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卫生服务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声誉;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11)20-0051-03
2011年4月底,全国已建成92.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关注度,扩大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名度。但居民对其利用率却不尽如意,这主要是由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陈旧印象使得他们就诊意愿降低。本文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声誉概念内涵及特点分析,运用利益相关者观点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声誉内涵具体化并结构化,使得声誉管理理论与实践得到了结合,以期有助于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声誉的全面了解和管理。
1 问题的提出
有调查表明,在被调查者中,有72.8%的居民知道所住地附近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病时35,3%的人会选择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同时24.6%的调查对象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了健康咨询服务,29.8%进行诊疗配药。数据说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是有一定程度的知晓,虽然有一定的比率数据表明社区卫生服务也已被居民接受,但较低的比率同时说明居民对社区服务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及预防、保健服务的接受度还不高,一方面是要改变居民健康意识,增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另一方面原因是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然信任度不高,表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往不佳的声誉需改善。
2 社区卫生服务声誉概念及特点
根据Charles Fombrun提出的关于声誉观点,“与其它领先的竞争对手相比,公司依据历史行为和未来发展对所有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产生的吸引力在认知层面的表达”,Freeman提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同时他将利益相关者的范围进一步拓宽,更具体的概念为“这是与组织有一定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其他群体,他们能够被其他一个群体组织影响,同时也能对群体组织产生影响,有可能是组织内部的(如雇员),也可能是组织外部的(如供应商或压力群体)”。
借鉴上述观点,社区卫生服务声誉可以总结为:利益相关者依据机构过去行为和未来前景而产生的对机构的综合评价。服务机构声誉的建立不仅仅要取得居民的信任,还有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如政府、民间资本、医疗合作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及公众、媒体。不同利益相关者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不同,评价的标准也不同,所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声誉的内涵是复杂多样的。
良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声誉特点是:(1)长期性。从否定到肯定的转变需要时间,从肯定的建立到维护也需要时间,因此对良好声誉的形成是长期工作。以往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是“医疗水平低,服务环境差,药品种类不全”,要改变这一不佳印象,重新建立良好声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去改变、建立和维护。(2)易损性。良好声誉既可以通过长期不懈努力逐步建立和巩固,也可以因为偶发的不良事件而使得刚建立的良好声誉则毁于一旦。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自身声誉不仅要细心建立,更需要全心维护。一旦发生事故,需将损失尽量减少,修补破损的声誉,将对声誉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3)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声誉的建立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对机构的综合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民间资本、医疗合作者、机构内部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媒体、公众等群体,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居民对声誉的影响最直接,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声誉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力。利益相关者不仅同服务机构进行价值活动的互动,利益相关者之间同时也在进行信息交流,构成声誉网络,在彼此不断交流中形成声誉。因此声誉是综合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认知。
3 声誉的形成
根据Freeman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拥有所有权的利益相关者;经济上有依赖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在社会利益上有关系的利益相关者),本文将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益相关者大致归为以下几个群体:政府、民间资本、医疗合作单位、服务机构的内部工作人员(本文将经营者与医护人员都视为内部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社会公众及媒体。他们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关系,见图1。图中实线显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双重交换关系,双方通过多种活动为彼此提供多方面的价值产出。这种产出互动,是双方能够相互支持的基础,也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良好声誉的形成途径。虚线表示利益相关者间的信息互动。本文只对服务机构与利益相关者两者间的互动进行探讨,因为如果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声誉网络所产生的综合反应就是良性的,声誉溢出效应也是良性的,声誉就是正面的。所以本文要探讨的就是服务机构与利益相关者彼此间的价值互动。
3.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政府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非营利性机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策指导及财政支持是服务机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相关配套政策从上世纪末就开始陆续颁布,从宏观到微观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进行规划与管理,为服务机构的持续性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同时国家通过财政拨款方式使得全国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表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已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提高了服务机构的知名度,同时有利于增加服务机构声誉的强度,这都是声誉形成基础。
3.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民间资本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良好声誉形成也需要民间资本的参与。卢希对长沙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调查表明,在其所调查的15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只有2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用房是当地政府部分提供使用,其余的13所卫生机构的业务用房的资金来源全部是自筹。数据表明服务机构发展无法全部依赖财政拨款,还需要社会资源的参与,既能保障服务机构的发展,又能提高行业竞争性,提高服务水平。在政府的指导下,引入市场机制,利用社会资源加大对机构的投入,建立多方投资,多方受益的机构运营新体制,促使服务机构向基本医疗以外的预防、康复等服务领域延伸,其承担社区居民的“健康守护人”功能才能得以真正发挥,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建立良好声誉巩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良好声誉可以持续为民间资本带来经济效益确保民间资本的生存和发展。
3.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疗合作单位 医疗合作单位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支持、医务人员对口援建有助于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良好声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的协作使得大中型医院的优势医疗资源辐射广大社区,与其协作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共享医院的诊疗设备,专家会诊及双向转诊的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助于服务机构良好声誉的建立;但对于医院来说,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协作在短期内很难见到经济利益的回报,因此对协作的积极性不高。提高医疗协作单位的积极性,政府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调整医疗单位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合理的利益均衡机制,使得医疗协作单位在协作中即可获得社会效益也可获得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医疗协作单位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度,保证医疗单位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协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3.4社区卫生服务与内部员工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良好声誉建立的关键利益相关者是内部员工。工作人员是社区卫生服务新职责的实施者,“家庭式医生”、社区首诊制等服务项目的推广,都需要医护人员以较高的医疗水平,良好的工作态度取得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是服务机构良好声誉的重要构成部分。服务机构能否取得员工的满意是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根本原因。在姚红霞等人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及稳定性调查表明,医护人员对收入的满意度很低,很不满意及较不满意的比例占到被调查者的45.7%,有离开机构想法的员工占64.2%。由此可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工作人员对机构的不满意主要来自对收入的不满意,想离开机构的人员占到被调查者的半数之多。工作人员付出的多,回报的少,导致不满情绪的增加。针对工作量大、待遇不高、社会地位低、业务提高难等问题,服务机构首先要从经济人手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的收入、福利待遇、医疗和养老保险等经济问题,再逐步解决职业发展等问题。提高员工对机构的满意度,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事业热情,他们才能提供高品质的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良好声誉才能形成并扩散。
