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商管理实践简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1、工程概况
某办公楼地上13层层,高度共约60.m,建筑的总面积是28971m?,该建筑的主楼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的结构,裙房的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上部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模板的施工技术
模板的施工技术对上层建筑的施工是非常的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加强对于模板的施工的质量。在进行排架搭设之前,应该注意一些十分重要的问题,首先,应该将立杆排列控制线予以弹出,这就有利于下一步的施工。在连接立杆以及水平杆的时候,应该充分的用扣件来连接,确保连接箍符合规定以及要求。其次,在进行连接立杆以及水平杆的时候,要使得其为第一层支撑架体,因为这样就有利于加快建筑的施工进程。立杆应该保持垂直度的状态,要符合施工规范以及要求。最后,在完成了以上的施工步骤以后,就可以接着搭设扫地杆,然后再校正立杆的垂直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使得施工顺利的进行。因为,里立杆的水平与接长数量是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应该将接长数量控制在总数量的1/3之内,这种做法是按照这两者的施工特点来决定的。还有一点就是接长点的距离问题,仍然是按照它与立杆之间的关系来决定的。因此,我们要将接长点控制在距顶端的1/3之内,这样就可以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的顺利进行。一般我们在搭设的时候,应该以6m作为间距外对立面剪刀撑进行搭设,在搭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是间距必须是6m,否则的话,就无法顺利的进行其他施工,以及会影响施工质量和进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面对具体的施工程序,我们一定要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够保证顺利施工。
2.2钢筋的施工技术
由于该建筑工程的上部结构在购买时,是没有进行加工的,因此还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未加工的钢筋进行现场加工。在现场加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重要问题。首先,对于那些加工之后的钢筋要按照加工的标准对规格、品种以及尺寸、加工数量进行检查,这对于保证加工过钢筋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那些不合格的产品,我们要坚决地不能用于建筑施工中。其次,钢筋的外观对于建筑施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检查的时候,也一定要认真的检查钢筋的外观,确保其外观完好无损。尤其是要确保钢筋的对焊接头处是否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如果钢筋的对焊接头不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那么就不能够将这些加工好的钢筋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有的时候,施工人员会把不同标准的钢筋,上架堆放在一起,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误用了不同的规格的钢筋,这对于建筑的正常施工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对于钢筋的管理上,应该将其按照标识,进行标准化的管理,这样才能够确保钢筋合理化的管理。在进行结构钢筋连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规定要求进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钢筋可以连接的十分紧密,确保建筑的质量以及安全。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有关钢筋连接规范执行,使墙柱板的结构主筋连接不够规范和合理,就会影响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的进程。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掌握好结构钢筋的连接方法,做好钢筋连接的施工。
2.3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掌控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并且在强化管理混凝土的坍落度和试块抽检制度中,应该设立一定规格的养护室。这样就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这对于后期施工是非常有利的。现场混凝土浇捣的施工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浇捣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控制监控混凝土振捣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施工质量以及整体建筑的质量。另外,还要对留在梁缝模中的垃圾进行清理,主要要清理的是梁缝中的一些杂物、浮灰等等其他杂物,以此保证梁缝内的清洁。如果梁封模中杂物不取出的话,那么就会影响后期浇捣的施工,从而影响施工进程。当清理完杂物以后,必须经过质量检测人员和现场监理认可,经过他们认可以后,才能够施工。如果,清理完以后不经过质量检测人员和现场监理的认可就进行施工,会给施工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3、建筑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3.1施工设计方案的审查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应该着重注意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各项要求,如果不符合建设单位的要求,那么就不能够按照施工设计的方案去施工,因此一定要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去做设计施工方案。在设计的时候,首先一定要确保施工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将设计意图能够完美地融入到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去,从而确保施工顺利的进行。其次,在审查的时候,一定要审查施工设计方案是否先进合理,这样才能够确保施工的质量,确保建筑符合其本身的功能。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在施工设计方案的审查中,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因此,一定要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从而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另外建筑的结构性经济性对于建筑施工与建筑结构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安全可靠性与经济性兼顾。
3.2加强施工材料以及工程质量检查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材料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施工材料贯穿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以一定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来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对于那些刚购进施工的材料,我们要让相关技术管理和检查部门,对这些购进的材料进行质量的评定。在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的过程中,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以此保证施工是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实施的。通过这样的一个检查,也可以检查施工的具体实施效果怎样以及技术措施是否可行,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施工情况,对于一些发现的问题,可以采取恰当的措施,来解决发生的一些问题。对于分项工程的施工情况,也要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主要检查分项工程的质量如何以及质量评定的记录,这对于加强分项工程的质量是非常有利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要及时的督促他们改正。另外,还要建立一种奖惩制度,针对那些犯错误的施工人员,要对其进行处罚。
4、结语
建筑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技术及管理对于建筑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施工技术监督以及管理,以保证建筑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国仁.高层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3(23):193
[2]孙国庆,汪鑫炎.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之我见[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 (04):190.
