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

第1篇: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改革

一、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随着国际贸易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也日渐扩大。从2007年,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高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以来,很多高职院校也相继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数量急剧增加。商务英语专业培养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是大部分高校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还是侧重于英语语言技能、商务英语通识教育以及传统国际贸易流程下的外贸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偏向高大上,即使有少部分的高职院校偏重于以社会需求导向来培养人才,设置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践课程,但还是没有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跟进跨境电商发展需求,未能有效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培养B2C跨境电商的技能操作型人才。

二、跨境电商视域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跨境电子商务是生产企业或者外贸企业通过信息化网络平台对产品进行,对国外客户进行产品点击和浏览并通过网络商务洽谈、达成交易的新型电子化产品交易方式,是一些企业扩张海外市场的重要途径,也是外贸升级转型的重要渠道。2012年,国家海关总署在上海、重庆、杭州等城市开展跨境电商试点。2013年,国家相关经贸部门又相继颁布了六项政策,解决跨境电商关税征收、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以及进出口结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跨境电商政策性的倾斜。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尤其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跨境电子商务这一新型外贸交易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青睐。而商务英语是集国际商务、英语于一体的特殊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其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传统B2B而设置,缺少B2C培养模式。随着全球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全球贸易模式的改变,传统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贸易格局发展的新变化。因此,改革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适应跨境电商企业发展需求,是必然之路。

三、跨境电商视域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1.形成跨境电商实操人才培养模式

商务英语人才要摆脱传统外贸的束缚,担当跨境电商人才中的大任,在英语学习、外贸技能和跨境电商等多方面努力形成跨境电商复合型实操人才。商务英语教师在学生教学过程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进出口外贸技能及英语商务函电和谈判技巧,更要加强学生跨境电商知识的传授。尤其是要在传统的外贸背景下,加入跨境电商产品上传途径、关键词的选择、店铺的运营以及营销策略等专业知识。并教给学生跨境电商平台下如何寻找客户、与客户达成交易,形成跨境电商实操人才培养模式。

2.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加大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比例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未设置跨境电子商务课程。课程是学生获得专业能力的根本方式。跨境电商的核心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跨境电商职业能力,包括外语产品类语言知识、商务信函沟通、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物流以及综合能力。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除了保持原有的英语语言课程、国际贸易基本课程模块以外,应增加跨境电商平台操作以及产品等课程,积极引进企业实训课程,把实训课作为重点课程。

3.提升商务英语教师跨境电商能力

为了适应跨境电商外贸模式和其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提升商务英语教师的跨境电商运营能力。学校可选派教师参加跨境电商有关的讲座、培训。教师也可利用寒暑假时间进入跨境电商企业参与见习。校企合作模式可对跨境电商视域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外贸核心能力进行提炼,并以共同制订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任务为主。根据工作任务分解教学模块,遵循由易到难的思路,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建立完善的跨境电商视域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四、结束语

随着跨境电商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既懂外语又懂国际贸易技能的商务英语人才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只要在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适度改革与调整,把跨境电商需求的英文产品知识、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能力加入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中,校企合作,就能提升专任教师跨境电商能力,进而给学生学习跨境电商知识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和真实的实训平台,不断提升学生跨境电商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第2篇: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跨境电商;外贸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改革

近年来,跨境电商产业的高速增长为我国外贸增长带来新动力。通过对区域内外贸企业调研发现,:一方面,传统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热情高涨,通过跨境电商能够加快自主出口品牌建立,扭转长期以来贴牌生产的不利局面,挖掘外贸企业出口市场的新需求,实现价值链的攀升。另一方面很多传统外贸企业缺少专业的跨境电商人才,人才缺失成为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瓶颈。调查显示,10%的传统外贸企业正在从事跨境电商或即将涉及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然而,各类跨境电商人才难觅成为这些企业在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其中跨境电商运营类人才短缺占50%、精通小语种或美工等技术层面的人才需求占30%、物流供应链管理等其他管理方面的人才占20%。因此,在跨境电商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外贸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企业急需的外贸人才,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相关研究综述

1.跨境电子商务

2015年6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用“互联网+外贸”概念。跨境电商不同于外贸电商,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外贸电商主要是在网上推广、宣传、展示产品,并没有实施线上支付结算,基本上选择线下交易,而跨境电商都在线上完成交易、支付结算;外贸电商并没有减少交易的环节,只是传统外贸的线上展示,而跨境电商却精简了交易的环节,可以直接面对终端的消费者;外贸电商比跨境电商的关税负担重,跨境电商可以以零散型包裹的形式寄送,只需缴纳行邮税。目前的跨境电商主要还是以B2C为主,未来的发展将会朝向B2B2C。因此,从广义上来说,跨境电商包含了外贸电商。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是为了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囊韵滤姆矫孀攀郑夯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和防范金融风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用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也大有可为。目前中国的传统外贸增速在不断下降,大量外贸类专业的学生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转而从事其他行业,反之,跨境电商成为外贸的新增长点后人才的供给却远远不足。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单独培育跨境电商人才的成本非常高,对于学校来说目前很多平台操作都要以付费的形式或企业认证的形式进行,对于企业来说解决培养场地、培训讲师费用、管理费用等也是一笔大的支出。在跨境电商的背景下,实施校企合作,导入企业员工培训机制,进行外贸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可以化解传统外贸人才过剩,跨境电商人才不足的现状,降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成本。通过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不仅为地方外贸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人才的支撑,也能有效衔接企业的用人需求。

