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范文

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

第1篇: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范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内涵;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4-0042-2

1998年11月24日,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而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准确界定和鉴别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是高等院校的培养人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

(一)国外对创新型人才内涵的理解

国外对创新型人才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大都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特点。如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把富有创造性的人的人格特点总结成以下8个方面: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2.有旺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机理有深究的动机;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

英国的大学特别是牛津、剑桥两所大学把“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性精神”作为大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一代代高水平的人才。在面对新世纪经济革命的需要时,牛津大学校长C·鲁卡斯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雇用灵活性。……个人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

(二)我国对创新型人才内涵的界定

我国许多专家就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但对于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比如:

吴贻春和刘花元教授在《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的文章中指出“所谓创造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对未知领域勇于探索;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

冷余生教授于2000年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发表的论文《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中指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这同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仅不是并列的,而且要求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性。”

2005年,刘泽双博士和薛惠锋教授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在某力而打破旧的成规,做出突破性的创新,其自身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拥有大量理论或实践经验的人才”。

由此可见,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我国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阐释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角度进行的。课题组成员认为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理解应该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基础,融入当代社会对于创新的需要,不是静止的理解,而是与时俱进的界定。因此,创新型人才是在特定时期和特定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创新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点石成金的创新能力,能够在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内,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开展创新活动,并产生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思维、新方法。创新能力具体又包含哪些内容呢?我认为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如图所示):

(一)新型合理的智能结构

智能结构,是指一个人具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所组成的多序列、多要素、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创新人才所应具有的新型、合理的智能结构,则是指适应社会创造事业需要的智能结构。它一般有较高的效能性,有较强的适应性,较好的进攻性和较多的独特性。效能性,是为社会和人类进步服务的效能高低程度,即贡献大小;适应性,是能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特点和趋势,从一个领域转向另一个领域;进攻性,是探索、开拓未知领域的能力;独特性,是浓厚的个性特色。创新人才的这种素质,具体地说,大致包含下列内容:

第一,广博的知识储备。知识经济就其本质来说,是创新型经济,创新是其灵魂,但知识经济首先是以知识的生产、知识的积聚、知识的分配、知识的应用尤其是知识的更新为基础的,完整的知识及体系构成了创意形成和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人们创新能力的大小。因此,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努力实现知识体系的更新尤其是知识的创新,才能为创新提供更为有效的知识支持,也才能更准确地体现知识经济的本质及要求。

第2篇: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范文

关键词:产品设计;安全性

一、产品设计中的安全性

1.安全性要素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产品设计是基于功能和审美的综合要求,利用专门的设计方法与技能,赋予材料或产品以新的内容与品质的造物活动。

(1)安全性是功能与审美的内在构成要素。人类设计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产品的审美是在功利基础上产生的,产品的美在于功能的完善;一切产品的设计与生产直接表现为满足人的某种物质需要,因此,首先必须具备安全性,安全性是功能与审美的内在构成要素。

(2)安全性在设计方法中的体现。马斯洛的人本哲学认为,安全需要有时能完全克服功利需要以达到缓解恐惧的目的,摆脱恐惧的人往往能更大胆、更勇敢。当人们意识到安全克服后,他们能在设计的路上越走越远。在产品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安全性伴随了产品发展的在整个过程。受来自寻求安全的较低需要的消极的影响,发展的过程需要人时刻准备冒险、犯错误、改变习惯。安全是设计方法发展变化的内在驱动力,是设计方法存在的依据。

(3)安全性是产品品质和内容构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的产品设计评价标准中,安全性是考验产品是否合理化,是否符合标准的一个评价标准。产品设计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效能性要求。采用现代安全设计方法,通过对产品质量品质进行识别、评价和安全设计,从而使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挥预定效能。

二、安全性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1.产品的生理性安全设计

产品造型的生理安全,指的是产品设计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关注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如一把婴儿椅,在造型上如果不充分考虑婴儿的人体适应性,设计过小、过大、过高、过低都是会影响婴儿的生理安全。过小、过低使得婴儿身体挤着,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过大使得婴儿易脱离座椅,如椅子过快推进,婴儿有可能脱离飞出椅子;过高使得婴儿的脚够不着地,则使得婴儿的脚不舒服;坐垫的材质采用硬质、尖角的材质,则会给婴儿的身体带来不安全因素。

2.产品的心理性安全设计

产品的心理性安全设计主要是指产品是通过自身的形、音、色、质等示意性的语言向使用者传达安全的信息。如色彩上的安全感。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和危险的意思;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绿色表示通行、安全的意思。当人们看到红色,会感觉到紧张和不安全。

就产品的造型设计而言,平稳、对称的造型形式能给人一定的安全感。而设计较为灵活的造型则不能给人心理上以安全感,至少是暂时性的不安全感。如一把椅子是一根尖底支撑的大个坐垫,虽然技术上解决了生理安全,但在心理上,人还是对这一设计有一定的距离感。此外,柔软的材料给人亲和力;坚硬的材料给人生疏感。

