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开拓旅游市场范文

如何开拓旅游市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开拓旅游市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开拓旅游市场

第1篇:如何开拓旅游市场范文

关键词:宣传模式;旅游市场;市场拓展;连云港市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149-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比重的增大,节假日的延长,闲暇时间的增多,使得经常性的出游日渐成为可能,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当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由于旅游市场营销在促进旅游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各地都将旅游市场营销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予以推进,力求开拓旅游客源市场,提升当地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进而炒热旅游市场,推进旅游业发展。当前,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旅游市场营销工作迫切需要我们立足自身实际,科学规划,不断创新宣传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需要。

一、市县联动

在市场营销中,依托县区优势资源,坚持市县联动,充分调动县区旅游部门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旅游市场营销工作的有效开展十分必要。在以往的旅游宣传推介过程中,我们注重了全市总体旅游形象的宣传和市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职能的发挥,组织了很多主题宣传推介,取得了切切实实的宣传效果。然而由于县区旅游部门、旅游行业的被动参与和缺乏融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旅游宣传效应的最大发挥。连云港县区旅游资源丰富,东海县的温泉旅游产品、水晶旅游产品,赣榆县的红色旅游产品、绿色生态旅游产品、徐福文化旅游产品及海岛旅游产品,连云区的黄窝、宿城,海州区的古文化旅游产品等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目前也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些资源都将是未来我市建设山海相拥知名旅游城市的重要依托,因此在继续强化全市旅游总体形象宣传的同时,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和搭建宣传载体,有侧重的将县区重点旅游资源予以宣传推介,例如在今后举办专场旅游推介时,可根据不同举办地的受众群体特点,适时推出县区旅游部门,通过提供宣传平台的方式,让其作为子推介项目予以推介,这种整合资源的宣传推介,可以有效带动县区旅游部门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在同一宣传成本的基础上产生更加良好的宣传效应,进而逐步构建起市县联动的旅游宣传新局面。

二、行业联动

旅游宣传推介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宣传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因而在旅游宣传推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形式向潜在旅游消费者传递相关旅游产品信息,并使之易于接受对于宣传推介的效果是十分关键的。在通常的旅游宣传推介中,要尽可能多的发挥媒体、旅行社、景区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在这其中,作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旅游局要着重做好城市总体旅游形象的宣传,景区景点要不失时机地主推自身产品特色,旅行社则要做好自身的宣传以及与对方旅行社的对接工作,共同编制旅游线路,为旅游消费者提供旅游大餐,媒体要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促使其将整个活动动态以及旅游宣传推介举办地旅游情况予以宣传报道,改变以往只是蜻蜓点水似的一般性宣传报道。因而,在每次的旅游宣传推介中,作为旅游中介体的旅行社,作为旅游产品的景区景点,作为重要宣传手段的媒体要通力协作,有机配合,力求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效果的最大化。此外,在以往举办旅游产业说明会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创新宣传模式,可以将举办旅游产业说明会与社区性、广场性宣传推介相结合,由以往的旅游宣传推介直接受众群体仅限于举办地旅行社、新闻媒体等有计划地进一步扩大旅游宣传推介的受众面,让广大潜在的旅游消费群体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推介城市旅游的魅力,从而刺激出游动机,增强备选性。

三、专项联动

城市总体旅游形象的宣传推介在给受众群体基本信息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概念性影响的嵌入,给人们留下的是一个地方的总体印象。诚然,切实强化城市总体旅游形象的宣传十分必要,也是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连云港市山海相拥,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尤其是以孕育西游记文化而闻名于世的花果山,更是连云港市发展旅游的金字招牌,因而除却常规性的城市总体旅游形象的宣传之外,在今后的旅游宣传推介中要突出几个能够演绎城市总体旅游形象的亮点予以专项推介,并切实筹划好与城市总体形象有机结合的问题。例如,在旅游宣传推介时,作为连云港市应将花果山与西游记作为一项重点强势进行炒作,并将其与连云港紧密结合,最终达到人们提起连云港就想到花果山,提起花果山就想到连云港的良好效果,就像泰山于之山东,富士山于之日本等等一样,唯有重点突出,真正找准旅游宣传立足点,才能取得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旅游宣传促销很多时候应是众星捧月式的亮点宣传,而不是星光满天式的泛泛进行。另外,连云港东海的水晶之旅,温泉之旅,赣榆的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都可通过切实可行的方式予以专项推介,也就是说可在每年常规性的专题推介的基础上,在适时的季节、适时的客源市场举办连云港水晶之旅、华东第一温泉之旅、连云港乡村旅游等专项旅游推介会,充分挖掘特色旅游产品,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推介。

四、目标联动

针对目标客源市场,强化与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以及重点旅行社、自驾游俱乐部、大型企业、新闻媒体的对接与联动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地开拓目标客源市场。在这其中,强化与客源地旅游行政部门的对接,可以有效寻求合作空间,互相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赢得对方旅游部门的支持,对于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有针对性地选择客源地重点旅行社,经常性有计划地通过带领本地重点旅行社与其对接、回访或者邀请客源地重点旅行社采线并与我方重点旅行社进行对接,可以很好地将连云港的旅游产品通过客源地旅行社的运作提供给旅游消费者。设想如果出现客源地众多旅行社热推连云港旅游产品时,连云港旅游在当地就是一种无形推介,产生的效果当然会是十分明显的。在与自驾游俱乐部的合作当中,迫切需要和客源地重点自驾游俱乐部联手开展一些以营销为主旨的活动,扩大连云港旅游的影响,可参照向全国600名记者制作印有连云港风光名片的做法,向自驾游俱乐部骨干成员发放,增强宣传效果。在重点客源地,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上门营销,组建客源地重点企业工会主席连云港旅游友好使者联盟,定期开展旅游宣传活动。在与媒体联动方面,可借鉴西安市旅游局的做法,通过风光片置换播出的方式,积极寻求与当地重要媒体、旅游部门的共赢合作,借助优势载体推波助澜连云港旅游。

参考文献:

[1]旅游学刊,2009:8.

