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原因分析范文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原因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意识不够强的原因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意识不够强的原因分析

第1篇:创新意识不够强的原因分析范文

关键词: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张倩(1974-),女,河北衡水人,军械工程学院新概念武器研究所,副教授;李治源(1968-),男,山西长治人,军械工程学院三系,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19-02

军队研究生教育是军队院校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军队信息化建设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其培养的研究生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快慢。然而,从用人单位及毕业学员反馈的信息来看,毕业后的研究生绝大多数都是跨出院校门直接进入部队,书生气较浓,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不能满足部队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军事人才的需求。这就彰显了军队研究生教育在创新意识培养及创新能力提高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开展制约军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探索研究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培养对策与措施是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制约军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研究生创新意识淡漠、创新能力不足不仅是军队研究生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普遍问题。造成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制约研究生创新水平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

1.培养制度层面的原因

(1)考核机制不健全,研究生缺乏危机意识。目前,大多数军校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都引入了中期筛选机制,但真正实行中期淘汰制或末位淘汰制的院校几乎没有,部队院校乃至地方院校仍采用的是“严进宽出”,甚至是“严进全出”,而国外著名的几所军队院校均采用了淘汰制。无疑淘汰制能很好地激发学员积极创新的能动性。

(2)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陈旧,课程前瞻性不足。目前军队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无论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一般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四部分组成,课程设置上注重基础课而忽视专业课,而各个课程独立性太强,虽有关联,但联系并不紧密。研究生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层级性。再者,教材或教科书的内容更新相对较慢,学科前沿的内容反映不够,这点在军队研究生教育中尤为凸显,部队武器装备更新速度很快,尤其是近年来大量新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的设计研发,研究生教材远远落后于当前国内外新装备技术的发展,造成学员对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进展不能尽快了解,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师资队伍方面的原因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受诸多因素制约,但师资队伍(导师和研究生课程教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无疑起着主导作用。目前,虽然教授研究生的教员在学历结构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教员或导师的水平相差较大:有的教员没有课题、不下部队,不熟悉武器装备的配备情况和基地的需求,不能跟踪当前本学科的前沿现状、新技术和新方法,因此,在研究生授课和指导方面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另一类导师虽然学术水平很高,是学科带头人或学术带头人,了解部队需求,但由于公务繁忙,研究生十天半月也很难见到导师,这类导师缺少对研究生潜隐默化的教育,对研究生指导的精细程度大为减弱。这两种情况都造成研究生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

3.研究生自身的原因

(1)创新意识淡漠。研究生的选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革,但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学员潜意识中创新意识已经淡化。而部队院校无论在管理还是教学方面都过分强调领导或教员的主导性。久而久之,学员对知识的重视程度要远大于能力和素质,这就造成了研究生创新意识淡漠,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

(2)学术视野窄。从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学科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创新成果往往处于交叉学科,对于技术型创新成果尤其如此。学术视野是否开阔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部队院校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学员参加大型学术讲座、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的机会较少,对学科前沿的了解不深入,学术视野窄,创新能力不足。

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的对策和措施

1.健全创新教育制度,构建创新教育模式

(1)制订科学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合理的培养方案、优化的课程体系是保证研究生获取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1]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制订时除了要考虑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之外,还要考虑灵活性和军队研究生的特点,其目标除了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还要注重其领导才能的培养,要培养复合型研究生。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要整合学科优势,还要打破学科壁垒,重视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进行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除此之外,研究生教育要非常重视研究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反映军队院校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上对研究方法课程并不重视,研究方法的教学很薄弱。方法论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和探求新知识的点金术,使他们今后能够有效运用知识,而且能够使他们从有师点通过渡到无师自通,从而独立地猎取知识乃至发现新的知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要素之一。[2]因此,研究生培养中必须增加方法论的教育,突出方法论课程的设置,使研究生课程优化合理。

(2)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是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面向创新的课程教学应当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反映科技发展趋势,体现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在设计上要体现时代性及前瞻性,重视内容,体现交叉。教学方法上要多种教学模式并从,讲授、研讨、案例教学等要被灵活地加以运用,并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比如:课程项目化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把项目与专业知识密切联系,教学方法上强调自主性、互动性、创新与成果应用。[3]

(3)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目前,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课程的考核均由任课教员来完成,这种考核机制本身就存在一定弊端。在这种机制下教员授课的主动性、积极性、课程的前瞻性均以教员的责任心来衡量,教员和学员压力较小,易形成为修学分而学习的懒惰思想。探索新型考核主体和组织形式使得教员和学员的积极性均调动起来,不仅可提高教员的授课质量,同样也增加了学员的考核风险;其次,建立完善的中期筛选和淘汰制可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军队院校须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励和淘汰并举的机制,这样才可以促使研究生教育保持活力和提高培养质量。

2.研究生导师团队化

以学科群或研究方向、科研课题为基本范围建立导师团。研究生导师团是由少数知识互补、学科相近或交叉而承担相应责任的研究生导师组成的小组,[4]导师成员各自拥有不同的能力特征、成长经历、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向。