3.产品的道德伦理性安全设计

安全伦理作为一种伦理价值观,既体现为应当的“善”的安全伦理规范、原则,又体现为对安全追求的信念和信仰。就产品设计伦理安全而言,产品设计的造型要考虑不同人的设计需求,设计要关注更多人,特别是弱势群体。要考虑到使用者的安全,也要考虑到使用者对其他人的安全,设计的伦理安全应该是在满足使用者的安全基础上,进而满足其他未使用产品的人的安全。

三、安全性在产品设计中运用的思考

1.不同层次的安全需求间度的把握

过于安全性的产品给人死板的感觉,不够生动,从生理安全、心理安全、伦理安全角度出发,不同层度的安全需求是最重要的。产品给人的生理安全,即功能、技术、材料上追求绝对的安全,这是不容置疑的。在心理安全上,造型和形式则在心理与伦理之间调和,在死板和灵活的设计之间找到契合点,既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又能始终提供安全的设计。

2.挖掘和灵活运用视觉元素的安全性内涵

所有的视觉元素都具有安全性内涵,创造性地挖掘和运用是设计创新的基本途径。如灵活性应用色彩上的安全性内涵:红色的警示含义,在产品设计中起突出醒目、引起人注意的作用,将红色用于折叠式产品结构的转折处,起到提醒注意的作用。将红色用在机房内的危险部位上可起到一定的警惕性作用。

3.设计师要努力适应时代潮流不断提高创新意识

安全性在不同设计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征。传统设计中更多注重于人的生理安全,技术、工艺的问题是当时设计首要解决的问题。而在现代设计中,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理安全变成了设计最基本的一项准则。未来产品设计可能更多的关注于产品的伦理安全,提倡绿色环保,人文关怀。每个时代对安全性设计的要求都不相同,设计师要努力适应时代潮流,不断提高创新意识。

总之,只有将不同层次的安全需求统一,不断灵活运用设计原则,始终紧随现代设计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自我,才能使设计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第3篇: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范文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深刻理解创新意识的含义和内容,真正认识到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即是当今信息时代国家创新体系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创新;创新意识;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大学培养学生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它维系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

一、创新意识的含义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际活动中,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表现为对创新的重视、追求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动力,与创新能力一起贯穿于人的创新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创新意识的内容

1.强烈的创新动机。创新动机是创新意识的动力源,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驱力,是引起和维持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也是创新才能得以施展的能源。人的每项创新活动、每个创新意识都离不开一定创新动机的支配,创新动机明确并且强烈的人,他的创新活动的希望就越大,创新动机肤浅的人,他的创新活动成功的希望就小。

2.浓厚的创新兴趣。创新兴趣是指人们从事创新活动投入积极情绪和态度定向。它是创新动机的进一步发展。创新动机来源于对创新的浓厚兴趣。产生创新动机不一定有创新兴趣,而一旦形成创新兴趣必然伴随着创新动机。创新兴趣是人们从事创新实践活动强有力的动力之一。

3.健康的创新情感。创新过程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造性活动的创新情感。首先稳定的创新情感。现代创新者只有在稳定的创新情感支配下,才能提高自身创新敏感性,及时捕捉有用信息,对与创新有关的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其次积极的创新情感。现代创新者积极的创新情感,可以极大地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敏锐性,充分调动自己投身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再次深厚的创新情感。创新热情是一种稳定深厚的创新情感,具有持续性。它是一种能促进现代创新者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展开创新活动的心理推动力量。

4.坚定的创新意志。创新意志是在创造中克服各种困难,冲破阻碍的心理因素。首先是创新意志的目的性。现代创新者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明确的认识,才能按既定的目标去行动。其次创新意志的顽强性。科学创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是要探索前人没有走完的路,要产生前人没有产生过的成果。在创造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并存,只有意志顽强的创造者才能在挫折与失败中不断进取,从而把失败引向成功。创新意志的顽强性指人们在创新的过程中能精力充沛,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取得创新成果。

三、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1.是当今信息时代国家创新体系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里,高科技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科技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对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当今知识经济背景下科技进步的要求和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国家创新体系是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体系,其主要成分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目标明确、组织比较完备的网络系统。这一体系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积累发展的过程,需要一代代人艰辛的努力,也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敏捷的创新思维和很强的创新能力,从而能获得创造性成果,成为有所建树的人才。国家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赖以维系的根源,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导力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国家创新体系的每个构成要素都需要创新型人才发挥科技中坚力量。因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持续发展和永葆生机的需要。

2.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的人才质量标准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良好的社会声誉要靠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和取得的丰硕科研成果来赢得。高校人才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取决于学生的创新素质高低,创新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在未来的市场中的竞争力,那些培养出很多高素质竞争人才的高校在社会的声誉与日俱增,学校的生源也就必然会增加,这样必然促进学校的发展。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人才是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种认识、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涉及人的生理、心理、智力、人格等诸多方面,是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外在表现。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才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素质中所必备的成分,因而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随着社会和现实需要的发展而发展的,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观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扩充,因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任务和内在要求。

