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技术伦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
一、小学传统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班级管理强调的是以班主任为中心,一切工作以围绕班主任来展开,这种管理难以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管理思想落后。在小学教育中绝大多数班主任往往忽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停留在老套的教育模式上。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基于小学生易受管理,班主任希望小学生在思想、学习、各项活动方面都遵循他的思维、套路,不愿学生越过他规定的范围。如此以来,学生不能成为学习和管理的真正主人,班主任的引导作用被埋没,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破坏,不能进行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2.班级管理方式单一。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分时间、地点、对象和具体事件,经常是一个模式、一种腔调的单一管理方式。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往往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性管理,致使千人一面,缺乏个性。这样的管理方式,违背了小学生独立个性培养的原则。
3.班级管理内容繁琐。作为小学班主任,有的班主任认为自己是整个班级的大家长,应以家长的身分进行管理。不是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而是全方位看管,看管的内容过于繁琐,每天从早自习到放学一步也不离学生。这样造成了班主任不信任学生,怀疑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对小学生的一切行为活动都采用命令主义,整个班级管理完全凭班主任一个人长久持续下去,就会形成班主任在时,小学生个个如“小绵羊”;班主任不在时,班级成了“大放羊”的状态。
二、小学班级管理艺术
1.让学生做学习的主角。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外在语言的教育效果是靠心灵的理解和体验交谈的。这就需要教师作为平等的一员去参与,民主地让学生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以致产生思想的碰撞而激溅智慧的火花。在平等交谈中,让学生摆脱被“牵”的处境,拓宽思维空间,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鼓励,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点拨,善于调控,灵活机智地处理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潜心研究对话的艺术,是组织者就不能“放羊”,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是激励者就不能硬“牵”和强制,是传授者,就不能当讲不讲。教师越是管之有方,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越能充分发挥,课堂对话就越民主、平等、和谐。新课改提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量如何管理学生,怎样让学生认可等。班级管理不是管理者在自以为是的演说,不是一种灌输式、填鸭式的管理,也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管理的氛围中,师生要在思想上取得一致,不能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因为苦口婆心的管理总是不见成效。
我们不要轻视小学生,别看他们年龄小,思想却比成年人更加敏感、丰富,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任何表现都是管理的教学资源,我们要把握这些资源,进行有的放矢的管理才有效。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倾听,为他们营造一种能被学生接受的管理氛围。我们要放卜教育者的身架,放低姿态,走下讲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倾听学生的意见,要耐心倾听,不能打断学生的发言,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学生讲得有道理的,要积极改正,并表扬学生,即便不合理,也不能批评和简单否定。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消除了隔膜,有利于班级管理的顺利开展。管理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要努力创设被学生认可和满意的教学环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角。
2.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形象是人们对教师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行为表现的一种广泛的界定,是教师特定姿态和风貌的一种特征。它具有复杂、丰富的内涵,是群体形象与个体形象的统一、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的统一;是教师、家庭、学校、社会形象的统一,也是教师人格、技能智慧、仪表形象的统一。其中,由于教师的本职所在,其人格形象、技能智慧形象和仪表形象更应该成为关注和研究的核心。教师形象对学生成长具有榜样功能,对社会风气具有导向功能,对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则具有促进功能,其发生作用的本质就在于爱,其发生作用的载体在于以师生关系为主体的复杂人际关系系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树人者必先自树”。小学生年龄小,价值观还正在形成中,对于外界的模仿欲和模仿能力都很强,父母、教师都是其模仿的对象和成长的目标,从这一点说,教师的形象对于学生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同时,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等对班集体的形象也有直接的影响。可以说,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班级。笼统来说,一个积极的教师形象对于班级管理的作用肯定是积极的。那么,如何建立积极的教师形象呢?
教师形象分为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外在形象包括仪表形象和语言行为形象。仪表是人情感的外露,是心灵的外在表现。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该穿着得体、端庄,不穿奇装异服,妆容、佩戴首饰也符合校园环境要求。言传身教是育人的最基本手段,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无时无刻不在起教育作用。
班级管理实践是一项持续改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形象的完善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教师要以自身的事业心、自我价值追求、心理健康因素等为内在动力,以社会环境、学校文化、学生期待等为外在动力,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从而达到影响学生、促进班级管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的管理是要让所有学生懂得互相关爱、彼此信赖,为班集体建设畅所欲言、个性飞扬;所有学生、科任老师、家长都心系班级,以班集体之荣为荣,以班集体之耻而耻,才能形成一个团结向上、文化情感氛围浓厚、凝聚力强、明荣知耻、学风正、班风纯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刘鸿艳.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初探[J].成功・教育,2010,(11).
