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市场定位范文

旅游市场定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市场定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市场定位

第1篇:旅游市场定位范文

[关键词]旅游市场;旅游营销;合肥市

[作者简介]任开荣,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系助教,山东枣庄277160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5-0020-03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地处皖中,是全省城镇体系中的中心城市。它集多项荣誉于一身,先后被评为“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科教城市”等。合肥旅游资源丰富,单体旅游资源达86处。但是,目前前来合肥市旅游的人数较少,与合肥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相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合肥市旅游开发市场潜力很大。只要认真分析。合理组织和利用客源市场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合肥市旅游业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一、合肥市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一)旅游市场人口构成分析

根据2004年合肥市客源市场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游客主要为企事业单位、服务销售商贸人员和公务员,其中企事业管理人员占28.87%,服务商贸人员占17.19%,公务员占13.39%。说明合肥市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建立在城镇居民旅游的基础上。合肥市游客月平均收入主要集中在2000~4000元之间,占40.92%;1000~2000元和5000元以上的分别占25%和24.18%;1000元以下仅占10%。此外,来合肥的游客学历较高,有61%为大专以上学历,他们是合肥目前旅游市场的主体。而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的仅占39%。

(二)旅游者旅游目的分析

来合肥的游客主要以商务目的为主。从表1可见,以“商务会议”为目的占51%,以“游览观光”为目的的占13%。这说明合肥市旅游者的旅游目的与旅游者的职业、收入与学历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同时也反应了合肥的市场开发工作做得还不够,需要拓展本市近域客源市场。

(三)旅游者景点选择分析

目前,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是李鸿章故居陈列馆,其次是包公祠和徽园。这显示厚重的人文底蕴是合肥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

(四)旅游者旅游消费构成分析

合肥市游客人均花费总体呈递增趋势,结构日趋合理,具体情况见表3。在旅游消费结构中,食、住、行比重较高,而游览、购物、娱乐、休闲比例偏低。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出游将由基本满足型向舒适型、享受型过渡。合肥在这一方面拓展的空间很大。

二、合肥市目标客源市场的选择

根据合肥市旅游资源的特点、区位条件以及客源市场现状,可以把目标客源市场进一步划分为一级客源市场(重点市场)、二级客源市场(拓展市场)和三级客源市场(机会市场)。由于一级市场是重点,因而可作为旅游营销的出发点。

合肥市目标客源市场主要有:一级客源市场(重点市场)是指具有稳定客源的市场,市场份额50%~70%左右,合肥市一级客源市场包括合肥市区、六安市、淮南市、蚌埠市、巢湖市和滁州市;二级客源市场(拓展市场)份额仅次于一级客源市场,但其客源潜力很大,合肥市二级客源市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省内主要城市,如果开发得当,它可以转化为一级市场;三级客源市场(机会市场)一般交通费用高、耗时长,对于机会市场应适时开发,借助合肥市举办大型旅游节庆、大型文化活动、大型会议、大型体育比赛以及民俗节庆等活动,以扩大影响,增加客源。

三、合肥市旅游市场营销

(一)合肥市旅游营销的制约因素

尽管合肥市旅游在近几年来取得了一些成就,如旅游产品体系不断丰富、旅游信息化建设逐步加强,旅游宣传工作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但是由于一些制约性因素,合肥市旅游并没取得明显的进步。合肥市旅游营销的主要制约因素有:

1、缺乏“拳头产品”和特色旅游品牌。合肥市旅游资源丰富,并具有大分布、小集中的优良布局,而且其中许多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终因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超强吸引力的特色旅游品牌和拳头产品。

2、旅游资源文化含量高,但观赏价值较小。合肥市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但针对当前旅游市场热衷于参与性较强的旅游活动来说,人文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还不够。如何开发这类资源、激起游客旅游动机、吸引客源是旅游经营者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3、旅游知名度不高。合肥市虽然先后被评为“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科教城市”,但从旅游的角度来讲,外界对其认知较少。再加上合肥市旅游对外宣传力度不够,游客选择目的地尚难将其纳入旅游计划。

(二)合肥市旅游营销策略

1、重视形象、构建品牌。合肥市旅游营销应该把形象视为生命,要经常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等媒体,广泛宣传旅游资源、各项旅游服务项目、景点和产品;多组织展览、会议、旅游摄影比赛、旅游知识有奖竞赛等活动,积极搅动旅游市场,让更多的人更广泛地认识合肥旅游。现在许多城市的“形象营销”都获得了巨大成功,比如“动感之都”香港、“东方威尼斯”苏州、“休闲之都”成都等等。只有旅游目的地形象被完整、系统、良好地表现出来,形成品牌,且有效地传达到消费者的头脑中时,才有可能被旅游者选择为出游目的地。因此,合肥市城市旅游形象要在“包公故里、滨湖名城”的基础上提炼合肥市旅游产品的内涵,加强合肥市旅游形象的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

2、合肥文化旅游的创新。要充分了解和领会徽文化的内容和特色,努力挖掘出徽文化的民俗风情艺术、民间文艺、民间文学等珍贵的文化遗产,将静态的徽文化营造成动态的、活的、充满生活情趣的、与游客互动的徽文化旅游,总之就是要让微文化活起来。但在创新时要抓住合肥自身旅游文化的独有特点,确立鲜明的主题形象,选准自身卖点,切忌机械模仿,走别人开发的老路。

3、加强合肥市旅游的网络营销。21世纪是旅游业繁荣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网络蓬勃发展的时代,如果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能积极合理利用网络手段,将为旅游业经营方式、传播方式以及技术手段方面插上新的翅膀。旅游网络营销是适应网络技术发展和信息网络时代社会变革的新生事物,已经成为新生积极的旅游营销策略。合肥市应巧妙利用网络来进行广告宣传、旅游网络交易中心、旅游网络预定和结算等事宜。

4、树立长期规划和发展眼光。合肥市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追求短期销售目标而不是长期营销目标的现象。旅游企业应注意研究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切实针对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制定适合本企业中、长期规划。根据旅游者消费心理,深入挖掘潜力,不断推出一系列有新鲜创意、有经济效益的营销策略,开拓新渠道,增加旅游企业的收益,从而带动合肥市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第2篇:旅游市场定位范文

关键词:驻马店;旅游客源市场;市场定位

一.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旅游业的号召下,各地纷纷将旅游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养。驻马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好旅游业的条件和基础。而且驻马店旅游业总收入由2005年的5.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3.5亿元,六年增长10倍,可以说,驻马店市旅游业发展进入了历史最好最快时期。

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分析是旅游开发及旅游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是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驻马店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找出影响驻马店旅游客源市场构成及变化的因素;探索出更有效的旅游宣传方式、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旅游宣传活动;提高驻马店旅游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从而为驻马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

