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技术产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物技术 产业发展 问题 对策
一、 生物技术概论
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交差融和的产物,其核心是以DNA重组技术为中心的基因工程,还包括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细胞工程及生物制品等领域。生物技术,可视为一种运用生物体来制造产品的科学与技术,虽然生物技术这项专有名词是在七十年代才开始正式出现,但生物技术应用却可追溯至远古时代。例如,神农氏尝百草是中国历史上利用植物在医药应用上的最早记载,足见生物技术观念与应用早已存在人类日常生活之中。
为加快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始终把生物技术列为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政府大幅度增加了研发投入,同时鼓励国家加大科技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获得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基因,新表达系统、生物工程、药物进入了创制阶段,建立了一系列关键平台技术,动植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抗基因的棉花、番茄已经进入了商业化的发展,有数十种基因药物已经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另外 ,通过对高产、优质、抗逆的动植物新品种,新型药物、疫苗和基因治疗,蛋白质工程三大主题的研究开发,以增产粮食为战略重点和发展生物技术药物产业为突破口,为生物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在遗传工程农作物的培育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二、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首先,生物技术生产发展快速,涉足领域不断深入。我国生物技术起源于80年代,到2000年销售产值已经达到200亿元人民币,平均增长33.58%。同时,生物技术产业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并且还再继续扩展深入。
其次,生物技术产业取得了重大成就。世界上出现了一批影响未来的重大技术:人类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干细胞技术与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生物芯片或蛋白芯片或组织芯片、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反义核酸技术、单抗技术等对现代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最后,生物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由于生物技术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我国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另外,生物技术产业格局从治病为主向治病、保健、提高生活质量的健康产业过渡。兼并重组愈演愈烈,大企业愈来愈大,协作型竞争已经成为当今生物技术产业的主流;
三、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自主知识产权过少,产业化能力很低。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仪器、设备、试剂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生物技术产业的技术与装备还相当欠缺。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自主研制和生产并占有国际市场的能力。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和其他的发达国家的生物技术产业比较起来,我们的技术还很低,并且很多的研究成果都还是在实验室,还没有走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大门。如何加快将开发研究出来的生物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产业化能力,是当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要充分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其次,投入严重不足,并且投入渠道单一。生物技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产业,因此,资金短缺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国家加大生产技术投资力度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银行贷款以及尚待健全的风险资金市场,寻找各种资金渠道。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我国企业资本融通渠道只有创业者个人出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投资,政府的风险投资,国家科技部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五种。其中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的投资因为上面所说的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认可,导致他们常常希望在所投资的企业中依靠他们所提供的有形资本来控股,严重地打击了创业者的积极性。
最后,产业化人才缺乏,研发与产业化脱节。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由于研究开发人员培养周期长,大量优秀的科研人员滞留在国外,国内缺乏优秀人才,尤其缺少技术兼经营型人才。此外,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于理论研究,产业化人才相对缺乏,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常出现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或产业化成本很高而无经济价值。
四、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首先,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发展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同时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盘活我国技术、设备与设施、人才等方面的存量,使各方面的优势系统有效地集成。必须同时调动国家、地方和企业以及科技人员的内动力和凝聚力,须下决心解决部门地方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的顽症。为此,建议国家适时成立全国性的组织管理机构,对全国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从而做到整体协调、避免多头指挥和政出多门,实现决策、协调和实施系统的统一、简便和高效。