[关键词] 中医学基础理论;学术争鸣;综述
[中图分类号] R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9-42-03
近20年来,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据报道,仅国家“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5年共投入近3亿元科研经费,171个参研单位、超过2000名参研人员携手攻关,在中医理论基础研究领域展开深入研究[1]。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学学术争鸣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本研究就近20年的学术争鸣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基本资料
1.1 时间
文献资料搜集时间从1990年1月1日起,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
1.2 文献来源
公开发表的期刊、报纸、硕士、博士论文和会议资料。
1.3 文献检索工具
知网、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检索系统。
2 入选标准
只要涉及中医学理论的唯心与唯物、科学与伪科学、解构与反解构、继承与创新、标准化与泛化、中西医结合与纯中医争鸣的论点都纳入本综述。
3 方法
运用关键词搜索法及主题搜索法。关键词或主题有但不限于词语:唯心、唯物、科学、伪科学、解构、反解构,搜集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处理,将作者的观点按照争鸣的归类,不限文章出处和内容。同类文献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献摘录,观点涉及到多个争鸣分类的,分别纳入相关类别。
4 结果
本研究共检索了300篇相关文献,引用文献18篇次,涉
及中医学理论的唯心与唯物、科学与伪科学、解构与反解构争鸣的主要论点。三个方面引文观点分布均匀,观点明确。结果如下。
4.1 中医学理论的唯心与唯物之争
近20年来,关于中医学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的争鸣始终是中医学学术的核心问题。在这个争鸣的过程中,主张中医学是唯物主义的占大多数,主张唯心的占少数。典型的唯物主义的主张集中观点是:有学者[2]主张“用哲学思维方式,点击五行学说,脉象、经络、六、七情、疫毒学说、心主神明等,其中的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审视中医学。提出了中医也要充分利用现代设备,注重微观辨证。”有学者认为[3]:“中医学理论以实践为基础,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客观物质世界规律性的认识;中医研究具有可复制性、规范性,对疾病的解释是有量化的倾向;中医是辨证法和实践论的最好体现。中医学是唯物主义的形象已经确定了下来,是进行时而不是将来时,是客观迈进而不是主观迈进。”有学者认为[4]:“明末大医张介宾的太极命门论,在历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把宋明理学唯心主义的太极说转化为医学中的唯物主义太极说,对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都起过积极影响。也有当时难以避免的迷误和不足。值得今人再认识。”在宋明时期,中医学的确得到了长足发展,涌现了一批中医学名家。这些名家对那个时代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成就进行了继承和发扬,但具体到中医学本身,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逻辑和说理工具没有改变,中医学仍然在认识疾病的工具上没有大的突破。为此,有学者[5]认为,“中医学是治病救人的科学。属应用科学范畴,是具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特点的自然科学。”这种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定位,也是一种认识中医学的思路。还有学者[6]认为,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哲学思想,包括“实践第一”“辨证地看问题”“整体地看问题”“实事求是”等都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由于其思想和方法正确,就确保了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经久不衰及必然昌盛。但是,在唯心和唯物的争鸣中,有学者认为[7],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客观唯心思辨的基础上学科,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特征。客观认识和评价中医学理论基础体系,不仅不会伤害到中医学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会促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现代化。有学者认为[8]:中医学之所以发展缓慢,原因之一就是“崇古遵经、求同排异抑遏着实事求是、勇于批判、大胆创新的探索精神”,同时,“认识不能超越历史。最初的有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中医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同时代的成果,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掺进了封建、迷信、宗教和唯心主义思想,理应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更新或弃之。”有学者[9]认为:“哲学式中医理论如一口双刃剑,其强大的解释能力和取类比象的推演能力迅速地丰富了中医理论,使中医理论能够脱离实际自成一体,后来的医者可以完全不懂生理解剖,也能游刃有余地看病;另一方面,过度推演使中医学最终演变成为神秘莫测的玄学,反而阻碍了人们掌握它。中医是哲学,讲述普遍原理,因此具有高瞻远瞩的指导能力,但缺乏现代科学的精确,需要用现代科学从新解释、形成全新的理论体系。”因此,中医学理论的唯心唯物之争,重点放在应用和实践上,在理论基础不易分辨的情况下,在实践过程中的唯物特征还是相当明显的,但是,在理论基础上,客观唯心思辨的观点值得引起关注。
理实一体化教学主旨是要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分开,将其划分成项目进行实施,教学过程相对集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学生动手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积极性高。通常实施方法有以下几种。
1.1讲解法
即在课堂上,将项目难点重点分条理的展开,通过示范操作及操作注意事项内容的学习后,进行小结,然后在引出一些在理论课上的重要概念,原理解释,通过分析,做到由简入繁,这样学生就能按步骤掌握专业知识。
1.2演示法
即在课题上,通过教师进行示范性实验或操作等方法使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而获得自身所需的知识。它可以让学生获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的知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将抽象理论和实际现象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要求教师课前要做好演示的准备工作,根据课题选择好对应的设备、工具、量具及原材料。
1.3实操法
即学生上完理论课后,紧跟着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机床操作练习,提升自身的操作技能,做到活学活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实操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步骤,强调操作安全,提高实操的时效,实训老师也必须认真巡回指导,加强实训过程的管理,及时的处理实训中的问题,保证实操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数控技术应用理实一体化的实训条件
