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洋文化概论范文

海洋文化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洋文化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洋文化概论

第1篇:海洋文化概论范文

海洋文化是与海洋有关的文化,是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曲金良,1999)。换言之,海洋文化是一种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文化,其本质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即人类在接触、认识、利用海洋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比如航海文化。

受海洋文化的影响,英汉语言中出现了数目众多的与海洋相关的习语。根据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1988)及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1998)的定义,习语通常是一种具有隐含义,并且必须建立在实践经验基础之上,已经约定俗成的语言。习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习语仅指成语,而广义的习语包括成语、谚语、俚语、俗语等(李建军,2004)。本文采用广义的习语分类,在“萨丕尔-沃尔夫假说(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的基础上,以sea(海)、fish(鱼)为例,通过比较英汉语言中受海洋文化影响的习语,阐释两个民族在文化思维上的相似性及差异性。

二、背景介绍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的主要观点是语言塑造思维模式。迄今,国内外语言学家(Carroll J.,1956;Brown,1967;Carroll D.W.,2008;高一虹,2000;胡壮麟,2002;刘润清,2002;姚小平,2002;卢植,2006;陈运香,2007)对该假说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将其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强势形式,称为语言决定论;另一种是弱势形式,即语言相对论,主张语言、文化和思维相互联系。

基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本文将主要从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展开论述,认为语言离不开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对其语言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三、英汉海洋文化影响下的习语对比研究

英汉语中具有很多与海洋相关的习语表达,本文将基于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1988),《现代汉语词典》(2005)及搜索引擎对英汉语言中与海洋有关的习语进行对比研究。

(一)海洋文化与英语习语

1.关于sea(海)的习语

由于英国是个岛屿国家,四面环海,所以英语常用“a sea of something”表示“大量,茫茫一片”,如:a sea of clouds(云海),a sea of faces(人山人海)。经常在海上作业的水手们也创造了许多关于sea的习语:all at sea(茫然不知所措),go to sea/follow the sea(当水手),the sea refuses no river(大海不拘江流,海纳百川)。

2.关于fish(鱼)的习语

海洋生物中,鱼最普遍。英语有很多与fish搭配的习语,既指鱼这一概念,如catch fish with a silver hook(钓鱼),strike a fish(猛拉钩线把鱼钩住);又可指人,尤其指被认为在某方面有缺陷的人,如:a big fish(大人物),a cool fish(冷静而大胆的家伙),a dull fish(头脑迟钝的家伙)。下列习语,既体现了鱼的特征,又展现了英国人民的智慧,如: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his net(挖到篮子里便是菜,来者不拒);Don't cry stinking fish(不要喊鱼腥,卖瓜不说瓜苦);Never fry a fish till it’s caught(鱼未捉到不要忙着煎鱼,引申为勿操之过急);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班门弄斧);The best fish smell when they are three days old(最好的鱼三天也要变臭);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好鱼常在水底游,珍贵的东西不会轻易得到);The great fish eat up the small(弱肉强食)。

(二)海洋文化与汉语习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化,但毫无疑问,海洋文化也深深影响着中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从河姆渡人的原始捕捞,到夏商周的祭海活动,再到郑和下西洋及现如今发展海洋经济,无不与海洋有关。受海洋文化的影响,习语中也出现了不少涉及“海”和“鱼”的习语。

1.关于“海”的习语

因为海面幅员辽阔,英语有“a sea of something”,汉语有“沧海一粟”“海纳百川”“海水不可斗量”等。又因灾难伴随着台风及暴风雨来袭而到来,所以,我们的祖先认为大海非常强大,产生了“翻江倒海”“海沸山裂”“山崩海啸”等习语。

2.关于“鱼”的习语

汉语中与鱼有关的习语既有指鱼这一概念,如:白鱼登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虾米;放鱼入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常伴随着其他意思,有的引申指人,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鲍鱼之肆;鲤鱼跳龙门。有的指信函,如:鱼传尺素;鱼封雁帖。有的指富裕的地方,如:“鱼米之乡”。

(三)英汉民族文化在习语中的体现

根据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语言、思维与文化相互影响。由上文可知,英汉语言中都有很多跟海洋有关的习语,有的习语表达中英汉语使用同一意象,而有的则不是,这表明英汉民族思维既具有共同点,又具有差异性。本文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文化差异而引起的。

一方面,英汉两个民族都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因此在习语中有一些相似的表达,都可以借助海洋事物来实现,体现了思维的共同点。如:“The best fish smell when they are three days old(最好的鱼三天也要变臭);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好鱼常在水底游,珍贵的东西不会轻易得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虾米;海纳百川”。另一方面,因为英国人民主要受海洋文化的影响,而汉民族主要受农耕文化影响,所以英语常借助与海洋相关的事物来实现意义的表达,汉语习语则更多地借助农耕文化中的相关事物来表达意义,如:英语习语“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his net”,汉语对应“挖到篮子里便是菜”;英语习语“Don't cry stinking fish”,汉语对应“卖瓜不说瓜苦”。

四、结语

本文在“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基础上,以sea(海)、fish(鱼)为例,比较分析了海洋文化影响下的英汉习语,发现两种语言表达中所用的意象有些一致,有些不一致,体现了英汉民族间思维的共同点及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受文化影响所致。因此,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文化间的差异性,也要寻求其相似性,趋同存异、异中求同,以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Brown,R.L.Wilhelm Von Humboldt's Conception of Linguistic Relativity[M].TheHague:Mouton,1967.

[2]Carroll,D.W.Psychology of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3]Carroll,J.Language,Thought and Reality: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C].New York:The MIT Press and John Wiley,1956.

[4]Hanks,P.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Z].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5]Longman,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Z].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London:Addison Wesley Longman China Limited,1998.

[6]Victoria,N.&David B.Guralnik.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Z].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88.

[7]陈运香.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对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3).

[8]高一虹.沃尔夫假说的言外行为与言后行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9]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中译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李建军.新编英汉翻译[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2]卢植.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J].外语学刊,2006,(3).

[13]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14]姚小平.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的遗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第2篇:海洋文化概论范文

随着福建省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推进,滨海旅游业已成为宁德市重点发展的三大海洋主导产业之一,宁德市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和积淀深厚的海洋文化,具有发展海洋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宁德海洋文化旅游也存在不足之处,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发掘海洋文化资源及其内涵,在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弘扬海洋文化,打造海洋文化旅游精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实现宁德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海洋文化旅游的相关概念

(一)海洋文化的概念

海洋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有关海洋文化的定义多达几十上百种,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有人认为: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是人类拥有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人认为:海洋文化是一种泛文化意义和文化现象,是海洋生态环境所提供的对人们生活、生产、价值观念、性格、习俗的物质的精神的总体文化现象和表现。青岛海洋大学教授曲金良在其《海洋文化概论》中表述:“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和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和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方式”。

(二)海洋旅游的概念

关于海洋旅游的定义,目前也没有定论性的概念。从广义范畴来看,海洋与陆地相对应,把主要活动范围在陆地的旅游称为陆地旅游,而把主要活动在滨海地区、海上、海底、海岛的旅游称为“海洋旅游”。从狭义范畴来看,周国忠从旅游需求的发展方向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认为海洋旅游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依托海洋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原则,所展开的以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海洋游览、娱乐、度假、体育、教育、探险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中国海洋大学董玉明教授认为海洋旅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为依托,为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和度假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二、宁德市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

(一)宁德市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分析

1.众多的海洋资源条件

宁德市大陆海岸线蜿蜒曲折,东西长约235公里,南北宽153公里,大陆海岸线长878.16公里,占全省海岸线总长的28.35%;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海洋渔场总面积35.63%,沿海岛屿星罗棋布,有大小岛屿448个,占全省岛屿面积28.95%。宁德市共有蕉城区、福安市、霞浦县、福鼎市等4个沿海县(市),滨海乡镇32个,闽东海域广阔,优良港湾众多,闽东漫长的海岸线上连绵大小港湾29个,如串珠镶嵌在闽东海岸线上。水深在10~50米之间的港湾占全省17.6%,其中天然深水港全省6处,闽东就有三都澳、沙埕湾2处。

