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

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

临床诊断时的误诊,是国内紧张的医患矛盾的一个触发因素。如何让全科医生、刚毕业入职的新医生,在面对患者时,给出更科学准确的判断、更合理与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成为降低临床误诊率、缓解医患矛盾的关键。

在国内传统的看病流程中,患者往往在千方百计挂号、焦虑地来到主治医生面前之后,通过简单描述,或者附加医学检查,然后等待医生的“宣判”。医患之间,并没有足够的沟通时间,导致信息不对称,况且医生水平、经验参差不齐,再加上部分疾病的复杂性等,种种因素叠加,误诊自然发生。

关于临床误诊率的统计,尚没有相关部门权威数据,但国内医疗行业的共识是30%左右,其中,鼻咽癌、白血病、胰腺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平均误诊率在40%以上;肝结核、胃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等肺外结核的平均误诊率也在40%以上。

四川华西医科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几乎每个年代都选取几千个样本做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即便诊断技术在快速发展,临床误诊率依然在30%上下。

事实上,100%的诊断正确率基本不存在,即便是发达国家的医生,也有一定的误诊率。如何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

在人的学习与认知能力有限的前提下,人工智能技术被寄予厚望。2016年12月21日,海虹控股(000503,SZ)在海南省海口市预了其第一款智能医疗产品――“海虹智能医疗项目”,这是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形成的一套综合性智能辅助医疗系统

“智能医疗可以让基层医生减少一些低级错误。”海虹控股大健康事业部副总经理张运江对《财经》记者分析。

按他对海虹智能医疗系统的分析,这套系统可以毫秒间为医生推荐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果其所在医院是签约医院,还可以给出所在医院的最优治疗方案。

一个名医,需要倾其所学,用积累了几十年、成千上万的病例经验,才能对疑难杂症短时间内作出判断、给出诊断,智能医疗系统如何在毫秒间达到名医的决策水平?

当医生在系统中输入患者个人信息后,人工智能能在瞬间给出最佳的诊疗方案,得益于系统背后庞大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病案、教科书、文献、专家共识等六大数据、知识与经验。

可见,足够数据量的病案是关键。“全科医生与刚毕业的医生,在临床诊断时最需要的并不是那些顶级三甲医院的治疗方案,反而是一些疾病的诊疗标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主治医师姚彬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他曾经试图构建一个辅助诊疗系统,但受限于数据量与技术,未能成功。

海虹通过为国内众多城市进行的医保智能审核服务,积累了对病案审核、判断和分析的宝贵经验,通过人工智能系统的发酵,衍生出大量基于循证医学的诊断、治疗信息。

现实中,三级甲等医院往往可以接触到美国最新的治疗方案与技术,甚至可以同步获得新药;然而,二级以下的医院却往往滞后一大截,不仅如此,对这些医院的医生有指导意义的教科书与疾病诊疗指南,也常常滞后于最新的技术与诊疗方案。

将大数据、深度学习、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相关的技术,应用于疾病诊断与治疗,国外的科技公司早已布局。

微软开发了一个能够“消化”每年发表的所有论文的机器学习项目Hanover。Hanover正在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Knight癌症研究所被投入使用,在自动分析研究论文中的数据以及临床试验、影像学诊断报告、电子医疗记录的基础上,寻求能够有效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药物、预测药物的有效性,并为病患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今年8月,IBM宣布经由纪念斯隆・ 凯特琳癌症中心训练的Watson Oncology系统(Watson肿瘤解决方案)进入中国,在国内已有21家医院计划使用。

第2篇: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

云有大有小

Frank Huang明确表示,iStor的主攻目标不是像Google那样的大规模的云服务,而是电信、教育等细分行业市场。有些客户可能不是全国性的,只是省级或县级的。iStor要为这些行业用户提供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性价比、不同功能的云存储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现在,有的手机已经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将拍下来的某人照片发送到网上进行比对,就可以知道被拍摄人的身份。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云应用。Frank Huang举例说:“中国很多地方在建设远程医疗系统。在一些偏远地区,医院只要拥有最基本的医疗设备、人员和医疗档案即可,如果遇到疑难杂症,只要把病人资料传送到云中,通过远程会诊就能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云应用是多态的,与不同的终端、设备相关。针对公共云和私有云,iStor都可以提供相对应的存储解决方案。Frank Huang举例说:“我们可以为学校的私有云提供解决方案。这是一种规模较小的云应用。学校师生可以在云中存储自己的资料。”

云计算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以前,人们可能有云计算方面的需求,但是没有进行总结和归纳。虚拟化应用逐渐兴起以及相关软件的发展,为云计算的发展提供了契机。Frank Huang认为,虚拟化在云计算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虚拟化技术不仅可以对服务器、存储、网络等硬件资源进行虚拟,而且为使用者创造了一个服务交付的界面。通过这个界面,用户可以自动获得所需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而且不必关心后台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技术或哪个厂商的产品。

万兆IP SAN大有可为

对于专注于iSCSI存储的iStor来说,找准iSCSI与云的结合点至关重要。Frank Huang认为,iSCSI与云的结合点是万兆IP SAN。云计算的典型特征是具有高性价比,能以非常低的成本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和应用服务。iSCSI存储的最大优势在于,具有高性价比,而且扩展方便,非常适合大规模的云计算应用。

如今,已经没有人怀疑未来的信息基础架构是以以太网为核心的。但是,万兆IP SAN谈了好几年,至今也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FC SAN与IP SAN之争旷日持久。Frank Huang表示:“以电信运营商为例,如果它们对外提供云服务,服务的价格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因素。电信运营商必须拥有一个高性价比的云基础架构,才有可能让云服务的价格更具吸引力。在这方面,万兆IP SAN比FC SAN更具优势。”

第3篇: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

从定量、结构的世界,到不确定、非结构的世界。这个转变,使我们得以了解真实信息,提高决策水平,当社会对自然的数据有较为完善、随时的分析能力时,我们对事件的把握及预测能力便增强。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信息存储、分享和挖掘手段为知识生产提供了工具,通过对大数据分析、预测会使得决策更为精准,而对于许多企业而言,数据正成为在商战中取胜的决定性要素。

日前落幕的第十一届大连软交会“2013大数据创新论坛”。以大数据的分析及服务为主题。邀请了来自Intel、微软和IBM的高层专家,分享了对大数据技术的见解,共同探讨大数据生态系统的构建。

中国有着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复杂性高、充满变化,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构成了世界上最为庞杂、最为繁复的数据。解决这种由大规模数据引起的问题,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解决方案,是中国产业升级、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

IBM“智慧的计算”引领方向

作为论坛当日的一大亮点,IBM中国开发中心首席技术官毛新生在以“智慧的计算”为主题的演讲中提出:大数据并不是Hadoop,Hadoop只是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一个很小的分支,大数据分析是非常多样化的领域,每一个领域自身数学模型和数学属性,这些模型和属性需要开发者去开发领域相关的算法,然后将这个算法映射到一个可以进行大规模分布的机制上,这个机制往往要利用云计算基础设施达成。

