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神疾病预防和治疗范文

精神疾病预防和治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神疾病预防和治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精神疾病预防和治疗

第1篇:精神疾病预防和治疗范文

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惠及13亿人口的重大民生工程。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医改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认识到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肩负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把做好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与做好医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充分认识医改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和参与意识,努力破解各种难题,积极投身于医改各项工作。

今年月,国务院医改办与31个省签订了年医改工作责任书,卫生部与各省(市、区)卫生厅局签订了年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责任状,明确了医改任务和要求,明确了各方面责任与义务。每一份责任状都是对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庄严保证。我们对医改任务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必须树立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通过构建分工明确、上下畅通、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组织实施机制,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时间进度要求,扎实推进,全面落实。

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做好卫生工作。医改从去年4月份实施,至今已有1年多的时间。医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局良好,稳步推进,初见成效,广大人民群众逐步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广大卫生工作人员做了大量工作。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累计接种3038.2万人,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实际检查50.7万人,消除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危害项目6个项目省共计完成改炉改灶6万余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164万余座,这些成绩来之不易。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推进落实医改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一些新旧情况和问题的叠加,与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具有较大差距。一是认识不到位。有些同志思想还没有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对医改工作存有消极观望和等待情绪,没有做到主动思考,大胆破题,全力推进。缺乏借医改的东风,以有利的政策设计为契机,解决多年来影响和制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展的诸多问题的敏感性和长远眼光。二是投入机制不健全。中央财政对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给予补助,要求地方配套,并在工作经费上给予支持。但是一些地方配套经费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直接影响任务如期完成,同时中央财政资金逐级拨付缓慢问题在各地也较突出,这些直接影响医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的落实;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地方公共卫生机构仍没有摆脱“以副养主”和“以医养防”的做法,公共卫生服务出现越多越亏的不良局面,影响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三是疾病预防控制人员队伍数量、素质不适应新形势。按照实际工作需要和国家有关规定,当前一些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数量不足,人员学历、职称和专业人员比例也存在明显差距,“人多干不了活”与“人少干不完活”的现象在不同地方并存,队伍问题已成为制约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四是亟待加强管理。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存在管理不规范的现象,缺乏工作的计划性与协调性,缺乏细化、实化的管理措施,具体责任没能落实到人;一些工作未能摸清底数、科学测算,制定的指标超出基层实际服务能力;有的不能及时掌握工作信息,而掌握了信息又不能够及时报送和利用,不能通过这些信息主动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及时分析研究并切实解决。

在工作中,我们要妥善处理好医改重点工作与日常疾控工作之间的关系,确保医改重点工作突出、按时完成,确保日常疾控工作规范开展、不受影响,二者决不可有所偏废。一方面,要始终把推进医改作为疾病预防控制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做好。年是医改的攻坚之年,三年任务看今年,能否圆满完成今年的医改任务,将直接影响到能否实现中央确定的三年医改重点工作目标的完成。各地要全力抓医改,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医改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落实医改任务、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础,疾病防控工作是医改的重要内容,是为广大群众提供实惠可及的公共卫生服务。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医改这个机遇,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管理机制、改进工作方法、突破长期制约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发展的瓶颈,特别要注重把完成医改工作任务与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效预防与控制重大疾病联系起来,通过医改达到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的目的,全面促进日常疾病防控工作的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建设,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实现疾病防控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全面完成年医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

(一)精心组织,促进医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各地要对医改任务,特别是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把医改任务指标按时间段逐条逐项进行分解,细化到每个季度、每个月,实时监控任务完成进度,动态掌握改革推进情况,确保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与疾病预防控制相关的内容要进一步细化指标、明确要求、分解任务、层层部署。凡是能落实到责任人的工作,都要落实到人。有责任、有监督,才能有落实。

去年年底卫生部下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疾病预防控制重点项目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函〔〕1079号),各地必须要高度重视信息沟通工作,要建立月报告制度,认真做好疾病预防控制任务完成情况的统计报送工作。通过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更好地为决策服务。要充分利用好上报信息,掌握工作真实进展;对各地上报的情况,我们也要及时总结,每季度通报工作进展。

卫生部将加强对工作的进展和效果实施考核评价的力度,特别对执行进度缓慢的要进行重点督导,对执行不力的人和单位要通报批评,追究责任;对执行不力的项目要提出适度调整意见,并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各地也要加强监督和评价工作,围绕“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的核心评价原则,根据国家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考核方案,按照可量化、可操作、可落实的要求,定期开展评估工作,动态掌握工作进展,及时解决工作的问题。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涉及到多部门、多领域,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要学会做好工作沟通和协调,要做好政策衔接和宣传。对内要积极协调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医政等方面,对外要做好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沟通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争取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充分的理解、帮助和支持,共同做好医改工作。

(二)科学管理,全面提升履行疾病预防控制职责的能力。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都要按照医改的要求,依据疾病预防控制基本职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强化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和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公共服务上来。当前,推进疾病预防控制绩效管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核心工作。在认真总结开展省级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的基础上,要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内涵,健全与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绩效考核工作。

人才是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战略资源,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水平,核心是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建设。各地要大力加强城乡疾病预防控制适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紧紧围绕人才做文章,围绕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重点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和实验室检验检测队伍建设,整体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素质和服务保障能力。注重改善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结构,探索人才制度建设上的“有进,有退”。要结合绩效管理,积极探索、创新岗位绩效考核的机制与方法,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通过落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充分调动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积极性,推进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的完成。