二.驻马店旅游客源市场发展现状

全省旅游市场份额中,郑汴洛和焦作、南阳、安阳所占的份额较大,驻马店所占份额不大,只有4.2%左右。但随着驻马店市场开发程度越来越高,客源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成熟,相信所占的市场比例会越来越大。

近几年,驻马店旅游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基础设施方面还是软性接待、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软硬接待环境的变化,客源地的结构比例也有所变化,来自国外、港澳台和国内较远省份的游客比例正在逐渐上升,2010年达到了15%。但总体来看,客源还是以周边地区为主,环驻马店和环河南周边地区为主要的客源地。

三.驻马店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一)驻马店旅游客源市场调研与分析

1.游客特征

(1)性别构成:男性62%,女性占38%。

(2)年龄构成:依次为25—44岁(62%)生命力旺盛时期,出游率高;45—64岁(25%)事业稳定,收入丰厚,绝对数量占市场比重不大,但旅游消费较高;15—24岁(9%);65岁以上5%,主要为上香祈祷的游客。

2.地域结构特征

3.行为特征

(1)时间特征:游客中大部分来自我市周边地区,旅游天数在3天以上的旅游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0%,1至3天的为75%。这些数据表明,来我市的游客主要是短途旅行,以观光游览和短期度假为主。其中“五一黄金周”、“十一国庆”为我市旅游接待高峰期,其余时间大部分为散客。

(2)旅游方式:30%的游客与亲友结伴出游,35%的游客随旅行社出行,22%的游客由单位组织出游,仅8%的游客是个人出游。

(3)出游目的:度假17%、探亲访友16%、旅游观光45%、健康疗养4%、宗教朝圣12%,以旅游观光为主。

(4)重游情况:接受调查者中80%的游客认为我市风景区不错,68%的游客从来没有听说过嵖岈山等国家4A风景区,这从侧面反映我市旅游业旅游营销不到位的问题。

总体看来,驻马店旅游市场需求特征表现为:国内市场需求占主导地位,观光游览、度假为主要目的,驻马店周边地区特别是湖北省为主要的客源地。入境旅游市场以外国人需求为主体,体现为以外国留学生和旅豫人员的商务活动为主体的市场需求构成。

(二)驻马店市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1.省内客源市场定位

(1)驻马店地处河南南部,毗邻漯河、信阳、周口、南阳和平顶山,距郑州仅2小时的车程,内有5条高速公路穿过,还有京广铁路、新建成的高铁、107国道等,为周边地市潜在客源来驻旅游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因此,上述城市可以定位为一级客源市场。

(2)距驻马店稍远的几个地市,可以依托河南省内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在2个小时内抵达景区。这几个地市本身的旅游业发展很好,本市游客一般就近旅游观光或走的稍远一点,驻马店地理位置相对较近,景色独特,所以许昌、洛阳、开封、三门峡、商丘等可以定位为二级客源市场。

(3)濮阳、济源、安阳、焦作、新乡等几个地方距驻马店更远一点。对于当地的游客来说,看惯了本市的景点,想出去走走,趁着走亲访友或开会的机会到驻马店旅游一番,看看中原石林-嵖岈山、中原漓江-薄山湖、亚洲最大的寺庙-南海禅寺等景点也别有一番风味。这几个地市定位为省内的机会市场,争取将这些潜在的客源化为实实在在的客源,让驻马店旅游的品牌在省内首先打响。

2.国内客源市场定位

(1)河南省的周边省份(湖北、安徽、山西、山东为主的华中省份),距离相对较近,文化习俗差别不大,《西游记》和《》在驻马店拍摄之后,景区对他们的吸引力大增。湖北的游客,更是以每年13%的速度在递增,它们可以定位为一级客源市场。

(2)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唐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地区和以广东为主的珠江三角洲,随着产业转移会带来部分投资兴业客户和客源。工作闲暇之余,他们会来到本地旅游景区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这部分游客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它们可以定位为二级客源市场。

(3)以浙江、福建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以陕西、甘肃、四川、重庆为主的西北、西南等邻近省区。这些省份距河南较远,除了一些朋友亲戚,只有很少一部分游客来驻马店旅游,暂时可以将他们划分为三级客源机会市场。

3.国外客源市场定位

驻马店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南海禅寺规模宏大,地处中原腹地,应以佛教为文化因子,融入天中独特的文化内容。梁祝传奇故事流传千年,波及海内外华人,梁祝故里可打造成情缘产品,作为文化旅游精品。几年内,重点发展东南亚及港澳台客源市场。针对客源市场特点,创新宣传促销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系统化的立体宣传格局。立足中部地区和东南亚,重点开发海内外目标市场。深化与周边旅游地合作,推出以我市主要旅游景区为连接点的跨区域精品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动。依托、梁祝、重阳、嫘祖等文化旅游资源,提高节庆策划组织水平,进一步突出特色,积极打造节庆文化旅游品牌。通过这些纽带,争取将驻马店的影响力传播出去,拓展更多的机会市场,逐步争取到更多的客源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广瑞,刘德谦,宋瑞.201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 张玫.中国旅游市场营销奖呈现四大趋势[N].中国旅游报,2010.

[3] 苟自钧主编.旅游市场营销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第3篇:旅游市场定位范文

[关键词]国际旅游营销;市场细分与定位;成都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2―0036―05

卓有成效的国际市场营销,是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城市建设国际性旅游目的地的必由之路,但要摆脱无的放矢、无差异化的粗放营销模式,则需要对客源市场有更为精准的认识和把握,继而才会形成正确的战略和行动。以成都市为例,本文力求基于一手数据进行市场细分,并根据聚类结果研究不同类别入境市场的细分需求特征,设定更加符合市场预期的城市形象定位与宣传理念,以期对城市国际旅游营销提供可借鉴思路。

一、文献回顾

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研究最为常见的模式是根据客源国地理空间属性进行分类,并主要基于旅游者到达人数(次)和旅游外汇收入进行定量研究,国内学者主要据此进行了目标市场选择(杨嘉明,1995)、历史回顾分析(张俐俐,1997)、本底趋势线构建(孙根年,2000)、灰色系统模型预测(周鹏、任建兰,2004)、市场份额分析法应用(黄秀娟,2004)、市场竞争态研究(孙根年,2005)、系统聚类分析(杨智勇,2005)、旅游需求模型(刘长生、简玉峰,2006)等方面的研究;海外学者也基于国别、购买力平价等研究了诸如台湾地区吸引日美市场游客的竞争力问题(Tsai&Wang,1998)、非洲国际旅游营销价格竞争力问题(Oyewole,2004)等。也有学者提出根据行为细分对旅游市场进行规划(舒伯阳,2003),根据类型细分探讨国际市场演化趋势(刘士军,1997),以及基于空间和行为细分的中国入境旅游系统研究(马耀峰,1999)等。

