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病案管理质量控制范文

病案管理质量控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病案管理质量控制

第1篇:病案管理质量控制范文

1 病案首页填写出现缺陷问题产生的不良影响

1.1 病案首页填写出现缺陷影响病案首页录入工作的及时性。病案首页是医疗统计工作所必需的最原始的资料,通过对病案首页的书写质量可了解临床科室的医疗管理水平和质量,并对其进行评估与指导。电子病案首页先由临床医师提交病案室,再由病案室对病案首页信息进行核对确认。当病案首页信息填写错误时,病案室信息录入组将错误反馈至病案室终末质控组,质控组通知临床医师修改,临床医师重新进入电子病历系统进行修改确认,这样修改再提交的病案首页当日系统提示不能录入,待次日才能进行录入。这样的修改过程大大影响了病案首页信息的及时录入,特别是临床医师不能及时完成修改的情况下,严重影响了病案首页录入的及时性。

1.2 病案首页信息错填或漏填影响病历复印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首先,病案室复印组发现病案首页有缺陷时,需要花时间通知临床医师进行修改,同时患者也必须耐心等待临床医师修改完善病案首页后才能复印病案。等待时间过长,降低了复印工作的效率。其次,有缺陷病案首页一旦被患者复印,会影响患者医疗费用报销、理赔、司法鉴定等,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

1.3 病案首页信息错填或漏填影响首页信息的开发利用及研究

1.3.1 病案首页中患者客观信息项目填写不真实,如,患者来源、职业、年龄、身份证号、现住址、联系电话等,会导致患者基本结构主要体现不准确,不利于医院或一个区域患者群的基本结构的研究及与患者联系和随访工作顺利完成。

1.3.2 病案首页中手术各项填写不准确或漏填,如,手术名称、手术级别、切口愈合等级、术者姓名等,会导致疾病诊疗信息统计数据的不准确,不利于医院甲级手术率、切口类别、愈合情况等数据的统计,不能真实反映出医院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及手术分级管理执行情况。

1.3.3 病案首页中医疗诊断信息填写不准确,如,治愈好转率、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三级医师比例等,会导致医疗诊断信息指标统计出现差错,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医院医疗服务、医疗诊治、医疗效率等质量,不利于医疗质量指标和效率的研究。

2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1 临床医师对卫生部首页填写规范及主要诊断和主要手术选择原则模糊不清。有的临床医师不积极参加病案首页填写的培训,没有认真学习病案首页填写说明,判断标准模糊不清。如,医疗付费方式、第N次住院、入院病情、离院方式等。有的临床医师对病案首页各项相关医学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如,疾病诊断名称、手术级别、切口愈合等级、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等。有的医师没有掌握选择对健康危害最严重,花费医疗精力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诊断作为患者的主要诊断总则和选择在本次医疗过程中,医疗资源消耗最多,医疗风险、难度高于本次医疗事件中的其他手术或操作,通常将主要疾病诊断相关的手术操作作为患者主要手术操作的规则,因此出现了主要诊断和主要手术选择不准确。

2.2 临床医师对病案首页填写责任心不够。有的医师认为病案首页不属于诊疗记录的内容,加上住院患者多且工作量大,只重视病案首页提交即时性,没有注重病案首页的质量。有的医师提交前没有认真核对病案首页所填写的各项内容是否准确。由于目前患者住院还没有完全实行实名制,有的患者不能提供身份证件,所以,患者姓名、年龄、工作单位、现住址、身份证号等客观信息填写完全是记录患方口述内容,方言、多音字、同音字等因素都会导致患者客观信息记录错误。

2.3 临床科室对运行病历书写质量重视不够,管理不严。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及质控医师对病案质控工作重视不够,监管制度落实不到位,没有对病案首页形成过程实施监管,同时对病案室终末质控组依赖心理强,认为病案室终末质控组在终末质控时,发现病案问题会及时通知临床医师完善。

3 改进措施

3.1 改进培训方式。我院是教学医院,针对医院每年研究生、实习生、进修生非常多的特点,改进了定期全院培训的单一传统方式,增加了“新上岗医师及研究生、实习生、进修生在病案室轮转一个月学习”的培训措施,目的是学习有关病历书写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提高病历书写水平,为进入临床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学习共分为四个阶段,划定每周为一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学习病历书写和病案首页填写规范及有关病历管理的法律法规。第四阶段,要求临床医师参与各科出院归档病历书写质检工作,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病历书写进行质量监控,根据病历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打分。通过这项改进措施敦促临床医师学会应用掌握《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病案首页填写规范》,培养临床医师参与病案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明确每个医务人员对病案质量所负的责任和义务。

3.2 保证病案首页信息的正确性,实行住院患者基本信息登记管理。病案首页包括客观基本信息和主观诊疗信息,为确保病案首页客观信息各项填写的准确性,针对患者口述易产生方言、多音字、同音字的不同导致信息记录错误,医院采取了患者住院时由第一接诊病区的医务人员,负责监督患者或患者授权人认真准确填写一份“住院患者基本信息登记表”并确认签字,临床医师在书写病案首页时,其内容必须与此表内容保持完全一致,此表同病案资料一并送交病案室归档保存。实践证明,医师根据“住院患者基本信息登记表”来填写病案首页,有效地控制了病案首页中患者客观信息各项填写错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病案首页填写的正确率。

3.3 临床科室运行病案质量自控与医政办、职能部门归档病案质量监管相结合

3.3.1 临床科室对运行病案进行质量自控。每个病区指定主治医师为病案质控医师,由质控医师轮流进行病案质量控制,出院病案由科主任、护士长协同进行监控。对存在问题的病案和病案首页及时通知医师完善。要求归档提交病案室管理系统的病案首页各项填写保证完全正确。各病区质控医师需认真填写《临床科室病案首页书写质量自查本》和《临床科室病案书写质量自查本》,并每半月将自查情况汇总一次,通过内网上传医政办和病案室。由医政办将病案自查结果和医院职能部门的日常业务评估成绩相结合,作为科室工作评定指标。

3.3.2 医政办、职能部门对归档病案进行质量监管。医院职能部门组织抽调主治医生以上医务人员组成病案质量检查组对归档病案进行质量抽查。每份病案(包括病案首页)每项错误扣罚10元,没有错误的病案每份奖励50元。检查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以简报和院周会的形式反馈,监控的结果与医师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相结合。

3.4 病案首页质量控制是现阶段病案室工作重中之重

3.4.1 通过病案质控人员、病案编码人员、病案首页录入人员三个工作环节进行把控。首先,病案室质控人员通过查阅病案医疗记录,认真核对病案首页基本信息填写,将病案填写存在问题记录并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完善,完成病案首页质控第一层的把关。其次,病案室编码员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对病案首页中诊疗信息进行编目录入,(1)重点查阅入院记录、出院记录、手术记录、检查报告单、病理报告单,核对病案首页医疗信息,对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名称进行正确编码。(2)对疑难疾病与手术,通过与主管医师、科主任沟通或查阅有关医学相关专业资料等方式,确定正确编码。(3)对编码员自己不能确定的编码,通过大家分析、讨论方式,确定正确编码,完成病案首页质控第二层的把关。最后,录入时通过病案疾病分类词库系统对编码校验核对,完成最后把关工作。

