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谷子栽培技术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S515.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044-02
谷子(Setaria italic Beauv.),古称粟,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是禾本科狗尾草属的一个栽培种(2n=2X=18),英文名foxtail millet,有7 300多年的栽培史。谷子去皮后为小米。小米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比稻米、小麦、玉米高41%、65%和51.5%[1];粗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1.47%,高于稻米和玉米。
小米具有很好的营养品质,是孕妇、儿童和病人的良好营养保健食物。一是小米的低脂肪特性使其成为热点食物,长期食用小米,有益于防止动脉硬化。二是小米的低碳水化合物含量,使其成为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三是小米较高的矿物质含量,具有防治克山病和大骨节病、补血、壮体等作用。四是小米的高含量维生素A、维生素B1,可防止皮肤病的发生,对于提高人体抵抗力有益。五是小米丰富的硒含量,决定了其是十分看好的防癌食品。六是小米营养成分均衡、全面,是产妇催乳和恢复健康的首选食品[2]。
谷子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作物、主食作物和抗旱耐瘠作物。我国谷子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80%,目前种植面积为200万hm2。主产区是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辽宁、河南、山东、黑龙江、甘肃和吉林等省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按播种期不同分为春谷区和夏谷区,其中夏谷播种面积为53万~67万hm2,占全国谷子播种面积的1/3左右,以河北、河南2个省最多。发展夏谷,不仅可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而且夏谷籽粒较小,千粒重相对低,容易蒸煮,增加了新的谷子类型[3]。
近年来,安阳市农业科学院紧紧围绕夏谷生产的品种需求,以高产、优质为育种目标,选育出了豫谷11、豫谷12、豫谷13、豫谷14、豫谷15、豫谷16、豫谷18、豫谷19等8个新品种,其中豫谷11、豫谷15、豫谷16、豫谷18、豫谷19等5个品种为国家“一级优质米”,豫谷13、豫谷14等2个品种为国家“二级优质米”,为夏谷生产和改善人民膳食结构提供了品种支撑。现将生产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几个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适合夏谷区种植的谷子新品种特征特性
1.1 豫谷18
该品种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国家优质米豫谷1号作母本,用华北夏谷区域试验中的大穗型新品系保282作父本,于2003年进行有性杂交而成,2012年通过国家鉴定。
1.1.1 品种形态特征。该品种幼苗绿色,夏播生育期88 d,株高119.64 cm。在留苗60万株/hm2的情况下,成穗率94.13%;纺锤穗,穗子较紧;穗长18.99 cm,穗粒重16.94 g,出谷率81.68%,千粒重2.56 g,单穗重19.85 g,出米率76.46%;黄谷黄米。该品种株型紧凑,抗倒性强,穗层整齐,灌浆后期植株还青枝绿叶,成熟后叶片逐渐变黄,有利于机械收获。
1.1.2 抗逆性。该品种抗倒性1级,抗锈性1级,红叶病、线虫病、白发病发病率分别为1.14%、0.24%、0.40%,对谷瘟病、纹枯病抗性均为3级,蛀茎率1.73%。经多年试验鉴定,该品种综合抗逆性强。
1.1.3 品质性状。小米鲜黄、一致,粘香绵软,耗能低,适口性好,完整精米率高,蒸煮米粥时间短,商品品质、食用品质兼优,2009年被评为“一级优质米”。2010年2月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对其营养品质检测,豫谷18小米蛋白质8.94%,淀粉含量71.8%,粗脂肪(干基)1.58%,糊化温度75.18 ℃,硒0.017 mg/kg。
1.1.4 适应性。2010―2011年的国家谷子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5 398.65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14.88%,居参试品种第1位。23点次试点全部增产,增产点率100%,明显高于同轮其他参试品种,证明该品种的适应性最强。
1.2 豫谷19
该品种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国家优质米豫谷1号作母本,用同为国家一级优质米,综合抗逆性较好的冀谷19作父本,于2005年进行有性杂交而成,2012年通过国家鉴定。
1.2.1 品种形态特征。该品种幼苗鞘浅紫色,夏播生育期90 d,株高126.39 cm。在留苗60万株/hm2的情况下,成穗率94.75%,穗子呈纺锤型、棒型2种,松紧适中;穗长19.01 cm,单穗重18.67 g,穗粒重15.32 g;千粒重2.77 g;出谷率82.06%,出米率77.40%;褐谷黄米。该品种结实性好,后期不早衰,成熟时青枝绿叶,丰产性状优良。
