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春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春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春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春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第1篇:春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关键词 羊;农区;舍饲;规模化;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234-03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国内羊肉消费水平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推高了农区舍饲养羊的热情。除了满足市场需求外,农区舍饲养羊还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作物秸秆资源,有利于缓解农牧、林牧矛盾和实现规模化养羊。然而由于养殖场(户)知识水平及专业化程度较低,导致舍饲养羊饲养管理水平也普遍较低。如每年春季或秋季有的养殖户的羊群会暴发疫病,有的养殖户的羊群会出现食欲不好和羊只死亡的情况。舍饲养羊一旦出现疫病,即使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也会给养殖场(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从养殖场选址与羊舍建设、舍饲羊品种选择、饲料选择与饲喂管理、疾病防控措施等方面总结出农区舍饲羊规模化养殖技术,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 养殖场选址与羊舍建设

1.1 养殖场选址与规划

在圈舍建设时,必须做到科学选址、合理设计、规范建设。羊场、羊舍的设计和建设,要符合兽医防疫要求,严格将管理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分开,粪污、病死羊的无害化处理要在总体设计中科学安排。养殖场宜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区域,要远离居民区或疫情区;为便于防疫,最好远离公路和村庄500 m以上。此外,还应考虑电力、交通、通讯等因素。若计划年出栏商品羊200只,则需存栏可繁母羊约50只,需圈舍及其他建筑用地等土地资源约666.67 m2。为了给羊只补充青饲料,还需配套1 333.33 m2优质牧草生产基地。

1.2 羊舍建设

羊舍以长方形的砖木结构居多,要求坐北朝南。为了冬季保温,可将羊舍搭成塑料暖棚。为保证舍内空气清新、湿度适宜,要在棚顶留有排气孔。为了保证冬暖夏凉,羊舍墙体高度最好控制在3~4 m。为方便羊群进出,最好留有2扇大门窗,门宽2 m,窗宽1.5 m,起窗位置要求距离地面1.5 m。羊舍内部最佳布局是双列对头式,可以按照15~20 m2规格划分成若干个饲养单元,中间设运送草料的通道,通道宽度为2 m。有研究资料表明,在羊养殖方式上采用高架养殖可以降低羊群发病率,发病率较平养养殖可以降低5%。因此,应尽可能采取高架养殖方式,羊床离地面高度至少控制在50 cm。羊床制作原料所需材料较多,如竹板、窄木条、钢筋等,板间漏缝最好控制在1.5~2.0 cm。为了配合羊在地面上啃草的采食习性,饲槽底最好与羊床高度相平或略高5 cm,饲槽的上宽、下宽、外沿、内沿分别为20、15、15~20、10~15 cm。为方便羊只活动,羊舍前要配备运动场地,大小为羊舍面积的3~4倍,并在场内设置固定式水槽或水盆和固定式或移动式饲槽,放置位置以运动场四周和中间为宜。场地可以用砖沙铺地,也可因地制宜选用其他材料铺设。

2 舍饲羊品种的选择

舍饲规模化养羊必须要建立优良的基础母羊群,才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实现高质、高产、高效益的目标[1]。舍饲养羊在品种选择上,以适应本地气候生态条件、生产性能高、产品质量好的品种为宜。要实现规模化养殖,还要求羊只品种具有成熟早、适应性强、生长和繁殖率高、可常年的特征[2]。实践表明,适于舍饲并且养殖效果较好的绵羊品种是小尾寒羊,适宜的山羊品种则是波尔山羊杂交羊。也可以小尾寒羊为母本,引进国外优质肉用品种公羊(如萨福克、无角道塞特)作为父本,生产杂交一代育肥。

3 饲料选择与投喂

3.1 饲料选择与准备

为保证舍饲养羊全年都有饲料均衡供给,在养殖前必须准备好足够的饲草饲料。饲料分为粗饲料和精饲料,其中粗饲料主要包括各种农作物秸秆、青干牧草和的块根饲料等;精饲料主要成分是豆粕、玉米,再添加适量多种维生素和以铁、锌、硒、铜为主的矿物质。一般1只成年公、母羊平均日消耗粗饲料量、精饲料量分别为3.00、0.25 kg,年消耗粗饲料量、精饲料量分别为1 000、90 kg,可以按照这个标准根据养殖规模准备青贮玉米的种植(收购)面积、青贮窖的容积和青贮量。育成羊按照成年羊的75%计算,羔羊按照成年羊的25%计算。在舍饲期间,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作为辅助部分适量补喂。同时还要注意添加适量的矿物质,矿物质种类应根据该地区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缺乏情况进行选择。