[3]陈代平.浅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4 (07):15-16.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文件精神[1],各高职院校纷纷开展了实践教学改革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而言,仍存在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旺盛而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的矛盾现象。本文对国内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介绍了国外大学实践教学成功经验,并对现有研究作了简评。
一、高职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外延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能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开展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随着实践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对于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外延的界定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及完善。对于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外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定义,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观点:实践教学是进行技能训练的重要途径。它是在学校的引导下,学生以获得直接经验或将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为主要目的,参与理论教学之外的具体社会生活的教学活动[2]。实践教学活动主要针对学生岗位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和发展。实践教学的外延包括技能训练、科技创新、生涯规划、组织服务、实习见习、社会体验等内容,实践形式包括实验、情景模拟、课题研究、项目设计、角色尝试、实地考察等。
二、国内关于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剖析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
1.理论教育在教学中仍占主导地位
虽然各高校在工商企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践教学时数,学生的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就实践教学实施情况来看,理论教育主导模式在教学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实践教学成效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期待存大较大差距。
2.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质量不高
实践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师资力量、实习实训基地及实践教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导致教学质量不高。首先,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拥有高学历却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不到位。其次,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没能真正发挥作用。虽然各高校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都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建立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但这些基地没能真正发挥作用。不少高校校内实训设备不足或较简陋,无法满足实践教学需求。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一是高职院校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共赢机制企业对此积极性不高,难以真正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或质量不高。最后,实践教学教材建设滞后。很多实践课没有教材,或教材编写质量不高。
3.行业企业缺位导致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
国家要求高职教育必须以需求为引领,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企业、促进就业,要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保证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偏离社会实际需求,遵照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学,行业企业应该全面参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包括专业的开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等。但实际上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未建立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的机制,导致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与社会需求脱节。
4.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还未建立起来
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对实践教学的效果缺乏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方法比较落后,无法客观真实反映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无法合理评价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情况。
(二)提出了解决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存问题的措施
1.重构实践教学模式
何海怀等从“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需求、以能力培养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理念出发,提出基于职业行动导向重构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3]。主张按“工学结合”要求重构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按认知规律循序推进实训项目,课程教学组织与职业资格证书挂勾。胡忠任则认为ERP 实训教学能较好满足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需求,构建基于 ERP 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能较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4]。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曲立等人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出,应根据企业需求从目标、时间、手段、空间四个维度设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出构建“三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包括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训练三个层次,体现从基础到综合依次递进的训练过程。训练模块包括课内实验教学、独立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四种形式[5]。荀海鹏、李娜认为应对组成工商企业管理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机整合、优化,构建“目标子系统”、“内容子系统”、“条件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及“评价子系统和保障子系统”的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6]。
3.优化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要系统规划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实践教学设备,购买仿真软件,改善校内实训基地的条件。建立与企业共赢机制,在优势互补、互相支持、互利互惠的前提下,校企合作才能持续良好发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才能真正成为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平台。 4.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严格实践教师入职标准,尽量选聘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避免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择。制订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的规定,增加青年教师企业实践经验,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一支“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师资保障。
5.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评价指标,既为教师教学工作指明方向,又为教师工作效果提供衡量标准,它是实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张旭辉等人将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分为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论文教学和其他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等)等四个方面,根据各个环节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7]。张庆华等人提出应在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中建立学校、教师、企业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以培养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三、国外大学实践教学成功经验
(一)德国大学采用“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
德国是世界上开展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采用“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中二元,一指职业学校,二指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学校及企业共同承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企业为学生学生实践提供场所。德国大学对教师要求很高,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企业工作经历和较高的洞察能力,能够敏锐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将之作为学生毕业论文课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因此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二)英国大学推行“三明治”式教育
英国的“三明治”教育,即学生一段时间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到工厂实习和工读交替进行。这种教学体制,能把工程设计、研究、实验与教学融为一体,学生既能学到相应的理论知识,又能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学生未毕业就具备较高技能和创造力,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四、结语
从上述研究内容来看,虽然我国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对实践教学还缺乏系统性、前瞻性的认识,而且深入研究也不足,许多教学追求短期效益。笔者认为可借鉴国外成功的实践教学成功经验,特别是德国的“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裴云,任丽婵.重新认识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J].当代教育科学,2015(15):14-16.
[3]何海怀,唐高平.基于职业行动导向重构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04):162-164.
[4]胡忠任.基于ERP实训平台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177-179.
[5]曲立,刘宇,葛新权,金春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实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1):228-230.