1.2.2 抗逆性。该品种抗倒性2级,对纹枯病抗性为3级,谷瘟病、谷锈病抗性为2级,红叶病、线虫病、白发病发病率分别为1.21%、0.33%、0.61%,蛀茎率1.24%。经多年试验鉴定,该品种综合抗逆性强。
1.2.3 品质性状。安07-4117品种小米鲜黄,粘香绵软,完整精米率高,适口性好,蒸煮米粥时间短,商品品质、食用品质兼优。2010年2月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对其营养品质检测,豫谷19小米蛋白质9.78%,淀粉含量70.8%,粗脂肪(干基)1.70%,糊化温度74.82 ℃,硒0.021 mg/kg。
1.2.4 适应性。安07-4117在2009―2010年度参加河南省谷子新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4 791.75 kg/hm2,比统一对照豫谷9号增产6.54%。9个点次试验中8点次增产,增产幅度为2.56%~16.99%,增产点率为88.9%。2010―2011年参加华北夏谷区组谷子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30试点次,有26点次增产,适应性较强。
1.3 豫谷15
该品种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采用“豫谷9号×安99-2231”杂交,安阳、海南两地交替种植,经4年5代定向系选而成。2009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1.3.1 品种形态特征。该品种夏播生育期87 d,幼苗绿色,株高116.86 cm,穗长18.52 cm,棒型穗,码松紧度适中,单穗重12.41 g,穗粒重10.04 g,千粒重3.08 g,出谷率82.25%,出米率78.56%,黄谷黄米;结合国家品种试验的产量,该品种产量居试验第1位。在留苗67.5万株/hm2的情况下,成穗率94%,结实性好。
1.3.2 抗逆性。国家区试鉴定,该品种抗倒性、抗旱性、耐涝性均为2级,红叶病、线虫病、白发病发病率分别为0.73%、0.07%、0.05%,对谷瘟病、纹枯病、谷锈病抗性分别为1级、3级、2级,蛀茎率0.95%。
1.3.3 适应性。豫谷15参加国家谷子品种试验,2年23点次20点次较统一对照冀谷19增产,适应度分别为83.3%和90.91%,证明其适应性很强。
1.3.4 品质性状。小米鲜黄,商品品质、食用品质兼优,适口性好,蒸煮米粥时间短,2008年被评为“一级优质米”。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轮作倒茬
谷子不宜重茬,适宜的前茬依次是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薯类等作物,一般相隔2~3年[4]。
2.2 整地保墒
细致整地,早春地耕翻耙耱,做到土地平整,上松下实,无大坷垃后待雨[5]。足墒播种前后用种肥75 kg/hm2尿素壮苗;贴茬播种,如墒情中等必须“播后镇压”,原则是压干不压湿,力争一播全苗[6]。
2.3 加强田间管理
上述3个品种均适宜密植。可在谷苗4叶1心时一次性完成定苗。夏谷留苗密度为67.5万株/hm2。定苗后要及时中耕锄草,拔节后要彻底清垄,拔除杂草和弱、病、虫苗等[7]。谷封垄前要进行1次深中耕,并进行培土[8]。基肥应重施优质富含磷的农家肥15.0~22.5 t/hm2或复合肥450 kg/hm2;追肥要在抽穗前10~15 d,施尿素225 kg/hm2,可确保高产[9]。
2.4 病虫害防治
种植优质谷子要注意防治病虫害[10],严格控制农药用量,但在定苗前后、抽穗前后、灌浆初期,应密切关注粟芒蝇、粟灰螟和玉米螟、粟穗螟的危害,严重时要根据虫害种类赶在产卵期及幼虫期单用或复配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等药剂灭杀害虫[11-12]。
3 参考文献
[1] 刁现民.中国谷子产业与未来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0-30.
[2] 王素英.豫北地区谷子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76-80.
[3] 陈新,顾和平,张红梅,等.适合江苏省栽培的小豆新品种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8,28(4):270-271.
[4] 刘敏,徐晓艺,修丽.浅谈谷子用途及高产栽培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2(29):87.
[5] 杜朝霞,徐福利.黄土丘陵区旱作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35.
[6] 崔长利,张丽莉,娄春荣,等.地膜覆盖马铃薯复种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科学,2012(4):88-89.
[7] 刘增付,王虎山.谷子无公害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2012(7):15-16.
[8] 杜国田,王晓娜,田永权,等.谷子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学,2012,16(1):15-16,26.
[9] 曹建光.夏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现代农村科技,2012(6):9.
[10] 王亮军.谷子高产创建栽培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2):23,39.
