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观经济原理范文

微观经济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经济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观经济原理

第1篇:微观经济原理范文

关键词: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94

《微观经济学》是我国普通高校(包括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增强分析经济现象和提升理解市场经济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学习国际贸易原理、货币银行学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但是,由于微观经济学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利用了大量的图形和数学工具来分析问题,许多经济变量之间具有相当强的逻辑关系,这些内容的学习对于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都有很大的困难。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对很多问题的理解也浮于表面,很难深入理解相关的知识点等问题,使得微观经济学失去了本来的教学目的,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探讨该课程的有效教学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塑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该课程学校效果,对独立本科学院学生专业发展有着明显意义。

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主要特点

(1)理论抽象性强。微观经济学中包含有很多对经济活动以及消费心理本质现象的归纳,理论概念分布广泛,需要思考理解,常见的就有:供求平衡、消费者行为表现、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论及市场失灵等,即便是64个课时讲授也安排较为紧张,而独立本科院校往往分配48个课时,受时间限制,教师讲授启发学生理解消化的难度比较大。

(2)图表分析复杂繁多。微^经济学中几乎全部章节都存在图表分析,图形关联度和相似度高,如成本曲线就有十条多图形分析,习惯文字定性描述的低年级大学生对图表进行抽象演绎归纳往往欠缺方法论素养,无法合理有效进行分析。

(3)数学模型多。微观经济学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建模分析,需要归纳变量因果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采用数据加以验证,需要一定的量化理性思维和数学修养,在校园中感性思维较为明显数学逻辑思维不足的学生学习该课程存在较大困难。

2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问题

(1)课程设置不太符合独立本科学院学生整体学习层次。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学生整体高中学习水平较公立院校为弱,数学基础更为薄弱,独立本科学院经济学大纲往往是借鉴或者照搬公立院校的已有模板,课程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考核要点等方面与校本部区别不大、没有针对学生层次进行合理化差别变动,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大幅降低。

(2)缺乏针对独立学院层次的应用教学型教材。民办独立本科学院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等教育组织发展时间并不长,因此经济学教材选择上基本沿用母体公立院校教材,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该教材对学生的经济理论、分析思维培养都有着广泛认可的良好效果,但对于应用讲授型的三本院校的学生来说,教材内容理论深入、内容繁杂、逻辑严密,体系丰富反而成为学习的客观困难,同时个体学习能力差异也导致教师讲授时存在困扰,近年来针对高职、应用本科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开始增多,但是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国外教材适合理解但不适合理论基础欠缺的一般大学生。缺乏针对性的教材是一个明显问题。

(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独立本科学院学生普遍习惯“灌输记忆式”的学习来应对考试,短期难以掌握需要理解归纳演绎结合图表分析的微观经济学有效学习方式,已经固化为习惯的记忆背诵式学习习以为常;另一方面高等数学的学习难度使大多数学生难以掌握有效的量化分析技术,从而增大心里畏难感降低学习积极性;教师缺乏企业实际经验也导致难以联系实际趣味吸引性不足,难以有效调动学习热情。

(4)教师授课精力难以保证。在课酬相对较高的广东独立学院教师周授课时一般在20节左右,每学期普遍同时讲授三门课程,仅教学任务就比较繁重,加之目前普通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师为了职称评聘必然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甚至以挤占教学时间和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进行科研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对需要精心准备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很容易产生不利影响。

(5)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考核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即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期末考核比重较大导致学生习惯期末突击记忆复习,期末考试一般采取笔试的形式,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考试内容单一,许多题目都有标准答案,需要学生真正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的题目极少。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和应试心理,考试前死记硬背,没有真正地将课本知识联系到实际中。同时独立本科学院高学费导致学生容易出现花多钱应该容易拿到毕业证的交易投机心理,出现抄袭舞弊行为,同时教师为避免过于严格引发教学矛盾也存在平时分过于宽松导致学生平时上课缺乏认真投入,使分数不能有效反应学习效果。

3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建议

3.1优化课程设置

独立学院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来开设该课程,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在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学时等方面应有所侧重,细化课程设置层次,并与各自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吻合,设置适合学生层次、侧重理解应用的重点学习内容,适当设置更高层次的理论思考型作为补充,重点在于理解运用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

3.2编写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

自编教材可以以现在使用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为蓝本,精简一些对于三本院校学生而言难度较大的内容。例如,可以保留从供求入手,弹性的分析,效用论、生产论和成本论,市场结构理论和要素理论。而对于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等相关内容可以合并成一章,简要介绍,只要学生把握基本内容即可。每章结束后,添加一两个案例或相关的事件,引导学生用本章学过的内容来解决这些问题。每一章的内容中,大部分知识点应配有相应的简单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增加趣味启发性。

3.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精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认知活动的教学环境。独立学院学生虽然基础相对薄弱,但思维活跃程度整体良好。改变微观经济学传统授课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可以在讲解一个知识点之后,适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其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适当给予点评,多肯定学生讨论的结果,也要指出学生答案的不足并及时予以纠正。再次,老师应多引入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经济学理论。教师要及时更新教案,列举的案例要与时俱进,数据要跟得上经济的发展,让学生接受最新的资讯,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小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巩固知识,改变学生认为该课程枯燥、乏味的观念,克服学生厌学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乐趣,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3.4提升教学地位重要性