其次,进行战略布局调整,加强企业队伍建设。根据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情况,结合现有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可选择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投资环境好并已有一定生物技术产业基础的地方作为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给予更为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 培养专门的企业人才,成立专门的开发生产企业或机构。就生物技术来说,我国已经有了很大成绩,但是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四个环节中,研究和开发环节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因此需要下力气建立一只强大的研究,开发队伍。
再次,以市场为主导,重点突破。努力开拓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开发和生产符合生物技术市场需求的产品。生物技术市场对生物技术产品的需求将会极大的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世界生物技术都在迅猛发展,但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就以我们中国来说,中国的生物技术最有权威的是植物细胞工程育种、植物快繁和脱毒苗生产等植物生物技术上。发挥我国的优势,保持技术的最前沿,可以大大的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域。
最后,加大政府投资,完善建立产业政策扶持
通过与研究开发机构建立广泛联系,并有力地引导企业介入,密切生物技术产业上下游的结合,有效地使单一技术向产业进行技术转移和辐射,从而加速具有商业前景的技术和产品尽快形成商品化和产业化。政府要制定一系列保护和鼓励生物技术发展的政策和法律。通过制定法律加强合作研究、鼓励发明创新和促进技术转移。还可以通过融资渠道来实现对生物技术产业的扶持,其中包括拨款或资助,大公司出资、成立基金会、贷款、风险投资等。政府直接投资的变化是调整研发投入结构,提高民用研究与发展投入,特别是民用高技术开发投入,以提高经济竞争力。投入的重点是风险大、民间投资有困难的重大长期研究课题。另外,政府对生物技术产业的扶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促进合作研究开发。政府可以将国有研发成果下放,鼓励产、学、研合作。
参考文献
[1]林桂芸 关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03期
据了解,进入顺驰以后,单伟豹的座右铭被自己“每天反复朗读”,以避免自己被旧有和新出现的问题弄得沮丧挫败,的确,在企业的运营中,随着政策调整,产业升级等一系列变化,企业家们往往会遭遇到各色各样的现实问题,为此搞得焦头烂额、茫无头绪,这个时候,失望或沮丧等消极情绪就像魔鬼一样不断冲撞心壁,动摇自己的意志,因此,坚定信念,设定自己人生坐标,默默记诵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生物工程是21世纪四大高科技产业之一,其发展前景异常广阔,而医药行业是一个成长和发展型的产业,二者结合必将使其成长性及投资价值非常可观。尤其在我国,公民的平均用药量远远低于欧洲,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表面该行业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据权威数据表明,目前60%以上的现代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在医药工业,2005年全球生物药品市场达到600多亿美元,预计到2011年,对生物技术药品需求将达到近950亿美元。
曾经,我国科技人员以最早成功人工合成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生物技术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据《医药采购报》报道,虽然总体上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起步较晚,但在医药生物技术的某些重点领域,道道迅速了发展,逐步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我国的生物技术研究已是所有学科中距离发达国家前沿水平最近的一个学科。我国科学家在基因组测序、疾病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体细胞克隆、基因治疗、肿瘤免疫治疗、生物芯片和干细胞等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或进展。但与基础研究频频报捷相比,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化发展尚不尽如人意,突出表现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太少。仿制品的大量重复生产造成企业间压价竞争,前期的大量投入难以按时得到回报,导致许多企业恶性循环,投资者因此望而却步……
因此这个被认为理所当然的朝阳产业恐怕短期之内尚难见“朝阳”曙光。
目前,生物技术产业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成长,并逐渐成为众多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21世纪生物技术将成为国际科技竞争乃至经济安全的重点,以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生物经济将超过网络经济,在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
比尔.盖茨预言:超过他的下一个世界首富必定出自基因领域。未来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从国际环境看,发达国家生物产业制造业和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将加快向我国转移。预计2007年,我国生物工业产业将会继续保持17%以上的快速增长,生物制药被称为一座可以慢慢挖掘的金矿。但事实上,生物制药创新不足,生产能力过剩,导致开工不足的问题已严重阻碍本土生物制药产业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生物技术产业;科技革命;新型工业化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伴随着信息革命方兴未艾的浪潮,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生物技术经济已经展示出了不可估量的前景。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世界范围内正在孕育新的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物科技革命和生物产业革命。2000年6月27日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谱”的完成,被称为继原子弹、人类登月之后人类科技历史上第三个里程碑。因而,生物技术将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一、生物技术产业的特征
1.大机会。生物技术产业属于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行业,因其前期投入大、科技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质量要求严格、受国家扶持,所以进入壁垒高、垄断性强、利润丰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2002年,世界生物技术市场销售额在1 000亿美元以上。据资料显示,全球每10个成功的高科技企业中就有4个与生物技术有关。
2.大市场。新旧传染病的出现和复发以及各种危及人类生存的非传染性疾病为生物技术产业提供了无限商机;全球人口大,而且不断增长,使生物技术产业拥有了长期永久性的市场;众多投资者之所以对生物医药行业趋之若鹜,主要原因是看中其高回报特点。如在财富500强企业中,虽然制药公司在销售规模等方面无法与汽车、电子等行业相提并论,但是在盈利能力例如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回报率的评比中却名列前茅。