一、招用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
4.身体健康,体检合格,具有正常履行招用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5.学历:大专及以上,专业不限;
6.年龄:1982年2月7日及以后出生。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被开除公职的;
2.在人事考试中违纪被招考主管机关取消录聘用资格的;
3.有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的;
4.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的;
5.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
二、招用岗位及数量
高新区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3名。
三、招用程序
(一)报名:
1.报名时间:2018年2月8日至2018年2月9日(上午9:00-12:00,下午14:30-17:30)。
2.报名地点:高新区管委会人力资源局(汇东丹桂北大街256号高新区管委会三楼310室)。
3.报名资料:报考者持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其他相关资格证明(以上资料需要原件和复印件一份);报名登记表(登陆自贡人事考试网:zgpta.gov.cn:8015/examinfo.aspx?myid=32、高新区管委会网站zggx.gov.cn下载)、近期1寸免冠彩色照片1张。(二)资格审查
高新区人力资源局对报名考生提供的资料进行资格审查,若发现考生资料不全或弄虚作假的,取消报考资格。通过资格审查的,当场发放《面试通知书》。
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招聘全过程,在任何环节发现报考者有不符合职位要求情形的,均可取消其报考或招用资格。
(三)面试
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由高新区人力资源局组织面试,面试成绩总分100分。面试主要测试报考者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按考生面试成绩高低排序,等额确定体检人员名单,若面试成绩相同,则进行加试重新确定进入体检人员。
(四)体检
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未按时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的,在报考同一职位人员中按面试成绩高低依次等额确定递补参加体检,本环节只递补一次。体检时携带近期2寸免冠彩色照片2张。体检费按体检医院收取为准,由考生自理。
(五)政审考察
主要对体检合格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遵纪守法、道德品质等进行考察,核实考察对象提供的报考信息和相关材料是否真实准确。
如系在职人员,须提供有人事管理权限的工作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或持有与所在单位解除(终止)聘用(劳动)合同的有效证明材料。
(六)公示
根据政审考察结果确定拟招用人员,由高新区人力资源局进行公示。公示期5天,公示期间接受社会监督。举报应以真实姓名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并提供必要的调查线索。凡以匿名或其他方式反映的问题不予受理。
四、签订劳动合同
经面试、体检、政审考察、公示合格且材料齐全的招用人员,实行劳务派遣制,与自贡市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到高新区工作,试用期3个月。
五、工资待遇
工资每月2500元,绩效考核每月300元左右,按政策缴交“五险一金”。
六、其他
(一)本方案由高新区人力资源局负责解释(咨询电话: 0813-8115961)。
(二)报考人员报名时留两种联系方式(手机和固定电话),并保持通讯畅通,通讯方式变更后,应主动告知招考单位。因无法与考生取得联系所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行负责。
原标题:2018四川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局招用编外人员3人公告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企业工商管理;路径
1经济新常态特征及机遇
经济新常态包含经济可持续稳增长,在经济结构方面要求不断优化,鼓励从要素、投资要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增长方面强调从高速调整为中高速增长,因为任何一种经济的发展,都存在其一定的客观规律,经历高速增长后势必会放缓,不可能一直处于高速度的运转。然而,在实际的调查中显示,即便放缓,其速度还是比较可观的。如今,在国家的战略与政策中,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要求多元化发展,鼓励过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降低对国外的依赖。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的同时,还结合政府政策的深入推进,使得全国市场被再次激发,企业新增数量、速度都呈上升趋势增长。
2简述企业工商管理
企业工商管理是在市场经济多元发展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企业进行管理、谋划等,进而帮助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其中包含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在经济运营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参与的市场分析、管理等工作都是复合型人才。在这类人才的作用下,不断完善企业工商管理,优化其内外部管控,强化其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调整其经营结构,提升企业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中的稳定、有序发展。
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开展工商管理的重要性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诸多企业未能很好的抓住其特征预见未来,正确规划,导致竞争力下降的同时,失去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主要是对经济新常态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其发展情况未能很好把握,导致失去最佳发展时机。经济新常态背景中,要求企业多元化的投资、不断优化结构调整等,对企业内部做出新的战略部署、调整、改变,使得企业经济市场越发成熟、壮大,并且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融合。企业如何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中稳定持续发展,就要在企业内外部推广企业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为企业规划、谋略,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工商管理在企业内部的顺利实施,贯穿着整个企业发展的始终,里面所包含的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科研管理、监督管理等,对于这发面的工作专业人士都是企业的人才,也是提升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所在,如果将其运用而生,便可以帮助企业顺应社会潮流,迎合、拓展市场,更好地预见未来更多的问题、机遇、风险、挑战等,进而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更多的价值。
4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施企业工商管理的路径
4.1增强企业工商管理意识
一个企业要想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中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并站稳脚跟,长期立足于不败,就要对内部增强其企业工商管理意识,有一个争取的认识与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正确谋利,帮助企业稳定发展,并预见未来所要面临的各种问题、挑战、风险等,进而找准方向,对其做出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帮助企业在经济新常态环境背景中稳固、长久、健康发展。具体到实践当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工商管理职能,并将其发挥到极致。对于陈旧、传统的制度、体系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优化,取其精华,采用科学、可行、有效地方法对企业进行规划,具体到企业发展的任何一个步骤、细节等都要进行具体分析、操作。总之提升其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强化企业发展。
4.2构建、完善工商管理体系,以创新为中心