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明确教学和科研的各自作用和地位,要让教师明确教学不合格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失败,将教学作为办学的质量生命线,微观经济学这样的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作为教学督察的重点内容,促进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倡导以教学为中心、科研服务于教学的理念,并在工作绩效上予以体现,学校在安排教学任务的时候,也应该尽量把每位老师每学期讲授的课程数目限制在一至两门,使教师能够合理分配教学和科研实践精力,并且有充分时间来进行授课准备。

3.5S富课程考核方式

针对微观经济学这门学科特点,可以采取多种考核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最终得到的分数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及期末成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上课的态度给予一定的平时分,期末考试的内容应加大材料分析的比重,全面考察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尽量将考试内容设计为考查学生如何灵活运用知识点,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回答问题。通过将这三个部分的考核情况相结合,给出一个最终成绩,提升学生经济学的认知、理解、分析和推断综合学科素养。

4结论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本科独立学院的经济学授课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本文针对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特点,描述了微观经济学课程特征,归纳了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存在课程设置不太匹配、教材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教师教学精力难以保证以及考核方式单一的五个常见问题,然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2.

[2]王锁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2008,(4):117118.

[3]曾贵.教学型高校教师过度科研的动因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6):35.

[4]孙亚军.关于改进民办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13,(10):151153.

第2篇:微观经济原理范文

1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管理的制度层面,尚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统一标准的量化考评,无法调动全院人员积极性。同时部分医院的管理手段落后,少数医院甚至不会利用信息系统来采集、整理、分析医院卫生经济信息,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整体水平不高,影响了医院管理的运行效率。

2医疗体制存弊端

目前,由于公费医疗和医保定点医疗大多由政府和有关单位指定具体医院承担,而不由患者选择,这不但给患者就医带来不便,而且对不在此列的其他医院而言,即使具备优质服务、先进设备、合理收费、高端技术等资源,却因为患者来源受到制约,使得优势难以充分发挥,极大地影响了医院的收入和竞争优势。

二、强化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措施

1强化管理意识

增强卫生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但是我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需要,更是医院进行经济核算的需要。只有通过知识培训,短期学习和掌握技能,培养和造就既懂医疗规律,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深化管理理念和增强管理意识,避免工作中出现各种意识不清的漏洞,才能充分发挥卫生经济管理部门调配、评价、参谋等积极作用。

2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管理意识

医院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十分有限,只有通过加强内部经济管理才能够做到减少浪费和降低医院运行成本。首先,按照合理规划医院不断扩充的病床,做到计划和使用相匹配,机动和目标相呼应,就会解决严重的空床现象。其次,认真研究各部门的人才配备、经费需求和设备要求,真正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同时确保满足患者的合理医疗需求。最后,通过全成本核算反映医院真实的经营成果,增强全院职工的资源忧患意识和成本意识,只有人人参与,从管理部门到普通职工都能厉行节约,才能降低医院水电气等能源和医用材料的消耗,进而控制住院医疗成本,达到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目的。

3完善管理制度

医院应该建立公平合理的奖励机制,根据各部门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合理分配奖金。现今,多数医院均以科室奖金与经济收入直接挂钩。效益好则奖金高,效益差则奖金低,有时差别非常显著。从表面上看似乎合情合理,实际仍存弊端。原因如下:其一,医院各科室之间的工作均相互联系和配合,甚至是不可分割;其二,科室经济效益高不等同于工作量大,工作质量好,科室经济效益低也不完全是人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因此,在奖金分配上不能完全以患者多少和创收多少论长短,更要进行必要的综合考查,包括对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等重要指标项目进行量化的全面考查。在把握平等分配和适当拉开等原则的基础上,以综合结果来作为奖金发放的基本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会使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同时要重视数字化信息手段在卫生经济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卫生经济管理信息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卫生经济流程的干扰,也减少了人工劳动可能出现的差错和漏洞,从根本上解决医疗欠费和乱收费的现象。而且无论是从经济数据的采集还是统计分析的评价,其准确性都有明显的上升,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效率。

4拓新发展模式

面对公费医疗和定点医疗医院对患者资源的分流,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也面临着一系列改革。即不断把握医疗服务行业的各种信息和发展动向,与时俱进地对各种管理手段不断地进行修改、调整、论证和规范。例如,明确自身所处医疗行业中的情况和地位,突出自身特色和把握自身优势,打造品牌形象以提高自身的社会知名度,积极投入到地方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定点医疗的激烈竞争中去。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收费透明度,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良好口碑,形成医疗市场崭新的良好局面,对医院经济管理起到更有力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第3篇:微观经济原理范文

(一)医院的资产和物资的信息化管理不完善

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是对医院信息的有效性整合,对于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院的工作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信息技术在当前医院的应用时间比较短,相关的问题并不十分健全。信息技术在医院资产和物资管理中应用并不十分熟练,经常出现资产和物资不匹配的现象,这直接影响医院财务核算工作以及其他工作的正常进行。由于信息技术在医院的应用中并不十分完善,医院的信息统计中存在众多的问题,信息不能有效地进行协调成为医院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这导致信息技术在医院的应用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中存在问题

信息技术在医院的应用对于改善当前医院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医院工作的逐渐增加,信息技术在医院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突出,一方面是由于医院信息技术的应用时间比较短,相关的工作并不十分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并不十分完善,这对于今后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医院的信息系统在应用中的维护工作不到位,由于医院信息系统本身的不完善,再加上在医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增加,导致医院的信息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增加。信息技术在医院的应用中由于应用时间补偿,各项工作不完善,导致信息技术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

