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生产方案范文

企业生产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生产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生产方案

第1篇:企业生产方案范文

目的: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现场应急救援机构: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

事故报告程序:生产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事故岗位人员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向分管负责人汇报,必要时越级向公司总经理报告。

一、生产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机构,如发生人员[本文章来源于21写作秘书网/]伤亡或火警等,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必要时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和119报火警救助。

二、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协助公司和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事故调查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在关人员未受到教育放过。

三、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负责指挥调动公司的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排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抢救救援,确保救援工作在统一指挥下有序地进行。

四、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同时注意安排做好保护好事故现场。

五、要求事故责任单位对于事故的调查处理报告,必须按公司规定的时间(72小时内)报告公司安监部,不得随意拖延和瞒报,切实防止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

六、公司安监部做好事故原因和事故性质的调查,公司办做好伤员医疗及善后工作处理,事故单位抓紧做好恢复生产工作。

七、应急准备中应遵循的原则

1、工作前应制定好防止发生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可能发生事故现场应配备的器材;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对策及信息传递。

2、保安部建立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加强业务学习和训练,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对应急场所工作人员应进行岗位教育和防火、灭火知识的培训。

3、根据作业场所、储存、运输物品的数量、品种的不同,配备足够数量、种类的应急器材。应急器材要定时检查,做好标识、防止失效,检查要有检查记录。

八、根据生产现场的特点,特确定以下为可能引发生产事故的类别:

1、灼伤;

2、高处坠落:包括从行车、架子、卸料平台、屋顶坠落以及[本文章来源于21写作秘书网/]从平地坠落地坑等;

3、触电:包括雷击伤害;

5、物体打击:指落物等碰伤伤害;

6、火灾爆炸;

7、中毒、中暑;

第2篇:企业生产方案范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层层有效的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杜绝“三违”现象,提高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治理和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使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检查对象

1.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2.所有化工企业。

三、检查内容

(一)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化工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况。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包括:

1.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机构建设和监管力量的配置情况。

2.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履职情况,安全投入是否得到保障,是否建立安全费用财务账户并做到依法提取专款专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等。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监管及台账建立情况。

(五)企业自查主要内容:

1.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善和执行情况,特别是企业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情况;

2.企业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和执行情况,重点检查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3.隐患排查治理的进展情况和排查治理的台账建立情况;

4.安全投入保障情况;

5.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依法培训持证上岗情况;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培训合格上岗情况;夜间和节假日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值班制度的执行情况。

6.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罐区等重大危险源安全设施、设备(液位、压力、温度控制报警和可燃、有害气体泄露报警)是否齐全,监控责任、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7.应急管理情况。是否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是否进行定期演练,应急救援器材、设施是否完备,是否采取了事故状态下防止清净下水外排污染的措施。

四、检查方法

1.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听取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化工企业百日督查专项行动、隐患排查治理及检查、自查工作情况的汇报,查阅相关文件、纪录和资料。

2.深入基层,现场检查。采取按计划安排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基层和化工企业进行实地检查。随即抽查化工企业的比例不低于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3.查找问题,限期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隐患要责令企业停产整顿;对隐患排查专项行动中查出的重大隐患尚未消除的,要求企业整改工作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

4.反馈意见,提出要求。检查结束后向被检查单位通报检查情况,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和要求,并向所在地政府反馈检查意见。

企业自查要系统排查,技术力量弱的企业可依靠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或聘请专家协助排查。

五、时间安排

宣传发动阶段:9月27日前。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确定责任领导,落实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召集辖区内所有化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开会,进行宣传、发动。

自我检查阶段:9月28日-10月4日。各企业组织力量进行自查,自查报告于10月5日前报辖区政府;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根据检查内容的要求,对政府管理行为进行自查。

各镇(开发区)的工作方案、自查报告和企业自查情况汇总于10月6日下班前报区安委办。

镇级检查阶段:10月5日-10月10日。各镇、开发区对辖区内的所有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的覆盖面要达到百分之百,对每个企业的检查要留有记录,并在10月11日前将检查情况书面报告区安委办。

区级抽查和迎接上级督察阶段:10月11日-12月10日,区安委办将组成检查组到各镇、开发区进行检查,检查面不小于所查辖区重点化工企业的二分之一。同时,迎接上级的督查。

