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商管理背景范文

工商管理背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商管理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商管理背景

第1篇:工商管理背景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翻转课堂;工商管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C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7-0-02

传统工商管理教育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教学内容滞后,不能紧跟市场需求,一些新观点新模式进入可能有一定时间延迟;另一方面教学模式缺少创新,各大高校对于工商管理教育仍然存在“填鸭式”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課堂更适用于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

一、概念界定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最早源于美国,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将“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重新调整了课堂内外时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与“互联网+”两者之间既相互影响又有区别,前者是教学模式,后者是信息技术应用,一方面翻转课堂完全可以独立于“互联网+”技术,通过传统媒介,如书籍、报刊等来实现,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融入,使教学高效变革成为可能性,不仅使课堂环境变得丰富多彩,还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产生质的飞跃。

(二)工商管理学科教学特征

高校工商管理学科以培养面向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具有自然科学特点和技术特征。工商管理学科教学具有情景性,即现场教学和模拟教学;综合性,即教学内容综合性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体验性,即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开放性,即设定开放式教学内容,以及鼓励开发和创新。传统的工商管理学科教学主要采用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缺少主动性且个体化教学难以实现,也制约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提升。在“互联网+”教育理念下,工商管理学科的一些课程具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质,使学生受益匪浅,也被视为所有教学方法的前沿。

二、课程资源建设

(一)课程内容筛选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广泛推广,近年来翻转课堂日益盛行,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者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高校75%以上的课程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展开。根据工商管理学科特点,大部分课程的教学过程都适宜采用翻转课堂形式,但选取翻转的内容要得当。有些内容适宜在线视频自学,比如一些简单的内容可以通过课前完成;有些内容适宜课堂讲授,比如一些知识难点需要面对面的启发式讲授,并通过现场氛围、师生互动等来提高教学效果;还有一些知识需要课前通过案例、视频资源等独立发现,或者通过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验模拟等形式来完成,比如一些实践性、实时性比较强的实践类课程。总之翻转课堂内容选择没有固定模式,可以根据内容需求灵活翻转。

(二)学习平台选择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在线学习成为分享资源、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线学习模式目前国外流行的两种模式是MOOC和SPOC,前者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其特点为参与人数不限,学习时间和空间不限,教学全程在线,学生自主性水平最高;后者是小型私人在线课程,MOOC模式的一种延伸,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强调了教学互动。相比较而言,工商管理学科中的专业基础课或一些基本理论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等适合MOOC模式,可以降低教学成本,教育效率也较高;而其他专业性和实践性强的课程更适合SPOC模式,加强教学互动,提高学习的通过率。在MOOC和SPOC等在线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国内也涌现出越来越多开放式在线教学平台,典型的有中国大学MOOC直播平台、超星学习通、雨课堂、职教云、优课联盟、优学院、好大学在线、腾讯课堂、钉钉等,以及各高校自主开发的在线平台。各平台具有各自的强势资源,例如职教云平台主要针对职业教育搭建的平台具有强大的职业培训资源,工商管理的一些职业培训课可以选择使用。

(三)案例库建设

根据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翻转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丰富教学资源建设和开发,包括案例库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等。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优质的案例能反映企业真实场景,调动学生兴趣,推动翻转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建立丰富的案例库。案例库的建设,一方面要重视现有案例资源的,充分利用MOOC、在线平台及网络提供的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案例开发,结合当地市场环境,采用调查研究和实地走访企业等方式,挖掘典型案例,形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案例库。根据案例开发设计课程资源,包括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便于学生自主控制学习;文字、视频、音频或PPT等形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资源,提高在线学习兴趣;另外完善考核系统,形成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三、教学课程设计

通过文献梳理和借鉴一些优秀教学案例,国内翻转课堂的本质特征是先学后教,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基础学习,然后课中重点围绕难点问题进行合作和教师引导的探索式学习,以及高阶的提升式学习。教学设计模式从简单的机械执行固定模式,逐渐转向根据课程内容灵活组合。

(一)课前——知识传递

在课前准备阶段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也是翻转课堂的关键,准备情况的质量会影响到整堂课的效果。在该阶段,教师围绕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通过在线教学平台预习内容和任务,并设置任务打卡制以督促学生认真看完课件视频。资料时间应根据任务的复杂程度留有充足的提前期,保障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内容包括:教学目标,任务安排,课程内容关键词,典型教学案例,PPT,教学视频,在线测试;一些实训课程需要提前将使用软件,工作场景说明,操作规范等提前公布。教学内容应该以知识点为单位,以浅层知识“翻出去”,深层知识“翻进来”为原则,并尽量保证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在一个连续的课时中。学生应当自主阅读和学习,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及时通过在线平台对案例或者教学视频内容提出问题,同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形成预习报告或者通过在线测试,为课中教师讲授做准备。实践性比较强的内容,如商务谈判、招标模拟等,可以项目的形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同完成,分组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基础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标准,分成5—7名学生组成的小组,课前完成相关的方案设计或者资料准备。

(二)课中——知识内化

翻转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知识内化过程,学习者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建构,这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课中阶段,教师需要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分析和一些知识点测试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控制教学节奏。在课堂上,学生要担当“主演”角色,真正实现教学翻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充分互动;教师则是“导演”角色,需要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各方面的把控情况和程度,并结合工商管理学科体验性、综合性、情境性、开放性的特点进行合理科学的引导。整个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以讨论和互动为主,融入贯穿一些教师讲授和点评,如工商管理学科中一些抽象理论的讲授等。讲授、点评互动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机会和条件,而这是某些工商管理学科课程的必然要求,如职业素养课等,需要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情况进行观察和測量,实现课程教学的情感目标要求。在一些实践课中,课堂上可以邀请行业专家、优秀工商管理人员参与,这样既能丰富翻转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还能使课堂内容更有实践性,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三)课后——知识反馈

