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包装质量管理范文

包装质量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包装质量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包装质量管理

第1篇:包装质量管理范文

包装客户及产品的多样性决定了质量管理成为包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装印刷企业的客户和产品多样性及个性化特征,决定其不可能用一种或几种定型的产品来满足不同的包装用户的不同产品要求。面对每年成千上万订单产品的不同质量要求,吃“百家饭”的大中型包装印刷企业的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企业要确保产品及服务质量能满足不同客户要求,以获得长期的订单和合作;另一方面,又要防止不计成本地将所有包装印刷产品当作精品对待,从而造成“质量过剩”,增收不增利。

世界500强企业与国内私营小企业对产品及服务的质量要求完全不同,追求产品零缺陷的电子行业、医药行业、汽车等行业与传统的普通快消品行业、地板瓷砖行业等对包装产品交货质量的要求更是有天壤之别。包装印刷企业只有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针对不同的客户、不同产品提供不同的质量管理方案和个性化的服务,才能实现市场和客户终身价值的最大化。

包装的特殊要求决定了质量管理成为包装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包装是商品的服饰、企业的形象。或许对于部分包装生产工厂来说,包装产品(如纸箱、纸盒、纸袋、纸卡等)还一直被视为是一次性的垃圾,认为没有必要太在意包装的质量好坏。然而,对于包装用户,特别是高价值型品牌产品,如国内外知名高档奢侈品、礼品、化妆品、保健品、电子数码产品等客户来说,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产品包装就是“最重要的营销手段”,它“可以给品牌增添个性、增加价值和美感,同时还可以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分开来。”因此,包装的质量常常比盛装在里面的产品质量更加重要。无论消费者买什么样的产品,首先看到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的包装。高质量的产品包装能美化产品,并起到传递品牌形象、为产品增加价值、吸引消费者购买的作用,而每一个不良的产品包装都可能对系列产品的销售和整个品牌及企业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于包装用户来说,无论是新供应商的引进还是与老供应商的继续合作,质量管理的能力往往是其中首要考虑的因素。新客户在产品打样或验厂之后的杳无音讯或老客户的订单逐渐减少、离我远去,往往都是他们对包装印刷企业的质量管理(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的管理)选择了“用脚投票”。

包装印刷企业的低成本竞争战略使质量管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包装印刷行业是个相对进入门槛较低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一般包装企业很难通过技术创新或经营模式创新实现差异化竞争,低成本竞争战略几乎成为了包装印刷企业的不二选择。最新公布的《2013年度中国印刷100强企业榜》数据显示,虽然包装印刷业务几乎成为百强企业的标配业务,但排行榜上连续两年同时在榜的77家企业则已经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境地,这意味着当前的包装印刷行业已经进入了打价格战的微利时代。企业不顾市场行情一味以内部“计划成本价”来接单的模式也即将被市场淘汰,选择总成本领先的低成本竞争战略将成为包装行业的一种趋势。包装印刷市场上,企业在激烈竞争中,面对客户多次的残酷压价,要么选择放弃订单,等待被市场淘汰,要么选择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通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接单获利。

包装印刷行业中质量对成本和利润的重要影响程度,决定了质量管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质量损失成本往往更像一座冰山,其实际的体积往往远大于露在水面上我们能看到的那部分大小。在包装印刷行业中,包装质量不良损失对企业成本和利润的影响更是巨大的,一个订单的补印代价至少需要十个或几十个订单的利润才能弥补。因为包装印刷产品往往是在一张纸上实现印刷及后道加工成型,且大部分的工序不良品(如印刷色差或模切错误等不良)是难以通过返工补救—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产生质量问题,前面所有工序的投入都将成为泡影。同时,包装产品的个性化定制特性又决定了包装销售的排他性,也就是说若订单客户因质量问题选择拒收或退货,不良包装品就直接从商品变成废品,除了卖废纸外已不能从其他途径获得任何回报。目前,一般行业中较优秀的大中型包装印刷企业仅补印和超额损耗的不良质量成本损失就可能占到企业总生产制造成本的1%以上,这还不包括产品返工、返修、报废、少开发票、客户索赔及质量问题处理费用等其他质量损失。如此看来,加强质量管理,减少质量成本及其他的生产成本的浪费是包装印刷企业最终实现降低生产运行成本、获取最大利润的重要途径。

第2篇:包装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室内装饰;装修;质量;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文章对建筑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对建筑室内装修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质量保证和技术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二、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特点

建筑装饰装修包括了地面、抹灰、门窗、吊顶、轻质隔墙、饰面板、幕墙、涂饰、裱糊与软包、细部等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是以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为载体,在建筑表面敷设装修装修层,以达到美化居住环境、优化建筑物使用功能的目的。与其他的工程相比,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作业一般在室内,因此,受环境和空间的影响较大,在施工中,如果不能保证各工序之间的平行与交叉,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我国现代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呈现出的特征是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设计风格多样化、施工工艺和技术多样性。在一些高品质住宅的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同一空间内需要进行多种工艺、多道工序才能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往往细节问题的控制则是决定总体质量的关键。另外,在国内现阶段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手工作业仍然占据主体,而机械化程仍然相对较低,这样不但施工效率比较低,而且可能出现因人为因素而形成的施工质量问题。

三、建筑室内装修中影响质量的因素

好的质量不仅是建筑业的基本原则,也是住户的基本保障。室内装修也是如此,要想有一个完美想装修效果,达到心中理想的装修目标,则首先应该把好质量关,才能在此基础上讨论设计美感等问题,否则一切都是控制楼阁。在质量方面,最关键的则是选材。

1.材料选择

装修材料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材料的使用寿命,更要将之与住户的身体健康紧紧地考虑在一起。因此,材料的选择必须要遵循“科学,绿色、环保、无污染”这一简单的原则,新型的环保材料也将成为人们取代过去的过分豪华装修的新标的物。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一味的选择超过国家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材料,在购买选材时,应仔细阅读有关产品的说明书,关注选材的相关物质的含量,以避免在一开始就误入歧途。

2.设计理念

室内的设计要本着“科学、健康、适度”的原则,所谓科学,是指设计人员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风格特点和房屋特点进行设计,苛求规范化和标准化,所谓健康适度是指不能过分的追求奢侈豪华,再考虑到对人身健康的影响后,亦要考虑房屋的承载量和对环境的要求,尽量节约能源,避免使用不清洁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同时,要保持房间的自然采光和通风,而所谓的适度就是在科学与健康的基础上,综合整体的因素,对房屋进行适当的补充设计。

3.施工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装修公司要坚决按照标准执行,并且要有监理定期检查施工质量,以确保问题能解决在萌芽状态,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投资方交流沟通。在中期要进行验收,保证整个过程都在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竣工验收后还要进行电话回访和工程保修、客户维护等环节。

4.过程监督

施工应该按照设计的样子进行,从选材到做工,都应该特别精细。首先应该是材料的准备,第一批是水电工、木工、漆工的材料,第二批是面漆、墙面、水泥等,第三批是插座、灯具等。这些材料必须保证无污染,绿色环保,和高度的安全性,要施工方的监理抽样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其次是材料施工,是考验工匠工艺的环节。比如木工活儿,要求木匠须有高超熟练的技术,这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不耽误工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以上是施工过程中要把握好的两个方面,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效果,也是施工的核心环节。

四、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质量保证和技术管理措施

建筑室内装修施工技术工艺对装修的质量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室内装修中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1.对影响装修工程质量中的前一工序应进行交接、交叉工序的检查。首先我们从所需装修的基层处理必须进行细致的检查。如装饰面层上一工序质量存在问题的必须先进行处理,如面层有不平,水平与垂直方面有偏差的,若超过充许偏差,应分别进行处理,若整体偏差较大,如整体面层达不到要求,应进行返工处理。因此,装修工程开始必须是建立在上一道工序经验收合格后,并需经交接、交叉工序的检查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做好各工种的穿插协调配合管理,在装修中要统一指挥,统一协调,重点做天棚、墙面、地面、走脚与空调、消防电器、弱电等专业的配合,要重视内部管线的综合设计,协调好各专业施工顺序,明确划分各配套单位之间的施工分界,应全盘考虑,统一调配工序穿插,事先做好统一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墙体预埋管线没有试验完不能做外装修,以保证整个项目的施工始终顺利进行。

3.室内装修工序的施工方法,要符合国家统一规定的操作规程及验收标准,如大理石、瓷砖的粘贴、墙面与地面抹灰、刷涂等。如墙面粉刷基层必须充分干透,粉刷面平整度误差不得大于2mm,不得有开裂、空鼓等现象,喷漆时应无风、空气湿度应小于85%。同时将分格缝处贴好美纹纸,将门窗部位用塑料纸遮挡完毕,同样配电箱、消防箱也应同时加以遮盖保护,以免施工时被污染。