任何企业要想长久健康发展,就要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日新月异的持续发展,而这已经成为现如今所要考虑、钻研的重点问题。科技创新。企业要想长久稳定发展,其产品是关键,那么,产品如何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符合市场需求,就要在产品上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前提是必须依靠科技,只有依靠科技不断区研发新产品,才能提升产品质量,稳固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也就是说,企业在产品的生产环节,无论是新产品的研发,还是对生产的服务、销售等环节都要进行创新。因此,企业要构建科技创新体制,在工商管理的作用下,需求企业发展。人才创新。人才创新在企业中也是不容忽视的,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也是关键性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要正确用人,改变传统、陈旧的思想观念,真正把有工作能力,为企业创造利益的有用人才进行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第二,构建人才管理模式。实行公平竞争、公开招聘的方法,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招聘各类人才,对于招聘的人才要根据合同进行管理,奖罚分明,激发员工潜能,促进企业发展。第三,企业应该定期或者有组织的对员工进行培训、学习。这方面,企业应该为员工不断地创造学习环境,提供学习机会,鼓励员工多接触管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打造、培养成复合型有用人才,为企业规划筹谋,推动企业发展。营销创新。如今,企业经济发展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并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那么,采用有效地营销策略手段就是最佳的方式。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自身条件等调整营销策略,不断适应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企业市场竞争,在国内乃至国外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
5结束语
如今,我国企业经济发展要想稳定、长久,就要根据现如今的经济新常态特征对企业内外部实行管理等制度进行分析、谋划,而运用工商管理最为企业稳定发展的最佳路径,既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根据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进行有效规划,进而帮助企业壮大、长久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智勇.公共管理视域下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若干思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
[2]李红喜.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作用分析[J].科学导报,2014.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
摘要:《mba教育再思考》是近年来有关MBA教育改革最为深入、细致、系统的研究成果。强调理实交融、注重能力培养训练、重在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美国MBA教育,通过修改课程方案、加强课程的个性化、运用体验式教学等改革举措应对挑战的思路,不仅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商管理教育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也能给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以启迪。
关键词 :MBA教育;高职;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168-04
作者简介:阳征保(1970—),男,湖南隆回人,硕士,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MBA教育再思考》简述
《MBA教育再思考》一书的作者斯里坎特·M·达塔尔、戴维·A·加文、帕特里克·G·卡伦在广泛调研,并访谈了数十位商学院院长和企业高管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11个顶尖MBA项目的课程,研究了影响工商管理教育的三个趋势,提出并分析了目前亟待满足的教学需求与机遇;对哈佛商学院等6所一流商学院在MBA教学改革和创新上正在进行的反思和变革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案例研究,总结了这些商学院为应对挑战而推出的多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举措,探讨了商学院应如何借鉴这些措施,结合自身特色设计出合适的方案。
(一)顶尖MBA项目的课程与教学情况分析
作者以2006年和2007年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对卡内基·梅隆大学泰珀商学院、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达特茅斯塔克商学院、哈佛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商学院、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沃顿商学院和耶鲁管理学院等11所商学院的MBA项目关于培养目标、体系架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内容方面——尤其是核心课程和涉及的领域,各项目都非常相似。各学院的必修课大致相同,覆盖的领域也大同小异。不过各学院在各门核心课程上采用的学时和强调的重点大不相同,核心课程覆盖的领域也有所不同;在教学方法方面——尤其是对案例、练习和习题的使用,各学院大不相同。有的学院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而另一些学院则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差异因不同的课程和领域成熟度而产生;在体系架构方面——尤其是结构、顺序和要求,必修课的比例、课程的顺序、必修课排序的灵活度、经验和专长不同的学生是否有不同的必修课、课程的整合程度等差异很大;在目标方面——项目愿景或教学目标,异同并存。所有的项目都寻求同时为学生提供初入职场和职业发展的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硬”技能(分析能力)和“软”技能(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各项目在主要方向和重心上经常有很大差异;在趋势方面——很多项目共同的大方向,各项目都致力于灵活性,尽量更早地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各项目还在国际化、领导力开发、整合性思考和课程顺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二)MBA教育的需求和机遇
作者分析了经济危机后美国MBA教育市场的形势变化:美国MBA教育从常规的两年制项目发展为形式多样的各种项目,包括一年制MBA项目、在职MBA项目、emba以及各类专业硕士学位项目,项目形式日趋多样化;雇主越来越怀疑MBA学位的附加值;更多的雇主和学生不再看重MBA学位而导致入学情况发生变化。作者提出了全球化、领导力开发、整合性、组织现实、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企业角色与责任和目标、风险与监管和约束等8个尚未满足而又亟待满足的意味着创新和变革机会的教学需求。
首先,作者从整个课程体系革新的角度,提出应以课程创新迎接全球化、领导力和整合性的挑战。(1)在全球化方面,实地调研和行动学习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让学生了解执行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以及学以致用的难度。因此,应提高学院国际学生和国际教师的比例,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全球化的内容,开设整合性国际惯例课程,拓展国际交换生项目,组织短期访学团和国际项目,建立全球研究中心,在国外建立校区。(2)在领导力开发方面,应开设领导力课程、建立领导力实验室、开展小组项目,开设体验式教学项目,通过反思练习法,在教师的个别辅导下培养学生的领导技巧、目标导向和认同感。(3)在整合性方面,应让学生自己整合学习专业课,将整合性思维融入专业必修课,开设整合性课程、讲授综合管理观点,设计高度整合的课程方案,围绕整合性思考技能组织整个课程方案。
其次,作者从单门课程和教学方法推陈出新的角度,探讨了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的创新。(1)在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方面,考察了培养学生因果推理和立论技巧、使学生在阅读和聆听时能批判性地思考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推出的“批判性分析思考”课程(CAT)。(2)在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方面,考察了以项目为基础,强调从做中学、学会处理紧急问题的斯坦福大学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的“制造流行”课程(CIA)。(3)在了解组织现实方面,考察了通过跨学科项目、以行动为基础、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的“跨学科行动”项目(MPA)。(4)在企业角色、责任和目标方面,探讨了哈佛商学院的“领导力与企业责任”课程(LCA)。(5)在风险、监管和约束方面,以了解市场和模型的局限性为主,探讨了相关课程和教学方法创新问题。作者还从各自教育特色的角度详细介绍了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哈佛商学院等6所著名商学院具体的应对策略。
美国MBA教育变革中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一)通过课程与教学特色体现教育特色
