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彩的民俗文化范文

多彩的民俗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彩的民俗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多彩的民俗文化范文

陕北民俗文化是古老的。陕北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长期交通闭塞,这样的地形地貌虽不利于文化的对外传播却有利于陕北古老文化得以保存,成了中华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陕北黄河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人文初祖耕耘过的地方。这里有很多古老的文明遗址,比如新旧石器时代遗址、仰韶文化、石盘文化等。陕北民俗文化的古老性还保留和呈现在许多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文化产品中,比如民间剪纸———抓髻娃娃,对二十多个出土文物的原始文化符号的破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其造型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商代青玉女佩相似,经过专家考证这是商朝民俗文化;此外,在陕北方言中仍保留着宋元方言,如后生(后辈)、先后(妯娌)等。陕北民俗文化是多元的。从历史发展来看,陕北是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在这里,各民族相互交流和融合。其间,各民族生活习俗和文化得到了广泛接触,并相互影响和适应。一方面是少数民族的文化被汉族文化所吸收,如鲜卑、匈奴、西夏等民族文化。陕北民俗文化受蒙古族文化的影响也很大,既有汉文化农耕文明的文化基础,又有着非常浓厚的游牧民族文化的遗存。由此可见,陕北民俗文化的多元性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结果。陕北民俗文化是开放进取的。在历史上,陕北地区通常是烽火连连,老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正因为流动迁徙才形成了陕北民俗文化的兼收并蓄。征战往往迫使一些人迁徙,这样的迁徙在陕北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陕北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自己开放的特性,移民们带来他们各具特色的文化,这使得陕北民俗越来越丰富多彩。陕北文化有时虽封闭但不僵固,各民族相融合的同时就吸收了外来文化,陕北民俗文化中的许多东西都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比如蜚声海外的陕北民歌既有田园韵味,又有马背情调。总之,陕北民俗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和其强大的吸附力和融合力有很大的关系,它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区域文化。

二、陕北民俗文化的翻译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长久形成的习俗惯制、礼仪、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间生活、文化模式,是彰显文化内涵的重要表现形式。”[1]陕北民俗就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就如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形象地折射出陕北人民生活和劳动的各个方面。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下,在跨文化的视角下对陕北民俗文化进行译介有利于其对外传播和交流。

(一)陕北民俗译介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陕北民俗文化的翻译,就不得不提及其文化身份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越来越凸显出其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陕北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逐步步入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特有的,与生俱来的特征。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识别文化身份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2]陕北独特的地理风貌塑造了陕北人独特的生活风俗习惯,而鲜明的民俗文化就是地域特征和民族个性的折射,就是民俗文化本身所固有的文化身份,正因为鲜明独特,与他乡和他国文化不同才称其为陕北特色文化。因而,译者在译介时应最大限度保留其文化身份,以便于受语读者真正了解领悟当地特有的民俗风情。陕北民俗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旅游业的开发,陕北以其悠久的历史、迥异的地理环境等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身份。在对其译介的过程中译者应把握好代表其文化身份的文化内涵。因而,保留陕北民俗文化与生俱来的个性和特征、保持其身份的清晰度,在陕北民俗的跨文化交流中也不可忽视。

(二)陕北民俗翻译的不可替代性

在陕北民俗的译介过程中,既要做到保留其原有的文化特色又要做到有效传播和交流,这是译介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在翻译陕北民俗时,要避免以他国、他乡的民俗词语替代陕北民俗词语。翻译中的异化是保留陕北民俗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陕北民俗和西方民俗在某些方面是大相径庭的。因此,译者不能贸然把西方民俗移植到陕北民俗中,不然就会造成文化身份模糊、甚至是错位的后果,最主要的是会使陕北民俗文化内涵失真。在译介的过程中应坚持求“异”存“意”的原则,尊重陕北民俗文化,最大限度地保留其中的文化内涵,使陕北特色民俗在译介中仍能再现其文化内涵,有效地促进陕北民俗文化的对外宣传和交流。如陕北民歌,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景观,其中有不少情歌或酸曲常用“三哥哥、四妹妹来呼唤对方,或直接用“哥哥、妹妹”这样的词语,如果译成brother或者sister的话,就会完全弄错了民歌中的哥哥和妹妹的真实文化内涵,当然就会误传陕北民歌中的民俗风情了。可见,在进行译介的时候不能随意替换陕北文化中的民俗词。

(三)挖掘陕北民俗文化的深层内涵

第2篇:多彩的民俗文化范文

1.1资源类型

(1)民间工艺品。泰州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主要有叶雕、木雕、砖雕、羽毛制品、布塑、拾破画、麦秸工艺、面塑、麻将、木偶、孤山泥叫叫、竹编、柳编、宫灯等。其中,泰州的叶雕薄如蝉翼、呈色各异,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独特的民族艺术韵味;泰兴的杖头木偶是雕刻艺术与操纵艺术的结合体;靖江传统民间工艺品“泥叫叫”已有数百年历史,其工艺拙朴而又夸张,十分生动[3]。(2)风味饮食。泰州饮食风格以苏菜中的淮扬风味为主,味道讲究清淡,独具地方特色。“早上皮包水”是泰州地区惯有的美食习惯,一壶上好的龙井,配上一盘烫干丝,一碗鱼汤面,再加上一笼蟹黄包,这是当地人“吃早茶”常点的老三样。此外,宣堡小馄饨、姜堰酥饼等美味小吃,也是体验泰州饮食文化的最好切入点。(3)土特产。泰州的土特产遍及三市三区,有麻油、麻糕、麻饼、梅兰春酒、丝光薄荷糖、中庄醉蟹、三腊菜、酱菜、脱水蔬菜、米酒、皮蛋、风鹅、香酥鱼、鱼饼、虾球、银杏、黄桥烧饼、桂香糖、香沙芋、蟹黄汤包、肉脯等等。第二,制度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特色节日庆典、地方特色礼教制度等。(1)特色节日庆典。泰州古庙会历史悠久,庙会活动丰富多彩,热闹非凡。靖江孤山庙会是纪念观音菩萨诞辰,每年农历三月三,周边县市的十数万众,齐聚孤山,人流潮涌,焚香点烛,祈福求安。除了进香,山下还有各种贸易活动,场面十分壮观。溱潼每年清明前后都要举办特大型水上庙会,溱潼会船堪称里下河“民俗文化大观、水乡风情博览”。近年来,在会船节期间,还陆续举办溱湖八鲜美食节、万朵古山茶观赏节、河横菜花节、茶文化节等系列节庆活动,时间持续一个多月。(2)地方特色礼教制度。泰州境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礼教制度。如大年初一不兴扫地,待到初五敬了财神后打扫,且须由外往里扫,意在招财进宝;端午节门前插艾蒿、菖蒲,烧“百草汤”,沐浴败毒;“七月半”晌午时分敬亡人慰祖先等风俗。这些礼制起源年代久远,沿袭至今。第三,心态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禁忌等。(1)。泰州的以佛教和道教为主。千年古刹孝律寺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盛名,南山寺大雄宝殿建筑辉煌壮观,被誉为“江浙第一寺”,城隍庙为目前江苏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宇,每年都有大批朝拜者前来这里领略深厚的佛教和道教文化。(2)民间禁忌。主要是一些语言禁忌、一般生活禁忌等。第四,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1)民间舞蹈。泰州民间舞蹈种类多,其中包括“花鼓”、“滚莲湘”、“跑马灯”、“舞龙灯”、“荡湖船”、“小狮子舞”、“秧歌舞”等。这些民间传统舞蹈丰富了民间文化生活,是泰州民俗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2)民间音乐。泰州的民间音乐主要有靖江讲经、弦八弹、兴化的鼓儿词、锣鼓书和唱道情,以及一些民间小唱。这些民间曲艺唱腔丰富,雅俗共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的喜爱。

1.2资源特点

(1)民俗文化独具地方特色。泰州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明显的传统性,体现出一种浓厚的人情味和朴素自然的亲和感,而这正是现代社会所缺少的,对希望体验自然,修身养性的国内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泰州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瑰丽,体现在民间工艺、地方风俗、传统节日等诸多方面,尤其是民间传统工艺仍然大范围的、真实的存在并得以继续发展。这些传统技艺种类丰富,品位高,吸引力大,具有可展示性和观赏性、动态性、参与性等多元特征。然而,由于泰州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还处在探索阶段,多数民俗文化还未被深度挖掘,活动项目偏少,对当地原汁原味的民俗、民族风情的综合开发还没能形成科学的体系,使得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仍不为人知,真正意义上的民俗文化旅游还未形成。

