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要点
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
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
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
从产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
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
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
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亦可视为区域增长极),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平衡的区域内,在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很高的态势下,在城市开发度达到中期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状况时,必须及时地将城市化战略转移到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实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主流之中。这一转折的特点是,在不降低城市生产力的前提下,降低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减少贫富差异,推进社会公平,补助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城市对农村的转移财政支付力度,从政策导向、物质扶持、资金倾向、项目带动等对农村实施全方位的反哺。
我国在2003年,已经达到了人均GDPl000美元的水平,工业化水平也已经达到了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已经平均高达1:3.0以上,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都处于较高的数值,因此我国城市化战略进程进入了第二个转折期,即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今后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流。
三、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对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城市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了解我国城市化50年的状况,明确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借鉴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发展中的经验,探索新时期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的选择、战略形态的转变以及发展动力的提升,由此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中国城市体系,寻求引领国家财富台阶式增长的制高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新一轮经济增长战略机遇期的总任务和发展总方向的把握,必须回答七个严肃的问题:
(1)如何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
(2)城市发展方向是否仍然依照传统式的单极扩大?
(3)如何改变城乡分离、城际分离、地方保护、恶性竞争的弊病?
(4)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效克服二元结构的社会矛盾?
(5)如何消除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如何构建生态城市和绿色人居?
(6)如何扩大城市就业,创造可持续的就业机会?
(7)怎样实现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以上七大问题的统一解决,只有明确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并通过城市化发展形态的革命性变革,即由原先的单极式城市扩张转变为组团式城市群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培育,一举克服传统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病,真正做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获取高额“发展红利”、降低发展总成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等,才能达到社会公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状况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许多国外学者都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统计数字表明,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城市化程度的明显加速是一个重大标志,其增长过程与财富积累呈非线形的对应关系。
中国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城市化50年的变迁,一直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67个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随着人口总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比例仍然过于偏小。
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这种局面,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综合实力提高与国家竞争力增强的“巨大瓶颈”。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时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尤其是寻求城市化战略的进一步提升,缓解长期以来制约中国社会公平的二元结构矛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又是有效解除中国经济社会约束“瓶颈”,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五、中国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为了支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40%提高到75%左右。这就意味着只有每年平均增加约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万—12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才能满足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在急剧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以下的挑战:
(1)城市人口三大高峰(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相继来临。
(2)城市对能源和资源的超常规利用。
(3)加速城市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向右侧移动的良性逆转。
(4)促进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有机融合与协调发展。
(5)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6)加速克服“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
(7)城市信息化进程的急速推进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
(8)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六、城市化是解决“_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国家投入了巨大的力量,从政策到资金,对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但是就其整体性解决的目标而言,目前仍有很大的距离。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的到底在哪里?我们认为,中国“三农”问题根本出路的一个要点在于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而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大量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唯有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大力创造就业机会才能够最终完成。一旦当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土地的价值才能达到市场化要求的成本阈值,此时农业土地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才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农业成本才有了大幅度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的进步,至此,中国“三农”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才能得以彻底解决。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核心,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乡体系,是解决中国“大城市能力不大、中城市经济不活、小城市实力不强、小城镇总体不优”的根本战略举措,由此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七、中国城市化已经走出四大误区
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健康实施,已经走出认识上的四大“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城市的发展必然引发“城市病”。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下,形成“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
误区之二: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不同规模的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规模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生态位”的开放系统,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发展,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成与完善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正确选择。
误区之三: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必须考虑到自然基础的差异、地理区位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对于城市格局与结构的影响。应充分认识到城市宏观布局在三维模型中(时间、空间、速度)必然是非均衡的、非对称的和非线性的。必须认识“以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均衡,换取实现社会公平程度的相对均衡”这个基本道理。
误区之四: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必然拉大城乡差距,造成更大程度的贫富差异,加剧社会的不公平程度。事实上,只要严格把握城市发展两大转折的要点并实施城市补偿农村,工业支持农业,大力推进乡村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上述误区必定可以得到很好的克服。
八、中国应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社会先进生产力体现的平台,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
世界银行认为:国家的GDP达到1万亿美元是一个标志性台阶,意味着财富积累将步入新的航道。与国际已有的经历相对照:美国的GDP总量在1970年达到1万亿美元,在10年后的1980年,GDP总量达到2.7万亿美元;日本的GDP总量在1978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在其后的10年中GDP总量达到2.4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总量在2000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依照国家规划在其后的10年(即2010年)预计GDP再增加1万亿美元。为什么美国用了10年的时间使得GDP增长了1.7万亿美元,日本增长了1.4万亿美元,中国分别比它们少增长0.7万亿至0.4万亿美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注意到美国当时的城市化率达到81.5%,日本的城市化率超过64.5%,而中国在2000年的城市化率仅为36%时,也许可以更深一层地认识到城市化率的不同所导致的社会财富集聚能力的差异。因此,在21世纪的头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的城市化步伐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消除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中国城市化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成为激发新一轮财富充分涌流的载体。
九、中国城市化的高端平台:三大组团式城市群