4.积极采用新技术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现代装饰技术以及管理理念都取得大规模发展,例如:信息化设计软件的开发利用,创新管理理念的发展都使新的装饰工程的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所以,必须积极引进先进的装饰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工程开工前,做好与建设单位的协调、沟通工作,向他们介绍装饰中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建议他们积极采用“三新”技术,以确保装修质量。同时,装修单位在同建设单位签署合同前,对合同中含有的施工技术进行评审,对这些技术是否切实可行进行论证,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①装饰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②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技术,材料,企业是否能够进行运用和购置;③图纸中所涉及到的“三新”技术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适用于要施工的建筑物,必须做好装饰企业和合同评审工作,确保项目工作紧密、有序地进行。

5.完善相关隐蔽工程的验收和施工记录:完工后的工程实体已经被掩藏,要想对整个工程进行施工验收,必须做好各项施工工程的验收记录,为工程提供验收依据,对于隐蔽性的工程的验收必须填报隐蔽工程验收单,施工记录必须有完备的竣工资料:包含材料的合格证、检验报告、测量记录、材料报验、工序报验、设计变更、验收报告、竣工图;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单、工程签证单等要求一一收集归档整理上报监理、甲方等部门。

五、结束语

大型公装中,客户对于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质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必须认真对待,尤其是在装饰材料方面,一定要对材料质量严格把控,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海.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工程质量.2010.

[2]李锦.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四川建材.2012年1月

第3篇:包装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字:建筑安装工程 , 分包项目,质量管理 , 协调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growing competition,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also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fessional, big building enterprise, become fine and strong. Facing increasing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more and mor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project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cooperation mode, through the project management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resources of the own limited, maximum improv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the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项目分包指的是建筑施工企业签订的施工合同中,由于施工企业的资源限制、工期较紧或市场原因等,将承包工程的部分项目分包给其他企业进行施工。在全球生产体系的国际分工和市场经济体制全球扩张的背景下,建筑企业的生产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个性化和国际化。建筑安装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对建筑安装工程的项目分包,来优化内部的资源配置,克服自身的资源劣势,进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在项目分包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和冲突,如承包商和发包商在利益和信息方面等存在着很多分歧。因此,科学、合理和系统的研究分析建筑安装工程中分包项目的质量管理,并协调控制好建筑安装分包项目的管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安装工程中分包项目的质量管理

建筑安装工程中分包项目是建筑安装总包工程的一部分,其质量关系着建筑安装企业的总体质量和信誉,有效管理建筑安装工程中分包项目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建筑安装工程分包商选择

建筑安装工程分包商的选择要通过比较选择信誉好和有资质的分包商,这样有利于建筑安装工程中分包项目的质量管理并能保证其质量。通过签订明确的分包合同书,来确定双方的关系。分包合同中要明确规定建筑安装分包工程的工期、范围、质量技术要求、工程的验收标准及双方的义务和责任。并且在合同中要明确体现建筑安装企业对分包项目的现场管理方式,如安全检查、质量监督和施工配合等。

2、建筑安装分包项目施工前的管理

建筑安装总包企业要对分包项目施工人员和设备进行仔细检查,防止分包项目呗转包出去。对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是否一致,对发现的问题要做出及时的调整,以使其符合建筑安装的要求。

3、建筑安装分包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

建筑安装总承包工程督促分包商与其进行技术的交流,并对进行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对安装半成品、设备和材料的监督检查,选用信誉好和有合格证的产品,对有复检要求的,要进行对其取样送检;监督检查施工工序的质量,消除建筑安装工序施工中的质量隐患;监督检查现场施工人员是否人、证相符,证件是否有效,并将特殊工种过期的操作证送去年审;监督检查建筑安装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对其要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垂直的运输设备,

要有拆卸和安装的方案,经过有资质的单位安装验收后才可以使用;检查建筑安装分包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不定期的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对整改后进行复查,以确保合格;监管建筑安装施工进度的管理,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不能按计划完成,要及时调整施工进度,以确保施工进度符合合同的要求。

4、建筑安装分包项目竣工验收的管理

建筑安装分包项目竣工后,应对建筑安装分包项目的技术资料和实物质量进行验收检查。对实物质量的验收,建筑安装分包商要进行自检,合格后上报建筑安装总承包企业,总承包企业进行复核,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整改;检查验收竣工的技术资料,分包商要根据相关的规范的要求,整合其竣工技术资料和档案,并移交给建筑安装总承包企业;并由总承包企业进行核对和审查是否真实性和全面;建筑安装分包商在交付分包项目时要附有工程保修书,并明确规定分包商的保修承诺和期限。在分包项目的技术资料和实物质量通过验收,项目保修书符合相关的要求,建筑安装总承包商才能和分包商办理交接手续,进行工程的结算。

二、建筑安装工程中分包项目管理的协调控制

协调控制好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分包项目与总承包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分包施工技术和施工现场,有利于保证分包项目的质量管理。

1、协调控制施工进度计划

建筑安装总承包企业要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维护和编制,统一管理施工进度计划。对分包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实时的监控,在保证总工期的前提下,对分包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确保与其的施工进度相符合。编制各级施工进度计划要依据建筑安装总承包商和分包商的相关要求,要做到条理清晰、可行性强和逻辑严密,要做到以年度保总体、以季度保年、以月保季度、以周保月进度计划的原则, 层层控制, 层层相扣。加强现场协调和施工质量管理, 保证各种资源供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搞好施工过程控制, 杜绝出现任何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工期延误, 以施工计划为龙头, 保证各项控制计划如期完成。

2、协调控制施工现场

建筑安装总承包企业要协调控制施工机具,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机具,可以供分包商无偿使用,总承包商不会单独为专业分包商设置机具, 专业分包商须自行解决自身所需的机具设备。分包商使用总承包商的施工机具中, 须服从总承包商对机具使用方面的管理及协调。在进行拆除机具时,分包商和总承包商的要进行充分的协调控制。总承包商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计划向分包商提供工作面,双方要办理好交接手续。分包商在规定的工作面施工时要注意保护其他单位的半成品和成品,对以后的建筑安装施工中,分包商需要重新申请进入施工面。

3、协调管理分包项目的技术

建筑安装总承包商技术质量部负责分包施工技术的协调工作。分包商的施工方案要符合总承包商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并且提出需总成承包商配合的具体要求。经过建筑安装总承包商审查、监理批准,分包商的施工方案才可以实施。同时,总承包商要明确要求分包商施工方案编制时间。现场分包商的技术协调和接口由总承包商负责,该技术协调应侧重于施工措施、方案和程序等的协调。协调和管理分包项目的计量,分包商要及时的对各自的计量设备、仪器和台帐送检,并将计量鉴定书备份提交给总承包商技术质量部备案,总承包商的计量总台帐,对分包商的计量台帐具有督促的作用。建筑安装总承包商对分包商所呈报的质量问题,要及时的协调相关部门、单位进行解决。

结论

科学有效合理的对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分包项目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并实现对其的协调控制,解决了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在信息和利益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利于克服建筑安装企业资源的劣势,实现其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建筑安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能为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高培,化卫军.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浅析[J].河南建材,2011(03)

[2]孙永魁,陶宏伟.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的探讨[J],魅力中国. 2009(29)

第4篇:包装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质量管理 破包 全过程

1、引言

板材产品特别是冷轧产品的包装是其在存储运输过程中的重要保护措施,而产品的库区存放管理、装卸倒运作业、流通过程的防护无一不在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实物质量,关系着企业的市场形象,特别是出口产品流通环节多,船运海上停留时间长,再加上板材品种的多元化,热轧酸洗板、冷轧退火板、镀锌板、彩涂板对包装运输储运的要求不尽相同,在生产过程中受包装、运输以及仓储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产品到达用户验收的实物质量时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客户抱怨和质量异议曾经一直困扰着唐钢管理层,这不仅只是给唐钢带来直接经济损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危害了唐钢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特别给出口产品及在国外客户的信誉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产品包装、运输以及仓储的质量管控,减少质量异议的产生,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高质量的精品,唐钢立足于长远发展,面向一线、面向市场、面向效益进行延伸管理,对包装公司的包装、冷轧库区、唐山周边库区、京唐港、天津港等相关方进行全过程质量管控,确保唐钢产品的市场形象。

2、主要包装质量问题

通过对冷轧库区、周边库区、天津港、唐山港、用户使用现场等地的现场检查,我们发现冷轧产品的包装质量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2.1断带、破包严重