要有与数控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实训条件。因此要求作为课堂的实训车间要有足够数量的数控机床,必要的教学场地及黑板,条件好的可以有多媒体投影设备。根据就业前景和用人单位需求,该校结合自身现实情况,主要的培养目标为数控操作人员、编程人员、数控设备维护维修方向。按照培养目标的需要,制定了该校的数控设备选择方案,在设备的选择上,按照有利于培训对象熟练使用、操作、维修数控车、铣床为目标,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既考虑机床的规格和配置,同时考虑人才培养所需的机床数量.同时满足合理性、经济性以及教学和企业的需求。在实训工厂内专门设一定面积的讲解场地,包括黑板,座椅,电脑设备等,从硬件上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师生双方边教、学、做及理论与实训的交替进行提供保障,在条件允许下尽量按照单人单机要求来配置。
3数控技术应用理实一体化课程设置
要具备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设置。《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必须建立在学生已具备较为熟练的车工基本操作技能及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开展,考虑学校实训条件,借用比较直观的宇龙仿真软件,采用理论课堂教学和宇龙仿真软件教学相结合以及实习课前集中讲解和操作演示与现场巡回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解决。注意每个项目中学生成绩的记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课程的任务包括:(1)掌握常用数控系统特别是FANUC(华中)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铣床的编程方法,并熟练地运用手工编程方法编写较复杂零件加工程序;(2)熟悉常用数控系统FANUC(华中)数控车床、铣床,能够操作面板上的各项按钮,手动输入数控加工程序及修改有关加工参数的设置;(3)能够正确对刀,确定工件坐标系,会对数控加工工艺进行分析与处理、会进行测量及计算、正确选用数控加工刀具及相应的角度、准确完成试切工件的任务、精确对刀偏值及刀补值参数的设置、正确对运行报警识别处理等操作,最终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达到数控初级工理论和技能操作要求。
4数控技术应用理实一体化配套教材
要有与课程相适应的教材与之同步进行。教材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将各个知识点分解成实训课题项目,有计划地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针对该校中等职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要突出与实训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基础知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写适合该校教学实际的校本教材和教案,做到既适合学校教师水平及实训条件的要求,又适合中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能力的要求,同时注意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及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着重突出学生潜在能力的培养,以需求为主体,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组合。
5数控技术应用师资队伍
由于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的项目化处理,从而改变了课时和讲课方式,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还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社会实践技能,而双师型人才是突破点,解决方法应从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学历进修和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参加省培和国培或进企业顶岗锻炼及技能培训方面入手,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
6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
论文摘要: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文艺学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么,树立问题意识、间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等学术意识,对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的就是反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世纪之交发生了从语言论到文化的转向,给文艺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营养。影视与网络的发展,使文艺的传播变得快捷而方便,而大众文化的发展,则对传统精英文化提出了强劲的挑战,并使许多边缘化群体和个人参与到文学艺术之中,而文化诗学则以它的政治学旨趣、跨学科方法、实践性品格、边缘化立场和批判性精神,给文艺学的发展增添了十分强有力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关键词:小学阶段;体育教学;体育游戏;应用探析
引言
随着人们对于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高度要求。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用体育游戏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有效落实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要求,同时能够完成课堂教学的创新要求,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进行策略的探析,从而使这一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重要性内涵
在进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体育课程作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教师过于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掌握与提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不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共同发展[1]。因此,在当下的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其提出体育游戏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兴趣的充分培养,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与提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将体育游戏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学习兴趣的充分培养,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二、应用措施
