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重点推荐捷顺科技、长亮科技、金证股份、四维图新、拓尔思、启明星辰、浪潮信息、太极股份等公司。
上周行业动态:
腾讯7000万美元投资丁香园:进军医疗健康领域点评:腾讯进军在线医疗PK阿里,互联网巨头厮杀猛烈
央行副行长喊话腾讯阿里:欢迎进入征信市场点评:征信体系建设以市场化为主导,对大数据公司开发征信市场
中国银联与华为荣耀达成移动支付合作点评:产业链跨界融合,引领用户进入移动支付时代
“三位一体”全面覆盖
麦迪克斯公司最初以神经电生理产品起家。据岳顺红介绍,那时神经电生理产品几乎由日本企业垄断,麦迪克斯成为为数不多进入该领域的国内厂商之一,许多医院都陆续使用上了麦迪克斯的神经电生理产品。
随后,借助国家“八五”计划中针对心电产品的项目,麦迪克斯抓准机会在1997年将工作重心转向心电产品,针对信息化心电设备这一缺口,大力发展自己的心电网络产品,并将心电信息化的理念传播到医院中。岳顺红介绍:“我们从一开始就想研发数字化心电产品,因为觉得数字化心电产品是未来的趋势。目前产品完全基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设计,可以跟医院的HIS系统或电子病历系统相连,全院都能查看。而这一特点,现在其他大部分厂商的数字化心电图机是做不到的。”麦迪克斯的心电网络产品在成功地覆盖北京协和医院、北京306医院、总医院等多家北京三甲医院后,业务也向全国医院辐射。
除神经电生理、心电设备外,麦迪克斯也在同步开展医学影像区域信息化设备业务。依靠区域信息化技术理念,其影像设备也成为市场的有力竞争者。由此,神经电生理、心电、影像构成麦迪克斯“三位一体”的主要业务。
麦迪克斯将自己定位于信息化医疗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不满足于生产信息化设备,而将产品线的触脚延伸到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把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公司为三大硬件设备业务都研发了信息系统,与自己的产品结合,完成从采集、存储、交换、共享等全套功能。
“越了解用户的需求,就越有机会。”岳顺红说,遵循迎合需求的理念,麦迪克斯深入了解了基层医院的医技科室特点,在2010年研发出信息化一体机。这种一体机可以连接院内已有的各种检查设备,统一将信息发送到远程会诊中心上,大大降低了成本与操作复杂度。
从心电网络到区域医疗
国家前几年着重投入医疗设备的添置,但多数基层医院由于诊断水平不高,又缺少专家支持,实际使用效果很有限。因此,现阶段国家开始重视发展区域医疗、远程医疗,着重扶持基层医院。麦迪克斯响应国家号召,在北京、上海、浙江、河北、山西、山东等全国多个地区积极参与区域医疗的建设,使旗下心电网络、放射、超声影像远程会诊系统得到充分地应用。
新医改政策指引下,信息化投入增大,各地信息化厂商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没有突出优势难以在行业中立足。麦迪克斯拥有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双重实力,多专科的全面覆盖加上软硬件的高度集成,大大增加了公司的竞争力。为在基层医院竞争中取得领先,麦迪克斯的系统也特别进行了优化,如基层医院网络带宽有限并且常不稳定,软件优化降低了带宽要求,增加断点续传的功能,满足基层环境中的数据传输和会诊功能。
麦迪克斯远程会诊系统在山西省太原市的应用是公司在远程医疗方面实践的成功体现。岳顺红介绍说,项目最初是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提出的,院长希望通过社区医院的心电网络会诊解决基层看病难问题,并促进本院医疗水平发展和口碑建立。最初的尝试为许多突发心血管患者及时提供救治,反响很好。在进一步得到卫生局的支持后,太原二院把连接社区进一步扩大,并向乡镇辐射,加入放射、超声影像远程会诊后,成为了连接各基层医院的区域影像、心电会诊中心。
完整的远程医疗合作模式包含四级架构,即基层医院、县级医院、市级或省级医院以及卫生管理部门。以太原远程医疗项目为例,乡镇医院或社区医院会与太原市人民医院、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市级医院一同会诊,遇到疑难问题可进一步同北京301医院会诊。会诊工作部署和指导由各地卫生局负责。这样的四级架构可以有效地调配医疗资源和医疗人才来协助解决疑难问题。
谈到太原市远程医疗项目的成功原因,岳顺红总结:“首先,项目本身具有实用意义,远程影像网络和心电网络给基层社区患者带来方便,提高了社区医院检查、治疗水平;其次,成套、成熟的解决方案便于推广应用,网络化影像、心电都集成在系统中,基层医院能从电子健康档案中自动采集患者信息,大大简化操作。”
构建“心的网络”
当被问到麦迪克斯如何能保持产品与医疗服务紧密相连并不断创新时,岳顺红毫不犹豫地回答:“注重用户的反馈。”
岳顺红说,麦迪克斯特别重视用户的体验和反馈,因为通过对用户使用感受的调查,能得到比较深入的意见和建议,对产品发展和商机把握很有帮助。公司内经常开会讨论从用户方带来的反馈,这不仅成为了公司内的一个习惯,更是凝结成了不断传承的企业文化。
用户反馈还常常为公司带来新的商机。麦迪克斯同北京301医院、北医三院以及上海、湖北等全国各地多家医院开展课题研究,得到很多难得的合作机会,通过医疗人员的参与,开发出的产品也更能符合医生的实际要求。岳顺红认为麦迪克斯的成功离不开与用户的不断交流:“集成心电网络的想法就是客户提出来的。医生提出将软、硬件合并在一起,我们才意识到很多产品是能结合的,甚至不同专科的功能也可以深度结合。”
大型医院的专家用户能看到国际上最前沿的医疗技术和研究方向,这种专业的视角对于医疗行业厂商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岳顺红说:“很多时候是医院提出想法,我们发挥自身优势一同合作。任何一些小的成果放在产品中,都将提升产品的质量。”
在机遇与挑战中遨游
作为一个在2000年进入全球市场的中国公司,麦迪克斯旗下电生理产品、脑电产品早已成功遍及欧洲、亚洲、非洲等国家。但随着国内医疗信息化升温,各医院信息化的规范越来越明确和细致,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麦迪克斯仍然将市场的重心放在国内。
当今的医疗信息化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岳顺红说道:“国内医疗信息化企业非常多,传统的一些做财务软件、办公自动化的软件厂商也都进入这个行业,一些极具竞争力的国外公司也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现在机会多,竞争也多,这就需要每家企业锻造自身的优势。”
相比过去基层医院将精力放在设备添置上,医务人员也慢慢意识到更要推进信息化的医疗服务和医疗管理。面对空前的机遇与不断成熟的用户,麦迪克斯在未来会努力将技术优点不断地提高。岳顺红表示:“首先是不断地丰富我们硬件的相关产品,其次在软件整合中我们要进行更多的尝试,保持住目前的优势。我们也希望推出一些适合县级医院、社区医院的‘普及版’产品,把我们的成功经验快速地推广。”
关键词:挂号 预约 医院挂号 预约信息化
现代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和特色专科医院,依靠成熟的管理理念、完善的医疗卫生管理体系和丰富的运作经验不断开拓进取,在医疗卫生业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做大做强,不断描绘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新篇章。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医院已成为中国民生最为主要的保障体系之一。但是,在公共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与不断壮大的阶段,公共医疗资源快速扩充与不断整合的同时,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也成为技术改革的首要问题。纵观国内的医疗机构经营管理状况,是否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以下的一些问题呢?
如何成倍的提高医院预约挂号的效率以应对社会公众成倍增长的就诊需求?
如何摆脱手工记录的电话预约挂号的低效和繁琐,节约出宝贵的人力和电话时占资源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如何使电话预约挂号真正的好拨易通、简询速记,解决因拨打预约挂号电话产生的大量医患纠纷,解决社会公众对挂号难、预约难的普遍质询?
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公信体制制约患者高爽约率现象,避免造成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浪费?
如何尽可能的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人为失误,避免因人员流动岗位更替造成的工作衔接障碍?从而使医院预约挂号摆脱人员变更而造成效率损失的弊端,预约挂号系统内能够简单便捷,数据资源能够实时共享?