关键词:环县;冬小麦;播种
中图分类号:S51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22-0012-02
作者简介:
樊春霞(1978-),女,甘肃环县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冬小麦为环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5.30万hm2,由于近几年来干旱多灾,致使小麦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从2009年开始,通过广大农技人员长期探索、不断试验基础上,形成了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该技术集成覆盖抑蒸、膜面播种穴集雨、留膜免耕多茬种植于一体,具有有效利用天然降水、抑蒸保墒、增温防冻的效果,又有一膜多茬,实现节本增效的目标。
1 播前准备
1.1 地块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坡度15°以下的川地、塬地、梯田、沟坝等旱地。以豆类、油菜、胡麻、麦类等茬口最佳。
1.2 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晒垡,熟化土壤,接纳降水,耙耱收墒,对于玉米茬口地最好采用旋耕机旋耕,并进行镇压,以利播种出苗。
1.3 施肥
由于一次覆膜连续种植3~4年(茬),二、三茬施肥较困难,播前结合深耕要一次施入农家肥45 000~75 000 kg/hm2、纯氮(N)150~180 kg/hm2、五氧化二磷(P2O5)150~180 kg/hm2。
1.4 土壤消毒
对于地下害虫较为严重的地块,整地时要用40%辛硫磷乳油7.50 kg/hm2,拌细沙土450 kg配成毒土撒施地表,或兑水750 kg配成药液喷施以防地下害虫。对于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还要用50 %的乙草胺乳油1.50 kg/hm2兑水750 kg配成药液对全地面喷施。消毒完成后及时覆膜。
1.5 地膜选择
选用厚度为0.008 mm~0.01 mm、宽120 cm或140 cm的抗老化耐候地膜90 kg/hm2左右。
1.6 品种选择
选择抗旱、抗倒伏、抗条锈病等抗逆性强的高产、中矮秆小麦品种陇鉴301、陇育4号、陇育2号、环冬1号、环冬4号、西峰27号、西峰28号。
1.7 种子处理
地下害虫可选用50 %辛硫磷按种子量的0.2 %拌种或用48 %毒死蜱乳油按种子量的0.3 %拌种防治,早期条锈病、白粉病1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0.15~0.225 kg/hm2兑水900 kg拌种预防。
2 覆膜、覆土
当墒情好时可提前覆膜适期播种;墒情差则等雨抢墒覆膜适期播种。如果土壤湿度过大,进行翻耕后晾晒1~2 d,然后耙松平整土壤再覆膜,避免播种时播种孔(鸭嘴)堵塞。可采用人工覆膜覆土、机械覆膜覆土两种方式进行,铺膜时,膜面要求平整,使地膜紧贴地面,同时在膜上覆一层薄土,覆土厚度可视当地气象条件而定。如果播期干旱无雨覆土可厚些,覆土厚度以1 cm左右为宜,覆土过薄,压膜不实,容易造成穴孔错位,大风揭膜,地膜老化;覆土过厚,播穴遇雨易板结,不易清除残膜。覆膜后要防止人畜践踏,以延长地膜使用寿命,提高保墒效果。
3 播种
3.1 播期
比当地常规小麦播期推迟7~15 d,平均推迟10 d左右为宜,适宜播期为10月1~15日之间。
3.2 播种方法
播种时单行穴播机采用同膜同一方向播种,可减轻种植穴和地膜孔错位现象,减少放苗次数,即在相邻的两膜上第一次去时在前一膜上播种,来时在第二膜上播种,第二次去时又在第一膜上种,来时又在第二膜上种。当土壤较湿时,为了避免播种过浅,应在穴播机上加一个土袋施加压力。
3.3 播种深度和密度
采用120 cm的地膜时每幅膜播7~8行,播种深度3~5 cm,行距16 cm,穴距12 cm。每穴播8~12粒,播种量为420~630万粒/hm2、120~180 kg/hm2。早播密度应稍稀些,晚播密度应稍密些;小麦以主茎成穗为主,应适当加大播量,一般225~300 kg/hm2;但应充分考虑分蘖的因素,适当减少播量,一般120~180 kg/hm2。
4 田间管理
4.1 前期管理
播种后遇雨,要及时破除板结,一般采用手工耙耱器轻型石磙专用破除板结器在地表潮湿时破除板结,地表土干裂时则影响破除效果。若发现苗孔错位膜下压苗,应及时放苗封口。
4.2 倒伏防控