作为大数据领域的领导者,IBM正在利用领先方法论和全面大数据技术帮助企业重新思考已有的IT模式;助力企业进行基于这场信息革命的业务转型,获取竞争机遇和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同时,IBM作为目前业界唯一能够集咨询、服务、软硬件综合实力,提供端到端全面整合解决方案的厂商,相关产品和服务覆盖了大数据及分析相关领域的各个阶段、各个领域;IBM的大数据实践已经深入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的各个行业,包括电信、金融、医疗、零售、制造等众多客户已在IBM大数据平台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和理念支持下获得收益。此外,IBM还推出了一套以成果为导向的组合产品解决方案,包括欺诈预测、财务运营和客户服务三大核心能力。这套解决方案广泛汇集了IBM的智慧资本,包括软件产品、基础架构、研究及咨询服务。

针对企业大数据方向开发者,IBM推出了多款产品和技术,大力提升了其分析产品的加速性能,简化了开发和运营。新版本企业级Hadoop产品InfoSphere Biglnsights可以利用现有的SQL技术,更便捷地开发应用组件。兼具安全性强和高可用性特点,新版Biglnsights能够更加契合企业部署需求。新版流计算软件InfoSphere Streams在实时分析的开发和部署上进一步增强了操作的简易性。新版关系数据库管理软件Informix包含TimeSeries Acceleration,能够适用于智能仪表和传感器数据的运行报告和分析。

英特尔软硬协同、体验至上

“大数据正在深刻地改变软件行业、IT产业,以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英特尔软件与服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何京翔博士表示:“产业正在重构。我们希望与广大产业链伙伴和开发者分享英特尔大数据技术平台和计算解决方案,推动构建本地‘端到端’的大数据生态环境,共同迎接智能城镇建设中日益苛刻的大数据挑战。”

目前,英特尔的软件支持已经扩展到整个软件栈,从平台硬件、固件、虚拟机、云计算到操作系统、开发工具、中间件和应用程序,帮助广大产业链伙伴和开发者释放创新潜力,革新用户体验。以英特尔针对大数据的开放架构核心产品线,配合英特尔Hadoop分发版,可以实现“软硬协同、体验至上”的创新效果。例如,利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平台对网络和I/O技术所做的优化,与英特尔Hadoop分发版进行强力组合,以往分析1TB的数据需要4个多小时漫长等待才能完全处理完毕,现在仅需短短的7分钟即可完成,极大地提升了大数据“智能”的意义。

英特尔Hadoop目前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案例,包括智慧城市、电信、金融、医疗等行业都产生了用户。在谈到具体案例的时候,苗凯翔博士指出在英特尔Hadoop发行版软件的应用领域,中国比其他国家是先迈出了一大步,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以电信行业为例,英特尔Hadoop发行版已经被中国联通,用以进行历史账单及流量的查询与分析。正是由于客户的强烈需求,使得英特尔Hadoop这一原本在英特尔作为创新与尝试性的项目最终变成实际的产品出现。

通过与本地合作伙伴的携手努力,英特尔正在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智慧医疗的创新。英特尔亚太地区研发有限公司数据中心软件部大数据解决方案经理王晓栋介绍了在过去一年中与用友在UEP框架下实现的合作,主要是基于英特尔x86集群+x86综合解决方案,来尝试处理现在在医疗中的问题。例如医生查询病人病例,以前可能要拿病例本才能查到,而随着整个医疗系统在大数据时代的升级,所有医疗病例都集成在英特尔大数据平台上,使其查询速度、处理速度都达到顶级的水平。在过去一年,双方在区域性、大型电子健康档案和区域性的医疗质量分析方面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

从IT硬件系统,到数据管理应用,再到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领域,英特尔都拥有广泛的合作伙伴和健康的生态系统,通过合作伙伴间的紧密合作,已能够向用户提供适用于大数据应用,或针对此应用进行了进一步优化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以及能与这些设备实现无缝对接、更符合大数据应用需求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软件。

大数据处理任务对于开放架构平台的倚重,让英特尔在这一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开发者的关注。作为全球领先的开放架构平台最核心部件——处理器平台的提供商,英特尔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打造适用于大数据应用的“芯”,而后帮助开发者围绕这一基础创新打造可承载大数据应用的基础设施。英特尔还计划在其上的数据组织与管理层,针对大数据的分发和管理需求提供针对英特尔平台优化的Hadoop产品和服务;在分析与发现层,提供针对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算法开发的支持,以满足大数据计算所需的性能与规模要求;在决策支持与IT服务层,则将联合生态系统内的合作伙伴,提供更为优化的可视化应用体验。英特尔所有与这些规划相关的具体策略,将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和市场的发展逐步深化、细化。

微软携甲骨文漫步“云端”

结合对大数据本身的认知和微软自身强大的产品组合,微软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大数据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后端以新一代SQL Server 2012为基准平台,将大数据管起来,然后在中端以数据集市为依托,配以丰富的数据应用,最后在前端以丰富的界面形式展现数据分析的结果,完成数据的汇总——应用与分析——结果呈现的完整流程。

为帮助企业快速采用其大数据解决方案,微软将同时在Windows Azure平台和Windows Server上提供Hadoop(在前者上用作基于云的服务,在后者上用作内部部署的分布)。并且有非常多的第三方针对Hadoop的应用工具,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做到更好的分析、更好的视觉化的工作。微软大数据解决方案还支持Mahout等通用的第三方工具与框架,通过Hadoop流,支持C++、C#、Python、Ruby和Pearl语言的定制挖掘算法。

去年9月份,微软跟中国电信天翼平台达成合作共识,他们把门户网站的服务、灾备服务都建立在Windows Server上,这样便整合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云”操作系统。对于客户来说,这个系统将带来了相当大的价值,它能够把你所有的应用、所有的运维场景在线上和线下更好地管理起来。从整体角度来说,云的管理系统能够帮助IT人员解决一系列操作场景。

为了让更多初创企业使用微软公有云服务,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战略部总经理、微软大中华区首席云计算战略官谢恩伟表示,公司已在华启动了云加速器项目,免费为新创企业提供Windows Azure服务,而目的也是进一步推广公有云服务。Windows Azure开放、可靠、易用的平台服务大幅降低了初创企业系统开发及运营成本,帮助初创企业决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并为全球用户提供一致卓越的用户体验,使初创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开发,加速业务成长。目前第二期项目已接近尾声。

此外,吸引广大开发者眼球的好消息还包括HTML 5网页app、Apache Cordova/PhoneGap和Windows Phone 7.5的开发者,现在可以用Azure作为服务支持。而可以享有这个权利的移动端浏览器包括IE8以及“现行版本的Chrome、Firefox、Safari和2.3以上的PhoneGap。”