(三)积极探索,认真研究解决医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医改涉及利益格局调整,触及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任务艰巨、复杂。要扎实推进医改工作,取得成效,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智慧,探索工作思路和解决办法。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许多好经验和做法来自地方基层、来自第一线。全面完成医改工作任务,要充分发挥政策、管理、业务专家的智囊团作用,更要充分调动广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中智慧、因地制宜,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形成工作经验,推广应用。浙江省面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重、人员少”的两难问题,提出实行资源整合、网格管理、团队指导、绩效考核的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责任指导团队建设制度,为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最近,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集中力量结合医改工作任务的落实以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现状,对一些地区进行了现场调研,了解和掌握了这些地区在落实医改工作任务的情况,对各地所反映的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于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希望各地克服畏难情绪,不等不靠,继续深入基层、深入工作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展策略,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把深化医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一是做好手足口病等重点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今年全国手足口病疫情迅速上升,突出特点是范围广、病例多、重症多、死亡多,病情发展急,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全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已超过百万例,重症超过万人、死亡超过500例。疫情严重的地方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强化疫情监测报告,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要加强农村基层人员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基层防治能力,提高基层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现率和重症病例的及时转诊率;要加强重症病例的救治工作,规范临床用药,努力减少农村儿童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发生,降低病死率。要加强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及学校等重点场所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充分营造社会氛围,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开展义务劳动日活动等形式,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并投入到整洁行动中来;加强健康宣传,做好风险沟通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开展好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要确保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措施的落实,加强领导,强化部门配合和协作,保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把任务和责任层层分解,认真加以落实。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相关部门了解这项工作,提高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引导舆论,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做好风险沟通。加速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认真做好疑似异常反应报告和处置工作,确保接种工作安全有效。加强对预防接种工作的监督管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要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的要求,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强化对疫苗的管理。从今年开始,疫苗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的流通和储存逐步实行电子监管码,这项工作要纳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疫苗流通监管工作中。加强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促进免疫规划工作的实施进程。

三是做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工作。-年,中央财政投资91亿元,改扩建约550家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的精神科。目前,年的20亿元投资已经下拨,100所医院建设已经开工或即将开工。通过建设,改变全国精神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数量不足、质量欠佳的现状,消除资源空白地区,整体提高全国精神卫生的服务能力;各地要大力推进《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的实施,不断扩大防治工作覆盖面,建立起医院社区衔接的精神疾病防治网络,调动地方积极性,提高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率和社区管理率,推动实施社区康复指导工作,实现年70%区县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60%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获得有效管理治疗的目标。

第2篇:精神疾病预防和治疗范文

――谢斌

对于《精神卫生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公益组织“精神病与社会观察”及“衡平机构”等,代表着存疑和建议的一方。而也有一些专业人士持不同观点,认为《草案》“‘保障精神障碍患者权益,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立法宗旨,被劈头盖脸的防止公民被精神病的叫好声淹没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谢斌,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弘,为此专门做出分析报告,论述了针对《草案》的“六个迷思”,“以此打破媒体对这部保护弱势群体法律的偏颇引导”。

CCN记者据谢斌、马弘的分析报告,对比做出整理,以供读者参阅。

关键点:精神医学

迷思一:罹患精神障碍――是医学原因还是道德品行原因?

社会同情、接纳、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历史,远远短于驱赶、囚禁、迫害他们的历史。但最近三十年来,精神医学已成为医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各种精神障碍从病因探索到诊断工具和治疗预防,都已与百年前相去甚远,甚至与50年前也有天壤之别。

因此,可怕的不是患上这类疾病,而是内心的恐惧、排斥和否认。

关键点:社会耻辱

迷思二:精神障碍的诊断――是健康缺损还是耻辱烙印?

许多精神障碍方面的疾病属于慢性病,病程冗长迁延,患者生活劳动能力为此受损严重,一些患者甚至成为终身残疾。少数患者由于症状的困扰,还会表现出针对自身或他人的危险行为倾向。

精神障碍导致的社会负担也十分沉重,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6.07%。

其实科学发展到今天,绝大多数精神障碍只要能获得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能够痊愈或至少带病生活的。因此被诊断患有某种精神障碍,只意味着生命的伤痛、健康的受损,而不是个人或家庭的耻辱。

关键点:国家父权

迷思三:精神障碍的非自愿医疗――是善良救助还是恶意惩处?

非自愿医疗制度的建立,本意是社会对病弱失能者行使“国家父权”的一种关爱,是为了维护患者自身(健康)利益而对其加以限制的措施。

美国自1960年代以来,将非自愿医疗标准逐步缩窄为“已经或马上将要发生对自身或他人的危险”,同时设置了完全司法化的实施程序。但多年以后调查却显示,该国只有不到40%的严重精神病患者获得了稳定的治疗;无家可归者中1/4以上是重性精神病患者,他们大多从未得到任何治疗。

因此,非自愿医疗的利弊,并不在制度本身,甚至某种程度上也不在患者及其亲属的评价,而是完全在于社会的态度。

关键点:精神卫生机构

迷思四:精神卫生机构――是救死扶伤的场所还是羁押迫害的场所?

中国的精神科医生是推动患者权益保护和精神卫生立法的中坚力量。26年前,刘协和教授等精神科专家用铅笔拟就了中国大陆最早的精神卫生法草案;16年前,张明园教授等精神科专家提交了中国第一份开展精神卫生地方立法的人大提案。在上海地方立法讨论过程中,曾有人大委员动情地说,这是我审议立法至今第一次见到完全没有部门利益的法规草案。

因此,精神卫生机构本身并不阴暗,阴暗的是那段阴暗的历史。

关键点:患者家属

迷思五: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是值得尊敬还是应受谴责?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40岁以下的患者主要由父母、40岁以上的患者主要由配偶、成年子女或兄弟姐妹承担看护职责;由家属或监护人护送入院治疗的患者比例达40.3%-59.5%。

因此,中国社会没有出现大批精神病人流落街头或患者接二连三肇事肇祸的事件,广大重症精神病患者亲属功不可没。

关键点:弱势群体

迷思六:除了规范“被精神病”乱象,这部法律草案的最大看点?

