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第1篇: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科研能力 竞争力 生物类 本科生

【基金项目】重庆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62-02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其根本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生物学(Biology)是高等学校自然科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针对生物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主要设置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两个专业。二者均以专业性理论学习为基础,兼顾生物学实验技能的培养。通过本科学习阶段,旨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验技能良好的专业性人才。随着生物学科的迅猛发展,对生物类本科生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需要其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熟练的实验技能和卓越的科研思维。学生科研素养养成、研究能力强化与提升成为当今生物学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任务。

1. 目前生物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与背景分析

目前,众多高校对生物学本科学生的教学主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一直是生物学本科生教学的重点。实验教学作为学生理论付诸于实践的重要方式,其在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学生实验教学这一环节却往往比较薄弱,其仅仅针对最为基础的生物学实验进行简单的传授,学生学到的仅仅局限于已经模式化的常规实验操作,而不能获得相关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这未能在对学生实践与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作用。例如,在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微生物的接种培养与革兰氏染色是生物类本科生需要学习的常规操作技术,其能够让学生学习部分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且十分容易掌握。但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却未对微生物生长机制与细菌胞壁功能方面的探索进行拓展分析,这也就使学生仅仅学会做基础实验,却没有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思路与专业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这一现象成为生物学本科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实验设计与创新能力、专业竞赛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增强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动手能力、课题设计与执行能力,将有助于增强其科研素质的养成与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而培养出专业素质高、专业技能优异、专业竞争力强的本科人才。

培养生物学专业本科人才,依赖于高校整体科研水平与科研方向。其中在对本科生科研能力与竞争力培养过程中,科研课题设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科研课题设计主要表现为本科生毕业设计或竞赛课题设计。各大高校针对本科生科研指导方案各具特色,其主要基于导师指导。但是由于本科生理论课程多、学生自由度大、科研时间较少等原因,教师往往缺乏系统的学生培养与指导方案,故只能让学生开展技术路线简单、可实施性强、创新水平低的科研课题。这使得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受到限制,其在各类科技竞赛(如挑战杯等)中竞争力也较为薄弱。

2. 本科生专业科研能力与竞争力提升方案

通过借鉴国外高校学生培养方式,开展实际调研,对我校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科研课题设计指导情况进行了解,旨在提高生物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竞赛竞争力,提出以下方案:

2.1 明确专任教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工作的职责

目前,我校本科生毕业实习主要由指导教师指导完成。指导教师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专业科研素质与丰富的理论知识水平,具有一定的教学经历与良好的学术造诣,且熟悉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教学环节。但在对学生科研课题设计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仅参与课题布置与论文审阅的过程,对学生整个科研过程的监督力度不足,对其科研方向的引导作用也较为薄弱。而在读研究生在引导本科生整个科研过程中往往扮演主要角色。由于在读研究生专业基本知识与解决方向性问题的能力较为局限,使得其指导的本科生科研工作浅显且缺乏创新性,这就限制了学生科研思维的发散与创新,进而降低了学生的专业竞赛竞争力。因此,明确专任教师对学生科研工作的指导地位,拟定教师指导过程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加强教师对学生科研工作的全程监督与引导作用,将有助于培养具有较强学术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人才。

2.2 建立学生科研素质养成方式

优秀的科研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与精湛的专业技术。科研素养的养成是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先决条件,端正的科研态度与良好的实验习惯将极大的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明确指导教师职责的基础上,针对科研分流的本科生应该首先强调科研素质的培养,这对学生科研水平与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拟定对学生科研工作的指导方案

指导方案包括对学生进行指导的目标、内容、形式与时间安排等,其可以直接影响对学生的指导效果。因此,对学生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前,需要制订较为详细的指导方案。需要兼顾方案执行的过程及需求,具体可遵循以下原则:1)指导目标要明晰;2)内容详实可行,具有创新性以及应用或科研价值;3)形式具体,兼顾特色;4)时间安排合理得当。合理的详实的指导方案,可以保证对学生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可间接激发学生科研热情,拓展学生科研眼界,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研究水平,直接促进其专业竞争能力。

2.4 制定一套科研课题创新性考核评价标准

科学课题的创新性是整个科学研究过程的灵魂。具备较强创新性的课题通常能在专业技能或课题竞赛中脱颖而出。因此,从课题原创性、应用潜力及对后续科研的支撑性等方面拟定科学可行的科研课题创新性评价体系,并主要对课题的创新能力与解决科学问题的实际意义进行评估。学生按照指导方案开展相关科学研究,通过专任教师积极的引导,使学生掌握相关科研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形成自选课题,通过指导教师的专业评估后进行开题,这就从源头上保障了学生科研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选题的创新性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衡量:1)原创性;2)应用性;3)衔接性;4)基础性。而整个创新型考核评估体系的建立从以下几点考虑:1)所获数据的原创性;2)课题成果的产业应用度;3)成果对后续研究的指导意义;4)成果刊出的期刊级别。对完成的课题进行评估后,推荐创新性强的项目参加专业技能竞赛(例如“挑战杯”等),这将有助于提高本专业本科人才在竞赛过程中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高校在强调生物类专业本科学生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设计环节,采用合理的指导制度与评价标准,将对学生科研素质养成与专业科研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琳, 赵欣平, 王健美, 等.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学分制指导老师工作体系建设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 (33): 225-226.

[2]吕春, 彭博文. 对高校科研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 7: 17-19.

[3]姬云涛,姜双林,屈长青. 生物科学专业立体式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19:147-148.