2泰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2.1制定民俗旅游发展的针对性战略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从文化保护、传承和维持地方持久吸引力的角度出发,必须首先保护和加强这种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特色,并使其上升到战略高度,予以重视。首先,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政府要鼎力支持,科学规划,高端策划,制定适合泰州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政策,并通过调研协商制定出统一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纲要,在开发纲要的指导下进行总体部署。其次,要建立一个集中涉及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各方面的部门,如风景区、文物、文化、商品等统一管理的协调机构,使其在规划、开发、保护、行业管理、市场促销、节庆活动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管理作用,形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科学的整体开发模式。

2.2打造“品牌化”民俗风情旅游产品

如选择几个重点的民俗节日:每年清明前后的溱潼会船节、三月三的靖江孤山庙会等节日进行重点培育和重点包装宣传,逐步培育成全国闻名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开发泰州“街区小巷”游,加强对泰州古民居、古街区的修缮保护,将泰州民间的民俗、民间艺术、历史人物、古代科技等展示其中,使之成为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将其打造成区域民俗旅游品牌。

2.3丰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形式

目前泰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一定要开拓思路,探索民俗文化旅游的新模式,摸索民俗文化促进泰州文化名城建设的新途径,进行多层次和多形式的开发。如可以依托当地产业开发田园旅游,开展农业观光、果实采摘、制作和品尝农家饭等旅游项目,吸引腻烦了高楼大厦的都市游客;可以依托地方风俗文化举办独具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并逐步发展为定期的活动形式;可以建设民俗主题公园、博物馆,可以依托自然村落建设民俗文化村,可以组织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保留传统的带有象征意义的高跷、扮戏文、荡湖船、秧歌舞等多姿多彩的文艺和杂技,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型旅游产品。

2.4加强民俗文化旅游宣传力度

第3篇:多彩的民俗文化范文

在上文已经了解到民俗文化美术的基本特点以及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在现今多元化的社会,民俗文化美术在室内装饰中能够将人们居住生活空间装点的丰富多彩,其主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美术在室内装饰中的构思作用。在上文了解民俗文化美术所特有的特点以及思维对室内装饰构思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就以室内装饰剪纸绘画艺术为例,剪纸绘画艺术主要是表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景象,如丰收果实,将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果树或是植物刻画在体格画面上,居住者打破了时空差异,其能够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将自己的视觉感受直观的表现出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绘画剪纸艺术的表现力度[4]。

(二)民俗文化美术在室内装饰中的设计作用。民俗文化美术在对室内装饰进行设计时,提供了大量的灵感。民俗文化美术所提供的本地文化遗迹区域文化能够为现代室内装修提供必要的传统文化底蕴。就以几何的美术方式为例,在民俗文化美术中,运用几何美术的方式是大量存在的。例如汉画像砖、民间木刻等,再加上民俗文化美术对于现代绘画技术与理论的研究,使得室内装饰呈现处一种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统一的设计文化。

二、案例分析——剪纸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作用

为了能够更深入的对民俗文化美术在室内装饰中的作用进行了解,以剪纸美术为例,剪纸美术在多种室内装饰中均有体现,文章以传统剪纸美术为例,简要的分析民俗文化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作用。在婚房中,使用剪纸美术文化装点室内环境,特别是在要求温馨浪漫的居室内的床头上挂上龙凤呈祥等字样,会有一种舒适温馨的家庭感觉[5]。又或是作为主要招待场所的客厅,挂上富贵图类似的剪纸,则能够给人一种寓意家庭和谐的视觉感觉。

三、结语

第4篇:多彩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民俗;教学;民族精神;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是理工科院校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教材选的内容大多以文学为导向,人文性极强,是学生认识社会,增长知识,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文学源于生活,而民俗就是生活,是民众在生活中形成的行为习惯,无论小说、诗歌、散文等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因子,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智力,还能激活学生思维,主动探索、建构新知识,创造新生活。

一、大学语文教材中渗透的民俗文化因素

民俗是民众创造、享用、传承的生活文化,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篇章渗透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因素。1、婚恋民俗大学语文选编文学篇章中蕴含着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婚恋习俗。(1)媒妁之言古人云:“谋合二姓曰媒,斟酌二姓曰妁。”媒妁就是撮合男女婚姻的媒人。《礼记•曲记》曰:“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礼记•坊记》曰“男女无媒不交。”诗经时代媒妁已成为婚姻民俗,《氓》曰:“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豳风•伐柯》曰:“取妻如何,匪媒不得。”《齐风•南山》曰:“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2)互赠信物民俗春秋时代,古风尚存,男女恋爱自由,男女可以互赠信物定情。《溱洧》曰:“维士与女,伊其相虐,赠之以芍药。”《邺风•静女》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男女私下传递信物成为诗经时代自由恋爱的民俗特征。传统社会,男女若有情,随身携带的物品都可作为定情信物赠送,如香囊、银簪、佩刀、剑等。《红楼梦》中柳湘连赠给尤三姐的是随身佩戴的宝剑。2、节日民俗(1)上巳日踏青、男女会合民俗诗经时代的郑国上巳节有男女会合民俗。《溱洧》曰:“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诗记录了三月上巳节,郑国青年男女在溱河、洧河岸旁游春踏青男女会合的热闹场面。(2)端午节赛龙舟民俗《边城》把端午节龙舟赛描写细腻、生动、形象:每只船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浆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浆手每人持一支短浆,随了鼓声缓冲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龙舟赛不但湘西有这一娱乐活动,中原同样有,如今端午节仍年年沿袭。

二、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的价值

民俗文化积淀着人类的生存智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和生活准则,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感情,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理想和信仰。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可以让大学生吸纳民族文化的精华,让民族文化嵌在大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1、提升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素质。教育家顾明远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待人处事无不反映着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靠的是民族精神,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可以唤醒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升民族精神。“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其他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拥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2]而民俗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如《边城》中的端午节龙舟赛:雷鸣的鼓声,桨手们有节奏的划船声、两岸人助威的呐喊声,还有赛船后抓鸭子争先恐后的场面,彰显出湘西人旺盛的生命力和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中华民族就是靠奋发拼搏才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八年,争取民族独立,靠国人的拼搏;卫星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秘密靠国人的奋发拼搏,如今的一带一路发展经济靠国人的奋发拼搏等,同样,学业亦靠拼搏,三年的高中拼搏,跨入大学、大学的拼搏跨入研究生等,无论事业、学业只有奋发拼搏才能赢得成就。2、和谐人际关系,增强交际能力。钟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导论》中说:中国民俗文化基本的哲学价值观点之一是“中和方圆说”。“中和方圆说”就是一种和谐思想。大学语文教材中渗透的民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基因,对大学生和谐人关系,培养交际能力具有引导价值。教材中渗透的民俗文化和谐基因。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诗经•溱洧》写溱洧两岸的青年们上巳节出游的热闹追逐,互赠芍药场面;《边城》茶峒人端午节龙舟赛,十几个浆手齐心划船,众人合作的景观,这都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写照。爷爷买肉付钱与屠户收钱的行为:把钱交过手时,自己先数一次,又嘱咐屠户再数,屠户却照例不理会他,把一手钱哗的向长竹筒口丢去,他于是简直是妩媚的微笑着走了……这就是茶峒人,人与人之间那么和谐。

三、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的方式

1、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民俗文化内涵。叶涛在《民俗学导论》中说:“能够促使群体的民众共同遵守和实行的民俗,是生活在这些群体中的民众对群体的共同利益认同的一种结果。”[3]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生活方式不同,沿袭的民俗也不同,为了拓宽大学生的民俗文化视野,笔者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即以课文民俗事象作为点,带起不同地域民俗事象的面。中原的学生说,端午节用雄黄酒抹在小孩的鼻孔、耳朵眼处;北方的学生则说是抹额头;中原房檐插艾,而东北则是挂大蒜,这真是课堂小讲台,民俗大景观啊,以点带面教学方法不但有趣味性,而且民俗文化视野开阔。从民俗的视觉教学大学语文不仅让大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事象,重在使大学生了解民俗事象的文化内涵,“因为民俗文化作为文化和生活的双重复合体,其外在的生活属性是内含的、深刻的文化属性的一种物化。”[4]2、人机交互,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给大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集声音、图像、动画、音乐为一体,使教学的内容动起来。动的画面能激发学习兴趣,鲁迅先生曾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灵感往往在兴趣产生,如看到《萧萧》中12岁的萧萧背着刚满3岁的丈夫时,会激发学生探寻传统社会婚姻制度的兴趣,产生研究童养媳社会根源的灵感。兴趣能激感,情感在一定情境中产生。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从民俗视觉教学大学语文,可以促使大学生执行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代表着群体的利益和愿望,它植根于民族的土壤,渗透着民族的情感,教学中鼓励大学生执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使他们成为中华民族“有根的一代”。同时,教学大学语文不能刻意地去讲民俗,忽略其它内容,而是顺其教学内容以提高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人文素质为目的,对描述的民俗想象有意识地讲析,引起大学生的兴趣,鼓励大学生在生活中对民俗文化的认知,执行和传承,在认知、执行和传承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