总体上,现有相关成果的主要研究方式体现出对“到达”后的关注,是基于外在信息的归纳数理,尚不多见对“出发前”内在信息的研究,也就是对游客需求特征的深入把握。这种缺失可能导致“把所有外国游客都看作是‘类似的’这样一个严重的错误”(Tsai&Wang,1998),以致无法根据游客需求的差异性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并指导后续战略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因此,本文在将地理细分作为市场细分首要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国外消费者群体对于成都旅游属性的态度和偏好,构建市场细分的二元变量体系。

二、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

(一)市场调研过程

1.国外调研过程

课题组在2007年7月9日至26日之间委托独立市场调研机构GMI(Global Market Insight)就成都国际品牌认知(旅游品牌、投资品牌、人居品牌和文化品牌)在其遍布全球的600万消费者样本库中选择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在线(online)调查。调查选择知道和了解成都的一般外国消费者,包括部分到过成都的消费者,了解其对成都的城市形象、历史及现代文化意向、旅游吸引力、市民特点、代表特征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便于被调查人员从多个角度对成都吸引力和竞争力做出评估。经过初试和筛选,并根据反馈度和代表性确立了展开对全球10个国家的调查访问,并最终获得500个知道和了解成都的样本,分布在以下10个国家,每个国家50个样本(表1)。本次调查全部通过当地的语种来进行,共涉及以下语言: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马来语。

2.国内调研过程

课题组同样关注在华外籍人士的需求动机和对成都的认知判断,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4大城市各投放问卷250份左右,并在有效时间内回收率超过80%,调查员对回收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并挑选出有效问卷200份,进行分类统计。调查内容与上述相同,调查对象选择了两类外籍人士:一是因工作、学习或其他原因在华长期生活的外籍人士;二是前来我国旅游、参会的暂时停留外籍人士。国内外籍人士问卷选择4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共获得200个知道和了解成都的样本(表2)。

(二)确立统计分析的指标群

借助于对课题组独立全面调研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辨别成都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不同主体的需求特征,并予以识别说明。通过对调查问卷的18个研究问题进行系统的因子分析,剔除掉相关性很大的变量,课题组将成都国际旅游营销客源市场需求特征初步归结为5个因子群25个指标。

以上维度集中反映了被采访国际游客对于成都旅游属性的态度和偏好,为市场细分提供了需求层面细分变量。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指标筛检,并根据数据获得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以下12个指标被提取为识别指标:有独特的文化氛围、容易获得城市信息(旅游、商业等)、有关于城市起源的独特的神话、自然景色优美、有良好的生态、有宜人的环境、对外交通网络发达、有很多独特的历史文化遗迹、能体验高水准的文化活动、适合举办展览及会议、夜生活丰富、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三)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课题组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样本进行研究,该方法是要根据上述海外调查对象对成都旅游不同维度的评价识别出有显著差异的细分群体(表4)。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成都旅游营销的目标顾客可以分为5个对成都旅游具有不同偏好的亚类。

三、市场细分与特征识别

(一)细分市场类型及其特征

根据表3数据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国际游客对成都旅游的评价显示出该群体的需求偏好特征,在充分体现该群体行为特征的基础上,5个最主要的细分市场可划分为:

类型1:表象旅游者

表象旅游者对于成都自然景色和文化活动给予较高评价,属于传统型观光、体验类的表象旅游者,往往对旅游对象的目的性较强,诉求集中,故而经常呈现组团出游的特征;由于大多经过旅行社组织,因而对交通问题不太关心。该群体特征十分明显,多强调较为浅层次的旅游经历,最有可能被旅游产品吸引,并借助旅行社而选择到成都旅游。我们大可理解表象旅游者多是旅行社组织的普通团队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具有较强的统一化目标诉求。他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主要看重的方面就是景观与活动的吸引力,其他要素一概交给代办者考虑。对这一旅游群体而言,成都旅游形象具有直接的吸引力,该类旅游群体是成都核心客源市场之一。

类型2:商务旅游者

商务旅游者是高端旅游群体,对于成都举办展览会议的条件最关注,并同时要求有良好生态和舒适环境以及丰富的夜生活,对文化类的要素也有较 高关注,显示较强的素质。经营管理人员的流动主要受商务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受到目的地会展设施水平的决定,继而考察其夜生活与环境的舒适度,该群体属于旅游市场的油脂层。此类细分市场的特征是,到成都旅游的动机比较多元,考虑到一些经济因素,故基本属于“商务旅游者”,是受商务环境及运营政策影响较大的一个群体,素质较高,关注文化,对城市旅游景观要素考虑很少。由于北美、欧洲和日韩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十分重视在西部的投资,因此未来商务旅游者将成长为成都国际客源市场的增长点。

类型3:休闲旅游者

休闲旅游者是时尚自助类旅游群体的代表,他们对于观赏优美风景、享受轻松休闲、体验独特生活给予较高期待,并强调“快旅慢游”,自我组织旅行时间的意识较强,因而对信息、环境也有一定要求。该群体拥有资金与时间,他们试图到全球任何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提升自己的感受,往往对旅游地的美食、娱乐和风情了如指掌。该细分市场注重旅游过程的直接感受,习惯自在、放松、愉悦的旅游氛围,成都的闲适生活对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最有可能因成都的悠闲自在、环境优美而选择来此旅游,具有成为成都未来核心客源市场的潜力。

类型4:文化旅游者

文化旅游者对于成都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信息获得给予较高评价,并关注对外交通网络、良好生态、文化活动、娱乐活动等其他指标,突出地表现出对文化要素的期待。该群体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足量的知识储备也使得他们对于信息的获得与运用更加显著,他们往往乐意与具有高文化品位的旅游目的地建立联系,文化的含量是他们惟一关注的内容。文化旅游者是旅游群体中的教育背景较高的层面,对人文要素的关注强于单纯的自然风光。该群体特征十分明显,最有可能因为被成都的地方文化品位和城市生活状态吸引而选择到此旅游,是具有较高鉴赏力的旅游群体。对这一旅游群体而言成都久远的城市文化是最大的亮点,该类旅游群体具有成为成都重要专项客源市场的潜力。