3.5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居民 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良好声誉的另一个关键群体是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服务质量的有效性、提供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性、药品价格低廉及品种齐全等等都是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需求,满足上述需求才能取得居民对服务机构的信任,服务机构的声誉才能真正建立。罗秀娟等人对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949名社区居民调查表明,接受过保健、疾病预防、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和家庭病床医疗服务的对象占调查对象10%以下。数据表明居目前居民对服务机构的新职责接受度不高,服务机构要获得居民的信任,离不开上述各大利益相关者对机构的支持,财政支持和民间资本的参与可以购买更多的公共卫生服务,医院有了效益才会持续与服务机构协作,工作人员有了对机构的忠诚度才会提供更优质的卫生服务,居民是最终受益者,也是机构声誉的最终评价者和传播者。获得居民的信任,社区卫生服务发挥了全部功能,声誉的强度和美誉度提高,良好声誉得以扩散传播。
3.6社区卫生服务与公众、媒体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声誉最终形成依赖公众传播及媒体宣传。公众间的口碑传播影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声誉存亡,尤其要注重公众间的良好口碑传播;针对居民的“晕轮”效应,利用大众媒体传播快、覆盖面广的优势,正面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新职责,提供方便快捷、优质价廉新服务,树立服务机构“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新形象,为服务机构声誉加大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如有不良信息,也可立刻反馈给服务机构,可以快速处理,与服务机构形成信息的良性反馈。
综上所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声誉的形成是各因素彼此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在整个形成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以便对应方根据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对声誉形成进行动态管理。反馈的渠道越多,信息反馈越通畅,越有利于良好声誉的形成。
4 结论
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声誉概念内涵及特点分析,运用利益相关者观点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声誉内涵具体化并结构化,使得声誉管理理论与实践得到了结合。
4.1良好的声誉是决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声誉不仅决定机构的生存,更是机构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从建立机构的声誉人手,全面考虑机构声誉的内涵,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满意度,获得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在声誉网络形成良好的信息反馈,产生声誉“溢出”效应,服务机构才能真正发挥其新职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护人”。
4.2全新诠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声誉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声誉是指利益相关者依据机构过去行为和未来前景而产生的对机构的综合评价。声誉的形成不仅仅是某一个利益相关者对服务机构的评价,而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对其评价的综合,所以声誉的建立和形成要关注每个利益群体,与每个利益相关者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这是服务机构建立良好声誉必要条件。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有效沟通;绩效
中国医生学会的调查显示,在医患纠纷中90%以上的医患纠纷为不当的医患沟通所致。然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的如何,与社区医生的沟通技巧有着直接的关系[1]。2年多来,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尝试并利用沟通技巧,按要求形成制度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沟通对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团队人员和上级医院的专科医生、社区居民包括病人、病人家属、亚健康人群和健康人群及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人员。
1.2沟通内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内部人员的团队作用与上级医院的专科医生桥梁作用、社区管理干部对社区卫生人员的互动作用、社区居民与社区医生信任关系、居民参与程度、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状况的知晓程度、慢性病的防治知识了解情况。社区居民慢性病患者的建档率,慢性病控制率的情况变化。
1.3有效沟通中的技巧:(1)见面问候语并介绍自己,如:您好!我是某医生、护士,很愿意为您服务等话语。(2)事先有所准备,如社区医生主动回访居民、患者的话,把要回访的内容拟清楚,以免遗漏。(3)确认需求,病人需要什么健康问题力求帮助解决。(4)处理异议,要,允许患者有不同的看法,先不要驳斥病人的不同意见。(5)达成协议交流后把共识形成协议,以便下一步工作的进行。(6)共同实现,有相同的目标,才能达到目的。
1.4沟通方法:(1)首先在团队人员之间以及与上级医院的专科医生经常交流,达成共识,形成凝聚力。2008年初开始与社区管理干部和专科医生互动交流思想,旨在联络感情加深了解,以求在工作上得到进一步的支持。(2)每月有10个工作日深入社区与居民交流、开展健康教育。深入居民小区:①有利于互相认识、面对面交流、增进互信,以求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②又有利于我们宣传社区卫生工作,如慢性病防治的重大意义,增强保健意识,从而使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发生兴趣,对慢性病防控有了新的认识。
2.结果
我们对35岁以上人群的120人次进行面对面交流所产生的效果做了调查与问卷比较,其中有慢性病的66人,其他为一般人群。
2.1沟通前调查结果:(1)与社区管理干部交流互动较少,每季度约1-2次。(2)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概念、内容、方式的了解程度分别是(27/120)22.5%,(36/120)30%,(31/120)25.83%。(3)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评价满意度(72/120)60%。(4)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38/120)31.67%。(5)共同参与慢性病俱乐部活动(30/120)25%,治疗依从性差(33/66)50%,慢性病控制率(23/66)34.84%。
2.2沟通后调查结果:(1)与社区管理干部交流互动增加,每月1-2次。(2)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概念、内容、方式的了解程度分别为(84/120)70%,(105/120)87%,(99/120)82.5%。(3)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评价满意度(102/120)85%。(4)对慢性病知晓率(88/120)73%。(5)共同参与慢性病俱乐部活动(50/120)41.67%。治疗依从性改善(55/66)84%,慢性病控制率(47/66)71.21%。
3.讨论
沟通是社区医生开展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一个好的开端,从沟通开始。我们社区卫生工作者与社区管理干部的联动及街巷居民交流,下社区进入居民小区,入户随访,建立健康档案,疾病预防、保健、社区医疗等等,无不以沟通为开路先锋,真可谓还未入户,问候在先。
沟通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具,也是医护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它是融洽医患关系的剂,沟通是一门科学,它像似哲学使人变得聪明,它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难题,要想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只有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才能积极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群众性,把这一惠及广大居民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模式,我们近两年来发挥思想交流、沟通的优势,从内部来说提升了团队的作用,发挥了患者与专科医生间的桥梁作用,形成了合力。从外部来看,加强与社区的管理干部的互动,增进了解,工作上得到了广泛支持。从社会上来讲,调动和发挥了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使人们的健康行为从物质关心再到了解最后实现行为改变的过程。这些变化的提升所产生的效果已在近两年市卫生局年终绩效考核中体现出来,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贴。
研究表明,通过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可以将医疗花费降至原来的10%。沟通能有效保护自己,也能惠及广大社区居民。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23 — 02