3.2 饲喂规程

3.2.1 安排合理的饲喂制度。成年羊只日粮的日喂量依配方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2.5~2.7 kg。饲草要少喂勤添。每天可安排喂3次,每次可间隔5~6 h。日喂量的分配与调整以饲槽内基本不剩料为标准。喂颗粒饲料,雨天不宜在敞圈饲喂。以粗饲料为主而调制的颗粒饲料不宜单独连续饲喂。有养殖场因单独连续饲喂颗粒饲料,羊出现食欲不振、不反刍、瘫痪等情况。饲喂颗粒饲料,午后应适当喂些青干草,用量为0.25 kg/只,以利于反刍。羊能有效利用青贮饲料,大型品种绵羊喂量为每天4~5 kg/只,羔羊的喂量为每天500 g/只左右[3]。为帮助羊只适应,在饲喂青贮饲料时要按照添加量由少到多的原则。在饲喂青干草时,要对青干草进行处理,可以切短后饲喂,可以经过发酵后饲喂,也可以粉碎后与精饲料混合饲喂,以充分利用饲草,提高其利用率。如果牧草生产基地有充足的青草供应,则可以完全用青草饲喂,但要注意现割现喂,不要喂隔天割的青草。为防止青草发热变质,割回的青草不能堆放。警惕羊只一次^量吃颗粒原粮(如玉米粒)或较长时间吃细粉状饲料。

3.2.2 合理使用育肥添加剂。为补充或平衡羊饲料营养成分,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利用率,促进羊只生长发育,应合理使用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的育肥添加剂。

4 种羊饲养管理

4.1 种公羊

种公羊的日粮应根据配种淡季和配种旺季的不同饲养标准来配合,再结合公羊的体质作适当调整。饲粮要求营养高,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易消化,适口性好。配种旺季到来之前30~45 d增加精料量,逐渐增加并过渡到配种期的日粮。在有青草季节应加喂优质鲜嫩青草,可适当减少补饲量。配种时对种公羊的体力消耗很大,若配种次数过多,可加喂煮鸡蛋。配种旺季结束后,应逐渐减少精料的补饲量,逐渐过渡为淡季日粮,并添加饲料如胡萝卜、青贮饲料等,以防公羊过肥。种公羊最好单圈饲养,饲喂定时定量。不可养得过肥或过瘦。定期进行检疫和预防接种。配种前1个月开始采精,并检查的品|。对密度较低的公羊,增加动物性蛋白质和胡萝卜的饲喂量。对活力较差的公羊,增加运动量。配种、采精一般2 d进行1次或3 d进行2次,每天保证运动2 h,以利于公羊健康,保证质量。

4.2 母羊

作为羊群发展的基础,母羊的饲养非常重要,关系到羊群的品质和发展速度。母羊的饲养包括3个阶段,即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其中空怀期羔羊已经断奶,母羊停止泌乳。要求母羊的饲料中包含最低的营养物质,以维持羊只正常机体代谢功能[4]。每日饲喂日粮总量(包括精料和粗饲料)以占体重的2.4%~2.6%为宜。为促进母羊卵巢机能活动,使整齐,增加排卵数,应提供大量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饲料,如青绿饲料。同时要防止母羊过于肥胖。妊娠期时间大约为5个月,其中妊娠前3个月为妊娠前期,管理上以防止早期流产为主;妊娠后2个月为妊娠后期,管理上以防止母羊意外早产为主。妊娠前期所需营养与空怀期基本相同,可以补饲鲜嫩青绿饲料或少量补饲精料,在冬春季节应补些精料或青干草,但不能饲喂冰冻和发霉变质饲料,同时也不能让母羊饮冰渣水。为了防止饮饲时拥挤,要在舍内提供足够多的草架、料槽及水槽。出入圈时也要做好防拥挤工作,以免羊群受惊吓出现意外流产。妊娠后期是胎儿增重的关键阶段,此期胎儿增重量占80%~90%。因此,这一阶段务必要保证母羊的营养需求,尽可能多地提供营养充足、全价的饲料。根据母羊采食情况,按需补饲混合精料、优质青干草和鲜嫩青绿饲料。母羊哺乳期间,为满足羔羊哺乳需求,应加大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的比例,因为此期母羊对蛋白质、矿物质的需要量较大,甚至超过孕期的需求。同时应给母羊多喂些青绿饲料,并增加运动和光照。