组团式城市群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空间镶嵌体系,体现出“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为特征的城市发展的高级演替形态。在水平尺度上是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之间相互联系的城市平面集群,在垂直尺度上是不同等级、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之间相互补充的城市立体网络,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从而分享尽可能高的“发展红利”,完整实现“区域发展动力、区域发展质量和区域发展公平”三者在内涵上的统一。
城市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其空间形态的演进,具有明显的特征:
城市的点状表征:0维模式(传统城市中心,强调集聚性,容易产生城市病)。
城市的线状表征:1维模式(沿江沿路城市带,强调通达性,腹地相对狭小)。
城市的面状表征:2维模式(城市群,强调网络性,功能相对不对称)。
城市的体状表征:3维模式(组团式城市群,强调等级、有序、互补和立体协调性,最大限度获取“发展红利”)。
而大力培育组团式城市群,既是中国城市化战略进程的跃升,也是中国新一轮财富涌流的高端载体,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实现城乡区域一体化的必然举措。
今后中国必须首先坚持发展三大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组团式大城市集群,打造中国城市化建设中的主力与经济增长能力的“航母”。国家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必然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城市体系,以寻求资源利用的空间最大“整合交集”为根本出发点,让发展红利得到充分体现。
组团式城市群发展模式的战略突破主要表现为:
(1)避免了城市摊大饼式的单极化扩张。
(2)形成了以大、中、小城市相协调为特征的区域镶嵌体系。
(3)建立了以地缘经济为基础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城际战略联盟。
(4)构筑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城市等级系列集合。
(5)实现了效率最大化的城市结构在区域中的逻辑充填。
(6)充分协调自然—社会—经济的城乡时空耦合。
(7)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文明典范。
用组团式城市群代替单一城市扩张:经济上可以取得台阶式的提升;社会上可加速消除二元结构;生态上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文化上便于多样性的充分交融;系统上形成等级有序的效率体系。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美国三大城市群、日本三大城市群与中国三大城市群对于全国的经济贡献率有着较大差异,表明了中国三大城市群对于国家GDP的贡献率在目前仍比较偏低。
如果按国家首位城市比较:美国纽约的GDP,占全美国的GDP总量的24%,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4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7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87倍。日本东京的GDP,占整个日本GDP总量的26%,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2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30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37倍。英国伦敦的GDP,占整个英国GDP总量的22%,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5.5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9.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10.5倍。法国巴黎的GDP,占整个法国GDP总量的18%,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4.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7.2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7.9倍。韩国汉城的GDP,占整个韩国GDP总量的26%,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1.9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3.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3.8倍。
上海的GDP总量是美国纽约GDP总量的1/40。
上海的GDP总量是日本东京GDP总量的1/20。
上海的GDP总量是英国伦敦GDP总量的1/6。
上海的GDP总量是法国巴黎GDP总量的1/4。
上海的GDP总量是中国香港GDP总量的1/3。
上海的GDP总量是韩国汉城GDP总量的1/2。
中国大城市的经济规模偏小,尤其是大城市群集聚财富能力偏低和贡献偏小的现象,已经到了必须认真考虑的时候了。
十、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设计
中国城市化战略设计必须突出“三维分布”制高点:
(1)培育三大组团式城市群(面)。
珠江三角组团式城市群;
长江三角组团式城市群;
京津环渤海组团式城市群。
(2)创建七大城市带(线)。
沿长江城市带;
沿京广铁路城市带;
哈长沈大城市带;
济青烟威城市带;
绵德成渝沿线城市带;
长株潭城市带;
海峡西岸城市带。
(3)发展若干中心城市圈(点)。
未来中国城市化战略制高点一旦成熟与完备后,在国土面积只占全国8%的总面积上,将容纳全国人口的55%(平均人口密度1600人/平方公里,不高于世界大城市带的平均人口密度),将有全国GDP的80%,将有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0%,将有全国进出口总额的95%在上述地域中生成。这样中国其他广大地区的“发展压力”才会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十一、三大组团式城市群是获取“发展红利”的最佳载体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展的整体表现呈现出“点状拉动”的经济增长形态。以4个经济特区为起始,紧接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近5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0余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上海浦东、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陕西杨陵等,努力发挥点状突破的带动作用,起到了窗口、辐射和示范作用,成为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引领国民经济在20多年的时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经济总量提前翻两番,为21世纪整体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平台,必须注入全新的动力源。十分明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红利”的支撑,从农村改革、对外开放、生产关系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一直到全面的制度创新,给经济的快速成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这种动力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仍然是根本性的依托。同时,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已经具备了从“发展红利”中索取的成熟条件。所谓发展红利是指“一个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由于空间结构、网络结构、产业结构、人力结构和营销结构的趋优调整,区域发展在等级、有序、互补、高效的整合中所获取的额外收益和潜在收益的总和,即区域整合之后所带来的发展潜力与整合之前的现状能力之差”。事实证明,当经济主体从一个低级平台向一个高级平台整合时,生产力要素的组合趋好、资源配置趋优、专业化分工趋强、发展成本趋低,发展红利的“自发”获取将呈非线性增长。例如从地级向省级规模整合时,发展红利在原有基础上平均提高10倍;但从省级规模向跨省规模整合时,发展红利在原有基础上平均提高100倍。以上规律告诉我们:人类长期以来一直追求在全世界筹划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其最高理想就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发展红利,而组团式城市群则是目前得到发展红利的最有效途径。
发展红利的大小反映了以下七类区域优化的综合结果:
(1)区域整合的规模与程度。
(2)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程度。
(3)产业链布局的合理程度。
(4)发展成本的降低程度。
(5)大、中、小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程度。
(6)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程度。
(7)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
三大组团式城市群的发展红利初步估算如下:珠江三角洲约提升GDPI.8个百分点,相当于21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长江三角洲约提升GDP2.2个百分点,相当于2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京津环渤海约提升GDPI.3个百分点,相当于1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发育成熟后,所获,取的发展红利平均约为6400亿元(2001年不变价)。
十二、中国城市化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
城市化必须支付社会成本。人口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变,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户口和身份的转变,更本质的是创造财富的能力与手段的升级。预测到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亿~11亿,依照城市化“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每进入城市1个人,需要“个人支付成本”1.45万元/人,“公共支付成本”1.05万元/人,总计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平均需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人(2000年不变价格)。在现有城市人口的基础上,未来50年期间中国约增加6亿—7亿城市人口,城市化所需的社会总成本达到15万亿”16万亿元(相当于1.8万亿—2.0万亿美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这个数量是2000年GDP总量的2倍。在未来50年期间,平均每年支付城市化成本约为3000亿~3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0年全年GDP总量的4%左右。
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发展成本的高低,与城市的经济实力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城市经济实力越强,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财富集聚能力越强,城市发展成本也就越低。因此,加速中国城市化步伐,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功能,这是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群引发经济社会变革
组团式城市群的构建,既有空间布局上的整体思考,又有产业布局上的合理调配,以达到组团式城市群在结构上与功能上的完善,以此去获取“发展红利”。即从知识互补、人力互补、技术互补、产业互补和设施互补中,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取得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形成良性网络,最终享受发展红利为区域带来的整体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构建组团式城市群过程中,必须逐步实现三类经济社会的根本转变。
l.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解决城市化成本的基本出路。
在未纳入组团式城市群范围时,土地是作为第一产业(以绿色植物作为初始生产力的存在形态)的载体而存在,其基本属性是作为资源,加上其他自然投入(如水、太阳光)和劳动力投入,形成了农业的初始生产力。当土地纳入到组团式城市群之后,其功能形态和使用价值将会发生根本变化,从原先以生产农作物为主转变为高资本型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
2.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培育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城市化进程中一要在数量上将农民转变为市民,二要将农民的素质与积聚财富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将庞大的人口资源迅速转变为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本,是建设组团式城市群的本质要务。
3.促进民间储蓄向民间银行的转变:逐步走向扩大“内投”的稳健方向
现在我国的民间储蓄已经超过10万亿人民币,与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大致相当,加上固定资产的占有,民间财富已经达到一个十分可观的地步,如何积极稳妥地将这个庞大的资本释放出来,转变为逐渐制衡外部投资额的程度,是推行城市化进程中扩大生产、解决就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全面纳入市场体系的重要步骤。
十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七原则
研究报告拟订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七原则:
(1)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规模、等级、互补、共生及其在国土空间布局中表达出的有序充填(空间谱);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结构、功能、协同、进化及其在时间序列识别上表现出的整体协调系统(时间谱)。
(2)在城市系统的内部结构中,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经济增长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各种人文因素等构成了城市综合体的等级性、共轭性、异质性、多样性。
(3)在城市系统的外部结构中,通过城乡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资金流等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特别是通过城乡的物质代谢过程、能量传递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优化配置过程,去培育区域的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能力。
(4)在系统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既要考虑区域承载力对于城市需求的制约,又要考虑城市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力、扩散力、带动力。只有当一个城市向乡村的索取被该城市对乡村的回馈相平衡时,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才是健康的与合理的。
(5)宏观监控城市发展的“动力表征”、城市内涵的“质量表征”和城市状态的“公平表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基本依据。上述三种表征的定量化,共同构成了城市化进程中质量的统一判别,并以此作为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评价基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6)国家城市化的数量规模与空间布局应当有一个战略性的突破:建立以高密度为特征的三大城市区(群);建立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七大城市带,建立以区域发展中心为特征的几十个城市圈,分别从“面、线、点”的有机组合,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力军,完成中国城市化空间布局的战略目标。上述的城市化战略空间布局,将充分发挥城市集群“发展成本低、土地占用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市场竞争力和生产集约能力高、综合‘成本—收益’指数高、积聚国民财富能力高、能加速实现社会公平等优势。”
(7)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国家城市化战略设计的着力点在于持续培育城市的竞争力,通过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等,积极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经济全球化已成历史潮流,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城市发展已经纳入世界城市化进程。这就意味着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使用同一游戏规则,即在更广泛的领域里接受全球化国际竞争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迅速提升城市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切实提高我国城市化的整体水平。
十五、关于中国城市样本选择的说明
本报告选择全国一些主要城市作为评价对象(暂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有关城市),其中包括:
(1)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36个):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拉萨、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在这36个城市中有:直辖市4个,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副省级城市(包括省会城市)15个,分别是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地级省会城市17个,分别是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合肥、福州、南昌、郑州、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
(2)沿海开放城市和港口城市(9个):秦皇岛、连云港、烟台、威海、汕头、湛江、珠海、北海、南通。
(3)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2个):大庆、包头。
(4)特别选择的城市(4个):唐山、无锡、苏州、温州。
(5)拉萨由于统计数据缺乏暂未列入统计分析范畴。
(6)本报告由于资料口径原因暂未包括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省有关城市。
在新的历史时期,水利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才能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最近一段时间,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在调研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当前广大群众对水利工作总体上比较认可,对水利长期以来保障、改善和服务民生所做的工作比较满意。但同时,也对水利事业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通过广泛调研和认真学习,我对破解水利发展难题,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
一、现阶段水利发展取得的明显成效
近年来,全市各级水利部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发挥水利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全市水利事业呈现出思路不断完善、发展速度加快、地位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20xx年以来的5年间,全市累计争取重点水利工程59项,争取项目资金近11亿元。一大批利民惠民的水利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工业水利方面,建成太阳山刘家沟水库、金积供水工程、小河防洪工程,惠汉、唐西干渠“两两合并”工程,支持了工业发展。城市水利方面,开挖城市防洪排涝河道20.5公里,整治湖面水系21个,城市水面累计达到1.5万亩,建成黄河标准化堤防52公里。农村水利方面,近五年来灌区累计砌护渠道800多公里,各类渠道砌护率达29%,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全市中部干旱带110万亩节水补灌规划被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批复、逐步实施。民生水利方面,建成郝家台水库等8项防洪工程,治理河道156公里。累计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107处,55万群众告别了吃水难的历史。2.5万水库移民得到国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扶持。生态水利方面,累计建成各类水保骨干工程95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40平方公里,境内生态移民项目启动实施。
二、影响水利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虽然近年来水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重新审示市情、水情,当前水利发展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第一,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造成的山川资源型、工程型、管理型缺水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是现阶段全市突出水情。全市水资源量少质差,年内分布不均。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00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77立方米,约为宁夏平均值的1/3,黄河流域的1/8,不足全国的1/28,耕地亩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为20立方米,不足黄河流域的1/16,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年内降水量80%以上集中在6-9月,而且以暴雨形式出现,利用率较低。南部山区地下水矿化度高,开发利用难度大。受扬水工程限制全市相当一部分土地不能开发利用。黄河上游来水已经连续6年比多年平均来水量减少20%以上。灌区灌溉方式落后,纵水入沟、大水漫灌等浪费现象比较突出。因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造成的资源型缺水、水利建设投资不足造成的工程型缺水、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滞后造成的管理型缺水是影响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瓶颈性制约因素。
第二,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等问题是制约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市是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地区,干旱带人口占全市人口的52%,国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0%。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3毫米,为宁夏多年平均值的63%,全国平均值的1/3。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13毫米,是降水量的10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29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4%。脆弱的生态环境致使山区、川区频频遭受洪涝灾害袭击。20xx年以来,全市共发生各种局部洪涝灾害26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同时,由于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南干沟、清水沟等流域受到污染,部分地方抽取污水灌溉,粮食产量持续偏低而且直接威胁着群众生活环境和身心健康。
第三,水利防灾减灾、群众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城乡环境改善等涉及民生的水利建设滞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障碍。黄河、苦水河、清水河等重点流域治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差距较大。尤其是苦水河基本上仍属于游荡性河床,目前仍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目前灌区各类干渠砌护率仅为12%,农渠砌护率仅为2%。大部分水利工程运行时间很长,老化失修严重,骨干工程完好率不足50%,有20%的工程已报废、失效,效益严重衰退。农村安全饮水方面,全市仍有35万农村人口存在水质性或缺水性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27万人属于水质性饮水不安全,8万人属于缺水性饮水不安全。水利建设滞后制约着小康社会建设。
第四,水利干部职工思想解放不彻底、改革创新精神不够,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和水利发展机制不活等问题是影响水利跨越式发展的突出因素。在水利发展进程中,部分干部仍然存在“按部就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发展意识不浓,责任意识不强,服务理念不新,创新观念滞后,工作中瞻前顾后、怕担责任,一定 程度上束缚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同时,全市水利工程政企不分、事企不分、权责不明、机制不活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工程运行管护经费严重短缺,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管单位活力不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水利科学发展的思路目标
新时期,破解水利突出问题、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要紧紧围绕市委、政府关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水利发展,在解决矛盾最为集中、问题最为突出、群众最为需要的水利问题上下功夫,坚持六个围绕、实现六个突破,努力形成保障工业发展、支撑现代农业、服务城市建设、加强生态治理、解决民生问题的水利发展格局。
(一)工业水利要围绕“两城五园”,在供水服务和保障安全方面实现新突破。围绕“两城五园”扩容升级,为工业发展提供水利服务。进一步完善太阳山供水工程、金积供水工程,提高供水保证率,确保工业项目建设用水。协调做好太阳山开发区、金积工业园区生态工程的蓄水。尽快完善太阳山开发区防洪体系,保障太阳山能源化工基地防洪安全。
(二)农村水利要围绕“两个率先”、“十大基地”,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实现新突破。实行分区治水思路,引黄灌区坚持“节水、挖潜”,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保障川区率先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扬黄灌区围绕“调整、高效”,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实施扁担沟扬水泵站改造工程、中部干旱带节水补灌工程。中部干旱带围绕“水源、特色”,增加补灌面积、改革灌溉模式、发展特色农业、加快生态移民,在山区率先建成节水旱作高效农业示范区。