第2篇:如何开拓旅游市场范文

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总体上要坚持以景区景点建设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整合旅游资源,突出山水、历史文化特色,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丰富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真正实现“旅游强市”,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个人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我市旅游规划。建设旅游支柱产业,必须首先把规划做好。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旅游规划。一要加快旅游产业规划与相关产业规划的衔接。要注意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相关行业衔接好、协调好。一些与旅游业相关配套的行业、产业的发展,也要注意适应旅游发展需要,及时调整规划,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二要加强旅游产业内部规划的衔接,各地旅游规划也要注意相互衔接,必须以全市总体规划为指导进行编制,使各类规划严谨、科学、可行。三要加强规划的督促落实。严格按规划实行,没有制定规划的,一律不能盲目开发,以免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或重复建设。

第二,要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我市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把山水风光、戏曲文化、历史人文诸多旅游资源结合起来,丰富城市旅游内涵、提升城市旅游品位。一是对旅游线路进行整合。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以旅游线路为纽带,形成更多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旅游线路品牌,打造出更多适销对路的旅游精品组合。同时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体育健身旅游等,增加游客在我市停留的时间,增加更多的旅游消费热点。

第三,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开拓旅游市场。必须加大投入、加大力度进行宣传促销,才能吸引更多的海外旅游者。旅游宣传促销是旅游发展的关键环节。旅游宣传要抓三个方面,一个是我市整体旅游形象的宣传,一个是旅游线路的宣传;再一个是重要旅游产品,尤其是旅游精品的宣传。要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塑造我市旅游业的新形象。宣传促销工作要有一个总体方案,周边市场怎样开发,远程市场怎样开拓,如何巩固传统市场,如何开辟和培育新兴市场,各类市场的需求是什么,我市旅游产品开发如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各种宣传促销手段如何相互配合,形成放大效应,这些问题都应有一个通盘的考虑,讲究宣传促销效果。总的说要根据旅游产品的特殊性来搞好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积极推行旅游营销战略,建立有效的促销网络,运用各种有效的营销手段,促进企业增强促销观念,加强联合促销。此外,要充分利用黄梅戏艺术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与旅游宣传结合起来,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

第四,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业是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形象产业,我们要在抓好“硬环境”建设的同时,下大力气,用真功夫抓好“软环境”的建设。一方面,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大整顿旅游市场的力度。严厉打击旅游经营中的各种不法行为,切实保障旅游者的权益。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实施旅游区、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大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不仅要加强服务技能的培训,而且更要加强队伍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在旅游全行业树立和强化质量意识。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旅游专业人才为发展我市旅游业服务,提高我市旅游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抓好创建文明景区、景点的工作,在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中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全面提高全市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五、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旅游企业。出台一系列的扶持引导政策。使旅游骨干企业享受财税金融、土地、产业、交通运输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旅游企业创优,鼓励各级政府开发和引进旅游大项目;对成效突出的旅游企业和政府,不仅在资金扶持上给予倾斜,还将予以表彰鼓励;通过减免旅游企业税费、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等措施,增强旅游市场活力;优先做好重大旅游项目土地配置;对宾馆、饭店实行与一般工商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放宽旅游企业集团公司注册资本限制,允许新设立的旅游企业注册资本金分期注入

第3篇:如何开拓旅游市场范文

一、婚庆旅游市场开发的前景分析

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消费大众化,旅游消费逐步提高,旅游者外出旅游经验的增长以及旅游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满足于常规的无差异性的旅游线路安排。随着追求时尚、个性的80后、90后新生代的出现,定制旅游将渐成为我国中高阶层消费群体追捧的对象。定制旅游目前在国外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旅游方式,根据旅游者喜好和需求,以旅游者为主导进行旅游过程和行动流程的设计,主要是满足于中高端旅游消费群体需求。

婚庆旅游最初是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状况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居民收入不断地增加,人们在婚庆问题上的消费意愿与消费能力都已有了较大的增长,婚庆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在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对新人结婚,这部分人愿意把自己31%的积蓄用于婚庆消费,全国每年因结婚产生的消费总额达2500亿元。婚庆旅游具有旅游消费档次高、旅游服务需求多、对旅游目的地资源要求高等特点,常规的旅游行程无法满足婚庆旅游者的需要。定制婚庆旅游产品是根据客户个性需求和情感愿望设计的,就像请裁缝量身定制的衣服,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特殊的情感需求,去选择心仪的旅游目的地、设计出符合情侣情感、经济特点的个性化旅游线路。这是许多新人、情侣们所期望地专属于个人的、唯一的贴身定制的婚庆之行。

二、定制服务在婚庆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能性

其一,我国的旅游业经过了近40多年的发展,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产品组合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地实践经验和资源优势。为婚庆旅游者营造一个属于个的、唯一的蜜月旅游线路提供了资源和技术基础。随着旅游者社会阅历的提升,旅游者需求也从大众化、无差异性开始转向为旅游需要多样化、出游动机复杂、个性化突出、期望值较高等多方面特点。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旅游者经济收入的提高,已开始要求旅行社或旅游企业为自己的特殊需要提供相应的产品。旅游者追求产品的差异和变化的需要,使旅游市场自然地分割为不同于大众旅游的微观市场。总之,旅游市场规模由于旅游者不断创新和变化地个性化的需求,而日益突现地超细划分的市场需求群。旅游者需求日益趋向个性化和多样化,旅游市场细分日益超细乃至终极化的趋势,必然要求旅行社通过满足旅游者需要而实现自身的服务方式,同时在企业的经营战略上寻求更高级地具有市场适应性的变化。根据顾客要求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旅游线路和服务。从本质上从属于目标市场战略,但由于其充分重视了旅游者需求的个性化,使得旅游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得到一定程度的变革。

其二,随着新生代80、90后都到了适婚年龄,中国正进入又一个婚育高峰期。据民政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全国结婚登记的新婚夫妇大概有1000万对。由于80、90年代大多数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会费尽心思来筹备婚庆活动。据中国婚博会组委会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平均每对新人结婚花费大致在12万元人民币之间(其中不包含婚房和汽车消费),中国每年因结婚而产生的消费总额高达2500亿元人民币。

其三,私人定制旅游产品更多地是“一对一”服务,旅行社应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产品设计,需要比传统产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因此,定制服务往往意味着高端和奢华。 “设计独特、服务优质的定制旅游产品,将成为旅行社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旅行社在当前激烈的同质产品竞争中创造了新的盈利空间。目前大众旅游线路很多已走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中,旅行社只有通过差异化竞争才能更好的生存。长期以来,旅行社产品都存在着产品的替代性强的特点,定制服务基于旅游者的个人背景的不同、旅行社服务人员经验的不同,设计出来的产品就存在差异性。定制服务将可能成为改变行业间长期以来的杀价竞争的转折点,真正地由价格竞争转为产品竞争。

三、定制婚庆旅游产品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一)关注细分市场客源需求,突出产品主题特色。

由于,我国旅行社常规旅游产品已进入低利润、高竞争的阶段,部分旅行社已经对婚庆旅游市场板块有了一定的认知。但还存在着如何去寻找符合市场需求的切入点、如何使消费者真正认同和信赖、如何获取巨大收益并使其成为规模等等问题。由于旅游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心理的差异,对目的地的选择以及婚庆旅游产品的具体需求也是不同德。这就需要旅行社去深挖市场上消费者的喜好、情感经历等方面的个性需求,有针对性去设计符合目标客源市场需求的产品。婚庆旅游产品的设计既要让婚庆旅游者既能完全体验到结婚的喜庆与纪念,又能给他们设计独特的两人世界空间。婚庆旅游在线路设计及风格处理上应着重以“温馨”、“浪漫”、“回忆”等创意来捕捉旅游者的感觉,在行程的安排中设计让旅游者充分体验的一系列活动,让旅游体验成为婚庆旅游者难忘的记忆。产品的主题既可以体现强烈的时代感,还可以体现目标市场的消费需求。