3.4.2 努力提高病案首页编码的正确性。病案首页浓缩了患者最重要的诊疗信息,而主要诊断则是诊疗信息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为正确规范填写病案首页的主要诊断,病案室提高编码员病案首页编码正确性分为四步:第一步:核对编码员疾病分类编码。每月定期抽取每位编码员一定数量的病案,对照编码员在病案系统中编码和病案进行核对。第二步:分析编码员存在问题。把核对编码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整改、记录。将记录内容形成病案室疾病分类学习内容,与相关医学基础知识学习相结合,进行内部业务培训。第三步:指导编码员进行编码。对编码中出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对每位编码员进行教育,避免其他编码员再犯同样的错误。第四步:制定评价编码员正确率图表。为进一步提高编码准确率,病案室将编码员编码的病案数量和编码员编码存在问题用柱形图表示,对编码员的准确率进行追踪评价。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技能认证要求,疾病分类的编码正确率≥95%;手术操作编码正确率≥95。通过这种方法,编码员的准确率都已达标,为医院医疗基本信息能顺利上传国家卫生部医管司,通过“三甲动态评审”奠定了基础。

4 改进效果

第2篇:病案管理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电子病历;医疗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随着医疗服务理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对医疗服务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加强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成为了医院管理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降低医疗纠纷,提高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电子病历作为临床各种信息的集成平台,其不仅能够充分展现医疗服务中,较为完整的信息,同时还可对临床各项数据进行挖掘,在医疗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电子病历在医院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中的功能优势

1.1实时提醒功能 自患者入院一刻开始,结合患者的病情程度及疾病种类等各项信息,即可提醒其初始化的基本治疗措施。例如:通常在患者入院后8 h内,医护人员必须将相关病程信息记录到电子病历系统中,此时,若医生未完成病历填写,随着时间推移,系统会随之进入到倒计时提醒状态,提醒医生需要在剩余时间内完成病历的书写。

1.2多级质量控制功能 结合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对病历书写本质需求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可形成多层次、多环节的病历质量控制[1]。从人员层次上实现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主要是根据不同岗位来进行质量控制,例如:科室质控医师、书写医师、质控管理人员等,来设置相应的书写权限,形成一级对一级的监控,一级对一级的负责。从时间层次上实现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主要是指自患者办理入院手续之后,即可在系统中建立起该患者的电子病历档案,形成事前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在患者成功入住医院之后,结合相关辅助手段与医务科的质控干预,即可形成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而在完成病历的全部书写之后,系统可对病历的逻辑性、完整性等进行检查和核对,即可形成事后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1.3动态调整功能 在运用电子病历进行时势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时,不仅能够充分掌握静态规则点的质量控制情况,同时还能够对各种动态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实施动态情况进行调整。例如:慢性疾病患者每3d进行1次病程记录,而当其病情突然加重时,医生可开出病重嘱咐,此时电子病历系统将自动做出相应的动态调整,每日均会通过提醒功能提示进行1次病程记录。

1.4逻辑校验功能 在患者住院期间以及康复出院时,电子病历系统均能够通过对病历各项条目的完整性、逻辑性等进行检验[2]。例如:针对手术治疗患者,需要完成术前小结,术前讨论,知情同意书签订等相关环节。同时还必须根据医院及相关部门的要求,对特殊手术进行手术审批记录的书写。

1.5统计反馈功能 病历评分、是否超时、分级情况等均能够根据科室、全员以及医生不同等级进行实时统计和查询,医务科管理人员则可通过病历系统掌握质量控制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决策方法。同时还应当结合病历质量各项目标要求,对病历质量的症结进行了解,及时将存在的问题反馈至相关部门,以便后期决策更具有针对性。

1.6信息统计分析功能 在实施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时,后期的统计和分析非常重要,更是提高临床质量的重要方法[3]。通过电子病历的运用,结合其终端的运行功能和质控辅助功能,系统能够全面掌握质控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和统计,以此来实现对病历质量以及各个科室病历质量的全面统计和总结分析,更好的评价科室病历质量及工作开展情况。

2 电子病历实施对医疗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促进作用

2.1在实时监控及分级监控中的预警作用 首先电子病历的运用,可促使电子病历的质控工作重心从后期转移到病房,有效提升临床各科室参与质控的主动性,防止科室对医务科审改病历形成依赖心理。同时该系统通过科室主管医生、质控医生以及科室主任形成三级病历审核体系,可更加深层次地分析整个诊疗过程,起到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质量的目的。

2.2在病历质量监控中的分析校正作用 医务科管理人员进入病历系统之后,可对各个科室在院患者或者出院患者等各项情况进行查阅,在发现存在问题时,可由质控系统向相应医护人员发出质控检查结果,同时可对修订后病历信息进行再次审核,从根本上实现了对病历质量的全面控制。此外,该系统还可对病历质控信息做出相应的评分,并能够对病历缺陷问题进行统计,从中评判医疗小组、医生等质量控制情况。通过该系统对网上病历进行调阅,很大层次上提升了质控效率,同时问题病历的检出率也所提升[4]。

2.3病历研究中的统计改进作用 电子病历系统可对以往的病历进行储备,为后期科学研究提供分类对照、查找、统计等各项便利,为临床研究提供大量的病历案例和研究数据,更利于临床医疗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的提升。

3 电子病历用于医疗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监控指标体系

在医疗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中,采用电子病历进行监控,应严格按照下列两项指标建立监控指标体系。一方面,结合临床实际需要,选择能够充分展现医疗工作以及查房制度等情况的评价指标,作为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重点;另一方面,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对病历资料书写的各项要求,对病历书写进行评分,完成相关分值的增减。

而在对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逻辑起点的设计时,①将患者具体情况作为质控的起点,例如:在进行转科的过程中,启动转科系列监控。②将医生嘱咐变化作为质量控制起点,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相关要求,对四类医生嘱咐进行触发启动:①患者的病情程度等;②患者的动向,如:出院、手术等安排;③医师变更,如:交接班、转换科室等;④抢救情况。

4 结论

总而言之,电子病历作为医院现代化发展的基础项目,充分发挥其统计、反馈以及监控等各项功能,可展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质控效果,更利于医疗质量控制的实时了解,对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帅,苏维.电子病历与医疗质量实时控制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3):2-6.

[2]留毅萍,卢向红,李练红.浅谈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对临床医疗质量和服务品质的推进[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15(3):26-27,72.