六、大检查领导小组及成员

组长:万子牛

成员:邱劲松、杨虎林、何小荣、凌志清、吴新财、陆水林、吴胜荣、包连山、陆连江、陆建荣、钱峰。

七、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和开发区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要认真研究制定检查工作方案,对辖区内的化工企业要召开主要负责人会议,把《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检查的通知》(安委办〔*〕24号)和《*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实施方案》贯彻到各企业,认真督促化工企业搞好自查,并注意台账、资料的收集和归档,以备上级检查。

第3篇:企业生产方案范文

一、整治目标

1、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安全生产分季度专项整治,进一步推动全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2、提升安全生产水平。通过分季度专项整治,及时发现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问题,坚决打击取缔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淘汰国家和省、市明令禁止的生产、储存装置设备和工艺技术,提升中小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3、夯实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列入分季度专项整治行业的中小企业隐患问题整改率不低于90%。使辖区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和管理水平有一定的改善。

二、整治范围

今年的分季度行业专项整治,主要对辖区电子、印花、塑制品、服装四个行业的企业进行集中整治,重点对这些行业企业中,存在较大问题和事故隐患、安全制度缺失、安全生产管理混乱等问题突出的以及非法违法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进行整治。

三、整治步骤安排

(一)调查摸底和宣传部署阶段(3月15日至3月31日)。各街道对本辖区的电子、印花、塑制品、服装四个行业的企业进行调查摸底,掌握相关行业企业的底数、生产状态、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等。在调查摸底的同时,各街道根据区集中整治方案研究制定本单位整治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要结合反违章专项整治行动相关工作,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3月底前,各街道将辖区四个行业整治企业名录上报,由区安监局负责对企业情况进行统一汇总。

(二)整治实施阶段(4月1日至12月中下旬)。今年的分季度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分为第二季度整治电子、印花行业企业,第三季度整治塑制品行业,第四季度整治服装行业来进行。整治期间区安监局将采取联合检查、专项检查、集中检查等形式对列入整治的单位逐家进行检查并实施整改处理,大力整治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和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般事故隐患的责令限期整改;有重特大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停止生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予以坚决取缔。

(三)总结巩固阶段(12月下旬)。区安监局对分季度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汇总,统计辖区整治企业及关停企业情况,对工作中的做法、经验、不足等加以总结,做好整治工作情况的上报工作。同时,将联合相关部门和街道,采取抽查督查的方式,对今年的整治企业开展“回头看”行动,巩固企业整治效果。

四、工作要求

1、领导重视,完善监管机制。开展分季度专项整治工作,是消除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各街道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结合今年开展的网格化监管,明确专人负责,建立相关制度。分季度专项整治工作要与反违章专项整治行动、“五小企业”集中整治、“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有机统一,与开展阶段性集中检查统筹协调,形成整治合力,提高整治效果。

第4篇:企业生产方案范文

关键词:客车装配;生产管理;基础数据

某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覆盖公务及商务用、公路、旅游、城市公交、专用车、校车等各个市场,产品以中、高端客车为主,制造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但该企业的生产管理缺乏对制造数据的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连续性差,生产订单无系统统一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使生产各流程数据不完整,造成企业资源循环困难,进而引起工期延长等问题,对生产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将信息化技术引入企业的生产管理迫在眉睫[1-3]。本文以某汽车装配企业的生产管理为背景进行阐述,根据企业需求构建一个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从而实现生产流程的动态管理。

一、需求和功能要求

本客车装配企业生产业务环节缺乏信息化管理控制,各流程数据不完整对管理造成极大困难。如何管理好企业的生产业务,使整个企业协调一致,高效率地运转,是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该企业目前生产业务的需求和功能要求如下。

(一)制造主数据维护

生产中物料编号由采购员根据需要编写,与技术部图纸编号不一致。研发中心数据不完整,无法看到一个完整的制造结构。产品加工过程无系统性文件,工位投料不明确,车间根据经验进行仓库领料生产,成本对料、工、费核算困难。工程变更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工具工艺变更较随意。

(二)生产计划管理

不同配置的销售订单生产时投料清单依现场生产需求领料,无准确用料清单指导。制造部计划科目前负责所有车间生产计划制定,前后车间之间计划联动性差。生产需求没有统一计划,各部门按照销售订单执行,无生产任务单,完全延用销售订单指导生产。材料需求与库存数据通过采购人员手工计算为采购依据。

(三)生产订单执行

目前没有系统的集中管理物料需求、工艺路线、发料、收料及成本归集。

二、系统解决方案

生产管理实际上是在对数据进行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维护、生产计划的管理和生产订单的执行等工作。