人力资源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所在。社区卫生服务靠卫生人力资源来完成和实现一切社区卫生目标。如果社区卫生服务的人力资源被充分利用,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有效解决社区居民健康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对社区卫生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培训、使用和管理,实现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卫生机构和个人均获得最大的收益,它直接决定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1〕。
一、多方面开发城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
1.引导退休医生进社区
分流公立医院的医生进入社区。政府介入,制定一定的标准将要退休的医生分流进入社区,实行双薪制(即原单位待遇不变,进入社区后由下政府额外补贴另外部分薪金);同时要求所属医院与转进社区之间不能有利益关联,医生根据疾病治疗的最佳技术分流病人。医生自身待遇不再与医疗业务量直接挂钩,不再面向市场,按照政府的要求行医。使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与实行医生自律完美结合。当然对分流进入社区的退休医生有着严格的要求:年龄需满50岁,学历本科以上,职称副高以上,并且在原医院考核必须合格。
2.医学院校加强对全科医生的培养
在政府的指导协调下,社区和教育主管部门一同协助,科学合理的培养医学生开展社区活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后备力量或者说是接班人主要是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要培养全科医生务必使医学院校学生了解和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服务模式,开设全科医学必修课和选修课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培养的同时还需要对医学毕业生进行引导,使其进入社区工作,这样在提高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学历结构的同时,还能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年龄比例更加协调,也大大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现在不少医学院校热衷于办研究性大学,我认为更为迫切和必要的是为农村和社区多培养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全科医生,就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在医科大学设立全科医疗系,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规划和培养方案,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生,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高素质人才储备提供途径。
二、提升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制定相应的培训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医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知识结构老化,学历与职称层次较低也是其普遍特征。大多数社区全科医生没有经过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知识不系统,不够全面,导致整体素质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如何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可以从两方面加以干涉:一方面针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建立毕业后全科医学培训培养体系,另一方面针对在职人员,开设继续教育。
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是改善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供给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需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的培训,使其更加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职责和重要意义,从而激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职工培训学习教育制度,规范培训模式,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制度。同时对社区卫生人员的卫生专业知识的及时更新、补充和扩展也非常重要。合理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次数、培训方式,将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结合,全面提高社区卫生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教育之前卫生服务人员的知识技能首先应该被考核,应优先考虑知识结构老化、技能较差的卫生服务人员,要根据哪方面欠缺,进行相应的补充,哪方面急用,先对应的对哪个方面进行先行补充原则。对于已经取得资格的全科医师,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内容以学习全科医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使其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同时理加适应全科医学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了社区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严格社区卫生人力资源准入标准,激活现有社区人力资源
目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经常出现学历不高、职称偏低、技能水平差等现象,主要是由于进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不够严格。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都是从医院转岗而来,不论学历,不论职称,不论业务素质和能力、知识技能水平等如何都可以进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导致卫生服务机构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只有实行严格的准入标准,与时俱进激活现有社区人力资源,以上现象才会得以缓解甚至解决。
1.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聘用和考核相辅相成
聘用与考核是城市社区卫生部门获取合格员工、保障城市社区卫生组织活力和长期绩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激活现有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重要手段之一〔2〕。
目前本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社区护理只是初具雏形。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不断推广,社区护理作为社区卫生工作的组成部分,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护理专业还不能独立运作,还要依附于医疗或其他社区卫生组织合作,社区护理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找好角色定位,不仅关系到社区护理工作在整个社区卫生服务框架内的作用、地位,也在客观上决定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向和服务体系。
1 在调查的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社区护理存在以下缺陷
1.1 社区护理概念不清 目前社区护士概念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护士通过社区护理转岗培训取得社区护士培训证书即称社区护士。工作内容偏重于以第二级预防为主的、较局限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临床护理。把出诊、下社区量血压认为就是社区护理,与第一级预防为主的护理活动有一定差距。
1.2 社区护理管理体系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社区护士工作内容分工不明确,岗位设置不具体,社区护理质量考核无标准,社区护士配置不合理。
1.3 社区护理服务形式单调 现在开展的护理工作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流于形式,为应付上面的检查突击建立个人、家庭健康档案,而且基本为死档。上门护理也仅注重治疗性措施的落实(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等,忽视其心理和康复的指导。下社区服务也仅是测血压,对于解决社区人群的健康干预有一定差距。
1.4 社区护士知识老化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士基本都是院校毕业后直接分配而来,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即可参加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由此无论从理论上、操作上、临床经验上都只能作为一个护士职业的起点。还有就是年龄大的,多年来接触的临床工作也仅是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等简单的临床治疗,所以显出了现有社区护士知识上的缺陷。
2 社区护理的概念及职能
2.1 社区护理概念 社区护理也可称社区卫生护理或社区保健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它以社区家庭健康为中心,以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为重点,提供集预防、康复、保健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连续、便捷的健康服务护理。
2.2 社区护理的职能
2.2.1 预防保健为主 社区护理服务宗旨是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主要工作目标。通过一级预防途径,达到促进健康、维持健康的目的。
2.2.2 强调群体健康 社区护理是以社区整体人群为服务对象,以家庭及社区为基本的服务单位。收集和分析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解决社区存在的健康问题。
2.2.3 社区护理工作范围的分散性及服务的长期性 由于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居住相对比较分散,使得社区护士的工作范围更广,对交通的便利性要求更高。另外社区中慢性病人等特定服务对象对护理的需求具有长期性。
2.2.4 综合 由于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求社区护士的服务除了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等基本内容外,还要从整体全面的观点出发,从卫生管理、社会支持、家庭和个人保护、咨询等方面对社区人群进行综合服务。由此可见,社区护理的面很广、有一定难度,需要护理人员有高水平、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2.2.5 可及性护理服务 社区护理属于初级卫生保健范畴,其基本要求所提供的服务应是所有社区人群在需要时能得到相应的服务。这就要求护理服务具有就近性、方便性、主动性,以满足社区人群的健康需求。
