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常见的典故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高中文言文;断层;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84-0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中“断层”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尤其是文言文教学断层问题较为突出,值得我们深思。
一、关于“文言文”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1]作为现代汉语的源头、中华思想文化的结晶,我们有必要学习文言文。
文言文历史久远,不同于普通话的语义及文法。突出表现为句式多样,并伴以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词等语法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以明确区分、熟练掌握,理解时常如云里雾里。
二、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断层”及其原因
1、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断层
一般而言,学生多从初中阶段接触文言文。该阶段的文言文多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教师串讲大意与学生诵读相结合,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容易接受和理解文言文。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多感学习文言文有些艰难。多因必修教材所选文言文篇幅较长,内容理解多较深,需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相关文法知识等理解,且考试中的文言文阅读来自于课外。加之教师则是以语义、词法、语法为主进行教学。一些学生即使认真听课练习,但考试效果并不尽人意,因此渐渐失去对文言文学习信心。初高中文言文学习的不连贯,造成严重的“断层”现象。
2、初高中文言文教学“断层”成因
其断层的出现,归根于初、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教学标准与评价的差异:
“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2]“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3]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4]“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5]
初中文言文,注重记忆与背诵,淡化文言句法等知识,易导致学生文言功底不牢,文言基础知识浅薄。高中文言文,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文言语法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刚入高一的学生因文言功底尚浅,难满足高中学习需求,多感觉文言学习文较吃力。
三、修补“断层”, 做好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
针对断层现象,笔者拟结合自身语文教学作如下探讨:
1、重视文言基础的学习
认识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必要性。文言文教学,有利于其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利于塑造其良好品行,有利于写作能力提升(如生动简洁的表达方式和素材积累)。同时,文言文教学也是应语文考试需求而产生,意义突出。
学好文言文,必须重视文言基础,如文言字词、语法规则。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认真地讲好讲透,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比较浅显的文言文,通过学生的回想,让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学生应扎实做好相关笔记并经常翻阅,增强记忆理解,并通过适当练习,巩固强化所学。
2、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文言文学习上,古人积累宝贵经验,如诵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6]学习中应多读多背,在反复诵读中增强理解和感悟。
部分教师功利性突出,恨不得把文言文从内容到形式全部灌输给学生。教师忽视学生接受能力与感受,未给予其有效的诵读理解时间,教师通堂专讲,学生死气沉沉、缺乏活力。
教师应明确自身角色―― 引导者。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避免一味讲解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以免削弱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因此,让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诵读,多读多背方能感知、理解文言文。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7]传统文言文教学方法多为教师全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其倍感单调乏味。那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呢?
1、讲故事
孩子都有一个共性,爱听故事。教师在备课时精心准备,如相关的故事、典故等。课堂上娓娓道来,使学生觉得饶有兴趣,同时又能较好联系文本。如《烛之武退秦师》,可结合“秦晋之好”等典故,帮助理解文意,并激发兴趣。文言文中多饱含典故、逸闻趣事等,或述背景故事,或述人物坎坷经历,或述后人对他的评价等,敢于拿来,寻找素材丰富教学。
2、角色扮演
学生可通过角色扮演,深入感悟体会。为扮演好文言文中的相关角色,学生常多方查找资料,并细心揣摩人物性格、语言、动作等。在扮演中,既拉近其与文本距离,又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如《荆轲刺秦王》,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人物,通过生动的角色扮演,常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充分利用多媒体
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的出现,以其丰富性、形象性等,常能给课堂带来别样效果。在文言文学习中,制作精美的教学PPT,配上乐曲和画面,让学生摆脱枯燥的同时,充分感知文言文的美。结合相关的视频资料,丰富课堂内容,并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如《鸿门宴》,可结合《王立群说史记》,补充相关知识,并加深对人物个性等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王力.吉常宏等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关键词:课程标准 语感 心理机制 文言 断句 诵读
一、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必修目标,是使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而选修目标与之基本一致,是“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