近日,有国外媒体报道称,甲骨文与微软公司宣布在云计算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其中微软云平台Windows Azure将全面支持Oracle数据库、Java、Weblogic和Linux。通过与甲骨文的合作,微软能够给Windows Azure平台的客户提供更多的部署选择。但对于Azure平台应用在甲骨文和微软云上的表现具体会如何,目前尚不得而知。

三巨头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012年,从整个云计算解决方案ITBrand排行榜上看出,IBM、微软、英特尔虽然在排名上有细微波动,但一直稳居前三位。

第4篇: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

再过一段时间,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以下简称“飞利浦”)将不再以IT巨头的身份驰骋于国际商场。根据最新发展战略,这家荷兰公司正在将自己的主导业务推向医疗保健和时尚生活领域。

2006年8月7日,飞利浦宣布将减持LG・Philips液晶制造业务(该公司系飞利浦与韩国LG公司合资,以下简称LPL)中2.9%的股权。此前,飞利浦拥有该合资公司32.9%的股权。据悉,这笔交易最晚将在明年7月前完成。2005年12月,飞利浦已从LPL中减持了5%的股权。

这是荷兰人远离IT业务的最新一步。此前,飞利浦总裁兼CEO柯慈雷已经剥离了旗下显示器业务(出售给台湾冠捷电子)和大部分半导体制造业务(作价64亿欧元出售给美荷两国金融机构构成的国际财团联合体)。

其实,自柯慈雷2001年上任飞利浦CEO后,就拉开了公司转型的序幕――疯狂收购了诸多企业的医疗设备业务。那么,他为什么毫不犹豫地将IT业务一一抛售?为什么又要不遗余力地进军医疗设备业务?如此大张旗鼓的业务买卖,能否把飞利浦推向又一个辉煌的时代?

柯慈雷奏响转型序曲

1985~1999年间,在历史上最大的技术浪潮中,飞利浦精彩的新产品和新概念不断涌现,期间培养起来的技术实力不但确立了他们在业界的技术强势地位,而且使其开始成为一家全球性的大公司。但是,技术驱动型的成长方式后来却成为飞利浦继续发展的一大桎梏。

2000年后,飞利浦发展举步维艰,不断亏损。此时,柯慈雷临危受命,担任总裁。新上任的柯慈雷首要任务就是把飞利浦由一个技术驱动型公司转变成一个市场驱动型公司,因此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拉开了飞利浦转型的序幕。

国外媒体开始并不看好柯慈雷的改革之举,他们对此戏谑地说“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飞利浦转型故事的版本就像它生产的电动剃须刀品种一样多,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虽然说法稍有夸张,但也道出飞利浦屡次转型不成的境况。

飞利浦漫长的产品线和主业模糊的品牌形象都是摆在柯慈雷面前的事实,因此转型成了扭亏为盈的唯一出路。

2001年,飞利浦开始实施名为“迈向一个飞利浦”的计划,旨在简化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流程并提高效率。同时,飞利浦将众多生产部门精编为五个,分别为医疗系统、家庭小电器、消费电子、照明及半导体。2003年,飞利浦又把对医疗保健、时尚生活和核心技术三大领域提供解决方案作为公司发展的重点方向。到2004年9月,飞利浦引入了新的品牌承诺“sense and simplicity”(精于心,简于形),作为强化其市场营销、塑造品牌形象及向市场驱动型企业转变的又一重要推力。

一连串的动作为飞利浦的转型做好了铺垫,也使其在2003年下半年扭亏为盈,2005年全球运营利润达到17 .7亿欧元,比2004年增长10%。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柯慈雷时代是飞利浦有史以来变革最大的时代,同时也为公司战略转型打开了局面。

不当业绩波动型公司

行业观察家认为,只顾技术不顾市场变化而赢得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型企业既需要技术不断革新,也需要随着市场变化的脉络不断变革,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市场转型的巨浪所淹没。所以,飞利浦战略转型刻不容缓,甚至一些目前还在盈利的业务也被柯慈雷纳入剥离的清单。

8月4日,飞利浦宣布出售大部分半导体业务(仅保留该业务19.9%的股份)就一直处于赢利状态,2004年、2005年的税前利润分别达到5.58亿欧元和4.57亿欧元,但并未达到董事会要求的利润率再提高5个百分点、年收入达到50亿欧元的条件。

据悉,全球芯片市场波动较大。2001年全球芯片业遭遇寒流,跌入了近20年来最深的低谷,此后的几年一直在谷底徘徊,直到2005年才有短暂的复苏迹象。但业内人士预测,该市场将继续落入波动期。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也认为,随着全球芯片市场增长速度的减缓,未来十年将有1/3以上的芯片厂商“出局”。 所以,飞利浦出售半导体部门恰逢其时。

出售半导体部门时柯慈雷公开表示,飞利浦将远离元器件和半导体等周期性行业所产生的收入波动,从而完成向更稳健、更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业务转变。所以在过去的几年中,飞利浦不断剥离IT业务。出售完显示器业务后,2005年将移动显示系统业务出售给台湾统宝,2006年伊始又将光头业务出售给华进。

飞利浦出售LPL中的液晶制造业务股权则是由于其业绩不佳、市场低迷所致。据韩国市场调研机构Investment&Securities分析报告指出,今年第二季度LPL液晶面板的平均售价下降了16%至18%。对此,柯慈雷无奈地表示,由于日渐饱和、增速放缓和价格竞争激烈的电子市场使市场需求未达到预期。

电子行业的波动性导致全球电子名牌厂商在不断调整业务定位,从而摆脱由电子市场成本竞争激烈、技术更新过快以及价格下降迅猛的经营风险。

业内人士分析,整个电子产业发展波动较大,特别是上游芯片产业,一些不能承受市场风云变幻的公司逐渐退下来,最终只留下能承受得起较大市场波动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将一定是在某一领域具有绝对垄断势力的企业,如英特尔、东芝等。

近年来,大型跨国企业纷纷从“费力不讨好”的行业中全身而退。如IBM卖掉PC业务、西门子接连卖掉手机及通信部门等。对利浦而言,其追求的目标很明显,那就是尽量避免市场风险,转向稳定且利润丰厚的行业,避免因某些业务的市场波动影响其市值。

Jupiter Research分析师指出,飞利浦等公司的的转型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来临――国际IT巨头从垂直整合到集中优势资源,专注核心业务,已经成为竞争日趋剧烈的IT业的发展趋势,国际巨头纷纷分拆,是对做大做强的传统观念的颠覆。

业界普遍认为,在出售半导体、液晶制造和显示器等业务或部门后,飞利浦就可能彻底告别业绩周期性波动时代。

逐鹿医疗保健设备市场

飞利浦一边在剥离IT业务,另一方面加紧了向医疗保健市场进军的步伐。

在2002年到2003年间,飞利浦进行了约50亿欧元的系列并购,并购对象包括ATL超声、ADAC实验室、安捷伦科技医疗解决方案集团等。其直接的收获就是飞利浦医疗系统在全球医疗成像、监控、信息和服务市场上占据了领导地位,经营规模和范围跃上了新台阶。飞利浦2003年财务报告显示,其医疗系统部门表现抢眼,营业利润同比增长了14%。飞利浦医疗高级副总裁鲍思奇表示:“六年前飞利浦才涉足医疗保健业务,但我们有着很强的后发优势,这足以让飞利浦在这个行业上领军头衔。”