第3篇:病案管理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病案首页;医疗信息;质量控制;制定规范

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通过各医疗机构上报病案首页的相关信息作为衡量医院诊疗、管理水平、城乡对口支援工作评价、专科能力评价考核等内容作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评价依据;医疗保险机构也将其用于医疗保险费的预付;医院也使用其作为对医院技术能力全面性的测评、质量控制、医院自身绩效分配等方面的重要管理手段。国内已有较多对病案首页质量管理的研究及探讨的报道,但多局限于病案首页现状、缺陷分析和对策、某一系统和疾病分组研究、费用控制研究等,还未见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和规范的研究报道,若衡量的标准不统一,各医疗机构上报的信息就不能反映其运行和管理的真实情况,导致运行管理的指标无可比性[1]。病案首页包含患者基本信息、医疗信息、费用信息三个部分,基本信息和费用信息为客观信息,而医疗信息主观性较强,容易发生混乱和错误,需要医务人员充分综合分析患者住院的情况,理解并表达规范的诊断、手术和操作名称并为其选择主次顺序,所以本研究将医疗信息的填写作为对象研究。

病案首页的医疗信息中主要包含主要诊断、手术、操作和其他诊断、手术和操作,医疗机构综合病案首页信息可以显示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一些指标如:出院总人数、低风险死亡率、疾病诊断相关组数(DRGs)、难度系数(cmi值)、权重、平均时间消耗指数和平均费用消耗指数等指标,还可反映医院科室及病种的服务能力和治疗水平。目前尚缺乏病案首页医疗信息质量控制的标准,影响了各家医院上报信息的质量,很难反映出各家医院管理和运行水平的真实性。2014年1~3月对云南省34家二、三级医院的780份病案进行了调查,发现病案首页缺陷占65.6%[2],主要以诊疗信息缺陷为主。基于上述研究的基础我们进一步对八家二、三级医院一定数量病案缺陷的调查及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相关规范对临床医师和编码员进行培训,由云南省卫计委DRGs应用推广领导小组委托,通过举办学习班,将制定的规范对课题涉及的四家医院和全省各医院医疗人员及编码员进行培训,在科室、病案科及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3个层面进行病案首页的质控。另外四家医院作为对照组。

1.2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公式筛选出抽查病案,公式为:样本量=Z2*p(1-p)/E2,其中Z为统计量,置信度为95%,Z=1.96;E为误差值,E=0.05;P=0.95。计算得出,样本量约为73[3];抽取的样本量1~5月份二、三级医院为200例,随后每两个月抽查的病历为100例和80例。随机抽查作为研究对象的四家二级综合医院手术、介入治疗、输血各50例,住院超30d和死亡各20例;随机抽查作为研究对象的四家三级综合医院2014年1~5月份出院病历病案首页中医疗信息项目中的手术、介入治疗、住院超30d、输血和死亡病例均为50例。其中两家二级综合医院和两家三级综合医院的出院病历首页医疗信息作为实验组,另外四家医院作为对照组。上述这些出院病历疾病较为复杂并伴随多种疾病症状及体征,往往有多个诊断,多次手术和操作,其检查结果更具有代表性。随后随机抽查2014年7~12份两家结果培训且持续质控的二级医院手术、输血各50例,介入治疗、住院超30d和死亡各20例;随机抽查2014年7~12份两家三级医院手术、介入治疗、住院超30d、输血和死亡病例均为50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通过对八家医院出院病案首页中手术、输血、介入治疗、住院超30d及死亡等医疗信息填写内容进行分析,现对采用单盲法随机抽查云南省4家二级综合医院病案首页医疗信息项目,对各家医院检查结果运用在P

3 讨论

经过前期对34家医院病案首页填写缺陷的调查、总结和分析,根据病案首页要求填写的相关医疗信息没有填写规范和标准、对填写的目的和意义不清、传统习惯,有的还因为得到靠前的医院排名而调整主要诊断和其他诊断位置等造成的错编、漏编、低编及高编等问题,通过对主要诊断、手术和操作及其他诊断、手术、操作的定义内涵来制定了填写规范。以4家三级医院和4家二级医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填写的培训和医院的三级质控管理,并分别将2014年度6月份的培训和质量控制管理前后不同月份病案首页进行质量检查,发现缺陷率从75%左右下降至5%,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发现,通过对病案首页填写制定规范、编码员及临床医师的培训、首页质量PDCA循环管理[4],病案首页医疗信息填写过程中的缺陷率显著降低,且随着培训次数的增加并持续对临床医师及编码员反馈质控后的医疗信息,第二次时干预有显著效果且缺陷率趋于零,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二、三级综合医院对该方法均适用。故本研究中采用的病案首页医疗信息规范有望可作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病案首页医疗信息填写标准的依据。

制定医疗信息填写规范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我们需充分理解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推广这一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再通过病案首页相关信息特别是主观性较强的诊疗信息来对各级各类医院进行监管;其次医疗保险只有通过这一真实的数据,才能进行公平的费用预付;并且医院也将其作为自身管理和提高的可靠依据。

制定规范的填写标准指导临床医师填写首先要是采取开办病案首页质控医师培训班,医院和科室针对临床医师和编码员进行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让他们理解规范填写病案首页的目的、意义,并充分掌握填写的规范和要求,提高填写质量。其次实行科室、病案和医院三级质控,科室质控医师负责出科病案首页质量进行第一次检查,对新进人员进行补充培训,病案科病案质量控制及编码人员对病案首页进行第二次质控,最后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控制专家再次抽查,以保证病案首页填写质量质合格。

参考文献:

[1]张俊全.病案首页填写缺陷分析及对策[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3.

[2]孙跃民,廖云芬,陈敏.34家医院病案首页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国病案,2014,11:13-14.

第4篇:病案管理质量控制范文

一、建立质量控制组织,制定相对稳定的标准

1、病案质量的高低将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为此,我院成立了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在医务科和护理部的直接领导下,检查全院出院病历的医疗护理书写质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通过病历的内涵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医院管理起到导向作用。

2、我院病案管理组都是从事多年临床工作的科主任、老专家、主管护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知识,质量控制组在医务科和护理部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具体检查全院出院病历的医疗、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3、为了使病历书写规范化,检查的标准按照河南省卫生制定的《综

合医院住院病人疾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和《住院病案质量评审表》检合医查记分和展览病案,按照河南省卫生厅制定的《病案书写规范》的书写病案,按照《规范》出题,定期让住院医师参加试题答卷和病案书写竞赛。

4、按照《医院分级管理等级评审》要求从“三基三严”做起,加强医护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让各级医护人员认识提高医疗质量。为了使出院病历护理文书每项份都达到合格标准,我院以《基础护理学》和《河南省病案书写规范》为依据,书写标准做到全院护理文件书写统一。