2.优越的自然条件

宁德市的海洋处中低纬度,受太阳辐射和山地地形及季风环境的影响,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8.5~19.3℃之间,极端高温43.2℃,极端低温0-3.9℃,外海区年平均气温17.3~17.5℃之间,内海区和海岸带为19℃左右。夏天高于35℃的炎热天气在外海区没有出现,内海区仅7天左右,冬天低于0℃的寒冷天气,海岛平均仅0.1~0.5天,海岸带仅1~6天。许多湾内岛屿(如三都澳群岛、福瑶列岛等)都是福建岛区气候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

3.较好的区位条件

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台湾省三大经济区的中间位置,北接浙江省温州市、南连省会福州市、西邻南平市、东望台湾省,独具“北承南联,西进东出”的区位优势。宁德的海岛地理位置特殊,位居台湾海峡咽喉部,为我国南北海上交通要冲。三都澳港区地处太平洋西岸国际诸航线的中心位置和全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点,距台湾基隆港只有145海里,具有发展成为国家主枢纽港和国际性大港的优势。有些海岛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咫尺之间,两岸语言相通、习俗相近、感情相融,渔民长期同海区作业、来往频繁。

(二)宁德市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分析

1.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

(1)海滨沙滩:主要有地处东冲半岛的霞浦下浒沙滩,金沙如毯,洁白如玉,光洁似珠,素有“闽东北戴河”之称,沙滩长1500米,宽200多米,并有宽近10米的鹅卵石带环境,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更有琵琶岛、云峰寺、狮子山、朱熹游学地――文星坪等名胜古迹相衬托,是个不可多得的避署、旅游胜地。还有那海天一色的大京沙滩,沙滩呈半月形,沙细柔润,入手无声,脚踏无痕,素有“福建夏威夷”之美誉。长春镇高罗沙滩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0.6平方公里,沙质细小柔软,由西向东平缓延伸,是天然的海滨浴场。

(2)海蚀地貌景观和岛屿风光:宁德市的海岛海蚀地貌景观十分发育,由此形成大量奇石异洞是岛屿的又一主要旅游资源,这些旅游景点有很强的特异性,有些景点如三都澳斗帽岛上的螺壳岩,福瑶列岛东北海岸上的浪蚀悬崖、海蚀洞、海蚀柱和海螺石等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景观,其奇特程度在全国也属罕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这些景观与海滨沙滩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加上海浪涛声的渲染和海上风光的陪衬,大大提高了旅游资源的整体吸引力。

(3)岛上湖泊:如大嵛山岛天湖,大嵛山岛淡水资源充足,在海拔400米的岛丘上,有“白莲飞瀑”、妈祖庙、天湖寺等,有大小两个天湖,湖水终年不涸,水清甘例,被誉为“人间瑶池”,天湖四周还有辽阔的天然草场,绿草如茵,有“南国天疆”之情调,被誉为“岛国天山”。嵛山岛是闽东著名的渔乡,周围岛礁众多,风光旖旎,是发展海上观光和海岛旅游的理想之地。

3.海洋旅游开发方兴未艾

与国内外其它旅游开发成熟的海岛相比,宁德海岛旅游开发起步虽然较晚,但是许多海岛已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如三都澳是国家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嵛山岛是中国最美的岛屿;“海上仙都”太姥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宁德海洋旅游快速发展的需要,许多海岛地区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都为宁德海洋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宁德市海洋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沿海地区旅游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宁德市海洋旅游现状和发展前景日益暴露出不少问题,具体包括:

(一)文化特色不够明显,精品意识不强

虽然宁德海洋旅游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当前许多景区,忽视对景区深厚海洋文化的挖掘,游客只看山、看水,看海,体会不到与文化相关的休闲、度假、会议、宗教朝拜、科学考察、文化民俗、体育竞技运动等海洋文化旅游产品,景点吸引力受到影响。如文化沉淀深厚的太姥山“山海川岛”风光旅游度假区和环三都澳海上休闲旅游区两大特色旅游景区,既有海岛景观文化,又有宗教文化、渔业文化、建筑文化等等,但目前他们的文化内涵挖掘还不深,海洋文化开发利用还不够,景点仍以自然风光游览为主,而度假旅游则没有发展起来,精品意识不强,景点特色不明显,缺少文化内涵丰富的精品景观,制约了休闲度假旅游氛围的形成。

(二)资源优势缺乏整合,合作意识不强

目前宁德市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零星点状开发,规模小,档次不高,产品重复建设严重,缺少优化组合,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海洋旅游文化品牌和海洋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同时,各县、区独自进行宣传促销,缺乏合作和整合营销意识,甚至通过低价竞争的方式招徕客人,出现恶性竞争。

(三)闽台优势发挥不够,对接意识不强

宁德地处海峡西岸,闽台两地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俗缘通,具有不可阻断的纽带联系,旅游发展优势明显。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两岸的旅游合作面还没有打开,层次不高,未能实现两岸海洋文化旅游景点的对接,合作局限于观光和朝觐层面上,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提高。

(四)接待设施滞后薄弱,服务意识不强

宁德市虽有“滨海城市”的美誉,但是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真正得到开发的岛屿不多,大部分的岛屿还处于未开发状态。高速公路及城市高级公路等主干道通往主要旅游景区的连接道路大部分都亟待改造提高,景区内部道路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如三都澳、嵛山岛等海岛,与陆地缺乏公路连接,主要靠渡轮、游艇这一交通方式。此外,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也相对薄弱,旅游景区上还缺少上档次的旅游饭店,存在娱乐设施不配套、卫生设施偏差等状况。

四、宁德市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

(一)突出区域“亮点”,打造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区块

宁德市海洋旅游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一个重要因素是没有选准突破口。因此,发展宁德海洋文化旅游,可以从资源品位、资源特色及区位优势角度,重点打造三大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区块。

蕉城的三都澳港湾区块。该区块为一个世界级天然深水良港,港内人文资源分布密集,地方特色鲜明,作为国家4A级自然景观资源的三都澳具有三都岛福海关遗址景区、斗帽岛斗姥景区、青山岛景区、鸡公山岛景区、笔架山景区、城澳三屿及七星白礁景区、橄榄屿景区、渔排养殖观光区等景区。其中,螺壳岩、七星白礁等景观都是国内罕见的自然景观资源,三都澳的海景十分迷人,有许多吸引人之处。还有散布三都澳的众多岛屿礁石景观,被称为海上盆景,景色十分优异,这些都是具有很高价值的旅游景点,是理想的避暑胜地,也是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该区域的开发定位为:以“休闲海湾”为主色调,充分挖掘港湾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系列游产品,整体布局旅游功能区,建成融观光、休闲、度假、疗养为一体的海湾休闲旅游度假区。

霞浦的福宁湾、三沙湾及沿海滩涂区块。该区位沿海海域辽阔、岸线漫长曲折、港湾众多、海岛棋布、沙滩优良、拥有全国最大的滩涂区,加上人文古迹遗留众多,形成了霞浦旅游资源突出的山、海、川、岛与人文完美组合的特色,构成一幅动态变幻的山水画卷。该区域的开发定位为:以“寻根之地、灵秀之城”为主题,全力打造“海国桃园杨家溪”、“高罗湾度假村”、“赤岸空海宗教朝圣”等精品景区,全力挖掘海洋文化、对台文化、连家船民文化和畲族文化,抓住“临海近台”优势,做亮“台海寻踪游”、“连家船休闲体验游”、“海滨风光游”、“海岛探险游”等旅游品牌,打造一个适合周末出游、自驾车旅游休假的滨海休闲文化旅游区。