3.是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关于认为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多方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发展。从这一理论来看培养创新意识是实现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准备和必要保证,是高校大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知识的增长率加快,知识转化的速度迅猛增加,高校大学生想要在这种情况下成才就需要掌握包摄面广、潜移性强、容纳度高、概括程度高的“核心”知识,需要高校大学生有忧患意识,主动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想在就业饱和的状态下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需要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利用所学的知识,敏锐地观察就业趋向,并把自己武装成与众不同的创新人才,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陶红.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2]戴伟芬、孙宗禹.试析闲暇视野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年第3期。

第4篇: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范文

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主要是指从教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那么如何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呢?

第一:建立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环境

心理医生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从而必定是异常行为。当对个人的表彰是以顺从为条件时,创造性强的人偏离常规的思想就会被贬低而受到抑制,压抑个体自由就是抑制创新欲望,埋没创造性人才。因此对个人的表扬、赞许乃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个人的心理感到安全使他可以在进行发散性思维时无须处于防御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他们可以进行充分表现自己思想的火花而无须压抑,不怕别人笑话或讥讽。因此,教师要营造使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的氛围,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尊重的和谐的关系,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鼓励那些用不同的方式来观察和思考、理解事物的学生,让其得到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冲动的机会,使其创造力倍增。

第二:培养创新意识,要建立课堂教学的新观念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吸收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新知识,实现教学方法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科学发现过程简捷地重演于课堂,让学生参与发现、探索、研究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对发现和创造的兴趣,指导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体检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如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1)先复习求根公式,并指出两根关系(互为有理化因式,或者说,根式部分互为相反数)。

(2)指出公式实际上直接反映了方程的根式是有系数确定的,公式就是利用系数而计算出根的表达方式。

(3)提出相反的问题:方程的系数也被根所确定,那么又如何用根来计算出系数或表达出系数的某些关系呢?

(4)学生探索:一部分学生写出几个熟悉的方程;求出两根后观察根与系数的关系;一部分学生确定方程两根ab,构造方程(x-a)(x-b)整理后,观察根与系数的关系;一部分学生根据有理化的特点,直接利用求根公式相加,相乘得出结论。

(5)师生讨论,对三种方法做出评论,取长补短,完善结论,完成证明。这样可以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来增强学生兴趣,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

在进行解题训练中,教师应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那些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做法予以肯定和帮助,鼓励和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不人云亦云,敢于另辟蹊径,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其次,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取决他是否有雄厚的基础知识作为保证,因为知识量越大,则联想、类比、想象的领域也就越广,从而产出新思想、新方法的机会也就越多,很难设想知识面狭窄的人能有多大创造力,即使在解题时也一样。

爱因斯坦曾对科学活动提出如下模式:经验――直觉――概念,或假设――逻辑推理――理论。也就是说,数学创造往往开始于不严格的直觉思维,因此,一个人要从事数学创造必须既有直觉思维能力,又具有逻辑思维能力。

再次,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好奇心是创新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们不以条条框框束缚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经常让学生做些事,充分利用学生好奇与渴望成功的心理,想方设法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技术,创设恰当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向学生讲明,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以及任何探索迹象,都是好事情。当学生在对一项活动感兴趣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想法开动脑筋,气氛要轻松活泼。

鼓励参与,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没给学生丝毫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没有为他们提供探究的渠道,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完全靠书本上间接经验达成的,而更多地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淡化教师的自我权威中心意识,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善于倾听不同的言论,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性,在教与学中提倡相互合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主动地参与教学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诱导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第5篇: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只有运用新课程理念,加强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才能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才能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只有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才能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自身优势,将探究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化学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一、教学策略的内涵意义

教学策略的科学内涵,目前主要有两类看法:一是将教学策略视为教和学的策略,认为二者是一致的,在概念使用上也不加区别;二是将教学策略视为教的策略,认为学的策略虽然与教的策略有目标上的一致性,但二者的侧重点不一样,使用时应加以区分。

教学策略的含义,目前主要有四类看法。一是把教学策略看作是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的综合性方案;二是把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教学思想的体现,认为教学策略可以看作是一种教学观念或原则,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实现;三是认为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含义相同;四是把教学策略看作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式和行为。

二、影响教学策略的因素

教学策略包括对教学过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步骤、组织形式的选择。由于这些因素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教学策略的复杂多样性。一般认为影响教学策略制定或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师自身和教学环境等几个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观念,因为教学策略是观念与实践间的桥梁和中介,制定与选择教学策略的任何环节都要受教学观念的制约,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研读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把新课程理念更好的贯彻到实际的教学中去。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教学策略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制约教学策略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教学策略运用得恰当与否也要看目标的达成情况。新颁布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将化学教学目标划分分为三个领域,即知识与技能领域、过程与方法领域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同一教学内容可能同时涉及这三个领域。在正确的目标的指导下,就可以制定和运用教学策略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三、教学策略的分类

