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疾病预防方式范文

疾病预防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疾病预防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疾病预防方式

第1篇:疾病预防方式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规定:“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计量认证”。

2001根据新疆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量人证申请和自治区新质技监认字[2001]17号文件2001年自治区第一批检测实验室考核评审计划的安排,由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与实验室评审管理处,组织计量认证专家评审组于2001年11月23—25日,依据(JJG1021—90)《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定》及相关文件对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计量认证正式评审。评审组在听取我中心计量认证工作准备情况汇报的基础上,采用现场查阅报告、阅读文件资料、交谈、提问、现场观察等方式,审查了我中心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及检测工作情况。查阅了《质量管理手册》、组织机构和人员状况,检查了我中心的各项工作制度。共追踪抽查仪器设备档案12份,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各22份。同时抽查了4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计量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及《质量管理手册》、误差理论、法定计量单位等内容的理论考试,并采用现场实验的方式,对食用植物油中的酸价、过氧化值,标准水样中的六价铬、娃哈哈饮料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项目采用样品复测、样品比对及样品测试等方式进行现场操作考试。

考核后,部分项目有不足和欠缺,要求进一步做出整改。我中心积极的将不足和欠缺部分进行完善后,将整改材料交评审组验证。验证后,评审组认为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按照评审组意见整改后符合要求,所申请认证的食品卫生,食品工具、设备、包装材料,消毒灭菌,洗消剂等三大类71种产品卫生指标具备了按GB2711—1998、GB10134—1988、GB—4806.2—1994、GB—14934等110项国家、行业标准进行检测的能力,符合计量认证条件。2002年3月13日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中心取得了实验室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2003年颁布的《计量认证认可条例》中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结果和数据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必须经依法认定。这里的“经依法认定”,既包括了《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有关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进行计量认证考核合格这样一种资质认定,也包括了《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规定的对处理产品质量争议要以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设立和依法授权的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为准的对有关检验机构进行审查认可的这样一种资质认定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34条规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提出计量认证申请后,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指定所属的计量检定机构或者被授权的技术机构按照本细则第33条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由接受申请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发给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未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不得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工作。2005年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我中心实验室进行了监督评审,2008年10月9日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中心实验室又通过了三年复验,取得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参 考 文 献

第2篇:疾病预防方式范文

1 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鱼类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鱼类养殖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而近十多年来,制约鱼类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便是在养殖鱼类中爆发的各种疾病,且鱼类生活在水中,生病后人们不易察觉,诊断和治疗也非常困难,就会造成鱼类减产甚至鱼类养殖毁灭性的损失。目前,对于鱼发病的治疗,主要有内服药与外用药。内服药是通过鱼类自主吞服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对于病情较重的鱼来说,基本失去食欲,且由于病情较重,药物所能发挥的作用很低,仍旧会造成鱼类的死亡。体外用药一般采用全塘泼洒或浸洗的方式,对于面积较大的养殖区域,这种方法便不适用了。因而,从人类自身健康及养殖具体实际情况出发,鱼类疾病的预防工作更重于疾病的治疗,是养殖鱼类成败的关键。

2 鱼类养殖过程中疾病的综合防治

2.1 鱼场选址及建造时的注意事项

从饲养鱼生物学特性及习性上来看,良好的水域环境不仅有利于其成长,也对增强鱼体免疫力是有利的,因而鱼塘的面积、水深、底质及周围环境、排灌等都必须进行改造以利于鱼类生长,并使鱼类少生病或不生病,从而增加产量。鱼场应选在水源充足的地点。且水源要清洁、没有病原,并且不会受到自然或人为等因素的污染。若水源不适合,则要另寻水源或利用科技手段将水源中的有毒物质、病原等消除后进行使用。

为了避免水流把病原从一个池塘传递到另一个池塘,鱼池在建造时要设独立的进水口及排水口。同时,还要建造独立的蓄水池,水引入蓄水池后,要进行净化,净化消毒后的水再引到各个鱼池,防止病原随着水流进入到鱼池中,从而使鱼体致病。

2.2 养殖鱼类鱼塘本文由收集整理的消毒处理

2.2.1 彻底清塘

由于鱼类存活在水中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改变,池底往往滋生出一些病原菌及杂菌。因而成鱼收完后,要将池水排干,并除去池底的淤泥,利用阳光暴晒消毒,直至龟裂,这过程大约经历一周左右。与此同时,要对堤坝进行修整,除去堤坝等处生长的杂草,清除寄生虫、水生昆虫等产卵的场所,减少疾病发生几率。

2.2.2 药物清塘

可以用来清塘的药物有很多。其中价格较为低廉且清塘效果较好的常用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和茶饼。

生石灰清塘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干池清塘,一种为带水清塘。干池清塘时,放干池水(或留水6-9cm),以每亩使用生石灰为50-60kg为标准,根据池底污泥量而增减生石灰的使用量。清塘时,将生石灰溶入池底已挖好的小坑内,不待其冷却,迅速洒满全池。清塘7-8日后,即可注水放鱼。注水时要注意进行过滤,防止野杂鱼类及病虫害等随水入池。

带水清塘时,塘内留水1米深左右,每亩生石灰用量为130-150kg。将生石灰溶在木桶中,化浆后洒入全池。次日用铁链或钉耙搅动池底的淤泥,令生石灰的效力能够在纵深方向扩散,增加除害能力。与干塘清塘相比,这种方法不必重新注水,野杂鱼类及病虫害等不会随水入池,但这种方法使用生石灰的用量较大,成本较高。

