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第1篇: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课程规划;课程管理;教学质量;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2年3月15日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教技【2012】6号文件”),3月16日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为“教高【2012】4号文件”)。这两个纲领性文件围绕高等教育改革问题,从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创新、特色化发展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如何按照文件的意见来实施并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各高校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在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各种方法途径中,课程规划和管理工作的改革和提升是一个重要环节。

一、高校课程规划和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规划和管理(包括执行、监督、修改、完善等工作),基本上都在各自专业建设委员会或专业带头人牵头作出人才培养计划,然后据此作出相应的课程规划,通过教务处的各个部门实施全面管理。各专业的课程规划随着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模式的变化,将适时作出调整。

从课程规划制定和管理的过程可以看出,课程规划和管理更多着眼于学校的立场和角度,大多沿袭学校传统做法,很少做出创新和突破,而且也很少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提高教学质量也成为纸上谈兵。。

二、高校课程规划和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和知识的爆发性增长,网络的普及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知识更新的周期在缩短,知识普及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而这一现象反映到高校课程规划方面就是课程规划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常常出现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特别是一些更新周期很短的应用型知识,已经过期和滞后。另一方面,社会急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各高校因为各种原因及条件的限制难以对学生进行培养。于是一方面毕业生求职者众多,而企业却招不到想要的人才。即便是招聘来的新人,也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资金和精力去培训,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企业用人成本的上升。

(二)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我国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度。很多学生为了选择名校,不得不在专业的选择上作出让步。即便是自己选的专业,也会因为受到家长和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或者是当初对专业的了解不够充分,错误地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是很多大学生到了大学以后对专业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高校系部和专业设置这道隐形的壁垒,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拓展所属专业以外知识的渠道,无法满足学生对学习的多元化需求。

(三)课程规划和管理缺乏改革创新

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规划和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每所高校都会根据自身和专业发展状况,对课程规划作出适时的调整,以适应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模式的变化。虽然大多数高校已经认识到现有的课程规划和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保守观念和传统的管理体制制约,使得教学改革一直难有作为。特别是涉及到课程规划和管理方面的调整问题时,由于会涉及到高校教学管理各个方面的关系和利益,且工作繁杂,而成为无人愿意触动的敏感地带,因此 很难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实质性的改革举措,这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同时学生对高校教育的满意度也在逐步下降。

二、课程规划和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适应社会需求,不断创新完善课程规划

在课程规划和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只是站在高校自身的角度,难免会落入适应高校自身眼前利益的老套。因此,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就必须深入到社会用人的第一线,了解社会的需求,据此制定课程规划。

“教高【2012】4号文件”明确提出,“制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础要求,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培训,聘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删除原来课程规划中与实践完全不符或脱节的内容安排,同时要摒弃原来课程设置繁杂的教条框架,通过直接引进和聘用一线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根据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边实践、边摸索,开设创新创业类型的课程。

(二)考虑学生的需求,增加各专业学分互认,放宽选课限制

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环节中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但长期以来在高校的课程规划和管理中却很少考虑学生需求,与“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宗旨相违背。因此,在今后的课程规划和管理中,应该认真考虑现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情况,尽可能通过灵活多变的课程规划和管理满足学生对学习多方面的需求。

“教高【2012】4号文件”指出,“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自,按照学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根据这一精神,高校可以在专业课程规划和管理方面大胆改革,加快改革步伐。

首先,应该尝试放宽各专业选修课的各种选修限制,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放宽或取消选修课模块设置中最多可选择门数和学分的限制。这样有利于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专业方向,或进一步学习某一专业方面知识;二是尽量取消各专业之间对于选修课的选择限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选修课可以增加选修条件的限制,但是不应以所属专业作为限制选课的条件。这样有利于学生选择自己所在专业以外的课程,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现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利条件。

其次,减少必修课在整个课程规划中所占的比重,相应提高选修课的比重。除了专业核心课,以及不可或缺的一些专业基础课以外,其他课程都可以考虑设置成选修课。同时通过专业选修课和非专业选修课的框架设置,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课程。

第三,改变课程规划并扩大选课的自主范围,相应调整学分计算方法。实现各专业课程共享的同时,也要实现学分的合理换算和相互承认。以鼓励和保证学生实现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课的自主学习模式。

(三)按照专业需求制定课程规划

目前,在高校的课程规划中,不设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这类课程的专业屈指可数,而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在各专业的应用和在社会实践中并非不可或缺,这显然与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按照“教高【2012】4号文件”提出的“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自,按照学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可以根据专业需求,删除类似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对于一些专业可有可无的课程,增加与本专业或边缘专业相关的课程。对于必须开设此类课程的专业,也可以根据专业需求和学生的情况, 设置出不同难度级别,并赋予不同的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和专业需求,有条件地选择这类课程,从而避免不考虑专业差别和专业需求的一贯式、无差别的填鸭式教育。

另外,对于课程规划的制定,应该征求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和已走入社会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之处加以采纳,作为制定课程规划和教学管理的重要参考,这样制定出的课程规划和教学管理制度才有可能同时满足学校、学生、社会等多方的需求,真正实现创新式的专业课程设置,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结语

以上高校课程规划和管理的改进措施,主要是参照教育部的文件,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结合高校目前课程规划和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探讨从社会、学生、高校的多角度来实施创新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这一探讨也仅仅是围绕“教技【2012】6号文件”和“教高【2012】4号文件”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所涉及到的其他环节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创新来加以实现。

[参考文献]

第2篇: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创新

随着教育市场的形成和逐步成熟,特别是新课程的变革、新理念的倡导,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制度建设,尤其是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成为当今社会、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近几年来,我校从全面提升学校组织的核心能力为着眼点,创新学校管理,在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建立效率型的学校组织机构,提升学校的核心能力

一个组织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是管理。质量是生命线,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而质量来源于管理,管理出质量,出效益,管理落后制约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理性思考,我们提出了从提升学校核心能力入手,创新学校管理的工作思路。

(一)学校组织重心向基层组织倾斜,实行“扁平式”管理。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大量的问题直接产生于基层的组织,如年级组、教研组,乃至班级、课堂。在过去的管理中,学校管理的重心在于学校的领导和上级行政组织上,一切工作围绕上级的批示来开展,学校的上述基层组织的工作也要由学校的管理层来决定和安排,这显然和新课程理念不相符,也不能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因此,我们在实践中立足于新课程下的学校组织机构的改革,一方面减少层级领导,突出年级组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年级组在学校管理结构中的层级,各处室配合学校和年级组,更好地发挥协调作用,真正实现学校工作从以行政为中心转向以教学为中心,还学校教育教学的本质。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坚持学校管理者坚持长期深入教学工作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和准确地掌握理解新课程中教师碰到的各种困难,以提供各种服务性、保障性工作,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实现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倾斜。