目前,学科之间联系、综合、交叉、渗透和融合的趋势十分明显,虽然导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有着专深的研究,但对其他学科包括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可能知之不多,指导研究生时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而复合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又要求学科的综合化,这就与目前导师制中导师研究领域的专门化有一定冲突,因此,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就需要改革现有的导师制,实行导师团队化。该团队可跨学科、跨专业、跨院校,团队化导师制有利于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发挥团队的互补优势。除此之外,导师团队化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对研究生的团队协助意识也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过程,要实现某一科技创新需要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献身科学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心。能否很好地团结协作往往决定一个研究团队的成败。而导师团队化在培养研究生的团队意识方面可起到潜隐默化的作用。

3.建立创新能力科研实践平台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教育阶段,科研实践活动是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授课阶段开展课程项目化及科研阶段参与科研课题都是很好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手段。可通过一些途径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科研实践平台,以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1)尽早参与科研项目,独立承担科研课题。研究生在入学之初就参与课题的研讨、交流,使得研究生在早期就可接触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这样研究生的选课、学习过程中就会有的放矢,就会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而学习,学习目标明确,动力足,学习效果较好。如军械工程学院新概念武器研究所的研究生在入学之初就开始在试验室工作了。进入研究生选题阶段后,研究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选题,这样就避免了研究生的课题导师指定题目或选题的盲目性。

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方式、程度是影响科研活动创新教育价值的主要因素。目前,大部分研究生在上学期间均参与了导师的部分课题,但参与程度均较低,参与的方式大多是导师让干什么干什么,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目标。要想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放手让研究生自己独立承担科研课题的部分内容,从内容设计、项目开展到最后总结均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这样做可促使研究生平衡运用发散思维、整体思维和分析思维的综合思维能力,提升研究生对科研活动的参与感和自主感,培养其创新意识。而独立承担课题过程中才会发现问题,之后才会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个过程是提高其创新能力的必要过程。因此,研究生深入的参与科研实践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2)建立完善的科研设施和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要加强研究生科研设施建设,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军队院校拥有各类专修室、国家或军队级实验室等,研究生科研设施较完备,基本上可以满足研究生的科研试验条件。部分院校可能在基础试验和基础测试方面设备不足,但完全可依靠地方高校一流的试验设施来完成。除此之外,要想给研究生提供一个运行良好的试验环境,还需要做好实验室的日常维护和维修工作,保障导师与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以便提高科研效率。研究生经费也是研究生开展科研实践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充足的试验经费来支撑科学研究是不可能的。目前,军械工程学院已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带学生的导师必须要有课题,有课题就意味着导师了解该领域、该学科最前沿或最新的技术,有课题也就有充足的经费支撑研究生的探索研究。

4.加强学术交流,完善信息资源系统

积极有效的学术交流和完善的信息资源系统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端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对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新工作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术交流可使研究生获得更多的科技信息,接触到更多的前沿学科知识,通过与不同学科、不同科研风格的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完善的信息资源也是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不可获取的平台。军队研究生参与的科研课题大多跟武器装备挂钩,因此,资料的获取基本上通过导师或军队院校自建的网络系统,信息获取途径较少,这就要求军队院校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更新速度快、数据完善的信息资源系统,以保证研究生接触和获取的是最前沿的科技信息。

5.培养创新人格,端正学术风气

学术研究的创新除了要求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学术水平之

(下转第42页)

(上接第20页)

外,还必须具备一种研究品质,即有为追求科学真理而献身的崇高精神。[5]但受浮躁、功利的风气侵入校园的影响,少数研究生科研实践参与度低,部分学生的心思不在学业上,无法深入到研究工作中去。而目前学术刊物的泛滥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的学术风气,导致部分研究生为顺利毕业不惜花钱买文章或让别人代做试验或文章,这些不端正的学术风气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一些研究生怕吃苦,执著、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不够,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不强,因此,要强化研究生历史使命感、民族责任感教育,培养研究生坚韧不拔的创新人格与品质。

三、结论

总之,军队院校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院校管理部门完善创新教育机制,需要研究生管理部门制订科学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任课教员、导师群策群力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意识,需要各级部门提供完善的科研设施和信息资源,需要科研院校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等。除此之外,更需要研究生的刻苦努力和勤于思考,只有这样军队院校才能培养出满足部队需求的复合型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素敏,张政保,杨文飞,等.军队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和培养对策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

[2]包水梅.中美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管,2012,6(4):59-66.

[3]吴晓君,马松龄,张锦华,等.研究生课程项目化教学[J].中国冶金教育,2012,(4):24-29.