由于多次倒运,再加上工人操作不规范,不能做到轻吊轻放,造成断带、破包大量出现(图1)。

3、全过程延伸产品包装质量管理

3.1产品包装质量管理

我们分析了出口钢卷运输、存储特点:唐钢出口钢卷多由汽车倒运到唐山京唐港和天津塘沽港等港口,用远洋货轮经长途海运才能抵达用户。需多环节倒运,运输、存储期间长,多水、高盐的储运条件和环境较恶劣,钢卷易受物理损伤和化学腐蚀。这一特点要求钢卷包装的防水、防锈、防冲撞性能一定要好。针对这一要求,我们在原有精包装(半铁皮)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追加包装材料等途径进行优化和升级:

(1)用0.6mm~0.8mm钢制镀锌端护板替代2.5mm塑料端护板,提高端面外包装材料的抗冲击、防撕裂强度,加强对钢卷端面的防护并防止内包装损坏;

(2)将塑料膜由两片包装改为一片包装,使粘合接缝由两个减少为一个,工艺上实行纸、膜分别粘贴的双层密封,增强了内包装的密封性能,利用塑料膜良好的的阻隔性能,缓解防锈纸缓蚀剂的挥发速度,减少水分对钢卷的侵袭,抑制外部氧、水分进入内包装;

(3)首先是在钢卷外周防护材料之内增加缓冲材料塑料发泡膜,并将塑料发泡膜改为瓦楞纸外周护板,并在钢卷端面内外包装材料之间增加了瓦楞纸端护板,利用空间力学结构的缓冲原理,通过瓦楞纸板的缓冲承载结构,大大增强了包装的缓冲防护性能,避免钢卷在运输、堆放中受外力损伤,并保护内包装不破损。

3.2产品运输质量管理

销售公司负责汽运钢材从出厂到达用户的运输、吊装、卸车的全过程实物质量管理;物流公司负责火车运输钢材从出厂到达用户的运输、吊装、卸车的全过程实物质量管理。

3.2.1.装车

在钢卷装车时核对标签上的所有数据(钢种、规格、炉卷号、钢卷号、重量),保证钢卷与标签完全一致;装车前对钢卷进行卷形、外观缺陷检查,保证出厂的带钢无吊伤等质量缺陷;检查打包带数量及包装质量,如发现打包带数量与要求不符或断带、包装破损等现象则坚决不予装车,并通知相关车间补带,待重新打包完成核实无误,再进行装车。

3.2.2倒运

天车夹钳必须用塑胶进行包裹,减少夹钳钢架与钢卷的直接撞击,天车运行速度不得超过70米/分钟;叉车作业时,叉齿上安装木护齿,木护齿外加防护,串杆外加防护,叉车门架安装橡胶靠垫,避免叉齿裸铁与钢卷直接接触,叉车在叉卷时,要求操作轻缓谨慎,避免叉齿碰击钢卷。叉车装卷后,确定钢卷与紧靠叉车门架,再缓慢转向。在运行过程中,保证钢卷平稳、无晃动,严禁车速巨变。

3.2.3陆地运输

运输冷轧产品应单层码放,严禁双层以上码放;运输过程中,钢卷必须放在木垫或鞍座上,同时增加紧固装置;要求苫盖苫布,确保运输过程中钢卷不被雨淋。运输钢卷的车厢内必须清扫干净,不得有杂物,以免影响到钢卷与车厢接触面的质量。

3.2.4.船运装卸

船运装卸钢卷前,检查核实钢卷信息,确保装卸的钢卷与质保书相同,包装外形规整。钢卷重量在15吨以上的钢卷及厚度0.5mm以下的钢卷不得双层及双层以上码放,双层码放的钢卷必须增加绝对紧固装置,避免船在运输过程中因颠簸造成钢卷滚动引起严重碰撞。

3.3库区管理

存放钢卷的场地,干燥无异物,地面有橡胶类铺垫物,两个端头需要有垫物,防止钢卷滚动。库房严实,库内无漏雨飘雪情况发生,减少潮气水雾浸蚀,严禁发生水浸现象。严禁长时间在露天储存,露天存储钢卷严禁雨淋和遭到外包装侵害。

钢卷重量在15吨以上的钢卷或厚度在0.5mm及以下的钢卷严禁双层及双层以上码放和运输,以防止钢卷出现压扁;增设压缩空气气源及手动打包机,具备拆包、重新包装条件对断带现象重新补打;发现标签破损、标签丢失,及时联系生产厂补打。

4、实施效果

通过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强化责任落实、严细库区控制标准,包装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断带、破包现象明显减少,汽车运输、库区的管理得到了有效控制,包装产品缺陷明显降低。通过增加打包带强度,要求天车工吊卷时轻吊轻放,减少双层码放,有效避免断带和破包的产生;库区全部增加鞍座,钢卷单层码放汽车运输车厢里加入固定的木质鞍座或铁质鞍座,有效的防止钢卷在车厢里的碰撞。

5、延伸质量管理,带来产品形象的提升

通过延伸产品实物质量管理,明确责任强化问题的分析追究,不仅提高了公司内部质量管控能力,同时使相关方对唐钢产品的管理也得到了提升。产品质量管理、包装管理、库区作业管理、港口及周边库区管理、汽车运输管理更加精细化,确保了产品到达客户前的全过程整体管控,提升了唐钢产品的市场形象,客户满意度显著提高。

第5篇:包装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QA;QC;GMP

我国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以下简称GMP)对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以下简称QA)与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以下简称QC)都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那么QA、QC和GMP究竟是什么关系,在新版GMP实施的过程中,如何把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加有效的实施GMP,成为药品生产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 问题的提出

1. GMP的实质。GMP是对药品生产企业生产与质量管理中人员与组织、硬件、软件与工作过程(现场)的合理性、适用性和生产操作的精确性、规范性提出强制性标准。GMP的意义是防止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污染、差错等,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我国新版GMP第八条规定:“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企业必须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同时建立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第九条对第八条进行了细化,规定:“质量保证系统应当确保: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体现本规范的要求;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GMP的要求;管理职责明确;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正确无误;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确认、验证的实施;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在贮存、发运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药品质量的适当措施;按照自检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评估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我国新版GMP第十一条规定:“质量控制包括相应的组织机构、文件系统以及取样、检验等,确保物料或产品在放行前完成必要的检验,确认其质量符合要求”。第十二条对第十一条进行了细化,规定:“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设备、仪器和经过培训的人员,有效、可靠地完成所有质量控制的相关活动;应当有批准的操作规程,用于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取样、检查、检验以及产品的稳定性考察,必要时进行环境监测,以确保符合GMP的要求;由经授权的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取样;检验方法应当经过验证或确认;取样、检查、检验应当有记录,偏差应当经过调查并记录;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必须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检验,并有记录;物料和最终包装的成品应当有足够的留样,以备必要的检查或检验;除最终包装容器过大的成品外,成品的留样包装应当与最终包装相同”。

2. QA的实质。QA就是为使产品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并提供足够的置信度所必须进行的一切有计划的、系统的活动。QA也可以理解为使人们(客户或药监部门)确信某一产品、过程或服务的质量所必须的全部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也可以说是为了提供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药品质量保证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生产产品的承诺、规范、标准。由国家药品监管部门(也可以是国外药品监管部门、国内外客户等),提供药品质量技术标准,提供药品生产过程标准如GMP,药品生产企业按照这些"动态的或静态"的标准组织生产药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客户对产品进行必要的检验,对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现场进行必要的检查、审计、认证等,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因此,为使药品监管部门和客户确信企业能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称为质量保证。显然,质量保证一般适用于有商业化生产产品的情况,其本质就是按照客户(包括药监部门)的标准(动态标准,比如GMP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客户的标准(静态标准比如药典等)进行产品生产,并且让客户确信是严格按照以上标准(动态)进行生产,并且产品质量符合标准(静态)。从理论上来看,质量保证分为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证,内部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部门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规程、记录等)使本企业负责人确信:按照客户(包括药监部门)的标准(动态标准,比如GMP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客户的标准(静态标准比如药典等)进行产品生产,并且让客户确信是严格按照以上标准(动态)进行生产,并且产品质量符合标准(静态)。而外部质量保证是在合同环境中,是生产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提供充分的证据(规程、记录等)使客户(包括药监部门)确信,按照客户(包括药监部门)的标准(动态标准,比如GMP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客户的标准(静态标准比如药典等)进行产品生产,并且让客户确信是严格按照以上标准(动态)进行生产,并且产品质量符合标准(静态)。因次,质量保证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自己工作的真实性、规范性。