(三)医院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有待于提高

医院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逐渐完善,虽然工作人员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但是对于医院的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水平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工作人员缺少一定的系统维护和优化知识,导致信息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增加,医院的信息技术系统的作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信息技术在医院的应用中逐渐得到推广,对于医院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医院工作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在医院的应用中时间比较短,一些相关的建设并不十分完善,医院各项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衔接,导致医院的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今后的医院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医院的信息系统,促进医院工作的完善和改革。

(一)完善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医院的改革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在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应用中还存在众多的问题,这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一方面医院需要进一步规划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医院的信息进行有效地整合,为卫生经济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医院的信息技术应用中还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和应用标准,这对于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中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中需要对医院的资产进行统一的核算,对医院的资产进行有效地控制,全绩效考评,这对于今后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医院各项工作的协调

信息技术对于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医院的信息系统实行时间比较短,医院的各项工作并不十分协调,在经济管理中经常出现数据不统一的现象,这对于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信息技术在医院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对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工作进行统一的规划,制定相对完善的协调制度,促进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另外在医院的管理中还需要建立比较合理的经济管理运行机制,在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中可以由专门的账户进行收付工作,由专门的系统负责运行工作,提高卫生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医院信息不共享的问题出现。在信息技术的统一管理平台中健全医院的财务管理体制,强化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促进医院财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同时加强对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了解还可以更加全面有效地评价医院经济运行状况,及时解决医院发展中存在的经济管理问题。

(三)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素质

信息技术在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应用中需要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随着医院工作量逐渐增加,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应对医院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这一平台进行卫生经济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医院的工作人员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尽快适应信息技术在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加强各项工作之间的协调,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结束语

第4篇:微观经济原理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探讨;发展

一、前言

新经济时代是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较之前的经济模式相比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经济开始朝着知识化、网络化以及创新化和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当代企业创造利润与业绩的重要动力源泉,也是国家与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其发展形势被社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开始意识到经济状况对其的重要影响,新经济时代下人们开始寻求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利用

1.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应给予人力资源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与此同时,企业发展的关键还有创新力的作用,而提供创新力的主体则是创新型人才。所以企业必须将其视为发展的核心,加强对创新劳动力培养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并且多组织和鼓励企业员工参与社会创新性经济活动,只有如此才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从而为企业研发出更具时代特征的新型产品,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仍有多数企业还没有重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在新经济时代下,完全可以依靠购买知识型无形资产来满足产品创新的需求。而在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中,这种做法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但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失去了其本质意义,变成了一个产品的生产车间而不是独立的企业。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尤其要将具备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作为新经济时代下的第一生产资源。

2.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能够为企业不断带来巨大的经济利润。但是,许多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这主要是这些企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措施建立不完全,尤其是在激励机制方面。所以,为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获得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企业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该机制的有效建立能够在企业中发挥出一种杠杆效应,企业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动力,而员工在获得能力提升的同时又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好的激励机制的建立是离不开相应的管理方式作为支持的,所以企业还要在制定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作为指导。有效的保留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的优势,在结合时代经济发展特点与自身发展情况,创新管理模式,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组织定期培训来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获得人才的方式方法有许多种,可以直接从劳动市场招聘需要的人力资源,也可以通过组织培训教育的方式从内部培育人力资源。但是,若是从劳动市场中获取的优秀人力资源,则需要一定时间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磨合才能发挥效用。因此,企业要采用劳动市场招聘与企业内部员工教育培训结合的办法,获取需要的人力资源。一方面,承担社会责任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从人才市场招聘人才。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与员工发展特征,积极组织员工进行新时期的经济发展知识教育培训,以为企业创造不竭动力。

三、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在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获得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应的问题与挑战,所以要及时对自身的管理理念与模式进行不断挑战,以满足新时期的经济发展需求。与此同时,企业还应不断发展创新,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科学技术,从而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

1.重视全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在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经营环境变得更加不可预测,为企业开展全球化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带来了更加巨大的考验。全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必然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但同时实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能够为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带来更加坚实的基础。

首先,为适应全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形式,企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企业在从事经营生产的过程中,要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高度去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与决策,从而有效的依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员工发展需求等方面制定出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企业树立全球化经济经营观念,可以在未来发展中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配置,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次,为适应新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要在内部建立各部门之间的信任。通过各种手段与方式加强企业各部门员工之间的信任,可以有效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协作,从而形成一股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企业还要与合作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这是企业在开展管理实践的过程中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新经济时代下,发展出了众多有别于传统经济模式下的新经济现象,对企业的经营生产过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做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具备及时转变经营管理观念的能力,有效的转变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再次,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还要注重培养企业内部的协作与团队精神。团队协作无论是在传统经济时代还是新经济时代下,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完成经济任务所必须的。因此,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过程中,要在已有的激励机制的基础上,鼓励员工之间进行合作,从而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一个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若是能够在加强员工之间沟通协作技能上的精力与资金投入,则会更加有利于企业企业的协作关系的发展。

最后,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还要重视培养全球性的管理者与工作者。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提升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实力,企业应以多种手段和方式获取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上还要维持柔性方面,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重新思考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以及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首先,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因此作为企业管理者除了要具备运用好这些资源促进企业发展之外,还要具备使这些人力资源增值的能力。人力资源较其他资源有很大的不同,人力资源的主体人是可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够通过自身的协调能力与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做出最佳的判断。所以,新经济时代下,企业经营管理者要重新对人力资源管理做出定位,依据经济发展趋势与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协调好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要依据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判断,并寻求适当的解决办法。