作者:高梓梅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第5篇:多彩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素质教育;思想品德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它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几千年的中华民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无疑是一座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文化宝库。中华民族精神在众多民俗文化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我国民俗文化是实施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

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我们的教育观也随之发生变化,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们依旧挂在嘴边,但效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意。现代教育实施的是科教兴国的战略,学校天天都在倡导素质教育。尽管素质教育没有明文规定要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是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却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指引。孔子说:“因材施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但是这种思想,这种教育方式却在学校里没有得到真正实现。虽然现代教育主张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育,表面上是为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添了一股新的力量,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是满路荆棘。近年来,我将民俗文化引入思想品德课堂,将民俗文化引进学校素质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民俗文化走入思想品德学科教学

民俗文化资源博大精深,这是学校学科教学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在有的学科教材中就已经显现一定比例的民俗知识,如,中学语文教材中就有一些体现民俗文化知识的课文(散文、诗歌);音乐、美术教材中的民间技艺;历史地理教材中的民俗民风等。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适当有效地拓展渗透一些民俗文化知识的教学,取得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那么,在有的学科教材中没有显性的民俗知识内容,教师是否就觉得自己学科的教学和这毫不相干?其实也不尽然。如,思想品德这门学科一直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正统严肃的,很少有教师认为可以把它和多姿多彩、趣味横生的民俗文化联系在一起,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就缺乏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但我们还是可以有创新之举的。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尊师重教”一节教学内容。在以前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通过列举一些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例来说明尊师重教是一种优良风尚、传统美德。而我在教学前先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我国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是什么时候提倡的?鼓励学生课后去查询相关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搜寻了一些民俗资料:明清以来,各府州县例行的尊师敬老的传统礼仪。老百姓家供奉祖宗牌位,正户题名为“天地君亲师”,其中“师道”列为五尊之一。旧时书生、学子、学童在家中正堂,私塾、县学、府学、大学均在正厅供奉孔子牌位。在冬至节时,旧俗也要由学董牵头,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山西民间就有“冬至节教书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尊师风俗。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活动,学生了解了平时不曾知道也没机会知道的内容。接着,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教师又提出问题:你是怎么看待这些风俗的?有学生认为,之所以成为风俗,是因为它已经深植人心,长期沿袭而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了。这些风俗在礼仪形式上不同,并无精神上的差别,都体现了对师道的尊重。由此可见,尊师重道是我国传统的美德。

又如,我在上初中思想品德“友情伴我同行”时,就在教学前先让学生收集我国古代经典的传颂友谊的故事,不查不知道,学生通过收集发现有很多传颂至今的感人故事。管鲍之交、鸡黍之交、舍命之交、刎颈之交、忘年之交、胶膝之交等,通过讲故事,学生知道了古人对友情的重视,并知道了八拜之交是什么意思。语出《紫钗记・吹台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元曲《冻苏秦》:“你不知这张仪和我是八拜交有朋友。”又《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俗称结拜兄弟为八拜之交;按古无八拜的礼,以互相四拜算为八拜。八拜之交应该是指对结义双方长辈行八拜之礼,正式结为金兰之好。但据说这八拜是沿袭过去八个著名的金兰典故,而在这之前有的学生把八拜之交理解为朋友之间相互对拜八下,可见今天的中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的欠缺,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还补充了很多俗语和风俗,这些学生已经很少使用和接触,教师采用了学生小品表演的方式,表演了桃园三结义的场景,让思想品德课堂一改死板的面孔,教师适时地提问,为什么这些故事传颂至今,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引出了友谊的珍贵,要用真诚、理解、宽容、关爱、帮助、平等、无私、奉献来浇灌,才能让友谊之树常青,这时教师又举了现代名人、伟人交友的故事。所以友谊从古到今都是人们所期望追求的宝贵情感,千金易得,知己难寻,我们要珍惜友谊。

教师发掘具有教育功能的民俗文化资源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能有效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学效果明显。可见,只要教师有心挖掘,合理利用,让民俗文化知识融入学科教学中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当然,民俗资源纷繁复杂,各学科也有自身的特点,我认为,实现有效渗透必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可能性

在学科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一定要渗透民俗内容,如完全没有渗透的可能和必要,就不要牵强附会,更不能生搬硬套,弄巧成拙。

2.合理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渗透民俗教学内容,不能喧宾夺主,顾此失彼,以至影响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

3.灵活性

对渗透的民俗知识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民俗知识特点灵活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或教师直接传授方式。

二、民俗文化走入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三级课程之一,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可以拓宽学生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对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

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个较好地把民俗文化和校本课程结合的例子――《探究我国传统节日》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之所以拟定传统节日文化的课程内容,是兼顾到民俗知识特点和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民俗文化纷繁复杂,包罗万象,有礼仪民俗、生活民俗、娱乐民俗、观念民俗等,这些众多内容不可能一一呈现在课程中。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多姿多彩,是我国民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是不可轻视的素质教育资源。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而且呈现在平时生活中的节日民俗事项,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通俗浅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正因为如此,有很多学校对学生都开展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活动。但是我们的校本课程不能只是流于对民俗文化的简单介绍,而应该对它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多地挖掘文化的精髓所在。

1.课程目标定位更高更具体

把提升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深层理解和分析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平常生活中,呈现于学生生活中的传统节日事项其实也不少,但我们学生只是停留于对民俗表现形式的认识上,对其蕴含的精神内涵并不清楚。所以,教师不仅以增加学生对节日知识的了解和认知为己任,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去挖掘感悟节日民俗中蕴含的思想内涵,真正领悟到节日文化的魅力,也为他们今后自主学习更多的民俗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施主题单元教学,增加学习广度深度

我国传统节日就有十几个,我们集中对我国六大主要传统节日(春节、元宵、端午、清明、中秋、重阳)的学习。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是以每个节日作为一个主题学习单元,在每个主题之下确定三个学习专题。如:

专题一:了解某节日。主要是对该节日知识的了解,如,了解节日的由来、节日的传说、节日的习俗及地方特色、节日诗词等。有的是学生利用网络、图书、家人、亲戚等途径自主学习获取认知,然后相互进行交流,有的是由教师课堂直接传授。

专题二:探究某节日。采用探究学习方法,挖掘习俗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内涵。从驱邪内涵、祈福内涵、纪念内涵、美德内涵、精神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类,整理成表。节日习俗也是良莠并存,让学生讨论辨析传统节日中的陋习,还组织学生对“移风易俗”发表自己的看法。如,现在全家在饭店吃年夜饭,到外地旅游过年等现象,学生对此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还有一些独特的见解。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很重要。

专题三:体验某节日。节日习俗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事项,除了他们在节日生活中耳闻目睹,我们还让学生参与一些节日事项的体验,体味节日的乐趣,感悟节日的内涵,如逢元宵节、端午节来临之际,教师教学生学做包汤圆、包粽子,尽管手艺有点难度,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有的还向家人请教,然后再传授给别的同学。教师教学生学做中国结。大红的中国结,给节日增添了浓郁的节日喜气,反映出我国百姓对平安、和谐、幸福、美满生活的执著追求。学生是乐在其中,感受在其中。

3.编写配套校本教材,为课程教学提供借鉴指导

一个好的校本课程一定要有精心编制的校本教材,这个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图文并茂,语言亲切,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教材中呈现有节日知识介绍、相关知识连接、延伸拓展问题等形式,比较注重留给学生一些思考、质问和探究的空间。校本教材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提供一些资料,也为今后其他教师组织教学提供值得借鉴的材料。

三、民俗文化走入校园文化活动

良好的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用优秀的民俗文化来构建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都应以我国传统节日为契机,以节庆活动为载体,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创设节日气氛浓郁的校园静态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校园动态活动。