关于“浅易”文言文的评判标准,多年担任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组长的柳士镇教授的解释是:第一,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文言中的常用词与次常用词,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较少。第二,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如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主谓倒置等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等。第三,从文章体裁上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等形式,而不是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之类的作品。第四,从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同古代文化知识或背景情况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无须在阅读之前首先了解过于复杂的背景材料或逐个理解出现的许多历史事件与历史故事。第五,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
二、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一提文言文教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却没有获得好的学习效果。这与不重视甚至放弃“句读训练”有很大的关系。为什么教师不进行句读训练呢?首先是教材中白文内容极少或者根本没有,初高中语文教材有关句读训练的习题只有寥寥数处,且多集中在高中教材,即使是公认编得较为出色的现行的苏教版也只出现了一次,即在必修3“寻觅文言津梁”专题“融会贯通”板块里。初中教材基本是一片空白。其次是考试不重视,作为语文教学指挥棒的高考也只是从2007年江苏高考文科试题中开始恢复断句而不是句读考查,中考则基本不涉及。教材不出现或很少涉及,考试不作要求,其结果是教师、学生越来越不重视文言文句读的学习,使得文言文的教学也就越来越吃力不讨好了。因此,我们应当培养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句读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古文。
三、语感训练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课程要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如果一个高中学生没有良好的语感,就不可能拥有高的语文素养。相反,如果一个学生有较强的语感包括文言语感,那么,他的语文素养就不会低。因为,“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代表一种新的、更阔大的教育视野,涵盖面比语文能力大一些,“既包括能力,又不仅是技能性的要求,还有整体素质的要求。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希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同时让语文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
四、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
语感是言语者的重要心理活动,是母语和文言文特别是文言断句学习的终极培养目标。有了良好的语感,表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达到了理想的境界,就能够保证断句的合理准确与迅速。所以,对语感特别是文言语感进行深入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文言断句引入语感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为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要把握语感的本质特征,必须了解语感产生的心理机制。只有从语言学、心理学角度对语感的性质和特征进行重点分析,我们才能对语感本质作进一步的认识。根据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语言感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因素。在大脑主管言语的区域里,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言语信号刺激形成了与之相应的言语活动联系系统——言语动力定型。由于言语动力定型中,构成其特有的动作方式的各个环节的动作,是按一定的程序构成的,因而,当这种言语动力定型建立并巩固之后,某种言语活动信号一旦出现就可以自动地引起这一言语动力定型内各个动作的反应。于是,这种言语活动就可以自动化的形式发生。这正是语感迅速直接地认知语言的心理基础。
由此可见,只要对文言材料这一语言客体进行反复训练和实践,学生就有可能形成文言动力定型并予以储存。一旦接到对文言段落或篇章进行断句的要求,学生就可以自动与储存好的文言动力定型相接触,经过过滤而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
五、根据语感的心理机制,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的形成,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因素,但主要是后天的培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诵读,因为诵读是基础也是关键,强化诵训练读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首先,诵读能品出文言的音乐美感从而帮助断句。著名的古代文学批评史家郭绍虞先生指出,中国语词具有弹性作用。也就是说,“中国语词的流动性很大,可以为单音,同时也可以为复音,随宜而施,初无一定”。他又指出,中国语言文字的单音缀和孤立的特性,格外能显示音节美;单音缀的语言所构成的语词,同样也能帮助文辞中的音节之美;双声叠韵的配合则可以自由比拟外界的任何声音。
其次,诵读若能“因声求气”,文言断句就能事半功倍。古今学者都十分强调因声求气。桐城三祖之一的姚鼐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再次,诵读必须养成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诵读的指导,多利用一些灵活的方式,如分角色诵读、配乐诵读、男女生分别诵读、诵读比赛等,从而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增强他们对文言文的欣赏和感悟能力。例如,教授《鸿门宴》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分角色诵读的形式,读出项羽的自矜功伐,读出刘邦的委曲求全,读出樊哙的愤怒,使学生感受到不同人物的性格,从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总之,勤于诵读,就能积累对文言文音乐性的敏感,就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断起句来,就能游刃有余了。
参考文献:
[1]卞安宇.语感:阅读教学的核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11).
[2]刘连庚.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语文学习,1985(1).
[3]李海林.语言的隐含意义,语感与语感教育.语文学习,1992(10).
[4]韦志成.论语感及其训练.中学语文,1993(1).
[5]王尚文.语感,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热点.语文学习,1993(3).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外阅读 指导
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指导高中语文的课外阅读呢?