其次,新经济时代下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管理过程中企业要体现出”以人文本”的管理形式。人类在社会中从事的任何的社会活动,都是以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基础的。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离不开人的作用,只有强大丰富的人力资源作用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为提升自身竞争与发展实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基于员工的发展需求,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培训计划,从而在提升员工能力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实力的提升。因此,管理者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就要基于”以人文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出发,考虑如何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生产等环节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再次,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经营理念,如何将这一理念贯穿落实至企业发展的始终,是经营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不同的经济时代背景之下,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程度与重视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所发挥的作用与效果也有所差异。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除了是一种经营管理理念之外,更像是一场经济上的革命,为企业的发展道路上提出了更为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更为严峻的生存挑战。因此,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能因为畏惧新经济形式下所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挑战,而试图在完全掌握这一理念之后在运用。而是应通过将其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探索和改进适应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

最后,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企业的经营生产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及时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将其上升至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地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因此,企业要依据新时代经济发展形势,结合自身具体经营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在掌握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基础上,勇于将其应用到企业发展中来,不断通过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大胆的尝试,从而创造出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祁光华.新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0,06:54-57.

[2]冯连贵,王振维,宋炳宁.浅议柔性管理及其对促进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3,03:25-27.

[3]田刚.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及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启示[J].职业时空,2006,10:19-20.

[4]姚庆国,江海波.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与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01,06:18-21.

[5]陈健,唐超,孙爱国.创新发展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06:130+132.

[6]荣小红.对水电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一些思考[J].广东水利水电,2010,08:82-83.

[7]张春鹤.论新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及应对战略[J].经营管理者,2010,22:112.

第5篇:微观经济原理范文

关键词:景观;应用型人才;改革;综合素质

现代园林发展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在古典造园、风景造园的基础上,经过科学革命方式建立起来的新学科。风景园林学是以强调建设和谐的人居户外空间环境为基础,把工程技术与艺术表现融为一体,并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植物学、艺术美学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地丰富科学艺术手段,为人类建立了一种适合生存并促进自身发展的室外生活环境。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环境危机是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经济稳定增长和快速城市化仍将持续很长时间。物质主义和过度消费开始引起有识之士的关切和思考,对大自然和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初露端倪,因此风景园林应运而生。由于风景园林学科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使命,以保护和营造高品质的空间景观环境为基本任务,因此它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风景园林学科的时代背景、发展前景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社会发展、人类科技文化的进步,使得风景园林专业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风景园林的任务是丰富多变的,这就需要大量的知识面宽、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正是基于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为目的,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开设了景观设计原理这门课程,通过优秀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该课程主要介绍有关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发展演变、景观资源的类型及评价方法及城市与区域的景观与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法。景观设计原理课程是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对景观设计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了与景观设计有关的理论知识、景观设计的原则,熟悉景观的构成要素、景观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因此,从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实践教学、教学资源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分模块的改革创新,创造了一体式学生理论实践创新思维模式。

1景观设计原理课程概述与目前存在问题

由于风景园林专业的特殊性,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景观概述、发展历程、影响因素、空间设计、景观构成的环境要素、设计程序与方法、设计表达、各种类型景观设计。此外,还有景观设计原理对风景园林专业的指导意义。景观概述:景观设计的基本认识(景观的概念、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专业与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设计师)。发展历程:古典园林的传承、现代景观的产生。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功能因素:(功能属性、功能构成、功能、布局)空间因素、人文因素、生态因素、技术因素。景观环境与行为心理(人对环境的需求、环境感知与环境认知、个人空间与感觉尺度、私密性与领域性、环境行为规律)。空间设计:空间设计基础(空间概念、讲解点线面体以及空间)、空间处理手法(空间构成、空间类型、空间操作、空间界定、空间与功能)、空间要素与设计原则。景观构成的环境要素:地形、道路与场地、植物、水体与山石、景观设施与小品、照明设计、景观建筑单体设计。设计程序与方法:讲解一般景观设计的程序与主要内容以及各阶段的注意事项。设计表达:景观制图、景观透视。各种类型景观设计:城市公园、广场、居住区、庭院、滨水、道路景观设计。讲解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存在问题:第一,课程内容空洞,理论缺乏实际指导和借鉴作用;第二,课程内容浅显,未能满足培养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性人才的培养需求;第三,整个课程为48个学时,基本以理论课为主,未安排相应的实践课学时,未能很好达到锻炼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的效果。

2课程改革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

2.1课程内容与实践、实际项目相联系

将课程与招标网的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通过理论知识点赋予相应的设计项目无缝衔接,配合指导老师进行指导。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风景园林学科相关设计竞赛,以团队进行考察的形式,从中培养设计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2.2多维度、多地点进行设计考察

从理论课堂与室外课程进行呼应,通过案例图片和现场实际参观考察进行,把景观设计涉及的方方面面的设计类别进行阐述,对一些设计热点,如生态停车场设计、海面城市、雨水花园、美丽乡村等相关案例进行重点剖析。