漂白粉清塘。使用漂白粉清塘时,将漂白粉加水溶解后,操作人员戴上口罩及手套,于上风处用木瓢泼洒全池,并用木杆全池搅动,使漂白粉溶液在水中均匀分布。其用量为每亩水深1米时使用漂白粉13.5kg。4-5天后,药力消失,即可放鱼入池。这种方法使用药剂少,药力消失快,利于池塘周转,但不能增加池塘肥效。

茶饼清塘。将茶饼在木桶中水溶,全池泼洒。其用量为每亩平均水深1米的使用量为40-50kg。6-7天后,药力消失,可放鱼入池。这种清塘方式能够有效杀死野杂鱼类、河蚌、蛙卵等一部分水生昆虫,对寄生虫、细菌的作用不大,但能够增加鱼池的肥效。

2.3 防止池塘及底质的恶化

2.3.1 水质的维护

养鱼先养水。水环境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场所,水质的好坏对鱼类的生存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鱼类疾病的预防则要对水质进行维护。维护水质的方式为:使用200倍稀释的降氨调水王,以每亩水深1米使用1-1.5kg(稀释前)的使用量全池泼洒,保持水质嫩爽。每10-15天使用利生素、降硝净水王活化后全池泼洒以净化水质,保持水质的稳定,并提高池塘的生产力。定期泼洒淡生石灰水,并适当地添换新水。同时要合理地使用增氧剂,保持水体有足够的溶解氧。

2.3.2 底质的维护

底质与水质是浑然一体的,水质在恶化前往往是底质先恶化,因而底质的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底质的维护要做到:严格控制饵料的投喂量,令鱼类8分饱即可,减少有机物的投入;每10-15天用生物改底王以每亩2kg的使用量干撒。慎用消毒药及杀虫药防止藻类死亡而引起的底质恶化。

2.4 种苗的选择及放苗

2.4.1 设计合理的养殖密度

鱼池养殖密度如果设计部合理,就会造成养殖池内恶性的内源污染。各鱼场应根据自身的硬件设备及养殖技术水平来设计养殖密度。

2.4.2 选择品质优良的种苗

好的鱼苗生长快,均匀,发病几率要小,也是养殖成功的关键所在。并且鱼苗要选择同一来源的鱼苗,防止由于不同源鱼苗体态肥度、抗病能力等不同造成饲养管理困难,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

2.4.3 鱼体消毒

在放鱼种时,要对鱼体进行消毒。一般常用的方法为利用食盐水(3%-4%)、漂白粉(100ppm)、硫酸铜(8ppm)、高锰酸钾(200ppm)浸泡方式。此外还有挂篓消毒法及挂袋法对鱼体进行消毒。

2.5 加强养殖鱼类鱼场的日常管理

在鱼类的日常管理上,要细心操作,防止将鱼弄伤,从而感染疾病。对于在发病鱼池内使用过的工具,必须经过消毒后才能在健康的鱼池中使用,且在平时存放时应将工具分开放置,防止交叉感染。平时要经常注意池内鱼的状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第3篇:疾病预防方式范文

关键词:安全视角;养猪场;疫病预防;控制研究;

1 全面检疫与预防

1.1 引种严格检疫

按照正常的程序看,从国外或从外地购进种猪时一定要做好选择,特别要慎重,做到严格检疫,不能从多个猪场购进种绪。通过严格的检验检疫程序和相关的操作,才能正式引入猪种。很多养殖场对开始的操作环节不重视,一旦发生了相关的检验疾病隐患,再进行补救就显得十分被动。因此,从源头开始抓,是必要的,也是科学的。

1.2 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事实上,不仅仅要对猪群的一般健康状况全面检查,而且还需要创造安全与舒适的环境,促进猪的生长。比如,可以通过良好的管理,在一定环境下,促进猪的个体发育,减少应激反应等。同时,要尽量满足猪对营养的需求。比如,全价与平衡的优质饲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全面增强猪的免疫力与抵抗力,增强猪的发育,在生产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潜力。

1.3 有针对性地对猪的疾病进行药物预防

一般来说,按照季节性的发病规律和猪的相关特征,可以实施以下措施:比如,对猪痢疾用抗生素或在饲料内添加一定量的痢菌净;或者是在仔猪阶段以及天气变化或者猪舍变化,以及相关环境条件变化时,采用金霉素、土霉素和白地霉素进行综合防治。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乱用抗生素。事实上,很多养殖场缺乏科学的技术员,在一些疾病的防控方面对相关措施不熟悉甚至不知道,造成一些预防措施与现实不符,难以起到真正的预防与控制作用。因此,很多养殖场需要在这方面加大功夫,系统培养技术员的科学知识掌握能力与学习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其灵活运用能力。这是很必要的一个步骤。一般来说,通过针对性的疾病药物预防可以合理和全面地开展相关养殖管理,更加健康地呵护猪的生长。

1.4 制定正确、合理的免疫程序

控制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可用猪萎鼻二联苗,孕猪产前30天免疫,乳猪于1周龄和4周龄各免疫注射l次,公、母猪1年2次。其实,在很多方面还需要注意免疫程序的准确性与技术性。比如,防止猪瘟最好用猪瘟弱毒疫苗,猪病三联苗不如单苗,因免疫期较短。特别还需要注意的是,在猪的疾病预防方面,需要使用疫苗时要按疫苗说明执行。一般情况下,如果通过正确和合理的免疫程序,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很多常规性的疾病,给下一步的疾病控制带来很多的便利性与主动性。由此,我们可以针对性的看到相关预防免疫程序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2 规模化养猪场预防性用药方式