类型5:深度旅游者

深度旅游者的偏好较为极端,给予有关于城市起源的独特的神话、有很多独特的历史文化遗迹两类体现旅游目的地神秘性、独特性的指标以极高的评价,显示出对于成都城市本身的认同。该类型属于深度体验的旅游者群体,对于其他人生活毫不在意,这个细分市场会被城市品牌因素吸引而选择细细品味成都,故称之为“深度旅游者”。相对于普通表象旅游者而言,深度旅游是经常性旅游者的深化,他们不满足于浅层的体验,而是要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深度体验。一般而言,深度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时特别看重其独特性、神秘性和深刻性。深度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对这一旅游群体而言,如何提炼成都城市品牌的深刻内涵是主要的着力点,该类旅游群体具有成为成都特色专项客源市场的潜力。

(二)与市场结构相匹配的产品开发框架

针对游客需求特征的类别划分揭示出成都国际旅游市场客源的内在变化。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旅游的客源市场已经处于升级换代的阶段,在有组织团队游客所组成的表象旅游者和不以旅游为核心目的的商务旅游者之外,自助类的休闲旅游者、专项类文化旅游者,乃至于特殊类深度旅游者的群体都有出现,从而揭示出成都国际旅游市场结构高度化发展之后所呈现的多元特征。

成都国际旅游市场细分凸显了对文化要素和城市本身进行体验的旅游诉求,由此也对应地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重点旅游产品开发格局(表5)。成都不仅仅是九寨沟、峨眉山等世界遗产的中转地,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正在被感知、认同和推崇,这也为后续的市场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目标任务与市场定位

在精准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要设定战略目标任务:并对市场定位进行校准和修正,是后续策略和行动研究的指针和基础,也正是统筹各方力量、形成营销合力的中心点。定位指的是旅游目的地及其产品在“目标顾客心目中所要占据的地位,亦即所要树立起来的形象”(李天元,2001)。

(一)旅游国际营销目标与任务

为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多元需求,要以构建具有跨区域影响力的“大成都旅游区”目的地系统为核心,实现过境地与目的地的博弈整合,做大做强成都旅游核心吸引物;继而赋予大成都旅游区在中国旅游板块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推广成都旅游品牌进入海外旅游者选择中国城市的第一组合,提升成都入境旅游水平进入全国城市的第二阵营前列;最终促进成都旅游国际地位快速提升,并达到国际同类城市的中等水平。

成都旅游国际营销的战略任务则是要明确地打造强势旅游目的地品牌,培育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形成国际旅游营销整合机制。成都旅游国际营销要基于对国际游客的需求分析与类别划分,经统筹规划在市场品牌的管理建设方面走出一条卓有成效的道路,为此原有市场定位的修正与提升势在必行。

(二)市场定位的基础分析

1.成都文化内涵已得到国内外受众的广泛支持

美国《时代》杂志曾经撰文报道成都为“China's China”,寓意在发展迅速的中国,成都已经成为保有最多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国城市,这可以看作是西方主流媒体对成都的判定与认知,市场调查受访者也普遍认为成都是“中国最富有文化含量的地区之一”。从成都本身来看,蜀文化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原生文化并反哺中原,神秘而古远,其重仙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当然在面向特定细分市场时,要有针对性地考虑客源地需求的倾向性选择宣传口号,例如欧美人对熊猫、汉藏文化的偏爱,亚洲人对风景、城市的诉求。

2.寻求体现成都综合旅游特色的准确性统一定位

传统的成都旅游品牌主要体现在“熊猫”上,但熊猫栖息地遍及整个四川乃至陕西秦岭,因此四川最近的提法就是“天下四川熊猫故乡”;成都也在不断寻找新的着眼点,包括“天府之都休闲之都”(刘德谦,2004)以及最近的“旅游天堂中国成都”等诸多方案。随着金沙遗址的挖掘,被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太阳神鸟”也日益引起关注,以及“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等,都成为成都旅游定位的着眼点。但总体上,成都当前的旅游营销定位多元混杂,例如成都市旅游政务网主页是神鸟图案,进入首页后又在顶端可以发现3个熊猫标志,还有“四川,太阳神鸟升起的地方”和“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等内容,成都旅游门户网突出神鸟图案,罗列了“休闲之都、美食之都、天府之都、特色旅游、熊猫故乡、古蜀文化”,全面但却不突出。因此,统一诸要素形成城市整体品牌将是成功营销的关键。

(三)市场定位体系

1.总体定位

市场营销并非是产品之战,而是知觉之战(Pizam&Mansfeld,1999),为此,面向目标客源的旅 游功能定位要与市场期待相吻合,突出对“文化”和“城市”的强化。成都国际旅游营销定位应确定为“国际上原创性文化特色、高品质自然风光、体验式休闲氛围结合最佳的城市之一”,定位主题口号与之相呼应,确定为“Chengdu:the China within A City”(品味中国,尽在成都)。为支撑上述总体定位,还应确立分主题的支持点,例如“China’s China”(成都是现代保留传统中国文化最多的城市)、“Chengdu:Different China”(成都:不一样的中国)、“Chengdu: Combination of Modem and Tradition”(成都:现代与传统的融合)等。

2.定位宣传

定位宣传的目的是要在目标市场顾客中建立与其需求相对应的期望值。调查显示,成都之“熊猫城”概念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新兴移民国家的受众广泛接受,英国、德国、法国等传统欧洲文化悠久国家则对成都之“门户”、“文化”、“自然风景”等主题更感兴趣。因此,在促销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突出成都的卖点,在美加以“熊猫故乡”为题,在欧洲以“神秘文化”为脉,综合运用各种宣传要素。为此,欧美市场突出以下主题口号:“Eniov Panda,Approach Tibet”(亲近熊猫走进)、“The Gateway to China Wild West”(中国原生西部的门户)、“Hometown of the Giant Panda”(熊猫故乡)等。

第4篇:旅游市场定位范文

一、旅游市场定位的涵义与作用

旅游市场定位是指旅游企业根据目标市场上的竞争者和企业自身的状况,从各个方面为本企业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创造一定的条件,进而塑造一定的市场形象,以求在目标顾客心中形成一定的偏好。旅游市场定位的作用在于树立本企业旅游产品的市场形象、避免恶性竞争,同时有利于旅游消费者获得更为独特和个性的旅游产品。

二、北川老县城开发地震遗址旅游的游客需求分析

1.地震遗址旅游有较大的市场需求,自发旅游市场启动较早。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游客对灾区极为关注。地震灾区游客量有过短暂的减少,之后有很好的回升态势。2008年6月,震后游客到四川旅游意愿减弱,当月全省旅游总收入为59.94亿元,同比下降63.7%。但到2008年12月,地震遗址旅游市场已自发启动。2008年春节期间到地震四川灾区的游客超过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69亿元,占黄金周全省旅游总收入的四成。