课后主要任务是总结和提高,使整个课程体系形成一个PDCA闭环,也是翻转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教学环节一方面是课程内容的延续,学生汇总课堂讨论的观点,撰写总结和分析报告;教师通过在线平台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同时结合学生的课堂出勤、课堂发言、生生互评、专家点评、任务参与度和贡献度等情况,作出客观、公正评价,给出相应的成绩,并计入学生课堂学习档案。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教师不断的教学反思,通过分析教学中的不足进行课程剖析、参与课程教学交流进行经验共享,并根据美国一项QualityMatters的评估体系从课程目标、学习目标与能力、评估和衡量、教学材料、学生互动和参与、课程技术、学生支持、访问便捷性八项指标中,不断完善翻转课堂质量。

第2篇:工商管理背景范文

关键词:企业工商管理;能力;晋升途径

工商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帮助公司制定接下来的经营战略及公司内部管理方案。其应用性和包容性较强,需要对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心理学等领域知识与应用自如。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知识能够帮助工商管理人员分析当前市场的经济态势,制定出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帮助工商管理工作人员在分配任务时,妥善处理好与不同部门之间沟通时遇到的问题。企业工商管理作为企业经营领域的支撑性组成部分,相关工作能够有效地、顺利地开展,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引导作用。这就需要从事工商管理的人员,明确应具备的素质和提升途径,学习国内外优秀工商管理模式和经验,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一)岗位职责不明确

具体表现为:首先,企业对工商管理人员的定位过高,持有理想化的态度,未设定符合岗位职能的考核标准,易使工商管理人员失去工作的方向,降低工商管理工作的效率;其次,企业缺乏对工商管理人员进行企业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培训,在未对公司整体管理现状和运营模式了解深刻的情况下,工商管理人才由于急于做出符合公司期望的成绩,照搬照抄国内外优秀的工商管理模式,导致理论模式与实际工作流程不匹配的情况,冲击了原本正常运转的管理运作模式,使企业管理混乱层次不清;最后,企业工商管理的职能划分不清晰,虽然定位是高端管理层,但企业工商管理人才时常要去处理一些与本身职责无关的工作,以致于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效率与激情。

(二)缺乏创新动力

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革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成效,易让企业负责对工商管理人员的能力产生质疑。其次,企业管理模式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当员工适应了旧有的管理模式时,对新变更的管理框架是存在一定的消极和抵抗情绪,不利于工作的正常运动。加之,不同管理人员持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工商管理人在推行公司管理模式的创新上缺乏一定的动力。

(三)培训缺乏实践性

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在开展培训时,需要着重培养他们利用理论进行实践的能力。但企业在对从事工商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时,通常是较为浅显和粗略浮于理论表面的,缺乏一定的针对性。除公司之外的培训机构,也仅能作为扩展交际人脉的平台,并无法提供真实案例的模拟和实践,仍旧需要从事工商管理的人员自己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探索和将理论化为实际。

(一)信息处理的能力

为企业制定发展策略时,通常是需要建立在专业市场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因此,工商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信息处理的能力。信息化时代,信息数据的公开方便了人们的获取,也加大了人们对信息进行挑选整合的难度。因此工商管理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具体包括,从海量信息中选择对企业发展有效用有价值信息的能力,集结信息并妥善利用信息规律的能力以及根据总结的信息规律预测未来企业发展导向的能力等。

(二)交际能力

工商管理人员制定公司战略、协调内部管理时,需要与公司不同部门的人发生交集产生沟通。因此,交际能力也是工商管理人员必备的能力之一。具体包括:①组织能力,在确定公司战略方案之后,需要将工作细化,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和能力,组织不同部门的人员落实实施;②协调能力,部门与部门在实施落实方案时,彼此之间由于利益和观点不同,难免会发生摩擦,需要工商管理人员对他们进行协调和交流,以确保方案的顺利进行。

(三)创新的能力

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是企业蓬勃良性发展的基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建、人员逐渐复杂,企业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过去那套传统的管理模式渐渐与现实企业运转不够协调。此时就需要工商管理人员利用所学和经验并结合企业发展的特性,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制定企业发展策略时,除了要横向比较的同时,也需要有纵向发展的眼光,新旧结合创新企业发展战略。

(四)决策能力

在竞争激烈、行业发展瞬息万变的当下,企业工商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下决策的能力。该能力具体是指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具有冷静的头脑,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避免企业陷入经济漩涡。另外,还能够帮助企业在复杂的环境下,寻找到发展的道路。该能力与前文提到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具备分不开。无论是制定战略发展方案还是下达重大的公司决策都需要建立在对信息进行准确分析的基础上。

(五)工作执行力

战略方案的活力在于执行,因此工行管理人员在根据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的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及时分配下去执行,否则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下,战略方案的寿命较短,执行力不够的情况下,易出现努力付诸东流的情况。保证方案实施的执行力度,除了要把握时机,还要保证工作执行的效率和力度。一般工商管理人员會将具体的考核措施也一并制定出来,以确保方案高效的执行。

工商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其依附现实而生。企业高层要重视起对工商管理人员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为他们提供资源、条件、场所的支持,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其培训的具体内容要涉及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创新意识、决策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本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对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等市场经济大环境有所了解,保证培训体系的完整和科学。

对于工商管理人员自身来说,除了跟随企业的培训外,还需要根据自己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养成主动进步的意识。如,在对信息进行处理时,不少先进技术的使用,需要工商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学习和掌握,以便高效地分析出信息的价值,从而达到使制定的方案更为科学和客观的目的;又如在给不同部门下达任务时,时常会出现负责人心口不一的情况,需要工商管人员对相关部门负责的性格有所了解提高自己与人交际的能力和注意说话的方式,才能使工作变得更为高效。这既是对公司的负责,也是对自己业务能力严格要求的表现。

企业工商管理工作既要有大局观又要注重细节,既要在决策时“快、准、狠”又要在分配任务时照顾到不同部门的特殊性,因此对从事工商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目前我国工商管理工作还存在职能划分不明确、人员缺乏创新动力、培训内容浮于表面等问题,严重限制了企业工商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发展,十分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确立。因此,可以从工商管理人员必备的能力入手,通过开展培训和引导工商管理人员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帮助企业工商管理事业良性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建芝.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经济师,2020(04):281-282.