3. QC的实质。QC为达到质量标准(静态)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QC贯穿与产品形成的三个阶段:质量设计监测、生产过程监测与生产产品监测(检验)。无论是设计产品、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它们的质量都可以用质量特性围绕设计目标值波动的大小来描述,若波动越小则质量水平越高。当每个质量特性值都达到设计目标值,即波动为零,此时该产品的质量达到最高水平,但实际上这样的理想状态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进行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波动。也就是说,QC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通过有效的技术测量手段对质量特性的波动值进行测量,对照质量标准(静态),发现和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比如不良趋势等)的因素。

二、 QA、QC与GMP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对QA、GMP与QC的深入分析,不难看出,QA就是满足客户对于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所采取的所有活动。实际上,客户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标准)有很多,比如环保要求、信用要求、绿色要求等,其中GMP仅仅是对药品质量安全中的防止污染、差错的要求,因此,GMP仅仅是QA里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一个要素。而QC是监测产品发生污染或差错的技术措施,因此,QC也是GMP里的一个要素。QA、QC与GMP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就质量管理的本质而言,如果抛开GMP,QA涵盖了QC,QC的职责是为QA提供技术支持,工作的着眼点是影响产品质量特性的波动(范围)及依据,其工作重点在产品本身。而QA的职责是为客户提供执行其质量标准(动态和静态)的系统证据,工作的着眼点是整个产品质量控制过程,其工作重点在质量体系。没有QC,QA就成了无本之木,反之,QA是QC做好工作的标杆,没有QA的指导,QC的工作就失去了准星,就没有办法得到客户的认可。GMP是QA必须贯彻的标准之一,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而言,GMP是QA必须贯彻的主要标准,当然,QA必须用GMP的标准贯彻到QC活动的方方面面,当然,QC也可以成为贯彻GMP的必要工具。因此,从本质上看,QA、QC、GMP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因果,密不可分。

三、 理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活动中的QC、QA与GMP

1. 建立全面涵盖GMP的QA体系。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而言,一个产品的诞生,要经历研究设计到商业化生产两个基本过程。因此,必须建立覆盖这两个基本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把GMP要素镶嵌进去。

建立设计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设计质量靠“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来保证。这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具体内容有:设计计划、检验测试规范、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试制鉴定和设计定型(包含工艺定型)、销售前的准备和设计更改。也就是说,从设计计划制定到设计的变更,都要配备数量充足的有资质的人员,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仪器与设备等硬件,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工作程序,并且使得这些配置都得到客户(药监部门等)的认可。

优化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活动要深入到生产过程的方方面,把客户的标准,比如GMP标准贯彻到整个生产活动的所有角落:详见表1。

2. 完善GMP条件下的QC工作。根据以上质量控制的主要功能,质量控制实施的程序如下:(1)选择测量的对象;(2)选择需要测量的质量特性值;(3)选择测量的标准,详细说明质量特性;(4)选择能准确测量该特性值的仪器仪表和测试方法;(5)进行实际测试并做好数据记录;(6)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如有差错或不良趋势,应找出原因;(7)报告QA,商讨应采取的预防或纠正措施,并严格执行。

当采取相应的预防或纠正措施后,仍然要进行监测,评价这些措施实施的效果。

以上这七个步骤形成了一个封闭式流程,称为“反馈环”,不断循环,在新的水平上不断提高和改进。但是,这个循环必须在GMP条件下进行,我国新版GMP对此也做了七条规定:(1)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设备、仪器和经过培训的人员,有效、可靠地完成所有质量控制的相关活动; (2)应当有批准的操作规程,用于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取样、检查、检验以及产品的稳定性考察,必要时进行环境监测,以确保符合GMP的要求;(3)由经授权的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取样;(4)检验方法应当经过验证或确认;(5)取样、检查、检验应当有记录,偏差应当经过调查并记录;(6)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必须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检验,并有记录;(7)物料和最终包装的成品应当有足够的留样,以备必要的检查或检验;除最终包装容器过大的成品外,成品的留样包装应当与最终包装相同。

通过以上对比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GMP的条件下,QC的所有活动变成了有标准的活动,并且这个标准是确定的。比如,检测人员应当具备什么条件,学历、资历、经验和培训是什么标准;检测用的仪器设备是什么规格、型号、生产企业如何等;检测用的规程是什么标准上的,美国药典、欧洲药典还是中国药典等。只有确定了标准,QC的所有活动才能得到认可,产品质量从这个角度来看,才能稳定可靠。

3. 将GMP要素融合进QA工作。根据以上质量控制的主要功能,质量控制实施的程序如下:(1)根据客户的要求建立质量体系; (2)根据客户的要求建立各类标准; (3)对照这些标准对员工进行培训考核; (4)监督员工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这些标准; (5)对生产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找出原因; (6)修改或改进各类标准; (7)与客户沟通,证明执行标准的真实性和标准性,并根据客户的要求(变化)不断更新或改进。

同样,以上这七个步骤也形成了一个封闭式流程,也称为“反馈环”,不断循环,在新的水平上不断提高和改进。但是,这个循环必须把GMP的要素有机的融入进去。我国新版GMP对此也做了规定:(1)制定生产工艺,系统地回顾并证明其可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2)生产工艺及其重大变更均经过验证;(3)配备所需的资源,至少包括:具有适当的资质并经培训合格的人员;足够的厂房和空间;适用的设备和维修保障;正确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标签;经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适当的贮运条件。(4)应当使用准确、易懂的语言制定操作规程;(5)操作人员经过培训,能够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6)生产全过程应当有记录,偏差均经过调查并记录;(7)批记录和发运记录应当能够追溯批产品的完整历史,并妥善保存、便于查阅;(8)降低药品发运过程中的质量风险;(9)建立药品召回系统,确保能够召回任何一批已发运销售的产品;(10)调查导致药品投诉和质量缺陷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质量缺陷再次发生。

通过以上对比研究,我们不难发现,QA活动融入了GMP标准后,所有活动变成了具有药品特性的,医药行业特征的“药品生产质量QA”活动,其目的就是确保药品质量稳定、可靠和安全。

四、 结语

由于有了贸易,才有了商业化生产,才有了客户。客户才会对产品质量提出要求或者标准,在现代质量管理时代,客户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把这个标准不断扩大,从以前的产品质量标准扩大为包括产品质量标准在内的质量管理体系与运作标准,QA就随之产生了,QA的任务就分为两个主要方面,第一,对客户提供证据证明是严格按照客户的标准进行的生产,并且产品也符合客户标准。第二,对内,严格贯彻客户标准,对一切不符合客户标准的行为进行纠正。GMP是客户的药品标准,对于药品生产企业来说,是QA主要贯彻的标准。QC是QA完成必要测量工作的助手。QA、GMP、QC实际上也都是预防为主要手段的产品质量的管理方式,这对于药品这个特殊商品来说,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参考文献:

1. 苏秦.现代质量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Howard S.Gitlow (美国)等.质量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梁毅.新版GMP教程.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第6篇:包装质量管理范文

目录

一、药剂科职责..........................................1

二、药品质量负责人职责..................................2

三、药剂科主任职责......................................4

四、药品购进管理制度....................................6

五、药品购进人员职责....................................8

六、药品验收管理制度...................................10

七、药品验收人员职责...................................12

八、药品存储管理制度...................................14

九、药品保管养护管理制度...............................16

十、药品保管养护人员职责..............................18

十一、药品调配和处方审核管理制度.......................19

十二、药品处方调配审核人员职责.........................21

十三、药品拆零管理制度.................................23

十四、药品效期管理制度................................24

药剂科职责

一、负责起草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并认真组织执行;

二、负责对供货单位和购进药品的合法性和药品质量进行审核;

三、负责建立本单位所使用药品的质量档案;

四、负责药品质量查询和药品质量事故或质量投诉的调查、处理及报告;

五、负责不合格药品的检查确认和处理;

六、负责药品的购进、验收、储存、陈列、保管、养护、调配和临床药学工作;

七、负责搜集和分析药品质量信息、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等药事管理工作。

药品质量负责人职责

一、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确保依法使用药品,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及时、方便;

二、在“质量第一”的思想指导下进行药品质量管理,组织本单位职工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对本单位所使用的药品质量负领导责任;

三、组织、督促有关人员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负责签发药品质量管理文件;

四、定期召开药品质量管理工作会议,研究、解决药品质量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

五、督促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保证药剂科有效行使职权;

六、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保证职工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业

务素质和药品质量管理水平;

七、重视患者意见和投诉的处理,负责质量事故的处理、质量问题的解决和质量改进;

八、督促、检查各岗位履行质量职责,监督药品管理制度的落实;