(二)与相关企业联手,提供一体化服务,加大宣传力度

目前,人们对婚庆旅游的概念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明白,一系列相关企业应加强产品的宣传营销力度,同时也应通过当红明星作代言,通过明星效应来引导人们婚庆旅游消费。与如婚纱摄影、宾馆饭店、鲜花店等婚庆相关企业以互动营销的方式结成婚庆旅游的产业链。通过双方资源的整合,提升彼此产品的知名度和旅游项目的含金量,从而达到双赢效果。目前,“旅行社+婚庆公司”的经营模式已经在北京等地应运而生。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新兴的婚庆旅游经营模式,既有利于旅行社进一步开拓新的旅游产品,又可为正处于低谷的旅行社行业开拓新路。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宣传,使其广为人知,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充分利用现代化旅游促销手段,如:互联网站、博览会和旅游营销平台等,传播婚庆旅游产品促销信息,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以唯一性、独特性塑产品特色,推出不同消费档次和系列产品

第4篇:如何开拓旅游市场范文

1 分析消费主体的消费特征及需求特点

①校园旅游的参与主体是学生,这里的学生有两个群体组成,一是新生,二是老生。他们的旅游需求是不同的,对新生来说,求学的城市是陌生的,存在很大的新鲜感,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未知的;对老生而言,他们需要对这一城市有更深入的了解,包括城市的文化、内涵精髓等。

②随着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和普及性的发展,大学生对旅游知识认知程度的提高,传统的“填鸭式”随团游已失去了吸引力,他们更向往一种自由的新型旅游方式。

③旅游活动也是一种社交的方式,对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渴望一种脱离网络虚拟的社交环境,在真山真水之间来拓展更大的社交平台,用真情实感来丰富大学的生活。

④大学生成为旅游者的主观、客观条件中,强烈的动机、充足的时间、健康的身体是大学生所具备的。只有在消费水平上来说,是制约大学生成为旅游者的一个客观因素。因此,性价比是大学生衡量旅游产品的一个决定因素。

2 校园旅行社的优势

①校园旅行社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来自学生群体,他们对大学生的消费特征及需求特点能够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并有针对性的设计产品,提供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服务。

②大学生群体,虽然消费能力受限制,但他们有强烈的旅游动机,同时出游时间上有保证。最大的优势还是这个群体的市场占有量大,能够有足够的客源市场,并且发展潜力巨大。

③目前,多数的大学城都离城区较远,交通不方便,公交出游的效率不高,这是限制大学生出游的主要障碍,也是旅行社开展校园旅游的最大优势。

④在校园内建立网络交流的平台,建立深入院系、班级的销售营销网络,可以实现校园旅游市场开发的最大化。

3 校园旅游市场开发的具体对策

3.1 设计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旅游线路。对校园学生市场进行市场分析,根据细分市场的需求不同,设计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旅游线路。对新生来说,线路设计以体现城市面貌和特色为主,从横向上感官一座城市;对老生来说,线路的设计则以体现城市内涵和文化为主,从纵深上体会一座城市。考虑到费用的问题,线路的设计采取阶梯定价,推出自选式旅游线路。推出不同的主题线路,满足大学生不同爱好者需求特点的线路。如“泉水游”、“老城老巷游”、“文化体验游”、“爬山登高游”、“寻访故居游”等主题线路。

3.2 建立网络交流平台。通过校园旅游网站和QQ群及微信账号,旅行社的各种信息,包括旅游线路,最新活动内容,旅游行业咨询,旅游景区的介绍,旅游小常识,旅游攻略等。同时,借助网络平台搭建交流空间,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旅游感受,旅游体会,旅游经验到平台上,通过文字、图片、短片的形式与朋友圈进行分享,大家进行互动交流。

3.3 提供灵活的产品服务。通过设计个性化产品组合,来满足大学生市场的个性需求,在全包价、半包价的基础上,推出自主式价格产品的自由组合。同时,提供大学生灵活多样的单项委托产品,包括租车服务、景区优惠门票、导游服务、代订车票、团购餐饮住宿服务等,还可帮助联系寻找同游伙伴等服务项目。

3.4 构建立体营销模式。对校园旅游开发来讲,成功的营销方式是经营管理的重要途径。校园旅游产品的开发受到大学生消费能力的影响,只能通过成功的营销方式来达到批量的优势,来保证利润的实现,因此,山东协和启萌旅行社采取了构建立体营销的模式来拓展大学生校园旅游市场。立体营销分为网络销售和实体销售。网络销售通过网站、QQ群、微信等大学生常用的便捷方式进行网络下单;实体销售设立校区、院部、专业、班级四级的方式进行实体销售,由员直接与大学生面对面签单。

第5篇:如何开拓旅游市场范文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 经济转型 旅游业

据统计,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总量的18%,总人口1.54亿人。目前,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关闭,诸多工矿城市面临资源衰竭。近年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紧迫问题。因此,国家把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

江西萍乡地处湘赣边界,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我国老工矿城市之一,迄今有百余年煤炭开采历史。全市累计探明煤炭资源总量7.52亿吨,可开采量为4.01亿吨。但是百余年的不断开采使萍乡市煤炭资源不断衰减,剩余可开采储量只有1.2亿吨,且近四成为劣质煤,开采成本成倍增长。按现有生产能力开采,江西萍乡在10年之内将因煤炭资源的枯竭而造成大批矿井报废或关闭,其煤矿数量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116家急剧衰退到2007年的132家,原煤开采量由历史最高点1994年的1600万吨下降到了2007年的995万吨。资源日趋衰竭带来的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长期以来,萍乡经济、财政严重依赖煤炭产业,第一产业、加工业、服务业较为脆弱,接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由于煤炭资源枯竭,萍乡煤矿企业普遍进入衰退期,生产经营困难,大批工人下岗失业,由此带来的再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层出不穷。此外,地面塌陷、酸雨、水流污染等环境问题也成为困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确定江西省萍乡市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旅游产业在城市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及其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外通常集中讨论的是有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相关办法,国内主要讨论的则是解决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通常是地区经济支柱产业由工矿业向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转变。作为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萍乡传统工矿业所发挥的经济效能日渐衰减,经济转型势在必然。旅游业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将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在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合理引导还能起到保护和充分利用资源与环境的功效。因此,旅游业能够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绿色通道。萍乡市拥有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系列红色遗址、工矿遗址、武功山、杨岐山、孽龙洞等丰富的高品位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拥有独特的后发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对调整地区经济结构、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把旅游业作为萍乡市新兴重点产业之一,并逐步发展成为煤炭产业的接续替代产业,使之成为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旅游部门应积极主动融入地区经济转型进程,一方面顺应形势,抓住机遇大力完成原有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在有重点、分梯次地开发绿色、红色、古色等各类旅游资源,同时注重对工矿业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实现旅游业发展与地区经济转型的无缝对接。

