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综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定位错位;班主任本色;班级团体;学生精神成长;班级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青少年身上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并且他们当中出现的一些暴力倾向明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排名居于前列,加强班主任工作已列入我国议事日程:2006年,教育部把制定《班主任工作条例》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列入当年工作的要点之一。2009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社会对于班主任的关注越来越多,社会对班主任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班主任管理和班级管理自然是其中的重头戏。上网搜索,你会发现很多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与心得,但觉得很多都是就事论事,采用流行色即行业流行什么就说什么。眼前流行的案例加评论多侧重微观,抓的多是芝麻小事,而未能从宏观角度抓住班主任管理和班级管理的核心。但周彬老师的《班主任的“主人本色”与“管理之道”》和任国平记者的《让班主任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能走出流行色创新地整体地或从核心的价值方面去思考。拜读了他们二位的文章,我就“班主任管理与班级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两点思考:
思考一:如何定位班主任这一角色?班主任究竟该如何管理?
思考二:班主任管理与班级精神文明建设有何关系?
一、班主任定位错位
回顾班主任历史,班主任——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有名无份,是常被大家忽视的似乎可有可无的弱势群体。班主任角色大家心知肚明重要,但班主任人嘛并不重要,班主任待遇普遍低得可怜。班主任工作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班主任工作与教学工作相比似乎永远是“次业”,所以就连班主任自己也不得不经常提醒自己:教学第一,班主任第二。既然外界与班主任自己都这样定位班主任:班主任仅是一代名词,主任本无实际意义。加上班主任实在难当,责任太多,学生又实在难管,再加上社会对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高,班主任确实易成为功不抵过的“消防员”。面对众多学生,班主任众口难调:有人说你啰嗦是管家婆,有人说你专制是暴君,也有人说你冷漠不闻不问……。班主任似乎左右不是人,怎么做都不是, 事无巨细,无不问津但却吃力不讨好。因此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沦陷不足为奇。周彬老师把班主任沦陷源于“管理的缺位”与“服务的越位”,强调班主任要管理学生群体而非管家婆,强调班主任是协调学科教师的主任而非服务员,他确实切中了班主任自身的要害。但就外因来讲,我觉得班主任沦陷还源于外界的“评价错位”及进而导致的班主任自身的“评价错位”。并且我认为“评价错位”是罪魁祸首,因为“管理的缺位”与“服务的越位”更多源于“评价的错位”。
二、如何定位班主任角色?
班主任,顾名思义,固然有“主任”之义并且是中心意思,同时“班级”是它的限定语。换句话说,班主任确实是一个管理班级的主任。因此,周彬老师提出的班主任要回归“主任本色”,千真万确。
三、班主任究竟应如何管理?
班主任既然是主任,管理就成了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按常规思维,谈到班主任管理,自然就想到班主任管理班级,而班级由学生组成,相应地班主任管理就变成了管理学生。一直以来。班主任管理的对象都仅限于学生。周彬老师从界定“班级由谁组成”开始,认为班级是由负学习责任的群体——学生(我认为学生不仅仅负学习责任)和负教育教学责任的群体——教师二者组成,缺一不可,进而认为班主任管理相应应是管理班级学生和班级教师。从而,周彬老师在班主任管理对象确定方面有了突破。但一个班级实为一个团队,班级若由学生和教师组成,那站在一个个学生后面的家长为何不属这一团体呢?家长毕竟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和终身教师,因此,家长理所当然应是班级这个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管理则应变为管理班级学生、班级教师和班级家长。但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无可厚非,班主任能对教师进行管理吗?班主任实际究实质仅为一名普通科任教师(仅多做了一项工作而已),能管理与他有同等权力的班级教师吗?班主任若有权能管理教师,那学校领导可真没事可干了。若我们承认管理与权力相关,那么班主任称其量只能算是个班级教师的协调者,谈不上管理教师。因此,周彬老师所说“对于教师是否勤奋,班主任应该管理”,我觉得班主任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那么,班主任能对家长进行管理吗?当然不可能。班主任最多只能当家长的助理而已。
周彬老师就“如何促成班级学生之间的协作”提出了其具体策略即“让所有人是所有人的朋友”:1、让同学间互相帮助成为一种责任而不仅是荣誉;2、让同学对自己负责任而并非对他人负责任;3、班主任定位为“教育学生”而不是“判定”或者“指控”学生,既不是法官也不是检察官。而要从“教育”的角度来理解学生,以学生的过错来引导学生,以宽容来教育学生。这在理念上对班主任管理学生具有明确的指引作用。
周彬老师还就“如何让班级教师协作起来”提出了具体策略:1、学校要授予班主任对班级教师进行评价的权力,当然这种评价权力仅限于班级教师的的合作能力与程度,而不包括班级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与能力;2、班主任召集班级教师进行班级工作研讨,就班级中发生的问题以及班级中的问题学生进行分析与研究;3、将班级教师的评价标准与班级整体表现融合起来,让班级教师将班级管理当作一种责任,而不仅是一种荣誉,或仅是帮忙或友谊表现。进而让班级教师把“可以做的事”变成为“必须做的事”。周彬老师在此触及到了班主任管理中的敏感话题,指出了班主任管理工作在协调教师方面的当务之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既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班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据此,对于周彬老师提出的“判断一个班级优秀与否要看:班级学生努力与否、班级教师努力与否、学生间合作与否、班级教师间合作与否、班级教师与班级学生之间合作与否”我认为应该再加上关键的一条:班主任、班级学生、班级科任教师快乐与否。因此,任小艾老师所说的:“经常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与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是班主任老师工作艺术和智慧的表现”是班级精神文明建设的浓缩。班主任要像上海市尚文中学特级教师黄静华所说,班主任要用真情去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来启迪学生的良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行为,为他们学会做人奠定道德基石。
最后,借用任国平记者的一句话来说明“班主任管理”与“班级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那就是“如果没有尊重形成的情感基础,要求就成了专制;另一方面,如果只有尊重,没有要求,教育就是“放羊”。同时希望天底下所有的班主任别忘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一句话:教育“永远是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参考文献:
[1]周彬.班主任的“主任本色”与“管理之道”[J].上海教育研究:2007.11
关键词:老年文化文化建设消费市场
中图分类号:TS976.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先或后的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行列,老龄问题成了世界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目前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达1.32 亿,浙江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达58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3%,先于全国13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省份。因此,进行老年文化建设,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以此为背景,本文尝试对该领域内笔者所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力求总结出一些可行性解决方案。具体讲,首先,城镇社区老年文化的建设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何以发展如此缓慢?怎样改善社区老年文化的建设?再者,城镇老年文化消费市场前景可观,但目前开发为什么难以取得进展?应采取怎样的营销策略来满足老年人的文化消费需求?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基本上按照以上几个问题进行展开研究。通过对社区老年文化及其消费的调查了解,对我国城镇老年文化建设现状进行思考,期望能为人们进一步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提供一些有益的视角。