3.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现有的跨境电商人员主要来源于电子商务转型人员、传统外贸转型人员、C2C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依托跨境电商平台的培训机构培养、跨境电商企业自行培育、高校培养。前两者难以形成规模,且数量较少,力量非常单薄;高校培养又存在跨境电商师资缺乏,培养的学生不能直接对接企业需求。因此,校企合作共育跨境电商人才是目前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最佳途径。校企合作,必须要找到共同的利益点,以往校企合作或是流于形式或是最终失败的原因永远都是一头热。实践证明:成长型企业最适合校企合作。一方面企业发展急需人才,在培育学徒的同时可以首先择优选用,而且跨境电商一些重复的基础性工作可以由学生承担。另一方面,学校要发展跨境电商必须与企业紧密合作,学校原先从事传统外贸教学的教师也要快速转型才能与企业师傅合力培育人才。

二、校企联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探索与实施

为适应“互联网+外贸”新形势下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外贸人才的迫切需求,探索跨境电商复合型外贸人才,学校与自带待运营项目的跨境电商运营企业进行合作。一方面跨境电商技术最为娴熟,另一方面待运营项目可以容纳更多的学生进行操作训练。通过校企双方共同构建“三维度、六体系、一机制”的育人模式,培养一批“技能多、素质高、功底深”的外贸优秀人才。

通过校企共同制定国际商务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导入企业员工培训机制,构建“三维度、六体系、一机制”的育人模式,具体见下表1:

设计思路如下图1:

1.校企合作实施教学

经过前期招生即招工的双向选择,确立跨境电商外贸人才的规模,成立跨境电商特色班。设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实施校企共同管理,进行全程企业化运行。学校派出骨干教师与企业派出的师傅结对工作室,实施双师带徒模式,真正实现小班化教学与管理。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照外贸类专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构建“项目制“专业课程体系。例如跨境电商实务、商务英语、跨境网络营销、跨境物流、广告策划、图片处理等专业实操课程分别对应跨境电子商务实训、跨境商务英语实训、跨境网络营销实训、跨境物流实训、广告策划实训、图片处理实训等工作室实操项目。另外,专业课程在第一轮实施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执教,到第二轮教师才能独立授课。

2.三维度、六体系--实现外贸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打破传统高职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结合高职学生的三维度,导入市场机制,实施现代企业内部人员六大体系培养方式,从而构建外贸人才供给侧结构改革路径。

(1)三维度

根据外贸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课时的安排,结合外贸企业不同岗位员工成长路径,在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管理素养获取上实现渐进式上升。见表2

(2)六体系

通过研究企业内部员工培训体系,构建外贸人才培养新体系。具体如图2。

3.一机制-校企共建机制,双方共同评价

为保证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并实施实践教学相关的制度及细则。具体有《企业例会制度》、《学生管理委员会制度》、《企业奖金发放细则》、《学员日常行为守则》、《学员培训制度》、《双师评聘与考核标准》、《学员实习计划》、《实习日志》、《实习指导书》、《学员技能考核办法》。同时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俗己脱生考核办法,实施校企双方共同评价机制。企业、专业教师以课程为项目组成若干个课程评价小组,其中实训类课程归属到相关课程共同考核,采用学业评价和业绩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企业师傅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具体、客观地对学员的专业理论功底、业务核心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综合评价。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使外贸实践教学模式得以平稳有序的进行。

三、小结

经过3年的学徒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再创新高。应届毕业生纷纷被高薪预订,跨境电商特色班的培养有效地满足了地方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应以就业为主,创业为辅。除了能熟练运用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技术,还要加大外贸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在企业创业孵化器的培育下能成就一批洞察国际市场资讯,熟悉网络营销推广的具备综合跨境电商运营素养的优秀外贸人才。

参考文献:

[1]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新华网.2015-11-10.

[2]任志新,李婉香.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助推外贸转型升级的策略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4(4).

[3]屠建平,杨雪.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绩效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2013(7).

[4]杨坚争等.我国不同规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状况调查分析[J].当代经济与管理,2014(1).

[5]鄂立彬.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03):22-31.

[6]毛姣艳.跨境电商发展给高职外贸人才培养的启示[J].当代经济,2015(34):130.

第3篇: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跨境电商 技能型营销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

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高等职业教育是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未来职业人才的重要职责。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创业人才。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分化与综合、高度综合为主的趋势,这就要求大学培养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尤其是跨学科的复合技能型人才。经济全球化趋势急需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能参与国际竞争并可胜出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复合技能型营销人才培养只有将营销与策划的一般原理、技能与综合素质等教学内容和具体的产业、行业、业态、典型企业的岗位实践与学生的个体特质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商务平成不同国境间的商务交易,并通过国际物流完成商品配送的一种国际营销活动。这一业态结合了国际营销、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三重属性,冲破了营销的国境障碍,极大拓展了企业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途径,促进了企业优化配置国际资源,使得消费者以低价获得他国优质商品。它的出现引发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也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型提升发展。如何使我们培养的复合技能型营销人才对接紧缺的跨境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正是需要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构建复合技能型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首先,结合行业、企业用人标准、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研究构建复合技能型营销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是连接学校教育教学与用人单位需求的桥梁,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具有行业、业态特征、只有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内容中将行业业态和典型企业的业务特征融入其中,才能让劳动力需求和供给实现供需平衡。为此,我们将把作为一般原理的专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典型行业的业务具体实践相结合,研究制定试验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且,进一步细化到主要的岗位群对专业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就业倾向差异,分类制定出结合不同行业的劳动力质量培养标准,为包括理论、实训教学模块、教育教学方法在内的教学计划设置建设和改革提供基本依据。

其次,依据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相应的课程标准、不同行业、业态、企业在专业人才使用上有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将在已有的与有关行业协会、企业共建优质课程资源和试验区部分学生岗位实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优质课程标准,纳入主要行业典型企业代表性岗位群所需职业技能培养必须的课程教学内容及其标准,使课程建设立足实际运用,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

第三,总结并进一步完善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经验与实践,在此基础上形成胜任复合技能型卓越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标准,为其它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考核提供借鉴。