(一)教学前应用
在进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提出体育游戏的课堂应用,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开展得到学习兴趣的培养提升,促进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培养。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热身环节的开展。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在热身准备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教学的乐趣,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趣味提升,能够为课堂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热身准备基础[2]。在热身环节对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融入,教师应该重视游戏的合理设计,能够保证学生通过这一体育游戏的参与能够得到充分的热身的同时能够得到兴趣的培养与提升。
教学案例一: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的热身准备环境,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能力的学习前得到充分的兴趣培养提升。在进行热身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合理设计,使学生能够达到热身的目的,同时又能够得到兴趣的培养。在进行游戏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游戏进行应用,从而使学生能够处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中。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能够明确学生热衷于跳房子的游戏。因此,在课堂教学前的热身准备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跳房子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一游戏进行充分的热身与兴趣的培养提升。
(二)教学中应用
在进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能够应用体育游戏保证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以高度的学习兴趣参与课堂学习,促进学生的体育能力的掌握与提升,同时能够满足学生对课堂乐趣的高度要求[3]。在进行教学体育游戏的设计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游戏的合理设计,保证学生能够通过体育游戏得到学习兴趣的培养台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教学案例二:在进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热身准备完毕后,要对学生进行足球教学。在这一教学中,教师为了避免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和教学单一性的问题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育游戏《运西瓜》。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足球运球能力的教学。在进行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这一体育游戏对学生进行能力的教学与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掌握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趣味性发展。
(三)教学评价应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学评价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因此,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应该对学生展开体育评价工作。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中,由于教师不能够重视对学生进行参与教学评价兴趣的培养与提升,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体育能力,最终导致课堂评价效率低下,不能够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后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产生阻碍因素[4]。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处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进行能力的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参与评价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应用体育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评价,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教学评价中枯燥乏味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特质人格 交互理论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塞林格曼等人发起,提倡积极的理念,对人性进行积极的评价,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心态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其诸多理论引起心理学界的共鸣,其中理想人格理论尤具代表性。
一、积极心理学理想人格理论主要观点
(一)具有积极特质人格是理想的人格
塞林格曼等积极心理学家经过长达十几年的考证,总结出积极人格特质共有6大美德和其下属目录中的包括幽默、乐观、宽容等24种积极品质。积极特质人格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这种被激发和强化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性的生活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就形成了。积极人格特质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二)理想人格存在利己与利他两个维度
理想人格特征存在两个维度:一是正性的利己特征;具体是指积极人格者能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感觉到生活的意义,独立,渴望成功,能够掌控环境;二是与他人的关系;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能积极帮助他人,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最突出的人格特征是具有乐观型解释风格。积极人格特征的两个独立的维度将积极人格与消极人格做了明确的区分。
(三)交互理论――人格形成的要素
人格是由人的内部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即交互作用理论。积极心理学承认人格中先天因素的决定作用,即个体的先天生理机制会产生相应的行为模式。但积极心理学更强调人格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因素活动过程中得到的,是内在因素、外部行为、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也就是说:“人不是按照由基因图谱规定的固定路径来发展自己的,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社会环境三者交互作用的。”