福鼎的福瑶列岛休闲度假区块。福瑶列岛旅游资源景观内容丰富,以海蚀地貌景观突出,是拥有山、海、岛、湖、崖、滩、景、渔港、海防遗址及节庆等多样性海洋旅游资源的区域,有条件成为海洋旅游、休闲度假、养老健身的旅游目的地,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区域。其开发定位为:以海洋生态旅游和休闲养身度假为主题,以“天湖泛影、多彩海洋”为主色调,整合资源,营造高山天然景观带和环海观光带,建成海西著名的天湖生态景区、海滨旅游度假区、羊鼓尾军旅体验区。

(二)利用海岛旅游资源,开发美丽神奇海岛景观文化

海岛景观历来就是海洋文化旅游的重要旅游资源,大自然赋予宁德沿海区域独特的海岸带旅游资源,许多海岛的自然景观内容丰富、美丽神奇,是非常难得的海洋旅游资源。有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景观;有奇岩巨石的海岸景观;有风景与海岸和海岛和为一体的复合景观;有浅滩、沙滩,沙质海岸、蓝天碧水、金沙细浪、海水浴场等海滨旅游资源;还有宁德沿海区域人文景观的灯塔、渔港、渔村、码头等。特异的地貌景观和水域风光旅游资源景观是大自然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灵气”和“仙气”。宁德应利用海岸带旅游资源开发海岛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包括观景、疗养、度假、海水浴、帆船、游艇、舢板、冲浪、滑水、垂钓以及在海滩上捡蛤蜊、贝壳、品尝海鲜等海岛旅游文化产品。

(三)挖掘海洋文化资源,打造海洋文化旅游精品体系

文化旅游是旅游发展的主旋律,宁德沿海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黄瓜山遗址反映出远在新石器时代闽东先民的浪漫生活与生产状况,浩瀚大海,辽阔渔场,是海洋渔文化的发源地。闽东沿海沉淀了古代的海洋贝丘文化、海洋商业文化、海洋宗教文化、海岛景观文化及军事文化等都为宁德海洋文化旅游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我们要积极实施精品战略,突出重点,精心设计海洋文化旅游产品,挖掘海洋文化旅游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现代海洋生态旅游的需求。

(四)利用海上养殖资源,开发海洋休闲渔业旅游项目

休闲渔业旅游是宁德海洋开发比较理想而能够实现的旅游项目。三都澳人工养殖区是全国最大的大黄鱼网箱养殖区,是世界上最大最独特的浮在海面上的城市,可开展海上旅游观光、钓鱼为主的体育运动,如:编织网具、采集贝壳、拉网捕鱼、巨网捕鱼、海钓基地、网箱垂钓、海上运动、驾船、滑艇、参观海水养殖基地、海上捕鱼观赏、海底观鱼、烧烤、大排挡品尝海鲜、渔家乐等休闲项目,形成一条以“洗海浴、捕(钓)海鱼、吃海鲜、观海景、买海货”特色的旅游热线。也可以考虑开展水族馆、渔业博览会及各种展览会等项目。

(五)彰显地方文化差异,开发海岛特色节庆旅游资源

海岛海洋节庆旅游开发与利用,是突出海岛海洋的鲜明主题,组织庆典活动,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宁德海洋旅游的知名度,塑造宁德海岛的旅游品牌,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整合优势资源,走产品精品化、系列化道路,树立鲜明形象,突出海岛海洋特色,打造海洋文化节庆特色旅游精品。宁德海洋文化节庆活动可以以“中国・三都澳蓝色风情游”为主体,整合福鼎的“中国鲈鱼文化节”、蕉城的“中国大黄鱼饮食文化节”、“中国海上茶叶之路文化节”、霞浦的“畲族盘歌节”、“滨海滩涂摄影节”、“海钓节”、“赏枫节”等系列节会活动,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做到“以节争活力,以节塑品牌,以节展风貌,以节促发展”,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性,演绎丰富多彩的渔文化,展示世界“最深不冻良港”的魅力,拓展宁德在海内外的影响。

(六)挖掘民俗特色资源,开发多姿多彩的民习俗文化

第3篇:海洋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中国文化概论 自考 教学 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是秘书专业、新闻专业的必修课,而且对一些其它专业也据情加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本课程头绪多、内容广,所以许多自考学员反映学习难度较大,且实际通过率也的_较低。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员能够学通考好这门课呢?辅导教师对学员提出如下要求并加以落实是其教学方法要则:

一.通读全书很有必要,使用复习资料可作为巩固知识、迎接考试的重要一环。通读课文是为了获得整体印象,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知识、理论掌握得不深不透,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通读时可在某些不懂、模糊的地方作出标记而不予纠缠,全书读完后可能有的部分自然获解,仍有疑问的可再细读或查阅有关资料,或集中向助学老师咨询,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提高了阅读质量。

1.宏观了解全书构架。《中国文化概论》(王宁主编)全书共有“绪论”与七章内容构成,绪论部分重点在于对于“文化”概念予以阐述以及与文化相关的概念分辨,第一章介绍中国文化的背景,第二章总述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目的在于增强立体感,与后面几章有一些重复,可相互参看,后面几章是分述部分,最后一章最后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列入,是本书编者对于“传统文化”理解的体现――“传统文化……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

2.总体了解考纲要求。仔细阅读教材“附录”中《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大纲》“II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附录II中将知识点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方面,比较系统、全面。通读教材后可以反过来以大纲带动知识点的回顾,将毫无印象、记得不全、记得较好的分别作出不同的标记,然后再去阅读理解相关章节,这样反复几遍,不清楚的地方会越来越少,而且印象非常深刻。在“III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中,进一步阐明了II中有关要求的内涵,并对命题要求作了说明,予以了解对于考试具有直接作用。

3.借用一些复习资料,也可自己编写复习资料,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集中记忆,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要特别注意与通读全书配合起来,如果仅仅依赖复习资料,则往往欲速则不达,尤其是遇到一些原因分析题、论述题等可能会茫然不知所措。在这方面是有不少复习、考试失败的例子的。

二.把握中国文化脉络,学通《中国文化概论》

1.中国文化脉胳在第二章中有总述,可作为一把钥匙,再用后面几章分述部分进行充实,可望了解全貌。关键在于学习时,要有意识地问些问题,这些问题可概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几大类。其中“是什么”包括概念是什么,内容是什么,特点是什么等等,以宗法制为例,应掌握什么是宗法制,其内容是什么等。“为什么”主要用于对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如为什么宗法关系会长期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中?而“怎么样”则是主要指事情的结果等,如宗法制对中国古代国家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联系史实谈谈宗法观念对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等。

2.注意把握教材中标题与内容的关系。教材中的章节一般都是题文一致的,但学习者往往将标题一看而过,导致学习不得要领,不深不透。如看过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节标题,就要理解为什么把春秋战国时期称作“文化观念的原创时期”?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在曲折中演进的时期?通过总结归纳,进一步了解知识点。

三.细嚼一些不易理解的难点问题,避免生吞活剥

《中国文化概论》中有一些看似明白而实际并未真正理解的问题,需要细嚼慢咽,方能食之有味,消化顺畅。如对“传统中国的主导思想是儒家思想”或“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理解便是一个普遍性问题。教材中有一些说明,如“从政治文化的角度上讲”等,即上述命题是从“政治”角度上看的,而非宗教、心理、皇帝喜好等角度,所谓的儒家治国,道教治身,佛教治心,各有其用。这样就可避免一些疑惑:为什么有些皇帝信道教,有些皇帝信佛教,却不说道教或佛教占统治地位?再如教材开头部分谈了不少有关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有人认为不过是中学历史与中学地理的汇总,是个“大杂烩”。其实,教材的真正用意在于通过相关历史与地理知识的介绍,说明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是大陆型文化,不是海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而不是法制文化等。