3.高技术。这主要表现在其高知识层次的人才和高新的技术手段。生物技术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的新兴产业。生物技术的应用扩大了疑难病症的研究领域,可以使原先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得以有效控制。
4.高投入。生物技术是一个投入相当大的产业,投资主要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及厂房的建设和设备仪器的配置方面。目前国外研究开发一个新的生物技术项目的平均费用在1亿—3亿美元左右,并随项目开发难度的增加而增加。一些大型生物技术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率超过了40%。显然,雄厚的资金是生物技术产品开发成功的必要保障。
5.长周期。生物技术项目从开始研制到最终转化为产品要经过很多环节:试验室研究阶段、中试生产阶段、临床试验阶段、规模化生产阶段、市场商品化阶段以及监督生物产业的每个环节都有严格复杂的审批程序,而且产品培养和市场开发较难,所以开发一种新产品周期较长,一般需要8—15年,甚至15年以上的时间。
6.高风险。生物技术产品的开发孕育着较大的不确定风险。新产品的投资从项目筛选、临床前实验、稳定性实验等直到用于人体的临床试验以及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一系列步骤,可谓是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失败将前功尽弃。一般来讲,一个生物工程药品的成功率仅有5%~10%,时间却需要8—15年,投资1亿~3亿美元。
7.高收益。生物技术产业的利润回报率很高。一种新生物药品一般上市后2—3年即可收回所有投资,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利润回报能高达10倍以上。
二、生物技术产业的作用
1.改善医疗卫生水平。健康是人类永远关心的问题,生物技术的应用将会大幅度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这主要表现在人类的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手段将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使医疗技术发生质的飞跃,使人类更健康、更长寿。今后医疗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是更加注意预防医学和日常保健,使重大疾病的突发率大大减少,疫苗等生物技术产品将大幅度提高重大传染性疾病预防能力。疾病可以通过基因诊断和治疗,不仅可对单基因控制的遗传疾病进行预测性治疗,还可以治疗多基因控制的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另外,随着干细胞研究获得的重大突破,器官移植将更加便利,价格将更加低廉,从而为器官需求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干细胞、组织工程研究的重大突破,为再生物医学开拓日益广阔的前景。 转贴于
2.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全球人口在2000年超过了60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近90亿,与此同时,世界的人均耕地却正在减少。在人口和需求增长的压力下,在耕地不断削减的形势下,解决食物问题的唯一的出路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通过生物技术的应能够明显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食品的营养质量。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作物产量增加5%—15%,而且还可以改变食物的营养成分,使它变得更为丰富和适合人体需要。同时,生物技术的应用还能为农业从业人员提供能抵御各种虫害、抗疾病和抗逆境的优化改良的农作物新品种。另外,通过转基因动物育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可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还可拓展家畜的新用途,为发展高效益畜牧业提供技术力量。还将推动农业经历新一次的“绿色革命”。
转基因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动物胚胎移植与克隆技术大大促进了农作物与畜禽品质的改良,推动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巨大变革。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应用,将大幅度地减少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对农田和环境的污染。
3.对传统工业的改造。由于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这就要求工业发展必须走出一条低资源消耗、低污染物排放、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通过生物技术的应用,才能改造传统工业,促进绿色制造业的发展,走出一条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如纺织工业以发酵工艺取代化学工艺,可降低用水量18%;塑料工业以碳水化合物取代石油作原料,可降低石油用量80%;造纸工业以植物取代化工原料可降低能耗40%;以生物技术工艺取代传统工艺,加工抗生素中间体(一种药物原料),二氧化碳排放可降低50%,电耗可降低20%,用水量可减少18%。同时发展生物质能,利用“绿金”代替“黑金”,开发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发电、生物氢等生物质能将部分替代日渐枯竭的化石燃料,从而增加世界能源的供给。生物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的一种基本工具。植物抗旱、抗盐基因的发现与应用,将有可能彻底改变10亿亩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使5亿亩不毛之地、盐碱地变为良田。用于废气、废水、废渣处理的基因工程极端微生物的应用,可降解生物塑料产品的产业化推广,将会解决工业排放、白色垃圾等环保难题,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生物技术还可以推进“绿色制造业”的发展。工业生物技术将使化工、造纸、防治、食品、发酵等传统工业领域地生产工艺与手段发生根本改变,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生产成本,加速传统产业升级。
关键词:生物技术;药品行业;安全
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中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生物药品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促使生物技术药品行业进行了激烈的竞争。
一、我国生物技术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生物制药行业发展比较迅速,起步较晚,最早的生物工程药品追溯到1982年人胰岛素的诞生,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的应用日益的广泛。
医药生物技术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1、重组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研制的药物或建立的新的治疗方法。2、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生产的药品。3、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技术制备的药物。4、通过组织和细胞培养生产的疫苗。5、利用现酵或反应工程和生产生物来源的药物。6、应用蛋白质工程和分离技术从生物资源中寻找或制备的药品等。在这六个方面中医药生物技术对医药汗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效应,但是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的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保证药品额安全性、医药行业的道德性,总体的发展方向是很乐观的。