二、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和人才供求现状

目前国家有关部委相继颁布政策,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保驾护航,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相关资料显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持续走高,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将会越来大。

相对跨境电商发展的火爆,跨境电商与营销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跨境电子商务行业要保持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必须有强大的人才保障。目前高等院校与相关社会专业培训机构对跨境电子商务的认识比较滞后,没有跟上市场发展,更谈不上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培训,专业人才培养与培训的滞后使得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产生了巨大的人才缺口。此外,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目前存在跨境电子商务与营销复合型人才缺乏、人才招聘难的问题,人才缺口现象已经凸显。

三、衔接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营销人才培养

依据跨境电子商务行业所需营销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相应的课程标准已刻不容缓。我们将在已有的与有关行业协会、企业共建优质课程资源和试验区部分学生岗位实训的基础上,根据跨境电子商务所需职业技能培养开设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使课程建设立足实际运用,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通过以上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得营销类复合型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参考文献:

第4篇: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建设

一、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随着2015年"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跨境电商已经站到了资本市场的风口上。跨境电商有望成为对冲出口增速下台阶的利器。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条件的恶化,以及欧洲、日本的需求持续疲弱,中国出口贸易增速出现了下台阶式的减缓。而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型贸易近年来的发展脚步正在逐渐加快,并有望成为中国贸易乃至整个经济的全新增长引擎。

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4万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跨境出易规模达4.49万亿元,跨境进易规模达9072亿元。中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结构比例中出口电商占比83.2%,进口电商占比16.8%。

从结构上看,跨境出口电商的比例将长期高于跨境进口电商的比例,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将始终以出口为主,进口为辅。国家近年来力促跨境电商的发展,更多旨在扶持传统外贸企业借助互联网的渠道实现转型升级。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的交易模式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比达到88.5%,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据绝对优势,跨境电商B2C交易占比11.5%。

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将快速发展,2017年跨境电商交易额将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0%左右。而其中主导仍是出口电商,占比约保持在80%以上,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出口电商交易规模仍将保持20%-25%的增速,2017年将达到6.64万亿的规模。未来随着跨境物流、支付等环节问题的进一步突破和跨境电商企业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未来中国跨境电商重点将从B2C转向B2B,电子商务的B2B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通过推动制造型企业上线,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从生产、销售端共同发力,成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策略。

二、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面对的交易对象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等等,加上电子商务本身涉及到的在线支付、物流、计算机网络等知识,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跨境电子商务从业者,即要掌握外贸知识技能,也要掌握电子商务知识技能。外贸技能主要是外语口语和函电能力、报关能力、报检能力、国际商务单证技能、国际结算技能、国际运输与货代技能等,同时要了解销售区域习惯和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并随时关注国外政策的变化。在电商技能方面,需要知道各大平台的不同运营规则。目前,社会上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大体上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商务型跨境电商人才。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加速颠覆各个领域特别是传统的商业领域,另一方面又在倒逼和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企业转型升级来说,这是一个由信息技术创造出来的难得而的战略机遇,也是重大挑战。商务型跨境电商人才则是适应这类企业的需要,要求具有互联网的思维,精通跨境电商知识和技能,能策划运营电子商务项目,懂得信息化经济体的管理规律。

第二类是技术性电子商务人才。这类人才主要是适应企业在信息化过程,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以及企业信息化后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再改造的要求。要求他们精通电子商务技术,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的最新应用,同时具备足够的现代商务知识,根据商务需求,以最有效、最可靠的技术手段予以实施。

第三类是战略型电子商务人才。这是对人才要求最高的需求类型。主要是服从于经济实体的电子商务决策。要求这类人才除了具备以上的两种人才的能力外,还必须具有企业家的特质,通晓电子商务全局,熟知行业的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了解电子商务的应用情况和特点,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趋势。

第四类是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2014年11月21日,考察义乌刘村,指出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比作中国发展的“新发动机”。个体户、小微企业将迎来“井喷式”发展,亟需具有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人才。

三、跨境电商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改革方案

1.成立跨境电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跨境电商兼具电子商务及国际贸易的特征,对中职学校来说是全新的方向。在知识层面和实践技能上都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指导。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由跨境电商行业专家、企业工作人员、学校领导、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组成。根据社会发展方向、行业需求,指导学校调整专业培养模式,更新课程设置,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对原有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推进电子商务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把跨境电商的项目课程纳入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跨境电商操作技能,利用B2C平台开展小额跨境贸易。学生通过跨境电商的学习,可以对真实业务进行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3.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设置

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跨境电商职业能力,包括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电子商务运作能力、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能力。中职教育可以把现有电子商务专业中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调整为跨境电商的课程,例如跨境电商基础、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跨境电商英语、跨境电商网络营销、产品拍摄与店铺装修、跨境电商案例分析等。除了常规课程外,还应积极建设实践项目基地,把实训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环节。

第5篇: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跨境电子商务属于交叉性学科,具有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英语等专业的多重特点,同时跨境电商产业链中涉及跨境电商平台综合运营、物流、报关、报检、保险、国际支付结算等多个环节,所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综合性人才要求较高。综合考虑来看,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人员需具备以下能力:

第一,外贸基本技能。具备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能熟练掌握外贸函电写作和外贸单证缮制技巧,熟悉报关报检、运输、保险、跟单、国际支付结算等外贸环节的基本流程等。

第二,跨境电商业务技能。熟悉跨境电商平台规则和主要业务流程,具有一定电子商务运营能力,懂得产品与优化、网络营销与推广,具有一定的客户服务能力,能处理客户的询盘与投诉,等等。

第三,跨境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能力。目前,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短板。熟悉各种跨境物流模式的优缺点,针对不同种类的商品,能够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能整合境内外供应链资源,熟练处理大宗商品的跨境物流衔接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衔接小批量多批次商品配送的各个环节。