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这门课的学习效率和考试通过率、优秀率。

第4篇:海洋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中西文化;旅游文化;地理环境。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翻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来源于三种不同的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希腊文明。在这三大文明中,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所表现出的文化是最有特色的,印度文化居中。中国人认为印度与中国同属东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西方则认为印度文化属西方文化的部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中国文化。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就说过这么一段有理有情的话:“我很想向任何人建议进一步亲自看一看中国哲学的伟大经典和中国技术发展的历程。它是如此令人神往,因为印度文明虽然也是有趣的,却更多的是欧洲文明的一部分。但中国文明则具有完全不同的、难以比拟的美,而且这种唯一完全不同的文明能激励人们对它产生最深的爱和最深厚的研究愿望。”[1](p53)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可以用两种颜色来代表,用黄色来代表大陆文明的中国文化,以蓝色象征海洋文明的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而居于中间的是印度文化。所以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中。笔者着重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旅游文化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两种不同颜色的文明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可以从地理环境方面作为切入点来看,“对一个民族而言一定的地理环境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并强加给他们某些限制,而这种受限制的生活方式又影响了他们的精神和文化”[2](p30)。黄色的大陆文化是以务农立身安命,蓝色的海洋文化是以冒险经商求富,这是由他们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中国在地理形势上是“内陆外海”的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亚荒原,东面、南面是浩瀚的大海,西边是阿尔泰山及沙漠戈壁,西南处是喜马拉雅山。沧海茫洋与高山大漠形成包围华夏的特殊地理环境,再加上黄河传流而形成丰腴的土地及古代那里十分丰富的植被,不似今日干旱枯燥,当时气候与现在也有差异,较现在温暖而湿润,形成了悠久的农业文明。黄土、黄河及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古文化的起源,所以中国文化又被称为黄色文化。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位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所以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后来的西方文化。古希腊是一个半岛,它的陆地部分由一系列小山脉组成,这些山脉属于巴尔干中部主脉的支脉,并将希腊切割成独立的部分,而巴尔干主脉将希腊大陆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西部岩石凌厉、满目荒凉、交通不便,而在东部则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海岸线,有许多天然港湾依傍着东地中海域的爱琴海。也就是古希腊特有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文化是以海洋为依托的。由于没有丰沃的土地,古希腊人民是靠海洋为生的,所以西方文化又称为蓝色文化。

正是中西方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和中国分别走上了不同的文化道路,并影响着其他方面的种种特征。由于海洋是宽广的,又是多变的,所以西方文化中人们思想流派众多,个体意识强烈,主动性多,易激动,不稳定。而中国人则因耕种性而形成思想稳固、人际意识强烈、被动性多、喜静不喜动等特性。中西的这种差异表现在社会生活和人生态度上,则显出鲜明的特点。如西方以个人为重,四海为家,而中国以社稷为重,乡里为重,家庭为重,个人次之;在姓名的排列上,西方人以自己的名字领先,父名次之,族姓居后,中国人反之:宗族在前,辈分次之,自名最后;其他如地址顺序、时间顺序也都如此,西方人是具体或个体在前,整体在后,中国人则倒过来。

其次,在观念意识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较明显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践观念。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儒家哲学,它的特点是重现实和人情,重行动和功利,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国人的实践性或现实性。但这种实践性表现较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伦理道德和政治观念上,较少体现在科学精神上。在科学上,中国人玄想较多,试验较少。而西方人什么都要求你拿出试验数据来,即便是社会科学也不例外。

二是守纪观念。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自己的纪律、制度和规章,要求人们服从和遵守。但各国的文化观念和体制不同,因此也就形成了守纪观念的不同。例如,进剧场看戏,西方人最能约束自己,如同进教堂那般虔诚;而到学校课堂上课,他们却显得很放松和随便。反之,中国人进课堂如同进佛堂,恭恭敬敬、老老实实地听课作功课;而现今有些中国人到剧场中,就无所顾忌,大声吆喝。

三是人情观念。一般说来,历来以讲人伦道德和孝敬忠义为重的中国,人情味要比讲物质利益和以法为重的西方更深厚浓郁。中国人对较为亲近的人,例如父母、子女、兄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乡、同事以及有各种利益关系的人,人情味浓厚关系密切。

西方人则与此不同,或者说是基本相反。我们经常听到的是西方人父子、夫妻、朋友间如何在经济上斤斤计较。

二、对旅游文化的影响。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进;智者乐,仁者寿。”这句话正好说出了由大海所淘养出来的西方人和由大地所哺育出来的中国人之间的不同。体现在旅游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旅游文化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建立在一般文化的基础之上”[3](p16)。正是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孕育出了不同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中最突出的差异是审美观上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审美观分为精神性体验和物质性体验两种”

[4](p7)。旅游文化也可以分为精神性体验文化和物质性体验文化,前者指一般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因素,后者指自然山水、园林、建筑、工艺、烹饪等因素,相对而言,旅游文化较多涉及的是物质体验文化与精神性体验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的园林强调的是“虽由仁作,宛如天成”。人工模仿天然物制作,要使人分不清哪是天然,哪是人工,使之浑然一体。同样在审美中,则讲听曲、小游、闲谈一并构成古代园林的组成部分,这是让人们体验一种轻歌曼舞与林木婆娑相融合的人间仙境生活。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将精神性和物质性截然分开。一类是人工的公园、庭园、娱乐场,另一类是纯自然的森林公园、动物园。

再如建筑、宫殿和一些博物馆,突出的要么是纯精神审美性的绘画和雕塑,要么是物质性较强的精美工艺,较少将它们混放在一起。

正因为有这样不同的审美对象,因此也就造就不同素养、不同心态的审美者。由于中国旅游审美对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因此就需要游览者具有综合的文化修养,知晓琴棋书画、了解掌故历史、懂得词曲游记,那才能真正游出水平和领悟各种各样的美。西方人一般不是这样,他们玩是玩、游是游、学是学、识是识,不要求互相融合和渗透,共同在旅游中发挥作用。相反,中国人是将玩与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就连很简单的一次春游、秋游或游园活动也不例外。

三、结束语。

在简单比较了中西旅游文化的差异之后,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整个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黄色文化和蓝色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观,但它们之中有一些人类审美观的共性,那就是人们对所有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追求。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要寻找差异,去体验不同文化带来的奇特风情。正是由于中西旅游文化的差异,我们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中华民族的特色旅游文化,让更多的西方人去感受并喜爱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潘吉星。中国古代的社会与科学[a]。李约瑟文集[c]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刘红星。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第5篇:海洋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老人与海》; 中西方; 人与自然关系; 契合与矛盾

一、中西方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契合

在对比分析两种文化是我们应该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看待两种文化,同样在探讨中西方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时,我们也不仅只看两者之间的矛盾而忽视两者之间的契合。因为“中国的‘天人合一’观念和西方的‘征服自然’观念并不是截然对立的。”[1]我们应该去关注双方在对自然的认识上是相似的,这就包括“人对自然力的敬畏,人对自然的崇拜心理,人对自然美的赞扬。”