2.3网络平台资源的利用与整理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浏览相关专业网站,搜集相应素材。国内比较有名的,如生生景观、秋凌景观设计、国际新景观、筑龙园林景观、园景人、田园志、微设计、景观派等。借助这些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实践案例以及理论思想,并且提供相关设计素材丰富设计作业的层次感。

2.4师生互动

平时课程作业让师生充分互动,进行思考,课堂上由一组学生讲解他们所欣赏的景观设计案例,内容包含案例的概括、案例优缺点、由此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2.5专项作业训练

快速设计与草图表现能力是风景园林设计行业所必备的一项技能,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设计训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专题进行快题设计方案构思。例如,选择永川兴龙湖公园、观音山公园、渝西广场等地方进行景观改造设计。

3结语

第6篇:微观经济原理范文

[关键词] 精神疾病;自杀;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151-02

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防范精神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自杀行为,是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我们对我科5年来有过自杀行为的患者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同大家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自2002年3月~2007年3月精神科封闭病房住院自杀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方式、工具、加工及相关护理记录及病历记录,依据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分类,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在5年间有自杀患者17例(其中多次出现自杀行为6例),自杀结果:死亡2例,未遂15例。一般情况:男6例,女11例;已婚7例,未婚10例;高中文化3例,初中文化4例,小学及文盲9例,不详1例;工人8例,农民及无业7例,干部1例,退休1例。自杀患者所患疾病情况:精神分裂症10例,抑郁症4例,躁狂症1例,急性心因性反应1例,人格障碍1例。自杀原因:幻觉妄想所致3例,自责自罪4例,行为轻率冲动1例,药物反应出现焦虑、坐立不安寻求解脱1例,恢复期面对社会压力大所致4例,急性心因性反应对生活绝望1例,希望引起工作人员重视2例,原因不明1例。自杀方式:自缢7例,割脉5例,触电1例,撞墙1例,翻窗2例,绝食1例。自杀时间:以周末、节假日、中夜班、交接班、工作人员较少时及其他病人入睡后为主,多为早上4∶00~6∶00时,中午12∶00~14∶00时,晚上6∶00~8∶00时。自杀地点以厕所、病房、洗漱间为多见。

3 护理

3.1急性期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在幻觉、妄想及紊乱行为等的影响下,往往会出现自杀行为,对于这一类病人我们通过详细了解其病史,会发现自杀倾向,而抑郁症有自杀倾向者,通过对其耐心劝导、询问,大部分会流露出自杀迹象。因此,平时了解自杀行为的特征,对其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估,加强责任心,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不离视线,使其无自杀机会,在护理工作中十分重要。对患者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将自杀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此时加强心理护理[1],了解其自杀行为的根源,进行干预、劝导、解释、安慰,大部分患者可获得良好效果。对于在紊乱行为的影响下出现自杀行为者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进行必要的保护性约束也是十分重要的。

3.2康复期护理

康复期患者出现自杀的危险因素更多,更加隐蔽,并且工作人员也容易放松警惕性。在这一时期患者往往病情日趋稳定,对自己的病情开始有所了解,下一步将面对一系列现实问题,心理负担明显加大,有可能再次出现消极自杀行为。这时要更加注意护理观察及处理。首先,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发现有自杀企图的患者并诱导其谈出自杀的意图和自杀计划。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患者感到有人关心他、理解他,同时也为预防自杀提供了线索[2]。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感到其一样受人重视,使其看到生活的意义、增强自信,减少对他人、对客观条件的依赖,改变其错误的认知,改善其应付环境刺激的能力,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其次,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行为大部分发生在探视过后,工作人员相对较少的中夜班及护理人员交接班期间。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患者在探视过程中可能无意听到有关自杀成功的事例,以及亲戚朋友流露出对精神疾病的无奈使患者产生自杀企图;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长时间未被探视使其思念亲人及强烈要求出院无望而加重心理负担有关。而对于冲动性自杀的患者则随时随地均有可能再次发生自杀行为。针对这些方面,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告知患者家属探视时的有关注意事项,避免让患者获得近期自杀成功的事例[1],当然护理人员也不例外;合理安排班次,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护士上班,加强对病人的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有收集废物如纸屑、烟盒等习惯的病人尤其要注意是否收集有潜在危险性的物品;加强对病房的巡视,对一些隐蔽的地方要多加留意;对盖着头睡眠或在床上有异常举动,一向不合作突然变得非常合作及伴睡的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与其深入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进行必要的安抚,甚至可酌情通知家属来院陪护,渡过暂时的心理危机。

4 讨论

自杀是人类死亡的原因之一,它既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自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杀的临床研究发现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3]。一旦发生自杀行为,不仅危及病人的生命,给患者家属带来很大的痛苦,也给我们临床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对自杀特别是对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行为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完善的护理措施,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金荣,章连明. 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08,5(4):114.

[2]徐东,许冬梅. 21例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行为分析及护理[J]. 四川精神卫生,1999,12(2):136-137.