由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症精神疾病免费治疗项目,自2004年开始实施,截至2011年4月,覆盖了中国的680个区县,自愿参加治疗的重症精神疾病患者达27.7万例,其中9.4万例患者有肇事肇祸行为,获得免费住院的患者1.24万人次,国家财政为此投入了2.2亿元。

第3篇:精神疾病预防和治疗范文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模式。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重性精神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管理。观察组对成员进行社会功能训练,生活技能培训,健康知识学习等社区管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成员实施2年定期随访。并用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SDSS)进行评分,并作分析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成员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模式是可行的,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有帮助。

【关键词】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社区管理模式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思维、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总称。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等六大类病种,有复发率高,病程长,易出现危险行为等特点,通常成年早期发病率较高[1],对患者及家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于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虽然还是以药物为主,但是由于患者依从性差,治疗效果常不理想,复发率高,且社会功能恢复差。近年来,对患者心理上的辅助治疗逐渐受到重视[2],并且逐渐从医院、病房治疗转向社区。1996年以来,我国残联和政府部门结合我国情况,参考国外经验,在各地展开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和康复工作。为帮助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奠定了基础。2004年起,由中央补助的668项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开启了重性精神疾病医院和社区一体化服务模式的新道路[3]。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登记备案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80例,两组患者均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人,对照组40人。其中观察组男23人,女17人,平均年龄(43.1±5.32)岁。对照组男27人,女13人,平均年龄(45.8±4.52)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工作要求,进行常规管理。对干预组进行新型模式的管理,新型模式大致分为下面几点:

(1)聘请专家专门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为社区储备专业的精神疾病防治人员。

(2)开展全面精神疾病知识宣传与学习,社区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减少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庭的偏见。

(3)增加患者之间的来往与交流。互相交流治病经验,增进患者融入社会的速度。

(4)做好患者不同时期的随访工作,制定针对个人的管理方案,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5)定期进行康复咨询指导,通过医生与患者交流,逐一对社区管理重性精神病人进行分类评估和综合干预。

(6)指导患者进行工娱活动,提高患者社会生活能力。

(7)做好患者家属沟通工作,定期向家属了解患者病情,向家属提供疾病康复指导,定期组织患者家属参加精神疾病预防知识讲座[4]。

1.3判定方法

使用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采用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分,以问卷形式对两组患者进行社会能力等方面调查。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软件处理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其中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给予患者随访2年,统计2年间两组患者日常情况,对家属就患者日常生活知识知晓情况做调查,并且为两组患者进行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其中对照组干预前SDSS总分445分,干预后466分。观察组干预前SDSS总分472分,干预后237分。两组患者干预后SDSS总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对照组在个人生活、责任心、社会活动等方面有所好转。

3讨论

当今社会中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重视,而社区是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所以,现在的目标是将医院为精神疾病患者的服务转向以社区为中心的服务。重性精神病患者经过治疗离院后,仍离不开定期的随访与康复指导。本文研究对比了对照组患者身体状况、社会能力、家庭职能等方面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好转。所以,社区康复就是患者离院后进一步康复,恢复社会能力的重要保障。做好社区定期的精神卫生知识讲座,做好精神疾病患者的的访问和跟踪报道。社区的服务人员定期对精神疾病患者做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同时提供一些必要的义务咨询[5-7]。对精神疾病患者做好心里指导和生活上的服务,让精神疾病患者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有利于避免精神疾病患者的复发。同时社区应该积极开展针对心理健康的讲座,不仅让精神疾病患者提高精神卫生知识的认识,同时对社区的其他人也有较好的预见性,可以降低精神疾病患者的复发率,同时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的能力。精神疾病患者在康复期要在社区系统新型管理的模式下,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家属一同努力,相互配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得到全面的康复[8]。因此,做好社区新模式的管理工作,将会为患者回归社会,减少复发奠定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通过社区管理模式进行系统的康复干预管理,各个方面都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马弘,刘津,何燕玲,等.中国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686模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0):725-728.

[2]李欣娜.兰州市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治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8):81-83.

[3]栗克清,张云淑,张勇,等.重性精神疾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1):47-49.

[4]冯斯特,刘素珍.国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764-768.

[5]王夏玲.近八成精神病患者处于脱管状态:社区管理精神病患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2,28(8):3.

[6]林祥吉,唐宏宇,史天涛.北京市危害社会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现状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5):463-464.

[7]丁振明.社会工作介入精神病院康复模式的探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26-30.

第4篇:精神疾病预防和治疗范文

龙应台曾说,看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看它怎样对待它的精神病人。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在2009年公布的数据,中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

这就是说,每13个人中,就有1个是精神病障碍者,不到100个人中,就有1个是重性精神病患者。这个群体已经庞大到无法用界限来划分,也容不得任何抗拒与疏离,他们融合在无数的家庭和人际关系网中,与“正常人”血脉相连、肌肤相亲。

然而,截至2005年底,全国精神疾病医疗机构仅572家,共有精神科床位13.2万张。照此计算,全国平均精神科床位密度为每万人1.04张,远低于世界平均数每万人4.3张。仅比对现状:13.2万张床位,1600万重性精神病患,杯水车薪。

况且,仅有的资源还集中在发达的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很多区县、甚至地市级城市都没有一家精神疾病医疗机构。

求医的愿望无法实现,排斥的心态得偿所愿,在一些地方,人们把精神病患者用高墙铁锁“囚禁”,任其自生自灭。

救治精神病人,本是公共责任。《武汉晨报》的署名评论说:“从世界各国惯例来看,对精神病患者的救治责任应以政府为主,家庭为辅。尤其是对那些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精神病患,更应强调政府的救治管理责任。将这些人清出城市,不仅是地方政府推卸责任,还有歧视之嫌。”