(一)人对自然力的敬畏

“老头儿的后颈上刻着深深的皱纹,他很瘦,又显得十分憔悴,”“老头儿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显得十分老迈,只除了那一双眼睛。”①这是《老人与海》中作者对主人公桑提亚哥的描述,作者把他描绘成一位老迈的,满是皱纹的老头子,而不是一个年轻壮硕的小伙子。并且在作品中也多次提到他曾经是一个多么强壮的打渔能手,但是现在老了再也打不到那么多鱼了。生老病死是自然循环的规律,无论是谁,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然逃避不了年老与疾病。作者在塑造桑提亚哥这一形象时非但没有刻意去回避他年老与疾病的事实,而且还对他衰老的体现做了细致的刻画。我想作者这样写,一方是要向人们展示自然力对人类的无情的摧残,但反过来却充分体现了对自然力的敬畏心理。早期的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不够全面。因此在面对变幻无穷的自然时,人们往往束手无策,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心理。这种敬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体现尤为深刻,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靠天吃饭的传统,因此对于赐予他们食物的自然是相当的崇敬;但“人类在尊敬土地的同时,又怀有畏惧的心理。”[2]因为那些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然他们无法预料也无法解释,就好像有一个无形的力量时刻在主宰着他们一样,因此对于那中无形的力量人们就自然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就连我们的大圣人孔子都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当然我们也应明白由于先民认知世界的能力有限,所以这里所谓的“天”不是单纯的自然地天,而是被人格化了的“天”,其中还包含一些人们所未知的力量。这里不做过多阐释。同样在西方并不是一开始就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有权去征服自然,事实上,“在基督教文化兴起之前,西方对自然界其本上还是持敬畏的态度。”[3]这在西方早期的文学作品中有明显的体现,最典型的就是古希腊神话的创作,正是由于人们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以及一些人类难以想象的自然力量无力抗拒,他们才会竭力去创作出那些长生不死,无所不能,无所不做的神。这些神在大自然中自由行事,长官天上人间,地府海洋,成为世界的绝对主宰。可以说这从侧面体现了西方人对自然地敬畏。

(二)人对自然的崇拜心理

正因为人对自然有敬畏心理,就使得人对自然产生了一种崇拜心理。在中国,“自然崇拜是我国早期精神文化的主流部分,也是早期人类的精神支柱。”[4]古代先民的精神生活本就十分简单,而生活中最隆重的精神生活也是与对自然的崇拜密切联系的,那就是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而且这种方式的自然崇拜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传统的中国社会严密的等级制度使阶级之间形成不可逾越的界限,但是对于自然的崇拜却成为全民所共有的事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从敬畏天、地、风、雷、云,到感恩稻、黍、稷、麦、菽五谷;从怀念纪念供奉列神列宗的祭祀,到感恩牛、马、羊、鸡、狗、猪六畜,各种祭祀,不胜枚举。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先民对自然崇拜的表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类喜爱自然、崇敬自然威力的情感是有普遍意义的。”[5]不错对于自然的崇拜在西方中同样有所体现,但不同于中国人把自然当作神来崇拜,西方更崇尚自然的美丽、仁慈与崇高,“海洋是仁慈的,美丽的”“虽然他们比我们更崇高、更有力”“我从来没见过什么东西比你更大,更沉着,更好看,更崇高的了”。②这些都是《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对他的对手马丁“鱼深情的告白”,这种对马丁鱼的毫不掩饰赞扬我们可以充分看出他们对自然那种美丽与力量的崇拜的心理。

(三)人对自然美的赞扬

人对自然美的赞扬主要是通过各种文艺作品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体现。 “他抬头望一望天空,看见了一堆堆雪白的云彩,像是和谐地在一起的雪白的冰淇淋。上面,在九月的高空中的,是羽毛一样薄薄的卷云。”③作品中这样对自然的描绘还有很多,从作者的这些细致入微的刻画以及直抒胸臆的描写我们可以充分看出人类对于自然美的赞扬。而且这种对自然美的赞扬在中西方的文艺作品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中国像这样的赞美自然的古代诗句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更不用说浩瀚如烟的其他文学文学作品了,所以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而在西方画家人们一向倾向于对人物的描绘,但也有著名的自然画如莫奈 《日出・印象》,梵高的《向日葵》等,还有就是历代作家们的作品中对自然美的描述。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对自然美的崇尚中西方是一致的。

二、中西方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矛盾

(一)中西方的矛盾

前面我已经说到中西方对自然的认识其实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就在于他们在处理自然的态度上。西方人在面对强的自然力选的是积极地去面对,去挑战,去征服。就以桑提亚哥来讲,虽然他老迈病残,但却仍然敢于自然提出挑战,“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战胜”。能被毁灭的只是人的皮囊而已,而不能被战胜的是人的精神,而这精神才是最重要的。而中国人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不是去征服而是寻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理想的状态也就是荀子所提出的“知天命而用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为人类争取最大的利益。而对于美丽的自然之境,中国人最大限度的去保持它的自然之美,中国的园林艺术就是最好的表现。同时在建筑方面也要力求做到与自然的的和谐,古代“深山藏古寺”“依山傍水”等修建建筑的要求,就是人们寻求与自然和谐的真实表现。而西方人在艺术方面却要极力的去去自然,其实这也是西方人想要体现人对自然的一种征服,在他们看来自然的东西是美的,但却不能体现人的作用,过于自然的东西似乎容易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被忽视。于是在西方那种强调人的作用的氛围之下,他们更喜欢对自然进行加工,让他们无时无刻都看到人的力量在支配着一切。

(二)产生矛盾的原因

1.中国的“天人合一”

中国的“天人合一”观念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中国传统思想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中形成的,而儒道文化在这过程中功不可没。儒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主成部分,可以说中国的所有文化现象都可以从儒道文化中找到源头。儒家倡导的入世文化与道家倡导的出世文化看似是相互矛盾的,但是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却有异曲同工之效。具体来说就是儒家讲人与自然和谐,道家讲人应顺应自然,两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却产生了相同的结果那就是天人合一。在儒家出世思想的影响下,为了为天下百姓谋取福利,人们积极的投身于对自然的改造之中。但这种对自然的改造并不像西方那样把自然作为征服的对象,而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自然进行适当的改造。如孟子所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④这句话就体现出中国人在对自然进行改造时,是充分遵循自然规律的,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的愿望。而道家的出世思想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的分明。“宇宙万物都符合‘独立而不该,周行而不殆’的规律,无需由天主宰,无需用人安排,人世间应顺应这一规则。”[6]在道家看来一切宇宙万物包括自然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不应对它进行安排和改造,应该顺应自然。儒家认为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可以对自然进行一定的改造,但道家奉行的“无为”思想则认为人力不应该作用于自然。所以在道家的影响下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更加和谐。因此在儒道思想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就一直奉行天人合一。

2.西方的“二元对立”

“二元对立”柏拉图提出的,柏拉图最初提出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的二元对立。但是这种二元对立的产生跟西方的自然环境不无关系,西方由于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海洋线漫长,陆地分离,陆地资源匮乏而海洋资源相对丰富,同时对外关系开放,形成了与海洋密切相关的海洋文化。由于自身陆地比较狭窄,并且土地和气候都不利于农业生产。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以及对资源得极度需求,人们不得不把眼光伸向辽阔无边的大海。但大海对于当时的西方人来说是神秘莫测的。面对神秘莫测的大海,在产生畏惧的同时,为了生存,也激发了他们驾驭自然、征服自然的雄心。于是他们开始不断的探索,西方人也由此开始了自己征服自然的步伐。在不断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让他们更加坚定要想生活得更好就要想尽办法去改造自然。从而在不断的演变中“二元对立”的观念成为西方共同的信仰,而这种二元对立观念却对西方文化认识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方文化价值二元论把世界上的事物分为二元对立结构,并把较高价值赋予那些处于上面的事物,如:人类/自然、男人/女人、理智/情感、心灵/身体等,从而建构了等级制和前者对后者的统治逻辑。这样,自然被沦为哑语、劣质、被主宰的‘他者’。”[7]由此可以看出在西方人的观念中人与自然处于对立之中,而且在这个对立之中人类总是处于更高的位置,因此人们有权利去征服自然,而且人类必须通过征服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了使自己身上有力气,他也吃过白色的龟蛋。整整一个五月他都在吃,这样在九十月他就会生强力壮,可以去打真正的大鱼了。”“它可是我的兄弟啊。不过我一定要把他给弄死,我一定要留下力气去把他弄死。”“在这一天还没有过去的时候我一定的把你弄死啊!”⑤在《老人与海中》我们随处可见老人这样的对白“我一定要把你弄死”仿佛有什么无穷的力量在怂恿他这样做,其实这就是西方人的“二元对立观”在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下意识的支配。这在更早期的西方文学作品中我们也不难窥见,英雄史诗《奥德赛》就是写主人公在海上漂流十几年,不断地与风浪和风暴等自然力量作斗争的过程。同时在近代西方历史上的三次地理大发现都见证了西方人坚持不懈征服自然的事实。“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类获得了一种征服的和满足,同时也加深了对‘自我’的崇拜,以人类为中心的社会文明得以膨胀”。[8]无论是神话还是事实在西方人的征服旅程中,他们难免会遇到种种挑战,但这些挑战却只是让他们越战越勇,就如《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虽然年老力衰,而且在捕捉马林鱼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这并没有促使他放弃而是让他更加顽强,并且在他的坚持下最终取得了胜利,而且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就更加强烈。