二、严把病案质量关,定期开展病案展览

加强培训管理,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开展评比活动。病案质量控制组采取定期评审和不定期随机抽查形式对每份出院病案实施全面评价,对缺陷病案进行登记反馈,综合分析处理,督促改进,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1、三级检查制度是提高病案质量的有效方法,我院以《住院病案质量评审表》为依据,对每份病历实行三级检查质控。首先自查,经治医师要在书写过程中把好质量关,每完成一项病历内容都要在病历质量评审表相应条款中标出,当病人出院病历终结时经治医师还要按照评审表逐项自查评分。其次科查,由各科室病案质量控制小组的科主任负责,在病历送交病案室前,对每份病历进行认真的检查,修改并签字,未达到甲级标准的不送交病案室,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评审中“科评”栏内。最后院查,由院病案质量检查小组抽调的专人负责,对科查结果进行审查,并实行院级把关,如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科室及本人到病案室进行修改,保证终末质量达标。同时将院查结果填写在“院评”栏内并签名。

2、定期举办病案展览,我院每年举办一次病案展览,根据平时积累的资料,选择有代表性和有共性的病案参展,将展览的病历分为甲、乙、丙级,展览结果以信息简报的行式通报全院,对病案质量好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将病案质量检查成绩登记存档,作为考核科室及个人业务情况的原始依据及培养奖励个人的记录。在此基础上还明确规定了对丙级病案退回科室限期修改和扣除当季部分奖金,以保证病案质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提高病案质量提高学术水平

现在有的病案记录内容有的不够详尽,有些有价值的东西并没有记录上去,无法满足医生科研方面的需要,可利用价值不高。所以,应加强年轻医生、进修医生的岗前培训,加强病案质量的管理意识,

增强每一个的病案质量观念,写好病历是学会临床思维诊断技术的重要途径,写好病历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处理工作的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加强病案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我院对新的住院医师、进修、实习医师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岗前培训。首先掌握病案书写及评分标准,其次学习并了解国际疾病分类ICD-10及手术操作分类原则以及临床诊断联系。而后进行病案书写、病案评审及国际疾病分类ICD-10及手术操作分类的测试,合格人准许进入临床工作

2、质控科定期组织常规病历书写诊断、治疗措施、国际疾病分类ICD-10及手术操作分类考试,要求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每周大查房一次。

3、对医技科室检查及报告质量控制,并制定医学检查报告规范,如:预约时间、报告时间、报告内容、报告结论等。

4、建立医技科室技师、主管技师、主任(副主任)三级负责制,每月应对疑难、危重、抢救、死亡、科研等病例报告质量进行追综检查报告结论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

四、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素质是加强病案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

病案管理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边缘学科,而不是简单保管、装订、它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对病案的各种医疗信息进行处理,进行ICD的编码、索引、输入微机、归档,才能保证满足临床科教的需要,只有通过科学的整理才能使病案保持完整性,才能为医、教、研服务,才能具有利用和保存价值。因此,病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医学基础知识,接受国内外有关病案管理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医院科学管理的需要。

1、我院病案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及时反馈病案书写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如:没有明确诊断或主要诊断与其它诊断顺序颠倒、首页填写缺项、损伤中毒外部原因不明、出院记录、手术记录不及时完成,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原始资料作为法律信据的可靠性。

第5篇:病案管理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医疗;信息化;质量评价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17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1

1 医疗信息化在医疗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对于各级医疗单位而言,提高医疗质量是各级单位追逐的目标,在提升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不断用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来满足各阶段发展需求。在现阶段信息化的发展中,从电子病历到诊断代码甚至发展到CPOE(计算机医嘱录入系统),都关系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电子病历能够根据病历实时追踪病人的情况,迅速做出判断,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安全,随着这种举措的不断推出,越来越多的人会关注医疗信息化。

医疗信息化能够实时追踪病人的治疗情况,深入病人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对数据进行分析、追踪和调整。质量控制体系能够在电脑的预警系统上看到病人的用药情况、医生的处置情况和医生的记录情况,随时与主治医师沟通,了解病人的情况及相关决策,改变了过去管理滞后的现状,对整体的流程,如电子病历、用药情况、处方规范等情况进行追踪。这种监控力是其他人力系统无法比拟的。

2 我国医疗信息化的医疗质量评价现状

2.1 运用数据而不是单纯的收集数据

对于数据的收集不仅仅体现在单纯地收集数据,而是将数据加以分析和整合,同时将医疗质量评价作为自身财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具有引导性。欧美一家大型公司的一项数据表明,从居民的医保数据可以发现,糖尿病患者要比人们想象的少很多,因为其评价依据是连续两次得到糖尿病的诊断结果才被视之为糖尿病,而大多数患者只是一次确认后便没有下文了。

2.2 病历质量控制远不能代表医疗质量控制

病历质量控制的目标在于能够将病人的实际情况及时写入病历质量控制系统中,对其真实性进行分析和监控。但过去的病历质量控制知识由病案科的员工处理,主要包括病历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医院选派了一些专门的临床医师对病历质量控制进行严格审查和管理,虽然病历质量控制受到了严格的审查和把关,但病历质量控制远不能代表医疗质量控制,因为医疗质量控制包括许多途径,而病历质量控制只是其中的一种。

2.3 基于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远远不够

在大多数案例中,患者病案首页中管理性质的数据大约占80%,而人们真正需要的临床数据和临床指标却少的可怜,因此人们真正用到的临床指标都无法从病案首页中得到提取,当然造成这样的结果并不是病历本身的缺陷,而是因为当初设计病案首页的目标并不在于从其中提取人们所需要的关键指标进行应用。

3 医疗信息化的医疗质量评价实现的建议

如何科学有效地取得可靠的医疗质量评价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合理有效地发展医疗信息化的目标在于更高效、更安全地服务于患者,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检测、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3.1 建立全国性的医疗主管单位

建立全国性的医疗主管单位是建设健全的医疗信息化的医疗质量评价的关键步骤,全国医疗质量主管单位旨在促进整体的医疗质量评价有序发展,从关键指标的设定、各项数据的设置、数据的提取和融合,制定一个共有共享的标准。

3.2 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质量评价体系

在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设置的过程中,必须参照我国的实际情况,设计概念要清晰,表达方式要简单,尽可能地剔除一些没必要的复杂指标,同时在设置这个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客观真实地表达实际情况,同时保证医生评价的独立性,不能强加于医生的判断,之后结合医生的判断、数据挖掘、数据处理来得到质量最优者。

3.3 各类数据和编码的使用需要更加规范

在过去的质量评价过程中,往往依靠单纯的手工操作,这样的结果不仅仅成本较高,同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手工质量评价会由于疲劳造成数据错误。要将所有的问题设计成一个程序,自动提取关键数据,同时上传和保存,以便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模式,不仅能灵活变换其想要的数据组合,同时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如在药品使用环节不仅能够及时判断出各种异常情况以及药品的适用情况,同时能够在自我检查方面发挥一定作用,有利于节约时间、降低成本。

4 结 语

本文主要针对医疗信息化的医疗质量评价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状况,并对症下药及时提出相应对策:首先要建立全国性的医疗主管单位,其次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发展的质量评价体系,最后各类数据和编码的使用要更加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医疗质量评价,更好地服务患者。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幻,汪春晖,干振华,等.关于加强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管理的几点思考[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6).