第2篇: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以动态的观点,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作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前沿学科之一,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1],是学习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基础。随着该学科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建立,细胞生物学已成为各大高校医学、农学和生物学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2],反应出细胞生物学在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性。自从我校生命科学院成立以来,细胞生物学就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和主干课,是学生在我校的医学大背景下理解疾病形成中的遗传和分子生物学过程的基础,是理解包括分子靶向、干细胞疗法等新颖的转化医学手段的基础,其学科地位不可替代。

二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先进生命科学“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应用技术研究,细胞生物学都处于生命科学最活跃的领域,知识更新快、内容丰富且深奥难懂。我院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学生多为专业调剂,初高中生物学基础知识欠扎实,学科兴趣不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如果教学只按图索骥照本宣科,根本无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课本知识过于陈旧,无法适应新时代学科发展的需要。尽管近些年部分教师已开始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综述总结的方法接触细胞生物学领域最前沿的知识,但大多止步于盲目填鸭式罗列国外文献数据,没有加以甄别和指导,学生很容易在复杂的信息和数据中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如何使细胞生物学教学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中既能具备扎实的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细胞生物学理论和应用技术,能为他们将来的考研深造学习阶段和日益剧烈的职场竞争中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成为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待解决的问题。仅靠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目前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的优势

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了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3],它倡导让学生通过自学、分析、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综合思考能力。这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诸多优势。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融入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5]。

2提高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内容较多且大部分深奥难懂,传统教学模式主要通过教师制作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起初能够激起学生兴趣,但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入,学生就会感觉枯燥无味,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而PBL教学可通过设计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医学实践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主人翁意识,主动运用细胞生物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这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巩固了先前学过的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3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PBL教学中,为了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必须查阅相关文献和收集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本课程重点内容,而且可以了解相关领域的热点以及前沿进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

4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PBL教学中需要小组成员分工查阅、收集和整理材料,一起合作讨论、总结、制作多媒体课件,最后安排一人进行陈述。通过此过程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增强团队意识。经过多轮合作还有利于各位成员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各自特长、树立自信。

5增强了教师自身素质

PBL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不再是主体,但导向作用不容忽视。首先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要根据本堂课应该教授的基本知识,结合该领域前沿热点,设计出合理的案例,使学生通过解决此案例,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了解了很多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其次在学生“解决问题”阶段,还需要尽可能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查阅资料;最后在“归纳总结”部分,教师还需要运用丰富的知识对遗留问题进行解释,并对整个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这就要求教师不仅熟练地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而且要深入广泛了解相关领域前沿进展,对知识具有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使得教师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促进教与学的互动,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四PBL在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为了能够在我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细胞生物学教学中顺利开展PBL教学,并取得良好效果,在开课前,授课教师参加了2012年上海复旦大学举办的PBL教学培训,掌握了相关教学技能。在充分调查了我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及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后,我们制定了如下实施方案。

1实施对象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1级生物技术专业1个班的学生。

2教学内容的选择

我院生物技术专业属于三本专业,学生又大多为专业调剂,初高中生物学基础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部分如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系统以及细胞骨架等可采用教师多媒体教授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本学科的难点以及前沿问题,如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与周期、细胞分化、细胞凋亡与自噬、DNA的损伤与修复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等则采用PBL教学,以问题为基础,通过收集资料、论证、实施以及总结归纳,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细胞生物学与人类日常生活间的联系。进而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信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师提出问题

PBL教学中问题的设计非常重要,我们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章节重点内容,结合目前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设计问题;第二,根据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知识构架,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第三,设计结合日常生活中大家关注的生命科学问题。例如,细胞的信号转导这一章围绕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和功能这一知识点,设计了G蛋白偶联受体突变与哪些疾病息息相关?与肿瘤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和治疗?针对细胞分化这一章的干细胞这一重点知识,设计了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情况如何?干细胞与器官移植等问题。

4学生分组查阅资料

问题提出以后,要分组解决问题。每组5人,分别设立组长负责本组问题的分工、督促查找资料和组织组内讨论等任务。提前一周将问题分发给学生,各小组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讨论选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根据分工,各小组成员开展工作。同时要求教师配合每个小组,随时与各小组进行沟通和答疑。

5课堂讨论

各小组根据分工将材料做成PPT,由组长进行10分钟陈述,组员补充,其他组进行质疑和指正。若交流中出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适当进行启发和引导,如果问题仍解决不了,则由教师解答。

6总结归纳以及教师评价

课堂讨论结束后,首先,学生对本组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自我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思考知识、技能、小组成员协作和认知策略各方面的收获。其次,教师应对各小组信息是否完整与前沿、是否有创新与团队合作性、整理资料是否有逻辑性与条理性、是否按时完成、小组成员在小组讨论时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各组的汇报是否精彩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给予适当奖励,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总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结合细胞生物学课程特点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实际情况下,我们将PBL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希望通过PBL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培养出具有良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翟中和,等.细胞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余晓丽等.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6).

[3]BarrowsHS,TamblynRM.Theportablepatientproblempack:aproblem-basedlearningunit[J].JofMedEdu,1977,52(12):1002-1004.

[4]MancyLJ,AnnMP,AnnL,etal.Developingaproblem-basedlearning(PBL)curriculumforprofessionalismandsci-entificintegritytrainingforbiomedicalgraduatestudents[J].MedEthics,2010,36:614-619.

第3篇: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1.1地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高

生物技术专业近十年由于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导致该专业毕业生明显供大于求,学生就业压力年年加大。在地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就业问题仍然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一般每年除了大约30%-50%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外,其他毕业生的就业往往趋向于散发状态。而且一般性生物技术企业多是参加大型综合性院校的就业招聘会,而不参加医学类就业市场,生物技术医药类企业多数是名为招聘生物技术专业,实则招收医学类、药学类学生,更是加剧了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形势的恶化。根据对我校生物技术专业近三年的调查,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就业从事生物技术产业的学生比例较低,大部分学生从事的行业与生物技术关系不大。因此,考取研究生也成为该专业大多数学生的首要选择,学校和专业教师也往往鼓励学生考研,从而使地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医药生物经济发展的办学目标”大大打了折扣,变相地转变研究生教育的预科培养。根据对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近三年的调查,表明大约有80%以上的学生将考取研究生作为其毕业时的首选,甚至毕业后仍有不少没有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又重新加入再考研的队伍中。由此可见地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在本专业领域内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1.2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带来的后续问题