如何使院办、门诊办、信息办、医政处(医务科)随时掌握门诊挂号的各项动态数据,完善医院内部管理系统,真正做到下情上明、上令下达的纵畅横通?
如何使管理者的意志能迅速传达医院的每个末梢,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够合理分配、科学配置,实现最大化的为民所享,并迅速转化为社会效益和产能效益?
如何使医院的各级预约挂号端口能够互联互通,使预约挂号业务流更加便捷顺畅?使预约挂号网络更加高效牢固?
如何使门诊挂号真正实现管理与运作的电子化、信息化、数据化、网络化?在竞争中突出医院自身的核心价值,迅速形成核心竞争力?
医院挂号就诊各科室由于受到内部的控制、科室利益和业务能力局限等因素的主观影响,常造成信息的主观倾向性偏差,突出成绩或偏盖错失意愿明显,致使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最终导致总体汇总数据的失真,给正确管理决策带来困难。
由于目前分级式的分散管理模式,医院挂号管理无法实时了解与之相关的各科室的运作状况与业务成果,成本核算与管理模式亟待改进,管理链条亟待缩短,拉近科室与科室、科室与人的管理距离,从而降低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
医院信息化HIS建设多为早期的设计规划,系统功能不够完善、系统结构不完整,并且均已使用多年,很难适应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产业结构。挂号就诊各科室采用的信息处理措施不尽相同,医院难以通过实时汇总各科室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信息没有在整个业务管理范围内共享;即使在门诊办内部,业务处理系统中的数据无法及时流转到相关环节,也同样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
挂号就诊业务与管理缺乏流程标准、业务标准、数据标准,门诊办难以进行数据汇总,实现与信息办、各诊疗科室横向的总体分析及结构性分析,从总体上了解诊疗资源;同时也难以对某一个科室的数据进行纵深分析。
挂号就诊各科室之间的往来业务信息频繁、处理量大,由于结构分散、沟通互动不及时等问题难以及时的进行数据交换,信息不能及时汇总分流,极大影响了对外(患者)信息的披露和合并信息的抵消工作。信息汇总、合并、内部处理周期长、准确性低,操作繁琐。
目前很多HIS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定位是帮助医院实现电子信息化,以代替手工作业为目的,但难以适应诸如实名制预约挂号之类的新的业务管理工作,从经营到决策的趋势,更无法适应政策性个性化管理的要求,管理模式与信息系统工具的矛盾日益突出。
对于医院门诊实名制挂号预约就诊而言,信息资源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经济资源,为了谋求信息资源的聚合优势,保障医院管理目标的实现以及整合医疗资源服务大众并使得有限诊疗资源的利益的最大化,客观上要求与之相关的各科室必须服从对信息资源实施的一体化整合重组,即各科室的信息管理必须要遵循医院统一的信息战略、信息政策与基本信息制度。而医院的多业务、多科室、多特点无疑对这一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挑战,因此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医院统一的挂号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医院挂号就诊信息的集中管理,提升管理效能,成为医院挂号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首要目标。
如何遵循医院整体的信息战略、信息政策与基本信息管理目标,通过有效的制度形式强化对各科室的业务活动的监测、督导与控制,从而完善医院挂号就诊管理结构,促进各科室对医院挂号信息化实施战略、信息政策的认同与贯彻实施,克服目标逆向选择倾向,提高门诊挂号信息资源整合配置与使用效率,将是医院贯彻执行卫生部关于医院门诊实名制预约挂号政策精神的有力保障措施之一。
为医院患者解决这些问题,并针对此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吸取国内外著名医院管理软件的管理思想,以其对信息时代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视野,以及对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优势预见,面向医院运作的成熟经验和运作习惯,度身订做的一套数据集中、管理集中、决策集中的全面解决方案。设计出系统化、模块化、行业化加定制化的医院门诊预约挂号系统,不仅可渐进式的为您量身打造最优化的实名制预约挂号信息管理应用平台,而且还将有效的帮助医院真正达成挂号就诊信息化、电子化的管理目标。借助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先进的硬件配置体系、科学的医院级CRM患者关系管理理念和优化的软件系统设计结构,建立辅助医院门诊挂号就诊决策的完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以集中式管理模式为前提,定位在医院总体战略的高度上,不仅强调医院各供应链环节间的分工、协作、专业化,更强调对整个医院信息资源的监控和整合,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资源的集中配置、信息的集中监控。使一份投入产生出多项收益。
数据采集需从数据源头下手
面对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作为以生产高端扫描仪和提供高效数据科学解决方案的柯达乐芮影像信息管理部(以下简称柯达乐芮),致力于从企业数据信息的源头上提供掌控数据的新型科学、技术和生态伙伴系统,打造硬件、软件与服务一体的解决方案。
柯达乐芮影像信息管理部全球总裁兼总经理瑞克・科斯坦佐(Rick Costanzo)表示:“云技术在当下炙手可热,柯达乐芮要借力云技术,抢占云端的先导地位。柯达乐芮融合硬件、软件、云服务,为客户提供专有的、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三者的结合是柯达乐芮实施的‘卓越共赢’策略的独特优势所在,它能帮助客户更便捷地实现数据采集,挖掘信息中的价值金库,同时简化企业业务流程的复杂性。”
瑞克・科斯坦佐表示:“柯达乐芮发挥扫描仪硬件的优势,将它融入不同软件采集解决方案中,最大化地助力客户进行数据高效采集,实现数据的智能存储、分享和整合。”
具体而言,在软件上提供三种解决方案,分别是针对生产级的Capture Pro、Info Input和Info Express,分别适用于高等级、中等和入门级。高等级软件解决方案适用于大型、集中的生产级数据采集,中低级软件解决方案适用于分布式采集。
除此之外,柯达乐芮最看重的是云服务,提供三种云平台服务,在数据识别、数据验证、数据认证这三个方面实现有效优化并改善大数据采集方案。
瑞克・科斯坦佐表示:“过去,数据扫描至数据库后才采用Hadoop等数据处理软件平台进行分析归档。现在,如果你知道数据源类型,比如‘采购订单’或者‘索赔表格’,柯达乐芮能在前期扫描中对数据进行标签分类,把扫描流程融入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中,而不再是先扫描,后分类。如此一来,企业不仅能对标签加速搜索,还能更高效地利用数据。”
瑞克・科斯坦佐e了例子:柯达乐芮在对一份采购订单进行扫描时,会将采购订单数据扫描到企业的数据管理库,或者扫描到财务流程中。如果把这次扫描融入财务流程,就可以有效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这就是识别服务。另外,扫描到财务流程可以迅速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这其实是双向连接,客户可以验证数据内容,并与内部的数据库进行关联。客户信用良好,再进一步处理采购订单;客户信用欠佳,可以立刻进行标注,把它归到另一个业务流程进行审查。如此一来,不仅省钱,也省时。这就是数据识别、验证和认证三者结合的解决方案。”瑞克・科斯坦佐表示。
瑞克・科斯坦说:“这三个云平台服务与三个软件解决方案可以很好结合,企业开发者可以利用云服务平台来开发自身所需的应用。与此同时,柯达乐芮也可以单独提供软件和云服务解决方案,让它们与现有的硬件(扫描仪)进行结合。而这些软件解决方案与硬件和云服务存在一种天然互补性,对我们的硬件服务而言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拓展。这种可以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是柯达乐芮未来前进的方向。”
硬件、软件和云服务这三者的结合过程,也是柯达乐芮建立生态系统的过程。建立生态系统的核心是数据采集,在这个过程中,柯达乐芮并不把技术放在首位,而是把定制化解决方案放在首位,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业务流程需求,其中包括优化格式处理流程、客户信息录入流程、邮箱自动化、记录管理流程和应收账户等。从文档前期准备到文档扫描,硬件、软件和服务三者“卓越共赢”战略不仅能解决数据采集难题,还能优化整体业务流程,减少成本开支,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垂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金融行业被视为数字化转型的引爆点。在金融领域,柯达乐芮一直占有优势地位,比如在费用报销系统、财务共享系统和前台业务系统的影像化采集。费用报销系统主要采用柯达乐芮的分布式应用,以A4扫描仪为主,应用在企业的各个财务网点,用于扫描发票,上传影像做财务审批和审计。目前的案例主要集中在央企、集团公司的费用报销项目,有上千台A4扫描仪的需求。财务共享系统采用柯达乐芮的集中式应用,以A3扫描仪为主,应用在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用于扫描合同、发票、支票等会计凭证,便于财务影像的信息化。目前的案例主要集中在央企财务共享系统,以及各大汽车金融中心的单证中心。而前台业务系统的影像化采集则采用分布式应用,目前的案例主要集中在国家电网前台柜面业务数字化营销系统。
当下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是要拓展至更广阔的非金融领域。在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大量教学过程中的大数据丢失,比如,学生学业数据没有被数字化存储和分析,老师的手工量化统计的班级作业和考试中的错题情况没有被统计,这些数据本可以用来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
过去,系统集成商提供给学校使用的扫描仪硬件从应用层面看与学校之间的信息连接是割裂的,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柯达乐芮提供的高速扫描仪主要服务于网上阅卷系统,可以通过对日常试卷进行扫描,将每个学生答题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学生进度的综合测评。这种解决方案采用了智学网的教育平台入口模式,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技术,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于一体,横向融合教学、学习、教研、评价、考试、管理等多个环节,纵向贯穿各级平台应用,满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群体的常态化教育教学和管理需要。
2016年“双十一”天猫总交易额达1207亿元,这促进了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在物流行业,标准订单需要进行大量数字化扫描和存档。柯达乐芮的解决方案是从物流公司利用大数据的起始点出发,比如,通过高速扫描仪帮助物流公司扫描快递运单、识别条码,把运单图像和识别条码校验后,上传至后台FTP服务器。柯达乐芮不再是先扫描后分类,而是在前期扫描中对数据进行标签分类。如此一来,物流公司不仅能对标签加速搜索,还能更高效地利用数据。