二、生物技术药品发展的原则
生物技术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但中去,生物技术为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但是生物技术药品的发展必须把握一定的原则和尺度,没有原则的利用生物技术,以生物技术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有损人民群众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3号《生物制品管理规定》第二条中指出:“生物制品是药品的一大类别。生物制品系指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它包括疫(菌)苗、毒素、类毒素、免疫血清、血液制品、免疫球蛋白、抗原、变态反应原、细胞因子、激素、酶、发酵产品、单克隆抗体、DNA重组产品、体外免疫试剂等。”从生物制品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生物药物制品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和实验,得出具有长效的药物产品,提升医疗卫生事业的水平,而对于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方面的应用应该予以抵制,非法利用药品进行交易和犯罪都应该受到监督和制裁的。
生物技术制药产业能够给药品和医疗卫生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绝对不能忽视药品的安全性,原材料和技术的要求很高,因此需要的投入成本也是占有很大的支出比重的,正确的分析市场,不能因为市场需求的增加而盲目的扩大产量,加快生产从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制药行业是良心产业,生物技术的使用也是为了为人类生活带来福祉,所以应该正确的把握生物技术的使用尺度,保持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中的正确应用。
三、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依据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的应用现状,我们看可以看出,生物技术制药产业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
首先是在生物技术水平上,积极的开发高科技产品,拓展药品行业的技术深度。我国的生物资源极其的丰富,微生物、真菌、海洋生物等资源都可以运用生物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开发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独特的药效的药物。目前在我国生物技术对于治疗很多的疾病都有很高的治疗效果的。
其次,在生产的规模上,应该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需要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提升药品行业的集群效应,药品企业和医药公司进行合作,充分的进行市场调研,贴近市场进行研发,利用企业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引进的财力和人力,规避药品行业的弊端,促进生物技术药品的研发的效益整体得到提升。顺应世界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尽快改造传统生物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低耗原料和能源、高附加值的现代生物技术药品,以提高生物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的学习引进,培养更多的技术性人才。近20年来我国生物技术制药行业发展很快,开发品种齐全,种类多样化趋势,生物技术在药品行业中产业结构并不是很齐,生物药品质量要求不断的提升,技术合作和人才的培养都是提升药品质量的重要途径。优化国内的需求,面对国内的技术难题应该注重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装备、技术、人才引进,通过合作、合资的方式创造生物技术药品行业的新发展途径。加强基础研究,建立生物技术信息资料库,掌握世界生物技术药品的科研和产业化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动态。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不再是在人们的想象中的技术,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进行发展和创造着,在药品行业中的应用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惊喜。(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舜,李蒙.生物技术与我国发展生物经济的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1).
[2]徐广军,杨德峰,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的动态选择问题探讨[J],理论学刊,2006(2).
关键词:生物化工 发展前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S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080-01
1 生物化工的简介
生物化工(Biological Chemistry)是一门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并重,综合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与工程技术理论,通过工程研究、过程设计、操作的优化与控制,实现生物过程的目标产物。它在生物技术中有着重要地位,其产品具有实用价值高、需要成本低的特点,将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食品、健康和环境等重大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人类社会文明起着关键性作用。
2 生物化工的起源及应用
生物化工学科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以抗生素的深层发酵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研究为标志。1928年9月3号,弗莱明意外发现青霉素之后,抗生素开始快速且呈现正趋势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结合转基因、生物催化、动植物细胞培养等新型、传统生物技术,将生物化工逐步分化出来,成为完好地学科体系,并形成一个让人意外的新兴产业。从酒精的医药用途、味精的调味使用,到氨基酸的大力发酵、激素可以实现生物式的转化为止,这段路程无不将生物化工注入医学、饮食、工业的精髓。如1957年,日本某公司将谷氨酸棒状杆菌提纯分离,利用葡萄糖作为基本营养,借鉴前人的发酵生产法成功生产了L-谷氨酸。直到现在谷氨酸仍然应用在各种医用药物、炫彩的化妆品、人造皮革等方面。
3 生物化工的发展及应用