第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跨境电商本身就是实操性很强的工作,在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做到学以致用,注重实操技能的提高。

第五,外语技能。具备与国外客户熟练交流沟通的外语技能。

2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对跨境电商这个新兴行业人才需求的正确认知、英语水平较低、外贸基本技能不够扎实等多方面问题。针对学院国貿人才培养现状和跨境电商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做如下调整: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设立专门的跨境电商方向,在完善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外贸函电等课程的同时,增加跨境电子商务理论、跨境电商实务、网络营销、图片处理、国际商务礼仪等课程。此外,本专业有留英回来的专业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师资力量,开设有针对性的英语课程,使学生在语言这方面更具竞争力。

第二,提高师资水平。首先,要想培养出跨境电商人才,教师需具备相应的能力。鼓励教师多参加跨境电商方面的培训、派遣教师到跨境电商企业挂职学习等,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组建。比如,联合相关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提供跨境电商师资培训。其次,引进大量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工作者,担任实践指导老师,向学生传授如何询盘回复、外国买家心理分析、报价技巧、客户跟进、线上营销等,真正立足于企业实际需求。

第三,实行“走出去”战略。打破区位劣势,“走出去”,寻求与跨境电商发展迅猛的地区企业合作,以其对这个新兴行业的超前认知来引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长足发展。比如,学院可以与相关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合作,搭建学校与珠三角地区电商行业协会、商会、企业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共建校内订单班等。学生大一、大二在校学习基础知识,大三上学期时由相关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集中进行岗前培训,大三下学期时学生须去对接好的企业上岗实习至少3个月。以此真正做到工学结合,更好地培养出能满足跨境电商企业所需的人才。

3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手段

3.1教学手段

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教师面授的基础上应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校内教学环节主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演示完成学生校内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扩充;校内实训环节主要结合电商实训室,由科任老师带领进行实操性练习,课外结合相关企业平台进行实训,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跨境电商工作流程。跨境电商平台众多,国外主要平台包括亚马逊、eBay等,国内则有阿里巴巴速卖通平台、敦煌网、兰亭集势、大龙网等。学校与企业进行工学结合,在学生基本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后,让学生参与企业电商活动,从中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满足日后企业的用人需求。

3.2岗位人才培养

根据目前就业市场状况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不同岗位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在第一年开设公共基础课,主要学习高职英语、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国际贸易、计算机基础、市场营销基础。在第二年开设专业基础课,学习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产品学、电子商务、商务沟通、网页设计、网络支付等。在第三年根据学生已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自身的兴趣、爱好,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如运营管理、客服、美工、业务员等进行个性化培养。通过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学生可根据自身不同的发展需求,在教师的指导下来选择符合自己的岗位模块课程,以较少的教育资源投入,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学生只有明确了职业方向,才能实现企业岗位与毕业生的无缝对接。

3.3增强实践能力

进行校企结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也能让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随着速卖通、DX、兰亭集势、大龙网等B2B、B2C平台的迅速崛起,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便利,学生通过企业真实的业务实践,激发了学习热情和兴趣,在实训结束后,由实习单位评出优秀实习生,颁发证书,以激励更多的同学进行企业实践。

4结语

在新经济环境下,跨境电商已成为新的外贸行业,并逐渐显现出它的商务优势,同时也给应届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各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市场需求,结合本地区电商发展情况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修订,以市场岗位需求为导向,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完善学科内容,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培养师资,进行校企结合,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高位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性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孙从众.“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4):21-25.

[2]陈健.高职跨境电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6(4):47-48.

[3]朱理.新常态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5Z).

[4]孙静,付丽丽,窦揽月.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评述[J].江苏商论,2016(15):187-188.

第6篇: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P键词:新零售模式;互联网;电商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38;F7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091-03

一、文献综述

苏曼(2015)[1]指出,跨境电子商务要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结合当前跨境电商人才的稀缺现状,系统分析跨境电商专业人才能力胜任的问题。采用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跨境电商岗位人才的胜任素质特征进行归类整理,构建了跨境电商专业人才胜任素质模型。研究表明,模型的建立不仅能为高职院校培养各类电商人才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参考,还能为跨境电商人才的选用提供更好的支撑。同时,刘记(2015)[2]基于区域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需求,采用专业群建设来打破原有模式,引入外贸电子商务行业企业,通过行业、企业、学校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复合型电商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前提是要了解外贸电子商务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重构了课程体系,来加强复合性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平台建设等。此后,陈咏和何绮文等人(2016)[3]研究发现,行业发展要求与人才培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了解作为新业态之一的跨境电商行业迫切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中高职层次人才后,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两方面总结出了行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应采取整合中高职衔接专业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群体平台课程体系、校企共建教师团队等建议,以协同培养跨境电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张作为(2015)[4]通过采用“X(电商交叉专业和行业领域专业)+1(电商职业模块)”的培养模式来面对创新视域审视传统高职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研究认为,要在明确高职电商人才“X+1”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内涵基础上,再从组织总体功能重定位、组织内部结构重设计和组织动力系统再强化的三个方面重构协同创新教育载体。之后,其研究从组织内建设、体制机制设计、“X+1”分类培养实施和效果评价四个步骤再造人才培养模式的流程。而Fang E和,Chen Y等人(2010)[5]提出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技术培训、参加竞赛、开放实验室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这一模式不但解决了学校实验室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而且为企业提供了急需的人才。通过Li-Juan X U(2010)[6]指出,改革高等教育的关键是整合教育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建立C2C网络创业工作室和O2O创新工作室等平台激发学生实习实践和学科竞赛的创新能力。徐玉辉等人(2015)[7]提出,将大数据的思想运用到课堂教学改革当中,从而提高高校课堂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来强化学习、提高认知,提高学生对信息化工具的应用能力,以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成长成才。