1、从教学经验的角度分类

美国教育家史密斯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两种教学策略,即内容限制性策略和非内容限制性策略。内容限制性策略注重人与教学内容的关系。重点分析师生的语言行为,认为教学本质上是口头、笔头和符号表达等语言活动。非内容限制性策略包括课堂教学策略、课堂管理策略以及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合作策略。

2、从教学策略构成要素的角度分类

根据教学策略的构成要素分为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和综合型策略。内容型策略又分强调知识结构和追求知识发生过程两个类别,即结构化策略、问题化策略。形式型策略又有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之分。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综合型策略是内容、形式、方法三种类型策略的综合。

3、从教学环节的角度分类

根据教学环节来分,可将教学策略分为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监控策略。教学准备策略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钻研教材,组织教法,分析自我和学生,制订教学计划的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策略,它是综合考虑影响因素而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策略。教学监控评价策略是指教师为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对教学过程实行主动的计划、反馈、控制、评价和调节等采取的策略。

4、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分类

根据教学内容来分,就化学这门学科而言,主要分为:化学事实性知识,即反映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等多方面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的知识;化学理论性知识,即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技能性知识,即与化学概念、原理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相关的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知识内容。化学知识的类型不同,其相应的教学策略也有所不同。

四、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策略

教材作为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的内容载体,必须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特点和内容要求,将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转化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科书内容。在新课程教学策略方面,可以大概有教学的情境化策略、教学的人文化策略、教学的先行组织者策略以及教学的探究化策略等。然而化学知识的类型不同,其相应的教学策略也有所差异。

根据初中化学知识的特点,可以分别以新课程理念下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化学计算等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增加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探究、讨论等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同时结合具体内容贯彻和实施教学情境化策略、人文化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和探究化策略。

综上所述,化学教学策略研究是一个范围很广、内容很多、融合了化学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专业性的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对教材的合理使用,认真细致地组织课堂教学,不但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也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意识到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真正地关心爱护他们,并给予切实有效地帮助和指导,他们是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化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改革研究》

第6篇: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范文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生物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规律的发现和生物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生物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注意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就显的尤为重要。

一、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而学生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如“呼吸作用”一节中,“种子在呼吸作用中释放CO2”的演示实验,可改为学生实验。大部分学生按照课本上的装置及方法,验证了萌发的种子在呼吸时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由于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基础,因此我就提示能否用学生已知道的CO2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探究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许多学生想到用口吹气的方法,通过比较,理解了种子呼吸时,放出了与人呼出的气体中一样的成分CO2。

二、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出不同于教材的完整实验,对初中学生来说并非易事。这是由于他们的思维往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但只要教师积极加以启发和引导也并非不可。因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常常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加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以此作为打开学生新思路的钥匙,让学生自己提出想探索的问题,然后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器材,放手让他们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自己拟定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现象记录、分析结果,最终自己得出结论。例如,在探究“蚂蚁的通讯”这个实验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探究活动,根据他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自己提出问题假设,各实验小组自己选择所需的实验用具,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观察得出结论。这种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使学生产生兴趣并在探索中不断地得到加强和巩固。

三、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结合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的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因此,除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外,在学生的模型制作、游戏、调查小实验活动中,也可以发展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创造。

第7篇: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范文

论文摘要:艺术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已成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智力及个性特点,以及创新素质的具体构成,强调创新素质教育是艺术设计人才整体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 

 

二十一世纪是以知识和科技不断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性综合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创新是艺术设计活动的生命,所有的设计活动都是以创新为主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对创意性、创新性的依赖不言而喻。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就是要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创新特征。而创新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是一种启发式教育;相对于中庸教育,是一种个性化教育;相对于素质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素质教育。因此,对艺术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已成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一、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智力特点 

在创新素质结构中,创新型人才的智力特点通常包含:一是新颖及富于意味的创造性智力活动;二是较丰富的创意想象力;三是独特的创意思维发挥能力;四是分析与直觉思维统一的思维意识;五是发散与集中思维统一的思维意识。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形式大致表现为求同与求异、集中与发散、习惯与变异、循序与踊跃、试误与顿悟这五个相辅相成的范畴。在每对范畴中,前者属正向思维,后者属反向思维,或者称为“逆向思维”。目前创新性成果较多地出自逆向思维或者多向思维,艺术设计的创新更倾向于多视角、非常规地探索问题解决的种种可能。强化高校学生“逆向思维”等创新智力特点的培养,不仅能够运用逻辑的常规思考方式,更能运用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 

因此在艺术设计的创新教育中,高校要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重视的统一性,避免形成从众思维和从众个性的教学模式,要用多元化的创新角度去评价和管理设计教学,以改变不利于学生创新智力特点发展的单一性教学方式,注重更多地运用讨论式、发现式和启发式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智力特点,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个性特点 