选择抗倒伏的中矮秆小麦品种,一般株高不超过85 cm;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在返青至拔节初期喷施1.50~3 kg/hm2矮壮素溶液或10 %多效唑可湿性粉剂0.75~0.90 kg/hm2浓度100~120 ppm防止倒伏。
4.3 根外追肥
冬小麦返青后,遇雨及时追施尿素150~225 kg/hm2,或硝铵225~300 kg/hm2进行根外追肥。当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用磷酸二氢钾、多元微肥及尿素等进行叶面追肥,促进灌浆,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4.4 病虫害防治
条锈病、白粉病采用20 %粉锈宁(三唑酮)乳油675~900 mL/hm2兑水进行喷雾防治或用1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0.12~0.15 kg/hm2兑水喷雾,连续统防2~3次;麦蚜用50 %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10 %吡虫啉1 000倍液、3 %蚜克星1 500倍液兑水喷雾防治;麦红蜘蛛用20 %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螨克净2 000倍液喷雾防治。
5 适时收获
当小麦进入腊熟末期籽粒变硬即可收获。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收获后,要实行留膜免耕多茬种植,收获时一定要保护好地膜。
6 留膜免耕多茬种植技术
前茬小麦收获后,结合田间除草,保护地膜,追施肥料(雪后追施、雨前追施),种植二茬作物。
6.1 留膜二茬穴播小麦
留膜种植二茬小麦,播种时播穴要与前茬错开。其他栽培技术与前同上。
关键词 旱作;芸豆;集成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094-01
芸豆原产于墨西哥和美洲,我国在16世纪末才开始引种栽培,由于外贸出口量大,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芸豆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既是蔬菜又是粮食,还可作糕点和豆馅,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农副产品。然而传统的栽培技术严重制约了其优良性状的发挥,影响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来,榆林综合试验站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结合群众的种植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榆林市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栽培技术,现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1 地块的选择与整理
芸豆耐脊薄,对土质要求不严,以土质疏松的滩地、涧地、塬地等黄土性土壤,土壤的pH值控制在6.0~7.5。芸豆的种植不宜采用连作或重茬的方式,前茬作物一般要求为糜子、谷子和马铃薯等,实行2~3年轮作[1]。
芸豆以伏秋整地最好、深翻深度15~18 cm,深松深度25~30 cm,秋起垄。春季起垄要化冻10 cm以上,深翻深度20~25 cm,及时顶浆起垄,压实保墒,达到田间无明暗土块和根茬,上虚下实,地块平整。芸豆为双子叶植物,其子叶肥大,具有较弱的顶土能力,若土壤较为板结或整地的质量比较差,子叶易发生缺苗断垄现象,影响芸豆的出苗,在对土壤进行整理时应施好底肥,保证一次性施足。播种前为了防止幼苗被地下害虫危害,要及时地对土壤进行药剂处理[2]。
2 品种的选择与处理
芸豆要获得高产,应结合品种的特征特性因地制宜地选择,如黑小芸豆、日本白芸豆、英国红芸豆、奶白花芸豆、日本红芸豆等在国内外市场上畅销的品种。为了提高芸豆的出苗率,对种子的纯度要求较高,一般要求纯度达到98%,以保证发芽率在85%以上。种子选好后,在播种前要及时地对种子进行处理,一是对种子精选,对于一些异色粒、秕粒和病虫粒要剔除,尽量选择籽粒饱满、颗粒大小均匀、颜色一致的种子;二是播种前要在日光下将选好的种子曝晒1~2 d,这样不仅有助于种子活力的提高,还可以增强发芽势;三是在播种前要选择合适的拌种剂对种子进行处理。可选择35%多克福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处理,也可以选择芸豆根瘤菌对种子进行处理。经过拌种后,不仅可以促使芸豆产量的提高,还可以使土壤肥力增加。为了防止根腐病(立枯病)的发生,可用50%多菌灵杀菌剂300~400 g拌种子100 kg进行处理[3]。