必须需要明确的是,在很多猪场尚未进行全面的预防用药方式的规则制定。在这样的管理下,很多猪场的疾病预防显得不规范不严谨,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规模化养猪场要有效地防治生猪寄生虫病的危害,对猪群的驱虫最好采取统一行动,其中预防性药物驱虫是防治规模化养猪场寄生虫病的主要技术措施。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在养殖场的预防性药物驱虫工作中,至少必须把握四点:一是养猪场驱虫必须要对全场所有猪群统一进行,通过全面系统的预防可以减少相关的互相传播,以防止驱虫猪群和未驱虫猪群间的寄生虫疾病的交互感染;二是空怀母猪、怀孕母猪、哺乳母猪和种公猪在统一药物驱虫后,在这方面要全面系统进行;应间隔3个月再驱虫一次;三是仔猪应在保育阶段后期或生长阶段各驱虫一次;四是对引进的种猪应在并群前10天给予驱虫一次。

3 规模化养猪场预防性用药的注意要点

在很多层面,需要关注规模化养殖的疾病预防措施的合理性与时效性。比如,应特别注意防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受潮霉变,在这方面,很多饲养员不是很重视,往往容易操作不谨慎,造成疾病的快速传播与发展,以及由于食品营养的不足降低了猪的免疫力。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饲料的安全性,以防霉变饲料招致有害毒素物质残留。

即便如此,也需要全面开展对相关养殖与繁育的合理规划与发展。比如,可以通过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制度,杜绝带病猪(包括带病种公猪)从外引入,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时刻树立全场参与意识、综合防治意识和群体防治意识,实施有效的全方位综合防治措施。在预防性用药过程中,养猪场既要考虑到猪种、年龄、个体的差异,又要兼顾到药物的用药剂量、疗程、给药途径对疗效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配合用药的配伍禁忌以及药物的残留和药物的耐药性等问题,如养猪场发生猪气喘病流行时,养猪场为了提高其药物疗效,不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配合用药的配伍禁忌,而在饲料中已添加有盐霉素的情况下,又使用防治生猪气喘病疗效较好的药物如泰乐菌素,其结果就有可能导致泰乐菌素的毒性增强,从而造成大批猪的死亡。

4 结语

综合以上可以看到,猪场的疫病防控需要全面有序的按照科学规律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秀敏.养猪场常用的猪病疫苗免疫和接种方法[J].北京农业,2005年04期.

[2] 黄勇.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的再思考[J].中国畜禽种业,2010年09期.

[3] 尹皑.猪病防控中的难点及应对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年09期.

[4] 单卫东.养猪场防疫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动物保健,2011年01期.

第4篇:疾病预防方式范文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经济以风电产业为龙头,各项综合经济实力快速增长的时期,也是我市卫生事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时期,为充分利用各种政策资源,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以防控重大传染病为主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方案的通知》要求,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手册》和市政府《市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及考核评估标准》相关内容,结合我市疾控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改善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市民健康素质为目的,以实施疾病预防控制等各项业务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注重规模发展与内涵建设并重,努力建立起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市疾病预防控制水平。

二、总目标

从我市实际出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为主线,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逐步建立一个适应我市经济发展水平、适应人民健康需求、以政府为主导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体系。到2015年,我市疾控各项业务工作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三、业务工作与主要指标

(一)基础指标

1、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科室设置进一步完善。按照卫生部《关于疾控机构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根据我市目前疾控工作实际情况,积极向政府部门申请扩编,至2015年,市、县两级能够在目前编制的基础上各增加编制15名,从而保证科室的设置能够按照卫生部疾控机构岗位设置要求在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综合管理七大类专业岗位上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工作职责进行合理的科室设置和布局。

2、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疾控体系网络。进一步延伸现有的县(市、区)疾控中心、乡(社区服务中心)、村(社区服务站)三级疾控体系,在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区在疾控工作中的职能作用,逐步形成以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网顶,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为中间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的三级疾病控制网络。建立起全市公共卫生信息网、疫情报告管理网、卫生监测信息网、计划免疫信息网。实现互连互通,资源共享,为全区医疗卫生单位和社会提供不同层面、不同功能的网络化卫生信息服务。

3、建立一支以高素质业务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人才队伍。中心各业务科配有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各业务科培养1名本中心学科带头人和1-2名青年业务骨干,争取全中心有2名以上业务骨干成为市学科带头人,逐步形成一支公共卫生知识扎实、知识面广、现场实践经验丰富又熟悉临床医学知识的疾病预防控制队伍,能够熟练应对未来多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业务指标

1、疾病预防与控制

(1)传染病预防控制

到2015年,传染病总发病率与“十一五”期间相比保持持平或下降,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2%,报告及时率≥95%,暴发疫情及散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0.8,传染病监测完成率达到100%,暴发疫情调查率100%,疫情报告督导覆盖率≥60%,网络直报覆盖率保持100%。(2)免疫规划

深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到2015年,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5%,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90%,规范接种单位覆盖率≥90%,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覆盖率及规范处置率达100%,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95%,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率≥95%,新生儿入网率≥98%,接种监测报告覆盖率100%,流动儿童接种率≥90%。