(一)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料主数据、可配置物料清单、工作中心、工艺路线四部分数据的管理。其中,物料主数据包括控制者、批量策略、反冲、收货处理时间内容相关数据。控制者,生产管理系统中控制者是定义物料需求的负责人,后续工作中根据控制者查询物料需求,同时由控制者将计划订单转换成生产订单和采购申请,控制者是后续物料查询的关键条件。根据生产计划管理需要,设置成品、半成品控制者,分别用于成品、半成品虚拟件控制者。批量策略,定义了物料的生产批量和采购批量,在系统标准批量基础上增加批量设置。在周期批量过程中,将一个或几个周期的需求数量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批量。设置成品批量,按批定量,按订单生产及库存管理,半成品设置通用批量值。外购件的批量根据实际业务中的经济采购批量进行设置,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要设置类别。反冲,对于部分物料在发料时无法精确到订单进行发料,物料设置的冲。由车间直接按需求开具领料单据,库存转储到生产线上的仓库,按物料清单用量上报消耗。月底生产线对反冲物料进行实物盘点,账与实物差异按月进行处理。收货处理时间,给每个外购件和自制件设定收货处理时间,设定的原则为每批原材料的质检时间及成品交检完成后的收货时间,尽量保证物资需求计划运行所得到的需求的准确性。可配置物料管理清单数据的管理。生产管理系统用物料清单应用程序存储物料单或产品结构,物料清单用物料号作为所描述对象的参考代号,同时记录父子件之间的用量关系。系统物料清单采用可配置方式实现,在销售订单创建时选择配置,确定订单的物料清单结构。按车型创建可配置物料清单结构,将此车型所有配置用料都包括在物料清单内,通过车型特征、分类及相关性定义确定物料的选配情况。销售人员创建销售订单时输入车型物料号,对此车型的可选特征进行定义,并将车型的特殊改变信息以文本方式输入,系统为此订单映射出相应的订单物料清单。在销售订单创建后,映射物料清单中不包含特殊改变用料信息,研发中心需根据销售订单中的特殊改变文本描述进行订单物料清单的维护。工作中心是用于制造的基本组织单元,系统可以将工作中心分解为单个机器设备或单个工人,也可以粗略到一条流水线,或一个车间,工作中心必须指定到成本中心,而成本中心又制订标准的作业成本价格。如:人工作业成本价格、机器作业成本价格。工作中心规定了可以在该工作中心进行的生产作业活动,一个工作中心可以执行多种有不同费率的不同生产作业活动。系统自动将工作中心执行的确认生产工序记入相应的成本中心贷方,而后将工作中心数据整合到基本数据、能力数据、作业计划数据和成本数据四个功能范围。基本数据是对作业活动的描述及条件以及计量单位、工序的缺省值、分配到成本中心的标准值等。能力数据指可用能力、机器和工人数、每班时数、每日工作时数、人工或机器时间效率、能力计算公式等,可以对一个工作中心指定不同的能力。作业计划数据指工序间时间、操作时间、移动时间,按提前期编制作业计划的公式、工序时间和操作时间的公式。成本数据指成本中心、作业活动类型、成本计算公式、有效期等。工艺路线主要用来体现工序的物料分配、成本收集,以及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核算的基础。工艺路线是由系列工序组成,是说明生产产品或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文件。工艺路线指定每个工序的工作中心,对作业计划、能力计划生成车间文件,为产品成本提供重要信息。

(二)生产计划管理

由于客车产品按订单配置生产业务,销售订单运行物资需求计划生成成品、半成品需求,需求材料清单来自于选配的订单物料清单,各生产订单带着销售订单号生产,成品库存作为特殊库存。按订单生产具有以销定产、以产订购、按生产订单核算的特点。生产根据销售的交货期进行,由销售订单安排生产。根据具体的订单要求,采购具体的原料,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大多有明确的订单去向,需要满足该单产品的特定要求。订单信息需要贯穿从采购、领退料、车间生产、外协到完工入库、销售发货的全过程,每个环节的成本发生和分摊,都要以订单为线索。事前的销售订单估价和事后的生产订单核算,都以订单为单位。销售公司在系统中创建销售订单并传递订单需求,如有特殊改变信息,研发中心进行订单物料清单创建及修改,计划人员运行物资计划,生成自制件计划订单和外采购申请。成品计划订单形成的需求向半成品及原材料传递,根据计划订单的数量和需求时间创建生产订单。外购件采购申请直接转换为采购订单,采购部门按照采购订单进行采购。对于到货周期较长的采购件,采购部门设定安全库存或根据销售计划手工制定采购计划,在系统中手工创建采购订单进行采购。系统中物料需求计划的主要功能是监控库存,并自动建立相应的计划订单,以确定所需要的物料的数量及需用的时间。系统用在净需求计算中得出的采购或生产计划需求量,对比可用的仓库库存或计划接受量。如果出现短缺,即可用的库存量小于需要的数量,系统将提出订单建议。工厂根据销售订单来运行物料需求计划,设置每天后台自动运行,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从产成品、半成品到原料,计算每个物料的供给平衡。如供给小于需求,那么就产生一个计划订单或采购申请来平衡。系统以销售订单作为需求的源头,运行物料需求计划后,根据工厂库存情况进行运算,得出外购件的采购申请和自制件的计划订单。