就业形势的差强人意带来连续的负面影响,从而造成高考招生时,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青睐生物技术专业,这种现象在地方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尤为普遍。该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率近几年一直不高,而这种现象又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部署,在资源配置、师资力量的引进与培养、实践教学资源等方面不向生物技术专业倾斜。同时由于第一志愿录取率低,大部分生源需要从其他报考专业调剂,又造成了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良莠不齐的现象,调剂到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往往感到没有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从心理上对生物技术专业认同感较差。这些调剂的学生中大部分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专业的学习风气,从而使专业的发展极其被动。

2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发展的对策

现代生物技术从诞生开始就显现出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商业前景,并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农业、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直接促成了生物经济产业的发展。2013年我国生物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

2.1万亿元,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医药生物技术将是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和开发领域,如何在医学院校做好做强生物技术专业显得尤为重要。

2.1发挥医学院校的医学教学资源优势

地方医学院校一般都有多年的办学历史,优势专业往往集中在医药专业,如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中医学专业和药学等专业,而这是其他类型高校所不具备的资源优势。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充分挖掘医药学科的基础优势,结合目前社会对医药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在生物技术专业构建了完整系统的“生物医药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在专业计划与课程设置方面,充分体现生物、医药之间的交叉融合特点,除让学生学好生物基础平台课程外,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分别安排一定比例的医学和药学有关的医药类板块,建立生物技术知识为主、医学和药学知识为辅、理论和实践密切联系的课程体系,为实现“培养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医药生物经济发展的办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加强产学研结合,与医药生物技术企业联合办学

产学研是相互耦合、相互促进的,生物技术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但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创新的思维,还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培养体系,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优秀的医药生物技术企业往往站在医药生物技术科技发展的前沿,往往洞悉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因此充分挖掘办学驻地或者临近区域的医药生物技术企业资源和相关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资源共享,实现产学研的密切结合,让医药生物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融入他们对人才培养和需求的理念,有助于培养与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企业相接轨的应用型人才。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积极走出去,同山东省烟台市威海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合作,构建产学研平台,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3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根据生物技术专业的具体规模,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分别从生物技术企业和生物技术专业专职教师中选拔一定数量的教师,通过互派方式,培养为“双师型”教师。这部分教师既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又熟悉生物技术企业的运行机制和生产操作平台,他们是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培养实用型医药生物技术人才的重要参与者。熟悉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能及时掌握生物技术企业中生物技术应用的实际状况,就会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更新提出更合理的建议,深谙教育教学规律就能更好的在校企合作中建立更为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从而为培养应用型医药生物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4及时更新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接轨

卓越有效的课程体系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及时抓住社会对医药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特点,进行统筹考虑、系统设计,使教学各环节前后衔接,形成相对稳定的理论知识授课体系,并将国际上关于生物技术的新进展融入教学体系中;紧跟生物医药企业对医药生物技术人才需求的方向,建立科学合理的、灵活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践教学的及时更新。在已有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等措施的基础上,加强与医药生物技术企业或医药研究所(公司)联合,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逐步对部分实验教学内容采用校企联合模式组织教学,在企业进行的教学过程由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

2.5根据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分类培养我校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积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喜爱程度,进行分类培养,通过有类别的引导,培养他们成为生物技术产业中不同层次的人才。例如,热爱生物技术科学、愿意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往往理论知识扎实,要及时把这部分学生引入教师的科研中,使其不仅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有娴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一定的科研思维,为以后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他们考取研究生,培养成为生物技术的高层次研发人才。近三年,我校药学院积极在生物技术专业中积极开展大学生早接触科研活动,取得了极好的效果。经过统计,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每个年级基本保持有30%以上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联系专业教师,课余时间跟随专业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起到了很好的培养,参加的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其他对生物技术不是非常喜欢的学生甚至厌恶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认清社会发展趋势和就业难度,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产学研平台中的医药生物技术企业中及早进行实践锻炼,把所学知识与医药生物技术企业的实际生产相结合,使他们一毕业就能有娴熟的与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企业相对接的操作技能,在企业中成为优秀的技术人才。

3展望

第4篇: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学会如何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实验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承载着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功能[1-2]。但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足以做到熟能生巧,也不足以解决其疑惑和满足其兴趣爱好,开放实验室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效利用实验室的资源[3]。

 

一、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概述

 

(一)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的定位

 

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是黑龙江大学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联合成立的,被教育部列入全国17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学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课程体系为依托,打造“专业+俄语”的对俄高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进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高水平师资,他们承担学生70%的专业课教学任务;与俄方共同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搭建高水平、多层次、宽领域、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4]。

 

(二)生物基础实验中心与中俄学院的关系

 

中俄学院自2011年开始招生起即招收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由于是以自主招生的形式选拔,因此学生素质非常高。为实现资源共享,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验课(包括俄方教师承担的实验课)都在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基础实验中心开设。生命科学学院作为中俄学院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和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需要。

 

(三)生物基础实验中心为中俄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

 

生物基础实验中心除承担中俄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等实验教学外,同时也为俄方教师授课提供实验场所及所需设备。

 

二、基于中俄联合培养的创新实验室现有条件

 

2013年、2014年学校连续投入200多万元在生物基础实验中心筹建中俄联合培养创新实验室。该实验室除常规仪器外,还拥有高速冷冻离心机、蛋白纯化系统、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系统、真空冷冻干燥机、超声波细胞粉碎仪、梯度PCR仪、凝胶成像系统、空气浴摇床、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分析研磨机、自动电位滴定仪、匀浆机、高压蒸汽灭菌锅、显微互动系统等一大批进口设备。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以及完成自带科研项目或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供服务。

 

(一)创新实验室开放的内涵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水平。

 

(二)基于中俄联合培养的创新实验室开放现状

 

该实验室主要面向中俄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2015年第一届本科生(22名)和研究生(3名)已全部顺利毕业。但是,仅限于日常教学和毕业论文的开放,还不足以体现出创新实验室的利用价值和建设宗旨。真正的开放实验室,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或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允许跨学科、跨专业,真正经学生手出来一些成果,使学生从中受到完整的科研训练,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神圣、奥妙之处。