(3)鼠疫防治

“十二五”期间,鼠疫防治仍然是我市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全面开展鼠疫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到2015年鼠疫疫源县及疫源县毗邻乡镇的群众、外来务工人员、进出检疫卡人员鼠疫预防“三报三不”制度知晓率≥90%;市县两级鼠防专业人员在省级实验室培训率达100%,建成一支业务技术全面,现场处置能力强的鼠疫疫情处置队伍;所有医务人员掌握疑似鼠疫的诊断及报告程序,鼠防知识测试及格率达100%;扩大鼠疫动物疫源地监测面积,对距离居住区、工人作业区、水源等较近的动物疫点进行保护性灭源;继续落实鼠疫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完善《鼠疫应急预案》,做好疫情物资储备;做好鼠疫菌株管理工作,确保不发生鼠疫生物安全事故。

(4)艾滋病防治

至2015年,我市疾控机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覆盖率达100%;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合格率达100%;艾滋病高危人群预防服务措施覆盖率≥30%;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和病人被随访的比 例达10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获得关怀、支持和服务的比例达100%;艾滋病高危人群检测结果知晓率≥60%;艾滋病感染者/病人配偶或固定性伴的hiv抗体检测率达到40%。

(5)结核病防治

继续加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和治疗管理工作,确保新涂阳病人治愈率≥85%;逐步开展耐药肺结核病人监测、治疗和管理工作,降低结核病人发病率和死亡率;到2015年以县为单位,医疗机构肺结核病人报告率、病人转诊率、病人系统管理率超过95%,结防机构肺结核病人追踪到位率和病人家属筛查率超过85%;痰涂片镜检室间质量保证体系覆盖率达100%。

(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在“十二五”期间,市县两级疾控部门要逐步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防治与监测工作,并负责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报告工作,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和慢性病病人规范管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十二五”期间,市级建成一支专门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队伍,从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比例≥20%,定期举行以鼠疫等重大传染病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做到反应迅速、处置有效;进一步完善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预案体系完整率达100%;对应急物品及时进行检查、补充,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达100%;按月对当地传染病谱进行排序,制作疫情简报,为政府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报告及时率、现场调查处理率和及时率达100%。

3、职业病防治与农村饮水工程水质监测

在“十二五”期间,市疾控中心在原有取得2名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的基础上,计划至少培养1名以上人员取得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同时积极争取经费购置职业病诊断设备,取得“职业病诊断机构”资质,开展尘肺、职业中毒等职业病的诊断工作;各县(市、区)设置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开展接触粉尘作业、化学物作业、物理因素作业以及机动车驾驶等劳动者健康检查工作。对我市“十一五”期间已经完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水质卫生每年进行两次监测。

4、实验室检验

根据目前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情况,应尽快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工作人员的引进培养,至2015年,确保实验室检验人员占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20%,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验能力,保证常规检验工作有序开展,并不断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扩大检测项目范围。同时积极参加国家和省上组织的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验检测水平。

5、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每年对国际组织和国家确立的卫生宣传纪念日或重大、重点疾病预防控制期间开展的主要卫生宣传活动次数≥8次,至2015年,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75%。

6、技术培训与指导

至2015年,专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率达100%,对下级单位专业培训率达100%,继续医学教育合格率≥90%,专业人员下基层指导人均天数每年≥15天,专业人员指导覆盖率≥85%。

四、重点项目建设

1、市级疾控中心鼠疫实验室建设项目

计划于—20xx年在肃州区郊区建成占地面积8000m2(征地8000m2,建筑面积m2)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生物安全三级鼠疫实验室,承担市鼠疫等重大传染病病原学、血清学检验与培训任务,预计所需项目经费925万元。

2、职业病诊断项目

“十二五”期间市疾控中心要开展尘肺等职业病诊断工作,按照国家要求必须有高仟伏光机及相关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进口1000ma拍片透视数字光机、激光洗片机、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等,预计所需项目经费298万元。

3、市疾控中心检验室改造项目

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完成艾滋病、麻疹、病原细菌实验室共460㎡的改建工作,建成符合国家生物安全二级标准的实验室;将微生物实验室150㎡改建成洁净实验室;将理化实验室590㎡改建成洁净、恒温、恒湿实验室。以上改建面积共计1200㎡,预计所需项目经费360万元。

五、保证措施

1、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明确政府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承担的责任。重点要围绕疾控机构职能定位、人员配置标准、机构建设装备、绩效评估及考核标准等,加强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范化建设,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

2、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优化人员配置。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岗位准入以及内部考核制度,新招聘的疾病控制专业人员,必须具有预防医学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加大研究生学历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建立一个贮备高素质业务学科带头人的人才系统打下战略基础。强化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加强卫生应急人员培训,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等培训学习方式,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青年业务技术骨干。

3、以制度加强业务管理,以考核督促指标完成。将规划指标按年度进行分解并列入市卫生局《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中与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签订,同时由疾控中心分管领导与科室负责人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分管领导抓科室,科室抓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任务到人。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中心科主任业务工作会议,由科长汇报工作进度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每半年对责任书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第5篇:疾病预防方式范文

朝阳市朝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朝阳 122000

[摘要] 该文首先对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实现步骤进行分析,再总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的特点,最后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的措施进行探讨,为提高其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打下基础。