二、社区老年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内的居民在长期的社会交往和共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相近或相似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习俗传统和行为模式,是在一个社区范围内相对通行的特殊文化现象。它包括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
社区老年文化建设是为满足老年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社区老年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老年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年人高尚的道德情操、豁达开朗的精神风貌、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其他人又示范引导作用,有利于社区居民道德规范的形成,也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型社区文化的建设。
第二,社区老年文化建设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内在统一的,都是以促进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为根本目的。社区老年文化建设是把精神文明建设和老龄工作落实到基层的重要措施
第三,社区老年文化建设在建设新型社区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沟通作用,社区文化活动是社区居民间相互联系、增进了解的纽带;二是整合作用,老年文化在规范社区行为,实现社区整合方面起积极作用;三是传承作用,老年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视亲情和友情;四是服务作用,社区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可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由于整个社会对老年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性认识还很欠缺,也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导致社区文化建设出现了很多问题,阻碍了社区文化项目特别是老年文化项目的开发。
其一,社区老年文化建设无相应制度保障。因各单位、部门、社区成员对社区老年文化工作认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年文化建设工作;同时缺乏规范的社区文化建设组织管理机构,也制约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其二,社区老年文化建设投资匮乏,建设不够,资源无法得到共享。社区文化事业投资渠道单一,未能充分吸引各类经济主体参与社区的文化建设,尤其是一些公益性老年文化事业缺乏资金来源和政策支持;同时,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总体不足,也抑制了社区文化发展。
其三,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缺乏创新,且针对性不强。未能针对老年人的基本情况,来开展符合本社区老年人需求的相应的文化活动。
其四,从事社区老年文化服务的人员多为年轻人,且人员不足。由于社区老年文化服务这一行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益都不高,对年轻的就要人群并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因此,社会对服务人员的需求很大,但依然难以吸引大量人员,尤其是专业人员的进入。
只有从以上几个问题着手,才能寻找到解决社区老年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比如,各级政府要认识到社区老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快社区老年文化设施建设;建立符合文化事业发展规律的社区老年文化事业管理制度;增加社区老年文化建设的投入,积极探索社区老年文化事业的多种经营方式和投资渠道;社区老年活动场地实行联手共建,资源共享;从社区老年居民的特点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老年文化活动;在社区老年文化建设资金想社区服务人员待遇倾斜的基础上,培养社区文化骨干,并大力提倡志愿者活动等。以此来进一步加强社区老年文化的建设。
三、城镇老年文化消费市场
老年人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消费群体。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达到16.84%;到2050年,这一比例还将上升至27.77%,人口结构将更加老龄化。同时,老年人的闲暇时间十分充裕,其精神消费的需求会日益升高,因此,老年消费市场原则上说很可观。但是,由于受经济收入、传统观念、资源配置、政策制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老年文化消费市场的开拓,还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口急剧增长的文化需要。目前,我国老年文化消费市场的开发,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有关部门对老年消费市场的开发重视程度不够。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消费市场总需求比重将不断增加。但是,我国老年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老年人口的需求,这种严重滞后在产品和服务的范围、质量和满足程度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是对老年文化消费市场的研究滞后。从老年人消费需求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表现在心里、情感等方面的需求增加。如何使老年人从孤独和对青年人的心理桎梏中解放出来,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是针对老年人特点和喜好的产品少。目前,文化市场中,产品开发大都是迎合青年人甚至少年儿童口味的产品,很少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特点的和喜好的产品。一些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剧和曲艺节目极少,还有一些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都逐步退出市场。
老年人群中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只要紧紧抓住老年消费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对策,合理引导老年人消费,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完全可以开发出来。
(一)开发适合老年人消费特点的文化产品。老年人消费特点在我看来主要有这几个,消费观念滞后、消费谨慎、消费能力较弱、有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企业可根据老年人的这些生理、心理特点来开拓市场。如推广地方戏曲,发展地域特色文化,发展老年文化旅游市场等等。
(二)建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或活动站。许多老年人缺少固定的文化消遣所,精神空虚,现有的图书馆、文化馆、公共体育场所,应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优惠的服务。在社区组建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或组建声乐、舞蹈、戏剧在内的老年艺术团,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三)重视发展老年教育产业。政府要鼓励指导社会力量兴办各类老年学校;增加必要的教育场所;开办老年人喜爱的课程,并发展广播、电视、网络教育。
(四)动员企业加盟老年文化消费市场的开发。政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参与老年文化消费市场的开拓,从老年人文化消费的特点出发,开发老年文化产品与服务。
总之,我国老年文化建设还存在种种困难和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老年人自身角度而言,其自我意识与当前社会有些格格不入,比如道德意识、文化意识、消费意识等。从政府与政策角度而言,国家政府各部门对老年文化的建设还远不够重视,投资缺乏,无规范的管理机构及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法律法规。从研究理论角度而言,对城镇老年文化领域的研究还远不成熟,相关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需人们进一步开拓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高天星 论老年文化的价值与功能.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第1期 2001.3
[2]张咏 对我国老年文化建设现状的思考. 沿海企业与科技. 第5期 2005.5
[3]宋惠昌 简论现代社会的老年文化. 道德与文明. 第5期 1999.