而在过去的12个月中,飞利浦在医疗市场就先后进行了8次总投资额为35亿欧元的收购,并由此带来了将近10亿欧元的新增收入,吸纳了超过5000名的新员工加入集团内部。

荷兰公司的收购战略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飞利浦已成为与GE、西门子并列的国际三大医疗系统制造商之一。去年飞利浦在医疗系统的业务收入达76亿美元,占到集团总销售额的五分之一。飞利浦医疗系统的销售额在总销售收入中的比例已经从1998年的6%增长到2005年的20%。

现在,业界相信飞利浦对医疗系统业务充满了兴趣,但这种激情是否会一直燃烧下去,业内人士也表示质疑。Jupiter Research分析师指出:“医疗行业的潜力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而且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会在这个行业展开新一轮角逐。”

同时,飞利浦在医疗系统咄咄逼人的猛进,其竞争对手也不甘示弱。2005年西门子经过高层调整之后,也宣布开始将业务重点向医疗系统转移。2005财年,西门子医疗系统取得了9.76亿欧元的利润,成为西门子12个业务部门中排名第二的支柱产业。尤其在中国市场上,GE和西门子对飞利浦也构成了潜在的威胁,2005年这两个公司的医疗系统业务增长都胜利浦。

行业观察家普遍认为,飞利浦公司对自身品牌的重要性有着十分清楚的认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飞利浦才设定了将公司转变成以“医疗保健、时尚生活和核心技术”为中心的远景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对一个强大的母品牌实施全面而完备的管理,同时,在不同的国家生产多样化的产品,而始终传递同样的品牌价值,这是最重要的。

第5篇: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虚拟化;医疗信息系统;资源;系统整合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214-02

引言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医院部署了越来越多的医疗信息系统,为了避免不同信息系统互相影响,传统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不同的服务器安装不同的应用,同时,医院的服务性决定了医疗信息系统需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重要的应用还需安装在多台服务器上,并做好热备,以保证应用的不间断或尽量使应用中断时间缩短,因此医院需要购买相当多的服务器,在上面部署不同的应用系统以满足业务上的需求,并在日常运行中进行维护。这样就造成了医院服务器的数量逐步增加,导致数据中心的规模也日益扩大,需要更多的网络、电源等硬件设备以及物理空间,对能源的消耗也逐步加大,另外服务器数量的增加也对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人员造成了更大的压力,极大地增加了运维开销。除此之外,在日常运行中,大多数服务器因没有大量的数据请求,很多的时间内其CPU、内存、硬盘等都处于空闲状态,硬件利用率不高。在此情况下,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维护效率成为医院信息化发展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虚拟化技术的日趋成熟,如何利用虚拟化应用技术解决医院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这些的问题,成为医院IT运维管理人员的一大挑战。

一、医院现状

笔者所在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经过十余年的信息化发展,在服务器的运维中也出现了上述的一些问题。

1.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医疗IT系统越来越完善,服务器数量也越来越多,导致物理空间越来越紧张,服务器耗电量也急剧上升,为了要保证服务器的散热及正常运行,机房的制冷系统需要跟着升级改造,数据中心也需要更大的空间以承载更多的服务器。同时服务器数量的增长也带来了管理上的难度,系统的灾难恢复和数据备份等方案也变得更加复杂。

2.随着医院业务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信息系统需要不间断运行,而硬件或软件等故障导致的停机都会影响到业务的正常运行,这就需要做好服务器的热备,但是基于数据中心空间及成本的考虑,不可能将所有的服务器均纳入热备的行列,因此在出现一些故障的时候就不能及时恢复业务的正常运行。

3.当需要新加一个业务系统的时候,需要经历预算、采购、安装测试、上线等过程,运转周期较长,而且有时仅仅为了测试某些服务就需要增加额外的服务器,在测试结束之后服务器就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虚拟化技术分析

(一)什么是虚拟化

虚拟化是一个广义的术语,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东西,这要取决他们所处的环境。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虚拟化代表着对计算资源的抽象,而不仅仅局限于虚拟机的概念。例如对物理内存的抽象,产生了虚拟内存技术,使得应用程序认为其自身拥有连续可用的地址空间(Address Space),而实际上,应用程序的代码和数据可能是被分隔成多个碎片页或段,甚至被交换到磁盘、闪存等外部存储器上,即使物理内存不足,应用程序也能顺利执行。

我们通常所说的虚拟化主要是指平台虚拟化技术,通过使用控制程序(Control Program,也被称为Virtual Machine Monitor或Hypervisor),隐藏特定计算平台的实际物理特性,为用户提供抽象的、统一的、模拟的计算环境(称为虚拟机)。虚拟机中运行的操作系统被称为客户机操作系统(Guest OS),运行虚拟机监控器的操作系统被称为主机操作系统(Host OS),当然某些虚拟机监控器可以脱离操作系统直接运行在硬件之上(如 VMWARE 的 ESX 产品)。

随着近年多核系统、集群、网格甚至云计算的广泛部署,虚拟化技术在商业应用上的优势日益体现,不仅降低了 IT 成本,而且还增强了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虚拟化的概念也逐渐深入到人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

(二)虚拟化技术在系统整合中的优势

1.更高的资源利用率——虚拟化可支持实现物理资源和资源池的动态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特别是针对那些平均需求远低于需要为其提供专用资源的不同负载。

2.降低管理成本——虚拟化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管理人员的效率:减少必须进行管理的物理资源的数量;隐藏物理资源的部分复杂性;通过实现自动化、获得更好的信息和实现中央管理来简化公共管理任务;实现负载管理自动化。另外,虚拟还可以支持在多个平台上使用公共的工具。

3.提高使用灵活性——通过虚拟化可实现动态的资源部署和重配置,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4.提高安全性——虚拟化可实现较简单的共享机制无法实现的隔离和划分,这些特性可实现对数据和服务进行可控和安全的访问。

5.更高的可用性——虚拟化可在不影响用户的情况下对物理资源进行删除、升级或改变。

6.更高的可扩展性——根据不同的产品,资源分区和汇聚可支持实现比个体物理资源小得多或大得多的虚拟资源,这意味着可以在不改变物理资源配置的情况下进行规模调整。

7.互操作性和投资保护——虚拟资源可提供底层物理资源无法提供的与各种接口和协议的兼容性。

8.改进资源供应——与个体物理资源单位相比,虚拟能够以更小的单位进行资源分配。与物理资源相比,虚拟资源因其不存在操作系统和硬件方面的问题,能够在出现崩溃后更快地恢复。