[2]樊育红.浅析工商管理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20(01):68-69.

[3]刘伟阳.如何提升石油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能力[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8):73-74.

[4]张馨宇.加强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思考与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4):45.

[5]雷鸿聚.管理者职务晋升的四维品格探秘[J].领导科学,2019(09):14-16.

[6]梁竣淇.基于经济结构转型下的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9(06):13.

第3篇:工商管理背景范文

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北京市劳动防护用品经营业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89〕第31号令)结合商业部、劳动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财政部、全国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全国总工会《关于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定点经营的通知》(〔89〕商日联字第156号)的精神,经市有关管理部门共同商议,现将具体实施事项通知如下:

一、经营网点的设置

劳动防护用品的零售网点的设置可分两个经营层次:一是专业商店。这类专店可以经营特种和一般性劳动防护用品;二是专业柜台。这类专柜仅限经营一般性劳动防护用品(目录附后)。

劳动防护用品的批发业务由市一商局指定的国营商业批发企业负责统筹安排。

二、经营网点的布局

本着既方便购买,又有利于控制集团消费,便于管理的原则,城近郊区的经营网点以国营商业为主,远郊区县城镇的经营网点以供销社为主。

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企业可以自销本厂的自产产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设立的自产产品零售门市部,应纳入劳动防护用品行业管理范围。

三、为解决这次未批准经营防护用品单位的库存问题,市政府〔89〕31号令第八条,推迟到1991年10月1日起执行。处理不完的商品由企业自己负责解决。

四、经营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必须实行经营许可证制度和使用专用发票。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按市税务局〔89〕市税征字第978号通知规定执行。

远郊区县城镇以下,供销社系统需经营劳动防护用品的零售网点,只限经营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其经营许可证的申报和领取由各远郊区县供销社负责办理,由市一商局按有关规定审核批准。

五、使用单位需要到外地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必须经市一商局、市劳动局批准,到劳动部门指定的生产单位购买。

一般性劳动防护用品目录

1.布制圆顶帽

2.布制女工帽

3.布制大夫帽

4.布制护士帽

5.布制炊事帽

6.布制遮阳帽

7.纱布口罩

8.风镜

9.各种面料防肮脏工作服

10.各种面料防绞碾工作服

11.各种面料防磨损工作服

12.各种面料防磨损背带裤

13.各种面料防绞碾背带裤

14.各种面料防肮脏背带裤

16.各种面料防污染大衣

17.各种面料防尘、防污染反穿衣

18.防菌卫生工作服

19.各种面料防菌卫生反穿衣

20.防菌卫生大褂

21.各种面料围裙

22.各种面料套袖

23.垫肩

24.披肩布

25.各种面料棉工作服

26.各种面料棉长大衣

27.各种面料棉短大衣

28.各种面料皮长大衣

29.各种面料皮短大衣

30.各种面料皮工作服

31.各种面料皮背心

32.各种面料棉背心

33.各种面料皮马裤

34.各种面料皮套裤

35.各种面料人造毛皮工作服

36.各种面料人造毛皮大衣

37.各种面料人造毛皮短大衣

38.绒衣裤

39.布五指手套

40.线手套

41.防寒棉手套

42.各种面料毛皮防寒手套

43.纺织女工鞋

44.护士鞋

45.皮鞋盖

46.帆布鞋盖

47.布绑腿

48.电工工具袋

49.木工工具袋

50.瓦工工具袋

51.单胶长雨衣

52.男轻便鞋

53.女轻便鞋

54.彩色轻便鞋

55.一般布胶鞋

56.毛巾

57.肥皂(含洗衣粉)

                                       北京市劳动防护用品经营业管理办公室

第4篇:工商管理背景范文

为了贯彻执行市政府的《北京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劳动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令1989年第6号),建立和完善雇工登记管理制度,现将《北京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发给你们,请根据本区、县的实际情况,结合实施《北京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劳动管理暂行办法》,一并贯彻执行。

附:北京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登记管理暂行规定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登记管理制度,加强雇工管理,根据市政府的《北京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劳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登记管理,均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市劳动局主管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登记工作,区、县劳动局主管本区、县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登记工作。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劳动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登记项目的填写、变更以及核发《用工簿》等日常工作。

第四条  雇主雇工,必须持本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到其经营场所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劳动行政管理机关,填写雇主登记表(表样附后),申领《用工簿》。

营业执照注明经济性质为家庭经营或合伙经营的个体工商户,以及私营企业中的合伙企业,其家庭经营成员和合伙人分别填写家庭经营成员登记表(表样附后)和合伙人登记表(表样附后)。

受雇职工持《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有关证明,填写受雇职工登记表(表样附后)。

第五条  雇主雇工前,雇佣双方当事人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书,雇主按有关规定为受雇职工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六条  根据《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受雇人员办理雇工登记,应当持有相应的求职证明:

(一)本市城镇待业人员持《北京市城镇待业人员求职证》;

(二)本市城镇社会闲散人员、退休人员和农村村民持本人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劳动行政管理机关开据的求职证明;

(三)外省市人员持雇主经营场所所在地的区、县劳动局开据的求职证明(样式附后)。

第七条  受雇人员办理雇工登记后,其求职证明由登记机关做如下处理:

(一)本市城镇待业人员的求职证明,由登记机关予以保存,待雇佣关系解除后发还本人;

(二)本市城镇社会闲散人员、退休人员和农村村民的求职证明,由登记机关予以注销;

(三)外省市人员的求职证明,由登记机关返还本区、县劳动局注销。

第八条  区、县劳动局负责调剂本区、县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受雇职工中,本市与外地劳动力的比重。优先推荐本市城镇待业青年和待业职工受雇,本市劳动力资源不能满足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用工需要,可为已在本市公安机关申领在京《暂住证》的外省市人员开据求职证明。对已经受雇,但未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准备到其他企业(户)受雇的外省市人员,区、县劳动局不予开据求职证明。

第九条  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受雇职工需要转户受雇的,要持受雇职工登记卡由原登记机关办理迁出手续,迁入地的登记机关办理迁入手续。办理迁入手续时,受雇职工不再向登记机关出示求职证明。受雇职工持受雇职工登记卡办理迁出、迁入手续的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

第十条  雇主申领《用工簿》以后增加或减少受雇职工,雇佣双方当事人持《用工簿》到登记机关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

(一)增加受雇职工,雇主按本规定第五条,受雇职工按本规定第四条、第六条或第九条的有关规定,办理雇工登记手续;

(二)减少受雇职工,雇佣双方当事人到登记机关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受雇职工除需要转户受雇的以外,其受雇职工登记卡由登记机关予以注销。

第十一条  《用工簿》是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主与受雇职工的劳动关系证明,包括雇主登记卡、受雇职工登记卡以及家庭经营成员登记卡和合伙人登记卡。

《用工簿》登记事项变更时,雇佣双方当事人要及时到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二条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缴销、被收缴或者吊销营业执照,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劳动行政管理机关收缴《用工簿》。

全市每年统一核验《用工簿》(具体时间验簿前通知),雇主无正当理由,逾期未办理验簿手续的,由登记机关收缴《用工簿》。

第十三条  《用工簿》由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主保存,不得涂改、转借。如有遗失,要及时向登记机关报失,经核实后可予补发。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凡有较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雇主都要做到亮簿用工。

第十四条  劳动行政管理机关办理雇工登记手续,按规定向雇主和受雇职工收取如下费用:

(一)区、县劳动局为外省市人员开据求职证明,向求职人员收取求职登记费3元;

(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劳动行政管理机关每办理1人次雇工登记,向雇主收取雇工登记费3元;

(三)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劳动行政管理机关向雇主收取《用工簿》塑料皮(每副)成本费2元;劳动合同书(每本)成本费1元;《用工簿》登记卡(每张)成本费0.50元。

第十五条  本规定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市劳动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1989年5月1日起施行,过去办法有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

附表一:雇主登记表

-------------------------------

|姓|      |  性  |      |婚姻|      |文化|          |

|  |      |      |      |    |      |    |          |

|名|      |  别  |      |状况|      |程度|          |

|-|---|---|---|--|------------|

|原|      |户  口|      |出生|                        |

|身|      |      |      |    |        年    月    日  |

|份|      |类  别|      |日期|                        |

|-----------------------------|

|常住户口所在地|                                          |

|-------|---------------------|

|  现在京住址  |                                          |

|-------|---------------------|

|经营场所所在地|                                          |

|-------|---------------------|

|企业(户)名称|                                          |

|-------|---------------------|

|  从事行业    |                |经济性质|              |

|-------|---------------------|

|申请雇工人数  |        |登记日期|        年    月    日|

|-------|---------------------|

|              |                                          |

|  备      注  |                                          |

|              |                                          |

-------------------------------

     附表二:家庭经营成员登记表

-------------------------------

|姓名|            |性别|        |婚姻状况|            |

|-----------------------------|

|文化程度|            |户口类别|        |原身份|      |

|-----------------------------|

|与雇主亲属关系|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

|常住户口所在地|                                          |

|-------|---------------------|

|  现在京住址  |                                          |

|-------|---------------------|

|经营场所所在地|                                          |

|-------|---------------------|

|企业(户)名称|                                          |

|-----------------------------|

|登记日期            年        月        日                |

|-----------------------------|

|              |                                          |

第5篇:工商管理背景范文

关键词:资本市场;证券公司;股权激励

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的出台,通过持股方式激励公司管理层已在上市公司中广泛推行。与此同时,随着海通证券公司在2007年借壳上市成功,一批证券公司陆续登陆a股市场,上市已成为证券公司现阶段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由于行业自身具有特殊性,上市证券公司推行管理层持股尚存在种种问题,因此,如何完善上市证券公司管理层持股值得深入探讨。

一、管理层持股提升公司绩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目前,关于管理层持股能提升公司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分析,主要有“利益趋同论”和“并购溢价论”两种假说。“利益趋同论”是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的,他们认为管理者的天然倾向是根据自身最大利益来分配企业资源,这不可避免与那些外部股东的利益相冲突。这就产生了典型的委托——问题。通过让管理层持有部分公司股份,让经理人和股东在个人利益上结盟,从而使他们的利益与股东趋于一致,其偏离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就会减轻。“并购溢价论”是sutzl(1988)通过建立并购溢价模型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当管理者持有公司股份时,他们就有足够的能力和动力去抵抗来自控制权市场的并购威胁,并且持有的股份越多,抵制并购威胁的能力和动力越强。由于国内实行管理层持股的证券公司很少,对之进行专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几乎是空白。但证券业作为一个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关于一般上市公司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应同样对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此,在上市证券公司推行管理层持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现阶段上市证券公司管理层持股的法规约束

我国证券公司相当大的比例为国有企业,因此,上市证券公司实行管理层持股要受到国有资产监管、上市公司监管、证券行业监管三方面的约束。鉴于各种监管角度和目的不同,分别具有其特别要求。