创新个性是创新倾向性的个性人格特征和人格心理特征的总和。其内容较广泛并且受个人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家庭氛围熏陶、个体性格倾向等现实因素的影响,这些创新意识倾向和心理特征所构成的创新个性特点是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内在素质。创新性人才的个性特点包括:知识面广,善于观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内在有深入研究的动机;有旺盛的求知欲、丰富的想像力及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常挑战智力活动;富有幽默感及艺术天赋;意志坚韧,做事专注理性,具备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 

由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素质更重要的表现在创新个性上,因此创新个性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创新能力的大小,创新教育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本身的创新个性,给他们足够的个性施展空间。这也就要求在培养艺术类创造性人才的素质教育中,改变高校传统的教学方法,抛弃传统填鸭式教学,以创新教育主导创新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及探索未知的自学能力;通过对学生创新个性的引导,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三、艺术设计人才创新素质构成 

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素质构成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1.创新意识是指善于发现新问题,创新欲求突出,能够自觉产生创新动机,这是创新型人才最本质的素质,是创新的出发点。我们应善于利用学生个体的主观创新能动性,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及教学方式的应用,适时地增进和强化学生追求创新的意识和洞察力。创新型人才通常对新问题的敏感度较高,具有比较强的问题意识,对新鲜刺激较为敏感,能够从常规事物及普通事物中,发现其不为人知的独特性。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还表现为寻找新途径来避免雷同,对新知识、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技术较为关注,并试图把这些新成果进行创新性的运用,从而产生新的效用。另一方面,创新型人才的认识较新颖,一般不盲目接受现有结论及旁人观点。他们经常会在理解问题方面多做一些新的设想,找出更全面、科学、有效的改进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捷径。而一旦形成这种求新求异的思维模式,创新型人才在对待相同问题时,就不会人云亦云而是常常能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 

2.创新精神主要包括高度的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坚韧品格以及对新事物的强烈好奇心。这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是创新的动力源。创新型人才一般都有视野开阔的特点。创新是在综合前人经验、知识、理论基础上进行的新实践活动,包括总结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或生产出新的产品。因此,创新型人才的视野绝不可狭隘,而是既熟知本领域基本知识又了解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能够融会贯通地进行综合运用。 

3.创新能力方面是指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设计活动能力,也包括创造性开发设计产品的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的本质力量。一方面,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发散思维能力较强,想象力也更丰富,对同一问题能够从多角度、多渠道、多方面去认识,思维的跳跃性极大,能够在新旧知识的交替穿插中,很快地综合已有知识,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发散思维的活跃性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新想法的产生相当快,并在出现问题后,能够快速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二是指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能够更快的产生超出原有思维范畴的新意识,并通过举一反三产生更多的想法,从而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获得新进展;另一方面,设计创新技能主要包括对海量设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加工能力,也包括突出的创新实践能力。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必须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推出更为成熟的技术和更为优质的产品。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也居于教育创新的核心地位,创新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培养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突出实验、实践、实习及实训等环节的教学地位。 

4.创新人格是一种具有个性化独特特征而又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这是创新型人才较为稳定的心理特质,是持续创新的根本保证。创新人格主要指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为创新动机、创新情感、创新意志、创新毅力和创新行为等,既有遗传方面的影响,也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形成。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开发,这就使我们的教育要着眼于激发学生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上面,使这种非智力素质得到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创新人格既有个体的差异又有这个年龄阶段的共同特征,创新教育需要在把握学生总体个性和个体个性的前提下,力求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目的地将潜存在个体身上无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质引发出来,重视学生创新主体意识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利于学生形成和发挥良好的创新个性特征。 

综上所述,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是艺术类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根基,需要全面重视创新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素,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等方面的培养;深入研究学生的创新智力及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挖掘学生自身的创新素质潜能,用全新的创新教育观念促进艺术设计人才创新素质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冯培等编著.创新素养与人才发展 [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2001.295 

第8篇: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体系 构建

创新能力是指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和新事物的能力,即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思维能动作用在从事科学研究和其他实践活动中取得突破的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就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逐渐拥有的对新事物的见解和研究解决新事物的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等。近年来,诸多学者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培养模式做了大量探究,如郑裕东等[1]根据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提出以低年级课堂教学为引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位平台、科研实践活动为载体的“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目前国内普遍认同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和创新人格。徐一[2]通过以北京四所高校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得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为创新思维意识、创新知识储备、创新实践倾向和创新人格气质。本文主要从这几种要素出发,分析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提出构建“创新文化体系―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实践环境―学科竞赛体系”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一、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主体进行分析,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创新人格气质的缺失或不足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先决要素。

大学生创新人格气质一般包括大学生价值观(含理想、目标等)、创新欲望、创新毅力等,进一步可解释为对人生的追求和目标、对新事物的探究欲望和毅力,具体在学生中体现为:在学习上贪图安逸、不求上进,甚至作业抄袭、考试舞弊,在参加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学习、创新活动时兴趣不浓,耐压能力差,遇挫折而不振,等等。抛开家庭熏陶、从小到大的教育环境影响以外,仅从高校而言,影响大学生创新人格气质培养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高校对大学生创新人格气质培养的不重视,或者说没有引起针对性的高度重视。二是高校的校园文化、通识(素质)课程体系不足以熏陶、引导、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气质。