2.旅行社推出地震一日游,参与游客较多。2009年3月起,不少旅行社开始组建地震遗址一日游旅游团。据这些旅行社介绍,参加地震遗址游的游客不少且有增长趋势。单个旅行社一周能够组织40名游客参与地震游。若旅行社联手组团,每日均能发团到灾区。据北川县文化旅游局市场科介绍,北川老县城每天都要接待1000-2000名游客,周末和节假日更多。团队游客主要来自成都和重庆。

3.节假日游客量猛增,极重灾区游客多。2009年“五一”期间,广元市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接待游客3.53万人次;北川擂鼓镇车流量较平时至少增加了一倍,来自渝、湘、贵、粤等地的车辆明显增多;震中映秀镇3天共接待游客近2万人,是平时的数倍。据统计,成都等6个重灾市州2010年清明小长假接待游客385.6万人次,同比增长15.97%,高于全省接待人次增长速度。

4.省外地震遗址游游客数量显著增长。2009年3月,地震遗址游团队游客主要来自成都和重庆。2009年五一期间,来自渝、湘、贵、粤等地的车辆明显增多。2010年节假日,与省外游客关注地震遗址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省内民众出游着眼点更多的放在近郊短途民俗游上。

5.正式开业的地震遗址旅游区游客量大。2008年11月12日,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完成一期工程并开园,这是汶川地震后第一个开放的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开园后游人络绎不绝,需要当地县交通局组织人员疏导,车辆最多的一天超出10多公里。2010年,作为北川震后首个恢复营业的景区,寻龙山景区游人众多。药王谷景区自3月28号开业以来,游客不断。正式开园的旅游区意味着基础设施、旅游接待功能已基本完善,安全且可参观。正式开园的信号会吸引众多游客前往,但是由于存在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时间越往后推,随着开放的园区逐渐增多,对游客的吸引力会逐渐降低。

三、北川老县城开发地震遗址旅游的竞争对手分析

1.极富羌文化吸引力的茂县。茂县与北川相邻,隶属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地震后,茂县借地震之势打出了展现羌文化的组合拳。对旅游者来说极富吸引力。与在大地震中因受灾严重而出名的北川、汶川、映秀有区别,茂县将以羌文化为主要吸引力与地震遗址旅游地共同分割旅游市场。这是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旅游的强劲竞争对手。

2.尽占市场先机的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是汶川特大地震首个遗址保护纪念地,春节黄金周期间,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共接待游客6.43万人次,接待自驾游车辆3000余辆。2010年5月11日,在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举行了“见证重建巨变、感悟大爱崛起”的赴青川体验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四川省科协、广元市人民政府分别向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四川省级地质公园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牌匾。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因完工快,开园早尽占市场先机和美誉。该地因较早进入游客市场而成为地震遗址游的一个典型,先入为主的习惯力量使其成为北川老县城开展地震遗址旅游的有力竞争对手。

3.汶川震后形成的众多地震遗址旅游地。旅行社已推出的地震遗址游主要行程包括了北川、青川、都江堰、映秀和彭州等地震重灾区。汶川大地震形成了众多的地震遗址旅游地,各地发挥自身优势引入羌文化、乡村度假旅游、流行游戏等等积极参与市场。北川老县城开展地震遗址旅游尽管有充分的市场,但也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竞争对手为参考,发掘自身优势,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

第5篇:旅游市场定位范文

一、课程设计的依据

(一)立足阳江优势产业

阳江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是阳江优势产业之一。阳江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阳江市2012年接待游客总人数108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6.4亿元,分别增长20.7%和30.2%。阳江市旅游经济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旅游市场营销人才。

(二)依据学校办学定位

我校作为地方院校,坚持“立足地方”、“为区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办学定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与本地多家旅游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本课程设计人多年来从事旅游研究,熟悉旅游市场营销运作。

(三)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有很多学生在阳江旅游企业参加实习实训,他们希望学校开设相关专业课,帮助他们了解阳江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市场营销能力。

二、课程设计方案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从实际出发,为阳江培养旅游营销人才,开设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该课程作为选修课,共36课时,安排在学生实习前一学期。(一)教学目标:培养能满足阳江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二)教学内容:分为十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包括理论和实训两部分,理论部分内容和其他学校同名课程相似,因此本文不做赘述,只列举实训任务。

1.项目一:旅游资源与企业调查

实训任务:(1)按照每个班的人数,从阳江丰富的旅游资源中,选择相应数目的景点,让学生抽签选择其中一个,收集文字图片资料,向全班同学介绍。(2)要求学生分组,在阳江市区内十个旅行社(华龙、开心、龙之旅、天天、新里程、华泰、海之旅、青年、黄金假期、江之旅)中选其中一个,调查其旅游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实施、控制及其成效。

2.项目二:旅游市场调研与预测

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在阳江十个著名景区(大角湾、十里银滩、南海一号、阳西咸水矿温泉、春湾温泉、春湾、石林凌霄岩、崆峒岩、龙宫岩、玉溪三洞)中选其中一个,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开展旅游市场调查,完成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

3.项目三: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在上次实训的基础上,分析景点的市场环境。要求学生从宏观(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人口地理、文化、技术)、微观(购买者、中间商、竞争者、公众)、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角度,分析上述因素对旅游市场的影响。

4.项目四:旅游消费者分析

实训任务:选择上述某景点或某旅行企业,观察消费者行为,从购买习惯、客源地、决策过程等的角度,对消费者的进行分类,通过面谈、电话、问卷等方式,了解消费者旅游后的满意程度,了解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要懂得在旅游消费者分析中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5.项目五:旅游市场细分与定位

实训任务:选择上述某景点,根据某些变量(地区、城乡、城市规模、年龄、性别、家庭生命周期、收入、职业、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出游率、忠诚度),对旅游消费者进行细分,分析细分市场的前景、竞争的程度、旅游企业自身的条件,为旅游企业的产品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策略。

6.项目六:旅游产品策划

实训任务:(1)以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的海陵岛为例,从吃住行游购娱等角度,分析其旅游产品组合策略,尝试为其设计产品的最优组合。(2)以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的凌霄岩为例,分析旅游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分析影响其生命周期的因素,设计相应的营销策略以及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策略。(3)以阳江市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为例,分析旅游新产品的种类和开发策略,设计旅游产品的升级策略。(4)从阳江丰富的海山林洞泉湖等旅游资源中,选择某一知名旅游产品,分析其品牌价值,为其设计品牌营销和品牌延伸策略。

7.项目七:旅游产品定价

实训任务:让学生抽签分组,调查阳江某个温泉(春湾、儒洞、新洲、平冈、合山、岗美、八甲等)产品的定价,了解影响温泉旅游定价的因素,为温泉企业设计适当的定价策略。

8.项目八:旅游产品分销

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分组调查阳江某个温泉产品的销售渠道,分析影响温泉企业营销渠道决策的因素;分析温泉产品中间商的类型和作用、选择中间商的原则;分析渠道冲突的类型、原因、解决方案。