一、新课标对课外阅读的要求
1.总的指导思想:
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必读书目可参考附录一《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2.具体要求:
(1)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中外名著及历年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
(2)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特别是一些经典名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3)科学与人文的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4)可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网上搜集有关资料,帮助对作品的理解。
(5)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剖析。
3. 最终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二、高中语文的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
1. 荐——推荐书目。
推荐书目,引荐相关作家,以激发阅读兴趣为目标,这是指导课外阅读的基础。推荐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课堂教学延伸式的推荐。另一种是文学体系式的推荐。这要从文学史的角度出发,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作为一个系列予以推荐。比如古代文学按体裁分诗、词、散文、小说、戏剧、文学评论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可大体按时间或风格再分。通过推荐作家、作品,学生的阅读量得以提高,有了一定的感受积累以后,他们就会形成自觉读书的习惯和需求。
2. 指导阅读方法
(1)粗精结合,培养阅读能力
如果从阅读时效来分类,阅读可以简单的分为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技能。精读是一种充分理解、记忆的阅读。精读要求精神高度集中,思维非常活跃。在阅读中一丝不苟,逐字逐句,细嚼慢咽,精思熟悉。不仅要了解作品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还要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深刻哲理。一般每分钟阅读250字以下,理解率90%以上。略读,相对于精读而言,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一般每分钟阅读250—500字,理解率80%左右。快读每分钟阅读500字以上,理解率70%左右。
各种阅读方法,要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新闻报刊可大致浏览,粗读一番;散文名篇可仔细揣摩,精读品味;时尚读物可快速浏览,知其大意。将粗读和精读不失时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
(2)循序渐进,熟读深思,发展思维能力
中学生课外阅读是为了进一步拓展视野,发展思维能力,但首先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可采用分层次阅读由浅入深,进行指导。
其次,阅读中又需要熟读深思,这是阅读过程的深化。苏轼说:“旧书不厌百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确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若只读书不思考,那么即使学富五车也只能成为两脚书橱,毫无用处;而凡是能读书又能思考的人,最终才会有所创造。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阅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融入自己的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做点读书笔记是非常有用的。常见的读书笔记有几种。一、摘录式,把自己认为重要、有实用价值的历史典故、名言警句、新鲜的词语或生动精彩的片段分类摘录下来。二、眉批式,凡自己的书,可在读书时圈圈点点,记录下自己阅读的痕迹,阅读的思考。三、提要式,要求经过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写出内容提要。四、心得体会式,抓住“读”与“感”两个字,把文章读懂,在阅读中对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感想。结合着读书笔记把自己的思想火花随时随地的记录下来,逐渐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步骤 新诗鉴赏
赵缺在《无咎诗三百序》中说:“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由于它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所以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而新诗以其凝练的语言、多样的手法、含蓄的情感给学生的理解更是带来了阻碍,而在考试中涉及到诗歌鉴赏的试题学生们往往得分较难。在教学中如何进行现代诗歌鉴赏,学生在答题时又要注意些什么呢?本文对此略作阐述,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统观全篇
诗歌总是为表达一定的情感或某种志向而作。鉴赏新诗先从初读开始,去找寻诗中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凭语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诗歌的主旨。同时,了解一些有关此诗作者的相关信息,如生卒年代、创作风格、代表作品、写作背景等,从侧面感知此诗,而在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诗在节奏表达及表情达意方面最突出的特色,分清是哪一类型的诗歌,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是散文诗还是格律诗,为下一步的精析、鉴赏做好铺垫工作。
二、精析语言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是为何贾岛的推敲的故事为何流传久远的原因。“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苦吟诗古已有之,而现代诗歌的特点依然是语言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分析语言是进行新诗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首先要对新诗的语言有整体的感悟,其语言特色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的清新还是直接陈述、不加修饰的质朴;是文采绚烂、词藻富丽的华美还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明快,都可以通过朗读来感悟到。其次,精析诗中含蓄隽永的语言,咀嚼诗中凝练的字词,对理解诗歌很有帮助。如诗人常会采用词性的变化去表现特定的意境。如,“山花会笑人的,酒杯更孤寂了我们”中“孤寂”一词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读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表情达意上颇有特色;还有些诗句中的搭配非常新颖,如“强忍住透明的相思”一句中用“透明”来形容相思,初读似是不妥,但仔细揣摩却愈觉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新鲜而准确。
三、明辨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是借助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来完成的。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虚实相生、综合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写景、近景远景写景、活用典故写景、名词意象罗列等,或进行白描,或进行细节刻画;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象征、抑扬等;写作技巧如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使诗歌更具形象性与抒情性。如“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中诗人将“急流”和“小鱼”作对比,并统一在一起,表明自己愿意为爱人历尽艰辛,给予爱人快乐。
四、把握意象