1.每个人都是活动的参与者

学校主管部门或学校领导管理层提出学校文化活动的开展,并为其从事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平台和服务。学校全体师生,都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还可以邀请部分学校家长参与活动。活动中没有观众和表演者的明确划分,在场的每个人都是活动的参与者。

2.活动形式多样化

有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形式。集中活动时,有歌舞戏剧表演和节日诗歌朗诵,都由师生自导自演;有节日知识趣味竞答,由在场的所有师生家长参与。分散活动时,活动场地分成几块,有现场体验技艺活动,如,包粽子、剪纸、编织中国结、做香包;有现场趣味游戏活动,如,有奖猜灯谜,还有品尝风味小吃等。校园节庆氛围浓厚,参与激情高昂,参与率高达95%以上。

把校园节庆活动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享受“节庆”带来的快乐,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师生共同参与体验活动,也增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第6篇:多彩的民俗文化范文

(一)建立民俗文化村

民俗文化村源于主题公园,强调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运转模式,为美国迪斯尼乐园的全球化翻版。[1]民俗文化村是集中保存、保护、传承、展示、发展或经营特定地域或群体民俗我恩华的村落。民俗文化村可分为两种类型:异地集锦型和实地展示型。前者为博览、旅游等目的,通过浓缩、模仿、移植等方式,异地向人民集中活态展示民俗文化的模型博物馆,如北京的中华民族园、深圳的中华民俗文化村、昆明的云南民族村等;后者是指在原居地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村寨。集中保存、传承、展现和发展其民俗文化的村落,如贵州黔东南的郎德寨、南花,湖南的德夯苗族民俗村等。[2]

以档案学的视角观之,档案不是单一的,民族档案不仅仅指某一份单一的文献、石刻等,而是还包括与此文献、石刻相关的一切事物、活动等民族文化事象,一份具体的民族档案文献和与该份文献相关的所有民族档案事象共同构成了民族档案这一整体,民俗文化村就是将各地区典型的民俗习惯、仪式风俗、节日庆典等集中于一个主题景区内表现出来,其就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其不仅保存了民族档案的本体,还保留了与之紧密相关的民族档案事象,民俗文化村使保存分散的、不完整的民俗文化实现了体系化、集成化管理,有效地整合了民俗文化或民俗档案。

(二)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

所谓民俗博物馆,就是依托丰富多样的民俗文物、收藏品等,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将民间传承下来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有形和无形的陈列手段,以达到实现地域民俗风味的效果,从而也兼具对民俗文物的研究保护,最大限度的成为一个民俗文化展示、研究和传播的产所。[3]民俗博物馆不同于历史类、自然类或其它类博物馆,它是以收藏、演讲、展示民俗文物为主要职能,并以此作为对公众进行民俗知识教育的产所。

从档案学的视角来看,民俗博物馆保存了有形的民族档案实物和无形的民俗文物,档案是历史的记忆者,在民俗博物馆中所保存的文物可以看出民族档案的发展历程,并且民族档案实物与民族档案文献相结合就构成了完整的民族档案,因此,民俗博物馆中的民俗文物是纸质型民族档案文献的重要补充,对于完善民族档案体系和实现民族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三)进行参与式保护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人的自觉、自愿、积极地参与,然而在我国的保护实践中,由于主位观点与客位观点的歧义异、对参与的肤浅化理解、政府角色的定位失误等原因,导致对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保护性破坏”。[4]因此,在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就需要基于对主位观点的尊重和了解,充分汲取草根智慧与地方性知识,激发文化承载者的文化自觉,使其真正参与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监测和评估,实现参与式的保护。对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字、风俗习惯等民俗文化进行参与式保护,通过与民俗文化的原始产生地的民俗文化传承人或是当地居民交流,能够记录民俗文化的起源、社会发展历程等具体的信息,能对民俗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对民俗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方式。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因思维定势的缘故,人们较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所创的作品,而容易忽视民俗文化作者所持有的那套技术或技艺。关注民间工艺的现状,以现代田野作业的理念调查民间工艺,以种种现代手段保存技艺、建立档案,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更应注意对于民间工艺传承人的人文关怀,创造条件让他们走入现代社会的前台,更直接地参与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运作的过程之中。[5]因此,在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同时,还应进行参与式保护工作,参与到民俗文化的原始产生地,加强与民俗文化传承人之间的互动。

从档案学的视角观之,参与式保护从源头保护了民俗文化的原始形成地,保证了民俗文化的纯真性,明晰了民俗文化的传承途径、模式和形式等等,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档案学视野下民俗文化传承途径探讨

民俗文化的传承从各个不同学科领域视之,都有不同的有效地途径,从档案学学科视角解读民俗文化的传承,就可以实现民俗文化档案化。民俗文化档案化是指依据档案学原理,通过文字、录音、摄影、录像及数字化等记录手段将民俗文化转化成档案予以保存,并以之为依托加以再现、复原和创造的过程。[6]即把有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等具备一定的档案属性的民俗文化当作档案来对待,运用档案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最终的目的是拯救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以档案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以档案管理的操作要求来进行后续的管理,把民俗文化纳入到档案管理的范围之中,以档案管理的系统要求来对它进行保管、保护和提供利用,以达到民俗文化永续相传下去的目的。民俗文化档案化管理使民俗文化在开始形成时就处于受控状态,并及时纠偏、纠错,使民俗文化在形成、收集、整理、归档等环节中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实现民俗文化档案化的具体实施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泛搜集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事象

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事象搜集的类型可以是文字型、石刻碑文型的古籍文献,也可以是宗教典籍文献、民族节日仪式以及举行宗教仪式活动时使用的物品等等。对于民族古籍文献而言,具体来说,国家可以成立专门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组,由民族地区的档案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文物管理部门一起,做好民俗文化的普查、登记工作,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的数量、种类、价值、保管状况进行登记;对于民族节日和宗教仪式活动等而言,就可以采用录音、录像的方式真实地记录整个仪式活动过程。对于价值难以判断的,可以组织专家,成立专门的民俗文化鉴定小组进行鉴定,以便对有价值的民俗文化重点保护。另外,针对以往普查不全的情况,可以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除了派工作人员走访登记外,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专门网站,鼓励群众自己通过网络来进行登记,进行“鉴宝”。普查的结果,要形成民俗文化管理状况分布图、形态样式表、有价值的民俗文化登记表,使人们对所寻找的民俗文化资源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和掌握。

(二)对民俗文化进行界定并归档保存

从档案学的视角解读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就必须从档案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对广泛搜集而来的不同载体类型的民俗文化进行界定,看其是否具备档案属性,如原始记录性等,具体来说,要看其内容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也就是了解某份文献是否是当时当地直接形成的,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有些文献是事后形成的,但是这些文献与有关社会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是相关社会活动的一部分,类似这样的文献也应视为档案,就需要进行归档保存。待界定工作完成后,就把古籍文献和录音、录像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地归档,考虑到民俗文化分布分散、残缺不全和有些民俗文化还正在产生等原因,可以采用区别于“官方归档”的“自然归档”方法进行归档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补充,实现民俗文化的体系完整、种类齐全。

第7篇:多彩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旅游文化产业;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表达;扶风县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01005

1 引言

随着游客从单纯的追寻游山玩水和游览文物古迹向追求精神文化方向的转变,在得到乐趣的同时开阔视野与增长知识。主题公园即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它以风俗文化为基础展开,突出其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个性,尽可能地把这种文化与景观、演义和展示有机的结合起来,力求让游客参与其中,真实地感受这种文化内涵的魅力[1]。而日渐增多的主题公园,其竞争将集中在文化内涵的选择(主题定位)、表达(产品设计)及其扩充(活动策划)3个方面[2]。既要注重在特定的文化主题中对文化的复制、陈列,从而塑造以园林环境和文化传播为载体的特色文化休闲空间,又要全方位的展示出地域性民俗文化,增加城镇认知度,最终有效的起到城镇文化宣传的作用。其景观的人化或是人化的景观都应建立在文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保证所在城镇发展的和谐[3]。

2 主题公园景观表达存在的意义及出现的问题

相对于人类在社会上的外在活动,精神生活是人类内在创造、传递和体验精神价值的内在活动,民俗作为代表民众群体的精神意愿,展现这类精神生活的基本形态,呈现精神生活的独特风景线。所以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应从宏观、局部细节,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以地形地貌为骨架、水系为血脉、植物为毛发;以场所空间为具有各种功能的器官;以景观环境为组成肌体的细胞组织;为游客营造出“安居”的田园环境、“安身”的场所空间和“安心”的吃住环境[4]。