这一理论是在整合了传统人格心理学的若干理论的基础上,得出的理性判断。强调人格首先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是在一定的生理因素作用下,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人格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个体内化其外在活动的结果。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诸多因素中,强调了挖掘人的潜力与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作用。
既然文化、人际等社会环境在塑造人格中地位重要,那么在人格构建中可以通过发展良好的社会行为,良好的文化、社会环境来达到建构与完善个体人格的目的。
二、理想人格理论的借鉴意义
积极心理学理想人格理论是在批判传统人格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虽然诞生不过十多年,但影响势头正盛,亦将为人格心理学发展指明方向。其人格理论对高校的借鉴意义在于:
积极心理学认为:“预防的大部分任务是建造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②这就为高校心理健康提出一个新的课题――挖掘积极品质,培养积极力量,激活内驱力,实现有效预防。
(一)挖掘积极特质构建理想人格
传统人格心理学更关注消极面的研究,使人们只看到人格消极面消失的可能,却看不到人格的日益健康;而积极人格理论着重对人格积极特质的建构,积极的增长意味着消极的抑制,开辟了人格心理学新的领域,使教育者与受教者更多关注人性的积极力量的挖掘。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把积极特质的培养作为教学中的重点,这些积极品质包括智慧、热心、仁慈、合作、宽恕等6种美德及24种性格品质,而应尽可能减少对负性性格的教学与测量,目的就是引导转移学生的视角,由关注缺点,放大缺点引导到对自己优点、优势的关注,心理层面也由关注缺点而引起的消极情绪转移到关注优点而引发的积极情绪层面上,并努力激活、固化和发展这些优点和优势,来确立自信,进而更好地发展积极人格,摒弃不良性格。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人格优势,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优势,将会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快乐的情绪体验。教师的任务就是用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潜能,品质,并在教学中对这些积极品质加以肯定与鼓励,使学生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唤醒,促成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最终达到抑制负性性格的目的。
(二)强调外部环境对理想人格塑造的中介作用。
积极心理学之所以强调人格是由人的内部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是想验证人格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人格心理学应该是研究人的积极人格的成长过程,因为良好的行为和外部环境是积极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人在自己人格的构建过程中又具有主动性,那么我们就能通过发展人的良好行为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来达到建设或改善个体人格之目的。
交互作用理论提示高校人格培养需从外部做起,创设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氛围,来促进个体乐观解释风格的形成,进而发展个人的积极行为能力,只有具备了积极行为能力的个体,才可以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方式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从而影响自我人格的建构。正如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 Willian James)所说的,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在外部活动内化为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中,积极的外部环境促成个体的积极体验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
(三)利用互动教育模式构建理想人格
人格构建与重建都是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互动教育来完成。古人云:“人格之道,当于治心”,人格教育是开启心灵之窗的过程。要求一方面教育者施教过程中要实际、客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事动人。做到三贴近,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心灵;另一方面是教育对象有渴望了解新知识、新感觉、新思想的愿望,能以“三认同”为前提,认同教育者的职业道德、认同新颖的教育方式、认同科学的教育内容。两者进行有效对接,实为完美互动,才能完成人格教育这一复杂的教育过程。
为此,高校要开放教室,创新学校选修课方式。具体做法是:每学期第一周为选课周,所有选修课教室对全校学生开放,尤其是作为公共选修课的心理、思政、哲学课可以具体细化,比如心理课可以细化成,“意志力与成功教育”“乐观与幸福人生教育”“情绪与情商培养”等,课程实行“三定”,即指定教学地点、指定专门教师、指定学分。这种开放教室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盲选方式更为人性化,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导意识,也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优化课堂的积极性。它打破了传统的以各分院为单位选修的框架;也打破了文理科的界限,鼓励文理互选,也客观地培养了复合型人才。尤其满足了大学生的主观欲求,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课目,可谓一举多得的教学新尝试。
荣格说:“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③,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的本能,使对健康人格培养的空间变窄,积极心理学不仅关注如何消除人格中的负性成分,也注重研究积极人格的建构,特别关注积极的现实环境与潜在能力挖掘在形成良好人格品质中的巨大作用,这些研究对转型期高校人格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启发。积极心理学理想人格培养之终极目标是:让个体充分体味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时刻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免疫力。
参考文献:
[1]Caprara and Cervone A Conception of Personality for A Psychology of Human Strengths:Personality As An Agentic,Self-Regnlating System[J].in Aspinwall and Studinger。A Psychology of Human Strengths;Fundamehtal Questions and Future Dircetion for a Positive Psychology.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3.p.62.
[2]赵玉芳,积极心理学分类体系的整合观[J]社会心理科学,2009.3.