旅游业主导下的城市经济转型思路

(一)城市功能定位调整

作为资源型城市,江西萍乡长期以来对煤炭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目前煤炭资源日益衰竭,萍乡市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矿业、矿产、矿城、矿工”四大问题,其中矿业、矿产是经济问题,矿城、矿工是社会问题。萍乡市经济转型应以经济转型为根本,以社会转型、文化转型为基础,既要加快发展,又要治理污染;既要发扬传统,又要开拓创新;既要关注发展速度,又要关注发展质量;既要经济效益,更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应属于限制发展序列,污染少、就业容量大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应大力加以发展,其中旅游业便是重中之重。

(二)区域发展方向转型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实际上是对资源的再认识过程,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样是一个资源再认识过程。发展地区经济过程中,从单一依赖矿产资源到将目光投向前景更为广阔的旅游资源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再认识过程。原先具备单一生产功能的矿山、矿井、工矿企业可以进一步赋予其完善的旅游功能;进一步重视地区绿色、红色、古色各类旅游资源的深度发掘,使其由资源向产品转化。旅游产业替代煤炭产业,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不仅在于正确认识到资源的旅游价值,更在于旅游产品、经营手段以及服务理念的创新。

(三)旅游产业素质提升

江西萍乡旅游产业长期处于经济发展序列中的从属地位,制约了其快速健康发展,旅游产品老套、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建设滞后等问题使旅游产业功能的发挥受到较大限制。目前应以国家大力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为契机,调整萍乡市旅游产业发展思路,确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加大各类旅游资源的发掘和开发力度,以“武功山高山草原观光、安源红色工矿旅游、羊狮幕温泉休闲度假、杨岐山禅宗文化体悟、石洞口民俗风情体验”等项目为重点,推动观光型旅游产品向参与体验式旅游产品升级,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抓好内部建设的同时,应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力度,依托长株潭城市集群、大武汉都市圈、海西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大力开拓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重要旅游客源地以及海外旅游市场。

转型中的萍乡市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产品开发:红绿并举战略

旅游产品开发一方面应顺应市场需求趋势,另一方面则应依托地区优势资源基础。江西萍乡旅游资源较为多样,其中以安源、武功山为代表的“红”、“绿”资源最具特色。因此,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实施红绿并举战略,以武功山、安源为两大核心辐射带动地区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到主打产品特色鲜明,辅助产品品种齐全。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其体验功能设计,适应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对旅游产品提出更高要求。

(二)区域合作:湘赣互动战略

区域旅游合作能够促进区域内和跨区域的旅游资源、产品和客源市场的有机整合,可以通过联合营销、线路组合等手段建立双赢互惠机制。江西萍乡是湘赣边界最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与湖南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脉相近,具有良好的区域旅游合作基础。两地应在旅游交通、产品开发、线路编排、市场营销等各方面协调一致,广泛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建立无障碍旅游通道。萍乡市又是引领赣西与湘东、江西与湖南旅游产业互动的节点城市,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实施湘赣互动区域旅游合作战略。

(三)市场开拓:纵横四方战略

目前,萍乡市旅游市场组成相对单一,主要客源来自湖南和江西两地,市场总量有限,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应进一步拓展核心市场、做强基础市场、争取机会市场和开拓特色市场。为进一步开拓旅游客源市场,萍乡应积极向外围拓展,实施纵横四方战略,即向东大力经营“长三角”,向西逐步挖掘“云贵川”;向南深度开发“珠三角”,向北适度发展“京津塘”。对各细分市场都应制定相应的具体市场开发策略,对产品进行不同层次的组合,根据各地市场特征抓住不同侧重点开展市场营销。

实现萍乡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路径

(一)提升旅游整体形象

鲜明的旅游形象具有强大的客源招徕力,在旅游市场营销工作中效果显著。《萍乡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其旅游主题形象为“百年中国见证,云中绿色家园”。这一形象很好地体现了江西萍乡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符合旅游形象设计的要求。但萍乡市旅游形象目前尚未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主要是营销经费投入少、宣传形式单一、配套建设未跟上等问题所造成的。因此,要加大旅游形象营销力度,一方面加大营销经费投入,实施立体化旅游形象营销策略;另一方面统一协调内部建设,景区、饭店、交通,乃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都应服务于树立统一的、鲜明的旅游形象。

(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旅游资源要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必须首先形成类型丰富、结构合理、符合市场需求特征的旅游产品。江西萍乡旅游产品结构目前相对较为单一,以观光产品为主,表现形式也以静态为主,较为单一。当前,旅游市场需求正朝多元化、体验化、休闲化方向发展,萍乡市应依托武功山、杨岐山、安源路矿和特色农业等优势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知识度假、温泉养生、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等专项旅游产品,并着力丰富产品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内在品质,为旅游者创造独特的旅游经历和较高的旅游体验价值。

(三)推进休闲产业发展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休假制度的完善和旅游者的日益成熟,我国也正在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休闲市场需求日趋旺盛。因此,江西萍乡旅游业要顺应现代经济发展大趋势,加紧发展休闲经济,大力发展以观光休闲、度假休闲、商务休闲、运动休闲、文化休闲和美食品赏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产业,制定主城区娱乐休闲业发展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娱乐休闲特色街区,丰富旅游者的文化娱乐生活,将萍乡打造成为湘赣边界的休闲度假中心。

(四)打造一批重点项目

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一批重点项目作支撑,以项目为抓手,进而带动旅游业全面协调发展。重点项目安排一方面要考虑资源基础和区位条件,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充分发挥其在地区旅游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目前,武功山、安源、杨岐山、羊狮幕、石洞口等地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高起点、高标准重点建设,可使之成为未来萍乡市旅游业发展的支撑景区。在旅游项目开发与建设上实施“三大工程”,即重点转型提升工程、创意建设工程和资源主体工程,分别规划设计系列开发基础好、市场前景广阔的旅游项目,以持续带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五)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江西萍乡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要凸显旅游业在地区经济转型中的地位与作用,则必须大力推进旅游区一体化建设,重点加快旅游公路、道路交通标志、旅游景区标识系统建设,根据需要新建或扩建景区停车场,完善连通景区的客运系统。要抓住国家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契机,科学规划,争取国家投入与地方投入相结合,完善各项旅游基础设施。为提升地区旅游业综合接待能力,旅游饭店、餐馆和旅游购物、娱乐设施建设也应同步配套发展,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旅游接待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第6篇:如何开拓旅游市场范文