5 羔羊培育

5.1 母羊鉴定与配种

为了确定配种的最适宜时间,要对母羊进行鉴定,以判断母羊是否正常。母羊鉴定有外观观察法和公羊试情法。所谓外观观察法,就是在判断母羊是否时直接观察母羊的行为、征状和生殖器官的变化。母羊时表现不安,目光滞钝,食欲减退,咩叫,外红肿且有黏液流出,而且黏液在整个期的表现不一样,初期为透明状,中期为牵丝状且量多,末期为胶状。母羊被公羊追逐或爬跨时,往往叉开后腿站立不动,接受。处女羊不明显,要认真观察,不要错过配种时机。公羊试情法就是用公羊对母羊进行试情,通过观察母羊对公羊的行为反应以及外部变化来判定母羊是否。一般试情公羊放入母羊群后,母羊愿意接受试情公羊爬跨,不母羊则不接受公羊爬跨。试情公羊在选择时,要具有以下特点:年龄2~5岁,身体健壮,旺盛,无疾病,生产性能较好。为避免试情公羊偷配母羊,可给试情公羊系上试情布,布条长40 cm、宽35 cm,四角系上带子,试情时将其拴在试情羊腹下,使其无法直接。试情公羊应单独喂养,远离母羊群,防止偷配。对试情公羊每隔1周应本交或排精1 次,以刺激其。试情时间应安排在清晨,试情公羊进入母羊群后,采用各种方式引诱母羊,如用鼻子嗅,用蹄子,甚至爬跨到母羊背上。如果母羊的反应是不动、不拒绝,或伸开后腿排尿,即可判定为羊。初配母羊会有些畏惧试情公羊,其对待试情公羊的追逐不会主动接近,但只要试情公羊紧跟其后,即可将其判定为母羊。判断出羊后,应将其从羊群中挑出,做上记号。按照计划要求和具体情况适时配种。

为了保证鉴定的准确性,在试情时应注意下列事项:一是试情公羊应每隔5~6 d排精或本交1次,以保证旺盛的及试情的积极性。二是试情公羊与母羊群的比例应保持在1∶30,最多不要超过40只。三是保证试情时间和试情次数。一般情况下,每群羊应早晚各试情1次,对于1~2周岁的母羊,应根据情况酌情增加1次试情,每次试情应保证在30 min以上。四是发现试情公羊爬跨母羊,应将该母羊立即挑出圈外,避免公羊影响。五是试情公羊的管理、补饲应参照配种采精公羊的标准。

5.2 接羔准备

产前2~3周,提前做好接羔准备工作。为方便母羊生产,首先要准备好产房,可以将一间较宽的羊舍隔成1~2排每间1~2 m2的单间备用,这也是产后3 d母羊和羔羊留宿的地方。产房备好后,要做好消毒工作,准备好接产用具、消毒药品,对产房以及产房内的褥草进行消毒。对工具进行编号,并准备好记录表格,安排好饲料饲草及值班人员等事宜。在预产期前7 d左右,将待产母羊放入待产圈内饲养,并配合适当的运动。为保证母羊安静顺利生产,一旦母羊出现临产症状,应马上将其送进产房小圈内,并注意观察。一般母羊顺产时,其会出现水泡,甚至外露出羔羊的嘴或二前蹄或二后蹄,此时不需要提供帮助以免惊动母羊。待羔羊产下以后,立即对羔羊进行清理并撕断其脐带,将其鼻部、嘴部的黏液抹干净,用手轻轻将距脐部4~5 cm处的脐带撕断,并立即进行消毒,可以涂上碘酊。如果在母羊生产过程中,发现羔羊仅有二前蹄而不见嘴和鼻,或者生产时间持续过长,都表明母羊难产,应立即进行助产。