[

关键词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计量认证;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181-0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室需经计量认证后,才能获取合法检测的资质,而将质量管理体系当作大系统,对实验室的计量认证过程进行管理,从而达到计量认证的目的。通过“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可行的工作计划,起草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步骤,实现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同时实验室的计量认证还需通过领导的重视,做到全员参与和规范化的管理,同时配备相应的技术人才,更新老旧设备,促进各部门的相互协作等内容,实现质量的有效管理,提高疾控中心的综合竞争力和管理水平。该文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进行分析。

1 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

1.1概念

实验室质量认证指的是依据《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实现提高疾控中心的实验管理水平和技能水平,从而为客户服务的一种认证标准。同时还可按照《标准化法》《计量法》及《产品质量法》等法规,在质量检验机构的规范中增加审查认可和计量认证等方面的内容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是由众多的组织结构组成的,这些组织结构自身的职责、过程等即相互独立,有相互依存。质量管理体系包括4个层次,分别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其中质量手册指的是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的质量方针、最终目标等的详细概述,并对质量体系内的文件进行描述,具体阐述实验室内的质量方针,将各机构设置及其职能明确;程序文件则是完成所有质量活动的方式或者方法;作业指导书为实验室采取的标准检验方法[1]。对实验室建立、保持和承担的检测内的工作范围、类型和工作量等质量体系进行明确,并将质量管理体系当作大系统,以详细理解计量认证过程中的运作方法和管理内容等,从而实现计量认证这一目的。

1.2实现步骤

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的实现,主要分3步走,详情见图1。

1.2.1成立领导小组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第一步就是成立领导小组,小组内的主管或者组长主要由疾病控制中心的领导担任,成员由疾病控制中心的各部门技术人员及其部门领导组成,将管理环节落实到位,共同构成联系紧密的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成员网。

1.2.2制定工作计划依据领导小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制定出完善的工作计划,如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等,增强工作计划的可实施性和合理性。

1.2.3起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如金字塔,主要分为四层,最高层为制定出《质量手册》,将其当作体系管理中纲领文件;第二层为制定出《程序文件》,规范质量管理的管理者、内容、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等;第三层为制定出《作业指导书》,即对具体的实施作业项目进行详细指导;第四层为制定《记录》,采用表格、报告、签名等手段,对信息实时记录[2]。

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的特点

①全员参与性:实验室计量认证主要是由疾控中心的领导担任主要负责人,并组织中心的各部门人员积极参与,在设立疾控中心总目标的基础上,要求各部门也设立部门目标,从而将质量评审工作深入到疾控中心的每个环节中;②管理规范化:质量体系下计量认证让疾控中心的实验室计量认证的程序更为规范,使其业指导书更为合理,使每个环节的工作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将传统的强调检测报告审核的思想转变为“预防为主、加强环节把关”,并规范检测的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使检验报告更合理;③强调服务性:实验室的计量认证需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并重点强调其服务性,从而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力[3]。

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的措施

3.1提高管理者的认识

在实验室计量认证的最初,疾控中心的领导就需要认识到认证工作的重要性,可通过学习、实践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全中心管理者或者部门领导对实验室计量认证和质量管理的认识,同时提升管理者的思想水平和管理能力,以及熟练操作的流程。领导者在提高其认识后还需加强宣传力度,同时需合理安排和调配中心的工作人员,督促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计量认证的工作。

3.2强化计量认证人员的素质

计量认证工作的竞争核心就是人才,疾控中心需为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培训、能力提升及职位晋升空间,以减少技术人才流失的现象[4]。需尽快完成主要职工的配备,并给予配备人员相应的培训和教育机会,使其符合计量认证工作需求。人才引进可采取职称和考核两者结合的方式,确保能引入优质人才,并使其能在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工作技能培训,具体方法为:制定出完善的培训计划,按照计划逐步实施,从而提升全中心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其更符合疾控中心的人才需求。通过外出培训、学术交流、内部交流和讲座等培训方式,也可发动先进和榜样人物的带动作用,加强对中心内人员的培训工作[5]。

3.3增强各部门的相互协作能力

质量体系运行之初,疾控中心内各科室都需学习质量体系的管理内容,掌握具体的操作流程,并坚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态度,全力与其他科室实施沟通合作,在制定质量管理文件的过程中,需增强各科室共同参与度,在执行中需明确共性问题,协商个别问题,从而完善质量体系的运行流程。

3.4更新仪器设备及实验环境

随着检验项目的增多,人们对疾控中心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经计量认证后,再进入市场,成为疾控中心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质量管理中,仪器设备的陈旧、老化问题,导致检验数据的误差增大;部分仪器存在操作不便的现象,也需要更新。因此,疾控中心需采纳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对部分老旧设备、故障多发设备实施更新换代,新购买的仪器设备,需安排人员进修学习,使其熟练新仪器的安装、校准和操作,并安排人员定期对其进行保养和检修[6]。

更新实验室的方法,主要是扩大原有实验室的房屋面积和操作场地,完善实验室的环境,并建立较好的实验室环境。对实验室的设施,如工作人员的工作区域、照明和采暖条件及通风设施等实施维护,同时排除外周环境对实验室产生的干扰和不利影响,如微生物的菌种、电磁和灰尘干扰等,对于相领的实验室需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从而预防出现交叉污染。需为实验室的检验人员配备合格的防护用具,实验室内还需配备应急设备,以保护实验室内检验人员的安全[7]。

4 结语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实验管理的水平和技能技术,并尽量降低实验室的检验误差,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现阶段的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中需完善的内容有管理者对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的认识、工作人员的素质、检验仪器设备的更新等,疾控中心部门做好相应的调整后,就能提高其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

参考文献]

[1]何作凡,李汝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实验室的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3(2):398-399.