3 播种
适期播种:根据品种生育期要求和来霜迟早确定合适的播种时间,黄土高原旱作区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播种为宜,播种的深度控制在3~5 cm,播种采用穴播或条播。播种密度为6万穴/hm2,每穴点籽2~3粒,行距50 cm,穴距33 cm,每穴留苗2株,密度为12万株/hm2。播种前先将土地整理好,播种的方式可选择点籽的方式,点籽时先将种子用脚踏入有墒的土壤中,再在种子的表面覆盖1层土;如果播种时选择条播的方式,应在播种后用镇压器进行镇压。芸豆的播种时间一般在6月上旬为宜,采用穴播,播种的深度为3~5 cm。播种量:百粒重在40 g以上的大粒种子,用量为225 kg/hm2(56.25万粒);百粒重在40 g以下的小粒种子,用量为120 kg/hm2(按百粒重计算)。种植密度:若采用宽窄行播种的方式,宽行为40 cm,窄行为20 cm,株距15 cm。密度控制在18万~21万株/hm2 [4]。
4 施肥
一是施好基肥。撒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5 t/hm2以上,翻地时顺犁沟条施尿素和磷酸二铵各450 kg/hm2、硫酸钾270 kg/hm2。二是及时追肥。在始花期和结荚期适当追施2次复合肥,每次施肥量为150~225 kg/hm2。
5 田间管理
芸豆的粒茎比较大,在土壤中经过萌发后,其粒型更大。播种后如果发现土壤比较板结,要及时地破除板结,以保证土壤中的种子萌发后能够及时地出土。若发现出土的苗木存在缺苗断条等现象,要及时地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补种、补栽工作,以提高芸豆的产量[5]。芸豆在出苗后有2片真叶出现时,及时地进行定苗。当出苗后的芸豆叶片数达到4片时,做好间苗定苗工作,并将生长较弱的苗拔出,以保证密度的合理。在芸豆初花前结合中耕施30%复合肥450~600 kg/hm2,以利结荚及豆粒彭大。
6 病虫草害防治
芸豆在整个生长生育期间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及斑潜蝇等。根腐病和褐斑病的防治上,应在发病初期选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斑潜蝇的防治上,可选择1.8%阿维菌素1 500倍液,或40%阿维·敌畏乳油1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6]。
芸豆在整个生长生育期间要及时地进行中耕除草工作,一般进行2~3次即可。幼苗期进行中耕除草,既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可以防止杂草与幼苗争肥、争光。中耕除草一定要在芸豆开花前结束,可有效避免花荚的损伤。为了避免产生药害,采用化学药剂进行灭草时尽量采用茎叶处理,可用15%精稳杀得1.0 kg/hm2+ 25%磺胺草醚1.5 kg/hm2进行机械喷药,喷液量为100 L/hm2,机械一般选用扇形的喷嘴,机械喷液时的速度控制在6~8 km/h。
7 适时收获与贮藏
芸豆成熟后要及时地进行收获、脱粒,以保证丰产增收。收获后应在田间置放3~5 d然后及时晒干脱粒。脱粒后的芸豆不能在太阳光下曝晒,曝晒的芸豆易空心和色泽变暗。应放在麻袋内、库内或苫布下阴干,然后贮于仓库内待销。一般气候冷凉,干旱少雨,库中温、湿度较低,通风透气性好,贮存种子含水量可在14%以下,常温下贮藏,2~3年种子发芽率能够保持在85%以上。因此说发展芸豆的关键是注重质量,不要只求数量,不保障质量,要讲诚信度,按定单兑现,以建立良好的销售市场,维护品牌和质量信誉。
8 参考文献
[1] 苏宏伟.克东县芸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32.
[2] 张旭丽,冯高,郭新文,等.晋北地区无公害芸豆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124-125.
[3] 王岐.芸豆栽培技术[J].中国科技纵横,2013(4):24.
[4] 幺贵林.浅谈芸豆优质高产栽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3):30.