顶尖的MBA教育项目说明,作为一个组织的学校,应有不同的育人理念、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创新能力,特色是针对学校的整体教育过程而言的。在顶尖的工商管理教育院校中,MBA的教育特色通过课程与教学特色来体现,即便开设的课程和教授的专题一样,在项目的本质、形式和基调上各学校也做到了差异化。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特色是灵活自主和扎实的学科基础;哈佛商学院的特色是综合管理理念;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特色是全球化;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特色是根据学生的经验和技能设计个性化课程;耶鲁管理学院的特色是整合性。
(二)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与灵活的课程架构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根植于学科、按专业和学科分类的课程体系,在促进学生跨学科跨专业思考、跨学科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机会很少。在一流的MBA教育中,应开设基于综合管理观念的跨学科整合性课程与批判性分析思考课程,设计高度整合的跨学科课程方案,围绕整合性思考技能组织整个课程方案,使学生自己整合学习专业课,将整合性思维融入专业必修课。MBA项目课程既有标准化特点,又有差异化特点,多数课程相似,但又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与组合;学生接触很多相同的专题,学习很多相同的课程,但每个专题和课程各有其独到之处;各个项目的培养目标不同,因而体现出不同的准则和特色;内容和目标不同,各项目的体系架构和教学方法也会不同;各个项目的结构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课程特别是核心课程的灵活性不同,学生的体验也不同。在顶尖的工商管理教育院校中,直接指导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是课程与教学模式。MBA教育面对机遇、应对挑战的措施是课程与教学方法创新。在创新过程中,MBA教育项目并不摈弃学科课程观念,课程与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而又各有特色。
(三)结合自身教育特色、教育理念创新课程设计与改革教学方法
课程体系架构、教学方法和项目设计上的不同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灵活的课程,特别是核心课程设置可以让背景和基础不同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经常把经历和观点各异的学生聚在一起上课,不利于开阔视野,但可以给学生带来共同的教育体验,更有利于培养整合能力。教育特色最基本的内涵是课程与教学特色。毋庸置疑,每种课程模式都有利有弊,没有一种教学方式是完美的,不同的课程模式对应不同的教学方式,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依据学校自身的教育特色、教育理念来权衡利弊。例如,案例教学适合哈佛商学院的综合管理理念,与使用其他教学方法的项目相比,学习模式有很大不同,其MBA项目实行分班教学,每班90名学生,在一年的时间里都一起上课,由于学生之间非常熟悉,因此他们在处理复杂、模糊、有争议的问题时会更加游刃有余,而其他一些项目不太依赖案例教学等基于讨论的教学方法,则倾向于小班教学,确保学生一起上课的时间不太长,以便充分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避免因为学生呆在一起太久而导致气氛沉闷、表现不佳。顶尖的MBA教育项目说明,不同的课程模式应对应不同的教学方式,只改变课程设计本质而不考虑相应的教学方式变革,或只改变教学方式而不考虑相应的课程设计创新,或创新不适合学校自身的教育特色和教育理念,教育价值增加都不会太大。
(四)引领学生整合而不仅是满足学生简单攫取知识
国际化视野绝不仅仅是指了解其他国家的贸易政策或监管制度,还意味着在与文化、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完全不同的人共事时,具备应有的技能和文化敏感度;了解组织现实也绝不仅仅是掌握协同理论和战略一致性理论,还意味着能够游刃有余地应付组织政治、中层经理小团体、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等工作中的困境。管理是一门实践艺术,必须通过人员和组织来执行和落实。也正因为如此,仅有管理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况且,知识本身必须立足于实用性强的框架和体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学到的理论付诸实践。MBA教育呈现出一个方向性的转变,就是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开发个人的潜能和多元视角。MBA在教学方法上,在讲授使用概念和框架,使学生掌握多种重要技能的同时,通过领导力开发、符合伦理的决策、权力的使用和滥用、激发创造力的最佳方式等课题的教学,运用反思讨论、实践练习、个人辅导和体验式学习等方式,从管理的角度,激发学生的目标感和认同感。顶尖的MBA教育项目应对挑战的思路和实证案例说明,学习不仅是“知”(事实、框架和理论)的过程,还应包括“行”(技能、能力和技巧)的过程和“省”(价值观、态度和信念)的过程。缺乏相匹配的“行”的技能,“知”就没有多大的价值,如果不能通过“省”来审视和反思自身的价值观念和理念,那么在“行”的过程中就很容易执行不力、迷失方向;反思讨论、实践练习和体验式学习等是体现“知”、“行”、“省”相结合的最佳教学方法;“知”和“行”是对知识与技能的简单攫取,“省”则是在知识与技能基础上的综合整合,MBA的教学方式重在引领学生整合知识与技能。
对我国高职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考
强调理实交融、注重能力培养训练、重在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美国MBA教育,通过修改课程方案、加强课程的个性化、运用体验式教学等改革举措应对挑战的思路和实证案例,不仅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商管理教育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也能给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要求动手能力强的高职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以启迪。
(一)要探索具有自身教育特色的高职财经类专业课程与教学模式
高等教育分专业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最终体现在课程与教学模式上。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综合融合发展的必然和普遍规律,各国的职业教育特色多是在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下,通过课程与教学模式来体现的,如澳大利亚TAFE学院采用的基于国家培训包TP的模式,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等都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与教学模式,本身并不反映各国某种类型高等教育的特色,也不能体现某种类型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层次特点。事实上,从实践到理论目前尚未形成从总体上把握高职教育共同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课程与教学的主流模式。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教育要求,探索真正能够指导财经类职业要求的,具有自身教育特色的课程与教学模式是高职财经类专业建设的重心。
(二)要探索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与灵活的课程架构
高职教育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探索了宽基础活模块、多元整合、职业能力系统化、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双证”融通、职业导向、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学期项目等课程模式,在财经类专业某些领域或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究其实际,都是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岗位技能操作知识和技能与能力、简单摈弃学科课程观念的缺少相关交叉学科内容的课程模式。人才市场并不单纯凭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来选择人才,在关注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规范的同时,还关注人才的情感、态度、兴趣爱好、基本价值观等,关注人才在社会、历史、文化、现实中的生存状态。加之在劳动力市场中各种职业都可能存在不同人才之间同行业或跨行业替代的现象,除了某些特定的职业外,具有不同学历的人可以适应相同的职业,具有相同学历的人也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职业。刻意突出操作技能的课程模式,可能会解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忽略课程设计创新与教学方式变革之间的关联性、忽视高职教育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与教学评价体系及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将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上理解为职业技能培训,从而导致培养目标与评价机制低移化。默会知识具有情境依附性的特征,没有一种课程体系与架构是完美无缺的。对于财经类专业而言,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与灵活的课程架构是职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特色的要求。