9.项目九:旅游产品促销

实训任务:(1)分组调查某旅行社的广告预算、媒体、内容和效果。(2)分组调查某旅行社的阳江一天游、两天游、三天游、四天游的旅游项目,分析其促销组合策略。(3)为某种旅游产品或者旅游线路设计营业推广方式、公关活动。(4)尝试做旅游推销业务员,熟悉业务流程、推销的方法和技巧。

10.项目十:旅游策划方案

第6篇:旅游市场定位范文

[关键词] 品牌 吉林市 市场定位

旅游业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产业,已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手段,引起广泛的关注。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首要的问题是如何确立本地区旅游业的市场定位,挖掘出具有特色的旅游品牌。这是合理安排旅游业资源和投入,使其发挥对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带动作用的基础。本文结合吉林市的旅游资源情况,针对特色定位与旅游品牌的树立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旅游业市场定位的概念

旅游业的市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旅游者向什么地方聚集在很大程度上由其自主选择决定。而旅游者进行这种选择的依据无疑就是他头脑中对于一个地方旅游价值和旅游成本间关系的判定。对于一个致力于开拓旅游业的地方政府来说,提升旅游者头脑中对己方的的这种旅游价值判定(或者说吸引力)显然十分重要。而做好这项工作的根本就在于使自身的市场开拓工作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产生良性互动。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本地或本组织的旅游市场定位问题。进行旅游市场定位首先要对旅游的市场开发类型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旅游业而言,根据不同的要素,旅游类型可以由多个不同的划分方式。本文根据前人的成果,依据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将其划分为观光型旅游、体验型旅游、参与型旅游和休闲型旅游四种,按这四种类型,结合吉林市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

1.观光型旅游。观光型旅游是最为传统、最为普遍的一种旅游形式。简单地说,观光型旅游的核心行为就是两个字――审美,而旅游资源的价值就取决于其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必须具有普遍性。旅游者在这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当中基本上处于超然和客观的地位。从吉林市来看,吉林市的整个辖区地处长白山和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远望长白山,近绕松花江,境内旅游资源的得天独厚。而避暑休闲的适宜之地―“松花湖”, 绵延200多公里,水域辽阔,湖叉繁多,状如蛟龙,湖区面积550平方公里,与北大湖滑雪场一同为我国的4A级景区,另外,还有蛟河南湖瀑布、金蟾岛、舒兰森林公园、磐石官马溶洞、磐石黄河水库、丰满区磨盘山古文化风景区十个2A级景区。

吉林市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是雾凇,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吉林雾凇的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一般每年的12月便开始出现,直到第二年的三四月间才逐渐结束。雾凇之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

由此可见,观光旅游应成为吉林市的主要形式。

2.体验型旅游。体验型旅游是在观光型旅游的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起来的旅游形式,同观光型旅游相比,这种旅游形式更注重在旅游过程中给与旅游者的特定的内心感受,同时,这种内心感受又与旅游者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各种所谓的民俗游、风情游就是典型的体验型旅游。

对于吉林市,首先要推出的是乌拉街满族镇,它位于松花江东岸,距吉林市区大约30公里,是一处以满族民俗为主的景点。在乌拉街满族镇,许多建筑都带有满族特色,生活习俗也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在这里可以品尝地道的满族风味饮食,若时机凑巧的话,还可以亲眼目睹独特的满族婚俗和萨满教仪式。乌拉街镇是满族主要发祥地之一,被清王朝封为“本朝发祥之地”。可以以此作为吉林市的次重要旅游形式。

3.参与型旅游。参与型旅游同观光型旅游和体验型旅游的最大区别在于旅游者所追求的不单纯是主观的审美、体验和感受,而是以能够改变旅游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行为为主导进行旅游活动。在参与型旅游当中,旅游活动的指向不再是外部环境而是旅游者自身。

吉林市冰雪旅游特色:吉林市辖域内现有十座滑雪场,最近的有城区内的北山冰雪大世界,离市中区17公里左右有朱雀山滑雪场及松花湖滑雪场,最大规模及承办各类大型冬季体育赛事最多的要数离市中心56公里的北大湖滑雪场,它位于吉林市永吉县境内,驱车从市里出发只需70分钟,是目前全国仅有的离市区最近的高等级滑雪场。与其他以冰雪为主的旅游城相比,吉林市的冰雪旅游具有先天的优势,可以“交通方便”“场地优秀”作为吉林市的品牌特色。

4.休闲型旅游。休闲型旅游,又可以称之为度假型旅游,相比于以上三种旅游形式而言,休闲型旅游的最大特点是旅游目的的不明确性和旅游行为的随机性。吉林市目前的休闲型旅游以分布于松花湖景区的大大小小的“山庄”、“疗养院”为代表。可作为面向当地的补充品牌。

二、地方特色品牌的挖掘

何为品牌?有学者提出:品牌是品牌是企业或品牌主体(包括城市、个人等)一切无形资产总和的全息浓缩。而从本人认为从旅游的角度来理解就是:指某地独有的、能够为旅游者认知、认可的名称、符号。

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就要树立品牌,不仅包括设计、归纳特定的旅游项目名称、符号,更重要的是要推广这特定的名称、符号。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吉林市已完全具备了四种类型的旅游形式,可以把这四种形式浓缩成特定的“品牌”。本人认为要找到吉林市独有的旅游特色,树立品牌进行推广。从前面的分析可以挖掘出吉林市的旅游品牌:亚州第一座水电站(丰满水电站);世界最大的陨石(吉林陨石一号);最为著名的景观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吉林雾凇);全国仅有的离市区最近的高等级滑雪场(北大湖滑雪场);直接安装在江面上的最大的音乐喷泉;全东北冬季唯一不冻冰的江水…,可以说吉林的这些旅游特色品牌是最能吸引旅游者的,也是最应大力推广的。

参考文献:

[1]侯壮:吉林市旅游市场开发研究[D].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6

第7篇:旅游市场定位范文

关键词:武冈旅游;营销现状;环境分析;营销战略

武冈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但旅游业发展相对周边县市仍有较大差距,在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研究武冈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武冈旅游营销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旅游营销观念滞后、方式传统

为了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树立现代旅游营销观念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武冈市还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上,缺乏市场调研,无中、长期旅游营销规划,追求短期效益。

2.旅游市场开发目标不明确,市场定位不准

一些旅游景点由于受资金、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旅游企业缺乏对旅游对象的研究,对游客的市场需求、心理等了解不足,盲目性、主观性较强。市场定位、促销方式也盲目随从其它景区,宣传方式古板,最终导致数量、质量处于弱势,较大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全面提升。