【关键词】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对策
一、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一) 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对实践性与创新性均要求较高。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迎合市场的需求才能焕发设计专业的生机。目前一些高校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仍然存在着照搬照抄本科的现象,教学内容侧重理论体系,实践教学比例较少,设计操作与实际要求严重脱节,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商业运作之中,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够。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必须体现高校教育特色,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才能从本质上解决就业难问题。
(二) 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排名靠前的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和经济发展上均处于变革时期,市场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是相当大的。许多设计公司求贤若渴,但是由于艺术设计专业设置模式化,使得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达不到企业用工的需求,出现了一边是企业人才缺口巨大,一边是设计专业学生能力不足,这也形成了就业难的悖论。
二、 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面临的难题
艺术设计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其发展速度和成绩令人瞩目,但是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需加以重视。
(一) 教育理念落后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通信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艺术设计理念也随之发展。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没有及时汲取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而是因循守旧,仍旧以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活动,强调知识的学习,忽略对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根本不能够指导艺术设计教学在新时代快速发展。
(二) 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一些高校仍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高校艺术设计课程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三个部分组成,个别高校正在进行课堂翻转的研究。从高校生源的综合状况来看,民办高校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家庭条件等各种原因,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不强,对理论知识没有足够的兴趣,学生接受基础知识后不能灵活运用,不能将基础课学到的知识很好地渗透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很难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作系统性的思考。但他们对实验有较浓的兴趣,在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潜能。
(三) 艺术设计师资力量薄弱
近几年我国艺术设计在国家和群众的重视下,实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事业起步较晚,又因各种原因,相对于其他基础学科,发展缓慢,只是在近十几年才得以快速发展,但是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教师培养机制。虽然大多数教师毕业于高等院校,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胜任教学工作,但是仍有一部分教。师教学能力有限,理论知识不够扎实,设计技巧不够熟练,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教学效果不明显。此外,绝大多数的教师缺乏个人魅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崇拜之情,不能实现言传身教。
(四) 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与反馈机制滞后
一是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对教学的监控、评价与反馈滞后。体现在:监控范围不全面,侧重于课堂理论教学,较少关注实践教学;侧重于本校教师,疏于外聘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侧重于评价教师的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教学效果的考查。评价方式单一,大多通过督导听课,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且多以系部自查提交报告为主,针对性不强,合理性不够,反馈不及时,导致评价反馈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职能。第二个层面是就教学管理本身而言,这样的管理模式、方式方法是否符合专业特点,适合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是否满足教师、学生教与学的需求,是否积极有效,这是需要教学管理部门领导、管理人员认真反思、总结和分析的。而在实际工作中,这样实质性的反思、分析、研究与评估比较少,未能引起管理工作者的重视,一些小结报告也往往流于形式。
三、 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出现的难题,笔者认为要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 结合时代要求,加强教学内容改革。
当今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对艺术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当紧跟时代的潮流,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及时地加入到课程当中,体现时代性,并辅以合适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当下社会最需要的技能,尽早地学习社会需求的技能,为今后进入社会提前打下基础。此外,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增强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更好地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
(二) 加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艺术设计是在结合原有环境特点和社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既定环境进行设计创新,实现艺术创新再设计。创造性思维是在突破常规思维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新颖思维产物。创造性思维能帮助设计人员突破既定思维模式,进行更加优秀的艺术设计,对设计人员顺利开展设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艺术设计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设计创作,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外,高校可成立艺术设计研究所,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实现思维模式的创新。
(三) 优化师资队伍、组建专业教学团队