(三)生产控制

生产订单是车间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的核心数据对象,它是复杂的数据结构,包括有关生产工序、材料零部件、所需资源和成本的全部信息。生产订单将生产任务传递给生产车间时,需要将计划数据、生产数据、排程数据和核算数据信息传递给生产车间。计划数据,包括要生产的成品的物料与数量、所需材料的物料与数量和生产所需的生产能力值。生产数据,包括实际生产工序和经过确认的数量和日期。排程数据,包括订单起始、结束日期及各工序日期和时间。核算数据,包括生产成本信息。生产订单的处理过程,体现了制造执行的整体过程。根据销售订单创建的生产订单,每张生产订单对应一张销售订单。对正常选配外的订单需求,需对销售订单做特殊改变处理,研发部门根据描述进行订单物料清单处理。订单的物料清单处理完成,计划运行物料需求计划,将计划订单转换生产订单。完工确认管理。生产订单确认用于记录订单执行的内部作业。按照此信息,可以进行生产订单的后续程序,所有订单都必须在系统内进行完工确认。确认需收集工序的生产数量、完工时间和日期、作业时间:准备、折旧、人工的相应数据。同时需确认工序的生产数量、执行工序的工作中心、完工时间和日期、反冲物料的消耗、更新订单实际成本信息用于记录。每个订单完工后,由车间统计每日生产订单执行状况,填写报工单交由生产计划科调度员确认,调度确认完成后由车间统计员对该生产订单进行完工确认,确认工序完工数量和作业时间,系统根据确认数据更新生产订单实际成本。三、结论对本文所研究的客车装配企业生产管理系统而言,获取基础数据是系统管理活动的起点,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与实现方法,可解决该企业生产管理问题。一是通过系统实现产品制造流程的完整结构化管理。制造主数据统一窗口管理,将零件生产中的投料体现到工序上。二是数据信息通过研发部门创建和修改,从而实现需求计划的快速响应,提高生产计划协同能力,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三是通过系统中的生产订单管理功能,集成管理物料需求、工艺路线、发料、收料及成本信息。

参考文献:

[1]江宁.发动机再制造行业的ERP解决方案[J].物流技术,2014(8):176-179.

[2]郭继良.汽车制造企业存货成本控制[J].物流技术.2014(3):35-39.

第5篇:企业生产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目标,突出重点、狠抓关键、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全面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促进全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目标任务

通过全面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进一步推动和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程序化、岗位作业要求标准化、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范化,促进工业企业建立运转有效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整体水平。

到2013年10底前,4个白酒生产企业、电力公司和自来水公司实现三级安全标准化达标。

三、组织领导

为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县经商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业经济股,由李高凤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本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

四、实施步骤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根据国家和省颁布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法律法规总体要求,结合经商系统实际,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分为宣传发动、自查整改、自评申报、考评验收和持续改进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4月20日-5月20日。制定印发《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关于深入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各相关企业要正确认识和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自身情况,成立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编制创建方案,明确指导思想,设定工作目标,规划时间进度,细化岗位职责。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宣教活动,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和考评标准,让企业负责人和自评人员都能熟悉标准、理解标准、掌握标准、运用标准,形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自查整改阶段,5月21日-7月31日。各相关企业要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和有关行业标准进行自查整改;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作业行为,使各生产作业的多个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境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阶段:自评申报阶段,8月1日-8月31日。各相关企业对照标准自查整改自评合格后,形成自评报告,向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评审定级。

第四阶段:考评验收阶段,9月1日-9月30日。我局协同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国家、省或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标考评细则对申报材料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进行考评,形成考评报告,并根据考评分数授予相应的安全生产等级证书和牌匾。