[关键词]农田杂草危害特点防除技术
[中图分类号]S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190―02
农田杂草作为制约农业发展的植物,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产过程。由于杂草本身的适应性和生存性比较强,所以处理和解决农田杂草是现如今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加强农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的环节。
1农田杂草危害
农田杂草的危害在于它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的产量降低,使得农作物不能及时的补充营养而质量下降。同时增加了人力的成本。农田杂草危害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1.1农作物的生长空间、水分、营养、光照等的抢夺
杂草的生长速度比农作物生长速度快很多,这是由于其根系发达、较强的光合效率、较大的吸收能力等导致。它们严重的干扰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抢夺营养物质,使得农作物的生产量大打折扣。
1.2病虫害的传播
农作物上的病菌、病毒、害虫都可以寄生在杂草上,所以间接传播了病害虫。例如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大小麦的麦类赤霉病、麦蚜虫等等,都可以寄生在杂草上,增加了治理农作物病害虫的难度。
1.3质量和产量的降低
由于杂草抢夺了农作物的营养,水分,光照等等以及病害虫的危害.最终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如提到的麦类赤霉病,若该病毒传播可导致作物减产五成以上。同时,由于麦粒中含多种毒素,可导致人类使用后中毒。若由于杂草的不及时处理,有时杂草疯长加上管理不当导致作物无法生长甚至颗粒无收。
1.4管理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增加
杂草管理需要劳动力以及成本的投入。人工除草需要很大的劳动力,化学药剂除草需要费用的投入。这些都增加了生产成本,尤其是由于农作物生长时间的限制和天气变化的制约,管理措施过程紧迫,任务量繁重,劳动强度过大,这些都增加了杂草管理的难度。
2农田杂草特点
农田杂草由于在经历了千百年来的农耕活动,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生物特性和适应性。所以,了解杂草本身特点对杂草管理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以下是农田杂草的四个特性:
2.1结实量大
多实性、连续多实性和落粒性是杂草结实的主要特征。种子的产生数量更是惊人,一般是农作物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以上。例如稗草,主要危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种子结实数量是以上的几十倍。严重危害了农作物的品质。
2.2繁殖方式多种多样
一般的杂草通过种子繁殖,所以一年内杂草可以大量繁殖,同时还有根、苇等无性繁殖,如银胶菊。
2.3种子生命力旺盛
很多杂草种子的都比农作物的存活时间长,这也造成了除草管理的难度,由于其寿命长、抗性大等,在土壤中可以存活几十年之久,正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杂草种子生命力旺盛的表现。
2.4参差不齐的种子成熟期和出苗期
杂草一般都比农作物先出苗,成熟时间不完全一致。边开花,边结实,边成熟,这是大多数杂草的繁殖方式,最后将种子散落在田间。同时许多杂草存在其他特性,在将杂草拔除后,受精的胚珠可以进行发育成种子。不同的种子苗期发育不尽相同,但水分的补充可导致杂草发育出现高峰。
3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要点
3.1物理防除
3.1.1人工除草
人工拔除农田的杂草来进行杂草管理的方法。
3.1.2机械防除
在适合的农作物生长阶段中,依据杂草的生长、危害状况,运用机械化的机器进行除草管理。例如锄头,除草机、镰刀等。
3.1.3火焰除草
顾名思义,运用高温加热致使杂草死亡的方法,现在大多利用火焰发射器选择性的来除草。
3.1.4覆盖
将杂草上方加上一层覆盖物,抑制其光合作用,导使杂草死亡,同时吸光性的植物萌发也受到了抑制作用。一是使用秸秆覆盖,用于作物间以及果实树木下方,防治的效果可达到95%以上,从而抑制了杂草的疯长。二是地膜覆盖,由于膜内高温使草死亡,地膜覆盖多用于蔬菜作物。
3.2农业防除
农业防除的方法可根据具体的情况,分为以下几个措施轮作倒茬、深耕细作、精选良种、高温堆肥、高密度栽培、迟播诱发、管理水源等。
3.3植物检疫
以“四化一供”为保证前提,调运过程的种子,做好及时的安全检疫,全部包括各个环节的检疫,否则不得出售种子。这样做法是防止杂草和病虫害的传播。其中赤霉病也属于检疫范围。所以说植物检疫也是防除杂草的方法之一。
3.4中耕除草
作为流传很久的除草方法,结合作物生长状况进行除草,做到早除、彻底、不留后患。