未来,政府、银行、保险、医疗保健、教育、电信、物流等行业将是柯达乐芮的发展重点。政府正努力实现更大程度的数字化办公,如纸质文档电子化和业务流程数字化。银行需要海量文档扫描存储,需要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以提高信息的风险控制。而在保险业,保险政策陆续出台,保险公司的文档管理压力不断加大,柯达乐芮的扫描解决方案对政策检索、验证、索赔结算等环节至关重要。另外,越来越多垂直行业正在实行纸质文档电子化。比如说,医疗改革推动电子病历落实,纸质病历电子化将是关键举措。
柯达乐芮在垂直行业的成绩已十分亮眼。未来,柯达乐芮将部署新兴市场和中小型企业。五年内,柯达乐芮计划增加超过1万个终端客户。
中国扫描市场
数字化转型的机遇
中国市场是柯达乐芮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柯达乐芮影像信息管理部大中华区销售总监黄丽怡(Candy Wong)谈道:“现如今,政府和企业正努力实现业务流程智能化,中国信息影像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柯达乐芮也在把握高速增长的影像市场商机。”过去3年,柯达乐芮中国正从具有传统优势的金融领域向更广阔的非金融领域扩展,特别是政府、保险、医疗、教育、物流等领域。目前,已经有超过十万台柯达乐芮扫描仪为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企业部门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瑞克・科斯坦佐表示:“中国市场对于柯达乐芮至关重要。柯达乐芮并不是中国市场的新来者,我们已扎根中国20多年,在中国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口碑和业绩。柯达乐芮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关键增长策略。首先,将继续扩张渠道和市场,将渠道覆盖全中国;其次,进一步拓展合作伙伴,支持并协助其业务增长。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差异化的中国市场,柯达乐芮雇用本土工程师进行定制化的产品开发和产品设计,满足中国本土市场需求。同时,打造本土技术团队,发掘中国客户需求,开发全新产品。未来,柯达乐芮将深挖非金融领域商机,并针对不同行业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大客户管理上,将加大关注战略性重点客户,同时刺激终端消费者购买需求。”
提起看病,相信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大早,匆匆忙忙赶到医院,可发现已经有很多人排在挂号处;接下来就是排队候诊,医生龙飞凤舞书写的处方,让你对药品一头雾水;交费还要先排长队划价,再换个窗口排队交钱,然后到另一个窗口才能取到来之不易的药品――且不提疫病本身对人的折磨,看病本身也成了对身心的一种折磨。国内医疗行业一位资深专家曾经说过:“除非在数字信息系统上投资,否则医院简直不能在竞争之中生存下去。要么数字化,要么就干脆停业。” 可以说,打造医疗行业的“诺亚方舟”――医疗信息化――已经到了时不我待的地步。
方法:造船的3个阶段
医院信息化即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HMIS)、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HCIS)和局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GMIS)。
1.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HMIS)
HMIS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第一阶段,就是指医院的MIS,它是现代化医院运行必备的基础技术环境。HMIS的建成,将对医院起到提高效率和降低消耗的作用。全院级的HMIS不仅仅只是各部门HMIS的简单相加,它要求在全院实现各部门之间各种信息的共享。目前,我国90%以上的大型医院已经实现了部门的信息化管理,近40%的大中型医院正在建设全院的HMIS。
2.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HCIS)
临床管理信息系统(HCIS)是整个医院信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相对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而言的,指以病人信息的采集、存储、展现、处理为中心,为临床医护人员和医技科室的医疗工作服务的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主要包括: 医生工作站系统、护理信息系统、检验信息系统(LIS)、放射信息系统(RIS)、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医学图像管理系统(PACS)等等。
链接:在2003年7月10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医院信息管理化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卫生部有关人士表示,2003年以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是临床管理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疾病的诊断和手术中去,然后在临床信息系统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电子病历,促进病历信息的共享和利用。
3.局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GMIS)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信息技术在真正的诊断、手术中的应用还很少。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认为,现在不少医院的信息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医院管理流程的计算机化,并不是真正的医疗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病人信息的共享,包括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医疗保险、卫生行政部门等的信息共享,以数据库为中心实现病人信息的无纸化和无胶片化。今后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不再是医院管理的信息化,而是临床管理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疾病的诊断和手术中去。
困难:4大障碍影响进度
1.资金困难
一个三级甲等医院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医院信息化系统,需要至少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投资,而这些投资的绝大部分需要医院自己筹集,因为目前国家的拨款只占卫生事业支出的10%左右,所以医院的信息化基本上是自力更生,大多数医院采取了边积累边建设的方式。有些医院由于受到赢利的压力,更愿意投资购买一些可以马上产生效益的医疗设备,如CT机、麻醉机等,而不愿意在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信息系统上投入巨资。
2.人才缺乏
医院信息化建设要得以迅速发展,必须有一批从事这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过程中,既懂IT、又懂医学和医院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更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好不容易引进了这方面的复合人才,可由于体制的原因,这样的人才在职称评定及职位升迁方面却不能享受优厚甚至只是正常的待遇,以至于人才的流失也很严重。
据调查显示,现阶段已建成HMIS的医院中,真正被有效利用的仅为60%左右,其余的使用效率不高,甚至是形同虚设。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些医院缺乏通晓IT技术和专业医学知识的人才。
3.太专业
由于太过专业,而且业务流程十分繁琐,医疗信息化本身的复杂程度非一般的其他行业所能比拟。到医院看一次病,从挂号、就诊、化验、做CT到交费、拿药,少说也需要十几个流程,要住院所需要的流程就更多了;另一方面,治疗不是一次性买卖,有的病人一住院就是十几天甚至几个月,每天都要吃药打针,这就产生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药品的信息、化验信息、X光图像的信息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病人都在产生着海量的信息。除了每个人在产生着海量信息外,医疗行业还是惟一需要面对13亿人口的行业,有的人可以不去银行存款、可以不坐火车,但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不生病。这些都导致医疗信息化复杂程度的提高。
4.产品问题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产品的问题。现有的医院信息化产品性能很难使用户满意,主要原因有:系统响应速度慢,用户要想使用常常不得不等待很长的时间;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存在问题,死锁、宕机和掉片子的现象时有发生;系统占用的数据库空间膨胀过快且导致系统性能下降;产品功能需要增加、扩充和提高,特别是需要增加临床信息管理功能;产品应用软件缺乏标准化,难以实现信息共享;用户需求和设计的变动使程序修改要求频繁,但是程序又不易修改;产品维护和技术支持的工作量过大,企业疲于应付,使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市场产品雷同,竞争激烈, 好多产品几乎是同水平重复甚至低水平重复。可以说,我国目前的医院信息化产品在系统性能、可靠性、功能和信息共享和交换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和问题。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的王继中教授认为,当前国内HIS产品在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瓶颈有三个: 第一是所选择的数据库平台不当;第二是所采用的软件设计方法和工具欠佳;第三是在如何建设中大型HIS系统上缺乏经验。
现状:工程规模和趋势
信息化建设进展迅速。2003年,以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行业信息化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总体市场规模达到25.8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40.2%,这一增长率大大超过2002年的18.4%。
医院信息化建设依然是医疗行业IT应用市场的主体。各种大、中、小型医院基础信息网络和相关信息系统的新建与改造项目带动了IT产品的广泛应用。国家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及医院间竞争的加剧,促进了医院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改善管理和业务效率,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虽然在2003年上半年SARS发生期间,医院的主要任务在于应对疫情,但在SARS发生后期及2003年下半年,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迅速发展,全年的市场规模也随之增长。