 

(三)基于中俄联合培养的创新实验室发展趋势

 

中俄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俄语”,专业是基础,俄语是工具,所以学生迫切希望在专业方面打好基础,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那么中俄联合培养创新实验室理应担负起这样的功能,学校也有相应的资助政策。

 

1.实验课内容重复或扩展式开放。学生认为课堂上实验做得不够理想,操作不熟练,数据不够好,可以与任课教师另约时间到开放实验室完成。或者对实验内容有新的想法,新的方案,只要实验的内容、手段、方法合理,实验室具备相应的条件,经申请,就可以在开放实验室实施[5]。

 

2.教师(包括俄方教师)指定课题式开放。教师拟定的题目或者在研科研项目的子课题集中申报公示后,经双向选择,学生可以进入实验室参与其中,以个人或小团队形式,自己查阅资料,制定方案,完成实验,撰写结题报告,答辩合格,方可结题。

 

3.学生自带课题式开放。根据学生所带课题涉及的内容,为学生配备从事相关方向的指导教师,但须拿出完整方案,由教师认定其可行性。实验结束后,需撰写结题报告,答辩合格给予结题。

 

三、基于中俄联合培养的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构建

 

(一)预约开放

 

需要进实验室的同学,将所需的仪器、试剂、要完成的实验内容填写清楚,包括对仪器的熟悉程度,提前1天在网上预约,平时上课时间或课余时间均可。由中心安排实验员准备好试剂,协调好仪器,其间指导教师可根据情况现场指导或场外指导。不熟悉的仪器,使用前由实验员进行培训,直到能独立正确操作。学生每次实验结束后,需如实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如遇仪器故障,及时与实验员或值班教师联系[6]。

 

(二)定时开放

 

每学期初,将课题汇总上来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开放时间段和开放频率。学生需要更改时间段或日期,可提出申请。在开放的时间段内,学生可在网上查到每个房间以及仪器的使用情况。

 

(三)保障措施

 

1.客观条件保障。生物基础中心每学期针对新生定期举办常用相关仪器培训班,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性能,掌握使用规范,正确操作,培训合格者中心有备案;至于其他年级有兴趣的同学,中心配合学校开展大型仪器培训,合格者由学校发放结业证[7]。因此,无论什么形式的开放,基本条件是具备的。在基础中心网站上可查到开放实验室的房间号、可容纳人数、现有仪器(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性能)、值班教师等信息。

 

2.人力配备。中心的实验人员积极参与开放实验室活动,他们都能熟练使用所有的仪器,一般的故障可以自行维修处理;我们也从硕士生中选拨专业能力强、实验技能好、有精力的学生,辅助实验员或教师指导来到开放实验室的本科生。

 

3.制度保障。基础中心鼓励高素质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在每两年一次的本科教学业绩评估的院内排名中,教师指导开放项目的数量是其中的加分项。数量充足的师资,是实验室开放层次、开放程度和开放质量的保证。

 

随着实验室开放,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增多,中心在实验室原有的规章制度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实验室开放制定和补充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保证开放后的实验室安全、高效地运行。

 

4.成效与问题。中俄联合培养创新实验室自2013

 

年4月开放以来,已有20名学生顺利完成7个项目的结项答辩。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会了运用现有知识和借鉴文献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能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中俄联合培养创新实验室运行3年多,在不断摸索中渐渐形成了体系,但也发现,开放性实验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当正视实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为实验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进修机会,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调动教师加入实验教学队伍的积极性,保证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化。

 

实验室开放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实验室管理模式、运行模式改革的大方向。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已成为反映一所大学实验室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硬件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在管理上做文章,加强软件方面的建设,做到软硬件同步发展,协调发展,创造宽松的学术思想交流、学科内容交叉、实验技能互补的氛围,为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夯实基础,使中俄联合培养创新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轨道上实现可持续发展[8]。

第5篇: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方院校;生物工程;本科生培养

基金项目:西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0036),西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项目(YJG2016004)

Q81-4

当前,我国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从产业结构分析,由于我国的很多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因此需要大量职业化程度较高的应用型人才;2)从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各地区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具有明显的同质化现象,忽视了地方特色,不利于学生的就业竞争以及地方的发展。本文重点探讨了基于地方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可以提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一、结合地方发展特色,明确生物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开办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有两百多所,涉及综合性大学、农业院校、师范院校和医学院校等,其学科发展方向各有偏向比如化工、发酵、制药和食品等,但更多的是追求全面。由于各高校办学条件的差异性,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往往存在培养特色不够鲜明,导致学生对未来职业上的困惑。而我校的情况是培养方向不够清晰,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和特色。这对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显然是不利的。

近年来,我国重点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的传统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结合我校生物工程学院的现状,有发酵工程及酿酒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在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上具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必须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所在地区的发酵工业包括酿酒产业的实际需求接轨。

二、明确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要增强生物工程专业的就业竞争力,在众多的高校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特色培养,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定位。根据资料显示,很多高校,其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定位较为宽泛和模糊,技术、工艺、产品、设备等面面俱到,涉及的就业领域看似很广,面也宽,但实际的效果却是大量的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面临较多的困难。为改变此现状,提高就业竞争力,应采用单点突破的方式办学。我校生物工程专业起源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中的发酵食品方向,传统食品发酵工程和酿酒工程领域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应将目标定位于:以发酵工程为培养方向,掌握发酵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掌握生物发酵技术特别是酿酒工程技术的研发、生产等相关流程和厂房设计要求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发酵工程领域和酿酒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该定位异于省内高校的学科方向,定位集中,易于突破。

三、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特色培养模式

生物工程专业是一类理工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特征也应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占比存在不足,更谈不上生物工程上下游技术教育的有机结合。[2]生物工程专业培养体系中,由于该专业交叉学科较多,各种教材因对体系完整的要求导致在实践中教学内容重复比例偏大,浪费大量的教育资源;教学模式上,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比例还不能满足对理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鉴于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的现状,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三方面提出生物工程专业特色培养方案的重构方案。