国务院法制办公开《精神卫生法(草案)》,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制度设计,并且从立法宗旨上确认精神病人拒绝住院权,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点的进步。

第5篇:精神疾病预防和治疗范文

(一)疾病预防控制进一步扎实开展

1、科学防控甲型h1n1流感。积极采取抓健康教育、疫情管理、督导检查、预防接种等综合防控措施,严防疫情暴发流行。自5月7日以来,我区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118例,随访观察1800余名境外入闽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60余人。召开甲型h1n1流感防控培训会5场,专题讲座2场,受训600余人。自11月1日开始,对公安、交通、学校、医疗等分批次、分阶段开展甲流疫苗预防接种,已顺利完成27362人次接种。

2、提升计划免疫规范管理水平。开展各种法定疫苗预防接种计25.4万人次,各苗接种率均达98%。组织对辖区8月龄至14岁目标儿童进行麻疹强化免疫,累计接种52885人,接种率为96.7%。对全区所有8-15岁儿童实施免费乙肝疫苗补种,第一轮接种10370人,第二轮接种7815人。

3、有效落实法定报告传染病监管。全区共发生法定报告传染病2640例,总报告发病率为665.98/十万,呈散发性状态,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10月底,福州市对我区开展传染病漏报检查,传染病疫情漏报率为0。全面完成省级霍乱监测点、国家级登革热监测点和《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防控项目》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4、有序推进地慢病防治。抓好省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示范点工作,已摸底造册1280人,对其中772例重症病人建档,对171例贫困患者免费药品治疗,31例免费住院治疗。碘缺乏病监测共查食盐288份,合格率为100%。调查居民死亡原因1786例,总死亡率为545.60/十万,回访率达94%。

5、不断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编印健康教育月报12期,发放健康教育墙报4000份,《我爱健康》小册子1500册,健康小问答15万张,印发1500份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题墙报,1.1万多册宣传折页、小册子、海报等。

(二)卫生监督执法继续强化

继续严把许可准入关口,共办理食品从业单位卫生许可证1986家、公共场所287家,督促从业人员健康体检1.4万余人次,全区餐饮全部纳入量化分级管理。先后组织开展三次餐饮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共处罚51家,金额3.1万元,取缔24家。积极推行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已全部完成全区59家住宿业场所信誉度量化公示,评定a级单位5家,b级36家,c级14家,评分不达标未评级4家。开展二次供水水质常规项目检测621份、餐具消毒效果1122家8420件、食品样品60份、公共场所269家。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5家工厂企业有毒有害因素监测和500名职业卫生健康体检的安全生产考核指标。还加强春节、5.18等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餐饮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有效预防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20__年工作思路

(一)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

深入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传染病防治管理,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切实加强登革热、霍乱、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有计划实施扩大免疫预防,保质保量地完成甲流疫苗接种和8—15岁儿童乙肝疫苗补种工作。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继续做好死因调查监测和省重症精神病监管治疗示范区工作,逐步完善慢性病的监测管理。

第6篇:精神疾病预防和治疗范文

精神疾病:边缘处境的尴尬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日益增大,各类精神疾病患者明显增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其中重性精神病患者人数超过1600万。但另一方面,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5成,就诊率则更低。

对于精神疾病的研究,历来就有两条相反的路线和标准:一条是科学主义的,它包括生物实验精神病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等;另一条是人文主义的,它包括内省心理学和现象学、存在主义心理学等。但社会环境因素,是公认的导致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德国精神病理学家、存在主义代表人物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精神疾病实际上是人处于某种顿悟的“边缘处境”中,对精神病人心理世界和处境的理解,以及对他们的社会支持,是帮助他们回到现实生活的最重要的措施。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对精神疾病患者抱持一种歧视态度,或暗藏在歧视之下的戏谑、恐慌、漠视、排斥等心态。一项调查显示,36.23%的精神病患者占主导地位的心理负担是周围人的歧视问题,这其中又包括社会歧视、家庭歧视和自我歧视。

根据“标签理论”,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虽然标签并不总是“把正常人逼疯”,但无疑会让精神疾病患者感觉被社会所贬低,只要他们相信被贴上了负面标签,很可能会更加自我封闭,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

精神疾病报道中的“另类趣味”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六条第4款指出,要“维护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注意保护其身心健康”。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属于精神残疾,他们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当然应该得到维护。然而在日常新闻报道中我们发现,媒体对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生理残疾人,都会抱以同情的人道主义精神,并褒扬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坚强精神,但对精神残疾人,则常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歧视的态度。

1.戏谑

精神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妄想、幻觉、偏执、狂躁等症状,其语言和行为异于常人,某些新闻媒体将这种异常等同于新闻价值,以一种看客的心态、戏谑的语言来报道精神病患者的言行,取悦大众。如2011年2月,不少电视台报道了吉林长春一处街边民居内,有位精神病患者将自家小院布置成灵堂模样,并钻进棺材中生活。记者配上恐怖的音效,展示小院的诡异气氛,导语和解说词中也多次明知故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仿佛在做猜谜语游戏,直到最后才抛出当事人是精神病患者的所谓“谜底”。

精神病人的言行举止,与身心健全人的行为艺术、前卫创意、过激言语等,有着本质的区别。媒体不应不加区分、甚至装聋作哑地一律采取戏谑的娱乐化态度。

2.恐惧

大量医学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病人并不比一般人群更具有暴力或危险倾向。然而由于一些新闻报道和影视作品对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过度展现和详细描写,使得人们对精神病人的恐惧和敌视与日俱增。尤其在某些长篇新闻报道中,媒体大肆渲染精神病人的喜怒无常,以及断头、砍手、挖眼等惨烈场面,仿佛是在播恐怖片或讲鬼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新闻媒体对一些重大恶性案件犯罪嫌疑人的精神病司法鉴定结果高度关注,客观上也诱使人们如此推断:精神病人可以不负刑事责任,岂不是更加肆无忌惮?恐慌心理会进一步加剧。