(三)要探索引领思维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理念指导下,围绕岗位技能操作的知识、技能与能力开展教学,难以引领学生思维,只是高职教学从知识传授型向技能操作型的转变。默会知识的理论说明知识的本质是默会的,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根植于默会知识。默会知识通常是在个体实践过程中不自觉地显现出来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传授和掌握显性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实践活动领悟和获取必要的默会知识或直接体验默会知识的过程。默会知识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知识具有内生力,即具有渐进的自生力。在财经类专业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引领学生思考与学习的,激活个体默会思维因素的启发式教学、发现式教学、自由式教学等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美)斯里坎特·M·达塔尔,戴维·A·加文,帕特里克·G·卡伦.MBA教育再思考:十字路口的工商管理教育[M].尹志宏,徐帆,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周建松,唐林伟.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十年(2001—2010)[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鲍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一、主要问题简述
1、违章搭建的处理
小区业主私自在天井和其他公用部位违章搭建一时难以处理,根据现行法规的处罚程序太长,强制执行手续繁杂,效果不佳。物业管理单位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内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
2、高层住宅居改非问题
一些公司未经任何部门批准,在高层住宅内开办公司营业的居改非行为,给广大业主利益带来侵害。例如进行“居改非”的业主和其他业主一样的标准支付维修基金和电梯费、水泵费,引起了业主之间的矛盾;公司客户过于频繁进出住宅楼给其他业主带来不安全隐患等。同时由于工商部门已对部分住宅内的公司颁发了工商营业执照,物业管理单位只能劝阻而无权采取强制措施,给物业管理单位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
二、关于改变住宅用途立法建议
这几年,本市“居改非”的问题比较严重。许多市民对“居改非”办企业(餐饮、仓库)、办公司(贸易、中介)等引起的人员进出增多、货物上下搬运、电梯等公共设施使用频繁和人声嘈杂、环境恶化等情形有很大意见,要求政府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但也有不少市民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对“居改非”从事新型的经营业态(例如软件、翻译)和家庭小作坊类型持容许态度,认为此类“居改非”并不影响或者很少影响相邻业主、使用人,而且这是扩大就业的一条途径。
针对现状,我们认为解决“居改非”问题,不宜一刀切,而是既要严格禁止,又要正确引导。在现阶段,既要运用政府的行政手段,也要发挥业主大会的自主管理作用。并逐步淡化政府对“居改非”的管理职能,逐步增强并发挥民事主体解决物业使用纠纷的作用。为此,可以提出以下管理措施:
(一)严格限定不得改变住宅用途的范围:
一是封闭住宅区内的住宅;
二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不得改变使用性质的住宅。
(二)规定允许改变住宅用途的条件:符合城市规划、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房屋安全使用、环境保护、治安管理等规定以及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三)规划确定改变住宅用途的区域:允许改变住宅用途的区域由区(县)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经组织听证后报区(县)人民政府审查,经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后,将允许改变住宅用途的区域范围、经营业态、房屋安全使用、环境保护、治安管理等要求向社会公布。
(四)在允许改变住宅用途的区域范围内,具体房屋单元的业主需要“居改非”的,持“居改非”申请书、业主委员会开具的证明,向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备案,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出具备案证明,当事人凭备案证明向工商管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
(五)依法“居改非”从事经营活动的业主、使用人按照该物业的物业服务费标准的十倍支付物业服务费。业主大会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该项费用扣除物业服务成本后,主要用于补充房屋的专项维修资金。
(六)在禁止改变住宅用途的区域范围内,工商管理部门不得将住宅视为经营场所颁发营业执照。
(七)物业管理企业切实履行物业管理职责,应当经常巡查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房屋使用情况,发现擅自“居改非”的,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劝阻、制止;劝阻、制止无效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例如两天)报告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和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不报告或者报告不及时的,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依据《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八)擅自改变住宅用途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九)擅自改变住宅用途从事经营活动影响相邻关系的,相关业主、使用人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
(十)本《规定》实施前的擅自“居改非”,应本着事实求是、适当从宽的原则处理。一是经业主大会讨论允许“居改非”的,当事人应当按照该物业的物业服务费标准的十倍支付物业服务费。业主大会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二是经业主大会讨论不允许“居改非”的,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按照《上海市居住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在“居改非”行为人未改正之前,应当按照该物业的物业服务费标准的十倍支付物业服务费。业主大会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三是“居改非”从事经营活动影响相邻关系的,相关业主、使用人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
二、关于违法搭建、违法装饰装修房屋的立法建议
经本市多年来对住宅违法搭建的整治,违法搭建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部分高档别墅区的违法搭建出现蔓延且难以遏止的现象;随着住宅商品化、产权多元化进程的加快,违法装饰装修房屋的现象比较严重。为了加强对违法搭建、违法装饰装修房屋的惩罚力度与查处执法力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物业管理企业切实履行物业管理职责。除了在业主、使用人装饰装修房屋前,事先告知房屋装饰装修中的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外,应当经常巡查物业管理区域的装饰装修活动。发现违法装饰装修、违法搭建建筑物、构筑物的,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劝阻、制止;劝阻、制止无效的,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例如两天)报告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和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不报告或者报告不及时的,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依据《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二)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加强对违法搭建、违法装饰装修房屋的惩罚力度与查处执法力度。发现或者接到举报违法行为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正在实施违法搭建、违法装饰装修的,应当责令立即停止施工,拒不改正的,可以组织。二是违法搭建、违法装饰装修已存在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可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其中对损坏房屋承重结构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可以组织。三是附有违法建筑并结构相连的房屋,房地产登记机构不予办理房地产转移、抵押登记。
(三)违法搭建、违法装饰装修房屋影响相邻关系的,相关业主、使用人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其中损坏房屋承重结构的,该幢房屋的所有业主可以诉请赔偿。
一. 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参考文献