第6篇:病案管理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 电子病历;管理;初级阶段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c)-0147-02

医疗信息系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和区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目前我国医院的信息系统处在由管理信息系统向临床信息系统过渡的时期,我国医院电子病历建设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1-2]。在前期试运行的基础上,本院从2010年10月起在全院实行电子病历,电子病历档案与纸质病历档案同步归档。现根据本院电子病历运行的实际情况,对电子病历初级阶段的病案管理进行总结和分析。

1 电子病历初级阶段病案管理的实践

1.1 单循环的病历质控流程是现阶段病案管理的要求

在实行电子病历前,本院病历质控流程采取“大小循环”模式,“大循环”即患者入院后产生病历,在住院期间各级医师对病历进行质控,患者出院后病历送到病案室。“小循环”即出院病历在病案室停留一段时间,由医院病案管理专家对病历进行检查,合格病历及时归档上架,不合格病历由医务处通知相关人员到病案室进行二次质控,直到合格后再归档上架。在单一纸质病历阶段,“大小循环”模式对本院病历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阶段司法实践中,电子病历作为证据的条件有待完善,纸质病历仍是重要书证,因此,需要及时、客观、完整和科学地书写。对出院病历反复进行质量控制可行性不强,特别是出院后电子病历的修改痕迹有可能影响到病历作为证据的可信度,鉴于此,本院及时取消了“小循环”,要求送达病案室的病历均为合格病历,同时规定在病案室不允许进行病历质控。单循环的病历质控流程与电子病历的高效率和司法实践高要求相适应,也大大促进了本院病案质量的提高。

1.2 加强运行病历督查是病案管理的关键

电子病历能够有效提高病历书写速度和质量[3],但仍有少部分医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完成病历。本院电子病历系统对病历书写的及时性有较完善的监控功能,但该系统是根据医师是否创建病历来判断病历是否及时完成,而对具体病历质量难以监控。本院在运行病历督查的过程中发现,少数医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创建了一些不完整的病历,甚至入院录仅写一个主诉,病程录只写一个日期,以规避电子病历质控系统的及时性监控。部分医师将病历在出院时集中打印,在较短的时间内,上级医师不可能仔细阅读病历,审签病历只是单纯签名了。因各个科室的专业特点不同,内涵质量的提高主要依靠所在科室,科主任、医疗组长和主治医师均为主要责任人。为督促下级医师及时完成病历和上级医师及时审签病历,确保病历质量,同时为了发生医疗纠纷时病历封存的需要,本院要求运行病历实时打印并及时审签,至少做到满页打印和及时审签。未满页打印和及时审签病历的当事人将受到扣除部分绩效工资的处罚。严格的运行病历督查,促使科室挤出时间用于提高病历内涵质量,下级医师在科主任或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及时纠正病历中的一些缺陷,保证了出院病历的合格率。

1.3 严格出院病历考核是病案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院根据卫生部《病历书写规范》和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住院病历书写质量评估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订出本院出院病历考核评分细则,对每份出院病历进行考核,特别对18个重点缺陷项目实行零容忍。极少数有重度缺陷的不合格病历,由医务处收回并通知当事人到医务处进行质量控制,医务处对不合格病历进行登记,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严重者作待岗处理。医务处建立各级医师病历书写档案,对优秀者在评先评优、晋级和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对病历书写问题较多的医师进行戒免谈话,举办病历书写培训班,同时对这部分医师的运行病历重点督查,出院病历重点考核。在严格的出院病历考核制度下,各级医师努力书写病历,医院病历质量明显提高,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2 电子病历初级阶段病案管理的思考

电子病历初级阶段本院在改善病历质控流程、加强运行病历督查和严格出院病历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病案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但病案管理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电子病历与纸质病历的一致性问题

病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书,一旦形成即具有证据效力。由于现阶段电子签名技术尚不成熟,电子病历的法律效力在学术界仍在讨论[4],医患双方手工签名后的纸质病历档案仍是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书证。因此,目前大部分医院是电子病历档案与手工签名的纸质病历档案同步归档。病案管理允许对有缺陷病历进行质量控制,但部分医师直接在纸质病历上修改,而电子病历内容未进行同步修改,纸质病历与电子病历内容不一致,纸质病历的法律效力受到影响,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对医患双方均不利。因此,病历书写应严谨,避免反复修改,电子病历内容与纸质病历内容必须一致。

2.2 归档电子病历取消归档属性问题

归档电子病历只能阅读不能修改和打印,而病历质量控制又需要对缺陷病历进行修改,需要取消电子病历归档属性(即开通电子病历)。开通归档电子病历必须由经治医师书面提出申请,所在科室负责人签名同意,医务处领导批准后才能由具有开通权限的人员开通并备案。在单一纸质病历阶段,医疗、社会保险等需要病历资料时,患者或保险人员只能到病案室复印病历,在电子病历档案与纸质病历档案共存阶段,患者或保险人员为图方便,往往通过“关系”开通电子病历,直接打印电子病历,甚至为了医疗保险的需要有意修改电子病历后再打印。开通电子病历为恶意修改病历创造了机会,是医疗安全的一大隐患。因此,归档电子病历取消归档属性的权限必须严格限制,仅限于病历质量控制,而且开通的电子病历应为近期的出院病历,而对出院时间较长的病历原则上不予开通,患者或保险人员需要病历资料,只能到病案室复印纸质病历。如何避免恶意开通电子病历,值得深入研究,因此,一方面要增强法律意识、制度意识,养成遵纪守法,按制度办事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在技术层面上进行限制。

2.3 电子病历内容雷同问题

电子病历赋予临床医师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质量相关问题,如错别字、冗余病程记录、张冠李戴等[5]。本院电子病历通用模板和专科模板,以及同一份病历内容复制粘贴功能大大提高了临床医师的工作效率,但在电子病历运行初期病历内容雷同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将现病史和体格检查内容复制粘贴后进行简单的修改就形成了首次病程录,首次病程录过度冗余,缺少医师对病史特点的归纳总结。阶段小结、会诊申请、出院小结等内容与首次病程录高度雷同。尽管本院电子病历系统限制了不同病历之间内容复制粘贴,但临床医师仍可以通过Word文档的转换进行不同病历之间的复制粘贴,不同病历之间内容雷同现象同样较为严重。为加强管理,医务处请三位病案管理专家分别对同一份病历进行评判,如有两位以上专家认为该病历雷同现象严重,该病历等级将在原来评分的基础上降一个等级。电子病历内容雷同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病历内涵质量,也阻碍了年轻医师的成长,应引起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加大奖惩力度的同时,应当教育年轻医师重视病历的书写,使他们认识到病历书写不但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还可以养成科学严谨的临床思维习惯,与医师的成长关系密切。写好病历应当成为每一位医师的自觉行为。

2.4 电子病历顶层设计问题

国外电子病历发展对我国的启示:①制定和引进相应的信息标准;②通过小范围试点逐步实现全国范围的电子病历的共享;③注重电子病历的安全,加强对病人隐私的保护[2]。目前,我国电子病历处于初级阶段,不同医院不同公司开发的电子病历间,同一医院电子病历与HIS、LIS、PACS等其他医院信息系统间不能进行无缝对接,绝大部分医院的电子病历只具有部门间数据交换,初级医疗决策支持功能,离高级医疗决策支持功能尚有不小的差距,更没有达到完整电子病历系统,区域医疗共享的要求。近几年,卫生部相继出台了电子病历管理和电子病历书写等一系列文件和规范,促进了电子病历的发展。因此,现阶段信息标准问题是制约电子病历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信息标准问题显得尤为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甚至国际间的顶层协作集中各方力量科技攻关,避免低水平重复劳动和信息标准不统一导致“信息孤岛”。“无纸化存储、一体化展现、智能化应用”是电子病案建设的目标[6-10],我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边俊士,张伟,王超.医院电子病历建设与发展的冷思考[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36-137.