(一)关于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的法律约束。200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该意见要求,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并需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方案的制订,由直接持有该企业国有产权的单位负责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严禁自卖自买国有产权。2005年4月,国资委、财政部《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进一步要求管理层应当与其他拟受让方平等竞买。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必须进入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选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并在公开国有产权转让信息时详尽披露相关信息。200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该意见要求,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企业实施改制,应严格控制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以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持有本企业的股权。

(二)关于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要求。2005年12月,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包括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及公司认为应激励的其他员工,但不应包括独立董事。上市公司不得为激励对象依股权激励计划获取有关权益提供贷款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包括为其贷款提供担保。非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股票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2006年9月,国资委、财政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特殊规定:股权激励对象原则上限于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水平应参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部门的原则规定,依据上市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办法确定。

三、证券公司管理层持股的实践

在我国证券公司业发展的早期,由于法规约束的不明确,并没有过多的证券公司进行管理层持股的探索。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关于证券公司持股的呼声渐高,而付诸行动的主要有广发证券和中信证券。

(一)广发证券的管理层收购尝试。2004年9月2日,中信证券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一致通过收购广发证券部分股份的议案,并授权公司经营层与广发证券部分股东商谈收购事宜。为抵御中信证券发起的收购,广发证券公司管理层及员工于9月4日紧急成立深圳吉富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富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2.48亿元,股东共计2126人,皆为广发证券及其下属四个控股子公司的员工。其中,公司总裁董正青出资800万元,位列第一大股东,另有公司副总裁李建勇出资318.8万元,副总裁曾浩出资111.1万元。随后,吉富公司相继收购云大科技所持广发证券3.83%股份和梅雁股份所持广发证券8.4%股份,合计持有广发证券12.23%股份,成为其第四大股东。但由于广发证券管理层间接持股的行为并未得到监管部门认可,并不具备合法性。迫于监管压力,自2006年4月起逐步售出公司所持广发证券全部股份。目前,广发证券前股东已无吉富公司。2007年5月起,吉富公司逐步减持所持辽宁成大股权至3.6%的股份。至此,广发证券的管理层持股努力似乎已经完结。但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9月,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辽宁成大公司公告:为激励广发证券员工提升公司价值,公司同意将预留所持广发证券5%的股份用于广发证券员工的激励计划,待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广发证券员工将受让此部分股份。由于相关政策的不明朗,此项股权激励仍悬而未决。

(二)中信证券的股权激励探索。在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出台的前5个月,即2005年7月,中信证券在股改方案中首次提出股权激励问题,称全体非流通股股东同意,在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后按改革前所持股份相应比例,向公司拟定的股权激励对象提供总量为3000万股的股票,作为实行股权激励机制所需股票的来源。2006年9月,中信证券股权激励计划,一是暂存于中信集团股票帐户下的总量为3000万股中的2216.31万股将成为公司首次股权激励计划第一步实施方案的来源股,其中465.7万股用于管理层股权激励,1750.61万股用于公司其他业务骨干股权激励。股票由中信集团帐户过户至激励对象个人股东帐户。二是股份转让价格以上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价格为初次转让价格,锁定期满时,股票市价超过初次转让价格部分,由原股东与激励对象按财政部批复的原则共享。三是股权激励计划设有股票锁定期60个月。受让股份的员工必须签署承诺书,承诺自股份过户至本人名下之日起,无权自由转让,在股票锁定期之后方可自由转让。激励股权锁定期间内,激励对象若因自身原因离职、辞职或被公司解职、除名,其持有股份由公司收回,另行处理。在中信证券公告上述股权激励方案公告当月,国资委、财政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与其相对应,中信证券的方案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在适用条件方面,《办法》要求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须满足外部董事占董事会成员半数以上、薪酬委员会由外部董事构成的条件,而中信证券外部董事数量不能满足该要求;二是在转让价格方面,《办法》规定股权的授予价格应不低于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一个交易日的公司标的股票收盘价和前30个交易日内的公司标的股票平均收盘价的较高者,而中信证券股份转让价格以上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价格为初次转让价格,远低于《办法》要求;三是在股权激励对象方面,《办法》规定股权激励对象原则上限于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上市公司监事、独立董事以及外部董事暂不纳入股权激励计划,而中信证券股权激励对象包含3名监事。更为致命的是,作为上市公司的中信证券,其股权激励方案突破了《证券法》所要求的证券公司工作人员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的要求。因此,中信证券股权激励能否实施仍存有重大疑问。

四、关于证券公司稳妥实行管理层持股的建议

(一)明确管理层持股的相关政策。目前,证券公司管理层持股方面并无明确的法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证券公司有序的通过管理层持股实施股权激励。广发证券及中信证券实施的管理层持股和股权激励,皆因存在不合规问题从而悬而未决,这对整个证券行业起到了很不好的示范效应。为此,证券监管部门应推动修改证券公司管理人员不得持有本上市公司股票的限制,并牵头国资监管等部门对各相关法规进行配套修订、衔接,统筹考虑国有资产管理、上市公司管理以及行业自身特点,制定比较明确的法规,为证券公司管理层持股铺平道路。

(二)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进行试点。鉴于管理层持股的利弊并非简单判断可以确定,应考虑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方式推行证券公司管理层持股。首先选择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上市证券公司进行试点,此类公司价值更易随着管理者的努力而迅速增长,更能够激励经营者发挥创造力争取最大利润,从而更能充分显现管理层持股的积极作用,起到良好示范效应。在试点取得基本成功的基础上,再考虑向其他类的证券公司逐步推行。

(三)审慎确定管理层持股方案。并不是所有公司都适合实施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实施从远期和近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负担。因此,为取得良好效果,证券公司应充分权衡自身实际,合理决定是否进行股权激励,如果实行让管理层持有多大比例的股权适当,而不能刻意效仿或强行实施。尤其是经纪业务比重较大的公司,其盈利水平主要依赖于市场波动,推行管理层持股可能并不能对提升公司业绩发挥多大作用。