而其景观表达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是可利用的资源有形的少而无形的多,许多文化资源只能在文字与神思想象中获得;二是现存有形的文化资源非常有限,又常常因其形式固定而显得尤其稀缺。这就需要开发建设者加以补充诠释使之神动,从而与游客产生共鸣。不同的文化资源有不同的特点,因而需要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将那些无形的文化资源,通过语言文字、图像、实物、雕塑、音乐戏曲、民俗活动以及现代信息媒体等多重形式表达出来,以求真正达到寓无形于有形、变形定为神动的效果[5],显然成为规划设计者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3 研究地域简况

扶风因“扶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是西周文化发祥地、佛教古刹法门寺所在地,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和“佛骨圣地”的美誉。

3.1 自然地貌气候

扶风地处关中平原西部,是宝鸡市的东大门,县域地势北高南低,自然形成低山丘陵、山前洪积扇、黄土台塬和渭河阶地等4个明显的地貌地形单元,自北而南呈梯状跌落。海拔最高1579 m,最低438 m。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春季气温迅速回升,降水明显增多,多寒潮、霜冻、大风等;夏季天气炎热,多雷阵雨和大风,常发生程度不同的夏旱和伏旱;秋季多连阴雨;冬季气候寒冷且干燥,雨雪稀少。扶风气候基本特点:四季分明,冬长秋短,光热丰富,雨热相伴,雨量较少以及夏热冬寒流。

3.2 社会人文条件

扶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周文化、汉唐文化与佛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东汉时期“班马耿窦”四大名门望族(史学家班彪、班固,伏波将军马援,耿家列侯耿m,窦家安丰侯窦融、大将军窦滔)功卓国家。境内现存文物保护点362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点18处,尤以法门寺和周原遗址享誉海内外,佛指舍利被誉为世界第九大文化奇迹,出土的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被誉为海内三宝、国之重器。自 2009年法门寺文化景区对外开放以来,扶风县相继形成了以法门寺佛文化景区为核心,以野河山、周原博物馆、关中风情园、西府古镇、鼎盛西府、城隍庙、美阳村和宝塔村等为骨架的旅游景点体系。

3.3 旅游文化新区

扶风县分为3个区域,法门寺文化景区、老城区和新城区。旅游文化产业新区为扶风县城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七星河以东、法汤高速公路以西,是县城区与法门寺文化景区空间联系的重要区域与功能纽带。作为法门寺文化景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及空间拓展腹地,是实施扶风跨越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产业转型、提升城市职能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6]。从 2012年开始,通过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县工作,按照高标准建设、大项目带动,充分挖掘县域文化资源特色,积极提升景区标准,壮大旅游产业,延伸旅游产业链,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以法门寺文化景区为龙头的扶风旅游再次实现了历史性飞跃[7],初步形成以旅游、商贸、特色加工业为主导,融人文及生态于一体的国家文化旅游名城。

4 民俗文化梳理

4.1 地域农耕文化标志

地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世代耕耘、营造、创造以及演变的结果。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及人们利用、改造环境,建设人类文明的方式、程度不同,就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不仅包括独特的自然地理状况,更包含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所形成的独特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8]。其表现形式也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包含了从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的各个层面,反映了不同时期乡村文明建设的成果。将地域农耕文化的特质融入主题公园的营造之中,蕴含着文化认同感和场所精神的符号就会成为主题景观的标志,农耕标志性景观的营造,要利用当地乡土材料来制作构筑物和景观小品,设计题材可以从本地历史、文化典故和重大事件中选取。一是具有物化的体验性,如小吃品尝、秦腔观赏、特产购买和田园耕作活动等;二是习俗上的参与性,如节庆活动、方言故事竞赛竞技参与等;三是精神上的感知性,如在主题公园游览过程中,游客对当地居民的群体特性的各种感受,从而使游客从整体上了解关中西府民俗的传统文化。这就需要将地域文化的内涵通过物质载体实现物态化与通俗化,使游客在游赏中轻松地感受得到乐趣[9]。

4.2 西府民俗文化开发

西府地区由于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是人类生息的理想之地。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这里积淀了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尤以具有教化、规范、维系和调节功能的民俗文化为最,具有双重价值。其文化价值主要有观赏愉悦、游戏娱乐、历史文化和信仰朝拜等;其经济价值是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显现出来的,主要反映在民俗旅游和民俗商品两个方面。西府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应借鉴外地开发、利用民俗的作法和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可以通过民俗文化街区和建立生态博物景点,让人们了解文化遗产的原始面貌,满足人们对文化的“本性追求”。还可以通过主题公园形式,将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异地移值”,既有利于其宣传和交流,被更多、更广泛的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又有利于将民俗资源进行“集约化”开发,实现民俗旅游的“工厂化”生产和经营。关中风情园就是把关中的民房建筑、风味小吃、手工作坊和农家风情集于一体,既保留了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又具有时代气息[10]。

4.3 民俗植物文化景观

植物造景及其多样性是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为主题公园环境提供了具有生命力的绿色,使公园内硬质景观环境活泼柔美、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产生显著的绿色景观效应。同时,其颜色、质地、疏密以及其他特征的变化,可产生迥异的景观。关中风情园栽植植物110余种,以银杏、国槐、垂柳、榆树等乡土树种为基调树种,辅以民间常见的果树,突出了民俗文化的主题,同时注重了植物的色、香、姿、味的统一,达到了季相景观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植物造景既要注重文化内涵,富有诗情化画意;又要和其他民俗景观元素应相协调统一,主次分明,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和空间艺术效果[11]。

5 宏观空间布局

对地域文化的使用应结合城镇规划,在城镇景观改建、新建的过程中进行整体布局,使城镇不同区域中所反映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彼此既交相呼应,又能全面而深入地反映该城镇地域文化的全部内容。作为城镇东门户存在的主题公园,可综合使用本地区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内容,使外来游客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城镇的特色。并在较大型的景观环境中能通过秦腔、自乐班等演出形式的编排,更生动得再现某些历史事件、当地的生活民俗等,让人们在观看、互动体验的过程中,通过视、听、触等综合感官,更轻松、生动的了解地域民俗文化[12]。

5.1 规则轴线式・西府古镇与鼎盛西府

5.1.1 西府古镇

占地10 hm2,269个院落,1861间房屋,建筑面积8万m2。依照汉唐市井的总体布局,以四方砖台上的二层攒尖顶市楼(财神大殿)为构图中心,以4个亭楼为内圈拱卫,以青砖城墙四角的角楼为外圈拱卫;南部依次为朱雀门、三开间卷棚顶戏花楼、4组单孔石拱桥、历史文化体验场和财神雕像,北部为玄武街、卧置石和青砖木构玄武阙门;东西分别为钟楼街、青石照壁、钟楼(青砖台上三开间庑殿顶)、东门和鼓楼街、青石照壁、鼓楼、西门(青砖幻牛。十字街将古镇划分为休闲、饮食、购物和文化体验4个功能区,并分别内设东汉时期的四大家族府邸(马府、班府、窦府、耿府);以汉砖青石铺地,南北以微型水系串通,以农用工具、象形置石和孤植大树点缀,以百首辞汉赋文化景墙为内庭背景,以古槐树阵为背景,形成集民俗饮食、汉唐文化、影视拍摄、休闲购物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汉唐古镇。

5.1.2 鼎盛西府

以开敞式锥台形二龙戏珠南大门为序曲,以矩形水池喷泉及其3组青龙石拱桥为观赏点,以青石图案铺地为轴线基调,以对称式布局的4组黑色花岗岩花坛和8组青石鼎(四方四圆)为内圈主景,以行植国槐、皂荚大树为外圈夹景;以对称式父辛爵和凤绞爵流泉为陪衬,以方鼎型音乐(影视)城为构图中心,南面以鼎盛中华竖匾点题,北面以鼎盛西府竖匾点题,四周底部以龙柏、金边黄杨、石楠球、紫荆和紫薇花坛群组为铺垫;以四周高低错落的仿古青砖门面房(2F、3F、5F,2+3F)为经营中心,以单(双)悬臂青铜广场灯为点缀,北侧以开敞式锥台形二龙戏珠北大门为结尾,东以青砖子母阙大门与西府古镇贯通,形成气势恢宏、主题鲜明的演艺活动中心。