硬件采购占有绝对比重,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需求呈上升趋势。2003年,在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总投资的25.8亿元中,有19.8亿元投入在硬件产品的采购上,占76.8%;软件产品为3.9亿元,占14.9%;信息服务产品为2.1亿元,占8.3%。硬件投资之所以占绝对大的比例,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医疗行业整体上还处在信息 化建设初期阶段,网络建设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因此,服务器、网络互联设备以及台式机仍是医疗行业的主要需求。
软件和服务投资份额仍然偏低。软件和服务虽然在近两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由于医疗信息化建设目前普遍存在资金缺乏的困难,有限的资金通常会优先投在硬件产品上,用于基础网络的建设和改造,所以这部分的投资份额仍然偏低。
未来几年医院信息化市场将出现新的增长势头。未来几年,医疗行业的各种IT系统的建设将持续升温,IT产品的应用也将日益广泛。据权威调研机构预测,2004~2006年每年的总体市场规模将维持在35亿~5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硬件主要是基础网络建设和硬件设备所占比例仍为最大,每年都将维持在70%以上,但整体上该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随后几年,硬件投资比例将缓慢减少,软件和信息服务比例相应增加。
一些新型的信息化应用将粉墨登场。在一些基本实现医院管理信息化并且条件较好的单位,类似PDA等移动服务将具有一定的需求量;而远程会诊也成为实现不同医疗机构开展信息交流和共享的网上办公新概念,事实上,在一些有分部的医院,远程会诊已经开始投入应用。
支持:厂商纷纷跻身“船”中
打造医疗行业的“诺亚方舟”当然离不开IT厂商的支持和参与。不管是为利也好,为名也好,不少IT厂商纷纷跻身“诺亚方舟”。
在2003年7月10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医院信息管理化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包括IBM、HP、GE、Oracle在内的国际IT大腕都登台宣讲了数字化医院的方案。
2004年5月,IBM宣布,2004年将投资2.5亿美元推进医疗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其实早在1992年,IBM公司就开始涉足医疗信息技术领域,目前该公司拥有的生命科学专利数量居全球第8位。近日,IBM在中国首个生命科学联合研究实验室在浙江大学成立。据悉,浙江大学将就“人类疾病相关基因及其蛋白和DNA修复的计算分析”以及“大肠癌相关的蛋白质组研究及结构预测”等课题进行研究。IBM公司将通过捐赠计算机设备和提供生命科学领域内的研究专长的方式来协助课题的研究。
对于专注于网络的思科而言,其在2002年底就推出的“数字化医院”为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走向标准化、参与国际化竞争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思科“数字化医院”是利用计算机、通讯、多媒体网络及其他信息技术,突破传统医疗模式的限制,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个性化医疗服务的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够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与治疗,简化从预约、病床分配、病例查询、诊断到付款等传统医院固有的繁琐手续,并且通过医院的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病例共享、专家会诊以及社会医疗统筹,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医院也可以通过管理系统的e化,简化内部行政、财务及采购等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医院信息化的逐步深入,CIS、PACS等系统的陆续建设,使医疗行业对软件和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长。目前,国内的医疗应用软件市场上占领先地位的有达因军惠、东软、众邦惠智等。其中,ERP市场的主要厂商有用友软件和SAP公司等。2003年11月,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与用友软件――网络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正式签约,启用用友的ERP-U8 产品,用来构筑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提到医疗信息化就无法忽略“SARS”,因为这场前所未有的瘟疫在带给人类痛苦和恐慌的同时,也刺激了不少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医疗行业。2003年4月,当“非典”疫情爆发后不久,北京市就使用了由长城软件、方正数码和美髯公等共同开发的"北京市 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控决策支持系统"。这一系统的问世解决了北京市医疗系统一直存在的信息化难题,即连接北京市近200家医院以及信息系统、卫生系统、防疫系统等多个"信息孤岛",在数据上实现医疗系统的资源共享。SARS肆虐也使得视频会议技术在国内市场炙手可热。2003年6月,D-Link开发了一套基于宽带网络的IP视频终端设备DVC-1000,用于实现视频和音频的传递和交流,完成视频电话和视频会议功能。该系统可应用于隔离区、护士监控室、会议室、医疗诊断室、住院部等地方,每个房间只要安装一台DVC-1000,同时配备电视机或投影机等视音频播放设备,医护人员就可以在监控室随时观察隔离区的病人。
这次会议的任务是:认真总结年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展,明确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安排部署年卫生信息化重点工作,统一认识、统一规划、统一行动,加快推进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年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回顾
(一)建设思路更加清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开发、资源共享;分级建设、分级管理;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32字建设方针。切实按照“五统一”原则开展工作,即:统一软件开发,统一硬件建设,统一资金使用,统一人员培训,统一日常监管,充分发挥现有资金、技术、人员的最大效益。
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一盘棋,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必须立足全省看我市信息化建设,不能割裂的看问题。
(二)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1.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按照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年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围绕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展开工作。
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初步设计包括新农合资金监管、居民健康档案、120指挥中心、药品医用耗材招标与采购、疫情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网络远程医疗会诊等功能,涉及到卫生综合业务办公系统、儿童免疫规划软件系统、新农合管理软件、市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基本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平台软件等多个系统软件的安装。覆盖市、县、乡三级医疗单位。涉及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企业医疗单位、其他局委办所属医疗单位、私营医疗单位等约204个网点。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将成为我市卫生信息中枢,整合多方面资源,以区域内覆盖全市群众健康档案的采集、存储、应用为基础,连接区域内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各类业务应用系统。该项目已经争取到省、市资金支持,力争今年初步建成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并与省卫生信息平台互联。
2.新农合管理市级平台建设
我市已初步完成对新农合管理平台基础上的新农合即时结报子系统县级平台信息系统改造。并将大病直补扩大我市各县市区,实现定点医院的即时结报。
3.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是卫生工作纵向业务引擎项目,以监测业务下沉、预案数字化为亮点和突破口,有机关联决策层、应急专家及应急值守人员,及时形成并实时完善执行方案以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发挥决策支持的效能,以此为契机引导和带动后续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实施。继年省市两级视频会议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省级平台已正式投入运行,应急指挥市级平台正在建设中。
4.儿童规划免疫信息系统
儿童免疫规划软件系统是公卫体系中的第一套业务系统,用于实时收集我市儿童的预防接种信息,并对接种全过程实施动态监管和效果评价。目前系统运行状态良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一是信息化基础薄弱,缺乏系统支撑。我市基层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意识不强。二是缺乏标准支持,资源共享难度大。三是信息化建设是长期任务,人才、资金投入不足。
总之,虽然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自年以来,市卫生局以项目实施为抓手,高起点谋划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得到卫生厅的充分肯定。借此机会,也向战斗在卫生信息化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二、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一)搞好设计。“十二五”时期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是:加强设计,建立统一、标准、规范、资源合理利用、信息互通共享的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强化卫生综合管理服务。在框架设计上,实现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监管能力、高效推进医改五项重点改革任务。
(二)把握原则。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惠及居民,服务应用。
让居民获得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政府主导,合力建设。
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以公益性为主,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多元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三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