第2篇:创新意识不够强的原因分析范文

1.理论学习没有做到全面、系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认真思考,对党的理论的理解过于浅显,表面化,不能深刻认识其思想精髓;理解的肤浅导致政策理论水平不够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工作方面还有差距;还依赖于集体学习和培训,自觉、独立学习的意识差。

2.业务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和长远规划,只注重与自己负责的具体工作有关的内容,关联不大的涉猎较少,存在临时抱佛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

3.全局意识不够强,有时做事情、干工作只从自身业务出发,将自己的工作作为“第一要务”,眼睛只盯着自己这块“自留地”,存在本位主义思想,忽视局部工作在全局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二者间的相互关联,缺乏整体思考。

4.创新意识不强,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掌握的不够好,对时时处处保持先进思想这根“弦”绷得不够紧,有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

5.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较少,不能从本职工作的角度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掌握基层学校情况,以致在工作上缺乏针对性,给更好为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造成障碍。

6.对自身要求标准不高,认为只要服从安排,按时完成任务就行;不拖科室后腿,不给领导找什么麻烦就行。虽然力争不做“短板”,但也没有确立更高的人生目标,甚至用保持“平常心”为这种甘居中游,缺乏进取心的惰性心理作借口,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盲目的满足感。

7.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还欠缺纯粹、彻底的无私奉献精神,有时在思想深处还掺杂着私心杂念,存在患得患失的情绪。

二、对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对存在的以上问题,认真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但主观因素占主要方面,简单的说就是懒惰、自满、缺乏进取心,缺乏宗旨意识,说到底还是个高度问题,态度问题。态度决定一切,高度决定视野,因此树立崭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学习、思考,努力探索、工作,才能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更好的为教育建设和发展服务。

三、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五个增强)

1.增强学习意识。加强理论学习,革新自我,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坚持与时俱进;学习业务,不断熟悉业务,力争精通业务,做到用一颗恒心和一股韧劲,把党的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悟透,把业务知识弄懂,把工作方法学精,把提高工作水平的本领抓牢,进而达到全面的自我提升。

2.增强大局意识。分清主次,树立大局意识,统筹安排工作,学会站在大局的高度思考、观察问题,按照全局发展的要求规划本职工作。既做好影响、关系整体的重点工作,也不忽视微小的“细枝末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

3.增强协作意识。充分调动自身潜能,发挥聪明才智,与科室同志和其他部门协调配合,取长补短,将个人能力作用融入全局,依靠合力推动集体进步,促进教育发展。

4.增强创新意识。摈弃陈旧观念,勤于学习思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随时按动“刷新”按钮,更新发展理念、更新理想追求、更新工作方法,不断调整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第3篇:创新意识不够强的原因分析范文

为了客观、全面、准确地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分析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因素,寻求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在校生为调查对象就高职学生的创新素质现状进行了调研。

1.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创新意识淡薄。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来自于学生自我内在的需求,它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我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走访调查,发现有大部分学生创新意识薄弱,部分学生认为创新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应该做的事情,与高职学生没有关系。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对创新的本质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较为浅显,学生整体的创新意识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对创新的认识过于狭隘;虽然具有创新意识,但是不善于利用现有条件和创造新条件,也缺少进一步探索的精神;具有创新的动机,但是却缺乏创新的主动性。

1.2 创新思维不活跃。创新思维方式主要有逻辑型思维、发散型思维和批判型思维,它是创新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中大部分学校还没有专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所以导致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思维还不是很活跃,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知识面较窄,缺乏自主思维;虽然学生思维敏捷,但是欠缺创新型思维;另外,高职院校也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系统训练。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想象力一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事物的推理判断能力较差,缺乏逆向思维,对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一般是被动的接受而很少能够主动的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1.3 创新能力较低。创新技能是能够让学生的创新想法顺利转化为有价值的新成果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学生目前的创新技能还比较低,主要表现为学生具有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创新能力整体水平不够理想;学生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结构,但是缺乏创新能力。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忽视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认为学术性的东西离自己很远,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愿意参加系部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较差造成的。

1.4 创新人格不够健全。创新人格是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它在学生的创新活动中能够强化其创新意识,挖掘其创新潜能,从而促使创新活动的成功。高职院校学生创新人格一般,主要表现为具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是缺乏毅力;求真务实的特点较为突出,但进取张扬的个性不足;少数学生不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和良好的进取精神。

2.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越来越多的具备创新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影响因素,既有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因素,也有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原因。

2.1 社会方面的因素。第一,财政投入不足。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和学生缴纳的学费,但是,现阶段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滞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低于高职院校对于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的投入,这就制约了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计划的实施。第二,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生按着老师讲的死记硬背,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创新思维,造成学生只学书本知识,知识面窄的现象。第三,教育评价体系的片面化。为了应对评估,高职院校必然要按着各项评估指标来发展,指标的趋同化会导致不同的学校都要围绕指标来发展,导致了学校人才培养内容的相似,失去了各学校和各专业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制约了教师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考核主要是教学和科研,两者之中以科研成绩为重,于是就造成了教师为了评职称,对科研投入的精力就比较多,而对于自己教学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投入就比较少一些。