2.2.6 具有较高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社区护士的工作范围广,而且要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来预测和发现人群中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在许多情况下,社区护士需要单独解决面临的健康问题,因此,社区护士较医院护士有较高的独立性,需要具有一定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社区护理
发展对策根据以上社区护理的概念和职能特点,结合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护理工作,提出以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石发展社区护理的建议。
3.1 转变观念,调整社区护理人员结构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护理服务有多种,涉及问题多且护理特点在于以预防保健为主,强调群体健康。护理观更应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护士具有诊断和处理社区居民对现有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能力。而且社区护士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爱心,才能使社区护理达到最佳效果。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区护士不仅是完成本机构的临床护理,更应该跨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迈向社区,进入家庭,摸清管辖范围内居民的健康状态,对辖区居民的慢五病管理提出干预方案,对各级各类人群进行有效分类管理。以达到第一级的预防为主的护理目标,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个性化、连续化、综合性的服务。
3.2 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 注重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 根据以上社区护理职能特点及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护理人事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区护士应提高准入制度,建议由主管护师或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有过三年工作经历,并取得国家承认的相应社区护理学专科培训证书的护士才能成为社区护士,以满足独立辨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社区护理工作。或在现有基础上挑选具有敏锐的贯彻及护理评估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身心健康的社区护士,学习社会学、心理学、老年学、伦理学、行为医学等边缘学科,通过严格系统的社区和公共卫生护理教育,取得国家承认的相关学历的全科型护理知识的社区护士,才有资格进入社区,解决并满足社区人群的健康需求。对于那些资历较浅或脱离临床时间较长的老年资社区护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社区健康评估、疾病人群、护士特点进行灵活实用的培训。学习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急救技术等,逐步推行培训和自学相结合,重点培养和普遍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以传帮带的方式拓宽知识面,提高护理技能,提高社区护士的职业素质,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人才均衡发展。
3.3 严格社区护理管理 社区护理具有高度自主性和独立性,这是由它的工作特点所决定的。尤其在做家庭服务时,一方面因条件简陋操作难度大,另一方面,护士可能会因忙碌、疏忽等造成意外,所以,要特别加强对社区护理的管理。不仅要求社区护士加强责任心,熟练掌握技术,还要制订相应的质量标准、绩效考核、监督与评价标准,根据社区护理的特点,考虑到影响社区护理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的各种因素,从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服务质量几个方面着手,运用多方面资料,综合制订出适宜的质量指标,建立可行的社区护理质量,以“以需要编制,以任务定岗,以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以按劳分配和贡献大小”为奖惩原则制定护理人员业绩考评制度,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构建开放、科学的护理模式。
3.4 增强社区护理职能 现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服务职能仍定位在病人和疾病的普查、预防接种等工作上,对社区人群的健康少有了解、指导、促进作用。根据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入,社区护理应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家庭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社区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善终服务等服务项目。社区护士职责应从对个体的疾病护理扩展到对家庭、群体和社区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以对群体行为干预达到健康促进为最终目标。
3.5 寻找政策上的支持 社区护理是一门技术,应当体现她的价值,在家庭护理、探视制度、健康教育等护理项目上有相应的法规,政策的保障以及工作价值的体现。鼓励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主管部门应根据地区情况,制订出诊项目、操作规程、意向协议等,使其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
3.6 加强宣传 通过多种媒介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及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及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识,让人们认识到社区医疗护理是一种方便、经济的就医、治疗及康复途径。
3.7 加强社区护理的研究,拓宽社区护理领域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的新兴领域,健全社区护理必然经过一个长期的探索尝试过程。社区护理应抓住机遇,重新审视市场定位,创造条件,利用资源,改变过去社区护理服务形式单一,“医院化”的护理方法,拓宽社区护理的服务项目,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发展我们的社区护理事业。
我国在逐步的医疗改革中,医疗卫生事业虽然突飞猛进,但也出现不少问题,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医疗资源严重重复设置,“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这一民谣充分反映了当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2006年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社区卫生发展问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努力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当前城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由此,“社区卫生服务”得以在中国迅速升温。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居民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老幼妇残为重点人群,提供融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卫生监督检测等的连续性、综合性、公平、及时、方便、经济的新型卫生保健服务。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家,是发达国家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保健”的平台。
二、社区卫生服务在发达国家的运作情况
社区卫生在世界上主要有三种运作方式:一种用全民医疗服务的方式,给每一个人提供医疗服务,例如英国。英国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发源地。英国的社区卫生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是政府承担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筹资,即政府承担社区卫生服务的所有成本,医院属国家所有,医院职工为国家雇员;从事社区卫生的全科医生与国家卫生部门是一种合同关系。第二种就是全民健康保险,保险部门是第三方,通过投保再来选择医疗服务,如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的社区卫生服务是国家计划管理、私人提供服务的经营模式,政府购买一定比例的居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费用。其主要特点是社会健康保险的人群覆盖率很高,政府对卫生的投入主要是为居民购买健康保险或作为社会健康保险的主要筹资。第三种是是美国的方式,美国第三者是私营保险公司,是以私营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其运作主要遵循市场调节的原则,但是它出台配套政策,比如1965年颁发的《医疗保障方案》专用于支付所有65岁以上有资格接受社会保护利益的老人们的卫生服务资金。政府仍然参与一定比例的公共产品和基本医疗的购买。
三、社区卫生在我国的起步和发展情况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继1997年,国家在济南召开了《全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现场研讨会》,1999年,卫生部、国家计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等十部委联合《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相应经过了启动期、发展期。截止2003年底,全国有95%的地级市、52%的县级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这段时间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成长期。2006年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社区卫生发展问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当前城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并在20xx年8月相继出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补偿机制等政策和指导意见。要求“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各省市也纷纷出台有关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成为现代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仍严重滞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前景