[4]张侠 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生活的思考.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2期 2004.6
[5]刘飞燕 城镇老年文化消费市场探析. 消费经济. 第2期 2005.4
[6]宋丹丹 从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看社区老年文化建设. 菏泽学院学报. 第1期 2009.1
[7]金丰 关于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新闻天地(论文版). 第7期 2009
[8]姚远 关于中国老年文化的几个理论问题. 市场与人口分析. 第2期. 2000.3
离退休老干部曾经是高校最具价值的财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离退休以后,仍然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离退休老干部的管理工作事关我党老干部政策的落实和我国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弘扬,有利于营造高校团结互助、和谐稳定、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离退休老干部一般具有高级职称,曾经是各学科的专家教授,在教师和学生中有着较高的威信,受到大家的尊敬,为他们做好服务,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满足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呼声,即是对他们过去的工作给予敬重,也是给在职教师树立榜样,为高校的长远发展积蓄精神力量。
二、做好高校离退休老干部工作为什么要以服务为中心
离退休老干部,尤其是离休干部年事已高,早已过了人生的兴盛时期,遇到的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管理工作以服务为中心也就找准了工作的切入点。因为,离退休老干部实际上已经脱离了高校的具体工作,管理职能已经虚化,就是组织一些活动也会因客观条件的制约效果不好。如果以服务为中心进行管理工作,管理的内容正是离退老干部的急需,双方一拍即合,路径打通,水到渠成。离退休老干部离职以后身体上、思想上都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没有了工作的寄托就好像失去了方向,他们急需组织的关怀。他们的诉求是多种多样,有的希望继续发挥余热,有的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有的身体状况不佳,有的生活遇到困难等等等等,这些都需要用我们管理者的贴心服务来解决。
三、以服务促管理的策略研究
(一)政治服务为主,进行思想层面的关怀。离退休老干部中有长期受党的培养教育的党员,也有各级领导,思想政治觉悟高,离开工作岗位后为党工作的热情不减,他们的政治需求较高。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离退休党支部这个政治平台,组织他们开展学习、读报、谈心、交流等活动,及时把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向他们宣传和通报。组织他们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开辟网络学习讨论阵地,关心国家大事。组织他们参观高校的校容校貌,观摩高校各专业的授课,广泛征求他们对高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他们思想政治优势和专业优势,为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出谋划策。
(二)个性化服务,实施差异化需求管理。虽然都是离退休老干部,但是他们的经历、背景、文化、爱好不尽相同,追求的晚年生活状态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离退休管理工作中,就要区别对待,实施差异化管理。对于那些身体较好、专业素质高,有继续做奉献的要鼓励和支持。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可以邀请他们参加重点科研项目的观摩和指导、担任学生的工作督导、做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辅导,老有所为,发光发热;具有一定声乐、文学、绘画、艺术才艺的,更需要培训、练习、交流、展演等活动,我们就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和交流平台,使他们老有所乐,享受优雅的文化艺术氛围;要根据他们不同的爱好和性格特征组织活动,充分满足他们对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各方面的需求,做好服务工作,使每个老干部都能心情愉快地安度晚年。
(三)加强软硬件建设,服务内容丰富多彩。搞好老干部日常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离不开设施建设,也就是老干部之家的建立和运作,这是搞好服务的基础条件。利用高校的场地资源,建立相应的阅览室、健身房、电教馆开辟适宜的活动场地。软件建设也就是服务的内容,要让广大老干部动起来。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心理,要抓住这一契机,组织有能力的老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亲近大自然的活动,比如踏春、游览、参观、骑行等等。在室内可以开展健身、书展、乒乓、台球等体育活动,强身健体,益寿延年。老干部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下降,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弱化,使他们觉得自己有被社会抛弃的感觉。这时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开展对他们的生活应用培训,比如计算机的应用、手机的使用、银行卡的操作等等,使他们在心理上年轻起来。
(四)生活服务到家,完善生活医疗方面的管理。老干部一生勤奋工作,有的退休待遇并不高,有的身体患有多种疾病,虽然情况特殊,但要重点关注,切实落实国家“老有所养”的政策。要及时把国家针对老干部的养老、医疗政策向他们宣讲,把各项生活待遇发放到位,不断调整校内离退休津贴等各项补贴,使得离退休老干部的津贴收入能够与教职工的工资同步增长;每年按照相关规定全额划拨老干部活动经费和医疗费,保证年度的适度增长,对于有重大疾病的或发生意外的要调动各种资源给予资助,确保他们的正常生活不被打乱。组织他们进行体检,开展健康讲座活动,定期家访、慰问,为他们看病医疗提供信息和交通上的支持,真正实现老有所医。把老干部人生的最后旅途作为服务工作的重点,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负责到底。如法律援助、政策咨询、心理辅导、临终关怀等等。
关键词:基层效能监察 调查思考
一、基层效能监察综述
近期,重点对所属基层22个单位进行了油料管理办法效能监察。监察的内容是物资供应站油料监督岗位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前线基层队的油料配送和交接情况基层车队单车(车组)加油手续控制情况、油料消耗公开情况、油料消耗奖惩情况、油料管理中的违规违纪情况。监察的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到加油站现场跟踪监察加油情况,到前线基层队施工现场查看油料配送交接手续,到基层车队查看油料管理、控制的有关资料。
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询问、跟踪记录等形式,了解到基层单位都能根据根据《关于印发油料管理监督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在油料配送台账上(《油料配送现场交接记录表》)填写油料种类、数量并签字;当班班长、小班柴油司机、现场一名职工代表核对加油单据和实际配送数量无误后,分别在油料配送台账上签字认可。
去年以来,通过开展职工生活费发放、油材料消耗、物资采购方面的基层效能监察,为企业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146万元,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违纪问题线索,及时查处了一些违纪行为,有效地堵塞了管理工作中的漏洞,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二、基层效能监察的思考
分析现状,看到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经济效益状况不佳,一条重要原因就是管理工作薄弱,执行规章制度不力,个别领导干部不能履职尽责。而管理中的不少漏洞又给腐败分子空隙可钻。作为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有责任围绕生产经营工作中心,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效能监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在近几年来的效能监察工作中,笔者认为效能监察要与以下几方面相结合。
(一)效能监察要与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
生产经营管理上要开展成本效能监察,突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树立“时时、处处、事事都是成本管理点”的观念,把效能监察介入成本管理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和控制生产成本、业务成本等显性成本,而且要重视和控制因效率不高、信息失真、资产闲置等形成的隐性成本。对于基层生产成本中的一项重要因素,油料消耗,是一项长期的效能监察项目,不求做到全方位监察,选择有代表性地的队伍,在不同的时机进行监察即可,及时发现、反馈、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堵塞成本管理中的漏洞,切实做好降本减费工作。通过效能监察发现执行管理办法好经验、好典型,但是也存在问题有待于整改和加强。比如:监察中发现个别基层队把油料配送到施工现场后,没有及时填写交接记录;出现个别人、卡不符加油现象等等。
(二)效能监察要与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相结合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既是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全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有效手段。工作中应把廉政监督与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相结合,通过基层队(站)务公开,将职工关心的重大决策、生产经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通过参与和对程序的监督,促进最大限度的公开,避免暗箱操作,从而达到密切干群关系、凝聚人心的作用。
去年,通过对基层生活费的发放进行了效能监察。基层单位在执行生活费管理过程中都能够遵守制度、帐目清楚、公开透明,得到了广大职工的拥护和赞成。但是,还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问题,比如:购买物品不入帐,白条子多,没有证明人签字,有的干部还用生活费购买生产物资,有的公开的资料和实际不相符。这些都是制度操作不严肃、不认真、不落实造成的。通过监察和通报,限期整改问题,完善管理制度,执行操作程序,使职工生活费管理使用得到了加强,走上了正规管理的路子,保证了职工群众的基本利益。理顺了干群关系,凝聚了职工的心,为搞好生产经营奠定了基础。
(三)效能监察要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开展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使个人、团队业务和企业的目标密切结合,增强管理人员、团队和个人在实现企业持续进步方面的共同责任感,其实质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而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可有效堵塞经营管理中的一些漏洞,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在实践中可建立分层分类的绩效评价体系,如述职报告制,中层季效考评,普通员工月度测评制等等。绩效考核注重个人与团队,效能监察注重团队与企业管理,二者只有互动,效能监察才能找到其落脚点。同时,坚持干部考核制度,对于干部每年都经过考核业绩警告和淘汰不合格的干部,把干部考核、季度测评、员工考核与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结合起来,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几年来通过考核和测评先后解聘了4名基层干部,调整了三名科级干部。