3.夸大

由于精神卫生知识缺乏,许多人将“神经病”与“精神病”、“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精神疾病”与“精神分裂症”混为一谈,这其中就包括一些媒体从业者。因此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存在夸大精神疾病的问题。如去年红极一时的“犀利哥”,不少媒体一开始就将其刻画为“一个流离失所的精神病患者”。后来,“犀利哥”也确实被送到了宁波市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可最终经医生确诊,他并没有精神病,只是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

此外,不少媒体将网瘾、烟瘾、抑郁、焦虑、强迫症、宠物依赖等心理问题,统统归结为精神疾病,有的甚至直呼为“精神病”。其实,这些都是夸大其词、不尊重科学的说法,会造成当事人和社会的心理恐慌。

更令人担忧的是,精神疾病报道的道德偏离,不仅仅是道德观念上的“集体无意识”,更是功利驱使下的“集体有意识”。原本是传播精神卫生知识主渠道的新闻媒体,反而迎合社会上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戏谑、恐惧、夸大心理,加深了公众的误解和歧视。在前述吉林长春一精神病患者睡棺材的报道中,某媒体所拟标题为“另类趣味”,这是精神病患者的另类趣味,受众的另类趣味,还是媒体自己的另类趣味呢?

媒体向善,以德为先

受观念、体制等因素影响,国内媒体通常将政治责任摆在首位,其次是经济责任,再次是法律责任,最后才是道德责任。而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恰恰主要体现为最不受重视的道德责任。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62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的,由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但很少听说哪个媒体因此受罚,更别说因歧视精神残疾受罚了。

因此,纠正精神疾病报道的道德偏离,首先应当树立“媒体向善,以德为先”的思想观念,并将道德责任与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捆绑起来。2007年,台湾修正了“精神卫生法”,规定媒体报道精神病患的新闻时,不得出现“疯汉”、“人魔”、“不定时炸弹”等歧视性的负面字眼,否则最高将罚50万元新台币。目前我国大陆对媒体的外部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建议通过细化媒体内部报道规范、宣传管理部门阅评监督,及在大学新闻专业伦理教育中增加相关内容等方式实现。

第7篇:精神疾病预防和治疗范文

关键词:实习;医务社会工作;精神复康;角色定位;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7-0148-04

精神心理疾病和精神心理健康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工作范围,在医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1]社会工作者在精神康复领域的角色是多重的,在康复的的不同阶段其角色定位又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可在实践中总结精神康复类医院社工扮演的角色,以及与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等其他角色之间的合作模式,量化医务社工的工作范围,并为我们日后开展的实务工作提供衡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一、医务社工在精神复康领域的概况

1.精神复康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

精神复康社会工作指的是医院围绕医疗复康过程中而开展的社会工作,它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对病人进行心理援助,提升其自主能力,帮助病人寻找社会资源,安排病人的康复计划,为病人提供出院转介等工作。[2]

2.医务社工在精神复康领域的介入情况

第一种方式是在医院中可设立单独的社会工作部门,并委派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并赋予其相关权力,使其能够根据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开展各项社会服务工作。第二种方式是在医院原有的医务科的基础上,增加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即在保持原有医务科编制的前提下,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门负责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如今一般医院都设有医务科,主管本医院医疗秩序的维持,医疗质量的监控,医疗纠纷的处理,医疗业务的开展,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宣传等工作。现阶段,医务社会工作在精神复康领域的介入主要以第二种方式为主,并且介入范围比较有限。医务社工在精神复康领域开展具体工作的有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深圳南山医院等。[3]目前在精神复康领域的医务社会工作的认同感、制度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二、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常常不仅是患者个人的生理心理因素造成的,而是患者个人身心状况、重要他人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工作者在精神康复领域的角色是多重的,在康复的的不同阶段其角色定位又各不相同,医务社工在实务领域扮演的角色如下:

1.住院初期

(1)资料收集者。精神病患者在入院初期,往往会因为周围环境的改变、远离父母亲人以及规律性的作息时间等,出现较大精神波动,甚至出现排斥心理。精神富康类医院在病患入院初期,就会对其做入院评估和社工初期跟踪介入计划等,此时医务社会工作者扮演的是资料收集者的角色。其最主要的方式是提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患者入院时,会和家属进行会谈,从最基本的资料开始,到家庭状况,婚恋状况,患病的原因,再到平时的兴趣爱好等。通过对一些基本问题的了解,社工应大致衡量患者生理、认知、情绪、行为和动机等方面的水平,以及患者的优点和短处。家属最了解患者日常生活情况,所以社工应尽可能多地通过患者家属收集信息。第二,会根据与家属的会谈,再与患者本人进行沟通,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的倾听和仔细的观察收集所需要的情况,对一些情绪稳定的患者,可以采用一些心理测试和量表来了解患者的信息。服务对象的资料收集得越完整,对日后开展具体的社会工作就越有帮助。

(2)关怀者。在这一时期,患者内心会非常不安,社会工作者应及时给与关心和爱护,帮助病人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此时也是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的最佳时期。社工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以患者的兴趣为切入点进行沟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其感受到温暖,缓解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如果某一患者在入院开始情绪波动较大,出现一些躁狂的症状,社工就应谨慎处理与他的关系,最好是能够与主治医生事先沟通。如果贸然行事,也许会使患者陷入更加崩溃的状态,加速了病情的发展,社工自身也会受到伤害。