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社区卫生服务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亚洲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较活跃的国家和地区有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印度等。我国虽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但经济增长迅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是当务之急,社区卫生服务将亦步亦趋地跟上世界潮流。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以及覆盖全民健康保险方面等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虽然不能跟上发达国家,但政府投入、补偿将明显增加,国家卫生部20xx年8月已经相继出台社区卫生相关补偿政策,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城市对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财政补偿已经高于中、西部城市。部分地区已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并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自付比例。另外尝试政府购买居民的公共卫生和部分基本医疗费用,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盈利可望带来希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四、对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思考
早在几年以前,湘潭市即已开始社区卫生服务尝试,经过几年的探索,“湘潭市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参加全国示范评选。
我院也早在几年以前成立“社区服务办公室”,进行社区服务,为医院走进社区铺路搭桥。我院属于二级甲等医院,在为周边老百姓的健康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跟全国所有二级甲等医院一样,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医疗资源严重重复设置,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光我们医院周边 ,就有湘钢职工医院,力源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多家二级甲等医院),随着医改的坎坷之路,许多二级医院退出历史舞台,有的被大医院兼并被托管,有的发展为专科医院,有的随之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外插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在内全心全意把重点专科做大做强,走“大专科,小综合”之路应该是现今二级医院发展的最好模式。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个新事物,由于各地发展的不平衡,所以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的模式。
我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大力推广中医中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群众乐于借助中医药解决自己的健康问题,中医药在慢性病以及术后病人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美容、保健、瘦身方面也异军突起。中医药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其服务方式接近现在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其次从中医学的科学内涵来看符合当前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整体医学模式转变,注重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强调天人合一及整体观念,这充分显示了中医药的优势。相对“滥用抗生素”在老百姓心中的阴影,中医中药以其价廉、副作用相对较少所以近来越来越受老百姓信赖。所以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中医科或中医诊室,配备了中医药人员; 积极应用针灸、推拿、拔罐、熏蒸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社区群众服务。而为了发展我院儿科,为了和附近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湘钢职工医院儿科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为了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儿科很早即注意到这一重要意义,儿科很早即着手进行自己的社区服务,据统计,在儿科,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感染性病人逐渐下降,而哮喘发病率逐年增加。在儿科主任袁海斌这次着手策划进行的湘潭市小儿健康调查中,岳塘区即有哮喘患儿约160人,占所有调查儿童1%。自儿科创哮喘中心以来,利用中西结合治疗哮喘,主任袁海斌经过反复论证自行研发的“咳喘一号”“咳喘二号”,“虫草固本汤”服务于哮喘患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病人以及慢性咳嗽等患儿,以其方便、快捷、实效的特点深得咳喘患儿及家长青睐,湘潭锰矿、湘乡等地病患儿专门来我科购药,咳喘中药的收入数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儿童保健是社区卫生服务中最重要的版块,儿科之前的为哮喘患儿建立的健康档案,进行随访跟踪,以及此次的湘潭地区儿童健康调查正为我院的医疗走进社区,为中医中药服务于社区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前期工作。
另一个事实是,在小儿脑瘫中心的中医副主任医师刘卫民,扎根科室给脑瘫患儿进行治疗的同时,他的治疗还涵盖“颈肩腰腿痛”、“胃溃疡”“肥胖”、“咽炎”、“高血压”、“面瘫”、“小儿遗尿”、“妇科病”等,其方法涵盖针灸、穴位注射、刺血疗法、埋线以及中药内服外敷、理疗等等,除外脑瘫患儿的收入,一年创收纯治疗费4万余元。更好的印证了“中医中药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群众乐于借助中医药解决自己的健康问题”这一理论。综观我院有着较深厚的中医基础,有中药代煎业务,有大批中医专家,知名度都很高,正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大显身手,彰显湘潭市一医院社区中医特色。将创下可观的效益。
(2)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口社区是“下摄司街道”1.8万人口,下摄司街道距离我院较远,此地区医疗资源相对集中,有湘潭电机厂职工医院——力源医院,约塘区人民医院,有约20个个体诊所。为方便起见,使优秀的服务真正走进社区,可以考虑申请在下摄司街道办立“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一医院社区卫生的窗口,同时也是一医院的窗口,抽调医德医术服务态度好的精兵强将,利用有特色的中医中药,实施“窗口服务”,为平民服务,能极大的提高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必能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根据社区卫生服务要求,除设置全科医师诊室外,根据我院的特色,应有儿童保健、中医中药、妇女保健、老年保健业务开展以及全民防癌知识的普及宣传活动。尤其是儿童保健方面,利用脑瘫中心这一基础和优势,除进行一般儿童保健服务,还可以开展相关早期智力开发、微量元素检测、新生儿游泳、亲子教育、早期干预等项目,必大受群众欢迎。我院社区卫生服务将和我院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配套,走有“一医院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之路。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对全科医疗的认识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我国发展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
1全科医疗的概述
1.1全科医疗:是将全科医学理论应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是一种照顾式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是解决社区人群健康问题为主的一种基层医疗,它是由全科医师提供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推行全科医疗模式是实现WHO提出的“二十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公正、公平、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的适宜技术,是以个人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及低保人群为重点,解决社区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为目的,推行全科医疗模式为广大社区人群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保健服务的最佳途径。
1.2全科医师:是全科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是家庭、诊所、服务中心、服务站向个人、家庭、社区人群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人性化、综合的、连续不断的医疗服务的医生。全科医生由于长期在基层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人们的心态,人际交往及疾病的来龙去脉,是初级卫生保健的专家。全科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有疾患的人,还包括广大的健康人群,我们可利用社区的一切资源,解决居民的具体困难,或将其妥善地转入专科或大医院诊治,全面协调医患之间的关系,为人们负起健康的职责。
1.3全科医师的业务范畴: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一般急症,对危重急症进行院前处理后及时转院,对平稳转院的慢性病人和急重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及定期随访。社区卫生管理包括传染病、多发病的危害因素调查及监测,居民饮食卫生、生活环境卫生的管理,对个人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协调疑难病人会诊、专家咨询以及对低保人群进行医疗救助和支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
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①各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质量不均一。②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在卫生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尚未取得一致。③大部分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仍只限于单一的医疗服务,未能融防治、保健于一体。④一些地区已建立的社区家庭档案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其医疗记录的功能。⑤全科医生的培训教育尚未规范化,存在低水平、低层次的重复,对社区护士及其他卫生人员的培训重视不够。