[2]李明.国外电子病历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医学信息,2011,24(3):1478-1481.

[3]吴伟斌,戴辉,彭传薇,等.电子病历系统与手工书写入院记录的效率对比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4):255-258.

[4]王启辉,王晓东,刘云,等.电子病历的三个法律问题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2):35-37.

[5]周夏青,郑利平,许文玲.电子病历的实施问题及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2):56-57.

[6]刘灏.电子病案系统的建设与效果评价[J].中国病案,2012,13(1):29-30.

[7]韩菲.建立健全现代病案服务机制,实施病案管理质量控制系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61-362

[8]周丽君,于京杰,光,等.纸质归档病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发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12):1294-1296.

第7篇:病案管理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病案首页 问题 对策

病案首页是医务人员医疗活动过程中对诊疗情况的全面记录。案病首页是病案的缩影,是病案信息的核心部分,它提供了病案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病案首页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也客观地反映出医院医疗质量的高低和管理水平。

1 存在问题

1.1 基本信息部分

基本信息部分为病人最基本的信息,漏填或错填都会为将来确认病人造成很大困难。工作中常见的一些缺陷有:①姓名:不准确,造成同音不同字或名字错误。为检索及以后病历的应用造成困难。②年龄:年龄与出生日期不符,造成与身份证的出生日期不符。③婚姻:新生儿科患者填写为已婚。④性别:妇产科患者为男性。⑤地址和联系电话:写到村、路、街、门牌号的为少数,为日后随访调查造成了困难。⑥身份证:是个难点,多数填写不全,多数因病人没有随身携带身份证的习惯,但这一项很有意义,可以避免病人为报销填写他人身份证号码,防止因此而带来的可能医疗事故或纠纷。

1.2 医疗信息部分

不规范或不正确的书写都会严重影响规范、标准质量管理,尤其是有些医务人员对临床术语的概念模糊不清,对疾病诊断名称有较大随意性。主要表现在:①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与实际不相符。②出院诊断:主要诊断选择不规范,不准确。未选择对身体健康危害最大,花费精力最多,住院时间最长,当前主要治疗的疾病作为主要诊断[2],填写疾病名称任意简化或缺乏科学性。③院内感染情况不全或不明确部位,传染病漏报。④出院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相符。⑤损伤及中毒:多数医师不注意填写外部原因或内容笼统写成外伤、车祸等。⑥患者做了手术而首页中手术栏目未填。⑦手术切口概念不清。⑧死亡病人抢救次数与抢救成功次数相等。⑨其他部分信息:如诊断符合情况、药物过敏、HBsAg、HCV-Ab、HIV-Ab、血型及输血情况漏填或错填⑩。医师签名不规范、漏签、签名潦草。

1.3 ICD编码

使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是中国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标志,在国外许多国家ICD的用途大大超过我国,我国还单纯停留在疾病编码水平,且编码准确率低。国际上则利用编码在做医疗费用的控制、医院医疗质量的控制、医疗保险付款管理。ICD编码的准确率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ICD编码直接参与了医院和社会的管理。

2 相应对策

2.1 强化意识,提高思想素质

人员素质的提高,有赖于人的观念意识及业务素质的更新和发展。也只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提高病案首页管理质量。

因此注重培养人员的素质,是病案首页质量管理的关键。

2.1.1 全程意识:提高病案首页质量,不能信赖终末环节的质量控制,全程控制(基础质量、形成过程中的质量、终末质量)一个都不可少。

2.1.2 法制意识:病案首页的缺陷或过失与对法律责任追究和处理的轻重都密切相关。没有强有力的病案书写法律法规的约束,病案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开展病案法制教育,培养和增强医务人员法制观念和意识刻不容缓。 转贴于

2.2 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2.2.1 岗前培训:对医务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继续教育,如实施岗前培训、上岗教育,实例教育等,不断强化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鼓励大家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此外,对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进修、实习学员进行病案知识岗前培训,讲授病案首页的重要性、病案首页的规范填写及注意事项、首页整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等,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积极主动地处理好每一份病案。强调填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制定相关的抽查评比计划,针对检查中存在问题举办各级医师病案书写培训班,下发并组织学习病案规范书写文件,不断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病案价值的认识和业务素质,保证病案首页质量。

2.2.2 编码员培训:开展有关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的培训 ICD的编码和分类,是我国卫生统计信息实现国际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基本要求,最有效的途径是将ICD-10编码统计人员积极送出去学习培训,为他们能快速熟练掌握新的知识提供条件。作为病案编码员应具有正确编码能力和主观努力,较强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同时还应熟悉一定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当出现一时难做出的编码时,应详细阅读病案内容,或求助临床医师,这种良好的习惯对编码员是十分有益的。相互交换和沟通对分类工作有积极作用,应大力提倡。因此,质量管理科在加强自身建设熟练掌握该业务的同时,要求临床医生对ICD-10编码体系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填写病案首页,为做好医院统计工作奠定数据基础。

2.3 严格按规范填写首页

主要是要让医务人员掌握规范,采取各种不同地方式,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如将《首页填写的基本规范》放在医院内部网络,在医院制作的《规范》口袋书中,将《首页填写的基本规范》作为重要内容,便于医务人员学习;质量管理科制作《新版首页填写说明及存在问题》的幻灯片深入临床一线面对医生进行培训,并当面答疑解决医生填写中存在的问题;对新分配的医生、实习生、进修生实行岗前培训,让他们掌握首页填写规范,从而做到人人熟悉规范,事事遵循规范,规范化操作,规范化书写。

2.4 加强对出科病历的质控力度

医院成立四级质控组织,要求科室质控小组切实发挥质控作用,对每份病历做到住院医师自查,质控人员把关,科主任再次审核,建立健全病历质量检查考核制度,加强院、科、主治三级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不合格病历不出科;质控医生每月要针对病案书写及病案首页填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讲评,做到科室质控得力、有效。