(三)城市水利要围绕滨河生态水韵城市建设,在推进城市建设进程方面实现新突破。围绕滨河生态水韵城市建设,做好“水系活城”大文章。黄河东岸充分挖掘现有湖泊和湿地资源,完善城市水系,形成“一环五湖”(即环城水系、东、西、南、北、中五湖)城市水系新格局。黄河西岸依托标准化堤防建设和罗家河等水系整治,巧借河渠水面的自然风光,力求将各条水系和标准化堤防两侧建成观光风景带。把黄河**段两岸69公里河堤建设成为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经济命脉线、生态景观线、特色城市线、黄河文化展示线,全力打造黄河金岸。
(四)生态水利要围绕水土流失治理,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实现新突破。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全力实施淤地坝坝系工程,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水保骨干工程建设力度。引黄灌区和扬黄灌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加大重点山洪沟道水土流失治理。实现全市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目标。同时,以盐环定扬水、红寺堡扬水等为水源,实施境内生态移民,破解贫困和发展困局,使中部干旱带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小康。
(五)民生水利要围绕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在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目前全市仍有39%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加大力度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计划到20xx年,基本上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同时,下大力气整治黄河、苦水河等流域,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落实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群众切身利益。
(六)水利建设要围绕实施两大任务,在争取项目、招商引资方面实现新突破。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突出抓项目”的年度工作主题,坚持把“两大任务”贯穿于五大水利建设之中,抓好已申报项目的批复工作、新增项目的编报工作和已立项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第一季度市水务局共争取项目资金1.72亿,开工建设项目6个。要进一步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充实项目储备库,争取更多的项目落户**。
四、实现水利科学发展的保障措施
当前,实现水利的科学发展,必须要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思维、科学发展,大兴水利、惠及民生,进一步创新治水实践,凝聚发展力量,狠抓工作落实,做到六个进一步。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认真审示全市水利建设与兄弟市县、周边省区的差距,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围绕市委、政府确定的新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争先服务,率先发展。同时,要牢固树立项目带动意识,抓住国家新一轮水利建设的机遇,在解放思想中创造机遇,在抢抓机遇中加快发展,引导全体干部职工以时不我待、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人人思发展,个个比贡献,全面服务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进一步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重点水利工程的带动作用,实施一批影响大、范围广、群众切实受益的水利工程。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马莲渠、波浪渠改造工程。启动实施扁担沟中型扬水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部干旱带110万亩节水补灌工程。实施王家坟沟导洪工程、苏尖山防洪工程、小河防洪工程,完善太阳山开发区防洪体系。实施完成黄河**市段标准化堤防改扩建工程,做好堤防两侧湿地整治。实施同心县清水河二期整治工程和山区淤地坝坝系工程。启动实施苦水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和利通区南干沟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同心东部扩建、利通区孙家滩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同心县罗山东坡、下马关生态移民项目。
(三)进一步加强水利改革创新。一是加快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编制完善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分片推进,逐步实施,在声势、规模、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用3-5年时间完成全市基本农田整治。二是加快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明确管理权限,建立经费补贴机制和水价调整机制,全面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三是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制定《**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加大节水型社会载体及相关标准建设,大力实施节水改造工程,应对日趋紧张的缺水局面。
(四)进一步加强水利项目工作。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机遇,用足用活政策、充分挖掘项目、全力争取项目,重点抓好三个环节,超额完成两大任务。一是狠抓项目编报环节。充分研究中央、自治区各类项目政策,从政策中捕捉信息、挖掘项目、迅速编报,争取工作主动性。二是狠抓项目争取环节。发扬钉子精神,安排专人紧盯落实。动用各种关系和资源,从申报、审查、审批、立项等各个环节紧盯不放、跟踪落实。三是狠抓部门协调环节。加强与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互通信息、争取支持,简化项目申报程序、加快项目申报速度。
(五)进一步加大依法治水力度。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凌防汛抗旱责任制,修订防汛抗旱预案,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大城市水资源保护区管理,严格查处污染水源的违法行为。认真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依法足额征收水资源费。强化工程建设“四制”和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市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制订出台《清宁河管理办法》、《**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加强涉水事务管理。
一、镇蛋鸡养殖产业发展的经验
镇蛋鸡养殖始于年。近年来,在政策推动、能人带动和市场拉动下,全镇蛋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积累了蛋鸡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
1、规模化发展构建支柱产业。全镇蛋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由年65万只扩大到年的483万只。年被省农业厅授予全省蛋鸡养殖第一大镇。全镇现有养殖规模在1000只以上的专业大户1087家,专业大户蛋鸡养殖量386.5万只,占全镇蛋鸡总量的80%,另有育雏36万只,种鸡5万套。全镇蛋鸡养殖规模过10万只的专业村有12个,年存笼5万只以上的养殖企业有3家,禽业、四方种禽、华联禽业、东门河合作社4家蛋鸡企业被评为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品牌化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靠品质求生存,大力发展曼蔓粉、罗蔓褐、海南灰、尼克珊瑚粉等极品蛋鸡养殖。靠品牌争市场,镇鸡蛋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商标2个,全镇已有18个专业户通过国家农业部门无公害产品认证,赢得了广阔的市场销路和市场占有份额。目前,鲜蛋已销往、、、等地各大超市,全镇11个蛋品销售专业户将蛋品销往、、、等省,鸡蛋在市场上小有名气。
3、专合组织多元化完善产业体系。全镇已成立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8个,探索了四种比较成熟的运作形式。一是以东门河禽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五统一”模式。二是以三台禽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先统后分”模式。三是以四方禽业公司为代表的提供技术服务兼营饲料模式。四是以、华联为代表的标准化养殖企业模式。通过发展专业合作化,技术支撑及配套服务不断完善,全镇养殖户成熟掌握了蛋鸡生产、防疫、防病等各个环节的核心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种鸡、孵化、育雏到成年鸡养殖生产链条,实现了从配套设备、幼雏孵化、饲料供应到鲜蛋销售的全覆盖。
二、蛋鸡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随着蛋鸡养殖规模的不断壮大,投资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农户缺乏养殖、防疫和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只顾盲目建设,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1、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制约规范化发展。蛋鸡产业发展历时十多年,生产标准前后不一致,特别是早期建设水平很低,基础设施落后,栏舍标准低,抗灾能力差,行业管理水平低,没有统一规划,没有建养殖小区,生产规范化水平低,给行业管理带来难度。
2、无序发展导致耕地林地资源受损。蛋鸡养殖发展迅速,且大多处于盲目发展的无序状态,滥占耕地林地养鸡的现象较为普遍。据调查,全镇占用耕地林地建鸡场的有333家,占有面积17万平方米,个别存在占用耕地、林地建鸡舍的现象。
3、鸡粪污染对产业发展造成严重隐忧。据有关资料显示,全镇蛋鸡每年产生的鸡粪有14万吨以上。除一部分通过建沼气池和外运外销处理外,绝大部分未经处理排入河流和耕地,对水源环境造成极大污染。未经处理的粪便直接施用到农田,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并可造成作物减产甚至毒害作物。鸡粪污染已成为束缚本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推进蛋鸡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促进全县蛋鸡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整合多方力量解决好上述问题,并集中精力做好疫病防控、鸡粪处理、蛋品销售和深加工等工作。
1、强化规划引导。县政府要把推进蛋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整合土地、城建、环保、畜牧、工商等部门力量,出台规范蛋鸡养殖业健康发展总体规划和指导性意见,合理规划引导,规范管理,切实解决好标准化小区建设、疫病防控、污染治理、品牌创建、蛋品销售等问题,不断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全县蛋鸡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也就是“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工业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的撑杆和跳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先后引进了宇晋升、通才、立恒、闽光等一批大企业,壮大了*工业,使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前所末有的强劲发展态势。*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由2001年的1495位前移到20*年的610位,竞争力等级也由最初的H能依次长到D级,实现了一年一个新台阶,五年跨出五大步。工业增加值由*年的5.2亿增中到20*年的22.3亿,增长328%,年均增长33.8%,工业对GDP的贡献率由2001年的53.9%,发展到20*年的68.6%。但是客观讲,近年来,我们在工业经济发展中,与周边县市相比仅仅是没有落伍,工业增加值一直在全市6—7位次上上徘徊,20*年末,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工业增中值的6.2%,与发达地区的县市相比则不可同日而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不容我们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意识,末雨绸缪,励精图治,深刻剖析我县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并予以根治,对我县工业可持续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工业的形势分析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产业结构单纯脆弱,轻重工业比重失衡。目前我县工业的支柱是以生铁冶炼、钢及钢延压、焦化、铸造为主的传统产业,20*年末,全县3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22户是冶炼企业,其中炼铁业18户,几大产业占规模以上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0%、49%、6.4%,共占具全县增加值总量的95%以上。可谓是冶炼行业一枝独秀,而做为调产的几个新型工业太子湖饮料、盛格特太阳能、亚华制盖、长林环保等几个行业占增加值总量的份额不足百分之一,对全县增加值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没有形成较大规模,其中太子湖饮料由于20*年销售不足500万元,而退出了规模以上工业的舞台。20*年末重工业增加值占总量的99.8%。由此可见,我县工业生产结构仍以原材料工业生产的资源密集型结构为主,轻工业生产比重相对偏低,没有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趋势。