第一,构建专业基础课程体系。该方面的课程体系,主要以培养本专业学生基础理论为目的,为以后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撑。课程主要涵盖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发酵工程、生物反应与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

第二,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这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以培养本专业学生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根本目的。该模块以生物制药为核心设计相应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括: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有机化学、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代谢控制发酵、发酵工业分析、生化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发酵设备、清洁生产与三废治理。

第三,拓展实验性教学环节。提高实践环节学分比例,占总学分的30%以上,课程包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发酵工厂概论课程设计、蒸馏酒工艺学课程设计、发酵工艺综合实验、生物工程生产实习、生物工程毕业实习、生物工程毕业论文(设计)。

通过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技术特别是发酵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专门知识和关键技术,熟悉生物工程产品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经营理念。使毕业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能力:科学知识的工程化能力,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信息、技术和知识获取能力,技术创新的初步能力,组织、表达和交往能力,终身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力。

结语:

现代生物工程是一门比较活跃的科学领域,当前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了医药、农业、能源、轻工、食品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只有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目标和方法,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物工程课程教育体系,不断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才能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生物技术制药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发酵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来制备和开发药物的学科,其获得的成品可用来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发生。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与医学等学科融合促进的产物,获得了很多万众瞩目的重要成就,如干细胞工程、转基因技术、分子诊断及基因治疗技术,这些都在影响着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进程,并大大促进了医学的进步。而随着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的迅速崛起,更为临床医药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目前很多医药产品,都来自于生物技术制药产业化生产,继1982年基因工程重组人胰岛素上市以来,生物类药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乙肝疫苗及各种抗肿瘤药物等。其研究范围也覆盖了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例如,某公司已成功培育出能分泌含人乳铁蛋白乳汁的奶牛,且有研究者通过转基因成功获得了可抗乙肝的西红柿等。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制药技术已全面发展为产业化并已进入投资收获期,生物制药已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和日化产品等多个领域,生物技术制药产业已成为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朝阳产业之一。基于国内外生物制药的发展前景,培养高素质的生物医药人才 就成为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的重中之重。我们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对传统生物技术制药课程进行了改革,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研究对象

以我院2012级生物技术本科的60名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30名学生为对照组,其余30名分为3组,每组10人。对照组采取一般教学法,进行教改组在一般教学法基础上,进行多元化教学,实施教学前,向学生介绍多元教学法的含义和具体过程。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般教学法

对照组30名学生采取一般教学法,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以板书授课为主,辅以挂图和教具,选取授课内容为课程第一章:基因工程制药。学习结束后闭卷考试,主要内容涉及各章节基础知识。

多元教学法

即对试验组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教学法、PBL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并采取与一般教学法相同的方式进行考核。

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的特点,通过预先的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并应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例如,投影系统、计算机、PPT课件、CAI课件等,并与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完成教学的全过程的新型教学方法。其可以将多种媒体信息展示给学生,如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形象化,进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在生物技术制药的多媒体授课中,我们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划授课内容和授课进度,PPT课件的制作要求简洁明了,课件上不能出现大篇幅的文字,对于图片、声音、动画的选取和利用要根据授课内容谨慎选择,达到既能形象说明授课内容又不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的目的。

PBL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强调授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的作用是:①协助确定问题,此问题是学生进行讨论学习的基础②提供学习资源,例如:网络精品课程;③参与学习中的讨论和总结。

在本次的基因工程制药的授课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的讨论学习,其具体过程为:①教师协助学生提出一些列的问题:基因工程药物的种类、什么是植物基因工程制药、什么是动物基因工程制药。每组学生随机分配一个问题②教师辅导学生查找资料,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图书馆、网络课程及网络文献。同时学生可以找具有相关科研方向的教师进行请教;③以问题为基础,学生找授课教师进行讨论,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④学生做PPT进行总结汇报,教师总结概括重点。

案例教学法。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典型的案例。例如,如何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并获得人源胰岛素蛋白,请学生列出具体的步骤。这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基因工程制药过程的模拟,学生要想解决它,首先必须熟悉接下来所学的章节内容,且这个问题还涉及到发酵工程、生物制品学、蛋白质工程等诸多学科,学生可以对这些相关内容一并复习巩固。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把相关的知识要点融会贯通,掌握了整个基因工程制药的精髓,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基于学生的知识阅历,他们的解决方法会存在若干弊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予以总结辅导。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X2卡方检验,P

结果

在本次的生物技术制药的教学中,我们将多媒体教学、PBL教学和案例教学有机结合构成了多元化教学法,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6%的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方法由于一般教学法,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生学习自主性。而试卷考核成绩表明,参与多元教学法的学生平均成绩(79.34)明显高于应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成绩(71.69),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生物技术制药的多元化教学法模式不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可以联系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第7篇: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与开发 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59

Application of Inspired Teaching Mode in Biotech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eaching Based on Problem Learning

CHEN Ju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Biopharmaceutics,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Abstract "Biotech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olleges biopharmaceutical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s, involving life sciences, biotechnology, pharmacy, 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ality of strong and rapid development. The course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use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inspired teaching model, to fully mobiliz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will help improve the biopharmaceutical major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to cultiv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society the application of pharmaceutical talent.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Biotech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ability

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试行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①其改变了传统医学教育中“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强调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分析探讨,形成对相关概念和知识点的全面认识,进而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高级思维能力。②③在充满竞争、变革和创新的21世纪,对于从事医药工作的药学毕业生而言,不仅需要掌握扎实过硬的理论知识、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而这恰恰是传统药学专业课程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短板。如何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富于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国内药学院校教育改革正在探索的问题, PBL启发型教育模式正体现了这种教育理念。