(二)强化教职工参与管理进行监督,实行透明式管理。

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最终要落实到教职工是否参与学校的管理,是否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学校组织是否民主,表现在行政人员、教师、学生能否在不同程度上有参与学校管理与决策的机会。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建立民主参与型的学校领导制度。学校实行教代会制度,推行校务公开的民主管理,并发挥工会的桥梁作用,保障教职工的民利,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逐步形成了“民主与制度融合”的学校管理模式。

如何实现“融合”呢?我们的做法是:一是用民主产生制度,二是用制度保障民主,三是制度要人性化。我们相应建立了校长办公会议、行政校务会议、班主任例会、教师代表会议等会议制度,每年召开教代会,重要制度的出台和调整,重点建设项目及重要决策的形成,均通过教代会审议,增强了全校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加大了教师管理学校的参与度,提高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集中众人智慧,努力办好学校。

(三)建立竞争型的学校内部人事制度。

我校实行“教师课职组合制”和“教师课职组阁制”的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其中最富创新性的是“教师课职组合制”,它实现了用人制度由“相马”到“赛马”的转变。这种“组合制”规定,教师的任课自由组合,激发了教师“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进取意识。

(四)建立可持续发展型的师资培训制度。

我校对新教师实行“带教制”,使新教师尽快成为合格的初中教师,并建立“教坛新秀制度”;对中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培养教学拔尖人才,建立“学科带头人制度”;对中老年教师鼓励成名成家,建立“名师制度”。同时,我校实行相当彻底的教学大循环制,尤其是大胆让新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任课从一年级直升到六年级,使每一个年龄段的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坐标,都有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机会,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机制

我们把管理的切入点放在办学目标的设计上,提出了构建以全面目标系统为指导,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以全员考评为保证的现代学校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学校目标体系的全面实施,我们着力强化两个操作环节。

(一)建立全面、全程、全员质量管理系统。

一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教研、行政、后勤工作全面进行质量设计并全部进行质量控制,紧扣教育教学这一学校的中心工作,将凡是影响质量的因素都纳入强化管理的范畴,基本实现了“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以此为前提,将质量管理的重点向全体学生、学生的全面发展质量以及教育、教学这一中心环节的质量管理倾斜。二是把学校各级、各类人都作为“服务网”、“质量链”的一环,强调全员参与和团队配合。同时强化教育与培训,使学校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抓好过程管理。紧紧抓住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质量管理,以目标的达成保证高质量结果的实现。注意对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接口”进行设计和质量控制,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能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质量目标和谐、高效地开展。

(二)建立全员业绩考评系统。

全员业绩考评体系包括三个有机统一的环节。

(1)建立考评体系结构。从对象上分为团队考核和个人考核两类。团队考核:通过对各条线、各部门的考核,促进部门职责的全面履行和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通过班级、年级、教研组、年级组的考核,促进教师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凝聚整体发展意识。

个人考核:通过对学校干部、教师的过程质量、业绩、职业责任和道德,工作态度等综合考核,促进教职工综合素质的发展和事业价值的增值,并形成个人、团队、学校的利益共同体。

考核要素包括过程、质量、业绩、职业责任和道德以及工作态度等综合因素。目的是促进教职工综合素质的发展和事业价值的增值,并形成个人、团队、学校的利益共同体。

(2)建立全员业绩考评的方法体系。主要体现三个原则。-是公开与开放原则。用开放考核资讯的办法,创造公开、公平的考核环境。考核的结果强调证据,考核的结论与被考核人见面。二是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用量化体现准确。在定量的基础上定性让每个职工在考核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反馈与修改原则。考核结果实行公示,允许申诉和复议。

(3)建立激励体系。一方面建立全员全程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努力使考核的资源最大化共享,实现人力资源的综合管理,使考核的结果成为评奖、晋级、评职、聘任、进修、评优、福利分配和聘任的基本依据。

三、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几点认识

(一)学校管理要树立“教育是服务”的管理思想。

现代学校制度理论将学校的核心功能定位于“为学生发展服务”,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以人为本,视生为亲,服务优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经不是过去“师道尊严”的关系了,而是一种消费者与服务人员的关系。教育被视为一种服务,学生是学校的第一类消费者,学校教育的“产品”,是学校生存、信誉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的多元需求成为学校工作的聚焦点,受到全面的关注。

因此,我们认为,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用制度来确保“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个性化的学校文化的确立与延续。

(二)学校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现代管理制度区别于传统管理制度,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人文性”,其功能就是:公平、竞争、激励、参与和发展,最终达到“发展人”的目的。

新课程也对教师提出了:“我与课改共同成长”的要求。这就决定了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赋予管理制度人性化。因此,我们认为,在学校管理制度与目标的重建与设置上,其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赋予管理制度以“人情味”。校长要将教师在环境压力下所产生的需求转化成教师自身发展的动力,就要改变以往将外在的要求强加给教师的做法,帮助教师把专业活动过程看作是学习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学校管理更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全体教师和学生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创造教育的最大效益。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学校管理所追求的效益成本观念也就体现在此。

(三)校长应勇于担起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职责。

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能否变成现实,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创建中,我们作校长的不能让渡我们的能力、也不能让渡我们的责任。我们应勇于承担起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更新观念,富于创新,改变传统的管理行为,树立适应时展要求的管理思想,努力成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推动者,成为学校制度和学校文化的领导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管理者探索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所追求的目标境界,在从传统迈向现代的进程中,也许要付出的很多,但我们相信:只要管理者突破传统制度清规戒律式的规范功能,让制度的“人文性”替代传统制度仅有的“规范性”,让各种管理制度运行的渠道畅通无阻,最终达到“发展人”的目的,让师生成为教学的主人,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继星.现代学校制度初论[J].教育研究,2003.12.

[2] 尹后庆,余利惠,朱世锋,朱怡华.继往开来,深化发展-关于深化上海民办中小学管理改革的几点意见[J].教育发展研究,2000.12.