2.2 学校方面的因素。第一,传统教育理念的制约。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授课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能力的发展,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以灌输式为主,教学内容陈旧,没有体现出创新理论和创新方法,这些也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第二,教师的创新素质不高。要培养有创造性的学生,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高职院校应从企业中聘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努力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专业教师团队,优化师资结构,否则就会很难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第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目前,一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实验设备更新、图书馆图书和资料增添、实训室的建设的经费投入比较少,造成实践教学环节形同虚设。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实验室和实训室的经费投入,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比例,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作用。

第4篇:创新意识不够强的原因分析范文

1 教学方法的涵义

国内外学者对教学方法有不同的定义。日本教育学家佐藤正夫认为,教学方法是引导与调节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手段,是师生实现课程所计划的目标和接受一定教学内容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性步骤。而在我国,大学教学方法被认为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是实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不可或缺的工具; 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是由若干教学方式构成的所有具体教学方式的总和。因此,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在专门课程内容学习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的综合,包含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等内容,是教学过程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体现。

2 工科专业教学方法特征

2. 1 教学方法呆板

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教学改革,但目前大学教育仍然以黑板、教科书等教学媒介为主体,教师单纯地讲,无法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即使通过多媒体提供了生动直观的影音资料,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参与也较少,学生听课较为被动。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由理论推导得出定论,很少提出为什么、目的、意义等问题,启发性较弱,导致学生的主动思考与研究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弱,无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

2. 2 学习方法固守陈规

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生普遍在学习中对老师和课堂的依赖性过强,只要求读懂教材内容、听懂教师讲授,自我主动钻研不够,独立学习能力不强。在学习状态上,只顺从地跟着老师学习,很少围绕课程内容发现和分析问题。在学习层次上,主要是继承性学习,创新性较少。大学与中学相比,更加强调创新,很多学生还没有很好地转变思维,学习中自己思索和创新不够。在学习情感上,应试型居多,兴趣型较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调动自身的内在动力去钻研。然而,目前教学中普遍重分数、轻能力,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不足,严重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制约着人才质量的提高。

2. 3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工科是实践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但目前高校普遍重理论轻实践,加上工科实习基地建设困难、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以及实习经费薄弱等,导致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少,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有些院校的实践环节只能在设备陈旧的实验室进行,无法进行科技创新,导致学生所学与社会实际脱轨,创新能力下降,这迫切需要有更好的教学方法来解决潜在问题。

3 工科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阻力

3. 1 学生数理基础薄弱

数理基础弱是影响后期专业课程学习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大阻力。大一新生对大学学习比较迷茫,对专业缺乏认识,学习目标不明确,忽略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的重要性,导致数理基础薄弱。数理基础是后期专业课学好的必备条件,但目前工科专业学生的数理基础普遍较弱,在后期专业课学习中不善于运用数学思维,看到公式大多死记硬背,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弱,影响教学方法创新。

3. 2 思想转变难

在素质教育下对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应有全新的认识。应试教育下形成的不注重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需求。素质教育下高水平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探索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应带着问题去学习,多查阅资料,紧跟科技前沿,并进行创新实践,让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这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改变思想。

3. 3 其他方面的阻力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很少有教师真正投入到教学方法改革及实践中去。调查研究证明,认为我国教师第一要务是科研的占调查人数的65%,而认为是教学的只占24. 8%。许多教师认为教学改革是针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并不重要。由于精力有限,大多教师不愿付出努力去创新。

4 工科专业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措施

在素质教育导向下,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逻辑思维严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的多能型人才是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多媒体、互联网、微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工科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科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基本措施。

4. 1 落实教学目标,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方法改革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多能型人才,首先要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学好后期专业课的必须条件; 其次是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该目标要求加强专业课知识学习的同时配合教学实践,使学生能将书本知识有效转化为实际工程问题,提高理论与实际的协调能力; 最后是加强创新意识培养。这以逻辑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前提,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4. 2 多方应用资源,创新课程知识体系

教学资源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基础,多媒体技术、微课程、网络资源和书本教材等为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网络,可以为专业课提供生动形象的产品、设备、工程实例等; 结合多媒体技术,对教材内容进行释疑和拓展,传递更多的专业前沿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并启发科技创新意识。近几年国家倡导的微课程,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主要针对教学中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学,对教学方法改革有积极作用。因此,利用网络资源、微课程与传统教材资源并借助多媒体技术,构建适应学生个体特征的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促进教学效果提高。4. 3 改革教学内容,增加实践创新比重

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需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科研学分,激励学生对一些问题敢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增强创新意识。同时,调整课时比例,增加实践学时,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将自身实践经验与工程实际融入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工程实践性强的专业,实行卓越计划,通过校内+ 企业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根据学生与课程内容特点,合理地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提高和强化三个学习阶段。通过书本知识及课程配套实验来完成基础理论学习,通过专题教学、课程前沿技术讨论等形式来提高学习能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及卓越训练等来强化所学知识。