1.《小逻辑》/ [德] 黑格尔著;贺麟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2
2.《社会学(第十版)》/ [美] 波普诺著;李强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3.《右脑与创造》/ [美] 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著;傅世侠,夏佩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2
摘要:本文出于切实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课教学效果的目的,介绍了当代较流行的案例教学法,强调了案例的实施方式和主要成效;并简述对实施过程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道德;案例教学法;实施方式;思考建议
职业道德是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日常教学中,单纯的理论传授,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融化为他们的内在品质,因此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应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就是其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首创,正是由于该学院对案例教学法的成功运用,才使得它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它在课堂教学领域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简言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核心在于“案例”,由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回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提升学生高层次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式
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情景的互动历程,影响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师、学生和案例。如何在高职职业道德课教学中运用好案例教学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案例的选择和设计——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案例是教学的主线,贯穿一堂课的始终,起组织教学各环节的作用,是学生获得认知的载体,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它决定案例教学的效果。精选出的案例应当具有思想性、新颖性、可讨论性、职业性等特点,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学理论的案例。本人认为,案例的选择和设计要做到:“例”“理”“德”相结合,寓“理”于“例”之中,寓“德”于“例”之中。
2、案例的呈现和展示——实施案例教学的有效方式。
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呈现案例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心理学家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时间中,开头的十分钟的效果是最佳的,在上课开头呈现案例,可以起到致趣、动情、引思的作用。
案例的展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教师印发的案例;教师口述表达,它适用于情节比较简单的案例;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案例;课前布置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的案例等等。但不管使用何种展示方式,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或情境当中,为后面的分析探究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3、案例的探究分析——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
案例的探究分析即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案例展开讨论,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体或核心环节。讨论案例时,最根本的一条原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职责是适时地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形成共识。通过讨论达到以“例”明“理”,以“理”释“例”,以“例”明“德”,以“理”导“行”的目的。
三、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成效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突出职业道德课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的新的教学尝试。本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主要体会有:
1.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以“行为导向”的现代职教教学理论为基础,强调在教学中应将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相互交流,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课堂上积极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2.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通过师生针对实际问题的共同分析,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师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主观愿望,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互动,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案例分析中以案论理、启发思考、教学相长等特点,促进二者的交互影响,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职业道德课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此,必须了解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师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收集、整理、编写出反映社会现实且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案例。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平等信任的关系和畅所欲言的思想交流,既有利于教师联系社会实际开展教育活动,也为联系学生的实际思想和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对案例教学法的思考与建议
案例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要真正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既要科学地运用该教法,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教学的采用,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融汇贯通;既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又要求教师更加重视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实际,对现实中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不断地从实际生活中求索适宜教学的案例,
2、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是案例教学的本质体现,也是根本指导原则。职业道德案例教学,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要通过设计具体情境,鼓励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在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都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始终发挥指导作用。
3、要注意案例素材的选择
案例素材的选择要富有时代气息、要联系学生实际,突出专业特点。我国职业院校所用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是通用性教材,专业性不强,不能体现行业特色,因而效果不佳。案例的选择只有切合学生实际,从学生以后的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才能自觉接近案例情境所给予的各种刺激影响,通过主体的作用,内化为职业道德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乃是“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可通过案例教学创设德育情境,克服教学中的理论灌输,这既是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当代道德教育转型的实践方式。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摘 要:本文通过对模拟公司教学法进行分析,探究在高职商务综合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从而探究出模拟公司的教学理念、教育功能、教育体系有利于高职商务综合教学的发展,是现代商务综合教学应用的重要教学模式。“模拟公司”通过创新设计改进以往仿真性差、操作性差等问题,根据实训环境的实际状况、教学方式的特点进行设计创新,对问题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有效将“模拟公司”应用到高职商务综合教学中。