关键词: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形象竞争力品牌竞争力

随着旅游产品开发向纵深方向发展,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了一批主题旅游城镇,如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情为特色的江南古镇周庄,有独特魅力和浓郁民族风情的云南丽江古城,以及分别以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丹霞地貌、美食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为主题旅游品牌的桂林的兴安、龙胜、阳朔等县,利用主题特色,形成了旅游竞争优势使其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旅游业的新星。

主题旅游城镇及其旅游竞争力的界定

竞争力战略研究权威——美国的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战略就是“采取进攻性的或防守性行动,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成功地对付五种竞争作用力,从而为公司赢得超常的投资效益。”(迈克尔•波特,1980)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有关竞争的概念和理论引入中国,很快为各行业所接受并重视,其中也包括旅游业。S.Demars认为一个旅游度假地竞争能力由旅游市场、本身的开况、可进入性等决定。E.Canestrill等指出,旅游地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旅游市场的占有率上,更要看它的发展潜力、旅游地承载力。国内许多学者也曾对如何提升我国的国际旅游竞争力进行过相关研究,但涉及如何提升具体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拟从主题旅游城镇和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入手,从旅游供需两方面来分析影响旅游竞争力的七大要素,进而对提升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主题旅游城镇的界定

主题旅游城镇是指利用当地的特有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塑造主题形象,并围绕该主题来发展旅游业的特色城镇。它建立在对旧有城镇的特别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改造上,保持城镇原生态和文化氛围,在符合原居民生活要求的同时,也满足外来游客的需求,城镇同时因为原居民的居住而富有特别的活力。主题旅游城镇用旅游产品的形式将有特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表现出来,它注重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地区垄断性,文化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它能充分利用当地传统的文化资源,塑造独特的主题旅游形象;而且它要求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建筑风格还是民风民俗,都能体现城镇的特色和主题。

但由于规模、功能、资金和地位等条件的限制,约束了主题旅游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它只有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旅游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界定

旅游竞争力是指旅游地在维护自身市场地位时创造和整合能保护资源增值产品的能力(胡冬梅、司继伟,2002)。所以,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是指主题旅游城镇为保持自身旅游持续发展时,创造和整合能保护资源增值产品的能力。旅游竞争力是主题旅游城镇综合发展能力的体现,它能使该城镇旅游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不仅仅表现在为城镇旅游业创造经济收益的能力,而且还表现在:优化配置旅游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优势,给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利益,获得更强、更为持续的发展能力和发展趋势,为所在地区创造更多的社会文化价值等方面。

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影响旅游竞争力的要素有很多,本文尝试从旅游供需两方面来探讨影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要素。从旅游需求方面来看,是指游客对主题旅游城镇所提供旅游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状况,主要包括两个要素:国际、国内游客的需求状况以及游客市场规模的大小和成长速度;从旅游供给方面来看,是指旅游地如何从区位条件出发,树立形象、建立品牌去吸引游客,开拓客源市场,巩固并拓展市场规模,从而提升城镇旅游竞争力,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区位要素、核心吸引物要素、旅游环境要素、形象要素和品牌要素。如图1所示。

需求要素分析

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状况主题旅游城镇提供的旅游产品映射出市场需求,其产品可从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美食文化、休闲度假等方面进行分类;同时,游客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需求来选择旅游产品,因此我们可以从国际、国内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状况来判断主题旅游城镇产品的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形势。

游客市场的规模和成长速度游客市场规模的大小和成长速度直接关系该城镇旅游业的收益,因而是衡量旅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根据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选择来判断某一类型的主题旅游城镇的游客与潜在游客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以此来衡量该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及未来的竞争潜力。

供给要素分析

区位要素区位因素对旅游竞争力的影响是通过主题旅游城镇所在的位置、城镇的可进入性以及通讯状况等来反映的。区位优势及其所形成的潜在收益和特有属性,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和城镇的旅游收益,从而影响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因为良好的区位条件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和游客,有利于与城镇外的信息进行沟通,更有利于开拓旅游新市场,为主题旅游城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旅游环境要素旅游环境是指人们进行旅游活动,能产生美感,并获得精神与物质享受以及知识乐趣的环境(常凤池),其中包括旅游软环境和旅游硬环境。旅游环境要素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概念,它是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外部因素。只有在良好的旅游环境下,旅游企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城镇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核心吸引物要素核心吸引物是指主题旅游城镇具有相当影响力且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品牌项目、一流的景点等,它能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核心能力,是区域间旅游竞争的基础。对于主题旅游城镇来讲,指当地具有优势的旅游资源,如周庄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桂林龙胜的少数民族风情。

城镇形象要素主题旅游城镇形象是指城镇的整体形状和特征,它是城镇景观形象、公众形象和政府形象的整体反映。随着旅游业竞争的加剧,竞争领域的扩大,旅游业的竞争已上升到更高层次、更具挑战意义的层面,旅游地形象塑造和设计策划成为旅游地相互竞争的重要手段。主题旅游城镇形象竞争力主要通过政府形象、公众形象、城镇景观形象三个要素体现出来。

品牌要素它是在区位要素、旅游环境要素、核心吸引物要素以及形象要素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主题旅游城镇的特色主题优势所形成的辐射力、知名度和吸引力构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品牌,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产生不同的品牌效应,不断巩固并扩大旅游市场,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需求方面的两要素是游客选择主题旅游城镇产品的直接反映,也直接关系到其旅游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镇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因而是衡量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基本指标。供给方面的区位要素、旅游环境要素、核心吸引力要素、城镇形象要素以及品牌要素是主题旅游城镇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决定着城镇的相对优势,能增强旅游的主打吸引力,最终提高旅游竞争力。其中,品牌要素是旅游竞争力最深刻最根本的体现,因为品牌竞争力体现了主题旅游城镇吸引游客的能力,以及创造价值的能力,而旅游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主题旅游城镇形象的升华和品牌竞争力的提高。总之,这七大要素共同决定了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他们不是单独发挥作用,虽然各因素的作用力有强有弱,但他们交互在一起共同推动城镇旅游的发展,所以要把握好各因素的不同作用力,发挥其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的特定作用。

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策略

根据上述影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的七大要素,本文试从内部形象提升策略和外部环境提升策略来分析如何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如图2所示。

准确的主题定位

准确的定位是建立形象和品牌的关键。旅游城镇只有在竞争市场上进行准确且独特的定位,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主题定位是指主题旅游城镇根据竞争状况和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从旅游资源禀赋、资源空间分布、辐射能力等方面进行把脉,最终确定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其目的是创造主题旅游形象,最终赢得市场客源。如桂林的兴安,其旅游资源优势在于建于秦代的灵渠,因而构成了兴安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主题旅游形象,而龙胜因为有苗、瑶、壮、侗等多个少数民族,便形成了民族风情主题旅游城镇。因此主题旅游城镇只有根植于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结合考虑游客、当地居民和周边旅游城镇对自身旅游形象的认同来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并不断地强化品牌形象,才能强化竞争优势并提升旅游竞争力。