一是高校的教学和人事管理部门要充分重视,出台相关的培育和激励政策。二是艺术教学院系更要积极推进落实,借助已形成体系的教学基本建设与改革研究项目性载体,创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特色鲜明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也可以通过“工作室”教学平台的建设,通过特聘、柔性引进等方式吸引企业行业一线的设计师到教学团队中来,打造业务精干、专兼结合、层次分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以“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工作室制”教学团队。另外,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条件的安排好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师资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引导教师步入企业实践,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操作方法、岗位素质、知识技能要求,掌握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真正做到知行并重。在优化师资队伍的同时,也要重视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进修、研讨等多形式,让管理人员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管理理论、政策法规,吸收借鉴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与管理水平。
(四) 完善艺术实践
之所以进行艺术设计教育,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扎实和熟练的设计能力,但是现实中却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实践的重视不足。所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成为了当下艺术设计教育的关键所在。一是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在校内,学校要对各种实践设施,如工作室、计算机、打印设备等予以全面的完善,并委派专人进行管理,保障所有的场地和设施都能够正常运转,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而在校外,则要和诸多设计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实践机会。二是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艺术设计院系应该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设计比赛,并对获奖者予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鼓励,由此营造出一个重视实践的氛围。三是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多数院校都将实践类课程放置在了最后一年中,但是大学的最后一年,往往都是学生最为忙碌的一年,或者忙于找工作,或者忙于考研,难有时间和精力真正进行艺术实践。因此,要对实践类课程进行有机的调整,将其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学会了某一种知识和技能后,就要予以及时的运用,经过由学到用的多次磨合,使其不断成熟和完善,让实践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五)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一些高校以往的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多半是前期为传统教学,后期为企业培训,学生的学习还是压力式的被动学习。校企合作可以更深入,如,学校可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的项目制作,实现专业课程作业与企业实际项目直接对接,使学生熟悉从设计初稿到中期客户修改意见反馈,再到最终完成设计的全部过程,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围绕实际的设计项目展开,如此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性与荣耀感,又可以为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传宏. 关于艺术设计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 艺术百家. 2006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对设计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各大高校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也在不断扩大。艺术设计教学主要分两大块:设计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作为高校中系统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设计理论主要是通过了解设计历史,知晓设计风格,从而培养设计思维。艺术设计中的“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贯穿——设计历史与文化
艺术设计专业大致包括平面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艺术类)、动画专业等等。设计发展史其实就是文化发展史。文化是无形的、抽象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通过一系列的提炼 、加工、升华、浓缩,通过具体符号或是实物将文化的内涵体现出来。这个艺术设计创作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和文化结合的过程。可以说,设计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设计的核心。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就是中国千年文化的印证。奔跑的“人”形,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灿烂;优美的线型,象征着龙的蜿蜒身躯,代表着龙的传人;展开的双臂,表示我们宽怀仁爱之心,同时,“京”字又以简化的毛笔体演化为“文”字,暗含“人文”,与我们的口号“人文奥运”相一致。这一设计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包含在内, 堪称是设计与文化结合的典范。
设计在体现文化的同时,也在创造文化。日本的设计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主要归功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日本的传统文化因素中“少而精的简约”和以榻榻米为标准的模数系统,使他们和设计中的“适宜性”不谋而合。日本设计师不断从本土文化中汲取营养,著名设计师佐藤晃一的设计作品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他继承了日本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柔和的民族风格,同时,还将这种风格更近一步地推向完美和充实,提炼了日本文化中最精要的精神内涵。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这些成功的设计无疑不是和设计史联系在一起的。
二、演绎——设计风格与流派
设计风格就是设计中的各个领域在某一时期不同区域具有相似性的一些特征。哥特式风格、波普风格、洛可可式风格、巴洛克式风格……这些都是在设计领域甚至艺术领域流行风靡过的。
当前,我们在设计界中主要以东方设计传统风格、西方设计传统风格、现代设计风格和当代主义这四大设计风格 ,现以表格的形式将具体的风格与特点作以分析。
这些风格与流派之间并不是完全孤立的,他们符合社会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挖掘设计发展规律,即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
三、聚变——设计思维与创新
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不但可以增加我们人类知识的总量,还能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特别是作为设计师,创造性思维能让我们的设计不断变化出新,甚至为设计开辟新的风格。灵感就是知识的积累,思维的活跃。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哪会有思维的聚变呢?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是需要灵感才能取得成功的,而具有丰富知识的人才能更容易取得成功。因此,在艺术设计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究竟怎么样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首先,要具有积极敏锐的感知能力。有所感才会有所思、所想。设计思维本身就是非连续性,跳跃式的。甚至有时候就是一种直觉或是顿悟,而这却是我们不断努力积累的结果。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用大脑去思考,用我们的双手去实践我们的所想。