三、虚拟化技术在系统整合中的应用

应用虚拟化技术进行系统整合的步骤:

1.准备阶段。对数据中心进行虚拟化评估:对当前环境进行评估、分析,确定需要虚拟化的目标及范围,收集目标服务器配置信息及性能利用率等数据,分析采集的数据并进行虚拟化服务器的整合评估。进行虚拟化的规划设计:以虚拟化的评估报告为依据进行虚拟化的规划设计,编写虚拟化的设计方案,确定服务器是否需要更换,规划存储的分布,当前服务的迁移,预留扩容空间、服务器容灾等工作,同时还要准备虚拟化软件的许可。

2.建设阶段。根据虚拟化设计方案,购置硬件设备及软件许可,安装虚拟机各组件,配置网络及存储,测试虚拟服务,完成测试后迁移现有服务。

3.运维阶段。对虚拟机进行监控、管理虚拟化架构并调优相应的策略。

结束语

虚拟化技术的优点大家是有目共睹,它不仅能增加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能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本文对虚拟化技术在医疗系统整合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分析研究,希望能给医院IT运维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第6篇: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

1.1检验科随医院信息化脚步而前进

自20世纪70年代,随着信息化技术急速发展,信息科技进入到医疗系统的各个方面,在医院的各个科室相继建立。检验科信息化技术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领先于其他医疗部分,首先引入了各式指标检验仪器,而此阶段的其他科室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带来的方便,还处于人工操作阶段。第二阶段由于终端记录设备性能的不断提高,各种信息技术的不断出现,如数据库、多频显示、移动设备等,检验科能够存储的检验数据更多、获取的病理信息更加准确,此时其他科室也开始初步地引入信息化设备,进行药物审查、病理判断等工作。第三阶段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医疗系统的每一个角落,C/S和B/S结构引入,让整个医院形成了一个互联整体,各科室相对独立却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此时检验科的信息已经能够通过外部接口被其他科室医师调用,形成高效的信息传递链。

1.2检验科信息化建设注重高效

检验科的工作高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检验科的信息化建设也是追求高速与高效。在相关硬件和软件部署的要求上着重强调“可靠、高效、安全”3个方面。信息化服务器端要运行在Linux、Unix或Windows.NET上,确保服务器安全可靠,并且有相应的图形操作UI(userinterface)系统方便技术人员的操作、维护等。根据医院的规模和存储内容确定对应的数据库,对于规模大、数据安全要求较高的医院采用Oracle或者DB2,数据规模较小、存储要求一般的医疗机构可采用MySQL(MySQLAB公司开发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从而保证检验科信息存储符合自身应用实际。开发对应测试仪器的接口,使检验数据能够快速高效地存储在检验科数据库中,同时与总数据库时时同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进行信息覆盖和交换的开放式架构设计,保证各项检测数据能够被治疗信息系统接收。

2检验科高效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及其各部分作用

2.1信息化人员管理模块能够有效协调检验科人力资源的分配

检验科人员的合理调配能够有效提高检验效率,因此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人员调配模块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执行良好与否。利用检验科子节点服务器上的人员管理软件,进行人力资源的调配活动设计,依据符合实际的人员流动状况,进行人员工作顺序和职能的模糊计算,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产生最大的能量。人员管理模块不单单进行人员活动情况的记录工作,其还可以根据当前工作进行状况判断是否需要调配人员,同时进行数据的综合计算,为检验科整体工作效率及工作人员个人效率提供意见和改进要求。

2.2标准流程管理模块与质量控制模块共同保证检验工作安全高效的完成

流程管理与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科工作进行的重要环节,流程管理模块确保检验流程符合医疗系统要求,各个环节更加合理;质量控制模块是对临床检验工作质量的把关,对于各个项目的检测程序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控制。流程顺序根据不同的检验流程完成不同的工作,如血液与尿液的检验流程就不尽相同,因此体现在流程管理中的顺序就各有特点。流程管理模块在保证必要的检验工作准确进行的情况下,减少人工填写的操作量,人无完人,如果由于人工填写的疏忽造成检验结果无法通过,那么检验科的效率会被大量的人工操作失误所降低。质量管理模块进行人工输入和自动评判两种方式,形成质量监控图,以便对照当前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模块要建立对外的接口,方便诊治科室和医院管理人员调用对应的数据,进行病情判断和工作实施,同时这两部分数据需要记录到相应的数据库中,形成相互对照的参照表,方便作为日后进行工作检查和任务调整的参考数据。

2.3信息报告系统与物品设备管理系统自动完成信息与设备操作各项工作

检验信息报告系统与上述中流程管理模块共同形成检验数据,让临床医师能够直观地得到检验结果和检验流程,辅助病情的诊断。物品设备是检验进行的基础条件,这两个系统的控制与管理能够提高检验科的整体管理能力。信息报告系统与自动检验仪器相连,对于一系列自动化检验流程信息报告系统会形成检验信息,结合流程模块形成的检验流程信息组合为详细检验信息。物品设备管理系统主要完成设备的自动检验和矫正,当设备发生问题时,该模块能够将问题部分隔离,同时回放检验信息,保证资料完整。检验设备必须保证其检验的准确性,以防止出现误诊等严重医疗事故,因此设备管理模块在系统开机时,进行设备自动检测,如Linux系统,需要将设备检验的部分加入到Cron(Linux系统的一种定期执行任务的机制)轮转设置中,进行日常自检。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必须人工检验与自动检验相结合,查出问题所在。最后形成设备运行报表,进行检验设备的运行分析。

2.4其他辅助系统在保证整体高效运行的前提下进行功能补充

为了进一步提升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拓展性,在检验科信息管理系统中添加其他模块以解决更多的问题。专家辅助诊治系统依靠在职医师的丰富经验能够提高检验科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并且检验科与临床医师直接沟通的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容错率。信息传输系统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渠道,它需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和保密性,因此利用MD5等多种编码模式,进行信息的校验和加密以防止信息外漏。3信息技术的进一步革新为检验科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执行效率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为第4代LIS系统提供了更多的技术解决方案。网络信息验证的增多和网络接口开发极大的富集化,让信息技术进入了新的时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已经不再独立,越来越多的社会形象以网站、客户端、APP的形式出现在移动终端上。人们来医院挂号、诊断的一系列活动可以通过移动钱包进行支付,与此同时院方给每1例患者惟一的编码并且将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进行资料捆绑,任何检验信息通过医院的对外接口就可以发送到患者的手机上,这样患者可以掌握检测结果,从而进行相应的治疗。“云”技术在检验科中的应用使检测结果更加具有普遍意义,通过多结果多角度的信息比对,可以提高信息准确度,并且大范围的信息共享让医疗系统得到整体的提高。“大数据”时代带来了数据预测和信息分析,利用数据挖掘和“Hadoop”(由Apache基金会开发,提供大数据分析算法的架构)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治疗与管理能力。