第6篇:工商管理背景范文

为促进我市已购公有住房上市交易,推动住房二级市场的发展,现决定对《关于实施〈北京市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办法〉的若干规定》(京国土房屋市字[2000]第406号,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作如下调整和补充,并将“若干规定”重新,请遵照执行。

一、将若干规定“二、关于征徇原产权单位意见的问题”调整补充为:

(一)凡以房改成本价所购公有住房申请上市出售的,险与原产权单位在买卖合同中另有特殊约定的(不含住满五年一项)以外,可不再征徇原产权单位的意见。但涉及房屋供暖、物业管理及公共维修基金等问题。卖方除应向买方如实告知外,还应协助买方办理与原产权单位的各项手续。

(二)凡以房改标准价所购公有住房申请上市出售的,应征得原产权单位同意,同时还应征询原产权单位在同等价格下是否优先购买的意见,原产权单位放弃优先购买权后方可另行出售。

(三)对职工征询原产权单位是否优先购买意见不予答复的,可由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向其发函,以寄出邮戳日为准十日内仍不答复的,视为自动放弃优先购买权。

(四)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及中央在京企事业单位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将若干规定“三、关于土地出让年期的确定”调整为:

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所占土地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从该栋楼房的第一套房屋首次上市交易之日起核定其土地出让年限;其土地使用年期一律定为70年,同一楼房的其他各套房屋再出售后的土地使用年限依次予以核减,以保证同一宗地上的土地出让年期终止日相同。已按原规定确定土地出让年期的房屋产权人,可按照本规定到相应管理部门变更出让年期。

已购公有住房所占土地是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其土地使用年期仍按原《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转让合同和《国有土地使用证》规定的出让年期减去使用的年限计算。

三、在仍执行(99)京房改办字第130号文中由购房人按房屋买卖成交价规定比例补交土地出让金这一规定外,允许以成本价购买的公有住房的产权人,按所购房屋的市场评估价依130号文件规定的比例补交土地出让金后,使其房屋成为商品房,该房屋上市交易所得售房款扣除应纳税费后,余款全部归个人所有不再与原产权单位进行收益分成。

四、本通知于12月15日起施行。

五、《关于实施〈北京市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办法〉的若干规定》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重新。

 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关于实施《北京市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办法》的若干规定

为进一步搞活我市住房二级市场,简化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的手续,依据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现制定实施《北京市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办法》的若干规定如下:

一、关于办理上市出售手续的程序

(一)凡申请上市出售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房屋所有权人,须持房屋所有权证、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房屋所有权共有的持共有人同意出售的书面意见,到房屋所在地的区县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申领《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申请表》和《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征询意见表》,也可以到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指定的房地产中介机构领取上述表格。发表格的单位不得扣押房屋所有权人的所有权证件。

(二)自当事人将上述证件及填好的表格递交到交易管理部门之日起,交易管理部门应即收即办,最长不超过3个工作日(遇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完成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的审查工作并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

(三)经批准上市出售的房屋达成买卖合同的,买卖双方须持买卖合同和相关证件及材料到交易管理部门办理立契过户手续。卖方须提交房屋所有权证或确权证明,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房屋所有权共有的共有人同意出售的书面意见、交易管理部门批准上市出售的书面决定。买方须提交本市的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外省市个人还须提交有关部门批准的购房证明。

(四)交易管理部门自收齐买卖双方的买卖合同和相关证件及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工作人员即收即办,最长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遇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完成审查、评估并按北京市城近郊八区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土地出让金和收益分配管理暂行规定》[(99)京房改办字130号]、《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房地产市场税收政策的通知》[京财税(1999)1201号]的规定,计收有关税、费、收益等工作,完成立契过户手续。

(五)交易管理部门对于缴纳的分成或超标准收益,要按财政管理的有关规定分别开具单据和记帐,城近郊八区的交易管理部门收缴的收益应按月统一上缴市局计财处;其余区县按区县的规定办理。税费收缴的手续仍按现行的规定办理。

(六)各区县交易管理部门完成立契过户手续后要及时将相关材料(评估材料除外)输入联网的电脑,并报送到市局信息中枢。

(七)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所占土地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买方须持买卖合同,立契过户的相关材料,卖方的房屋所有权证复印件到区县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属于该栋楼房内第一套房屋首次上市出售的,应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合同〉;属于上述同一楼房内的其他各套房屋上市出售时,只须开具《房改房或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土地出让金缴纳通知单》。

已购公有住房所占土地是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只须开具注明了土地转让字样和原出让合同编号的《房改房或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土地出让缴纳通知单》。

买方办理上述手续时应按房屋买卖的成交价交付土地出让金,城近郊八区还按3%缴纳,远郊十个区县按所在区县制定的标准缴纳。

应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土地行政管理部门自收齐双方的买卖合同、立契过户的相关材料、卖方的房屋所有权证复印件及相关证明文件之日起即为受理,工作人员即收即办,最长不得超过3个工作日(遇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完成《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签订和土地出让金的收缴工作;不需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土地行政管理部门自收齐双方的买卖合同、立契过户的相关材料、卖方的房屋所有权证件复印件之日起即为受理,工作人员应即收即办,当日完成土地出让金的收缴工作。

(八)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对于缴纳的土地出让金,要按财政管理的有关规定分别开具单据并记账。城近郊八区的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收缴的土地出让金按月统一上交市房地局计财处,其余区县按区县的规定办理。

(九)买方办完上述手续后,持立契过户、土地出让金已缴纳的证明等文件及规定的其他证件,到房屋所在地的区县权属登记部门申办房屋所有权证。

权属登记部门收齐上述证件之日起即为受理。并应于受理之日即收即办,最长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遇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办完登记、发证手续。权属登记部门可不再进行房屋测绘和现场勘察,但须在房屋所有权证的附记栏中注明土地出让金缴纳情况和土地使用年限并加盖印章。