2.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弱化是限制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本要素。

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主要包括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及接受新鲜事物的意愿等。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是一种隐性过程,依托于系列课程学习中的反复锻炼。但目前大学生对知识的追求普遍存在一种实用的心理,所以对这种单调、枯燥的思维意识的锻炼缺乏毅力,甚至有抵触情绪。如高等数学课程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但很多理工科专业学生对其不重视,学习效果不佳。

3.大学生创新知识储备不足是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要素。

大学生知识储备可以具体通过学业成绩、交叉学科知识、图书借阅量、听取学术报告次数等要素进行衡量。乐伶俐[3]将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因素概括为四点:学习目标的片面性、学习方式的单一、学习内容的窄化及学习动机的外在化和功利化。创新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如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很多参赛队伍都用了大量时间进行知识补充和更新,虽然这对于知识更新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还可补救,但也严重影响最后的竞赛成绩。

4.高校创新环境和条件、创新教育模式、功利化的学科竞赛也是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高校的创新环境与条件主要包含专业技能的培养环境、创新基地及创新项目等。目前,一般高校对专业技能培养环境的建设相对重视,条件也相对完善,但对于创新基地的建设还停留在初始阶段,对跨学科的创新基地建设、创新基地的管理及运行机制还处在探索阶段,创新项目的覆盖面、学生的参与面还不够广。

传统教育模式是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一是课程体系与结构不合理。课程体系的设置一定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要充分支撑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每一门课程设置都要体现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二是教学资源与信息不足,特别是虚拟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可学的移动式学习资源不足。三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不够。对于教师而言,其一是要清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清楚课程教学是“教给谁、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问题,二是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手段,多采用启发式、研讨式、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其要明确专业学习目标、课程学习目标,与教师积极配合、主动思考,多参与创新项目研究、学科竞赛,多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

功利化的学科竞赛也是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学科竞赛的宗旨本是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检验学生的创新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很多高校在思想上只重成绩,不重过程,有的因为经费不足、宣传发动不够,导致学生参与面不广,前期培养工作不够,影响和挫伤大部分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1.构建主题突出的校园文化体系。

主题突出的校园文化体系必须有助于大学生创新人格气质的熏陶、引导和培养,特别要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毅力,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教育环境。

高校校园文化体系是多元化的,其构成要素复杂多变,在此,仅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题谈谈其构成要素。

(1)榜样的树立与宣传。大学生基本上心智已定、价值观初成,榜样的树立一定要有血有肉,可仿效、可学习、可触摸,最好是身边的同学、教师和校友。榜样的宣传覆盖面要广,要形成定期树立榜样、宣传榜样的长效机制,要触及学生灵魂,激发其学习、创新的动力和欲望。

(2)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和考风。狠抓“三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形成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氛围。“三风”建设要有长效机制,要处罚与奖励并重,要广泛宣传。

(3)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定期邀请专家做讲座、学术报告,定期举办学术沙龙、成果展览等,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拓宽学术视野,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学术前沿问题和发展动态[4]。同时,要搭建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平等自由探讨的平台,创设多学科交流的环境,营造自由、平等的学术探讨、交流的民主氛围。

(4)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积极支持、鼓励学生成立学习、创新社团,积极支持、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创新项目的研究,并包容其失败,积极支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交流、创新成果展示。学校的支持与鼓励主要包含:一是条件建设与经费保障,二是指导教师,三是大力宣传,四是科学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

(5)搭建科学的通识(素质)课程体系。一是通识(素质)课程体系的模块要多元化,突出创新与科学研究。二是课程资源要充足。三是教学模式要创新。

2.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创新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实现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先决条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创新知识储备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前提。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要从以下几个要素衡量。

1.是否有效支撑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培养方案的统帅,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要求,它既在一定时空下符合社会的需求,又充分体现学校、专业的特点。培养目标的具体实现依赖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因此课程体系的制定至关重要,每一门课程在体系中都要有其不可或缺的价值和意义,都要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2.是否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统一。在制定专业课程体系之前,要理清知识、能力、素质的构成要素及逻辑关系,从而选定课程及开课时间,确保体系严谨、目的明确。

3.是否支持专业技能(特别是核心技能)的培养。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专业技能是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升专业技能是强化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课程体系之前,首先要根据培养目标挖掘专业技能、提炼核心技能,其次根据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确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并理清其逻辑关系。

三、搭建体系完善的创新实践环境

创新实践环境是提升专业技能、强化创新实践能力的条件保障。创新实践环境一般包括实验(实训)环境、实践基地、创新基地等。对一般高校而言,实验(实训)环境和实践基地的建设都相对完善,能基本满足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而创新基地的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创新基地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成果孵化、创新成果展示、多专业、跨学科的创新工作平台,一般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的运行模式,主要承担创新项目研究、学科竞赛组织、创新成果培育、孵化与推广等功能。