第五阶段:持续改进阶段,10月1日-10月30日。各相关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检查情况,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于提高企业的整体建设水平,不断改善生产作业环境和安全生产条件,提高本质安全,使安全基础管理上台阶、上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的创新举措,只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企业真正达到了标准化建设,我县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必将进一步好转。

(二)加强领导,整体推进。各相关企业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标准化建设作为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环节来抓,加大宣传推动力度,明确工作目标,增强达标信心,完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建立。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顺利开展。

第6篇:企业生产方案范文

从全局看,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行业的风险还在容许的范围之内,尚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但这不等于说,我国危险化学品行业所面临的 化工过程或工艺的危险性,主要来自参与该过程的物质危险性,而过程中的物质处于动态,这往往比处于静态时的危险性要大。此外,化工过程的危险性还有过程本身的危险性,条件的危险性、设备的危险性等。物质危险性属第一类危险源,决定着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化工工艺过程及环境、设备、操作者的不安全因素属第二类危险源,决定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一)第一类危险源——危险物质的管理

让每个职工了解物料的相关知识,任何化学物质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和特性。如酸类、碱类,有腐蚀性,除能给装置的设备造成腐蚀外,还能给接触的人员造成化学灼伤。有的酸还有氧化的特性,如硫酸、硝酸。又如易燃液体,它们的通性是易燃易爆,它们的另一个通性是具有一定的毒性,有的毒性较大。另外,处于化工过程中的物质会不断受到热的、机械的(如搅拌)、化学的(参与化学反应)多种作用,而且是在不断的变化中。而有潜在危险性的物质耐受(外界给予的能量,超过其参与化学反应的最低能量,也导致激活)能力是有限的,超过某极限值就会发生事故。因此了解参与化工生产过程的原料的物化性质是极其必要,只有掌握它们的通性及特性才能在实际生产中做好安全预防措施,否则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二)第二类危险源——工艺过程的安全管理

1、氧化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氧化过程中如以空气或氧气作氧化剂时,反应物料的配比应严格控制在爆炸范围以外。空气进入反应釜之前,要有净化装置,消除空气中的灰尘、水分、油污以及使催化剂作用降低或能引起中毒的杂质,以保持催化剂活性,减少火灾、爆炸的可能。

在氧化过程中,对于放热反应,应及时将热量移出,适当控制氧化温度、流量,防止超温、超压,使混合气体始终处于爆炸范围之外。

为防止接触器在万一发生爆炸或着火时危及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在反应器前和管道中应安装防火器。以防止火焰蔓延或回火,使火灾不至于珠连其他系统。

为防止接触器发生爆炸,接触器应有泄压装置防爆膜、防爆片,并尽可能采用自动控制进行调节以及报警联锁装置。

设备系统中还应考虑设有氮气、蒸汽灭火装置等。

2、硝化过程的危险及防范

硝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硝化过程需要在降温条件下进行。在硝化反应中若稍有疏忽,中途搅拌停止、冷??,并有多硝基物生成,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对于上述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

硝化剂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常用的硝化剂有浓硝酸、硝酸、浓硫酸、发烟硫酸[fs:page]、混合酸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吸水性和腐蚀性。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其与油脂、有机物、特别是不饱和有机化合物接触,否则会引起燃烧,在制备硝化剂时,不能超温或进入少量水保证设备不漏,否则可引起燃烧爆炸。

被硝化的物质大多数易燃,如苯、甲苯、氯苯、萘的衍生物等,这些物质不仅易燃,有的还兼有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以致不发生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

3、氯化过程的管理

该反应过程所用原料大多数为有机易燃物和强氧化剂,如甲烷、乙烷、苯、甲苯、乙醇、液氯等,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火源的安全距离,电气设备以及厂房的防火防爆要求等。[1]

第7篇:企业生产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思想为指导,认真执行职业卫生工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切实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督促企业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从业人员身体健康,促进全县水泥生产和石材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全县所有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企业职业卫生达到国家规定和基本要求,粉尘、噪声、化学毒物、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三、组织机构

成立县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四、工作重点

针对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特点,以原料储存、均化、制备、输送、包装五个生产环节为重点,突出对粉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整治。

一是原料破碎、预均化、配料输送必须密闭,设置合理的通风防尘系统,岗位粉尘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二是生料制备、熟料锻烧及冷却储存做到全密闭,收尘器安装合理、有效,确保与生产同步正常运行;岗位粉尘、噪声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三是水泥制备、水泥包装出库收尘装置完善,岗位粉尘和噪声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四是作业人员要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第1号令﹚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的规定,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体防尘口罩及劳动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