九、负责组织制定和修订各项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实施和维护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主持药品质量管理制度的检查与考核工作;

十、负责协调部门之间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十一、负责药品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工作的组织工作;

十二、研究、部署、检查药品质量管理工作,实施奖惩;

十三、其它药事管理工作。

药剂科主任职责

一、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承担药品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在药品质量管理方面有效行使裁决权;

二、监督药品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做好记录;

三、在各部门的协助下,负责对职工进行质量教育、培训工作;

四、负责对药品养护工作的业务技术进行指导;

五、负责药品质量信息管理工作,督促有关人员定期收集药品质量信息和有关质量的意见、建议,组织传递反馈,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提供分析报告;

六、对不合格药品进行控制性管理,负责不合格药品报损前的审核及报损、销毁药品处理的监督工作,督促有关人员做好不合格药品的相关记录;

七、督促有关岗位或人员按月检查陈列或库存药品的质量状况,保证其符合规定要求;

八、定期检查药房或药库的环境及人员卫生情况,组织员工定期接受健康检查;

九、负责指导、督促有关人员建立药品质量档案和收集质量标准;

十、负责指导、督促有关人员对各类质量记录、资料的收集存档工作,保证各项质量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十一、协助领导召开药品质量分析会,做好记录,督促有关人员及时填报质量统计报表和各类信息处理单;

十二、负责处理药品质量查询和质量投诉,对患者反映的质量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尽快予以答复解决;

十三、负责指导、督促有关人员收集、处理及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十四、其它药事管理工作。

药品购进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把好药品购进质量关,确保依法购进并保证药品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药品购进人员应经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药学专业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药品购进工作。

三、坚持“按需进药,择优采购、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药品购进的合法性和药品质量的可靠性。

(1)采购药品应选择合法供货单位,索取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GMP或GSP认证证书及《营业执照》复印件,对供货单位的法定资格、履约能力、质量信誉等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建立合格供货单位档案;

(2)审核所购入药品的合法性和质量可靠性,并建立所使用药品的质量档案;

(3)对与本单位进行业务联系的供货单位销售人员,索取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法人授权委托书及身份证复印件,进行合法资格的验证。

四、制定的药品采购计划,应经药剂科主任审核。

五、采购药品应签订采购合同,采购合同如果不是以书面形式确立的,采供双方应提前签订明确质量责任的质量保证协议。

六、购进药品应有合法票据,做到票、帐、物相符,票据和凭证应按规定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七、购进药品应按规定建立完整的购进记录,购进记录注明药品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进价格、购药日期等项内容。

八、购进进口药品应有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或《进口药材批件》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

九、购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批签发的生物制品应有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复印件。

十、购进特殊管理药品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十一、首营企业与首营品种的审核必须按照“首营企业与首营品种审核制度”的规定执行,填写“首营企业审批表”和“首营品种审批表”,并进行相应的质量审查,经审批合格后方可购进。

十二、药品购进人员应及时了解药品的存储和使用情况,合理制定药品购进计划,在保证满足医疗的前提下,避免药品因积压、过期或长期不用所造成的损失。

十三、药品购进人员按年度定期对进货情况进行质量评审,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药品质量。

药品购进人员职责

一、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山东省药品使用条例》等法律法规,保证购进药品质量;

二、杜绝购进假劣药品和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对购进的药品质量负责;

三、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把好进货质量第一关;

四、认真审查供货单位的法定资格及购进药品的合法性,确保购进药品的质量;

五、负责建立合格供货方档案;

六、签订购货合同时必须按规定明确必要的质量条款;

七、负责索取供货单位合法证照和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质量标准等相关资料;

八、对购进药品建立完整的购进记录,购进记录应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批号、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等项目;

九、了解供货单位的药品质量状况,及时反馈信息,为开展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十、自觉接受药剂科主任的监督指导,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

十一、及时收集分析所购进药品及同类药品的质量及市场情况,为“择优选购”提供依据。

十一、其它药事工作。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

一、为确保购进药品的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药品验收由验收员负责,验收员应经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药学专业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药品验收工作。

三、验收员应根据购进合同、票据和药品标准,对到货药品逐批验收。

四、验收药品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验收。一般药品应在到货后1个工作日内验收完毕,特殊管理药品及需冷藏药品应在到货后半小时内验收完毕。

五、特殊管理药品应由双人进行验收。

六、验收时应根据有关规定,对药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证明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1)药品包装的标签和说明书上应有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有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标签或说明书上还应有药品的成分、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贮藏条件等;

(2)验收整件药品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3)验收特殊管理药品、外用药品或疫苗,其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要有规定的标识或警示说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按分类管理要求,标签、说明书上应有警示语或忠告语,非处方药的包装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

(4)验收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每件包装上应标明品名、批号、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注明药品批准文号;

(5)验收进口药品,其内外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的名称、主要成分以及注册证号,其最小销售单位应有中文说明书。进口药品应凭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或《进口药材批件》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验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批签发的生物制品应有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复印件。

七、验收药品应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查,验收抽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八、对验收不合格的药品,应放入不合格区(柜),作好登记,报药剂科主任处理。

九、做好“药品验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剂型、规格、批准文号、批号、生产厂商、生产日期、有效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员等项目。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药品验收人员职责

一、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坚持质量原则,把好药品验收质量关;

二、负责按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药品逐批进行验收,有效行使否决权;

三、质量不合格的药品应拒收;

四、验收药品应在符合规定的待验区进行,普通药品应在到货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特殊管理药品和需冷藏药品应在到货后半小时内完成验收;

五、按照规定,保证验收抽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六、验收时应对药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文件进行逐一检查,整件药品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七、验收特殊管理药品、外用药品,其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要有规定的标识和警示说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按分类管理要求,标签、说明书上有相应的警示语或忠告语,非处方药的包装要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

八、验收进口药品,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的名称、主要成份以及注册证号,并有中文说明书,以及合法的相关证明文件;

九、验收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每件包装上,应标明法定的药品质量内容;

十、验收特殊管理药品,应实行双人验收制度;

十二、规范填写验收记录,做到字迹清楚、内容真实、项目齐全、批号及数量准确、结论明确、签章规范,验收记录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十三、其它药事工作。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一、为保证对药品仓库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正确、合理地储存药品,保证药品储存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制定本制度。

二、按照安全、方便、节约、高效的原则,正确选择仓位,合理使用仓容,“五距”适当,堆码规范、合理、整齐、牢固,无倒置现象。

三、根据药品的性能及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对有特殊温湿度储存条件要求的药品,应设定相应的库房温湿度条件,保证药品的储存质量。

四、库存药品应按药品批号及效期远近依序存放,不同批号药品不得混垛。

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做好温湿度调控工作,坚持每日上、下午各一次观测并记录“温湿度记录表”,并根据具体情况和药品的性质及时调节温湿度,确保药品储存安全。

六、药品存放实行色标管理。待验区、退货区一一黄色;合格区、中药饮片零货称取区、待发药品区一一绿色;不合格品区一一红色。

七、药品实行分区,分类管理。具体要求:

1、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货位存放;

2、性能相互影响及易串味的药品分库存放;

3、特殊管理药品要专人保管、专柜或专库存放、专帐管理;

4、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按照不同品种的性质要求,分别设置储存库房;

5、危险药品应设置专库存放,并配备相应的安全、消防设施设备;

6、品名和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分开存放;

7、不合格药品单独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八、实行药品的效期储存管理,对近效期的药品可设立近效期标志。对近效期的药品应按月进行催用。

九、保持库房、货架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腐、防鼠、防污染等工作。

十、仓库应建立药品保管卡,动态、及时记载药品进、存、出状况。

十一、“五距”是指药品货位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0厘米;垛与墙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垛与屋顶(房梁)间距不小于30厘米;垛与散热器或供暖管道间距不小于30厘米;垛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

药品保管养护管理制度

一、为规范陈列药品或库存药品保管养护管理,确保药品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配备与所使用药品相适应的药品保管养护人员,药品保管养护人员应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药品保管养护工作。

三、坚持以预防为主、消除隐患的原则,开展陈列或库存药品的保管养护工作,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确保陈列或库存药品的安全、有效。

四、药剂科主任负责对药品保管养护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包括审核药品保管养护工作计划、处理药品保管养护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监督考核药品保管养护的工作情况等。

五、保管养护人员应做好药房或药库温湿度监测和调控工作,根据温湿度,采取相应通风、降温、增温、除湿、加湿等调控措施。

六、每月对陈列药品或每季对库存药品进行养护检查,并做好养护记录,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七、对中药饮片按其特性,采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进行养护。