5.2 错落庭院式・国风民俗休闲园

国风民俗休闲园又名国风三千坊,占地9.2 hm2,建筑面积16万m2。以温泉为特色,按照错落有致、自然顺畅的布局形式,自由分割、多面临街,构筑百变灵动空间,分为温泉酒店区、温泉泡汤区、民俗休闲区、文化体验区和中央商业区5大区域。以笑容满面的大肚弥勒佛坐像和憨态可掬的儿童嬉戏莲花喷泉为引景,以回字形宴会大厅为起景,以乐泉客栈和酒店配套商业楼为两翼,以隐泉别院和天泉静苑为高档洗浴经营活动中心,以自然雅致的室外温泉泡汤区为景观休闲活动娱乐中心,以曲折回环的美食街区为平民休闲活动展示中心,以新都汇中央商城为购物休闲中心,以佛文化、小和尚、十二生肖和关中民俗圆雕系列为景观陪衬;汇聚星级酒店、御汤温泉、文化体验、工艺作坊、古玩字画、特色餐饮、民俗休闲、健身养生等8大功能,旨在提升游客观赏旅游的体验感,打造全方位一站式民俗体验消费天堂。

5.3 综合田园式・关中风情园

关中风情园占地13.3 hm2,建筑面积6万多m2,餐位700个,床位420张,是陕西最大的仿明清建筑群,把关中的民房建筑、风味小吃、手工加工作坊和农家风情融为一体。以三开间歇山顶南门为主入口,以二层仿古迎宾楼为引景,以3组八字形九龙壁为启景,以四合院式贵宾楼(园中园)为亮点,以自然回环的风情湖为中心串联空间,以环湖两侧的关中名人府邸和别墅群落为经营特色主景,以扶风会堂、君悦楼和公寓楼为错落渐升的构图中心,以农业生态观光园为活动背景,以翠华门四合院餐饮和关中戏楼为休闲活动中心,以风情商业街和手工作坊街为两翼;以风情湖东西两侧的四角攒尖亭中的吉祥钟和平安鼓为文化脉络,以八角重檐攒尖顶的四季八卦天干地支亭为景观构图中心,以云片石塑山瀑布和半岛六角单檐马车亭为陪衬,以十二生肖雕塑为点缀,以三开间卷棚顶西门接通西府古镇;真实地展示了关中地区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的生活场景,让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能够亲切地感受到关中民风、民情的纯朴厚道,成为一个集吃住、娱乐、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特色手工艺品展销、粮食深加工、养殖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酒店。

6 微观细节表达

独特而深厚的民俗文化,既能满足人们对异质文化神秘性的需求,又使受众在景观场所空间的交换过程中得到移情于景的满足。这就要充分考虑民俗文化景观造型的特色性,把神秘的地域风情、民俗场景、民间信仰和饮食居住等文化融入主题公园景观的建构中,通过引借、夸张和转换等表达形式,给人们产生视觉上的新鲜感和猎奇心理。并在这个前提下合理地利用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城镇景观营造的多样性和生态性,从而获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13]。

6.1 功能优先・环境同步

(1)西府古镇主体设置为二层三开间硬山顶门面房,用于各种民俗文化经营性活动。之所以能让游客流连,一是在古镇行植200年以上的古槐232株,以碌碌标注树龄、编号,并与常绿花坛交叉配置;二是在府邸前后、广场两边栽植关中四大金刚(椿、榆、楸、槐)和皂荚、柿树等古木大树,才让古镇充满生机。

(2)国风民俗休闲园从外观看以高低错落的建筑群为主体,只有深入建筑庭院内部,才能感受藏绿于内部天井的景观魅力。以龙头壁泉为引景,以三级平台广场为休闲区域,以错落的花坛组为主景,以对植的玉兰、桂花为点题,以圆门花窗式景墙为特色,以竹林为背景,形成中式经典景观环境。

(3)关中风情园以错落有致排布的10座关中名人府邸和四栋别墅(4F)为最大特色,游人之所以乐意吃住期间,不仅是因为有自然回环的风情湖,更重要的是有北部的农业生态观光园,成片的五谷庄稼、果树花卉、中草药,以及成群的牛羊和零星的鸡狗,营造的这种农家田园氛围极其重要。

6.2 地域景观・繁简同构

(1)碌碌、碾盘、柱石、门墩、上马石、栓马桩等在过去农村常见的石材,一旦数量成百上千,并且有规律的摆放,就成为西府古镇农具实物景观的最大特色。

(2)鼎盛西府的音乐影视城,以青铜方鼎为原形,抽象提取鼎的各种元素,组合成“鼎盛西府”的外观,一层作为周文化展览大厅,二层至三层为演艺大厅,能够满1000人同时观演,四层为放映大厅,五层至八层为休闲娱乐区,设餐厅、酒吧、KTV、健身房、美容室,九层至十层为办公区域。并以四方四圆的青石鼎和白色花岗岩爵来陪衬,成为别具一格的艺术建筑景观。

(3)国风民俗休闲园的佛像与儿童圆雕系列景观:一是儿童型的春耕、夏耘、秋收和冬藏,二是小和尚的智、力、愿、方便、般若、布施、持戒、忍辱、禅定和精进系列,三是大肚弥勒佛的或盘腿坐或迎面立,四是小孩童与弥勒佛的嬉闹场景,个个耐人寻味。

(4)关中风情园的八角重檐八卦亭,六级圆台按颜色和阶梯分别展示四季、八卦、五行、天干地支和24节气,成为农耕民俗的综合展示景观;民俗博物馆按精品皮影、精品木偶、民俗用具、石器、名家书画和名人名园分别展示。

(5)西府古镇和关中风情园的墙面利用力求最大景观化,不管是喷绘的民谚、方言,还是龙福书法系列,或是图文并茂的浅浮雕汉辞赋百首,还是青石浮雕照壁扶风名人系列,繁简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

6.3 演艺展示・现场加工

(1)西府古镇戏花楼的设置,为西府秦腔提供演出舞台;鼎盛西府仿鼎音乐影视城的呈现,让周乐的天籁之音更名副其实;并分别成为老年人和青年人的文化活动中心。游客到此可着汉服、用汉币、住汉唐四合小院、赏汉代名人奇事,既能重温汉唐的市井风貌,又能感受到西府独特的民俗风情。

(2)国风民俗休闲园在浓郁的佛文化氛围之中,以清静之心,在天泉、乐泉和隐泉之中泡汤,形成最具特色的佛文化沐浴礼仪的“佛温泉”主题温泉、露天皇家养生泡汤、特色SPA等多种主题概念,感受那千年禅意与惬意温泉带来的心灵宁静,让健身养生成为一种汉唐文化的体验和周礼民俗风情的展示。

(3)关中风情园的特色美食作坊,在带有回廊的厢房中行进,通过花窗透过玻璃,观看穿着大红花袄的农家妇女和光帮汉子,加工功夫锅盔、手工挂面和农家醋坊、老油坊、豆腐坊等的制作过程,成为寻找遗失基因的现场景观。

(4)国风民俗休闲园的特色小吃一条街和关中风情园的风情商业街,让旗花面、驴打滚、擀面皮等特色小吃和品茗(轩)、五谷养生(坊)成为一道亮丽的视角盛宴。

7 结语

城镇发展的本质在于寻求和建设最为理想、最为文明的人口集聚形态,营造与自然最为和谐的“一方水土”人居环境。先进生产力是城镇发展的生命线,文化是城镇发展的社会方向和人民生活内涵,民俗特色是城镇发展的灵魂[14]。作为城镇建设灵魂的主题公园:①要符合现代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要求,民俗文化是其品位的集中体现,应多注重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自然,把现场的地理环境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更具特色的游憩环境[15]。②打造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参与民俗文化旅游元素互动的平台,融合地方自然特色与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激发居民和非物质文化传承者对行为文化创新发展的动力,增强非物质文化元素对游客的吸引力。③民俗文化赋予主题公园以精神价值和情感内涵,从而使其具有了独特的性格和鲜活的形象,应吸收文化的精华、领悟其精神,把设计与保护民俗文化的情感融汇,对民俗文化的元素符号进一步推敲、研究、提炼、抽象概括,将民俗文化的真正含义延续到当代设计中,开创主题景观设计的新时代。

总之,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表达:一是依托农林水牧进行种植、养殖,营造自然清新、有机循环的生态环境,此乃前提;二是通过实物、雕塑、建筑装饰、景观小品、室外家具等多种形式,将民俗文化尽可能形象地表达出来,此乃基础;三是对广泛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筛选,选择适合本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内涵,并进行深度挖掘,此乃核心;四是农耕过程、加工制作尽可能现场实作,演艺形式尽可能丰富多彩,以能让游客自觉参与最好,此乃关键;五是通过生态环境、旅游景观、文化内涵和展示演义,与游客在某一环节产生共鸣,从而接受认可,并在以后有机会时付诸行动,此乃目的。

参考文献:

[1]李 琼.论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3(12):21~23.