最后这种辩证的看待中西方传统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优缺点,能让中西方各取所长,将中国的传统观念与西方的先进进技术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加强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上的合作与交流,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共同奋斗。

注解:

①海明威著,邢建华,毕德祥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②海明威著,邢建华,毕德祥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③海明威著,邢建华,毕德祥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⑤海明威著,邢建华,毕德祥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3页。

[2]单晓琳 ,“从《说文解字》“示”部字看上古的自然崇拜”,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2月第26卷,第1期。

[3]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6页。

[4]单晓琳 ,“从《说文解字》“示”部字看上古的自然崇拜”,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2月第26卷,第1期。

[5]赵增胡,“生态批评视角下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然崇拜”,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5 月第35 卷第3 期。

[6]王祥云,《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09第二版P54。

第6篇:海洋文化概论范文

当今社会在不断地变化、发展,随之,我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需要不断地改变、发展。只有这样,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才能紧随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作为这样一位专业的学子所应贡献的力量。也只有这样,汉语言文学专业才能继续散发出青春与活力。追溯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早在中国古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就已经经历了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发展的过程,而时至今日,社会的进步更加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模式,更新教育理念,倡导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注重专业特色的建设。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一)调整课程体系

教学资源的配置是有导向的,这个导向便是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倾向于专业基础课的基本知识点讲授,但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动,而教育体系改革又是上层建筑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就应调整为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当今社会还需要中文系的学生具备极强的审美能力。具体的课程体系调整是这样的:1.语言类课程相对应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四大基本能力。语言类课程在某种程度上与听、说的能力上联系更加紧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这两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很好的例子,这就要求我们的汉语课的教学全程需要始终融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观念,严格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这两门课上注重自己的普通话表达,对古今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外延知识理解贯通,夯实自身的文字基础再训练加以运用。语言学概论更侧重于从一个人掌握的一门母语(汉语),及一门外语(英语或其它语言)作对照,比较地学习,从而深刻领会汉语言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的形成与发展。训诂学是对古汉语研究古词义一类补充型课程,对学生研究古典文献,理解古文学经典都有很大意义。

2.文学课程在当今时代的调整目标更倾向于培养中文系学生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领悟能力。其中,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分期讲述就是很好的例子。将古代文学史分为上古、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分别以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大样式进行论述,则是为了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分阶段地感悟这些文学经典的魅力,形成自己独立的对文学史的认知,从而培养文学审美能力。而有关文学的理论课程如文学理论、美学则应在学生对文学名著研读的基础之上开设。现当代文学史要对文学史上的各种现象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关注当今时代的重大主题,与时俱进。文学,当然建立在对大量经典作品阅读、背诵的基础之上,文学离不开背诵。3.写作,被誉为中文系学生的“看家本领”,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实践性和操作性最强的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对这一“笔下基本功”进行适应能力需要,适应工作需要,适应社会需要的改革。写作是一个人能力的综合体现,并不局限于优美的文字,华美的辞藻,写作的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方方面面,它需要每个人都怀着一颗感性心灵,去体验,去发现,懂得赞美。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从传统的四十分钟纯知识讲授开始进行调整,可在一堂课的课前或者课后十分钟让学生站到讲台上做口头表达,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即兴演讲的能力,让当今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不再是传统的知识单向输送型课堂,而是师生互动型课堂。集思广益,也是一种对传统教学内容作出的很好的调整。中文系的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将学生的读书笔记之中精选出见解独到,思想深刻的内容引用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对于偏重于学术型的课程,老师则应更精,科学研究是一位学术型教师讲授课的基础,将这门课程学术前沿最关注的话题完整地呈现到专业课堂上。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被简要概括为“一言堂”的教育模式,即课堂缺乏民主,老师独断专行的作风。这显然是与现代社会教育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因此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作出改革、调整。大学的中文系课堂理应是一个自由、民主,容易产生思想碰撞,甚至擦出火花的课堂。中文系的课堂传授给学生的不应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应包罗万象。让学生读外国文学史的同时了解那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如古希腊神话除可以当做一本文学经典来品读之外,可能更多时候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站在原地,就能最近距离地接触到古希腊辉煌灿烂的海洋文明。莎士比亚的作品更多地将一个近乎真实的欧洲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语言学课程更多地是让学生融入到一种感受语言文化甚至思维方式差异的环境之中,从而得到一份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对相互的理解与认同。真正的文学课堂,应是老师启发与引导学生跟着自己的心灵去寻找、发现文学作品中美,而不是禁锢,更不是老师自己审美意识的强加。

第7篇:海洋文化概论范文

特色学校 传承非遗 内涵

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学校“立校”之本的办学特色,越来越凸现出它所蕴藏着的巨大能量,对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育人质量的提高以及学校竞争力的增强,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增强办学特色,创建特色学校,是增强学校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学校就要根据所处的环境、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创造性劳动,逐步形成办学特色,发展学校的个性。特色学校就是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同时,立足于全体学生学习的需求,自主发展和优化了学校的个性特长,整体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文化特征的学校。新海小学地处新浦西部城区,成立于2001年,已走过十年光景,十年奋斗,十年求索,逐渐理清了特色办学的发展思路。

一、与时俱进,理念先行

只有确立了自身独特的办学思路,才可能形成具有实质意义的特色。这就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能够促进师生尽快成长、学校快速发展的最优化的思路上;需要我们找准自身具备的适应客观发展要求的“生长点”,再经过全体教职员工长期的经营逐步形成特色。特色学校的建设理论有许多新的突破,基本解决了诸如“特色学校”这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学校特色的结构与功能、文化选择与构建、特色学校的创建策略和途径等问题。但在特色学校研究和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肤浅化”理解,“去特色化”仍占主流,以“特长”代替“特色”。有眼光的校长应该审时度势,从优势项目到项目特色,从项目特色到学校特色,再从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最后实现从特色学校到品牌学校的飞跃,从而找到学校发展的准确定位。

“文化的力量”正日益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动力。“建设学校文化就是形成学校特色。”在目标设计和构建学校文化时,必须突出并形成学校的“主题文化”,一个学校没有主题文化,学校规划就没有章法。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尤其是主体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校长需要开发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内涵。课程、课堂、学生是体现学校特色的核心因素。

位于黄海之滨的古老而神奇的苍梧大地,沐浴着古中华文明的慧泽,北接治国以礼、至仁至义的齐鲁文化,南融平和婉约、细致精巧的淮扬文化,西通气度雄浑、孜求大同的楚汉文化,融汇成就连云港以海古神幽为文化特质的精致典雅、开放包容、勤勉大气、敢为人先的海洋文化。