一首优秀的诗歌之所以诗意盎然是因为它通过语言、构思和意象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某种诗意。“意象”即诗中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的客观事物的统一,它有着鲜明的强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不同“意象”在诗歌中有着不同含义,表达不同情感。康德说,意象就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意象是诗人把生活中或自然中的感觉用诗的语言具体可感地表现出来,并注入诗人自我的审美与感悟。在古诗中,比如“梧桐”“秋雨”象征着凄苦悲凉,“明月”“青山”“登楼”意寓思乡,“长亭”“折柳”等则是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新诗中亦是如此。如“篱笆那边/有一颗草莓/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一诗中草莓就不是实指,而是指人生中的一个美好的愿望可是人生的一种精神寄托。
当然,结合不同的新诗,我们还要分析诗的结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这些不再一一赘述。而学生学习了新诗,要转化成能力,在答题时还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如《再别康桥》《死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其次要注意作者代表性诗歌的创作风格,这对鉴赏它同类型的系列诗很有帮助;再次要注意注释,注释有时会给你一此信息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等。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捕捉有效信息。
诗歌鉴赏并不是没有规律可遵循,只要我们多读多练,细心揣摩,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就会发现新诗鉴赏中只要抓住以上几点,然后活学活用,一定能更好地理解新诗,并能应轻松对考题。
参考文献:
材料的积累,虽然主要靠学生自身长时间的努力,但语文教师的引导、指导却是不容忽略的,更需要高中三年语文教师长期、耐心而细心的指导培养。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时时、处处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从每天接触的语文教材中积累作文素材,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丑,从大量的阅读中提炼、整理材料。
一、回归语文教材,把教材作为丰富的作文资料库
高中三年厚厚的六本教科书,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库。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并利用这一“资源”,引导、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将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今中外经典人物、经典事例,如霍金、荀子、贝多芬、海子等,还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等至理名言,再现于作文中,不仅能大大丰富文章的内容,还是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使文章神采飞扬。那么,学生的作文一定不是干瘪之作,而是拥有丰富知识底蕴的“大气”之作。
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均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正是学生作文最好的材料来源、源头活水。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背课文内容,尤其是考试大纲中要求背诵的优秀篇章,应及时督促学生反复背诵并经常复习,而一些大纲中没有要求背诵的优美语段、独到的观点看法、生动的事例,教师也应时常提醒学生,让他们或摘抄,或熟读,把分散于各册课文里的名言、典故、事例、观点等对写作有用的材料,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存储于自己的脑中,这样写作的时候便不至于“难为无米之炊”了。
二、回归生活,引导学生从简单的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假恶丑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在中学生平凡的生活中,同样有许多美的东西,只是缺少注意,缺少发现罢了。语文教师应告诉学生,我们常常缺少的是用心灵去阅读生活,感悟生活。只要你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就会从自己身边发现从前熟视无睹的平凡小事中的美:从一次打水体会到友情的珍贵,从一个微笑体悟到社会的温馨,从别人的不拘小节里体会到宽容的魅力……其实,许多时常烦扰我们的事情,很可能就是我们最好的生活体验,每天眼见的东西可能就是我们作文最需要的材料,朱自清正是从“日日走过的荷塘”中,发现了荷塘月色之美,从而写就了感动几代人的经典美文。
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感受的触须伸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去捕捉瞬间体验和独特的感受。关心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关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警察”“最美司机”等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挖掘出最真实的体验,用最有真实感受的语言把它们表现出来。
通过有意识的长期引导,学生就会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用心去细腻地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去感悟生活中的哲理。
三、博览群书,从课外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
阅读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最重要方法,也是作文的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浓厚、广泛的阅读兴趣,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在广泛浏览一些精美的散文、小说、文学名著等的基础上,从中摘取许多精彩的语句、名言警句等,并对平时积累的素材,做到熟练背诵。这样学生在作文时才有东西可写,而且还能给作文增色不少。
四、引导学生留心各种社会信息,增强作文的时代感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中学生如能及时获取最新的有价值的社会信息,便会及时真正把握时代的脉搏,在写作中就会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社会信息传播的渠道是多样、广泛的,应积极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去收集大量的社会信息,并且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获取积极、有价值的信息,为我所用,去丰富、充实自己的作文内容,从而增强作文的时代感。
一、科学处理文言文教材
在高中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加强对阅读教材的科学处理,极为重要。对文言文教材的常用科学处理方式为结构化处理。所谓文言文结构化处理,主要是指在研究中对学习材料予以科学分析及总结处理。在通常状况之下,阅读理解的学习材料会以知识结构的形式展现于人们面前,进而帮助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及记忆。结构其实就是文言文的框架及脉络,对其结构予以构建处理,就需对文言文材料予以综合化整理、分析及归纳总结。在此文章结构中,需能够充分展现出内容间的实质性关系,决不能浮于表面,应充分理解其内部存在的逻辑关系。
如《桃花源记》,文章以“异”字贯穿始终。在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便可指导学生在综合思考探究中对“异”字的体现方式予以分析,进而对文章结构予以剖析处理。在《桃花源记》中,“异”的展现主要为桃花源内和源外生活的反差。在桃花源之外,战火纷飞,处处呈现出一种衰败之相,民众流离失所,生活动乱。而在桃花源内,人们生活安宁祥和,安居乐业。桃花源内、外景象呈现出强烈反差,进而引起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加强朗读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极为重要,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对文言文的大声朗读中,学生的口才及语言能力得以充分提升,而且可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文章的真情实感,产生审美体验,为其阅读理解能力的增强提供助力。与现代文相比,文言文在阅读中对于韵律更为重视,在朗读中可体会到朗朗上口的感觉。因此,在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加强对文言文的朗读练习。
如在《鸿门宴》的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促使其充分感受到文中刘邦的谦虚、樊哙的忠诚及项羽的优柔寡断。在文言文的朗读练习中,学生对于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能得以增强,且反复朗读可培养出学生的语感,一些文言句式、字词用法均可于学生脑海中留下印象,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重视积累