第3篇: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制度分析;管理制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欧阳丽(1974-),女,湖南邵阳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务处长,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罗金彪(1974-),男,湖南邵阳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职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就业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广州地区为例”(编号:2013A226),主持人:罗金彪;广州市高等学校第八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证研究――基于政府、企业和高校‘三螺旋框架’的视角”(编号:2017B18),主持人:罗金彪。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4-0028-07

现代学徒制是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校企深度合作、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向指导为支撑,以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为纽带,具有“双主体”(学校和企业)、“双身份”(学校学生与企业学徒)、“双导师”(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合同”(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签订合同)等特点。现代学徒制被认为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1],成为国内职业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实践者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明确指出,各地要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12月,教育部召开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会,要求各地系统规划、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工作;2015年1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2号),遴选出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含17个试点地区、8家试点企业、100所高职院校、27所中职学校以及13家行业试点牵头单位)。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引,为地方及各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了政策依据与试点方向。现代学徒制进入由点到面、由小范围试点到大范围铺开的实质性推进阶段,并成为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对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而言,因其具有完善的制度体系、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技能人才培养由传统“师徒制”转向现代学徒制表现为水到渠成,不但成功转型而且已成为欧美国家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反观我国的现代学徒制,一定程度而言,更多是在英国等国家的影响下,是“外源性”而非“内源性”自发、自觉生成的,并处在由传统“师徒制”向现代学徒制趋近的转型过程中。转型阶段社会主体认知的多元化、制度的缺失、固化的路径依赖等因素,决定了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构建绝非一蹴而就,尤其是现代学徒制实践过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问题均需在实践探索中加以解决。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有效保障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质量?制度是组织发展的基础,也是制约个体理性选择的依据。从国内外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不同领域的发展改革来看,建章立制以明确相关利益者的责权利、规范并约束相关利益者的行为是各国的必由之路。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要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无论是在培养方案设计层面还是在实施条件、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均有别于传统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体系与支撑体系,尤其是建立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保障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运行和过程监控,是现代学徒制实施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的设计依据和原则

(一)设计依据

1.理论依据:整体视域下的制度分析理论。按照理查德・斯科特的理解,制度即“包括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和意义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素,以及相关的活动与资源”[2],即制度需成为社会不同阶层共享的共同价值观与准则。制度分析肇始于经济学领域,主要受新制度主义启发,融合了多元学科的分析方法,以制度为分析对象,分析制度的产生、演变以及解决制度与行为、制度与组织、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间关系问题的理论[3]。目前,多学科领域均将制度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制度分析也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研究范式,并在不同领域形成了不同的制度分析理论,包括制度变迁理论、路径依赖理论、合法性机制理论、组织趋同理论。该理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共享性,即制度制定前,需充分了解各方诉求;制度制定过程中,需争取相关利益者积极参与,在共享观念、共享思维下完成制度的重构。二是动态性。即需用动态或进化的眼光来考察制度的生成与发展。三是整体性,坚持系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系、相互依存的。四是具体化,即在研究方法上带有具体化倾向,着重研究微观层面的制度。制度分析理论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即按制度理论的思路分析所要讨论的问题,或从制度层面去寻求对研究对象的深度解释。本文拟从制度层面讨论现代学徒制的相关问题。

制度分析理论为突破以学校为主体、基于学校发展设计的管理制度提供了改革视角,并对以双元主体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即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的重构需兼顾不同主体的利益,需在观念共享前提下制定与践行;需既考量学校育人目标,又考虑企业以经济效益为先的办企宗旨;既要考虑内部因素,也要结合外部因素;既要考虑国家政策制定的理念,又要结合各校实际,体现制度的可行性与实施特色;需突破路径依赖,动态调整制度内容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需更多关注微观层面的问题,即关注学校、企业、学生及学生家长多主体之间多方面的利益诉求,形成热菥咛濉⒉僮餍郧康南盗泄芾碇贫忍逑档取

2.现实依据:校企双元主体参与的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与学校教育因素相融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传统学徒制等模式的提升与递进。无论在实施主体层面还是在教育场域方面,抑或是培养内容还是培养形式均与传统的、以学校为主要培养场所,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培养模式截然相迥。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人才培养“双主体”。区别于传统的师带徒模式,现代学徒制最突出的特征是将人才培养主体由学校单一培养扩展至学校和企业二元主体培养,具体表现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管理、学生的考核评价等均需坚持校企双主体、校企共同参与,使得育人的主体由学校向学校+企业结合转变。

二是人才培养“双场所”。传统的人才培养,主要依托学校教室、实训场所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及职业素养的养成,校企双主体参与的现代学徒制,则需在学校完成部分职业素养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在合作企业完成其他课程及专业技能课的学习,由此使得人才培养的场所由单纯的学校转向学校+企业两个不同的场域变化。

三是育人过程“双导师”。传统的育人过程主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完成,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各个环节,均需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完成,需由校内教师向校企双导师转变,从而形成教学及教学管理“双导师”的育人特色。

四是教育对象“双身份”。传统的学校人才培养其教育对象的身份是学生,现代学徒制中的教育对象具有在校学生和企业学徒双重身份。作为在校学生,得遵守学校的组织纪律;作为企业的学徒,则需恪守企业的文化与规章制度,双重身份使然,受教育对象的管理也由单纯的学校管理转向校企共同参与的双重管理。

五是培养制度“范”。校内学生的培养,一般遵章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件及校内的规章制度;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因部分学徒尚未达到法定用工年龄规定,除遵守作为学生的一般规定外,还需签订合同协议,将校企双方培养的责权利及学生与家长的责权利以合同形式进行确认,确保多元主体在约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形成育人共同体以服务现代学徒培养,使得培养制度由传统的“法规制度”转向“法规制度+合同契约”相结合。

除此之外,现代学徒的培养,无论是对育人的教师或企业师傅,还是为满足现代学徒制培养准备的课室(实训场所)与教材等,均对学校与企业,尤其是以经济效益为首先考量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的一方学校要按照用人单位要求提升专任教师的素养与能力,按企业文化完善校内实训条件;培养的另一方即企业需按照教书育人的要求提高企业师傅的育人水平,需改造车间以适应相关课程的现场讲授等。

(二)设计原则

从上文对制度分析理论的基本特征、现代学徒制的独特性分析来看,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的设计需以创新观念为指导,着力推进管理制度变迁,尽力避免新制度对现有制度的依赖;要在共享观念前提下,校企双主体依法办学,力求在“学理”(合乎教育规律)和“法理”(合乎法理要求)之间达成有机统一,突出特色,避免相互模仿造成趋同现象。可以说,制度分析理论为我们设计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既明确了设计方法(要突破路径依赖)、设计要求(要合法合规、避免组织趋同),又提供了理论方法层面的指导,即需遵循国家有关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宏观政策,以确保相关利益者的最大利益为前提,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成设计科学、规范有序、各方参与、利益兼顾、运行高效、体现各校特色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立足教书育人理念。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目的,在于培养对接企业需求与标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非为企业提供阶段性的劳务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培养过程中,均需坚持教书育人的中心地位,不断完善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条件。为此,与现代学徒制相关的利益主体,需在教书育人这一理念前提下设计与重构管理制度,并使得制度体系覆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以保障现代学徒培养的高质量。