3.旅游产品单一、个性化不强,雷同化趋势明显

没有个性、没有特色、没有竞争力成为武冈旅游发展的软肋。由于缺乏长远的开发规划及市场意识,导致许多旅游景区建成后,旅游产品往往是当地一些旅游资源的简单加工,很难达到旅游产品整体要求,特别是与临近省区的旅游产品存在较多雷同的项目,这与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情况相违背,很难让旅游者心理得到满足,也无竞争优势。

二、武冈旅游市场发展的环境分析

1.武冈旅游市场发展的机遇

目前武冈旅游市场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国内省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纯朴的文化等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2005年“中国旅游策划万里行”大会上首席专家团执行主席刘汉洪作了《武冈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策划报告》,号召全市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支持,共同参与,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武冈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努力实现“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新世纪武冈发展的具体战略。这表明政府对旅游高度重视,为武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武冈旅游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国旅游市场将更大程度地开放,旅游市场需求呈现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旅游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武冈周边大多数县、市已将旅游业列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龙头产业,并对旅游业发展给予政策性扶持;旅游法规的健全、旅游资源开发的科技化、旅游需求的细分化等对旅游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武冈基础差、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竞争能力较弱、旅游业人才短缺,对旅游业的生存造成威胁;旅游企业规模较小、管理制度不健全、渠道不畅等导致旅游市场的营销环境变数加大,企业经营难度提高。同时,由于旅游市场的扩大和深化,武冈旅游市场逐渐融入我国旅游大环境之中,对武冈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武冈旅游市场的营销战略

1.酒店营销战略

酒店营销环境的优劣直接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武冈有l0余家高品位宾馆,服务设施齐备,服务品质优良,现已具有同时接待6000人次游客的能力。酒店除了建筑、设备、各种耗材及经营的产品必须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外,还必须向游客宣传绿色消费理念,实施绿色消费行为,节约旅游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武冈旅游刚起步,需要时间了解市场与适应环境,应引进经济型酒店品牌,以适应旅游业中、低档旅游目标市场的需求,还可通过建设品牌、特许加盟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酒店要提高服务质量,使游客产生亲切感;提高服务技能,使游客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提高服务效率,使游客节约时间;提高设施设备的运转,使游客的生活舒适。

2.旅行社营销战略

旅行社经营管理水平及导游素质对游客能否得到满意的旅游体验影响最大。游客在购买旅游产品之前,既看不到产品又无法对产品进行检验,为了降低购买风险,游客理性选择的结果是越来越重视旅行社的品牌形象。武冈市本土旅游公司及外来旅行社应深刻了解游客的这种心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企业品牌建设,通过有效的品牌经营,树立诚信服务的良好形象,提高在游客心目中的知名度,培育出稳定并不断增长的客源市场。

3.交通营销战略

交通是连接旅游六要素的纽带,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武冈市内有S220和S219省道分别与320国道、207国道相连,武邵公路和1865、1846省道贯通全市。随着“邵怀高速”公路和“竹城公路”即将建成通车,武冈交通将变得更为便捷。目前,武冈旅游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打破分割弊端,遵循旅游交通规律、市场经济法则,对交通部门的各种所有制旅行社、酒店等实施并转重组,组建交通旅游集团总公司。二是提供舒适快速便捷的旅游产品,使旅游者购票、上车方便,最大程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三是在交通工具上推销的商品要合乎环保的要求,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崇尚绿色消费。四是各个旅游景点应设有客运班车或公共汽车接送游客,开通武冈旅游专线,形成以公路为主、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4.目的地营销战略

根据自身的资源进行优化、合理定位,形成品牌营销特色,是武冈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关键。根据距离远近、生活水平高低、受教育程度、消费习惯等进行市场细分,通过分析每一个市场的需求特征,确定每一类旅游资源的目标市场。武冈的旅游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佛教古建筑文化、华夏根祖文化、自然山水风光等。不同的旅游资源吸引不同特点的游客,比如:佛教古建筑文化旅游景区,商业风味和文化色彩都很浓厚,可把周边区域高素质的游客作为目标市场。根据资源特色和目标市场游客的特点来设计产品和服务是至关重要的,以此适应资源情况,在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合理的联结点。

5.景点营销战略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开发观光型产品,是武冈旅游永久的优势所在。要对老产品进行重新包装、完善和优化。一是尽快更新传统产品,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在观光产品中开发更具文化内涵的内容,并增加有一定参与性的活动。二是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新线路,不断开发新景点,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既扎根于武冈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充分体现时展的主流。三是改进已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线路的综合条件,尽快对确有吸引力但综合接待能力不强的线路进行完善。四是积极开拓主题旅游产品,改变武冈旅游总体结构,建立复合式多重式结构旅游产品链。

第8篇:旅游市场定位范文

关键字:铁路旅客运输;市场定位;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32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旅行也成为了放松与休闲的好方式。这使得我国的旅客出行量得到了大幅度增长,客流需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我过城市化、城镇化水平的加快,使得短途旅客运输越发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新形势下,铁路运输业要充分了解铁路客运市场的现状及其原因,根据铁路的实际情况找准市场定位,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获得市场竞争力,促进铁路行业的发展。

一、我国旅客运输市场需求及趋势

通过调查分析,我国旅客市场需求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分为以下三点。其一,经济发展促使客运需求量快速增长。据历年资料统计,结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对21世纪前2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具体分析,预测我国客运需求总量将会达到310亿。其二,城市化进程促进客运需求总量的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活动的范围也得到了很大拓展,出行频率增长较快,从而促使了旅客需求总量的增长。另外,城市化进程增长了短途客运比例。自我国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后,大量城市群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城际短距离快速运输将成为我国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三,客流量需求结构发生改变,旅客对旅途质量要求逐渐增高。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客出行目的与距离都发生了变化。旅客在选择出行方式时,除了考虑到经济因素,还要考虑到旅途过程中的舒适度、便利性、所耗费时间等,客流需求变得多元化以及多层次。由于旅客对旅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运输企业更加注重其服务品质,实现从提高客运量到完善服务品质的转变,获得市场竞争力。

二、铁路客运的市场定位

由于目前铁路短途客运在我国客运量中占主导地位,并且其趋势只见其涨不见其落,因此在此主要探讨的是我国铁路短途客运的市场定位。

(一)经济发达区的短途客运市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密度和大运量的旅客运输需求模式一定会快速发展,而短途旅客市场是铁路运输发展的重点之一。所以铁路必须发挥出其高速以及节能环保的优点,将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人口密度高的地区作为主要开发市场,从而提高铁路客运在市场竞争中的份额。