本文对引入PBL理念开展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与开发教学进行了探讨。

1 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与开发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生物制药专业面向生物制药领域及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相关行业,毕业生以从事研发与生产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岗位为主,不仅应掌握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更应能胜任工程菌/细胞构建、发酵、分离纯化、制剂和质控等工艺研发、生产和管理工作。立足于本科教学加强基础、注重实践、整体优化的原则,我校生物制药专业增设了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与开发这一专业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技术药物设计、研究和开发流程的整体认识,实现对生物制药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梳理。该课程对生物技术药物自实验室研发至临床研究全过程的各技术环节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系统介绍,涉及生命科学、生物工程技术、药学领域等多学科内容,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是引领学生进入生物技术药物专业领域的重要起点。

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宏观性强,且以抽象性的设计性原则、规范化条款为主,单纯依靠引入多媒体视听、讲授案例等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对理论知识难以透彻理解,对于建立药物研发和质控的整体观念、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来设计新药开发方案要点、完成申报所需资料的任务更是难以胜任。因此,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习自主性和创造力,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对社会岗位的适应性,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PBL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可能的弊端

PBL的理论基础来源于20世纪初的建构理论――将知识的学习看做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重构而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④因此,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特别强调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其改变了以“教”为主的观念,主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通过设置典型“问题”,引导学生从应用角度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在相互的沟通协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不仅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表达观点,也给了学生们相互交流、拓展思维空间的机会。

在如今这个知识更新速度一日千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我国医药工业发展迫切需要创新型药学复合人才,其既要有术业专攻的技艺之才,还应具备勤学善思的进取之心。自主学习技能关系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如何使毕业生具备终生习惯的自主学习和知识更新潜力也是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之一。PBL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在传统课堂的教师、课本之外展开学习,在“解决典型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论认知水平,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最大程度地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启迪创造性思维,进而促成终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也自然而然地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

此外,PBL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传统课堂上未能进行的锻炼机会,譬如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收集,并从中归纳总结出有用的信息、展开逻辑推理;学生们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不同理念的交汇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摆脱对父母、师长的依赖心理,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决断、分工协作、相信团队的能力,并学会与合作者分享学习成果。多项课程教学实践证实,PBL教学法确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⑤⑥⑦⑧

然而世上并无完美之事,PBL教学模式同样存在一些问题,⑨⑩主要包括:(1)PBL学习跨学科综合性较强,对低年级学生或一些专业知识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面对“问题”可能无从下手,只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反而破坏了知识结构的系统性。(2)学生的知识基础、心智水平和实践经验毕竟有限,单纯的“学生为主”可能使学习走入误区,即自主讨论也需要教师的启发和指导,然而教师的过多介入又可能打断学生思维、干扰他们发言的积极性。(3)由于小组中各个学生的性格、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存在差异,PBL 教学效果的反馈可能大相径庭,对于某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或基础知识薄弱、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能变成“浑水摸鱼”,不仅起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反而导致对学科失去兴趣,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根本无法回忆起任何相关的理论知识。(4)目前的教材多以传统教学模式编著,只依靠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自行设计PBL相关的学习问题,但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课后缺乏相应教材对学生的引导,这种不配套的学习可能影响PBL教学效果。

3 基于PBL的启发式教学在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

权衡PBL的利与弊,结合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与开发课程特点,可以引入PBL的理念、以典型案例为指导、采用“师生并重”的启发型模式,从以下四点展开教学。

(1)构建典型问题。以基本理论为基础去发展问题是普遍认可的问题构建标准,这要求教师备课要精心准备讲授内容――既要言简意赅、又要明确后续用于解决问题的知识点。问题构建首先应尽量从学生的既有实践经验的中搜集素材,可以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已做过的实验,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经验、认识当前问题;在强调问题真实性的同时,还应注重趣味性和开放性,让学生在兴趣导向下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并给予足够的思维空间、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2)引导合作讨论。分组讨论一般以4~6人为单位进行,对于涉及知识点少、相对简单的问题,可安排5~10 min左右的课堂时间讨论,然后请小组代表说明各组的讨论结果,并当堂点评;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复杂问题,可先由教师做出初步分析、引导小组讨论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再由学生课后收集资料、集体讨论,并整理成果、撰写为书面论证材料。

(3)展示学习成果。各小组的讨论成果不仅应形成书面材料,还可考虑以多种方式做出展示,如请两个意见不同的小组展开辩论、或各小组以PPT形式做seminar报告等。通过阐述小组讨论的结果,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阐述的过程中,也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解读是否到位,对理论的领会是否正确,对知识的掌握是否全面。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方案,针对暴露出的薄弱知识点重点讲解、并加强复习巩固。

(4)进行综合评价。此阶段是对PBL学习成果的总结,可以先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再由教师总结评价。需要注意评价的对象不仅是书面化的“问题解决方案”,还包括文献调研能力、小组内协商合作情况、各成员责任心和创新性等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评判得失,进一步活跃和拓展思维空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以授课实例具体说明:

对于一些较简单的知识点,可采取课堂提问、当堂讨论和评价的形成。如,生物学活性测定是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项目,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教师首先说明常用的测定方法及原理,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了解哪些药物的生物学活性测定?其测定原理是什么?再引导回顾以往学习中开展的实验项目――胰岛素、尿激酶等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效价测定,溶菌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生物学效价测定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项做过的实验进行分析,说明实验中是否涉及生物学活性测定、其方法属于哪一类、原理如何、最终实验结果反映的情况等。讨论结果由小组代表口头阐述后,教师做总结归纳,这样的随堂讨论有利于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引导学生从应用层面理解基本知识点、避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解决了基本问题,在对各小组的总结评价基础上,教师可再次提问:胰岛素和尿激酶的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不同,它们各自的优势在哪里?如何对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进行评判?方法学验证如何进行?既然不同方法侧重点各不相同,那么在选择时应考虑哪些问题?如果现在有一种新药需要进行生物学活性测定,如何根据药物性质设计实验?这些问题相对复杂且涵盖面更广,回答时不仅要求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同样以4~6人组成小组,要求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展开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制作PPT,在1~2周后安排一次课堂演示,由小组代表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讨论中发现的问题及最终结论,进行自我评价评分。在每组发言完毕后,由其它小组的同学进行提问和评价、有疑义之处再行讨论,小组相互给予评分评语。最后由教师点评各小组的优缺点,并指出有待提高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总结归纳出解答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要点、原理与方法,引导学生巩固知识点、建构起自己的专业知识网络、进一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结