2.注重系统化的分层设计。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从地方到各高职院校,需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层制定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兼顾培养模式的整体性。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一般应包括五个环节:即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内容(课程体系)、实施主体(师资队伍)、组织形式及所需的条件(教学环境)、效果的评测(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无论哪个层级制定现代学徒制的管理制度,均需针对这五个环节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实现教学过程全覆盖、管理要素全涵盖,并在制度内容上做到国家层面宏观指导、地方层面中观部署、各高职院校和企业微观具体实施,实现各层级管理制度有序衔接。

3.秉承多主体共同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涉及到多个主体,并体现出校企共同参与的特点,为此,管理制度的设计需坚持教师、企业、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共同参与,充分考虑和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体现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制度特色。

4.坚持动态调整与完善。我国现代学徒制尚处于试点阶段,无论在管理制度的体系上,还是在制度内容上均处在探索阶段。依靠传统的路径依赖或者是把新出台的制度理想化为一劳永逸绝不现实,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进行动态调整应成为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设计与完善的常态化选择。

5.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受教育者既是“学生”又是“学徒”,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的设计,要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出发,具体构建与完善学生在学习、生活、待遇、安全等方面的制度,尤其要维护学生作为企业学徒时的劳动保护、实习待遇、保险福利等合法权益,避免学生沦为廉价劳工。

二、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的体系框架

从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及我国的试点动态来看,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与现代学徒制本土化实践,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的框架应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进行层级建构,内容上应遵循横向和纵向两条主线,形成相互接但又各有侧重的完整制度体系[4]。

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理论上应包含国家决策层、行业组织战术层、校企实施运作层三个层级,相应的,其管理制度体系也应涵盖三个层级。自上而下的制度体系组织层级构成制度体系的主体,制度文件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战术到操作规程,越来越细化,可操作性越来越强。该制度体系的框架如下:

国家宏观战略层:需要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宏观支持,可以法律法规、条例、方案、意见等形式呈现,主要阐述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背景与意义、实施目标与定位、任务与举措等方面的宏观内容,发挥战略指导、方向引导、工作部署等方面的作用。

行业组织中观战术层:遵循国家的基本要求,结合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研制标准、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指南、标准、规范、规划等形式呈现,规范各行各业现代学徒制培养的质量与标准。

校企实施微观层:该微观层为具体的实施层,在遵循宏^、中观层面制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培养实际与原有教学管理制度,重构基本涵盖现代学徒培养全过程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操作性强的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可以细则、规定、意见、办法等形式呈现。制度体系的组织层级如图1所示。

三、现代学徒制校企实施层面管理制度的内容分析

我国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的内容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系列。纵向指的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行业战术层面、校企实施层面的系列制度设计;横向则是指制度设计应考虑制度内容的相互衔接以及在校企环境中应用的适用性、切合度,并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相契合。本节重在分析校企实施微观层面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的建构,并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州铁职院”)为个案进行解释说明。广州铁职院作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恪守制度分析理论的共享、整体、动态、具体等特征,遵循上文中阐述的5条设计原则,努力寻找校企合作的基础和核心利益点,初步形成了基于区域产业背景、校企联合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微观层面校企共同建构起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体系,学院铁道供电技术等5个专业成为广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成为广东省中期检查优秀试点专业,并承办了教育部首批试点院校经验交流会等,管理制度的引导、规范作用突出、成效明显。广州铁职院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规范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管理制度体系见表1所示。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方面的制度

培养目标与规格主要解决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现代学徒制由校企共同实施,并以企业为主,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完全匹配企业员工的要求。基于此,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主要解决如何培养现代学徒、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如何规范培养流程、如何组建班级(方式包括:先招工、后招生,招生与招工衔接,招生与招工同步)、如何管理班级(落实“学生+学徒”双身份)等。广州铁职院充分考虑相关利益者的不同诉求,以《关于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管理办法》、《关于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组建规定》等两个制度为纲,作为现代学徒制后续制度的基础与统领。

(二)培养内容方面的制度

培养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即要教给学生什么东西?现代学徒制实施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相互交替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构建“学校课程+企业课程”双线交织的课程体系,其管理制度主要解决如何构建专业基础技能的学校课程链、如何建立专业职业能力的企业课程链、如何解决理论和实践课时的分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广州铁职院以《关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意见》为规范培养内容的主要制度,对现代学徒的培养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保证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规格。

(三)师资队伍方面的制度

师资队伍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将培养内容传授给学生(学徒)的实施者,即由谁来培养现代学徒?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包括学校的“双师型”骨干教师和企业的高技术水平师傅(学校兼职教师),双方共同承担培养、管理学生(学徒)的重任。为此,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主要解决如何激发校内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如何吸引企业兼职教师深度参与学生培养、如何解决校企人员互聘互派与横向课题联合研发等问题。广州铁职院制定了《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师企业工作站管理办法》,将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作为企业工作站的双带头人,并赋予双带头人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多元责任,确保知识和技能顺利传递、职业素养科学养成,保障现代学徒的培养质量。

(四)教学与生活环境方面的制度

教学环境是为达到培养目标、顺利实施培养内容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即在什么环境中培养人?现代学徒制需要探索由校企共购设备与图书、企业提供场地的教学基地建设模式,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主要涉及教学设备、学习辅导资料、体育设施、住宿条件等等。广州铁职院针对现代学徒制特点,校企共同制定与实施了《现代学徒制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企业图书分室管理办法》等制度,对企业教学基地的文化建设、图书分室建设等做出明确规定,营造“亦校亦企”的现代学徒工作氛围。教学环境方面的制度,有效规范了企业教学基地建设,确保了现代学徒培养的各环节有序衔接。

(五)考核评价方面的制度

第4篇: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教学管理 存在问题 建议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管理活动日益复杂,如何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有效性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进行论述分析,以供参考。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未根本改变。管理理念未发生根本转变是阻碍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取得突破和进展关键因素。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可供借鉴的经验做支撑,教学管理工作始终处理不断摸索阶段,无法很好适应新课改要求和素质教育发展需要,比如某些管理者过于关注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使教学失去应有教育性。此外,教师教学观也有待转变,比如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保守,用旧的教学观念实施新的课程教材,这显然不利于新课改的实施。