[2]孙淑滨,陈秀荣.浅谈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5):134.

[3]刘静.加强质量管理,促进实验室发展[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2,5(3):42-43.

[4]袁静.探讨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1):26.

[5]吴红燕.计量认证对实验室工作的促进[J].水利技术监督,2012(1):369.

[6]贺冰.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1,1(5):172-175.

第6篇:疾病预防方式范文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337-02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增多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这种类型的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突然,具有专业性强、波及范围广、危害性大等特点,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例如:2003年,我国发生的全国性的非典型性肺炎,给全国人民带来的危害之深、之大,令人至今难忘。

目前,我国人口最集中、流动性最大的地方莫过于学校,因此学校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易发地带。虽然,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普遍得到加强,但是由于学校环境的特殊性,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定要和当地的学校加强联系和合作,共同携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把危害控制到最低、最小的程度。

1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

一般来说学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大多数是因为食物、水源、空气和病毒传染等造成的。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重大的食物或饮水中毒事件。②学生群体性的传染疾病,比如:麻疹、水痘、痢疾以及呼吸道传染病等。③突然地特大疫情的重大传染病。例如: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与学校的环境和管理,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参与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首先探讨一下,学校方面存在的一些公共卫生问题。

2学校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学校的卫生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特点,很多非医学专业的学校,对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相当缺乏,对卫生问题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很多学校的卫生管理制度只是用来给上级领导部门检查时看的,平时的时候并不认真落实。因此,制度制定的是否合理、是够有效、是否存在缺陷都不得而知。

2.2学校餐厅存在卫生隐患。目前,除部分小学外,我国大多数中学、职业学校、高等学校都采用寄宿制,因此老师和学生的饮食问题就要在学校的餐厅解决。我国许多学校的餐厅采取对外承包的方式经营,对承包商的卫生管理不严格,很多硬件设施不达标;另外,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卫生意识浅薄,从而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齐鲁晚报曾报道:2012年5月25日,青岛市第二十六中学学生集体食物中毒,很多学生饭后出现呕吐、发热、腹疼、腹泻的症状。经查得知,是吃了学校前一天午餐所剩的大米饭导致的。青岛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学校责任人进行了严厉处罚。

2.3学校卫生资源配置不够。我国许多学校的卫生资源配置不够,导致传染病爆发时,防御能力太低,不足以控制疫情的发展,从而带来严重后果。还有的学校缺少专职医生或者医生学历低、经验不足、整体素质差等。这些都是学校疾病防御的缺陷,必须加以整改。

2.4学生普遍缺少卫生常识。由于学校卫生知识普及力度不够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等,使得学生缺少疾病防御意识和卫生意识,对突发卫生事件没有应对能力。很多学生都有不良的卫生习惯,叫嚣着“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结果疫情一来,最先倒下的就是他们,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都造成恶性影响。

除上述所指出的重点问题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卫生问题:水源管理不佳,易受污染;学校整体条件差,无力顾及卫生问题;教育部、卫生部等对疾病预防的监督力度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健全等等。

这一系列的问题,着实不能让人乐观。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接班人,因此,学校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责任和义务为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担起学校公共卫生建设与完善的重任。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在学校卫生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3.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发现突发事件的关键。一旦疫情发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往往能够最先发觉,专业医生能够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诊断经验、敏感性及时的发现并采取措施控制疾病的蔓延。

3.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技术指导的关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卫生问题后,能够利用专业优势为学校提供专门的指导,与学校相互配合,积极控制疾病的传播。学校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够最先发觉,这时候医疗技术就是对抗疾病的法宝。因此,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在学校内部设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随时警惕突发事件的发生,加强学校的事故应急能力。

3.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率先发现突发事件后,能够及时准确的进行处理或者向上级机关报告,为遏制事态的发展争取时间,在此时时间就是生命。当然,突发事件发生后,最先需要的就是医疗手段的救助,因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担当起这份责任,为患者提供及时的、专业的治疗。

所谓医者父母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两个单位应该联起手来,积极建设良好的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卫生硬件设施的配置、专业医务人员的培训以及加强对学生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校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突发事件的防御能力,提高应急反应能力,为学校、学生乃至社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4结语

经过一番探讨分析,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重要性。因此,教育部、卫生部已及相关的管理机构也要对此加以重视,为学校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徐彦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63

[2]盖洪彪.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和防范建设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10):155-156

[3]卓佳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防与控制[J].广西预防医学,2012,(3):71-72

第7篇:疾病预防方式范文

关键词:羊疾病;预防控制;防治措施

在养殖羊的过程中,羊经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染上一些疾病,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对于养殖户来说,必须在心理上积极接受这件事情,树立严格预防、积极治疗的意识。为了降低羊染上疾病的风险和概率,养殖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得学习相关的预防与医疗知识,并采取主动预防与控制的措施使疾病得到得到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提升养羊的效率,确保自己的经济效益。

一、羊疾病预防控制与积极防治的意义

羊疾病的预防控制与防治工作对于养殖户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于养殖户来说,养殖羊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动力。因此,山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养殖户面临的风险,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促进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对于社会来说,养殖户为我们的肉类市场源源不断的输送着大量优质的羊肉。只有羊疾病能够及时得到预防与治疗,羊肉质量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从而促进肉类市场的安全,保障最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对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常见的羊疾病类型