二、关于征询原产权单位意见的问题

(一)凡以房改成本价所购公有住房申请上市出售的,除与原产权单位在买卖合同中另有特殊约定的(不含住满五年一项)以外,可不再征询原产权单位的意见。但涉及房屋供暖、物业管理及公共维修基金等问题,卖方除应向买方如实告知外,还应协助买方办理与原产权单位的各项手续。

(二)凡以房改标准价所购公有住房申请上市出售的,应征得原产权单位同意,同时还应征询产权单位在同等价格下是否优先购买的意见,原产权单位放弃优先购买权后方可另行出售。

(三)对职工征询原产权单位是否倨先购买意见不予以答复的,可由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向其发函,以寄出邮戳日为准十日内仍不答复的,视为自动放弃优先购买权。

(四)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及中央在京企事业单位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关于土地出让年期的确定

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所占土地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从该栋楼房的第一套房屋首次上市交易之日起核定其土地出让年限,其土地使用年期一律定为70年,同一楼房的其他各套房屋再出售后的使用年期依次予以核减,以保证同一宗地上的土地出让年期终止日相同。已按原规定确定土地出让年期的房屋产权人,可按照本规定到相应管理部门变更出让年期。

已购公有住房所占土地是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其土地使用年期仍按原《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转让合同和《国有土地使用证》规定的出让年期减去使用的年限计算。

四、关于国有土地使用证问题

第7篇:工商管理背景范文

    现将市商委、市市政管委〔1994〕京商(建)字第59号《关于商业企业翻建、扩建、改造其承租直管公房有关租金问题的通知》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关于“通知”第二条中免交十年租金的房屋,仅指扩建增加的建筑面积,原承租的房屋面积仍按原租金标准交纳。

    北京市商业委员会、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关于商业企业翻建、扩建、改造其承租直管公房有关租金问题的通知(〔1994〕京商(建)字第59号  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三日)

市房管局,市属商业各局(社、总公司)、企业集团,各区县商委(财办):

    为鼓励商业企业加快对老旧商业网点进行翻扩建改造,优化资源配置,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经研究,现确定商业企业对租用公房进行翻扩建改造后租金收取办法如下:

    一、对完全由商业企业自筹资金,投资翻建、装修的门店用房,承租单位仍按翻建、装修前租金额交纳房租,但本市统一调整商企用房租金标准时,按新标准重新计租。

    二、对完全由商业企业自筹资金投资扩建的门店用房,其增建部分与原公房连体的房屋,产权归房管部门所有,扩建开业后,免交10年租金,对粮油、副食、蔬菜等微利行业视其效益情况,免交期可适当延长,但最多不超过15年。免交期内,房屋修缮费用由商业企业承担。

第8篇:工商管理背景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工商管理专业;互联网技术;教训新模式

一、“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背景之下,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在发展的方面遇到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也拥有了新的机遇。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工商管理专业发展所遇到的机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分别是,其一,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方面,应该变得更加丰富。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在相关的教学资源整合阶段,会应用到相关的一些技术平台,这些相关的资源整合手段能够使教学资源整合工作变得更加便捷,而且资源更加丰富。随着我国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在人类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之中,很多信息能够实现共享模式,而且其传播速度较为迅速,相较于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来说,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其二,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需要一定的缺点例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过程枯燥,而且学生被动学习等多种问题,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的解决这些问题,除此之外,学生在对工商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对工商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发展所遇到的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工商管理专业发展所遇到的挑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分别是:其一,在我国目前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方便来看,缺乏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者,这样一来对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教学理念的突破有所限制。而且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而且教育者综合素质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先进的教学手段,是否能够顺利得到推行与应用,在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其二,虽然说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使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但是在学生对相关的工商管理专业资料进行查询的过程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课本材料进行冲击,因为在网络方面所获取的教学资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难以保证的,如果学生不能够正确的辨别这些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设置障碍。与此同时,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之下,学生过多的依赖于网络资料,学生学习对教育者的依赖性不断的减少,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之中,不能够提起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教育者授课的过程中学生逃课率明显增大,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问题,进而也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发展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二、“互联网+”背景之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问题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在新时代之中,对优质工商管理人才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培养,只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的实践训练,教师需要利用项目载体,在学生实现项目目标以及解决团队冲突矛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加以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需要学生在掌握更多的知识基础之上,能够拥有自己的创新思维,并且能够合理的将创新思维融合到不同的领域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知识理论,跨界联系思维。对学生的执行能力进行培养,教师是需要通过决策操作和执行操作对学生加以训练。而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当前阶段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以其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培养体系之中,是难以对上述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实现。

(二)能力培养的程度有待加强。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方面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存在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仍然是处于通用教育层次的。这样一来,在高校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外语技能以及企业管理技能等,以上述的培训目的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对“互联网+”背景的时代特点以及社会要求进行考虑。在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之中,学校所制定的学生能力培养计划,主要是通过选修课、基础课以及专业基础课等,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目的,学生所占的课程比重为学分的50%以上,而且在选修课方面,学生的选择就较为狭小,而且没有更多拥有高专业素养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也就导致了学生在教育培养结束之后,还不能够达到一定的目标,无法对具体的知识实践进行深入理解,也无法对“互联网+”背景之下的工商管理进行深刻理解,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根本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三)模块的设置不科学。本文根据对目前我国的各大高校对于这些模块设置的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在我国的工商管理院校知乎总,并没有对工商管理教学模块有更加细致的区分与界定,与课程彼此之间的区别,与板块之间的相互割裂,并没有进行详细的界定。虽然说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之中,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来说,通过课程模块对课程进行设计很难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需要的相关知识诉求,并没有被得到重视。在课程之间,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以及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的衔接并不完善,进而也就导致了对不起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方面造成了影响。