文言文知识极为琐碎,因此,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做整理和总结,积极积累知识,经常回顾复习。在回顾复习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及阅读理解能力均可得以显著提升。
在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需先引导学生对一些常见的字、词、句式予以整理总结,为其后期的文言文知识学习提供助力。与此同时,教师还需指导学生对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等固定文言文句式进行认识、掌握,并了解其构成及应用方式。随着学生文言文知识的积累,阅读理解能力就会迅 文言文阅读应基于整体感知 吕辞
学习文言文需要整体感知才能更好地理解其蕴含的意思。因为只有整体感知后,了解了文言文所写的大致内容,才能知道主题是什么。理解词语、句子是理解文言文必不可少的一步,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然而不进行整体阅读感知,单独的字句理解也比较困难。所以,语文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要注意诵读与感知、拓展与传承。
一、加强诵读教学,培养学生文言语感
培养语文阅读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感就是语言感受力,即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但培养语感并不容易,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感悟。优秀的文言文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学生想要完全领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必须通过不断的整体阅读,接着再进行逐字逐句的理解,慢慢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当然,阅读是要带着情感的,应该尝试着去理解古人写作时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如果学生不去阅读全文,又怎么能体会到邹忌的智慧呢?学生听教师讲解,明白了邹忌很有才,通过自身的例子说服齐威王,但是如果学生不自己去阅读全文,很难真正体会邹忌纵横捭阖的语言智慧。在阅读的时候,学生要带着主观情感 速提升。
四、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方式
在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属于一种极为良好的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较为喜爱采用教师翻译、学生记录的教学方式,但教学效果不佳。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展开师生互动讨论方式较为有效。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先针对文章提出一些小问题,如一个词、一句式、一个文学典故等。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自由讨论活动中,对于问题的解答只要确保具有新意且无逻辑错误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师生互动教学方式的应用中,教师不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要做到师生平等,并对学生的观点持尊重态度。
五、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在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重视对比训练。在教学中,可给予学生科学的引导及鼓励,促使其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学生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更为牢固,且可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积累;阅读;语言表达;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25-01
在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常遇到的情况是这样的:老师布置作文后,学生总会看着天花板,咬着笔头,苦思冥想,不知写什么,无从下笔。出现这种怪现象非常好解释,那就是因为学生没有素材可写。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胸无点墨,巧妇亦是难为无米之炊的。另一方面有许多学生即使是已经确定了题目和主题,脑中也有些思路,但写出来的文章还是旧瓶装新酒没有任何新鲜感。
作文要出新,没有新意,作文不能脱颖而出。生活万象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生活百态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让我们的作文跳出陈词滥调的套路,融入具有时代感的新鲜气息。我认为要增加学生作文的素材,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可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大量阅读、抄写背诵,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积少成多
作文内容空洞,主要原因是平时积累太少。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各类文学作品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可读可记可写的东西很多。外国的经典名著纷繁复杂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他们心灵的沃土。我让学生收集各国格言、常见成语、名人的经典语录,还有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名句以及有着深刻哲理的典故等,将之积累起来,做好笔记并在课前写在黑板上,有些不能写在黑板上的,可以在一些自由时间与大家进行交流,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多读多抄多积累,写作才能有材料可用。
课外是课堂的延伸。40分钟的课堂的容量太小,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地阅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广泛的课外阅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对写作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在班上设立了“读书角”,让每位学生自带一本名著来共享,这样就可以让大家多接触名著。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不能水过鸭背,因此阅读时,我指导学生摘抄名句名段、在故事和新闻后边写一些分析和评论等。我还巧借课堂内容,让他们阅读。例如课文中有许多从中外名著中选出来的篇目,我以此作为兴趣的切入点,只要是课文有的文章,我都鼓励和要求学生读原著,如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让学生读《水浒传》;学习了巴金的《小狗包弟》可以延伸阅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可以延伸阅读法国莫泊桑,英国欧・亨利,俄国契诃夫这些大师们的作品,让学生尝试着分析他们精巧的构思,并注重对比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的行文思路。实践证明,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广泛的课外涉猎可以扩展知识领域,心中有墨,写作自然应对自如。
二、敢说、爱说、敢评、会写,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言之有理
学以致用,积累阅读就是希望学生们可以胸中有成竹,下笔如有神。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精心设计组织一些让学生开口表达的活动,可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又可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如即兴演讲、小型辩论等,学生亲身经历多姿多彩的生活,生活充实了,写作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中考复习
很多地市都把诗词鉴赏列入中考范围,最近进入中考总复习,听了好几节有关诗词鉴赏的公开课。课上不同的老师采用了不同的指导方法,其中有些老师是从中考题型入手,分成不同题型,按题型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如何答题;有些老师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方面介绍各种鉴赏方法;还有些老师从知人论世、想象联想、比较鉴别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听完这些课后,笔者产生了一个疑惑,面对初中学生,诗词鉴赏应该如何切入?