3.5生物除草
利用生物链结构进行除草,如真菌、细菌、病毒、昆虫等。做到了环保污染小的特点。
3.6化学除草
是使用化学除草剂的方法,根据不同植物类型、生长特性和规律而进行化学方法的防除管理。
一、牧草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材料及土壤耕作准备
播种材料播种牧草时要备好种子材料,如粒种、果实、块根、块茎等。种子要求纯净度高,粒大饱满,整齐一致,生活力强,健康而无病虫害。休眠的种子需要打破休眠。禾本科种子芒多则需去芒,豆科牧草需要时应进行根瘤菌接种。
栽培牧草的病虫害多由牧草传播,所以种子播前还需要消毒处理。苜蓿等牧草的菌核病、菟丝子病以及禾草的麦角病等,可通过盐水渍选或筛除。豆科草的叶斑病,禾草的根瘤病、赤霉病、秆黑穗病、散黑穗病等,可用1%的石灰水浸种。苜蓿的轮纹病、玉米的干瘤病等可用福尔马林浸种。三叶草的花霉病、禾草的秆黑粉病、豆草的轮纹病等可用菲醌拌种。福美双、萎锈灵等药物也适于拌种。利用温水浸种也可防治很多病害。
土壤耕作凡是种植农作物采用的各种普通措施,在种植牧草时一般都是必要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牧草种子一般很细小,苗期的生长又很缓慢,所以播种牧草的苗床更应精耕细作,施足底肥,以利促苗。同时,在苗期可能侵染的杂草,应尽量消灭在播种之前。
2.播种时间、播种量及播种方法
播种时间可分为春播、夏播和秋播,具体确定在什么时候播种,主要根据温度、水分、牧草的生物学特性、田间杂草危害程度和利用目的等因素而定。一般而言,当土壤温度上升到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墒情好,杂草少,病虫害危害轻的时期播种较适宜。干旱地区主要考虑土壤墒情,寒冷地区重点考虑牧草的越冬性。
播种量一般粒大种子播种量多于粒小种子;收草地播量多于收种草地;撒播用种量多于条播,而条播多于穴播;早春气温低或干旱地区播种,播量应高于早春气温回升快或湿润地区;种子质量差、土壤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均应加大播种量。
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带肥播种和犁沟播种等方法。
条播指每隔一定距离将种子播种成行,并随播随覆土的播种方法。湿润地区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行距一般15厘米左右;在干旱条件下,通常采用30厘米的行距。收种用草地行距一般45~100厘米。
撒播是把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耙覆土。寒冷地区可在冬季把种子撒在地面不覆土,借助结冻和融化的自然作用把种子埋入土中。
带肥播种是在播种时,把肥料施于种子下面,施肥深度一般在播种深度以下4~6厘米处,主要是施磷肥。
犁沟播种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表干土层较厚的情况下采用。方法是使用机械、畜力或人力开沟,将种子撒在犁沟的湿润土层上,犁沟不耙平,待当年牧草收割或生长季结束后,再用耙耙平。高寒地区也可用这种方法播种,以提高牧草的越冬率。
播种深度由种子大小、土壤的含水量和土壤质地而决定,一般以2~4厘米为宜。砂质土壤小粒种子播深2厘米左右,大粒种子3~4厘米为宜。黏壤土1.5~2厘米,土壤越黏则播深越浅。
3.牧草混播
同行播种:各种牧草播种于一行,行距15厘米。
交叉播种:一种或数种牧草与另一种或另几种牧草垂直方向播种。
间条播:3种以上牧草播种时,每种牧草相间条播。
宽窄行相应播种:15厘米窄行与30厘米宽行相间条播。
撒条播:条播与撒播相结合。
4.保护播种
在种植多年生牧草时,为了减少杂草对牧草幼苗的危害,提高播种当年单位面积的收获量,同时防止水土流失,经常把牧草播种在一年生作物之下,这种播种形式叫做保护播种,一年生作物则称作保护作物。保护作物一般应分蘖少、成熟早,最初发育速度比牧草慢。生产中要全部满足这些条件是不容易的,但选择保护作物必须充分考虑这些条件。小麦、大麦、燕麦、豌豆、苏丹草、谷子、玉米、高粱、大豆等都可做为保护作物。牧草种类、地区类别、土壤状况、生产条件、经济利用等因素决定了保护作物的选择,同时也决定可否采取保护播种。因为保护作物会严重影响牧草头1~2年的生长,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影响最明显,所以进行保护播种应综合各方面因素。
一、选用优良品种。选用粒大、皮薄、硬实率低、好煮易软、口感、丰产性能好的品种,如中绿1号、中绿2号。
1、根据地力选择品种:中高肥力地块应选高产高直立型品种,瘠薄地可选择匍匐、半匍匐品种。
2、根据种植情况选择品种:小面积种植的农产应选株型紧凑、结荚集中、成熟一致、不炸荚、适宜一次性收获的品种,小面积种植且有人工摘角条件的,可选择二次结荚习性较强的品种,以提高产量及产品商品性状。
3、根据用途选择品种:一般生产销售选明绿豆,用于豆沙生产的选大粒、皮薄出沙率高的品种,家庭食用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品种等,因此群众购种时要了解种子的基本特性,如株高、密度、产量等,生产上一般采用直立型、抗逆性强的品种,以便于田间管理。
二、选地。