其次,要了解掌握思维的创造过程。约瑟夫·沃拉斯认为创造性思维包括四个基本阶段:准备阶段、沉思阶段、创意阶段和论证阶段。将这个四个阶段贯穿起来就是,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思索并搜集相关的信息材料,然后将搜集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和剔除,之后再对有效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最优化方案。
创造性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新颖性,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从2007年开始,由世界知名艺术家伦泰因·霍夫曼设计的大黄鸭开始游历世界。大黄鸭是一只巨型充气黄色橡皮鸭,大黄鸭的每次巡游都会引来当地粉丝的疯狂追捧,给人们带来极大的震撼、惊喜和欢笑,而艺术家创作者的初衷就是将人们都带到天真无邪的童年。正如霍夫曼所说的,不管你是孩童还是大人,在大黄鸭的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也是平等的。这种设计初衷的传达没有语言的障碍,没有信仰的差异,也没有国界之隔。因为观看大黄鸭也带来了一系列经济收入,这就是设计创新的经济价值。
结 语
设计教育不是单纯的美术教育,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教育的特殊性和个性,真正在教学训练当中培养有思想、有素养的设计师,就要注重设计知识素养和技能素养相结合,把握艺术设计中的主线,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走向学生的“学”,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课堂答问便成了必然。事实上,由于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预设的问题不是太难就是太简单;不研究教材内容,不分析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关联,预设的问题不能环环相扣、逐步推进,不能揭示知识发生过程;再加上教师不考虑提问的方式方法等等;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根本不知道怎样思考或怎样回答,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这样的问题,不但起不了好的效果,有时还误导学生,甚至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预设有效问题。
一、预设问题要有“障碍”,防止“滑过现象”产生
“滑过现象”源自于英国学者Edard Be Bono关于思维训练中“注意滑过”的一个形象比喻。他说:当我们驱车从A地到B地欣赏美景时,往往由于车速太快,忽略了途中更美的风景C;由A地到B地的路越顺畅,C地被忽略的可能性就越大。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将教学任务设计得面面俱到、自然流畅,问题坡度太小,没有给学生留下跨越“障碍”的空间,学生无需要多少时间即可一蹴而就,就会使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在不经意间滑过。在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三角形中位线》合作学习中有一个问题: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一个三角形和梯形,如果要求剪得的三角形和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应当怎样剪?对于这个问题,一教师预设了三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
(1)像图1那样剪,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吗?
(2)像图2那样剪,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吗?
(3)怎样剪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呢?
教师预设的前两个问题,的确能很好地为第(3)问做好铺垫,是不错的引导;但是由于教师问题设计过于详尽、顺畅,没有给学生留下 “障碍”,学生轻而易举地回答出第(1)(2)问,第(3)学生短暂思考就回答出来,这个问题便显得没有挑战性,探究价值就“一滑而过”,这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没有益处。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先不给出任何预设的小问题,就让学生先动脑动手画,再让学生动手剪。在大部分学生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给出预设第(1)问。这样整个问题的处理上坡度不会太小,学生能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思考过程,也把握了时机,在知识的关键处、疑难处预设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预设问题要避免低级庸俗,应具有启发引导性
在新课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改革的浪潮下,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启发式原则,达到一种双边互动充分、课堂气氛热烈的效果,经常大量设问,于是不由自主地提一些不疼不痒的问题。例如:一教师在讲“雉兔同笼”问题时,提出“雉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什么?”“雉有几只脚几只头?”“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的意识是什么?”这样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还有“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等问题。这种问题缺少启发性,难以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是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及其主观能动性,是对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漠视。“有疑而问”本是天经地义,但这种浅显的问题,往往问而无疑,学生对答如流,表面上互动得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学生从这些问题中得到了什么呢?
有经验的老师设问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提出的问题恰当、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能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教师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让学生带好长度分别为3cm、4cm、7cm、10cm的小木条,预设以下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后思考讨论:(1)能拼成几个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什么?(2)哪三根不能拼成三角形?这三根的长度都有什么关系?(3)三根木条符合什么要求才能拼成三角形?教师层层设问、逐步推进,充分突出学生“做数学”的同时,启发引导了学生主动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记忆“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小于第三边”的定理。
很多教师不研究教材内容,不分析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关联,预设的问题单一且不能揭示知识发生过程。一教师在上浙教版七年级(下)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在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的教学环节时,教师是说:这个方程组的解是什么呢?我们利用一个表格来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