2.治疗前期

(1)协调者。目前,现行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电痉挛治疗、音乐治疗、工娱治疗。在荣军康宁医院主要以药物治疗、MECT治疗(改良式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和康复治疗小组为主。作为医务社工,应该主动承担起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协调者和沟通者。将患者内心的想法准确客观地传达给医护人员,让两者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例如一个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到医院就诊,如果社工这段时间没有给予一定的关怀和照顾,那么患者极有可能出现行为混乱、精神萎靡等症状。此时社工应该多加观察病患的举动,让其能够及时调整心理落差,从而更进一步消除内心的不安和恐惧。如果这一时期,社工没有做好安抚工作,患者很有可能出现抗拒行为,甚至伺机逃跑。

(2)服务提供者。精神病患者入院经过一定阶段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自杀冲动等严重精神症状得以控制后,由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社会工作者以及病人的家属共同协商,根据病人的病情、缓解程度和社会适应能力作出评定,确定社工介入的康复计划。一些封闭病区的病人在护士的带领下,佩戴某种标记,在非查房休息时间可以自由出入病区和康复中心,参与各种有益活动如唱歌,打球,散步,读书,手工活动等。一些开放区的病患可以自由在医院的公共场所活动。[4]此时,社工可针对一些生理和精神等方面恢复较好的患者进行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在建立关系之后,通过已收集的资料,制定工作方案和计划,具体服务提供方式,最后结案与评估。通过全面系统的工作,帮助案主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克服非理性情绪,增强自信心,社交能力,最终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

笔者曾在某精神病医院实习,那里的社会工作者还有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亲情工程”的认定工作,主要是面向全省对入住该院的贫困家庭精神病患者进行费用减免,扶弱助医。社工对患者家庭的基本情况进行资料收集,家庭贫困的相关证明,主治医生提供的病情简介和住院时的照片资料等。将以上资料进行综合评估,若情况属实,则根据结果针对求助者的医药费和住院费给予不同程度的减免。亲情工程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人紧张的经济状况,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医患环境。再者,使患者和社工的关系更为亲密,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助推剂。

3.治疗后期

(1)支持者。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极易反复,他们很难真正康复。所以,对很多患者来讲,这样的治疗结果会让他们失去信心。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以及缺乏专业的知识,医生很难在专业诊疗服务外,给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而医务社工能够了解病人的心理,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并运用专业知识协助医护人员解决患者心理上的困扰,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和调适,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社工应鼓励病人参加各种康乐活动,训练病人的社会技能,帮助病人以新的角色适应医院的生活。尤其是在住院后期,很多病人对长时间单一枯燥的住院生活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并吵着要回家,所以社工应仔细观察病区的患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及时与主治医生取得联系,将观察结果告知医生。同时社工要安抚病患,鼓励他们乐观生活,增强他们康复的信心,关注他们点滴的生活,从细节中让病人感受到社工的支持。

(2)调解者。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常常会因为他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而遭到破坏,社会工作者应调节患者与家属、同事、邻居等之间的关系,协助家庭与社会病人建立新的关系,适应病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同时鼓励病人主动与家人沟通,必要时可为严重精神病患者的亲属提供心理疏导的服务。例如,曾有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就因与家属的沟通障碍而日益严重,甚至一度出现自杀等倾向,所以社工应及时帮助患者,协调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患者予以关怀,对其早日康复会起到极大作用。另外,社工应该还是医患关系的调解者,或者是医院各个角色间的调解者。

4.出院回归期

追踪者:精神疾病的治愈率极低,很多患者在医院经过三个疗程(大约三个月)后病情基本能够控制,但是回家后没有按时吃药导致病情复发。如果第二次入院,那么病人就面临着终身服药的痛苦。所以社工在患者结束医院治疗,转入社区后,还要对其后续的恢复状况进行跟进,观察患者的表现,是否病情已经得到控制,心理状态是否正常,是否按时吃药。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如何。当发现有异常时,及时与家属沟通,做好二次入院的准备。

三、医务社工与其他角色的合作模式

精神病人的精神心理和行为特点等内在因素都十分复杂,仅仅依靠医生、护士、护工亦或医务社会工作者各自的力量,都很难使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只有让这些在精神复康领域的各类角色相互联系,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比较全面的康复介入计划,为精神病人提供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专业服务。

1.医护人员

(1)医生层面的合作模式。在精神病医院,主治医生主要承担以下任务:①运用专业知识积极为病人治疗。②解除病人痛苦:包括躯体性的和精神性的痛苦。躯体痛苦一般可用药物等医疗手段加以控制,但心理精神痛苦则需医生以同情心理解病人,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才能缓解。但医生由于精力和专业所限,很难将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等精神性方面的工作做好,这就需要社工与医生沟通、合作,把病人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给医生,从而优化治疗效果。③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说明病情:医生有义务向病人说明病情、诊断、治疗、预后等有关医疗情况。这种说明不仅仅是为了争取病人接受医生诊疗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尊重病人的自和知情权。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精神科医生会用大量的医学专业术语描述,会妨碍家属了解病情,甚至错误理解。而大部分医务社会工作者都具备一定的精神病学专业知识,并且擅长将这些晦涩难懂的词语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所以说在这方面,社工能够帮助精神科专家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和治疗计划,使家属能够安心放心地把病患安置在医院就诊,提高了双方间的配合度,是缓解医患关系的重要桥梁。④为病人隐私保密:保密是医务人员的一种传统道德。医生有时候在陷入对患者治疗的瓶颈期时,由于保密原则无法与其他医生沟通交流,但是却可以同负责该病患的社工表达自己的苦闷与困惑,一方面缓解了医生的消极的情绪,另一方面可从社工的角度重新考虑问题,变换治疗思路。