增强反应速度与能力

由于大多数主题旅游城镇的本地市场规模偏小,只有大量吸纳外地游客才能促进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因而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与能力成为衡量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主题旅游城镇虽拥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但也是比较单一的,因而要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单有鲜明的个性是不够的,还要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为个性增添新的形式和内涵,使游客建立消费偏好,并坚信该品牌所提供的最终利益是独特的和最佳的,才能长久吸引顾客的注意力,维持旅游竞争力。

提高城镇居民旅游服务意识

主题旅游城镇的人文地理、民风民俗、居民对游客的态度礼仪等都会影响游客对城镇的印象,因而要提高城镇居民旅游服务意识,即旅游城镇的全体居民应友好地对待游客,对当地的旅游业持有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和认识。游客的满意度与旅游地居民的好客度呈正相关,当地居民的好客程度越高,游客的满意度也随之上升。但由于主题旅游城镇是建立在对旧有城镇的改造上,原住居民由于缺乏旅游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地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应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大众旅游服务意识,提高城镇的整体旅游形象,从而增加游客的重游率,推动当地旅游业以及经济的发展,最终提升当地的旅游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

塑造主题品牌

主题旅游城镇品牌是指它在游客心目中的不可替代的个性和在市场上的定位。因此主题旅游城镇应该要挖掘并不断创新主题产品,深化主题文化内涵,为游客提供丰富和深刻的精神和文化享受,增强旅游城镇的文化辐射功能,维持品牌的长期竞争优势;同时主题旅游城镇应该实行主题营销,即利用特定主题借助符合主题产品特点的方式和渠道来实施营销活动,其目的在于宣传和推广城镇的品牌形象,不断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巩固并开拓旅游市场,提高品牌竞争力。

加强旅游环境建设

旅游环境竞争力是软竞争力和硬竞争力的合力。软竞争力主要指要挖掘主题旅游城镇的历史文化并深化其内涵,它是提升城镇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硬竞争力则指主题旅游城镇的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等,它是形成旅游环境竞争力的重要物质条件。任何主题旅游城镇经过历史的沧桑,都会积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权威性的主题形象。如周庄的水乡风情、云南的纳西文化都是其他地区难以模仿和复制的品质,它们是提高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制度环境会影响一个城镇旅游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动力,影响企业的效率,最终影响本地旅游业与其他地区旅游业之间的竞争结果,同样也会影响到游客对主题旅游城镇的形象评价,所以要注意旅游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优势来提升旅游竞争力。

加强旅游合作

主题旅游城镇之间既存在激烈的旅游竞争,也存在相互合作。旅游竞争是指各主题旅游城镇为争夺游客、占领和扩大旅游市场份额而进行的旅游经济活动(陈烈,2003)。旅游合作是指不同城镇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将旅游资源在地区之间进行优化配置、组合,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陈烈,2003)。由于不同的主题旅游城镇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与众不同的主题形象,因而城镇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将不同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精品路线进行组合,如桂林的兴安、龙胜、资源、灵川、恭城、阳朔等县,可以开展区域联合营销,通过产品互动、促销联动、人才互流促进区域旅游共同发展,形成多赢局面,强化竞争优势。

发挥政府管理能力

政府是城镇旅游开发的主体,他们能营造安定的旅游环境并保证旅游的正常开展,是城镇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政府可以联合旅游企业共同开发旅游资源,传播主题品牌和主题文化,建立品牌经营系统的组织结构,不断提高对客服务的质量水平,从而保持和提高城镇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形成城镇持续的竞争优势;政府还应加大对旅游设施、公共产品等的投入力度,并尽可能利用国际组织的优惠贷款和招商引资,克服主题旅游城镇发展资金短缺以及相关产业的“瓶颈”问题,如交通、环保、文物保护等制约因素,“努力创造一个支撑提高生产力的环境”(porter,1990),实现城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主题旅游城镇只有进行准确的主题定位,确定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与能力,提高城镇居民的旅游服务意识,加强旅游合作,才能最终塑造主题品牌,提高主题旅游城镇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英宝,钱乐祥,苗长虹.旅游竞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世界地理研究,2002

2.黎洁,赵西萍.论国际旅游竞争力及其阶段性演进.社会科学家,1999

3.郭鲁芳.关于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旅游科学,2000

4.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经济地理,2001

5.甘萌雨,保继刚.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初步.现代城市研究,2003

6.曹宁,郭舒.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社会科学家,2004

7.胡冬梅,司继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探索.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

8.陈建斌.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

9.姜杰,张喜民,王在勇.城市竞争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10.保继刚等.城市旅游.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11.夏学英.论城市形象的旅游导向性.经济地理,2002

第7篇:如何开拓旅游市场范文

关键词:商务旅游 现状 发展策略

商务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商务旅行年收入猛增至2500亿英镑,其后连年稳居世界旅游业总收人的25%。Asia Business Travel Market(ABTM亚洲商务旅游市场)指出,中国可能于2020年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务旅行目的地,2020年我国将吸引1.37亿海外商务旅行者,占全世界的8.6%。可见,我国正在成为全球商务旅游消费的重要市场之一。

商务旅游的内涵

商务旅游的概念

联邦德国出版的《旅游经济手册》中,对商务旅游是这样定义:“商务旅游是指所有因职业原因进行的旅行。”也有观点认为商务旅游是“商人以及凡是基于专业动机异地旅行和在某地停留的活动。”笔者以为,商务旅游是以商贸活动为主要目的,把商业经营与旅行、观光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商务旅游是游憩活动谱中仅有的与谋生手段(或获取经济利益)有紧密联系的产品形式。目前商务旅游市场可以划分为一般商务散客旅游市场、会议旅游市场和奖励旅游市场等几个部分。

商务旅游的特点

商务旅游者与一般以观光为主的旅游者相比,不仅旅游动机不同,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消费能力较强;时间观念较强,对其所赴或所住的环境的软硬件有一定要求;商务旅游者不是一般的观光客,而是公务为主、旅游为辅的商务客。

商务旅游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我国已成为理想的商务旅游目的地

我国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改革与对外开放,会展和奖励旅游等商务旅游的国内国际需求得到大幅提升。统计分析显示,我国每年的商务旅行及酬酢支出高达103亿美元,约占亚洲商务旅行市场的17%。上海、广州、北京、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先后举办了多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会展和节事活动,我国被公认为亚洲最具潜力的商务旅游目的地国家。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中国的会展和奖励旅游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内的政府和企业开始逐渐优化内部管理,它们的差旅管理意识、节约与效益意识也大大提升,并开始与国际接轨,即把差旅管理的业务委托给专门的商务旅行公司打理,以摆脱繁琐的差旅管理,更专注于核心业务。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商务旅游城市的政府部门积极举办各种推介会、考察活动,向国际客商介绍中国丰富的会展资源和奖励旅游资源,通过大力提升目的地形象来吸引更多的商务旅游客源。特别是政府加大了支持的力度,投入巨额资金改善商务旅游热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服务日趋完善