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投入,以数量扩张和粗放型发展为主,影响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2、生产能力过剩,装备规模偏小。目前我县具备生产生铁330万吨,钢270万吨,钢材80万吨,机焦100万吨的生产能力,产能过剩。受原材料、市场和宏观调控等影响我县20*年末生铁、钢、钢材、焦的产量分别为116万吨,1*万吨,44万吨,37万吨,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仅为35%。但相对来说,大中型企业偏少,全县仅有宇晋、通才、立恒、闽光达到大中型企业的规模,其余均为小型企业。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十一五”期间,将逐步淘汰200立方米以下炼铁炉,炭化室低于4.3立方米机焦炉,20万吨以下的水泥厂,冶金、焦化、建材等企业在全县仅能保存宇晋、通才、闽光三家企业,其余冶炼、焦化、建材等企业如不改造,将会全部关停,这对我县工业经济来说将是致命一击,无从谈及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3、工业企业规模效益相对较低,影响企业竞争力。从去年下半年起冶炼行业和炼焦行业的经济效益痿糜不振。铁矿石、原煤价格居高不下,而生铁、焦炭价格却持续走低,让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得十分有限,甚至走向亏损,从而造成企业的限产、停产,至使企业在艰难中勉强维持生产,没有过剩的资金和意愿扩大企业规模,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着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科技进步相对缓慢,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制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和知识化的今天,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对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产业竞争力影响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显著。从成功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来看,它们在工业化进程中,技术进步贡献份额大大上升,但目前看,科技进步在我县经济增长中尚末占据主导作用,究其原因,一是科技投入强度偏低。二是科技投入力量薄弱。三是新产品开发投入不足。四是科技、科研人才短缺。
5、循环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条相对短小,产品附加值不高的现状使其应对周期性经济波动的能力相对脆弱。近年来,我县在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初见成效。但产业链相对短小,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很大限度上影响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完善园区功能,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将会是我县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二、对我县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1、推进企业并购、重组、联合,把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要对产能过剩的行业进行调整、逐步淘汰落后、高消耗、污染严重的小铁炉、小机焦和小水泥厂。针对我县工业面临的现状,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将有多半企业面临关停的危险,势必严重影响我县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是我县传统支柱产业必然的选择,对小企业的改造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并购、重组、联合、股份合作、吸收外资等多方融资,过到优势互补,把企业做大做强,向规模要效益,企业强大了,才能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和支柱产业多元化为方向,推进*工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传统产业是我县经济的支柱,要实现工业化,推进信息化和现代化,必须依托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优化升级。冶炼行业要广泛采用喷煤,钢包吹氮、电磁搅拌等新技术,炼焦行业在配煤、炼焦等工艺也要采用各种新技术,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新型产业要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大对新型产业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倾向,使其讯速发展壮大。培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优势产业、产品,企业集群。从我县实际出发,可选择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优先发展一批产业前景明朗,具有市场潜力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为特色,基础雄厚,技术一流,市场占有率高的先进工业体系。壮大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群,推进支柱产业的多元化、现代化。
建立一个介于高新技术和企业间的科研中介机构,为我县收集、提供、研发先进的适用技术和人才的培养,增强我县企业的自立创新能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做好我县企业运用高新技术的决策者和参谋者。
3、规划建设好生态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建设园区,可以改变工业分布零散状况,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基础设施投入,有效聚集科技、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加快工业化进程,切实发挥循环经济效应。
今后应逐步完善和壮大我县高显冶金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和综合效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延伸园区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节能、节地、节水、节约利用资源材料,以先进技术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达到污染零排放。
4、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面临国际国内经济竞争日趋加剧的新形势,加速发展仅靠本地财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自身的优势和外部力量结合起来,实施大开放战略,加快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今后时期。我们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并举,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牢牢把握国内外产业和资本梯度转移的机遇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扩大开放,积极吸引省外,境外、国外的投资,进一步增强我县工业发展动力。利用我县区位、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抓住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接受沿海地区的辐射,全面推动我县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的对接,进而提升我县的工业化水平。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开阔思路,广泛与国内外同行联系与合作,尽量使本企业纳入大集团,知名品牌的生产分工协作中去。各级政府应切实转变职能,做好服务工作,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造留住外资大环境,做好几项大手笔,将眼光放到大集团,大公司身上,扩大宣传力度,吸引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集团前来投资办厂。在引进技术和资金的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引进更为重要。
关键词:吉庆街 文化传承 城市建设
“吉云照影觥筹尽显生活秀,庆语映灯弦歌舒展岁月稠”。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大智路与江汉路之间的吉庆街,是一条集聚排档美食文化和汉味民俗文化的历史名街。其开放的经营方式和平民化的表演方式受到了市民的追捧,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吉庆街缺乏公共配套措施、建筑老化等等问题逐渐暴露。2009年3月,江岸区政府对吉庆街进行了全面整改。改造采用“异地重建”的方案,以保护修复为主,拆除违章建筑,力争还原街区历史风貌,打造民俗创意区和文化馆藏区。然而,整改后的吉庆街反现萧条,商家惨淡经营,人气每况愈下。2016年12月,重新竣工的吉庆街焕然一新,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促进文化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团队以吉庆街为对象,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调查。
一、吉庆街文化产业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查前后经过设计问卷、实地考察、分发问卷、采访经营者、阅读相关文献、分析数据的工作,于2016年6月启动,前后开展3次集体调研,共收集线上线下调查问卷255份,对经营者、管理者进行了2次采访。本文采用问卷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以下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一) 调查样本分析
1.受访对象基本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吉庆街商圈的人群总体呈现出年龄层低、省内出身、教育水平高、文化消费水平较高这四大特点。
其主要年龄层在25岁以下(44.31%),超过半数年收入水平在5万元以下(53.33%)。绝大多数文化程度在义务教育程度以上(83.13%,其中大专学历及以上占44.31%)。常住于大中型城市(74.12%,其中大城市占49.41%。来自于本省、本市的人员占83.53%,其中省内非武汉市出身者更是占到47.84%),半数以上的受访者年度文化娱乐休闲消费额度在1000―5000元之间(51.37%)。如此看来,吉庆街的潜在消费者为年轻人群。
2.受访者获得信息的渠道
在受访者得到信息的渠道中,通过各类传媒和亲友介绍(55.29%)最多,占半数以上。而通过旅行社得知吉庆街的最少,仅占2.35%。扩大范围来看,在针对包括吉庆街在内的武汉市内四个景点的共计940份调查问卷中,经由旅行社推荐而来到景点的人数仍旧占比较低,仅1.28%。在除了“其它”和“旅行社”之外的四个选项中,占比最大的是亲友介绍(21.57%),其次是网络新媒体(17.25%),再次是传统媒体(16.47%)。可推测,将吉庆街介绍给外地亲友的应多为本地市民或近郊人群,这点表明,来访人群往往不带有明确的旅游目的,大多数是探亲出差时顺便游览。该数据一方面说明吉庆街的景点魅力有局限性,吉庆街旅游文化缺乏宣传,另一方面说明吉庆街在制定发展决策时应优先考虑将本地居民作为受众,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街区商业环境和文化项目。
(二)吉庆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描述
1.吉庆街文化产业到访次数、同行人员、游览目的分析
在受访人群中,“来过吉庆街三次以上的”占总数的56.47%,而第一次或第二次分别占比18.82%、14.9%。问及同行人员,占比最高的是和同学、同事一起(36.86%),其次为和朋友、恋人一起(23.53%),随团到访的最少,仅2.75%。
调查人群游览目的,顺位最高的分别为“其它”和“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居中的为“了解城市文化底蕴,开阔视野”,最低的是“被广告宣传吸引”。可以分析,吉庆街作为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不甚突出,作为购物地点的特征也体现不多。“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是现代社会许多休闲场所都具备的功用,表明吉庆街作为市民消闲场所这一特征的延续。而且,回溯吉庆街的前世今生,吉庆街正因其排挡文化和草根文化吸引大众,在将来的发展策略中也应着重强调这一深厚的文化背景。
2.吉庆街文化产业观光内容分析
询问受访者在吉庆街实际观光的内容。排序最高的是“其它”,比排序第二的“品尝特色美食”得分整整多出一倍。据走访中实地观察,单纯路过、周围居民在此纳凉散步、附近上班族休息、聚会、等人会和占相当一部分。除了与上文已经讨论过的吉庆街作为旅游景点魅力尚有欠缺这一点相互印证外,值得注意的是,品尝美食与感悟历史文化底蕴仍然占据了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人们对吉庆街作为著名汉味文化景点的价值仍然有一定的认知度和期待度,吉庆街的相应价值值得保护和强化,在这一点上,绝不应该放弃吉庆街90年代以来作为美食文化名街所积淀下的底蕴。
3.吉庆街游客旅游感受、与满意项目分析
分析受访者的的旅游感受,表示“没达到预期效果,不推荐”以及“比预期差很多。会以负面形式宣传”的受访者比例达到24.7%,表示“基本满意,没有特别出彩之处”的占55.29%,而“超过预期,会推荐亲友过来”的受访者仅占20%。与之前“通过什么渠道得知吉庆街”一项中超过20%的受访者都是通过亲友介绍而到来的数据相对照,吉庆街的口碑效应有待加强。
分析满意项目答案,“特色美食”在满意项目中得到了4.24的高分,“无”、“传统人文景观”、“特色表演”分居二、三、四位;不满项目中,“无”选项排位最高,“配套服务”和“消费价格”、“景观建造”分居二、三、四位。
特色美食的高分说明吉庆街的招牌仍然是美食文化,特色人文景观中的老式里分建筑是吉庆街用来招徕人群的潜在魅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武汉市其他同类美食街市中所没有或者说不太突出、尚未形成特色的音乐、曲艺表演在调查结果中仅占第四位,得分比“无”选项(1.69)低了将近一半(0.87),这一特色不够突出,令前来的顾客感到吉庆街除了美食之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走访过程中发现,吉庆街的音乐表演者人数减少,演出质量、收费水准有待提升。