八、对效期不足6个月的近效期药品,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用表”。

九、建立保管养护设施设备档案,对各类养护设施设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并做好记录,记录保存三年。

十、对养护检查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暂停使用,做好登记,及时报药剂科主任进行处理。

十一、定期汇总、分析保管养护工作信息,并报药剂科主任。

药品保管养护人员职责

一、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在药剂科主任的技术指导下,具体负责陈列药品或库存药品的保管养护工作;

二、对现存药品养护保管质量负直接责任;

三、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按照药品理化性能和储存条件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正确有效的养护措施,确保药品的储存质量;

四、负责对现存药品定期进行养护检查,每月一次,并做好养护检查记录;

五、对由于异常原因可能出现问题的药品、易变质药品、已发现质量问题药品的相邻批号药品、储存时间较长的药品,应缩短养护检查周期,加强养护;

六、养护检查中发现质量有问题的药品,应挂黄牌暂停使用,做好记录,同时报药剂科主任处理;

七、做好药房或药库温湿度监测管理工作,每日上、下午定时各一次对温湿度作记录;

八、根据气候环境变化,结合夏防、冬防计划,对中药饮片采取干燥、除湿、防虫等相应的养护措施;

九、负责对养护用仪器设备的管理、鉴定、维护工作,建立仪器设备管理档案;

十、每月汇总、分析和上报养护检查、近效期和长时间储存药品的质量信息。

十一、其它药事工作。

药品调配和处方审核管理制度

一、为规范药品调配和处方审核工作,确保药品使用安全、有效、合理,制定本制度。

二、药品调配和处方审核人员须经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药品调配和处方审核工作。处方审核人员应具备药师以上药学技术职称。

三、药品调配和处方审核人员应在职在岗,并佩带标明姓名、执业药师或其技术职称等内容的胸卡。

四、调配药品,必须凭处方或者医嘱进行,严格执行药品调配操作规程,确保发出的药品准确无误。

五、调配审核处方,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规格、数量、标签;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六、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

七、对有药物禁忌、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者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八、不得裸手直接接触片剂、胶囊和直接口服的中药饮片等物包装药品。

九、调配审核人员应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处方留存二年备查。

十、特殊管理药品处方的调配审核,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处方留存三年备查。

十一、经调配审核发给患者的药品应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并按处方医嘱,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相应的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药品处方调配审核人员职责

一、负责处方审核、配方、核对、发药以及用药指导等调配工作;

二、按药品性能或剂型分类陈列,做到药品与医疗器械分开,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一般药品与特殊药品分开;陈列药品的存放,按药品的性能注意避光、防潮,发现有质量问题和用户有反映的药品要停止向患者提供,并立即报药剂科主任复验;

三、负责凭医师处方调配药品,无医师处方不得调配药品;

四、审核处方,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者重新签字,方可调配。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包装;向患者发药时,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五、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一)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二)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三)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四)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五)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六)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用药禁忌;

(七)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六、调配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七、对特殊管理药品必须按规定的要求向患者提供;

八、拆零药品,调配时必须使用药匙将其装入卫生药袋,并写明品名、规格、用法、用量等内容;

九、对调配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上报药剂科主任处理;

十、完成处方调配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十一、对陈列药品进行养护检查,并做好养护记录;

十二、对患者反映的药品质量问题,应认真对待,详细记录,及时报药剂科主任处理。

十三、定期或不定期咨询患者对药品质量及服务质量的意见,以改进自己的工作,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如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

药品拆零管理制度

一、为规范药品拆零行为,保证药品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药品拆零是指拆掉药品最小包装即失去该药品的名称、功能主治或适应症、用法、用量和有效期等标识,需要再包装的药品。

三、指定专人负责药品拆零工作。药品拆零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药品拆零工作。

四、药房应设立专门的拆零柜台,并配备必备的拆零工作,如天平、药匙、药刀、瓷盘、拆零药袋、医用手套等,并保持拆零用工具清洁卫生。

五、拆零后的药品,应相对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不能与其他药品混放,并保留原包装及标签。

六、拆零前,应检查拆零药品的包装及外观质量,凡发现质量可疑及外观性状不合格的药品,不得拆零使用。

七、药品拆零时,应在符合卫生条件的拆零场所进行操作,将药品放入专用的拆零药品包装袋中,写明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有效期及单位名称,核对无误后,方可交给患者。

八、拆零后的药品不能保持原包装的,必须放入拆零药袋,加贴拆零标签,写明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批号、有效期及单位名称。

九、应做好拆零药品记录,内容包括:药品通用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拆零数量、拆零日期、操作人等。

药品效期管理制度

一、为合理控制药品的过程管理,防止药品过期,确保药品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药品应标明有效期,未标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按劣药处理,验收人员应拒绝收货。

三、药品应按批号进行陈列或储存养护,根据药品的有效期相对集中存放,按效期远近依次堆码。

四、本单位规定药品近效期含义为:距药品有效期截至日期不足6个月的药品。

五、近效期药品在货位上应有近效期标志或标牌。若实行计算机管理应有药品近效期自动报警程序。

六、距失效期不到6个月的药品一般不能购进。

七、对有效期不足6个月的药品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用表”,报药剂科主任。

八、药剂科主任应按“近效期药品催用表”所列内容,及时督促临床医师尽快使用或退换货,以避免药品过期造成经济损失。

第7篇:包装质量管理范文

GSP对药品经营企业验收药品有哪些规定?主要的验收内容有哪些?怎样验收?验收结果如何判定?对不合格药品如果处理?是否需要保留验收记录和药品质量档案等等可能都是药品经营企业十分关注的,在这个章节,我们就对验收过程作一简单的介绍。

业务购进部门购进药品后,药品是不能直接交与仓库保管员进行入库登记的。这时,仓库保管员应根据购货凭证核对药品数量后将其存放于待验库(或区),通知质量验收人员进行验收。按照GSP认证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建立并执行严格的质量验收制度,配备专职的质量验收人员,质量验收人员必须对药品的质量负责。因此,质量验收人员应该对验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了然于胸。

质量验收人员必须知道验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药品验收必须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销后退回药品进行逐批号验收。

对购进药品进行质量验收时,除对药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及有关要求的证明和文件进行逐一检查外,还应对质量有怀疑或性质不稳定的药品应进行外观质量抽查,检查时,对内在质量有怀疑的,应送所在地药品检验机构检验确定。

对药品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时,应根据验收养护室所配备的设施设备条件及企业实际管理的需要,确定质量检查项目,一般应对澄明度、装量差异、片重差异等项目进行检查。

注:对于首营品种的首批到货,药品入库验收时应有生产企业同批号药品的检验报告书。对于中药材每件包装上应标明品名、产地、发货日期、供货单位;中药饮片每件包装上应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其标签必须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

如何进行验收?

验收以抽样为原则。验收抽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即必须保证抽取的样品能准确反映被验收药品的总体质量状况。企业应结合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抽样方法,一般而言,抽样数量,可按照以下推荐原则进行抽样:

⒈整件药品抽取件数

⒉抽取最小包装数

⒊对外观异常的整件药品应逐一开箱检查

抽样方法:

⒈整件样品的抽取,按药品垛堆情况,以前上,中侧,后下的堆码层次相应位置随机抽取;

⒉最小包装样品的抽取,从每件上、中、下的不同位置随机抽取。

⒊开启最小包装验收时,应在验收专用场所(验收养护室)内进行。开启后,包装不能复原的,不能再作正常药品销售;

⒋验收完毕后,应将被抽样验收的药品包装箱复原、封箱并标记;

⒌特殊管理药品应双人验收并验收到最小包装。

质量验收人员如何判定验收结果?

对于内外包装有明显破损、封口不严的药品。质量验收人员可以直接判定该药品为不合格药品。

⒈对于合格药品:验收人员按规定验收合格的药品,可直接判定合格结论并签章。

⒉对于不合格药品:验收人员可以根据以下依据判定药品是否合格,凡判定为不合格或判定有疑问时,应报质量管理机构确定。

⑴未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药品;

⑵整件包装中无出厂检验合格证的药品;

⑶标签、说明书的内容不符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范围,不符合规定、没有规定标志的药品;

⑷购自非法药品市场或生产企业不合法的药品;

⑸性状外观与合格品有明显差异的药品;

怎样办理入库手续?

药品验收完成后,验收员应在入库通知单上标明药品质量状况并签字或盖章后,才可将药品与入库通知单一并移交仓库保管员。仓库保管员凭验收员签字或盖章的药品验收入库通知单收货,经核对无误后,签字收讫并办理入库交接手续方能入库。

质量验收人员在完成验收后,应该保存验收记录吗?