二、现阶段互联网电商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教育理念落后,培养人才方向模糊,课程设置随意性很大

电子商务作为一个全新的行业,其发展速度较快,对于人才动态需求的变化较大。但一些高校仍旧采用传统的办学理念,教学的模式依旧单一,教学的内容相对僵硬,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太适合市场的需要,导致电子商务人才市场上“需求旺盛,前景繁荣,但就业率却不容乐观”的现象。

(二)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大多数高校鲜少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没有进行很好的分析论证,从而盲目设立电子商务专业。而现有的师资大多数是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而来的,因此没有系统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与实战经验。所以,老师和学生同处于摸石头过河式的探索状态中。

(三)资金能力不足导致教学设施的相对滞后

由于不具备相关的商务软件与进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平台,因此缺少了电子商务的运作环境,无法让学生亲历创业情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新零售模式下互联网电商创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一)研究内容

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实现全程电子商务的系统教学模式。一是如何构建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如何考核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如何整合电子商务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即学校与企业双方如何进行合作将专业课教师转型为双师型教师,如何引进企业创业导师。三是如何打造创业实践平台,如何建立创业实验室来增强学生的网络创业意识,丰富他们的网络创业管理知识、经验。

(二)研究目标

通过整合电子商务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使专业课教师转型为双师型教师。打造创业实践平台,帮助高校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网络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推动高校学生网络创业实践。培养出新零售模式下的互联网创业人才,建立建全新零售模式下互联网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

四、新零售模式下互联网创业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

(一)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1.培养方向

考虑到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要的是跨学科的复合型创业创新人才,重点需要在已开设的管理、经济、市场、财务、法律、计算机网络等专业核心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如专题教学、案例教学、模拟企业经营等方式,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标准,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指标,改变单纯以考试分数为标准的评价制度,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

2.课程体系

(二)整合师资团队

整合教育师资团队,建立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双师型”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专业课教师转型为双师型教师,同时引进企业创业导师。

考虑到目前高校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实战脱节,教师授课所教授的知识与在企业实践操作的流程往往并不一致,因此,学校每年应安排若干名教师到企业深入了解企业所需,针对性地学习个业的电子商务运营的实际过程,亩建立一支能把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与实践工作流程融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培养真正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还应采取学校和企业协同联合培养的方式,不定期邀请电子商务成功创业者、企业CEO到学校参与电子商务创业教育,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比如,开展讲座、创业导师进校园等活动,将企业实际案例引入教学,分享交流创业经历和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好贴合实际,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三)打造创业实践平台

1.建立校外实战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与知名科技网络公司进行合作,改善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基础设施。由科技网络公司提供实战基地及相关资源,学校提供场所及相关设施,双方合作共建模拟真实电子商务企业运营模式的创业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包括通识课和专业两个模块,此外,还有课外的电子商务创业竞赛等活动。校外实战基地包括创造业实验室、实习生就职相关企业和学生经营创业网店等模块。这两个基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商业环境、熟悉企业实际运作模式及工作流程,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2.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网络营销大赛”、“科技创新”等创业大赛活动。通过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发现和识别创业机会,亲自经历创业情境,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以提高学生创业实际动手能力,推动学生网络创业实践。

参考文献:

[1] 苏曼.跨境电商专业人才胜任素质模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170-174.

[2] 刘记.基于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外贸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5,(8):16-19.

[3] 陈咏,何绮文,陈星涛.职业院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6,(20):25-29.

[4] 沈通.电商企业自建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及物流供应链配送对比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9):118-120.

[5] Fang E,Chen Y,Jin H.New Pattern for Personnel Training Through Co-constructing Laboratory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J].Ex-

periment Science & Technology,2010,(4):58.

[6] Li-Juan X U.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E-commerce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raining Approaches [J].Journal of Zhejiang Water Con-

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llege,2010,(2):25.

[7] 徐玉辉,唐琼,田晓云.基于大数据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2):150-152.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of Internet talent training under the new retail model

XU Yu-hui a,b,WU Xing-hua b,TANG Qiong b,DAI Lin b

(a.Nanyue school,Hengyang Normal College;b.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ngyang Normal College,Hengyang 421008,China)

第7篇: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互联网+”;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8-0025-04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与“互联网+”相结合催生了跨境电子商务,并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扩大海外营销、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也为大众创业打开了一条通道。

一、宁波跨境电商的产业发展与人才供求情况

(一)宁波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情况

2012年5月,宁波成为国内首批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之一。历时5年多,宁波跨境电商产业迅猛发展。2014年10月17日,宁波成为首个累计交易额破亿元的试点城市。2015年5月26日,宁波成为全国首个累计交易额破10亿元的试点城市。2016年1月,宁波获国务院批复成为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宁波跨境电商完整生态系统已经逐渐形成,涵盖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贸易企业和服务企业等。截至2016年7月,备案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共990家,与2014年底的79家跨境电商备案企业相比已经增长了近80%[1]。

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大量小型电子商务企业,也带动部分外贸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业务转型。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增加、区域集聚极大地引发了政府、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园区的热情,并自发地或在政府引导下建设了一批跨境电商园等集聚化平台。2016年6月,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方案公布,宁波市鄞州区名列其中。

(二)宁波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情况

据调查,宁波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人数自2013年以来不断增长:2013年约17%,2014年约28%,2015年约35%,2016年需求增长率约39%,呈现出人才需求量不断攀升、毕业生素质与企业要求差距大两个特点。

1.企业类型与规模

目前备案的跨境电商贸易企业,其来源主要有两类:一是电子商务类企业;二是外贸公司,约占宁波外贸公司总数的40%。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约82%的企业员工不超过50人,约14%的企业人数在50至200人之间,只有约4%的企业人数超过200人。