20世纪80年代,美国以石油化工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产业,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1995年至1999年,生物化工产值从3675亿美元上升到4200亿美元,增加了14.5个百分点。同时,环境污染浪费造成2319亿美元的损失。要想发展好生物化工产业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并不是持久的办法,必须继续找寻新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中国生物化工技术刚刚起步,只能亦步亦趋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模仿秀表演,还是将实验室作为实践的基点。1986年我国的疫苗制作在医学史上还是一片空白,直到在1986年美国成功使得乙型肝炎的浅层抗原在真菌、细菌和哺乳动物里完成表达过程,并且进一步成功翻译为HBsAg,中国才“山寨”成功所谓的HBsAgII(之后销声匿迹了)。此后,基因工程的药物1996年为1.85亿元,2000年涨到30亿元人民币,2002年之前,我国就有801中生物农药有效注册,使用范围有2.5×107 hm2,这样的成就不可能忽略的。
然而,时间从不会停止脚步,科学技术依然迅猛发展,生物化工亦是如此。基因的成功重组、催化正式在生物中采用、酶的神奇作用等等种种成果的伟大形成,使得许多的化工原料与产品得到充分且有效地使用,甚至创新化工工业工艺的生产,真正做到污染少,易节能的新型工艺。比如巴西的乙醇占了整个汽车行业的52%,那就有了31亿加仑的潜在价值回收;美国杜邦、英国ICI公司等一系列大型公司对生物化工事业的支持与应用,为人类的文明建设取得了无法估算的成就。预计到了2020年,因为生物化工的改进,各方面的技术能源消耗将大大下降30%,令人头疼的污染问题同步减少30%,生物化工总增值39%,在农业、医学、特别是工业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4 生物化工的潜在前景应用
未来的能源发展不可避免做到效用与环境的真正配合,因此决定了生物化工的两个发展方向的拓展:一是化学学科和生物学科结合在医学上的开发,特别针对于以每一个婴儿都是拥有一个健康的童年为目标,治疗现在无法解决的先天后天性遗传疾病;二是生物物种之间的无差异转换。这是我们古人的梦想,也是我们未来的期盼,那时候羡慕小鸟的翅膀就变得没有意义了。当然,发展前景固然美好,但因为生产的进行所存在的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就新生能源、“第四大能源”—— 生物质能来说,我国进展仍是迟缓。而其它传统生物化工更是因为规模利用率低,可再生能力低,潜在性危险大,以及种种向后代借用能源的生存问题,促使我们不得不重视绿色环保的生物化工。
5 结语
总的来说,生物化工技术产业,才刚刚正式步入轨道,“863”和“973”计划刚将其纳入羽翼之下,作为一个21世纪的朝阳产业,美国的某杂志赞颂的十大科技奇迹,生物化工就占了四大,这样的情景不可估量的产业,终会盖过信息技术的时代,铸就新的世界经济领头军—— 生物经济,掀起生物技术的又一次暴风雨。
参考文献
[1] 杜晨宇,李春,曹竹安,等.工业生物技术的核心—生物催化[J].2002,22(1):9-14.
1.1地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高
生物技术专业近十年由于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导致该专业毕业生明显供大于求,学生就业压力年年加大。在地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就业问题仍然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一般每年除了大约30%-50%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外,其他毕业生的就业往往趋向于散发状态。而且一般性生物技术企业多是参加大型综合性院校的就业招聘会,而不参加医学类就业市场,生物技术医药类企业多数是名为招聘生物技术专业,实则招收医学类、药学类学生,更是加剧了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形势的恶化。根据对我校生物技术专业近三年的调查,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就业从事生物技术产业的学生比例较低,大部分学生从事的行业与生物技术关系不大。因此,考取研究生也成为该专业大多数学生的首要选择,学校和专业教师也往往鼓励学生考研,从而使地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医药生物经济发展的办学目标”大大打了折扣,变相地转变研究生教育的预科培养。根据对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近三年的调查,表明大约有80%以上的学生将考取研究生作为其毕业时的首选,甚至毕业后仍有不少没有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又重新加入再考研的队伍中。由此可见地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在本专业领域内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1.2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带来的后续问题
就业形势的差强人意带来连续的负面影响,从而造成高考招生时,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青睐生物技术专业,这种现象在地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尤为普遍。该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率近几年一直不高,而这种现象又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部署,在资源配置、师资力量的引进与培养、实践教学资源等方面不向生物技术专业倾斜。同时由于第一志愿录取率低,大部分生源需要从其他报考专业调剂,又造成了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良莠不齐的现象,调剂到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往往感到没有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从心理上对生物技术专业认同感较差。这些调剂的学生中大部分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专业的学习风气,从而使专业的发展极其被动。
2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发展的对策
现代生物技术从诞生开始就显现出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商业前景,并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农业、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直接促成了生物经济产业的发展。2013年我国生物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
2.1万亿元,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医药生物技术将是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和开发领域,如何在医学院校做好做强生物技术专业显得尤为重要。
2.1发挥医学院校的医学教学资源优势
地方医学院校一般都有多年的办学历史,优势专业往往集中在医药专业,如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中医学专业和药学等专业,而这是其他类型高校所不具备的资源优势。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充分挖掘医药学科的基础优势,结合目前社会对医药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在生物技术专业构建了完整系统的“生物医药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在专业计划与课程设置方面,充分体现生物、医药之间的交叉融合特点,除让学生学好生物基础平台课程外,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分别安排一定比例的医学和药学有关的医药类板块,建立生物技术知识为主、医学和药学知识为辅、理论和实践密切联系的课程体系,为实现“培养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医药生物经济发展的办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加强产学研结合,与医药生物技术企业联合办学