关键词:综合教学;模拟公司;教学特色;应用
一、模拟公司教学法简述
“模拟公司”这种特殊的商业实践教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被迅速吸引到国内,主要是为了向高职经济类专业提供实践的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而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并得到大众的认可与推广。所谓“模拟”就是指这是一个虚设的公司,通过虚拟的经营管理平台,与其他虚拟的企业进行主要的业务操作过程。“模拟公司”中不会运用到真实的货币和货物,但是它可以了解真实公司中一切商务活动和熟悉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并且在经历经济管理企业的过程中不需要承担任何经济风险。通过这种仿真模拟商务环境教学,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他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模拟公司”教学模式是现代化教学中实践性最强、最有效的商业综合教学模式。在经济网络化全球化背景下,为了寻求更好的高职商务综合教育的新方法,无疑是运用“模拟公司”教育模式最为适合。因此,将“模拟公司”教学模式运用到高职商务综合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受训者的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和增长相关知识,掌握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基本要领。
二、模拟公司教学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及问题
2.1仿真性与操作性较差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我国市场经济制度日益完善,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暴露。自我国引进“模拟公司”这一新形式的实践教育模式,迅速被运用到全国各地的多所学校。由于“模拟公司”在我国的应用现在处于起步阶段,部分设计还不完善,有待改进。随着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也暴露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仿真性差和操作性差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仿真性差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接触的都是虚拟的案例,虚拟的市场背景,虚拟的工作任务,对模拟公司的概念缺乏理解和认识由此造成许多偏差。由于是模拟的经营管理平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临场环境压力较小,缺少真实感,造成学生在潜意识里的不重视感。在此情形之下,学生很难进入到“模拟公司”的实战角色中,这种缺乏实战经营的真实感,使学生们更觉得是一种游戏,对于实践变得茫然不知所措。因此,解决“模拟公司”教学模式在高职商务综合教学中应用的仿真性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操作性差主要体现在教师缺乏实战经验,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是给学生们讲授理论基础知识,强调学生在参与商务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而在运用“模拟公司”这殊的新型商业实践教学模式后,出现了教师指导与实践内容无法相融合。
2.2开放性不强,局限性大
开放性差主要体现在大部分活动的开展都限于学校内部间的实践,过于局限。虚拟的经营管理平台缺少与其他业务平台之间的联系,因此,各校“模拟公司”实践教育模式都受一定的自身条件的性质。由此引发“模拟公司”教学模式在高职商务综合教学的应用开放性不强。
局限性大体现在在模拟教学过程中,各校都仅限于在一段时间,仅允许部分学生参加这个“模拟公司”的实践活动,并且参加的学生只有一次机会,不能进行下一次练习。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并没有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和增长相关知识,也没有切实做到掌握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基本要领。因此,此种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过大,无法真正成为长期的教学形式,仅仅可以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道具。
三、模拟公司教学法在高职商务综合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3.1结合模拟公司教学特色
“模拟公司”这种特殊的商业实践教学模式是通过网络平台为基础而营造出的一个仿真模拟教学环境,其中囊括了一切真实环境下的全功能、多项目的商务实践活动。“模拟公司”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体系下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训练,属于模拟商务实践活动的网络系统。“模拟公司”教学模式有着独有的教学特色,基本包括:全面训练、团队合作、环境仿真、边学边练等。
因为“模拟公司”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公司在基本经营管理方面设置了多个专业训练项目。通过这些专业训练项目,有助于学生掌握真实现代工作环境下公司运作的基本要领。通过全面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模拟公司”的概念,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解决模拟经营管理实践活动遇到的问题。
通过“模拟公司”的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受训者的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和增长相关知识。因此,团队合作在企业竞争中是成功的决定因素,一个合作密切、互帮互助的团队成功的机率更大。在“模拟公司”教学模式下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锻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的能力,如何与队友之间互帮互助取得共赢的能力。
“模拟公司”教学模式构建于仿真实的商务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因此学生可以在经营管理平台上运用自己的实践学习理论进行操作练习,与其他商务实践活动平台进行直接的业务往来。通过这种仿真的模拟商务实践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真实市场的临场感、感受面对真实的客户挑战、体验真实项目的压力、充分体验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实践活动的角色中。
边学边练是指在“模拟公司”教学模式训练过程中既充分锻炼实操,又注重在真实环境下理论知识的应用。仅仅依靠在模拟环境下的操作,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也无法做到真正锻炼学生去真实环境下的实际应用。将实操与专业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达到充分锻炼学生的应对能力。
3.2达到应用需求
“模拟公司”的应用需求主要包括:学习与操作结合、课堂教学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模拟公司”教学模式进行训练,学生会增强一定的实践能力,但是仅从一方面来训练学生是不可取的。应当扎实掌握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后,在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将学习与操作相融合,达到“模拟公司”的应用要求。“模拟公司”的教学训练是在课堂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训练是与课堂紧密结合的。此种情形之下,就要求课堂学习内容要联系实际企业需求。在课堂教学与企业需求相融合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
3.3明确认识到运用模拟公司教学模式应注意到的问题
运用模拟公司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是注意教学内容与课堂之间的联系。“模拟公司”教学模式离不开指导老师的教学,这就说明在应用这种教育模式的同时要求教师设计的学习内容应当与“模拟公司”教学模式相结合。教师应当设计出阶段的专题,设定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逐渐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将“模拟公司”教学模式运用到高职商务综合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者单位:河南省轻工业学校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