“诗言志。”《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可见,从某个角度来说,诗歌是情感的产物,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因此,笔者认为,诗词鉴赏可以从“情”字入手,“情”是诗词鉴赏的一个密码。
一、情为何物
“情”发端于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心理变化。《黄帝内经・素问》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意思是说,人有五脏,五脏化生五气,产生喜怒悲忧恐五种情志,在平时也有“喜怒哀惧爱恶(憎)欲”七情的说法,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既然是“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就是说,诗是“情”的产物,那么在古代诗词中到底有哪些“情”?
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初中40首诗词,从“情”字入手进行简单的梳理,可以发现这些诗词均表达了各种不同的情感:有欣喜之情,如《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游山西村》;有离愁别绪,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夜雨寄北》;有表达诗人理想抱负的,如《观沧海》《江城子・密州出猎》《使至塞上》《望岳》《雁门太守行》;有怀古伤今、忧国忧民,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赤壁》《泊秦淮》《山坡羊・潼关怀古》等;有表达诗人精神品质及人生感慨的,如《饮酒・结庐在人境》《过零丁洋》《行路难其一》《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有表达世事不平的怨恨或怀才不遇的悲愤,如《十五从军征》《登幽州台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以上划分只是从诗词中所表达的主要情感进行划分,每首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不是单一的,而往往是复杂多样的,因为人的情感极为丰富。
二、情在何处
诗词鉴赏从“情”入手,首先就要学会从诗词中去寻找、揣摩、感悟诗人的情。诗人表达情感是很讲究的,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的是怀古伤今,有的是拿典故说事......那么,如何去发现情感受情呢?
(一)看诗题,明缘由
看诗的题目往往就能知道诗人作诗缘由,如《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游山西村》是出游时所作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送别友人而作,而《赤壁》《山坡羊・潼关怀古》之类的是怀古的。了解了作诗的缘由,就能基本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有些词还有解释写作缘由的小序,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二)识诗人,明背景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意思是说,我们吟咏诗人的诗,读他们著的书,不知道他们的为人行吗?因此要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这就是常说的“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了解诗人写作意图,这样,才能准确领会诗人作品中所寄托所表达的情感。比如身处战乱国破的杜甫,无论是《春望》还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无不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而边塞诗人多表达报国抱负和思乡之情。
(三)找景物,明寄托
客观存在的景象、物象、事象称为“象”,诗人对“象”的感知后就产生“意”。“意”是“象”的触发,“象”是“意”的载体,因此诗中寄托作者情感的象,就是“意象”。解读诗人情感,就要从景物入手,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从诗歌的‘意象’切入,让学生学会读诗先从寻找诗歌中的‘象’入手,把握‘意’和‘象’之间的关系,再琢磨诗歌的‘意境’,以品读出作者对应的情感。”
三、情有何用
从近年全国各地市诗词鉴赏中考题来看,考查最多的题就是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题,这类题多是直接提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依据前面提到的方法就能寻找感悟到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能基本准确答题。那么,对于诗词鉴赏中的其他题型怎么办?笔者认为,只要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密码,从“情”切入,善用“情”字,也能很好进行答题。
(一)善用“情”描画面
例1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枫林已愁暮”所呈现的画面。(2015江苏中考)
送张四
王昌龄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例2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天平山中
【明】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这种描述画面题,不能脱离全诗的内容单从字面上去解释,要在把握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感悟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带着诗人的情感去还原当时的画面。例1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是一种离愁别绪,因此,诗人眼中看到的景物都带着愁染着悲。而例2是写景诗,表达的是出游时的欣喜和闲适,满眼的是欣欣向荣勃勃生机美丽可爱。因此,在描述画面时因诗人情感不同要有所区别,要把诗人情感融入景物或画面中,在想象画面和用词描述时要与诗人的情感相符,而不能单单从字面上去翻译或解释。
(二)善用“情”品字词
例3 曲中“踌躇”一词用的好,请说说好在哪里。(2015昆明)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例4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2015湖北荆门)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是品字词的题,也称炼字题。刘勰《文心雕龙・练字篇》认为“缀字属篇,必须练择”,“趣舍之间,不可不察。”古人十分重视炼字,常把诗中某个精妙的字词称作“诗眼”“句眼”“一字眼”。常常为一字,“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顾文炜)。为什么古人要如此重视炼字,其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炼字就是在寻找最恰当的表达。所以,我们在读诗品字词的时候,不能以字品字,要字中见情,以情品字。如例3中“踌躇”,其字面意思就是“犹豫不决地踱来踱去”,如果仅这样理解是不够的。这是首怀古诗,诗人在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变成一片废墟,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国家,不禁悲从中来,回首长安,心情止不住的忧伤。诗人用“踌躇”一词,意在抒发对眼前物是人非的感叹。而例4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这虽是一首送别诗,但与其他送别诗那种离愁别绪不同。当时的李白正处于青年时期,豪情万丈,心情愉悦。他用“随”“入”二字,动静结合,物随情动,在开阔的视野中感受流动的山水,以此来抒写自己的心境。理解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才能真正品味“随”“入”二字的用意和精妙。