2.专业类别与学历

目前,宁波跨境电商领域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于国际贸易(含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外语(主要为英语和日语)与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学历需求的差异主要反映在不同的企业规模与岗位上。一般而言,普通从业人员的学历主要为专科及以下,企业所有者学历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小企业对中职层次人才需求大,中型企业对大专层次人才需求大,大型企业则更倾向于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才。鉴于目前跨境电商企业的规模均较小,因此,学历不会成为中职学生涉足跨境电商领域的障碍。尤其是在客服、销售助理、网络美工和部分运营助理等岗位,企业更青睐于动手能力强、薪资要求低的中职毕业生。

3.岗位设置与要求

结合对跨境电商实体企业的调研与对网络招聘信息的整理,归纳出目前宁波跨境电商人才的岗位设置与需求量。目前跨境电商人才的岗位主要有客服类、销售类、技术类、运营类、跨境物流类和其他。在这些岗位中,需求最为迫切的是销售类岗位(占32%),其次为运营类(占18%)、客服类(占14%)、技术类(占8%)、跨境物流类(占8%)、其他(占10%)。同时,具有良好英文基础的客服人员也较受企业青睐,在某些小型企业,销售类岗位与客服类岗位都由一个人兼任。再者,企业对熟悉跨境平台的运营管理策划的运营类岗位人才也有较大需求。针对上述跨境电商各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岗位能力要求的分析见表1[2]。

来看,跨境电子商务的就业岗位决定了其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与素质特点。总体而言,不仅要通晓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和管理,还要知晓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网络营销、跨境支付等相关知识,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和国内外相关产品行业的知识背景。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不同的消费习惯和文化风俗礼仪,还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真诚的服务意识和灵活的市场应变能力[3]。

(三)宁波跨境电商人才供给情况

从人才供给学校数量看,目前宁波约有33所学校相关专业可以为宁波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输送相关人才,其中普通本科院校8所,成人学校2所,高职高专院校6所,中职院校17所。但是,已开设跨境电商课程或方向的院校仅有11所,占宁波所有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总数的17.5%,而这11所学校中,中职学校目前仅有2所。

从人才供给的质量来看,尽管有较多专业的毕业生可供企业选择,数量也相当可观,但企业仍然感觉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企业认为大部分毕业生存在如下缺点: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扎实,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弱,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二、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立足于现有的国际商务专业,积极借助专业已有的优势,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方向,是适应宁波跨境电商产业链发展、符合就业岗位对专业技能新要求,并破解当前传统外贸专业发展停滞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改革途径。然而在改革探索阶段,存在如下几大问题:

一是培养目四:。立足于国际商务专业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需要制定清晰的培养目标,该目标既要区别于传统的国际商务专业又要区别于高职院校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然而,目前中职学校培养的跨境电商人才规格与高职院校区别不大,或者仍然是基于传统的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目标。

二是课程体系杂乱。由于各校开设跨境电商方向的时间不一,目前中职学校几乎没有完善的服务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各校几乎是在传统的国际商务课程体系基础上,增设几门跨境电商课程。且各校开设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不一,出现名称多样、开课学期差异较大、开设学时较短等情况,导致学生只能学到一些跨境电商知识的皮毛,很难掌握跨境电商的核心技能。

三是教材内容陈旧。由于跨境电商技术的日新月异与政策的不断变化,许多做法不断被修正,但是教材的更新远远达不到技术变化的速度,脱离实践的“纸上谈兵”式教学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可能无法适应岗位工作任务的新要求。

四是师资力量匮乏。从师资情况看,宁波目前开设跨境电商教学的11所学校,共有跨境电商师资数为116人,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仅有1%。师资几乎全部转自原国际商务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缺乏系统的跨境电商知识与操作的培训,实践教学经验不足。

五是软硬件缺失。目前,虽然多数学校针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已提出以实战代替模拟教学,然而,真正落实到位相当困难。首先,中职学生既没有资金和人脉,又没有货源和经验。其次,与其他课程的学习存在冲突,忙于实战的学生,往往文化课的学习会被落下,导致学生无法毕业。同时,学校对跨境电商实训室的硬件建设也远远跟不上跨境电商技术的要求,导致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国际商务专业 “六位一目标”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结合区域实际与学校教学改革情况,针对以上中职学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短板,笔者提出以“六位一目标”的方式改革当前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求满足“互联网+”背景下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其中,“六位”是指专兼师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拟实训、创业实战、校企双选。

(一)明确差异化目标,加强一线跨境操作人员培养

目前中职学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做法基本是在国际商务专业的基础上,开设跨境电商方向,这确实是一条快速转型的方式,并能行之有效。因为跨境电商的本质是“互联网+外贸”,即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国际商务活动。但是,需要厘清传统国际商务岗位与跨境电商岗位的区别,中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培养的区别,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拟订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可通过企业调研等方式,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对跨境电商的中职人才需求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要求、素质要求进行全面分析。从企业对中职学历学生的需求来看,中职毕业生从事的跨境电商岗位主要集中在客服、技术、物流、销售四大岗位群上。因此,中职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能从事客服、技术、物流、销售四大基础性岗位的一线操作人员。

(二)专兼结合,打造专业跨师资团队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其开展不仅需要国际贸易知识,还需计算机技术、网络营销、跨境物流、跨文化交际等多项技能和知识。因此,发展跨境电商专业方向还需要整合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几个相关专业的资源。学校可以将电子商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相关的专业师资进行整合,成立专门的跨境电商教学团队,并对这个教学团队进行专业的跨境电商理论培训与实操训练,打造一支校内专业师资团队。同时,由于跨境电商更具实操性,学校还需聘请行业经验丰富的跨境电商精品卖家与相关专家担任实操课的讲师,成立一支专家讲师团,分享实际开店过程中的经验与案例。