3小结

第7篇: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

除了传统的采用蓄电池的UPS产品以外,以飞轮为储能装置的UPS也开始在中国市场上崭露头角。飞轮式UPS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比如通信应急电源应用领域已经有了很好的应用,另外在一些IDC的数据中心机房中也有了部署。飞轮式UPS还可以用于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模块化的建设思路已经被用户普遍接受。少数用户已经开始采用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从而缩短了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特别是在云计算方面,如果采用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可以更快地建立云计算平台,并对外提供云服务。为了简化数据中心的设计和构建,一体化机房解决方案也开始受到用户的欢迎。许多数据中心厂商都推出了一体化机房解决方案,包括UPS、配电、机柜、制冷、监控系统等。一体化机房解决方案具有高度集成性,并且基于模块化的构建方式,因此非常适合中小型机房。

2012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特别是大量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立促进了机房物理设施市场的快速增长。人们要求机房物理设施具有高可靠、高可用、易管理和高性价比的特性。用户在建设数据中心机房时,应该从整体上进行设计,不要再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错误。数据中心的高效与智能化同样重要。

艾默生网络能源APL系列UPS

艾默生网络能源APL系列UPS是一款基于业界领先技术设计的三进三出大中型在线式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

该系列UPS性能优异,其核心优势如下:它是一款绿色电源,采用IGBT整流技术,输入功率因数大于0.99,输入谐波电流小3%,可以避免电网污染,并与柴油发电机组完全兼容;它高效节能,采用无变压器高频变换技术,整机效率高达95.5%,同时支持智能并机,可优化系统效率,节能效益明显;它具有超强带载能力,输出功率因数为0.9,对于新型服务器负载,可比传统UPS多带12.5%的负载;它节省空间,采用标准上下出线设计,无需增加额外的边柜和空间,不仅便于安装,而且大大节省了机房占用空间,其中400kVA规格的产品仅占地1.08平方米;它还具有高智能,比如具有先进的自诊断和保护功能,可轻易获得故障信息数据,方便事故分析和定位;它具有超强的过载能力,可有效减少因负载突变导致的输出切换次数,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其智能化电池管理功能可有效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还可快速更换故障部件,系统可用性更高;它采用先进的第6代DSP全数字控制技术,并联简单易行,其先进的网络管理功能更易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还可实现在线维护和扩容。

基于以上综合技术优势,艾默生网络能源APL系列UPS系统非常适合IDC的各种应用场合,能为用户创造一个完全纯净的电力环境,其高达95.5%的运行效率为客户节省了运行成本和电能消耗,此外还能适应各种性质的负载,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

以单机额定功率分类,艾默生网络能源APL系列UPS有3种规格,分别为250kVA、300kVA和400kVA。APL系列UPS可实现6台设备并联运行,主要适用于大型IDC/EDC机房、金融业结算中心及分支机构的数据中心、通信枢纽中心网管系统/计费系统、媒体、政府、税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保系统。

台达Ultron EH系列UPS

台达Ultron EH系列不间断电源系统的电源额定值分为三种,包括10kVA、15kVA和20kVA,是纯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系统。它配备三相四路输入和单相输出,可提供稳定可靠的正弦波电源,不仅能够为关键业务应用提供电源保护,防止故障停机、数据丢失和损坏,而且可为数据机房、通信系统、电脑网络系统、医疗系统、监视系统、工厂设备等提供清洁电源。台达Ultron EH系列UPS采用三相输入单相输出设计,不但能满足负载需求,而且可以简化UPS的配电。

为了达到更高的可靠性,Ultron EH系列UPS采用在线双转换拓扑设计,可使输出功率与所有输入异常彻底隔离。它采用最新DSP数字控制技术,具有快速计算能力,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为负载提供精准电压。由于采用双路输入设计,Ultron EH系列UPS可支持不同的输入电源来源,并且支持多达四台UPS直接并联,而无需增加硬件,即使单个UPS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负载供电。Ultron EH系列UPS具有高可靠性,能为重要负载提供保护。

Ultron EH系列UPS还具有高效率和宽输入电压范围,总体拥有成本(TCO)非常合理,功率效率在ECO模式下可达到96%。在占地面积方面,台达Ultron EH系列UPS也是市场上同类UPS中最小的。

此外,Ultron EH系列UPS的管理非常简单。它提供最新的UPS管理软件UPSentry 2012&ShutdownAgent 2012。用户可以通过Web界面远程监视和管理一台甚至多台UPS,最多可存储1万个事件日志。Ultron EH系列UPS具有出色的性能,不仅能始终为客户的重要电子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不间断电源,而且能提供更高的功率效率、灵活性以及合理的TCO,从而满足客户的商务需求。

施耐德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

施耐德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能够满足企业IT设施的规划、运行、报告的管理需求。

施耐德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是一组管理软件,专为执行数据中心运营监控和管理任务的专业人士而设计。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套件从基础设施与IT的全方位视角帮助客户掌控整个企业内的电源、制冷、IT机房、安防和环境设施。

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电源和制冷基础设施的端到端监控。在大多数情况下,数据中心的管理人员必须测定并分析IT机房内独立设备的健康状况,还必须频繁联络基础设施部门的同事,收集关于配电间和制冷间性能的数据。以前,这些测量所得的数据必须录入电子表格,并由管理人员手动汇总,用于编制报表。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能够7×24小时集中搜索、管理及监控所有的电源和制冷基础设施。当设备出现问题时,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能够依据用户设定的阈值和条件,迅速触发基础设施告警,相关报表也会随之快速生成,以帮助用户诊断问题。

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可以提升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可靠性,降低整体能耗。此管理平台还可以大幅缩减数据中心运行成本,加快紧急状况时的响应时间。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能够促进基础设施管理人员与IT设备管理人员保持通力协作,将数据中心的管理化繁为简,测定并降低能耗。

威图TS IT机柜

第8篇: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安全性

1引言

无线网络的完善发展,对医院医疗信息管理工作而言不但是一次发展良机,也是一次重要挑战。移动医疗网络信息受安全风险的威胁,容易遭受不法分子的恶意攻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合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手段与方便便捷的软件系统,形成完善的数据库,能够提出科学高效的移动终端信息技术的操控手段。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医院医疗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并对外部影响因素供给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促进我国医疗事业长足稳定发展。

2移动医疗系统网络安全的实际情况概括

移动医疗系统的网络一般可分成移动终端、移动APP、工作站、接入访问节点、交换机、防火墙、服务器等部分[1],而典型网络拓扑见图1。

2.1移动医疗的接入主要形式

移动医疗网接入有着显著的开放性、隐匿性特点,无法基于物理层面发现其问题缺陷,而无线接入的基本形式见图2。医院本地局域网从成本、维护便利度等方面入手,一般以无线局域网接入为主。医院本地区域之内的移动医生终端、移动护理终端等仪器经过分布在楼道或者病房的无线接入访问节点直接与医院网络相连接。接入访问节点经过百兆局域网连接至楼层交换机,楼层交换机通过光纤,直接与汇聚交换机相继连接,再通过核心交换机、防火墙等装置,接入到中心机房。在接入环节中,无线接入访问节点的接入形式有着显著的开放性、隐匿性[2],所有一个移动终端都能接入,但是无法基于物理层面直观发现企业缺陷,而这是移动网络的显著特征,也是引发网络非法接入与网络恶意攻击的主要环节。