3发展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全科医学,中医全科,初级卫生保健能力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4)06-0019-03
全科医学(generalpracticemedicine)是近40年发展起来的、全世界范围的初级卫生保健领域内的新学科,其宗旨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长期负责式照顾[1-2]。20世纪80年代末,全科医学的概念正式引入我国,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实践,尽管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全科医学得到了长足发展[3],但全科医学的宗旨仍无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得到完全实现。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缓解卫生保健的供需矛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卫生服务需求,提升初级卫生保健能力,实现全科医学的宗旨,成为当前社区卫生服务需要思考的问题。根据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现状以及我国医学教育的特点,我们认为,加强中医全科建设是提升初级卫生保健能力、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实现全科医学宗旨的一种积极探索。
1我国全科医疗发展现况
我国的全科医学发展起步较晚,1989年,首都医科大学建成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全科医学的概念正式引入了中国内地。1993年,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是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的诞生。1999年,卫生部全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全面启动[4]。2000年,中华医学会与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制定的全科医生任职资格和晋升条例,使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逐步正规化[5]。20余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政策和文件,全科医学领域的先驱们也为全科医学的发展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但由于环境、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不容乐观,依然存在诸多问题[6]。
1.1全科医师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如果按照每2000~3000人拥有1名全科医生的最低标准计算,我国需要16万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实际约有6万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的执业(助理)医师,仅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3.5%,远低于国际上30.0%~60.0%的平均水平[7]。
1.2全科医师质量的持续性令人堪忧
全科医师的医疗技能水平应维持及不断提高,这种质量持续性是建立一支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的重要保证。但质量持续性受到自我发展能力、工作环境、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等因素的影响。当全科医师进入社区工作后,工作环境的变化,继续教育和相关培训可及性的影响,使全科医师的质量可持续性充满了变数。
1.3民众的医疗需求日益增加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初级卫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逐步意识到不仅要治病,更要保健预防;在延长生命的同时,还要提高生活质量;生理上的疾病需要治疗,心理上同样需要关心。这些观念的变化引导着民众对卫生保健需求的增加。最近的卫生服务总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不论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量明显增加[8]。此外,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基数增大、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升高,也使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增加[9]。
2加强中医全科建设是提升初级卫生保健能力的一种积极探索
中医全科医学是整合中医学和全科医学的中医学临床二级学科。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是指通过中医全科医学培养,具有中医学、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应用中医学和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主要在基层提供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患者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的综合程度较高的中医医生,是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10]。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中医全科建设,符合基层卫生保健的需要,有利于全科医学宗旨的实现。
2.1加强中医全科建设,符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病种的需求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疾病谱以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为主,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后遗症、肿瘤、慢性腰腿痛、颈椎病等,这些疾病都包含在中医全科治疗的范畴内,且疗效显著。
2.2加强中医全科建设,适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条件的限定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足于社区,硬件无法与三级医院相比。而中医是个性化治疗,中医全科医生采用西医的视、触、扣、听,中医的望、闻、问、切。通过这种与患者互动式的问诊收集资料,经过辨证论治,即可确定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其治疗过程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对仪器设备依赖性低。这些互动式收集资料的方式,比一般的全科医生要多,更明显高于对医疗仪器高度依赖的其他医生。因此,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治疗,使医生能关注到患者疾病以外的其他方面,而医生的聆听和对疾病以外其他困扰患者问题的关注,也无疑是对患者的情感支持和精神慰籍。因此,这种个性化的疾病和心理的治疗方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限的条件下,对治疗疾病更为有效。
2.3加强中医全科建设,符合全科医疗特点的要求
全科医疗强调持续性、综合性和个性化照顾,强调早期发现并处理疾病,强调预防疾病与维持健康。而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以及“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愈后防复”加之“食药并重的营养观”和“形神并调的养生观”,使中医全科形成预防、治疗、调理一条龙的疾病处理模式。不但符合全科医疗的特点,还延伸了全科医疗的内涵[11]。2.4加强中医全科建设,是缓解全科医师需求的有益尝试
当前,全科医师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中医院校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如能正确引导这些大学生进行中医全科培训,下沉到社区,势必在人员数量上缓解全科医师不足的燃眉之急,缓解供需矛盾。
2.5加强中医全科建设,是促进中医发展的新途径
中医全科医学是在整体医学观和系统整体性方法下对中医学的学术体系和服务模式的再构建,是对中医学学术的丰富和发展。在保持中医学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融合全科医学的思维及模式,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于一体,中医全科的发展必将对中医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困难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起严格的“守门人”制度、机制不明确和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解决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工作的难题关键是制度的设计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冰山角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R 197
【文献标识码】A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模式将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双向转诊是一个很好的优化配置有限卫生资源的制度。而能否建立起规范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则成为这种医疗模式能否实现的关键。双向转诊制度是伴随全科医学理论由国外引入的,其基本概念是根据病情和人群健康的需要而进行的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专科医院之间或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之间的转院诊治过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双向转诊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各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之间的相互转院诊治过程。目前,双向转诊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没有达到制度设计的要求。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在分析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的基础上,评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采用冰山角分析法对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困难的原因进行分类分析,找出影响双向转诊工作的根本原因;并与国外先进经验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双向转诊工作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 我院为三甲医院延伸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模式,医院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管理部负责医院下设的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工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辖包头市昆区22万人口,年诊疗患者约30万人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能够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规范运营。选择其中5个规范且工作开展得较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范围的社区居委会进行调查,调查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集中时间段内以偶遇法随机抽取调查对象,调查人数按照居委会人口数按比例分配。调查对象的入选条件为:成年、有行为能力的居民,能够了解国家的社区卫生服务政策,配合调查,到过调查的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调查问卷主要内容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采用现场自填式回答。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84份,回收率为96.00%;有效问卷384份,有效回收率为96.00%。