2.5 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信息反馈是终末质量重要环节。做到编码员在编码时,掌握首页填写存在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反馈给经治医师,进行补充修正;数据核查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提供错误类型和名单,让科室自我教育;病案终末审查时,发现首页问题,结合每月考评进行统计扣分,科学设置首页考核指标及奖惩标准,与科室和个人绩效挂钩,并每月在全院范围内公布考评情况;每月把不合格病历的书写情况及责任人、所在科室在《质量公报》公开公示,以达到督促提高的目的。

3 结束语

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必须坚持终末质量控制与环节质量控制相结合,增强医护及病案人员的责任心,最大限度地杜绝病案首页存在的问题,保证首页信息的及时、真实、准确、可靠性,从而不断提高病案质量。

参 考 文 献

[1]王世彤,楚恒群,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管理研究[J].中国病案,2008,9(1):22—23

第8篇:病案管理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住院医师;研究生;规培生;病历;质量控制

病历作为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全部诊疗过程的载体,除在医疗、科研、教学中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外,还是发生医疗纠纷时重要的法律依据以及各类保险报销的凭证[1]。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质量的病案数据成为管理部门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也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类的顺利推广奠定基础[2]。2016年7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颁发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建立并实施病历质量管理制度,保障病历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3]。然而,当前病历质量的现状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要求。

1病历质量现状

随着电子病历的广泛使用,部分医师产生临床思维惰性和行为惰性,病历书写的独立思维能力下降,语言表达不清、病历内容拷贝、套用模板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病历内涵质量。由于临床工作繁忙,住院医师、研究生、规培生等“三生”作为病历书写的主力军,疲于应付任务,病历书写不及时,病历内容缺陷的情况屡见不鲜。此外,上级医师审阅病历、修改及签字不及时的现象也十分常见[4]。据李媛[5]对随机抽取的2000份终末病历分析发现,缺陷病历384份,缺陷率达19.2%,缺陷以复制粘贴模板、病历内容欠缺及各种签名滞后为主,分别占缺陷病历的48.18%、19.01%、23.70%。孙丽等[6]对实施全面质量监控后的2520份病历分析发现,其缺陷率仍有18.3%,平均每份病案缺陷为2.7频次。张娜等[7]也对实施医疗质量实时监控后的24255份运行病历进行分析,发现病历的及时性达标率仅为85.2%,病历内涵质量达标率也不甚理想。针对上述现状,当前对医院住院病历质量的提升除优化病历质控体系效能外,还应充分考虑到三生等书写者因素的影响。

2三生参与病历质量控制的可行性分析

2.1三生与病历质量控制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

当前国内大多数医疗机构的病历均由三生等完成,上级医师通常负责监督带教和抽查指导。病历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三生病历书写的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可见,三生是提高病历质量中无法逾越的一环。通过安排三生参与病历质量检查,不仅能有效地将病历质量的源头纳入监管,更能激发书写者的主动性和自律性,使其自觉提高病历质量。

2.2三生的新人属性使其可成为病历质控的生力军

三生等由于刚进入工作岗位,迫切想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病历作为患者在院诊疗过程最详实的信息载体,对其进行查阅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之一。通过参与临床病历的质量控制,三生能迅速了解本专业和相关领域内疾病的特征、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整合发散能力。此外,由于在科室相对属于年轻群体或外来人员,三生内心更渴望得到同事和上级认可,更希望能有展现自己的平台,以找寻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对于上级赋予的任务工作,如病历质控等较他人具有更大的积极性和更强的意愿完成。

2.3三生的执业基础为其参与病历质控提供可能

由于住院医师等已经过一定阶段的岗位锻炼和临床培训,对患者的诊疗流程、用药规范、治疗禁忌、相关法律规章及如何规避医疗纠纷均有一定经验,对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和要素准则也掌握较清。在进行充分的思想动员、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和评价考核后,三生能牢固掌握病历书写规范、管理准则和质控方法,承担相应的病历质控工作。

2.4三生参与病历质控能共荣共赢

病历书写是培养临床思维的有效途径[8]。然而,由于临床工作繁忙,上级医师用于指导病历书写的时间精力有限,导致三生病历书写技能往往通过“模板”模仿借鉴得来。上级医师对病历质量的忽视,也易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三生通过参与质控培训,能有效提高病历书写技能,塑造正确的医疗质量观;通过参与病历检查,还能迅速拓宽临床视野,积累临床经验,强化临床思维。对医院而言,由于传统模式下的病历质控效能严重依赖于工作团队的人员数量和专业结构,质控人员在沉重的工作压力下,只能采取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方式检查,对于病历内涵质控,更是有心无力[9]。三生的加入,能有效分担质控人员大量的形式审查工作,让其有更多的精力做好病历内涵质量质控,促进医院病历质量提升。

3三生参与下的病历质量控制模式

3.1质控工作模式

3.1.1重组病历检查团队各科室根据床位数及人员按比例抽取三生参与院级病历质控培训。医院依据相关考核标准和淘汰比例,筛选达标成员。将达标的三生分成若干小组,各组由1名病案室现有专职质控员带队,共同负责小组病历检查。专职质控员主要负责对三生日常病历检查工作的指导、监督、抽查以及病历的内涵质量检查。三生主要负责病历的形式审查和初步内涵质量检查,在工作中有任何疑问,可向专职人员请教。成员每年更换一次,通过专人带组的形式,弥补三生工作经验不足,降低病历检查失误的风险。3.1.2调整病历任务分工质量管理科每日按比例从各科室随机抽取终末病历和环节病历,并依据各质控组成员的科室类别对各小组派发任务。各小组负责人根据成员能力水平再次分配任务病历。检查人员需回避自身病历。各病历所对应的检查人员名单留档备案,以备抽查。各小组成员质控工作表现由质量管理科负责考核评估。通过上述任务分配方式,可合理发挥个人所长,提升病历质控效率。3.1.3优化检查工作时段由于三生等作为临床一线的人员,工作繁忙,无法像专职质控员一样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因此,采取弹性工作方式,检查人员轮流值班,每周固定时长,不限时间段的方式工作,合理安排病历检查时间,避免与临床工作冲突。任务病历需在时间截点前完成提交。[10]