要统一规划、顶层设计,集中资金和技术优势,开发和推进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建设,实现跨机构、跨区域、跨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
四是梯度推进,务求实效。
要根据各业务领域需求和能力条件,突出建设重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
(三)明确目标。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卫生部研究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建设“3521工程”总体框架,建设好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5项业务应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把三级卫生信息平台作为横向联系的枢纽,系统整合五项业务的纵向功能和应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四)完善措施。在框架设计上,从垂直业务和单一应用向扁平化信息平台与主要应用系统建设相融合转变;在业务内容上,从面向单一卫生业务管理向综合管理和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在实现路径上,从单纯追求各单个系统的规模向促进多系统资源整合转变。
三、年卫生信息化建设重点工作
根据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今年的卫生信息化建设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拓展卫生专网覆盖范围。依托我市电子政务网,建立服务于卫生全行业信息交换和信息传输的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遵循网络建设服务于平台建设的原则,建立市级平台与省级平台、市级(区域)平台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网络连接,保障卫生信息高效、快捷、安全传输。
(二)加快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向医疗机构、居民和患者提供日常信息服务。服务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医疗保障、基层卫生和卫生服务监管等业务,支持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信息共享,支持远程会诊,支持健康档案信息查询、预约挂号、社区转诊、健康咨询服务,支持慢病控制与个人健康管理,支持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数据管理。
各县市区地要积极争取当地级财政支持。同时完善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和安全体系,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和电子认证体系,将信息管理纳入等级保护管理之内。
(三)实现医疗服务网络化监管。努力实现全市医院信息系统与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提高卫生局对医疗机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应用系统建设,强化以电子病历为基础,以优化医疗服务业务流程、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目标的医院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借助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院前院后延伸服务,开展预约挂号、病床预约、诊疗信息查询、网上随访等便民服务,为医疗管理和服务提供数据、信息支持。积极推进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实现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和检查结果共享。
(四)继续完善新农合信息平台。努力实现新农合信息平台与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为实现全市参合农民异地跨区直补,方便农村居民即时报销及政府职能部门实时监管,提高基金监管水平做好准备工作。力争做好年底前推广参合农民健康一卡通的准备工作。逐步完善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医疗行为监管、个人管理服务等功能,争取建立与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医疗救助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各种信息系统间互联互通。
(五)做好其他各项信息化建设。完成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应急平台对接,实现应急决策上下贯通,并积极创造条件,为各级应急网点配置移动单兵设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上半年完成村卫生室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配置工作,提高基层信息化水平。加强儿童规划免疫信息系统规范应用,推动规划免疫工作的科学发展。
(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加大对基层卫生工作者的培训,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加强信息化队伍力量,逐步建立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制度。
四、切实加强对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逐渐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将卫生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十二五”规划,这为卫生信息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新医改的大力推进,其作用将逐渐突显出来。各地要抓住机遇,下大力气推动项目实施,建设适应医改要求的卫生信息化体系,为全面推进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实施。
虽然寒冷依旧,但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2009年3月。还记得2008年年初,中国的行业应用软件企业还徘徊在国内外通用软件企业的吞噬与双面挤压的阴影下,低调地为了活着而疲于奔命,想尽各种办法“跑竞标”,甚至以价格换市场,可最后也只是落得“糊口而已”的境地。
事实上,中国的行业应用软件领域不乏发展了10年的资深企业,但比起高起点的国外公司,中国行业应用软件公司的规模还显得太小,技术与产品依然还很“表层”。即使凭借国内企业独有的政策优势,中国的行业应用软件企业们在各行业的软件应用市场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但中国行业应用软件效率低、利润低的顽疾依然存在。
在金融危机袭来、全球IT业需求出现下滑之际,软件产业也未能“免疫”。然而,中国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政策,却让中国的软件企业看到了转“危”为“机”的机会。近日,“十大振兴产业规划”等一系列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的出台,更让中国的行业应用软件企业看到了绝地反击的机会。
绝地反击
一系列拉动内需和扶持经济发展的政策的出台,让中国的软件企业家们逐渐找到了对市场的信心,更有了“凤凰涅”的勇气。一些敏感的行业应用软件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了。
“2009年实际上是中国软件产业凤凰涅的一年。”面对着当前中国软件业大起大落的形势,中软国际董事总经理兼CEO陈宇红不禁感慨道。
其实在2008年底,陈宇红就做过这样的大胆预言。当时,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中国逐渐显现,国内一些制造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金融、证券等行业的利润开始明显下滑,使得企业的IT投资需求大大降低,中国软件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当时,如何削减开支和节约成本,还是国内软件开发企业“过冬”的主要议题。
而一系列拉动内需和扶持经济发展的政策的出台,让陈宇红等中国的软件企业家们逐渐找到了对市场的信心,更有了“凤凰涅”的勇气。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0项措施,计划加大对农村、交通、医疗、教育、环保,以及包括电力、水利、通信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力度,预计到2010年,累计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随后,各行业一系列具体的投资措施相继出台。今年1月14日~2月25日,国务院多次召开常务会议,先后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到目前为止,4万亿元政策和产业振兴规划中,有多少投资和措施能落到IT产业,并进一步地直接针对软件行业,各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业内普遍认为,中国将有计划地加大对各基础行业的投资是确定无疑的,而随着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国产行业应用软件将获得大力支持。预计调整振兴规划出台后,大型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将加大对应用软件的采购力度,会为相关软件提供商带来大量的订单。
敏感的中国行业应用软件企业已经行动了起来。
2月17日,东软集团公告称,拟与大连华信通过合并方式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对于收购大连华信公司,东软集团目前尚不愿透露更细致的消息。然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成功引入应用软件开发实力较强的大连华信,无疑将加强东软集团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同时也预示着东软集团在国内行业应用领域实力的加强。
在早些时候,东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积仁就曾明确表示: “东软的目标是成为中国IT解决方案和服务市场中最领先的公司。”同时刘积仁还透露,在行业解决方案市场,东软也已经瞄准了一些重点行业,比如刚刚完成重组的电信行业、信息化待挖掘的17个省的电力行业、IT投资继续扩大的政府行业等。
一向低调的中软国际和中科软高层最近也频频“走秀”,表达对中国行业软件前景的看好和自己企业的实力雄厚。用友等企业则以加快收购的方式迅速拓展着自己在行业应用领域的版图。
在本报去年的一次对行业应用软件业的调查中、一度表现出“有些找不着北”、彷徨于零售行业应用软件提供商边缘的富基融通科技有限公司,最近也频频高调曝光,先是高调宣布与IBM合作,了服务于零售企业的SaaS平台,目标明确锁定在国内零售业,而后又加大了对王府井等新项目的宣传。
而依靠在“金税”、“金卡”、“金盾”等国家重点工程积累的实力,正计划围绕行业信息化大展拳脚的航天信息公司更是直接喊出了“要做中国的IBM!”的口号。
俨然间,中国的行业应用软件业即将上演一出绝地反击的大戏。那么,反击的突破点将会集中在哪些领域呢?
