸体解剖在医学中的应用[J].农垦医学,2003年03期.

第6篇: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技能范文

医学的专业设置

医学专业设置分为几个部分:1.综合大学里的医学院或者医学部;2.单独医科大学,如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3.中医学校。报考时,需要注意一点:综合大学医学专业不一定是单独序列招生,你很有可能被调配到其它专业。

医学专业大致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放射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类、护理学。

基础医学是国家控点分布的本科专业,以从事医学院校教学和科研为培养目标,一般来说,出国率相当高。其主干学科是生物学、基础医学,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临床医学等。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在该专业上比较强。

临床医学有5、6、8等学年制,简单的临床本科是5年,各个学校的特色外语医学是6年制(如同济医科大学德语6年制,第一年强化外语)。可以8年制的是协和、北医、上医、同济等综合性大学。

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7年制)、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放射医学5年制)开设了放射医学专业。但是该职业对身体有伤害,报考时,需要同学们慎重考虑。

药学专业的设置有两种。一是专门性的药科大学,如“南药北药”——中国药科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二是以前的医学院校中的药学系或者药学院。

报考有特殊条件

医学类专业对考生身体条件要求较高,《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此有明确规定,各高校也有具体要求,如患有色盲、色弱,医学类专业可不予录取。另外,还对考生视力程度有要求。北京大学医学部建议有下列情况的考生不要报考:任何一眼矫正视力

除身体条件外,考生还要注意专业的其他要求。如北大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等院校的口腔医学专业只招右利考生(即不招“左撇子”)。

医学院校≠医学专业

考生要注意的是,医学类院校开设的专业并不都是医学专业,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就开设有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工商管理(医药企业)、英语(医学)、法学(医学)等专业。它们培养的是为医药行业服务的,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医学的相关人才。

女生报考优势——护理

若要说适合女生的专业,不得不提护理学,女生细致、耐心的特质,使其在医护行业不可取代,不少院校招收护理学专业仅限女生。据卫生部统计,到2015年我国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这为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不少人以为护理学毕业后一定去医疗机构当护士,也不需要高学历。事实上,护理学学生的就业领域正在迅速扩大,她们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医疗单位招聘“准入门槛”逐渐提高,本科学历的护理人才开始走俏,拥有专业技能的保健医生、家庭护士的薪资水平也一路抬升,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如果你是女生,又对此感兴趣,不妨报考一下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的护理专业吧。

医药学专业的就业形势

在发展和危机并存的21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分子生物学将在生命科学中保持主导地位,细胞生物学还将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础科学继续发展,脑科学将代表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高峰。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使生物产业成为全社会的产业支柱。对于立志于在生命、生物、医药行业有所发展的毕业生来说,21世纪将为他们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

我国公共卫生人才仍然缺乏:缺乏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缺乏高层次、复合型技术人才,广大农村、西部地区和基层地区卫生人才仍相对匮乏。

医学院校毕业生有三条路可选,一是进入医院,急救医生、产科医生、妇科医生和理疗医师都十分吃香,二是进入医药生成流通企业,三是继续深造。且此行业越有经验越值钱。

各专业就业前景

社会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在增长,尤其是新医改方案出台后,国家对县级医院更加重视,投入不断增大。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更加理性,只要不过分挑三拣四,就业并不难。

2005年社会对医科类毕业生的需求有不同倾向,临床医学人才走俏,从事老人医学、保健医师、家庭护士等职业的人才也将逐渐成为热门。药科类毕业生就业前景普遍看好,总体供小于求,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稳中有升,另外,医药界的贸易、经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将会增加。

经济越发达城市对毕业生的需求越小,中小城市对人才的需求量相对较大。

数据显示,医疗行业人均年薪可达45000元左右,占所有行业薪酬水平的第二位。一般从业三年的医药人员年薪基本能达到40000至50000元。

发达城市机会多,但竞争更加密集,就业难度更高一些。

医学——就业不容易,待遇不等

越是公立的大医院其人员流动性越小,不会轻易做出变动,加之竞争激烈,临床类工作不仅注重能力,而且非常重视实际操作经验,因此,进大医院很难。

据统计,不到百分之一的权威医生月收入10万元以上,大约不到百分之五的大医生月收入在1万元到5万元之间,约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医生月收入是3000元到1万元之间,大多数的医生月收入不到3000元。

做医生这个职业,新人需要更多实践的锻炼,进小医院可能没有大医院那么好的培训条件,但可以有更多接触实际操作的机会。

药学——前景看好

制药业发展较快,尤其是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在增大,企业对药学人才比较青睐。生化药品也是一个新兴、尖端的行业,因此,它的发展前景很好。

药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制药厂和医药研究所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生产质量保证和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也有很多人从事药品销售。

从事药品开发、研究,对专业能力、学历等要求非常高。从事生产质量保证等工作,对学历要求没有那么高,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要求很严格。从事销售工作更侧重销售能力,因此专业要求低一些。

医务人员应具有的职业素质

概括起来为思想道德素质、医学科学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1)医疗职业道德是首要和必备的素质。(2)医务人员应具有执著的科学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临床技能。较强的工作能力,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职业敏感性。(3)医务工作者特别是高层次医学人才,应具有医学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完整三维知识结构。(4)医务工作者应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包括良好的性格、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情绪,诚实、热情、谦和、宽容,能够经受挫折,沉着冷静,克服困难,百折不挠。说到此,我们不得不提一位前辈——林巧稚,她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是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也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为了事业,她终身未婚,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虽无子女,却最富有,被人尊称为“东方圣母”。她把医德描绘得如此地淋漓精致让后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