4. 4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全能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教师讲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索,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在教学方法上需根据课程内容,将板书讲授、板书与多媒体结合、分组讨论、案例式教学以及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协调使用。在基本理论学习阶段,可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结合的讲授方式,用生动、形象的图例将抽象理论知识具体化,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在提高学习阶段,可采用案例、分组讨论以及翻转课堂等模式,使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这样不仅能增加师生交流,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强化学习阶段,可进行创新课题研究和工程实际训练,在融合课堂知识的同时提高创新性。因此,在工科专业教学方法中,教师在不同课程、不同章节课程内容讲授时,需合理采用教学方法,将多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在完善系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4. 5 改革考核办法,加强主观能动性

多能型复合人才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核办法上也要作相应的改进。一是改进考试试题结构。限制客观性试题的比例,严控死记硬背类题型的比分,增加主观发挥性题加主观试题分量,考核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供给学生更多探索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考试命题时使知识型题目少而精,增加能力型题目的比例,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并适当增加平时成绩比例,如通过设置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平时测试成绩,每个章节学生自己查阅最近研究进展及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随笔等,这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

第5篇:创新意识不够强的原因分析范文

关键词:安徽省;TRIZ理论;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068-01

1 引言

21世纪初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06年2月,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目标。2007年10月,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为了推进创新型国家进程,安徽省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安徽的战略目标。

TRIZ(萃智)是由原俄文(Теория решения изобретательных задач)这四个俄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按照“ISO/R9-1968E”的规定,把俄文转换成拉丁字母后就成为“TRIZ”,其含义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当时,以阿奇舒勒(Герих Альешуллер)为首的前苏联数十家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组成的攻关团体对约250多万份专利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分析,以其中的4万份专利为重点进行了研究、归纳、总结、提炼,并综合了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后,建立起了一套以技术系统进化原理为核心的、体系化的、实用性强的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理论、方法、体系,即TRIZ理论。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从源头上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按照总理在王大珩、叶笃正、刘东生院士《关于加强我国创新方法工作的建议》中“自主创新,方法先行”的批示要求,科学技术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启动了创新方法工作。但从建设创新型安徽的目标看,我省自主创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大,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自主创新发展不够平衡,高层次人才匮乏等,这与建设创新型安徽的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结合SWOT分析方法,对安徽省推广应用TRIZ理论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安徽省推广应用TRIZ理论SWOT分析

2.1 优势

(1)安徽省高度重视自主创新。

安徽省自“十一五”以来,大力实施“创新推动”战略,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关于“应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因此坚定了走具有安徽特色的区域创新之路,自主创新已成为支撑引领安徽发展的一面旗帜、一大特色和一个品牌。安徽省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了《安徽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纲要中提出“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的目标,这给以TRIZ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方法在安徽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契机。

(2)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取得成效。

作为全国三大自主创新试验示范区之一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将是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极、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引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阵地、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目前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产业、科技、人才和改革成果,辐射带动加速效果显现。技术创新方法不仅能极大地加快试验区自主创新的进程,而且带动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3)安徽省科教资源丰富。

安徽省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深厚的理论基础,完备的基础研究设备。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仅能让更多富有创造力的青年学生学习和实践TRIZ理论,对TRIZ等技术创新方法理论再创新,而且借助自身的师资力量培育本土化的TRIZ专业人才和专家。

2.2 劣势

(1)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尤其是部分企业家创新意识不强。

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将严重制约着TRIZ理论的推广应用进程,而在企业自主创新中,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作用最为明显。企业家主导着企业的发展方向,若创新意识不足,对先进的技术创新方法缺乏充分的认识,直接阻碍技术创新方法在企业的推广应用。

(2)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安徽省目前尚未健全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良好的激励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不仅能为自主创新提供体制保障,而且能极大地激发企业、科研院所等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内在动力。因此,良好的激励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为技术创新方法不断深入推进和应用提供不竭动力。

(3)其他省市的试点先行。

国内的黑龙江省、四川省作为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份已经先行引入和推广应用TRIZ理论,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安徽省较其他试点省份相比起步晚,推广经验、师资力量和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较其他省市均处于相对落后地位。

2.3 机遇

(1)国家级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

2008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芜湖、蚌埠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产业、科技、人才和改革成果,成为全国三大自主创新试验示范区之一。国家级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提高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创新型安徽提供了主抓手,也为技术创新方法在安徽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试验平台。

(2)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的融合。

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能有效地加强与国内外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对接,丰富安徽省的创新资源,积极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的有机融合,为技术创新方法的创新、产业升级、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机遇。

(3)安徽省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份。

随着2009年安徽省列入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安徽省不仅能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而且能将先进的技术方法创新能力转化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建设创新型安徽的目标。

2.4 挑战

(1)区域竞争激烈。

安徽省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各省份竞相争先崛起,新一轮的区域竞争的显著特点是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安徽省也提出建设创新型安徽的目标,在具有区位优势的同时面临着区域省份在人才、技术、市场和资源等方面的激烈竞争,因此安徽省只有推广运用好技术创新方法,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才能抓住发展主动权,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