2.教育模式不合理。新课改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格素养的培养。但是现实却是,以成绩为管理依据、用成绩评定学生学习是否合格、衡量教师教学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问题仍然存在,这种成绩被夸大的现象使本应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教学活动变成了让教师和学生顶礼膜拜的隐性束缚。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很多学校为了让学生深入课改中来,开展了一系列学生创新管理活动,比如德育管理和建设、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学习和实践等,但实际实施时,大多流于形式,而一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这些都不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建议

1.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推进新课程、深入教学改革、改变教育行为、促进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所学校管理成功的关键要素。新课改催生新管理,新管理呼唤新教学管理制度的构建,我们必须对中学教育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重新审视,结合学校实际,依据新课改要求,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新课程改革纲要为要求,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法,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比如常规管理制度、研究性学习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等进行重建,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各个教学要素的作用,完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工作机制,丰富教学管理实践活动。

2.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管理实践变革的前提,是指导一切管理活动的原则,是管理者对管理所持的信念和态度。新形势下,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有一个全面且理性的认知,站在全球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联系学校实际,定位学校管理理念,走与学校自身最符合的办学之路。创新型管理理念的重点在于人性化,根据新课改要求,因时、因人、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教学管理策略,注重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关注教师和学生需求,强调对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激励和思想教育,使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认可,进而形成一种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在力量。

3.强化师生管理。教师和学生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两个重点,有必要加强师生管理。首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全员性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乐于奉献、以身作则、以学校发展为己任的领导班子团队,领导全体教师摸索新课改,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其次,教师作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中坚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所以,学校在重建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创新教师管理,强化管理立校、科研兴校的思路,定期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探寻与学生情况最符合的教学新方法,以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价值观和人才观为基础,将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4.完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分数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量化表征。分数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情况和学习质量情况,但它是学生学习的量化标志,但另一方面,不应过度关注学生考试分数,而应将眼光转移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改变上来。小学教学管理者应打破以单纯以分数衡量学生学业的观念,重建学分管理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配以学业质量检测标准,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中学生学业“量”与“质”的衡量与评定。此外,还应强化教师考核与评价,坚持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自评与互评、个人考评与学科组集体考评相结合,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公正性,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结束语

总之,依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分析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师生管理,完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真正实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目标,适应新课改对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第5篇: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

《重庆市普通高中实施“卓越课堂”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深入了解我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情况,总结提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012年11月29日,区教科所中教室全体教研员组成调研小组深入道南中学、南川三中进行现场调研,其他三所普通高中以问卷形式进行调研。调研内容紧紧围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三个方面展开。现将本次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程改革机制

1.成立学校课改领导小组

各校为全面实施新课程实验的推进,都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组织、领导本校的新课程实验。

2.制定各项课改制度

为保证新课程实验有序、高效开展,学校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分别设立了学分认定小组、综合素质评定小组,制定出各校高中课程改革的三年规划、学分认定制度、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制度、综合实践管理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高中课改校本教研活动制度、高中课改业务学习制度、高中课改教学反思制度、高中课改档案管理制度、高中课改信息共享制度等制度。

二、开展多层次的教师培训

1.学校管理干部培训

全区多次组织普通高(完)中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处主任开展课改培训。培训形式多样,一是请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现场培训。二是组织学校管理干部外出学习,实地考察,亲身体验课改先进地区的经验,为更好地组织本校的新课程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

2.师资队伍建设

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一线实施者为高中任课教师,所以,教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课程实验的成功与否。因此,我区上至教委区,下到各个学校,都高度重视对担任新课程实验教师的培训。三年来,教科所教研员参加市级培训每人至少10次以上;95%的教师参加了远程培训;97%以上的教师参加了全区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100%的教师参加了暑期学科跟进培训。基本做到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同时,各个学校还主动选派骨干教师奔赴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河北等课改先进省市,学习其先进经验,推动本校新课程实验的实施。

三、课改实施方案

1.完善各项制度

为保证新课改有序、高效开展,学校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如:《高中课改校本教研活动制度》《高中课改业务学习制度》《高中课改教学反思制度》《高中课改档案管理制度》《高中课改信息共享制度》等。明确了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课处主任、教研组长、教师在课改中的责任,并实行领导随机抽查制推门听课,规范督促教师新课改力度。

2.课程资源开发

各校对“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合理设置选修课程,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认识比较到位。高一、高二年段的必修课、选修1A、研究性学习、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基本上都按要求开出,综合实践活动也都有计划、有安排,课程开设总体上比较规范。第一学期开设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信息技术、音乐、体育与健康课程;第二学期还将增设地方和校本课程的选修课。语文、数学、英语除完成必修1-4四个模块的课程,其中英语要完成系列Ⅱ中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类1个模式的选修课,数学要完成选修系列3中的2个专题。第三学期增设了通用技术课程。

绝大多数学校能够结合学校实际依托浓郁地域文化开出校本课程,而且形成一定的校本特色。校本开发价值极大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佛山,南川中学已着手构建《金佛山文化系列校本课程》,如《南川革命史讲座》《南川化工》《金佛山旅游英语》《南川地理》《金佛武术》等,并已申报了重庆市“百佳特色课程校。

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认同新课程理念的比例较高,从教改调查结果来看,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认识到新课程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层次清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对学生的调查表明:45.7%学生认为教师采用“讲授与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25%的学生认为以“学生探究为主”;28.9%的学生认为“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状况;教师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经常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对于学生的观点和问题,绝大部分教师能够接受、赞赏和鼓励,并在课堂上有超过半数的教师要求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

2.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

我们的调查注意到,上新课前,多数老师要求学生预习;上课时,老师经常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困难,半数的学生反映经常得到老师关注,一部分学生反映偶尔得到老师关注,也有的学生反映没有得到老师关注。

3.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增强了

通过制度性规定―约定俗成―自觉研究这三个变被动为主动的步骤,教师逐步运用个人教学反思、同事指导和建议等自我评价和总结的手段、方法和策略,提高自我总结和教学反思的水平,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不少学校强调先学后教,教师以导学案指导学生预习;在学习过程中不少学校开始用分组合作方式学习,如:南川一中,小组长、组员各行其职,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模式。

六、教育教学评价

第6篇: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意义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要完善,这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这里所说的完善,主要有两方面意义。