5.3 新生羔羊护理

待羔羊生下后,务必让母羊舔干羔羊身上的黏液。诱导羔羊吃奶前,先将母羊及周围清理干净,可以用温水或消毒水擦拭污垢,挤出乳塞,然后喂奶。母羊产羔3 d以前,尽可能饲喂较好的青草或青干草,并在产房小圈内喂养。母羊产羔3 d后,最好补喂精饲料。对于不愿哺乳的母羊,要加强护理,抓住母羊诱导羔羊吃奶。对于无奶或因多羔而奶水不足,甚至因生产死亡的母羊,要想办法帮助其喂养羔羊,可以找其他母羊代哺。为了使其他母羊愿意代哺无奶吃的羔羊,就要使代哺母羊误认为这些羔羊都是自己的羔羊,如将代哺母羊的胎水或羊奶或羊尿涂抹在羔羊的后半身上。

6 日常管理

6.1 加强消毒,认真做好记录工作

在日常管理上,要做好卫生管理和消毒、防疫工作。羊舍、运动场不仅要经常打扫,而且还要定期进行消毒,羊舍内每15~30 d做1次喷雾消毒,羊舍外环境用生石灰、火碱等消毒,还要在羊舍大门口设置消毒池或消毒室。经常保持喂用具干净,每天对水槽、食槽进行清洗消毒。保证羊只日常食用的饲料和饮水是干净卫生的,杜绝投喂发霉、变质、有毒及夹杂异物的饲料。为了防止疫病传播,舍饲羊只最好坚持自繁自养,避免从外地购羊。如果必须要从外地引入时,应严格按照引种检疫制度执行,合群前首选进行隔离观察,再由兽医进行全面检查,以确认引进羊只健康无病[5]。做好生产资料记录工作,要求所有记录内容准确、可靠、完整,保存时间至少要3年以上。其中出入场记录包括引进、转群、出售、病死羊等记录。出售种羊应将记录抄写复本并随羊带走,保存好原始记录。饲料记录包括饲料饲草来源、各种添加剂使用、饲料消耗记录。育种记录包括羊群来源、羊只标记、系谱和主要生产性能测定及有关报表记录。繁殖记录包括、配种、妊娠、流产、产羔和产后监护记录。兽医记录包括疾病档案和防疫记录。

6.2 疾病预防

在羊只防疫免疫工作上,坚持日常健康检查,每日注意观察每只羊的状况,包括精神、食欲、运动、呼吸、粪便等方面是否存在异常。当发生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对发病羊实行隔离,并仔细观察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同时根据疫情和流行范围对整舍羊只采取紧急措施,如封锁、隔离、消毒等,妥善处理病死羊的尸体,做好深埋或焚烧措施,以保证彻底切断病源,防止疫情扩散。结合当地情况,认真做好重点疫病的免疫注射,如羊痘、魏氏梭菌病(羊快疫、羊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传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等。一般每年3―9月,对羊快疫、羊猝死、羊肠毒血症和羔羊痢4种病采用三联苗或三联四防苗进行预防注射;每年4―5月接种家畜乙脑疫苗,每年春季接种羊痘疫苗,每年分3次接种口蹄疫疫苗,注意在母羊生产时要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羊群转群时要用左旋咪唑与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及时驱虫,一般每季度用以上药剂驱虫1次。对于特殊寄生虫如肝片吸虫、焦虫、脑头蚴等要专门驱除。圈养羊以传染性结膜角膜炎、肺炎、破伤风等为常见疾病,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7 参考文献

[1] 林家传.福建省湖羊舍饲规模化养殖新工艺模式探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2):59-61.

[2] 张丽丽,张闯,王崇.黑龙江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2):33-34.

[3] 程素彩,王学迁,郭增志,等.青贮饲料的管理及饲喂[J].现代农业科技,2014(14):236-237.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