1.2 冰山角分析法 对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困难的原因采用冰山角分析法进行分类分析。采用头脑风暴法、名义群体法提出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困难的原因。对原因进行赋值,以最大值的一半和最小值的一半为分界线,将原因分为表面原因、过渡原因和根本原因。对原因(1)和原因(2)、(3)、(4)、(5)……等依次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和赋值,然后再对原因(2)和原因(3)、(4)、(5)……等依次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和赋值,直至对最后两项原因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和赋值。赋值方法为:两个问题进行比较,是原因的赋值-1,是结果的赋值+1,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不赋值。将每个原因所得赋值相加,得出该原因的总赋值分值。根据赋值分值进行分类分析,得出结论。
1.3 统计学方法 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满意度大多集中在比较满意和满意两个水平上,很满意与不满意的比例相近,很不满意占极少数,见表1。
将很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分别赋值10分、8分、6分、4分、2分,以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服务态度、设施设备、技术水平、信任程度的满意度为因变量(Y),对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方面政策的满意度为自变量(x),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分析。Y=a+hx,其中:b=∑(x-x)(Y-Y)/∑(x-x)2,a=Y-bX,Y是给定x时Y的估计值,b称为回归系数,a为常数项。经统计检验,对应的P值均小于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五个方程均可建立。因此,回归方程分别为:Y=0.482X+3.892;Y=0.544X+3.109;Y=0.475X+3.685;Y=0.698X+2.161;Y=0.663X+2.490。即对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方面政策的满意度与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服务态度、设施设备、技术水平、信任程度等的满意度均存在线性关系,且为正相关;即对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方面政策的满意度提高,对上述各个方面的满意度也会提高。
2.2 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困难的原因分析 采用头脑风暴法、名义群体法提出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困难的原因为医院因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素、患者因素、机制体制因素和社会因素五个方面、24个条目,具体内容和赋值结果见表2。
因果分析结果见图1。线条a代表水平面,取值为19(大于最大原因值),线条a以上是现实中存在的显见问题,即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困难;线条b为最大正值的一半,为9;线条c为最小值的一半,为-8。在线条a和b之间的原因是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困难的表面原因,在线条b和c之间的是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困难的过渡原因,在线条c以下的是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困难的根本原因。
通过图1可以看出,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困难的表面原因有3条:医院不放心将患者下转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者追求名院名医不愿意下转;患者怕麻烦不愿意下转。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困难的过渡原因有19条:经济利益的驱动,医院怕病源流失;医院医生认识不足,无双向转诊意识;医院医生怕发生医疗纠纷,怕承担责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力量薄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短缺,品种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不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专家;患者不信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者不了解双向转诊;双向转诊缺乏可操作的程序和规范;双向转诊的转诊标准不明确,缺乏监管;医疗保险制度不匹配,无激励机制;无专门人员负责转诊工作;医疗资源配置分布不平衡、不合理;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信息不畅通;医院和社区之间缺乏了解、沟通;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公众知晓率低。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困难的根本原因有2条:没有建立起严格的“守门人”制度,机制不明确;政府重视不够。
3、讨论
3.1 国外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情况 国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双向转诊制度之所以能很好地执行,其中“守门人”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该制度要求患者需要医疗卫生服务时必须到全科诊所接受全科医生首诊,不允许直接到专科医生处寻求医疗卫生服务;除非患者经全科医生诊断为疑难杂症或者超出其治疗能力,才能由全科医生出具证明,将其转给专科医生治疗;转诊后,全科医生仍要对患者的诊疗工作进行管理和协调。“守门人”制度服务于医保部门,只有符合规定的就医才能得到医保部门的认可,医保部门才能支付医疗费用。
英国是全科医生首诊制度实施最严格、最彻底的国家。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规定,具有居留权的居民在NHS注册后,根据户籍被指定一名全科医生,建立稳定的医疗保健关系,该全科医生负责提供预防、保健及医疗服务,并协调和指导社区护士提供相应的卫生服务、健康指导;除急诊外,居民去医院就诊必须经过注册的全科医生转诊。只有经过全科医师转诊才能进入医院接受治疗,享受免费医疗服务。
美国的卫生保健体系是白多个机构和个人组成的复杂系统。美国的各种健康保险制度严格按照“疾病诊断治疗分类标准(diagnotic-related groups,DRGs)”规定的各种疾病住院指证和住院时间,作为管理和报销的重要依据。这些规定表明,如果某种疾病或手术选到一定的康复阶段或达到一定的住院时限,患者必须转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回家中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否则,超出规定时间的住院费用由患者自己负担,社区医疗中心与附近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联系密切,接受社区医生介绍的住院患者或需要进行某种特殊检查的患者。
澳大利亚的卫生服务体系为三层构架,在社区(包括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全科诊所等)、专科诊所和综合医院(多为急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包括社区医疗保健中心、全科医生及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澳大利亚的社区居民必须经过全科医师转诊才能到专科医师处就诊,全科医生与其他医疗机构和专科医生之间有密切联系,双方通过转诊信或直接电话联系,提高了效率。澳大利亚国家对医院的费用预算采取包干制,医院能够及时把符合转诊要求的患者转到社区进行治疗。
德国采用的是国家计划管理、私人提供服务的经营模式。德国的健康保险制度规定居民就诊必须首先找社区的全科医生,如果需要住院治疗,则由全科医生出具证明转诊到医院,接受住院治疗。全科医生与医院建立转诊和其他业务的合同关系,德国的健康保险制度对卫生服务层次有严格的界定。德国的医院一般没有门诊,只提供住院服务。
在西方国家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全科医师是医疗服务的“守门人”,不仅满足了居民的卫生需求,还有效地控制并节省了医疗费用,是实现双向转诊的关键。各国转诊制度的差异主要在需方的首诊选择权和管理运作方式上。在卫生服务需方的首诊选择权上,英美两国转诊制度较为严格。医院接诊的患者必须持有开业医生的转诊证明并经过医生签字同意后方可住院治疗,即使是紧急情况需要先住院,事后也要补办转诊手续,否则疾病基金不予认可。而在管理运作方式上,美国是采用市场竞争为主的卫生服务体制,英国与澳大利亚实行的是全民免费医疗,具有更广泛的公益性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双向转诊的起点和终点,较好地发挥了双向转诊的载体作用。另外,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奠定了双向转诊的社会保障基础,各国运用循证医学制定了统一的管理和服务规范,运用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任务配置、病历管理、疾病管理、需求分析、资金分配、数据保护和医疗照顾网络化服务,形成了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