1.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要健全,具有完整性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要健全,具有完整性,就好比一个健全的人体,要有头脑有神经,有骨架有支撑力,有脚跟有立足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教学常规制度整体上说不能有缺口漏洞,制度上的缺失会导致管理上的失误。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就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整体性来说,它是由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学生学习常规制度和教学管理常规制度三部分组成,形成一个具有内在和谐统一的常规管理制度整体,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完整,会影响学校整体的教学常规管理。就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每一部分来说,都有它的完整性,如教师教学常规制度部分,则是由教师的备、讲、批、辅、考、研等常规制度组成的完整的制度统一体。具体到每一项常规制度本身也应有其内在的完整性,即有它的基础规矩性、主体规范性和思想指导性,相关内容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具有可操作性。

2.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要配套,具有封闭性

一个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不能光凭条目文字的多少来评价,要依据学校的性质、规模、人员队伍的实际而定,关键是要有效、严密、配套、成体。不但要有明文规定的“制度”,还要有落实、实施制度的“制度”。没有落实和实施方面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再好的明文规定都是形同虚设,等于束之高阁。这好比车轮子,不缺少“轴承”和“辐条”,向前转动才灵活。例如,学校建立了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和学生学习常规制度,要使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和学生学习常规制度落实得好,还必须健全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制度。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具有完善性,才有利于实施和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否则,教师教学常规与学生学习常规就难以落实,成为一纸空文。

依据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性的基本原理,要发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整体功能,需要加强教学管理常规制度建设,使之形成一个常规制度管理、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与检查、考核、评估一体化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机制。从当前一些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善性来看,还是不够的,主要是落实教与学常规制度的管理实施制度的“制度”不够完善,甚至缺乏科学性。这里以一份调研资料为例,在被抽样的某县31所中小学校的文本制度资料中,涉及到听课、评课、检查、考核、评价、奖惩等教学管理常规制度项目内容的有26个单位,占84%;但其中涉及到有三项以上教学管理常规制度内容的仅有6个单位,只占19%。这说明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制度建设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教学管理常规制度不健全,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和学生学习常规制度的落实就没有保障;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学管理活动基础不稳,教学质量就难以真正提高。因此,必须重视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制度建设。

加强教学管理常规制度建设的内容

1.建立健全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制度

学校教师教学常规制度与学生学习常规制度的落实,按学校教学管理常规来说,一般要采取检查、考核、评估的管理方式。最基本的教学管理常规就是教学检查督导工作,包括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检查督导和对学生学习的检查抽测等。要使教学常规管理落到实处,就需要有完善的教学管理常规制度作保障。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工作,一般是由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来承担的,包括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导主任、主管教学副校长和校长等人员。因此,要健全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听课评课制度、备课检查制度、作业留与批的检查制度等,并要同教师一样纳入本人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中。

2.建立完善的教学岗位目标责任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教学岗位目标责任管理制度,需要把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备、讲、批、辅、考、研等有关教学常规制度要求纳入教师岗位目标责任制整体考评制度中,把学生学习常规制度的有关要求指标纳入教师教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体系中,把教学管理常规制度的有关指标要求具体纳入教学管理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体系中,并把有关常规制度内容标准作为考核评价的标准,以确保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落实。

3.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教学考评管理制度

要使教学常规管理科学有效,就需要建立起教学管理和科学评价的制度机制。在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常规制度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度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如建立《教师教学考评方案》《课堂教学评估内容标准》《学生学习常规检查评估手册》《学校教师教学奖励规定》《学生学习奖励办法》等教学评价常规管理制度。

由此,将上述各项常规管理制度有机联系统一起来,使教学常规制度、岗位目标责任制度与检查评估制度形成一个互相联系和影响的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制度体系。这些常规制度既作为制度规定要求大家遵守,又作为一定的考核标准和评价尺度,使教学常规制度“常”起来,和学校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目标责任制、检查评估联系统一起来,形成制度管理、岗位目标管理与考核评估一体化,就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具有了一定的整体性和完善性,对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实效性意义。

教学管理常规制度建设要创新

新时期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制度建设要蕴含“以师生发展为本”的时代精神,要体现人的进步与发展、民主与科学、管理与服务、公平与效率、综合与多元等现代教学管理理念。要有利于营建民主和谐的教学管理文化,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持续提高,以彰显民主、科学、和谐、全面、公正、公平的新时期学校教学管理文化。新时期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制度建设要突出以下教学管理理念:

1.从控制走向服务,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学管理模式发生了变革,呈现了以解放师生、促进师生发展为特点的民主和谐的教学管理文化的发展态势。人的成长发展是一个主动的过程,需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和自由的教学管理环境。学校教学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的生命主体的成长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实现人的解放。教学管理关注师生的满意度,树立管理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从控制走向服务,从单靠行政命令走向科学民主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的持续提高。

2.教学管理者自我解放,培育教学民主管理精神

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等常规制度建设要蕴含“以师生发展为本”的管理精神,体现人的进步与发展、民主与科学、管理与服务、公平与效率等管理理念,彰显民主、科学、和谐、全面、公平的教学管理文化的时代精神。学校教学管理者要从“管束”“控制”“监督”的封闭管理状态下解放出来,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研究型组织”“民主型组织”文化,营造民主、和谐、自由的教学文化氛围,培育教学民主科学精神,让每一个人都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3.解放教师,吸纳教师参与教学管理

教师既是教学管理的客体,也是教学管理的主体。解放教师,要确立教师教学主体地位,为教师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使教师从单一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竞争压力圈中走出来,让教师在教学民主的氛围中展示自己。吸纳教师参与学校教学管理过程,教师教学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没有压抑感,有利于民主、和谐的教学文化氛围的形成,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以教师主动发展带动学生主动发展。

4.解放学生,尊重学生生命主体的发展

解放学生,尊重学生生命的主动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控制,引导学生求真、自律、向善、唯美,把学生从过度的学习任务、学习气氛和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教学生活中自由呼吸,生动活泼地成长。

第7篇: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

一、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

1.完善师资培训制度

建立师资培训制度,完善教师培训过程的监控,组织开展各级各类专业教师培训,注重培训后的研讨交流,做到一名教师得到培训其他教师也能受益。比如我们学校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的教师,在培训结束后都要和同专业教师交流研讨心得和收获。

2.重视教科研活动

教师教科研情况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学校内涵和办学水平的标准。职业学校一定要重视教科研活动,加强校企合作应用的研讨,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重点要加强教育教学方法、职业课程模式、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的研讨,加大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科研课题研究,保证职教教科研经费的落实,对确有成效的教科研成果一定要重奖。