(四)效能监察要与党风廉政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组织;策划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基层群众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也在持续提升,为了更好实现和谐社会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当前,许多地方政府文化部门已经将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作为重要途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改变了小规模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功能与作用的局限性,受到了地方政府与文化部门的重视,通过较多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也可以得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难度系数较大,但是在其文化建设功能与作用也更有效,同时在大型活动在开展前期与活动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关注。
一、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策划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开展任何活动前应当重点关注与慎重思考的问题,在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策划与组织前,也应对活动的安全问题进行格外关注。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的开展通常伴随着丰富的文艺表演、群体活动等具体内容,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实际参与人数众多,且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极易导致安全问题的产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可能造成较大威胁。如在2014年上海外滩出现的拥挤踩踏事件造成了36人死亡,49人受伤,惨痛的教训告诫我们,在群众文化大型文化活动组织中,应当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同时,当前我国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在人流较大且密集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务必重点关注踩踏与其它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文化特色问题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更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但是在当前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中,大多忽视了群众文化特色问题,从而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由于缺乏与群众文化紧密相联的文化特色,人民群众对于这些大型活动的参与兴趣较低。在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组织过程中,应当兼顾到群众文化层面,对群众文化韵味进行彰显,发挥文化特色,联系区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才能可能获得良好的群众文化提升效果。反之,缺乏创新的,忽略实际的大型群众文化建设难以取得文化建设收益。
(三)宣传与部署问题
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策划涉及的工作内容众多,高效的前期宣传与部署工作将使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文化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前,应对前期宣传与部署工作进行重点关注。基层人民群众是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主体,活动中将有许多的群众参与其中,但是部分群众由于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意义并不了解,在实际参与过程中缺少积极性,此外,在前期部署阶段对群众文化活动宣传没有进行良好规划,使得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宣传环节耗费了工作人员过多精力,使得群众文化的影响性被弱化。
二、群众大型文化活动组织策略措施
(一)相关部门加大群众文化大型活动开展的重视
在地区文化发展过程中,大型群众文化是一项积极的导向性活动,地区相关部门应积极正视群众文化活动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推动作用,高度重视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并建设品质城市、推进文化强市做出积极贡献。具体来说,要将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纳入年度宣传文化工作中,并与党的群众路线进行充分结合,通过广泛发现群众力量,精心组织策划,周密的活动部署。与此同时,可以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各县市区综合考核项目之中,加强各单位的重视,并强化相关人员的配合与协调使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二)强调活动特色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性、公益性、普惠性的活动,在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中,要认真总结过往经验,强调活动特色,扩大活动影响力同时增强活动实效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在注重量的同时,也要关注地区特色,创造一个符合基层群众文化需求,获得群众认可的文化活动品牌,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时代合体,体现文化特色,并形成一套严密的运作模式,从而收获群众的认可,赢得群众的赞誉,获得理想的文化建设效果。例如,近年来,乡村文化旅游逐渐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关注度持续提升,针对这一现状,大型群众文化建设可以向新农村、基层方向进行构思与定位,如此才能与群众物质文明发展实际以及精神文化需求相吻合,同时也提升了活动知名度,促进当地产业发展,也为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关注作品的自主创新
群众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应与繁荣创作、培养人才、保护与传统民间文化等充分结合起来,通过现代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寻找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在群众文化活动作品的选择上,要重点关注群众中的自主文艺创作,如音乐、曲艺、小品等优秀群众文艺节目,颇具时代特色的创作话题等,跳出文化创作的局限,吸引群众展示自我风采。如近年来广受基层群众关注的“反腐倡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可以运用到文化创作中来,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对作品进行自主创新,促使群众展现自己文化才能同时更好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求。
(四)做好经费预算与筹集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需要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在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应当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开支进行客观预算后,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部门支持”的经费筹措方式,获得一定的经费保障。在经费预算与筹集过程中,要坚持贯彻《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最大限度避免铺张浪费现象产生,讲求活动实际,避免由于讲排场、讲形式造成的活动经费浪费。
(五)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地方媒体的宣传与报道工作将使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效果更加显著,各地相关部门要借助新媒体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经验与效果,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正能量。在群众文化大型活动开展前,通过电视台、报纸、LED屏幕等对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进行专题宣传,同时,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实时动态进行报告,从活动启动到结束,对重要活动进行直播或者录播,通过多种宣传工作的积极开展,使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取得好的宣传效果,也为群众文化活动知名度得到提高,促进当地文化事业发展。
(六)关注群众文化活动人才培养
大型群众文化的策划与组织过程也是各种活动人才发掘与培养的好时机,为了确保后续的群众文化活动更好开展,相关部门在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时,要对编导人员、文化馆长、优秀文艺人才等进行文艺创作培训。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掘这些文艺人才的资源优秀,鼓励其进行文化创作,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业务指导,使群众文化活动表演中呈现出优秀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作用,也为后续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培养出优秀的组织与创作、演艺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群众文化发展,打造优秀的群众文化品牌,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要重点关注安全、文化特色、宣传与部署问题,由政府牵头或参与,打造具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同时通过多种策略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与影响,对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与解决,进而将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效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为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宫伟.当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5,07:28-29.
[2]邓洪芳.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管理创新的综述[J].大众文艺,2014,14:17.