⒈作好药品质量记录

⑴质量管理控制过程中所形成的所有原始记录、票据凭证、质量报表等信息资料,都是围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真实、完整、准确地反映质量活动的实际情况,用以追溯企业各环节的管理行为及所经营药品的质量状况,确保企业实施GSP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

⑵企业质量管理方面的各类原始资料的建立,都是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对药品经营企业的强制要求,各类原始资料均具有法律物证的性质,不得对其进行随意更改。

⑶按照GSP的要求,各类原始记录应做到项目齐全、内容正确、真实有效、责任明确。其形式可以采用台帐、票据、凭证等书面资料,也可以为电子媒介的形式。

⒉购进记录建立和保存

GSP规定购进药品应有合法票据,并按规定建立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购进记录是对企业业务购进行为合法性及规范性的有效监控和追溯,由业务购进人员在确定了具体的业务购进活动后所作的记录,其内容应包含购进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等。药品购进记录保留到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购进记录由药品采购部门填制并保存。

药品经营质量控制过程中,最基本的质量控制目标是保证经营药品的票、帐、货相符,即药品在经营管理的各环节中,都应做到:购进药品的数量=库存药品数量+已销售药品数量。

⒊进货质量评审

为确保质量管理过程的持续改进,促进购进药品的结构优化,不断提高药品经营质量,质量管理部门每年应对进货情况进行综合质量评审,评审结果存档备查。质量评审应针对上一年度所经营药品的各项质量指标,在对所经营药品的整体质量情况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对药品入库验收合格率、在库储存的稳定性、销后退回情况、顾客投诉、监督抽查、企业质量信誉等内容进行统计。质量管理部门应作出进货质量评审报告,评审结果应具体明确,为购进计划的审核提供依据。

对于验收环节的不合格药品应如何控制?

不合格药品的管理是药品经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GSP认证现场检查项目中明确规定,对不合格药品应建立不合格药品台帐对不合格药品进行记录,将其集中存放在不合格药品库,且需作明显标志派专人管理。发现质量问题及不合格药品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理,应及时上报企业质量管理部门。

对于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履行手续并做好记录,一般应由质量管理机构牵头组织仓储、运输等部门对报损药品实施销毁,质量管理机构负责对一般药品的销毁进行监督。销毁特殊管理药品时,应上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销毁并保存销毁记录。

第8篇:包装质量管理范文

在日本,质量管理可以通过qc小组成为企业内一种“全民”的自觉行为。在美国,质量管理可以由较早的ppm质量目标再到如今的6δ管理,成为企业内一种对卓越持续追求的内在精神。而在我国许多企业当中,80年代学日本,实践qc小组模式,90年代学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现在,qc小组已鲜有企业还在实践,质量管理体系呢?在部分企业内成为认证公司一年一度的审查会,和写在纸上的一堆文件:质量大纲、质量程序文件和质量操作手册,执行力不够,实际效果也不理想。

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实践水平目前不高的原因,根本上源于多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本身存在的三大缺陷。

(一)质量业绩管理体系残缺,质量管理的内驱力不足

在我国很多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常常仅有质量管理组织体系——iso9000系列的各类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即属此类。此内容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各相关主体(领导、部门及员工)在质量管理中的权责分工体系、质量管理的流程体系和质量管理操作细则。这三部分内容,反映在质量认证体系文件中,对应的是质量管理大纲、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和质量管理操作手册。

而对各相关主体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业绩类型、评价标准、评价程序、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经济处理和非经济处理等业绩管理方面的内容,则缺乏相应系统化的配套制定,结果,因缺乏足够的内驱力,使得经过认证的、本来很科学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实际上也很难真正运行起来。如果把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比喻成质量管理的“硬件”,则质量业绩管理体系就是相应的“软件”,没有该软件的驱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这个“硬件”就只能是空壳子。现在,我国很多企业都很重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纷纷请有关公司进行质量体系的认证,但对质量业绩管理体系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以致于这些企业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没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二)质量改进活动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的提升作用不强

我国很多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质量业绩管理体系残缺,而且,质量改进活动体系也很不健全。质量改进活动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在全部质量管理活动中,是质量管理最为鲜活和丰富的领域,日本的qc小组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形形的质量改进活动。

质量是通过业务流程实现的。业务流程有一系列具体环节组成:设计环节、采购环节、生产制造环节、安装调试环节、包装环节和运输环节。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要求各环节工作按照既定的质量管理标准进行工作,以期实现产品质量的“标准化”。而质量改进活动则是通过对各环节工作本身的改进、甚至创新,实现质量实现水平的提升。可以这么说,一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再好,也不过管理的是已有的质量实现水平,而质量改进活动则不同,它是在不断打破企业质量现实实现水平的上限,促进企业质量实现水平的实际提升。

质量改进活动分布在业务活动的各个领域:设计、采购、制造、安装、调试、包装和运输等,如设计人员提高设计的模块化水平和标准化水平、采购环节完善供应商管理、生产环节创新加工工艺等,同时都是质量方面非常有益的改进活动,对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有关质量改进活动,在很多企业内只是零星的、甚至是随机的发生着,还没有进行全领域的发动,并上升为企业内“全民”的、系统的行为——这一点和日本的确有很大的差距。

需要注意的是,质量改进活动体系也需要质量业绩管理体系的配合。如果质量改进对个人没有好处,不改进也没什么坏处,那么即使日本的企业,恐怕也很难有效开展起qc小组活动。

(三)质量管理和业务体系缺乏紧密融合,质量管理的根基不深

如前所言,质量是通过业务人员、在具体的业务活动中实现的,因此,质量管理体系必须牢牢结合业务管理体系,将质量管理工作根植在实际的业务开展过程之中。而从我国多数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情况来看,真正做到这种程度的并不多,质量管理往往成为游离业务管理之上的体系——脱离管理“对象”的管理,很难会有好的管理效果。

第9篇:包装质量管理范文

目前我国大多数白酒生产企业已建立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1-2],目的在于保证其产品的品质,“塑化剂”事件对我国白酒的质量安全问题又提出了疑问,同时该事件也给白酒生产企业造成了重创。酱香型白酒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酒类,深受大家的追捧,其质量安全与消费者的健康息息相关,作为白酒生产企业改善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非常重要[4]。因此,在本文中笔者着重从传统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如何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综合论述,从而有效的保证酱香型白酒的品质,同时也为其它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3]的白酒企业提供依据。

2.企业内部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小组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图1的质量安全管理框架进行资源的配置[5],包括人力、物力等方面资源。首先明确一名质量管理体系小组组长,然后从八个部门各抽调一位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小组兼职成员。质量管理体系成员要定期对质量体系进行审核和管理评审。

2.1内审

对于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内审人员应注意方式和方法,在质量安全体系审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项要给予警告,不予扣罚。但是不按时整改和整改无效的则要给予处罚。这样可以减轻内审员的压力,同时也防止受审部门和个人弄虚作假,以及不愿放映和暴露真实问题等问题的发生。

2.2管理评审

在管理评审过程中要严格按步骤实施。

2.2.1分解议题

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应将评审的议题加以交叉分发给各个责任部门相应的兼职人员。

2.2.2展开议题

对在内审和外审过程中发现问题的不合格项,应及时反映给相关责任部门,并做出处理的意见。对整改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追踪,对于整改不利和不整改的部门,按照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考核方案进行处罚,并勒令限期整改。

2.2.3做出评价

质量管理小组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形成评价报告。每一个评价项目都必须作简单描述和结论。对质量安全体系的持续有效性;对产品品质是否稳定和不断提高进行总结。从而纠正、改进、防范酱香型白酒生产、销售全过程中发生、可能发生的安全性。

2.2.3跟踪实施

对于在管理评审中提出改进的项目,应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日期,并由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进行跟踪验证。以保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3.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目的[6-7]是把企业每个部门、各环节生产经营活动密切地组织起来。指定、规定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在白酒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要建立酱香型白酒质量安全管理体系[8-9],应吸纳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理念、体系框架和过程方法,同时建立良好的操作规范(GMP)和科学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平台,更重要的是要用HACCP手段对酱香白酒生产、加工、销售的环境、人员、设备整个过程加以管理。

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引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GMP[10]、SSOP、HACCP,有利于提高白酒企业质量安全及质量安全管理。ISO9000是科学、系统、严密的关于质量管理、质量安全的文件。而GMP、SSOP、HACCP[11]是三个从不同方面规范食品安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三者相互独立且又各有侧重。GMP是针对食品安全卫生操作进行书面规定的具体操作方法。SSOP是GMP的中心内容,其强调的是食品生产车间、环境、人员及与食品有接触的器具、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危害的预防以及清洁的措施,而作为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生产要经过几个中间产品,甚至跨越不同企业,很难确保在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从原辅料到成品,再到销售,每个环节都安全。HACCP[12-13]体系正好弥补酱香型生产白酒生产、销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生物、物理、化学危害的缺陷。