4.吉庆街消费金额、不满项目分析
吉庆街的文化,是带着汉味的草根文化。根据人们旅游时考虑的因素显示,人们进行文化观光时,金钱成本也是观光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排在所有选项中的第一位。然而,结合人们对吉庆街的不满之处,吉庆街的消费价格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不满意项目,排位仅次于“无”和“配套服务”两项,居于第三。消费金额调查显示,占44.3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吉庆街的消费在200元以下,200-500元的也占29.41%,500-1000元的占比44.31%,而消费1000元以上的占比8.36%。
吉庆街低额定价是它的巨大优势。然在实际走访中发现,吉庆街里满是高级连锁餐厅,老街两边经营的私人小餐馆,其菜品定价离亲民廉价有一定距离,基本和武汉市其他地区餐馆的定价水平持平,其菜品价格也不具有汉味特色。事实上,来到吉庆街的人群在调查中表示对消费价格不满,多是因为对吉庆街的草根认知与现实情况有落差。
在不满项目中,除去上文提到的草根文化的流失和价格优势的丧失,配套服务成为吉庆街的首要短板,而景观建造位居第四。以上均是吉庆街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
二、吉庆街发展面临的问题
多年来,吉庆街备受政府与人民重视,曾多次进行改造重建。2016年12月,改头换面的吉庆街重新面向广大市民,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改造工程有效解决了建筑老化、缺乏管理等诸多问题,使吉庆街承担起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历史重任。但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传统民俗草根文化流失
新吉庆街的建设方式是“异地重建”,投资巨大,群众期待也极高。新吉庆街采用民国复古建筑模式,取缔了原有的露天排挡文化和市民草根文化。结合影响观光因素一问的调查结果,景点独特性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审视现状,吉庆街原本以夜市露天餐饮为招牌的特色模糊起来,艺人的不断流失使其失去吸引力。从吉庆街的例子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城市建设与特色传承的矛盾。现代城市建设在追求整洁、卫生之时,对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破坏。此外,新吉庆街的管理者大量招揽全国连锁型餐馆,不仅损坏吉庆街固有的美食特色,使之与高档商业区别无二异,也使价格提高,影响居民消费。
(二)缺乏相关部门有效宣传
吉庆街曾扬名中外,相关小说、影视剧作一度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吸引远客纷至沓来。相较当下游客骤减,且多为周边居民的现状,可见吉庆街的名声已大不如前。
近年来,有关部门对吉c街的宣传较少,现有报道多反映其萧条现状,表示吉庆街不值游玩。同时,有关部门未能充分利用新新崛起的网络媒体平台,使其在新生代消费群体中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吉庆街一度没落。
(三)缺乏配套设施建设
武汉的市政交通建设是民众关心的重大问题,这是城市的必要发展经历。只是,武汉交通建设缺乏规划,2009年长江过江隧道试运使中山大道通行受阻,减少吉庆街车流量。2014年8月中山大道又进入进入两年的全封闭地铁施工,加大游客到达吉庆街的难度。五六年的时间使得吉庆街从如日中天变成藏在深闺,在人民心中日渐衰落。吉庆街在黄金时代戛然而止,地位被新生力量取代。2016年,吉庆街交通状况有所改善,但车位较少,交通拥堵等问题仍比较突出。由于缺乏有效的传承和转化方式,缺乏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吉庆街的草根情怀终难长久延续。
三、吉庆街文化产业化发展建议
通过对吉庆街经营者的采访,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现从以下两方面提出建议。
(一) 政府的战略规划设计和决策支持
1.加强文化政策扶持力度,突出吉庆街特色
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应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其次,市政府应在对吉庆街进行统一规划时保留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开发,维护汉口老街巷文化,增强文化景观文化内涵。有关部门要对入驻商家进行适当筛选,争取吸引艺人回归。同时,政府要丰富宣传渠道,提高吉庆街知名度。使得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达到平衡,发扬吉庆街独特的草根文化。
2.维护商家艺人权益
政府要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在艺人管理上,推行艺人俱乐部或工会,为艺人购买社保基金,提供社会保障。在税收政策的制定上,为了重新焕发吉庆街的活力,政府可以针对吉庆街的商户推出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保障小个体户的权益。在城建执法方面,有关人员可在吉庆街附近范围内进行限制性管理,开设步行街,恢复吉庆街热闹风貌。
3.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武汉市政府应抓住吉庆街的交通优势,加强地标建设,对旅游景点进行区域性整合形成集群效应。如在进行公共交通线路规划时优先考虑经过吉庆街的线路,将吉庆街与其他临近景点联合,形成旅游经典线路;以“吉庆街”命名公交或地铁站点;在周边景点地图中加入吉庆街地标,进行一定的景点介绍和旅游推广。同时,也应完善公共设备,规划露天大排档区域和停车场区域,完善配套措施。
(二) 商家和艺人的文化自觉
要把吉庆街建设成武汉饮食文化的另一张名片,那就必然少不了吉庆街传统商家的力量,个体商家需要在正确认识吉庆街文化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经营进行适度改进,走亲民路线,无论是食品的味道还是用餐氛围的营造、价格上都力求亲民。除了在文化观念上的更新以外,也应继续严格地遵照餐饮行业规范,保证食品安全,对顾客负责。
在吉庆街的街头艺术方面,无论是非遗传承人还是街头艺人都应有文化传承自觉。其音乐种类、与艺术形式可以适当创新,形成湖北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使吉庆街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新吉庆街改造工程完成,吉庆街逐渐重回大众视野。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大型公益活动的承办,以及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意味着吉庆街必将在城市化进程中进一步发展。同时,吉庆街的改造之路可广为借鉴。其所代表的典型问题,体现在传统民俗文化转型升级的各个方面。唯有加以重视,才能更好促进文化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熊元斌,李晟.吉庆街:武汉休闲文化名片的打造[J]. 学习与实践. 2004(07)
[2] 孙静梅.展示城市文化的一张艺术名片――武汉市吉庆街街头音乐表演形式的分析[J]. 学习月刊. 2006(24)
[3] 谢宏雯.清末明初的“汉味”吉庆街――武汉新吉庆街掠影[J].长江论坛.2013(04)
【关键词】 高校;债务风险;可持续发展
高校可持续发展既是指高校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是指高校本身的健康、持续发展。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展,高校所形成的债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高校通过负债的方式筹措资金,客观上在短期内可以达到扩大办学规模,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的目的。但是,当负债达到一定的规模,超出其偿还能力,就会使学校陷入过度举债的风险。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出现了债务危机,则势必影响到高校的信誉,甚至产生严重影响学校稳定的不良后果。因此,必须时刻关注高校债务可能出现的风险,不断创新和健全高校融资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解决高校债务问题的途径,力避负债风险的发生,从而确保高校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近几年我国高校贷款的现状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显示:2005年我国公办高校的银行贷款总额已达1 500亿
~2 000亿元。2007年3月9日,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巨额债务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个别学校甚至资不抵债,‘破产’隐患凸显。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很有可能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危机。”在2007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高校负债成为代表们热议的一个话题。江苏省审计厅曾对全省省属高校负债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全省高校现有近200亿元债务。以一个大学借款10亿元计算,年利息达5 000万元以上,招收1万学生,学费收入才4 000万元
~5 000万元,仅勉强够支付当年的贷款利息。而目前全国1 900多所高校几乎都有贷款,债务发展到平均每所学校1亿元以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多数高校的偿还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这种情况将直接导致学校办学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发生。到2008年,高校将面临还款高峰期,还款必然导致学校资金周转困难,挤占正常的教育事业经费和科研经费,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最终将直接影响高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由此可见,高校在大规模扩张的同时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如何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已成为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二、高校负债的成因
(一)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张,国家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长期积累下来的高等教育需求在短期内迅速爆发,超出了高等教育的财政能力,是高校债务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与1999年相比,全国高校由原来的1 905所增加到目前的2 321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不足8%提高到目前的23%,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由159.68万人增加到565.92万人,高等教育总规模由742万人增加到2 700万人。在高校规模扩大的同时,校园占地面积、教学用房、教学实验仪器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高校亟待解决和改善的问题。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滞后等实际问题凸显。高校对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与国家财政拨款、学校自筹资金的有限,形成了高校建设资金的供求矛盾,高校不得不多方位寻求建设资金。当高校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不能通过政府增加投入而有效地得以解决时,高校只能转向贷款筹资,债务风险的形成不可避免。
(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推动高校规模的扩张和负债的增加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高低进行评判的一种形式,通过评估来促进高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教学工作。但对高校来说,教学评估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排名、声誉、拨款额度等等,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满足教学评估达标或创优的需要,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更加优化高校的教育资源,在财政投入不足和学校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贷款,加大投入,才能达到所需要的评估目标。所以高校巨额贷款的形成既是中央政府的职能缺失,也是高校、地方政府、银行三方共谋利益的结果。
(三)向银行举债是高校解决融资渠道狭窄问题的最佳途径
在我国,由于高等教育绝大部分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承办,一旦高校缺钱,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就成为补充高校资金来源不足的不二人选。这种单一的债务融资方式使其抗风险能力非常弱,面对巨大的债务压力,造血功能严重不足的高校只有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和学杂费收入。相比于国外高校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除了政府财政拨款之外,通过市场化运作向社会融资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发行教育彩票和债券、进行校企合作、争取校友捐赠等方式),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国外的政策环境,高校融资渠道狭窄,只能基本上依赖于银行贷款。
三、高校过度举债产生的危害
(一)高校过度举债对其自身发展的现实危害