亮点凸现
“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相继出台,明确了国家重点扶植方向,也为行业应用软件业指明了发展的道路。
“时下,扩大内需政策和产业振兴规划成为了2009年软件产业发展的动力,这将让中国的本土软件企业受益良多。”申银万国的分析师也认为,2009年~2011年中国企业的软件服务支出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以上,到2010年将突破万亿元大关。而在国内软件服务市场结构中,大型企业与政府部门用户占据了近60%的份额,作为国字号背景的中国软件将更大程度地受益于大型企业、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加速和此次各项优惠政策的实行。
“现在看来,国家拉动内需的4万亿元投资将主要投向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比如交通、电力、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行业。”针对哪些领域将是中国行业应用软件机会的问题,刘积仁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相当高的增长速度,这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蕴藏着很多行业应用软件的新机会。同时,中国经济自身也面临着转型,传统企业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走出国门,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传统产业与包括软件在内的IT技术结合所带来的新机会。而“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相继出台,更明确了国家重点扶植方向,也为行业应用软件业指明了发展的道路。
截至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包括: 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业、物流业。结合先前的4万亿元拉动内需等政策,我们大致可以理出这样一个国家重点投资方向,包括: 能源(电力、水利等)、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制造业(汽车、船舶、装备等)、冶金(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纺织、轻工,以及交通和物流业。
这些国家重点扶植的产业是否就是行业应用软件的突破口?也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对一些制造业、医疗卫生、冶金等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高的行业来说,行业应用软件市场空间相对较大; 而信息化起步相对较早的电力、物流、医疗等行业,不会有太大的市场空间,且这些行业的“壁垒”也相对较高。
然而有从事电力行业信息化工作的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还处在大规模基础硬件投入阶段,信息化建设存在重硬欠软的问题。
我国的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电力行业就已经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自动化、发电厂自动监测/监制,以及变电站自动监测/监控方面。很多电力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误区,倾向于购买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据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整体投入大约为100亿元,其中硬件投入占总投入的73%,软件和服务仅占11%。2008年,这一比例为硬件60%、软件服务40%。而一个成熟的信息化市场,硬件、软件、IT服务的投入比例应为5∶3∶2。
同时,这位电力行业信息化业内人士还指出,电力行业一直处于相对垄断地位,加之变革频繁,关注点一直放在如何贯彻体制改革和如何提高产能方面,所以整个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缺乏统一性标准,信息化系统孤立,各环节信息无法集中成为可共享使用的资源,整个电力行业仍处于专业系统众多而系统管理软件缺乏的局面。这些都将是行业应用软件的机会。
另一方面,中国在电力信息化领域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
“我们预计2009年~2010年,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会加快,其中软件及服务的占比会大幅提升。”据国内电力行业财务软件和管理软件企业远光软件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有数据表明,2010年电力行业对软件和软件服务的投资将达到89.88亿元人民币,IT投资规模在百亿元左右,年复合平均增长率为24.7%。
同样的,据业内人士介绍,类似电力行业信息化的信息孤岛、重硬欠软的问题,也存在于医疗和物流等行业。而抓住了国家重点扶植行业信息化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行业应用软件企业也就不愁找不到相关的机会了。
还有挑战
中国的大部分行业应用软件企业,缺乏软件开发核心技术和专业高效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这是制约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突破瓶颈的关键。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中国软件正面临前所未有、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与困难。
“同质化是目前行业应用软件产业较为突出的现象,其导致的结果是行业整体利润率偏低。”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淮松指出,如何解决软件企业小而散、软件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弱等问题,都值得认真思考。
甲骨文公司大中华区管理软件副总裁王春文也认为,同质化确实是本土软件行业存在的最大问题,“很多企业都是做财务软件、做ERP的,这严重影响到了他们未来的发展。”
据IDC近期的《软件商成长路线图》白皮书显示,近70%的中国软件开发商竞争力不足。国内专家认为,行业软件同质化的问题还只是表面现象,其根源在于中国的大部分行业应用软件企业缺乏软件开发核心技术和专业高效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这是制约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突破瓶颈的关键。
对此王春文建议,要破解这个难题,就必须找到各自的优势所在,然后围绕这个优势做精、做深。然而他也提醒到,和国外的软件巨头相比,国内软件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整体上还是逊色一些,它们要做大而全的企业,会很艰难,可能要走很长的路。
另外,在很多行业存在的“壁垒”不仅阻碍了其他从业者的进入,同时也使占据市场的企业处于养尊处优的境遇。
“比如电力软件行业就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远光软件的一位工程师坦言,电力行业的垂直管理体制要求集团内部财务管理软件要统一,这使得进入壁垒远高于进入单个企业。同时,集团更换软件要整体更换,考虑到成本等因素,电力行业不会轻易更换软件,这也提高了竞争对手的进入壁垒。
关键词: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
1引言
医院是集科研医疗等功能为一体的知识密集型单位。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对人才队伍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医院管理工作进行紧密结合,构建更加规范、专业、高效、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已成为医院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努力方向[1]。将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化技术进行巧妙结合,可进一步提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让医院人力资源部门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逐渐解脱出来,将工作的中心转移到为医院职工服务和支持医院发展管理的战略上。
2人力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依然使用Office、WPS等办公软件进行处理,缺乏系统性的维护管理功能,容易造成数据遗漏,影响数据准确。有的医院虽然有信息化管理系统,但仍是单机模式,功能单一,与医院其他管理系统缺乏信息融通,各自形成信息孤岛,无法实时共享,在与其他部门联合时,显得比较笨重,费时费力,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痛点”[2]。而这种“痛点”的症状,同样反映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人力资源模块未使用过系统,基本上是通过Excel表进行手工核算,数据统计较为困难。人员电子档案主要通过Excel表进行手工统计,需要应用到报表时较为困难,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共享程度低。(2)人员信息表单较为简单,系统预制字段基本满足需求。现阶段系统预制字段还有很多不能收集统计,数据较为滞后。(3)各部门需要人员花名册时,虽然人事科能够提供,但是这些部门也有自己的一套人员信息数据。该数据库的部门职务、职称等字段比人力资源数据滞后,人事科有些字段数据又是由其他部门提供,如职称需要党办提供、所属科室由院办提供。这就造成数据混乱繁杂。(4)考勤数据只需提交每月最终考勤数据即可。该数据由下级科室提交,最终到人事科考勤专员汇总,形成考勤月报,交由薪酬同事做薪资。考勤模块不用进行排班考勤。休假数据也不需要在系统中进行提交统计,只需要在考勤月报中录休假情况即可。(5)薪资模块数据有相应的标准表,有两套薪资体系,一套是针对在编人员,一套针对聘用人员。它们相对于薪资项目较为统一,表内计算公式较为简单,需要在系统中直接算出每月薪资数据,不要导入数据。薪资模块报表有几张,较为简单,需要在系统中设计。
3信息化解决方案
在医院环境中,HERP能够帮助医院加强管理能力,包括提高组织之间的协调和协作能力[3]。针对存在的以上问题,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引进“望海”HERP软件系统,在软件实施的同时,规范医院管理流程,完善基础数据。
3.1搭建软硬件实施环境
硬件环境:WEB服务器,IBMx3650M4intel(R)Xeon(R)CPUE5-2630v2@2.60GHz2.60GHz(2处理器)RM16GB;数据库服务器,IBMx3650M4intel(R)Xeon(R)CPUE5-2630v2@2.60GHz2.60GHz(2处理器)RM16GB。软件环境:WEB服务器操作系统:2008Enterprise+Sp2、JDK1.6,0.12、TOMCAT5.0.25;数据库服务器:2008Enterprise+Sp2、JDK1.6,0.12、TOMCAT5.0.25;数据库,SQLServer2008。
3.2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
由于科室字典、职工基础字典、供应商字典、物资材料字典、资产字典没有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信息之间无法通过基础信息进行有效传输,存在多个科室的系统单独维护相同的基础数据。参照医院信息化整体发展思路及建设标准,在东软系统基础平台上与HERP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中建立的基础信息平台,统一核算单元字典、职工字典、供应商字典、物资字典等,保证内部系统的统一。在HERP系统中建立完整对应关系,如科室字典、收费字典的对应关系,实现与HIS前端收费系统对接,达成业务数据的无缝链接。梳理基础字典信息维护归口部门,确定维护流程及规范,保证各业务系统基础信息一致,提升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一是建立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包括学历信息、教育经历、职位变动信息等一系列附件信息的管理,统一职工编码,规范人员信息管理。二是启用考勤管理,保证数据信息的共享,并通过其提供的数据进行薪酬计算,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薪酬和会计核算工资业务的整合。三是依据系统流程,对医院现有人事管理流程进行优化调整,淘汰手工时代部分落后管理模式,以适应系统;保留本医院原有的优秀的管理做法,调整系统流程设置,以适应原有管理模式。
3.3功能模块划分
主要划分为以下功能模块:科室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合同管理、薪酬福利管理、考勤管理、报表管理[1]。系统主要基于日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统计分析和人力成本分析,通过考勤管理提供的准确工作量为成本核算系统的人力成本分摊提供准确依据。依靠薪酬福利、考勤管理直接向会计核算系统的工资发放提供薪酬福利考勤数据,并与HERP平台的绩效奖金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从而实现HERP系统将医院人、财、物三大核心管理要素融为一体的设计目标。基础设置:人力资源系统基础数据维护,包括代码设置、结构设置、事务设置、权限设置、考勤项设置、人力资源启用年月设置等。科室管理:主要是科室信息的展现,包括科室编制人员、附属信息、属性等。人员管理:人员的基本信息、附属信息、合同信息的全面管理。其中,人员信息建立医院的职工基本信息,包括岗位、职位、职称、学历、人员照片等信息。附属信息保存职工的工作简历、职称变动、职位变动、学历变动、个人培训等各种历史信息和家庭成员信息等其他相关信息。合同信息管理职工合同的签订、续签、终止,并通过合同到期提醒为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合同的续签提供方便;提供批量合同签订操作。报表管理:报表模板设置、自定义报表设置、报表打印。考勤管理:准确记录人员在各科室每天的工作量、加班、缺勤、请假休假等信息。月末各科室考勤员将本科室正常考勤和轮转考勤信息汇总得到月度考勤汇总表并提交人事部门审核。审核完成的数据可作为薪酬中考勤工资的计算依据。薪酬管理:基于医疗卫生行业岗位薪级工资标准和套改政策在系统中内置岗位薪级工资标准和套改政策查询,并建立医院需要的其他工资标准。人员薪酬可以根据管理要求对不同人员类别灵活设置薪酬项目和计算公式。薪酬项目包括基础工资项、福利项、考勤项等与工资计算有关的项目。通过计算公式可以自动获取薪酬变动中产生的当月薪酬变动信息,也可以自动获取考勤管理中产生的考勤数据,实现工资与考勤的联动;通过接口可以自动将人事部门确定的薪酬信息自动转入财务的工资发放,实现人事薪酬与财务工资发放的联动。工作提醒:对职工的生日、合同到期进行提醒。期末结账:月末结账后,才可进入下一个月的薪酬计算和考勤。