(三)岗位需求,建立递进式课程体系

要培养适应于跨境电商发展形势的专业人才,还需要构建一套基于跨境电商工作岗位与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考虑到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与中高职的培养定位衔接,笔者认为,可在原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增设跨境电商专业方向的课程,基于中职人才培养目标,以岗位成长为主线,构建职业成长递进式课程体系[4]。具体见表2。

(四)项目任务,实践信息化教学新课堂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操作实务》课程为例,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建议以项目-任务式推进实践教学。同时积极采用案例分析、实践演示等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好微课、慕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线上体验。在项目进程中,教师还应选取真实案例作为背景,将真实店铺的运营业务引入课堂作为实例。这样学生获得的将不再是割裂的理论知识或枯燥的操作训练,而是情境式的多元素互动与岗位体验。表3是以速卖通平台为例开发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操作实务》项目任务教学进程。

(五)平台实训,构建理实一体模拟实训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进入真实项目开展真实环境下的实践教学。然而,目前几大跨境电商平台都要求以企I账号进行注册,这给校内实训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学校可以先购买教学模拟账号,组建学生团队,注册店铺。让学生在速卖通等真实操作平台下,开展仿真式店铺经营实训,学生将平台操作过程与学习过程有机结合,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当然,校内的实训需要有硬件的支撑,因此,学校应加强跨境电商实训教学环境建设,让校内实训能更生动、更智慧。

(六)创业实战,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

学校可成立跨境电商工作室,由专业教师牵头,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成立跨境电商实体企业进行创业,积累真实店铺运营的经验。对于学生缺少人脉与资金的短板,可采取校友反哺、家长资助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货源与资金支持。同时,跨境电商是个复杂多变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有更高的要求。如学校应借助各类途径开展相关的职业素质培养,举办跨境电商风云人物故事会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创新,在团队中体会责任。

第8篇: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在当前经济供给侧改革的转型期,针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而言,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创新创业特色专业”的专业改革思路,重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抓手,突出实践教学,运用案例分析和项目训练教学法实行模块式教学。以双创教育改革为推力,拓宽专业视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强化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和自主创业的主动性,最终实现“学中创、创中学、学创相长”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建设内容

1.培养方案

2017―2018学年开始,电子商务专业新生实施新的培养方案,新培养方案突出并旨在推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密切融合。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学分占比60%,实践教学学分占比40%,实践教学学分中创新创业学分占比50%,每学年创新创业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10%。以创业学分的方式,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创业比赛、进行自主创业等活动均可折算为创新创业学分。

2.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以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双创能力培养为引导,积极推进专业课程教学,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使课程体系设置从传统的就业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转变,重点建设网上创业、跨境电商两个创新创业课程群。《网上创业》课程群包括《网上创业》《网店装修》《网店客服》《文案写作》《网络营销》等。课程群包括《跨境电商基础》《跨境电商英语》《跨境电商实务》等。

3.教育资源

课程资源、实践资源、平台基地等教育资源的协同整合,统合孵化、培训、实践等立体化功能,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意识,激励并引导学生自主创新与创业,以实现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迎合于供给侧改革而顺利就业创业。一方面,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资料库,注重收集或编制与时俱进、实用、科学的教材资源;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整合实践资源,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和孵化基地,充分利用创新创业的大环境、利用淄博新区建设契机,确保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均能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三、具体改革方案

1.制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制定工作做大量的准备。首先,组织教全体教师对2017级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制订进行认真的研讨。其次,回访往届毕业并已经工作的学生,联络用人单位相关人员,收集他们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和看法,作为专业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制订的参考。最后,走访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的宝贵经验,与相关创业教师深入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学分学时等情况。

2.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

首先,开设创业课程群。在现有基础上,加入创业实践环节,并将其纳入到学生必修学分里面。其次,修订相关的教材。鼓励任课教师编写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二者融合的教材,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扩充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纳入创新创业知识的课程体系。

3.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对接社会教育资源、创新创业资源与产业人才需求,构建创业孵化平台等支持环境,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一方面整合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学校可以通过创业大赛,进行自主创业了解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为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提供硬件基础和软件环境。另一方面整合校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首先,依靠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丰富的行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构建创业孵化平台,尝试校企共同培养模式。

4.打造“专业+创业”的师资队伍

大力度打造“专业+创业”的师资队伍,促进两类知识体系的融合,专业教育侧重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创业教育则侧重于创业能力、创业思维等的培养。一是,加强“双师型”专任教师的培养,鼓励45岁以下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或者定期去相关部门进行实践培训,多个渠道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业知识。二是,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实施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计划,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参加省级组织的创新创业教师专项培训,形成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将具有专业优势和创业知识的教师组织在一起,通过设计专业课程环境和实践创业环境来共同完成课程的传授。三是,鼓励教师开展校企横向合作项目,担任创新创业教育导师,指导学生应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举办创新创业交流会、指导扶持大学生创业实践等活动,做到教学相长。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创业素质。

第9篇: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跨境电商;技能;教学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6121

1跨境电子商务的内涵与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环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跨境电子商务,突破了展览、展销、现场对口洽谈等传统外贸营销模式所受的制约,依靠互联网和国际物流,使对外贸易的交易渠道更加快捷有效。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正在改变着国际贸易的经营方式。有關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传统对外贸易发展缓慢,增长率不足10%,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却以超过20%的年均增长速度在增长。2015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8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17%。2016年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高达63万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增长235%。预计2017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仍以较高增速发展,有望增至75万亿元。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给中国传统外贸企业带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必然出现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需求。

2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岗位技能需求

21国际贸易技能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所以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具备从事国际贸易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客户,与客户进行谈判和沟通;签订合同并能独立跟进合同,完成海外运输、购买国际保险、进行国际结算;了解国际物流,除了传统的海运集装箱装运,还应掌握国际快递的邮寄方法和规则;了解国际商法,能正确处理与海外客户之间发生的纠纷等。