贷款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才能避免风险。银行贷款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不仅可以缓解高校扩张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而且可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然而贷款毕竟是一种高成本的融资渠道,其典型特征是债务人必须按照契约在特定期限内还本付息,尽管高校通常能够按照比较优惠的利率水平从银行取得贷款,但即便如此,由于高校所进行的基础建设投资回报周期一般比较长,无法在短期内产生稳定的现金流,高校很难凭借新增收益来平衡利息支出。因此,过度举债不仅会增加高校的利息负担,而且会导致学校办学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加大,最终将直接影响高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二)高校过度举债对金融系统的潜在危害
高校过度举债不仅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还会通过一系列反应,对高校和金融体系产生潜在的危害,对社会各个方面造成更为深远的消极影响。首先,直接的问题就是过度举债可能导致高校破产。随着高校债务问题越来越显露,有的大学已经在亏损运行,连债务利息都无法偿还,而且大学债务的责任人缺位,非常类似于过去的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尽管事实上存在着国家对高校的隐形担保,但在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直接投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高校甚至是某些教育部重点高校也有破产的可能。其次,高校债务问题蕴含着巨大金融风险。高校的巨额负债如果形成不良贷款,将直接损害到银行的正常经营。当前高校贷款普遍以学费收费权作质押,而学费收入属财政性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一旦高校贷款到期不能偿还,银行难以真正实现对收费权的质押权利。这些因素都将对银行体系的资产安全产生潜在的风险。因此,高校的过度举债一旦形成债务危机,将会对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很大的危害。
(三)高校过度举债将引发社会问题
从2005年起,国家审计署在连续两年的审计报告中,都对高校债务风险提出了警示。针对扩招问题,教育部出台了三限政策(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由于学费是学校扩建的一项资金来源,也是偿还贷款利息的来源,因而招生规模控制后的高校资金链必然紧张。同时,由于学校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学生的学费,而学费主要在每年的九月份,这样的现金流与企业相比就非常特殊。一旦在全年的某个时间资金周转困难就会出现资金链条断裂的可能。因此,一个学校一旦出现资金链条断裂的情况,必然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教学秩序的稳定,因而也就很难确保学生思想的稳定,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四、控制高校的债务风险,确保高校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应确立对债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
首先,要加强债务风险防范意识。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事业发展需要与实际经济承受能力的关系,要提倡厉行节约,坚持量力而行,自觉控制建设项目和建设规模,避免基建战线过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正确承认风险,科学估测风险,预防发生风险,并有效应对风险。
其次,要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严格控制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是贷款资金应用于解决制约高校当前和未来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对高校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不得用于提高待遇、对外投资、科技开发以及平衡预算抵补日常经费开支的不足等;通过优化贷款资金结构,降低贷款成本、减少财务风险,按照贷款本息归还的时间、额度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并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对贷款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
(二)进行筹资组合,实现均衡负债,控制财务风险
在落实贷款资金方面,应注意不同种类贷款的组合,合理调度资金,均衡负债。贷款期限可以分为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期限较长,有三年期、五年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较短,有三个月、半年期、一年期。贷款长短期限不同,利息率不同,对学校近期偿债的压力不同,财务风险也不同。一般贷款期限长,资金成本高,财务风险小;贷款期限短,资金成本低,财务风险大。例如,在我校新校区建设筹资过程中,针对建设项目资金需求和学校现金流入情况,进行了筹资组合。实行长短期贷款组合,优化贷款结构,均衡负债,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为了尽可能地降低资金成本,贷款还可根据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分步到位。
(三)坚持多渠道筹资
依法多渠道筹资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财务管理职能的一次根本性转变。高校应将财务工作重心从“理财”转向“生财”。除了继续争取增加财政拨款、扩大招生、利用银行贷款等传统筹资渠道外,高校还可进一步创新筹资渠道,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满足高校建设和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如对于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图书馆文献资源等对内、对外开展有偿使用;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产学研基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充分运用政府的政策,以土地置换的方式,将市区内的旧有小校园通过国土部门收储后组织上市,尽可能提高高校土地的置换收益,支持新校区建设。总之,化解高校债务风险,需要内外兼修,既要管好、用好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又要广开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校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四)完善高校财务报表体系,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就是在高校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设置相关量化指标,分析和评价学校办学资金使用的合理程度、财务管理水平和真实财力情况,及时揭示隐性问题,对潜在的财务风险及连带责任风险进行预警预报。财务部门应根据即时掌握的财务信息,加强财务分析,监测学校的财务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开发的“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为基础,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控制偿债风险。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应考虑到指标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及预见性。若负债期内年度预期收入总额、负债期内流动比率等指标数额越大,则说明高校偿债能力越强;若学生生均贷款额、负债与收入比率、负债自有资金比率、人员经费与总收入的比例越大,则反映出偿债能力越弱。高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考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出适合自身的负债额度控制与负债期内预期收入之间的关联指标。以预测高校在负债期内的风险,并努力规避,确保高校实现健康、稳定和持续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志群,葛守芬.对新时期高校债务管理的思考[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1(10).
[2] 徐玉山,赵鹏程.关于高校债务危机的思考[J].现代农业,2008(03).
[3] 彭清平.高校债务危机成因及化解对策[J].财会通讯,2007(11).
[4] 黄成惠,王静梅.江苏省大学城建设中高校的债务风险及其化解[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5] 何旭东.浅议高校债务危机的形成及其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命脉,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我国在水资源的开发领域中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当前的水利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行业需要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应对各种挑战。
一、大力实施水利信息化建设
长期以来,水利信息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信息化设施十分薄弱,这不仅表现在水利工程的信息采集、信息传输、操作手段的相对落后,水量调度、水量分配、水量计算仍以人工为主,缺乏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对全流域的自然环境、水文地质、水利工程、防洪设施、经济现状、耕地面积、人口分布等信息方面没有建立起相对应的数据库,因而不能对水资源做到科学合理的分配。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依托信息化技术,实现对洪水、水情、雨情进行自动化监测,水库放水、调水实行自动化调度,地表水、地下水自动监测;更好的决策调水、用水计划,提高水的利用率,真正做到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率,实现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流域用水管理水平和决策指挥能力。
二、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首先、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做到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其次,水利单位要建立水利工程维修专用资金,确保工程维修及时,资金来源稳定。由于历史原因,部分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水运行困难,新建的水利工程设施超负荷运行;建立稳定的维修资金,对新、旧水利工程进行随时维理,对配套工程及时建设。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一样,是水利单位的一大优势,借助这一优势,在水资源上做大文章,进行城乡生活供水、水电开发、污水处理、水利旅游、水利养殖等与水资源有关并能产生效益的项目,集中资金、技术力量,增加经营收入,增强水利经济实力。
三、转变观念,深化水利单位用人机制改革
在水资源越来越紧缺的今天,我们仍有部分职工思想观念陈旧,没有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因此,通过加强学习,教育职工转变观念,认识到水利不只是为农业生产服务,水资源作为商品,讲究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应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市场化运作,市场化管理。另外,在单位内部建立起有效的人才竞争机制,水利队伍实行优胜劣汰,把德才兼备,年轻有为、有创新能力的同志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实行“能者上、庸者让”的用人机制,真正把水利职工队伍建设成有竞争、有活力的一流队伍。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运行管理机制
长期以来,水资源管理体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缺乏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导致水资源利用和管理长期存在诸多矛盾。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必须建立科学的供水管理机制,大力推广“阳光水务”,实行水票制。一是理顺关系,水管单位直接给乡镇水管站供水,水管站直接给农户配水的管理机制;各级水管人员与配水人员对接水、退水的时间,水量大小,水量变化等情况做详细记录,并层层签字认可;配水人员与农户同样如此,每一轮水过后,必须及时向农户公布水情、水费,做到水过账清,让农民用明白水,交放心钱。二是核定统一的水价,对农户实行一价到户。使用专用发票,开票到户,防止搭车收费。
五、加快节水技术的应用推广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节水工作尤为重要。首先,通过技术、资金的投入,在全国大力开展节水工程。为了减少渠道输水损失,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对长距离、大流量的渠道进行砼衬砌处理。推广应用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新技术,减少田间用水损失;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进行科学、适时、适量的配水、灌水。其次,根据各地区特点、气候、土壤、温度、经济发展的情况,调整农作物种植比例结构,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第三,推行计划用水。通过优化配置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使流域生态恢复到自然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忠恩.论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途径.水利经济,1992年03期.