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产生了世代传承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传统文化承载空间,它们不仅印鉴了云台山麓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更蕴涵了黄海之滨横亘古今的文化意蕴。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秦始皇东巡朐阳,徐福浮槎渡东瀛,孔夫子登山望海,齐鲁夹谷大会盟,麋竺慷慨助刘备,宋江鏖战白虎山;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苏轼赋诗古海州,石曼卿情系石棚山,吴承恩构思《西游记》、李汝珍著成《镜花缘》;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孕育了流行两淮及海赣沭灌地区的淮海戏、将祭祀与表演融于一体的海州童子戏,汉代的虎戏和角抵戏、宋元明清时的叶子戏,活泼高亢的淮海锣鼓、罗阳锣鼓,明清盛行于海州地区的海州五大宫调;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催生了充满乡土气息和浓郁地方特色的锻铜艺术、黑陶艺术、贴画艺术、淮盐制作、剪纸柳编以及葫芦艺术等。这些郁夷先民们给我们留下的“非遗”文化,是港城人民鲜活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它蕴含着先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了先民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些连云港非遗文化是地方厚重的文化载体之一,是构建学校特色的“社会土壤”,是我们进行“民族根”文化教育的好材料。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也基于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我们确定了传承“非遗”文化,作为我校的“特色名片”,经过长期的实践,从而完成特色学校的构建。

二、历练队伍,丰厚底蕴

总理说:“教育要符合时展的要求……归根到底就是要与时俱进,赶上时展的步伐,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经过“普初”“普九”,继而经过“两基”建设,学校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具有一定的质量,够上一定的档次时,要与时俱进,寻找新的“生长点”,显然,通过特色学校建设,就会激活整个学校向前持续、快速发展的活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特色学校的教育要求教师具备为发展而教育的能力,这是教师高素质的综合体现。具体包括:

其一,具有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够敏感地捕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归纳、总结、评估和创新。

其二,具有引导和研究学生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的最主要最显著的效果体现在,要使一个人开始思考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点。如果不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思考自己的命运,最好的教育方式也是毫无用处的。”因此,新世纪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

其三,具有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能力。教师应当有能力将心理教育贯穿于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开放的思想、宽阔的胸怀、进取的精神、合作的意识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其四,具有科研和创新能力,富有教育机智。“科研型”教师日益为世人所关注,并成为新世纪教师形象代表。这就要求教师热心教育改革,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创新意识。创新就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给受教育者自由的空间。

拥有一支高素质、有个性的管理队伍和一支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队伍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学校指派管理人员市文化局非遗中心研讨参特色学校建设,邀请专家进行特色理论专题讲座,参观名校,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增强策划能力和推动力。每年利用暑期,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邀请专家做专题辅导,举办个人才艺展示,组织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成长。形成一支有先进教育理念、优良的专业技能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群体。

三、整合资源,引领课程

学校主题文化是一种具有学校核心价值的文化形态,它首先体现在总结、提炼并孵化出教育管理哲学上,通过管理哲学来凝结学校的品格、气质、智慧和思想,学校管理哲学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灵魂。学校的主题文化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做支撑才具有生命力。课程文化史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主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表征。从课程入手,构建学校主题文化,能够充分的展现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呈现学校丰富的内涵和品质,内在地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

1.通过校本课程来拓展主题文化。校本课程是根据本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导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着眼于打好学生的生命底色。连云港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地域文化,这些遗存着原汁原味的文化资源,有着的鲜明的个性、地域性和时代特征,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是我校主题文化的底色,涵载着蓬勃的精神冀望,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生生不竭的资源。我校和市文化局非遗中心密切合作,开发非遗校本教材《山海印痕》,把千百年来流布连云港地区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工艺美术、民谚童谣纳入其中,将“非遗”带到孩子身边,让他们与港城传统文化来个“亲密接触”。使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主动爱上了文化,并表现出极大的学习技艺的热情。因为,有爱才能传承。使新海校园能够成为“非遗”保护的一方沃土,让留存千百年的“活态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通过活动课程来实践主题文化。学校特色,主要表现为特色项目建设,特色项目代表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特色学校建设必须以此为突破口。而特色项目的建设以活动作为支撑,并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延伸,由量变产生质变,最终形成学校的一种持久的文化和精神,这就产生了特色学校。活动课程通过对话 交流,实践活动,建立一种知识性、社群性与文化性沟通的文化场,体现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文化精神。我校建立连云港市第一家学校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和收藏非遗传承人代表作品的非遗展览室,在非遗传承人及其作品和师生零距离接触中,通过活动课程、社团活动等有效载体,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久远浓缩成他们手中的绝活,得以传承和褒扬。

新海小学以深厚的乡土文化为底蕴,挖掘传承内涵,开发本课程,注重学科渗透,引领学生传承非遗文化;依托本地特有的民风民俗,凝炼校园文化,丰富社会体验,开展社团活动,构建有效载体,脚踏实地推动了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参考文献:

\[1\]傅国亮.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J\].人民教育, 2009

\[2\]王建强.别滥用了特色学校这个“筐”\[N\].中国教育报,2009-07-28

\[3\]彭智勇.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特色学校建设 \[J\].人民教育, 2009,(3―4)

\[4\]陶西平.谈高色办学 \[J\].中小学管理,2009,(8)

\[5\].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9-10-12

第8篇:海洋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动物词汇 不对等 翻译策略

1.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种语言既反映一种特定的文化,又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要素,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状况。美国社会语言学家C・恩伯说:“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则表现在词语内容或词汇上。”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文化信息载体,各种文化特征都在该语言的词汇里留下它们的印迹。词汇意义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也受到人们所属群体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词汇意义常常有三个层次:(1)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又称外延意义(denotation),指词与客观或虚拟世界中的现象相连系的那一部分意义,即词的基本意义或字面意义。(2)内涵意义(connotation),表示人们对该词所指的事物所具有的感情和所持的态度,内涵意义含有感彩。(3)文化意义(cultural meaning),指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赋予词汇的附加意义和引申意义。什么是词语的文化内涵呢?邓炎昌和李润清在《语言与文化》中说:“词的内涵不同与它的字面意义――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涵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的意义。”笔者认为,词汇的文化内涵是指除字面意义之外的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因素的隐含意义,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该词所产生的联想,即联想意义,是词语的内涵意义和文化意义的统称。

英汉两种语言是发达的语言,词汇极为丰富,其中与动物有关的词汇极多。动物词汇指表示动物的单词和包括这些单词的短语和其他成语。这些词汇不仅能形象地表现某种品质性格,还可以简洁地描述某些事件及传达某种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动物词汇由于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经常被人们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语言,已被融入到各民族的语言中,为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动物被赋予的各种寓意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英汉语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就存在很大差异,体现了其所属群体的文化背景。本文通过对英汉部分动物词汇文化内涵不对等现象进行分析,展示中西文化差异,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2.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不对等的原因

英汉两种语言中,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一种动物的概念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完全相同,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相互矛盾甚至相反。这种现象在语言中极为普遍,是尤其值得注意的地方。由于英汉两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以及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方面分析英汉同一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对等现象。

2.1因历史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不对等

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在我国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够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它集蛇、鸟、马、鹿、鱼、鹰等八种动物于一身,因而它具有这八种动物的本领,能上天,能入地,能在路上走,能在水里游,能在空中飞。中国人都以龙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并以“龙的传人”而自豪。在中国几前年的历史中,龙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直作为封建专制权力的象征。龙的勇猛和不屈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正是对“龙”精神的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崇尚正直的道德观念,从而构成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和道德规范。因此,在汉语中有关龙的成语就特别多。例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画龙点睛、龙飞凤舞、藏龙卧虎、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等许多褒扬之词。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是邪恶的象征。龙被认为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消灭。《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魔鬼撒旦(Satan)就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现代英语中用dragon喻人常包含贬义,如果把一个女人叫做dragon,意思是她很凶猛,令人讨厌。