2.护士护工层面的合作模式

精神医院的护士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执行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估等为日常工作内容。精神科护士护理的核心概念,可根据佩普洛的护理人员和病人关系发展的模式具体解读。[5]不难发现,在医务社会工作没开展以前,护理人员从事的部分工作与医务社工承担的工作之间是重叠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护士能够详细了解病人的身心状况、疾病史、家庭状况、人际交往等具体情况。在社工刚开始与病人建立关系时,可与护理人员就病人各方面的特点详细了解,加强沟通合作。社工在前期收集的资料越详细,越完整,就会越快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更好地实施介入计划。

精神科医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为更好地提升其职业稳定性,需要从综合化的角度关注精神科医师的心理健康,不断提升其社会支持水平,并从医学教育的角度进行早期预防。[6]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精神科的医护人员克服职业倦怠,所以这也是社工与医护人员间合作模式的另一种体现。例如,社工可以定期开展小组活动,为医护人员相互排解这样的倦怠提供治疗性环境,分享彼此克服倦怠的小技巧,在开展室外的拓展活动时,适时地增加精神病人的参与,让医护人员与病人在游戏的过程中增进理解和情感,缓解医生过度紧张的精神压力,从而进一步消除职业倦怠感。

2.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在精神病医院,心理咨询师通过对来访者及家属描述等信息源获得有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资料;对来访者的心理成长、人格发展、智力、社会化及家庭、婚姻生活事件等进行全面评估,概括心理和生理测查;根据心理发展史和心理生理测查的结果,对来访者作出心理诊断,制定心理治疗计划,并指导实施。在心理咨询中发现来访者有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时,应及时请求会诊或转往其它专科。[7]

社工与心理咨询师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患者进入观察期(一般是停药控制阶段),心理咨询师不能随时陪伴在患者身边,就无从观察患者的具体表现来判断其病情的控制程度,而社工就能在这个方面给咨询师提供必要的帮助。他们时时陪在患者身边,对其各自身心反应的变化都能够及时捕捉。第二,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虽然有很多治疗精神疾病的模式和方法,但是所有的这些都是针对患者个人的,对于患者所处的环境,两个学科都没有涉及。在现行的对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处理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够完善和完整的地方,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就能很好地填补这个空缺,使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降低,使治愈率上升。第三,精神复康医务社会工作者所接触的,大都是受到精神疾病困扰的人,他们的情绪不稳定,感情比较脆弱,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也正是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得评估环节难以像其它领域那样顺利进行。如果能够在评估时,让患者填答关于精神病学临床量表,例如老年精神评定量表(P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8]从社工结案评估与心理学临床量表两个方面的评定,判断患者复康的水平和介入计划的成效,这样的结合增加了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率,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最真实的治疗效果。

3.社区工作者

(1)社区照顾方面。很多患者从医院康复出院后,就直接走入社会,在医院与社会之间没有任何过渡性机构,能够帮助病友重新找到自我的社会定位,再加上精神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影响,都使患者很难在一时之间适应社会。所以说,社区社会工作介入对精神病治疗的目的是使服务对象能够更快地治疗好精神疾病、更好地回归社会、更少地复发。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病友所处的社区的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社区恰好可作为患者从医院到社会的过渡性机构,社区对服务对象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患者回归社会的速度和程度。因此,在患者即将出院前,社工应与患者的社区工作者取得联系,尽可能多地获得社区工作者的支持,和社区的相关人士商量如何更有效地帮助患者。

(2)疾病预防方面。精神疾病的发病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及早地发现并做相应的处理,发病率会大大地降低,治愈率会显著地提高。现阶段,康宁医院主要开展的预防工作侧重于社区,通过发放一些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手册,开展一些预防精神疾病的讲座,在社区活动中心进行与医生面对面的咨询交流。这些活动,一方面增强大家预防精神病的意识,降低了其发病率;另一方面,这样的宣传形成正确对待精神病人的态度,纠正普通社区居民对精神病的歧视态度,帮助他们更好地恢复社会功能,重返家庭、工作岗位。[9]

在精神复康领域,医务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还应该加强与医护人员、心理咨询者、社区工作者、实习生与志愿者等角色的合作,取长补短,填补医务社工的不足。同时希望社工能够在不断的改进中,在增强服务质量、缓解医患矛盾、创建和谐的医疗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继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中国医院,2005,(9).

[2]于欣.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史[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3]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李平.郭永松.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定位及其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J].医院管理,2009,(1).

[5]胡佩城,宋燕华.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护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1.

[6]斯蒂芬J威廉斯,(刘建平译).卫生服务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7]刘继同.医务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8篇:精神疾病预防和治疗范文

众所周知,精神病患者随时有可能出现危险行为,这些危险行为包括伤人毁物、突然出走、冲动行为和自残自杀等。不少人认为,精神病患者的这些危险行为是无法预测的,难以预防的,其实,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规律和可预防的,精神病患者的危险行为受特定的精神症状支配,有一定的预警信号,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置,是完全有可能减少甚至消除患者危险行为的。

信号1 命令性幻听

幻听是出现于听觉器官的虚幻知觉,是精神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在幻听中最容易发生危险行为的是命令性幻听。命令性幻听具有具体、来去突然的特点,内容多具有威胁性,患者对此难辨真伪,并且绝对服从。

信号2 被害妄想

这是所有精神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患者采取忍耐、逃避的态度,少数患者也会“先下手为强”,对他的“假想敌”主动攻击。对此,最重要的是弄清患者的妄想对象,即患者认为是谁要害他。如果患者的妄想对象是某个家里人,则应尽量让这位家属远离患者,至少不要让他与患者单独在一起。

信号3 抑郁情绪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厌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自杀成功的患者,是在疾病的恢复期实施自杀行为的。患者在精神病症状消除以后,因自己的病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不能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婚姻等现实问题,感到走投无路,因此选择了轻生。对此,家属一定要防患于未然,要尽早发现患者的心理困扰,及时疏导。对已经明确表现出自杀观念的患者,家属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躲躲闪闪,要主动与患者讨论自杀的利弊,帮助患者全面、客观地评估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另外,这种患者在自杀之前是经过周密考虑,并且做了充分准备的,例如写遗书、收拾旧物、向家人告别、选择自杀时间、准备自杀工具(如积攒药物)等,只要家属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是不难早期发现患者自杀企图的。