(三)善用“情”析名句
例5 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2015・贵州)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例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2015・山东)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朱自清在《诗的语言》中说到“而且千年后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因为所写的是‘人’的情感,用的是公众的语言,而不是私人的私语。”朱自清认为,有些诗句之所以千古传诵,一是它表达了“人”的美好高尚的思想和情感,二是它用了公众的语言,一般人都能理解的语言。例5中诗人虽辞官离京但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诗人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落红”和“春泥”来设喻,抒发报国之志。例6中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途经零丁洋,回想自己的身世命运,家国之恨时写下的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对“死”的一种认识: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句中表达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舍身取义的民族美德,这既是文天祥当时的思想情感,也是所有人共同的信念。
(四)善用“情”赏手法
例7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古为人称道,请说说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2015・四川)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例8 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2015・山东)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诗歌讲究创造含蓄意境,“含蓄”意味着一种富有暗示性的有节制的表达,最常见的方法是多用比兴、用典等。因此,赏析诗词要引领学生弄懂诗中比兴用意、典故含义,理解诗人的用典原因和作用。诗人在诗中无论采用何种艺术手法,其目的都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因此,赏析手法时绝不能“把活生生的诗词分尸宰割,远离诗人、诗词主人公的生命,甚至远离学生生命,直奔什么‘特点’‘写法’‘作用’之类”,要读懂诗人,就要从把握诗人情感入手,揣摩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想达到什么目的。如例7中的“长风破浪”是个典故(《宋书・宗悫传》说,宗悫的叔父问他志向是什么,宗悫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这里李白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例8诗中诗人的心情是沉痛的、伤感的,诗人眼前却是春花开放、春色绚烂,这明显与诗人心境不符,这种手法就是反衬,诗人用乐景反衬哀情,效果更好。
“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是课标的要求。要读懂诗歌,从“情”字入手,因为“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情感的泉水灌溉,就没有诗歌的鲜花盛开。”提倡从“情”字入手,就是要诗中见“人”,读诗赏诗不能离开人,既不能没有诗人,也不能没有读诗的人。品诗是读诗人与诗人借助诗,借助诗的语言进行一番交流。诗词鉴赏其实就是读诗人透过画面字词佳句手法去感受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人生志趣、品行操守、气质神韵。
[参 考 文 献]
[1]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朱自清.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胡亚利.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董旭午.对高考古诗词鉴赏题成绩不佳的反思[J].语文建设,2012.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出现的问题,大都是在语感上。因此,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把着眼点放在文意的疏通上,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解题过程中,也一定要让学生回到文段中,联系上下文语境来理解。
[例1](2012年全国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贸然
B.奋力大呼,得贼乃已 已:停止
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 乞:清求
D.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候
A项中的“冒”字解释为“贸然”是错误的,因为该句后面紧接着还有这样的句子:“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译文:被流箭射中左肋,勇健而不去拔箭,奋力大呼,活捉到贼人才停止;各军跟着他前进,(最终)敌军逃走,(郭浩)从此出名。]如此英勇,如此振奋人心,并且最终活捉贼人取得胜利,怎么可能是“贸然”前进呢?再看文章包括A项的前四句,都举的是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的例子。所以,结合前后文段来看,不难推敲出:“贸然”这样一个带有贬义感彩的词语绝不可能用于传主郭浩身上。“冒”在这里的正确解释是“迎着”。
A句译文为:敌人攻打石尖山,郭浩迎着敌阵前进。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从逻辑上去推测词义。如果长期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解题,就能让学生养成习惯,处理好题点与文段的关系,弄懂文意,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二、处理好已知与未知关系的意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小学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初中又学了三年文言文,应该说高中生有了一定文言知识的积累,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联想,激活他们的思维,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推知未知领域,这已有的知识包括成语和学过的课文例句。从命题角度看,所有考点全部来自高中语文教材范围,来自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常见的文言知识,即所谓立足于课内,选材于课外。如果我们平时学得扎实,掌握得熟练,答题时就会很容易进行联系比照,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