3.2 对我国双向转诊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本研究通过选择我院举办的5个规范社区的随机调查,得知社区居民对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的政策和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总体上满意,对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的政策、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服务态度、设施设备、技术水平、信任程度的满意度分别为96.61%、96.62%、96.09%、92.19%、91.40%、95.05%,说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达到政府的工作要求。虽然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总体上取得了成绩,但是在双向转诊这一核心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工作落实不到位。国外在双向转诊工作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我们需要从制度设计层面不断完善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制度体系,提高保障水平和综合效率。
按照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设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及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主要从事疾病诊治,大型医院主要从事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的诊疗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操作困难,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双向转诊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一个重点环节,可以反映出整体制度落实的情况,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困难的实质是制度设计的缺陷。有关双向转诊工作存在的困难和原因分析的文献较多,可以分为医院方面的因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因素、患者方面的因素、机制体制方面的因素和社会方面的因素等,主要集中在对双向转诊工作缺乏认可和认识不足、经济利益驱动和诱导、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监管。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困难主要表现为医院不把患者转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另外也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把该转往医院治疗的患者留在社区治疗,对于急、危重及抢救患者社区基本能够做到100%的上转。
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困难的根本原因是问题的实质,过渡原因是根本原因导致表面原因的中间环节,表面原因是问题的表面现象。本研究结果显示,造成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困难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起严格的“守门人”制度,机制不明确;政府重视不够。与潘景业等报告的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因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制约双向转诊工作落实的一些因素已得到了解决,使得深层次的矛盾凸显,表现为“守门人”制度的缺失和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关键词】零差率 社区 补偿机制 配送
1 零差率的概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使用的药品均要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常用药品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确定的药品采购价格销售给老百姓,配送单位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不得有任何中间环节的加成。在药品采购价格整体降低的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取消了15%的药品批零差价,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采用政府打包采购的方式,压缩药品流通领域的中间环节,取消药品的批零差价,将药品价格降低,让利于百姓。这种做法叫做零差率。
2 零差率的概况
北京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新性开展药品“零差率”的地区。在北京,从2006年12月25日起,全市2600多家社区医院的常用药正式开始实行“零差率”销售,312个品种、926个规格的药品由政府统一采购,统一按购入价出售,取消15%的加价率;2008年12月15日,北京市的零差率药品扩大到328品种(1024个品规);北京市基层零差率药品将比照国家公布的307种基本药物,从2008年的328种扩大到519种,预示着“零差率”药品的组成将会愈来愈丰富。
继北京之后,全国各地区陆续试行“零差率”。在上海,2008年10月1日,上海郊区农民在村卫生室就诊可享受基本药品按实际进价收费的优惠;从2008年12月28日开始,上海社区卫生机构将全部推行基本药品零差率,所涉及的药品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零差率”收费西(中)药目录》中的166种。天津市2009年4月1日推出了《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用药目录》,涵盖537种基本药品,与此同时同时在6个中心区和塘沽、汉沽、大港(城市部分)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推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安徽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1月1日进入试点实施阶段,32个试点县(市、区)共有政府举办的7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6个服务站,390所建制乡镇卫生院和4799个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
特别是在0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之后,“零差率”的推行将成为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其回归公益性的突破口。
3 零差率的成效
北京药品实行“零差率”后,社区医院的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达到了36.1%。[1] 2007年底北京市卫生局的统计显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平均每次门急诊药费从原来的近百元降到现在的66.47元,省了近30%,一年下来,社区医院共向患者让利4.46亿元。现在,已经有四分之一的市民看病首选社区医院。2008年底,据初步统计,零差率药品政策实施以来,累计为群众让利7.68亿元。社区卫生机构门急诊总量占全市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由2006年的不足8%提高到2008年的28%多(2008年上半年同期数据对比),社区机构的单处方费用明显降低,社区机构的门诊人均医药费用为109.99元,是全市门诊人均医药费用的50%,是三级医院的1/3(2008年上半年同期数据对比)。社区卫生机构2008年上半年的公共卫生工作量已超过2006年的全年工作量。2009年北京仅丰台区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卫生所共采购零差率药品2.73亿元,销售零差率药品2.5亿元,涉及药品品种890个,降价幅度达36.11%,患者看病少花药费约9028万元。
天津市实行统一集中采购后,该市药价已经同比下降了10.28%,社区再减少15%的加成,药价就降低了近25%,据统计,天津市共有7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49个卫生服务站和154个乡镇卫生院。推行零差率6个月以来,已向老百姓让利接近1.2亿元。
安徽省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受益人口将超过2000万人。
4 零差率存在的不足
4.1 药品零差率之后,受益最大的是医保机构和公费医疗机构
由于医保人群和公费医疗人群的支付比重合计达到医药费的四分之三,在其他机制未有动摇的背景下,医保机构和公费医疗机构受益最多已成事实,医保和公疗患者只享受了15%~20%的让利。
4.2 补偿机制有待完善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服务收入所占比例较大型医疗机构低,业务收入主要靠药品收入,以天津为例,在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费用支出的64%都是靠药品加成获得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相当于拿掉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入中的主要部分,如果补偿部分不能平衡其收入,将会造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正常运行。现行的补偿机制是按照药品费用的比例(各地区不同)进行零差率补偿,这种补偿方式会使得定点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大开处方,增加药品费用总额,以取得更多补偿。
4.3 独家配送机制,缺少竞争,不利于配送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规定定的区域内只有一家配送企业拥有配送的权力,其他中标配送机构无权配送,此机制鼓励垄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配送服务的购买者,有接受的义务而无选择的权力。目前这一现状不符合市场竞争法则。
4.4 零差率政策引发药店撤药风波
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在山东引发“撤药风波”, 有60余家连锁药店的济南药店连锁巨头——漱玉平民大药房采购部对旗下门店下发部分基本药物紧急撤柜通知,近两成的基本药物下架。这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国内首起药店针对“零差率”政策的撤药事件。
5 对于完善零差率的一些看法
(1)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报销比例。例如,基本医疗保险对于社区卫生服务药品的开销实行全额报销。使得老百姓成为零差率的最终也是最大的受益群体。
(2)逐步完善补偿机制
可探索按测定的人均费用和就诊人头进行药品差价补偿的方式,改变目前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停留在“卖药”的现状。[2]
(3)配送引入竞争机制
根据零差价药品配送的经验,零差率药物配送引入竞争机制。相关业内人士提出:每区县或医疗机构对中标配送商的选择应不少于两家,每半年可以重新选择一次;医疗机构为选定的两家配送企业正常开户,使配送企业在充分的竞争中,提高配送服务质量,降低配送成本。全市选择3~5家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规模企业,负责全部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配送,发挥规模效益,加速流通产业的优化调整。
(4)关注“零差率”下药店的发展
在推广“零差率”政策的同时,也要注意关注零售药店的发展形式,提倡其转型寻求多元化经营模式。在北京,随着新医改政策逐渐落实,各大药店纷纷寻找到自己的突破口,“一切与健康相关的商品都应该经营,满足人们一站式购齐的需要”;另一家药品零售巨头金象大药房采取与品牌产品和厂家合作,深入参与产品的市场运作。零售药店采取新的发展模式,既可以保证国家政策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完成了自身在新的市场形式下的转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