针对石材加工生产企业职业危害特点,以石板拉锯荒料切割、背网、粗磨、刮胶、磨光、切边六个生产环节为重点,突出对粉尘、化学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整治。

一是石板拉锯荒料切割、粗磨、磨光、切边过程工艺与设备和二次粉尘防治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岗位粉尘、噪声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二是背网、刮胶使用的粘合剂和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三是作业人员要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第1号令﹚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的规定,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体防尘口罩及劳动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6月)

有关乡镇、开发区要对本辖区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企业进行普查,掌握企业数量、生产规模、主要危害物等基本情况;制定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企业专项整治具体工作方案,对企业法人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专项整治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专项行动组织机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措施和要求。

(二)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改阶段(2013年7月至9月)

要切实抓好专项整治工作的落实,督促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企业按要求开展整治工作,落实专项整治资金,完善职业卫生“三同时”相关工作,对查出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到位。

(三)检查阶段(2013年10月至11月)

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对职业卫生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职业病危害治理达不到国家规定和标准,未履行职业卫生“三同时”规定的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后达不到要求的,要责令停产整顿;对停产整顿后,经整治仍达不到条件的,要提请县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整改期限截止为2013年11月30日。

(四)检查总结阶段(2013年12月)

对本辖区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复查,并于2013年12月20日前将整改落实、停产整顿、依法关闭企业等情况报市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安监局将对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

六、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责任。有关乡镇、开发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要把工作任务逐级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时、全面地完成专项整治工作任务。

第8篇:企业生产方案范文

【关键词】仓储;储位管理;经济效益

一、概述

仓储是物流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反应论文物资在流通前及流通中的状况,是企业判断生产销售情况的依据。在进行仓储管理整个的操作过程中,仓储管理的信息反馈直接会影响着企业的经济运行。因此,一个企业能否做好仓储管理工作可以说间接的关系着企业的经济命脉。

因此,仓储管理的意义正在与以下几个方面:(1)仓储管理是实现社会在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2)保持物资资源有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3)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4)是物资供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司管理制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仓储管理现状

从成本考虑,场地一般不大,而货物有又相对较多,所以难免就造成了整个仓储堆放环节很混乱,难以控制;而仓储内部管理操作还停留在落后的人工操作阶段,效率相当低下,并且容易出错仓储技术落后;由于对人员培训不够重视,公司操作人才缺乏,不管是操作人才还是管理人才。

(二)仓储方面存在的问题

(1)仓储面积狭小;(2)库房规划不合理;(3)人工作业效率低下;(4)客户满意度不高;(5)出入库存在的问题。

(三)储位管理原流程

仓储管理流程:(1)进货:由仓库的搬运人员从公司的安装车间将安装完的产品按规定放在托盘上,完成堆垛。(2)拣货:由仓管员将型号数量点清楚后,搬运人员再将产品放入规定的地方,仓库包装人员按销售部给的客户订单从半成品仓库中提货并包装好。(3)出货:包装组人员将包装好的产品搬运到成品仓库中,按仓库主管指定的地方堆放。(4)配送装车:配送车辆到后,由仓管员负责点清发货数量,并开出库单方可出库。(5)退货整理:对于退回来的货品,先堆放于退货品库,由仓管员点数,并开退货单。

仓储操作流程:(1)客户提货人员;(2)台账操作员;(3)办理存储手续起单或办理出库手续起单;(4)仓储管理员在库管理;(5)货物入库或货物出库。

由于该公司的储位管理模式比较粗略,因此,整体的效率较低。在仓储物流中心,仓库职能已由原来的重视保管转变为重视出库。因此,进货、配货、出货的储位管理环节就显得十分关键,对仓库中货品的流动性控制要求也很高。由于该公司客户所需产品品种繁多,都需备库存,仓库管理必须满足高周转率要求。在仓储作业环节中,配货环节占时间比例最大。因此,提高配货效率至关重要。

(四)库存控制不合理

现阶段,困扰绝大多企业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库存。该公司库房面积不大,但积压已久的产品一直堆放在那里没有人去处理,这样新的产品就没有地方放,导致一些旧产品需要重新加工,有的甚至报废。整个企业库存居高不下,残次品增多。