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与开发课程设置于三年级下学期,学生此时已学习过大部分专业课,对生物制药相关知识有了一定认识,而课程本身就可看做对生物分离技术、生物技术药物学、生物药物分析等专业课的综合应用阐述,强调药物实际开发、生产中对既有知识的统筹运用,是一门总结课、应用课。充分利用课程特点、向传统教学中融入PBL理念,在保证理论知识结构完整性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探寻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调动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兼顾教师的指导性和学生的独立性,在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下,帮助学生实现多学科知识对接,进而提升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等综合素质,并活跃和拓展思维空间。从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情况来看,基于PBL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对于“案例分析”题目的解答分析更为深入合理、归纳总结、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今后的教学中将坚持这一有益模式,进一步调整讲义内容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并构建设计性更强的综合性应用问题,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 Barrows HS, Tamblyn RM.The Portable patient problem pack: a problem based learning unit[J].J Med Educ,1977.52(12):1002-1004.

② Allareddy V, Havens AM, Howell TH, et al.Evaluation of a new assessment tool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tutorials in dental education[J].J Dent Educ, 2011.75(5):665-671.

③ 朴光春,陆峰.在英国感受解决问题学习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621-2622.

④ 秦枫,洪卫,郎曼.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7):70-75.

⑤ 彭芬,刘李豫.基于问题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实践――以“组织行为学”本科教学为例[J]. 中国大学教育,2013(3):65-67.

⑥ 冯艺萍,吴钢.浅谈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在药学专业学生实习前培训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1):207-208.

⑦ 陈放,王健,朱俊,等.PBL教学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6):1254-1256.

⑧ 王君明,贾玉梅,崔瑛.基于解决问题学习法的中药学教学方法[J].药学教育,2011.27(4):48-50.

第8篇: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80

生物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工程技术学科,是将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产业化的关键,是一门通过改造和设计生物的结构与功能,能更经济、更有效、大规模地为人类提供所需各种产品的技术学科,是生物技术成果走向工业化的关键,它已经渗透到农业、食品和医药等多个领域。生物产业领域的迅猛发展也引起了生物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也对该行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工程技术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当作重中之重。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成立于1999年,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校生物工程专业从成立之初,就以为社会及行业输送专业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新形势下,结合本地相关行业特色、突出专业特点,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现代知识体系和较好的素质、扎实的行业训练与追求卓越时代精神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地方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1培养目标与要求

结合当前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融合发展、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中,积极借鉴“CDIO”的教学理念,进行全方位的构思与设计,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均过硬的生物工程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2重构并完善课程体系

按照“基础服务专业、专业服务行业”的学科逻辑思路设置课程,创新基于“CDIO”理念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并逐渐转为重创新,重能力培养,重实践性,增加灵活性的课程体系构建。

在大学本科总共四年的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验课程的学习占据大学本科前三年的教学过程,大三阶段学生可选择不同方向的专业选修课,并和专业教师挂钩,进入专业教师的研究室,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当中,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适时开出相关实验训练课程,确定与其专业各方面综合能力相关的实验。通过实验课程,可以进一步巩固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在人才竞争中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对于实践教学环节则是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接触一线工厂和生产实际,目前到相应工厂实习具有一定的困难,实践教学效果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提出通过安排专任教师定期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技术服务等活动,协同广大学生一并走进生产车间,既锻炼了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教学能力,又为企业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持。通过这样多层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拓宽学生专业素质训练途径、培养专业热情、夯实专业技能提供坚实基础。

3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与合理编排,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视过去的教学方案时,发现诸多问题:一是内容面窄,对专业基础的重视程度较差;二是内容重复,很多课程之间存在重复教学的情况;三是内容更新慢,跟不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四是专业课程知识分割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缺乏整体考虑。针对这些问题,将在改革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基础性课程和实践性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内容上有重复的课程则并在一门课中进行主要介绍,使内容起点高、适应性强;常年开设讲座,由教师介绍学科进展和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概况,弥补教科书出版跟不上学科发展步伐的不足;请企业家到班级上课,进行案例教学等方式。

4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专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采取企业生产挂职锻炼、学术交流、国内外访问进修、社会引进与聘请等措施,努力建成一支技术水平高、实践技能强、责任心强、师德高尚为专业群共享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孙利芹.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探索[J]. 广东化工,2013,40(19):164-165.

[2] 董新红,王秀丽,李海云.以就业为导向的生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初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3,29(4):47-49.

[3]张雅利,孔宇,亓树燕,莫晓燕.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202-204.

[4] 王布匀,刘传凤,彭其安. 论如何充分发挥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作用[J].江西化工,2013,3:198-200.

第9篇: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生物科学;人才培养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生物科学和人类的生活和文明产业等发展紧密相连,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粮食、医药、能源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在研究型大学中对生物科学类人才进行培养,是目前具有压力和潜能的一项重要课题。从教育方看,要全面的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让学生逐步的加强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意识,在素质方面要兼并广和专的结合。教学发展均建立在“基于研究的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提倡自主、高效以及研究性教学,致力于培育出具备国际性的人才。

一、精英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创造本科生培养理念

精英人才和一般的人才是不同的,精英人才是在国家的人才中处在最高地位的。在每个行业和领域中,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的领域中的人才,要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能够为国家做出大贡献的人。研究型大学一般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研究型大学要借助这一特点培养专业的人才。生物科学的专业有加强基础、拓宽口径以及增强技能,能够等适应广大人才发展的培养理念。学生要具有非常厚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实行生物学的应用研究。在有些研究型大学中还设立有机生命基地和理科基地这两个培育基地,都具有着这些特点。生物学领域的学生必须要具备着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同时也要具备能够独立进行生命研究、生物技术研究以及调查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一)增强生物学科学生科研训练,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是改革本科教学模式的关键方式,同时也是培养与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措施。在研究型大学中,校方可以激发学生多多参加一些科研训练项目的比赛,通过科研训练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建设相关的项目。培养其主动意识。在学校设立相关课题的基础上建设支持基金,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参加训练的机会,提前让学生投入到科研训练中。科研训练在一些优秀的导师团队的共同指导之下,进行仔细的开题、考核以及结果汇报等工作,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学校学生在发表刊物上的效率。