(二)市郊旅客运输

市郊旅客运输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有力疏导和缓解城市的交通客流。对于一些早出晚归、客流量大并且增长快的中心城市以及围绕小商品集散地分布的中小城镇,大运量、方便以及快速的交通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铁路运输要将眼光放长远,未雨绸缪,加大城市市郊的旅客运输,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三)假期旅游市场

随着现代人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急需一种有效方式来释放压力。而随着“假日经济”蓬勃兴起,旅游市场快速膨胀,旅游也成了减压和休闲的时尚与热潮。如今,旅游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培育短途的假期旅游市场也是铁路客运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四)针对薄弱市场开行等级服务

铁路客运市场中,在一些客流分散、流量较小的地区市场,往往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服务质量也相对较弱。铁路局要分析地区具体运输形势特点,根据不同旅客的消费需求,开行等级服务,开行不同类型的列车,在自身有利的市场内开行如动车、高铁等,对于薄弱市场相对降低设备要求,降低票价,但是仍要保证服务质量。

三、铁路客运发展战略

(一)加快快速客运网以及客运专线的建设

在我国铁路发展战略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即提高主干线的列车速度,扩大其通道的运输能力。持续有效实施提速战略,能帮助铁路运输发挥其自身优势,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以及市场竞争力。铁路运输于2004年实施了第五次的大范围提速,其主干线的时速达到了160km。并且在提速后,有效提升了铁路运输的市场份额。铁路要持续不断的提速,当其时速达到200km后,铁路运输将拥有与高速公路竞争的实力,并且在长途客运的市场能够与航空运输竞争。我国铁路运输主要以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为重点发展对象,逐步构建一个遍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客运体系,以优质、高效、舒适为主要发展理念。到时候,铁路就能充分利用自身物美价廉的优势与公路运输以及航空运输展开竞争。实施提速战略,加快快速客运网和客运专线的建设是铁路运输提高市场份额的根本途径。

(二)建立市场形成运价机制

在运输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价格是其主要手段。铁路运输若缺少灵活的运价机制,则必然会减少其市场份额,处于不利地位。所以铁路运输要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原理来合理调节其运力资源的需求状况,展开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由于我国铁路运输运价机制不够灵活,因此可以借鉴航空和公路等运输方式的高效运价机制,采用季节性运价、差别运价、区域运价以及层次运价等。特别是运输淡季,在列车客源较空的时候,采用合理的降价措施来获取客源。

(三)提高铁路服务质量

前文提到过,如今人们出行越来越注重其服务质量,因此服务质量的高低也是获得市场份额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争取更多客源,铁路要不断提高其运行速度,满足旅客对于速度的要求,减少其在途时间。同时要优化运输组织,引进先进的电子设备,提高检票、进站、出站、补票等流程的效率。然后根据市场开设更多结构合理的车次,并加强客运设施建设,提高设备水平,尽量保证列车不误时、不晚点。

结束语

铁路是中国运输行业的主力军,即使我国政策在不断调整,但是铁路运输仍然符合我国国情。如今铁路运输面临着公路与航空的双重压力,因此这就要求铁路部门要认清铁路运输发展的现状及其主要原因,找出合理对策。同时,要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提高自身服务品质,不断开拓和发展铁路运输市场。

参考文献:

[1]王智.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的市场定位及发展对策[J].综合运输,2008(11).

[2]田华.铁路旅客运输市场营销的研究[J].现代经济,2012(5).

第9篇:旅游市场定位范文

The value of prime customer relationships

作者以前曾提出了一个与“主要客户关系价值”相关的概念--战略性市场定位。简单地说,战略性市场定位是一种战略性原则,它将客户偏好、企业生产和企业金融联系在一起,帮助企业了解什么时候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最佳时机,以及如何提高市场占有率,让企业处于更有利的竞争地位,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

这种战略能够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决策,让企业清楚哪些是必须拓展的市场,有效地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让企业清楚哪些市场不要轻易涉足,规避风险。

而客户市场定位是在战略性市场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涉及个性化客户层面。其实这两种定位之间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其中突出的共同点是强调“主要客户关系”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那些能较好进行客户市场定位的企业,都有较强的竞争力。具体的案例表明,那些能够更好地管理客户关系,并和主要客户保持紧密联系的企业,都因此巩固了自己的市场地位。本文涉及的案例分布于多个行业,包括医疗产品、电子商务和传统零售业。因此,本文得出的结论适用于各个行业。

对于那些希望将客户市场定位战略应用到实践中的企业,作者提出了四个主要的应用方式:以客户市场定位为基准,分析竞争对手,了解对手和自己的强势、弱势;在客户市场定位的各个层面上对客户为企业带来的盈利性进行评估,不再对那些忠诚度不高的客户提供支持;找出企业未开发的潜力,利用高忠诚度客户进一步拓展业务;将客户市场定位作为未来绩效的一个优先考虑的指标,以便帮助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

影响知识管理和创新的组织因素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o support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作者从具体的案例入手,对组织因素如何影响组织的知识吸取和组织创新进行分析,这些组织因素包括文化价值观、领导力和人力资源实践。

以企业对于知识获取的看法作为切入点,作者调查了相关行业的111家西班牙企业,在此基础上提出六种假设,并逐一进行验证。作者搜集了与企业知识管理实践相关的大量数据,探讨组织中以知识为中心的文化、以知识为导向的领导力、以知识为中心的人力资源实践,阐述如何整合以上因素带来的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协调组织知识管理实践和企业创新成果之间的关系。

与此前相关调查文献的观点一致,作者的调研结果也表明,尽管知识管理实践对于企业取得创新成果非常重要,但是如果能够创造这样一个条件—让组织因素的作用力强于知识管理中的人为障碍力—那么企业就能很好地形成创新能力。

此项调研主要针对那些高度创新企业,对于其他企业的适用性还有待验证。调研结果表明,除了注重企业的优势因素之外,营销者还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组织的知识探索和开发上,这样才能让企业取得更大的创新成果。营销者应该重视文化价值观、领导力和人力资源等组织因素,以及重视它们与创新成果的关系,让它们为组织带来内部驱动力并最终形成外在驱动力。

本土固有文化的延伸和价值保留

Indigenous culture: both malleable and valuable

国际旅游市场营销者一直在努力尝试,在实现积极的发展目标和保留本土社区文化之间寻找到最佳结合点。本文正是针对这一点,帮助营销者寻找一些新的途径,让营销活动既能带来经济推动力,同时又能让本土文化得到保留及持续发展。

本文采用了跨学科定性研究方法,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文化旅游业及其商业化相关的政策措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进而找出一些影响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变量因素。此项调研成果对政策决策者、本土文化旅游企业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潜在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