三、公司仓储管理改进措施

(一)仓库出入库作业流程优化

仓储流程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生产车间的生产效率,原先仓储流程在出入库操作上存在:过程太简单、内容不详细、分工不合理等问题。现在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目前仓储中存在的不合理进行了如下改进:(1)仓库管理员中增加装卸(工人、手叉车)。(2)货物出入库增加仓库员注明装卸作业量、车牌号及其它所需事项,仓库管理员签单放行。(3)额外增加:台账操作员整理每天的作业;统计装卸工作量费用;绘制日、周、月报表;月底汇总盘存;月底交财务部门审核;每天的作业单据、第三联交台账操作。(4)仓库保管员按保管条件要求分类存放检查、清点。

(二)合理布局仓储场地,完善仓储设施与设备

仓库作为整个生产及流通过程中重要的交通枢纽,经常会在仓库中搬移物品及仓储设备,所以如何对仓库的货品及设施设备的摆放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合理的仓库布局能加快物品周转时间,提高效率。

(三)建立有效的库存控制模型

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掌握库存量动态。通过信息系统的管控,达到反馈准确及时的目的。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按库存管理的目的分类又可分为经济型和安全型两类。经济性的主要目的则是保障正常的供应,不惜加大安全库存量和安全储备期,使缺货的可能性降到最小限度。库存管理的模型虽然很多,但综合考虑各个相互矛盾的因素求得较好的经济效果真实库存管理的共同原则。

(四)指定统一的货品编码

货物一经编码后,并放上对应的物料卡,货物记录正确而迅速,货物储存井然有序,可以减少货物型号弄错事件的发生。对仓库管理人员查找及盘存都十分方便,尽可能保证手工帐和系统输入的账相同。

(五)有效的人工管理

仓库管理中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企业招聘物流仓库岗位都会有一条特殊要求:吃苦耐劳,责任心强。做一个合格的仓管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仓库的工作量不固定且枯燥。所以心态最重要,刚刚毕业的学生难免眼高手低,不满足于自己的工作及薪资,工作没有效率,消极怠工。现在的仓管员队伍比较年轻,学历也不是很高,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此外,要转变员工的观念,要让每个员工有职业感,掌握职业规则及技能。比如要求员工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就近原则、5S原则、物流标准化原则,以及牢记物流成本重要性

四、公司仓储管理改进绩效评价

(一)仓储管理绩效评价的意义在于

1. 对内加强管理,降低仓储成本

仓库管理者可以利用生产绩效考核指标对内考核仓库各环节的计划执行情况,纠正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具体表现如下:有利于提高仓储管理水平;有利于落实岗位责任制;有利于仓库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改造;有利于提高仓储经济效益。

2. 进行市场开发,接受客户评价

具体表现如下:有利于说服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有利于稳定客户关系,提升客户满意度。

(二)同星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 资源利用程度方面的指标

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可利用面积/仓库建筑面积*100%

仓容利用率:仓容利用率=存储货品实际占用空间/整个仓库实际可用空间*100%

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期内完好设备台时数/同期设备台时数*100%

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设备实际使用台时数/制度台时数*100%

资金利润率:资金利润率=利润总额/(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100%

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仓库全年吞吐量/年平均员工人数*100%

2. 绩效考核服务水平与能力指标

考核指标如下:(1)服务水平占45%:客户满意度、缺货率、准时交货率各占15%;(2)能力与质量占50%:货品缺损率占10%、账货相符率、平均储存费用、差错率各占15%。

(三)同星公司绩效评价标准

仓储管理绩效评价的标准有以下四种:

计划标准:以本公司事先制定的计划为标准。

历史标准:以本公司历史仓储绩效状况作为评价当期仓储绩效的标准。

客观标准:以行业平均水平或行业内先进企业绩效数据作为评判标准。

客户标准:以客户对仓储环节的满意度作为评判仓储活动绩效的标准。

五、结语

本文以同星公司仓储管理为对象,对公司的仓储管理制度以及库存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然后根据这些问题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做了优化和改进,使仓储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和合理,优化出入库作业流程,提高人员素质,合理规划仓储场地,完善仓储设施设备,建立有效的库存控制模型,全面推进仓储信息化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物流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提高物流效率,才能在现代生产流通中占据主动,而仓储作为物流中的重要环节,前途一片光明,而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但是目前仓储行业存在流程不合理、储位安排不当、设备利用率不高、人员分配不当等诸多问题。因此应不断地在管理理念现代物流管理信息技术、人员素质、服务领域的延伸上多下功夫,不断优化配置仓储资源。

参考文献

[1] 曹晓平.尖峰国际贸易公司仓储现状及发展分析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4).