(2)人才流失严重。

安徽是人口大省,也是人才大省,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安徽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流失尤其是优秀人才的流失不仅是企业贵重资源的流失,而且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经济大环境的原因、社会的原因、企业的原因和个人的原因。在分析人才流失的原因的基础上,安徽省应采取诸如政策引导、制度保障和提高待遇等方式为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留住人才,为人才在提高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的舞台上施展才干,为全面建设创新型安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 安徽省推广应用TRIZ理论的SWOT矩阵

通过对安徽省TRIZ理论推广应用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的分析,归纳出安徽省TRIZ理论推广应用的SWOT矩阵,如表1所示。

4 结论

由上可知,结合优势和劣势,安徽省在TRIZ理论推广应用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安徽省应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利用自身丰富的科教资源,借鉴其他试点省份的先进经验,完善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安徽省应抓好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这三层面的TRIZ理论推广应用工作,通过三个层面的研究分析,逐步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TRIZ理论推广应用模式,全面建设创新型安徽。

参考文献

第6篇:创新意识不够强的原因分析范文

存在问题

1、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强,理论学习存偏差,理论学习热情不高 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和自觉性。我在政治理理想信念方面立场坚定,但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强,在大事大非问题上能够保持清醒头脑,但是在学习态度上依然存在模糊认识,有为完成任务而学,为应付检查而学的思想,有时甚至片面地以干代学。认为政治教育年年搞,大的教育也搞了不少,没有在思 想上面引起高度重视。学习时浮躁,静不下心,坐不住,坚持不了,有时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学习也是一种应付了事。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不强学习内容不够系统规范,计划性不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能力比较欠缺, 不能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学习只满足于现有水平,满足于一般性的应付工作,在对深层次问题的理解上,在弄通基本原理,掌握正确观点、方法上下功夫不够。

2、工作标准不高,创新意识有待增强

第7篇:创新意识不够强的原因分析范文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一是在对待学习这一重大问题上,从思想深处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总认为学习是软尺度、软指标,不像业务工作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来得实在。因此抓得不够紧,学得不够深,影响了认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二是在工作作风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够,没有很好地坚持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科技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三是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虽然制定了比较全面的管理制度,形成了比较有效的激励机制,但在思想上还存在着重业务、轻管理的倾向,致使有时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不够。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1、思想观念不够开明开放。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战略思维、全局眼光和创新理念,是决定事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思路,作为全市科技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推进全市科技进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但具体落实到实践中,一是缺乏开拓创新的发展理念,工作中过于谨慎求稳,缺乏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还没有做到不断解放思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综合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二是在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工作上还有差距。还不能完全做到在千头万绪的工作和错综复杂的矛盾中,牢牢把握和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还不善于把科技工作放到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把握。主要表现在科技服务企业方面重“点”轻“面”,范围过于狭窄,一些中小企业没能做到统筹兼顾,没有及时做好全市科技企业调研工作。

2、理论学习不够系统深入。多年来,自己虽然注重了政治和业务学习,但总感到在学习的深入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上还有很大不足,存在学习不深,学用结合不够等现象,致使自己对新知识、新思维掌握不多,了解不透。轻视理论学习和与业务有关的知识,在理论学习上心浮气躁,认为太空洞,深不进去,致使理论素养跟不上,把握形势、了解大局不够透彻,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不够。总体缺乏深学苦读的恒心韧劲,还没有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境界的自觉行动。

3、工作方式方法上存在不足。一是科技工作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在日常的科技管理与服务、科普宣传与教育中,往往注重内容,轻视形式,在改革具体工作方法、创新工作举措方面还明显不足。二是理论联系实践比较欠缺,还不善于抓住工作推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拓展视野,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特别是在科技平台建设,科普宣传形式等方面,表现出方法不多、措施不具体、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三是党性修养、内功修炼不足,性格耿直,和风细雨地面对面与同志交流谈心不足。

三、自查整改措施

1、在努力学习,全面提升自身整体素质上下功夫。

一是要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尤其是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做到入脑入心。二是必须把学习摆上重要工作日程,要深入系统学习科技、科普工作知识,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政策,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业务知识,广泛获取新思想、新理念。努力把科技局机关建设成“学习型”机关,争当“五型”干部。三是要认真总结宁国科技工作近几年来发展的经验成果,逐步完善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2、在科技创新,进一步谋划发展思路上下功夫

一是把科技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考虑,树立大局意识和创新理念,完善政策环境,构筑发展优势。二是着眼于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思想,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三是做好企业创新的激励和指导,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

3、在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一是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全市科技科普工作的创新能力。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心系科技谋发展、立足科技做贡献”的主题活动,虚心听取广大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加强全市科技企业的调研,及时发现亮点,搞好跟踪服务,改变过去重点轻面的做法,扩大科技服务企业的范围,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统筹兼顾,为全市企业做好科技服务。三是完善科普宣传教育载体,丰富内容,提升水平,注重实效,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普三进”活动,尽量做到内容实在、技术实用,把突击活动与经常性活动结合起来,使之形成长效机制。四是充分发挥学会、协会作用,利用科技工作者之家优势,凝聚广大科技力量,特别是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骨干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服务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五是加大科技工作宣传力度,健全和完善科技服务网络,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人心。要继续完善“企业qq群”、“宁国科技网”等信息化交流平台;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乡、村科技服务网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教、宣传栏、网络等形式,大力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创建科普画廊,印制科普宣传册。