1.普通性羊疾病

与所有其他的牲畜一样,羊在养殖的过程中会因为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而生病,普通性羊疾病一般就类似于感冒、发烧等病症,不具有传染性,预防与治疗起来也比较容易。一般情况下,普通性羊疾病都是由于农户羊舍环境卫生管理不周或者饲养管理存在问题等引起的,其中对于抵抗力较差或营养不良的羊来说,就容易患上普通羊疾病。不过,只要进行及时的治疗或预防,并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

2.传染性羊疾病

傳染性羊疾病是指在羊的体内有一定的细菌和病菌存在,并且这些细菌和病菌不断地滋生与繁殖,使羊得以患病。与普通性的羊疾病不同,传染性疾病来势凶猛,传播速度很快,对于羊来说一旦患上传染性疾病,就必须进行专业的治疗与医治。否则,将会造成羊群的大量传染与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寄生虫疾病

对于养殖户来说,在养羊的过程中,寄生虫疾病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寄生虫疾病就是指一些像蠕虫或者原虫的寄生虫长期寄居在山羊体内和身上,它们会不断吸收山羊身上的营养物质进行繁衍,长此以往下去,山羊的器官会受到一定的损害,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抵抗力会越变越差,严重的话也会造成死亡。

三、羊疾病预防控制与防治的措施

1.预防控制措施

(1)加强羊舍卫生管理工作。大部分的羊染上疾病都与羊舍环境的卫生管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对于养殖户来说,预防羊疾病的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做好羊舍的卫生管理工作。在养殖的过程中,对于羊舍环境的变化保守密切的关注与重视,定期进行清洁与打扫,并进行专业的消毒,防治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其次,要做好羊舍的通风管理工作,保持羊舍环境的干燥,尤其需要注意如果羊舍中出现积水或其他液体,应当进行及时的清理。

(2)做好饲养管理与营养搭配。饲养管理工作对于羊群的健康成长极其重要,有很多的羊染上疾病都是由于饲料管理不当或者缺乏营养等因素,因此,对于养殖户来说,一定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工作,提升饲养管理的水平。一方面,对于养殖户来说,在饲养过程中要对养羊的饲料进行特别的关注,不仅要关注喂养的饲料的重量,更要关注饲料的质量。尤其要关注饲料是否产生霉变等问题,防治羊吃了劣质的饲料而染上疾病。另一方面,为了确保羊的营养健康,提升羊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我们必须饲养过程中的营养搭配,比如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钙物质等,提升羊的身体素质,降低生病的几率。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基本上,目前羊疾病的预防与防治过程中,我们还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整个养殖的过程中,养殖户都应当保持高度的警惕,积极做好预防与控制的工作,定期做好注射疫苗等预防措施。为了提升羊疾病的预防效果,养殖户也应当积极学习一些养羊的专业知识和疾病防疫技能,在遇到羊疾病的时候,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采取一些措施。

2.不同疾病的防治措施

对于不同的羊疾病来说,具有不同的治疗措施。一般像普通性的羊疾病,养殖人员只需要自己进行积极的治疗与饲养管理就可以治好。但是像传染性疾病等一些比较严重的病症,最好还是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与帮助。

四、结语

羊的养殖工作是一件十分复杂且辛苦的活动,对于农户来说,在养殖的过程中必须做好羊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做好积极的防治措施,提升养羊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水龙.羊疾病预防控制与防治措施探讨.兽医导刊, 2015 (12) :73-73. 

第8篇:疾病预防方式范文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人力配置调整 影响因素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1.经费问题

庄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16个职能科室,分别负责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工作。在运转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缺乏经费支持的问题,使一些正常的业务受到影响外,还会使从事疾病防制工作的人员在加班、下乡时无法得到及时的补贴,而使其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对待疾病防制问题缺乏应有的活力。

解决方式:政府应当提高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重视能力,加大资金投入,为疾病防制中心提供先进的技术与完善的设备,保证硬件设施齐全。同时,对工作者的待遇问题应当给予重视,及时发放工作补助,对于一些表现突出的人员还要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发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2.人员的专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

如今疾病预防工作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例如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微生物学以及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因此,需要的专业性人才也必须具备有多种学科知识。而庄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从2006年改制以来,因编制约束,到目前为止已经8年未进一人,而要通过自然减员达到编制人数还需10余年,人员断层已经体现。

解决方式:适当调整技术队伍的专业性。工作者需要适当的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未来的公共服务的要求。改变以往的用人理念,在录用一些具有预防医学以及卫生检验的专业人员之外,还必须要吸纳一些具有临床医学、化学分析、信息网络、法律等知识的专业性人才。在工作时要以工作的实际需求作为导向,从而让疾病防制人员的专业结构更为合理,能够真正适应我国疾病防控事业未来的发展需求。

3.内部管理机构不合理,人员能力偏低

疾病控制人员在引进上与录用上皆存在一定问题,对在职人员进行考核的制度并不健全。而且从总体上讲,庄河市疾病预防中心的人员只有25.29%人接受过全日制中等以上教育,甚至还有8.5%人员无职称,也在从事疾病预防工作,这样缺乏高层次、高水准人才势必会影响到疾病预防工作的整体效果。

解决方式:加强预防中心的微观管理,对公共卫生教育进行改革,并加快改革的速度,着重培养实用性人才。在现有的防控中心应当建立起一系列用人、育人的管理机制,例如:制定人员准入、淘汰规则、引入人才政策等。同时对现有的在职人员也要定期进行考核与培训,如果发现有不合规格的人员应及时进行淘汰,以此来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发展速度。