第7篇:微观经济原理范文

20__年以来,医院党委认真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锐意改革,紧抓卫生经济管理改革工作不放松。通过周会、讲评和请专家授课进行经常性教育,使全体员工提高了对新时期军队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改革的认识。

1.1认清了落实总部文件精神是加强军队医院建设,实现保障有力的重要举措医院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就必须走质量建院之路,向管理要效益。按照财务归口管理的要求,建立医院“三个一”经济管理新模式,将从根本上解决过去多口管理、资金分散、底数不清、存有漏洞的问题,对增强医院经济宏观调控能力,控制经费收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将起到重要作用。

1.2认清了推行全成本核算是对医院适应市场经济提出的新要求军队医院要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改变过去不完全成本核算的方法,采用先进、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全面进行成本核算。通过全成本核算管理,把帐目算清、成本算实、收益算准;解决科室之间盲目争设备、争空间、争人力的问题,实现卫生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增强大家的创收意识、成本意识、效益观念。

1.3认清了物资集中采购与供应是解决重钱轻物、防止实物资产浪费和流失的有力手段由于编制体制和历史原因,医院的物资采、供、管都是分散管理,分散采购,分散供应,造成物资质量、价格和供应难以保障。另外,有资料显示:国际上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通常可节约采购费用10左右,我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节约率达13。据统计我院每年采购物资的总金额在1亿元左右,为此,成立经济物资专门管理机构,实行经费集中管理、物资集中采购势在必行。

2健全组织,明确职能,以合理的机构加强对新时期军队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领导

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为全面落实总部《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通过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结合医院实际,健全了组织机构,明确了责任。

2.1成立医院经济管理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监督医院对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军队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协助院党委审议年度经济预决算方案与经费收支计划;研究和培育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指导全员努力开拓市场,解决医院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检查经费收支计划及预、决算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院科两级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医院院科两级分配,研究审议院级劳务提成分配及奖惩中的有关问题。

2.2成立经济管理办公室经济管理办公室(简称经管办)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直属院首长领导。按照军队医院经济管理“三个一”模式的要求,下设财务科、核算科和物资采购供应科。其主要职能是:在院长、政委直接领导下,参加编制医院经费预算和决算,并督促实施;负责全院财务的监督检查;研究制定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办法,负责医疗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与评估工作;参加医院经营战略的制定;监督检查全院医疗收费标准执行情况;负责医疗器械、药品、卫生材料等在内的医疗物资的采购供应。

2.3成立科室经济管理小组科室经济管理小组组长由科领导担任,小组设经济管理秘书一名,承办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关事宜。其职责是:在科主任领导下工作,积极组织科内各项经济活动分析;搞好为部队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实施有效 的成本控制;督促医务人员加强收费、记账与欠费等管理,减少和杜绝错收、漏收,欠费、逃费等现象发生;组织好内部二次分配活动。

3建章立制,理顺流程,以严格的制度规范新时期军队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行为

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规范了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工作范围、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各类人员职责,使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更加具体和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1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1)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结合医院实际,修改完善了《医院财务管理规定》。在经费审批上严格执行院党委“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权限和范围;在经费使用上严格执行预算方案,确保年度经费收支平衡。(2)强化了预算管理定期分析汇报制度。根据年初预算的科目设置,每月有预算执行情况统计表,每季和半年及年终有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和财务管理情况分析报告,及时给院首长和部领导反馈经费收支信息,以确保各项开支合理,收支平衡。(3)坚持了审计监督制度。财务科每半年对全院有经费往来的单位和部门进行一次业务审计,督促大家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和军队的财务规章制度。通过检查讲评,保证了财务制度和会计法规在全院财务工作中的贯彻落实,推进了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3.2成本核算工作进一步深化(1)规范了院、科两级成本核算原则。院、科两级核算采用医院“军字一号工程”数据,保证核算方法的科学性,核算程序的一致性,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依据《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的要求,医院从医疗收费、记帐到核算,采取“权责发生制”的原则。(2)建立了收支信息渠道。采用医院“军字一号工程”接口提取数据,为了保证医疗成本核算准确、及时,医院规范了全院各成本摊点的统计报表,明确了成本核算报表及上报时限,并要求将核算结果和收费情况及时向科室反馈。通过建立医疗成本核算双向信息渠道,使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的工作做到了信息反馈通畅、及时、准确、有效。(3)出台了《医院科级医疗成本核算管理办法》,理顺了成本核算工作流程。医疗收入生成单位要做到日清月结、本期核算;医疗成本生成单位,将直接成本逐日统计,间接成本月底摊销;核算部门依其上报数据进行审核、统计、汇总、核算等工作程序,并将核算结果利用网络于每月10日以前发至院领导、相关部门和科室的电子邮箱内。因此,确保了成本核算工作流程的正常运行,提高了核算工作质量。

3.3物资集中采购与供应工作进一步强化(1)制定了各类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办法。依据《物资采购供应管理细则》,医院先后制定了《医院通用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办法》、《医院医用卫生材料采购供应管理办法》、《医院医疗设备采购供应管理办法》、《医院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办法》等文件,全面地规范了物资采购与供应行为。(2)建立健全了物资管理制度。医院的物资实现了统一筹划、统一采供、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管理模式。强化了物资微机管理,严格审查、验收,完善了出入库登记及挂账;定期盘点清查,做到了账账、账物、账卡相符,防止盲目采购造成积压,增大成本支出。

4明确思路,求真务实,以严谨的方案确保对新时期军队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实践

4.1清产核资,清理帐户,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我们先后对全院及各科室固定资产进行了再清查,共查实各种仪器设备3883台(件),价值1.8亿元,报废43台(件),价值282万元,核对医院和科室仪器登记卡片3924张,建立完善了实物会计制度,保证账物、账账相符,建立了医院仪器总帐,科室明细台账;查实医疗用房8.78万平方米;营具4000件,价值350万元。按《军队医院会计核算办法》规定,重新计算了全院及科室固定资产总额及折旧额。为使资金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按总部要求预算帐户和预算外帐户合并,撤消了其它6个帐号,只保留医院财务一个帐号,医院所有经费全部从此帐户上反映,实现了资金的集中管理。