四、构建层次清晰的学科竞赛体系

学科竞赛是大学生实现创新能力提升、自我价值体现的重要手段,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国内学者有诸多讨论[5]。因学科竞赛成绩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很多高校为追逐成绩而舍本逐末,丢失了学科竞赛的真正意义。衡量高校学科竞赛水平可以从学科竞赛体系、学生参与面、最终竞赛成绩三个方面考虑,学科竞赛体系是基础,学生参与面是根本,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是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徐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研究[J].学术论坛,2014(8):162-163,165.

[2]郑裕东,孙建林,等.“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2014(2):40-43.

[3]乐伶俐.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因素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07(5):32-33.

[4]李俊英,李文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及培养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3(30):116-117.

第9篇: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学术型研究生;理工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200-03

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能力已逐渐演变为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发展的同时也成为我国实施自主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作为高校创新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人才来源。因此,研究我国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为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参考,对实现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目前,对于创新能力并无精准的定义。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创新能力进行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三类:其一,创新能力是一种提出或产出具有新颖性和适切性工作成果的能力[1]。其二,着重于创新能力的内涵,认为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2]。其三,从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着手,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根据他多年的实践经验与思考总结,提出了创新的公式:创新=科学规律+想象力+实践检验(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实事求是)[3]。尽管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这些研究成果都对创新能力的研究起到引导性作用。

创新能力是指创新主体在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灵活运用已有信息,勇于打破陈规,积极探索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其在科学研究上创造性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产生新颖而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或者学术成果的能力,其核心构成要素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强烈的创新意识、活跃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持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愿望,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4]但如何在保证数量的同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入手分析。

二、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观因素

1.创新意识缺乏。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科研工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创新意识的现象。没有创新意识,就无意进行创新探索,遇到问题习惯于常规思维,习惯于凭老观念想新问题,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缺乏对新问题的统筹思考和科学规划,问题意识淡薄,创新意识较弱。

2.知识结构欠妥。首先,知识的广度不够。从知识的横向结构来看,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的知识涉猎面大多局限于所学专业,对专业外的知识了解不够,容易造成知识面太过单一、视野不够开阔和缺乏知识的综合应用等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科研的过程中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考虑问题不全面,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少。其次,知识的深度不够。从知识的纵向结构来看,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对知识的深度钻研不足。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存在一定的实用主义倾向,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较强,但对指导实践的理论知识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在学习中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非知识的缔造者,在科学研究中往往成了创新成果的转化者而非创造者。

3.创新思维定式。思维定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会限制学生的思维,阻碍创造性构思。首先,对教材、权威理论等的盲目服从。书本中的知识必然有着时代的局限性,只是揭示出我们这个世界某一时期的一部分现象或事物的运行规律,并非永恒不变的真理。盲目地唯书本是从,唯权威是从,创新思维就会受到局限。其次,经验固化,过分依赖经验。一般情况下,经验可以使人们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快捷便当,但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经常会接触前沿领域的新问题,毫无经验可谈。因此,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把前人的经验作为参考,但过分依赖经验常常会妨碍创新思考,成为创新的枷锁。

4.创新实践能动性不强。研究生通过参与科研实践训练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熟练创新技能,以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但是,在当前的研究生培养体制下,绝大多数研究生往往只是作为项目辅助人员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课题研究,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以及实施方案完全按照导师的指导进行操作,缺乏自主思考和原创力[5]。