4、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上下功夫。

第8篇:创新意识不够强的原因分析范文

关键词:林业技术;技术发展;林业建设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然而与此同时,环境问题日益明显,给环境带来了重大的负担,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林业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程度,可以极大地减少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可以说,林业的发展与我国的综合性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备受人们乃至国家的重视和关注。而林业技术发展直接关系着林业的发展,在林业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文章中详细分析了林业技术发展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性。

1加强林业技术发展的意义

就林业建设而言,虽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有了相当大的提升,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想提高我国的林业经济及建设水平,就必须加强林业技术的发展,这不仅是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加强林业技术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技术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林业要想获得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提高技术水平,改善林业经营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林业技术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对树木的损害,大大降低了树木病虫害发生的概率,极大地提高了林业发展的稳定性。就我国现阶段林业发展而言,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加强林业技术发展、提升林业技术水平,才能有效地解决林业发展中出现的风险问题。林业是我国经济水平得以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林业技术水平决定着我国林业经济是都能够健康、长远发展,同时也是缩小与国际林业水平差距的基础保障,林业技术水平低会大大增加我国的风险,增大竞争程度,所以提高林业技术水平是我国林业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2林业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

2.1林业技术意识薄弱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以及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林业技术也随之不断提升。然而,与世界先进的林业水平发展相比,我国的林业技术发展仍然处于落后状态,具有一定的差距。林业技术意识薄弱是现阶段林业技术发展水平低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没有意识到林业技术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致使在林业发展中仍采用传统的林业运营方式,缺乏创新性。另外,一些林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下,无法或者接受现代林业技术能力低下,技术创新意识相对缺乏。林业技术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成本,相关林业部门为了提高立业经济效益,盲目地减少开支,反而适得其反。

2.2林业技术的投入严重不足

除了意识薄弱之外,另一个阻碍林业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投入严重不足。由于推行林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不足,导致林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人们无法意识到林业技术的益处。另外,林业的相关部门在技术投入方面也不足,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使得林业技术投入工作无法正常开展,阻碍了林业技术作用的有效发挥。

3提升现代林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3.1提升技术创新意识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和更新,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升,但是就林业而言,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林业技术已经处于领先水平,但是在实际林业建设的过程中,林业技术并没有得到普及和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林业工作者的技术创新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固定化模式,严重阻碍了林业建设步伐。因此,提升林业技术创新意识迫在眉睫,促使林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主要措施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加大林业技术的宣传力度,普及和推广林业技术相关知识,以此不断强化林业工作者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以及林业技术能力。第二,林业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林业技术的教育学习培训,并制定严谨合理的考察制度,对于表现优异者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激发林业人员的积极性;对于表现差且工作能力不强的要进行相应的处罚,以此促使林业人员更加地认真工作,不断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培养技术创新意识,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林业技术的创新性,从而为林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3.2加大对林业技术发展研究的投入力度

为了实现提高林业技术水平的目的,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林业技术的支持力度,增加投入,特别是对林业技术发展研究的投入,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相关研究人员要与时俱进,并定期开展林业技术教育,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提供实践操作场地,提高林业技术者的实践能力。相关部门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进一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林业部门从整体上提高林业收入。资金是提高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和实现全面推广林业技术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因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林业的资金投入力度。

3.3林业技术的推广

要想促使林业建设水平越来越高,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快林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提高林业技术水平,使其更加适合现阶段我国林业建设现状。然而,目前我国林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比较低下,技术创新意识不足,对技术的掌握不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推广林业技术是比较困难的。同时,大部分林业技术人员受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无法真正意义上接受新技术,这也是导致林业技术推广具有难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发挥引导作用,带头使用先进的林业技术,提高广大基层林业工作者的信任度,这样可以极大地利于林业技术的有效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创新林业技术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环境方面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与技术创新具有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不仅有利于林业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高林业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林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提供条件。

4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各行各业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对于林业而言也是如此。林业技术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促进着林业的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林业建设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制约因素,阻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提出解决对策提升林业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保障林业建设的健康发展,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林业技术发展可以增加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速度,在一定水平上实现环保的目的,减少环境污染带来的坏处,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基础和前提。

作者:孙明德 单位:亚布力林业局

参考文献:

第9篇:创新意识不够强的原因分析范文

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 创新 人才 

论文摘要:新的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其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文章从学校体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和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入手,对学校体育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服务。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 

新的世纪是经济、科技全球化的世纪,是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技突飞猛进的世纪,是多元化思想文化冲突与激荡的世纪。当代知识教育的主题就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面对巨大的发展机遇,世界各国都争相把创新教育列入本国培养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撰文指出:“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因此,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探索的热点。 