关键词:广西地区;民众体育;参与总体状况;对策
促进民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实施和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对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我们把广西地区的民众体育参与总体状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在全面认识并分析广西地区民众体育参与状况的基础上,探索出促进广西地区民众体育事业发展的的新思路,并为我国其他地区民众体育建设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一、研究对象
2010―2015年广西地区内,以南宁、桂林、玉林以及柳州市6以上周岁的城乡居民,在每个年龄阶层抽取100个采样点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文课题有关的广西地区文献资料20余篇,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
2、问卷调查法
按照社会学研究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根据所要达到的目标确定调查内容。调查样本总计为700人,分别为6~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以及70岁以上的7各年龄阶层,回收问卷618份,回收率约88.3%,其中有效问卷568份,有效率约91.9%。经专家鉴定,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率均符合本课题的研究要求。
3、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所有调查统计数据通过FOX BASE处理,再使用EXCEL、SPASS等读取后做出相应的统计处理[1]。
三、研究结果分析
1、广西地区民众体育参与的总体水平
民众体育参与的总体水平是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好坏的衡量依据。据调查数据显示,广西地区民众有78.6%都能在每周参加至少一次体育健身活动,其中男性占40.8%,女性占37.8%。而另外21.4%很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其中男性占10.1%,女性占11.3%。女性未参与者比例偏高的情况应当引起民众体育工作人员的注意。现将广西地区民众参与总体水平公布如下:
2、广西地区民众体育参与人群的年龄分布特征
根据上表数据统计,广西地区6周岁以上的民众体育参与人群的年龄越大,参与比例越高。6~19岁年龄段参与率为14.3%,20~29岁参与率为10.3%,30~39岁参与率为13.5%,40~49岁参与率为15.0%,50~59岁参与率为19.7%,60~69岁参与率为17.9%,70以上的年龄段参与率9.2%。其中40~49岁、50~59岁以及60~69岁位列前三位,说明中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民众较多,其次是年龄段为6~19岁的在校学生。而70岁以上体育活动参与者较少的原因大多是身体状况不允许;20~29岁参与者较少的原因是初入职场,工作比较忙碌,业余时间用于网络游戏、聊天交友等事情上;对于30~39岁的人群来说,由于承担较多的家庭义务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他们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力量,导致他们能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大大减少[2]。
3、广西地区民众体育参与的频率
据调查数据显示,广西地区民众每周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随着不同年龄段,也有较大的差异。其中50~59岁、60~69岁两个时间段每周具有5次之上,6~19岁的一般一周1~2次,而20~29岁、30~39岁两个年龄段则每周次数较少甚至没有。由此看来,中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大运动强度减弱,以增加运动频率来加强自身体育锻炼,而6~19岁的在校学生则是由于课程拥有稳定的锻炼频率,20~39岁的人群则由于工作原因很少有锻炼时间。因此,在广西地区,近期内发展民众体育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加强20~39岁人群的体育活动。广西地区民众具体体育参与频率如下表:
4、广西地区民众体育参与的时间
通过对这七个年龄段的民众进行仔细调查,民众每次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以上的比较多,大约有203人,且人群的年龄段主要在50~59、60~69以及70以上三个年龄段之间,占总人数的45.5%,排第一位;30~60分钟的人数为142人,大多为6~19岁和部分40~49岁,占总人数的31.8%;30分钟以下的人数有101人,以20~29岁和30~39岁两个时间段的人为主,占总人数的22.7%,居末位。由此看来,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也在逐渐下降,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来完成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在校学生则受学校课程时间限制,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较为稳定;青年人则由于身体强健,会选择强度大而时间段的体育活动项目,在30分钟左右完成,但却不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因此,从各个年龄段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上可以看出相对应的身体状况,和体育锻炼中潜藏的问题。
5、广西地区民众体育参与的场所
据调查表明,广西地区民众体育参与的场所主要有空地、体育场馆、公路或街道以及环境较好的公园场所。其中,空地为民众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选择最多的一个,有134人,占总人数的30.04%,居首位;体育场馆则成为民众选择的体育活动第二场所,有98人,占总人数的21.97%,仅次于空地;经济方便的街道或公路则有85人选择作为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占总人数的19.05%,居第三位;而环境优美的公园场所由于采取收费经营使用率较低,没有成为全民健身的常用场所,仅有65人,占总人数的14.57%,另外其他场所的占14.39%。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广西地区民众体育活动空间的主要场所[3]。
6、广西地区民众体育参与的项目
根据对广西省民众体育参与项目的调查,可以发现民众由于受生活环境、身体机能、经济水平以及传统体育文化等因素的限制,不同情况的群众选择的也有很大不同。例如,男性身体强壮,一般选择对抗性较强、竞争性激烈的运动项目,以球类或跑步为主;女性由于体制纤弱,主要以健身操、舞蹈等运动项目为主;青少年一般选择运动量较大的活动项目;而老年人一般选择相对平缓对身体机能要求较小的运动项目。从项目选择来看,这些项目具有随意性较强、对运动场地制约小、投资不大等优点,民众体育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民众体育项目,大力发展广西地区的民众体育事业建设,进而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和发展。下图将详细展示广西地区民众体育参加项目的选择:
7、广西地区民众体育参与的因素
广西民众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以增强体质为主,其次是消遣娱乐,基本显示了现代社会民众的体育走向。其中以增强体魄为目的的有384人,占总人数的86.1%,主要以中老年人和在校学生为主;以消遣娱乐为目标的人数为35,占总人数的7.85%,主要以年轻人为主;另外还有个别年轻人参加体育活动价值取向是为了参加体育活动比赛获得好成绩,剩下的6.05%则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参与体育活动的。总的来说,广西民众参加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这种体育价值取向的离散分布也表明了民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真正意向。
四、结论
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分析,在广西地区的民众体育参与上我们得到一些结论。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广西地区民众体育参与率较高,参与者性别比例男性稍多于女性。其次,广西地区6岁以上的民众体育参与情况随着年龄段的不同,参与情况也有很大差异,其中以老年人和在校学生居多,而青年人和中年人则参与率较低。第三,民众参与体育活动是对于项目的选择,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男性侧重于选择竞争性较强的球类运动和跑步,女性以健身操、舞蹈为主,老年人以对体能要求较低的项目为主,青少年以时间短活动量大的项目为主,但总的来说,这些项都十分简单实用,便于普及。第四,在体育运动的场所选择上,公园场所使用率较低,以空地、街道以及公路为主。第五,增强体制是民众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最后,中青年人群每周体育活动的参与率较低,且一些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也比较少。另外,不参与体育活动的广西地区民众主要是工作忙家务重的人群,因此为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加强职工体育活动的发展是广西地区民众体育中心工作的重点。
总而言之,民众体育事业在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获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改善。在对民众体育的研究上,要以体育事业现状和应用为主要内容,根据民众体育参与的状况,探索出民众体育发展与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各系统发展之间的联系,加强民众体育建设,注重对已有的成绩进行总结概括。如此一来,才能有效促进各地区的民众体育事业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教师 凝聚力 现状分析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at analyzing the cohesiveness of college teachers at present and the multiple aspects which would influence the cohesiveness of them. On the basis of above-mentioned, hopefully some feasible strategies and plans would be achieved or realized.