4.全面管理体系的实施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明确人事部、财务部、物资部、工程中心、生产部、质量部、销售部的质量目标和责任分工制定相应的标准性文件。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过程作业指导书、记录文件以及质量管理考核措施等。

4.1 人事部

人事行政部在实施质量管理时应贯彻全面管理和全员参与的理念。

4.1.1本部应根据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要求。并组织、收集各种与产品过程和质量安全体系有关的数据,对于公司全体员工进行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麸曲酱香型生产工艺、操作规范、卫生标准、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

4.1.2 在全公司推广质量管理方法及员工性质量管理活动,树立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使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理论贯穿每个员工、每道工序、每一个管理环节。

4.1.3每年对公司的全体员工进行健康检查。

4.1.4 监督全公司员工进入厂区后的纪律和卫生要求。

4.1.5做好本公司人事、生产管理等相关资料的管理、收集、更新工作。

4.2 财务部

公司财务部根据质量成本管理手册,运用财务用语对公司质量成本进行有效评价和监控。使公司的各种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4.3 物资部

根据全面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物资部对生产过程中所有的需要采购的物资进行源头把关。

4.3.1酱香型白酒生产主要原辅料有高粱、小麦、糠壳等。采购人员必须对原辅料进行初步的感官检验。要求不含异杂物、新鲜、干燥、不霉变等条件。

4.3.2对所有灌装器具、包装箱、标签的大小及规格进行源头把关。

4.3.3建立原辅料、器具、包装箱、半成品、成品运输管理制度以及仓库的卫生、堆放管理制度,堆放要求离、离地。并对仓库进行防潮、防虫、防鼠处理。

4.3.4对所有的供应商要求其提供该公司的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4.4 工程中心

工程中心工艺和技术水平是保证企业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手段或措施,同时也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4.4.1必须保证加工设备、检测仪器、勾兑仪器的科技投入。

4.4.2根据生产、销售反馈的信息及时对传统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和麸曲酱香型型工艺改进和优化。

4.4.3用液相色谱仪、分光光度计、水分测定仪等仪器对酱香型白酒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进行理化检测,根据《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对其进行品质的检证。

4.4.4加强对于大曲、麸曲曲种的培养和优化。

4.4.5勾兑中心按照生活用水标准定期对勾兑用水进行检测。

4.4.6强化品评和勾兑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以保证酱香型白酒优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风格特点。

4.5生产部

生产部是整个白酒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重中之重。作为传统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其经过两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加曲及堆积发酵,七次取酒,三年陈酿,五年出厂,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完全不同于其他香型白酒,其经过高温制曲、高温蒸馏、高温发酵、高温堆积、长期贮存以及精心勾兑。因此,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必须根据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特点。对每一个控制要点,每一个操作特点,进行严格把控和操作,从而保证进入下一流程酒的质量,最终保证成品白酒的品质与安全。

4.5.1传统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作为传统酱香型白酒生产,大曲的制作也尤为重要,其质量直接影响酒体特点。酱香型白酒制曲流程为:小麦 100 %润料粉碎粗麦粉拌料(曲母、水)踩曲曲坯堆积培养翻曲出房贮存成品曲。为保证曲坯的质量拌料水量应为粗麦粉重量的37~40%左右,制曲温度应控制在 60-65℃。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过程作业指导书进行。

4.5.2原粮的粉碎、润粮与蒸粮

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原料要经过反复发酵,所以原料比较粗,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下沙为80%比20%,糙沙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为了保证酒质的纯净基本上不加辅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粱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而大曲粉碎要越细越好,有利于糖化发酵。粉碎后高粱的泼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热水(称发粮水),泼水时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蒸粮(蒸生沙) 先在甑蓖上撒上一层稻壳,上甑采用见汽撒料,在1h内完成上甑任务,圆汽后蒸料2-3h,约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应过熟。出甑后再泼上80℃的热水(量水),量水为原料量的12%。发粮水和量水的总用量约为投料量的56-60%左右。

4.5.3摊凉拌曲

将糊化的酒醅均匀摊在车间晾堂上降温,温度降到32℃左右时,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时应低撒扬匀。1-7轮此蒸酒后的酒醅,按此操作进行摊凉拌曲。

4.5.4堆积和入窖发酵

当酒醅的品温降到32℃左右时,加入大曲粉,拌和后收堆,品温为30℃左右,堆要圆、匀,冬季较高,夏季堆矮,堆集时间为4-5天,待品温上升到45-50℃时,可用手插入堆内,当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时,即可入窖发酵。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并撒上一层薄稻壳,最后用泥封窖4cm左右,发酵30-33天,发酵品温变化在35-48℃之间。

4.5.5开窖起糟蒸馏取酒

开窖蒸酒(烤酒)。因窖容较大,在多次蒸馏才能把窖内酒醅全部蒸完。为了减少酒分和香味物质的挥发损失,必需随起随蒸,蒸酒时应轻撒匀上,见汽上甑,缓汽蒸馏,量质摘酒。当起到窖内最后一甑酒醅(也称香醅)时,应及时备好需回窖发酵并已堆集好的酒醅,待最后一甑香醅出窖后立即将堆集酒醅入窖发酵。

4.5.6入库贮存、精心勾兑

蒸馏所得的各种类型的原酒,要分开贮存容器中,贮存的容器必须采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陶坛或不锈钢罐。不得直接使用塑料制品密封,其次厂区所有的泵、管道及阀门都必须采用不锈钢制品。经三年陈化在进行勾兑,勾兑时先勾兑出小样,后放大调合,加浆用水符合GB5747标准,酒精符合GB10343标准,添加剂符合GB2760标准。再贮存一年,经化学检测和品评合格后,才能包装。

4.5.7过滤、灌装

在包装车间,灌装机和包装器具要定时进行消毒、清洗及维护。所有的物流必须通过物流通道进行运输,以防止互相惨混和交叉污染。在包装过程中要注意产品的标签、标尺、日期及规格。

4.5.8生产车间人员及场地卫生管理

所有员工必须着装上岗,工作期间不得私自离岗,不得佩戴首饰及涂抹化妆品。各工序段必须使用本工序段的专用工具,完成当日生产任务后按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清洗、整理完所有器具和场地卫生,最后认真、如实填写生产记录本。

4.5.9按照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制定过程作业指导书,以及其备案工作。收集各种关于酱香型白酒生产、管理的资料。

4.6质量部

4.6.1现场质检人员对进入车间的生产人员、原辅料、各包装用品、工艺器具及生产的各种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直接的清洁和质量监控。

4.6.2质量部对生产车间所有设备、场地卫生进行清洁监控。

4.6.3主持制定公司全面质量工作的长远规划和标准,负责对不合格出具质量异常报告,注明以处理意见,报送主管领导批示后,送质量管理体系组长备案,并对公司质量进行考核、验收工作。

4.6.4按照生产工艺及产品特点制定设备、半成品、成品、原辅料的检测方式、方法及检验标准。

4.6.5按照企业卫生管理要求,对厂区内的防虫、灭鼠以及废弃物的处置建立卫生控制程序。

4.6.6加强有毒化合物的标记、贮存和使用管理。对化学品仓库、使用部门和人员建立监控程序。

4.6.7积极配合质量管理小组对全面管理体系的实施及维稳工作。

4.6.8做好各种原辅料、成品、包装器具的送检及出厂检验记录。

4.7设备部

4.7.1定期对厂区所以设备进行检修和日常维护,保证水、电、气正常、安全的运行。

4.7.2如实记录设备的运行及年检情况,到期的各种仪表,要及时送检。

4.8销售部

白酒是否有市场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工作性的试金石,作为销售部门应该:

4.8.1采集各种关于酱香型白酒的销售情况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以便建立更完善的销售体系和方案。

4.8.2做好顾客满意反馈记录,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通过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分析顾客对于本公司生产的酱香型白酒的满意度,对效果不满意,则证明对策不得当,应重新进行问题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同时报质量管理体系组长级公司的质量部门。其后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然后再予以平价,直到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对于效果满意的改进措施,将其固定下来,使之标准化和规范化。

4.8.3做好每批产品的销售信息记录工作,以保证产品可追溯性。

4.8.4做好不合格产品的召回和处理情况,以便其他部门对生产工艺或生产技术的改进。

4.8.5做好本公司各类酱香型白酒品牌的管理,只有树立自己的品牌[14]。公司才能在酱香型白酒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