绿豆适应性特强,一般砂土、山坡薄地、黑土、粘土均可生长。绿豆常与玉米、高粱、棉花、甘薯、芝麻、谷子等作物间作,也可种于田埂及间隙地等。绿豆忌连作。因连作病虫害多,品质差。更因有害微生物繁衍而抑制根瘤菌的发育。同时,绿豆也是重要的肥地作物,是禾谷类的优良前茬。所以,种绿豆要合理安排土地,实行轮作倒茬,最好与禾谷类作物如玉米、高梁、小麦倒茬,不宜以大白菜为前茬,一般相隔2―3年为好。
三、整地:
由于绿豆是双子叶作物,子叶出土,幼苗顶土能力弱,如果土壤板结或土坷垃太多,易造成缺苗断垄或出苗不齐的现象。因此,播种前,要求深耕细耙,精细整地,耙平土坷垃,使土壤疏松,蓄水保墒,防止土壤板结,上虚下实,以利于出苗实行轮作倒茬。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实行秋翻秋起垅,耕深15-18cm,打破犁底层,有利于根群和根瘤活动,然后及时耙耪、镇压达到待播状态。对于春天整地的,可在春季顶浆进行,先深松垅沟l8-20cm再破原垅,合并成新垅及时镇压。
四、配方施肥
绿豆施肥应掌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足基肥、适当追肥为原则,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来说,底肥每亩施优质有机肥2m3,结合整地一次性深施,种肥每亩用磷酸二铵5-10kg,尿素3-4kg,50%的硫酸钾3-4kg,硫酸锌l-1.5kg。一般深施在种子下5cm左右,切忌种肥混施或同位,以免烧种。
五、适期播种。
绿豆生育期短,适播期长,可早播,也可晚播,但不能过早或过晚,应掌握早播适时、晚播抢早的原则,绿豆是喜温作物,如果播期过旱,前期低温干旱,生育期延长,个体发育不良,产量降低。适时播种,可以使绿豆开花结荚处于高温多湿的雨季,有利于花荚的形成,达到荚多、粒重、产量高。早播期自4月下旬至5月上旬,晚播在5月下旬至6月。播深3~4cm,覆土3cm,并及时镇压。一般亩用种量1.5―2kg。
六、合理密植。
绿豆的种植密度应随着品种特性、土壤肥力而定。一般应掌握早熟品种密,晚熟品种稀;直立型密,半蔓生型稀,蔓生型更稀;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种稀,晚种密的原则。一般来说,中等肥力的地块,栽培密度为每亩1.3万-1.5万株,瘠薄地每商1.5万-1.8万抹,株距根据行距的不同灵活确定。
七、田间管理。为了保证绿豆在苗期生长整齐,群体发育良好,多现蕾多开花多结果,荚大粒多粒大,高产优质,要做到“六个及时”:
1、及时镇压。播种后对播种墒情不好的地块,要及时镇压,随种随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增加表层水分,促进种子发芽和发育,早出苗,出全苗。
2、及时查补苗。在绿豆出苗后,发现有缺苗断垄现象,应在7天内补种完毕。
3、及时间苗、定苗。为使幼苗个体发育良好间苗、定苗 当绿豆出苗后达到两叶一心时,要剔除疙瘩苗。4片叶时定苗,株距在13-16厘米,单作行距在40厘米左右为宜。按既定的密度,去除弱苗、病苗、小苗、杂苗及杂草,留壮苗。实行单株留苗,利于植株健壮生长。
4、及时中耕除草。不仅能消灭杂草,还可破除土壤板结、疏松土壤,减少蒸发,提高地温,促进根瘤活动,是绿豆增产的一项措施。一般是在绿豆第一片复叶展开后,结合间苗第一次浅锄;在第二片复叶展开后,开始定苗并进行第二次中耕;到分枝期进行第三次深中耕,并进行封根培土,中耕应进行到封垄为止。中耕深度应掌握浅-深-浅的原则。
5、及时灌水、排水防涝。绿豆是需水较多、又不耐涝、怕水淹的作物。绿豆幼苗期抗旱性较强,需水较少;花荚期是需水高峰期。此时,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但绿豆又怕涝怕淹。如苗期水分过多,会使根部病害加重,引起烂根死苗。后期遇涝,植株生长不良,出现早衰,花荚脱落,产量下降。因此,绿豆在雨季要排水防涝。
八、做好病害、虫害的防治。主要防治根腐病、病毒病及蚜虫、菜青虫等病虫害。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如采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以减少感病机会。提倡生物防治,如果采用化学防治,要尽量采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
1、叶斑病:可用20%进口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在发病初期叶面喷洒。
2、枯萎病:用70%百菌清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一次,每隔7-lOd一次,连喷2―3次。
3、蚜虫:7月中下旬,绿豆开花期,亩用40%的乐果乳油1000倍液4-50kg叶面喷雾,或用一遍净,亩用量5-15g,配成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4、豆象:8月上旬,绿豆结荚期,亩用50%的辛硫磷2000倍液喷雾或用敌敌畏熏蒸。
5、红蜘蛛:采用甲氰菊酯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九、及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