我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摆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本次课程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之一。”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试行)的通知》中强调:“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对一所本科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见,教育对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如何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急需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学校体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 

1.开阔视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同时,采用不同的信号,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加强学生左、右脑的应激训练,使之协调、平衡地发展。调动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育课堂上,学生通过对技术动作的观察、分析获得反馈信息,对完整的技术动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中查找到自身技术动作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如球类运动项目,只有观察到对方的弱点,并根据对方的情况分析指定自己的战术,才有可能在比赛中击败对手,取得最后的胜利。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实践,提高对事物认知能力的过程,一旦这种能力变成习惯,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必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学校体育要想发展就必须创新。体育教师在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同时,必须利用自身的创新教法和创新精神来感召学生,在这种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驱动下,学生才可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潜能,激发出创新的激情。体育课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育教育教学创新意识、强化素质教育的最好的场所,包括思想意识、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考核等方面的创新。如教学内容的创新中,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就必须变革体育课教学内容枯燥和单调的弊端,更多地利用具有地域特色,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和教学内容。 

3.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培育学生的创造性个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而不是教育本身,创办教育的目的是为育人服务的。体育教育的特点就是在“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开设适合学生学习的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扩展学生学习体育的空间和自由度,使学生从运动中找到乐趣,具有主动学习、参加锻炼的自觉性。学生在接受体育学习的同时,创造性、个性得到激发,为具备创新潜能的人才脱颖而出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学校体育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未来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肩负了新的历史使命,需要认真和全面的总结。在面临新环境、新要求、新的发展机遇的大背景下,学校体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忽视了与体育学习活动以及创造潜能发展相联系的个性特征,体育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面太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管理与考试评价机制形式单调,缺乏灵活性、针对性。第二,忽视了与体育学习活动以及创造潜能发展相联系的情感,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灵活。第三,忽视了营造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民主氛围和创新的人文环境,人文教育薄弱,只注重运动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氛围不浓。第四,忽视了营造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制度与体制的创新,领导部门不重视及创新环境运行体制不完善。第五,忽视了营造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外部硬件设施建设,教学条件落后,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缺乏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如下:一是教师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教师观念和知识更新缓慢,缺乏教育学的知识背景,造成教学实践中教学创新和科研创新意识不强。另外,绝大多数教师是由体育院校培养的,很容易使教师在教育、训练、科研中沿袭传统的模式,不利于各类院校横向的信息交流和优势互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二是文化氛围欠缺。对“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认识肤浅,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够,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落差较大。三是硬件条件的制约。近年来,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学和实验手段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从量和质上与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有很大距离。四是创新氛围不浓。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能力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加以重视、严格要求。五是现行教育体制在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方面仍有很大的局限性,教育观念认识不清,体育课程改革相对滞后,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四、学校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散型思维。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核心,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发散思维上。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散型思维。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单一的授课方法,提倡探究式、自主式教学以及问题法、发现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想象力。通过教与学的积极双向活动,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的多向思维,学会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进行分析。 

2.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好奇心、进取心、想象力、挑战性的创新精神,具有独特的便利条件。在教育和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创新是民族生存的基础,允许和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大胆怀疑,发表各种意见和建议,克服墨守成规的思想;强化创新主体观教育,坚持培养学生勇与挑战、知难而进的精神和勇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和能承受挫折的良好心态。

3.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要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创新,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只有教师了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从科学的角度鼓励学生探索,开拓未来;只有教师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将科研看成是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推进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推动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主动学习。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不能仅停留在过去书本的理论界,要有新思想、新思路、新教法,这样才能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4.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存在,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主体性教育主要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独立、能动而富有创造性的社会个性。教师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个学生,尊重其人格,尽量满足学生个性的需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设计和评价过程中来,改变以往保守、权威和专制的作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把学习视为一种享受,促使每个学生全面、自由而充分地发展,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5.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考评体系。改革以往那种“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再练习”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呆板,以技术教学为目的,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引导他们标新立异、创造性学习、创造性思考和解决问题,构建一套思维活跃、具有创新功能的体育教学模式。改进现有的考试方法和评价制度,教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评价形式单一,只重视学生运动技术的评价,而忽视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二是只重视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致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体育教学评价必须重视整个体育教学过程,注意客观反映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的影响,制定出能够准确体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科学评价体系。在评价教学内容上,应把创新能力作为学生能力的重要评价因素;在评价教学方式上,要坚持灵活性和多样化,可提倡学生间互评、学生自评和结合教师的评价。 

6.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首先,体育课教学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同时,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充分进行自我表现,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只有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主动性才能增强,创造性才能发挥。其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体育教师的培训制度,确保教师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健全体育创新机制,保证体育创新机制能长期、有效地运行。 

 

[参考文献] 

[1]孙长缨.着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1999(6). 

[2]黄汉生.面向21世纪体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设计[j].体育学刊,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