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进行人力配置时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现有的人员状况。主要是指我国各级疾病防治中心从事此类工作的人员的基本状况,主要包含疾病防治控制中心现有的编制数、各类人员的具体数量以及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涉及到的指标主要有:现有编制数、现有在职人员、现有管理与后勤人员、现有人员的学历结构等。

第二,在公共职能科室中,从事不应有政府负责承担的有偿服务工作的主要人力数。一般情况下,主要有两种比重进行表示,分别是:有偿服务比例:在疾病的主要职能所提供的专业服务中,有偿服务占据的比例;有偿服务中一些公共产品占据的比例:是指在有偿服务内容中,那些本应该由政府的公共财政承担的一些产品,占现有的有偿服务中所有产品的有效比例。

第三,强化公共卫生职能时,需要的人力。主要指的是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公共职能项目中,用以强化完善项目时需要的人力数量。

第四,保留公共职能时需要的人力数。主要指的是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公共项目中,用于直接保留项目需要的主要人力数量。

第五,在不同阶段时完成的程度。主要指的是依据公共卫生职能,在不同的阶段期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预防工作的程度。涉及的指标有:完善项目时的真实完成程度;保留项目中的完成程度;不同阶段需要强化项目的期望程度;不同阶段内,用以直接保留项目中的期望完成度。

第六,管理人员的比例:主要指的是各级疾病防治中新配备的工作人员的比例,包含各级单位领导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领导等。主要的指标在于现有管理者占据人力的比重以及建议管理者占据人力的比重。

第七,人力配置调整系数,主要指的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力配置基础值上,对人力配置产生影响的系数。涉及的指标有服务人口的数量、服务区内的人口密度、服务半径以及公路密度经济因素等。

参考文献

第9篇:疾病预防方式范文

1、严格检疫制度,从源头上预防猪病

广大养殖户饲养的猪主要从集市上购买,购买时要注意猪只的选择一是眼看。生病的猪呼吸比较急促;病猪的肤色要比正常猪红一些。二是手摸。生病的猪不爱动,且病猪的体温较正常的要。养殖户和猪场最好能自养公猪和母猪,自己繁殖仔猪,自己育肥,既可避免买猪时带进传染病,又可以利用杂交一代的杂种优势,提高猪的育肥效果,降低养猪成本。另外,检疫部门要加大检疫力度。对上市的猪仔进行检疫。对有病的猪仔,严禁上市。

2、搞好免疫注射和药物预防

每年春、秋2季要给猪注射疫苗和喂药,以预防猪瘟、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猪肺疫等疾病。无论打针和喂药。都要按照疫苗使用说明。首先,在打疫苗之前对要免疫的猪群进行必要的临床检查,并向畜主询问有关猪群的健康状况,对病猪或可疑病猪暂缓注射,仅对健康猪进行免疫。在注射疫苗时,对注射部位、注射器和针头等要彻底消毒。打针时,要把猪保定好,对准部位(耳后或臂部)注射足够的药量。注射后要揉擦一下针眼。避免药水外流。防疫员在注射疫(菌)苗时,若操作不认真’造成用量不足或过量,将达不到免疫效果。口服的预防药(菌苗),要放在较好的非碱性饲料里,单猪饲喂,保证其将药全部吃下去,不可多头猪一起混喂.以免影响防疫效果。

3、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以1-3日龄仔猪多见)、仔猪白痢(以10-30日龄仔猪多发)、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断奶前后体质健壮的仔猪)。仔猪黄痢的免疫是对怀孕母猪于产前40d肌肉注射2mL仔猪黄痢油剂苗:仔猪白痢的免疫是让怀孕母猪于产前40d口服遗传工程活菌苗,产前15d进行加强免疫:仔猪水肿病的免疫是对妊娠母猪注射病猪分离的致病菌株制备的灭活苗。应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清洁卫生和圈舍干燥。防寒保温。母猪产前30-45d注射大肠杆菌病预防苗,仔猪抓好7d补料和过好“三关”(乳关、初料关、断乳关)。发病仔猪的治疗要实行消炎抗菌、止泻、强心、补液等综合疗法,注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

4、猪肺疫

该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但以仔猪和架子猪发病率较高。以灰色水泥状下痢、呕吐、脱水为主。大猪很少死亡,10日龄以下仔猪死亡率达50%-100%。根据本病传播特点。防制首先应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可能降低抗病能力因素和致病诱因如圈舍拥挤、通风采光差、潮湿、受寒等。圈舍、环境定期消毒。新引进猪隔离观察1个月后健康。方可合群。进行预防接种,每年定期进行有计划免疫注射。仔猪断奶时肌肉注射猪肺疫弱毒苗。种猪于春秋两季注射猪瘟、猪肺疫二联苗。发生本病时。应将病猪隔离、封锁、严密消毒。同栏的猪。用血清或用疫苗紧急预防。对散发病猪应隔离治疗,消毒猪舍。治疗可采用青霉素80-240万单位/头肌注,同时用10%磺胺嘧啶10-20mL/头加注射用水5-10mL肌注,12h用1次。连用3d;45kg以上猪用氯霉素2500mg/头、链霉素3000mg/头、10%氨基比林20mid头肌注,6h用1次。连用2次。还可用庆大霉素1-2mg/kg体重、四环素7-15mg/kg体重肌注。每天2次。直到体温下降为止。

5、猪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