2.2移动医疗网络的安全风险

由于移动医疗网络自身具有开放性[3],这也给信息破译带来可乘之机,容易使接入受安全风险的影响。移动APP在IOS系统、安卓系统运作过程中,经过Internet与医院外网防火墙相连。外网防火墙能过滤不良IP地址,避免存在安全隐患的服务协议通过,例如常见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网络文件系统等。但是,也面临终端外部攻击的安全威胁,如若不法分子进行医疗医院信息防火墙的访问,就容易出现内部文件失窃的现象。现如今,接入访问节点在运用较为普遍的是无线传输协议802.11b/a/g/n系统[4]。其中,此系列协议由于其运用简单方便,可为网络部署规划提供便利。另外,又因其开放性促使服务集标识符可视、密码过于简单、无线路由器WEP破解等安全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服务集标识符可视。主要针对无线Wi-Fi的服务集标识符广播处于开启状态,能够在任何医疗医院中的移动终端搜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不法分子提供找出网络入口的有效途径。(2)密码设定过于简单。主要针对网络管理工作者设定Wi-Fi密码过程中,习惯应用规则比较简单、长度比较短的数字与字幕、常用词汇作为医疗医院的信息网络密码。因Wi-Fi连接能够实时接入,所以容易发出警报或者用字典攻击破解。(3)无线APP接入一般会选取有线等效保密算法安全手段加以认证与加密。有线等效保密算法会经过认证请示、挑战冲击、积极影响、确认成功的4个过程展开用户认证。但是由于有线等效保护算法面临完整性校验值容易被更改、RC4算法有一定缺陷、密钥管理制度不完善、用户密钥比较短等风险影响因素。因这些风险因素,已经形成诸多软件工具,能够对等效保护密码进行破解。

2.3移动医疗网络和连接安全风险

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常常受到免费Wi-Fi系统影响,使其面临接入安全风险,面临局域网计算机上非法装置免费Wi-Fi软件系统或者随身WISI可提供非法无线接入。没有经过授权允许的终端仪器经过非法接入,能够访问内部保密数据导致数据泄露或者用户利用手机、平板电脑访问视频网站、下载数据信息[5],因占用可用宽带比较多,对网络系统常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此种行为会对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管理带来影响,使其面临风险隐患的威胁。

3强化移动医疗系统的网络安全方法

3.1网络设施安全方法

针对服务集标识符的可视性、密码过于简便等特征,能够经过仪器设备的合理调节,将此风险危机消除,且通过医疗医院信息网络,能合理部署设置纳入针对性的操作标准[6],进一步消除平日安全风险控制工作的风险。在医疗医院信息化网络安全管理中,明确要求接入访问节点仪器需将服务集标识符广播仪器规划要求关闭、密码设定复杂,同时设置分层负责例行检查机制,交由分管仪器安全维护工作者负责,做好相应的设定检查工作,以便针对不符合规范标准的情况进行风险排查处理。有线等效保密密码因风险性比较高,可选取更高安全性的加密算法,例如WPA、WPA2加密算法等[7]。此种加密算法有着较高的安全性,所以在AP层面上,尽可能选用WPA或者WPA2加密算法。

3.2定期进行检测软件的更新与整理

针对非法接入仪器可经过装置检测软件方式展开探测分析。此种软件能够对报文IP头特点、运用层数据内容特点展开分析,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私自接入随身Wi-Fi或者无线路由器的行为。因无线路由器与随身Wi-Fi仪器持续更新,所以也要定期进行检测软件的更新与整理,从而降低系统风险。外网防火墙上可装置新型Web防火墙系统,此系统运用于超文本传输协议层与更高协议层[8],经过增强验证、超文本传输协议层状态管控、增强超文本传输协议层防护手段,能够将假冒终端有效识别,使攻击风险降低。

3.3强化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的安全解决方案

医疗服务器在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下,同无线终端统一装置防病毒、防木马等软件系统,交由管理工作者定期进行最新系统补丁、病毒数据库的升级处理,从而使软件系统的风险降低。利用Oracle数据库,使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数据库的平稳性、可靠性进一步提升,数据信息的稳定对于保护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大有益处。只有保障数据信息的稳定,才能提高医疗服务器的安全水平。Oracle数据库能够对各类杂乱无章的数据信息展开保护处理[9],这对于移动医疗医院信息而言意义重大。数据库服务系统的装置,可通过双机热备、磁盘容错等方式作为指标配置,使数据信息的可用性得到良好保证。所以,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对数据库实施备份处理,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性,使数据信息保持同步状态,备份相关内容,将数据丢失造成的风险隐患降到最低。针对无线终端应用需形成健全的应用管理机制,而对于医院中无线网络应用的医务工作者也需要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活动,使其业务技能水平提高,避免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意外现象,使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面临风险威胁。同时,还要严格认证无线终端应用者的账户密码,并要求其定期修改密码。甚至通过运用多重密码进行解锁,或者使用声音锁、指纹锁、容貌缩等加以确认[10],不但能使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的风险性降低,还能提高其应用效果,有效保护网络安全。另外,既要保障网络信息服务的安全性,还要管控无线终端,每日对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设备展开发放与回收登记,定期做好各项网络系统的排查工作,扼杀任何网络风险,保障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严格保证无线终端不被用于其他用途,例如网络聊天、游戏等,尤其是不正规的网络游戏,容易造成病毒入侵,给医院带来不可预估的后果影响。在终端工作站当中装置双重查杀病毒系统,做好系统的升级工作,也可装置第三方软件,把MAC地址与IP地址实施捆绑,提高信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尽可能应用苹果系统、安卓系统下的移动平板仪器,使手持工作站对于不同软件的兼容性提高。避免非正常权限以下的运作技术、自定义键盘、避免窥探等风险行为,强化用户端,提高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的安全加密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形成完整的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规范流程,能够减轻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风险,应用高强度加密算法,使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系统更加安全、可靠。随着无线网络的完善发展,新型攻击技术推陈出新,需要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系统维护工作者对其网络软件、硬件展开改进与完善,才能使移动医疗医院网络运作更加顺畅无阻。

【参考文献】

[1]宋杰,孙国强,马琏,等.医院移动医疗安全挑战及思路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1):89-91.

[2]帕哈提江·尼加提,阿不都外力·买买提.移动医疗医院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J].健康大视野,2020,4(18):294.

[3]姜丛吾.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安全和对策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9):140-142.

[4]徐涌.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安全分析及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378-379.

[5]孙央.移动医疗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1):223-224.

[6]贾楠.移动医疗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究[J].数字化用户,2019,25(31):96.