(二)改变学生评估制度,建设选拨优秀人才的综合性体系

在实际的教学中,后期的学习水平结果评价工作一定要做到位。要实行全面的学分制管理。在比较低的年级只能够每个班级要配一名指导教师,在高年级中就是三到五人配一名。基础班级要进行滚分式管理,依据学生平时的学习基础和相关的综合性素质,以此作为考核的方式和条件。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就没有在基地班学习的机会,随即安排到普通班进行学习。在对人才的培养中,可以进行优秀学生的选拨制度。这是为研究生培养优质的学生源。生物学科的学生可以在校内以及校外研读相关的硕士学位;基地班学生可以在本校研读,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唯有建设合理性和科学性强的综合性评价制度,才能够有效的呈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创新的能力。建设全面的优质学生选拔考核体系,普通班照样实行。改变传统的用考试分数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方式,其中学习成绩在综合考核中占据百分之七十,综合素质能力占据百分之十五,以此方式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在进行面试的时候主要是对学生的科研训练状况以及语言表达水平等进行考核,在这样的选拨过程中就有效的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二、为培养人才建设优质的科研平台

(一)创新性实验技能训练为学生夯实实验基础

进行综合性的创新基础。这种实验室在原有的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的设计。使用整合课程资源的方式,把贯穿整个学科的实验依照实际的内容关联在一起。要建设出符合学校的的生物实验教学体系。比如像一些农业型的学校就是基础类实验,其中包含有动物学、植物学等。在生物科学的实验中有遗传以及分析等。在生物技术方面有基因工程以及动植物生产技术等,其中就包括了生物科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让原本独立和不连贯的实验变成了一个整体。学生在设立研究小组的时候,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钻研。想要实验获得全面的成功,学生就会自主的、仔细的做好每一步的实验,仔细的记录每一次实验的结果,在实验中才能够更加的深入,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还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比赛和活动。

(二)增强开放性实验教学

对学生进行实验室的全面开放是当前学校培养人才、提升专业素质的新措施。进行实验室的开放能够加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拓宽相关能力。把教学实验室以及科研实验室为学生全面的开放,在教学的时候生物实验室中的相关仪器和设备也供学生观察。对一些对科研兴趣比较高的学生,可以依据教学的内容使其自主的选择实验的课题以及方案。以此方式让实验教学从注重结果变成注重过程。这对生物科学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实际的作用。

(三)生物学实验中心创造优良的设备条件

在生物实验中心可以对相关的实验设备进行优化,很多学校在实验设备上有着奖金2000万的仪器和设别。按照基础、综合以及研究这几个方面建设实验教学平台,把生命科学的体系相融。在创新技能的训练中,可以举办一些培训的活动。其中可以包含蛋白质研究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等。这些实验基本上都概括了生物学相关的实验技能,为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夯实了基础。进而增加了大学生的学术能力,每一个模块的技术都应该让校内外的专业人员进行知识讲座。其中主要详细的介绍这个模块中所牵涉的相关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然后再实行试验操作的技能锻炼。

三、改革学生课程,提升学生培养水平

(一)学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学生在培养和科学实践中都由导师负责。导师要指导学生的全过程,其中要对其思想品质和科学道德进行监督。导师要用诚信教学对学生进行任务素养的培育。建设完善的学术规章以及道德标准,把科学和学风融入导师的培训中。运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的政治思想以及学术伦理方面实行教学,进而惩罚一些学术上的不端行为。在生物学的领域中导师要全程的参加到学生的招生工作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导师的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优秀的本科生可以继续读研究生。通过考试、面试的双向选择进而录取优质的学生。

(二)浓厚的学术气氛为学生创造好的交流平台

学校要培养专业人才,每年应当恰当的邀请一些比较著名的专家为学生做一些讲座或者学生报告。实验室方面也可以定期做一些课堂学术讨论。以此方式为研究生提供优质的交流平台。学院可以请一些网络技术人员,建设一些相关的学术论坛,制定合理的新课程进行培养。学校的学生最起码要在学校的论坛上做一次学术报告,并且需要参加一次国际性的会议,用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参加活动。

四、为培养生物科学人才做提前工作

在生物学的领域中,人才培养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各大院校和单位中都有好评。优秀的毕业生在相关的企业和单位也成为了中坚力量。因此,在生物科学人才培养中做提前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增强。

(一)改革新生源的选报制度,提高生源质量

生源的质量是保障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面。把学校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在学术的科研团队方面进行增强。进而吸引生源,提供学生科研锻炼的给水,使其尽快的对实验室进行了解,快速的和导师熟络。通过相关的讲座以及夏令营的方式进行招生宣传,以此增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在招揽学生方面的制度上可以进行一定的改革和优化,比如可以建设优秀生源的奖学金之类的制度,吸引校外的优秀学生。

(二)试着实施本研课程相通,增强对外的交流与合作

试着把本科与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进行整合,然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系统。依据课程的设计模块与难易的程度进行分类设置。本科生和研究生可以依据其实际的需求进行相关的课程选择。有能力的本科生可以选择更加专业和深入的课程,进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

五、结语

总之,每个研究型的大学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生物科学的人才培养。其中主要坚持人才培养的目标,建设良好的实验平台以及在人才的后继力量上做相关的工作。以此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生物科学类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惠,秦利,王振东,于洋.生物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3:78-79.

[2]谢青,杨广笑,肖靓,刘幸福,苏莉.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8:161-162+184.

[3]刘海鹏,白丽荣,卢艳敏,时丽冉.地方高校转型期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2:189-190.

[4]章新.生物科学专业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解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01: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