产学研是相互耦合、相互促进的,生物技术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但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创新的思维,还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培养体系,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优秀的医药生物技术企业往往站在医药生物技术科技发展的前沿,往往洞悉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因此充分挖掘办学驻地或者临近区域的医药生物技术企业资源和相关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资源共享,实现产学研的密切结合,让医药生物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融入他们对人才培养和需求的理念,有助于培养与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企业相接轨的应用型人才。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积极走出去,同山东省烟台市威海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合作,构建产学研平台,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3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根据生物技术专业的具体规模,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分别从生物技术企业和生物技术专业专职教师中选拔一定数量的教师,通过互派方式,培养为“双师型”教师。这部分教师既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又熟悉生物技术企业的运行机制和生产操作平台,他们是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培养实用型医药生物技术人才的重要参与者。熟悉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能及时掌握生物技术企业中生物技术应用的实际状况,就会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更新提出更合理的建议,深谙教育教学规律就能更好的在校企合作中建立更为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从而为培养应用型医药生物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4及时更新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接轨
卓越有效的课程体系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及时抓住社会对医药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特点,进行统筹考虑、系统设计,使教学各环节前后衔接,形成相对稳定的理论知识授课体系,并将国际上关于生物技术的新进展融入教学体系中;紧跟生物医药企业对医药生物技术人才需求的方向,建立科学合理的、灵活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践教学的及时更新。在已有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等措施的基础上,加强与医药生物技术企业或医药研究所(公司)联合,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逐步对部分实验教学内容采用校企联合模式组织教学,在企业进行的教学过程由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
2.5根据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分类培养我校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积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喜爱程度,进行分类培养,通过有类别的引导,培养他们成为生物技术产业中不同层次的人才。例如,热爱生物技术科学、愿意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往往理论知识扎实,要及时把这部分学生引入教师的科研中,使其不仅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有娴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一定的科研思维,为以后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他们考取研究生,培养成为生物技术的高层次研发人才。近三年,我校药学院积极在生物技术专业中积极开展大学生早接触科研活动,取得了极好的效果。经过统计,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每个年级基本保持有30%以上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联系专业教师,课余时间跟随专业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起到了很好的培养,参加的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其他对生物技术不是非常喜欢的学生甚至厌恶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认清社会发展趋势和就业难度,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产学研平台中的医药生物技术企业中及早进行实践锻炼,把所学知识与医药生物技术企业的实际生产相结合,使他们一毕业就能有娴熟的与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企业相对接的操作技能,在企业中成为优秀的技术人才。
3展望
作者:张亚平 单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药物产业联盟主要围绕开发与国内优质企业开展合作,积极推动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促进成果的转化,助力企业的成长,我们包括和一些龙头企业开展很好的合作,比如像2011年8月,生物局与中粮集团共同签署框架协议,在营养科学,食品安全过程等生物科学领域,生物技术领域开展全面合作。还有设立一些联合的基金,中科院生物局共同设立生物基金和产业化联合基金,由生物局和华南公司共同支持一批我院所属的生物医药创新和产业化的项目,包括针对新型疫苗,研发中的关键技术共同开展研究,形成企业需求,企业资金与优势研究队伍和平台有机衔接,更快推动研究的转化应用,已经制订了联合基金的项目,及其一些经费的管理办法,实现了技术的转让。比如是像上海研究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具有知识产权的杀菌类的药物,通过和安徽全球药物合作实现生产上市。上海药物所抗丙肝Ι类型药实现了向天津红日药业股份公司的转让,动物所研发的昆虫病毒生物农药转让河南省济源百元实业有限公司开发4种病毒原药,9种病毒生物农药产品,产品已出口欧洲。共建了一些联合研发中心,上海研究所等与石药集团,江苏恒瑞等共同承担国家专项任务,微生物与山东韩林公司共建联合会议研发中心。