4.2规范流程,堵塞漏洞,物资管理成效显著医院的物资管理与改革工作,是将全院所有需要从市场采购的物资集中由一个部门负责采购。(1)规范物资流通程序。物资管理改革的中心思想是做到管理规范、方便服务、降低成本、堵塞漏洞,根据需要我们制定了合理的、可操作的物资管理、物资采购、物资入(出)库等流程。使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核算、监督各个环节有章可循,真正做到物资管理趋于秩序化、规范化。(2)建立物资管理监控系统。成立了由院纪委牵头的医院物资采购监督小组,同时加强了药事委员会、器械委员会等组织对相关物资采购的监管作用,使物资统供统管工作健康有序,环环有监督。(3)总结出了“一五五”物资管理模式。通过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供应、统一支付,既保证了物资供应,又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金。据统计:20__年物资采购额近1亿元,节省金额1千余万元,综合节省率达12.6。

4.3严格物价,收费公示,虚心接受群众监督(1)认真落实地方政府物价标准和医疗收费公示制度。我们分别在门诊和住院大厅设置了医疗项目收费标准触摸屏,价目公开,接受监督;住院患者的各项收费有医嘱或处置描述,各类医技检查有检查结果,并落实住院费用一日清单的制度,使患者明白消费,安心治疗。(2)出台了5内部服务价格标准6,共13大类603项。对医院内部服务实行了量化管理。(3)严格物价监督工作。医院设有专职物价员,各科室设有兼职物价监督员,聘请地方卫生、物价、新闻媒体等各界人士为医院的院外物价监督员50余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和反馈各种信息。另外在核算科建立了医疗收费投诉档案,分别将处理结果和患者的意见记录在投诉卡上。由于管理严格,医院住院患者投诉率由20__年前的0.8‰降为20__年的0.2‰。多年来,在河北省组织的医院医疗收费检查中,对医院遵守国家物价政策,严格执行标准制度情况予以好评,多次实行了免检,并评为物价收费管理先进单位。

第8篇:微观经济原理范文

关键词:经济危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本投入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8-0090-0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未来几年“风光一直独好”的中国经济很有可能陷入持久的低迷,甚至爆发经济危机。那么在可能到来的经济危机中,中国企业应该制定怎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来打造一支人才精兵来应对经济危机呢?

一、经济危机对企业人力资源供需带来的的影响

1.人力需求急剧下降。经济危机中,企业人力需求总量下降,但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有增无减。经济危机下由于经济总量下降,公司业务量和利润下降,企业对人力资源数量的需求急剧下降。企业要么倒闭,要么裁员,所以总的来说企业对人力资源数量需求总量是大幅减少的。但是经济危机下由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公司经营难度更大、面对的管理难题更加严峻,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反而更高,也就是说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反而有增无减。

2.人力供给结构性短缺。经济危机中人才供给将出现结构性短缺,特别是高水平的经理人将供不应求。中国经济鼎盛时期的对人力资源的大量需求,使得中国人力资源供求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忽视人力资本投资,中国的经理人素质、人力资源的总体水准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同等水准。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发展前景下,很多的个人是受益于这个市场,而非个人已经完全达到了市场的总体需求。经济危机下,这种人力供给结构性上的不足将会凸显,并将深刻地影响到企业在危机中的表现。

二、经济危机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选择

1.全面紧缩型人才战略。业务量下降严重的企业可以采取全面紧缩型人才战略,减少人力成本浪费。当经济危机出现,企业业务量急剧下降、利润大幅下降时,一般的企业马上会想到压缩人工成本,具体的措施就是裁员。裁员即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但是这并不是全面紧缩型的人才战略,而只是企业在面对经济危机时的应急反应。盲目的裁员,不仅损害公司形象和全体员工的不满,造成极其消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会使企业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已经发生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以及支付给员工的高昂经济补偿金。所以采取紧缩型人才战略的企业要选择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必要的裁员,但是这个裁员应该是有计划和有目的地进行,公司要趁此机会对不称职的员工和效益低下的业务单位进行全面清理,从而实现精简人员、优化公司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总之该战略的目的就是企业要集中精力留住关键人员、开展关键业务、发展关键能力,从而增强企业在危机中的生存能力。

2.稳定调整型人才战略。对于业务量有所下降但不是很严重的企业可以考虑采用稳定调整型人才战略,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效率。企业要想实施该战略就要转变过去只重效果、不重效率的人力资本投资观念,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入手,调整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减少人力成本的浪费,效率优先。在招聘方面,减少外部招聘支出,以内部招聘和推荐来代替可以大大降低招聘成本;在人员配置方面可以考虑用轮岗、工作分享等方法来代替大规模裁员,从而降低由裁员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培训方面可以适当调整计划,保证关键培训,放弃盲目培训,更有目的性、更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从而降低培训成本,但是可以获得更高的培训产出;薪酬方面可以与员工协商暂时降低固定薪酬水平,建立“绩效为主”的薪酬结构。总之该战略的目标就是通过合理调整,全面提高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效率,进而增强企业应当经济危机的能力。