[2] 李永生,郑文岭.仓储与配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刘华主编.现代物流管理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9篇:企业生产方案范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23号)精神,切实抓好我市食品安全工作,根据《××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0*〕50号),切实加强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努力提高全市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专项整治。具体方案如下:

一、工作原则

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把整治与建设、当前与长远、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活动,取缔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的行为,完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体制,进一步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措施,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食品生产标准体系、检验体系、信用体系。

2、促使食品生产质量明显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明显增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卫生的长效监管机制初步建立;食品生产加工秩序得到明显好转。

3、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粮食制品、肉制品、饮料、酒类产品、调味品、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加工品等食品违法犯罪活动。严查禁止使用的生产工艺、各类食品添加剂或原料。有效遏制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

4、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自律意识得以建立;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三、工作范围和重点

整治内容和范围是着力整治没有基本质量控制措施,产品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滥用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在食品中掺杂掺假以及产品质量低劣等问题。严厉查处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无照生产经营行为。以小食品加工点和无证照的黑窝点为重点对象。重点整治〔2005〕20号文件确定的肉制品、奶制品、豆类制品、水产品、酒类产品、饮料、儿童食品以及酱腌菜、加工水(发)产品、加工蔬菜(野菜)产品、饮用水、冷冻饮品、米面粮食制品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区域性或行业性食品质量问题。

四、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整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加大食品监管力度。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要与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签订质量安全自律承诺书,对企业承诺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向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通报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明确职责,加强沟通。质监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具体实施工作,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各成员单位之间要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构建信息平台,及时通报情况,加强部门联动,强化联合执法,形成整治合力。

质监部门:加强对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卫生的日常监管,严格实行食品生产许可、强制检验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严厉查处生产、制造不合格食品行为及其他食品质量卫生违法行为,并将食品生产许可证发放、注销、吊销等情况及时通报卫生、工商部门。

卫生部门:依法实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许可,严格食品生产加工场所的卫生条件、卫生防护和从业人员健康卫生状况的评价与审核,严厉查处上述范围内的违法行为,并将卫生许可证的发放、注销、吊销等情况及时通报质监、工商部门。

工商部门:认真做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工作,查处食品虚假广告、商标侵权的违法行为。取缔无照生产经营食品行为,严厉查处销售不合格食品行为,并将营业执照发放、注销、吊销等有关处理情况及时通报质监、卫生部门。

畜牧部门:配合市贸易局严格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严格屠宰管理,推进牛、羊集中定点屠宰,加强检疫工作,发现有严重质量问题的肉品流入生产加工领域的,及时通报质监部门。

农业部门:加强农业和渔业初级产品生产阶段投入品的质量监管,发现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农产品、水产(养殖)品流入生产加工领域的,及时通报质监部门。

广电部门: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及时报道进展情况,加强舆论监督。广泛宣传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充分报道我市食品生产加工的优质产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并有选择地曝光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典型案例。

(三)从严整治,严厉打击。实行生产企业巡查、回访、年审、监督抽查等监管制度;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严格市场准入制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认真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强制检验和计量监督等工作。围绕原材料进厂把关、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检验设备与能力、环境条件、储运、包装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在开展整治活动时,应集中力量,切实加大执法和打击力度,及时处理一批涉及面广、数额大、影响恶劣的生产加工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大案要案,依法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关闭一批不具备食品质量安全条件的生产加工企业。对在整治期间顶风作案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从重从快处理。对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的行政机关人员,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必须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大力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设立举报电话,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发动群众积极提供违法犯罪分子的活动线索,营造有利于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工作方式和步骤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整顿工作分宣传动员、全面整治、总结验收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一)宣传动员阶段(7月下旬)。要从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整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组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经营者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通过宣传发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者的诚信守法意识和自查自改的自觉性,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食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全面整治阶段(8月初至11月末)。按照方案分工负责本部门工作。

(三)总结验收阶段(12月份)。各相关部门对照方案认真做好自我检查验收工作,并于12月20日前将整治工作情况汇总后,报××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一)建立完善信息沟通上报制度

各部门查处的重大案件及有关重要信息,要及时报告市政府,并协同有关部门做好查处工作。建立通畅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加强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

(二)落实责任

各部门要将专项整治工作目标、任务层层进行分解,确定本辖区存在区域性食品质量问题的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明确整治措施,限定整治时间,落实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