三、“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新模式

(一)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需要进行重新的规划。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新模式来说,不能以传统的眼观进行看待,而是在传统的元素之中融入互联网元素,而且在对工商管理专业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从思想以及理念等多个角度发生改变。而且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工商管理专业模式不应该是对传统培养方案进行调整,而是在山中的平凡事中,充分的融入互联网思维,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新模式的具体落实方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其一,和大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在社会发展的基础,至少对未来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预测,对未来工商管理人才素质需求进行总结,并根据所得到的结果,对该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制定;其二,各大高校应该对核心课程体系进行重新的布置,而且在对核心课程进行布置的过程中,要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之上进行设置,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必须要变得更加灵活。

(二)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我国各大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查,根据其要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关系不够紧密,而且在学生后续的职业生涯之中,无法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基础之上,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使学生的发展能够契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充分的理由互联网技术,提高教育的时代同步性,也能够使学生的眼界更为开阔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的那么清楚的知道,在“互联网+”时代,为我国各大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使得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面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对于我国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式来看,存在较多的问题有待改善,所以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是目前较为紧迫的事情。各大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同时在这一基础之上,对于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设置相应的策略进行解决,同时设计新的教学模式,推动教学工作的发展,使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变得更加有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周舟.以需求导向的应用型高校模块化教学方法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1).

第9篇:工商管理背景范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企业工商管理;路径

1经济新常态特征及机遇

经济新常态包含经济可持续稳增长,在经济结构方面要求不断优化,鼓励从要素、投资要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增长方面强调从高速调整为中高速增长,因为任何一种经济的发展,都存在其一定的客观规律,经历高速增长后势必会放缓,不可能一直处于高速度的运转。然而,在实际的调查中显示,即便放缓,其速度还是比较可观的。如今,在国家的战略与政策中,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要求多元化发展,鼓励过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降低对国外的依赖。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的同时,还结合政府政策的深入推进,使得全国市场被再次激发,企业新增数量、速度都呈上升趋势增长。

2简述企业工商管理

企业工商管理是在市场经济多元发展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企业进行管理、谋划等,进而帮助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其中包含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在经济运营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参与的市场分析、管理等工作都是复合型人才。在这类人才的作用下,不断完善企业工商管理,优化其内外部管控,强化其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调整其经营结构,提升企业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中的稳定、有序发展。

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开展工商管理的重要性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诸多企业未能很好的抓住其特征预见未来,正确规划,导致竞争力下降的同时,失去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主要是对经济新常态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其发展情况未能很好把握,导致失去最佳发展时机。经济新常态背景中,要求企业多元化的投资、不断优化结构调整等,对企业内部做出新的战略部署、调整、改变,使得企业经济市场越发成熟、壮大,并且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融合。企业如何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中稳定持续发展,就要在企业内外部推广企业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为企业规划、谋略,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工商管理在企业内部的顺利实施,贯穿着整个企业发展的始终,里面所包含的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科研管理、监督管理等,对于这发面的工作专业人士都是企业的人才,也是提升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所在,如果将其运用而生,便可以帮助企业顺应社会潮流,迎合、拓展市场,更好地预见未来更多的问题、机遇、风险、挑战等,进而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更多的价值。

4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施企业工商管理的路径

4.1增强企业工商管理意识

一个企业要想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中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并站稳脚跟,长期立足于不败,就要对内部增强其企业工商管理意识,有一个争取的认识与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正确谋利,帮助企业稳定发展,并预见未来所要面临的各种问题、挑战、风险等,进而找准方向,对其做出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帮助企业在经济新常态环境背景中稳固、长久、健康发展。具体到实践当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工商管理职能,并将其发挥到极致。对于陈旧、传统的制度、体系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优化,取其精华,采用科学、可行、有效地方法对企业进行规划,具体到企业发展的任何一个步骤、细节等都要进行具体分析、操作。总之提升其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强化企业发展。

4.2构建、完善工商管理体系,以创新为中心

任何企业要想长久健康发展,就要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日新月异的持续发展,而这已经成为现如今所要考虑、钻研的重点问题。科技创新。企业要想长久稳定发展,其产品是关键,那么,产品如何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符合市场需求,就要在产品上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前提是必须依靠科技,只有依靠科技不断区研发新产品,才能提升产品质量,稳固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也就是说,企业在产品的生产环节,无论是新产品的研发,还是对生产的服务、销售等环节都要进行创新。因此,企业要构建科技创新体制,在工商管理的作用下,需求企业发展。人才创新。人才创新在企业中也是不容忽视的,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也是关键性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要正确用人,改变传统、陈旧的思想观念,真正把有工作能力,为企业创造利益的有用人才进行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第二,构建人才管理模式。实行公平竞争、公开招聘的方法,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招聘各类人才,对于招聘的人才要根据合同进行管理,奖罚分明,激发员工潜能,促进企业发展。第三,企业应该定期或者有组织的对员工进行培训、学习。这方面,企业应该为员工不断地创造学习环境,提供学习机会,鼓励员工多接触管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打造、培养成复合型有用人才,为企业规划筹谋,推动企业发展。营销创新。如今,企业经济发展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并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那么,采用有效地营销策略手段就是最佳的方式。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自身条件等调整营销策略,不断适应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企业市场竞争,在国内乃至国外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

5结束语

如今,我国企业经济发展要想稳定、长久,就要根据现如今的经济新常态特征对企业内外部实行管理等制度进行分析、谋划,而运用工商管理最为企业稳定发展的最佳路径,既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根据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进行有效规划,进而帮助企业壮大、长久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智勇.公共管理视域下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若干思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

[2]李红喜.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作用分析[J].科学导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