22商务英语技能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面对的客户是全球化的,所以需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口语能力和英文写作能力;具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国际商务应用能力;具备用英语和专业知识正确分析、处理和解决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包括客户的沟通、产品的介绍、价格的谈判、售后的处理等。

23电子商务平台操作技能

处在“互联网+”的时代,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和Office软件的运用能力,还需要掌握图片美化处理的基本能力。除此之外,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能力是业务人才最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包括店铺的装修、图片的上传、图片的描述与展示、物流的设置。

24综合职业技能

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人员,每天面对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客户,而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社会习俗、处事风格都有所不同,并且由于时差的原因,很可能使得从业人员工作时间昼夜颠倒。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对跨境电商的业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业人员思维灵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踏实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并有上进心、团队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

3国贸专业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1课程设置的现状

本专业人才应该具有丰富的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贸易磋商能力,独立撰写函电的能力,缮制单证、办理运输以及进行报关报检的能力,并应熟练掌握跨境电子商务技巧和平台实操等能力。主要就业面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线业务岗位,初始主要岗位包括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等岗位,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可获得的发展岗位群主要包括外贸业务经理和外贸业务主管等岗位。专业核心课科目按照开课顺序,主要有以下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国际结算、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视听说、报关报检实务、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跨境电商平台操作等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贸专业基础课,也是核心课,包含从事国际贸易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是学好其他国际贸易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外贸单证课程、国际结算课程、报关报检课程是三门非常重要的核心课程,因为制单、支付、报关报检都是外贸的不可缺少的几个重要环节。通过这几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参加省市级、国家级举办的各种国贸类的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更有利于学生外贸技能的提升;通过外贸单证课的学生,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取得外贸单证员资格的职业资格证书。

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视听说是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两门核心课,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国际交往中能够与外商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与贸易谈判;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是系统化的实操训练课,学生能够以进出口商的角色,完整地进行国际贸易的综合练习,对从事国际贸易实操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是近年来开设的一门新课程,面对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迫切需求,学生需要掌握跨境电商平台的知识和具备实操能力。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学生掌握B2B、B2C等跨境电商平台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训模拟软件的训练,从而具备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基本能力。

32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跨境电商师资队伍短缺。跨境电子商务的教师要掌握一定的商务英语知识、国际贸易知识和电商知识,并具备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经验。三位一体的专业知识要求和平台实操技能要求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缺乏这样的师资力量。老师没有经商经验,更无电商经营的经历,从而使得跨境电商教学都是纸上谈兵。

第二,跨境电商课程体系不完善。现阶段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主要是针对传统外贸企业进出口国际贸易所需具备的能力而设置的,而跨境电商需要综合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虽然广东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已经开设了一门跨境电商平台操作,但是仅通过一个学期一门课程的学习,无法深入认知跨境电商,熟练掌握其技能。

第三,实践教学模式落后。目前绝大多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基于各種实训软件的外贸实训平台,即通过模拟贸易情景,使学生扮演国际贸易环节中的各种角色,完成贸易流程,从中掌握专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在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中,大部分高校教学模式都是先了解电商基本知识,然后操作跨境电商软件,实践教学也只是停留在机房电脑的软件上,不能真正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途径

41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巨大需求量,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尽快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能从事传统外贸工作又能从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活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即培养“会英语、懂国贸、精电商”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42改革课程体系

针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要兼具外贸人才、电商人才和商务英语人才的综合能力,国际贸易专业需要调整课程设置,首先需要保留国际贸易专业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报关报检实务、进出口贸易全程实训等核心课程,还需要建设与跨境电商相关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如电子商务理论、网络营销、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操作以及Photoshop基础操作等。另外,也应加强对商务英语类课程的重视,跨境电商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比如对于上传产品的英文描述能力、阅读英文网站资讯能力及与买家在线沟通的能力。课程设置需把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衔接,促进课程改革创新。

43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的模式不能仅仅停留在校内实操软件的层面,真正有效的实践教学应该是基于真实工作项目,即将企业的真实工作内容引入课堂,并能建立长期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一方面,聘请行业外贸专家到学校讲座,让学生了解当前行业背景知识和最新行业动态;同时,多派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实习,加强实践锻炼,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比例,完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实现真实平台、真实流程、真实产品、真实项目,最终使学生掌握真实本领,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44大力推行校企合作

国际贸易专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应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的特点,不仅要与当地的进出口公司、外贸公司、货运公司等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单位,而且要加强跨境电商校企深度合作。一方面,利用校内实训室的电脑和场地,由企业向学校提供B2B与B2C的操作平台及账号、样品及有经验的企业兼职教师,校企双方共同授课,通过真实平台使学生练习报价磋商、产品、支付结算、下单发货等操作,提升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开店,在实战中培养岗位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全真实践教学,目前广东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对大三的国贸学生,正是采取这样的实习方式。签订4~6个月的企业顶岗实习协议,由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在企业亦工亦学地进行业务训练。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由模拟实训变为真实顶岗,能够保证人才的培养实现全面发展。

4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跨境电商专业的教师要有商务英语、外贸知识和电商知识,三位一体的要求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缺乏这些师资力量。因此,高职学校要重视内部培养和外部聘任。外部聘任主要是指引进一些来自于企业的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人员作为校内兼职教师,通过引入大量有实际经验的“社会”教师,向学生传授如何与外贸客户交流、如何进行产品描述和上传产品、如何操作电商平台等实际操作经验,使学生掌握行业最新动向,具备真实本领。内部培训则要对原有的师资力量进行有明确方向性的培训学习,通过参加各种专业能力培训以及下企业实践等方式,使教师尽快获得最新的专业知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贾曼丽周铁,跨境电商外贸人才需求分析——以江门市中小微企业为例[J].特区经济,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