[7]何钟鸣.基于云平台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2(4):132-133.

[8]杨洋.浅析“互联网+医疗”建设与应用模式[J].科学与信息化,2019,3(12):131.

[9]孟祥.“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移动医疗发展前景[J].养生保健指南,2019(18):366.

第9篇: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

本文从个人医疗产品设计的角度,站在产品设计人员的视觉,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智能医疗产品的设计方向进行探索和展望。首先,从医疗现状分析入手,对目前现有智能医疗产品进行分析,寻找设计缺口。其次,在人机关系、用户体验、信息化设计的角度对设计方法进行梳理,最后提出创新设计的展望方向。搭建由智能医疗产品构建的绿色医疗体系,营造医疗新格局。

关键词:

智能医疗产品 交互设计 绿色医疗

中图分类号:J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078-02

随着医疗信息化发展步伐加快,未来针对医疗产品的设计将会向个性化、移动化方向发展。智能医疗产品的发展推进了信息医疗的脚步,通过互联网实现患者、医护人员、医疗设备、医疗机构、之间的互动沟通,构建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保健系统。目的都是围绕患者,通过智能化,网络化的手段提供医疗服务,达到在服务成本、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三方面的和谐发展。然而,智能医疗的过快发展造成市场上的产品种类良莠不齐,难以形成体系,不能满足消费人群需求细化的趋势。同时产品个不突出,局限了智能医疗产品的发展,也减慢了医疗信息化建设进程。如此现状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智能医疗产品如何提供个性化服务,如何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健康状况下用户的使用需求,如何才能达到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

一 医疗现状

我国人口众多,公共医疗资源不足,医疗体系欠发达,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是目前面临的医疗问题。此外,随着人们对待健康的态度发生变化,人们的保健防病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医疗模式由传统的住院就医向个人医疗产品转型,同时依附于日渐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医疗产品正迎来一个属于自己的智能化时代,“智能医疗”应运而生。

作为设计师理应对针对社会问题和产品诉求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回应。思考在信息化时代下的智能医疗产品应该如何发展;思考怎样才能让患者感受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产品人性化与多元化;让患者也能够在家中使用医疗产品进行自查、康复,享受到医院救助以外的救助,并且能够在医院远程监护的帮助下,完成临床治疗前的检测、预防、观察与病后的反馈、康复和保健等护理措施。因此,智能医疗产品的智能化,个性化,多角度的系统整合设计,将成为满足广大家庭新的诉求点,同时也意味着对智能医疗产品的使用功能、使用方式的创新设计将提出更高的设计要求。

二 智能医疗产品

智能医疗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医疗领域,借助数字化、可视化模式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智能医疗已被列入《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在新型医疗改革的推进下,我国更加重视智能医疗产品及医疗信息化在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未来的智能医疗产品在设计上将会表现出更强的个性化、移动化趋势。预计,到201 5年将会有约50%的用户通过手机或各种移动终端使用智能医疗应用。

三 智能医疗产品的设计缺口

目前,我国智能医疗产品市场具有广阔前景,各种具有前瞻意识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但由于我国数字医疗建设起步较晚,大部分市场上的智能医疗产品还都停留在数据测量,保健记录的功能层面,没有将智能医疗产品与信息化的公共医疗系统接轨,导致用户所使用的智能医疗产品没有完全发挥其功能效用,仅仅是作为一种监测工具的智能医疗产品不能满足信息医疗的发展趋势。只有将家庭用的智能医疗产品与就医系统结合,完善系统设计中各环节的信息架构,才能激活智能医疗的价值。

四 智能医疗产品的发展方向

智能医疗产品的发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层次:一、产品设计更加注重人机关系的体现。二、产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三、关注产品使用时的用户体验,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使家用智能医疗产品的共中形成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病症表现的患者提供差异化服务。四、更加注重交互设计的表现形式。五、重点在于构建区域医疗信息网络。

五 注重人机关系

由于医疗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和其所针对的使用人群的特殊性,因此,营造良好的人机关系在家用医疗产品的设计中不容小觑。信息化的智能医疗产品通过远程医疗的手段,缓解就医过程中检测过程繁琐、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在设计时更加需重视信息的易读性。其针对的用户是医疗知识或经验欠缺的普通用户,此类智能医疗产品在设计和使用上应本着易用性至上的人性化设计原则,使人机操作界面简化,考虑到各个年龄段的普通用户群体的需要。

六 注重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的定义是“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通俗来讲就是“这个东西好不好用,用起来方不方便”。因此,用户体验是主观的,是人通过经历或尝试某一事物的感受。用户体验这一领域的建立,正是为了全面地分析和透视一个人在使用某个事物或系统时候的体会。其研究重点在于内心产生的愉悦度和价值感,而不是使用物品的性能。智能医疗产品的发展愈加重视用户体验的感受,无论是从信息界面还是使用流程,用户体验成为未来智能医疗产品探索的中心。

七 注重产品的信息化设计

构建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个人医疗产品,需要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使“家庭”、“医院”、“医疗”、“服务”构成相互作用的个体。使“产品、患者、医院”在直接进行信息交换沟通。信息化医疗平台的搭建,使得医疗产品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护理、保健的范畴。家庭中个人使用的智能医疗产品作为信息化医疗系统的“源头”,起到信息沟通的纽带作用。通过信息化智能医疗产品的信息共享,使医生能够直观掌握患者的健康状况,并且建立起患者的电子病历档案,开具电子处方,进行远程医疗指导。患者(患者家属)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实现即时得到医生的健康指导和医疗救助。(图1为智能医疗产品信息架构图)

八 发展条件

智能医疗产品目前还处于事物发展的新生阶段,各方面的配套服务还不成熟,走进干家万户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更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配合。

首先,信息化的医疗产品的建设和推广需要政策层面的有力保障。不仅在政策上开辟通道,还需在公共医疗和信息化平台等硬件设施建设上提供支持。《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表示重视智能医疗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针对区域医疗资源短缺的情况,由政府出面进行资源整合,推行区域医疗合作。同时在新医改的进程中,加强对医疗信息化建设,打造智能平台。并出台相关政策对信息化的医疗产品进行规范。

其次,医疗机构和社区的通力合作为构建信息化医疗平台提供了物质纽带。通过信息和云计算技术,打造信息化的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将患者、社区医院、各级专科医院串联起来,推行电子处方和数字化病历,实现信息陕速分享和搜索。同时重视社区医院在医疗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为大型专科医院分担基础患者的治疗。

最后,医疗器械产商为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未来五年,我国医疗健康服务市场将以每年15%―30%的速度增长,广阔的市场前景刺激着医疗器械产商的生产动力,传统家用医疗产品也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型。利用医疗产品实现实时通讯,获取数据、图像,声音等已经成为基本诉求。随着远程医疗已经成为新的就医方式,医疗产品开始增加视频通讯功能并向移动、可穿戴设备转型。医疗器械产商应重视产品的技术革新,以适应市场。

九 结语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