Key words: college teachers; cohesiveness; current analytics
凝聚力顾名思义,指的是某一组既定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集体活动目标而团结实施协作的程度,而所谓群体外在表现指的是人与人的联合体,其囊括家庭、朋友、单位、老乡、集体、阶级、民族甚至大到国家等等不一而论。
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群体动力学家柯特・勒温(Kurt Levin),他主张凝聚力主要关注个体如何知觉其自身与某个特定群体之间的关系。 凝聚力从外向内而言,在于个体的动机行为对本组目标任务所具有的信赖性、统一性乃至服从性上。本文旨在讨论高校在职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凝聚力现状并对之加于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可行性较强的培养和增强这一群体凝聚力的策略和方案。
当代社会的多元化体现在方方面面,今日的大学校园也早已不是往昔的象牙塔。许多大学教师出于对本职工作的迷茫或者其他诸多原因,既无法把全身心投入到平时的教学当中,更无力安安静静地坐下来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在此前提下,高校迫切需要培育本校职工的凝聚力,更好地督促高校教师们担当起教书育人这一职责。而另外一个较为矛盾的方面是凝聚力的产生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高校如果过多的干涉和参与,没有教师成员自觉自愿地执行群体任务,教师成员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这种凝聚力的形成是比较困难的。以下本文将对影响高校教师凝聚力的多个因素进行分类,分析和比较:
1 外部因素
如上所言,本文把凝聚力的可控因素归纳为外部因素,同理教师本身的因素则归类为凝聚力内部因素。这两部分相辅相成,对凝聚力的形成与加强起着决定性作用。
1.1 共同责任权益意识
群体成员的“共同责任权益意识”就好比一个机器的触发钮,灯泡的开关一样,是触发等值的整体配合效能,归属心理相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意志过程。而激发群体成员的“共同责任权益意识”较为牢固长远的基础在于将群体行动的目标与群体成员的根本利益联系起来,或者是将群体成员的利益与群体总的根本目标利益联系起来。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的最底层指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要满足温饱的需要,而教师的经济待遇足以说明教师的生活水平高低。从实施来看,目前多数高校都在改革并实施绩效工资,就在于贯彻少劳少得,多劳多得的薪酬分配政策,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共同责任权益意识,以此来激发高校教师的群体凝聚力。高校教师在将自己归属于这一群体后,并且个体成员又具有在集体行动中实施行动的整体配合效能,那么在共同目标利益的激发下便能产生出群体内部相应的凝聚力。与此同时,高校需要通过行为榜样和适当的教育来加以巩固,这些行为榜样和教育也就是现在各个高校经常实施的优秀教师或十佳教师评选等,以此来形成不同高校所提倡的不同的“校园文化”。
1.2 高校的管理制度
各个高校都拥有相对独立的一套大学校规和管理制度,只要与国家的宪法不相抵触,一般也无人质疑。但实际上高校的管理制度如同一个社会的法律一样,它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起到制约和管理的作用。熊川武在他所著的《学校管理心理学》中就明确地将群体凝聚力定义为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对群体的满意程度。从这个侧面来研究,高校教师对高校的向心力是由高校本身来决定的。而高校的管理制度主要针对教师和学生展开,而其中的教师管理,是指对教师的聘用、培养、提拔、工资薪酬等方面的规定及其操作。高校的管理制度必须在这些方面保证高校教师利益分配的公正公平公开性,尽量减少因此而导致的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从而增强教师群体的凝聚力。
当然外部因素还包括很多,譬如教师的整体经济待遇,教师的社会地位以及教师的职业声望等等,可以理解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自尊的需要。当高校教师这个职业成为受人们尊敬和向往的职业的时候,已经成为教师的人们就会倍加珍惜现在的工作,并付出更多的努力使工作做得更出色。但是这些已非高校本身所能控制和掌衡,所以本文不做进一步阐述和讨论。
2 内部因素
2.1 高校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
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群体,其本身就是需要相互协作来完成共同目标和追求的,因此高校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对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们不仅年龄跨度大、个性鲜明,而且价值观念多元化,并且,作为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部分还有“文人相轻”的思想,在教师间的人际关系中具体表现为彼此冷淡、不合作、不服气、相互排斥等。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利于高校教师间的合作。虽然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设有工会这一组织结构,这一组织结构的目的就在于协调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组织相应的交际活动,但是其作用仍然受到一定的拘束和抑制。韦克南在其《管理心理学》一书中将人际关系的作用概括为以下几点:(1)对组织和群体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产生合力;(2)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情绪、劳动效率;(3)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4)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人际交往在高校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显著,尤其是前两方面的作用。教师个人与周围人的交往状况会影响教师对该工作的喜爱程度,如果交往不顺利,总有矛盾和冲突,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绪,进而影响到教师群体凝聚力的形成。基于这个层次,高校凝聚力建设应该避免只重视外在凝聚力建设而忽视人际凝聚力建设的问题。
2.2 高校教师与高校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有学生给老师的评语评分制度,首先这一激励和督促设施更加和谐了师生关系,也使部分教师充分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缺点。并且有效地消除了少数老师上课散漫、随意的现象, 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约束力。但是在操作上有些高校矫枉过正,过于侧重评语评分制度,并以此来认定和评价一位教师,导致部分教师不敢管,不愿管,充当一个老好人以换来学生们的好评和高分。甚至出现有个别教师对学生从不挂科,任其再差的学生也大开绿灯,放其通行。这样的情况恐怕是这一制度的设计者们所始料未及的。教师责任感的缺乏必然进一步导致教师凝聚力的泛散。另外一方面,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而良好关系的建立又能反过来推动教师凝聚力建设的进步。
3 结论
高校凝聚力具有动态变化性、动力性和多维性的特征。高校凝聚力的动态变化性是指高校凝聚力会随着影响高校凝聚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影响高校凝聚力的因素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这些因素的变化必然会使高校教师先前对这些因素的认知或感受发生改变,继而使学校对他们的吸引力、他们对学校的满意度与向心力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出现变化,从而影响高校的凝聚力。例如, 如果学校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新的组织结构设计不能做到量才而用,难以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那么教师对先前组织结构满意的认知就会发生改变,对新的组织结构设计不满,导致他们对学校的向心力减弱,从而降低高校的凝聚力。
高校凝聚力规范教师的行为是通过形成良好的群体规范和形成正确的群体舆论实现的。首先, 高校凝聚力能够形成良好的群体规范。高校规范的形成有利于教师确立共同的观念与价值标准,从而培养教师的集体观念,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行为,遵守高校的规章制度,增强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 高校要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创建品牌、形成特色、培育优良校风等途径,努力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受到社会各界的信任和赞赏,并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教师能以自己为该群体的一员而感到光荣,凝聚力就能在无形之中自然提升。其次,为了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管理者们必须关注、关心、激励、支持本校教师,增强高校对教师的凝聚力,把他们团结起来,通过他们献身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使高校在竞争中生存,在竞争中发展。总而言之,通过强化共同责任权益意识来强化利益凝聚机制,改善高校的管理制度来形成事业凝聚机制,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来巩固情感凝聚机制。
【参考文献】
[1]熊川武. 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7.
[2]王秀章. 略论校园凝聚力[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23 (02):100-101.
[3]叶珊,赵梅. 影响高校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J].医学教育探索,2006(04):292.
[4]陈永清. 团队凝聚力初探[J]. 商场现代化,2009,(16):164-165.
[5]王华,王云芝. 浅析高等学校教职工凝聚力的形成[J].航海教育研究,2007(03):93-95.
[6]何传亮.论高校教师凝聚力的构造[J].开封大学学报,2010,16(01):7-8.