3.主动发展型人才战略。对于实力强大,并未受经济危机太大影响,甚至已经发现了新商机的企业可以考虑采用主动发展型的人才战略,适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实现以人力资源质量增长替代数量增长的企业成长模式转换。危机在汉语中是一个复合词,危机=危险(风险)+机遇(机会),所以具有长远战略目光的企业在危机中往往能抓住机会,转危为安,甚至获得更大的发展。所以优质企业可以采取适度发展型的人才战略,在其他企业忙于裁员、减薪、减少人力资本投入的时候,他们会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裁员,还趁人才流动性加强、人力成本降低的机会进行人才招募,甚至将触角伸到了海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人才抄底。除此之外,优质企业更加重视培训的重要性,主动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并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本优势将使企业在危机中脱颖而出。因为经济危机中金融市场可能崩盘,以股票期权等为代表的长期激励手段出现缩水,甚至失效,企业要主动为人才设计新的股权激励计划,通过将个体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统一起来的办法,从而在公司内构建“利益共同体”,这也是主动发展型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之一。总之,该战略的目标就是主动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依靠人力资本优势在危机中转危为安,甚至转危为机。

在经济危机中人力资源的工作不只是裁员谈判,减薪计划和纠缠于劳务纠纷。我们需要从战略的眼光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人力资源战略。其实经济危机过后,我们会发现所有的企业还是需要依靠优质的人力资本来获得生存和发展,那么我们为何不在危机还没到来的现在就抢先行动起来呢?

[1]毛艳茹.经济危机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浅析[J].经济视角(下),2009,(06).

[2]俞宪忠.从正面解读经济危机的经济成长价值[J].齐鲁学刊,2010,(04).

第9篇:微观经济原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医院;时代意义;卫生经济管理;应用

一、新时期信息技术应用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时代意义

近几年,我国医疗事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医院只有提升内部管控措施和管理机制,才能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健全完整的信息优化技术,确保信息化操作流程符合时展需求。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信息技术推进的过程中,要突出其应用机制以及对医院卫生降级管理的价值。

二、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一)信息系统操作框架缺失

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建立健全依赖于管理系统的建设框架,管理人员要强化财务综合分析信息管理机制和信息管理系统的融合。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信息系统的建立流程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系统的基础构架还不完善,这就会导致使得数据处理过程出现偏差,导致其对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产生严重的制约和影响。

(二)医院内部资产结构和物质参数缺失

对于医院内部运行框架来说,信息技术是一种较为新兴的技术模型,在实际运行实践中还处于摸索阶段,应用实践处理机制也比较落后,也就会致使资产和物资管理项目出现了严重的信息化缺失问题,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就不能完全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三)信息业务系统缺失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进程就呈现出了区域特性,有些地区之间经济水平和科技发展程度差距较大,也就导致配套设施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若是设备不足以支撑信息技术的优化升级和使用,就会使得整体医疗机构的日常管理框架存在严重的不一致,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运行环境,也就使得卫生体制发展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四)信息运行框架共享机制缺失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要想实现医疗结构和社会发展进程的无缝对接,就要确保信息能得到有效的传递,实现优化的信息共享机制,从而保证管理人员能对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处理机制,实现信息数据互通的同时,针对不同问题进行有效的指挥和处理。然而,在信息运行框架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数量和业务量的激增导致数据交换口以及共享接口超负荷运转,甚至出现了数据封闭的问题,这也严重制约了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价值。

三、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路径

(一)应用在医疗结构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

在医院管控过程中,利用医疗结构管理系统就是为了助力整体管控措施的实际效果,确保系统追踪以及信息收集的实效性,也提高医务人员以及医院内部资金、药品的有效管理。另外,应用医疗结构管理系统能提升医院组织结构以及实际工作流程,告别传统的单一化管理模式,深化管理力度和管理深度,真正实现全面管理措施,利用多元化系统促进财务信息接口的完整性。

(二)应用在OA办公软件系统建立过程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医院的实际管理框架内,要保证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就要建立健全完整的工作模型,实现工作运行中办公自动化项目的有效运行。而目前比较主流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就是OA系统,利用不同的协议以及标准构建一种完全贴合于医院自身的办公管理系统,管理部门能利用该系统进行业务的沟通和协调,从根本上提升了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实效性,实现了信息流通速度的提高。

(三)应用在医院信息运行技术优化过程中

在医院建立健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分析的机制,保证医院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同步提升。医院管理人员要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医院内部信息系统平台的建立,利用技术革新的新格局强化管理的价值和信息技术的时效性。

(四)应用在医院数据库建立过程中

医院要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强化建立具有实际价值的数据库,确保医疗数据使用标准符合医院共享以及传递需求,建立完整的数据链条,实现数据格式以及数据信息制度的完整和健全,真正提高医院卫生管理以及财务管控等方面能实现信息技术的全方位覆盖。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信息技术运行过程中,基于提高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价值的目的,要提高对于企业基础管理、辅助管理、后勤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的信息技术管控基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推进我国医疗事业的过程中,医院内部的管理人员要集中升级管控措施的高效性和智能化,促进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的融合策略,一定程度上确保医疗事业中卫生经济管理得到信息化技术的助力,实现医疗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薛艳杰 单位:辽源市妇婴医院

参考文献:

[1]孔凡芬.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经贸,2015,22(22):63-64

[2]陈新,林燕.福建省二级以上医院卫生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现状调查[J].福建医药杂志,2013,33(06):153-15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