牧场粪便变肥料
当天上午,与会人员先后来到平顶山市鲁山、宝丰、叶县,现场学习现代生态农业园区的先进生产经验。
鲁山瑞亚牧业集团是该县辛集现代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区的龙头企业。“我们现在存栏奶牛2000多头,奶牛场产生的粪便,利用德国技术进行处理,经过干湿分离、沼气工程发酵后,沼渣制作成有机肥,沼液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附近的牧草基地,或者输送到果园里。”瑞亚牧业集团董事长关绍峰介绍。
在宝丰县康龙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猪舍内传来悠扬的音乐声。宝丰康龙实业集团董事长王世杰介绍,该公司年出栏生猪15万头,生产生态菜、粮8200吨。“我独创了‘百亩田、千头猪’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王世杰说,就是以百亩农田为单位,建一条饲养1000头猪的育肥生产线,该模式便于复制推广。该公司建起4座沼气工程,沼渣、沼液变成肥料回到了土地中。
秸秆回收用途广
禁止焚烧秸秆后,秸秆如何回收利用?在宝丰县康龙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内,工人正在将秸秆压制成方块。“这些秸秆压成块后,可以用作燃料,提高冬季日光温室、猪舍的温度,燃烧后的草木灰作为肥料还田。”王世杰说。
除了用作燃料外,秸秆还有哪些用途?泌阳县农业局局长赵太宽说,泌阳县的秸秆利用还可以饲料化、基料化。泌阳县是养牛大县、食用菌栽培大县,其中4个规模化肉牛养殖场每年青贮玉米秸秆25万吨以上;群众把秸秆腐熟后用作基料生产草腐菌,每年利用秸秆9.7万吨。通过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等技术,耕地质量也有了改善。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试点地区摸索出不少好办法、好经验,让与会者大开眼界,相信我们一定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省农业厅计划处处长汤其林说。
打造示范试验田
为了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补齐资源环境短板,加快工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16年8月,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8部委联合制订下发了《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方案》。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远集团)开发了可持续发展信息管理平台IT系统,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打造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这是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7月31日在《中远集团2007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新闻会暨相关方沟通会上透露的。
这是中远集团的第三份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从经济、环境、社会、产品、人权、健康、安全、企业治理等方面,全面展示了中远集团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出的行动、业绩、愿景以及面临的挑战。
魏家福:中远集团是负责任的跨国企业集团
在当天的新闻会上,魏家福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远集团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为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远集团2004年就加入了联合国“全球契约行动”,联合国全球契约的十项原则提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新标准,中远集团加合国全球契约行动,并积极履行全球契约的十项原则,运用全球化的思维指导商业实践,为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变革、市场风险的防控和运营效率的提升创造了新的机会。中远集团通过积极践行全球契约十项原则,进一步培养国际企业的合作精神,在促进企业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供应链和相关方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了中远集团国际企业公民的良好形象。
魏家福表示,中远集团是负责任的跨国企业集团,中远集团的持续发展,必将惠及各利益相关方;中远集团履行社会责任基础源自企业自身的发展,中远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为各利益相关方所期待。
“中远集团持续履行全球契约和社会责任符合企业的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指引,我们对实现中远集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充满信心。”魏家福说。
可持续发展信息管理平台为国际首创
中远集团2007年在实施全球契约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中远集团可持续发展及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欣迎介绍,2007年中远集团实施全球契约和履行社会责任有两大亮点,其中第一个是建立了可持续发展信息管理平台IT系统。
“自主设计开发的中远集团可持续发展信息管理平台为国际首创,将全球契约涵盖的内容和相关方的要求分解成为500多项指标进行管理,以满足数据收集、分析统计、报告整合、信息、知识管理等多项功能。”马欣迎介绍,该系统采取总体架设分布实施多层次自动结算,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风险管理,形成风险库和基础指标数据库,供各级领导决策时使用。这一数据信息系统得到了联合国和中国的全球契约推进办公室、GRI组织等多家单位的高度评价。
保证指标数据收集及时准确
中远集团可持续发展报告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指标数据,这些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质量,因此需要准确、高效、便捷的收集机制。但由于中远集团业务遍布全球,各公司因为地域分布广泛,给指标收集带来一定的困难。
“可持续发展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信息收集过程中的跨地域性,各公司通过登陆系统填报各项指标,集团总公司就可以直接获得数据信息。”马欣迎说。
为报告编写提供可靠支持
马欣迎表示,中远集团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内容建立在各公司准确上报有关指标数据的基础之上。在报告编写过程中要查看大量的指标数据,通过系统的数据收集功能,编写人员直接导入或者参考各项收集到的指标,并利用系统完成报告的保存、提交、审核和版本控制,能够大大地提高报告编写的工作效率。
据介绍,中远集团可持续发展信息管理平台目前的指标收集数量由原先的275项增加到571项,收集范围也从此前的15家二级企业增至20家公司,已逐步形成一整套指标上报整合分析机制,为历届可持续发展指标数据收集和报告的编写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报告的可靠性。
方便数据查询和日常监控
“通过系统还可以直观地查看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指标。”马欣迎介绍,系统将建立一套清晰灵活的报表,对集团及各公司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叠加展示,逐步实现日常监控机制。
宣传可持续发展报告成果
“通过中远集团可持续发展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搭建一个专门向全社会宣传和推广中远集团可持续发展工作成果的信息门户平台,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和网络作用来宣传全球契约,让每一个员工了解全球契约对中远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调动员工积极地参与贯彻落实全球契约的积极性。”马欣迎说,将信息化作为实现以人为本的工具,通过网络进行各方面的沟通,职工参政议政,体现人权,发挥每个员工的作用,这样能够真正实现中远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全面覆盖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马欣迎介绍,2007年中远集团实施全球契约和履行社会责任的第二个亮点是着手打造履行全球契约和社会责任的长效机制,按照《全球契约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导则》和《GRI可持续发展指南》以及《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科学地建立规范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
中远集团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以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整合体系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和风险管理为主线,运用精益六西格玛的方法,进行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将中远集团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指标逐项纳入相关生产经营管理决策过程和行动,落实到集团总公司和各公司工作和岗位中,形成指标化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
“目前,中远集团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家量化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的公司。”马欣迎介绍,中远集团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因全面覆盖了所有相关方的利益而广受好评。中远集团实施全球契约的模式和方法受到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的赞赏,并将作为优秀案例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提供“绿色服务” 打造责任企业
“中远集团认为履行全球契约和社会责任不是一时的事,一定要有长期性、计划性和目的性。目前,中远集团可持续发展信息管理平台与整个战略运营相结合,而且通过战略的转变,经营模式的转变和业务流程的再造,从而引发企业业态的变革,最终实现了企业的公司价值、环境和自然资源发展的和谐。”马欣迎说,在日常的生产运营中,中远集团积极遵守国际海事组织有关航行安全和海洋环保等相关公约,致力于成为“绿色服务”提供者,向实现企业与人文、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
马欣迎介绍,中远集团的主要资产是船舶,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船舶用燃料油。近几年来,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中远集团通过调整船队结构、提高船舶营运能力,优化航线设计、降低航速,积极采用成熟技术、开发新技术等措施,使燃油单耗从2003年的8.01千克/千吨海里下降到2008年上半年的4.69千克/千吨海里,下降了41.45%。
在减排方面,中远单位货物周转量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从2003年的24.83千克/千吨海里下降到2008年上半年的14.60千克/千吨海里,下降了41.20%。
马欣迎说,中远集团所属的集装箱运输船队共有139艘船舶,2007年开始以经济航速运行,到2008年2月份,再次宣布减速10%,力争全年节省燃油35万吨。中远船舶还在美国港口低速行驶以减少污染,由此成为5家享受美国港口优惠费率的船公司之一。
报告评价
国资委研究室主任彭华岗:
中远集团2007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质量和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在前几年的基础上,中远集团2007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采用GRI指南2006版的核心指标,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远集团推进可持续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成效。报告内容翔实,体系完整,既符合国际规范,又符合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同时,报告注重吸收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并进行第三方审核,保证了报告的可靠性,也体现了中远集团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