目前,国际知名的商务旅游企业已纷纷进入我国,通过采用合资或独资的方式成立专业化商旅服务公司。2002年德国汉诺威、意大利米兰、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会有限公司三大世界展览业巨头都在上海黄浦江畔设立了分支机构。

我国商务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区发展不平衡

根据e龙的2003年我国内陆热点商务旅游目的城市的调查报告,我国商务旅游在地区及城市间的发展开始呈现不平衡的特点。整个市场的格局演变为:以上海为首的东部城市商务旅游发展异常迅猛,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位置;南部城市在坚持原先定位的基础上继续稳步发展;而西部、北部、中部的发展却未有过多变化。

政府、协会和企业的职能划分不明确

对外开放、跨国公司带来了差旅管理和奖励旅游的先进理念,但是国内依然有很多企业对此存在概念上的误解,比如真正把握住奖励旅游核心思想的企业并不太多,很多企业仍然把奖励旅游视作传统的“公费旅游”,没有把加强企业团队建设、激励员工工作热情等目标放在考虑的中心位置;在差旅外包的业务上国内依然有很多企业不认可“服务费”的收费方式。特别是长期以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商旅服务企业三者在职能关系上划分并不明晰,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和运作效率的低下。

商旅服务专业化经营程度不高

我国的商务旅游市场形成较晚,目前绝大多数的旅行社都还没有真正能够做到像国外的运通等企业那样提供专业化的商务旅游服务,还只是停留在代买机票、预订饭店等表面层次。在专业人才培养、营销策略和宣传、经营理念和客源网络上与国际知名商旅企业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国内很多政府、企业无视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盲目追求轰动效应,在没有经过充分、科学、合理的市场论证的情况下,大量投资于硬件设施,或重复投资,或过分追求高档次,或规模不经济,往往导致资源的浪费。

我国商务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策略

理顺管理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旅游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者之间部分职能相互重叠,市场秩序并不规范。为了加快国内商务旅游的发展,并与国际接轨,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的职能应逐渐转变到培育和开拓商务旅游市场,搜集信息以指导企业进行旅游开发上来。同时,业内企业必须根据需要适时成立专门的会议与奖励旅游协会、商务旅行社协会等组织,并加入同类的国际性协会,与国际同行业企业进行更充分的交流与合作。

制定系统发展的战略

商务旅游是一个系统性非常强的行业,需要目的地(城市)在交通、住宿、餐饮、会议展览、通讯、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比如对会展和奖励旅游而言,目的地是最主要的吸引物并且也是旅行的重点。目的地是否安全和稳定,环境和氛围是否友好,各类设施、服务的提供是否高效和可靠,商务旅游者饭店清洁和位置状况等等,将直接决定商务旅游者对目的地的看法,进而影响他们对举办会展和奖励旅游活动地点的选择。同时,我们不能只把目光局限在商务旅游的高端市场,事实上许多中小型城市也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找准市场需求,给予自身合理定位,进行理性开发,将是中小城市发展商务旅游的关键所在。

引入合作与竞争机制

旅行社是商务旅游业最核心的部分。面对2005年底出境旅游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后、外资旅行社的专业化优势逐渐突显出来,我国本土旅行社必须以竞争为动力,抓紧时间在合作中不断学习外资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从理念到具体操作全面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在目前的情况下,国内的旅行社可以通过与这些国际知名旅行社的合作,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干中学”的方式逐步壮大自己,尽快成长起来,最终做到西学中用,占领商务旅游市场,至少能占领国内商务旅游市场中的绝大部分。

尊重“个性化”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喜欢张扬个性,个性化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针对商务旅游者消费特点,我国的旅行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管理流程,协助企业进行集团化采购并有效地控制成本,充当企业的战略伙伴和差旅顾问。同时提供服务上极具特色、极具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另外,我国在发展国际商务旅游的时候,必须注意到文化差异对商务游客的影响,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游客提供差异化、具有本土文化气息的商务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从深度上提升我国商务旅游开发和接待的水准。

参考文献:

1.江五七.旅行社开拓商务旅游市场初探[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第8篇:如何开拓旅游市场范文

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乡村旅游是一种区域性的综合性旅游,带有很强的地方性和乡土性,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在农村地区特色的前提下,以农村的自然环境等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对各种自然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乡村旅游的特征。从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来看,因为其各地的自然环境等的不同,乡村旅游的特征也具有了以下方面。(1)乡村旅游的地域特色明显。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人文气息不尽相同,所以才有了现在乡村旅游的地域特色明显的特征,是因为每一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或山河或景观或生活方式的特点。才吸引了更多的城市人们为了休闲,逐渐发展起了乡村旅游,这也是乡村旅游的优势条件。(2)乡村旅游的参与性较高。重在参与,在实践中收获开心和放松,是乡村旅游为城市人们带来的最切身的心里体验,乡村旅游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享受的地方,同时也极大的调动人们的参与性,在体验中享受劳动,收获成功,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的双重休闲。(3)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是城市人们。城市作为乡村旅游的客源地,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足够的消费力,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中狭小的生活、工作空间,给城市的居民和工作人员带了极大的压力和紧张感,而乡村旅游产生与发展,正好为城市人们提够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地方,同时也相互满足了彼此的需要。

二、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状况和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产业作为发展最迅猛,规模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不断地完善着发展的模式。乡村旅游产业作为异军突起的一只,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但是在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状况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也明显的暴露出一些问题。

1.缺乏应有的营销观念。作为一种产业,也可以说是特殊的商品,乡村旅游产业应该具有成熟的营销观念,而事实是,现在的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不具有成熟的营销观念,主要体现在,旅游内容的过于单一,方式过于简单,市场规范过于混乱,这就造成了,客源的不断流失,竞争不断的缺少公平,更多的乡村旅游市场萎缩,以至于逐渐地消失,同时可能带来的是自然环境的恶化,农业生产受到不好影响。这是现阶段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一大状况和问题。

2.地域特色表现不突出,竞争力不足。突出的地域特色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特征,应该是保障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有力手段,而现实的发展是,更多的乡村旅游地呈现的是相互的复制和模仿,盲目的借鉴和采用已有的成功案例,却忽视了本身的地域特色,这恰恰是最为致命的问题。盲目的复制和借鉴,在短时间内能收获一定的效果和成绩,但从长远来开,这种成绩是建立在不断消耗消费者耐心的基础上的,随着新鲜感的消失和疲劳的体验,会从根本上削弱乡村旅游的竞争力,以至于在后来会消失在进步的历史中。