[例2](2012年山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履途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
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
C.兴叩头流涕,固让日 固:坚决
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 能:和睦
A句译文为:亲自脚踩泥土,作期门的表率。A项中的“躬”字解释为“弯腰”是错误的,在这里,“躬”作动词“履”的状语,应翻译成“亲自”,这个义项在成语“事必躬亲”中保留着。这里启示我们:借助成语学习文言文,是一条捷径。成语绝大多数来源于古代诗文,是古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是语言的“活化石”,因此,成语中的许多词语的含义及用法与文言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求证具体语言环境下的文言词语的词义。
一般来说,文言试题的选文虽是课外的,但考查的知识点往往是课内学过的,这就要求学生能进行知识迁移,学会产生联想。如高考文言虚词题要求考生比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往往提供四组句子,其中有四个句子是高考阅读文段中的,另外四个句子往往来自初高中课本中的典型例句,学生只要有了一定的积累,又知道先从熟悉的点出发,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就能从已知的条件中得出未知的答案。
三、处理好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关系的意识
虽然语言有一定的继承性,但语言毕竟又是发展的。汉语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词语的词义发生了变化。那么,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应牢牢树立起这样一个观念:不可以用现代汉语来理解古汉语。近年高考文言文试题中就经常涉及这方面知识的考查。
[例3](2012年全国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参考译文]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置守备。
句中的“设备”是两个词,这是一个典型的古今异义的词语,意思是“设置守备”,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设备”。考生在答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不可望文生义。也就是说等同于现代汉语的解释往往是错的。因为文言实词有一词多义的特点,且在古代文言文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中的运用往往有较大区别;命题者通常会在四个选项中故意对其中一个词进行“望文生义”式的解释来迷惑考生。
2.多积累形式上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古今异义的词语。课文里有许多古今异义的词语,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一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作息”就不同,这里是偏义复词,词义偏向“作”。又如《张中丞传后叙》中“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中的“成功”,这里是两个单音词,“成”是“成就”的意思,“功”是“功业”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中“成功”是一个双音词,是“获得预期的结果”的意思。同学们要注意在平常的学习中多积累,以便更好地理解文义。
为了应对高考,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完全有必要进行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以下三种必备的能力:
查阅工具书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很重要。学习文言文特别需要让学生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句子,不熟悉的文学典故、文化常识等,这些都会影响同学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兴趣。这时就需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相关的工具书,使学生在查文献和字典的同时,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归纳总结的能力。学习文言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积累,需要对已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总结,获得规律性的东西。做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循,掌握了规律就能触类旁通,就会学得轻松愉快,事半功倍。例如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通假、古今异义等,教师可以把任务按组分配,让学生分头去收集资料。在这中间可让小组成员合作归纳,也可每人独立完成,然后由小组成员予以补充完善。我们在高二年级就完成了文言实词120个、文言虚词18个详细用法归纳(例句全部来自教材)。因为是同学们通过分工合作自己总结出来的,这样大大增强了记忆效果,也完善了教材。
答题能力。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除翻译题是主观题外,其余几道题均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这就是说答案已在其中。如何求得正确答案?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我们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猜读推测能力,以提高学生答题的速度和精准度。所谓猜读推测能力是指根据遣词造句的规律,以及上下文义,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推理、猜测未知部分的能力。这里介绍三种方法。
1.对文推断法。所谓对文,是指在结构相同或相近、语义相关的对句中,相对应的词语在意义上常常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关系。比如成语“尔虞我诈”,相对应位置上的“虞”和“诈”,“虞”可能不了解,但“诈”是“欺骗、欺诈”之义大家都懂,就可以推知“虞”也是“欺骗”之义,从而求出该成语的意思是互相欺骗。
同样的道理,文言文中,很多对文的词语可以互训。对文训释的意义在于据已知训未知、由易知训难知。这就便于我们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循序渐进。
如苏辙《黄州快哉亭记》中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一句,我让学生猜“将何适而非快”中的“适”字的词义,开始时,很多同学都是瞎猜,后经诱导,有些同学就能由对称性的句子中对应位置上的字词的词义多是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规律,猜出“适”与“往”同义,“适”就是“到……去”的意思。当然猜读不是主观臆断,而是从文章实际出发,由已知的内容去进行合乎逻辑的推测、揣摩,所得答案要经得起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