4信息建设成效分析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模块于2019年3月试运行至今,经过不断地实践,取得以下成效:(1)提高医院工作运转效率。系统运行以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实时、精准。以往增加、修改人员数据时,需要调整多个统计表格,而且不能即时同步到各个部门,存在时间差、信息差,难免出现错漏。现在,人力数据完全归口人事科管辖,承担数据的“源头”,只需一键“更新”,通过集中平台的接口传输,数据便通达医院各个业务系统,非常方便省力,部门间再也不用手工对接数据,工作效率大大提高。(2)提升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减少手工作业形式出现数据丢失的错误现象,有效地将各时期、各方面的数据统一起来,确保人力数据全面、准确存在。同时缩减人力部门的工作量,避免日常重复劳动,减少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3)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通过采集到的详实、准确的数据,系统提供各个维度的查询、统计、筛选功能,并得到相应的结构化数据,以便智能化地分析医院人力资源现状,为人力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医院人力资源实现从“粗放”到“精准”管理的转变。
(①郑州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郑州450044;②郑州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郑州450044)
(①Collegeof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ZhengzhouNormalUniversity,Zhengzhou450044,China;
②CollegeofPhysicsandElectronicEngineering,ZhengzhouNormaluniversity,Zhengzhou450044,China)
摘要: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已成为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河南省信息化发展进度呈加快趋势。由于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逐年增加。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着工业、农业及城镇信息化的融合,社会应用日益广泛。但从全国信息化发展的视角横向比较,河南省信息化整合和应用水平较低。文章中指出应从河南省信息化基础建设入手,针对河南省“四化”同步发展的现状及现阶段信息化发展出现的短板,有针对性的对河南省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提出对策。
Abstract:Informationizationisanimportantmarktomeasuretheoverallstrengthandmodernizedlevelofaregion,andishasbecomeanimportantmeanstoimprovetheregionalcompetitiveness.Inrecentyears,thepaceofinformatizationdevelopmentinHenanprovinceobviouslyspeedsup.Becausethegovernmentattachesgreatimportancetoit,theinformatizationinfrastructureinvestmenthasincreasedyearbyyear.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zationindustrydrivesthefusionofindustrial,agriculturalandurbaninformatization,thesocialapplicationofitisincreasinglywide.Butfromtheperspectiveofhorizontalcomparisoninthenationalinformatizationdevelopment,theintegrationandapplicationoftheinformatizationlevelinHenanprovinceislow.ThepaperpointsoutitisfrombythebaseconstructionofinformatizationinHenanprovince.Aimedatthepresentsituationof"FourModernizations"synchronousdevelopmentandtheshortboardofinformatizationdevelopmentatpresent,thetargetedcountermeasurestotheproblemsintheprocessofinformationizationdevelopmentinHenanprovinceareputforward.
关键词 :“四化”同步;现状;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Keywords:"FourModernizations"synchronization;presentsituation;problems;development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1-0021-03
0引言
信息化是衡量区域现代化的标志,是提升和带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河南省地处中原,是我国通信枢纽,“八纵八横”的光缆主要干线有“三纵三横”从河南经过,为信息化基础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在规划中以郑州都市区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在河南全省涵盖、延及周边地区,形成信息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等协调发展示范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力将河南省打造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为实现这一宏伟的信息化战略目标,河南省制定了加快信息化的总体部署,坚持近期重点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推进实施5大产业发展工程;推动智能终端、电子商务、新兴业态、软件、数字产业内容发展并与融入社会应用;包括了15个项目的4大示范应用工程,其内容涵盖了信息技术在资源再生、生态环境构建方面的实施和成果转化。加大推动信息化发展进程,以信息化产业为带动,实现工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打造智慧城市,实现电子政务公开,将信息惠民政策向深度推广。培育一批如洛阳软件园、郑州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集中产业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抓手提升信息化综合指数。预计在2016年,河南省的信息化综合实力有所提升,在全国排名位次前移。达到全省居民信息年均消费增长20%以上,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农业、城镇建设、资源环保等相关产业的产品及信息消费年均增长20%以上[1]。
为使信息化进程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河南省下发了多个指导性文件,为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主要包括:2013年底河南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促进四化同步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河南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省信息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2014年9月的《河南省推进信息化促进信息消费实施方案(2014—2016年)》制定了:实施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推动网络基础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实施5大产业发展工程等一系列具体目标。[2]
1河南省“四化”同步发展现状
“四化”同步的目标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与城镇化协同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广泛融合,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努力形成“四化”同步发展新格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着力在“基础、设施、应用”这三个方面。信息化要高于交通、能源、水利优先发展,从而带动“四化”同步发展。在2014年基于我国31省(市、区)自治区的四化发展水平指数测算中,河南省的四化协调发展度为0.5615,局全国第23位。其中信息化发展指数为61.39,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INF)为0.14,位居我国第27位,由此可见河南省“四化”同步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空间巨大。
1.1工业信息化现状信息化时代特征应与工业化历史使命相结合,是衡量信息化水平指数和信息化发展指数的指标。2011年,郑州市获批为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实验区,洛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和汤阴县的食品产业集聚区于2013年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复核,称为第一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截止到2014年11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中部六省第1位。但也应该看到2012年信息化发展指数(Ⅱ)平均水平为0.65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6.40%,但第一类地区的70.82%河南属于信息化发展中低水平地区,2014年河南省工业化率为87.3,工业化水平指数(IND)为0.5,在我国排名第19位。两化深度融合未来要取得重大突破,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不足50%。河南省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运用水平发展相对迟缓,工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偏低,多数中小型企业的自主研发水平不高,但有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工业信息化的融合技术。
1.2农业信息化现状2012年河南省被获批为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立了中原农村信息港服务平台,并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形成统一的农业服务平台。但截止到2014年,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分为1.17,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数(ALP)为0.55,局全国第13位。除仍存在农业信息基础设施不到位等情况,也存在由于农业信息化涉及到的管理部门诸多,在农业信息提供的统一协调和管理服务机制方面得不到及时的沟通和共享。各管理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存在信息垄断现象、分割拥有现象,使得有指导性的信息很少。此外在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广,特色产品电子商务应用意识和能力存在不足。信息技术与装备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未能全面铺开,现有的数字村镇、粮食、畜禽等专业信息系统尚不完善。
1.3城镇信息化现状2013年度,河南省的许昌、武钢和灵宝三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在此之前,河南省就“智慧城市”的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尝试,如与中国移动正式签署实施无线城市群的战略目标。虽然截止到目前河南省的城镇信息化发展效果显着,但2012年河南省城镇化率为42.2,低于全国城镇化率10个百分点。2014年的数据显示,河南省城镇化率为42.43,城镇化水平指数(UBR)为0.30,居全国第26位。信息化与城镇化在融合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潜力巨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河南省在国土利用、城市管网、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和精准化发展方向已然明确。已启动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推动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构建城市社会服务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但智慧城市规划方面,尚未建立统一的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和时空信息云平台。