2.2因地域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不对等

英汉两个民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各属于不同的文明体系,中国属于黄土文明,英国属于海洋文明,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英汉两个民族对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赋予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国,“牛”在悠久的中国农业史上作为主要农耕工具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们劳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牛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形象,人们对牛的情感也反映在语言上。在汉语中有很多带“牛”字的成语都富有褒义色彩,如汗牛充栋、老牛舐犊、老黄牛、孺子牛、壮实如牛等。相反英语国家的人们不以牛为“农家宝”,而只是“盘中餐”。他们眼中的牛满身缺点,如,a bull in a china shop鲁莽闯祸的人;like a bull at a gate狂怒凶悍;throw the bull胡言乱语。John Bull(约翰牛)是英国人的绰号,这个词在John Arbuthnot(1667-1735)的笔下第一次出现时,指的是一个名叫John Bull的英国人,此人心直口快,行为鲁莽,躁动不安,滑稽可笑。calf(牛犊)、cow(母牛)、buffalo(水牛)的文化内涵也都是贬义的,如calf比喻呆头呆脑的人;cow比喻肥胖丑陋的人;to buffalo sb.指哄骗某人。

2.3因习俗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不对等

英汉民族中都有人养狗,且狗与dog所指称对象完全一致,但英汉民族对养狗的目的和态度很不相同。英语民族养狗不仅是为了用来打猎、看家,而且常常是为了作伴。有的人无儿无女,便拿狗来代替,他们的狗能得到相当多的“优待”和“特权”。它们有吃、有穿,还有音乐家专门为之谱“狗曲”;得病时可请兽医,还可请心理学家、专科医生来治疗;当主人外出度假时,它们还可以享受“最好的‘假期’待遇”。比如,可以住在装有空调的“高级狗宾馆”里。但在我们汉民族中,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英语中有很多带“dog”的褒义的短语和句子了。比如,“Love me,love my dog.”指爱屋及乌,“a lucky dog.”指幸运的家伙,“Every dog has its day.”意为“凡人皆有得意日”,“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指有功者应受奖赏,“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指雪中送炭、助人于危难之中,等等。与西方英语国家的人相比,中国人则更在意狗的奴役性和使役性。中国人养狗的目的主要是用来看门。因而在中国,狗的地位比起英语国家的同类来说要低得多。在多数情况下,中国人认为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狗胆包天、鸡鸣狗盗、狗急跳墙、狼心狗肺、鼠窃狗偷、狗头军师、狗血喷头、狗腿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

有趣的是,中国人与西方英语国家的人们对猫的喜好情感恰好与狗相反。中国人喜欢猫,是因为它活泼可爱,可与主人作伴消遣,而且猫还抓老鼠,颇具实用价值。因与“耄”同义,猫在中国文化中还是长寿的象征。可在西方英语国家的人们眼中,同样乖巧也能捕鼠的猫,却是整天不务正业,到处乱窜,只知道惹事生非的家伙,以下的习语生动地体现了他们眼中的这一形象。“No room to swing a cat.”(形容地方狭窄),“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形容像热锅上的蚂蚁),“The cat shuts its eyes when stealing cream.”(指掩耳盗铃),“The cat out of the bags.”(指泄露秘密)。尤其是黑猫,更让西方人深恶痛绝,惟恐避之不及。人们用猫来比喻包藏祸心的人,如She is a cat.(她是一个邪恶的女人)。

2.4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不对等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的不同造成同一动物词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意义,这与英汉两个民族对动物的好恶有关。对该动物喜欢、欣赏,相对应的动物词就会向褒义方向发展。反之,就会向贬义方向发展。同一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褒贬意义截然不同,因而文化内涵不对等。

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owl常常栖息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身边。因此,在英语中,owl是一种表示智慧的鸟,禽兽间的争端要请它来裁决,紧要关头就得找它求救。成语as wise as an owl(象鹰一样智慧)即是一例。如果说某人owlish往往是形容他聪明、严肃。如Patrick peered owlishly at us through his glasses.(帕特里克透过他的眼镜严肃而机智地审视着我们)。在汉语中猫头鹰的形象与owl在英语中的形象完全不同。由于猫头鹰昼伏夜出,常盘旋于坟场,且在深夜发出凄切的叫声,迷信的中国人认为它是不祥之鸟。民间传说猫头鹰落在谁家树上,或谁听到猫头鹰的叫声,他家就会有人要死。这么一来,人们便把它的叫声与死亡、倒霉及厄运等联系在一起,认为猫头鹰是不祥之鸟,谁碰上它谁就倒霉。中国民谚中有“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夜猫子抖抖翅,大小有点事”;“夜猫子进屋,全家都哭”的说法。猫头鹰在中国人看来是厄运的象征,人见人怕。

蝙蝠bat是哺乳动物,食蚊、蛾等昆虫。在西方的民间传说中,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联系在一起。提到蝙蝠,英语民族会联想到vampire(吸血蝙蝠)。传说vampire夜间离开其坟墓去吸食睡觉者的血,让人恐惧和厌恶。英语成语中的一些表达法也表明了对于bat的坏的联想,例如as blind as a bat(象蝙蝠一样瞎);crazy as a bat(象蝙蝠一样疯狂)等。然而蝙蝠在汉民族中,由于它的发音和“福”字相同,因而被视为好运、幸福和健康长寿的象征。中国的传统画把蝙蝠和鹿设计在一起,构成“蝠鹿”(发音“福禄”),代表富贵荣华,保佑人们“有福有禄”的意思。又因为“红蝠”与“洪福”同音,因此红蝙蝠是大吉大利的象征。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许多同一个动物词汇具有不同文化内涵,这正好说明并反映了英汉两种文化所存在的巨大差异,体现出民族的文化个性。

3.英汉文化内涵不对等动物词汇的翻译策略

翻译问题不单是个语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着重大的关系,并受它们的制约。Marysnell Hornby明确指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运动”。我国著名学者王佐良教授在谈到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时曾指出:“他(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

植根于民族土壤的文化内涵词是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的折射。翻译作为两种语言的转换与两种文化的交流,在不少情况下很难完全复制这种斑斓的色彩。然而作为两种语言与文化沟通的桥梁,翻译又必须设法进行这种复制,因而复制过程中某种程度的失真就不可避免。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样,对文化内涵词在特定场合的情形作一番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文化内涵词作为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复合体,这两种意义并非总是平分秋色,而是因其所处的特定上下文不同,某种意义总是作者意欲表达的主要意义。那么翻译文化内涵词由其所处的上下文而决定的主要意义,便是译者翻译该词的主要目的。

某一动物词汇在源语和译语文化中概念意义相同但文化内涵不对等,采用意译法就成了译者较好的选择。因为译者此时的目的仍是移译文化意义,只有舍弃相对次要的概念意义才能保证主要意义――文化意义的准确传递。

“望子成龙”这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就不能直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因为如前所述,龙在中西文化中的内涵是截然不同的。这句话会令西方人不可思议。意译法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只有舍弃相对次要的概念意义才能保证主要意义――文化意义的准确传递。因此,该成语通常有以下几种译文:

(1)to long to see one’s son win success in life or in the world;

(2)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

(3)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

如上所述,英语dog和汉语的狗在概念意义上没有区别,但两个文化群体里的狗的文化意义相差甚远,在翻译时不能直译,应该意译。“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这句当年中国人愤怒的呼喊,译成英语后,其中“走狗”一词被直译为running dogs(跑着的狗)。西方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过去美帝国主义在中国做了许多坏事,这一点中国人反对,我们也很理解。可为什么要把它与跑动着的狗联系起来?跑动着的狗是多么可爱、多么生动!西方人的理解让我们中国人啼笑皆非。其实“走狗”一词的真正对应的英语应是lackey,flunky,stooge,servile,follower等。

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很能折射出中西文化间的差异,意识到差异的存在,译者在掌握翻译基本技巧的同时,更要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丰富的内涵。作为中国人,一般对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要熟悉一些,所以尤要补好对西方文化生疏的课,才能在英汉互译时做到准确而传神。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395-402,418-426.

[4]蒋磊.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与对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5]廖光荣.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J].外国语文,2000,(5).

[6]李悦.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