我们积极推动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促进区域生产,生物产业的聚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我们与湖州市政合作建设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2006年10月正式成立,充分利用中科院优势,结合湖州和长三角优势产业基础和体制机制的优势,面向国家需求,实行强强联合,共同建设产业化联合基础。2011年作为自主创新成果典型案例之一,国家媒体都进行了集中的报道。我们和陕西省合作建设中科鸿基平遥生物科技产业园于2011年8月正式奠基,项目总投资36亿元,占地1052亩,三期建设,进实现生物医药,生物及化学品,生物材料领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一期建成后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氨基酸生产基地。我们还与苏州吴中区合作吴中生物医药研究中心,这个中心是是2011年10月成立,生物技术创新药物,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及产品三大领域建设一个技术先进,应用型规范公共技术服务和研究平台,探索建立促进技术转移转化的新型人才引进和考评机制,形成一支应用型和转化性团队,促进生物医药技术向下游延伸,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产生一批市场前景好,达到国际水平重大成果,探索政府支持,企业参与的研发模式,推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我院还与河南省合作建设高产高校现代农业示范工程,2009年中科院与河南省联合签署高产高效现代农业合作框架协议,三年来5个示范县完成改造15.3万亩,完成高标准粮田建设8.66万亩,2011年5个示范县粮食总产量达到38亿斤,较上年增长3.37%,2012年河南省将示范工程扩大为11个示范县,计划至十二五末,改善粮田320万亩,节水15%以上,就是通过核心示范县扩展示范县引领建设实现这个目标。2010年10月,中科院与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开展生态农业和大马力加科学种田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利用中科院先进技术,机械化种植,标准化作业,节约化管理优势,实现了万亩以上示范田增长20%,平均效益增长8.3%。展现出了东北现代农业发展的雏形,并对当地临近的县域产生积极影响。我们还与海南合作加强蔬菜绿色生物集材集成的示范,利用中科院生物防治技术在示范基地内集成应用,实现蔬菜生产过程和终端产品的绿色化,推动绿色蔬菜产业的发展。2011年,示范基地每亩同比减少投入1300多万元,节约费用大约36,减少用药10次左右,减少施肥4次,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示范创新基地的苦瓜,冬瓜和辣椒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还积极推动国家专项对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支持,获得了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资金支持,第一批中科院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茶叶促进计划项目顺利实施,总投资5.38亿元,已实现年销售8亿元,与上海生科院,浙江海正药业基金组工程改良多拉菌素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还有广州研究院肝炎系列诊断产业化项目,还有天津工程所和梅花生物发酵法年产1000吨的酰胺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还有动物所,病毒所,系列新型高效病毒农物高技术项目等等,其中生物发酵法年产一万吨的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万吨级天蒙东安酸,生物技术示范项目,固定化肥年产4千吨的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制造专项。我们在基因组改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取得很好效果。技术多年来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需求长期依赖进口。这个项目是我国利用基金组技术构建和改良抗生素工业生产工程菌株的第一例,对于利用基金操作技术提升我国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发酵法年产1千吨的固安酰胺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是利用天津工业所的技术,解决了氨基酸生产中,氨氮废水污染重的问题,采用生物技术改造高产固安酰胺菌种和发酵控制和新型生产装备,生产固安酰胺,促使通辽梅花生物水平有大幅度提升,实现了谷氨酸产量第一。在生物发酵法年产2万吨二元酸项目,利用微生物所的技术,实现二元酸生物法制造,成本比化工法降低30%,综合能效降低20%,综合回收率提高10%。现在山东韩林公司二元酸生产规模达到全球最大。我们还积极推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我们联合开展战略规划的研究,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编制生物产业化项目早期融资与信贷,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开展我国生物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调研课题的研究。还有寻找投资项目与国家开发银行,软银中国寻找技术项目高的投资,我们还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国际生物技术转移,包括2011年邀请生物技术与环境部主任博士参加第四届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初步探讨与北欧合作的意向。还有2011生物局参加组织的会上举行了中美合作论坛共同确定进一步发展双方合作关系,还有2011年生物局组团赴加拿大参加企业,介绍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情况,还有2011年邀请北欧执行主任参加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并做大会报告,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加强与美国,还有日本等一些国际知名的生物产业机构的合作,为推动生物技术转移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我们还积极推动国内领先技术的引进再创新,比如说像中科院,宝钢,积极推动新技术在宝钢应用,2012年支持宝钢完成年产300吨的钢厂尾气研究,正在进行年产5万吨钢厂尾气项目设计,推动中科院宝钢,生物研发中心建设。建立了国外技术共给方,国内技术承接方,投资方和研发方的合作新模式,为生物制依存提供新的道路。下面我介绍一下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计划未来工作,我们主要要探索建立三种典型的模式,推动生物产业创新驱动发展,以围绕产业重大需求,聚焦专业领域,针对创新要素配制方式,将探索建立适应不同产业发展特征和需求的新的模式,一是产业链科技核心驱动发展的模式,探索建立隐蔽的研发生产工艺和应用为核心的产业链,推动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建立专业化的创新联盟,与合同共建生物农药和绿色农用产品延期,与浙江湖州共建先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共建研发中心等。第三是大型企业和创新中心一体化的驱动发展的模式,如与华南共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与中粮集团共建营养与科技产业中心,与长春大城,宁夏一品等氨基酸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氨基酸创新产业龙头企业等。其中产业科技核心驱动发展模式主要是以工业,国家工程实验室为核心,推动生物生物造纸,生物制革,生物防治,功能糖与糖纯生产6个产业链建设,突破新霉的发现,改造制备剂型化和应用技术,支撑企业增加品种,增加剂型,等价应用领域,工业霉支撑的产业规模提升10倍以上,这个模式就是产业链终端企业牵头,工业每国家工程实验室研发力量来支撑,我们特色从对单一企业支撑,变成对全产业链企业的支撑。第二种模式,就是地方园区和创新联盟双向驱动发展模式方面,建立了生物农药与绿色农用产品,专业创新联盟,与河南济源共建,生物农药与绿色农用产品,产业园区,促进形成生物农药与绿色农用产品创新集群,依托药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和江苏吴中生物医药服务平台,在原有中科院吴中生物医药研究中心基础上,推动建立生物医药产品创新集群,特色是从地方园区招商引资,变成创新联盟产业集群的建设。