【关键词】古玩 文化底蕴 中华文明
中国文化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特征影响着世界。中国古玩作为中国文化之中的精髓,也以屹立不倒的姿态,持续影响着中国文化的传递和发展。当今社会,中国古玩不仅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之中展示着独特风采,更是世界富豪彰显身份的象征。
一、古玩鉴赏的概念及发展
古玩,是近些年来才有的叫法,早在中国古代时期,古玩最初被称为骨董,指零杂的意思。“骨”便是通“古”,指的就是过去所存在的东西。而“董”则是通“懂”,指的是懂得之意。从字面的含义之中,不难看出,古代的骨董的最基本意思便是通过遗留下来的东西,懂得古人文化之中的精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玩的价值是一直延续至今的。
骨董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开元年间张萱所著《疑耀》一书:“骨董二字乃方言,初无定字”。到了明代,董其昌《古董十三说》说道:“杂古器物不类者为类,名骨董”。直到清代乾隆年间,才开始把骨董称为“古玩”,即取自古代文玩的简称。古玩一词所包含的不仅是对于古代旧物的一种欣赏,更是饱含了对于中华文明的一种传承,这是其他词语所无法替代的。所以,古玩一词一直沿用至今。由于中国的历史悠久,所以遗留下来古玩的种类也十分繁多,主要包含书画、古砚、印章、古墨、碑帖、名纸、竹刻、木雕、牙角器、漆器、丝绣、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铁器、金银器、青铜器、钱币、古代偶像、古代砖瓦、古籍书籍、家具、紫砂器等诸多种类。
二、古玩鉴赏与中华文明传承的关系
1.古玩鉴赏可以提高文化底蕴
在世界文明的漫长历史长河之中,中华文化是唯一一个延续了五千多年没有中断过的民族,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景观。和中华文化起源相近的,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巴比伦文化早已经中断。英、法、德文明年份也远没有中华文化之久远,20世纪以来的美国文明虽然强势,但是却是一种移民文化的文化形态。
我们通过古玩鉴赏,可以加深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更好地吸收中华文明之精髓,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远持久,对我国民族文化更加充满信心。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推进的今天,世界竞争十分激烈,文化入侵也愈加严重,很多当代人甚至产生了崇洋的思想。通过古玩鉴赏,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的传统文化,把中国的发展立足于传统文化之上,吸收民族文化之精华,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更好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例如,中国的瓷器文化博大精深,对于瓷器等古玩的收藏和鉴赏,能够让世界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通过对于瓷器的鉴赏,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父辈们在瓷器的制作和绘画事业上精益求精,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国的瓷器艺术。更重要的是,在瓷器的鉴赏过程中,我们不但能够了解到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时代背景,还能学到青花瓷一般的淡泊和安然,让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提升。
2.古玩鉴赏能够提高艺术素养
虽然古玩的含义是古代,但是发展至今,古玩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而是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精神和艺术高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祖先传下来艺术瑰宝。通过对于古玩的研究和鉴赏,能够让我们拥有一双充满艺术气息的眼睛,能够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培养艺术鉴赏能力,从一定的程度上提高艺术水平。我国很多著名的艺术大家都有古玩鉴赏的爱好。例如,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张大千,著名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等等,都是十分爱好收藏古玩,并且从古玩鉴赏之中汲取文化和艺术的精华和内涵,使得他们的艺术感受力变得很敏感,让他们的艺术修养不断提升。他们在艺术道路之上的造诣和取得的成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跟古玩鉴赏有着间接的关系。所以,古玩鉴赏对于培养人的艺术感受力,提高人的艺术修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古玩鉴赏利于创建精神文明
由于古玩十分珍贵,所以价格也是十分昂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古玩鉴赏只是少数有钱人的专利,而更多的人是在整日为了自己的温饱问题而奔波劳碌。但是当今社会,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被提上了日程。在这样的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下,古玩风潮又开始重新兴起。
古玩之中不仅包含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和智慧,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特有的精神文化内涵。在物质飞速发展的今天,古玩鉴赏对于我们的精神文明的建设便显得更加重要。我们的生活之中很多时候文化都是远远跟不上经济和物质的发展,导致精神空虚和文化缺少。古玩鉴赏恰恰可以弥补这一文化缺陷,让人们感受悠久的文化特征,在浮躁的社会之中放慢自己的脚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达到“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意境。例如,在中国书画的鉴赏中,可以感受到其中悠远的历史,能够让鉴赏者的心灵得到精华。
4.古玩鉴赏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都多了一层防范意识,人际关系变得越加冷漠。而古玩鉴赏作为一个兴趣爱好,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具有相同爱好的人凝聚在一起,不分你我,共同感受古玩鉴赏的艺术魅力,品味古玩鉴赏之中的艺术和文化,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充分发挥出来,并影响自己身边的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古玩鉴赏有利于中华文明精神的传承,有利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更好地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三、古玩鉴赏策略探究
前面我们已经对古玩鉴赏与中华文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综上所述,古玩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鉴赏古玩也对于中华民族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掌握一定的古玩鉴赏技巧也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鉴赏古玩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从古玩的定义之中我们就可以知道,鉴赏古玩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掌握一定时代的历史背景,明白某种器物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除了历史知识的掌握,古玩鉴赏还需要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一般说来,由于古玩的历史文化悠久,会有很多古文字在上面被完整地保存下来,要想对古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就要有一定的古文字阅读能力。尤其是在字画、石刻、碑帖的鉴赏之中,这一项能力尤为重要。若是对文字不够了解,那么我们就无法真正了解古玩的内在文化内涵。
其次,除了对于专业性知识的掌握,不断拓展鉴赏的知识面,在古玩鉴赏之中,实践的经验也十分关键。古玩鉴赏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总是纸上谈兵,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只是单纯地掌握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知识的基础之上对实物有一定的接触,感受古玩的形状、纹饰、铭文、尺寸、重量等,然后结合自己的知识对实物有自己的把握,才能够最终不断提升鉴赏古玩的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古玩是中国文明和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古玩鉴赏有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提高我的艺术修养,有利于中国的文化建设。我们作为当代的中国人,绝不能只是崇洋。要切实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弘扬和发展古玩鉴赏,让民族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在古玩鉴赏中,不能只是一味地凭自己的感觉,要多涉猎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真正提高古玩鉴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贺志鹏.古玩交易惯例研究[D].中南大学,2012.