三、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与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乡村旅游市场营销,这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与此之中必然会出现明显的发展趋势。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观念必然要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相结合。这是行业能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时代的要求和前进的趋势。以乡村自然资源为依托,充分发挥其独特特征,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重视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给消费者带来舒适放松的感受,重视乡村旅游整体形象的构建与宣传,明确开发与利用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带来经济上的进步,更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当地乡村资源和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重视旅游管理和服务的建设,强调优质服务的不断完善,这是适应以人为本的要求,建立良好的管理服务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给乡村旅游带来持久消费的重要途径。营销组合策略及营销模式的延伸。以培养乡村旅游品牌为最终目的,以树立良好的乡村形象为目标,除了对营销组合“4Ps”,即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进行整合和运用之外,还将公共关系的手法运用到营销组合中,最终实现目的与目标。

四、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在进入了市场营销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结合营销方面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与思考,以及结合相关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就此提出一些解决现存的乡村旅游市场营销问题的策略,并希望能凭此探索出一条可实现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创造优良的营销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区域、各部门以及乡村的重要作用。只有提供优良的营销环境,才能为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这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关规定,以及支持政策,从发展上游为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提供政府保障。进行资源整合与利用,对自然资源相对集中、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基地,进行良性引导和帮助,逐渐建立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发展模式,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有破坏原有自然资源的旅游企业进行整改和取缔。

2.细分乡村旅游市场,准确进行市场定位。乡村旅游市场主要是选择城市区域或者经济发达地区中由于生存、工作压力较大,想要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城市年轻人作为主要的旅游消费者。事实上,由于乡村旅游产品所处的地位位置的不同,会有环境的差异,旅游资源特性的不同,当然也包括知名度的高低,所具有的服务内容不一样,以及可提供休闲的时间有所差异,更包括经营者的能力有多不同,所以在具体选择目标市场时一定是不一样的,采取的策略也有一定的差别,所以说,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自然要根据各地方的经济状况、发展水平、自然资源、交通状况等来确定目标消费者区域和所需要开拓的相关市场之间的顺序问题。我们可以将与乡村旅游产品距离近的市场和富裕起来的地区和人群都作为潜在目标市场。

第9篇:如何开拓旅游市场范文

经营思路的突围

作为一个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必须有一个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远景规划,也就是说,景区在那个阶段要达到什么样的效益(如经营规模、日接待游客量、项目更新、品牌的塑造等),以及要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来达到这个目的,可以说,只有战略目标明晰,才能制订有效的市场攻略计划,以及运用有效的营运管理机制。这一点,纵观许多中小景区,都无法做好。因为,相对来说,投资旅游项目,不像投资其他行业的,一是投资规模小,一些主题乐园,只要一次性投资几十或上百万元,如果项目看得准,有时只花几个月时间,便使投资资金回笼,风险性不大,使得一些经营者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

二是产品生命期短,作为一种精神消费品,景区的产品不似一些人类必需的产品,需长期或终身消费。游客在消费旅游产品时,带有随意性,这使得在某些时段游客量递增,某些时段又骤减,让景区的经营者摸不清市场规律。这种表象,也导致许多景区的经营者的信心丧失。经营者的信心丧失也必然会导致其无法清晰有效地制订长远发展规划,从而使旅游市场上出现“短命”的产品。笔者曾接触过几家景区的经营者,其都抱定着在产品的成长期与成熟期狠狠地赚一把,在产品进入衰退期时便抽身而退的心态,这样 最终导致其景区无法驶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其实,市场是做大的,作为旅游市场,这几年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所以,市场潜在的容量是非常的大,关键是看你如何去挖掘。而想更好地去挖掘与扩大市场份额,制订景区的长远规划,提升管理层面是基础。

产品线的突围

因为景区的产品项目基本上是属于一次性投资,无法像一些日用品一样实现快速的产品升级与更换。但是,为了吸引游客,景区的产品线也需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升级。因为精神需求类的消费,必须保持新鲜感与刺激性,才能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进行激发其进行消费。虽然景区的产品线是属于一次性投资,无法全盘去否定原有的产品。但可以从以下向个方面进行产品线的升级。

一是关联性产品的升级

关联性产品的升级,是指在原有的产品线上,再进行投资,引进具有竞争力的旅游项目,丰富景区的项目,使景区的游乐项目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通过关联产品的升级,能吸引新的消费者也留住老的消费者。

二是主线的软件升级

软件升级是指在原有的硬件基础上,给景区的项目注入新的内涵,从而使产品的附加值得以提升。如以户外拓展运动为主题的景区,可以通过组织活动,来提升项目的活力。景区内选择一些具有代表的项目,聘用专业的培训师,通过活动组织来锻炼人的合作精神、灵活应变能力、胆识等附加的精神需求。此时原有的项目,已不是单一的一种游玩工具,而通过景区的软件升级,使其变得更加丰富,具有内涵。这样,既能使消费者由单一的游玩变为具有提升自身素质的活动,也使景区的项目附加值得以提升。

三是相关主题景区进行联营

景区与景区的关系,已从纯粹的竞争关系演变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多边关系,这样景区之间可资源互补,整合彼此之间的优势资源,共同开拓市场,创造一种双赢的局面。如以户外拓展运动这主题的景区与以景观观赏为主的景区,进行合作。一方面可以丰富游乐项目,另一方面,也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心理的消费需求,劳逸结合,使其的游乐价值在景区的合作中得到提升。这样,能吸引游客再次消费景区的项目,从面达到旅游景区通过合作来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

服务的突围

营销学中从4P进变到现在的4C,强调的是一切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市场导向。旅游景区是服务行业,其工作的重心也应以提升服务质量为宗旨,以此留住游客。而服务质量的提升全依于人的意识,因此,景区应当进行系统的培训,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景区的服务意识培训,一般为三种:

一种是景区内部培训:

内部培训一般由景区内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讲师,讲解服务的技巧、服务的方式与方法。通过这种内部交流与沟通方式,能使旅游景区的人员得到充分的交流,在学习中,提倡景区工作人员做得好一面,并加以发扬,改掉工作中存在不好的一面,从而使景区的服务质量提升一个层次。

一种是外部培训

外部培训是让景区人员走出去学习的方式,通过正规的培训机构,接受系统化

的知识,丰富人员的知识面,从而引发脑力激荡。通过外力的引发与启迪,能使景区的人员看到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并寻求方式去纠正与改善。

一种是行业内人员观摩与交流

行业内人员进行相互的观摩与交流,能取长补短,借鉴另人的服务经验,提升自己的服务意识。走出去与其他景区进行交流,能使人员进行角色转换,从为他人服务到接受别人的服务,通过观察与思考,去感受体验,是对景区人员进行培训的最好之道。

营销策略的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