3.2质控团队管理

3.2.1严格入口把关医院组织病案管理专家对参与人员进行为期3周,共20课时的集中授课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原卫生部颁布的《病历书写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及“三基”相关理论和电子病历书写规范,同时强化核心医疗制度宣教,将病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理念灌输到每位质控员,确保其明确职责,树立正确的质控观[11-13]。培训结束后,将成员分外科组和内科组分别进行评价测试,内容包括病历书写能力、病历质控相关规章制度、病历质控水平、核心医疗制度和法律常识等。考核按百分制,90分以上为达标,80分以上为可选后备力量,人员不足时可从中抽选补充。依据考核情况,筛选达标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培训和病案室轮转,通过病历质控见习的方式,由专职质控员再次对三生工作能力进行评估。符合条件者,进入病历质控队伍,工作任务从易到难递进。3.2.2优化过程监管监管过程分常规考勤、病历质控质量评价、不良事件扣分和附加得分等,对三生工作进行考核,具体由质量管理科负责。常规考勤由各小组专职质控员根据三生日常工作表现评分。病历质控质量评价和不良事件扣分是监管的重点。对病历质控质量评价,由质量管理科在三生已完成检查的病历中随机抽选部分,随机派发给病案室专家或第三方专家进行复查并评分,同组人员回避。为保证客观公正,评分采取随机双盲方式,即三生不可知何时、何病历、由何人复查;专家也不可知病历是否为复查病历、由谁初查,避免人情等因素干扰。质量管理科依据病历初查和复查评分差值,评定三生的质控质量。不良事件扣分主要是对质控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登记扣分,对未发现病历中可能引发纠纷的重大漏洞问题,从严处理,限时整改,并追究该组负责人责任。对于考勤优秀、检查工作有立功表现者,给予附加得分。质量管理科定期对考核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给予奖惩。3.2.3完善退出机制病历质量对医疗管理、科研教学、法律医保等均有深远影响,必须严谨认真对待[14]。对工作考核得分低于标准分以下的人员,需进行诫勉谈话,并重新考核培训。对出现工作考核低于标准2次以上、工作产生严重不良后果等情况的人员,及时停止检查权限,退出质控队伍。此外,由于研究生、规培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对提出离队申请或岗位变动者,需及时处理,更换成员。对新入成员,要及时跟进监管培训,使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3.2.4强化奖惩激励为体现对检查者劳动价值的尊重,激发工作热情,每人每月给予一定补贴。质量管理科依据达标考核标准实施奖惩,达标者给予个人全额补贴,不达标者依据考核标准扣除相应金额补贴,并扣除部分科室达标奖[15]。此外,医院对表现优秀者,宣传表彰,颁发证书;对表现较差、诫勉谈话无效者,黑榜公布,以此来引导检查队伍的正向竞争,保持病历质控质量[16]。

3.3质控工作结果

三生参与下的病历质控,有效缓解了传统病历质控模式下,医院专职质控员数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提高了病历质控的覆盖面和质控持续时间。住院医师、规培生等力所能及地开展病历质量的初步检查工作,包括形式审查和初步内涵质量检查,明显减轻了专职质控员的工作量,使其有更多精力进行病历内涵质量检查,有力推动医院病历质量提升。此外,由于参与质控的三生均有相应的专职带教,医院采取责任连带和表彰嘉奖的方式,强化了专职质控员的带教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提高了三生的质控水平和工作质量,从而形成了病历质控的良性循环。

4三生参与下病历质量控制模式的问题思考

4.1加强专家把关

由于病历内涵质量检查等对检查人员业务能力要求较高。国内大多数医院一般聘请退休专家负责审查。与专家相比,三生不仅临床能力和思维水平有所不足,在法律意识、纠纷识别能力等方面也有待提高。因此,对于三生的质控能力要秉持客观态度,量力而行,以病历形式审查、初步内涵检查为主。对疑难病历、死亡病历或纠纷病历,需专家把关。

4.2强化教育培训

第9篇:病案管理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控制

通过全程、全员、全面的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各项工作达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全面提升医院工作质量及效率。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及考核组织

1.1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有效运转成立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质控办、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及医技科室负责人、临床大科主任及护士长等组成的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增补和修改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相关制度、职责规范等,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职能部门、后勤保障等工作实行全面质量控制。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不良事件、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

1.2医疗质7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放射诊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等管理组织切实履行其相关职责,每季度召开会议,并落实会议精神。

1.3健全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负责对各职能部门工作质量的监督考核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对本条块全院各科室工作质量的监督考核工作,各科室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各项工作质量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考核。从而形成医院质控办、各职能部门、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2各职能部门督查本条块工作的落实

2.1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2医务科、护理部重点对关键性的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3医务科完善并落实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措施,严格实施监管并规范相关记录。

2.4医务科督查医技科室完善标本签收、查对、临床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讨论、危急值报告等制度的执行。完善影像、病理、药事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并实施。

2.5医院感染科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2.6临床药事科加强临床药事管理,强化合理用药,进一步深化开展抗菌素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药事管理指标达到规定要求。

2.7科教科对人才培养、业务培训、科研教学、重点学科建设对工作的监督管理。

2.8质控办每月组织住院病人、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一次,每季度召开综合科、精神科病员家属座谈会各一次。

3加强质量和安全的教育培训,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

3.1严格执业资格准入制度,按照相关规定的依法执业。

3.2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和教育:凡新进人员两月内完成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经考核合格上岗,以考促训,效果明显[3]。

3.3全年举行四次全员质量管理讲座,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

3.4全年举行两次全员卫生法律法规的培训,重点是新颁布的卫生法律法规。

3.5各职能部门每月一次组织各类医务人员进行本专业《临床诊断指南》相关技术操作规程或规范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达标。

3.6各科室每周举行五次科务活动,科务活动内容包括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质控小组活动、科务会议等,每次40-60分钟,并记录备查。

4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监测体系

4.1分级管理及考核

4.1.1质控办每月一次定期和两次不定期检查考核各职能部门履职及工作实效等情况,每月组织职能部门召开一次质控工作会议,每季度组织一次多部门联合检查,对医疗、护理、医技、药事管理、病案、医院感染管理、教学科研、医德医风等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每月对各项工作质量进行汇总、分析,形成质控信息通报在医院局网公示[1]。

4.1.2职能部门分条块定期(每月两次)或不定期(每月两次)到科室进行相关工作质量检查考核,重点检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13项核心制度、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三基”能力和“三严”作风,教学科研、医德医风等,并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4.2健全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

4.2.1科室质控小组每月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并每月按时向信息科上报业务工作月报表和质量指标报表。

4.2.2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院感科、设备科、科教科、药事管理等职能部门每月向临床、医技等科室下发质量考核反馈整改表,各科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职能部门复查整改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定期在科主任、护士长会上通报。

4.2.3质控办将平时抽查存在的问题、满意度调查和每季度多部门联合检查考核结果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分析后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向临床、医技等科室反馈并督促整改,科室质控小组根据整改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4.3全院目标管理综合考核:每年进行一次,由院领导、各职能部门对本年度各科室工作质量、医德医风、劳动纪律、安全卫生等进行考核、评价。

5健全和有效落实医院质量管理奖惩制度

5.1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年修订医院质量管理考核方案及工作质量考核惩扣细则,奖优罚劣。

5.2质量检查考核结果与科室、个人的绩效工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与干部选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院质量单项否决。

5.3目标管理综合考核结果与年终奖挂钩。

6体会

21世纪是一个推崇服务质量的世纪[2],医院实施全面质量控制与管理,改变了传统的质控理念,即所谓质控主要针对医疗质量。医院各项工作从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转变,增加了质控范围,有利于医院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医院综合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蹇蔚红.刘振波.医院管理杂志,2006,Oct: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