三、影响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客观因素

1.培养制度不完善。完善的培养制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起到保障性作用。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存在着很多缺陷,主要问题有:(1)培养目标不清晰。我国恢复学位制度初期,沿袭苏联的学位体制,只有硕士学位,没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定得很高,主要负责创新型专业研究人才的培养。自博士学位建立以来,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着混淆,部分高校博士人才培养目标是对硕士阶段的重复,只是增加了科研实践的参与度。经过多年的学位体制改革,不断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区别和界定,培养目标逐渐清晰,但目前仍然有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比较单一,理工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仍没有给予详细的区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通用现象。(2)招生制度不完善。在研究生的选拔过程中,入学考试往往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统一命题的弊端尤为突出;复试环节流于形式,缺乏对考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质的考查,没有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测试;在调剂制度上,学生因跨专业调剂而缺乏对相关专业的了解,没有相关的知识积淀和对该专业所用科研方法的学习,因而产出成果不多且成果质量较低。这种研究生招生制度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视,却在很大程度上压抑部分具有特殊才能学生的潜能发挥,抹杀学生的创新力。(3)保障机制不健全。对于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高校都有相关的保障机制,但力度明显不够。首先,鼓励机制不足,对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科研创新实践训练以及申请科研立项等活动,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充足的经费保障,对创新成果的奖励程度有待提高。其次,考核制度没有真正地发挥其作用,传统的单纯依靠课程学习成绩以及论文的发表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不能真正地体现学生的创新素质,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创新潜质的培养。再次,筛选机制不完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没有制定完善的筛选机制,容易造成研究生学习期间养成散漫的习惯,缺乏危机意识和能动性,从而影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2.导师指导不够。在研究生的教育中,导师是研究生的直接负责人,在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实践中起着主导性作用,能够及时指导学生端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但是我国当前的导师队伍建设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1)责任心不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因素,但有的导师由于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和科研或者是担任行政职务而导致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思想状况和论文指导不够;有的导师由于对学术前沿关注很少,疏于对学术前沿问题以及热点问题的讨论,导致知识结构老化,教学内容没有更新,没有及时地传达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一直沿用旧教材照本宣科似的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很强的导师责任意识。(2)导师队伍良莠不齐。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部分导师缺乏高尚的道德修养,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其次,部分导师缺乏精湛的业务素质。导师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领路人,他们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等都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质量。[6]再次,部分导师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随着市场经济对个人价值观的冲击,有些导师滋生急于求成、追逐名利等不良风气,缺失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坚持不懈的科研热情。最后,部分导师缺乏学术交流,沿用旧教材,教学内容、方法没有及时更新,束缚学生的思想,无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3)导师指导模式尚不完善。目前,我国导师对研究生日常学习和科研工作的指导过程存在不少问题,诸如,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导师仍然以一对多的指导模式为主,导师指导研究生数量过大。由于导师不仅要从事教学,还要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时间精力有限,导致对每一位研究生的指导力度相对较低,指导频度相对较少[7]。导师组指导制度虚化,一方面各位导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给予过多的指导,另一方面是各个高校的师资队伍也不一定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得导师组的模式形同虚设。

3.科研实践训练不足。(1)经费不足。我国高校的研究投入水平与国外著名大学有较大的差距,研究生科研经费不足将会大大影响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科研经费的缺乏导致研究生在进行科研过程中的实践条件差、实验时间不够和实践氛围欠佳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质量不高,自由研究受到极大的限制[8]。(2)缺乏交流和合作。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经费条件的制约,我国研究生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类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学校内部学术交流氛围不浓厚,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也很少。缺乏学术交流与合作,一味地闭门造车,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也不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进而鲜有新思想、新技术的产生。(3)考核机制不够全面。在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参与实践训练的考核中,主要是针对其学位论文,即聘请同行专家对其学位论文进行评审与答辩。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充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并不能全面、系统地考核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详尽情况,单凭学位论文对研究生进行考核,无法反映出研究生在科研实践训练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4.科研与教学失衡。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研与教学失衡,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层面。为尽快实现“科教兴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政府不断改革科研投入机制,变国家投入机制为国家、社会和学校的三元投入机制,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积极引导并鼓励高校开展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科学研究,最终导致教学与科研在高校中的地位发生明显的变化,科学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为响应政策号召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积极投身科研而忽视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直接影响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没有坚实的基础,很难做出具有创新型的科研成果。(2)高校层面。首先,一些高校自身定位不准确。自身定位不准将无法准确地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而无法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更谈不上培养创新型人才。其次,高校引导措施和激励机制不足。在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是从事科研和产出科研创新成果的主要人力资源,所以高校制定的引导措施和激励机制大多更倾向教师,而缺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引导和激励。再次,高校没有形成完善而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评价制度明显倾向科研成果,忽略对日常教学质量的考核,不重视将科研活动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不合理的评价制度直接导致教师工作重心的转移,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教师层面。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指导者,但是教师出于对科研工作的喜好和提升福利待遇的现实需求,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导致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首先,教师出于对科研工作的偏好而忽略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在科研工作中则可以把工作与个人的兴趣相结合,相对自主地选择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其次,科研工作在改善教师生活质量上的效果更加直接和明显。科研工作能够给教师带来较好的经济收入,比教学工作使教师更容易受到同事的尊敬以及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正因如此,很多教师把科研工作作为第一选择,忽视对学生的指导。

5.缺乏创新氛围。我国很早就开始了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但至今仍然没有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与良好的创新环境。首先,当今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盛行,高校校风受到干扰,师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的意愿大幅度降低,创新动力缺失。其次,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不断出现,对学生造成恶劣的影响。再次,有些高校或学科,能够与国际知名大学接轨,进行高水平及高频率的学术交流活动,但这样的高校或学科毕竟占少数,多数高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师生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激情。这不仅不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文化传承与创新,更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的实现。

总之,目前我国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后果,不仅要考虑学生的主观因素,还要综合考虑培养制度、导师指导、科研实践训练、教学与科研相融合和创新氛围等多方面的影响。高校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因素的影响,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升其创新能力,提高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严汇.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6):106-107.

[2]樊兰.浅谈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08):26-27.

[3]郑园.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2012,(10).

[4]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

[5]刘小丹.学科建设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

[6]张华英.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