[2]马 勇,王春雷.现代主题公园竞争焦点与创新对策分析[J].人文地理,2004,19(1):71~75.

[3]韩 敏,段渊古.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6):310~316.

[4]黄家平,肖大威.历史文化村镇景观环境层次探析[J].中国园林,2012(2):58~62.

[5]谭成文,杨开忠,彭朝晖.论古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以洛阳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1,16(2):82~85,21.

[6]吴党社,石 凤,李聪颖.扶风旅游文化产业新区步行网络系统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6(6):876~881.

[7]元德洲,康明乐.创新驱动精准发力 扶风旅游在三秦大地崛起[N].中国旅游报,2015-04-22.

[8]阎如山,王 敏.地域文化对现代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启示[J].艺术与设计,2009(12):31~33.

[9]曹 洋,徐 峰.地域文化特征在农业观光景观营造中的表达[J].现代园林,2013(2):8~14.

[10]霍彦儒.西府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与开发利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4):73~77.

[11]许 勇,牛立新,刘素珍.陕西关中民俗主题公园植物景观初探[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3):215~218.

[12]刘佳妮.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运用现状及表现趋势: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6(3):96~102.

[13]周小甜.街区景观建构中民俗文化的价值体现与表达[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27(4):287~291.

[14]张晓晨.从扶风县城镇建设的实践看西部城镇化发展之价值取向:兼论扶风县小城镇建设[J].新西部,2008(16):10~12,4.

[15]刘 宇,樊丽华.基于民俗文化的农业生态园景观设计:以宿迁西楚庄园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43(1):11~14.

第8篇:多彩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 万寿宫 民俗文化 保护 开发 思考

万寿宫民俗是由江西民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具有浓郁的江西地方特色。万寿宫民俗文化是一个可供挖掘的文化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一、万寿宫民俗文化研究综述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万寿宫民俗文化是以万寿宫为载体的江西本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万寿宫是一个蜚声中外的道教圣地,在海内外有1300多座。万寿宫和中国其他道观一样,供奉着道教神仙,只不过万寿宫供奉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许逊。历代江西人一直把许真君作为江西地方保护神,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真君带在身边,并在当地修建万寿宫供奉真君,期盼着真君为他们带来好运。万寿宫民俗文化随着各地万寿宫的建立,也就逐渐与当地文化交融在一起,进行交流与发展。千百年以来,江西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了饱含浓郁的江西地方特色的万寿宫民俗,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万寿宫民俗文化的特点

笔者认为,万寿宫民俗文化与中国其他民俗事象相比,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万寿宫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无法替代,由其产生的万寿宫民俗文化也是如此。万寿宫民俗文化是江西人在祭祀许真君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活”文化。“活”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人们祭祀的对象―许真君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人物;一是万寿宫民俗活动的产生缘于许真君崇拜,人们都亲身参与其中。这种文化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万寿宫民俗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万寿宫民俗文化属于区域文化,它的根基在于民间对许真君的崇拜和敬仰,应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万寿宫民俗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民间故事、祭祀活动、民间习俗等。另一方面,万寿宫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底蕴深厚。在江西各地遗留着与万寿宫、许真君有关的地名和遗址,如慈母渡、君子巷、西山万寿宫等遗址,这些都是江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

三、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整理与经济开发的思考

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是江西人的根,是江西非常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保护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的根本就在于增加万寿宫造血功能,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与适度经济开发。

第一,把保护、整理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来抓。民俗文化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消失必是一种历史的遗憾,无法恢复。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将促进江西民俗事物的保护和民间艺术的挖掘。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整理,应由当地政府牵头,广泛动员从事民俗、历史、文物研究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通力合作,本着保护特色民俗文化的原则,把抢救、保护、研究、整理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来抓。

第二,正确处理好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我们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不能只顾一味开发、索取,而忽视了对它的保护,应做到民俗不俗,俗中有雅,这样才能符合持续开发和合理开发的要求,以确保万寿宫民俗文化得到弘扬和保护。据笔者了解,目前全国各地仍然残存不少万寿宫,但很多都未得到有效保护,甚至岌岌可危。万寿宫是宝贵的宗教旅游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工作尤为重要。保护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与南昌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万寿宫在全省、全国乃至于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够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瞻仰真君仙容和观赏、游玩,促进南昌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开发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不断完善其文化价值,还可以通过参与旅游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更加有利于保护。

第三,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经济开发的思考。万寿宫不但是江西宝贵的文物资源,而且也是南昌独一无二宗教旅游资源。万寿宫民俗文化完全可以和当地旅游经济开发结合起来,将万寿宫民俗文化通过适合游客心理、游客需求和旅游审美的形式显现出来,达到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繁荣和发展的目的。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市场经济理念经营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我们要抓住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南昌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好机遇,确立经营万寿宫民俗文化的思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机制,像经营城市一样经营好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二是深入挖掘万寿宫民俗文化特色,精心打造万寿宫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万寿宫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净明道文化、民俗文化、陶瓷文化、客家文化以及革命文化等内容。我们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原则,把万寿宫民俗文化打造成赋有地方特色,独具魅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精品。三是把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合理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万寿宫民俗文化是儒释道结合的文化,关于万寿宫民俗文化的人文景点非常多,完全可以打造一条万寿宫民俗文化专题精品线路;有关万寿宫、许真君的传说、故事很多,内容精彩,会吸引许多游客。四是坚持以人才为根本,加强对万寿宫民俗旅游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开发。政府要适时出台一些政策措施,留住江西本地现有的从事万寿宫民俗研究的人才,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提高各方面待遇。同时,加强对万寿宫民俗旅游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开发,这是实现万寿宫民俗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清光绪:逍遥山万寿宫志[M]

第9篇:多彩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体验式设计;国际旅游岛;海南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43-03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核心问题是把海南岛建设成为独一无二、充满魅力的热带岛屿,而海南岛除了拥有灿烂的阳光、绵延的沙滩、蔚蓝的大海、精致的岛屿、挺拔的椰树……其最大的独特性还在于我们对于海南岛独特民俗文化的诠释,让来到这座岛屿的人们感受到别处无法感受到的民俗文化魅力。

一、民俗文化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重要

地位

1.民俗文化元素是海南旅游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海南岛要真正走向国际化,对民俗文化的整理和开发是一个关键性因素。一个地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文化传承形成特有的民俗文化特点,海南岛更因其岛屿的特殊地理位置,保持了相对原生态的民俗文化特点。这种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也正是海南挖掘独特文化魅力的源泉,也正是海南旅游走向国际化的基石[1]。

2.民俗文化元素是海南度假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海南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度假游客,但是度假模式相对单一,更缺乏独特文化元素的主导。这就对度假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潜在的威胁,因为仅仅是阳光+海水+沙滩的度假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可谓竞争激烈,而阳光+海水+沙滩+独特海南岛文化的感受之旅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可见对海南民俗文化元素的深度保护和挖掘才是培养海南度假旅游的核心。

3.民俗文化元素是海南人文生态工程的核心基础。建设国际旅游岛应从人文生态视角将海南的民俗文化元素重新构建,将其纳入海南人文文化建设体系,形成独具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系统。一个区域人文生态的丰富多彩和延绵传承,形成这一区域的个性魅力。构建海南岛良好人文生态环境,有利于推动海南岛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展示海南岛文化内涵和个性魅力,增强亲和力和吸引力,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构建海南岛良好人文生态环境,应以彰显地域历史文化及民族文化内涵、构建重点人文景观保护区域、凝练人文精神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为重心,形成特色的海南岛“名片”。

二、海南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体验性弱

海南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神秘而充满魅力,但是在现阶段的开发模式中,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多感受到的不是神秘而是野蛮,不是魅力而是排斥。其中非常关键的原因还是海南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形式体验性不强,例如,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也许能看到像竹杆舞表演,甚至还能加入到跳竹杆舞的队伍中,但是这种体验却是片面没有系统的。这种片面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不是所有来海南的游客都有机会体验,对海南岛的民俗文化理解自然不相同;另一方面,游客即使体验到了这样一种竹杆舞的形式,可能并未能体验其他各种民俗文化而对海南的整体文化形象认识有偏差。