3.加强双师型和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职业学校应做好名师工作坊建设,发挥名师工作坊效应,充分发挥双师型和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同时给予适当激励,督促他们通过教育教学岗位上的刻苦研究和改革探索提高自己的水平,起示范带头作用。学校应为骨干教师创造良好的教科研环境,对他们的成长发展给予大力扶持,提供多种学习、观摩的机会,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开展教科研的交流、研讨和比赛活动,为他们提供锻炼提高、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专业及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

1.构建合理的专业体系

职业学校要有合理的专业体系,学校要加强精品专业、骨干专业建设,积极开拓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有针对性地发展学校的专业群,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依据职业岗位和技术领域,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订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笔者学校针对当地实际,改造了一些传统专业,新建了以新能源为龙头的新型专业群,专业建设效果明显。

2.注重课程专业化

中职学生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对理论知识兴趣不大。因此职业学校要围绕专业知识、技能操作界定专业课程内容,以实现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的目标 ,以需要来确定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兼顾部分学生对升学和继续教育的需要,尊重学生就业和升学的选择。课程设置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确保课程紧跟社会发展,确保每门课程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实用因素。同时可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开设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摒弃陈旧的课程内容,增加新的专业技能课程。

3.重视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在职业学校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一定要重视精品课程建设,根据新形势职业岗位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对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材进行改革,完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重点促成各专业核心课程成为各级精品课程。

三、制度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

1.完善各类制度

制度是一个职业学校的内涵,要健全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做到事事有规范,时时有考核,处处有管理。推行精细化、科W化管理,从教师到学生的管理,从教学质量到教科研氛围的形成,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要有可执行的制度,要做到常规制度精细化,管理制度合理化,评价制度人性化。科学精细的管理制度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

2.严格制度落实

制度制定的再好不认真落实也等于摆设,因此制度重在实施和落实。严格执行制度是学校发展延续、提高质量的根本,制度执行严格化要形成学校上下的自觉,切实做到制度细、措施实、执行严,让学校的每个决策、每项制度都能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第8篇: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

一、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

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需求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传统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被动的记录和复制。这种模板式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否定了学习的过程是受教育的“人”全方位成长的过程,从而失去了教育为育人的真正价值…。近些年。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关于主体性教育的研究,关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研究,关于学生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的研究,关于“学会关心”的研究等,都表明了教育“人性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了很大进展。这种理论研究导向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就是在“人性化”的理念指导下,建立、健全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改进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所以说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目前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缺失的现状

(一)学生学习的模式和内容格式化、单一化。很少有学生可以选择的弹性空间。现行的课程表与高校培养计划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同一性,教学大纲和教材整齐划一,学生没有选择教师、选择课程、选择学习时间和进程的权利。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几乎是固定不变的,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必修课,选修课很少,尤其是水平比较高的选修课程资源比较匮乏,由此造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余地非常之小。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不得不去学习自己不喜欢的课程,而自己喜欢的课程水平较低、难以满足自己的需求。甚至则根本没有开设。虽然有部分高等院校尝试施行学分制并开设了一些选课制以鼓励学生自我学习和发展,同时也增加选修课的门数,扩大选修课的比例,但自主的教学和学习模式还没有达到普遍化。

(二)绝大多数的教学管理,并不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目前情况下,大多数的高校都实行比较严格的学生课堂出勤考察制度,要求高校学生上课时必须到课,不能无故旷课。但是与严格的出勤考核制度相对比而言,高校则对学生上课的实际效果并不关注。有的学校还规定学生如果旷课的课时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就取消该生参考期末考试的权利等等。这种僵化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他们被牢牢束缚于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失去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以及学习方式的自,

三、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缺失的原因

(一)受到传统的师生关系观念的影响。按照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学校是教育管理的中心,学校管理要做到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导。在这种传统的管理制度之下,学生是学习管理的目标,可以说是被推到了学校管理的对立面上。

(二)受到客体管理理念的不良影响。过去大学教育的管理理念注重硬性的规范和制度,强调量化管理的科学管理。在这种僵化的管理理念的支配指下,学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被简单地概括为对立的关系。在我国高校刚性的管理制度要求之下,高校的管理者在潜意识里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如果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学生不会努力学习,教师也不会安心工作。

(三)教学资源比较匮乏。高校如果想进行改革,无论是实行主辅修制、学分制还是学年制,都要求高校开设各种各样的选修课供高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但是,我国高校在课程资源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难以为学生提供这样多元的选择。

四、人性化教学管理的改革模式

(一)以“人性化”为中,心统一硬性管理和弹性管理

教学管理的目的就是营造一个科学、重教、严肃、民主的人才培养氛围。在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学生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将学生放在教育的首位是肯定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作用。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观点,是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关心学生和服务学生的创新管理模式。传统在教学管理中,人们往往将教学的管理者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将学生和教师的行为进行主观意见的批评教育,不仅呆板压抑,而且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教育管理想行为取决于管理者的经验和思维模式。难免做出不客观不公正的决断,以人为本就是将学生和教师在管理活动中的价值和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大力开发人的能量资源,强化民主管理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尊重师生意见、提升管理的学术性、提高管理的效率。为了确保高校教师可以安心地展开教学工作,需要制定比较灵活的管理制度。传统上高校采用硬性管理的模式,即高校教师必须严格遵守校方制定的各项教学规章,例如: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备课组确保教学进程的一致性,使用同一的辅导资料、进行同一的考核并据此确定考核标准,没有教务处的同意不能调课,禁止占用活动课和自习课等等。而灵活的管理制度呼吁弹性管理。弹性管理是指在不违背校方各种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教师有权利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例如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个别学生进行义务辅导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可以按照自己上课的进度来安排适量的课外作业;为优秀学生的发展着想允许他们在教师同意后少做些作业,将时间与精力调配到比较弱的科目上来实现各门功课的均衡发展,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为了保证他们的作业质量,也可以恰当地减少布置作业的数量。总而言之硬性管理模式对学校的量化管理和教学秩序的维护有利,但是弹性管理才能推动推动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使学生实现全面、均衡的发展。在建立者两种制度的时候要本着“人性化”的思路进行,既要控制人的惰性,也要发挥人的能动性,两者和谐统一,教学管理才能得以完善。