2河南省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电子政务共建共享意识不足政府的电子政务公开及惠及民生领域方面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意识有待加强。信息化资源的透明和公开一方面可以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赖程度,另一方面促进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目前还仍然存在,河南省各级政府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化平台存在自成体系、重复建设、信息共享不均等现状,行政机关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运行模式和行政习惯,缺少全省同一层面,互通共享的城市信息化服务平台。此外,信息公开对许多机关和许多人来讲还不太习惯,城市管理与信息化融合度较低,仍存在不同利益主体不断博弈、不断磨合的过程。随着2015年签订的“互联网+”项目的实施,河南省政府旨在将各级政务统一整合入微信,微信平台同时提供医疗、便民生活、出行等各类信息,为民众提供生活便利,也为政府探索社会治理提供新模式和示范作用。
2.2人员配备薄弱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务院直属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河南省设有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市县级绝大部分设有工信局。但目前存在县级工信系统中,其信息化管理能力比较薄弱。基层本身工作人员缺乏,甚至出现基层信息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或调动部分信息化人员充实到其他工作中去。信息化在实际工作和落实中显得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信息机构薄弱,与其他三化相比较,分管工作太多,人才、部门不够。权利职责不对等,工作重点没有落到信息化上。随着河南省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这一局面将会缓解并解决。
2.3政出部门,管理机构职能模糊例如,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的焦点之一是智能城市的建设,作为关注热点,与其相关的部门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厅、工信厅等都在设试点。部门之间职能如何界定至今没有明确界限。对此,这些“智慧城市”试点之间有什么关系,到底谁负责“智慧城市”的管理,令人无所适从。因此尽快理顺和理清信息化管理机构,切实为信息化建设选定当家人,打破各部门保护。避免出现各部门间按照各自的理解制定思路开展工作,没有形成信息化工作的合力。
2.4核心技术方面缺乏国际竞争力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等信息化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有限,应组织攻关,加快成果转化步伐,提高核心竞争力,避免出现“买来”的信息化。
3河南省信息化发展对策
3.1提升“两化”融合水平以产业集聚区和龙头企业为依托,注重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再造和商业模式创新,面向机床、汽车及零部件、电工电器、冶金矿山、铸造等重点领域智能制造需求,重点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推广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加快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实现生产智能化。创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专项。积极培育发展网络制造新型生产方式,推动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制造资源开放共享,实现产品设计,生产出智能化产品。
3.2实现农业信息化信息化应带动农业提供效率,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实现顶端分散、加强技术、降低成本。在尾端解决信息化应用问题,加快最后一公里(农村信息站建设)。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专项,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6]做强做大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一批电子商务应用示范村、示范乡镇、示范县(市、区)。同时加快信息技术与装备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重点完善现有的数字村镇、粮食、农机调度、畜禽等专业信息系统。
近年来,河南将信息化手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河南移动利用自身优势与各级农业部门联合,打造了“农业云”,推出了“农信通”、温室大棚智能管理系统、“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信息平台等众多信息化解决方案,为全省广大农村和农民搭建了信息化沟通和致富的平台。目前,“农信通”业务覆盖我省400多万农户,月均涉农信息1.2亿条,语音咨询服务5万多次。
2015年初,河南省农业厅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签署共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在农业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农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农业物联网建设、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业应急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八项惠农工程方面开展合作。
3.3带动城镇信息化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快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打破壁垒政务公开。《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把提高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作为促进信息消费的一个重要抓手。而提高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在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创新。如果说电子商务构成了横向信息流,电子政务则构成了纵向信息流。纵向信息流的畅通又能促进横向信息流的便利。只有实现信息流的平衡发展,才能大幅度提升我国信息消费的总体水平。
一些地方搞的电子政务大多数还属于把政府的文山会海搬家到互联网上,打开政府网页,几乎很少有与网民互动的成分。移动信息的电子政务更是有待填补的空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网民的信息界面更多地转移到手机上来。可是,打开手机界面,微博、微信、QQ等信息服务软件一应俱全,却无法找到电子政务软件的图标。
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政府喊破嗓子不如自己做出样子。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必要投入不能因噎废食。电子政务在信息安全、软件开发、呼叫服务、设施配套等方面都需要有相应的投入。政府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各项投入有助于提升河南省信息消费的整体水平。
此外,科学有序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国土利用、城市管网、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市政基础设施管理数字化、网格化和精准化。实施惠民工程,按照“便民、利民、惠民”原则重点推进就业、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教育、食品药品安全、旅游、文化、信息交流无障碍等领域信息化建设,[7]建设应用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3.4提高信息消费水平信息消费包括信息产品消费、信息服务消费和间接带动的其他领域的消费三个大类。据2013年1月至6月信息消费状况统计,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实施信息消费内容发展工程,聚焦视听新媒体热点领域,突出发展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内容等优势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和业务内容,推进视听节目内容在多种媒体形态及多屏幕间融合发展。
3.5政府出台政策引导,进一步加大支持引导力度。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支持信息化发展、促进信息消费政策的基础上,省直有关部门、各地政府应,研究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在承接产业转移、优化行政审批、研发关键技术、配置要素资源、财税政策支持、规范市场秩序等。
3.6实施新兴业态发展工程,加快形成信息消费新的增长点。持续加强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导航等新技术应用,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坚持引进龙头企业与培育河南省企业并重,突破关键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数据枢纽。为产业集中区启动资金引导,提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特色软件园区,着力引进一批有竞争力的软件骨干企业。
省政府推动与三大运营商集团公司签订新一轮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应用、共同打造智能手机产业基地等领域加强合作。未来五年三大运营商计划投入1120亿元用于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省信息化专项资金从2013年起增加至5000万,运用专项资金对两化融合、电子信息及软件、物联网等领域的重点项目进行支持。2013年共支持项目47个,带动相关企业和单位投资49881.1万元。其中已经完成了郑州和开封的电信同城业务。2014年在郑州设立了“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使河南省跻身国家十大网络交换枢纽行列,同时拥也有了自己在信息和通信领域的“门户”,郑州的全国信息集散和通信交换枢纽地位已然确立。2015年全省在信息通信领域全面推动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网络设置普及和推进、实现城市光纤入楼到户,农村地区宽带进乡入村,宽带提速能力省内城镇达20Mbps,省际带宽增容至6000Gbps,计划至2020年实现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宽带接入能力省内城镇达50Mbps以上,省际带宽增容至10000Gbps。2015年3月河南省与腾讯公司签订了“互联网+”工程,是将信息通信技术与其他各行业融合的升级,以郑州作为样本,将在智慧城市、民生和产业等领域探索,并向周边城市和省级城市扩展。
综上所述,河南省大力信息化发展的目标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经济增长点,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在此过程中信息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具有渗透和拉动作用。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化,信息正在成为与劳动力、土地、资本同等重要的要素资源,信息化正在并将不断给传统的生产、流通、消费流程带来革命性变化。
政府对信息化的重视应在政策、机构、投资、人才等实际工作中加以体现,用信息化的思维来建设信息化。也只有信息化才能推进隶属于信息化的管理范畴,才能带动工业、农业和城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河南省应加快在信息基础建设上的投入,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让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更加出彩。
参考文献:
[1]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意见[R].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14,03:18-24.
[2]河南省推进信息化促进信息消费实施方案(2014—2016年)[EB/OL].dzzw.cqyc.gov.cn/art/2014/10/9/art_3991_75239.html.
[3]丁永建.河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J].决策探索,2013,07:27-28.
[4]叶海智,舒敏,吴忠良.河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05:96-97.
[5]陈永光.加快河南省信息化进程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3:12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