1.海南民俗文化开发的区域性明显。海南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东线的开发是较早也是较成熟的,现有的民俗文化开发项目也大都集中在东线上,比如黎村苗寨、槟榔谷。这就对全面而整体的展示海南岛的民俗风情提出了挑战。而且民俗文化展现的形式大都局限于景区内,出景区门则很难从周边的村落和环境中感受到景区内的风土人情。但是民俗文化的强大魅力是一定要人置身其中去充分体验的。单一的依靠范围有限的景区让人们来了解整个海南岛的民俗文化是不现实的。

2.海南民俗文化开发的功利性太强。海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相对于自然风光的旅游开发项目,还处于相对较弱的位置。特别是像黎村苗寨这样的项目,重复性很高,为什么重复性会这么高?利益驱使。为什么有利益?正是源于海南民俗文化的魅力,而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却被利益主导,利用游客对海南风俗民情的好奇心理,采取了一些不妥当的手段。例如,进入黎村苗寨,体验婚俗的一个项目,在游客不知情的情况下,强行让游客体验黎族婚礼,最后强行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会给游客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从而扭曲对海南民俗文化的理解。这种形式的体验不仅不利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反而造成体验错觉。

3.海南民俗文化开发的可介入性弱。海南民俗文化具有神秘、原生态的特点,在开发过程中如果没有以人及生活形态为载体,民俗文化的开发就很容易走入低俗、野蛮的窘境。民俗文化的开发旨在向人们展示海南岛人民的生活艺术和文化,如果加入过多的商业开发成分,例如为了赢利,在景区内设置与民俗文化展示格格不入的文化元素,把民俗文化展示变成了大杂烩,只要有赢利的项目都可以上。如何介入并引导海南的民俗文化到一条和谐发展之路,正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三、体验导向的海南民俗文化开发系统设计

(一)设计的核心基础:海南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海南民俗文化开发系统的设计旨在对不可再生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与发展,以推动海南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所有民俗文化的保护一样,海南的民俗文化保护同样面临传承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巨大冲击,年青人向往现代都市生活,并没有认识到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而对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的传承方式也缺乏政府主导,让年青人看不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之所在。政府需要给予相应的政策及经济支持,使得海南民俗文化不仅能得以传承,还会增加海南的国际化魅力,从而促进民俗文化本身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设计的基本理念:突出海南民俗文化的体验性

海南民俗文化传承的关键在于人,而人之所以传承一种文化是出于生存的需要或是热爱。民俗文化之于海南,是形成国际化形象的立足之本,生存之需。但是现阶段民众缺乏对传统文化意义的理解,一部分人对传统民俗文化并不了解,一部分人热爱传统民俗文化却迫于生计不得不放弃,陷入无人承继的局面,这就需要通过引导让人们了解文化的价值、体验文化的魅力,并且通过政策引导让民俗文化在展现魅力的同时缓解文化传承者的生活压力。我们通过一定的开发模式,让更多的游客来体验这种民俗文化,参与其中,让他们更加了解这种文化,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经济的支持。

(三)设计的主要策略:保护优先、重点突破、市场介入、大众参与

1.保护优先:全面整理和保护海南民俗文化的各类载体。海南岛具有稀缺的岛屿文化和民族文化,但是稀缺的文化资源却没有被充分、完整的展现给游客,没有形成核心的文化竞争力。海南岛也致力于对这些民俗文化的保护,目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53项。但是这些民俗文化都面临载体――人的缺失。为什么这么稀缺优秀的文化资源却面临这样一种无以为继的尴尬局面呢?因为生存与文化之间,人只能先选择生存,如果我们认识到文化的价值,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渠道使文化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动力,那么这些宝贵的资源才能保护下来,并得以发展,而文化的载体――人也得到了最好的保护[2]。

2.重点突破:开放一些有特色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海南的黎苗风情是其民俗文化中十分重要且最具特色的部分。而目前海南展示少数民族风情的旅游景点和项目,有些不但没有让游客接受和热爱黎苗文化,反而心生恐惧;有些项目向人们尽可能全面、客观的展示黎苗文化,却缺乏体验性项目让人们走马观花,缺乏深入的理解,更谈不上将黎苗文化打造成为海南岛特有的文化核心竞争力。可以加重力度建设一批古朴、充满民族特色的村寨,让游客能全方位的体验海南特有的生活方式。

3.市场介入:将民俗文化融入高端度假旅游体验之旅。海南岛目前主要以观光和度假休闲旅游为主,其中自然包括一些对民俗文化进行了解的项目,但是没有高端的民俗体验线路设计,而这样的线路设计,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高端客户,另一方面也对海南的民俗文化进行最广泛和有效的推广。当前,三亚崖洲古城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很好开端,能成为补充三亚及海南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不足,再现海南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3]。

4.大众参与:用群众运动确保海南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我们要改变民俗文化传承通过个别的传承人,通过限定的景区来实现的观点。民俗文化的传承首先要有这个地区民众的深深热爱,然后要有丰富多样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如果少数民族的歌舞随处可见;如果琼剧、海南八音、崖洲民歌能相随耳畔;如果有幸居住在船型屋;如果能穿上黎族姐妹织的黎族服饰;如果能参与海南特有的节庆活动……对游客来说这就是最快乐的旅行,因为在旅行的过程中体验了一种文化,并参与和传承了这种文化。

(四)设计的核心领域

1.视觉体验系统设计。海南的特色要通过视觉展现给游客的主要是独具岭南风格的回廊式建筑和少数民族服饰。我们应该通过政府的主导,将一些古建筑群进行修缮和整理,将海南乡村的船型屋、城镇的岭南回廊式建筑为标志的建筑特色展示在游客眼前。海南有黎族、苗族和回族,在民族聚居区域应鼓励少数民族保有自己的服饰文化,并通过全民的参与,让游客感受到海南的与众不同。海南现有的岛服文化是一种非常好的视觉体验典范,这使得游客非常有参与和认同感,但是岛服文化的内涵有待深度的挖掘,也需要更多元化的产品。

2.听觉体验系统设计。海南有很多的民间音乐戏曲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其中有很多都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州民歌、儋州调声、临高人偶戏、琼中黎族民歌、黎族竹木器乐、海南斋醮科仪音乐、琼剧、海南八音器乐、文昌公仔戏(三江公仔戏)。如果通过整理能将这些音乐戏曲向游客展示,一方面让游客通过音乐了解海南民俗文化,另一方面也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得以解决。

3.味觉体验系统设计。海南美食继承了南方饮食的特点:清淡、讲究原汁原味,同时也结合了海南的地方特色,不仅有美味的小吃,更有已经为大家所知的四大名菜“文昌鸡、嘉积鸭、和乐蟹、东山羊”,如果我们能把这些饮食资源与民俗文化展示进行整合,例如,专门开辟一条海南美食街,将海南的小吃、名点,著名菜式以快捷、卫生、物美价廉的形式呈现给游客,想必大家都会非常愿意去品尝,从而更深入的了解海南的饮食文化。

4.行为体验系统设计。很多游客来到海南不仅为了领略海南的岛屿风光,更是想体验海南的热带生活方式,尤其是黎苗等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建设一批能展现海南特色的农场、村寨,提供给游客充分体验海南民居生活的场所和机会,就像云南的丽江、湖南的凤凰等等这样的古镇,通过一种生活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更可以通过对少数民族特有节日的节庆活动,让游客真切感受海南的民俗文化。

5.精神体验系统设计。精神体验系统的设计旨在通过文化作品,包括文学、影视等形式向社会大众传播海南清闲、自在、快乐的精神。首先是收集与海南有关的古代文学作品,整理出不同系列让人们感受历史长河中的海南,其次创作出现代影视作品,让海南通过荧幕走向社会大众,让没有来过海南的人向往海南,让来过海南的人留恋海南,让海南岛不仅存在于一个地理位置,更存在于人们心里的某一个角落。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所在,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之一。海南民俗文化体验性开发需要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高度实施“政府主导、民间参与、企业投资、社会收益”的总体策略,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挖掘本土文化[J].新东方,2009,(6):14-19.

[2]李壮丽.如何做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在保护中实现有序开发[J].民族论坛,2009,(1).

[3]张军.对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J].旅游学刊,2005,(5):38-42.

How to Develop Hainan Folk Culture Under the Context of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Design by Experience

WU Jue

(Hainan University,Tourism College, Haikou 570228,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