[2]杨晶.完善和发展中国古玩市场的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关键词】 经济公正;经济伦理;
国内关于经济公正的理解可以分成几个大的方面。
一、经济公正是经济伦理学的核心范畴
1、黄云明在著作《经济伦理问题研究》中认为我们在探讨经济公正的时候既要把握经济公正作为公正的共性,又要把握经济公正本身的个性。宋增伟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制度公正问题研究――从人的发展视角分析》中谈到,经济公正专注于系统的整体的权利,而不是个人的美德和义务,它是从把握人们的经济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角度说的。在这里,经济公正不仅被认为是规范经济行为的伦理原则,而且被认为是经济伦理的价值目标。黄云明没有突出强调经济公正的功能,宋增伟只是突出了经济公正作为规范的作用而没有强调经济公正的第二个层次的功能。
2、经济公正是指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或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公正,属于社会公正的子概念。陈传胜认为经济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环节。李建华认为经济公正是公正最基本的领域,讨论任何公正的人不可以规避经济公正谈论其他公正。然而人们常常把社会公正理解狭隘了,将之理解为经济公正。这是因为经济领域是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领域,因而经济公正也在根本性的意义上决定着其他领域是否公正以及公正实现的程度。作者认为还应该强调一点的是:经济公正和社会公正不能完全等同。因此,经济公正就是经济领域的公正问题,而且还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正问题。经济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子概念,因为经济公正是社会经济领域的公正。社会领域包括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等等,而经济领域只是其中一个领域,所以经济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子概念。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两者并不等同。
3、由经济公正中的分配公正在整个公正领域的基础地位所决定,经济公正常常被狭隘地理解为分配公正,即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公平合理分配财富和物资以及公共利益和负担。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说道:“社会基本结构是正义的主要问题。这意味着首要的分配问题是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是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合法期望的调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分配公正被认为是经济公正首要的问题。但是,研究经济公正又不能局限在分配领域,还有生产、交换和消费领域。
余达淮在著作《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中对分配公正进行了严格定义: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通过一个由道德的、法律的、文化的规范和原则构成的合作组织来正确的分配。所讨论的分配通常是指社会产品的分配。黄云明在著作《经济伦理问题研究》中说到,分配伦理的核心问题是公平正义问题,检验分配伦理价值的标准是其在社会实践中是不是能够做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公正要探讨的关键问题)。怎样进行分配才是公正,人们的认识相差甚远,甄别各种分配理论的是非,是我们确立公正分配思想的理论前提。由此可见,公正与否是分配问题的核心,分配公正是经济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故而经济公正是很关键的问题。山东大学的宋增伟虽然没有将经济公正局限在分配领域,但是他承认,分配公正是经济公正的基本环节和基础形式。他的看法的优点在于对经济公正的理解更加全面,从广义上来理解经济公正。中国人民大学的龚群要将分配公正的问题聚焦在社会财富分配公正的问题上,可以说对这方面有具体的认识。
冯颜利在著作《全球发展的公正性:问题与解答》中将分配领域的经济公正作为分析经济公正的切入点。他认为经济公正问题就是按照贡献来进行利益或权利分配的问题。阳芳在著作《企业薪酬分配公正研究》中将分配公正与经济管理学中的企业薪酬制度结合在一起,从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研究企业勤酬分配公正,是对经济公正中的分配公正的一个更加专业化的探讨。
二、对于经济公正问题表现的研究
中央党校的吴忠民在著作《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中论述,在关于经济公正的问题上,他认为贫富差距现象和经济初次分配领域是如今很显著的。浙江省委党校的董建萍在著作《公正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中国社会公正若干问题的研究》中提到要正确处理效率、公平及社会分配的关系、三农问题以及反贫困问题。北京大学的陈少峰在著作《正义的公平》中在“经济自由与正义”一章中,认为财富最大化和分配正义、经济领域的公平分配与公平竞争、经济平等与经济自由、企业的社会责任、保护消费者权益、经济立法都体现了经济公正的问题。具体比如说经济政策、民生问题、企业竞争以及私有财产保护。
三、对于经济公正关键范畴的研究
经济公正的关键范畴有衡平、正义、平均等。经济公正与平均主义的关系主要是,它不等于平均主义。金雁、秦晖在著作《经济转轨与社会公正》提到转轨经济学中的公正问题:所谓的公正,这不等于好,不等于平均,这是自然法意义上的合法性,人们认为这种关系是“两厢情愿”。交易和合同是“两厢情愿”的标准形式,说明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个“公正的经济”――尽管它未必是“良好的经济”。市场经济以前,公正,事实上只存在广义的合同形式。在“转型”的时代,公正是建立在转换合同的基础上。转型中的“起点的公平”实际上是对原来的“合同”的一种解决,它与平均主义无关。那些否认原来的“合同”,将威胁到公正的转型。
四、对于经济公正原则的研究
山东大学的宋增伟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制度公正问题研究――从人的发展视角分析》中提到,如何能够保证经济公正的实现,程立显认为:“就是要切实贯彻执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分配原则。”姚洋在著作《自由公正与制度变迁》中提到,我们强调基本物品的平等分配的重要性。个人权利和必备物品的公平分配,确保了人们的整体发展进程中体制的起点平等。还必须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追求社会和谐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等观念,从而考虑到在社会分配中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五、对于经济公正意义的研究
刘化军、郭佩惠在《经济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伦理基础》中提到,经济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伦理基础,经济公正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集体、国家和社会)和社会分工之间的和谐,因而经济公正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来推动经济公正的实现,从而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奠定基础。他们俩还在《经济公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伦理基础》中提到,经济公正是当代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指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中的公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经济公正,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为经济公正创造了条件,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公正必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得到实现,反过来它又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王锐生在《经济公正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说,经济公正是精神文明成果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公正应区分为两个层次:作为未来社会理想目标的经济公正;作为现阶段应有的解决经济发展的原则和实践问题的经济公正。一个公正的经济模式建立起来,无疑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优秀成果的展示和体现以及精神文明向前发展的基础。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说过:“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和不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成苦痛’的日益觉醒的认识,只是一种征兆,表示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适合于早先的经济条件的社会制度已经不再同这些变化相适应了。”这实际上说明了,经济公正如今成为重大的时代议题的意义何在。因为是时代的变迁,同时也因为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六、对于经济公正实现的研究
李岳在著作《公正是最大的动力》里面着重强调了制度对于公正实现的重要性。经济运行中企业是主体,在企业管理中的公正需要制度来保证。“只有让公正的制度成为权利的盾牌,抵制住权势和强势的压制,公正才可以实现。”吴敬琏曾说过“制度高于技术”,公正的制度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前提。通过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把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来对企业整体进行约束和引导,具有极高的效率和极好的效果。北京大学的程立显在《社会公正: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之道》中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经济公正是现代经济学的重大关切问题,为社会公正而呐喊是经济学家的天职。公平正义的严重匮乏是当前金融危机的道德总根源。因此,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根本之道,就是要不断地推进全社会的公平正义。为此,重建“以人为本,诚信公正”的现代企业文化,为民主法治建设夯实伦理基础,以企业公正带动全社会的经济公正和政治公正,进而重塑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观,这是从根本上克服和防范金融危机的重大文化建设工程。
华中师范大学的赵泽林在《试论互联网经济时代经济公正的实现》中说,以互联网经济为背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了公正新的内涵,探讨在互联网经济冲击下的经济公正的实现,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实现有效的分配公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篇文章的新意在于伸出当今时代最敏锐的触角,结合哲学基本理论对经济公正问题展开分析。
马克思曾经说到:“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像可怕的异教神怪一样,只有用被害者的头颅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 “强制提高工资(且不谈其他一切困难,不谈强制提高工资这种反常情况也只有靠强制才能维持),无非是给奴隶以较多工资,而且既不会使工人也不会使劳动获得人的身份和尊严。甚至蒲鲁东所要求的工资平等,也只能使今天的工人对自己的劳动关系变成一切人对劳动的关系。这时社会就被理解为抽象的资本家。”这两段话深刻地说明了,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平等和自由以及经济公正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资产阶级文明发展了生产力,但是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真正的经济公正。它只是为建设新世界创造物质前提,产生一种能彻底结束各种压迫和剥削的力量,即无产阶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