在大型企业和创新中心一体化驱动发展模式方面,与河南生物,武汉病毒所,和过程所牵头,共建产业化创新中心,推动生物制品行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与中粮集团营养所,天津工业生物技术所前头,提升营养与健康产业的科学水平,与长春大成、中粮生物等牵头,模式就是大型企业牵头,特色从企业到研究所,一对一的合作,变成创新中心对产业的支撑和服务。从上面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促进计划,第一期取得显著成效,当前生物产业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科院作为我国生物技术研发领域的重要队伍,希望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支持下,推动我国生物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我院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创新贡献。
一、专业介绍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生命现象、过程和生命规律的科学。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了海洋生物的分类和分布、海洋生物的遗传和演化、生物的生长、遗传以及生理等。
二、就业前景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科研机构、环保、检疫、水产和海洋等部门就业。
三、院校推荐中国海洋大学四、专家建议专家预测,海洋生命科学和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将是我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最有前途和希望的领域之一,因此海洋生物学在当前的生物学领域中是一大热门。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就业;调查
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全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生物技术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生物技术热,我国的各大院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0多所院校设置了生物技术专业,每年该专业的毕业生达到几万人,由于人数的迅速增多,以及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的程度较低,再加上其专业的局限性和一些教育形式的缺陷,造成了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暂时性过剩现象,增加了生物技术大学生就业压力。为了解该专业大学生对就业方面的看法和掌握他们的就业心态,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我们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4届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并做了详细分析。
一、就业形势
调查结果显示,85%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寻找工作比较困难;11%认为就业形势正常;2%的学生认为形势较好,找工作比较容易;2%的学生不了解现今就业形势的情况。这表明多数大学生对现今的就业形势具有一定的了解,不存在盲目乐观的情况,但仍存在不了解现今就业形势的情况。
二、就业前景
调查发现61%的学生对生物技术的专业前景表示乐观,但也有29%的学生认为生物技术专业没有前途。目前我国有200多所院校设置了生物技术专业,每年本专业的毕业生达到几万人,还有不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由于人数的迅速增多,以及专业的局限性和各方面原因,造成了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本科生暂时性过剩的现象。与此同时,我国与生物技术相关的教学、科研、开发、管理等机构有200多家,全国共有生物技术企业500多家,涉足生物技术领域的上市公司近160多家,从事生物技术研发的上市公司也有40余家。因此,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要认真了解现今的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形势,在做好就业困难心理准备的同时,也不要过于悲观,而是要从现在开始加强自我各方面的能力,备战以后的就业市场。
三、就业去向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直接就业的有54%,选择继续深造的有25%,自主创业的有8%。与往年相比较,考研人数有所减少,自主创业的人数有所增加,这表明,现在的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趋向冷静,不再盲目考研,而且由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创业教育的开展,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越来越强。
四、就业实现途径
根据调查发现,有59%的学生通过传统的方式,即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或者招聘会寻找工作,27%的学生自动联系用人单位寻找工作,仅8%的学生通过网络寻找工作。这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未转变,主动性不够强。这就要求学校从根本抓起,即从学生大一开始,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
五、未来职业选择的因素
根据调查发现,72%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个人爱好来选择未来的职业,85%的学生愿意从事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行业,51%的学生在找工作时首要看重的是个人的发展,其次才是薪金的高低以及企业的性质与规模。综合表1~3,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的大学生非常重视自我发展,而且其就业适应范围明显拓宽,在这样的情况下,择业者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六、就业单位类型
从表4我们可以看到,生物技术的学生选择单位类型比较均衡,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现象相适应。这表明,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经济的多样化、文化的多元化,展示给人们的是斑斓多彩的世界,从而使得学生的择业风向标也随之改变,趋于多元化,不在像以前过于单一,一味的想捧着“铁饭碗”到国营企业、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是学校去。
七、未来职业选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