(二)建立“放师还教”和“规范施教”的教学管理模式

高校的教学管理应该体现出教师为主的管理理念,确保教师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为了保障教师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自由,还应当赋予他们最大限度的自利。尊师重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在大学教育管理中更要体现其价值和意义,、不管是教师还是学校其他的教育者,都应充分尊重其智慧和思想,不要过分的纠结在科学化管理、严禁量化考评中。严格的制度和呆板的数字制约了教师的自我的展示和发展,制约了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管理模式不仅使教师的发挥受到了限制也使得学校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其实大学教师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相比更加需要尊重和理解,学校管理要使得教师的才智和思想得以施展,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的个人才能被激发出来也有助于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在尊重教师的同时也应严格、规范和科学的进行管理,注意针对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管理措施去挖掘教师的潜能,这种方式不仅是学生教育中有力的措施,在教师的管理中也颇为重要。

为教师的发展和创新营造出有力的条件,在根本的管理措施中坚持以人为本,在行为规范上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又要保证为教师的自我施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为教师也创造一个良好的授课氛围和学术环境。对教师的一切考核评价,要以“人性化”的角度管理,应当努力实现教师治校,体现出教师作为学校主人的地位,把教师当做学校发展的根基。高校要通过组织测评前、测评中以及测评后的全面考核与管理,为教师教学提供周到的服务,让教师在这种氛围之中自觉地去纠正自己在教学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样一来。教师队伍就会形成一种力争上游、认真研究的融洽氛围,而这才是实现教师解放的诀窍,也是保证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当依法治教,针对各项工作制定规章制度,确保学校的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以教学工作为核心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进而完善教学管理工作机构,明确它们各自的管理职责,确保学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做到有章可循㈣。

(三)综合科学、信息、人性三方面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管理改革

首先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以教学管理基本原则为指导,尝试建立动态系统管理,即教学决策系统、教学信息员反馈制度、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等。其次,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结构是教学决策系统,教学决策系统通过教学信息员反馈、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统计做出综合的科学化决策,指挥着教学管理系统的运行。教学改革中可以建立教学信息员反馈制度和评学评教网络系统以及教务管理网络系统,从而对师资队伍、学生学籍、教学计划、选课管理、成绩管理和教室资源等重要的教学环节进行高效管理和监控,然后对这些教学环节的信息进行信息化数据存储和科学化分析。同时进行网络共享,这都无不体现出科学化、信息化和人性化综合利用的动态管理手段。另外,在人才培养上要使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高校的教育教学必须提高应对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能力,提高应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变化的能力。为此,无论是在育人培养模式上,还是在教学以及课程设计上都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视野,要有市场化的办学理念。所以在管理人才的培养上也要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尤其是人性化管理素质的增强。高校的教育管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和保证,但是发展离不开教育者和管理者的素质、技能的提升,从根本上说,高校的进步必须依靠学校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同时在实际的高校管理中发现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良好学术氛围、学生的进步离不开学校的严谨治学态度、管理者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的方法和人性化的措施。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掌握最新动态,了解科学成就,利用最先进的措施治学,开创最人性的环境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是高校与世界接轨的从而实现和谐管理唯一途径。

(四)创造人性化的学习氛围

第9篇: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学生只有修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能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的计算方法以学时为基础,一般以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和实习时数,以及课外指定的自习时数为计算的基本依据,然后按照各门课程的不同要求,给予不同的学分,学生按照规定获得本专业课程的学分总数后,就可以毕业。因此,从本质上,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评价学习的衡量尺度,是一种评价标准。

二、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基础差别

(一)文化背景的差别。

与以往的教育管理体制相比,学分制给了学生很大的学习自由空间,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同时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别,我国的学生与西方国家的学生相比,从小学到中学都是遵循学校统一的课程安排,由任课老师手把手进行知识传授,可以说我国学生在整个基础教育过程中很少有学习与选择的自主权,也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发现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当走进大学校门,面对学分制教育管理制度下学校赋予的课程选择权、教师选择权、学制选择权等权利时,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利用这样多的自由选择,给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合理的、有计划的安排。

(二)学业警示机制的差别。

美国是实行学分制较早的国家,没有学习年限的限制,因此一般不会对学生进行学业警示。而我国不同,经调查,几乎所有实施学分制的高校在管理上都设置了最长修业年限,超过最长修业年限未完成学业,学生只能退学。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四年制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得超过六年,五年制不得超过七年;《北京工商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学校设置的本科各专业均实行学分制,本科学制四年,学生被允许的最长修业年限为六年;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自2014级本科生开始实行学分制,其普通本科教育学分制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本科学制四年,学生被允许的最长修业年限为八年。由于设置了最长修业年限,因此各高校在学籍管理规定中均设置学业警示条款对学生进行学业警示。

(三)计算机软硬件的差距。

实施学分制管理,导致学籍管理、教务管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具备适宜的计算机软、硬件是成功实施学分制的必备条件。目前,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在计算机软、硬件配置方面还不够系统、成熟。由于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不成熟,学生网上选课选不上,只得到教务处填表选课、置课,使得手工选课、手工置课大量存在;由于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不成熟,以及整体化管理观念的欠缺,使得学籍处理、毕业审查、学位审查等很难运用计算机得出准确的结论,需要大量的手工审核,甚至出现用手工审核结果更正计算机审核结果的局面。

综上所述,学分制虽然已在我国很多高校实施,但建立较为适宜的学分制管理运行机制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三、适宜的学分制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一)建立与加强对新生的入学专题教育与指导。

每学年初,各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都会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内容涉及大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奖惩制度等诸多方面,涉及内容广泛,但重点并不突出。在以往的教学管理制度下,因每学期的课程像中小学一样,都是由学校统一安排,所以泛泛的入学教育并无不妥。在学分制管理制度下,在学习上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主权,需要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的量与进度,而这种能力恰恰是我国学生所欠缺的。因此,要想让学生迅速进入学分制管理制度下的自主学习状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量与学习进度,建立与加强对新生的入学专题教育与指导,是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必然选择。比如,在入学教育中,可以分别设立学生选课与免听、免修、重修专题;主辅修与二专业、双学位专题;学业警示与退学专题;如何获得学历与学位专题等,请从事此项工作的相关管理人员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与指导,为学生快速适应学分制管理制度下的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二)建立院、系分级管理制度。

实施学分制管理,导致学籍管理、教务管理工作量成倍增加。目前的教务管理系统只是在过去教务管理系统上进行了修改,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成倍增加的工作量问题,使得高校的教务处接待学生人满为患,学籍等教务管理人员疲于奔命,造成管理质量的大幅度下降。因此,建立院、系分级管理运行机制是目前学分制管理状态下更为适宜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