信号4 兴奋躁动

患者的精神症状表现为严重的思维紊乱、言语杂乱无章、行为缺乏目的性,这类患者也可能出现自伤或伤人毁物。由于患者的兴奋躁动是持续性的,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般比较容易防范。家属要保管好家里的刀、剪、火、煤气等危险物品,但最根本的办法是使用大剂量的、具有强烈镇静作用的药物来控制患者的兴奋。如果在家里护理患者确有困难,则可以强制患者住院治疗。

第9篇:精神疾病预防和治疗范文

特殊病案是指凡被医务处及各临床科室主任认定的需要进行特殊管理的在医院医疗活动中应归档保存的文字、图片、声像、和实物等医疗信息载体。它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缺陷病案,临床医、教、研、防有特别价值的病案,各科第一例病案(新技术、新手术、新业务),诊疗中所遇到的第一例疾病的病案,重要历史人物,高级知名人士的病案等[1]。

特殊病案是经过病案价值鉴定后,需要进行重点管理的对象。《第四版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中明确指出:住院病案的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对特殊病案设专人专柜保管,根据需要可永久保存[2]。医院对30年前的病案进行及时、准确并有一定预见性的病案价值鉴定及筛选后,15年以内未住院的、诸如上呼吸道感染、肠炎、扁桃体炎的病案只保留病案首页。可以节省出大量的保存空间,并有效降低管理成本。而特殊病案,需要全部完整保存。同时,进行特殊病案的分级,并按照划定的级别进行专人专柜保存管理。

特殊病案是医院最宝贵的档案财富之一,加强特殊病案资料的管理及统计分析工作意义深远。

1 加强特殊病案的管理

特殊病案影响着医院的正常经营、管理及发展,下面简述对特殊病案加强管理的原因。

1.1 死亡病案 死亡病案相比常规病案价值要高很多。首先,死亡诊断的确定是比较复杂而困难的过程,医生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发生发展、转归、检查、治疗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做出正确的死亡诊断。其次,患者死亡后,科室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病案讨论与总结。对死亡病案,医院投入精力相对较多。医护人员经过讨论与总结后,收获与提高也相对较多。

1.2 军队精神疾病病案 军队伤病员的癔症、酒精中毒、神经官能症等精神疾病病案也非常重要。精神症状的产生与军事训练、生活环境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部队战斗力的提升有紧密的联系。尤其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现代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陆续使用[3],军队官兵心理负荷加重,容易心理应激。进行相应的心理应激干预时,这部分病案资料是制定干预策略时的重要的科学依据。

1.3 医疗纠纷病案 医疗纠纷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包括医疗质量、服务态度、收费乃至国家政策的影响等,尤其是舆论的片面导向,更是给医院的经营与管理造成空前的压力[4]。而医疗纠纷病案,对具体的诊疗过程有详细的记录,并且,也是维护医院与患者的利器。无论是已经处理过的还是未处理过的医疗纠纷病案,都应永久保存。

1.4 军事训练伤病案 军事训练伤是和平时期部队减员和官兵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5]。目前,部队军事训练多从实战角度出发,突出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因此,注重官兵体能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应激能力,减少因心理因素导致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军事训练伤病案也是指导军事训练的有力数据资源。

2 加强特殊病案疾病诊断编码的准确性

疾病诊断编码是对疾病诊断进行标准化的过程。随着医院信息化工作的不断发展,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突出。疾病诊断编码更是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疾病诊断编码准确,才能够为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提供正确的信息,才能够更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好病案这一宝库。只有疾病诊断编码正确,医疗统计指标才能准确,才能为领导机关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为医院管理及医疗质量控制提供正确可靠的信息,进一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6]。

3 加强特殊病案资料的统计分析

在现代医院管理活动中,病案资料的统计分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医院管理走向科学化、精细化、正规化的基础,是揭示病案规律、显示病案价值的起点[7]。根据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同要求,着重从不同层面、角度进行研究,获取成体系的、能满足不同需求的信息成果。

3.1 死亡病案分析 可以通过对死亡病案的分析,研究患者的死亡根本原因、死亡直接原因、病死率等各种指标,为各种疾病预防、提高生命质量服务。

3.2 军队精神病及训练伤病案 军队患者的精神疾病与军事训练伤联系紧密。在模拟实战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对军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应激的发生,导致精神疾病及军事训练伤的增加。尤其是癔症病案,是军队伤病员精神病病案的主要成分之一。加强对其管理及统计分析[3],并将统计分析结果反馈给体系部队,指导部队思想教育与军事训练工作,更好地为提升部队战斗力服务。

3.3 医疗纠纷病案 随着新医改政策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患关系的不断恶化,医疗纠纷的数量明显增加。处理医疗纠纷已成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疗纠纷病案进行系统的、多角度的统计分析,总结出有价值的规律。指导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与效率,从而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3.4 传染病病案 从2003年的非典之后,国家实行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起到了明显的遏制作用。而对传染病病案的统计分析,能够促进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随着医院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医院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突显出加强特殊病案资料的管理及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因此,要对特殊病案资料这一基础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指导医院临床、管理与决策,不断促进医院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余永明.中国病案管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99.

[2] 仲剑平,第四版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68.

[3] 周家丽,王尔润,邱金梅,等.37例癔症患者的出院病案讨论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8,3(7):12.

[4] 伍蔚民.医疗纠纷谈判技巧.现代医院,2007,7(12):102.

[5] 隋艺,孙仁峰.1897例军事训练伤住院病例分析.沈阳部队医药,2007,20(6):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